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2024-06-28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共9篇)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1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健全的人格是人发展的重要基石。青少年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市场第一、金钱至上的思维方式,导致其心灵扭曲、道德滑坡。他们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嗤之以鼻。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当中,人们忘记了感恩,这样的人生何其悲哀?面对感恩意识的缺失,学校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感恩是什么呢?感恩的意义又在哪儿呢?我们该如何去教导青少年去感恩呢?

一、感恩教育的定义

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 中 ,“感恩”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感恩一词由来,我们可以理解为感恩是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大自然给予自己带来恩惠和美好事物,在心里产生的感激之情,并意欲回馈的一种道德情感。感恩是一种认识,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和品格,它属于道德情感范畴,是三观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感恩教育? 《诗经》里有“投桃报李”之说,民间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以及“衔环结草”的典故。儒学中所强调的“忠孝节义”,就包含了对国家、恩亲、社会、他人的感恩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则是以自然现象来倡导感恩精神。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的特有形式,表现了对天地、民族共同祖先、家族祖先和他人的感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感恩教育的表达与阐释。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活动过程。

二、感恩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的教育的总称。遵循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是知与行的统一。

感恩教育是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是一种人格塑造,同样遵循认识、情感、意志、行为这一发展规律。因此,感恩教育与德育,并不是互不相融的一对矛盾,感恩教育是德育中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部分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感恩教育从属于德育工程,服务于整个德育工作。

三、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我校曾对学生感恩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采用班会,单独对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你最崇拜的人”“你帮父母做家务吗?”“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的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崇拜科学家,75%的学生崇拜体育、影视明星、歌星,只有3%的学生表示崇拜自己的父母;14%的学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38%的学生帮父母做过家务,17%的同学从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只有不到9%的学生认为父母辛苦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付出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帮父母做家务、认为父母辛苦的却是最少的。青少年既然对父母都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对国家呢?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

四、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以上的事实不禁让我们怀疑现在孩子们的感恩心在哪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们的冷漠呢?

1.家庭教育的苍白。现在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到大,长辈们给予他们的太多太多,从来不让他们吃苦,以至于他们觉得长辈们的付出、他们的接受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自幼娇生惯养的孩子,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在中、高考的左右下,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个别青少年由娇而横,唯我独尊,有的甚至还恩将仇报。

2.学校教育的弱化。现在很多中小学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无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忽视了对青少年品德、修养等的引导和教育。德育教育内容大而空,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方法单一,缺乏长效机制。教师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所谓的“主课”成绩,缺乏对学生思想进行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例如,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长期强调的是政治内容,要“爱祖国、爱人民”。这种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种“爱”能不能被他们所理解?所以,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

3.社会风气的淡薄。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轨换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思想意识的渗透和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使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出现滑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电脑、网络、影视剧等公共媒介,它们大多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连最基本的亲情都非常淡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或多或少都对孩子们产生着负面影响。

五、感恩教育的意义

1.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感恩教育可以形成一种感恩认识,而感恩认识又会上升为一种感恩情怀,感恩的情怀又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感恩心态,在个体心中产生对使自己受感动的对象的一种“敬爱和回报”的意志,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又会使人更具有热情、斗志昂扬,成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内因,奠定青少年走向成功。

2.感恩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初中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新的德育课程设置的目录中,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

3.感恩教育是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恩与报恩的民族,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感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层。面对蜂拥而至的现代文明,人们对物质欲望无限追求,更显露出我们在传统道德传承上的缺失。感恩教育是弥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裂痕的工具,是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

4.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对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如果青少年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的水乳交融、与他人的团结友爱。感恩情怀是现代社会公民的起码素质。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六、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新载体、新平台、新途径、新举措,以感恩教育为依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青少年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感恩祖国,立志报效祖国。学校坚持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制度,精心准备每一次国旗下讲话。通过升旗仪式,学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恩教育,树立爱国意识。定期组织召开“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主题活动。在重大纪念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入团宣誓和参观营口博物馆、西炮台遗址,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中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五四”青年节,团委组织开展以“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的演讲比赛。“十一”国庆节,学校开展“感恩的心”文艺联欢会,通过传唱感恩歌曲,表演感恩舞蹈、小品,既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又把“感恩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

二是感恩社会,为社会做贡献。1.积极开展“励志助学”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为贫困学生捐款活动,累计筹集善款三万多元。几年来,有近百名学生通过我校的“励志助学”基金获得了学习、生活用品。2.开展爱护环境,共创文明城市活动。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义务劳动,定期走向社会清理“城市牛皮癣”,捡拾白色垃圾,提高城市清洁度。3.开展送温暖活动。学校以“爱心无止境,患难见真情”为主题,分别举行了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共捐款九千多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义所在。4.开展志愿服务,展现志愿精神。通过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团员中进一步弘扬了志愿精神,树立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三是感恩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庭是感恩教育的第一链接,因此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学校都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活动,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为父母送一声问候、感谢和温馨的祝愿。寒暑假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是感恩老师,做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每年六月中旬,学校都以“青春、成才、感恩”为主题,在毕业班中举行师生联谊活动;九月上旬,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开展尊师活动。通过活动,学校教育学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五是感恩他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各班开展“感恩之心,有你有我”主题班会。同学之间进行真情交流,感谢同学间的帮助、合作、谅解之恩。让大家在学习上、生活上、规范上、活动上共同进步,掀起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

总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学会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武装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2

成人法学教育的内容依据教材而定,因此,教材的编写和选取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的编写应本着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对于成人教育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学术含量过高或者纯操作性的教材在成人教育中应该避免使用。同时,针对成人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时间安排较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需求特征等,对法律知识教学内容应本着以下原则和方法进行。一是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安排。由于成人法学本科教育的生源的复杂性,在课时安排上,法学专业的16门主干课程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其中应根据成人教学的特点,对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主要部门法如:刑法、民法、婚姻家庭法、劳动法等的学习应是重中之重,对于法理学、法制史、国际法、经济法等课程则应采用略讲、选修或者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二是实践课与理论课并重。实践课程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如诉讼技巧、法律谈判、合同签订与审查、证据运用等,是法学专业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基本理论课程讲授的同时,安排此类课程有助于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根据部分学生来自于司法系统,可以开辟与其工作单位相联系的实践教育基地,单独开设实践课程。三是公共课程设置的弱化。成人法学本科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因此,对于一些公共课程的开设应该严格限制,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时安排相对充裕。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般遵循以下步骤,教师对法学知识进行讲解,阐明立法的背景、具体内涵,举出相关的案例进行解释,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学具有双主体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传统的以解析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没有真正抓住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看似采用案例教学,实则仍是对法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阐释。真正的案例教学应以问答为基本形式,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迷你的法律环境,提供法律分析的素材和机会,使学生结合法律规范、法学理论、法律原则、法律意识以及社会诸因素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选择和应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法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符程度,法律在具体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运用等深层次问题[4]。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开展广泛的课堂讨论,在不预设讨论结果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正确的评析和引导,这就将教师对于案例的讲解转变为学生对案例的自行研究,将法学知识的演绎转变为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归纳,能让学生更好的培养法律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

第二,从建立模拟法庭拓展为创建实习基地

模拟法庭审判是使学生对于法庭审判有基本的感性认识,目的在于要学生掌握法庭的组成,审理案件的基本程序,以及各个环节中诉讼参与人的实体权力和义务。在模拟法庭审判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诉讼角色,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所承担的角色利益考虑,认真分析案件,并以最佳的法律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技巧来处理案件,已争取最佳诉讼效果。成人法学教育由于经费投入等原因,建立模拟法庭的较少,但可以依托全日制法学教育的办学资源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同时,由于成人法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各行业,其中不乏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有他们讲授法律事务操作的基本常识,进行学生间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此一优势,建立与地方司法系统的广泛联系,为进行庭审观摩,开展校外实习准备条件。在与司法系统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成教学生的见习与实习,以及邀请实践能力和学识水平较高的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校内讲学等方式建立与司法机关的长期合作机制。

第三,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技能训练为主

成人法学教育不单只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法律技能的培养。对于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有学者认为,“讨论中国的法学教育首先要讨论技能,因为技能的培育是专业法学教育的核心,而中国法学教育的严重缺陷就是技能培育的全方位缺席。”[5]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理念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已经造成了法学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良后果,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技能的缺失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因为教师的教学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进行法律实务操作的能力。只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才能达到适应社会需求的目标,职业技能的内涵广泛,主要包括法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6],法律思维能力是内化了的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律推理。语言表达能力是法律思维的外化,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是对法律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认证法律事实的实践活动。根据成人教育学生本身特点,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法律知识的传授应该互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应该整体平衡,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基于他们具有一定社会生活经验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所学法学知识对案件进行重新审视,达到进行法律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在实践课教学中,无论是模拟法庭还是校外实习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对案件事实的认证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法律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法言法语的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法律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吕忠梅.论法律的实践理性养成与法学教育改革――以建立专门法官培训体系为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5).

[2] **.法律理性:一种世俗的实践智慧[N].法制日报,-09-10.

[3] 霍宪丹.不解之缘――二十年法学教育之见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

[4] 程洁.耶鲁法学教育的近距离观察与体验[J].法学,(6).

[5] 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J].清华法律评论,2006(9).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3

【关键词】高校 创业教育 思路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37-03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教科文组织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给全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结合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一、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沿革及现状

对比国外的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国外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需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此计划明确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开始举办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西北工业大学在2000年成为最早为本科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高教司举办了两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这些高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形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全国95所MBA培养院校中有80%以上开设了创业及相关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创业理论与实务等。部分高校还通过调整教学方案,加大创业选修课程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课空间。还有一些学校举行“校园创业计划”竞赛,设立“创业基金”及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心等,这些活动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05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把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引入中国,正式启动了中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意识、了解创业选择、提升就业能力。并于2006年春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6所院校进行项目试点。2006年8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试点,6所院校通过项目组评估,成为全国首批“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07年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全国50所高校覆盖该项目。

同时,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创业教育专业学术会议不断召开。南开大学举办了“首届创业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2003),浙江大学举办了“人力资源与创业管理研讨会”(2004、2005)、“创业与家族企业研讨会”(2005),清华大学举办了“亚洲创业教育会议”(2005),吉林大学举办了“创新与创业国际研讨会”(2005),共青团中央与国际劳工组织举办了首届“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办公室年度总结会暨青年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2006),浙江工商大学举办了“中英创业教育发展论坛”(2008),清华大学举办“中国首届创新与创业国际学术会议”(2008)。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还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够普遍,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许多城市还没有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致使创业教育难有显著实绩。

二、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路

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于强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拓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打造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仍有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举办零星的创业讲座阶段,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讲座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的高校仍在少数。二是对创业教育涵义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而不是“老板”,片面性的理解必然导致现实中创业教育的重精英教育,教育机会不均等;重短期效果,轻长期效应;重技巧培训和能力提高,忽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等问题的产生。

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始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将他们的创业意识,通过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他们在市场的实践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因而高校创业教育首先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锻炼创新能力展开。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也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创业意识的激发,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从而普遍提高学生开拓性的自主创业能力;其次从观念上要改变创业教育只对少数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教育的做法。由于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创业大赛,因此一开始就刻有极强的精英化教育痕迹。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各个学校设立的学生创业机构,如“创新实验室”、“学生创业俱乐部”、“科创中心”,都是精英化的机构,大部分同学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只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把面向大多数学生培养创业基本素养的普及型创业教育和面向少数学生的理想型创业教育相结合,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的全过程中去。

2.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建设应着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以及组织创业竞赛等操作层面上,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体系之中,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相脱节。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学生大四期间才开设,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建立现代创业教育模式,必须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以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为基础,在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突破学科壁垒的相关学科互补的综合课程设置,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课程的实践化程度,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锻炼、开创性思维得到启迪,尊重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和自主的要求,灵活的设置课程,顺应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要求,以满足学生人格、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积极探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利于其思想和热情表达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创业教育从实施空间上讲,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课内就是在保持现行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把创业所需素质目标(如科学文化素质目标、职业技术素质目标、创业素质目标)通过教学进行课堂渗透。如在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的教学中,用典型的创业案例来组织教学。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用组织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加深学生对创业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课外就是要把大自然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都作为我们的教科书,作为我们创业教育的载体。创业是一项立体的开放的活动。创业教育应该走出课堂,通过开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交叉学科学习、实践、创新的平台,探索“学习——科研——创新——实践——学习”的创新学习模式,营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新型学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努力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文化氛围。课内讲授与课外辅导是创业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应该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在评价考核方面,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能够对教与学双向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质量评定、检测,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以往以知识为中心、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以模仿、记忆为目标,结果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应该建立以考察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形式多样化的,结果具有反馈分析价值的考核体系。要突出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与知识能力结合的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能力的高度评价学生。同时注意完善相应的教学保障体系,与之配套建立一个开放的学生管理模式,在学分制和学籍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营造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评价考核体系。

构建良好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创业教育,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是创业教育理念与创业文化的引领者、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传播者、创业实践的积极践行者。然而,目前大多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验和体验,纯知识的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真知灼见,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这就制约了创业教育向深层次的发展。因此,要深入落实创业教育,提高师资水平,构建一支专兼职动态发展的创业教育专家体系是当务之急。提高师资水平的主要途径,一是高校可在经济管理、就业指导教师中选择合适人员,通过培训后承担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同时注重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强其管理实践经验。二是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升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水平。三是从企业和政府中聘请一定数量的既有实践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他们从创业相关环节的操作给学生以启迪与指导,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促使其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

3.紧密结合高校就业形式,开创高校实战性创业环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规模发展,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时代,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50万人,2006年就达到413万人,2009年超过6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了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拓宽就业途径的有效方式。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创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需求的实际是需要大量高技术、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而我们的教育目前还未能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学生的实际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很强,但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是他们的弱项,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有利于创业教育更好的更持久的开展。例如,创业技能竞赛是大学生模拟创业、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素质的一项有效方式。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来设计创业技能竞赛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可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竞赛、职业形象设计、管理竞赛、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创业计划竞赛等等。其中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应该成为核心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规划者在认识自我、评估环境的基础上对职业目标的选择和职业发展策略的确定。这是一个创业者自我识别的过程,也是一个将自己的创业意愿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计划的过程。能够进行自我规划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高校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不错的效果。创业计划竞赛目前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校园活动,并已形成了一个全球商业计划竞赛网络。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因此,高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业计划竞赛这个载体,构建培养模式和训练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4.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多方搭建高校创业教育平台。

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业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注意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对于高校而言,高校要从学生入学时起,就着手培养其创业、创新思想,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其产生强烈的就业压力感。这样一来压力感就会带动并促使创业、创新思想在其头脑中逐步的形成,让学生从客观上认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力度宣传国家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金融资助等方面信息,加深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精神和实质的认识。其次,要建立一整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再次,结合创业活动实践性的特点,可采取社会力量参与式的创业沙龙、创业论坛或者创业讲座,既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又能检验高校大学生团体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情况。

除高校这一主力之外,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也是高校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其中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在其中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考虑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特点,政府可将自己定位为政策的制定者、实践的指导者以及资金的支持者,从多方面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此外,政府和社会的指导、扶持和保护应该贯穿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建立一条有效引导高校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培养创业人才的保障通道。

总而言之,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与国际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地加以研究和实践,并结合各校实际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友永.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2 刘 敏.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 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高等教育,2001(4)

4 刘 帆、徐 林、刘 川.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和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9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4

根据国外经济转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 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转型的完成, 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随着广东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越高, 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是迫切, 而广东的职业教育已明显滞后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 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一进程中,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全省的职业教育, 使之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与社会协调一致地发展, 是摆在广东面前的新任务。

第一,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同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 是教育与经济的现实交汇点。一方面, 我们要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转变观念,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谋生就业, 更是现代化社会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惟有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 加大投入, 扩大规模。技能人才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和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政府应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象抓经济那样抓职业教育, 逐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 使广东技能人才的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 以适应广东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 锐意改革, 坚持创新。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职业教育必需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以此为指导, 不断调整和革新教育的目的、方向和内容,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走出一条广东特色的改革和创新之路。

第四,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东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强, 尤其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师资严重不足, 这是制约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加大引进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教的力度, 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交流,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5

(1) 新世纪是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新的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培养现代的创新型人才, 而传统的教学是与之不适应的。

(2) 新的时代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儿童时代的特点, 而传统的课型、传统思维的教师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不适应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发展类型的教师, 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与儿童心龄同步。40岁的教师要有“90后”的心态, 必须转变自我。

(3) 新的世纪对新的年轻教师、已评上高职的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 满足教学现状、不思进取、职业倦怠的是影响新时代教学的倾向。因此, 需要对教师以激励行鞭策。

21世纪, 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秋大业, 教育是根本, 国家强盛, 教育是基础, 而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 才能促进高速度的经济发展。

对21世纪创新型教师的要求:

(1) 21世纪的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21世纪的教师是多范型的, 是学者, 不仅具有本学科的知识, 还要具备现代科技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心理知识。同时, 教师要全方位地学习, 既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要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转变;要以研究为源, 以传授为流, 源流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严以律己, 才能为人师表;要完善自我, 重塑自我, 把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 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潜力, 把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人生的追求和乐趣。

(2) 创新型教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世纪下的教育理念是要从“以学生为本”。在此理念指导下, 教学要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 做到教书育人。

(3) 新世纪的教师应是“智慧型”教师, 而不是“教书匠”。智慧型的教师是集知识、艺术、理念、创新于一身, 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永远是一个教育改革者。

(4) 新世纪的教师要能上公开课、观摩课、引路课;能达到专业引领, 拥有自我的先进教育改革理论、经验;能善于改变自我, 善于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 要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 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 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论述, 抓住了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环节,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实际措施, 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二、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意义重大

(一) 国民教育资源基础雄厚, 有效弥补军队院校不足

与军队院校相比, 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建设高校, 都是国家“211工程”院校, 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资力量雄厚, 教学设施和手段先进, 信息交流广泛, 知识创新能力强, 占据学科前沿, 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院校已与国际教育接轨,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 许多学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可以有效地弥补军队院校的不足, 有利于尽快吸纳地方先进的科学理论、高科技知识, 加快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各国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 军队院校无法承担培养全部军事人才的任务, 必须依靠国民教育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军官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在地方院校打基础;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军官靠地方院校培养和输送;某些军队的继续教育和某些专业技术进修课程要在地方院校进行;军事院校的某些课程要请地方院校的教授、专家讲授。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合作培训军官, 充分利用地方院校的资源优势, 发展联合教育体制, 培养军队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

(二) 大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

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批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军队, 对我军的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人才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优势, 有利于全面提高现代化军事人才的素质, 提高培训层次、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培训质量明显提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 不仅是当前社会优秀后备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和聚集地, 也是军队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的人才资源的“富矿区”。

大批优秀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补入部队, 带来了知识和科技, 带来了智慧和活力。拥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军队建设就会出现质的飞跃, 科技强军就会拥有强大的动力。事实表明, 国民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 还是教育方法、教学手段, 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培养的军事人才, 不仅基础知识比较厚实, 综合素质比较全面, 而且思维比较活跃, 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因此,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是新形势下搞好人才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渠道, 是军队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带有方向性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三) 减少军费开支, 降低军事人才的培训成本

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的费用越来越高。美军审计局的一份报告说, 美军陆军院校培养一名毕业生需要25万美元, 而在地方大学后备军官练习团培养一名军官仅需要6万美元, 是军事院校的四分之一。由于军队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有限的, 不可能满足全部需求。通过依托国民教育, 培养大批的人才进入军队, 可以有效地缓解财力不足的矛盾, 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 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因此, 拓宽选拔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途径, 充分发挥普通高等教育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尽快走出军队干部由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是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我军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未来“打得赢”需要的必然选择。它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军事人才成长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加强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的对策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 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做出的战略性决策, 是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必由之路。胡主席强调指出, 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和从社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力度, 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 关键要树立科学人才观,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全面提高依托培养质量。

(一) 树立坚定不移地走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道路的观念

当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使军队武器装备和未来战争形态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培养融指挥、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军事人才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培养军事人才, 仅靠某一所院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树立大教育观, 充分利用军内外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资源, 走开放办学、合力育才的路子。培养出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就要把国民教育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深厚基础, 坚持军队院校培养人才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同时并举, 实现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有机结合和资源共享, 在军地兼容中拓宽军事人才的培养途径, 提高军事教育的品位, 增强军事教育的活力。

(二) 加大培养接收力度

现在, 我军每年新增干部总数约4万-6万人, 而科技干部就占需求量的40%左右, 单靠军事院校培养, 不可能满足需要。为了适应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很有必要出台制度规定, 加大接收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力度, 提高接收比例。

国防生培养是当前我军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 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和从签约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青年学生。但是国防生从招生数额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 有些中途退出培养协议的, 同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在现有的基础上, 加大培养数额, 严把培养对象的质量关, 要注重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 坚持选人育人的高标准, 认真选拔考核和军政训练等环节, 有效地保证依托培养的质量, 把一些真正的高素质人才通过院校的培养后吸收到部队中来。

(三) 试行军地联合办校模式

将军事教育定位在更高的层次上, 使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各有分工, 突出重点。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使之系统化, 用法律手段保证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在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上相互衔接, 相互补充。

1、军事指挥院校与地方高校实施

“2+2”联合培养办法。可以由军队招生, 以建制学员队为单位编入地方高校培养序列之内, 前两年的时间是基础教育, 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和考核全部依靠地方院校, 两年后进入指挥院校再进行两年的相关军事专业学习。

2、军队技术院校与地方高校联合, 对

军队技术专业生长军官完全依托地方高校, 实行“4+1”的联合培养办法。也是由军队招生, 将建制学员队编入地方培养序列, 全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学历学位全部纳入地方院校教育体制, 历时四年, 在毕业后再进入军队技术院校学习一年。

3、继续从地方高校中招收优秀大学

毕业生。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需要, 改革和完善军队干部培训体制, 部队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 广开渠道, 在较大范围内选拔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地方高校是社会优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军队增加接收地方大学优秀毕业生数量, 不断提高接收质量, 有利于把地方高等教育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 以及各类高校不同的学术思想、风格带到部队, 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要继续把从地方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入伍作为军队干部的必要补充。要有计划、有针对、有选择地切实招收优秀的毕业生到部队。进行4+1严格培训, 对这些人员, 要针对专业进行有区分的军事技能教育, 因人施教, 利用其专业优势, 培养专业对口的军事技术或管理人才。

实行部队和一些名校联合办校的模式, 不仅可以吸收地方大学的毕业生, 还可以利用地方院校的教学资源培养军队现有军事人才, 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 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 选送一批军内优秀人才到校园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 尤其是一些与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类专业, 军队可以为学校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思想、方法, 地方院校可以提供尖端的工程类技术, 在双方的努力下, 可以造就出更多的适合军队发展的优秀人才,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全军人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为实现军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 完善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首要的问题就是不断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法制建设,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使各项制度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军队建设需要, 对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实行宏观调控。

1、总部要根据军队建设对人才的补

充需求和高校实际, 统一拟制全军接收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培养国防定向生的计划。各单位要按照计划确定的数量、学历层次和补充方向抓好落实。接收和补充要体现“三个优先”:优先满足新装备及兵种岗位急需人才;优先满足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战略预备队所需人才;优先满足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部队所需人才。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部队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 严格控制女生和专业不对口的学生的接收, 坚决杜绝照顾性接收。同时, 总部和各大单位干部部门要对计划的落实进行跟踪检查, 坚决纠正擅自调整计划、降低层次、改变补充方向的行为。

2、军队派驻地方高校的机构应由总

政治部会同总参谋部统一归口管理, 解决四总部、军兵种和各军区各自为政的问题。要由总部统一在各重点院校成立“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在各高校内进行国防宣传动员、确定预选对象、组织军政训练, 并承担直接接收地方大学生到部队工作等任务。因此, 要以挖掘和开发现有签约高校的资源为主, 努力提高培养效益。选择新的签约高校和设立新的选拔培养机构, 要充分考虑分片划区、资源共享的需要, 按照便于管理、关系顺畅、分布合理地要求, 在总部的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

四、结束语

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 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 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 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利用国民教育资源, 可以有效弥补军校教育的不足, 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军队, 降低人才培训成本, 快速提升军队战斗力。为了加强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 我们需要树立正确观念, 加大培养接受力度, 试行军地联合办校模式, 完善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 全面提高依托培养质量。

摘要:健全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制机制, 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 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 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应坚定不移地树立走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道路的观念, 加大培养接收力度, 试行军地联合办校模式, 完善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

关键词:国民教育资源,军队人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新民, 朱斯炜, 吴益.贯彻军民兼容方针加强预备役人才建设[J].国防, 2009 (1) .

[2]、彭爱华.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11) .

[3]、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05.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7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特征和意义

一、教育创新的特征

王传旭、杨春鼎在所著的《教育思维学》中提出, 依据现代教育的特征, 可将教育创新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

1. 教育创新的社会化

从教育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看, 教育日益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加深, 二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普遍与直接。现代生产已经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 科学技术与知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而其中人的素质如何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教育水平如何, 能否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现代社会中, 教育已不再是学校等专门教育机构的事业, 而成为全社会的事业, 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现代社会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社会”。

2. 教育创新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 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开始迈向现代化。这里且不说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只从培养人的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教育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和过程, 对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人们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的说来, 现在普遍强调“现代人”应该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 其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应变性, 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更新;要具有开放的头脑、创新的意识, 充分的自信、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 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育创新内容的现代化, 体现在课程内容和体系结构上。在内容上, 删去了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陈旧内容, 将当代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成果补充到课程中来。

教育创新在方法上, 更加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 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的“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以及师生“情感互动”的三位一体过程。

3. 教育创新的开放化

过去, 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各自固守着自己的传统。比如:普通学校主要是为升学作准备, 而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就业作准备。如今明确的界限为相互的开放所替代, 普通学校职业化和职业学校普通化, 已经成为当今中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这种趋势的真正意义, 不在于学校类型界限的模糊化, 而是代表着当今学校教育已经走出了自我封闭的怪圈, 面向社会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4. 教育创新的超前化

教育创新超前是指教育走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前列, 引导人与社会的发展, 也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投资的超前, 二是教育目标超前。

从教育投资看, 现代社会将教育不仅仅看成是社会公益性的投资, 更看成是社会生产性投资, 并且认为对教育的投资比对物的投资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从教育目标上看,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早在20世纪80年代, 世界各国就把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向了未来世纪, 开始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批评, 认为现有的教育都是为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教育的目标应该面向未来。

5. 教育创新的智能化

教育创新要使受教育者智能结构多元化, 智能结构多元化就化解了教育的“分数化”, 使学生智、德、体、美、乐等全面发展。这样的人才, 便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教育创新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思想, 而且还在由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内推广, 不愧为我国教育创新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但由于科学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他的思想当时要得到发展和推广是很困难的。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作为其生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十分重要, 但现代教育创新并不是从陶行知那里发展而来,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 现代教育创新是一种新教育, 比之于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创造教有”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性。在我国, 现代教育创新的兴起和推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 越需要开发“人的资源”。今天, 人们对“人的资源”, 已不再仅仅看做人的体力或劳动力, 而是把它看做智力和创造力。所以, 在人力资源中, 智力、创造力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有人说, 现在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 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的竞争,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实施教育创新的要求。此外, 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 如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加剧以及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等, 也都决定了教育要把培养各种能力, 尤其是创造力放在首位, 而把传授知识看做基础和手段。

2.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要建设小康社会, 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如果不进行教育改革, 不推广和普及教育创新, 我们的教育就会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 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小康社会的要求, 我们深刻认识到, 现有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十分需要推广创新教育。一个民族也好, 一个国家也好, 如果不调动起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创造力, 就会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说,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育创新, 需要通过教育创新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 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改变。比如, 我国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就涌现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趋势。因此, 个人如何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国家提出人要全面发展, 要求人必须有知识, 有智慧, 有创造头脑。

4. 教育改革的需要

就我国目前教育状况来看, 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比较高的, 但创造力比较差, “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对我国留美人员调查, 我国学生在校成绩不比美国学生差, 但毕业后的创造性, 除少数几个尖子外明显不够。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为例,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已有一百多人获奖, 超过了得奖人数的一半。温元凯教授认为, 我国长期从幼教到高教不注重教育创新, 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摆脱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 在教学制度和方式上来一个大尺度的革新。现代教育创新学的发展, 为这个革新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并代表了改革的方向。这样, 我国的教育创新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应运而生, 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经受着检验, 在开拓中前行。

第三节 时代召唤创新、创业、创优人才

一、培养“三创”人才

2008年5月12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仲祖文同志一篇培养造就“三创”人才的短评, 全文如下:

5月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号召, 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5月4日, 中央领导同志在与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代表座谈时强调, 广大青年要牢记使命, 锐意进取, 勇做创新先锋。最近一段时间, 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光伏产业领军人”施正荣、“工人教授”窦铁成、江苏无锡引进创业人才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都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在当代中国, 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努力造就千百万创新、创业、创优人才。

创新人才, 就是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吴文俊、王选等那样,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攻坚克难, 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掌握核心技术勇攀科技高峰。创业人才, 就是像创办高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的施正荣、邓中翰等那样, 敏锐把握市场需求, 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创优人才, 就是像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李斌、窦铁成等那样, 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成绩。创新、创业、创优“三创”人才的共同之处在于, 他们都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己任,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刻苦钻研, 埋头苦干, 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在各自工作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

培养造就“三创”人才, 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倡导人人作贡献、人人都成才。要破除“三创”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为他们搭建实践平台, 就像窦铁成说的那样, 为他们“提供长本事的好机会”。要保护“三创”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 像无锡市那样, 引进人才创办企业, “成立之初做保姆、发展之中做导师、成熟之后做保安”, 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业、支持创优的良好氛围。

伟大事业召唤“三创”人才, “三创”人才服务伟大事业。愿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三创”人才, 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愿广大“三创”人才勇于创新, 敢于创业, 勤于创优, 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二、培养拔尖人才的北大“元培计划”

《人民日报》2011年9月14日报道了北大“元培计划”, 志在培养拔尖人才。文章说: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帜”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承载了当代教育家培养中国拔尖人才之决心的教育革新。

这就是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 《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 “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 既有“开端”之意, 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到2011年, 北大元培, 躬耕十载。

十年实践, 十年检验。十年探索, 十年征程。

该报道的三大标题是:一是观期会通、造就通才, 二是广泛涉猎、导师培养, 三是反复论证、砥砺前行。报道的结语是:十年砥砺前行, 十年喜悦收获。

回首之时, 我们发现, 北大元培承载的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任, 更承载了中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十年探索实践, 十年期待憧憬。

未来的路还很长, 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如此说, 我们期待在未来, “手工”打造一个个精品, 而不是成规模的标准件。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 那么, 就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吧。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8

第三章教育创新的目标

教育创新正方兴未艾,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 然而, 通过教育创新的表层,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做表面文章只喊不做者有之, 把教育创新导向艺术教育者有之, 观望等待者亦有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与教育者本身素质不高有关, 也与教育者没有正确理解教育创新的内涵有关。

第一节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一、高尚人格

教育创新实质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人, 这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基本内涵。在学会做人方面, 教育创新要求学生 (以下主要以接受高等教育者为例) 应做到如下几点。

(1) 高尚的理想。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成才的远大志向, 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生与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

(2) 优良的道德。针对社会上某些道德滑坡现象, 应处变不惊, 以高度的责任感, 加强自律, 追求道德完善, 倡导奉献精神。

(3) 完善个性。应培养坚定、勇敢、自信、乐观、勤奋、朴实等优良性格, 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 以无所畏惧的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

(4) 科学的精神。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先导。因此, 大学生应力求培养求真的科学精神, 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 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

(5) 健康的体魄。人生最为宝贵的在于身体健康, 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课、文体活动不能缺少, 音乐美术课不能缺少, 这是实现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体魄的完美结合。

二、培养能力

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这是高校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类需要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一般说来, 生存能力愈强, 其发展空间亦愈大。因此, 需要很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只有学会独立生存, 才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2) 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能力。现代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大学生应该学会人际沟通, 善解人意, 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并且优化与他人的合作, 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 以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效应。

(3) 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言为心声。在这方面, 大学生既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又要提高写作能力, 因为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这两种能力都是必备的, 也是缺一不可的。

(4) 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 大学生力求宽基础、高素质、多能力, 如数理化之间的互渗、文史哲之间的互渗, 甚至文理之间的互渗, 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5) 解决冲突与应变能力。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个体内部的身心矛盾、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将会构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另外社会和自然界突变事故层出不穷。因此, 大学生应科学认识各种冲突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找出其“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 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 及时对冲突和突出事件进行调适, 并及时找到对策, 争取防患于未然, 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

三、爱国情操

人都有自己的祖国, 就像人人都有母亲一样, 有一首歌唱道:“不管你多富有, 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不忘生母, 更不能忘记哺育我们成长的故土和国家。科学无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这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最起码的爱国情操。

四、勇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 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

(1)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达到博、深、新的统一, 及时更新观念, 掌握新兴学科和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

(2) 创新思维。要培养创新思维, 大学生必须在变革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学会新的思维方式, 除了掌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外, 还要学会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等, 尤其是学会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互渗整合中, 发现新的意蕴。

(3)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学生应力争多参与创新实践, 让创造的成果真正成为创新能力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二节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

一、转变教育观念

(1) 成才观的转变。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式各样的建设人才,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创造了客观条件。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世纪来临时, 知识的巨大威力, 知识分子的重大作用日益显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2) 价值观的转变。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影响, 我们在教育价值观上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在人的价值观方面, 学生在校时往往以追求成绩、学历、学位为最高价值, 毕业时又以待遇高低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缺乏为祖国建设努力奉献的理想与追求。当前, 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科教兴国和振兴中华的战略高度去重新思考和认识教育的价值观, 以便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3) 实践观的转变。在教育实践观上,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如把教育实践仅仅视为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情, 把教育实践内容视为单纯的传授知识, 把教育实践的环节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 把教育实践的手段看作灌输式单向传播的固定模式, 把教育实践的主体角色仅仅理解为“传道、解惑”的教书者, 把教育实践活动视为一个封闭的系统等等, 这些错误的观念往往禁锢了我们的思想, 束缚了我们的手脚。教育创新就是要让学生知道, 知识是怎么来的, 怎样来运用知识, 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4) 就业观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大问题, 在大学毕业生中, 有的是所学非所用;有的是大事做不好, 小事不愿做;有的只想留在大城市, 艰苦地方不愿意去;有的在家仍靠父母养活, 不愿自食其力等等。解决此问题, 一要既学到知识, 又要有操作能力;二要既精通本专业, 又要有一定独特的专长。同时, 年轻人要有先吃苦, 后享福的思想境界。到农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宏大志向。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仍然是“少而精”“启发式”。扬弃“填鸭式”, 提倡“讨论式”。培养创新人才, 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法, 改变为双向教学, 即训练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对所讲内容作出及时反应的能力。要根据自己的理解, 对所学的相关知识, 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反馈给老师和同学们, 形成师生之间有来有往的信息交流, 养成大家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让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启发, 集思广益。双向教学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是方式之一。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一些发

明、创新的事例, 在课堂上对这个案例进行讨论。由于现实的问题往往是以整体面出现的, 构成这个问题的各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这就需要学会如何去分析它、解剖它, 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以现成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同一问题,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案例教学提倡“七嘴八舌”, 提倡“各抒己见”, 也鼓励对别人意见有不同看法或补充。这样就训练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 同时也使大家不得不自己动脑筋, 学会如何结合实际去考虑问题。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能力。

双向教学, 第一强调教师为主导, 第二重视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学可以采用讨论式, 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和问题,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教学活动必须在课堂上启发师生的积极性, 这样做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双向教学的局面。

第三节教育创新与创新思维

一、教育创新与创新思维

教育创新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人。而其中, 思维教育应是一项基础教育。

人类正是靠思维这个主观条件, 才创造了人类特有的文化与文明。就人类自身的发展而言, 人类已从远古的“肌肉就是力量”的时代逐渐演变到现在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可以预见, 随着知识的普及和信息化科技手段的普遍使用, 人类还将向着“智慧就是力量”的时代迈进。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 思维已成为时代发展的第一需要。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 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 因而教育创新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创新包括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种类型。而无论哪种类型的创新都必须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 并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因如此, 我们的学生不但应当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 而且应当学习思维科学。

二、培养有创新思维头脑的人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 篇9

创新和创造是教育实践活动, 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创造。

第一节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含义

1. 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内容非常丰富, 涵义十分深远, 它不仅仅是一种成果, 它还是一种行为;还反映创新者的一种精神, 一种事业, 甚至是一种“虚拟”的建构。因而, 可以说“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是广义的, 它既包括有形事物, 也包括无形事物;或者说既包括物质事物, 还包括非物质的事物。

对创新内涵的理解要宽泛一些, 如凡是前人没有想过、没有干过的事, 你想了, 你干了, 就是创新。这个定义意味着创新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想”, 想前人所未想, 即创造性想象;第二部分是“干”, 干前人所未干, 即创新实践。

2. 创新的特点

创新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 有以下显著特点:

(1) 新颖性:与众不同及前所未有的新颖性, 这是创新最主要的本质特点。 (2) 普遍性:创新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3) 超前性:创新是指首创, 超前于人们的认识;社会认识滞后于创新, 这也是客观规律。超前性表现在想在别人前面, 抢在别人前面, 做在别人前面。 (4) 独创性:指创新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等是独一无二的。

3. 创新的意义

历史地看, 人类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从远古至今的漫长岁月里, 是创造性的劳动才使猿逐步进化成现代的文明人, 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人会劳动、会创造。当然, 人脑是一切创造之源。由于人类的创造活动, 才有经济、生产和社会, 有了科技, 有了今天的文化史、文明史。创造, 造就了现代一切文明。

联合国最近有一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 实际是创新力开发的差距, 要从开发创新力入手, 来缩短差距, 消除差距。”市场的竞争, 社会的竞争, 体育的竞争等, 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而科学的竞争, 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力的竞争, 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

二、教育需要创新

所有人的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地说,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教育需要创新, 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需求。天然性需要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 它反映了人对生存和发展自己生命所必需的客观需求。天然性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对象或一定的生活状态而达到的。

人的天然性需要不仅受生物需求的制约, 而且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除天然性需要外还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心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创造需要就属于这一类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明确提出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创新之母, 马斯洛这五种需要归根到底是靠教育的创新, 只有教育的创新, 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正是从这个角度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教育需要创新的意义。

可以说需要是创新的动力, 有了需要才有创造。教育的需要是要创新观念, 变革体制, 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怎么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问题。

三、创新要有境界

境界, 说到底是一种精神, 一种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科学婴儿不是在产房中平静诞生的。科学创新是在腥风血雨中诞生的, 科学家是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成长的。因为每一个科学创意的产生和创造或创新成果的问世, 都是经过冲破世俗观念以及思维定式的束缚, 并伴随着砸碎思想牢笼的艰苦努力。在这一过程中, 决定其需要的是科学创造精神的永恒。

虽然哥白尼辞世了, 但他的伟大著作, 却永远留给了人类。伴随着《天体运行论》的出版, “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更加激烈了。教会疯狂地迫害“日心说”的维护者, 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 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拥护“日心说”, 反对“地心说”而被判终身监禁。马克思曾说过,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年轻的创新者们, 让我们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的一段话自勉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就是境界, 是教育界创新者应达到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创新力

一、创新力含义

科学技术创新,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来说, 它是核心、是主导, 是关键性、实质性的因素。

创新力是创新主体 (个人或团体、企业、国家) 运用一切已知情况, 针对具体客观问题产生某种具有新颖而独特的、并有一定社会价值产品 (作品) 的能力。或者说, 创新能力, 是创造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创新力不是一种一般性的能力, 而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也就是说, 创新力是架在人的才能与个性之间的桥梁。

创新力是创造主体最重要的能力, 反映了创造主体素质的高低, 也是人的最宝贵的资源。创新力资源是与任何自然资源不同的增值型资源, 它越用越多, 越用越好, 永远不会枯竭。创新力有一个从萌发到形成的过程, 萌发形态可称作“类创新力”“特殊才能的创新力” (马斯洛语) , 还有一种创新力, 即“自我实现创新力”。然而, 算得上创造型人才, 就必须挖掘潜在的创新力, 这才是根本。达尔文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 我能够察觉容易被忽视的事物, 我还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观察。”爱迪生说:“不管哪种发明, 必须首先考虑实用价值, 既要适合大众需要, 又要经济实惠。”这是发明创造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创新力

创新主体在创造活动中最大的敌人是谁?是自己。创造主体只有真正认识自己, 才能真正战胜自己, 才能最后战胜一切。这种超越自我的哲学思想, 对于创造活动也是同样成立的。凡是自己不认识自己, 不去战胜自己的人, 常常是未上阵就在精神上失败了, 更谈不上以超群的意志去奋斗拼搏。有胆才能有识, 有胆识才能成功, 这是一切较量实践的规律。

然而, 人最难的又是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中, 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创新力。据国外的创造学工作者研究, 90%以上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这说明大多数人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创新力。

认识自己的创新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而是在生活实践中, 特别是在发明、发现或创造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到的。

三、创新力的意义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竞争的社会, 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最终的解决之道靠的是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我们一般地把创新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包括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等。

创新力的现实意义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其一, 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其二, 是实现价值的需要。其三, 创造和创新新产品的需要。其四,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力不仅是天赋和才能, 而且还是一种责任。创新力不是“解决一个困难的出乎意外的方法”, 也不能呼之即来, 由创新力富有成果的表现看来, 创新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

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 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尽快实现素质教育, 使我国的教育早日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早日振兴,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是重要因素。

第三节科学认识创新力

一、创新力人人皆有之

首先, 创新力人皆有之。这就是说, 一切正常人、健康人都有创新力。

“创新力人皆有之”的论断是20世纪心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它打破了原先对于创新力的天才论与神秘论。陶行知先生上世纪40年代提出了“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论断, 这是我国的教育家对创造原理的重大贡献。事实上, 无论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也都坚决地否认过存在天才的说法。爱迪生关于“天才是99%的血汗与1%的灵感”的论断, 与“创新力人皆有之”是完全一致的, 只要你能勤奋, 付出血汗, 你就可以成为“天才”。

二、创新力是一种潜力

“创新力是一种潜力, 可以开发, 也必须开发。”

虽然创新力人皆有之, 但是创新力的性质是一种潜在的能力, 是潜力就可能开发, 也必须开发。否则, 它永远只是潜力, 你也永远只是个普通的人, 而不是人才, 更不是天才。

创新力是一种潜在能力。有位创造学工作者曾评论说:“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沉睡着一位创造大师。”你想成为创新的强者吗?那么, 请设法唤醒他。

三、创新潜力的巨大作用

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绝大部分是在无控制状态下工作, 更谈不上在最佳控制状态下工作了。这表明, 人的大脑潜力极大, 创新力开发大有可为。

既然创新潜力这么巨大, 人们也必然要问, 如何才能科学地开发创新潜力呢?

上一篇:工业控制领域下一篇: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