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调研报告提纲

2024-07-21

培训调研报告提纲(共11篇)

培训调研报告提纲 篇1

培训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

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以配合公司2016年战略规划为基础,做出员工技能与企业凝聚力同步提升的培训体系。

二、调研对象

培训工作负责人、公司M3以上管理层、员工代表。

三、调研内容

(一)、培训现状(详见PPT)1.培训职能组织机构设置

2.专职培训管理人员姓名、工作年限、数量

3.2015年培训费用的使用额度及2016年培训费用计划。4.新员工培训(非直销)开展情况 5.M0培训开展情况 6.TTT培训开展情况

7.公司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介绍

(二)、上半年培训工作设想(详见PPT)

1、培训项目(具体项目)1)培训需求分析情况 2)培训方案制定情况

2、培训计划与经费预算执行 1)培训计划完成率 2)培训计划调整率

3.制度、流程与标准建设

(三)、培训发展建议

1、系统间培训交流机制建设建议。

2、培训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建议。

3、针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培养工作开展情况建议。

制作人:谢亚臻

2016/3/5

培训调研报告提纲 篇2

1 基本状况

蒙自农机校设有校长办公室、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 (阳光办) 、招生就业办公室、汽车培训办公室、农机培训办公室、报名办公室、党支部、校团委和工会, 教职工13人, 占地面积2.05 hm2, 建筑面积0.79万m2, 汽车二科目训练场1.2万m2, 教练汽车25辆 (大货车4辆、小货车21辆) , 拖拉机10台。

2 教育培训情况

经多年发展建设, 蒙自农机校已由单一的农机培训, 走上了多种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办学之路。一是以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进行汽车与拖拉机驾驶、汽车与农机修理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技能和各种农机技术人员等培训, 年培训3 000人, 90%来自农民, 已成为农民培训之家。二是以学历教育为辅, 设有中专、专科和本科, 形式有全日制、函授及远程教育等。30年来, 蒙自农机校采取以丰补欠、盈亏相补, 多渠道、多层次办学, 走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道路。蒙自农机校固定资产总值由开始的10余万元猛增到目前的1 500余万元, 截至2008年12月, 蒙自农机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实用技术人才3.6万多人, 其中汽车驾驶员5 893人、拖拉机手约1.5万人、汽车与农机中初级修理工686人、微机员969人、全日制中专生862人、专科和本科生959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6 306人、进城务工农民297人、农村职业技术人员801人、就业人员156人、烤烟烘干工92人、跨世纪科技青年农民1 200人、云南省农机专业人员145人以及出租车驾驶员1 556人。蒙自农机校已成为云南省县级农机学校中教学规模最大、教学设备齐全和专业技术广的一所学校。蒙自农机农机校连续10多年获国家、云南省和红河州荣誉奖励, 如1995年农业部“4有农机校”、2003年农业部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先进单位、2003—2004年云南省农业厅先进农机学校、2004—2005年蒙自县文明学校及文明单位、2006年红河州汽车驾驶员培训先进单位、2005—2007年3年全国农机科普先进单位以及2008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先进集体标兵等。

3 主要发展措施

(1)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蒙自农机校长期坚持立足农机服务农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宗旨, 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 以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培养中初级实用技术人员。2002年, 在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 采取校内集中办学和到农村设点等培训方式, 对1 500名青年农民进行了农业科技培训, 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检查验收。2004年, 争取到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4家农机学校示范基地之一,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机大户培训。2005年, 争取到了摩托车驾驶培训资职。2006年, 经蒙自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蒙自农机校成为蒙自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为蒙自县顺利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带了好头, 做出了榜样。2006年, 经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 蒙自农机校获得农村技术人才培训资职, 2007年成为蒙自县出租车驾驶员上岗培训基地。2003—2009年上半年,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 504人, 成功转移劳动力4 521人, 工种有制鞋、制丝、农产品加工、建筑安装、餐厅服务、宾馆服务、汽车驾驶以及农机操作修理等。通过培训, 65%学员获得云南省职业资格证书, 对对蒙自县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根据2004年7月1日农业部第38号令《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第2条, “农机成人教育是对从事农业机械使用、修理、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其他专业技术培训”, 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一是做大做强特色项目, 为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汽车、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历来是县级农机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1995年蒙自农机校开办汽车培训时, 培训用汽车仅10辆。2004年4月在公安部门向交通部门移交培训资质时, 通过艰苦努力, 将培训用汽车增至20辆。2008年8月, 培训用汽车扩增为25辆。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5年完成了培训汽车驾驶员3 975人, 平均每年795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采取送教下乡和便民服务的原则, 分别在文澜、新安、草坝、芷村和雨过铺等地成立农机分校, 5年完成培训3 967人, 平均每年793人。二是有创意地开展工作。1994年, 及时抓住机遇, 走“联合办学”的路子, 与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开办41人机电专业中专班, 随后与云南省电大中专学校、冶金汽车驾驶技校、体育运动学校和司法干部学校联合开办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拖拉机运用与维修、汽车驾驶、计算机运用、文秘、体育师范和司法警察等专业。由于中专教学多年来都是“借鸡下蛋”, 1994—2003年上缴联办学校管理费30多万元。2004年, 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 学校获得独立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资格, 可自主颁发省教育厅验印的成人中专文凭, 节约了管理费3万元/年。2006年, 经红河州教育局批准开办职业中专, 开创了云南省首家由县级农机学校颁发中专文凭的先例。2002年, 与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电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办成人高职大专、函授大专和本科远程教育, 专科主要有农村经济管理、会计、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房屋建筑和水利水电, 本科有农学、园艺和公共管理等。截至2008年12月, 毕业生已达1 012人, 为红河州农业、税务和建筑等行业干部职工更新知识, 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便利条件。2006年6—12月, 经云南省农业厅农机处批准, 与农机化干部学校联合开办云南省农机专业知识培训班, 参训学员145人, 为提升红河州乡镇农机干部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申报职称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以优越条件招贤纳才 (非农机专业) , 合理调整结构, 壮大教师队伍。二是鼓励教师在职学习, 逐步养成好学上进风气, 对参加专业函授自学的教师, 学校给予时间和学费上的帮助, 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在省内同行业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4) 多渠道等筹资办学。一是依靠自身力量积累资金, 积极发展汽车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有偿技术服务等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 作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二是依靠政府支持, 作为改善设施条件的重要一环。争取得到政府下拨的资金, 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失地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三是依靠有关政策享受优惠待遇。国家和地方对发展农村经济有许多优惠政策, 如开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各种农业培训及大中专学历教育免征税收等。争取到了2004年业务拨款25万元、2005年业务拨款38万元、2006年业务拨款38.6万元、2007年业务拨款44.48万和2008年业务拨款45.1万, 5年合计191.18万元, 改变了学校多年来没有业务拨款的局面。

(5) 只有不断提高学员就业率, 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只有学校生源广泛, 才能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在拓宽学员就业渠道上有3点做法。一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只有保证每个学员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学生 (学员) 就业的选择就更广了、路子更宽了。农机校中专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 就业率达90%以上, 大专、本科学员通过2~3年的系统学习, 有一部分学员已考上公务员, 成为了乡镇长、部门领导或单位主要业务骨干。二是开设公共关系课。社会不断发展, 公共关系知识越来越重要, 在教学中开设公共关系课后, 让学员学会推销自己, 增强毕业后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学校帮助推荐就业。农机校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 学校主动推荐学生就业, 不但能融洽师生关系, 而且还可从学生就业率上增强学校的宣传效应, 也为学校自身发展积累潜在力量。

4 建议

(1) 确保农业机械教育培训的合法地位。当前, 云南省县级农机学校主要是开展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培训, 模式有5种。第1种是人、才、物独立的农机学校。这种模式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部41号令出台, 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培训已实现社会化, 但由于社会上的片面理解, 忽视了农机学校对其他农业机械使用修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农机技术员的培训职能, 使农机学校面临成为没有财政工资作保障的经营型事业单位。第2种是管理、监理、推广和培训4合1, 4块牌子1套人马, 如云南省玉溪市各县农机学校就是这种模式。第3种是监理、推广和培训3合1, 3块牌子1套人马, 如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农机学校就是这种模式。第2种和第3种都存在“运动员与裁判员不分”的问题, 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抵触。第4种是与其他职业学校合并, 纳入教育部门管理, 农业部门协管, 如云南省红河州的农机学校、建水县农机学校和红河县农机学校就是这种模式, 这样就可能失去农业机械教育培训资源和完整的阵地。第5种是推广、培训2合1, 挂农机推广培训站 (中心) 牌子, 如云南省文山州各县农机学校。在新形势下, 建议省、州职能部门呼吁, 促使云南省人大尽快修改《云南省农机管理条例》, 确保农业机械教育培训的合法权益。

(2) 减少内耗。2004年7月1日农业部第38号令, 《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第4条第4款, 县 (市) 农机学校主要负责组织拖拉机、农用汽车和其他农业机械的使用、修理及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农民农机技术员的培训和其他人员的培训, 明确拖拉机驾驶培训是县 (市) 农机学校的职责, 主管部门要加强必要的宏观调控, 避免州县农机学校争抢学员, 减少内耗, 为县 (市) 农机学校的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空间。

(3) “改名不换姓”。农机校加挂“农业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站”的牌子, 把农机培训融入农业培训中, 正如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若干意见》中第4方面第3条,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工程, 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4) 为购机农民技术培训列专项经费。当前, 购机人员主要是拖拉机手和农民,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下, 年龄30~45岁居多, 未参加过培训的占60%。因此, 购机人员最缺的就是维护保养和机械操作知识, 无证驾驶和违规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杜绝这种现象, 根据红河州农业局《2009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红农种植[2009]1号) 文件要求, 蒙自县制定了《2009年蒙自县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针对乡镇在职农机技术人员、机手、村级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家电维修及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由于“僧多粥少”、资金有限, 远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此, 要求从购机补贴经费中列出10%作为培训经费, 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鉴定, 使购机农民买之会用。

5 结语

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培训;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0-03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11年到2013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endprint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青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吕艳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个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

[3]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6]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海教育,2011(Z3).

[7]曹志国.教师培训,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8]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2(2) .

[9]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11).

[10]瞿凡.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11]王晶.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

[12]王明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13]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J].科技信息,2010(36).

[14]涂云海.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15]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16]唐丽萍.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

[17]邹娅玲,王艳,邹艳梅.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经济师,2010(11).

[18]马宪平.经受考验 防范危险 开创首都干部教师培训事业新局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5).

培训发言提纲 篇4

培训发言提纲

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中授课,使自己对十九大报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多思、多想、多实践,读原文,学精髓。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其中是的“深化教育改革”值得我们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推进教育改革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把考生和家长在改革过程当中的感受、评价做为改革的重要指标,作为我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考生和家长是改革过程当中一个关键的主体,要使他们全程参与改革,在改革过程当中分享改革的成果。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落实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8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我省在2016年公布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秋季高一入学开始实施。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就是我们对十九大精神的最好贯彻。

督导专员培训提纲 篇5

一.督导专员工作的重要性(纽带作用,上传下达,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1.从公司总部的角度来讲

2.对加盟商顾客而言

3.对专员自身的发展而言

二.督导专员工作的职责

1.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并按时,按质的完成2.及时将总部的最新政策,信息传递给加盟商

3.及时的搜集并整理加盟商的意见与建议并反馈给总部

4.对《加盟申请表》和《加盟协议》的初步审核

5.指导并督促加盟店的装修工作

6.确保门店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督促,指导门店的相关活动

7.完成总部下达的任务和目标、三.督导专员的基本素质

1.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

2.制定有条不紊的计划(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3.团队意识(合作制胜,竞合观念)

4.积极的心态(乐观,积极,主动)

5.沟通技巧(信息的上传下达,及时反馈与发布)

6.主人翁精神(在外代表公司,客户以专员的形象与素养来评价公司)

7.职业化素养(专业,值得信赖,在客户需要的时候解决问题)

8.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督导专员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

1.沟通技能(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与总部2)与区域经理3)与加盟商4)与员工5)与其他专员

2.自我管理技能

1)时间管理2)目标管理3)个人绩效管理

3.培训技能(指导)

1)对加盟商培训(传统渠道,VIP客户,团购的营销理念。信息系统的使用指导,促销)

2)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商品成列,货品整理,礼仪)

4.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

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反馈

明确处理突发事件的主旨

5.督促,考核与指导的技能

1)督导评估,考核

2)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问题

6.创新思维与整合能力

1)将问题汇总,分析,反馈

现场5S培训提纲 篇6

一、为什么要做5S? 现场有哪些问题?

1、常用工具、辅具不易寻找;

2、现场混乱,不合格品混用;

3、员工垃圾随意丢弃;

4、设备异常停机影响生产;

5、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

6、5S是做管理改善、精益改善、团队建设的基本工具,也是基础;

二、整理:留下有用的,其它清除掉

1、什么是有用的?

使用频次、使用场地、使用数量

2、如何清除?清除不是丢弃,是合理的管理和空间利用;

3、红牌作战

三、整顿:科学规划布局和定置

1、定置不是简单的画线和摆放;

2、如何开展定置? 目视化、方便寻找和取用、放回原处、严格遵守

3、痕迹化管理;

四、清扫:清除现场垃圾、不留任何死角

1、发现和消除污染源

2、哪些位置是死角?

3、确定责任人和检查人?

4、高标准、严要求;

5、从天到地的清扫,初始状态

五、清洁:制定标准并持续实施,保持优质现场环境

1、造势,营造氛围,活动、结果目视化;

2、标准的制定;

3、执行、检查频次;

4、不因善小为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5、及时纠正;激励和鼓励;

六、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员工基本素质

1、编制管理规定进行宣贯实施;

2、利用晨夕会不断提醒员工;

3、树立标杆,进行竞争活动,5S优秀班组评选

4、领导作用:持续检查、持续运行、持续要求、持续改善、持续鼓励!

培训调研报告提纲 篇7

1. 调查目的

明确四川中小微企业对社会服务培训的具体需求,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达到切实帮助企业人员提升管理能力的目标。利用口碑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培训机构品牌。

2. 调查对象

四川省中小微企业 (主要是工业和商业) 总经理、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职能部门经理、综合部门经理、老板等。

3. 研究内容

通过对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进行调研, 旨在研究以下内容:

(1) 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社会服务培训组织和安排的要求研究

主要研究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学院在社会服务培训时间安排、培养方式、基础工作以及讲授教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合理安排培训, 有效提升培训质量。

(2) 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社会服务培训内容及能力要求研究

主要研究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在社会服务培训内容、能力方面的需求程度和具体要求, 使学院的社会服务培训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 不断提升培训服务满意度, 有效打造学院培训机构的品牌效应。

4.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

调研工作人员将对四川省内各行业 (主要是工业和商业) 中小微企业以深入访谈形式就中小微企业在社会服务培训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44份。

二、调研结论

1. 在对培训的组织和安排方面的需求

(1)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培训时间应随机安排尽可能少地占用休息时间;培训的频率每月1次的接受程度最高;

(2)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培训服务的基础工作应着力于提高教学设备及场地的安排, 其次应重视后勤保障服务与就餐情况安排;

(3)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有效的三种培训方式依次为案例分析式、情景模拟、讲授式;对于讲师, 大多数被访者偏好实战派企业专家, 其次是职业培训师或咨询公司高级顾问;偏好实战性强, 有丰富的案例辅助的讲授风格, 其次是授课形式多样, 互动参与性强, 语言幽默风趣, 课堂气氛活跃的讲授风格。

2. 在培训内容方面的需求

(1) 多数被访者认为, 最想接受的三种培训类型分别是管理通识类、个人素质类、中高层管理类;

(2)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 根据目前所在岗位通过培训最需要提高的三项能力依次为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而最应该提高的三项专业技能依次为行业专业知识如安全管理知识、市场风险控制、生产工艺知识等;管理方面相关技能如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如部门协调能力、市场洞察力、执行力等。

三、数据分析

1. 时间安排

数据表明, 75%的被访者认为培训时间应尽可能少占用休息时间, 20.5%的被访者认为应安排周一至周五晚上。4.5%的被访者认为可以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2. 培训频率

数据表明, 43.2%的被访者认为, 每月安排一次培训比较合适, 36.4%的被访者认为, 每季度安排一次培训比较合适。

3. 培训方式

数据表明, 74.4%的被访者认为, 案例分析方式是较好的培训方式, 34.9%的被访者认为, 讲授式和情景模拟是较好的培训方式。

4. 基础工作安排要求

数据表明, 83.7%的被访者认为, 应该提供较好的教学设备, 44.2%的被访者认为, 应该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41.9%的被访者认为, 应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与质量。

5. 培训内容需求

数据表明, 65.1%的被访者最想培训的内容是管理基础知识, 52.1%的被访者认为应重点对个人素质提升进行培训, 41.9%的被访者认为, 应重点培训中高层管理知识。

6. 能力培训需求

数据表明, 34.9%的被访者认为, 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培训, 32.6%的被访者认为, 团队协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培训, 30.2%的被访者认为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培训。

四、建议

在今后的培训中, 可考虑对不同行业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利用实际案例或与学员讨论的教学方式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 进一步加强培训的实战效果, 满足各行业学员的培训要求, 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和对我院口碑和品牌的正向传播效应。

参考文献

培训调研报告提纲 篇8

关键词:制浆造纸专业 人才培训 企业调研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201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2080712)研究成果。

为加快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制浆造纸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调整人才培训模式和人才培训目标,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学校组织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深入企业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

1.调研目的

明确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目标,进一步完善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了解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2.调研对象

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成员走访或电访了广西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云南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分析岗位班组长、一线技术人员和毕业生代表。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185份。

3.调研方法

(1)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围绕目前部分制浆造纸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职业面向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人才职业发展阶段、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等,通过与企业专家、中职学校毕业生直接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大量基础资料。

(2)查阅文件和资料。主要查阅国家规划、行业背景及政策支持的文件和材料,查阅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查阅有关招聘信息、行业规划等资料。了解广西部分纸浆造纸企业的发展,纸浆造纸行业需求情况,及时掌握人才需求动态和政策背景,分析人才市场供求信息。

二、调研情况分析

1.制浆造纸专业人才需求

(1)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分析。本次调研的20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分别占40%、37.5%、22.5%,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0%、25%、15%。调研结果表明,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以上占18%、中级工占20%、初级工占40%,另外还有22%未取得技术等级资格。企业专业人员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18%,操作人员占82%,中级工所占比例偏大。调查发现,未来企业需要制浆造纸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等级比例分别是:技师以上6%,高级工23.3%,中级工54.9%,初级工2.8%。

制浆造纸企业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因为:第一,随着广西工业的迅猛发展,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制浆造纸技术岗位需要更多具有高层次职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第二,飞速发展的制浆造纸行业使用了很多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检测仪器,迫切需要能使用先进检测技术的高技能分析化验人才。

(2)专业人才年龄结构分析。调查发现,在20多家企业中,从事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人员年龄相对偏大。近些年来,制浆造纸专业发展较快,技术不断革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企业更趋向于引进年轻化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制浆造纸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需求

调研发现,制浆造纸企业要求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学生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岗位操作,学生须熟悉制浆造纸工艺、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而制浆造纸化验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的化验部门,从事原料分析、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与车间化验技术管理等工作。

根据调研单位意见与建议,制浆造纸技术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工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制浆造纸化验、造纸机械设备维修、制浆造纸仪表及自动化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开停机操作、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等。而制浆造纸化验岗位要求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数学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化学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化验基础知识、化验室管理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采样、制样、称量、滴定操作、打浆度仪的使用、白度仪的使用、抗张强度仪的使用、柔软度仪的使用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调研还发现,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非常重视,并作为考核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能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和自我定位,有上进心;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工作态度端正,踏实,勤学好问,严格遵守企业制度,有礼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最好还有一些特长。

3.制浆造纸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阶段

通过对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的访谈,获知制浆造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过程大致是:跟班学习,了解实验室需要检测的各项指标,熟悉样品的采样、制样、检验方法,能独立操作一些简单的分析项目;考核合格,能胜任本职工作,对新方法、新标准能独立运用,能对简单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积累经验,能熟练使用高级精密仪器,协助部门领导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修订岗位作业指导书和部门标准,指导新员工等。

4.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对所学专业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70%;所学专业的最大特点是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好找;对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操作技能、专业理论、沟通合作和思想品德等;学校比较重视学生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思想品德和遵章守纪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质量意识、工作方法、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培养较少,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和文化基础得到了显著提高;所学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联系不够;所学专业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内容和工作岗位任务的衔接、拓宽专业适应面等方面进行改进;教师应多了解和宣传企业文化,教师的企业经验和技能水平应有所提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学校的硬件设备应跟上企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 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用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够用、实用的要求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更高要求转变。根据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定位(见下表)。

2.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调研,分解职业任务,归纳职业能力,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者整合,并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制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碱回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造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纸质量控制四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不仅要重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还要注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化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资料查阅和整理能力、分析能力等,以及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人才培训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在校外,要继续拓展和落实实习实训基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使学生实践的机会更多,面更广;在校内,积极建设实训教学中心,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的实训有更高的平台,让学生在仿真职业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做法包括: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深造,参加课程进修、新技术培训,开展课题研究,考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等;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标志,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在双证书教育模式中,要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准入的要求。

党校培训研讨 发言提纲 篇9

个人发言提纲

第二期党员示范培训班学员

第五组 岳补根

第二期党员示范培训班即将结束,时间短、收获大、感悟深。首先由衷感谢路局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感谢党校老师们的用心和付出!也感谢我们第五组所有同志们对我的抬举!现就围绕如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合格共产党员这一专题与大家分享交流以下几点,请指教。

全员安全培训复习提纲 篇10

全员安全培训通用常识部分复习重点纲要

一、对职业安全健康的理解与法律法规:

1、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了解)

2、你是如何认识安全培训?你参加安全培训的目的?(了解)

3、“需要五层次”理论(掌握)

4、职业安全健康与人权、中国的入世的关系。(了解)

5、国内职业危害状况(了解)

6、“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了解)

7、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熟悉)

8、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熟悉)

9、广西分公司“1331”安全理念。(熟悉)

(三全管理、三个全员、三大标准化)

10、分公司安全方针及安全目标(熟悉)

11、员工安全导则(熟悉——其中第2、6、7、8、9条)

12、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2001年以来颁布的法律法规(熟悉5—6项)

13、我国颁布的专项职业安全健康法律(熟悉)

14、法律的基本要素(熟悉)

15、能区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掌握)

16、《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内容:

各章节相对应的法律要素;第3条、17、20、21、22、23、28、33、35、36、73、82(2、4)、83()、85()、90条以及第三章从业人员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掌握 第21、36条相关内容必须熟悉

《安全生产法》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

二、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术语

1、什么是安全?安全的基本特性(熟悉4个)?如何理解安全(熟悉掌握)

2、什么是狭义的“危险”?危险的特性(可能性、严重性)

3、什么是“安全生产”?(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4、什么是“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职业病目录如何分类(多少类多少种)?(熟悉)

5、构成职业病应具备的条件(熟悉)

6、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掌握)

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对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熟悉)

8、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是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熟悉)

9、什么是“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熟悉)

10、公司对事故报告处理的原则——所有的事故必须报告、分析和处理(熟悉)

11、事故具有哪些特性?(因果性、偶然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防性)如何理解

12、事故的特性包括哪些?通过学习、掌握事故的特性对你在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发生有哪些作用?(熟悉)

13、什么是“职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熟悉)

14、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掌握)

15、火灾的“三要素”:

1、引火源;

2、可燃物;

3、助燃剂;灭火的基本理论?以及常见灭火器的应用?(熟悉)

16、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掌握)

17、什么是“未遂事故”(准事故)?(熟悉)

18、什么是“重大危险源”?(熟悉)

19、事故隐患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的直接隐患: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匹配上的缺陷。

◇事故的间接隐患:安全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匹配上的缺陷。◇生产系统所具有的能量是固有危险;

安全工程的任务的控制固有危险;其手段是人机环本质安全化

隐患的规律:是物质的、是运动的、是异常的、是变化的、是有表现形式的(熟悉)

20、如何查找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处理的基本原则(熟悉)

21、如何理解安全、事故隐患、事故三者的关系?对实际生产预防事故有何作用?(熟悉)

22、什么是“特种作业”?特种作业的基本种类?特种作业取证复审的基本规定(熟悉)

23、特种劳保用品种类:头部防护类;呼吸器官防护类;眼、面部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类;防护服装类;手足防护类;防坠落防护用品。具体品种?(熟悉)

24、高处坠落的定义与分级(2-5米为一级;5-15米为二级;15-30米为三级;30米以上特级)(熟悉)

25、安全标志的作用及分类(熟悉)

26、安全评价的定义及分类:(1、安全预评价;

2、安全验收评价;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4、专项安全评价。)(了解)

27、开展危险危害辩识基本程序如何?危险危害辨识过程主要是为了解决3个什么问题?

28、危险危害因素类别的分类(了解参照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分类)

29、班组进行危害辨识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本班组风险点; 各风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过去发生事故情况;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操作规程不当之处;控制措施。

30、公司对危险源分级管理基本要求(全员危害辨识、分四级、由谁监控)(熟悉)

31、什么是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规定的特种设备种类(熟悉)

三、安全生产工作五项规定与事故预防

1、安全生产方针、消防方针、职业病防治方针(熟悉)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五同时、四不伤害、四不放过、三同时、三定四不推(熟悉)

3、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掌握

新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4、岗位安全操作要遵循“一想、二查、三严”的原则;其具体内容?(熟悉)

5、安全生产五项规定包括哪些?(熟悉)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作用;五同时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日常各类安全运行的措施及计划;危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

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企业安全检查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三定四不推”原则 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事故发生的原因(要素);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直接、间接原因分析);责任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定义及法律制裁;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责任的具体情况:(熟悉)

7、对“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的理解?(死亡和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1:29:300;事故的发生是低概率事件、死亡事故是冰山一角、预防事故的最基本原则——辨识和控制危险危害及隐患)(熟悉)

8、“3E”对策;事故判别;事故预防五原则:

1、可能预防的原则;

2、偶然损失的原则;

3、继发原因的原则;

4、选择对策的原则

5、危险因素预防原则。(熟悉)

9、事故预防原理解决的三个问题以及其内涵?(熟悉)

10、事故的致因理论:——掌握其中的四种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观点);造成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主要原因: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各种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措施)系统安全的四个观点: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除几种选定的危险;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现代事故的因果连锁:轨迹交叉论。

11、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原则: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熟悉)

12、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用机械代替人;冗余系统:耐失误设计。(熟悉)

13、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14、对“四不伤害”、“互保联保”的内涵理解

15、企业员工如何落实“遵章守纪”?

16、安全检查基本常识?它检查、评价生产现场的人、机(设备)、环境三者的安全性、匹配情况以及安全管理水平

四、《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制度》

1、公司32项制度中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职工个人正确穿戴劳保用品管理办法为主;

2、能辨识适用本车间、班组的常用安全管理制度

3、能辨识一些针对特种设备和危险作业的管理制度

4、员工安全责任制

5、《员工安全合格证》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第8条相关内容

短距离跑动作技能培训调查报告 篇11

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落实体育课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北京丰台区陆续招入了一批青年体育教师,他们成为我区体育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年轻体育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具有合格的学历或学位,专项发展突出,专项运动能力强,大多数富有朝气,有激情。和学生相处起来感觉会比较亲近,容易赢得学生们的好感,他们没有家庭负担,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快速的成长。但是,这些青年体育老师,教学基本功薄弱,教学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对体育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在学生中威慑力不够,个别青年教师身上缺少一股韧劲,在面临挫折时会动摇,面临困难时会退缩。

目前,我区体育教师的数量已基本满足需要,但是年轻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教学技能亟待提高。从长远看,是对学历已经合格的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职后教育、解决知识更新和继续提高的问题;从近期看,主要解决年轻体育教师“胜任教学”的问题。我区小学体育教研员看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2010年11月在石榴庄小学召开了我区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班开题会。希望通过三年的体育基础专业技能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能够打造一支通技能、懂教学、精专业的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综合能力。基于体育学科需要实际操练的自身特点,把这些年轻体育教师分成四个班进行培训,我负责(二)班的培训工作,在2011年4月开始进行小学体育短距离跑教材的培训工作。我对负责的培训班(二)班的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项目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动作技能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前测反映出的问题,在和教研员沟通后进行了如下培训:

1 专家引领、更新观念。针对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项目中存在的动作方法不清等问题,由区骨干教师讲授实用的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他们梳理小学体育教材中短距离跑项目的知识点,深入理解动作各个环节以及一些教法的应用和拓展。

2 问题答疑,理清思路。在培训过程中,区骨干教师及时解答青年体育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提高了青年体育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了他们的教学理念,解决了他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3 操练技能、提升内涵。改进和提高青年体育教师们短距离跑的动作技能是这次培训的主线,培训中针对一些失分较高的动作环节培训中着重进行了练习。

4 教学实践、学为所用。结合培训内容组织受训教师们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有7位教师进行了研讨课的展示,使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和延伸,对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学实践和培训研究的统一。

5 培训考评、及时反馈。及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评,对学员进行客观评价,要求学员认真完成相关作业,做好培训小结。建立本次培训班学员档案,编印学员考勤花名册及通讯录,评选优秀学员,向学员所在单位反馈培训成绩。

6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在培训中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QQ群,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其意义深远。

7 开展联谊,共谋发展。培训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系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结交友谊,为青年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并且把培训精神、价值观念等寓于各种有形的载体中,使青年教师们在培训活动中形成了兴趣、坚定了信念、获得了知识、结下了友谊。

培训后通过后测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一人次后蹬跑动作技能不合格,其余动作的合格率100%。所有项目的优秀率更是大幅提高,其中上挑式接力跑的优秀率达到了91.17%,下压式接力跑优秀率更是达到了100%,只有终点跑动作的优秀率低于50%。这充分说明青年体育教师短距离跑动作技术、技能完成的动作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结论与建议

1 结论:我区体育教师队伍有了很大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幅增加,教师专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整体体育教师队伍知识的更新,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次培训使他们明白了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中他们认识了自我,锻炼了自我,升华了自我,理清了发展思路,挖掘了自身潜能。这无疑将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信通过培训,他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进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 建议:

(1)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提高系统性,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性。同时充分发挥本区骨干教师作用,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贡献力量。同时还需要行政部门的资金支持,以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2)建议教育行政部分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组织一系列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也是他们课余训练的动力,可以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并使他们身心得到锻炼,并且从中发现和挑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形成梯队。(3)青年体育教师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建议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技能训练,并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的全面性,力争收到好的效果。(4)加强学校内体育教师的研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运用所学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自己教学基本功不断地得到提高。(5)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足迹。内容包括:个人信息、3-5年发展规划、定期的教学设计、承担公开课、研讨课、各级各类评优课、论文获奖情况、培训反思或总结,阶段培训的自我评价。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白盆窑小学)

上一篇: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报告下一篇:2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