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2024-08-30

专业技术人员聘书(精选6篇)

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篇1

一、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内容

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概括起来有:心理、品德、能力、文化和身体这五方面的素质。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 身体素质, 包括体质、体力和精力。水文作为一项艰苦岗位工作, 是到野外与自然打交道, 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条件, 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根据连续几年的职工体检, 发现我们职工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乐观, 一些年轻职工出现了许多颈椎病、脂肪肝等中老年疾病, 甚至出现了恶性疾病, 整体的健康水平需要提高。

第二, 思想品德素质, 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伦理道德水平以及纪律观念、法制观念等。就目前的水文行业工作范围来看, 我们具有水环境监测、水平衡测试、旱情监测以及传统的水资源水量监测和水资源调查。这些业务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 尤其在汛期的洪水监测期间, 国家利益、大局意识需要充分的体现, 要有政治责任感。

第三, 心理素质, 是指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以及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特征。在我们水文的行业精神中, “求实、团结、进取、奉献”要求我们每一个水文职工需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在关键时刻, 我们的工作相当艰苦和危险, 更需要具有坚强心理素质的人来承担。我们实际工作中发现, 有的职工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都不错, 但是, 实际的工作成绩却不理想, 与人协作的团体意识不好, 根本的原因就是心理素质有问题, 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四, 智能素质, 包括科学智能素质和社会智能素质, 也就是我们经常涉及的职工知识能力素质, 是人们日常所指的职工素质。作为一个专业性相当强的水文专业技术人才, 业务工作主要需要的也是本人的智能素质。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也是其智能素质。

二、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达到的标准

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标准, 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升、聘用能够提供依据;能够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参考, 为制定人才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但是由于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社会所占比例较小, 通用性较差, 我们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具体标准, 《各类干部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参考手册》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7) 中明确提出了覆盖面不大的水文、气象、地震以及测绘等专业没有列入编写内容。因此, 本文参考有关材料, 结合自己的认识, 提出如下探索性意见:

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标准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作经历要求三个方面。

第一, 知识要求分为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其他相关知识三个方面。文化程度要求一般为国家正规大学专科以上毕业, 继续教育后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专业知识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基本了解本专业国内和国际上本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是知识要求的重点, 包括具有陆地水文学、水文测验学、水文预报、气象学、水文地质学、水文新技术新仪器知识、水环境技术和水资源技术知识以及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知识;其他相关知识要求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学科及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 包括气象、环保、水利的其他专业基本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专业法规及相关法律知识、专业科技信息技术知识、科技写作知识、工程技术管理知识。

第二, 能力要求分业务实施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三个方面。业务实施能力是本要求的重点, 包括能够熟练进行外业勘测和内业计算, 并提交测验结果;能够根据要求, 熟练搜集资料和使用资料, 按照专业技术要求, 提交技术成果。语言文字能力要求能够撰写技术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以及一些日常的应用文件材料;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能够带领一个项目组, 在项目组织、项目进度控制方面按要求, 完成业务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另外一中分解, 也可以包括科学果断的决策能力;精湛的业务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掌握、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等方面。就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侧重点则各不相同。

第三, 工作经历要求一般要有4-5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尤其是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必须经过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见习人员有明确的要求, 不在此列。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同、技术等级也不同, 在素质要求方面也不同, 建议在地市水文局一级, 由人事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协作, 研究制定出按现行体制下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要求标准, 然后由省一级水文部门汇总, 最后集中整理出全国的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标准。

三、进行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测评, 针对不同的人的评价结果, 提出不同的要求

有了水文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的标准, 要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做到有针对性, 我们就有必要进行人员素质测评, 找出人员素质的不足, 进行归纳分析之后, 对共性问题进行普遍提高, 对于个别问题, 进行分类指导。

人员素质测评, 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 运用各种测量技术, 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 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 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对于人员素质测评, 一般由人事部门实施, 但是, 此外还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自评, 所在部门领导核实, 人事部门汇总。在集中分析和汇总的基础上, 形成每个年度或阶段的考评结果。

四、水文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素质标准的途径

首先, 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能力的欠缺, 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接受继续教育, 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国家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的要求, 原国家人事部制定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 我们应该在测评的基础上, 进行继续教育。应该下大气力, 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工作研究,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继续教育。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继续教育, 使他们得到与科技进步、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与训练, 知识结构及时更新, 创新能力全面提高。

在继续教育形式上, 应该实行行业调控、单位组织为主, 有些重要岗位的先进技术知识, 可以委托大专院校实施, 选派部分人员到大学进行短期进修。对于普遍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实行自学, 单位辅导的方式。对于技能性的新技术、新仪器知识方面的继续教育, 可以结合生产实际, 进行实施。对于基础理论方面的继续教育, 可以采取鼓励职工参加学历学习方式, 参加函授教育。

河北省水文系统实行的“学知识、长本领、促工作、出成果”活动, 就是针对职工教育问题, 采取强制性的学习方式, 定量下达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 并实行定量考核, 将继续教育的年度考核结果直接和职工目标管理考核挂钩和年度考核挂钩, 对于主动性不强的职工, 也可以算为一个具体办法。

其次, 应该在水文相关专业的大学教育中, 加大专业理论和相关专业技术理论的教育,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果我们制定了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标准, 除了直接能够指导我们的水文工作以外, 另外一个作用, 就是可以为大专院校提供指导, 在学生教育中具有导向作用, 可以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

五、结束语

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水文事业的进步,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要改变, 要求我们定期修订和充实。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一直是各单位比较欠缺的一样工作, 如何切实搞好继续教育, 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上海智力研究所.各类干部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参考手册[M].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7.

浅谈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技术人员;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已由资本权力时代进入知识权力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管理、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专业人才资源在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才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已成为石油企业面对的挑战性课题。

一、技术人员的素质现状

石油企业技术人员不仅在职工队伍构成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企业生产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人员是石油生产的主体力量,是物质产品和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所以技术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能否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决定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兴衰成败。

(一)思想状态和职业道德方面

从总体上看,在企业深化改革、生产建设中,技术人员继续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工作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上肯于钻研,不计报酬搞技术攻关;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表现出较好的精神风貌。

不可否认,在一部分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技术工人中,存在“四重四轻”的倾向。

一是重实惠轻进取,缺乏进取精神;二是重享乐轻技术,有些甚至贪图享乐,不愿钻研技术,不愿接受培训;三是重索取轻贡献,上班出工不出力,但是工资奖金不能少拿;四是重关系轻工作,认为工作好坏无所谓,把“关系”搞明白比啥都强,甚至认为竞争上岗也要靠关系。存在上述倾向的技术职工普遍缺乏工作责任心。

(二)文化知识方面

企业和国外同行业大公司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存在着“四个不一致”的脱节现象。

一是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不一致,文化程度高、理论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差、实际操作水平低;而一些工龄长的技术员工操作技术过硬,可这些人文化水平又偏低。二是所用所学不一致,许多青年技术工人一旦取得大学文凭,就试图转干聘干、进机关当干部,有的操作工学中文、会计、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与他们从事的专业工种根本不相关。三是文化程度与技术等级不一致,呈技术等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四是存在学历层次与个人实际能力和水平不一致。

(三)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专业知识、专业生产技能是技术员工素质的关键要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技术工人技术素质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我国石油公司员工技术等级结构则是“两头小、中间大”,并且高级工比例尤其偏低。

2、原有专业知识陈旧,专业技能不适应,好多技术工人对智能型仪表、新型电器设备往往所知甚少,束手无策。

3、相关知识缺乏。技术员工缺少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操作工只懂工艺而不懂仪表方面的知识,仪表工又不具备与仪表相关的工艺技术,工作陷于被动。

4、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老技术工年龄大,年轻工人多,独立顶岗的少,技术尖子更少。

5、新工人技术素质较低。近年来,石油企业的接班子女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独立胜任所在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培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一)认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有些企业尽管知道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在惧怕因人才流动使企业培训变为“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指导下而不愿给予足够重视。

(二)缺乏系统的规划

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内容,随意性大,故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企业没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因此或即使开展了培训开发工作,也往往因为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形式单一陈旧,难以使员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

(三)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

有的企业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没有意识到人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为企业创造效益。甚至有的企业还认为获得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仅不愿意投资员工的培训,甚至在员工自己出资进行培训时,也不愿意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四)动态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设定好培养目标以后,应当始终如一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对每一阶段所产生的得与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找出差距和不足,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然而,事实上往往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三、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

(一)注重思想、职业道德培训

各级技术员工要积极学习“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引发展,对员工进行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培养。

(二)制定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

从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油田企业,是资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破除“一日成才,终身受用”的观念,在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中确立持续培训、终身培训的观念。

企业人才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分析预测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趋向的基础上,预测人才队伍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走向,依据各类人才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并采取单位与个人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终身培训计划企业要大力宣传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继续教育培训的高回报性和“双赢”的特点,逐步营造学习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三)实行分层次人才培训

石油企业技术人才是在生产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其成才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要在分析研究人才队伍现状、弄清各层次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培训。

对第一层次的技术工人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员工众多的第一层次,培养目标是学用一致,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可由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教师可以在内部找,也可以从外面请,还可以和高校联合办班。

对第二层次的技术干部来说,他们在企业中起的作用主要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引进的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总结,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打下基础。对他们的培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参加行业学会举办的一些短训班、研究班,加强与同行业的技术交流。

第二,由于生产和跨学科发展的需要,技术人员经常需要增补跨学科的知识,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安排。如果是对某一专业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而组织的培训,可以在企业内部安排一周或数周的短训班。如果企业要进行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可以安排长期进修,时间三个月至一年、两年,在选定的大学和较大的培训中心进行。如果技术干部因需担任更高一级职务而需要补充知识,可以参加普及培训,时间为一、两年,主要是按企业需要委托大学代培。

对第三层次研究开发人员来说,他们在企业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目标就是尽快将进口的外国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他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进程。对他们的创新培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派到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

第二,将国内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请到企业研究机构来,和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一起工作。这样有助于企业获得技术创新的有关信息,有助于整体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对第四层次前瞻性人才来说,他们在企业的主要作用是跟踪本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技术,使我国的石油行业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能够真正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同行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最终占领行业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在国外设立研究机构的方法,聘请世界一流的研究专家,让前瞻性人才与他们一起工作;还可以送他们去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学习工作。

(四)以满足生产需要开展人员培训

石油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在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时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人员培训相关知识,确保按需培训以提高针对性。

在油田勘探开发程度提高且寻找新石油储量难度加大的时期,要选派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进行复合专业知识培训,选送他们到石油院校或地质矿产院校进行地质复合物探、采油复合地质、钻井复合地质和测井复合物探等知识培训以拓宽其专业知识覆盖面、促进思维创新和技术进步。还要组织他们学习国际商务和国际石油市场惯例方面的知识,组织强化外语培训,为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人才保证。

(五)教育培训多样性

石油企业是集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的企业,具有勘探地域广、投资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生产任务重等特点。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实现继续教育目标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实现生产经营与继续教育兼顾,石油开发与人才开发并举。

在组织继续教育的方式上以“五个结合”为主,即脱产与半脱产结合,函授学习与自学结合,专业课程进修与提高学历学位结合,考察培训与学术交流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锻炼结合。

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主要途径有外送培养、送教上门、委托办班、联合办学、网上培训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光喜.入世初期石油企业人才培训途径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6).

2、郝宪秀.完善石油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3、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企业与教育[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乔文朋.关于石油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几点看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3).

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篇3

o o o o  A.理想与道德 B.理想与人生 C.思想与认识 D.思想与观念

2.哈佛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提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其中不包括()。(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意义 B.快乐 C.优势 D.薪酬

3.生理内驱力产生源于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还保留着除()本能以外的,与动物相似的三种本能。(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摄食本能 B.睡眠本能 C.性本能 D.防卫本能

4.专业技术人员内在性精神激励是在技术创新工作中运用工作本身所蕴涵的激励因素,从而激发和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工作不具有的特性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乏味性 o o o  o o o o  B.趣味性 C.挑战性 D.提升性

5.当今世界,()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单选题3分)A.社会资源 B.文化资源 C.人才资源 D.技术资源

6.()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单选题3分)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组织纪律 B.组织文化 C.组织行为 D.组织成员

7.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主要应考核德、能、勤、绩几个方面,重点考核()。(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 A.思想道德 B.工作能力 C.勤奋努力

D.岗位工作的实绩和贡献

8.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而言,发展是指提高、完善、进步、变化等等,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随机性 B.暂时性 C.阶段性 D.连续性

9.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应选择与自己的()相适应的职业。(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理想信念 B.学科背景 C.个性特征 D.心理素质

10.我们要牢固树立()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机制。(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 A.人才资源 B.物质资源 C.企业文化 D.企业资源

11.以用为本的核心是满足发展的需要。包括()。所以说,人才的使用过程就是力求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过程。(多选题4分)

得分:0分

o o A.经济发展的需要 B.社会发展的需要 o o  C.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D.职业发展的需要

12.内驱力降低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他认为,机体的需求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o o  A.原始性内驱力 B.周期性内驱力 C.间断性内驱力 D.继发性内驱力

13.为了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o o  A.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B.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 C.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D.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14.构成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o o o A.责任心 B.成就动机 C.创新动机 D.自我实现欲望  15.中国的()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6.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由此就可以认识到,要想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需要的不仅仅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愉快而又满足的环境,恰恰相反,需要让专业技术人员时刻意识到外界环境的压力。(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o o  A.追求成就的动机 B.躲避竞争的动机 C.回避失败的动机 D.挑战自我的动机

17.权益是指某种社会主体在一定时期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所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权益具有以下特征()。(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A.权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B.权益以法律明确规定的重要根据

C.权益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权益主体的某种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需要 D.权益授予权益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

18.美国波斯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把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o o o  o o o o  A.性格匹配 B.人格匹配 C.条件匹配 D.特质匹配

19.社会性动机又称()。(多选题4分)A.心理性动机 B.习得性动机 C.继发性动机 D.精神性动机

20.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就要建立()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多选题4分)得分: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A.政府宏观调控 B.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C.中介组织提供服务 D.各类人才自主择业

21.可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务等级、职能等级的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2.升职从自身价值的升值开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提升的机会。(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3.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4.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5.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生存的需求,又有发展的需求,因此,要给予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6.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7.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内驱力,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判断题3分)3分

得分:o o  正确 错误

28.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9.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30.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外在的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判断题3分)分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篇4

为了加强业务学识,提高业务能力,更 好 的 为 患者 服 务,按照《药品管理 法 》以及 医 院 的总体 部 署 的 要 求,制 定本 规 定。

一、指导思想

1、按照医院的总统部署和要求,提高我科全员的业务素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按照国家对各级各类人员的不同要求,达到掌握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掌握药学业务知识,做好药学工作。

二、具体安排和要求

1、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全院认真参加医院安排的业务学校,了解临床医学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

2、全科集中组织学习:按照医院的要求,药学部全体人员包括上下 夜 班 的人员全部 参 加,重 点 安 排 大专以上学 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讲授药学知识,提高本专业水平。

3、各组组织学习:药学部安排业务学习时,各组科根据情况自行安 排 学习,学习药 学 相 关 知 识,做 好记 录。

4、个人自学:个人抽时间安排学习,记录自学笔记,这也是自学的主要形式。个人应该根据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层次以及不同年龄层次自行安排学习。

5、要求:全科人员必须认真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药学部以及各组组织的讲座,同时搞好自学。

三、考核与管理

1、考核:年末集中统计职工参加医院学习情况,统计学分卡;统计参 加 药 学 部 组织 的 学习情 况,统计出勤情况;检 查 各 组 的 学习情 况;检查个人自 学情 况,统 计 科 研 以及发 表论文 情 况。

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篇5

关键词:医学工程人员,技术分工,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集中体现在医疗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在用仪器设备技术保障、医疗仪器设备质量监控以及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四个方面,其中医疗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历来是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疗设备保障工作活动的主角是医学工程人员。在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行业中,事实存在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医疗设备技术保障工作而不是采购和其它辅助管理。技术保障工作的根源问题是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分工,合理地对工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分工和管理,能够激发技术人员的能动性与创新性,深化团队协作精神,是做好医疗设备保障工作的基本前提。

1 医院医学工程人员行业现状

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7千万个公立医院, 估计工程技术人员有近50万人,这庞大的行业队伍最终以各种方式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分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背景、人才来源的千差万别,与其它医学学科分工相比缺乏科学标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行业人员组成结构复杂,管理工作混乱,形成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普遍障碍。

2 传统医疗设备管理观念下的技术分工方法与特点

传统医疗设备管理观念认为:医学工程人员主要负责医院在用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保证维修工作及时、方便、省钱,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医学工程人员从医疗设备的角度出发进行技术分工,通常有以下五种方式:

(1)分片包干方式

根据临床医技科室分布将医学工程人员划定为相应科室片区的负责人。医学工程人员负责对分管片区所有的医疗设备和临床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工作,小到血压计、体重秤、病床、监护仪,大到CT、LA、MR等大型设备。这种分工方式优势在于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熟悉分管科室具体设备的运行和故障情况,容易与管辖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良好地使用和操作的培训等各方面的沟通工作。但是维修的设备种类太多,无暇顾及新技术新知识,因而技术水平及理论水平提不高, 维修效率不高,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均衡发展。

(2)首诊负责制

医学工程人员没有具体的专业分工,接到设备报修后,工程人员即进行维修,对首先由自己接手的设备在维修时负责到底。这方式这不利于引进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3)按设备类型划分

医院的医疗设备根据使用途径划分成几大类型,医学工程人员通过类似的故障举一反三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分工方式要求较多的工程人员,彼此相对独立,当人员空缺时没有候补可能对临床有所延误,不利于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

(4)按设备故障的分类划分

根据医学工程人员的能力和擅长的技术特点进行故障分工,形成流水线的工作模式(鉴别故障、拆机、编号登记、维修、购件、调试、装机)。维修全程大家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提高了维修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按维修和维护性质划分

技术保障工作包括一般故障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技术人员定期轮岗。该划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将故障处理在预发期内,减少维修费用,保证良好性能,既积累丰富的维修经验,又将维修工作由被动转换为主动。

旧分工模式是以医疗设备为关注对象,上述几个分工方式共同的缺点是缺乏考虑人的因素,忽略了在整个技术保障活动中的主角特点,埋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作性,忽视团体成员间的协同性。这在过去的被动式技术保障工作可能能够应对,但当医院服务工作要求逐步提高、医学工程人员工作内容日益增加的时候,人与设备的矛盾、人与制度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从而影响团体协助、影响保障服务质量、影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发展。

3 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新形势对医学工程人员的要求

随着患者意识的觉醒及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工作重点逐步向“设备安全质量管理”转移。这新趋势要求医学工程人员由原来被动式维修为主的工作模式急需转型为以向临床提供安全保障为主的主动式技术服务。

现代一种观点认为:医学工程人员的作用应包括保障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以及诊查的可靠性,使医疗器械一直保持优良的运行或待运行状态;保障医务人员在使用现代医疗设备时用得规范、符合标准,确保发挥医疗设备的最大预定效能;推动和参与适合医疗实际需求的创新技术的研发活动等方面。以人为本,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的个人的技术专长、知识背景以及性格特点,吸收传统技术分工的优点,在技术保障工作贴近新形势要求的前提下对技术人员进行划分,激发人的能动性,解放人的创造力,进而形成医学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院医学工程人员技术分工工作先后经历了一系列传统管理观念下的技术分工模式,但与需要的技术保障目标总存在不和谐现象,给医院医疗设备全局管理工作带来不小阻力;转变观念后,根据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审时度势,通过岗位设置,工作划定,人员搭配三步曲形成新的技术分工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医学工程人员技术分工背景

(1)人员情况

我院共有医学工程人员11名,学历教育方面硕士生2名,本科生5名,其余均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5名。从医学技术人员的成长历史和能力专长来看,大多数是通过理工院校学习具备较系统知识的理论型人才,也有通过实践自学成才的动手型人才;有专长于某一技术领域的单一型人才,也有精通各工作范畴的复合型人才。依据在工作各个方面态度表现出来的一般性格特征,可划分为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等六大类。

(2)组织机构

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机构中隶属设备科小组建制,明确定位了医学工程人员从属设备科统一管理,并接受科室的统筹分工。

(3)技术分工的目标

人尽其才、方便管理、实现医院整体利益与个人价值双赢。医学工程人员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保障医院业务发展的同时,技术人员自身也锻炼培养出良好的职业涵养,掌握医学工程专业知识与技术。

2)实施方案

(1)组织结构划分

根据人员资历条件和人数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以科研方向划分设置两大专业片区,一个综合业务岗位、一个零配件管理岗位、一个教学科研岗位以及两个临床驻守点。片区工作各有侧重,但相互交叉,一方面强调组织统一、政令畅通,另一方面避免分区过多、人员分工过细而无法开展较大项目活动的矛盾;同时让具备不同工作、处事及执行能力的医学工程人员去从事适合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每一位工程人员在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上都能够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如图1:

片区划分涉及科室地域层面的划分,也包含工作内容上的分工,兼顾大型设备或重点医技科室的定向管理,实现人、事、物三方面全方位考虑。

(2)不同职称的分工准则

助理工程师:具有工学教育背景和少许医学教育背景;负责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供应、维修维护、信息管理,不参与医务活动;只面对无生命的工作对象。

工程师:具有工学教育背景,了解医学;负责维修维护、质量保证、信息利用,参与部分医务活动;主要针对无生命的工作对象。

高级工程师:具有工学教育背景,熟悉医学,懂得管理,负责医疗仪器设备的高级维护,参加医务活动,参与决策管理,负责部门建设;主要针对有生命的工作对象。

(3)人员搭配

“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从人的综合素质出发,充分结合岗位需求,从人员年资、职称、教育背景、技术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角度综合考虑划分,基本做到高年资、高能力工程师带一个中年资工程师和两个低年资工程师,并且充分保证团体性格特征搭配的融洽性。如安排有管理型性格的人员负责整体管理工作,现实型性格的人员负责高技能要求的工作,探索型性格的人员负责科研教学工作,社会型性格的人员负责对外交流,艺术型性格的人员负责文化宣教工作,常规型性格的人员负责片区常务工作。另一方面,采取低年资工程师轮岗工作制,让其定期进行不同专业组岗位轮换,积累经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中年资工程师进行专业分工定位,即固定在某个技术岗位上,逐步深入研究某类仪器设备的理论和技术,形成自己特色技能项目;高年资工程师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定向制,不仅成为某个专业的专家, 更是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4)规范临床驻守点

在大中型医疗设备相对集中的临床医技科室(如:放射科、血液净化中心)设置医学工程人员,工程人员全面参加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风险管理,即安装与验收、维修、预防性维护、技术和功能开发等。在编制上,依然接受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应当定期向部门领导汇报该科室的医疗设备的管理状况。技术方面遇到困难时,可以获得医学工程部门协作和支持。

(5)设置综合业务岗位

综合业务岗位按设备的专业分类分工:除实施了驻守工程师制的部分科室外,医院的其他医疗设备主要包括各种临床专科仪器设备、急救设备、光学仪器、压力容器设备和医院基础医疗设施或装置等。医院可根据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特点,按照设备的专业分类进行分工,如负责急救设备类(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注射泵、婴儿培养箱等)、光学仪器类(显微镜、电子内镜、眼视光设备、激光设备)等。

(6)辅助保障措施

建立医学工程人员考评办法,围绕维修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对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人员工作内容。

建立“故障诊断会诊制度”,每位医学工程人员在技术保障过程中遇到技术上的疑难不能独自解决时,需按照工作程序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并组织相关医学工程人员一起“技术会诊”,做到分工不分家。

4 实施新技术分工后达到的效果

4.1 全院各科室的仪器设备落实到个人,百万元以上大型设备有专人负责, 避免了仪器维修过程中工程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医学工程人员看到了学科发展的前景,有事干,有目标,有发展,真正将个人发展与学科整体水平提高结合在一起。

4.2 激发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设备安全质量管理”随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有效地排除,避免了故障的扩大, 特别对大型仪器实行预防性维修, 减少了不必要的停机率,提高了仪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 按发展方向,工程人员将培养成某一专业方面的行家里手, 他们技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在医院中被重视, 也较容易在这一专业方面钻研出成果, 增强了工程人员的成就感和事业心, 也为医院培养和造就出专业人才并保留人才, 形成了工作和科研的良性循环。

4.4 医学工程人员在技术活动中逐渐培养的5种能力:

(1)组织管理能力;

(2)人际关系处理和协调能力;

(3)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4)知识更新和扩展能力;

(5)适应环境的能力;

(6)应用多学科技术为本专业服务的能力。

4.5 医学工程人员在团体活动中锻炼的5种素质:

(1)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

(2)高尚的道德素质;

(3)良好的心理素质;

(4)宽广的文化素质;

(5)高超的业务素质。

5 结束语

医院医学工程人员的技术分工工作是现代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医学工程学和管理学交叉探讨的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摸索、科学分析,总能找到适合实际情况、和谐发展的分工模式。

如果说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就像现代医疗工作活动中一局棋,那么医学工程人员就是其中的棋子,通过精密布局,每个棋子都能发挥出其特定的作用,进而可以打造良好局势。医学工程人员的合理专业技术分工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建设,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最终达到与其它临床学科比翼齐飞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兴华,汤黎明.建立评价临床医学工程维修人员的工作指标[J].医疗设备信息,2001,(12):43-44

[2]姜宗义,裴曙光.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J].医疗设备信息,1999,(1):61-62

[3]袁丹江.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

[4]田巨龙.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J].临床医学工程,2005,26(9):188-189

[5]马艳红.我国临床医学工程人员极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周儒普,史长宁.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合理分工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5,19(3):165-166

专业技术人员聘书 篇6

关键词:事业;聘用;制度

人力资源是单位重要的资源,单位的社会价值体现、功能发挥、长远发展都要通过人力资源来实现。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方法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单位的效益最大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量才定位,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聘用机制,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单位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现就这一问题做一个粗浅探讨。

一、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的制定原则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专业技术岗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是搞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用人机制的基本原则。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单位存在人员职责不清晰、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激励作用不明显的现象。在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中要实行评聘分开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试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聘用机制,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岗位的,必须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才能相应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有利于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专业技术队伍的梯度成长,可以有效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结构,积累单位人力资源资本。从而,从长远、可持续发展方面提高的单位的综合实力,完成单位发展目标,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

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的竞争体现

竞争本质上包含着一种更新更高的追求,正是这种更新更高的追求,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专业技术岗位聘用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体系,进行科学的、多层次的、规范化的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是做好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在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实际工作当中,评聘的过程就是一个竞争上岗的过程,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政策及其工作的实质作用,才能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和才能。一是要认识到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工作水平,做好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二是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申报与聘用是单位职称评聘工作的主要部分,制定方案、有序实施、有章可循,使评聘工作形成规范化的制度。三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评聘工作的透明度。专业技术岗位职称的评审和聘用,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工作和效益的需求,一方面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尊重,一方面还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报名、申报材料、量化赋分和岗位聘任这四个关键步骤,进行公示,接受专家评审和群众监督,把工作业绩突出,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选拔出来,聘任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最大化地挖掘专业技术人员的潜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通过竞聘上岗,实行利益驱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激励作用的体现。竞争机制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原动力,通过竞聘上岗,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激发人才选拔机制的活力。

三、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的机制完善

事业单位是从事精神生产,提供公益服务的单位。事业单位类型较多,职能各异,差别性大,专业性强。在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方案时,要从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出发,选择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最佳方式,从而提高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的实际效果。事业单位的改革将把现有的事业单位化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岗位评聘中因受岗位设置限制可以采取灵活设岗的方式,对评审通过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而受聘任指标限制没有聘用的人员按等级由单位自筹资金兑现职称岗位工资,也可严格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可要求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再进行岗位聘任。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因为单位资金来自财政拨款,要严格按上级批复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人数进行评聘。专业技术人聘用制,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单位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改进,才能使制度逐步完善。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工作,一定要秉持“按岗申报、公正评价、择优聘用”的原则,严格把关、严格程序,才能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工作。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单位人力资源的精华,是有积极性、主动性的力量。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的实施,为专业技术人员展示自身专业素质和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事业单位构建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支撑。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工作,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进忠 浅谈干部聘用制.水文软实力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2、周文霞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4

上一篇:初中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作文巧对歇后语下一篇:业务部绩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