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论文

2024-05-12

环境地理论文(共11篇)

环境地理论文 篇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知识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研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资源环境遥感等资源利用和环境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方法。

<<<返回目录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主干课程

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 (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 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 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 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 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 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

<<<返回目录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设置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面向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从事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生产在线质量检测和监控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突出培养学生从事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所需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质量控制等一般技术性问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环境地理论文 篇2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英国全境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终年湿润,灾害性天气很少见。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英国人的心理趋于稳定,英国人温文尔雅,带雨伞、穿西服的绅士形象无疑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近现代史上,四面环海的岛国环境成为英国的一道安全屏障,使英国多次免受欧洲大陆战争灾难的影响,英国人形成了对岛国环境牢固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还为英国发展航海技术、对外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16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岛国的优越地理环境和辉煌历史给了英国人无比的骄傲和自信,形成了对外界排斥和看不起的孤傲性格。

英国人的孤傲体现在感情不外露,不爱和陌生人交谈,在礼貌的外表下有一颗自大的心。如果外界对英国有些微词,很少听到他们反驳,在他们看来,外国人怎么看无所谓,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了。英国人的优越感和自信还体现在尊重英国古老传统方面,有人说,英国人尊重传统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在火箭能上天的今天,王室成员还动不动就坐马车;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运动员不穿传统的白色运动服就不让比赛。还有那些伦敦街头近百年的老电话亭、人们手上拿的大雨伞、法官戴的假发等等,无不透露出英国人性格中保守又自信的一面。

日本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群岛国家,但自然环境却比英国恶劣的多。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5%,平原面积狭小而分散,最大的关东平原,其宽也不过200公里左右。日本的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4.6%,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日本的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发展所必须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等都大量依赖进口。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日本人认识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只有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日本人勤劳、节俭的民族性格就来源于此。强烈的忧患意识还使日本人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人认识到要发展就必须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日本古代曾全力模仿和学习我国的隋唐文化,近代又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

日本还是一个台风、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习惯了大自然给予的灾难,养成了忍耐、顺从的性格。多年的灾害教育还培养了日本人在灾害面前的淡定和有秩序。2011年,日本人在大地震、海啸、核电危机面前保持着良好的秩序,互帮互助,不偷不抢,耐心地排长队等巴士、买食物,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忍耐意味着能量的积蓄,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要求释放。因此,日本人的性格结构中包含了忍耐和突发的双重特征。日本电影中最经典的男子汉形象是这样一种类型:平时沉默寡言,表情冷淡,忍受着压抑和委曲,内心深处却蕴藏着非凡的激情,一到紧急关头猝然发作,身手不凡。

另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是俄罗斯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个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革命家托洛茨基曾说过:“俄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社会上和历史上都介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在不同的时期,有时接近这一边,有时接近另一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碰撞必然会影响到俄罗斯人的性格,使俄罗斯人性格表现为明显的缺乏理性、易走极端的特点。如我国刚建国时曾受到过苏联人大规模的无私援助,不到10年的时间里帮我国建设了150多个项目,而两国关系破裂后苏联人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土地,广阔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人的“大国意识”和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俄国有句谚语说:“炉里有什么,桌上有什么。”反映了俄罗斯人待客时倾其所有、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降水偏少。漫长又严寒的冬天容易让人感到肃穆和压抑,这样的气候在造就俄罗斯人忧郁性格的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忍耐力和顽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全世界看到了俄罗斯人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民族精神。

环境地理论文 篇3

一、关于环境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就是有关资源的内容,这是让学生科学资源观得到合理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资源有着很大的特性,比如说资源的有限性、有价性和有主性等方面。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资源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二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资源的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关注点,但是关注点主要放在了资源有限这个角度上,对资源有主和有价这些方面的关注明显是不够的。想当然这样的教育是有所缺陷的,不利于学生对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为了能够让中学地理课程关于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念成为预设目标,必须将资源有主和资源有价这些观念的内容贯穿到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自然资源是有主的,不能随意占有及使用,它是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同时,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有偿使用。

同时,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指的是自然除了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比如,在初中地理关于海洋生物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增加海洋生物这一方面的知识外,还应当树立起保护海洋中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生命的意识,培养起热爱自然,关注地理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批判思维能力。那么,什么是地理批判性思维呢?就是要冷静考虑具体的地理问题,对地理事物要进行有主见的分析评价,对那些所谓的权威意见不迷信,要把握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力。在实际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客观地理知识,却总是忽略了对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可是,在这样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在思维品质方面具备批判性的人,才能在地理学科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且研究出相应的地理成果。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从我国的表面情况来看,我国的确是地域辽阔,并且有着丰富的物产。但是,在分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状,我国人口众多,如果从人均这个角度来考虑,就能够得出这样一个人口负担让我们不再乐观的结论。学生通过讨论,并且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对“地大物博”这个词语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否定,相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说,认识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辩证对待,批判性地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具体的识别能力。所以,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对具体的地理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培养起正确的批判观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题的一些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是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从感性慢慢过渡到理性中去。此外,还可以组织其他相关的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比如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等。或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环境知识信息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必要的、有优势的,而且要把环境教育贯彻始终,就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说在讲授地理环境这一课时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们明白在享受自然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让自然环境得到我们的爱护。在具体的地理环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涉及到多门学科,涉及到很多课程,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知识,让环境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目标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教育。

地理环境作文 篇4

我们现在所指的中西文化的概念,“中”主要是指以黄河中、下游流域及长江流域为轴心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或称中国文化:“西”则主要是指以爱琴海、地中海为中心兴起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或称西方文化。从这一定义上,我们就能看出,文明的起源首先要依赖于地理环境。人的聚集、互动、生产乃至文明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温和宜人的地理环境。因此,环境作为一种横向决定因素,奠定了文化的基础。

西方的地理环境在以前就不适于农耕,土地不肥沃,地中海一带非常贫瘠。所以,在这种土地资源条件下,西方人若不远走他乡,就无法生存。西方的河和海很多,像地中海这种内海,虽然不产什么东西,可是作为航路却很方便,是连接许多周边国家的交通要道。地中海周围有很多国家,只要有船,彼此交往起来就很方便,可以进行海上的贸易。所以商业也就相对发达了。

西方的这种环境使其必然地向流动性和融合性发展,强调独立,以及个人主义。西方民族的这种战争性格也是由于其所处环境造成的,他要生存,就必须应对环境的挑战,因而造就了他们性格中的坚忍以及残忍,同时导致其各民族之间长期互相斗争不断,这种历史过程渐渐就塑造构成了西方人的性格倾向:一种崇尚竞争取胜的社会心态。所以西方的发展迅速而有力,对于新事物也比较容易接受。他们对于文化的吸收不是批判而是学习,是以“学而为我用”为最终目标的。

相反,中国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周围全是平原,但是却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挡自然灾害,四周除东面沿海以外其余三面皆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十分不方便,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专心于农耕经济,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然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但是直到今天,中国的大部分文化还是与千百年前的中国文化相同。这样的背景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的特征,并且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使之绵延不绝。

环境地理论文 篇5

今天听了萧老师高一地理第三单元第七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过后,内心感触非常深刻,在听课之后写出了这些要点供教学思考所用,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部分教学者说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

一、关于三维目标。

从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2.通过阅读教材和学习活动,能够解释和绘制地理过程示意图;

3.能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理教学,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完成以下课堂教学任务。

(一)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三)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教学者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

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性还不够;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

3.教师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全面的体现出来;

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自然之道》语文教学反思

★ 自然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 自然教学随笔

★ 自然教学总结

环境地理论文 篇6

【教学重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

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 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 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 “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 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地理教案《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总结)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

镜泊湖自然地理环境考察 篇7

1. 镜泊湖地质地貌环境。

地理专业所进行的野外地理实习主要区域在镜泊湖。镜泊湖坐落于黑龙江省南部牡丹江地区宁安县境内,处于北纬43°3′~44°2′,东经128°54′~129°10′。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的微微群山之中,镜泊湖距离牡丹江市大约90km,距宁安市60km。镜泊湖为火山堰塞湖,镜泊火山为密山敦化火山带的一部分,受密山—敦化断裂影响,火山活动频繁。多次发生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火山多次喷溢,早在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早期阶段也曾发生了早期、中期、晚期和近期玄武岩喷发,第四纪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岩浆堵塞牡丹江河道形成镜泊湖,世界第二高山堰塞湖,中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全湖的面积约为90km2,平均水深40m,湖水的浅处蒲草丛生,天气稍微晴朗时,能形成草甸。湖水十分清澈,湖水流经东京城、宁安县最后到达牡丹江市,终与牡丹江汇聚一起。镜泊湖有典型、稀有、系统、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水体、峡谷、湿地等自然地质,是进行地质、地貌等综合自然地理实习的极佳去处,为地理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以镜泊湖为中心,周围是断块剥蚀的低山,海拔高度大约600m~700m,相对高度约为300m~400m,最高的山应属当地的老黑山,大约是911m,主要的组成矿物是橄榄岩和玄武岩。低山的主要组成矿物是花岗岩。其次是熔岩台地,面积大约为200km2,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微熔岩地貌类型,有熔岩陇、熔岩陷阱、熔岩隧道等。而该地区最著名的地貌即是镜泊湖地区的一万年前的休眠火山群爆发,大量的熔岩喷出,待岩浆冷却、收缩后,火山顶部就塌陷下来,而在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什么地貌?)树木、森林等。

镜泊湖的西侧主要是花岗岩,属张广才岭;东侧主要是新近纪玄武岩,属老爷岭,玄武岩是由位于大干泡一带的镜泊火山群喷溢出来的。火山的分布受北东向的密山—敦化深断裂及其次一级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的控制,属板块内部构造环境。火山呈截顶圆锥状,属中心式喷发。湖长西侧还有一分岔,系尔站河下游被湖水淹没所致。湖的南端是牡丹江及其支流入湖的河口,呈扇形三角洲发育,有上湖三泡——东大泡、西大泡、靠山泡,泡中芦苇丛生。湖岸曲折多变,群山起伏,森林密布,林木苍翠,湖中多岛屿,湖水自南而北逐渐加深,呈现山青水碧的高山湖泊。

2. 镜泊湖土壤环境。

取土壤区域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县,地理位置为东经东经128°54′~129°10′,北纬43°3′~44°2′,海拔300m~1000m,年均气温4.1°C,干燥度小于1,属于湿润地区,土壤类型是淋溶土,以草甸暗棕壤为主,然后对某一样方土壤在垂直方向进行挖剖,按照颜色、质地结构、含水量这几个方面分析。该样方的表现至2cm处是枯树落叶层,即为有机质层(A0层),是由周围的树木落叶堆积形成的。从有机质层至25cm处,是腐殖质积累表层(A1层),该层呈暗棕色,是轻壤土,形状是小颗粒状态,土壤有点潮,该层的土壤结构属于稍紧实的结构,而且存在大量的植物根系,大多数是虚根系。从腐殖质积累表层至45cm处的土壤颜色呈浅棕色,是轻—中壤土,土壤的形状也变成了圆滑的粒状,同AH层的土壤一样潮,且稍紧实,存在少量的植物根系。从45cm处以下是淀积层(B层),该层的土壤呈现的颜色是棕色,土壤的形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小棱块状,属于中壤土,是土壤的新生体,含有铁—铝胶膜,土壤紧实。最后一层既为母质层。而后,我们对其他几个样方也进行了挖剖,均属于暗棕壤土。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暗棕土壤比较广泛。该地区的土壤是暗棕壤所以使周围的树木生长茂盛,也是该地区木材产地之一,因而,该地区如果要发展其他的作物可以是大豆、玉米等,如果有条件可以发展养蜂、果树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也要及时关注土壤的变化,因为暗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但在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

观察不同区域的土壤,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由于形状部位、母质类型、植被类型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呈不同的特征,分析土壤不同特征,对于合理的利用土壤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镜泊湖动物环境。

我们在熔岩台地区观察了土壤动物的变化情况。这个地区的土壤较薄,水分少,周围环境条件差。所以我们有选择性的选取了四个典型样方,面积大小都是50cm×50cm。分别从土壤动物的类型、丰富度、数量组成几个方面记录。在样方一中,我们发现了蚂蚁、蛹;样方二中有红蚂蚁、蚂蚁、蛹、甲虫;样方三中发现了甲虫、鞘翅目成虫、双翅目成虫;样方四中发现了蛴螬(金龟子幼虫)、蛹、蜘蛛、双翅目成虫、林翅目成虫、跳骚和无明显分节的线蚓。由这几个简单的样方调查法,我们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土壤动物逐渐丰富。在该地区同样能发现植物的旱生演替序列式按照地衣—苔藓—耐旱草本这样的顺序层层递进生长。

4. 镜泊湖植物环境。

在镜泊湖的苇子沟地区,我们观察到该地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和次生阔叶林地带。针叶林地带以红松、樟子松、胡枝子为主要植物群。红松大多数是典型的五针一束,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呈圆锥形。樟子松是二针一束,树冠浅绿,针叶短,扭曲程度大,树皮浅褐,树皮剥落大。胡枝子为落叶灌木,小枝有棱,小叶3枚,是全缘叶,宽椭圆形,先端圆钝或凹,下面灰绿色,两面疏被平伏毛。总状花序腋生,全部成为顶生圆锥花序状,有长的总花梗。花疏,花冠紫色或玫瑰红色,是属于而次生落叶阔叶林带郁闭度大,林下草木茂盛,主要种类是檬古栎,该种类树干坚挺、果实坚硬,是红松破坏的次生阔叶林树种。

二、镜泊湖环境考察对策设计

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足迹可谓遍布了整个镜泊湖,而正好那几天是下雨天,所以道路状况十分恶劣,由此提出将遥感测量运用到实地勘察。目前我国的遥感信息即有国外的TM、SPOT、JERS-1ERS、NOAA等卫星资料,而我国的本土卫星资料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多。所以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对镜泊湖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和植物种类以及对植物的生物量作出估算,其步骤如下。

1.遥感测试点的分布。选择东京城区进行遥感测试,获得该地植物的光谱特征,通过遥感影像从土壤背影中分出植被覆盖区域并对植物类型进行划分,区分是林场或森林,进而可以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森林或草场。

2.监测植被的长势可以从所获得的遥感数据中反演出植被的各种重要参数,例如叶面积指数(LAI)、叶子宽度、平均也倾角、植被层平均厚度、树冠形状等。这类问题应该运用遥感数据定量分析方法和反演技术,可以采用植被指数或者与高光谱植物的波谱曲线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更加详细精确的结论。

3.对于估算出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若干物理量。如植被表面水分蒸腾量、光合作用强度、叶表面温度以及植被的生长健康状况可以根据所获得的遥感数据和已有的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建立估产模型。

4.对植物类型的细化区分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叶子组织结构、所含叶绿素和水分的不同所具有的光谱特征不同来加以区分,或者也可以利用植物的物候期差异和生态条件来区分。

通过遥感对植被的监测和解译即可以对植被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服务,又能减少成本,缩短实地考察时间,也能建立起长期的数据模型,为日后的观察提供有效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李阳兵,谢德体,魏朝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J].土壤学报,2004,41(2):196-202.

[2]李岫荣,李春艳.镜泊湖(湖区)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2,8(3):95-102.

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篇8

[关键词]挖掘教材课堂渗透环境意识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全球问题,培养和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是当今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项职责和义务,在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渗透、促进强化环境教育,可以达到加强环境教育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高中新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渗透环境教育,就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效果。如在讲述水环境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全球因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严重环境问题,诸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河流出现断流,工业和城市生活缺水所带来的问题等,并且要对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设想,让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逐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和途径,让学生树立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引导,促进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惜环境,爱护资源,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引导之中加以培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得以思想观念上的提高,从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意识,并积极保护环境。

如在学习“大气环境问题及保护”内容时,通过教材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当前的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于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臭氧层出现空洞等一系列的大气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通过教学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人地协调发展意识,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损害子孙后代;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能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组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存效益的统一,才能走上正确的发展强国之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三、注意开展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地理环境教育中,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到环境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从感知中得到理性的提高。又如请环保局的同志去做科学的专题讲座,普及环境知识,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另外,还可以结合“地球日”与“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在讲述我国天气状况知识的教学中,可通过指导学生到野外进行气象观测的活动,从组织学生观测记录和绘制图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气象观测的技能,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材料和数据,结合学过的气象知识,分析当地的气候变化特征、成因及本地大气污染和治理的措施等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写出科学小论文,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从而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四、提高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促进环境教育

中学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实践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主要设计者与实施者,其环境素养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环境教育的效果。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的知识:(1)深悟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具备正确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3)具有关注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意识;(4)善于发现环境教育资源;(5)善于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手段,指导学生提高环境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之中得心应手地结合教材内容,更好地开展课程资源,联系实际生活,优化课堂质量,渗透环境教育。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去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现象和情景,通过情景再现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对人类的影响等,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新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师,要求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明确的教育理念,这就必须主动学习地理学科和教育学科前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文化素养,勇于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渗透环境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岩石、矿物、矿产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在教学中如果所用的岩石或矿物标本是学生或教师亲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认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图像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地理环境演化趋势论文 篇10

一、引言

现在的地理学主要是为了揭示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能否实现资源与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给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证明,据实践表明,它已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门极具价值的学科。地理环境是指人类所生存发展必需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的文明创新、科研成果、不断进步都是建立在和它不断地进行“信息”互换的基础上,它的演变趋势也紧密关系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在这么多年的科技进步当中,人类也根据全球系统性研究,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集成、探讨和发展,进而对所研究的地理环境进行重现、集成建模、操控、预测并及时作出影响和评价,总结出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揭示它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相应的高科技技术,将现实中的地理环境转化为虚拟的地理环境,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真实的地理环境演变,也为开发平台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规律

几亿年来,树木、山石、河川、动物等都在不断地进化,有些腐烂的动植物经岁月的洗礼沉淀累积下来,形成了石油等各种资源,来供我们生存,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开放的大型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理论,它的演化发展就是耗散结构的发展。下面就来简要分析一下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

(一)自然地理环境演化具有方向性。地理环境的演化和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例如白天和黑夜,四季的交替等等,这些都不是原地打转,而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在地理环境的各圈层中来说,岩石圈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四层,且是有规律可循的,绝对不会说反过来,地壳之后是地幔;在水圈的演变之中,先是由结晶水的形式储存在了地球的内部,再通过蒸发成雨降落下来,在地势较低处、低洼处汇集形成了海,这时的海还是低盐少水的,之后再形成了如今看到的“现代型”高盐多水的海;再看看脚踩的土地,它的土壤也是经演化后才形成的,通过物理的风化和化学的风化,使得钙质土变成硅质土再形成现在的铁铝土。

(二)原始的地理环境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在46亿年前,地球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宇宙物质和星云组成,46亿年后,由当时的主要能源———热能提供能量,由于地球的内部聚集了大量的热气,导致许多地球上的物质熔化并喷射出大量的岩浆、水蒸气和各种气体,就形成了之后所说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在当时来说,许多物质都受到了限制,就在37~20亿年前,由于地壳的不断增厚主要能源由热能转化为太阳辐射,且三大圈之间不断转化,使得三大圈逐渐结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原始的地理系统正式形成。

(三)天然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海洋中的有机物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合成了具有生命的异养细菌,它由于食物匮乏,逐渐开始产生自养生物,即为叶绿素,可进行化合作用,随着各大圈层的发展、迁移,慢慢进化出了生物圈,氧气也在不断地增加,二氧化碳在不断减少,而且开始出现了臭氧层。在距今14亿年前,海洋生物逐渐登陆上岸,接收到太阳辐射之后,大量繁殖,组成了更加多样且复杂的生态系统。

(四)人类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距今大约二三百万年之前,人类成功从动物界当中分化出来,接着在人类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进步和演化:狩猎、取火种、耕作、畜牧、制造、后工业等。

三、地理环境受到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影响而生成的演化

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是有规律的,它往往根据它所在的区域位置上的环境而改变,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地理环境演化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人口大幅度增长带来的变化。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同地,人口的数量也大大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的“野心”,企图征服整个自然,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都有,对于正面说,一定的人口增长可以刺激到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间接影响到自然环境,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比如说会有专业的保护环境的组织出现等,负面的影响就是,人口增多有的地方就会肆意开垦土地,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若位置不恰当,还会引发灾难。

(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变化。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之前,聚落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具有规则性的,乡村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现代城市就呈现出高效率和大规模还有专业化生产等特点。城市是唯一将人、社会、经济三者联系起来的载体。城市向自然不断索取,逐渐出现了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绿化比例少、规划失误等问题,有的地区已导致当地的矿业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地理环境的演化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

(三)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工业的发达使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对资源的索取量几乎呈现指数型增长方式,因为工业产品的制作需要多样且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第一,这些会导致自然中出现严重的资源匮乏,导致地理环境中的低熵越来越少,尤其是化石能源,第二,在开采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工厂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大量的热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过多的排放会引发不可预估的灾难,资源的过度开采、滥砍滥伐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会使地表出现严重的“改观”,影响到地理环境演化的方向,例如出现土质疏松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现象等。事实证明,必要的工业改造有利于自然地理的演变,但是过度的工业化会对自然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结语

地理课堂中的环境素养教育 篇11

一、地理教师的环境教育素养

环境教育素养是指环境教育工作者在具备一定环境素养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环境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善于发现并运用有效的环境教育资源,实施环境教育活动所具备的素养。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应该具备以下3个层面。

1.环境理解层面。

了解人地协调思想发展过程;了解世界与中国环境事件;了解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准确区分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事件及其影响;了解与认识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理解人地关系协调意义及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这一层面,能对以下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倡导使用绿色冰箱最主要目的是什么?哪种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世界迫切希望巴西保护的是哪一种资源?如何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大超过其直接经济价值?

2.环境意识价值观与行为层面。

(1)环保行为:积极组织参与环保专题教育或与此相关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废弃物做环保处理,当环保与个人经济发生矛盾时倾向于环保。

(2)对自然的态度:尊重自然规律,正确认识环境保护的伦理道德。如你认为“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

(3)环境全球观:深刻认识“地球村”这一概念;对不同类型国家在环境问题中的影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认识。

(4)环境意识培养:具备有关环境知识;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对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的哲学思考。

3.环境教育层面。

(1)教育技能方面:要做到环境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对环境教育资源的灵活驾驭与组织,优化选择教学方法与技巧。综合开展多样、高效的环境教育活动。

(2)教育意识方面:关注利用环境教育资源,通过教师潜意识的行为将其有机地融入地理教学中。在“植树节”、“世界水日”、“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等宣传日,展开环境教育系列宣传活动。

(3)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对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能力,具有对人类行为方式与环境关系的反省、批判思维能力,如对环境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二、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具体措施

1.引入环境话题,激发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热点问题,教师可通过阐述教材中的环境问题,阐明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机感,产生保护与治理环境的紧迫感,如在教学中举的过度包装的例子:据估算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需要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cm的大树为标准计算,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而包装的回收率不到总产量的30%,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是“森林穷国”。与之相对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近64%,属“森林富国”,而日本产品包装有严格规定,如果产品过度包装企业将受处罚。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商品也都倡导“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对比之下,更激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用积极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环境观。

运用环保成效的典范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会从探究中发现,发展经济以不损害环境为前提,并主动改善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认识到“善待自然也是善待人类自身”,这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利于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北京为2008年的奥运会改善城市环境,使北京的天空变蓝了、水变清了、噪声减少了,真正做到了“绿色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达了全世界的共同理想:保护地球、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在奥运会5个吉祥物中,除“火娃”外,其余4个都是动物,其本身都具有很重要的环境保护宣传意义。国家体育场“鸟巢”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从外观到内部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通过案例,学生形成对环境的深刻认识,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充实而有价值。

3.绘制环境地图。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地图不再是那些具备专业的地理学科和环境学科知识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环境地图的制作中。由学生自行绘制的环境地图便是环境教育中一种充满活力的手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户外观察和地图制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学生环境地图是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看法,这种认识和看法要比学生得到相关的环境知识更重要。学生环境地图的主题可以划分为8类:大气环境问题、水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噪声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垃圾问题等。选择哪种地图进行绘制是由学生决定的,这样更体现了学生所认识、所关心的环境状况,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只有在环境感受中获得亲身体会,才能保证环境意识和素质培养的落实。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事业就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随手可做的事很多,如不乱扔杂物,保护花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抵制贺卡,不买过度包装商品。结合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物节;利用板报、班会、小报、演讲等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总之,在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环境教育素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素养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锻炼宝宝左右脑的手指游戏下一篇:野蜂飞舞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