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策略(通用12篇)
教育培养策略 篇1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可以改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使用何种学习策略来理解、学习和记忆成为英语教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说明了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如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把握学习的方向,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何为学习策略?关于这个概念,有很多定义。O’Malley&Chamot (1990) 认为,学习策略实际上是指学习者个体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保持新信息时所使用的特别想法或行为。Cohen (1990) 则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学习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则将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在新课改以前我们通常讲学习方法,而现在都讲学习策略,有不少教师认为其实现在讲的学习策略和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一回事,只是换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名字而已。事实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程晓堂、郑敏(2002)指出: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是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为了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效而采取的某些具体的做法和手段,而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运用的某些特殊的方法或手段,是学习者获取、储存、提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此外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等。它比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涵盖的内容要广得多。通俗地讲,学习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学习策略则是解决“何时如何做”的问题。而对于一个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的个体而言,要决定“何时如何做”,还涉及对具体学习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很显然,个体只会选择他认为最佳的方法。比如记笔记,这是学习方法;而何时记,记什么,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就是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学习策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使用者来分,可分为成功学习者和不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根据运用的领域,则可以分为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的策略、说的策略等。O’Malley&Chamot (1990) 等通过调查研究,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R.L.Oxford (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Anderew Cohen (1998)则把学习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使用策略。此外还有不少语言学家也对学习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以上对学习策略的分类都是从广义上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对中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则有所不同。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调控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
“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主要有以下策略:
(1)明确学习英语的长期、近期目标。
(2)根据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3)摸索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4)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机会。
(5)关注各学习环节中的进展情况。
(6)总结归纳学习中的得与失。
(7)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或经验。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主要有以下策略:
(1)注重学前预习准备。
(2)在英语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
(3)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
(4)加强学习迁移能力,举一反三。
(5)及时复习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力。
(6)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学习规律。
(7)学会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储存。
(8)善于运用工具书、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获取更多信息。
(9)充分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主要有以下策略:
(1)创造和把握运用英语的机会。
(2)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
(3)借助身势语言等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4)学会克服交际中遇到的困难。
(5)积极与其他同学配合。
(6)依靠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7)遵守交际习惯。
三、学习策略的培养教育
掌握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必须掌握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在走入社会后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更可以和教学策略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可以借鉴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O’Malley (O’Malley&Chamot, 1990)等学者也表明“策略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也是可以在教学中教授的”。另外,《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与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策略是形成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策略是可以培养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策略,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精神。
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呢?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教程。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在此仅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学习策略的说明,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对其作些探讨。
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到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并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2)调查清楚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当前使用的学习策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更多的与个人有关,教学策略本身无好坏,但具体到每个学生,则并不是每一种策略都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已有的观念和方法及常用的学习策略。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3)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模式,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
教与学是相互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也要配合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监控。这个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解决?效果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途径?等等。
(2)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同学之间应该多交流,特别是不太成功的学习者应该和成功的学习者多交流,归纳别人的学习策略并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调控策略”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认知策略”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交际策略”解决的是怎样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前两种策略是中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知道了如何学之后才能把知识学好。对于课堂上的具体行为而言,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和认知策略尤为重要,并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调控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方法:
(1)培养调控策略的训练。
在课堂上,一节课精力完全高度集中是很困难的,这就要训练学生有选择地定向使用注意力。如根据重点、难点和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确定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的时段,教师主要在此时段讲解重要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把“反思”变成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谈个人打算、人生理想,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行为,完成自己的计划、理想和目标。可以让学生们在班上作口头演讲,写关于如何学好英语的文章,作学年小结,对自己所用的学习策略效率进行评估,找出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组织参加,老师协助指导,如英语角、英语小品、歌曲大赛等。
(2)培养认知策略的训练。
认知策略包括学生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储存材料,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如何提高操作的技能,等等。教师要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问题来诱导预习,让学生们自学生词,了解大意,确定自己的难点和问题,在上课时要及时检查,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图说话,对具体物体进行描述;在听、读、说、写时试着在头脑中构思画面,做好笔记、小结、读后感。让学生多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试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做阅读、听力时努力根据上下文猜测意思。教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试着利用工具书进行自学,在学习中多加模仿。
四、结语
有一句歌谣:“智商功夫到,努力程度高,学习策略妙,效果自然好。”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可见,在影响学习效果三个因素中,智商和努力程度固然重要,但学习策略尤其重要。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因此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养教育。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 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并且英语是中学的主要课程之一, 因此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界的一大焦点。本文通过对学习策略的阐述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Cohen, 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London:Longman.1998.
[2]O’Malley, J.&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 House, 1990.
[4]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黄艳明, 李英.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7]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田慧生.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远方出版社, 2003.
教育培养策略 篇2
为促使幼儿拥有诚信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因此除了幼儿园教师的相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带头领导作用。实际上,从幼儿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教育理念。因此,家长应该积极诚信待人处世,在幼儿面前学会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诚信品质去感染、熏陶自己的子女,使其懂得何为诚信,如何诚信。
1、幼儿教育中家长诚信的重要性
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模范作用很重要,家长诚信更是重中之重。关于幼儿教育中家长诚信的`重要性,笔者主要有两个论点,具体如下:
1.1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而言,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接下来就是家庭中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因此,幼儿头脑中树立的各种意识以及其接受的各种教育都与家长有着密切联系,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有些幼儿的家长都是教师,那么幼儿可能从小就在父母写教案、看书的家庭环境中慢慢培养自身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溺爱幼儿,对于幼儿的各种无理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久而久之幼儿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家长言而无信,幼儿可能会对幼儿园老师以及其他小伙伴撒谎。因此家长应该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会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学习榜样。
1.2家长诚信做人有利于培养幼儿诚信、善良的优秀品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要树立诚信观念,日常与孩子生活时,要深刻反思自我“是否诚信做人,是否为孩子树立一个诚信的好榜样。”实际上,家长诚信做人有利于培养幼儿诚信、善良的优秀品质。举个例子,家长带孩子上街买菜,看到店主多补几块零钱。对于店主或者家长而言,几块零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家长如果能够主动把零钱还给店主,做到诚信做人,不贪图小便宜,那么幼儿从家长的诚信行为中可能就认识“诚信”是什么,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把家长当做榜样,逐渐培养自我的诚信品质。
2、幼儿教育中家长诚信的培养策略
关于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诚信品质,笔者有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2.1家长尊重幼儿,学会以诚相待。首先,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当中,应该学会尊重幼儿,并与其建立平等的关系。例如家长在与子女相处时,不能片面把幼儿当做小孩子而不尊重其想法,也不能轻易对子女许诺并没有信守约定。例如有些家长前一天晚上答应幼儿说周末带其去游乐场玩,但是到了周末家长又把自己许下的诺言忘却。面对幼儿的步步紧逼,有些家长可能会大声呵责孩子不懂事或者不理解父母等等。面对家长的呵责与“忘记约定”,幼儿可能会对家长产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家长在幼儿心中已经没有了威信,幼儿对家长的各种“约定”及教育已经产生免疫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把幼儿当做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大人”,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平等与其相处,不能因为幼儿的年龄小而对其说谎或者不信守双方之间的诺言。
2.2家长注重诚信,学会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在培养幼儿诚信的过程当中,还必须反省自己有没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也就是说,家长要做好带头作用,学会以身作则。举个例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诚信之人,约人能够按时到场,答应他人的事情绝对会履行约定,那么其子女也会模范父母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诚信对待身边的亲朋好友。相反,如果家长只会在口头上教育子女要学会诚信,但是自己却没有做好表率作用,在与他人商品交易过程中缺斤少两,或者常常偷奸耍滑,那么幼儿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久之就之模仿家长的不正确行为,学会对老师与同学撒谎,甚至还可能做出对社会不利的事情。
2.3家长赏罚分明,学会制定规则。接下来,家长还应该专门为幼儿制定一些规则,让幼儿理解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失信,进一步让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应该继续发扬,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及时遏制。例如当幼儿偷拿其他小朋友的文具用品并拿回家时,家长应该及时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同时正确引导其学会去和同学道歉,并保证自己今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当幼儿诚信做事,比如幼儿园的“小考试”老师多加分,幼儿主动去和教师说明并改回属于自己的分数时,家长应该慷慨表扬幼儿的这种诚信行为,如“爸爸妈妈为你是一个诚信的好孩子而骄傲”,“孩子,你真棒。”等语言赞扬幼儿,让其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十分正确的,同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还要继续用诚信去解决。
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43-01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力、知识等智能素质,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等心理素质。3—6岁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心理素质教育观念
虽然相关政策文件已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受传统重知识、轻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幼儿园和家长并没有对幼儿开展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并根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原则、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途径,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同时,家长也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把家庭教育作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幼儿早期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是一种具有自发吸收力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断自发地按照其自身的本性自己的尺度。自己的机制将周围环境的一切信息筛选加工,固结于自己的心理世界。既然幼儿早期的心理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就要重视幼儿早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自觉地维护幼儿的主观自我意识!
二、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智力潜能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先天聪慧,口齿伶俐,有的幼儿活泼开朗,爱好广泛,有的幼儿则孤僻保守,不善言谈,教师应细心观察记录,了解幼儿,用心接纳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爱,关心和呵护,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幼儿的行为有重大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里健康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各尽其职,注重恰当的教育方式
1、家长方面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家长和老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家长应努力追求合理积极的教养方式,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放任、溺爱、过分保护或者对幼儿的行为、交往活动做出种种限制,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只会导致幼儿各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如自私、易发脾气,太过依从成人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同样,家长自身也要做好榜样作用,如果家长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敌意、自制力差、与人不友好等,必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家一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家庭生活氛围。
2、教师方面
幼儿教师同样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幼儿有较长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他们对幼儿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其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幼教工作中。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协调的行为、适度的反应、较强的意志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自觉抵制与纠正幼儿不健康的各种行为。要不断丰富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安排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营造公正活跃的班级气氛。帮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克服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注重表扬和激励
根据各班幼儿不同的心理表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的过程!表扬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教师广泛地接受和采用!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表扬奖励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奖励可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其不良行为,强化其优秀品质的形成;适当的表扬奖励则有碍其优良品质的形成,甚至还会使幼儿形成一些不良的品质!
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园地”等家园合作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家园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善于社会交往等积极情感,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刘金华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杜代章:大力加强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J].学前教育研究,1985(25)
[3] 毛海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3(12)
[4] 陈惠君、刘品梅,湛江市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1
教育培养策略 篇4
1. 进行幼儿教育, 要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
幼儿教育作为人成长道路的启蒙教育, 对整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幼儿教师要清楚自己教学过程中担负的责任, 要对自己的职责感到自豪,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来更新观念, 改进教育方式。在传统幼儿教育中, 教师往往只注意到了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 而对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的发展缺乏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使他们能在兴趣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对事物获得认知, 使他们的个性能得到发展, 为幼儿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1)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观察能使他们对事物有初步的认识, 促使他们对事物进行了解, 从而使幼儿的知识量获得增加。由于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对于观察的要点还不清楚, 只是靠自己的兴趣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等行为动作来进行了解。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 使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事物进行观察, 掌握事物的本质。例如, 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观察的任务:观察小花猫。在观察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小花猫的头、身体、四肢和尾巴进行观察, 然后观察小花猫的颜色, 说说每个小花猫长得是否一样。让幼儿边观察边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能使他们的思维获得发展, 同时对观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2) 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正是对新事物有好奇心, 才能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探索,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把这种好奇心转变成为兴趣, 从而让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久的热情, 并让他们去主动探索。爱迪生小时候看到鸡妈妈孵出了小鸡, 自己也找来了几个鸡蛋, 想把它们孵出小鸡来。正是爱迪生的妈妈保护了小爱迪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才使爱迪生成为了发明家, 后来有了很多发明创造。所以, 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解答, 对于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要进行引导。
2. 进行幼儿教育, 要重视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同时要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进行教学时, 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使他们通过与其他优秀的幼儿教师的学习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对幼儿教育如何改进的畅谈会, 在会上互相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和教师讨论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自己班级的幼儿学生制定符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地学习,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3. 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教育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 离开了家庭熟悉的环境, 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如果教师对待幼儿没有耐心, 就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和焦虑, 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对待幼儿, 教师一定要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他们, 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要多和幼儿进行交流, 使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教师才能有效地解决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
4.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进入学校的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 但还是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 要让他们具备独立意识, 同时教师要让他们学习、玩耍、吃饭和睡觉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做。独立能力不断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事情幼儿都能独立操作, 会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促进他们的积极探索。
5. 进行幼儿教育, 要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
要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和进步, 家庭、社会需要和学校教育配合, 促使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素质教育下的幼儿教育场所不再局限于校园。家庭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 通过双方的沟通来共同促进幼儿教育, 同时要组织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使他们能形成乐观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教育培养策略 篇5
[摘要] 美术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实施美术创新教育,是现代美术教育肩负的责任,也是中学美术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创新性教育要以培养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下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立足于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现况,分析其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关键词] 创新 美术教育 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开放性教学成为每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师生所追求的目标。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将会更大程度的张扬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虽然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独具优势,但由于当前美术教育依然存在“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导致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消失。中学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已成为中学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系列中,最有创造能力的课程之一的是美术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因此美术教师不仅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创新性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们要振兴教育事业,要提高教育水平,要改善教育质量就离不开“创新”。艺术的精髓在于想象和创造,但是也不但如此,每一个学科、知识的进步都需要想象力的驰骋和创造力的实践。中学美术教育是一个为学生创造力勃发打基础的课程,是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把创新融入到教育当中是件长期而艰巨的事情。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方法,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积极地探索与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局限
(一)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不适应时代要求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服从者。美术的多种激发单纯靠临摹,出示教师示范画,学生按照课本机械的学习。这种模式是一个封闭、静态的结构体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发展,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创新的动力,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面对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科学猛进的背景,这样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很难适应下来。
(二)艺术氛围淡薄,重视力度需要改善
要看一个学校的学生活不活泼,关键要看这个学校有没有艺术氛围。
当下应试教育对中学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中学生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压力都比较大,相对音乐、美术这种并不作为考试的科目就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更不用说一些关于能够活跃学生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多方面尤其是艺术范畴举行的活动或比赛就少之又少。所以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都表现出了对美术教育的漠视,一方面美术教学时间不断被迫给语数外这些公认的主课让路,同时为数不多的美术课也因为老师和学生彼此的不重视和教学连续性被打断,往往也只能消磨时间、流于形式,学生在美育方向得到的教育相对比较匮乏。
(三)美术教育形式单调,课程缺乏丰富性
在学生本就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比较缺乏的美术教学用具就更加剧了教育形式的单调,进一步使得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就是老师拿着教材宣讲,或是有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工具。另一方面,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严重缺乏专业的美术工具,美术是一门动手型很强的学科,然而学生的美术实践在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却被严重忽略了。美术课程内容显得枯燥单一,难以与其他学科课程和社会生活发生关联,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发展,这样做同时也给美术课程学习本身带来单调之感。基础美术教育既要关注美术本体,更需要关注教育功能,因此美术课程要努力与其他学科内容及广泛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增加自身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能以此增强美术课程的魅力。
三、中学美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有利于创造性教学的氛围
美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无形的、连续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又因每个人的自身素质的差异而存在很大的不一致。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意识地贯穿在全部教学活动之中。创造性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心理的环境,民主环境和开放上进的班风。教师在力争培养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从艺术中去体验生命的意义,使学生体验美的同时,达到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渠道
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美术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在中学美术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是学生按照课本机械的学习,这样做虽然是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长期以往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性强,绘画的公式化、成人化,严重影响学生天性的发展。美术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师生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音乐、艺术、影视作品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在美术教学插入适宜的音乐,刻意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技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与时代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开展精品赏析活动,以经典作品为载体讲解基础美术知识;还有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影视作品内容丰富,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创作素材,其视觉美感同样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动力。我们也可以展示时下大片的电影海报,把其作为一副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同时多在课堂开展大讨论活动,让大家对某些作品集体展开讨论,最后再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些教学手段都将给美术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就是培养创造力,而创造力与想象力密不可分,从教师角度讲,关键就是怎样开启和调动学生去发挥想象。而有时候语言的表达缺乏直观性的弊端,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弥补了这个缺陷,它能使有些通过讲授不易理解得课程内容,可以制作成课件或者投影片进行辅助讲解;有些课程内容也可以运用FLASH动画制作技术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创设一系列情境,同时结合游戏、表演等活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能适时地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引入创造状态。艺术是相通的,巧妙借用音乐的魅力,可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可以说,音乐是流动的美术,美术是凝固的音乐,两者相辅相成,巧妙利用音乐与美术间艺术的共性,美术创作中的想象会如虎添翼。
(四)优化评价机制,增强创新的动力,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于美术创新教育,我们也要认识这一规律,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正确评价。灵活的运用在美术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作品展评中。学生因起点、水平、兴趣、爱好、感知、习惯、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学习上就有不一性和学习效果上的差异性。所以评价学生的作品方法应多样,并且要合理地运用。在作业讲评上就要一分为二客观的作出判断,进行恰如其分地讲评,要把每个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地闪光之处给予充分肯定。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中富有创新的作品展示出来讲评,使学生在相互观赏、品评、体味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对那些在立意构思、构图造型、制作技法方面较为明显的作业,不仅评价其作业的效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学生可塑性强,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我们不要忽视他们个性化的表现,压抑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中,要常常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让他们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联想。通过作品的展示于评价,培养学生的成功心里,鼓舞学生创造美的勇气,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心里素质,激励艺术创作思维的再造。
教育培养策略 篇6
关键词:数学;创新;教学
一、引言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探索直至找出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新课标这个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站在数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1.转变课堂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强调以教师为本位。教师的角色被定格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而学生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存在的。这种主客体的关系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时期下教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只是引领学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而并非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大部分时间与空间交予学生,确定学生在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因此,在新课标的推动中,教师主客体观念的积极转变,是完成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一步。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的思路由学生自己把握。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对自己的才能有了充分的认识,会有意识地进行思考,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创新品格得到锻炼和开发。
2.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创新思维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等的有机结合,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而要达到这些思维能力的综合,就要求进行综合训练,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与传统的教师培训、课堂教育、书本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相比,探索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习的整体性,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课程活跃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开展探究性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探究蕴涵于学科知识中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索未知,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得到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原有知识,分析、推导出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应用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寻找学科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点,选择研究课题,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对学科的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全面认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为渗透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因此,要对学生渗透创新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营造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其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其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此外,抛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联系数学在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也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一种体现。“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4.课下做好课后反思
一节课上完以后还要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成败进行反思。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培养的要加以推广。不足之处要调节教学方法、探究过程、提问方式等,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情。
三、结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主体观念,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时刻对学生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其创新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0.
教育培养策略 篇7
关键词:利用,基地,培养,良好品德,策略
张自忠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5月16日, 在湖北宜城南瓜店率部抗击日寇时壮烈牺牲, 同年11月16日安葬于重庆市北碚区梅花山。1946年, 梅花山小学与张自忠陵园配套建成。1982年学校成立第一届张自忠中队。在长期的办学中, 我校坚持以张自忠烈士陵园为载体, 以西南大学为依托, 努力探索利用爱国教育基地,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 取得显著实效。
队员刘兰骏被评为北碚区“十佳”少先队员, 江胜军、黄玉禧先后出席重庆市少代会。辅导员谢开宇荣获北碚区“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 重庆市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张自忠中队多次被评为区先进集体, 第五届张自忠中队被重庆市命名为首批“红岩班”。少先队大队荣获全国红旗大队殊荣。学校成为西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先后获北碚区综合办学效益考核一等奖、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示范小学, 爱国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文明礼仪示范学校, 安全文明校园, 绿色学校, 少先队工作重点联系学校以及国家“十五”重点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等光荣称号。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 湖北电台, 重庆十家新闻媒体相继到校调研和采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炼办学理念, 突出德育为首
针对辖区内的张自忠烈士陵园, 缙云山, 北温泉, 梅花村蔬菜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及西南大学人才优势和良好的社区育人氛围资源, 我们在不断实践、总结基础上, 提炼并确立了“继承爱国传统, 培养科学精神”的办学理念,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强化了德育首位, 突出科学创新, 用它统领全校师生思想, 指导学校发展。
二、聘任顾问和校外辅导员, 充实德育队伍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我校除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外, 还聘任了德育顾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大学生辅导员, 来充实德育队伍。聘任的顾问有西南大学知名教授, 退休老校长, 区关工委的老同志, 社区书记、主任等人员。大学生辅导员是西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共有一百多名。其中就有2006年毕业, 在海南勇救落水少女, 而英勇牺牲的熊家维。校外辅导员的加入, 丰富了德育内容和手段;德育顾问的参与, 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三、依托张自忠烈士陵园, 传承爱国精神
首先, 我们用将军的名字命名“三队七组一室”, 增强学生荣誉感。即“张自忠中队”、“张自忠鼓号队”、“张自忠合唱队”, 以及张自忠护墓组、义务解说组、小记者组、演讲组、科技组、舞蹈组、美术书法组和“张自忠中队陈列室”。我校通过建立“三队七组一室”, 让全校学生都为成为其中一员而努力, 让每个学生都为是其中一员而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
其次, 我们用将军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二十多年来, 我们坚持开展读将军事迹书、讲将军故事活动;坚持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和“护墓扫墓”活动;坚持将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中队陈列室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坚持定期举行中队主题队会和“5.16”纪念活动;坚持保持与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的书信往来, 汇报成绩, 聆听指导。坚持每年5月16日隆重颁发“张自忠奖学金”, 为全校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每次给学生颁奖时, 都要久久拥抱学生, 甚至流泪, 这让全校师生都非常感动, 也深受教育。
第三, 邀请张自忠将军的亲属、部下到学校勉励学生。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每次到北碚, 都要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并要下到班级, 看队员, 问情况, 勉励同学好好学习。她为我校学生题词: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美国Cleveland State大学教授, 张将军70多岁的孙子张庆隆先生, 到我校为同学们讲了他的成长经历, 并用颇具感染力的声音, 为全校师生朗诵了张将军的最后遗书。通过他的朗诵, 张将军的浩然正气、民族气节再次震撼了全校师生的心灵, 使现场每一个人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 依托张自忠烈士陵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近五年来, 我校以张自忠烈士陵园为载体, 开展大型革命传统教育15次、行为规范知识竞赛20次、法制宣传展览6次、心理健康讲座5次、交通安全联谊活动9次、绿色环保行动12次, 配合市、区开展纪念张自忠将军活动5次。培养小义务解说员30人, 小记者17名。张将军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梅小学生, 张自忠烈士陵园也成为我校得天独厚的德育基地。重庆市到北碚区检查德育示范区的领导们, 听了我校小解说员的精彩解说, 深受感染。他们说:“这个德育基地利用得好, 学生会从中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四、借助西南大学人才优势, 融德育于科技活动中
课改实验以来, 为充分发挥周边教育基地的德育功能,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我校坚持借助西南大学人才优势, 积极寓德育于科技活动中, 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平的新途径、新方法。
1、邀请西南大学赖守悌、黄德惠等教授开设《做新世纪
环保小卫士》、《柑桔病虫害防治》专题讲座, 并指导学生进行花卉栽培, 柑桔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活动。以此, 增加学生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2、邀请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带领学生到缙云山捕捉昆虫, 采集标本。
用大学生来影响、熏陶小学生, 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科学意识和良好的自信心。
3、开展《美丽缙云我的家》、《缙云山植物基本情况调查》、
《家乡茶的基本情况调查》、《北碚特色农业土壤调查研究》和《对白云竹海生长情况调查》以及《“黄油一号”油菜的基本情况调查》等活动,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等良好品德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开展《白鶺鸰生殖繁衍及生活环境的研究》、《“白色污染”
的现状调查与防治》、《“天空死神”酸雨的危害及防止》、《白云农家乐隐患情况调查》、《白云古松死亡之迷调查》和《水资源现状与节约型社会》等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 珍爱生命, 勤俭节约品德。
5、开展《生态农业调查》、《果树的栽培》、《种植无公害蔬菜》
和《野生蔬菜食用调查》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人民、讲公德、守纪律、讲协作等品德。
6、进行《引起城郊结合部农村孩子学习障碍原因的调查分析》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严谨作风。
我校学生发明了《望空作业方便头盔》、《易穿绳旗杆》、《方便不脱鞋》《可折叠的锅》、《下水道堵塞报警、防溢装置》。
8、建立素质教育成果室, 用一个个荣誉教育、激励学生。
成果室定期开放, 让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我校学生在重庆市第18-24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中, 就获二等奖以上奖43个。其中, 实践活动《家乡茶的基本情况调查》获全国三等奖。创造发明《望空作业方便头盔》和《易穿绳旗杆》选送第三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青年科学节参展。《望空作业方便头盔》获第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创造发明《方便不脱鞋》走进央视《异想天开》栏目。
五、加强德育科研, 提升德育品位
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策略探究 篇8
一培养教育机智的前提条件
1. 热爱教育事业, 培养高尚师德
对于踏上工作岗位伊始的初任教师, 首先应注重培养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 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 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才能真正成为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所说的“天国引路人”。
2. 从“教”中学, 提升教育素养
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 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为此, 初任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专业融会贯通、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还要有专门的教育理论素养。所谓从“教”中学, 就是把日常教学工作作为学习的一部分, 理论联系实际, 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
3. 激流勇进, 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教师的角色日益多样化, 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对于初任教师, 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 不适应感与压力感就会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讲, 初任教师必须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理智驾驭情感,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应对调整。
二培养教育机智的途径——“专家”指导, “同伴”互助
1. 确定“专家”与“同伴”
本文提到的专家, 特指那些与初任教师相、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和课堂有着娴熟驾驭能力的教师。同伴互助是与专家指导相对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师发展途径。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本文所指的同伴互助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初任教师组成的一个团队。
2. 指导与互助模式
第一, 经验交流。经验的积累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 即初任教师通过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积累的经验, 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 如通过书本、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在这一过程中, 专家型教师负责采用座谈、对话等的形式定期地向初任教师传授经验。初任教师主要听取记录, 并与其他同伴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 实地观摩。教育机智从实践中来的特性决定了观摩的重要性。正如波兰尼所说, “这种缄默的技巧只有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批判的模仿才能被获得”。初任教师的观摩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家型教师的观摩;另一种是对同伴教师的观摩。通过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课堂、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通过反思专家型教师与初任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及其课堂效果, 提高培养教育机智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三, 反思领悟。美国心理学家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初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是不争的事实, 在交流、观摩、研讨一系列的同伴活动的过程中, 初任教师听取了专家教师、同伴教师的经历与经验, 化他人经验为己所用, 在此程度上, 初任教师可以说迅速积累了教育经验。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既可以采用教师之间对话、辩论、研习等口头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反思札记、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书面形式。
三结束语
就模式本身而言, 专家型教师经验指导、初任教师同伴互助有机结合的初任教师教育机智培养模式, 整合了两种对立途径的优势, 必将对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枬等著.教育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教育培养策略 篇9
一、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现状
1. 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监控、评价学习结果的综合能力。换言之,就是学习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来,并且可以自我调控好学习的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学习知识, 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学习能力现状。由于中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 而普遍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传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应试技巧,确保学生在参加中考或高考时,可以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经过中小学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足。经过相关机构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做到具体细化,在操作过程中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结果很难完成之前制定的任务。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大,求知欲不强。 再次,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产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因
1. 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中学的学习期间,学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好,能够在老师的监督下, 完成各种预定的学习目标,取得极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以后,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没有过去的强烈学习欲望。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重视培养个性,所以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不再重视学习,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客观方面的原因。在中学的学习期间,学生都坐在教室, 大家还可以安安静静听讲,学习的氛围比较好。一旦到了大学, 没有考试的压力,生活比较轻松自由,很多学生旷课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安心学习。同时由于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得一部分学生不适应,无法安心学习,自身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所以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1. 确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在高等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改变学生过去在传输式教育中养成的依赖习惯,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转变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来,坚持不懈,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2. 改变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职业教育,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学会一技之长,谋求所学职业的终身发展,这就更加需要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转变过去的教育方式,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
3. 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职业院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案,缩减每门课程中的理论授课时间,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一些需要具体实践的课程中,例如大学学业规划、素质拓展以及就业指导等项目, 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
4. 利用现代科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高效,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微信、微博、手机等各种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敦促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的目标,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学习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结论
众所周知,要想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必须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而自主学习可以帮助社会上的个人获得更多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在今天的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更要转变观念, 改善过去的学习方式,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这样就不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被轻易淘汰。由此可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显得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案例研究——以陕西省南郑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中国培训,2015年10月:41-42.
[2]丘莉,翟晶,沈晓平,赵五一,李梅.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第28期:60-61.
教育培养策略 篇10
一、要不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根基,学语文,本质上就是形成人的独立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精神与人格,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且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融合的真正自我。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人文的。
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人文性。封闭的知识系统,封闭的教学时空,封闭的教育观念,加之一些教师的专制思想和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对课程独特理解的权利。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变专制、封闭的教学氛围为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地汲取知识和文化,变“填鸭式”教学为自发式学习。创设一个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关心和热爱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提问,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教师不界定对错,只引导评价好坏,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老师的评判中体味到如何抓住重点、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中还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观念
“师道尊严”所赋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这已不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性化教学角色的教师要敢想、敢干、敢打破常规,除旧布新。而创新人才最基本的东西是人格自立,这只能靠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必须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在教学中做个协调人,催化者,为学生的发展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这样,学生的人文主义意识才能得到培养。没有人性化教学角色的教师,就不会有人文主义的教育,人性化教学角色的教师是人文主义教学成功的关键。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不应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大学语文尤其如此。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不用说不同的教学内容,即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哪怕是同样的一份教案,只要对象变化了,时空发展了,走进课堂的只能是独特的“这一节”课。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摆脱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教案都仅仅是教学的大致的依据和思路,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教案走,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及时打破既往的规范,让教学活动时常“出彩”,让学生时常有新的收获。
三、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有个性化的学生
大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问题的答案大多是唯一的,可是大学语文不能追求答案的统一,甚至唯一。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相互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心灵。“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单纯疼爱,可能被人演绎为溺爱,也可能借“宽是害,严是爱”来掩饰某些教学行为。爱应该受“尊重”的理性思考的制约,尊重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即便批评,也要尊重学生,只要学生树立了自尊,就会连带出现自主、自立、自信;轻蔑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随着自尊的丧失,就会连带出现胆怯、自卑、自弃。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根除统治的心态,建立人文主义教学的思想,充分地尊重那些有个性的学生,让他们获得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关键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应使学生明白,对于一个问题或者事件的看法,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诸多问题上是没有定论的。对一篇文章或一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或者是用不同的方式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有能自圆其说的论述和思维都是允许的,也是应该得到鼓励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把解放学生的思想、不迷信权威作为自己的教学宗旨。作品是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创造出来的,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态度理解把握作品的过程,“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多采用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感触最深的部分各抒己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同于专家、学者观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发挥其思考的潜能。
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每个人的潜质、能力、性格、动机、兴趣、意志、情绪等各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只有承认个性并包容个性的差异,每个人的尊严才能得到很好维护,个人创造性的实现才有现实基础。因此,尊重人的个体特征,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这是对人最深切的关怀。
摘要:“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人文教育的培养策略,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为大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策略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江荣.大学语文与学生文化心灵塑造—大学语文价值取向三人谈[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
教育培养策略 篇11
关键词:成人教育 新时期 多元特征 培养策略
一、当代成人学生的特征
新时期成人学生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国民接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仍主要以应、往届高中生为主体,成人学生总体的状态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大多数成教学生入学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现阶段的成人学生一般为九零后,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新生代,受时代大社会背景的影响,新时代社会向“钱”看的风气和五花八门的众多信息,使孩子很容易沉迷于网游和在现实中迷失自我,因此大多数成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观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面对现阶段成人学生的人员构成特征,强化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风建设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已非常必要。
二、成人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成人学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考落榜、中专、技校、职高等一些学校的生源,有的则是已经工作了再回学校继续进修的社会人士。总之,相对于通过普通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显得相对比较薄弱。而在毕业求职时,用人单位多少对此也有些偏见,所以在大多成人学生心里,他们始终觉得与通过普通高考而入学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就读入学的过程中,严重缺乏自信心,不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改变现状。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大多数成人学生在大学入学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部分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没有合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少部分社会上班人士再次回到学校学习,由于长期在工作岗位上和固定的工作时间,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时,短时间内还不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对于成人学生来说,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班级体缺乏凝聚力
在新时期,大部分成人学生以应、往届高中生为主体,多为九零后的独生子女,因此个性特别鲜明,很多学生在家是掌上明珠,因此在学校与同学相处起来,互相缺乏包容和关爱,大多数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得失和个人感受,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其次,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很多学生严重缺乏民族信仰,传统的中华文化和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因此,在价值观特别复杂的当今社会,特别容易迷失自己,没有个人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最后,大学也是社会的一个小的缩影,大部分成人学生由于没有健全的心理和强大的精神作支撑,因此还不能合理地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当自身遇到困难时,也不能很好地化解和克服。
4.对未来茫然,没有良好的职业规划
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一部分喜欢读书,但由于高考落榜而没有跨入理想大学的应届学生;一部分是:自己不是特别喜欢学习,而无奈受于家长的安排,只为获得一纸文凭;还有一部分是随遇而安者,他们没有经过分析和选择,也没有喜欢还是不喜欢,茫目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成人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决定了他们没有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从而也不知道毕业后将何去何从。
三、解决策略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大学成人学生工作应该通过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忠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成人学生积极努力、乐观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
2.加强学风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们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鞭策和鼓励,使学生们树立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兴趣点,让其建立起学生和生活的自信心:大学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可以从零开始,只要通过勤奋和努力,一样是可以学有所成的;督促和检查学生们的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和学习进度,积极参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加强教风建设,根据成人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因材施教
成人学生拥有不同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因此,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就必须根据成人学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因材施教。成人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这就要求任课老师们在选择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们仔细斟酌,制定出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方案、培养目标,并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学有所获。
4.加强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人是社会的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之间增进包容,弱化个性,更多的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班风建设,多多开展班集体活动,使学生们之间增进了解;选好班委干部,树立榜样和优秀典型,为班集体学生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5.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搞好入学与就业教育。在入学初期,通过职业规划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其次,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明确学习興趣,有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们能够结合自身兴趣所在点,转变传统观念和做好进一步发展;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实践平台,搞好实践性教学工作,使学生们拥有检验自身学习能力的平台,同时查找不足,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和谐
成人大学学生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拥有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合理处理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等茅盾;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拥有健全的人格,当自身或他人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积极地解决与应对,而不是选择回避与退缩。从而能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应对自如,使其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四、小结
总之,新时期下,成人学生教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必须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合成人学生发展的新的培养策略,才能开创成人学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方宏建,张宇.高校学生工作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2009
[2]李志远,葛伟青.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3) : 114—115.
论幼儿教育中家长诚信的培养策略 篇12
在家庭教育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 作为家长,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养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好习惯, 殊不知, 很多时候, 我们会听到小朋友抱怨父母说话不算数。“父母的思想品格、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理想情操等, 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人生理想和文明行为。”1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家长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家长要树立诚信的形象, 要做到言而有信, 整个家庭才会营造出诚信的好氛围。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身的诚信意识?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诚信程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家长应该做到一言九鼎, 利用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示范。
对于幼儿的诚信培养, 首先要从家庭教育开始, 也要从家长自身开始。家长首先要反思, 思考自身在诚信方面的做法及坚守的原则, 并反思自己是否有不符合诚信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具体而言, 家长在幼儿的诚信培养过程中要讲究策略, 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幼儿、以诚相待
“幼儿的尊重需要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最终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
现代的父母应当平等地对待孩子, 充分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在鼓励中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也可以在道歉中帮孩子建立自尊, 有助于培养起孩子对他人尊重的习惯。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 要足够真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的年龄小, 哄一下就过去了。承诺过的事情不兑现在孩子眼里就是说谎, 说话不算数。家长要真诚地对待孩子, 就像对待成年人一样。
二、以身作则、注重诚信
按照朱蓓蕾和李洪曾的研究, 影响幼儿家庭诚信教育的因素中, 居首位的是家庭成员诚信, 一般趋势是家庭成员自身愈讲诚信, 家庭诚信教育愈强。因而作为家长, 首先自身要讲究诚信, 才能在家庭中构建诚信的环境。父母教育方式, 指的是父母在对于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3父母的教育方式关乎孩子的未来。关鸿羽谈到过这样一段对话。过年了, 孩子的爸妈要给孩子的爷爷买礼物。爸爸说:“老头儿爱喝酒, 咱们买两瓶五粮液吧?”妈妈说:“猴贵的, 咱们还是买二锅头吧!”爸爸说:“大过年的送二锅头多让人笑话呀!”妈妈说:“你不会把二锅头倒到五粮液瓶子里送去!”孩子在一旁说:“我告诉爷爷去, 你骗爷爷!”妈妈把孩子搂过来说:“省下来的钱我都给你买玩具行不行?”孩子说:“行!行!”4可想而知, 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后果。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父母的诚信缺失, 同时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有可能会做出一模一样的举动, 这之后再去惩罚或修正则为时已晚。
三、制定规范、赏罚分明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父母在培养孩子诚信意识时, 光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由于幼儿年龄的限制, 自我控制和约束力较差, 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来严格规范。可以给幼儿制定“应该、不应该”的规则, 比如不应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应该对别人撒谎、自己答应的事情应该做到、做不到的时候应该向别人道歉等等。让孩子形成诚实、守信的意识, 并用这种规范来要求自己, 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 尽管幼儿年龄偏小, 但依然要坚持赏罚分明。“孩子的成长, 是一个不断犯错, 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孩子有了过错, 当他如实向父母坦白, 父母一方面要批评孩子犯错误, 让孩子明辨是非;另一方面, 父母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要给与表扬和鼓励, 这种表扬可以巩固孩子对说老实话的美德。”5批评之后要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这样可以起到惩戒作用, 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但是, 惩罚措施要讲究策略。要采用犯错误者自身能够接受的惩罚方式, 或让幼儿自己选择愿意接受的方式。也可以多列出几种惩罚方式, 让幼儿自己选择。这些惩罚方式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不能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四、慎重承诺、做好楷模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 家长要言行一致, 尤其是对于自己向孩子许下的诺言,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自觉维护。
1. 适度许诺、言而有信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要求, 家长为了鼓励孩子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承诺, 这个过程中, 家长的承诺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家长需要视年龄段而不断调整。年龄较小的孩子自制力差, 可以适当多做出一些承诺。而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 家长要求应该严格一些, 逐渐减少对于孩子各种的承诺。但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也不能个个满足, 家长要把握好尺度和原则, 自己要有一定的标准。否则, 承诺很多却不能兑现, 会使孩子心中的家长形象大打折扣。
我们都非常熟悉“曾母杀猪”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他的妻子要上街, 孩子缠着要去。他妻子随后说了一句劝阻的话:“回来妈妈把小猪杀了, 给你炖肉。”孩子没再去。回来就发现曾子磨刀霍霍, 她前去阻拦, 曾子说早上她给孩子承诺过。妻子说是那是玩笑话。曾子回复:“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这是中国古代颇为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从这则故事, 我们可以反思, 家长不能随口做出承诺, 而一旦承诺, 则需要严格履行, 不能食言。否则, 以身作则的好习惯就没有办法再在这个家庭中坚持下去, 以后家长也就很难遵循原则教育子女。
2. 少讲物质、多谈精神
家长要学会教给孩子一把“尺子”, 用这把尺子来慢慢衡量自己的行为, 要逐渐形成是非与对错的观念。孩子要在生活中学会尺度, 把握原则, 知道什么事情可以, 什么不可以, 什么允许, 什么不允许。在这个基础上, 家长可以适当做出承诺, 这种承诺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 建议家长少讲物质承诺, 多探讨精神承诺。有一些家长常常给孩子承诺, 如果考试考得好, 可以带孩子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如果考试成绩好, 会给孩子买玩具。这种承诺会起到鼓励孩子消费、思想上虚荣等坏习性。而精神类的承诺, 比如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出门旅游等, 会降低孩子物质方面的期望值, 创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经历, 家长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3. 违约受罚、真诚道歉
家长不是万能的, 在许下诺言之后可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没能遵守诺言。孩子满心期待之后毫无结果, 一定会失落至极。家长可以采用几种方式对待自己的食言, 直接面对, 接受惩罚, 给孩子做出表率。要真诚面对自己和孩子, 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并且解释原因, 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不要觉得孩子年龄小就忽略了这个过程, 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在道歉之后, 允许孩子表示不满, 允许孩子不理解。家长要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或者重新兑现自己的诺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一句话:“一诺千金, 表现出一个人诚信的品质。”一诺千金不仅仅是简单地兑现某个诺言, 更重要的是, 在与孩子交往中, 家长的品行可以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意识, 这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其价值不可估量。
家庭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 是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要认真学习的课程。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步, 发挥着启蒙作用与奠基作用。在众多的品质当中, 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相当重视诚信品质的培养, 这是道德品质的关键组成部分, 是公民与人交往的通行证。想要培养幼儿的诚信品德, 家长要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要在教育中讲究策略, 要多开展自我反思, 和孩子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海波, 幼儿诚信品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研究》, 2008 (104) :178-179。
[2]、王春杰翁天英浅谈幼儿诚信品质及研究,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251-252。
[3]、岳东梅, 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3) :97-101。
[4]、关鸿羽,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