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计划

2024-06-08

教育培养计划(精选12篇)

教育培养计划 篇1

自“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成为当前主流医学模式以来,对“卓越”的医生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卓越”的医生不但要医术高明,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这就需要“卓越”的医生在提高医术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了我国将来有更多的“卓越医生”,教育部、卫生部提出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现已在不同类型的高等医学院校分批进行。由于“卓越医生”的“仁心”、“仁术”的获取方式分别是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因此在“卓越医生”的培养计划中,要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对医学生的培养当中。

1 医学人文教育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内容

培养卓越医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可以使他们在行医中能够更好的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设计诊疗方案,进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的社会行为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由于每个病患在社会关系中不同的角色,他们的行为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对医生的各种诊疗方案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如果医生能时刻尊重他们,依据患者的特点设计治疗方案,并且能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那么医生和病患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培养卓越医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可以培养其对生命的怜悯和关爱。纵观人类社会医学的发展历史,医学的最高目标一直都是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和匡世救国[1]。传统的东西方医学都强调要“以病人为中心”,“为他们谋幸福”是医生唯一治疗目的。但是在实践中,受病理学及医生职业化等观念的影响,医生大多关注“生命的碎片化”,将患病者分割成生物体,忽视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2]。

培养卓越医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获取其他治疗手段。在医生诊治过程中,医患之间会不断进行沟通和互动。如果医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积累,就可以藉由语言的魅力消除病人的非躯体因素导致的疾病。弗洛伊德认为,谈话可以舒缓被压抑的心理冲突,从而缓解疾病症状[3]。卓越医生从关心病患角度出发,通过与病患的沟通互动,给病人营造出一种积极治疗的环境,使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2 医学人文教育应强化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医患之间关系紧张、双方互不信任,医疗纠纷日益增加等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医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是主要原因之一[4]。由于医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其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因此培养卓越医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发现卓越医生需具备的人文素养包括三方面: 同情和关爱、同理心、沟通能力[5]。

培养卓越医生,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只有充满对病人的悲悯之心,才能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病人的需要,本着“诚心”为人的原则来对待病人。钟南山院士曾经讲过“一个医生很真心很诚恳地对待一个患者,患者是看的出来的,会相信的”,只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技术、并有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病人负责、以“一切为了病人”服务为宗旨,那么现实中医患关系将得到缓解、医疗纠纷将会减少,患者将对医生重新建立信任,社会将更加和谐。

培养卓越医生,其次要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也被称为共情,共感。是“准确察觉他人的内在世界,如同感觉自己的世界一样,但从不失去“如同”这一条件”。简单的说就是换位思考。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病人的问题及病人的需要。在制订诊疗方案时要从患者角度出发,思索采取什么样的选择才能降低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就医满意度、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同理心自被引入医学领域,已被看作是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6]。

培养卓越医生,最后要培养卓越医生的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希波拉底认为,医生有三大法宝: 语言、药物和手术刀[7]。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而且患者一些潜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也可以通过双方的沟通互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分析诊断。通过双方的沟通,可以体现医生对病人的责任心、尊重和对病人利益的维护,利于医生判断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患者所造成的疾病危害。还可以通过医者自身积极的心理暗示使患者保持一种积极的治疗心态和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促使患者提早康复。

3 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途径

新的医学模式使医学知识、技能和人文社会科学技术成为当代医生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卓越医生”作为医生中的拔尖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科学素质。因此,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是当前各试点医学院校重点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调查及对资料的整理研究,建议可从以下问题着手逐步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培养计划:

( 1) 改革课程培养体系,使人文科学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科学、合理的课程培养体系,可以促进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由于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8],因此在医学院校的课程培养体系中,应充分重视人文科学教育课程( 比如医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教育、卫生法学等) ,以此来提高卓越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改革当前的课程培养体系,将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作为和医学教育同等重要的课程来设计,使医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对人文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由于现实中年轻医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9],所以在卓越医生培养整个阶段都要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当然,在课程的设计中,除了已有的公共课程外,还要增设法律等人文选修课。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能够培养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愿意倾听病人的痛苦,能够持有对病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10]。

( 2) 开展导师制教育,发挥好导师的“传、帮、带”作用

从理论而言,学校教育是培养个人价值观的途径之一,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开展导师制教育,意图为通过建立小型小组或团体,藉由团体动力作用或榜样作用,通过优秀导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医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及人生观、世界观。由于每个医学生具有独特性,具有自己的特点,而“因材施教”是导师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建议在选择导师时,注重两个侧重: 第一个侧重点在于导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责任感、同情心、同理心,第二个侧重点在于导师的良好的沟通互动能力。具备以上两个特点的优秀的导师会根据指导的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或通过“师徒式”方式培养未来卓越医生的人文素养和良好沟通能力,或通过团体形式将卓越医生需具备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团体规范。总之,导师会发挥自己的“传、帮、带”作用,使其所教导的学生达到卓越医生教育的培养要求。

( 3) 要求医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体会患者及家属的情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医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则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同理心,利于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医学生会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会发生与不同人、事物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依据符号互动理论,在医学生与不同人、事物发生沟通互动时,其对人、事物意义的理解会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包括了他们自身责任感的改变、职业感的改变、及对病人及家属的情感改变等等。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时,一定要求医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 4)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促进人文素质提高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可以检验和反馈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合理,存在的问题及开展的效果。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而且贯穿了医学教育的始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每一阶段应对已开展的人文教育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期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包括四个环节: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可以评估人文课程的进行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本科生导师制所发挥的作用等等。通过这些评价,不断的差缺补漏,使医学人文教育充分融入“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使医学院校的广大师生具备更高的人文素质。不仅强化人文教育的教学管理,而且培养出一大批的卓越医生。使其在提高自己医术的同时,时刻谨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谋福利”。

教育培养计划 篇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自201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以来,学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从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和2011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中开始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通过开展多方研讨和调研,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加入企业培养环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著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实行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双导师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开展积极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加强教师、企业和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学校和学院多次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企业资深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开展座谈研讨,明确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统一了思想。

(二)组织广泛调研,开展理论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国家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各高校与企业都是一种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我校通过参加一系列全国性的研讨会,多方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加强同企业沟通,听取企业提出的宝贵意见。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之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和“基于大工程理念‘现代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获学校2010年教改立项支持。信息安全专业持续多年对国外工程教育开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课题组成员于发表了“国外信息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多篇教改论文,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三)改革教育理念,制订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90人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该专业依托信息安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培养信息安全研究型、创新型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义先教授通过整合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科研合作单位的强大资源,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络信息攻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力量,制订了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实施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实践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工程硕士。

2010年版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保留2009年版培养方案中厚基础、重实践的理念,将专业课程分为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4个模块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实践常态意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四)实施内引外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努力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每位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学校正在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计划引进有工程和研发经历的博士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正在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培训和轮训的制度。

从2010年开始,信息安全专业计划在4年内达到6门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字内容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工程概论的师资具备5年以上工程经历。每年安排教师到信息安全企业或研究院所兼职、挂职锻炼。计划从2011年开始,启动信息安全专业教师认证资格计划。

(五)学校大力支持,专项经费保证

学校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给予专项经费支持。2010年支持每个

试点专业10万用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并将随后的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计划的经费报学校明年预算。

(六)依托学科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学校在整合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成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信息安全专业已经与国瑞数码安全有限公司、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行业企业探讨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与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具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产学研强强联合的优势)联系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灾备系统实习工作。

(七)促进国际化交流,培养国际型人才

我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和法国亚眠大学开展互派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同时邀请了美国,意大利等一些知名大学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洽谈国际合作教育事宜。

二、意见和建议

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实施以来,教育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有以下问题希望教育部能够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学制问题

目前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环节两者均要求有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如果学生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重复性。可借鉴国外(欧洲)普遍实行的5年本硕连读,其中含半年至一年的实习环节,更为合理。

(二)配套政策

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使企业感到有责任、有积极性接纳实习学生。以往的实践环节多依赖于学校、教师与企业的“私交”,这是不规范、无保障的。国家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大学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税收、安全、保险、教师聘任制度等制度,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

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在真实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三、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和论证办法的建议

目前我校联系的大部分企业对申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抱积极态度。希望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责权利要求、设立学生实习伤害保险,对企业税收制定优惠政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单位应不局限于企业还可以是科研院所,后者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要培养卓越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卓越科学家。国家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之间机结合,做到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北京邮电大学

大学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完善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培养计划;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73-1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无法招聘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技术工人。面对这一人力资源困境,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是否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培养计划的作用与制定原则

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是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知识背景、智商情商和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找出适合于大学生个体成才的培养计划,这样的培养计划有利于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丰富多样、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主张个性化成长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教育也要强调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要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教育意识,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大学生具备应用理论知识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让每个大学生都拥有自主创新能力。

二、制订大学生培养计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制定大学生个人学习计划时,不能仅仅将目光注意在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品质的大学生教育首先要做好德育工作,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坚强的意念、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培养具有为国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要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创业和献身事业的精神。

其次,在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不能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而单纯地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学校教育学生,只单纯的满足学生考执业证或者写作学位论文的需要。对一些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锻炼。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参加社会实践,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科研课题及实践任务外,还必须充分掌握本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将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才能,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三、对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的完善建议

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正确实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这也需要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要依赖许多外部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因此,学校要从大学生培养单位的管理层面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核心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且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成长环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思维所必须执行的培养计划。

(一)强化大学生课程教学功能,建立柔性化、国际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要加快对大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尽早建立大学生课程自主学习体系,鼓励教师以启发式、讨论式、讲座式的课堂教学为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感。特别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集体讨论,进而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尝试建立更加柔性化的课程指标体系,减少刚性课程的修读限制,开放一些基础性的跨学科、门类的课程,多开展一些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第三,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建立与国外接轨的大学生课程与教学体系,扩大在各学科双语或者纯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范围。聘请外籍名校名师进行授课,使大学的学习成为大学生求学问道、交流探讨、自由争鸣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新思想及知识含量提供帮助。

(二)完善科研实践活动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大学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条件,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则是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阶段。因此,大学生培养单位应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科研实践基地和创新活动平台,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此外,大学要设立专项的资金,为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提供经费帮助;建立和企业的多方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或技改项目。特别是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计划,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充分挖掘个人的创新潜能。

综上,在思考对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时,要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养条件,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才是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振忠.着力提高大学生导师队伍的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2]王得忠,胡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大学生教育,2007,(6).

[3]阮长耿.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J].学位与大学生教育,2007,(6).

教育培养计划 篇4

论文围绕“卓越计划”之企业培养环节, 探讨在企业培养过程中, 如何实施企业培养方案?如何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确保学生安全?如何妥善处理企业培养过程与学生找工作、考研之间的矛盾?

一、企业培养目标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 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 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在制定企业培养目标之前, 首先要了解当前的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调查发现, 企业对刚毕业生的本科生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四方面: (1) 专业知识积累的欠缺, 这是企业对大学生不满最突出的问题; (2) 眼高手低, 一到公司就想拿回报, 书呆子型的大学生; (3) 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 (4) 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的人才是: (1) 能够遵纪守法, 对企业有认同感, 有忠诚度; (2) 有真才实学, 而不是仅仅有一张文凭; (3) 肯学肯干, 能够耐得住苦闷、寂寞和辛苦; (4) 愿意从一线工作做起, 既能做小事, 又能担当大事; (5) 工作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也不会只懂得抱怨和发牢骚; (6) 工作过程遇到困难不退缩、不逃避; (7) 有勇气承担工作任务, 又能全力以赴工作; (8) 具备主动学习和沟通能力; (9)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总体而言, 虽然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类型的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 体现各校培养的特色, 但是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 企业培养目标除了实现通用基础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之外, 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 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 (2) 主动学习和沟通能力; (3) 适应能力; (4) 团队合作精神; (5) 吃苦耐劳, 踏实工作的品质; (6) 实际操作能力。

二、企业培养方案

按“卓越计划”的要求, 实施“卓越计划”的本科工科生将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 可以是一整年, 也可以是累计一年。为此, 教育部和行业部门将认定一批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合作培养单位, 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高校与企业间通过紧密合作, 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形成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培养过程实行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 发挥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业进行学业、课题研究、企业现场实践和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同时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企业培养过程的问题思考

1、企业培养过程的监督

为了确保学生在一年的企业学习中达到企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应的“双导师”监督环节必不可少。在企业培养过程中, 建议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以企业培养环节各部门的主管监督为主, 学校的监督为辅。要求学生每天写工作日志, 记录当天的工作概况, 特别是学习的内容,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建议学生每天晚上进行总结, 第二天上班前提交给主管检查与指导;其次, 要求学生每周写出一份报告, 对一周的学习进行总结与思考, 分别提交给企业部门主管与校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与监督。此外, 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有别, 学生在企业学习中更容易接触社会, 面临更复杂的环境。作为思想单纯的在校生, 初入企业和社会, 确保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2、妥善处理企业培养过程与学生找工作、考研之间的矛盾

在企业培养的这一年, 也是本科培养的最后一年, 除了完成企业培养, 学生也将面临着找工作或考研等重大人生问题。如何妥善处理企业培养过程与学生找工作、考研之间的矛盾, 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 不应因为企业培养而耽误学生找工作, 随着求职高峰的变化, 企业培养过程在时间安排上应有所侧重, 如有重大招聘会, 应当放假给有需要的学生, 同时也适当让学生请假到其他地方求职, 但时间上应有约束, 以防学生假招聘之名, 逃避参与企业培养。

其次, 对考研的学生, 由于考研复习集中于秋冬季节, 时间较长。一方面不能因为考研而失去到企业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 全职的企业实习也难以保证考研复习效果。建议鼓励学生白天参与企业学习的同时, 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复习;另一方面, 临考研前, 拟给考研的学生一定时间的假期, 使学生心无旁骛地冲刺考研。因此, 对考研的学生, 在企业培养中, 在保证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 建议采用更灵活的时间安排, 如前松所紧, 有条不紊地规划和落实企业培养环节的内容, 达到企业培养的目标。

四、结语

实施企业培养环节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的学习、借鉴、探索与总结, 任重道远。不同学校、不同专业, 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环境, 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企业培养模式。

摘要:论文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企业培养环节, 分析了当前工科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探讨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企业培养目标和方案, 思考了企业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高等工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军, 企业希望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教育情报参考2003.2

[2]、文晶, 逾七成企业不满意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重庆日报, 2009.7

[3]、2009年天津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Mycos, 2009.11

[4]、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2010年第4期, p21-29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篇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育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咨询、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采取全面综合培养、分文理方向发展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承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实现知识、能力与个性的一体化发展,具有全科型的教师职业素养;

8.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的能力,能够进行学科教学设计、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9.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10.形成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德育、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小学课程标准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学、学校管理学、班级管理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八、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教育培养计划 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背景。

我国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大众化, 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其增幅达到每年30%,2014年招生规模已达698万,这样的大规模学生扩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这样的发展浪潮中我国的工程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高速大规模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规模虽然大,但缺乏创新性,实践性。产生了大量有着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缺乏相应的实践工程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依然匮乏。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人才,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作为卓越计划的指导教师不应只是具备专业理论基础的普通授课教师,同时还应该是能了解时代发展大环境,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工程实践的思路去判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协作管理能力。

卓越计划实施几年来,参与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与卓越计划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方面,师资队伍中工科教师的选用不符合要求,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技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由于传统的职称评聘等原因,教师注重科研理论研究,注重论文的发表,不愿意去工程一线锻炼,不重视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卓越计划教师授課仍然沿袭旧有的课程式授课,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环节的比例不够,现场实习等课程也是流于形式。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卓越工程的培养质量。

三、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能力要求

1.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卓越计划的老师应扎实掌握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政策规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与时俱进,积极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掉以前一本书教几十年的授课模式。

2.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和背景。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师要多锻炼,积极投入工程一线,将自己掌握的工程概念、常识、原理等基础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只有将基础知识跟实践经历相结合才能保证在授课过程中避免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3. 合理科学的授课方法。结合卓越计划的工程性特征,通过科学的授课方式提升自己的工程教学能力。卓越计划的特点决定了卓越计划的教学不是普通课堂授课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求教师能将自己的工程项目方面的能力运用到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尝试

卓越计划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强调校企合作。这也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一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1.明确校内指导教师的选聘和培训机制

明确选任卓越计划校内指导教师的人员在达到普通选聘条件的同时还必须相应的工程实践背景。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组建企业导师队伍。

加强实习校外基地建设,聘请实习基地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卓越计划的企业导师。这些导师长期工作在一线,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正是校内导师所缺乏的。

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的高级专家或行业专家工程担任学校的“产业教师”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定期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讲授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这些知识对于校内教师和学生都是宝贵的经验,可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立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对学生工作能力的信息反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调整师资队伍的组合方式,将市场的要求更好的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培养中,以期更好的实现卓越计划的预期目标。

4.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现行很多高校都是以学术研究成果作为衡量教师水平职称评聘的评价标准,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教师重理论科研、轻实践。为了激发校内老师主动参加实践教学,增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必须要将评价体系由学术研究为主转换为产学研合作、横向项目开发、工程项目设计、技术服务、专利等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担任卓越计划的校内教师,应该在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考核评优等方面享有优先考虑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 王福斌.陈至坤.钱俊磊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河北联合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4)

[3] 王海良.任权昌.杨新磊.董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师资队伍及实训平台建设[J].价值工程 2012(33)

[4] 王耀廷.建设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师资队伍--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 2012(11)

[5] 朱玲.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3(6)

作者简介:宗序光(1979-),女,淮海工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教育培养计划 篇7

我校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笔者自2009年12月开始从事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两个“卓越试点”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结合4年的工作经验, 本文主要围绕“卓越试点”工作, 探讨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学训工结合的3+0.25+0.75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是“3+1”人才培养模式, 即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培养的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工程型人才, 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部分, 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时间 (包括毕业设计) 累计均要达到一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成败之一就在于如何设计一年的工程实践并保障其质量。一年的企业学习可以在联合年中的某一年集中完成, 也可以是四年累计达到一年。从实践体系的完整性、持续性、深入性和效果方面考虑最好是集中一年完成, 但从课程前后衔接性、实践能力多样性、不同实践环节差异性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将一些实践项目分配到四年的不同学期。

综上考虑, 我们对一年的企业学习模式设计思路是以集中深入企业学习为主, 以分散到各学期进入企业学习为辅, 按照顶层设计的原则, 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学训工结合的3+0.25+0.75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即三年的校内学习+0.25年的分散于各学期的企业学习+最后0.75年的集中企业学习。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11级的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均是于第7学期前10周设计为理论教学, 第7学期后10周与第8学期整个学期共合0.75年均为集中深入企业学习环节。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深度整合课程, 构思设计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决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我院在构思设计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时, 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 依据学校的总体要求, 按照顶层设计的方法, 在分析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 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 将各种要求转化成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 进而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与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原则。

我校2011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是总学分180学分, 比07版学分减少了20学分, 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 累计达到一年的企业学习, 满足3+1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深度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我们在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时, 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 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并重, 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满足未来需要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具体深度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的措施有:减少总课程门数、合并课程、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减少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数、增加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训、将国际化的学科知识融入课程内容、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杜绝因人设课现象、整合课程间重复内容等, 如图2所示。譬如我们将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材料及制造工艺基础》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 即《汽车机械工程基础》;将《汽车电器设备》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 即《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将《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两个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成一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即《汽车产品开发技能专项训练》等等。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 科学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按“卓越计划”的要求, 实施“卓越计划”的本科工科生将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 我院构建了以一年企业学习实践环节为主, 结合非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 辅以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环节采用0.25+0.75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0.25年分散于各学期的企业学习+最后0.75年的集中企业学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企业培养方案, 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高校与企业间通过紧密合作, 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形成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并保障其质量, 我院构思设计的一年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引企入校, 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在校园内打造工程环境

构建“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加强校企合作, 紧密接触工程实际, 更新教育理念。为此, 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校内创办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建立实验室。我们先后与日本丰田、德国博世、中德威帝电子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合作, 建立了丰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博世汽车故障诊断实训中心、中德威帝汽车电子实验室、哈飞汽车技术培训中心、美国PTC工程软件公司PRO/E技术培训及认证中心、中国安邦保险公司汽车理赔员培训基地等, 从而形成了校企一体、互惠共赢、紧密合作的新机制, 在校园内打造了工程环境, 使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对接实践教学, 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校内实践平台。图3为引企入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2) 送生入企, 按照企业培养方案培养工程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想达到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这一目标, 除了通过上述引企入校的方式外, 更重要的是引生入企, 即通过校企合作, 与企业签订协议形成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 接受学生到企业去学习。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培养方案,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 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企业, 由企业按照企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 如图4所示。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 由企业和学校双方指派教师进行指导, 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企业所指派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接受过由实习管理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 以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和安全管理。学校带队教师也应该是在企业得到过锻炼, 并获得工程师资格或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是源于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 是双方受益、共赢的有效载体。对于学校, 应在已有的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 以“产学合作、做学融合、研学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 依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 把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进行扩展, 从单纯地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 变为企业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对于企业, 也可以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为其量身定制所需人才, 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输送的有效渠道, 同时可以培训企业员工, 进行系统化的再教育。

(3) 送课进企, 在学训工结合的氛围中完成理论教学

按“卓越计划”要求, 实施“卓越计划”的工科生将到企业里学习一年, 而不是“实习”。这意味着在一年的企业学习中, 不仅仅是企业实践环节, 也有可能会有一些更适合在企业完成的理论课程的授课环节。譬如我们车辆工程专业的汽车制造工艺学和汽车试验学等课程就更适合在企业环境下完成理论教学任务。我们将这样的一些课程送入企业, 在工作、学习、训练相结合的真实工程氛围中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图5为送课进企的校企合作模式。

(4) 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项目为牵引,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利用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项目与行业单位联合打造具有工程氛围的科研、创新平台, 并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 是实现产学研深入发展, 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又一重要途径, 也是学校提高对企业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项目为牵引, 引导学生进入项目组, 在项目组的工程环境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加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时间。譬如我院的智能车大学生竞赛项目、节油车大学生竞赛项目、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研究室、机构创新研究室每年都利用自己浓厚的工程氛围培养了大量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图6为以项目为牵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本文介绍了我们构建的校企深度融合、学训工结合的3+0.25+0.75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重点分析了我们所构思设计的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的4种联合培养形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方案如何得到有效实施, 还需更多的从业人士不断摸索与探讨, 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齐晓杰, 赵雨旸.引企入校, 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 2011, (11) .[1]齐晓杰, 赵雨旸.引企入校, 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 2011, (11) .

[2]张林娜, 周琦, 臧树俊.“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J].创新教育, 2010, (6) .[2]张林娜, 周琦, 臧树俊.“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J].创新教育, 2010, (6) .

[3]刘欣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J].石油教育, 2011, (5) .[3]刘欣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J].石油教育, 2011, (5) .

[4]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4]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

教育培养计划 篇8

2003年12月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表演专业正式成立, 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并设置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经反复研究, 学院将学生四个学年度当中所学的全部课程划分为四个模块, 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外语。

专业基础课:大学语文、大学音乐、形体训练、艺术概论、曲艺作品赏析、中外话剧欣赏、影视文学、曲艺概论。

专业课:专业训练、相声表演、小品表演、评书表演、曲艺创作、戏曲表演身段训练、快板 (必修) ;钢琴、影视作品赏析、声乐、中外民间舞、戏曲欣赏、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 (选修) 。

公共选修课:现代企业管理、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创新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公共选修课。

其中, 专业课 (必修课) 中的七门课程, 再加上专业基础课中的“曲艺概论”课程, 就构成了曲艺表演专业的八门主干课。从主干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 该专业是以“评书、快板、相声”等诵说类的曲种为主要学习内容, 辅以基础训练、戏曲史形体、创作等课程。

二、“德、智、体、美”四育模块

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智育:曲艺创作、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外语、大学语文、现代企业管理、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创新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 (知识) ;技能专业训练、相声表演、小品表演、评书表演、戏曲表演身段训练、快板、形体训练、钢琴、声乐、中外民间舞、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 (技能) 。

体育:体育、健康教育、军事理论。

美育:艺术概论、曲艺作品赏析、中外话剧欣赏、影视文学、曲艺概论、大学音乐、影视作品赏析、戏曲欣赏、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

这样一个培养计划, 不仅抓住了传统教育中的精髓, 并将其剥离出来使其更加纵深化, 而且在知识结构这个横向的维度上更释放出了作为高等教育独有的力量。

(一) 德育。德育教育并不是曲艺走进高校之后才开始的, 它自始至终都流淌于中国的文化血脉里, 也蕴含在古老的曲艺艺术中。曲艺艺术一路走来, 不仅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拜师学艺之初, 师父会跟徒弟讲“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作艺先做人”, 会说“多大人情说多大书”。这里的“学礼”、“做人”、“人情”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德行操守。一个艺人只有具有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宽广的心胸, 也就是“博学明德”状态下, 才可能把艺术内在的精神表现的更好。

(二) 智育。智育教育这一部分包括“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两个部分。

“技能训练”部分除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及曲艺表演课程之外, 还有诸如钢琴、声乐、中外民间舞、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等姊妹艺术的倾情加盟。这样一来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内容中, 只传授曲艺表演技能的局面。传统的教学方式, 受历史、师资、观念等种种局限, 就连单纯的表演技能都很难完整顺利的学习下来。

如今, 曲艺教育被搬上了高校的讲台, 它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横扫一切陈规陋习, 打破一切陈旧观念, 不光要让学生们学习曲艺表演方面的技艺, 还要多方面了解、学习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特点、精华, 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相互学习、比较、鉴别,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取长补短, 既掌握了其他学科的前沿知识, 同时也很好的丰富、发展曲艺艺术, 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三) 美育。当传统艺术遭遇现代教育, 它该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现代高校教育发展又独具艺术特色的道路呢?那么美育类课程——这一曲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型设计, 它的出现将一门一直以来只注重技能传承的传统艺术的教育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艺术概论、影视文学、曲艺概论、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等美育类课程的设置, 则无疑加强了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们在了解曲艺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能够发散性的推测这门艺术的未来走向;让学生们在懂得曲艺创作和表演的基本原理之后, 拥有自觉的艺术观念。曲艺人才的发展,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曲艺教育的高级化, 目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 只有辽宁科技大学开设了曲艺表演专业, 还有两所省属专科学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未来曲艺教育必将大踏步的走进校园, 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项目名称《曲艺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研究》, 项目编号:JG13DB065。

参考文献

[1]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表演专业2013版培养计划.

教育培养计划 篇9

2010 年6 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着重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①②截至目前,分三批200 多所高校、600 多个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计划”。③④⑤2013年12 月山东省推出“省级卓越计划”,面向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首批106 个本科专业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在内。

1 问题

通过积极调研、广泛学习教育部“卓越计划”中多所高校的开展情况,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已有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很难效仿。985、211 等高校大都采取大学校-大国企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规模大,师资水平高,培养质量高,我们很难效仿。其他的高校则受利于多年的科研服务工作带来的企业资源,尽管企业规模一般,但胜在数量大,可选择性高。这两种合作模式对我们科研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的我们来说都较难效仿。二是校企合作的模式比较单一,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明显不足,不利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大多数学校都是典型的3+1 培养模式,3 年在校学习几乎全部课程,最后1 年在企业实践,前3 年的校内培养特色凸显不够,培养质量几乎完全取决于第4 年的企业培养。四是学生存在考研准备与企业培养相冲突、难以适应较为辛苦的企业工作现场等诸多具体问题,除了积极调整实施方案外,多数学校采取提高保研比例等措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也很难效仿。五是对参与“卓越计划”的校内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激励政策尚待完善,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工程能力的发掘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普遍不足。六是经费投入、资金支持方面还需持之以恒。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立足学院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独具特色的“卓越计划”开展模式,培养出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2 探索

结合学院实际发展情况,大胆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制定出一套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将校内实践教学贯穿3 年,企业培养巩固1 年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一是大胆整合课程。“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即需要增大实践教学比重。⑥⑦如果只是简单地将4 年课程集中在3 年完成,显然只是增大了课程密度,无法保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因此我们结合具体课程具体情况,以及小班单独授课的便捷和高效,进行了大幅度的课程整合调整工作。例如整合“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整合,学生学习完机械工程材料相关知识点后,直接进入机械材料的冷、热加工学习,既能实现学生一个完整体系的学习,又能节约学时。其中工程材料部分还可以搬进实验室,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再例如将“机械制图”、“机械CAD”、“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三门课程整合,CAD和互换性的理论教学部分有机穿插在机械制图中,再通过开放实验和测绘课程设计等实践部分进行巩固。再例如将“模具制造工艺学”做为一个重要模块整合到“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化教学中等等。

二是确保校内实践教学贯穿3 年。尽管我们有足够的合作企业保证学生第4 年的企业培养,但普遍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较为单一,如果将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全部寄托在第4 年企业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后续就业。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和实验资源,配合各主干课程设置一系列的实践课程,例如工程先进机械设备认知、机械工程部件测绘、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实习、电子工程工艺实习、机械工程创新设计、数控编程技术与操作实训等,做到每学期都有集中实践教学,再搭配上开放实验、第二课堂等,形成一套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培养体系对学生的第4 年企业培养也有着积极的铺垫意义。

三是实施分梯度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卓越班内分梯度教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创新、设计能力,课内都增加综合训练题目,课外提供多种创新设计第二课堂,推动其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是实践动手方面积极性高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工艺设计、设备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动手能力,课外再补充多项技能取证、企业生产管理等相关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毕业即就业,无过渡。

四是确保企业培养的执行力度。经过前3 年的校内全方位培养,第4 年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战,经过必要的工程实践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基础;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吃苦耐劳适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的职业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企业团队合作的历练,实现学生工程素养的养成。通过机械工程现场问题的认知、摸索和解决,实现学生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如何针对具体企业制定培养目标,如何激励和管理企业指导教师完成培养目标,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锻炼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4 级开始试点“卓越计划”。学生入校后组织选拨工作,分为系部集中宣讲、学生自愿报名、系部筛选面试三步。筛选以考虑高考总成绩及部分单科成绩为主,但并不完全考虑。首批40 人,定期考核再加上考研分流,后续应能稳定在30 人左右。

“卓越计划”的有效开展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⑧⑨由学校领导、企业领导、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和系部负责人组成“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实施方案、制定激励政策、统筹协调资源、确保有效推进。培养计划必须由校企两方专家共同制定,协商执行。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培养质量由学院督导室单独检查督导。

学院的支持和保障也很重要。经费是“卓越计划”工作有效开展的可靠保障。政策是“卓越计划”工作有效开展的有效支持。对内,通过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有所倾斜,激发“卓越计划”教师工作热情,借此计划项目送教师下企业锻炼培养,提升青年教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外,通过科研服务、项目合作等形式确保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有效,才利于“卓越计划”的善始善终。

3 总结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计划”正按照预期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卓工班的学生考试成绩均优于普通班,集中实践环节表现尤为突出。卓工班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即获得全国二等奖1 项。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卓越计划”是四年一个周期,政策的延续性以及经过实践检验后的不断修订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通识课程受到普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制约较为严重,可动空间很小,只能在专业课程上做文章,无法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等等。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自身发展情况,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地方高校的、切实可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并成功进行了部分实践。

关键词:卓越计划,地方高校,实践教学

注释

11教育部23日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6.23.

2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33 教育部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7.13.

4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2.28.

5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10.17.

66 陈飞,孙斌,赵玉晓.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三性实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2013.36(5):106-109.

77 卢倩,葛友华,周海,王福元.基于卓越计划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初探——以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教改为例[J].教学研究,2013.36(5):101-105.

88 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刘建强.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74.

教育培养计划 篇10

纵观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个主流趋势就是强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生命周期为载体, 通过学生主动性、实践性以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 实现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达到满足工程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要求标准。这一点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并且与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制”以及美国“合作教育”、加拿大“能力本位”等世界知名教育模式一样具有典型的职业特征。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人们习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分类, 并以此来强调两种教育类别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别, 而忽视了普通高等教育, 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上的共同点———为目标岗位 (群) 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 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就是说, 忽视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教育的职业属性。

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其目标就业岗位定位为“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 所有这些均具有非常明显的职业特征。研究和分析这些特征, 将有利于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课程体系, 防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计划”) 的目标和过程虚化, 避免改革陷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境地。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职业教育特征

(一) 基于“能力本位”的目标定位特征

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作为工程教育理念的回归, 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具有明显的“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征。也就是说, 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本位”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通过基于“能力本位”的原则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以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学习和训练并重的方式实现职业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 卓越工程师计划所定位的职业能力在深度和广度有较大的提升, 不仅需要受教育者具有优秀的事务处理能力, 还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工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应用方面较强的拓展迁移能力, 从而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明显区别。

(二) 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特征

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明确了工程教育改革中专业设置 (调整) 的基本原则, 即工业界当前需要什么、国内外工程技术如何发展成为制定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层面上分析, 工业界的人力资源需求、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职业能力和任职资格标准的影响均将成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对岗位群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专业体系和培养方案, 才能解决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的“产销脱节”、“学用分离”等问题, 实现国家人力资源宏观战略需求与工程教育领域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衔接。当然, 通过职业分析来改革和调整专业 (方向) 设置必须注意岗位和职业选择的典型性、代表性, 并强调分析结果的共性需求和普适性原则。

(三) 基于“职业需求”的课程考核特征

基于职业需求的课程考试考核机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在职业分析基础之上的专业设置方案, 还需要满足任职资格标准需求的课程体系及其考试考核机制来支撑。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为满足工业界对工程人员职业资格要求, 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 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 就是强调必须以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为目标, 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必须与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养成轨迹相吻合, 并建立与任职资格标准内容和体系一致的课程考试考核方式。

(四) 基于“职业活动”的教学组织特征

以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案例组织教学活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 也是其区别于基础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以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这就要求, 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要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真实的学习或工作环境条件下, 以完成技术项目、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式使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并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五) 基于“合作教育”的教学机制特征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是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途径, 也是世界上通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要求学生具有一段时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 要深入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就决定了校企合作教育成为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必有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角色定位

近十年来, 国家及有关部委先后就职业教育, 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性文件, 规划了我国“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框架、发展方向和改革思路, 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办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为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相比之下, 普通高等教育, 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相对滞后, 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形成了“企业缺人才、学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因此, 改革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 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卓越工程师计划具有典型的职业教育特征, 面向一线、强化实践、能力为先的改革思路和目标定位向上延伸了我国工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 将传统的职业教育范畴从专科层次拓展到了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层次。如果将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称之为“技能型职业教育”, 则卓越工程师计划可称之为“技术型职业教育”。技能型职业教育与技术型职业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工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

“技能型职业教育”与“技术型职业教育”的对接实现了从初高级施工技师、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研究工程师的职业人才需要与中高等职业教育到本科、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一一对应 (见图1) , 完成了我国职业教育从一线操作人员到研究型工程师全系列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覆盖, 从而也进一步决定了卓越工程师计划所具有的职业教育属性以及在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

工程技术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角色定位决定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由于职业能力需求和目标就业岗位上的差别, 在“技能型职业教育”领域中成功的教改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技术型职业教育”。因此, 卓越工程师计划必须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 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办学条件探索自身的教改方案和思路。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三个关键环节

卓越工程师计划完善了我国工程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 具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带有典型的职业教育属性。因此, 在制定、实施、考核、完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 处理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

培养具有优秀职业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职业人才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最终目标。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保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的养成可以保证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实现;社会能力是使人才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保障, 也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工程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

职业能力的养成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必须以具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来体现。要根据职业能力养成的规律, 将职业能力要求目标转化成人才培养目标, 并做到目标的具体化、措施化以及课程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一个合理、先进、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条件下, 通过强化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相结合, 最终才能实现学生工程技术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专业设置目的为基础。就高等教育而言, 专业就是根据社会职业分类而设立的培养人才的学科门类, 它的设置口径和方向必须根据社会当前需求以及发展预期而定。尽管有部分学者强调, 我国在专业设置上过分讲求专业与职业、岗位口径的对应, 而缺乏相应的灵活性, 但《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 必须成为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 确立了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基本方针 (见图2) 。

如何在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第一, 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的职业是广义的、面向岗位群的典型性职业, 而不是指某一个特定或具体的职位所对应的职业。第二, 岗位群的划分和选取可以按照职业能力要求相近或者产品类别属性相同的原则进行, 对应学科知识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既要能够保证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的养成, 又要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一个周期内被全面、有序地实施和完成。第三, 针对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只有经过分析、提炼、归纳之后才能成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依据, 它并不是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职业资格标准, 要求是广义的、具有代表性, 要具有跨行业、企业间通用的可行性。第四, 职业资格标准向人才培养计划的过渡必须遵循教育学方法和规律, 充分考虑到任职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性和迁移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并结合条件、环境等多种因素来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实现的可行性。

(三)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职业生涯是由具体而独立的职业活动所组成, 职业活动又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本单元。在一个工作过程中,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性工作来体现职业价值。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学习, 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环节, 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去完成来自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 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养成。

传统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通过一些诸如实验、实训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但这些环节一般是孤立、分散的, 并且在内容和要求上进行了过多的教学化处理, 使其与真实环境、条件以及过程相差甚远, 学生需要通过入职后较长时间的体会和实践才能领会到课堂知识的精髓和实质, 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延缓了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课堂教学的同时, 必须通过校企结合的合作教育方式、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 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一个真实的任务、感受一种真实的氛围等一系列典型性、代表性的职业活动过程来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内容。这种以职业活动为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 既可以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完成之后结合专业课课堂教学活动交叉进行, 又可以一个独立的时间单元系统地去完成。与专业课交叉进行的实践环节是将职业活动过程转化成教学案例、项目或课题的形式进行, 以独立时间单元进行的实践环节, 既可以全过程参与学校所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 又可以深入企业之中, 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双导师指导下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攻关活动, 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 具有典型的职业教育特征, 它的提出完善了我国工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在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三个环节上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是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特征

参考文献

[1]雷环, 汤威颐, Edward F, 等.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5) :29-34.

[2]潘懋元, 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3) :8-13.

教育培养计划 篇11

关键词:人才培养计划;调研;统计;分析;研讨;制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9-03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只有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使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实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随着制药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产业一线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制药产业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只有培养掌握技术,并能应用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促进制药产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与实践的问题。近几年,我们从制药产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探索并实践了“五阶段,二结合”,即“调研、统计、分析、研讨、修订与完善”五个阶段,“校企、校校”二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模式,使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用性与针对性更加突出,较好地适应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获取专业建设的关键信息

制药产业市场是制药技术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本源,也是制药技术类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最好平台与职业归宿。因此,只有对典型的制药产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熟悉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才能获取专业建设的关键信息,专业建设才会有基础、有素材、有依据、有的放失,专业人才培养才会有目标、有方向、有质量、有成效。进行市场调研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制定详细的专业调研方案。专业调研方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内容展开,我们制订了专业调研表:专业所面向的技术岗位(群)调查表,岗位(群)工作任务调查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调查表,职业能力培养所需知识、技能、素质调查表。其次,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要在充分理解调研表所应搜集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调研对象(企业与人员),开展一定规模的调研工作。企业必须具有一定代表性:先进技术、现代化设备、较高素质员工、较大的生产规模、典型的生产工艺;人员必须是从事一线工作或长期从事过一线工作的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为此,我们选择20家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制药生产企业开展调研工作,调查对象为车间主任、生产部经理、班组长、一线技术能手、近4年毕业生等。调研方式以座谈为主,信函为辅。再次,召开由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研讨会。在调研基础上,召开由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研讨会,采取头脑风暴法,围绕制药产业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所面对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进一步讨论、分析,明确对一线人员的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其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特别是专业核心能力,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进一步细化分解,完成岗位工作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认真统计调研信息,形成调研报告

通过市场调研与召开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对制药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获得了大量信息资料。专业带头人组织骨干专业教师对调查信息进行认真统计,将大量零散的信息系统化。通过统计调查信息,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方式、调研企业概况、调研结果统计(包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统计表、工作任务统计表、职业能力统计表、职业能力培养内涵(知识、技能、素质)分析统计表、调研结果分析等。

三、深入分析,形成人才培养计划草案

人才培养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制定适应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基础。在计划过程中,我们从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专业带头人带领骨干教师对专业调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面向工作岗位(主就业岗位、次就业岗位)、专业质量标准(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标准: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进行提练与升华,依据相互关系,构建学习课程(主就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为专业主体课程,次就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为拓展课程或辅助课程),确定课程的主体内容与目标。然后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工作层次),由易至难,由基础至综合对课程进行序化,确定了“职业基础学习阶段、职业技术学习阶段、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践学习或订单培养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四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计划草案,供人才培养计划研讨会讨论。

四段式模块课程体系实施如下。职业基础学习阶段。1.第一学期,以校内教学为主,校外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首先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职业素质教育,之后在校内完成素质养成与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所需的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职业技术学习阶段。2.第二至四学期,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多媒体教室教学与制药企业现场教学与实践。完成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践学习或订单培养阶段。3.第五学期,可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培养,或按照学生横向或纵向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本专业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进行专业拓展,然后进行企业轮岗实习与校内专业综合实践(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阶段。4.第六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和岗位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由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和考核,达到熟练的岗位操作。

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使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应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与制药企业紧密合作,成立了由大中型制药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组成的制药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适时召开由制药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成员、教学专家与相关教师参加的人才培养计划研讨会。研讨会从制药企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一线员工工作能力需要,考虑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规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面向工作岗位及专业质量标准的定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安排等进行分析讨论,深入分析相关定位是否准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目标、课程学时与时间安排等方面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或修改意见。会后,专业带头人结合专家所提意见或建议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吸纳同类院校教学专家的建议,从教学角度进一步讨论分析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制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能较好地适应制药产业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研讨会讨论并进行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基础上,我们邀请设置制药技术类专业的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讨论分析,提出修改建议,专业带头人根据修改建议,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完善,最终形成制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探索与实践上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模式,我们制定了“生化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等制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一条主线、二个结合、四个模块”的特色,即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主线,构建相互交融和渗透的“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重组、整合、优化形成了“职业基础、职业技术、拓展与综合实践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四个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些计划实施,一方面学生反映课程较实用,爱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到单位后上手快,实际操作与处理问题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教育培养计划 篇12

一、卓越中医计划给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

卓越中医计划指导下, 高校教师首先要革新观念, 加强自身全方位素养的提升, 具体来看, 计划给高校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教学改革。从专业方面来看, 卓越中医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这是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所无法达成的目标。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是以实践经验为主体, 以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具有深厚的人文科学特征, 其天人合一的观念博大精深, 饱含着医家对人与自然深深的敬畏, 对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和谐共处的哲学认同, 因此, 成功的中医教育应首先把握这一灵魂, 带着对生命、对自然、对未知的信仰上下求索, 将其融入课堂, 使其在每一位中医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恣意生长。当然, 缺少形式, 灵魂也就无所依托。近几年来, 很多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了医学教学当中, 如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TBL (Team-Based Learning,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CBL (Case-Based Learning,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等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让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明代龚廷贤说:“病家求医, 寄以生死”, 说明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 性命攸关的。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可以从理论化专业化的高度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事件, 强化对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信仰。而专业课教师需要更多的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记住, 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而言传身教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 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和态度表现, 不管是教授哪门课程的教师都应首先做一个思想道德方面的明白人, 做一个对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充满自信的人。

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强化专业临床实践素质。卓越中医培养计划下, 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重点培养目标, 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相分离, 时间跨度较大, 容易造成学的时候一知半解, 应用的时候从头再学的窘境。而专业课教师往往也是各顾一端, 尤其基础理论课教师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任教, 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另外, 表面看来, 以学生为中心的诸多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变得更加轻松, 而实际上, 教师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每一堂课, 教学中要更加的专注并及时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深化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才能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才能给学生更高质的陪伴。

二、中医类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法。“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里兰 (David Mc Clelland) 于1973 年正式提出。陆慧认为教师的胜任力包括五个方面: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专业价值观、人格特质。高校教师一般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 从教学层面来看, 对教师的考核应着重围绕教师本人对所教学科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以及是否具备优秀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是否热爱教学, 备课是否充分, 是否看重教学给自身带来的满足和价值感。从科研层面来看, 陆慧认为教师的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和个人目标这四个方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研究能力, 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 对于未知的热情和勤奋钻研是从事科研工作必备的素质, 有较高的追求和目标, 是前进的动力, 四者缺一不可。

探索校内学科间教师互助培养模式, 助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当前, 在中医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专业课和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很多的教师是缺乏医学背景的,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 公共课中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卫生法规、中医专业英语等学科教师大多也同样没有医学背景, 因此, 由于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缺乏, 教师的授课内容与中医学临床实际联系相对匮乏。因此, 可以考虑由学校相关部门制定适当的学科间的互助培训方案, 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 通过随堂听课、参加讲座、自学等方式补足自身知识上的短板, 营造一种“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整合资源, 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中医类高校可以尝试多种方法来助力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如, 第一, 可以定期组织教学医院的医生为学校基础理论课教师提供培训或座谈的机会, 集中就一些疑难问题做专业的解答;第二, 可以向教师提供与实习医学生类似的医院实践的机会, 使之熟悉医院环境、管理制度、日常事务、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等;第三, 丰富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学科教师的临床经验, 如河北中医学院于2015 年在橘泉校区开设了国医堂, 即方便了当地居民, 也为本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临床机会, 门诊开业几个月来, 接诊量逐日上升, 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专业的品牌形象。

总之, 在卓越中医计划指导下,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不容忽视和懈怠的重点工作, 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卓越中医教育改革的成败。各中医类高校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并落实, 缩短现实与目标的差距, 为人民培养出更多优秀卓越的中医师, 最终使我国的中医高等教育事业得以繁荣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辉, 等.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5) :17-20.

[2]陆慧.高等学校教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胜任力行为特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7) :75-79.

上一篇:发动机机油下一篇:清水砼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