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水平

2024-08-18

教练水平(通用9篇)

教练水平 篇1

1、我国体育教练员培训事业的发展

我国拥有教练员培训制度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但当时的教练员培训主要是由苏联的教练专家来进行,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教练员培训体系。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使我国的教练员培训工作停滞不前。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被重新重视起来,对教练员的培训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机构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练员的能力和水平。

自1987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对教练员培训的试点工作,又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体育教练员培训提供制度上的保障。1996年,全面实施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工作。在2000年下发的关于教练员培训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只有经过了教练员岗位培训,并取得了证书的教练员,才有资格申请更高级的教练员职务。

2、如何提高我国赛艇教练员的综合素质

2.1、制定全面的赛艇教练员培训教材

开展对赛艇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我国赛艇教练员的理论知识水平,首先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赛艇教练员培训教材。教材中要全面的体现作为一名优秀的赛艇教练员所需要的一切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大量吸收以往赛艇教练员的成功经验和训练方式,注重提升赛艇教练员在运动队伍管理、实战训练、比赛指导等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大胆的引进国外赛艇事业中先进的教材和训练方法,吸收优秀的成果,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找到最适合我国赛艇事业发展的途径。

2.2、加强对岗位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担任我国赛艇教练员的大都是退役的优秀赛艇运动员。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赛艇教练员不仅仅能够带出一批优秀的赛艇运动员,还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练员来。因此,才对赛艇教练员的培训中,培训教师的选用,就变得相当重要。只有选用最优秀的培训教师,才能将最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即将担任赛艇教练员的准教练员,让这些准教练员在对赛艇运动员的训练中,能够运用最得当、最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我国赛艇运动员的能力,进而促进我国赛艇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3、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配套的原则

学历教育比较侧重于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是一个优秀的赛艇教练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岗位培训注重的则是对运动训练实践能力的培养。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赛艇教练员,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对赛艇教练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赛艇教练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4、将对赛艇教练员的培养作为发展赛艇事业的关键

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的。在发展我国赛艇事业漫长的道路上,只有不断进行对赛艇教练员的培养,才能始终保证在赛艇运动员的训练中,不会出现教练员短缺的情况。如果对教练员只注重使用,而忽视培养,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教练员的专业知识老化,训练能力下降,并出现教练员的断条。因此,在发展我国赛艇事业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注重对赛艇教练员的培养,为我国的赛艇事业能够不断进步、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促进赛艇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5、必须严格贯彻“持证上岗”的原则

有竞争才能有进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行业都应遵循的原则。目前,我国对赛艇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基本还在沿用传统的做法,缺乏创新和活力,出现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使体育教练员逐渐形成了一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导致教练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技能的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出现退化的趋势。由此看来,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促使教练员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3、总结

教练员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他们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能力的高低,进而左右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教练员的重要性,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说,在发展我国赛艇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赛艇教练员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为我国的赛艇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加强教练员岗培工作提高我区教练综合素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03).

[2]诸葛伟民.对我国赛艇教练员赛前训练安排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12).

[3]黄胜初.再论赛艇动力学——对FISA赛艇教练员培训教程动力学理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4]吴维库,董智,姚笛.教练式领导——清华大学赛艇教练案例及分析[J].企业管理,2005,(0g).

教练水平 篇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改变过去那种死板、僵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力军。因为他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是空间和时间的拥有者。所以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提

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死板的书本知识,僵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社会无法立足。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自寻短见。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

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

常言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素质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道德素质而言,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各种渠道,营造一种氛围。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杜绝简单粗暴等现象,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在学生那里就会掷地有声,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环节要紧凑,知识过渡自然,有密度、有梯度,重难点集中优势加以攻破。教师必须把握一节课的“一”是什么,如何反“三”,“类”是什么,又如何“旁通”。这“反三”和“旁通”到什么程度为最适宜;另外,教师要明确一节课哪些知识自己讲,哪些知识由学生根据教者的设疑、点拔、启发去完成。把课堂变成学生用已学会的直接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间接知识的主要实践活动,而且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在资源。使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品尝劳动成果的甘甜,在探索中

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和有识之士认为: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首先要让教师树立教育创新观念。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通过请领导讲座、专家报告、问题分析研讨、参观学习、典型引路等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大力解放教师思想,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圈,一切从21世纪教育需要来考虑。其次抓教师的继续教育,给全体教师定期进修培训的机会,确保培训次数和实效。并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

自身素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注意苦练教师基本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何谈赢得学生的依赖,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这诸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穷的创造性,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认识到教师的素质

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师,想要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开展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知道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提高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在业务学习中,除学习书来的理论外,还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侧重于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收集信息资料、实地调研、实证性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技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如:现代教师必备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现代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的教育技术,革新传统的教

育思想、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七、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领会与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和说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问题,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专题演讲会等,在读书中系统地接受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们教育思想的熏陶,把握教育思想脉络,进入“源头之水天上

来,水满溢涨理念生”的境界。

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会运用,指导实践。只有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使教师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问题,学校教育一学期全天候向社会和家长开放,通过开放活动,转变教师的观念,使教师从我是教师,你要上学,一切都得听我的,转变为现在我教学,你要上学,愿意让我教你吗?使教师接受家长的监督,征求家长意见。

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专题研究是在论证提出是否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发挥度,大大提高了自身水平。

总之,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

教练水平 篇3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业余体育也称健身体育的发展也在快速发展着。西安市的网球运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普及率比较低、底子薄。比起网球开展较好的城市, 如广州、上海而言, 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基层没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教练员是制约西安市网球运动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运动训练越来越趋于科学化的今天, 必然对培训市场中网球教练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西安市业余网球教练员。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文本的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 通过中国期刊网、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 以及通过互联网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搜索。

2. 专家访谈法。

对部分网球方面的有关专家和网协负责人进行访谈, 了解近两年西安地区业余网球开展情况和教练员管理机制, 探讨深层原因, 进行深层研究。同时还对各高校的体育部 (教研室) 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访问。将调查所得数据资料与各科专家进行讨论, 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 西安市具备网球教练员资格的共有60人, 大部分教练员是专业网球运动员退役下来的, 体校毕业的学生也比较多, 也有一些是技术比较好的业余网球选手。我国对于网球大众教练员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社会指导员证书就是教练员从事网球培训工作时所必须持有的证书。对于没有社会指导员资格的兼职教练员, 大多培训时动作技术不规范, 无固定培训地点、时间, 这样也就很难保证学员的练习效果, 侧面反映出西安市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所以, 对网球教练员业务能力的探究是至关重要的, 它包括教练员的专业能力结构 (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 、执教能力以及政治思想素质。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综合素质, 带出好的作风, 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的学员, 甚至是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一) 专业能力结构

1. 专业理论知识。

教练员应该熟知网球运动的发展史、网球发展趋势, 网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以及竞技网球比赛有关知识。还必须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全面的理论知识会让教练员在进行网球培训时更科学化、系统化。这就要求教练员有一定的学历, 学历代表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 学历的高低是反映着教练员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教练员会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从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拓宽知识面, 学会使用先进的辅助训练设施的技能, 才能适应于现代化高科技训练对教练员的高标准新要求。

2. 专业的技术能力。

教练员自身的网球专业技术, 有助于指导运动员科学的训练和比赛。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带给他们丰富的运动经验, 对于心理状态、运动负荷变化、技战术运用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而且教练员运动经历的多元化, 会促使相关项目的穿插训练, 使训练内容更丰富、生动。

(二) 执教能力

教练员传授知识、技术动作技能与教学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能力是教练员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求网球教练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使教练员在实施训练方式、方法时, 可以把自身内在的知识通过语言、文字、动作充分表现出来。其次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 教练员需要通过对学员的动作技术细致的观察, 从而获得反馈信息, 对学员进行练习内容、强度、密度的调控。还需有合作交流的能力, 是指教练员要有团队意识, 良好的协调能力, 有效调节多方面关系的能力。多听取其他教练员、学员的意见, 多沟通使教练员能更多地了解新方法, 了解学员特点, 使训练有条不紊。

(三) 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指的是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教育思想境界。网球教练员要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学员的楷模、良师益友, 网球教练员要有道德水准和敬业精神, 热爱网球教练员的工作,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严于律已, 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风格习惯, 积极进取, 不断学习创新, 树立牢固的“终生做体育工作”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锐华, 万和荣.国家队教练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8) :28-29.[1]张锐华, 万和荣.国家队教练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8) :28-29.

[2]温伯格, 张忠秋 (译) .网球心理训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2]温伯格, 张忠秋 (译) .网球心理训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 1999 (7) .[3]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 1999 (7) .

公交驾校好教练--于学波教练 篇4

---于学波 教练

我是2012年3月28日毕业于北京公交驾校的驾驶学员,现在俗称“马路杀手从业人员”,成功的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杀手”上岗资格证,哈哈、拿到驾照有点小激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欢乐。在短暂而辛苦的学习期间收获很多,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这和一个好的教练是分不开的,大的驾校教练如云,不凡会有很多出色的,大家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教练,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就是北京公交驾校的一个好教练“于学波”教练~~~,对于这样的一个好教练我只能有无比尊敬的心情来形容。

2011年10月份到北京公交驾校学车。在学车前基本上没有摸过车,对机动车的认识十分肤浅,基本上属于车盲。因此对是否能在短期内顺利学会机动车驾驶自信心严重不足。上完前两次法陪课后,感觉还是一片茫然,心中一片空白。真可谓:两课恍然云雾过,十课毕之奈若何?作为女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浮现在我的心头。

教练水平 篇5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是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项重要举措, 旨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而教练员就是在运动训练的基本条件具备之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动因素, 他们承担着培训运动员的任务, 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起着核心作用。有专家指出, 一个国家能培养出多少世界冠军, 首先在于他们拥有多少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教练员。也就是说教练员对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教练员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掌握现阶段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

1 研究对象

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重庆市12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18名教练员。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有关开展高校竞技体育的文件及相关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2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对重庆市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18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课题研究需要, 对部分专家及相关人员等进行了相应的咨询与访谈。

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重庆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基本情况分析

3.1 年龄及性别特征

在调查的18名教练当中, 男性教练员有11名, 占总人数的61%;女性教练员有7名, 占总人数的39%。女性教练明显少于男性教练。年龄在30岁 (包括30岁) 以下的教练员有5名, 占总人数的28%;年龄在31—40岁的教练员有5名, 也占总人数的28%;年龄在41—50岁的教练员有2名, 占总人数的11%;而年龄在51岁以上的教练员有6名, 占总人数的33%。结果显示,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年龄成两极分化, 41岁以下的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与51岁以上的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员成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主力军, 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年龄特征正处在一个青老交替的时期。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批准重庆大学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开始, 近年来重庆市陆续有8所高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 其间各队教练员也接连上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应该说重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年龄分化来看, 重庆高校领导层充分采用了51岁以上的老教练组建高水平运动队,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组建队伍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领头作用。同时, 重庆高校在这过程中也大胆地任用了一批中青年教师执教于高水平运动队, 这说明重庆高校管理层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有着长远的考虑。客观来说, 这样的教练员年龄结构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重庆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很有利的, 组建一只队伍各方面的工作不单单只是训练这么简单, 各方面繁琐的头绪需要整理沟通, 所以有丰富的经验与开拓的思路可以少走弯路, 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运动水平上。

3.2 学历与职称结构

学历代表着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 知识面的宽窄和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学历结构则反映了教练员队伍文化素质的总体情况。调查显示, 在18名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中, 具有本科学历者有16名, 占总人数的89%;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名, 占总人数的11%;目前暂无博士研究生。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历结构呈现本科化。另一方面, 职称代表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度, 所以了解教练员的职称情况有助于了解其专业能力。在本研究的重庆市高校高水平运动的18名教练员中, 具有助教职称者有2人, 占总人数的11%;具有讲师职称者有8名, 占总人数的45%;具有副教授职称者有6名, 占总人数的33%;具有教授职称者的有2人, 占总人数的11%。从调查资料显示来看, 重庆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历结构虽然呈现本科化, 但他们中50岁以下的都有再进修的计划, 也有的正在进修学习中, 而没有进修计划的基本上都是51岁以上的教练员。这说明大多数教练员都在主动地迫切地提高自己来适应学校及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从职称结构的情况来看, 主要集中在中级和副高级职称, 相对被调查对象的总体年龄和工作年限来说也比较合理。

3.3 带队年限与运动经历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带队年限是指从事教练工作的时间, 反映教练员的带队训练资历和经验, 通常来讲, 带队的工作的年限越长, 自身掌握的训练经验越多, 积累的经验也就更丰富。在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18名教练员中带队年限在21年以上的占6%, 带队年限在16—20年的占22%, 带队年限在11—15年的占17%, 带队年限在6—10年的占22%, 带队年限在5年以下的占33%。研究表明,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都有着丰富的带队经验, 带队10年以上的教练员就占到了总人数的45%。在运动经历方面, 调查的结果与国内其他省市高校基本一致, 教练员队伍中有专业队经历的很少, 多数教练都是从体育院校毕业后直接担任的高校体育教师, 带队训练经历也基本是学校运动队。

综合这两项调查资料的分析来看,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有着较为丰富的带队经验, 甚至有教练带队年限超过了20年, 经过时间的积累, 这些应该都是很有经验的老教练员了。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 这些教练员都是学校的在职教师, 所带的都是学校的运动队。客观的来讲, 学校的运动水平还远不及体育系统的运动水平, 所以, 我们的教练带队参加真正的高水平运动比赛的经历还很匮乏。

3.4 任职形式与执教形式

在对重庆市高校高水平18名教练员的执教形式调查中了解到, 其中仅有1名教练是专职带队训练, 其余的17名教练都是兼职, 也就是除了带队训练以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教学与其它工作。在任职形式上仅有22%的教练员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采用聘任制执教, 另外78%的教练员是通过学校直接任命的形式执教于运动队。由此可见,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专职化程度低, 教练员除了运动训练以外还要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及其它职务, 使得教练员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运动训练。而在任职的方式上多采用任命的形式, 缺乏竞争机制。

3.5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

运动训练计划是对于未来的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因此, 要求教练员按照科学训练的规律, 对未来的训练活动作出一个设计与规划, 并通过训练计划的实施, 把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通常我们将运动训练计划按时间周期划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次训练计划等。在对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18名教练员的调查中了解到, 除了助理教练外, 其他教练都有制定训练计划的习惯, 并以年度训练计划和阶段训练计划为主, 周训练计划与课次训练计划为辅, 进行运动队训练计划的制定。这说明教练员们对高水平运动训练工作认真负责, 有着长远的艰苦奋斗准备。

3.6 科研与岗位培训情况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这在本研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18名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中有94%发表过科研论文, 且平均数量每人8.1篇, 显示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肯专研的科研素质。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今天, 教练员具备先进的科学训练理论与训练手段成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关键。教练员岗位培训是另一个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学科动态, 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和训练方法信息、更新训练思维、改革训练方法和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与自身素质有效途径。调查显示,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在近四年中参加过教练员培训3次以上的仅有2人, 占总人数的11%;1—2次的为4人, 占总人数的22%;其余12人均未参加过教练员岗位培训, 占到了总人数的67%。也就是说在这过去的四年时间里, 绝大部分的教练员都未曾参加过岗位培训, 这种情况在体育科学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不断翻新的今天, 显得极不合理。岗位培训可以为教练员带来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最新的训练方法, 这对改进旧的训练手段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 教练员的培训应该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4 结论及建议

4.1 注重教练员岗位培训, 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优秀的教练对于运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 没有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教练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队水平的高低, 因此, 如何提高高校教练员的水平, 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教练员队伍, 就是决策者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为弥补重庆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专项运动技术、高水平运动训练经历和比赛经验不足, 首先应重视教练员的岗位培训, 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岗位培训学习与交流。作为教练应该有开拓的视野, 要积极吸收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 不能墨守成规地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其次, 除了以继续进修和岗位培训的方式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素质外, 有条件的队伍, 还可以选派业务水平高、有进取心的中青年教师, 到省市专业队或国家队等, 高水平运动训练单位担任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 实地学习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 丰富比赛的临场经验, 从而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4.2 建立教练员竞聘机制, 优化执教形式

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 目前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 是一支可由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带领着精力充沛的青年教练努力奋斗着的队伍, 他们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目标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而另一方面, 重庆市高校在教练员的任职方式上多是采用任命制, 相对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事实证明, 一名好教练可以成就一群优秀运动员, 一名低水平的教练就可能毁掉很多有潜力的运动员。所以, 建立长期有效的教练员评判及竞聘机制有利于高水平运动队的长期发展。为改善教练员兼职过多的情况, 可以考虑本校教练员专职化, 或者外聘优秀教练员来执教, 使教练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

4.3 建立健全教练员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练员对训练工作积极性

根据这次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基本情况的调查表明, 专职化程度低也是一个影响教练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教练员除了担任繁重运动训练工作以外, 还要参与许多的教学任务及其它职务, 使得教练员精神疲乏, 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运动训练。另一方面, 虽然重庆市高校教练员兢兢业业地工作, 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目前职称评定却着重于以科研为主, 与教练员的目标任务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对于教练员的目标任务是带队出成绩, 目前的职称评定方式不太利于教练员职称的晋升。所以, 应根据况将教练员的训练工作与职称评定等业绩考核挂钩, 制定相应的政策, 充分调动教练员对训练工作积极性, 对工作突出的教练员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摘要:目前, 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 是一支可由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带领着精力充沛的青年教练努力奋斗着的队伍, 他们兢兢业业的有计划有目标地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但另一方面, 相对专业教练员来说, 他们带队参加真正高水平运动比赛的机会很少, 所以这方面的经验相对贫乏。在教练员的任职方式上多是采用任命制, 相对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 不利于高水平运动队健康发展。另外专职化程度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教练员除了担任繁重运动训练工作以外, 还要参与许多的教学任务及其它职务, 使得教练员精神疲乏, 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运动训练。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

参考文献

[1]仇军, 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4

[2]田麦久, 等.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3]于芬.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探索——以清华大学跳水队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9

[4]虞重干, 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学刊, 2006.6

[5]孙雷.江苏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论文, 2008

教练水平 篇6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探究

1 . 1研究对象

以某个院校的学生作为参考,采用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高校的田径教练员展开调研。

1 . 2研究方法

1.2.1查阅文献法

通过一系列的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我国的各个资料群进行检索,对资料进行详细的查阅,对于发行的刊物以及资料等等进行查阅,更好地掌握国内外体育方面的情况。

1.2.2问卷调查法

将调查问卷到现场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问卷的回收率百分百,针对问卷进行详细的调查。

1.2.3数据统计法

要根据详细的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多样化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以及不同的运动方式来加强对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培养,看其中存在的比例。

2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教练员要不断加强运动员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教练员对于学生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加强认识,不断组织教学训练能力和教学过程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能力结构是教学训练的核心内容。

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更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中心所在,田径运动员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重要部分。一般能力指的是运动员进行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特殊能力指的是从事专业性活动所要具备的能力。

要知道人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个人素质的基础之上,是经过一系列的后天的学习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教练员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能力的影响,虽然说各个说法都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都有其共同性,这可以表现为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各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专家问卷的方法可以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进行测定,高水平教练员在认识实践活动当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在运动员的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练员执教能力分析,专家问卷的调查方法,可以很好地判断教练员的教学执教能力。教练员的评价方法可以这样划分:将运动员执教能力水平进行成绩的测定,在这当中,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的权重是0.6的比重,能够保持成绩的权重是0.3,而导致成绩下降的比重是0.1。教练员的成绩大致如表1。

3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田径运动教练员的影响因素分析

3 . 1教育和教育体制的分离

在当前来说,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套用的国外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培养起高技术的人才,在当前我国,我国的各大省市有自己的业余体校,这样的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力度也更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教练员人才的培养上包括运动员的生活补贴、退役后的出路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优势,这样一来有利于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

3 . 2教练员执教能力的状况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专家的问题的调查分析,得到教练员基本能力的评估方式是将教练员所带领的运动员成绩的生长幅度的升降进行一种加权。成绩提高的比重是0.6。成绩保持预期的权重为0.3。成绩小幅下滑的权重为0.1。然后把教练员所带领的运动员的取得成绩名次进行排名得分,根据相应的规定对运动员进行评估得分。

3 . 3高水平教练员执教能力导致的因素分析

实践因素对执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是最大的,这个毫无质疑,它是整个指导运营的核心内容。可是在统计的调查问卷以及专家问卷上,不用的因子所导致的训练效果来看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这些数据对于我们客观的评估我国体育训练生的运动能力是有着极为积极意义的。

首先,高等学校田径项目运动员训练员,功效职责分配的问题上远不如专家所认同的具有客观的认识体系。高校运动员训练员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程度。很多的因素导致教练员承担了很多其职责范围以外的职责。对于这个问题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说明学校的运动体系根本不健全,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去完善。教练员很难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职责与责任上,这就导致了效果不如专家所客观分析的。其次,还要看运动员训练的医疗器材与保障,训练的管理,运动所在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举个例子:运动员所需的必备的营养在运动专业化的今天就属于营养师的责任。

再者高等学校运动训练需要的必备的运动综合体系并没有非常的健全,这就导致了运动员的关注度和训练心态上的其他的内容。通过调查问卷所显示的结果来看,对于专业化的训练认同感普遍较差。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等学校高等运动员所受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太差。这样的话就导致教练员所要考虑的因素就多了起来。这也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一种外在的体现。

另外在这种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的教练员会有一个很好的锻炼。协调处理各方面的能力会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提高,得到的锻炼也会相应的增多。

3 . 4教练员所受专业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学成果的影响

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教练员训练运动员效果会与预期有差距,专业知识的具备与系统的课程辅导对于训练效果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运动员系统专业的体系成果是对教练员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从这种情况出发可以知道,专家与教练员这种情况的因子中能相对的达成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调查发现,高等学校所有的教练员自身的学历是非常高的,所具备的训练知识是非常到位的,包括科研、学习、综合协调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可是高等学校的训练员经常忽视这方面所存在的优势,也忽略了此因子的关注程度。学校教练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的能力都是把握得非常到位的。

影响高等学校高水平训练员执教能力的因素是很多的,由于其特殊的训练环境,高校的教练员受到环境的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消弱了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以及发展。教练员的知识、文化、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体现可以把体育教育水平推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才能使得教练员的心理活动处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之下,将他们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能力转化为职业行为,更好地促进运动员能力的进步。

4结语

教练水平 篇7

啦啦操运动是最初兴起于美国校园, 它集音乐、舞蹈、技巧于一身, 手持道具花球, 由简单的上肢手臂操化动作结合基本步伐组成,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编排, 将不同风格的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表演形式。这项运动从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以迅猛之势席卷中国, 尤其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 它已经被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深深地热爱, 它特有的运动魅力吸引着每一个参与者。近年来, 为推广啦啦操这项运动, 规范这项运动的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全国性的比赛, 啦啦操比赛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 各省市地区举办大中小学啦啦操比赛, 在比赛中高校代表队参赛人数较多, 参赛项目较多, 而在全国啦啦操比赛中各地市部分高校参赛队成绩较好, 表现出了极高的竞赛水平与表现力, 其中部分参赛队竞赛水平较弱, 究其原因有许多,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啦啦队教练员执教水平的现状, 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可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力求帮助教练员在执教过程当中的更得心应手, 排除外在条件因素的干扰, 从而提高啦啦操队伍的技术水平。

针对目前大专院校的队伍教练员执教水平现状, 归纳在对部分高校啦啦操队走访中发现其教练员在执教时存在的问题做总结与分析, 提出针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对策, 从而在根本上进行改善, 为队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走访中发现目前, 许多高校的啦啦操队都配备有教练员, 但其专业性与执教水平参差不齐, 在与部分高校啦啦操队进行沟通和了解中发现, 普遍存在的问题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高校啦啦操队执教者的现状分析

教练带领队伍叱咤在训练场上和赛场上, 他主导队伍带给队员最专业的技术、负责训练和指导队伍当中的每一个队员, 以最专业的训练手段使队员以最好的状态应战比赛。在与部分高校的啦啦队教练沟通和深层探讨的过程当中, 从他们口中表现出对自身从事教练工作更客观地评价和对自己工作和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的表述。首先, 作为一名教练人员, 在面对现在形式多变的比赛时, 深感到自己的专业能力欠缺与不足, 专业知识过于陈旧, 训练方法单一, 没有制定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 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 先进的啦啦操技术的推广表现滞后;其次, 在执教与训练的人数上, 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有些队伍队员人数多, 而教练只配备了一名, 在带队过程中会出现一名教练身兼数职的情况, 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 这种大包大揽的执教方式, 看似节省人力物力, 其实某种意义上缺乏其专业性, 反而降低执教者的专业能力;和学生一样, 教练的存在在一支队伍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队伍所取得的荣誉、名次都是其悉心付出的结果, 每一个教练都是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在和其他院校教练沟通的过程但中, 最多谈到的就是他们其实都各自放弃了自己的时间, 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付出在训练和比赛中, 只因为他们热爱这项事业, 热爱着自己身边的这群可爱的队员。但是当回归到现实中, 一些问题就出现了, 对教练工作的认可度缺乏体现、作为教练完成的竞赛任务没有任何实质性地奖励和表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训练和比赛很难有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些教练目前的现状, 都是直接影响教练自身的状态以及对待工作的积极性。

三、改善高校啦啦队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具体对策

(一) 提高执教人员自身专业能力

在提高队员专业技术的同时, 作为教练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积极的参加全国乃至省市地区举办的啦啦操专项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操化的编排、音乐的制作、队形的设计、以及队伍的管理方面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其次, 在训练期间、比赛期间加强和其他高校队伍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 借鉴其他队伍的经验, 并吸取其他队伍的经验教训。加强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相比较专业技术更具有科学依据, 通过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学习, 制定出更加专业的训练计划, 改进更加专业的训练方法, 了解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能时刻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动态。

(二) 建立专业的教练团队, 制定相关奖励机制

教练团队更加专业化, 体现在一个队伍中至少需要配备两名以上教练员, 教练员明确分工训练工作与后勤工作, 训练工作包含日常训练、操化编排、音乐制作、队形设计等;后勤工作包含队员日常训练保障、比赛服装、比赛报名相关事宜等。其次, 应根据教练日常训练时间制定相关课时补助机制, 针对教练突出贡献应实行具体奖励办法, 以及考虑建议教练竞赛成绩代表个人科研成果。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教练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影响高校啦啦操队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原因不止这些, 同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也远远不够,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学习, 在今后的探讨和学习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解决新的问题, 力求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高校啦啦操队伍教练员执教水平, 从而更好地指导队伍, 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 并能够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琴.对构建中国特色啦啦队文化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8) .

[2]纪音.阳光体育当代价值研究:从学校开展“啦啦操”项目的角度[J].贵州体育科技, 2011 (04) .

[3]林莹晓雪.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以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教练水平 篇8

本研究以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招收体育特长生资格的部分普通院校为研究对象, 涉及的项目有篮球、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网球、排球、健美操等项目的教练员。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及中国期刊信息与知识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分类整理与综合处理,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对选定的普通高校的体育部主任、主要项目的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就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思路进行走访、座谈, 听取他们的建议, 并对相关建议进行总结, 对本研究的问卷内容进行了修改。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调查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 经过与专家的反复商谈之后, 设计了问卷。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与回收率, 问卷的发放采取了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和邮寄的两种方式进行。

2.4 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得出定量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通过调查发现, 陕西省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业务能力偏低, 来源单一, 无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 阻碍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1名教练员的学历结构、运动经历和培养情况的调查, 结果如下:

3.2 从表2中数据表明, 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占4.8%, 85.7%的教练员具有本科学历, 还有9.5%的教练员是专科学历;博士生没有一人。虽然学历与训练成效不直接相关, 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练员的学历结构和训练思想。 (表2)

3.3 从教练员经历情况来看, 其中没有专业队经历的教练员占52.4%, 占一半还多, 有专业运动经历的教练员占33.3%, 其他14.3%来自体校。

3.4 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外单位聘请或借调的教练员占9.52%, 占极少数;其余的90.48%均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 这一部分教练员承担着训练、教学双重任务, 孰重孰轻很难权衡。

3.5 近两年内参加培训3次以上的教练员只占14.3%, 有时参加培训的教练员有19.0%, 从未参加培训的教练员占到66.7%, 所以在被调查教练员中大部分人认为“有必要出去深造”或“缺乏现代科学训练知识”。

这些数据表明, 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还缺乏从事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还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领导部门对教练员的岗位培训、考核的力度不够, 缺乏激励机制。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 凭借经验训练的年代已经过去, 教练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才能很好的调控运动训练过程, 走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前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竞技体育训练规律表明:“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 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通过访谈, 所有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领导都认为教练员业务素质是运动队训练比赛成绩好坏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现在许多学校片面的抓招生, 利用优厚条件不惜代价“挖”运动员忽视培养和发挥教练员的作用, 这是某些学校急功近利的表现, 是不足取的。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大都是体育教师, 经学校培养而逐步走上教练岗位, 其学历层次、执教年限、职称、年龄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大学的优势。但据调查发现, 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业余性和兼职性严重制约了运动队训练绩效, 大部分教练员缺乏科学的训练观, 经验学历占主导, 没有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科学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 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几年前, 清华大学在决定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时就确立了几项原则, 其中包括:选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运动项目, 任用世界级的优秀教练员......清华跳水队成立, 原国家跳水队教练于芬被任命为总教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体工队出身的知识型教练员的出现将进一步丰富大学教练员的构成, 业务素质高的专职教练员必将出现在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十几年经验启示我们, 要打破教练员任命制, 建立教练员聘用制, 实行教练员责任制, 外聘国内、甚至国外优秀教练员;实行教练员岗前培训和教练员等级制;引入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 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4.2 建议

根据陕西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 借鉴国外大学和国内清华大学聘任教练员的经验, 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来源不妨从这三种渠道产生:

4.2.1 加强校内具有教练员潜质的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4.2.2 充分利用体育系统教练资源, 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进德才兼备、业务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练员;

4.2.3 采取合同形式聘用需要的有关教练员;

4.2.4 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运动队训练过程进行辅助支持, 将科学技术融合在日常的训练工作当中, 既要站在科学研究前沿又要密切联系训练实际, 紧紧围绕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需求, 以提高训练效率, 增长运动成绩, 对训练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长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希, 仇军, 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 2004.24 (5) :1-4

[2]李芳.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6个问题的新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05.4 (2) :244-246

[3]陈小平, 于芬.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训练科学化的构想——以清华大学跳水队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 2003.3

教练水平 篇9

体育舞蹈是一项国外引进的新兴运动项目, 它不仅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珍贵的精神与文化资源, 同时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对体育舞蹈运动的“人才技术培训”与“理论观念教育”等问题的交流。现如今, 社会不断发展, 时代飞速进步, “体育舞蹈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也逐步纳入到日程中来,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 教练员的综合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练员是培养“人才”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导角色, 更是促进运动员成才的主力军, 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对其所培养的运动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练员是教育工作者, 其教学工作相比普通教师而言,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性, 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层次多样化。教练员的综合水平是驾驭运动员成才的关键, 教练员只有充分运用当代技术训练手段才能使其综合水平稳步高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教练员综合水平对运动员成才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 通过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网站进行查阅及检索, 并亲自到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收集相关期刊、文献与资料20余篇, 对其进行系统的阅读, 体会理解培养体育舞蹈教师、专业人才的相关内容。

1.2.2 访谈法

对体育舞蹈教练员5人、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16人进行访谈, 为论文的写作积累了珍贵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

将不同途径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 有条理的与实际掌握资料进行整合后并得出结论。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对教练员的综合水平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运动员成才的影响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运动等级、掌握动作的技术水平及组合编排等方面都得以体现一名优秀的体育舞蹈教练员所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教练员所参加的比赛, 获得的名次都很好的体现了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与等级, 教练员不仅要掌握更多高质量的舞蹈组合动作, 而且动作示范要具有美感, 使其在教授过程中更得心应手。教练员还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这包括身体的协调性、乐感、体能以及动作技术要领等。良好的专业技术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条件, 会做更有利于教, 在做中有所体会, 在做中积累感性知识, 然后将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技巧传授给学生, 呈现较好教学效果。教练员只有自身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 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动作才能表达的更为形象、准确, 从而使学生直观的认知动作规范, 避免动作误差。

很多教练员因技术能力欠缺, 不能掌握动作运行要领, 根据自身片面的理解给予运动员错误的动作指导。长期错误的运行方式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还会改变动作本身具有的美感和运动价值。如拉丁舞中伦巴的基本步伐原地换重心, 要运用身体中段的挤压再配合重心移动使胯部自如运转, 并非把胯部扭动作为重点。

2.2 教练员的体育舞蹈理论水平对运动员成才的影响

通过与部分教练员的访谈发现, 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不断运用理论解决实践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是教学工作中的必要环节。教练员对体育舞蹈初学者应进行体育舞蹈基础理论教学, 使初学者对体育舞蹈这个概念有相应的思维理解与定位, 在日后的术科训练中, 能够用理论知识解释行为上的疑难问题。如:摩登舞与拉丁舞合称体育舞蹈, 两种舞蹈在服装造型、表现风格、组合方式、比赛规则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比赛场地基本要求及舞蹈方向、路线等问题都得以展现运动员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3 教练员的教学能力与经验对运动员成才的影响

教学能力是体现与检验教练员综合水平的标准, 没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课程就无法开展。它包括教练员语言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变更与创新等。教练员保证教学语言正确的同时, 要做到简单、易懂。很多人对语言组织存在思想误差, 语言组织能力强并非是口才好, 它的决定因素在于思维逻辑能力的强弱。通过对山东省滨州市飞天俱乐部的体育舞蹈教练员谈话得知, 教学历程的初始阶段教练员因经验不足都会出现语言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使思维混乱, 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教学中要保持思维清晰才能使语言符合逻辑。语言的组织与运用与教学经验相辅相成, 教练员在不断提高说话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运动员的语言组织能力。教练员应在教学中仔细观察与熟悉每位运动员的学习状态及所适应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能力中教学方法比重最大, 因教育对象存在差异性, 教学方法也应根据个体的不同采取相适应的调整, 使运动员高效率的完成动作技巧。舞蹈教学的直观性非常强, 教练员的讲解与示范能力、独特的教育手段、应急反应等都体现在训练水平之中。教练员在培养过程中找出运动员自身存在的差异并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 开辟运动员成才之路。

3 结论

体育舞蹈是以身体素质和技能为基础的活动, 专业技术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 也是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能力展现的重要保障。因此, 教学中技术水平的体现必不可少。

教练员要全方面扩展体育舞蹈理论、教育学、训练学、音乐修养、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完善教练员培养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教练员的教学能力与经验、心理调节能力都体现在训练水平之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组织水平与比赛训练中缓解运动员心理压力能力都会促进教练员训练水平的提高, 使运动员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中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梁微.体育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分析[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2.

[2]邱宜均.运动心理诊断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54-67.

上一篇:相关政策下一篇:“诊所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