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共13篇)
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 篇1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卡特教练》
系别:工商管理系
班级:市场营销0942
姓名:范玉琴
学号:200911208218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为组织科学地选人,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能够帮组织科学地育人,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够帮助组织科学地用人,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能够帮助组织科学地留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使员工形成与组织一致的价值观,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为组织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而《卡特教练》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深谙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篮球教练,是怎样把一群无组织、无纪律、无梦想的“散兵游勇”变成一个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斗志昂扬的团队的过程。因此,这部影片无论是对于管理学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学,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下面我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很多,如“要素有用”原理,它是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各有自身的长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任何员工都是有用的准则,关键是要如何发现他们的可用之处以及创造他们可用的条件。在《卡特教练》这部影片中,正是卡特的这种信念的支撑才使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这支球队、没有放弃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失败,对于我们而言,从此将一去不复返;虽然我们上赛季的主要得分手走了,但我想我们的新主要得分手马上就要诞生了”“我不认为你们只有5个人能考上大学,如果你们了解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很棒”;正如他自己所做:在Cruz先生赌气离开球队又被迫回来时,卡特欣然欢迎他的回归。如“激励强化”原理,它是指要通过恰当的激励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心理动机,使其达到充分发挥积极性、努力工作的结果。卡特在对里士满队训练时经常采取激励手段,“你们还很强,但他们快虚脱了,你们是最棒的”“你们最怕的是什么,你们最怕的是自己无法估计的力量,它是你们光明的一面,而不是你们黑暗的一面”“我认为你们有打大学篮球的实
力,在座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正是这种激励,让里士满队军心大增,在短短四个月内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二、员工培训与开发
员工培训与开发对于一个企业和员工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其次,它可以稳定与激活员工队伍;最后,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对于员工而言,首先,它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其次,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最后,可以培养员工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上述意义的达到,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
在原则层面上来说,培训要把握“按需培训”、“把员工意愿、素质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的道理。所谓“按需培训”,即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不断满足企业与员工的培训需求,使培训的内容能够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有用武之地。在《卡特教练》中,卡特在来里士满队任教前曾仔细观看了他们的比赛,明确了他们的优缺点,即“你们的射篮没有问题,但你们在赛场上的跑动很有问题”。因此,他就制定出了体力训练的项目,从而使球员在跑步方面这块儿“短板”的障碍得以消除。在他们连赢了4场比赛后,卡特又针对Worm和Junior在赛场上连续五次犯规被罚下场、四次投篮不进的情况,开展了“基本技能训练”。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里士满队连赢17场比赛,成功杀进了加利福尼亚州级比赛。而所谓“把员工意愿、素质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即把资金投向边际收益最大的方向,尽量挑选一些员工感兴趣同时企业也关注的内容。如卡特知道这些球员喜欢女孩子,就用不同女孩子的名字来代替枯燥乏味的策略,戴安娜喋喋不休,象征人盯人紧逼防守,黛兰古灵精怪,象征设套诱防,琳达冰雪聪明,象征拆挡。
在合理组织培训层面上来说,卡特向我们证明,员工的培训离不开对他们正确的分析,如“员工是否有足够的受训准备?员工是否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端正的态度来参加培训?员工的家庭情况是否允许他们参加培训?”等等。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员工是否有足够的受训准备”,在卡特刚刚到达里士满队时,Craz显然还难以接受被这样一位他自己看不惯的“黑鬼”领导,而卡特
也执意让他离开训练馆,因为卡特知道,当员工在各个层面对培训的内容抵触时,这项培训就不应该对他开展下去,否则就是事倍功半。其次,对于第二个问题“员工是否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端正的态度来参加培训”,当Craz意识到自己无法离开球队而被迫回来时,卡特以“5000个俯卧撑,1000个自杀式来回跑,星期五前做完”作为他回队的条件,可能我们初看时会觉得卡特非常绝情和模式化,但从后面Craz的表现来看,卡特也是苦口婆心,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Craz就无法跟上整个队的进度,到时吃亏的还是他自己。最后,对于第三个问题“员工的家庭情况是否允许他们参加培训”,卡特和球员们的家长、老师反复沟通,并迫使他们签订合同,使自己的训练计划成功开展有了更为强大的后盾支持。
在培训效果评估层面上来说,卡特不仅仅注重短期利益,更加看重长期影响,即信度(一项培训成果的长期稳定度和可信度)。如在里士满队最终没能赢得他们的劲敌———圣弗朗西斯科队的时候,他说:“你们表现的就像个冠军,因为冠军总是昂着头,虽然今天我们比赛没有胜利,但你们得到了胜利的精髓,那是有些人一辈子要去找寻的。我来的时候只想带一支球队,可最后我带出了一群学生,我只想带一群男孩儿,可你们现在都成了男人”。他教给了队员一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信念,比赛的输赢只是过眼云烟,人们很快就会将其淡忘,但信念却往往会支撑人走完一生的道路。因此,在这些球员离开球队,前往大学以后,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Lyle四年后拿到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Cruz成为先发后卫,Worm成为控球后卫,Damien考入西点军校。
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使他们认可战略目标,提升工作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动率,从而实现“双赢”。卡特一反过去老师“只重比赛,不重成绩”的做法,强调篮球和课本齐头并进,替球员们的未来着想,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们的平均学分要达到2.3分,每一门课程都不得缺席,上课必须坐在班上的前几排,只要这样,就可以拿到运动奖学金的标准”“在这些科目上学好再结合你们的篮球技术,就可以使你们考入大学”,为了实现他这个目标,卡特甚至要求老
师每周交给他一份学习进度报告,在得知大多数人的成绩不及格时,他甚至关闭体育馆,取消比赛,不惜受到家长和校方的强烈指责。然而最后的结局也是可喜可贺的,里士满队不但连赢17场,而且还有5名球员拿到了奖学金,6名球员考入大学。因为他们这时深切感受到,篮球和课本不是为父母而打而读,不是为教练而打而读,而是为自己的未来而打而读。
总而言之,这部影片值得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学习,学习怎样树立权威,学习怎样抓住重点并讲究策略,学习处理问题员工,学习挖掘每个人的长处。
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 篇2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 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 处理已发生的危机, 以减少损失, 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 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其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1]
根据危机发展的规律, 我们可以将公共危机管理分为监测、预警, 预控、预防, 应急处理, 评估、恢复等共四个阶段。[2]
二、从中美两国的灾难探视两国危机管理能力
2005年8月29日, “卡特里娜”飓风重创了美国墨西哥沿岸的地区, 造成至少1800多人死亡, 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大半个中国有震感。截至本文完稿, 地震中遇难者人数已达69181人, 失踪17398人, 受伤374008人, 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
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考验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也考验了一个国家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本文将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对中美两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进行分析和比较。
首先是监测与预警阶段。美国的国家飓风 (监测) 中心 (NHC) 在卡特里娜飓风来临的前3天就发布了一个飓风警报, 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州做好准备, 但却没能相应地启动后续的一系列危机处理程序, 因而影响了预警机制的功能发挥。
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国国内地震专家表示地震目前不可能提前得到准确预警。但紧接着发生在日本的里氏7.2级地震却给这些专家的言论一个讽刺性的打击——日本气象厅提前发布地震警告——有限的数秒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挽救生命的效用。
由此可见,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并不完善。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等的限制, 中国的灾害预警系统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的确还亟待提高。[3]
第二是预控、预防阶段。美国国家危机反应系统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至今已基本形成了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 (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指挥下的体系完整、各部门协调充分、信息传递迅速的事前预警、事中反应快速、事后救助及时的国家危机反应系统。[4]除了政府建立危机反应系统之外, 美国每年也组织民众进行各种年度防灾演习, 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出现时的反应能力。
对于地震灾害, 中国政府在90年代就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但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却是在2003年的非典之后才正式提上政府工作日程。2005年1月, 国务院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及25件专项应急预案, 80件部门应急预案。这意味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危机管理机制。中国各级政府现正逐渐重视加强公民的危机防范意识, 但一些防灾演习往往是走过场, 民众参与度和影响力不高。
由此看来, 无论是在民众意识上或是在政府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上来讲, 中国的预防预控能力都难与美国相提并论。
第三阶段是应急处理。尽管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已经提前预警, 但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 直到灾情严重的消息传出来后才开始作出相应的行动。“卡特里娜”风灾初期的救援工作是迟缓且无序的。首先是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和清楚明快的行动, 在许多方面也表现出专业水准的缺失。其次对灾难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和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的重视不够也导致对受困灾民的救助和撤离工作进展缓慢。再者是没有做好与传媒、公众的沟通工作, 使危机处理缺乏一个公正、有利的舆论环境, 谣言满天飞, 导致民心不定。天灾、人祸使人们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 警察辞职, 抢劫、强奸、自杀和其他暴力行为剧增。而遭到最多谴责的是总统布什的救灾行动。他在接到飓风袭击的消息后, 并没有马上中止度假;其救灾政策也多偏向富人。
2008年5月12日, 8级强烈地震猝然降临中国四川汶川, 在这场无法逆料的空前灾难面前, 中国政府两小时以内启动全部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 从分析收集受灾情况到上报中央并启动应急预案, 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 而从下达命令部署到部队出动, 仅仅2小时多!?这已经达到了启动国家应急预案和部队快速部署的极限。在通往灾区的道路全部瘫痪的情况下, 上万军人冒着大雨和余震徒步强行军进入灾区进行救援。在这次救灾行动中, 共投入兵力十万多。与之同时的是全实况的新闻输送, 恢复通讯与医疗措施的跟进等对救援工作非常重要的行动。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冒险深入震中, 亲临一线察看灾情, 指挥营救。中国政府以民为本的救灾战略, 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周到的部署;对民生疾苦的倾力关注, 对人类生命的尊重, 为普通遇难公民设立国悼日, 显示了国家、军队、民众三者沟通关系的深入。灾区以及受波及的城镇人心稳定沉着, 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
大地震震出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中国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 对人民负责任的心态, 是这次救灾行动中的大亮点。这正是美国在卡特里娜风灾救援行动中所缺乏的。中国的救援行动不仅得到本国人民相当高的满意度, 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强大、成熟、有力、有序、有效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最后是评估和恢复。“卡特里娜”飓风风灾后美国总统布什进度缓慢的灾后重建工作, 招致许多批评。甚至许多人批评说布什政府的政策是其种族歧视的表现。直到风灾过去后一年, 原本承诺1100亿美元的灾后重建资金, 只落实了440亿美元, 而许多灾区的情况跟受灾时没多大变化。
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国政府在一个月内宣布灾后重建工作开始, 并出台了许多关于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通知和文件, 成立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暂定8年完成重建。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条例, 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灾后重建和救灾同样重要。中国政府迅速进入灾后重建状态和布什政府的进度缓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结论
尽管美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但是当出现危机时政府的行动却令人大失所望, 其机制也没有起相应效应。可以说, “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揭开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丑恶的一面, 也暴露了其对世人吹嘘的民主和平, 尊重人权的美好制度的不足和虚伪。反观中国, 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特别是预警机制和预控机制, 还有民众和政府对灾难的认识不足, 是导致其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中国政府在灾难发生后以人为本, 积极进行处理和恢复, 民众自救和灾后自助意识良好, 使灾害产生的损失减低到最小。
由此看来, 机制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中国社会现在最缺乏的。但灾难发生后的政府和民众应对灾难的态度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汶川地震后, 中国政府需要做的除了进行灾后重建之外, 还要加强其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中国民众除了帮助政府进行灾后重建外, 还应该提高自身对危机的认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注释
1[1]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页。
2[2]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35页。
3[3]魏文彪:《日本地震预警制度值得借鉴》
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 篇3
【关键词】卡特教练 篮球 教体结合 运动员管理
《卡特教练》是美国著名的体育励志电影之一,萨缪尔杰克逊扮演了颇具争议的高中篮球教练卡特。他带领校篮球队坚持教体结合理念,不断拼搏,将屡败屡战的篮球队训练成为篮球场上的常胜将军。在这部电影里,他使学生相信,是学校的教育指引并带领这些篮球队员选对了人生道路。
电影《卡特教练》的现实背景与剧情简介
1.电影《卡特教练》剧情简介
《卡特教练》根据肯·卡特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篮球教练卡特的名字在1999年的1月4日登上了《纽约时报》。其实不是他率领的里士满高中球队创下的辉煌比赛成绩,而是他的一个决定让他登上了《纽约时报》。卡特决定对训练馆进行暂时关闭,让所有队员离开训练去图书馆复习功课,除非这些学员的学分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可以恢复篮球训练。卡特从开始任教起,就同这些学员签订了具体协议,不仅对相应的篮球训练严格要求,同时要求其他课业的学分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否则绝不放水。
2.电影《卡特教练》对“教体结合”的诠释
《卡特教练》的社会意义之一是对“教体结合”教学模式的肯定,这也是对教育中重视德育的肯定。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就是让运动员先接受文化教育,然后才是运动训练。“教体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德育并重,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其在体育中倡导、注重培养德技兼备的人才,这与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殊路同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注重体能的训练,由“体”切入,最终实现“体教结合”的教、训模式。
坚持教体结合的相关分析
1.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
卡特毕业于里士满高中。这所高中的社区环境比较恶劣,学校也没有相对充足的经费,学校的毕业率非常低,学校排名总在最后,高中毕业之后不能考上大学。在这样一所学校毕业的卡特知道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身边的队友却基本不重视学习,有的队员因为犯罪进入了监狱,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被杀。卡特在上完大学之后,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可是,里士满高中在卡特毕业20年以后,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卡特希望通过自己坚持的“教体结合”的球队训练以及管理原则,让学校的状况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变。在卡特看来,运动员的身份首先应该是学生,只有先做好学生,才能有资格成为运动员。
2.教体结合的目标
在电影《卡特教练》中,卡特教练总是强调打篮球只是一项运动特长,暗示学生们的具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卡特强调队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夺冠,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育人成才。在卡特良好的指导下,球队获得了13场连胜,同时,最终夺得了22届湾丘锦标赛冠军。但是,绝大多数队员都没有遵照合约规定,没有对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业成绩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所以,卡特教练决定将训练馆关闭,让学生走向图书馆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卡特教练将禁赛的真正原因解释给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在高中阶段要努力读书,通过系统的文化学习进入大学,因为体育只是人生的一段课程,而学习文化是一生的课程。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们才能战胜自己,战胜社会,最终赢得自己的未来。卡特教练通过自己的教导,试图让学生明白,球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只是一场彩排,人生有更多的“比赛”。当时,卡特只是里士满学校的一名篮球队教练,这所学校当时的毕业率比较低,只有一半左右,并且只有6%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所以,卡特教练不再局限于他的体育训练,而是积极努力让体育回归教育,将体育作为教育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这也是“教体结合”的基本目标。
3.教体结合的策略
卡特教练这样做冒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因为这脱离了自己的训练范围。但是,卡特坚持倡导和推行“教体结合”,并最后获得了胜利。卡特为了实现“教体结合”的教学效果,实施了以下策略:
第一,卡特积极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卡特担任教练之后,向校长说出自己的训练方式,并且与每个队员签署了学习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要进行学习训练,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不能进行打球。起初,校长也觉得卡特教练的这种策略是比较好的,会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威胁感。但是,校长后来发现卡特教练竟然真的按照合同进行训练,特别是学校篮球队在接连赛事中获得胜利后,发展前途比较好的时候卡特竟然对队员禁球。校长非常愤怒,让卡特教练马上停止他的禁球行动。第二,卡特教练向学生明白讲述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来向学生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家长都逐步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学校决定取消禁球。对此,卡特决定不再担任学校篮球队教练,毅然辞职。可是卡特走到体育馆里收拾自己行李的时候,看到被他感化的学生正在体育馆里认真读书,他的心中蓦然涌起无限冲动,感到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成长。
可以说,卡特的教学理论在这时候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最终,学生也对卡特教练的这种教育理念给予了认可。影片中,学生与任课教师密切联系合作,同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学习,最后全队的学生们都通过了具体的学业标准,获得了比赛资格。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却被顺利完成了。虽然在后来的州冠军比赛中,里士满高中篮球队最终没有获得胜利。但是,在当年的毕业考试中,球队中有6人考上了大学,并且有5名学生获得了奖学金。这正如卡特教练说的:“经过4个月的训练,篮球队员已经成为了学生。我来训练这些男孩,他们却成长为了标准的男人。”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理想的成功,最终实现了卡特教练“教体结合”的梦想。
卡特的篮球训练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仅仅是一名教练,同时也是一名教育者。因此,从第一次训练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尊重、守时、遵守契约这些具体规范给予了队员。在后来不断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求运动员严格服从教练规则。让运动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同时要尊重对手,最终促进学生运动员的社会化,将“教体结合”的真正含义展示出来。
结 语
在《卡特教练》这部电影中,卡特教练完美地诠释了“教体结合”的教育内涵、意义和价值。影片不仅展示了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策略和目标,还从管理、社会认知和教育理念等方面预示更多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裨益良多,同时,《卡特教练》作为一部励志体育影片,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是莫大的启迪。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过渡的进程中,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需要深思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陶渊.江苏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籍管理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王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6):29-32.
[3]亢莉,高慧林.影片《卡特教练》中的成功教育因素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卡特教练 篇4
如果说《卡特教练》这一部电影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电影,那么它更是一部孩子成长的电影,卡特教练在电影中用他的语言行动述说着他理念与思想“学校的教育塑造并指引队员走上了正确的人生之路,而不仅仅是篮球比赛。”
“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我们最深的恐惧是不可限量的能力,让我们害怕的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亮,一个小小的角色并不能为世界服务,发光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失去光泽的,所以,在你身边的人不会有不安全的感觉,我们都要发光,像小孩子想的那样,不只是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这样想,我们所有人都这样想,我们让我们自己发光的时候,就会无意中影响到别人也这样做。因此,我们会摆脱自己的恐惧,我们的表现会自动影响别人。”这段短短的40秒的对话讲出了无数人的内心,“恐惧”,我们在恐惧着什么,为何而恐惧,如何的对待恐惧。这是灵魂的归处。
里士满是一个工人阶层聚居的城市,高失业率使得人们饱偿贫困和生活的重压,跟随卡特学习篮球的45个孩子中许多都来自单亲家庭,像科比和沙克一样有名有钱是许多队员的梦想,许多家长已经将篮球视为孩子冲出里士满、获取成功的唯一方式。
卡特教练是一位精神导师而不是一位单单的篮球教练。
在卡特的教学词典里,作为一名高中篮球队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毅力、纪律和团队精神,足够的学分成为了开展训练的必要条件。卡特教练在上任的第一天就要求队员们和他签订一个协议,如果队员不团结或平均成绩达不到2.3分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同时还要求他们打领带,上课要坐在第一排。此时的队员对他的做法不屑一顾,而且满口脏话,这时卡特教练又教他们要有自尊,要尊重自己,但要有尊严的前提是要学会尊重他人。要求学生在同他讲话的时候必须带上“先生”作为尊重。电影中的第一场比赛,就是以里士满失败告终,学生们也似乎对这个结果习以为常;卡特教练执教以后,里士满取得了几场洲际比赛的胜利, 学生们又开始骄傲自满起来,并在场上用一些粗俗的语言去辱骂对方,卡特教练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育了这群孩子去尊重自己的对手。
卡特教练是一位斗士,在媒体、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压力下,坚持自己。
原因倒不是他所率领的里士满高中球队所创下的气势如虹的比赛成绩,而是他做出的一个决定:暂时关闭训练馆,所有队员到图书馆复习功课,直到学分达标方可恢复训练。有一时卡特教练的决定成了大众议论的焦点,有人赞赏他视篮球为命的品格,但更多的人对他的举动表示不解,甚至是批评„„
在30年前他也曾代表里士满在此打篮球,但如今他的队友们呢?有的在坐牢,有的被杀死,所以他要改革,不仅要教队员们打球,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很好的生存的这个社会上。黑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就要学习,上大学,所以他对他的队员要求才会如
此严格,达不到要求决不解除禁赛。
卡特教练在训练这批学生的时候,并没有一开始就教授他们篮球技巧,而是让他们不停的做“自杀”,做俯卧撑,练基本功,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们正是凭着这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胜利。卡特教练自己的儿子在篮球训练的时候迟到,也会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相同的处罚。
面对强敌他们有些胆怯,在卡特教练的鼓励下,他们恢复信心,尽全力去比赛,比赛异常激励,最后关头他们因一球之差,败给了对方。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努力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他们虽然败了,但他们敢于面对这种局面,他们成长了,他们在卡特教练的领导下,不仅学会了打篮球,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团结,懂得了求知,懂得了做人。
卡特教练相信一切成就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切改变都是渐入佳境,而前提是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恒心。他说:“如果你一天只改进百分之一,那么一百天后就是百分之百!很多孩子都曾直言不讳的对我,他想成名,他想像科比和奥尼尔一样日进斗金,而我告诉他们,成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简化的,就像餐后甜点永远不可能最先摆上餐桌一样,而且科比和奥尼尔都只有一个,你需要的是下定决心,坚信自己会成为超级球星。”
观卡特教练有感 篇5
作为一名即将中考的学生,我在脑中无时不刻想的就是:在中考,我要赢,要赢下这场决定人生的考试。赢,仿佛就决定了未来。
“失败已经停止,接下来你们会成为赢家。”这是卡特在面对一堆随意打篮球的孩子说的话。这些孩子一开始完全迷失在了输的地方,而找不到出口。卡特的出现,卡特所做的,渐渐地影响着他们,他们开始效仿,开始乖乖地训练着。
学业和篮球,是卡特要求他们都做到的,因为只有都做到,人生才有多的出路,而在里士满这个学校,二者似乎不可能同时做到。卡特顶住家长和学校的压力,坚守着原则,他看到了这些男孩身上的不足,认为目前学业比他们的成就更重要,为此,封球开始了。
最后,在争夺州冠的比赛上,一个个传球,一个个抢断与盖帽,一个个投篮得分,他们打得很尽兴,可是他们遭遇了这个赛季的第一次失败,被绝杀了。他们在经历最灿烂的时光后,成为了一个输家,他们没能赢得他们最想取得胜利。
但是,他们真的输了吗?我觉得不是,他们超越了自己,改变了自己。从一个“队员”一个“男孩子”成长成了“学生”“男人”,这个过程蜕变合情合理。他们从原先的打架斗殴,混日子,变到了穿西装,干净整齐地参加仪式,赛后对对手表示尊重,分享着打球的愉悦。他们获得了人生的胜利。
卡特,一个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教练,没有带领球队赢得胜利,但却教导了极大的人生哲理。他赢得了人心,他成了一个赢家。
《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6
最后一次观影,我们接触到了另外一个改编于真实故事的美国电影《卡特教练》,影片讲述了一个原本从未在任何比赛中获胜的高中篮球队是如何在一名教练的带领下走出屡战屡败并且最终走向成功。
卡特教练在上任的第一天就要求队员们签订一个协议,如果队员不团结或平均成绩达不到2.3分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同时还要求他们打领带,上课要坐在第一排。然而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队员的认可,相反却得到的是不屑和蔑视。然而,从这之,卡特教练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教练,更多地,他教会了这些队员如何去对待自己,如何去对待对手、朋友,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及如何去活的更有意义。
英语中有句古老的谚语是这样说的,Follow the three R’s: respect for yourself;respect for others an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all your actions.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许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忽略,或是因为生活的负担太重,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和精力去放下重担悔悟一下生活的真谛,或者是我们被生活的一些琐事所缠绕,以至于让我们在生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长久下去,也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初衷,慢慢地,我们也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也会去忽视别人的价值,于是,我们的生活似乎是被一些看不见的隔断分割开来,生活中除了自我,剩下的也还是迷失的自我。也许这个时候却是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去回头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像电影中的那些队员一样,在卡特教练的指导下逐渐找到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比如纪律,包括自律,还比如尊敬,也包括自重,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协作。也许这些都是人性的本源,而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有像卡特这样的导师为迷茫中的我们指点迷津,与此同时也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去发现自身的优点,去发现别人的慷慨和温暖,去寻找一个真正的人生意义。
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 篇7
美《卡特教练》由托马斯·卡特导演, 马克·斯沃和约翰·盖汀斯编剧, 知名美国黑人演员塞缪尔·杰克逊领衔主演, 是一部以真实人物肯·卡特教练为原型改编的篮球题材电影, 上映以来获得不少好评。本文拟用电影学理论分析《卡特教练》的艺术手法, 在此基础上论述《卡特教练》中对美国篮球文化的镜像呈现和传播。
电影开头, 卡特教练出场是从远景镜头到近景镜头的过渡, 随着人物的移动移步换景, 进入篮球场。好莱坞电影介绍人物出场时为了设置悬念常采用特写镜头。片头这一处理方式非常平实, 虽然不及特写或大特写吸引眼球, 但是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人物出场虽然没有台词只有动作, 黑人演员塞缪尔•杰克逊严肃的表情, 坚毅的眼神, 自信的谈吐在电影开场不久就给观众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系列艺术手法的目的是表明卡特教练不俗的社会地位。
在美国历史上, 黑人通过超强的运动能力在社会上崭露头角, 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迈克尔乔丹这样的明星。“篮球仍是当代美国体育中最有种族性的一个, 最能展示美国黑人对他们所进入的体育项目的统治。在当今的职业队或大学球队, 没有哪支队伍能离开黑人年轻球员的天赋而富有竞争力。这些黑人球员在大城市贫民区的体育馆或学校球场练就了一身球技。”
“特写是电影影像中的特殊元素, 能够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 是电影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电影中表现卡特教练深夜在办公室查看球员惨不忍睹的学习成绩时悲愤的心情, 景别以近景、特写为主, 将其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在镜头前放大, 这一段落虽然没有台词,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演员塞缪尔•杰克逊在这一段落的个人表演相当出色, 饱含情感, 富有张力, 能够感染观众。卡特教练在铁丝网窗户前自我宣泄的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演员的最佳表演。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首次提出微相表演学说:“演员面对镜头, 需建立一种对镜头的感觉, 要有把丰富的, 真实细腻的角色心理状态在放大的镜头前面表现出来的冲动, 这是影视演员必不可少的职业意识, 也是演员成熟的主要标志。”
《卡特教练》是人物传记类的剧情片, 主题以人物为中心, 虽然情节很重要, 但剧情的铺垫和发展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的, 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电影中为塑造卡特教练威严的形象频繁使用带有导演主观评价的仰角镜头, 除了刻画人物, 更重要的是正面肯定人物, 这和美国文化中崇尚英雄的文化契合。卡特与前任教练的谈话, 前者坐后者站, 仰拍卡特, 俯拍前任教练, 这一拍摄角度对比是一种隐喻。电影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 也是电影的海报图片, 这一分多钟的长镜头是最能体现导演对人物正面颂扬态度的画面。镜头从一个滚动篮球的篮球入画开始, 随后从地面往上摇, 卡特教练西装革履, 脚踩篮球, 目视前方的形象慢慢完整呈现在画面中, 最后定格。然后随实现移动镜头左右摇, 落幅停在一副印有肯·卡特名字的锦旗上。这场戏的本质是卡特教练的内心独白, 表现了卡特对篮球真谛的思考, 没有独白, 演员看似没有表演的表演内涵更为丰富,
固定长镜头拍摄人物侧面, 轮廓光的使用, 视觉效果上人物身上仿佛堵上了一层金边, 烘托人物高大, 威严, 自信。暖色调的配色与内心积极的信仰相得益彰。卡特教练坚信自己的执教理念是正确的, 是最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他坚持认为比篮球更重要的是读书考大学, 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才能让黑人孩子远离子弹和毒品, 才能走向属于自己真正的篮球之路。
电影卡特教练经典名言带有美国文化的励志色彩, 属于风格化的对白。除了励志语言, 还承袭了美式语言风格, 简洁幽默, 讽刺, 善用比喻、俚语使剧情更具吸引力, Hip-hop和R&B的音乐风格穿插其中使稍显沉闷的叙事增加了不少娱乐性。电影从导演到主演几乎都是美籍黑人, 选择黑人音乐作为电影插曲合乎情理, 配合了画面的需要, 烘托了气氛。电影中有不少篮球比赛的精彩场面在剪辑时采用慢镜头, 制造了特殊视觉效果, 展现了篮球运动的速度和力量, 运动员身体动作的流畅和优雅, 视觉效果可以和美国NBA、NCAA比赛的转播效果相媲美。
体育与电影都是人类关注度较高的生活娱乐方式,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尤其是美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娱乐性是体育与电影兼有的特点, 《卡特教练》体现了电影与篮球运动结合, 在传播健康、快乐、正能量理念等方面起着推动作用。
美国是第一篮球大国, 非裔美国人是篮球运动项目的主力军, 随着非裔美国人的运动成绩瞩目, 非裔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黑人种族歧视、吸毒贩毒、街头斗殴、未婚先孕等问题也成为了美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导演和编剧通过电影告诉观众真相并引导反思。当电影中卡特教练多次在训练场上板着脸孔说话时, 也正是导演托马斯卡特在为电影观众制造思考的机会, 卡特教练每一次球员训话, 都是针砭时弊, 直指美国社会问题。
卡特在电影中的自信、强势、威严正是美国世界第一强国形象的缩影。通过电影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使美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银幕上折射出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美国的超强文化软实力。电影中涉及到的团队意识, 契约精神, 身份认同, 体教并重, 个人英雄主义等具有美国社会特色的情节元素, 使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手法在无形当中为构建美国国家形象添砖加瓦。
《卡特教练》体现了体育的动感与电影动态本质的高度契合, 但电影不可能和体育完全同步, 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要把它当作载体和元素去拍而不是固定的类型模式拍, 适当融入青春元素、恋爱元素、家庭元素的融入, 更完整, 更有生活真实感, 展现一般体育比赛无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量福.美国社会的犄角旮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苏牧.荣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8
这是根据美国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观看这部剧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卡特教练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以下方面:
1、尊重与平等
第一次同他的学生见面时,他要求学生在同他讲话的时候必须带上“先生”作为尊重,在学会尊重别人的同时,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在他训练这支球队的时候,他坚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在篮球训练的时候迟到了,也还是会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受到相应的惩罚。„
2、注重基础知识教育
在第一次见面时,卡特跟他们签订了一份合同,要求他们的总平均成绩保持在2.3以上,并且要上每一门课程,而且要坐在前排。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中,虽然他们一直在比赛中赢球,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达标,卡特教练毅然决定锁上篮球馆,禁球,取消比赛。虽然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反对,但是他依旧是锁着篮球馆,不让他们继续打球,直到里士满篮球队里的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达标,才可以继续打球。后来,卡特终于让孩子们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当学校为孩子们打开训练馆时,而孩子们却选择了学习。最后毕业时,5名队员拿到了大学奖学金,6名队员考上了大学,并在大学的篮球队里都成为主力队员。
3、强调技能学习
卡特教练曾是两届全美明星,在担任教练之前,他一直保持着得分、助攻、抢断的纪录,所以,他是一个篮球技能十分出色的人。在他执教期间,他加大球员训练强度,以此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并且采用一些有趣的战术名字来组织练球,使队员在赛场灵活的跑动,从而赢球。事实证明,他的方法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效。„
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卡特教练为自己的队员树立了目标,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他们也是可以进入州赛的,而所有的队员都怀着这样的梦想,奋力拼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曾一直问他的一个队员同一个问题: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球队中的克鲁兹说出了答案:我最怕的是我们的前途无量。我们真正怕的是我们光明的一面,不是我们阴暗的一面。随波逐流者一世徒劳,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成就,卡特教练以此激发了队员对于生活和未来的希望,鼓励他们努力奋斗,为了美好的明天。
…
《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9
在影片中《卡特教练》的种种行为及言谈举止,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他身上进一步了解什么叫做“建设者”,由此真正感受到世界因为它而更美丽。
影片中演绎了《卡特教练》的成长过程及身边后来发生的事情。事情是他在上学的时候也喜欢蓝球,他的同学很多和他一样喜欢篮球,在篮球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文化课上没有下足功夫,自然也考取不上大学,因没有上大学,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业情况也不好。最后走上社会犯罪率极高,有的坐牢,吸毒等等。卡特教练是名黑人,在美国黑色种族人群普遍地位很低,他不希望生活在这片美国土地上的黑人孩子们因为没有文化,步入他们长辈们的一些后尘。他愿意放下自己的事业去担任一个学校的孩子们篮球教练。目的就是想通过他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在执教过程当中,卡特教练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卡特教练坚持自己的原则时候,也让我看到了有的时候“狠”就是“爱”。当对学生有要求,严格时也会促使他们进步更快。例如影片当中他会要求学员无条件的要完成它的一些体能训练目标。家校合一也很关键。卡特教练在这件事情上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签约,有着共同约定,因有约定,再后来执行的过程当中就减少了很多阻力。在这个环节让我学习到的是在生活中在要有事先约定,这样就不会出现扯皮的事情。
人性总是有弱点的,例如贪恋舒适区,取得成绩就容易出现自满,卡特教练带领了这群学生一样,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这群学生打球处处赢得掌声的时候,学生出现了自满的情况和在外面放纵自己,卡特教练告诉他们应有更高的目标,要自爱。这群学生不愿意学习。让他们明白自己现在不学习,将来就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或者在坐的其中一个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唯有行动改变。当一个人真正发心是为他人好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这群学生最后从不愿意学习到相互帮助,主动学习。这让我想起什么叫“贵人”,这就是“贵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人处于无明之中,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提醒,那将就少走很多弯路。事实上也证明在卡特教练带领的这支队伍当中,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这群学生是幸运的。
卡特教练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是高度自尊,走出去总是西装革领带,给到我的印象是很高贵,不卑不亢,很有素养。同时他在带领学生的时候喊学生都叫先生。传递给同学们的信号就是你是高贵的,你要自尊自强。当只有把自己定位很高的时候,在生活中便会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指,在不经意间一些陋习也会改掉。例如:这群学生称自己为黑鬼,卡特教练告诉到他们的是你自己都这样用这个词的话,就等于是教别人也就这样称呼你。这是不自尊的体现。
在卡特教练与他孩子互动时,看到的是信任,放手。把学习的任务,责任交还给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是需要我们向他学习的一个点。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也源于我们的智慧不够。
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10
我一向觉得,打动人心的电影会由内到外地带你走进故事,走进主人公的内心——《肖申克救赎》如此,《阿甘正传》如此,《无间道》也如此。即使电影仍不能完全还原生活,但它能给你带来想象、思考,为你播种期望,传递信息,我想这才是一部好电影在给我们美妙的瞬间后,还能沉淀出感悟的原因所在。
在这部影片中,卡特教练坚毅、倔强、爱篮球、有思想,但最初影响他理解这份为期五个月的教练工作的最大因素,却是一千五百美元的月薪——因为他需要这笔钱去生活的更完美。可是,当他接手这份工作后,压抑在他心中的篮球梦,以及他对于篮球的理解与热爱,慢慢地破土而出,并开始传递给在外界看来一无是处的球队和孩子们。是的,一无是处。可是卡特教练却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看到了孩子们身上闪亮的地方,那就像隐藏在冰山下的火种,需要开发者有足够的勇气、智慧和耐心去发现。
卡特教练从最基本的概念、技巧开始,告诉孩子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篮球运动,告诉他们篮球是个团队的游戏。而卡特教练与孩子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单从他们取得的17场连胜的奇迹、所赢得的对手的尊重,以及媒体的追逐关注,就足以看出卡特教练给孩子们所带来的神奇变化。
卡特教练读后感 篇11
一支很差的篮球队里士满油井队,在上一年是4胜22负,所以学校的老师为他们找了一个在篮球界中很有威望的人肯尼。雷。卡特,来当他们的教练。因为这些学生太乱,所以老师给出的.工资很高,卡特也是因为这才愿意当他们的教练。那里的队员一直说脏话,而且十分冲动。刚到这里时,一个狂妄的男孩克鲁兹出言不逊,卡特把他赶出了体育馆,紧接着两个得分最高的队员,也相继离开了体育馆。队员们十分沮丧,卡特安慰了他们。卡特还让他们都签了一份合同,不过引起了家长的不满。他的儿子也从圣弗朗西斯退学,转到了里士满,他的儿子,要求比其他人训练的更苦,卡特却把儿子的要求又提高了。卡特没有偏向自己的儿子,开始训练他们,卡特还用人的名字来代替许多战术,让课上的更生动、有趣。
卡特的球队越来越棒,儿子也融入了队伍,克鲁兹也来了,但卡特让他在星期五之前做完2500个俯卧撑,1000次自杀,他尽力了,但没做完,在队友们的帮助下克鲁兹重新回来了,卡特让家长们写的学习报告,家长们没有写。卡特想让他们的学习变好,上大学。朱尼尔也来了。油井队又赢了,他们悄悄跑出去玩,被卡特抓住了,但他们的理由让卡特无言以对。卡特为了让他们上大学,锁住了体育馆,让他们去图书室学习,遭到强烈的不满,他说只要打开门他就辞职,然后,门打开了,但他们在体育馆学习,让卡特感动不已他们的成绩提上去了他们参加了州级比赛,虽然没有赢,但是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12
-------------------------------------------------------------------------------------------------
★ 电影卡特教练观后感500字
★ 卡特教练观后感
★ 卡特教练观后感
★ 《卡特教练》观后感
★ 卡特教练经典电影观后感
★ 卡特教练观后感400字
★ 卡特教练观后感800字
★ 卡特教练经典台词
★ 《》电影观后感
电影卡特教练观后感 篇13
老实说,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不管是对我们在公司担任管理岗位的经理、主管,还是对于每一个普通员工,甚至包括对已经为人父母的员工在子女教育方面,这部电影都值得大家反复观看、用心体味。下面我将和大家交流一下观看这部影片后的感悟:
1) 卡特是一名篮球教练,但每次比赛入、退场他都要求队员们必须穿西装、打领带,和人对话时必须要用“sir”,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形式,而实际上却给团队带来了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信、认真、尊重(包括对自己、对手和观众)、专业、有教养。
2) 面对“里士满”这支全州最差的高中男子篮球队,卡特一开始接手球队,就对球队的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并始终带给球队信心和希望DD坚定的信念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关键!
3) 卡特坚持要求所有球员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就一直关闭球场、取消所有训练和比赛,对于这个决定,不论是球员、球员的家长、学校领导等各方面人士都不能理解、并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卡特一意孤行、宁肯辞职也绝不妥协,因为他看得更长远、是真正为球员的未来考虑的,卡特绝不为自己的正确立场而向别人妥协!对于认定的正确方向,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阻力,决不放弃,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终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到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4) 克鲁兹---球队的明星球员因不满卡特的训练方式而离开了球队,但他为了能再次回到球队,愿意接受卡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做2500个俯卧撑和1000次“自杀”。看到克鲁兹一直在努力默默完成这些任务,队员们不忍心了,纷纷自发地代替克鲁兹完成尚未完成的任务。此时,“黄金时代”的培训导师给出了经典总结:我们首先只有自己不放弃,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卡特教练看企业管理】推荐阅读:
观《卡特教练》有感08-26
卡特教练经典语录06-25
影片《卡特教练》观后感05-22
卡特教练观后感教育启示11-16
核心卡特尔07-05
安吉拉·卡特09-30
盐酸丙卡特罗11-06
卡特尔16PF05-29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06-22
卡特彼勒的春天畅想曲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