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中的化学

2024-09-01

环境污染中的化学(通用9篇)

环境污染中的化学 篇1

环境科学中的化学问题环境水质学中的几个化学前沿问题

摘要:本文讨论环境化学学科的范畴、组成及特色.介绍环境水质科学技术中与微界面水质过程有关的几个前沿热点,诸如水体颗粒物、有毒化学品、悬浮沉积物、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等的发展概况及核心内容.作 者:汤鸿霄 Tang Hongxiao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期 刊:化学进展 ISTICSCIPKU Journal:PROGRESS IN CHEMISTRY年,卷(期):2000,12(4)分类号:X13 X52关键词:环境化学 微界面 有毒化学品 沉积物 絮凝剂

环境污染中的化学 篇2

环境是一个多介质系统。这个系统由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组成。一旦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中, 它不会停留在最初排放的介质中, 而是通过一系列迁移转化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运动。因此, 在解决环境化学问题时必须考虑环境所有介质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即化学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问题。然而, 传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往往只是关注某一个介质, 如污水处理只关注水这个介质。由于污水处理的曝气过程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从水中转入大气, 从而造成周围空气污染;最后的污泥处置, 则将残留在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从污水处理厂转移到土地中, 从而引起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 在《环境化学》教学中以多介质环境污染理念为主线能够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多介质环境的理念

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根据不同环境介质, 《环境化学》教材主要分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和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几个章节。为了强化多介质环境的理念,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从而将各章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1.1 大气环境化学

在大气环境化学一章中, 我们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例, 介绍了不同废水处理工艺对碳排放的贡献。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对、极其关注的重要课题, 是未来几十年当中, 国家、政府、商业和公民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2005年全球污水处理领域直接排放约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由于人口基数大, 以及快速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中国污水处理领域甲烷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世界第一, 占排放总量的21%。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模式的人均碳足迹为116.1 kg二氧化碳当量;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全过程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5.1 kg二氧化碳当量, 仅相当于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13%。分析结果表明, 大力建设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代表的低能耗、好氧型污水处理设施, 到2030年前, 乡村污水处理率达到70%的目标是环境和经济可持续的。实施城市污泥深度处置和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这两项措施, 2030年我国年减排潜力55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约占当前 (2005基准年) 全球污水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的8.7%, 这将是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做出的巨大贡献[1]。

1.2 水环境化学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水生植物异常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致使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是典型的水污染问题。在水环境化学一章中, 以水体富营养化为例介绍了大气沉降对水体氮、磷污染的贡献。研究表明, 氮、磷等营养元素经大气传输进入海洋、湖泊是水体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大气传输过程不仅能使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水体, 而且其通量可能接近于由河流等点污染源输送注入水体的污染物质通量, 从而对海洋、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重大影响。课堂上以太湖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太湖湖泊面积为2428 km, 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 km, 平均水深1.89 m, 最大深度仅4 m, 是典型的大型碟型浅水湖泊。调查发现在2002年7月-2003年6月间, 大气总氮和总磷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环湖河道等点源输入氮和磷总负荷的48.8%和46.2%[2], 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外源氮和磷是通过大气沉降而进入湖体的, 其中氮和磷的湿沉降分别占其外源输入的16.5%和7.3%[3]。此外, 随着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截污工程的实施, 通过污水排放而进入湖体的污染物正相对减少, 由大气沉降到水体的污染物所占比重很可能逐年增加, 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更为重要。

1.3 土壤环境化学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植物修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土壤环境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土壤环境化学这一章, 从多介质环境的角度介绍了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早在1983年, Chancy便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思想, 即植物修复。它实际上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 而该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 将植物收割, 焚烧后回收重金属即可将该种重金属移出土壤, 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从多介质环境的角度看, 超富集植物实际上是将重金属从土壤圈转移至生物圈。不过, 植物修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点[4]: (1) 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大多数地区存在季节限制, 这是目前限制超富集植物大规模应用的最重要原因。 (2) 个别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 生长缓慢。 (3) 个别超富集植物只对一种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 难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超标重金属。 (4) 不能100%的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且只能对表层土壤进行修复。 (5) 异地引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又成为目前新的研究方向[5]。

2 通过考核的方式强化多介质理念

为了进一步强化《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多介质理念, 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相关考核内容。我们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闭卷题 (占80%) 和结课小论文 (占20%) 。结课小论文的题目是以当前环境污染热点问题为主题, 要求学生结合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多介质环境理念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 还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3 结语

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多介质系统, 我们需要从多介质环境的整体效应出发考察化学污染物的运动规律及其控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同时还在期末考试中增加相关考核内容,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摘要:《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 特别是危及环境质量的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运动规律及其防治的科学。在解决环境化学问题时考虑环境所有介质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即化学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结合典型环境问题讲解其中涉及的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多介质理念

参考文献

[1]潘涛.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009.

[2]杨龙元, 秦伯强, 胡维平, 等.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J].海洋与湖沼, 2007, 38 (2) :104-110.

[3]Luo L, Qi, B, Song Y, Yang L.Seasonal and regional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in the Lake Taihu Basin, China[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7, 41 (12) :2674-2679.

[4]张继舟, 王宏韬, 袁磊, 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14) :134-139.

环境污染中的化学 篇3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育;应用化学;化学教学

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一些令人兴奋的发展的背后隐藏的以环节为代价的巨大的牺牲,因为很多经济水平以及物质享受是靠牺牲环境和有限资源来换取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恶劣问题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然而,人类也认识到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环境科学技术就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了。它在广泛的关注下,不断地发展进步,甚至在一些高等学校内产生了环境保护专业。为了在更好地保护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整个人类思想的觉悟和实际行动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的理念、意识和思想决定着世界的未来,因而,适时地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必要。 环境化学教育在现代教学领域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环境化学教育在应用化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理念,而且还能更深一步地累积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趣味性。

一、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化学工业的生产知识,更要懂得化工生产中的“三废”防治办法,树立环保理念

在《化学工艺学》中的硫酸工业一章里粗略地介绍了硫酸生产中的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硫酸是以硫铁矿为原料通过水净化处理而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危害性极大的工业“三废”——废气、废水以及废渣,如果不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就随便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在讲解完化学工艺知识之后,可以及时引领学生对硫酸生产中所带来的“三废”进行讨论,这样对于未来要从事化学专业领域工作的学生来讲有着深远的意义。讨论大概包括:“三废”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怎么处理和利用。

废气的主要成份是未转化完全的SO2、微量SO3以及酸雾。SO2是仅次于CO的最严重大气污染物质,它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大主要物质。FGD即烟气脱硫法是目前止世界上唯一大幅度应用于商业的治理SO2的办法,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主要应用于硫酸工业中,用液体吸收剂(Na2CO3水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副产亚硫酸钠。

废水的主要污染成份包括硫、酸砷、铁的化合物以及重金属。倘若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会严重污染水质,尤其是重金属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硫酸厂往往通过使用石灰乳中和处理方法来处理污水。

废渣包括Fe2O3、Fe3O4和其它重金属氧化物、硫酸盐和硅酸盐,如果不及时处理,非但会占用空间,还能造成粉尘污染,可溶性物质能够进一步污染地下水质。目前我国加以利用的硫铁矿渣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可以用来作为水泥助熔剂或者是炼铁原料。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懂得更多的硫酸生产工艺理论和技能知识,增强环保理念,学会硫酸“三废”的处理办法。

二、在学习石油化学工业的同时,让学生懂得汽油添加剂的严重污染性,增强环保意识

在《化学工艺学》中的石油化学工业一章中涉及到了辛烷值,它是汽油在發动机中燃烧的抗爆性指标。与此同时,还在汽油中添加了四乙基铅,它能够在汽油燃烧后通过二溴化铅的形式污染空气。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展开相关讨论。

MTBE即甲基叔丁基醚,曾替代过四乙基铅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而不会造成铅污染。后来研究发现MTBE会通过储油槽的裂缝渗透到地下,从而污染水源。美国相关研究得出,MTBE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同时会引发恶心、呕吐和身体不适等症状。后来,我们开始全面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在一定比例下混配,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减少尾气污染,降低油耗,节约能源。

三、通过对防晒化妆品引发臭氧层空洞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破坏的危害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在《精细化工》中提到过化妆品,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防晒化妆品。防晒化妆品的生产就是因为臭氧层的破坏。那么,臭氧层空洞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自1975年之后,南极每年早春的臭氧浓度减少30%,与过去的十几年相比,接近95%的臭氧层被破坏,与周围相比较就形成了一个“洞”,直径大约是上千公里。一些人工合成的含淥、溴的物质包括氟碌碳化合物(氟利昂和溴化物哈龙),紫外线能够使他们发生解离,从而释放出高活性的溴。据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的4次方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的破坏,会减弱其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增强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相关研究得出,臭氧层减少1%,其紫外线辐射能够引发更多白内障患者。同时,紫外线还能引发最常见的三种皮肤疾病。因而,防晒化妆品就诞生了,目的就是减少紫外线的辐射,有利于免疫系统的良性循环。全球已经采取了紧急措施来减少氟碌碳化合物的排放。根据各个国家间签订的相关协议,发达国家除一种可以延长到2005年后,而其余全部在2000年之前强力停止使用,其中发达国家可以延缓十年执行。

以上通过三个例子阐释了如何将环境化学渗透到教学中,适当地开展环境化学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理念,还能积累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对教育体制改革来讲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刘秀荣.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J].教育界. 2009年22期.

[2]赵映荷.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D].2010.

[3]张华丽.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探究[D].2010.

[4]李珊珊.在大学基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之探究[D].2007.

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篇4

曾凡超 环境工程112班 5802111081 论文摘要 有机化学基本都是从石油的分馏、裂化等方式中得到,因此会产生许多的副产物,有些副产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控制化学副产物的产生合理排放。

有机化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极其广泛的研究,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抑制一些有些污染物的产生,也可以在环境污染上进行一定的处理,达到防止环境污染、进行污染处理的作用。

有机化学学科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有机化学在一系列相关工业的基础,在能源、信息、材料、人口与健康、环境、国际计划的实施中,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有机化学 环境 副产物 污染 环境治理 有机物质

Abstract Organic Chemistry are basically from the oil fractionation, cracking, and it will produce many byproducts, some byproducts certai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refore to control the the chemical byproducts reasonable emissions.Organic Chemistry extremely extens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science, it comes to all aspects of life, use of organic chemistry methods can suppress the generation of some contaminants, processing can also be carried out 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rried the role of the pollution treatment.Organic Chemistry disciplines source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related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science.Organic Chemistry in the basis of a series of related industrial, energy, information, materials, population and health,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program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show to its height groundbreaking and great potential to solve major problems.Key word Organic Chemistry environment Byproduc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rganic matter

正文 有机化学课程是我国近些年开设的重点学科,近年来,该学科坚持以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围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环节,在学科领域上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经过建设,该学科在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有机化学在是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学期开始,我们进行了有机化学的学习。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是以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为主线,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由浅入深,从烃类着手,进而到含氧有机物,然后重点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糖、脂类、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化合物。除了对映异构除了介绍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外,还结合环境治理的应用,强调了手性分子的结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一些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结构新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功能物质的发现、制备和利用使得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化学课程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有机化学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环境科学。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课题,其中化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都是由化学创造和维持着的。虽然化工影响了生态环境,但将化学和化学品作为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代名词则泰国片面了。

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将今天应用广泛的煤转化为清洁燃料,以减少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甚至达到零排放零污染,将煤中的元素原子100%转化成对人类有益的有机产物,在环保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此外,农业生产当中为了增产,要使用化肥、农药,但是这些物质都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六六六和DDT是很有效的杀虫剂,但同事也是极难分解的化合物,大量的使用之后它们不仅在土壤中残留,也进入了作物并通过食物链进入牲畜乃至人体,因此这些氯的农药被加入了禁止使用的名单。尽管除虫菊酯类和有机农药应运而生,但这些产品仍然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开发绿色农药对有机化学家仍然是一大挑战,有机化学就要担当起产出残留时间短,药效更专一的农药,减轻环境的负担的使命。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化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新概念。绿色工艺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工艺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有机合成研究所追求的高校、高选择性、简捷、反应条件平和、原子经济性等目标一致,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将化学剂量的有机反应转换成催化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追求的目标,也是绿色工艺的重要方面。

有机合成化学是一门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上,它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传统”的合成化学方法以及依其建立起来的“传统”合成化学工业,对整个人类赖以生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往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治理、停产、甚至关闭,人们为治理环境污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世纪90年代初,化学家提出了与传统的“治理污染”不同的“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通过研究和改进化学化工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以至消除副产品或废弃物的生成,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绿色化学”的目标要求任何一个化学的活动,包括使用的化学原料,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是友好的。因而,绿色化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环境问题是有根本意义的。对于环境和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绿色化学的原理,有机合成化学方向的研究主要包括:合成方法学,高选择性反应,高效反应,绿色合成,新合成方法,试剂,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组合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迄今已知的约2000多万个化合物中,绝大多数属于有机化合物。近两个世纪来,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子键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分子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分子;它又为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材料,有机化学是一系列相关工业的基础,在能源、信息、材料、人口与健康、环境、国际计划的实施中,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努力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所以,有机化学是一门极具创新性的应用学科,应用有机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高效低毒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昆虫信息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具有潜在光、电、磁等功能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和有序组装,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功能分子的组装和自组装,从而得到新型具有光电磁性能的分子材料。

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学研究还面临着其他许多课题。像环境中微量、超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反应变化和迁移等都是对有机化学家极大的挑战。

从20世纪末开始,有机合成研究领域开始发生变化。对药物、农用化学品各种功能材料的需求,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出现使得大量新型有机分子的合成成为有机化学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建立分字库、发展分子多样性成了重要的课题。

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是近年有机合成中最受关注的领域。2001年不对称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又一次标志着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在当今科学界的重要地位。近两年手性纯化合物合成的报道仍然是有机化学中最突出的部分。诸如近年组合化学的方法成功的用到了不对称合成催化剂的筛选,对不对称合成中的非线性放大也有新的说法等。目前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虽然已有了很的进展,但从理念到方法上仍期待着新的、革命性的飞跃,而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

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 篇5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可就在化学给人类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在警告我们,臭氧层空洞威胁着我们,环保成了化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项重大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所以建立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时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有的多环芳烃类和含铅的化合物等具有致癌作用;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河流、湖泊等水体被污染后,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第二,被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As)、铬(Cr)、苯胺等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水体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这样的污水,容易诱发癌症。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生活垃圾。应当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被利用,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就会污染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一般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建立绿色化学 减少环境污染,倡绿色化学是刻不容缓。

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化学品事故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篇6

1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环境污染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一切由化学物质造成的人员、环境的伤害事故。从化学品事故救援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与危化品有关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某些意外情况,突发性地发生或人为地破坏,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大量泄漏,或伴随火灾、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在较大范围内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性事故[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毒物泄漏量大、波及范围广、伤害形式特殊、对人员和环境危害极大的特点。因为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燃烧、爆炸,释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会严重污染地表、水源,甚至会污染江河从而扩大危害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在事故处置中灭火剂和泄漏的有毒物料混合,控制不当极易进入污水管或雨排管线,流入江、河、湖、海,也会造成污染。消防灭火污水导致水污染是化工事故后发的次生灾害。

2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分析

2.1化学品事故处置队伍专业化程度和装备配备水平不高化学事故处置要做到科学、合理、高效,对指挥员专业知识、器材装备、战术指挥等提出了高于一般火灾处置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指挥员并非都具备深厚的化学专业知识,加之岗位交流频繁,部分指挥员专业处置能力较弱。化学危险品种类繁多,毒性复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除按国家要求的基本配备外,经济欠发达地区化学专业器材配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事故现场单纯依靠配备的常规检测仪器很难做到对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常常只能借助感官判断现场的气味、颜色、浓度而划分警戒区,这种不科学的做法常常给消防员带来很大的危险。同时,化学事故的特殊性也给现场指挥部提出要设立专业化战斗小组,如毒物侦检、警戒疏散、洗消中和、环境监测等小组,以免顾此失彼,但实际中受制于中队编制,战斗员数量有限,加之服役期满退役等因素造成专业小组很难做到专人专管。由于指挥员对化学事故处置程序的不熟悉和对现场的控制能力低,如忽视残液处理,导致污染区域进一步扩大,引发次生灾害,或者形

成新的起火点,甚至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例如1997年5月4日,重庆市长安化工总厂污水处理车间发生火灾,由于厂专职消防队在事故处置过程中未对污水处理池内二甲苯残液及时进行处理,引发爆炸,导致12人当场死亡。

2.2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美国消防协会副主席助理马蒂#亨利曾指出:/消防人员在没有弄清燃烧物性质时,最好的行动便是不采取行动。0虽然消防队员担负着扑救火灾的任务,但有些时候灭火并非是最佳的选择,有些情况宁可不救火也不能让其形成环境污染。当消防与环保发生矛盾时,指挥员必须审慎决策,这一先进的灭火理念正逐步被我国消防指挥员接受。2009年12月14日,昆明前兴路物流城不明化学物泄漏,泄漏物是从木质运输箱内在搬运时发生泄漏的,而泄漏物的信息无法查询,处置人员用沙土进行掩盖,但刺激性气味不断向周围扩散导致周围人员开始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后来通过挖坑填埋,用水稀释、喷洒洗消剂,再将少量废水引流到下水管道中。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水作为消防部队最常用的灭火剂在各种事故现场大量被使用,但水并不是万能的灭火剂,使用不当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爆炸和燃烧,如活泼金属和电石火灾就不能用水处置。因此,消防人员在没确定燃烧物的性质时,最好的行动便是不采取任何行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充分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分解消失,若将火扑灭有毒有害物质就会夹杂在消防水中流入自然环境,后果更加严重。

2.3灭火剂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泡沫灭火剂是消防部队处置原油及石油产品事故中最常用的一种灭火剂,有动物蛋白泡沫灭火剂、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等类型。蛋白泡沫灭火剂是由动物性蛋白质或植物性蛋白质水解产物组成的泡沫液。处置石油类事故使用动物蛋白泡沫灭火剂的优点主要是价格便宜,覆盖窒息效果好,但是在其接触火焰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气体。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是在蛋白泡沫灭火剂中加入含氟的表面活性剂,提高蛋白泡沫灭火剂的流动性和灭火效果,但它和蛋白泡沫灭火剂一样具有腐蚀性,保质期短、易变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没有臭味,保质期长,灭火效果优于其他灭火剂,但是其原料是不易自然降解的化学合成氟表面活性剂,其环保性备受质疑。

2.4工艺操作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在化工事故处置中常用工艺措施进行处置。所谓/工艺措施0是指关阀断料、开阀导流、火炬放空、排料泄压等措施。工艺措施在实际灭火救援中是不可替代的科学、有效的处置化工火灾和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技术手段,在事故现场指挥部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措施进行实施,通常由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操作工人具体操作。工艺处置在实际灭火救援中也会因人为的突发性事故导致更大的事故,如:2003年8月26日,浙江省富阳市金龙胶乳厂发生火灾,富阳消防大队灭火救援过程中,误将处于关闭状态的卸料口阀门打开,使2号反应釜内的物料外泄,遇明火发生爆炸,造成7名消防官兵受伤,同时导致部分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环境,造成新的事故损失。

2.5污水控制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在消防部队的化学事故处置中最常用的灭火剂就是水,处置时要控制用水量,不应该过量供水。要预先测算需要多少消防用水,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处理含有毒化学物质的消防废水。混杂了化学危险品的消防废水一旦处置不当,就会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引发污染事故。如将交通事故泄漏的永久性有机物冲入下水管道,造成下游河道污染;泄漏在高速公路的浓酸不是首先用碱性物质中和而是用水冲稀,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公路两侧植被、土壤被破坏等情形。

2.6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品事故的风险贯穿在危化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等各个环节。据统计,2005)2009年间,运输环节发生的化学品泄漏事故最多,占总数的31%。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动态的危险源,行驶过程中任何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一旦造成化学品大量泄漏极易引发环境污染。对污染区的洗消中和、环境监测、人员疏散等单纯靠消防部队单兵作战很难,必须依靠社会各部门联动。2000年9月29日,一辆载有10.28t氰化钠剧毒溶液的槽罐车在陕西省丹凤县不慎翻入路北侧约3m深的铁河内,致使5.1t氰化钠溶液外泄流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整个处置过程涉及环保、安监、交通等多部门联动。

3化学事故处置中防范环境污染的对策

3.1加强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及使用单位发生突发性事故的对策。辖区消防部队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研判事故发生的类型和特点,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到事故处置的复杂性,制定周到详实的预案。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事故处置的专家组成员、处置方法、侦检装备、洗消方法、污水处置等要有周密的安排,做到一旦事故发生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

3.2加强部门联动和跨区域救援的处置能力频发的化学品事故凸现出专业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的不足,消防部队虽然有人员集中、24小时备战、作战英勇、处置经验丰富等优势,拥有专业器材装备、高科技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完备的应急救援快速反应机制,但指挥员对化学事故处置、环境保护措施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环保部门具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精良的环境监测设备,能对环境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估,提出事故处置的科学建议,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两个部门的合作最大化有利于在处置中使环境危害最小化。2008年山西省朔州市组建了全国第一支/朔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0,该指挥中心设在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由应急救援队和专家组依托特勤中队50名官兵组成,指挥中心下设4个小组:现场监测组,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和现场保障组。朔州市此举为消防部队化学品事故处置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消防部队专业人才缺乏的不足,整合了地方资源,增强了环境保护能力,但联动的部门单是消防和环保还不够,还应包含气象、公用事业、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改变过去单一部门处置为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联合。同时,针对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污染的扩散性,还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挥系统,建立跨区域应急合作体系,做到组织、信息、资源三者统一。

3.3加强对指挥员的培训和引进化学品事故一旦发生,作为现场指挥员要做到科学处置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公安部消防局和各省消防总队都把化学事故处置能力的培训作为指挥员培训的重点内容,也专门组织化学事故救援培训班,这对提高指挥员处置化学事故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建立长期培训机制的同时还应注重指挥员队伍的人才保留,在引进大学生时增加化学、环境工程专业人员的名额,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这才是保障科学处置的根本。

3.4加大新型灭火剂研发和消防水源的拓展化学品事故处置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干粉等灭火剂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灭火救援中要始终坚持安全、可靠、有效、环保的要求,做到科学施救,合理把握灭火剂的使用量,既要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又要防止灭火剂及化学危险物品等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要加大对高效、低污染、环保灭火剂的研发,从根本上控制救援过程中次生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由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在灭火救援中应该拓展新的消防水源,改变目前使用市政自来水的现状。香港地区消防用水就是中水,还可以利用海水,厦门博坦仓储有限公司首家采用海水替代淡水作为消防水源,深圳也将海水淡化兼顾消防用水。

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篇7

1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994年, 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许许多多的中国企业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在“八五”期间, 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污染最严重时期, 每年的排尘量为2 300吨, 年排放二氧化硫量达14 610万吨。到本世纪末, 燃烧排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 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 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 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 据我国有关部门对532条河流的监测, 有436条河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推测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和固体废物已经超过1 000亿吨。

目前, 由于我国内地汽车油耗量高, 污染控制水平低, 已造成汽车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大城市交通干道的NO和CO严重超过国家标准, 汽车污染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些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 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如不加强环境教育和管理, 让不断增加的工业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就会给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应该从学校教育抓起。

2结合化学教学内容, 进行环境教育

2.1 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化学可以说是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 尾气的回收和利用, 废气的处理, 无不紧密地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紧扣教学大纲, 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 详细列出化学教学中各章节可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 有计划、有目的地施以环境教育。

2.1.1 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在进行CO性质教学中,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它可以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重者使人死亡, 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 (CO) 罐泄漏, 造成2.5万人死亡, 5万人双目失明。

在进行氮氧化物和硫氧化合物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知道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对人体也有害, 其毒性是CO的5倍,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 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

在进行卤代烃性质的教学中, 要介绍氟利昂 (CCI2F2) 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空洞, 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 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 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 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 到那时白内障患者数也会大增。

结合讲CO2性质, 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 使全球气温变暖, 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 将使冰川融化, 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2.1.2 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在讲金属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中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配合物, 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形物质, 导致人中毒。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水量有酚、芳烃等, 酚为五毒之首, 为致癌剂, 而且在低浓度时就使蛋白质变性。

在将CI2与苯酚的反应生成六氯环乙烷时, 向学生介绍有机氯农药易残留不易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内。例如:DDV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自主神经, 发生慢性中毒而致癌。

2.2 结合化学试验教学, 加强环保知识教育。

2.2.1 用最少的药品, 获最佳效果, 减少废弃物, 提高环保意识

化学试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 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 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 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 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切实可行的。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 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2.2.2 正确处理废弃物, 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 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 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能源以煤为主, 空气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严重污染, 这些酸性污染物与酸滴形成酸雨, 对人的危害比二氧化硫高10倍, 引起肺水肿, 使水体酸化, 可使鱼类绝迹, 尤其是重金属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专家研究确认,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化学实验中, 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 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 决不能随意倾倒, 造成环境污染, 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 (1) 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质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例如, 萃取后的苯和实验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烧;溴苯可以碱解;酸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用铅、铁等轻金属还原。 (2) 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变废为宝, 例如, 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作氯酸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 或施用于花、木、草、树系良好的化肥, 等等, 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2.2.3 重视化学实验中的环保知识教育

生产、防潮、治污一起抓, 保护环境, 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方针。过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 而没有注意环保知识的教育, 为此,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 把实际生产中防潮、治污的化学方法利用到化学中去, 消除“三废”污染。要运用化学知识, 利用化学实验研讨实际生产中的“三废”防治,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 完全可以采取封闭体系进行, 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 危害师生健康;或者, 对实验中产生的以及实验后残留的有毒气体进行适当处理, 消除危害。例如, 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都可以用碱液或水吸收;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实验可以在封闭式装置中进行, 硫化氢燃烧实验, 也可以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 使产生的二氧化硫经漏斗作用下通过其连接的U型管 (内盛稀氨水) , 吸收液可作化肥使用等等。

2.3 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作用

教师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以及环境教育能力的水平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为此,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 要经常搜集资料, 关心身边环保的新进展, 以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还应从学生切身问题入手, 抓住时机灌输环境意识,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 针对许多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室内装修的现实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了“室内装修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 自编调查问卷, 自己跑市场了解家具装修材料性质, 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 学生了解到许多环境知识, 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 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 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 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 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做菜过程始终开动抽油烟机, 以减少燃烧过程产生的CO2、CO、NO2等有害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室内禁止吸烟;注意家电的电磁波污染等等。总之, 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环境教育

一、新教材內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科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是当今化学新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新教材将环境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始自终贯穿与每个章节,并采用文字、图片、问题等多种形式,呈现和传递环境教育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在化学知识体系中融合环境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化学学科内容编排体系为主线,采用融合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了解相关环境的基本知识、技能,又通过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化学与环境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②插图中蕴涵环境教育信息,文中插图丰富,寓意深刻。③习题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新教材的习题编排涉及了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问题,以相关环境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践研究等活动,了解环境知识,增强环境道德情感。这些习题分布与“讨论”、“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活动与探究”、“习题”等栏目中,通过栏目的内容指示和行为指向,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行环境教育。

二、中考命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要求,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因此中考命题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亲身的感受中学习,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分析、理解和解决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一大主题。近两年的中考命题中涉及到环境问题的考题有:浓酸与浓碱泄漏和处理方法;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与防治措施;由于水源污染而引发的赤潮、水华现象的危害及如何治理水体污染、硬水软化、从自身做起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土壤酸化的处理方法;废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废电池引起的水源与土壤的污染、汽车尾气产生的空气污染、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方法等。这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命题策略,关注学生经验,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落点低,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环境教育

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在化学材料的学习中让学生收集家中各种不同材料的物品,带进课堂相互交流,讨论材料的质地、性能及废品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增加兴趣实验:如何鉴别无水酒精、自来水和纯净水、真假黄金、劣质奶粉、葡萄糖和淀粉、有毒塑料、蚕丝、棉纱与尼龙等。

2、结合化学实验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过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而没有注意环保知识的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重视环境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形成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规范实验操作,用最少量药品,获最佳效果。②挑战传统实验装置,推广微型化实验:有些传统实验试剂用量大,不仅浪费,而且污染严重,若改用微型实验,对毒性大、药品贵、耗量大、易燃、易爆、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它能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因此尽量使用点滴板、井穴做实验;提倡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制仪器,自行实验,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又节约了资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③正确回收处理实验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环境化学论文 篇9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学号:1166129108姓名:张华超

呼伦贝尔市农业 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呼伦贝尔市是我 国绿 色种养业较为发达 的地区,随着农 药化 肥等农用物资投的不断增加,工厂及城 乡生 活污水 排放量 的增 长以及规模化养殖场 的 涌现,农业面源 污 染状 况令人担忧.本 文对 主要污染 源及污 染现 状进行了客观评 述,同 时提 出了面源污 染的 综合防 治 策略。

关键词 :呼伦贝尔;农业;面源 污 染;现 状;防治

呼伦贝尔位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土地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100多万hm2。南部与兴安盟、东部与黑龙江省相连,西北和北部与俄罗斯交界,西与西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主要作物有大豆(近年每年播种面积约50万hm2)、玉米(15万hrri2)、小麦(6万hrri2)、油菜(10万hm2)、马铃薯(5万hm2)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生态环境较好、绿色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及农业废弃物逐年增多,若现在不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农田污染必将成为限制本地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主要污染源

在呼伦贝尔市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化学农药、化肥、工厂废液和城乡生活垃圾等。

1.2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1.2.1引发作物药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这是面源污染造成的最普遍的现象。如受除草剂污染的农田敏感作物几乎无法生长,即使能生存下来,一般也表现得矮小、畸形、黄化、白化、生育迟缓,其产量品质会受到显著影响。

1.2.2造成安全事故农药、化肥以及其它有毒化合物污染水源、空气和食物后,常引起人、畜、禽和水生生物中毒。近些年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已多次出现。近些年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已多次出现人畜中毒致死事件。另外国内外资料多次证明,许多有毒化合物通过富集,最终引起人身伤害;有些化肥污染水源和农作物后会积累有毒物质,比如氮肥常会转变成亚硝酸盐,人体摄入量超过一定额度,极易诱发癌变。

1.2.3危害生态环境农田受农药污染后,不仅会造成一些有益生物死亡,还会诱发有害生物产生抗性,有时还能激活一些有害微生物,应起人畜疾病。有人报道,2.4D污染后疫霉根腐病明显上升。有些地方剧毒药物污染后,田鼠的天敌大量死亡,田鼠危害明显加重。近几年有毒物质污染河流,已使许多小河鱼虾绝迹。

1.2.4影响农产品出口随着全琼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世界范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空前激烈。中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国际市场。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检测手段的加强,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己严重影响到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出口安全。许 多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农产品贸易保护,不断设置新的技术壁垒,其中“有害物质残留超标”是其最常用的借口。

2主要面源污染物及影响因素

2.1化学农药

2.1.1除草剂施用情况:呼伦贝尔市目前 除草剂销售约 占农药 总销售量 的 80 %,是本地使用量最大的农药种类,也是最主要 的污染源。现在几乎 10 0%的小麦、油菜和水稻田,90 % 的大豆田,60 %的玉米田每年 都要使用除草剂。有时还要喷施两遍。除草剂污染的影响因素

除草剂本身的 问题:目前常用的除草剂 中,大约有 50 %的种类为长残效类型,如大豆田用 的咪草烟、氯啥黄隆、氟磺 胺草醚、异恶草酮,小麦 田使用 的氯磺隆、甲黄 隆;油菜田使用 的胺苯磺隆和玉米田使用的阿特拉津等等。他们 的大范 围使用不仅使其它敏感作物在2一3a 内无法轮作,连续使用也常造成适用范围内的作物受药害。有些除草剂容易挥发移 ,如2.4一D、异恶草酮、氟乐灵、禾大壮等常造成作业区周围农田污染,引起敏感作物受害 因环境条件不适造成除草效果不佳 时,人们常重喷或补喷,使农田污染成倍增加。使用技术:目前本地农 民科学用药水平有待提高,综合防治的观念普遍缺乏,盲目用药现象较为常见。如咪草烟、豆磺’价格较低,农 民为 了追求最大的除草效果,常使用超过推荐用量 30 %一60 %的剂量用药;用药 时只考虑当年当时的效果,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对 以后 的影响;

2.12杀 虫剂,杀菌剂呼伦 贝尔市农田需要用药防治的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草低螟等少数几种。主要病 害有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 的根腐病以及果树、蔬菜 病害。目前常用 的杀虫剂、杀菌剂有:多克福种衣剂、甲拌磷(主要用于小麦、油菜拌种)、拟菊酷类农药(包括澳氰菊酷、高效氯氰菊醋、杀灭菊酷、氰戊菊酷等)、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灭杀毙、丁硫克百威、毗虫琳、艾维菌素、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等。剧毒种衣剂和甲拌磷由于残效期较长,对地下及苗期害虫有较好 的防效,但对天敌动物和施药,有时会造成伤害,有时可能会污染地下水源。拟菊酷类农药对人畜作物较安全,一旦污染对蜜蜂和鱼类危 害较大。杀虫杀菌剂使用较频繁,使用不当易造成污染。

2.2化肥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呼伦贝尔市化肥用量逐年上升,淋溶和流失也随之逐年加重。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按、硫酸钱、硫酸钾、氯化钾等,均属速 效化肥。施肥期不适、方法不当、雨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下常造成利用率下降,从而加重污染。据调查目前化肥利用率仅 30 %左右,其余部分大 多成 了农田生态及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受生产条件和栽培习惯的影响,加上化肥营养元素有效成分含量高,便于储运和使用,因而化肥仍是 目前农田补充营养 的主要手段,厩肥、秸秆还田、休 闲压青只能在较小范 围内进行。

2.3工业 和 生 活垃圾

近几年呼伦贝尔市城市治污己引起关注,但工厂废液 污染 河流和 地下 水源 的事件 尚未 从根 本上杜绝,乡镇村屯农 副产品加工点(如小淀粉厂)废液污染也开始逐年增多。城乡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现象还较普遍,对邻近农 田影响较大,尤其是塑料袋和垃圾粉尘随风飞扬,散落农田,对作物 生长十分不利。

2.4畜禽养殖废弃物 和其 它污 染 源

城镇近郊近年规模养殖场、屠宰场数量大增,随之而来 的是畜禽粪便、冲洗液污染。处理不及时,不仅污染 空气,还 常滋生虫蝇,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和农田。污染农田,出现亚硝 酸盐积累和作物沤根。地膜覆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温抗早、增产措施,每年使用 面积 都有(l.5-2)万hm2.但地膜 降解慢不宜回收,白色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农场和农户还存在烧荒、焚烧小麦、油菜等作物秸秆的现象,不仅污染空气,有时还可能引起山林和草原火灾 3面临污染的综合防治策略

(1)加强农业环保执法 力度,加强地方法规 的建立和完善,做好农业污染危害性的科普宣传工作,尽快唤起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调动地方和 部 门的积极性,落实防污治污责任制。环保、农业、工商、税务等部 门应统一行动,分工协作,齐抓共 管,坚 持不懈,不 留死角。防治污染还必须打破地方保护,经济发展、兴办工业决不能以牺牲农田生态环境为代价。

(3)加大面源污染监测检查力度,完善各种机制,增加有关科研投入。争取在短期内彻底摸清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途径、污染物和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积 极探讨化害为利综合利用 的途径,为综合防治打下 良好基础。在调查研 究的基础 上建立 并完善面源污染的预报预警制度。

(4)加强农药综合管理,不断提高施药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剧毒及高残留农药 的生产、销售 和使用,鼓励无公害农药的应用推广。对高毒高残 留农药能取消的要坚决取消,。综合考虑各项影 响因素,因地制宜 的选取适合的药剂种类和剂 型,充分考虑农药轮 换、复混、增 加助剂等措施,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使用化学农药应和生物农药相结合,有害生物 的药剂 防治应和农业 防治、物理机械 防治等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施药还要和作物增产提质技术相合,大力培育、引进和推广抗病虫的农作物新品种,提倡保健栽培,逐步减轻种植业对农药的倚赖。

(5)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流 失和淋溶。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农田抗灾能力。增加土 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保水保肥水平。根据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不 同生育期的需肥 特 点,测土配方,分层分 阶段施肥,提高化肥吸收利用率。不断改进化肥性能和施肥方法 ,提倡化肥、有机肥配合使用,合理运用化肥缓释剂,增加叶面肥使用面积。

(6)其他污染源 的综合治理

对于工厂和生活污水应从源 头开始治理,尽量做到分类集中,处理后排放。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排污 费收取额度,同时扩 建污水处理厂,增大 治污能力。生活垃圾也应分类集 中,当作资源进行开发,尽量回收利用。大力推广可降解地膜,不符合环保要求 的地膜要坚决取缔。田间难降解农膜要积极回收利用。养殖场要相对集中,同时治污设施要配套,否则 不予审批。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区,养殖场可以和有机肥厂、农场实行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共同发展。废弃秸秆可 以通过粉碎还田、氨化饲料、作造纸板材原料充分利用。

参考 文献

1谭亚军,李少 难,孙利.农药对 水生态环境的影 响.农药.203,42(l2):12~14

2戴奋奋.简论我 国施药技术 的发 展趋 势植物保护.2 004,30(4):5一8

3王险峰,关成宏,辛明远.关于除草剂田间药效安全性评价方法问题的探讨

农药.20 04,43(l):5~9

4苏少泉.我国东北地区除草剂 使用及 问题.农药.2 004,4 3(2):5 3一5

5苏 少泉,腾春红,王春林.欧盟对农药的重新评 定与我国除草剂品种发展

.农药.2 004,4 3(9):3 85一38 8)

上一篇:牵挂作文400字:永远的牵挂下一篇: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