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2024-09-13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共8篇)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什么是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能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并作出符合各种具体教育情境的教育决策和付诸实施的能力。

教育情境就其性质而言有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之为常态性教育情境,它基本上排除课堂里某些例外事件和事态的发生,在常态性教育情境中,教师在于区别某件事态或事件是不是教育理论所陈述的规律或规则的一个例证。这便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对教育理论所论证的规律规则的灵活运用。

其二是非常态性教育情境,它与常态性教育情境是相对应的。在此情景中,事情或事态的发生通常超乎教师的预料之外,如课前发生的事情使学生产生了低落或亢奋的反常情绪,影响了本堂课的`正常教学气氛;调皮学生的恶作剧使教育活动失去控制;教师因处理纪律问题而节外生枝;学生提出古怪问题故意刁难老师等等,教师解决此类事情的方案或方法是无定规可循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记住奥地利教育家贝尔说过的一句话:“教师决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

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克制或耐心。面对复杂的、激烈的、突发的教育冲突事件或场景,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首先静观其变,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倾听学生或当事人的倾述。真正了解真情后作出果断大有效决出和行动。其次,教育机智表现为善于随机应变。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时准确判断,快速确定行为方向,并采取正确而果断的行动,化解矛盾,影响和教育学生。用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化非教育性行为为教育性行为,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润心田。最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实事求是地教育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并且做到判断恰当,分析中肯。无论是批评学生还是表扬学生,能准确地把握一个“度”,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及已有的认识水平等,选择恰如其分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过分赞扬,会使他们滋生骄傲情绪,过分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或抵触情绪;过分爱抚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过分严厉会养成他们性格上的盲从或固执;过分迁就,会形成他们的松懈和放任自由,过分苛刻,会因吹毛求疵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一种重要标志。

怎样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你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全面了解、热爱学生,用爱心去创造教育的奇迹;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在反思中成长;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教育人。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相关文章:

1.化学教师教育实习报告化学教师教育实习报告

2.中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3.教育实习教师工作计划

4.音乐教育教师实习报告

5.教师教育实习心得范文

6.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评语

7.教育实习教师调查报告

8.教师教育专业工作实习报告

9.教师教育工作实习报告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2

一、紧抓关键环节, 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 学校师范专业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在一本控制线30分以上, 生源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标追求, 近年来, 学校专门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师教育办公室, 定期召开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专题会议, 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及各个关键环节的目标要求进行认真论证,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工作。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本科学习阶段所形成的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能, 对于师范生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认真总结多年来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理念和通专结合、文理交融的原则, 积极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进校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培养, 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 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 并完成教育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教学内容。与此同时, 学校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 已建成省级特色专业2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 校级精品课程100门, 省级精品课程40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通过建设教师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体系, 力争使免费师范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 具有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

2. 建立专业机构, 强化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

为了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实践能力, 学校以建设“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 组织精干力量, 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积极创新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理念和思路, 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语言文字表达等多个方面, 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进行专题培训与测试。同时, 学校每年举办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模拟授课和现场回答评委提问、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实践演练, 使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与提升。

3. 设立创新项目, 提升免费师范生研究能力

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学校, 学校十分重视免费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 学校还建立专门的研究基金, 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支持师范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 培养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各院部和职能部门也从不同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 支持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学生处从2010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目前已经立项132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设立“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基金项目”, 从2007年至今, 立项611项, 目前已经结题505项。这些工作的实施, 有效地培养了免费师范生的学术研究意识, 促进了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4. 开展理想教育, 培养免费师范生从教信念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 四年来, 在免费师范生新生入学后, 学校不失时机地启动以“坚定理想、牢记使命、立志从教、快乐启航”为主题的“免费师范生入学教育活动月”, 围绕“理想教育——西部基础教育现状与师范生使命”“励志教育——做人民的教育家”“专业教育——我的大学”和“成长教育——快乐启航”四大主题, 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入学教育活动。学校举办“教师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博雅讲坛”“启梦教育论坛”, 同时, 学校在大学二年级, 为免费师范生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 结合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引导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 投身基础教育事业, 做坚定的教育工作者。

5. 注重人文教育, 提高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

学校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免费师范生文化素质教育, 制订《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 推荐30种“教育名著阅读书目”, 引导免费师范生充分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继承和发展人类已有的教育文化奠定应有的基础。与此同时, 学校还定期举办古诗文吟诵活动, 鼓励免费师范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中国传统文学名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 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晨读经典”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和正确理解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和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分别举办“博雅讲坛”和“启梦教育论坛”, 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制度创新, 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制度建设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 保障和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近年来, 学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营造良好的环境。

1. 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 创建全员育人氛围

2009年, 学校实施“教授接待日”制度。校内各学院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 在相对固定的地点, 由教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 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心理及学业等方面存在的困惑。通过教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和沟通, 启发学生尽早形成学术研究意识, 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中, 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悟从师者的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和教学风格, “教授接待日”制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来的实践表明, 这一制度的实施, 不仅强化了广大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 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了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 而且对于培养免费师范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实行双导师制, 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

为了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 提升其从教专业能力,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 有组织地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大学和中学教师, 共同担任免费师范生的指导教师, 并从不同角度帮助师范生逐步提升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的知识与理论水平, 为其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奠定应有的基础。同时, 学校还专门设立“专家导引室”, 坚持每周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与学生面对面讨论学习和生活问题, 增长学生见识, 开阔学习视野, 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3. 建立激励机制, 增强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

为了营造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坚持每学期对免费师范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统计比较, 对于品学兼优的免费师范生给予奖励, 提供多种奖学金, 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 选派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和深造;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免费师范生给予警示和督促, 对于学习动力不足、挂科较多的免费师范生, 及时进行学业劝诫。学校还建立本科专业分流制度, 实行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模式, 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这些激励与约束措施,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采取切实措施, 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 学校积极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利用多种方式资助教师出国研修, 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时, 在相关学科设立“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研究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设置暂行规定》《陕西师范大学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实施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暂行办法》《陕西师范大学“三英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2010年—2014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转岗分流工作暂行办法》等人才工作制度,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体系, 大力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构建起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教师教育学科学术梯队。

三、强化实践教学, 突出教师教育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免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 培养实际从教能力, 建立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 树立从教职业理想,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以来, 学校认真总结十余年“校县共建”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活动, 将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 着力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的各项工作, 努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为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和指导全校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同时, 在各学院相应设立由主管院长负责, 学科专家、学工组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以学科专业为单位, 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及实习基地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负责教育实习的学校安排、生活接待和业务实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建立了校内和校外教育实习的两级管理体制。

学校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的作用, 在实践探索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订了《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实施方案》, 从目标、内容、时间、组织机构、工作模式、成绩考核、学分认定、经费管理等方面, 对实习支教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 以确保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顺利开展。同时, 学校还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见习工作实施办法 (试行) 》, 要求师范生在第1学期到第6学期, 每学期至少参加为期1天的教育见习, 加深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 为开展教育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修订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管理办法》, 将实习经费从学院业务费中单列出来, 按照“限额分配、部分包干、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为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应有的经费保障。

2. 开展改革试点,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适应性, 保证首届免费师范生一学期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探索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学校积极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2008年, 组织125名师范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 2009年, 扩大试点范围, 组织505名师范生进行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在实习支教期间, 学校领导还带队赴新疆等省和陕西各地开展专题调研, 听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学领导和教师对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尽可能从各个环节完善教育实习的制度设计和组织管理工作。通过试点, 学校探索了“区域集中、分片管理、两级指导”的教育实习工作机制, 确立了多学科专业混合编组与单一学科专业编组相结合的教育实习组织方式, 为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奠定了应有的基础。

3. 强化指导队伍,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近年来, 学校一方面组织聘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学教师, 担任师范生指导教师,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截止2010年末, 已经正式聘请学科教学兼职教师400余人, 主要承担师范生在中学教学一线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 , 另一方面, 切实加大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引进及培养培训工作, 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 按照区域集中、分片管理的原则, 聘请学科教学论专家, 组成专家指导团队, 赴各实习点巡回指导, 为学生教育实习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同时, 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成果, 通过教育实习网络指导平台, 成立专业化、高层次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心理辅导团队, 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在线答疑, 实现网络化、即时性的指导。

4. 拓展实习基地, 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根据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数, 学校积极拓展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按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320个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2009年, 学校结合与西部六省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工作, 将实习支教与免费师范生将来的就业去向进行统筹设计, 重点遴选100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为学生教育实习创造便利条件。2010年秋季, 首届免费师范生分赴9个省区300余所基地学校, 开展教育实习和支教工作。其中, 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展教育实习的学生人数为:新疆402人、甘肃297人、宁夏350人、青海256人、西藏81人、陕西765人。各省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 不同程度地对教育实习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共建, 对于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继续探索, 积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

从陕西师范大学四年的探索来看, 国家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设计弹性空间过小, 没有建立免费师范生退出与非师范生转入的相应机制;试点学校师范生规模与培养条件不相匹配;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的服务年限过长, 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不允许免费师范毕业生报考脱产学术型研究生, 不利于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院校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不够, 渠道不畅, 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如部分省份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要求学生回生源所在县中小学任教, 不符合国家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 (中小学校) 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缺乏全面了解, 缺乏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合作意识, 未能充分参与到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活动中来, 尤其是示范性高中等优质中学在接受免费师范生开展实习中表现不太积极;市场经济下就业双向选择与确保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矛盾, 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地域进行限制, 不符合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机制;各地免费师范生招生数量与教师岗位需求不相匹配, 确保免费师范生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要继续探索, 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1. 积极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第一, 国家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各省区结合自身条件, 选取1至2所师范院校进行改革试点, 建立高师院校实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系, 不断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 为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教师。

第二, 在以各省财政为主的前提下, 建立国家层面师范生免费教育专项资金,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经济、教育状况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合理分担地方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办学经费。

第三, 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的选拔、准入与退出机制, 将真正热爱教育、有志于长期从教的学生选拔到免费师范生队伍中来, 使真正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免费师范生行列, 使不愿意或不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免费师范生能够退出免费师范生行列。

2.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的就业政策

第一, 允许免费师范生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就业, 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生派回各省区教育行政部门, 由各省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安排到本省师资紧缺地区任教。

第二, 国家应严格审查各地制定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 督促有关地方政府修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 尽量使各省区在就业管理工作实践层面的相关规定 (就业原则、就业途径、跨省就业等) 保持相对一致。

第三, 各省区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免费师范生就业督查机制, 监督、审查本省各地区对免费师范生的岗位工作落实是否得力, 考核、监控免费师范生工作表现及流动情况。

3. 切实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

第一, 制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基本条件、用人单位考核标准、报考专业与学校、学费、指导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 允许学生在六所部属师大之间跨校报考;选拔部分优秀免费师范生 (10%左右) 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毕业后再履行协议规定的从教义务。

第二, 适当缩短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服务年限, 同时, 部属师范大学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 持续深入开展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使其履行承诺, 立志从教, 终身从教。

第三, 在免费师范生本科和教育硕士学习期间, 设立专门的国家奖学金, 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 国家设立免费师范生国际交流基金, 进一步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采取校际交流、访学、联合培养等方式, 搭建师范生成长的国际交流平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4. 进一步加强对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设计和经费投入

完善教师教育改革的制度设计, 建立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联动机制。地方政府要支持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为师范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接收免费师范生实习工作纳入到对中小学的业绩考核中;师范大学要进一步拓宽与中小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合作领域和方式, 进一步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3

【关 键 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74-03

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能力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往往需要经历比较长的入职适应期。

2011年10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定为今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定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之一,为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解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是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时间过短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后期,且相对集中,其主要形式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以观摩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为主,但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全面了解基础教育各阶段工作的特点。教育实习内容主要为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通常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开展。分散实习往往因为组织管理松散,学生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集中实习由教师带队,管理严格、训练规范,但由于人数较多,通常为几个学生同在一个班级实习,这就使每个人实际能够分配到的教育实践时间过短,难以积累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

顶岗支教实习是对教育实践形式的一种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对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紧张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切实有效地对顶岗学生实施指导,如何使学生在顶岗状态下进行专业反思和相应的理论学习,仍然需要认真考虑。

(二)关注技能习得,忽视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的激发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实践课程仍然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其目的主要为验证和应用理论,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因为学习理论课程后往往不能获得及时的实践机会,而使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反思。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也大多是肤浅的,因此毕业入职后往往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

教育实践的过程也主要采取“艺徒制”形式,通过观摩、模仿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而进行学习,强调学生掌握一系列教育技能。这就把教育实践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这种缺乏主体性思考的教育实践培养出的只是技术性的教员,[1] 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

此外,师范院校师资往往缺乏基础教育服务工作经历,不能结合基础教育实际需求很好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在进行学生教育实践指导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兴趣。

(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缺乏长期有效合作形式

教育实践能力必须在学与做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形成,这就需要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愿意长期、系统地接受实习生的实践基地较少。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日常工作繁忙,部分教师认为指导实习生教育实践会增加工作负担,且容易干扰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支持度不高;第二,师范院校自身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能使教育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第三,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合作形式松散,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面对面共同商讨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机会较少,不能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决,且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觉得大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机会很少,面对现实教育情境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做了全面、详细地规定,其中突出了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供了指导意见,是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

(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首先,《标准》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规定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最少为18周,极大地延长了教育实践时间,为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和条件保障。

其次,《标准》把“教育实践与体验”列为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目标领域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观摩——参与——研究”的实践模式,改变了传统“听课——上课”的单一实践模式,遵循了个体实践能力习得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师范生参与儿童活动,获得与儿童的直接交往体验;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培养师范生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基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学会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想分析研究。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拓宽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丰富了培养内容。

各级师范院校应遵循《标准》要求,改革传统学科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课程的门数和时数,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并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打破以往相对集中的实践形式,可建立新生入学教育见习——学科课程教育见习——教育综合实习的长期实践体系。通过入学教育见习,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科课程教育见习可帮助学生结合教育实践及时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综合教育实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入职做好准备。

nlc202309010618

(二)关注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

《标准》针对传统“艺徒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师范生主体性的丧失,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反思性实践者”主要指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能够对教育目标、内容及手段进行不断完善并勇于改革的教育主导者。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突显对“反思性实践”的重视,积极建构自我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行动与反思交替的过程,是一个“行动——回顾行动——意识到主要问题——创造其他行动方案——尝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2]反思性实践是对传统技能性实践的改革和创新,较好地沟通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也应为学生相互交流实践经验创造机会;再一方面,学生的反思性实践是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理论知识对所获取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判断,并形成相应实践行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

(三)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职业态度、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三方面,因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知识、技能学习,还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形成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道德修养、举止行为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师范教育只重视专业角色的培养,而不重视对师范生进行道德和精神的塑造,那么师范生就不能领会教师职业的真正涵义,就不会形成职业认同感。《标准》把“教育信念与责任”列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领域之一,要求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重视对师范生职业品质的培养。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可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以及让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这一切均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的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同时,应与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区、家庭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不仅限于把其作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运用的场所,也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标准》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教师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关系为根本特征,变革传统教师文化,使大学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之间形成对话,良好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大学和中小学、幼儿园应共同协商制定长期有效的合作形式。通过合作,大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基础教育教师参与共同规划教育实践课程,并担任师范生的入职指导教师,与师范生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有利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同时,在对师范生的指导过程中,基础教育教师也不断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从而获得发展。所以,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也应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共同形成教师教育研究的团队,最终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燕燕.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愿景[J].教育探索,2010(5).

[2]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3]施良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4).

[4]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10.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10.

教育公司艺术教师团队培养方案 篇4

晨生幼儿艺术教育课程包括手工陶艺和创意美术及中国画三块。

目标:创建一支专业、耐心、负责并能独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团队。能掌握基本艺术教学技能,掌握幼儿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具备实践能力,能完成公开课及日常课程的教学。

一、艺术教师培训流程

1)由晨生教育公司的魏卿老师负责进行培训宣讲会,让预备教师了解晨生公司理念,基本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基本教学要求以及上课模式。

2)培训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知识,专业要求是指在艺术专业教学知识上的深层次了解、操作,具体项目如下:

手工陶艺类

a)理论,包括对陶瓷艺术的基本发展历史。

b)实际操作,对陶瓷泥的泥性及胚料的熟悉把握,对陶艺工具的使用,手工陶瓷的塑形方法、肌理塑造、对釉色的基本使用法则。

c)教材的编写,在教学上能独立完成教学,能设计针对且适合幼儿的专业陶艺教学课程。

d)讲课,能根据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解说,能根据幼儿心理特征上课,应对幼儿突发状况有应变能力。

创意美术类

a)理论,包括对综合材料在创意美术应用上的了解。

b)实际操作,熟悉多种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熟悉掌握不同材料(如彩色卡纸、水粉颜料、油画棒、刮画纸、水彩笔、水彩颜料等)能达到的特殊肌理和色彩。

c)教材的编写,在教学上能独立完成教学,能设计针对且适合幼儿的创意美术教学课程。

d)讲课,能根据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解说,能根据幼儿心理特征上课,应对幼儿突发状况有应变能力。

中国画类

a)理论,包括对国画的发展历史和种类了解。

b)实际操作,熟悉国画材料(如国画颜料、水墨、毛笔以及纸张),了解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写意、白描、传统等。熟悉使用掌握笔、墨、砚、纸绢、颜料及国画常用技法。

c)教材的编写,在教学上能独立完成教学,能设计针对且适合幼儿的国画教学课程。

d)讲课,能根据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解说,能根据幼儿心理特征上课,应对幼儿突发状况有应变能力。

3)对教师的教学着装及仪表进行指导,如有特殊需要需按公司要求统一着装。

4)在正式开课前进行试讲课和公开课的考核。

二、教师待遇

1)艺术类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为每节课,为总工资的60%,基本工资每月15日结算。另外每半学期进行一次

1课堂情况14%○2家考核,根据考核得分情况给予绩效工资,考核内容为○

3考勤13%,长满意程度13%○为总工资的40%。另每学期结束还将进行优秀教师评选,获评教师将由公司给予奖金补贴,具体情况以公司发布为准。2)培训教师考核完毕后为录取试用期,为期一个月,工资为正式工资的一半。正式录用后需与晨生教育公司签署至少一学期的教学合同。

教师职责义务及考核制度

思想政治表现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表现较好。

4.服从工作需要,能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

出勤考核

1.根据公司安排课程时间,不得无故缺勤,若有缺勤所得工资双倍扣除。2.病假出具医疗证明,公司不予以扣除工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三天以后工资扣除)

3.事假需提前48小时以上报备公司考勤部门,否则作无故缺勤处理。4.无故旷工者公司有权力开除。

5.本公司所有活动(包括政治学习,教研活动,部门会议,以及其他集体活动)不得无故缺席,无故缺席一次扣除50每次。6.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日常教务考核

1.教师需按公司流程及要求完成培训方案,未完成培训的教师不得上课。2.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基本内容应参照公司教案内容进行教学。3.每周组织召开教师每周工作总结以及下周工作安排。4.每周不定期由部门管理者进行幼儿园教学情况跟踪,教师考勤的抽查以及教学质量调查。(或打电话给幼儿园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5.每月末,任课教师需把幼儿园上课情况登记表交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资料整理以及入档。

6.每月月底组织最后一周课程完毕之后组织下月课程学习以及课程安排教研活动。并总结本月工作并为下月工作做好准备。

7.教师幼儿园工作时间为早8:20至下午5:00具体时间视具体工作安排。8.所有员工不得在外兼职或以盈利为目的私自招收学生。

9.不得接受以任何名义、理由私自收取家长的任何礼物、钱财、不向提出办私事的要求等。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学生安全,一切事情以安全第一位标准。11.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打骂学生,在行为规范中要时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不得说脏话,玩手机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12.教师应按时领取和归还教具,如有遗失应照价赔偿。13.公司教案不得泄露,凡发现此类情况作开除处分。14.教师应按公司要求着装,注意师容仪表。

15.教师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形象的言行,如有违反,公司将有权予以追究。

新晋艺术教师技能考核标准

1.熟练自己所属科目的艺术门类必备专业及实践知识。2.熟识自己所属科目的幼儿艺术课程并熟练掌握教学方法。3.熟练的书写与课程相关的教案。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5

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

教职成[201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就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的紧迫性

1.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新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通过加强师德规范、建立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完善培养培训制度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培养培训制度基本建立,培养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制度建设仍然是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制度不健全、特色不鲜明、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把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改革创新,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3.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为重点,以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内容完备、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体系框架,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满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4.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制度框架。加强统筹规划

和整体设计,科学构建覆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各项制度,使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各环节有章可循。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创新重点制度。完善培养院校招生办法,拓宽生源渠道,提高生源质量;改革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制度,强化实践实习环节,优化培养过程;建立系统培养制度,提升教师培养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开展全员培训,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完善企业实践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效果。

三、推进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5.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编制教师培养培训规划,统筹安排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各项制度及相关实施细则,加强对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快培养培训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教师。要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6.实行多渠道招收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院校在继续做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的同时,要探索招收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办法,积极探索开展对非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各地要支持培养院校在提前批次录取职业教育师范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实行推荐免试录取接受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扩大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规模,提高面向全国招生的比例。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招生数原则上不少于招生计划的三分之一。鼓励培养院校和地方采取对口支援、定向就业、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人才支持的力度。

7.完善职业教育师范生实践实习制度。培养院校要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的合作,强化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实习环节。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至少应有半年时间到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实习。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师范生毕业时,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8.建立高层次教师系统培养制度。加快推进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院校扩大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办学特色突出、培养质量较高的本科院校提升办学层次。

9.健全和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各地要按照国家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全面推行新任教师上岗培训,重点提升职业教育认知水平、师德素养、教学能力,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定期组织教师岗位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重点提升专业建设

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10.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累计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活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新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实践后上岗任教的制度。要将到企业实践纳入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统筹管理,制定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实践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教师企业实践情况考核结果计入本人继续教育档案。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11.优化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布局结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建立基地工作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基地专业和区域布局,形成覆盖本地区职业院校主要专业、适应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的培养培训基地网络。国家依托普通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继续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

12.完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要按照互惠双赢的原则,与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设计项目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实施效果评估,使校企合作贯穿教师培养培训的全过程。基地要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研究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员培训、人才信息等服务,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

13.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内涵建设。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基地管理、教学管理、项目管理、学生(学员)管理等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派基地任课教师到国(境)内外进修;加强培训专业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结合学校优势和培养培训需求开发高水平的项目和课程,打造培养培训品牌;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基地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

五、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领导和保障

14.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狠抓落实。要把制度建设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15.加大经费投入。各地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教专项经费中,均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和基地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为教师培养培训提供人才、设

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16.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编制、职务制度,确保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范生优先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确保教师培训与考核、使用、晋升挂钩。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尊重职业教育教师的氛围,增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6

在教育部8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5号])》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进步与希望,国家对于教育的期望和重视最终体现在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质的、一流的师资就成为教师培养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1]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应开展高校教师进中小学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活动,从而形成教师培养新机制。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3):64.

[2]Gross,BarryR.ReverseDiscrimination.Buffal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11).

教育部教师人才培养 篇7

一、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现状

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作为高师院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学位课程, 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回顾与反思当前教育的现状, 亦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 课程目标模糊

师范生不重视物理教学法实验课, 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调查显示, 师范生将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当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学物理实验课, 不愿多花精力去研究。 师范院校开设物理教学法实验课, 并不是中学物理实验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让师范生具备怎样设计实验、为什么设计这些实验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教学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二) 教学模式僵化

物理教学法实验课在不同高师院校开设的课程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教学模式相近, 主要是“教师准备好仪器并讲解实验+ 学生操作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 实验内容陈旧

实验内容与中学物理教材的结合教学不够, 许多学生实验前不知道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位置和实验安排的意图;实验选题中有一部分仍沿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缺乏探究性, 在实验方法上也无多大改进, 整个实验体系相对陈旧, 无法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

(四) 考核方式单一

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课时较少、班型相对较大, 因此除了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与困难学生之外, 教师对大部分学生印象淡薄, 很难正确评定学生的真实表现。 于是最终成绩的评定常常以实验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为标准, 并未体现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二、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内容改革

为更好地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全面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笔者对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进行了改革, 共设置五个模块。

(一)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概述

本模块相当于课程绪论, 针对高师院校师生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的现状, 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视。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及价值、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等。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看看”、“多听听”、“多做做”, 激发师范生对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兴趣。

(二) 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本模块主要针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读取能力, 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能力, 故障的排除能力等三方面进行培养。主要涉及三种类型的仪器: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中的通用仪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仪器, 例如学生电源、变阻器、直流电压表、螺旋测微器、 托盘天平等;物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如万用表、测电笔、灵敏电流计、光具座等;常用的检修仪器, 如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等。要求师范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仪器, 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调节要领, 使之在后续实验和今后教学岗位上能拿来就用。

(三)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实验室展出初、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器材, 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器、向心力演示器、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等,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展出实验的操作, 自由选取熟悉的实验进行演示与模拟教学, 这对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很有帮助。

(四) 中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因课时有限, 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版) 附录中所列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项目和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16个必修加选修实验题目, 可采用分组教学方式, 精选初高中的几个重要实验, 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等实验。本模块引导学生着重研究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 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成功。同时, 引导师范生探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

(五) 教具的改进和创新实验教学

本模块的目的在于提升师范生的改进实验方法和自制教具技能, 培养师范生为提高教学质量, 能设计、改进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在自制教具的教学过程中, 应让师范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基本技术, 如典型材料的加工技术、基本物理量的传感技术、部分材料的胶接技术等。

三、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衔接, 应充分利用模拟课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 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因篇幅有限, 笔者在本文着重介绍绪论和基本操作性实验的具体设计和做法。

(一) 绪论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为了密切联系初高中教学实际, 笔者对绪论课进行了精心设计, 这里重点总结两个比较成功的经验。

1.学生分组活动的成功推进。本学期有三个教学班, 每班36人, 笔者要求6人一组, 组间男女比例均衡 (师范院校男生较少, 所以鼓励每个小组有1-2名男生) , 组内能力、优势有差异;小组长1名, 要求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组员5名, 组内进行编号1-6。为了更好地让师范生认识到分组的重要性, 以及对中学阶段分组教学模式有所了解, 笔者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分组教学的理论优势与现实困境, 请学生们思考该如何分组并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价值与作用。确定小组名单后, 请各个小组利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小组名帖设计。当学生听说要张贴到一起展示, 本性的竞争意识促使每个小组成员瞬间进行了任务分工, 如用手机上网查找图片、 构思创意、绘制修改等, 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 课堂氛围异常火爆, 其中不乏学生的精彩创意。

2.大赛视频资源的有效开发。绪论课如果仅是介绍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施中的地位、作用及开课目的等, 易流于形式, 学生印象淡薄。笔者充分利用全国青年教师大赛课视频资源, 截取精彩实验, 编辑成一个教学短片, 播放给学生观看。在播放之前, 告知观看要求如下。

一是思考三个问题, 即小组最喜欢的实验、最想动手操作的实验以及最不满意的实验, 简要陈述理由。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 注意力会更集中,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

二是回答问题的成员待定, 即视频观看结束后, 给出5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 然后由教师随机指定每组某一编号的学生起立回答问题。如此安排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游离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

三是教师随机对小组所列的某一个实验进行追问, 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回答内容,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 同时也彰显了团队合作的价值, 这对培养师范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基本操作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选取六个实验题目, 带领师范生完整体验一次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一次课, 熟悉并操作六个实验。首先, 请每个小组学生自行查找资料, 研究六个实验在中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将实验设计和讨论的结果书写到纸上交给教师。 其次, 每个小组学生利用实验室准备的器材, 完成六个实验题目的操作与实施, 并记录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问。最后, 每个小组组长到台前抓阄, 决定每个小组模拟教学主讲的实验题目。

第二次课, 模拟教学。首先, 给10分钟时间, 各个小组结合真实的实验器材进行模拟教学准备, 利用这段准备时间, 要求每组的1号到第一排右侧就座、每组的3号到第一排的左侧就座, 承担主讲任务的学生由每组2号成员承担。其次, 给六位评委提出要求, 侧重从语言表达流畅性、讲解思路清晰性、教学内容准确性、课堂调控自如性、时间安排合理性五个维度把关, 并指定一名计时员、一名板书拍照员。再次, 给六位阅卷人提出要求, 要求每位学生负责所在组主讲实验题目的审阅, 阅读六组学生上次课的实验设计内容, 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为基准, 评选出一个设计最好的组和一个设计最不满意的组并说明理由, 其他小组可对此结果进行复查, 若有充足证据推翻阅卷人的结果, 则给予阅卷人所在小组一定的惩罚。最后, 每个小组15分钟, 进行模拟教学。

第三次课, 评价总结。针对上节课评委和教师的打分情况, 进行现场评价总结。首先, 凡承担主讲任务的学生, 均可获得加分奖励;从6位主讲学生中推选出一位优胜者, 即为明星组员;模拟教学成绩第一和第二的小组, 获得加分奖励, 模拟教学排在第六的小组, 给予精神鼓励。然后, 给每个小组5分钟时间, 对展示板上的结果提出质疑, 若无异议, 本专题的成绩确定。最后, 教师结合六个物理实验内容本身、学生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等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在高师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中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在本专题的教学接近尾声时, 笔者请各小组自愿谈一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及建议, 学生激情澎湃的表达和赞扬是始料未及的, 学生的肯定将激励我继续为卓越教师的培养而努力奋斗。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师范院校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的改革, 应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强与中学物理的联系, 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 从而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法,师范院校,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 7.

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自我培养三步骤 篇8

第一,树立创新意识。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现代教育首先是健康的成长教育。这必然要求我们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念。其次应有创新精神。教师应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教师要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同时,要紧紧抓住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解题的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领会内在要求。l、调整知识结构。教师要在保持知识总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条件性知识的比例,着重理顺创造性与人的心理倾向性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2、动态地呈现。教师要给学生动态地呈现知识,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创造。3、营造创新的环境。创新型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这样一个小环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保护,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而不被视为捣乱,可以尽情地展开想像而不被视为走神。 4.不囿陈规,标新立异。创新型教师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即要有不同于传统的奇思妙想,甚至是怪异的行为。教师敢于向学生披露个人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其中的迷误,这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

第三,实现能力培养。l、文化素质要宽型化教师多注意进行各类知识的进修、学习、联想、迁移和移植,借鉴书本知识和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创意。2、教学思路要现代化。教学中要教思路,学思路,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敏锐眼光和独特视角。3、教学手段要立体化。教师应尽力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尽可能地应用各种电教手段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教学内涵要个性化。教师要了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家庭教养的差异,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帮助,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个性渴求。

上一篇:咸阳市教育局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施方下一篇:广发银行个人信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