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管理模式

2024-06-18

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共8篇)

工程安全管理模式 篇1

工程安全管理论文现代安全管理论文工程质量安全论文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摘 要】:通过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教育,加快建立安全机制,不断更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建设好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确实形成全体成员、全部过程、各个角度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对于万物生灵来说,是一种存续的保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对于各类企业来说,是一种实力的反映。它体现着人文思想,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一个永恒的、不懈探究的命题。建筑施工企业更是要求尽善尽美。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施工安全的片面认识 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建筑产品的最低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以上,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的,而施工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1.2 几种轻视施工安全的错误认识 认为抓安全工作主要是企业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提高了安全标准,必然要加大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名誉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等错误认识。

1.3 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管理 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

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了,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了。

1.4 重视前线工地,轻视后方保障 错误的认为后方科室人员,是占编制不创造财富的,他们到下面检查、监督总是在挑毛病。安全隐患的整改是被动的应付,错误的认为整改会延误工期,耽误进度。

1.5 重视资历经验,轻视计算数据 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现场应用与操作的载重机械、计量设备、带电导线等,都应以资历高、经验足为导向,而计算数据只是复杂繁琐的数字,不能作为实做的依据。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

二是坚持1天1条,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

三是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

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四是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进行。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4.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2 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

工生产中的安全。具体要求:

(1)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2)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4)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5)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4.3 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4.4 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以往的安全教训,找出“通病”、“顽疾”,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日常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即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

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

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国际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00(6、7).[2]徐金梁,陈玉珍.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8).[3]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

工程安全管理模式 篇2

1 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1)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乙烯工程分东、西、北三个区和厂外工程,施工面分散,施工阵线长,施工时间横跨四个年度,安全风险随之增大。

(2)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局限性,导致作业环境恶劣。乙烯工程建于公司围垦的海涂地,地质条件恶劣,地下工程施工难度极大;地域性气候导致台风、多雨天气居多,直接危胁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安全,露天作业环境恶劣。

(3)多专业之间关系复杂。乙烯工程项目建设历经调研、立项、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多个阶段[1],其中涉及到法律、财务、计划、进度、设备、材料、质量、安全、环保、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专业,专业之间关系错综复杂[2],只有通过各专业之间的有效协调并全员承担起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大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确保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

(4)乙烯工程建设的参与者有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等诸多单位,其中监理公司10家,EPC总承包7家,安装单位10家,土建单位19家,桩基单位3家,桩基检测单位3家,第3方检测单位10家,技术服务单位40余家。众多参建单位导致大量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作业,不同单位、不同标段之间协调难度大,难以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

(5)多层分包增加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难度,导致直接作业环节安全风险增大。

(6)管理对象流动频繁,安全技能差。

(7)工程建设动态变化。随着工程推进,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序呈阶段性不同,施工机具进出频繁,安全管理需在工程不断变化的进程中,及时调整管理重点和计划,与时俱进,对工程进行预控和有控管理。

2 管理模式

为推行项目源头控制,保证乙烯工程建设本质安全,镇海炼化公司在乙烯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的主动性,不断探索适合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以HSE管理制度、体系为支撑的“小业主大监理”、强矩阵型三级HSE管理模式,创新五大HSE管理机制,形成了对乙烯工程分工细致、责任明确的有效安全管理模式。

(1)乙烯工程建设总组织架构采用“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经理部+现场项目组+监理+承包商(EPC、E+P+C)”的强矩阵型管理模式,建立由决策层(项目管理HSE委员会+项目经理部十个管理部门)、管理层(六大项目分部+监理公司)、执行层(施工单位)组成的三级HSE管理机制,层层签订HSE目标责任状,将责任目标落实到各监理和施工单位。实行网格式乙烯工程安全责任区划分,组织各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业主单位对承包的施工项目或区域分别进行安全责任区划分,构建大安全管理体系。

(2)以“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思路,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打破“大而全”的传统模式,实现项目管理人员的精干、高效。以各级HSE协议书,明确各方安全管理职责,使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各司其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即监理管理在前、业主掌控在后;监理侧重督促落实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并执行到位,业主侧重对安全重大隐患的处理及HSE目标的控制。

(3)确定以专业管理保安全的工作思路,聘请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为第三方HSE监理机构,充分引入常年工作于国内外大型石化工程的HSE专家为乙烯工程建设提供安全技术服务。重点借鉴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经验,形成适合乙烯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化安全管理模式。

3 全面推行五大安全管理机制

3.1 承包商淘汰机制

由于乙烯工程建设面广,施工单位复杂,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业主着力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中石化集团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设置承包商准入门槛,从资质审查上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承包商HSE资质符合乙烯工程建设要求,确保所有承包商必须根据施工人数和工程规模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安全资质的HSE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施工作业HSE管理;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对HSE业绩不良的单位予以清退出场或解除工程合同。

3.2 安全文化建设机制

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安全文化亦是全员文化,并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工程建设。作为业主在工程建设中,必须积极调动和发挥各参建方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使安全管理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

(1)开展多层次HSE培训,全面提高参建人员HSE素质。一是系统地开展施工人员入厂HSE培训;二是通过“安全告知书”,对短期入厂服务人员、车辆司机进行安全告知;三是结合工程阶段特点滚动开展脚手架搭设、临时用电、起重作业、班组长等多项专业培训,统一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四是组织开展违章再教育培训。

(2)以工程建设典型事故案例图板巡回展出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参建人员的HSE意识,从宣传动员、风险教育、实施检查和经验推广四个阶段稳步推进乙烯工程建设 “我要安全”主题活动。

(3)推行“安全马甲”行动,为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HSE管理人员配置同一款式不同颜色的反光背心,实施HSE管理队伍的统一标识管理,理顺现场HSE管理秩序;统一现场起重指挥人员、监护人着装标识;统一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等特种作业的帽贴标识,便于现场HSE监督检查。

(4)规范现场安全警示及宣传,设置“HSE曝光台”,对现场违章行为及时曝光。以乙烯工程HSE简报,构建HSE信息平台。设置HSE建议箱,听取各方HSE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一反三,自我检查、整改,有效推动HSE管理的深入开展。

3.3 制度建设机制

以制度挖掘管理深度,推进多层面的HSE管理体系,统一安全管理的基准面,为来自不同地域的监理公司、施工单位提供行动指南,做到HSE管理有章可循,易于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1)加强对特种设备(起重机、提升机等)和人员的监控。执行入场前检验制度,严把入场关,尤其是特种设备,必须具有国家规定的检测报告或安全检验合格证,并经监理检查安全附件合格,否则不予进场。日常执行起重司机日检、管理人员周检、监理月检、业主季检等检查制度,及时清退存有缺陷的施工机具。

(2)严格临时用电管理,实施三相五线制和施工用电的“三级用电、二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保护”的管理制度,规范临时用电线路的架空铺设和过路电缆保护

(3)规范脚手架搭设管理,执行脚手架验收挂牌制,每月开展专项安全检查。高处作业全面使用五点双大钩安全带。

(4)全面执行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受限空间、动火作业、夜间作业、吊篮作业、射线作业票证许可制度。

3.4 作业过程动态管理机制

(1)阶段有重点。

乙烯工程建设呈阶段性进展,各施工点因施工环境不同,其预控重点也不同,为此安全管理中需结合工期进展,提出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和防范目标,抓施工中的主要矛盾,以点带面,促进现场安全整体的提高。建立HSE专题研讨会机制,组织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及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HSE问题,部署HSE工作。

(2)日常有检查。

统筹监理力量,开展以直接作业环节为重点的监理、业主、施工单位三方联合检查和督导,以日常巡逻检查为基础,结合施工各阶段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在这些检查中重在日常的安全巡逻检查,施工现场复杂多变,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只有不间断的进行安全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隐患,才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5 建立评价及考核机制

为更好的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检查中要强化现场HSE处罚力度,对违章问题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问题整改通知单或再教育培训通知单进行分级管理;并按性质严重性分直接清退、停工整改、列入曝光台、违约金处罚、违章再教育、安全谈话等方式予以处罚;对影响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性问题,则坚持有必查、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重处;在工程建设中,每月根据日检及月检等情况对各施工单位进行HSE业绩排序,每季评选HSE管理先进单位;对发生事故或严重违章的承包商,及时进行通报;对季度HSE管理先进单位、建设中涌现出的安全管理亮点及时表扬、召开现场样板会学习和推广,对安全隐患排查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重奖;通过重奖重罚考核机制,以抓两头促中间、奖惩并进的手段推动乙烯工程建设HSE管理工作。

4 安全管理业绩

五大安全管理机制犹如一张安全保护网,使建设现场安全工作处于可控、在控的良好局面,保持安全稳定和谐的态势,有效地确保参建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小业主大监理”、强矩阵型三级HSE管理模式及五大管理机制在乙烯工程建设中已初获成效:一是通过重奖重罚激励机制,树立参建单位的竞争意识,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当优秀的良好的安全文化局面。二是有利于在乙烯工程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让广大参建人员关注乙烯工程的HSE目标,并能通过HSE目标导向,强化安全意识并渗透于日常工作,使参建单位的发展与乙烯工程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双赢局面[3]。三是提高了乙烯工程HSE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支HSE管理队伍。四是实现了乙烯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内耗,实现了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工程项目的目标。

5 结 语

乙烯工程建设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管理模式将会逐步完善和成熟,为乙烯工程HSE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为以后大型石化项目建设全面而宏观的安全管理探索出新思路。

摘要:在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变因素多,风险高,安全管理难度大。通过安全管理难点分析,对“小业主大监理”、强矩阵型三级HSE管理模式及承包商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过程动态管理、考评考核等五大HSE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

关键词:乙烯,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曲德山.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51-52.

[2]李莹.浅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86-19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篇3

【摘要】 简述了我国建筑工程取得的成绩,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和建议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全事故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其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各级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的对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安全管理。这些对策和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能不引起对我国目前所采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深刻反思。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取得的成就

1.建立了建筑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5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使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开始走向法制化轨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为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建筑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极大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建筑工程企业在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推广了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建筑工程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品。

3.开展了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工作。我国的部分城市开展了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工作,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尽快发展。按照《建筑法》关于“建筑建筑工程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的要求,借鉴国外保险制度的经验,把意外伤害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激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尽快发展。

4.开展了建筑业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建设部要求在全国建设工程的建筑工程现场开展安全达标活动,把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重心放在了建筑工程现场,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在号召全国建设系统在深入开展建筑工程现场安全达标的同时,学习上海市文明工地建设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很快在全国建筑业掀起了创建文明工地的浪潮。

二、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法律法规体系存在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问题制定的,很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对许多导致伤害事故的行为缺乏法律的规范。由于高素质法律人才和法律资源的短缺,使得立法工作跟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漏洞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较多。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存在问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问题是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机构改革的多次反复给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管理职能分散,管理效果受到削弱一是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管理分开。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分离,导致双方各自在发挥工伤预防工作和利用工伤保险促进安全生产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3.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察存在问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在相互协调和配合上还存在问题,存在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交叉、责权脱节等现象。其次,在履行职责时还存在不依法行政的现象,监督管理中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意识,行政干预时有出现,管理部门应尽量避免用行政干预进行权力介入,维护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再次,安全监督执法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不能严格做到依法监督,有时执法不严,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4.建筑安全业绩评估存在问题。我国对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一旦风声过去,安全事故极易反弹。此外,“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

5.业主在履行安全职责中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建筑工程安全责任几乎完全由建筑建筑工程企业承担,建设单位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只关心质量、成本、工期等会对自身利益有影响的方面。伤亡事故大都发生在建筑工程阶段,建筑工程过程的管理是又承包商完成,很多业主认为安全管理完全是承包商的事,他们只强调质量、成本和工期的管理,漠视安全管理,业主市场行为的不规范现象较严重,给建筑建筑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

6.安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国内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频发、群死群伤后果严重、财产损失巨大的现象与传统的漠视安全问题、轻视生命价值的安全文化有很大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多,意外伤害事故又难以抗拒,死伤几个人没什么奇怪的;更多的人宁愿听天由命,认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三、改善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及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按照市场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工作,不一定要由建筑建筑工程企业自己来做;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前要求厂也不能由政府直接来做;考虑有关安全性评价、检测、检验、认证的工作,性质上要求出具公正性的结论,为保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应当由既独立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又独立于建筑建筑工程企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来做,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建筑业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的发展、成熟,保险公司必定加强对生产安全的监控,借助安全中介实现监控目的将是保险公司的主要选择。

2.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的自我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项目各成员,明确项目各管理人员、班组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把治理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做出显著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职责履行不好,安全生产目标不能实现的要进行处罚;对因玩忽职守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必须严肃查处。

3.工程监理单位要落实安全监理制度。安全监理的目的是对工程建设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防护及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动态监控管理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范围以内,以确保安全性。

4.勘察、设计单位要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勘察单位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实地勘察,为建设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文件,以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结果。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建筑安全。设计单位应当考虑建筑工程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建筑工程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预防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建筑工程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5.群众监督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群众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是群众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是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工会是代表群众的对建筑建筑工程过程中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组织。人民群众也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作业进行监督,对一些安全事故隐患,一些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行为,也可以更及时地向相关部门反映。建筑工程现场的建筑工程作业条件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必定会得到提高,建筑业的事故高发率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考点 篇4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突出人的作用。亊故---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事故特性:

1.规律性;2.绝对性;3.周期性;4.偶然性。事故隐患: 一、一般隐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的);

二、重大隐患(主要是指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的)。

可能导致亊故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危险是相对的,危险跟安全是互补的。若危险是60%那安全就是40%

风险控制:1.主动降低;2.被动控制。海因里希法则:

1次伤亡(死亡+重伤)+29次轻伤+300次不安全行为。危险源(可能存在、危险根源): 第一类:能量、物质;第二类:载体。本质安全:

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

四个原理:

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 3.预防原理;4.强制原理。

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 3.反馈原则; 4.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个体); 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群体); 4.行为原则。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三E原则(1.工程技术对策;2.教育对策;3.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牢记14个原则)

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4.系统安全理论;

5.轨迹交叉理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亊故→伤害)。海因里希亊故连锁理论(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斩断事故链):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能量意外释放屏蔽措施:

1.用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能量释放;6.开辟能量释放的渠道;7.设置屏蔽措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1.改变了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2.没有绝对的安全,仼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应考虑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危险源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可能暂时未认识到,有的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职业病防治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仼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三年一审)。

-般要求:

1.PDCA动态偱环模式;

2.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

3.自我检查査、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4.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

检查和改进:

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

企业要毎年至少-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

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辅射和同化功能。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1.建立机构;2.制定规划;3.培训骨干4.宣传教育。评价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组织机构规范要求:

1.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实际存在量÷临界量≧1或单元内多种化学品相加≧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1.主要指可导致火灾、爆炸、毒物泄露后果严重的危险物质;

2.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以内的一个或几个装置、设置或场所内的危险物质; 3.客观存在的,以所规定的临界量为标准;

4.危险物质分易燃、爆炸性、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6大类9小类共78种; 5.不含核设施、军亊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等;

6.判断是否重大危险源用公式(q实际存在量;Q危险物质临界量:单位为都吨)一种物质时:q/Q≧1;多种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q1/Q1+q2/Q2+q3/Q3…≧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大目的:

1.法定责任;2.重要保障;3.重要手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原则: 1.主要负责人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2.系统性原则;3.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八大流程):

1.起草(安全部门);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工会);3.审核(法律顾问);4.签发(1.综合:主要负责人;2.技术:主管领导。);5.发布;6.培训(员工);7.反馈;8.持续改进

(每年制定规章制度制定、修订计划、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单。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高危行业:矿山、建筑施工、危险物品、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必须配备机构、专人。

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人(原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100人(原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投入(风险抵押金):

1.股份制:董事会;2.个企:投资人;3.国企:主要负责人。

风险抵押金使用归定(罚款:可以用。使用后下年不是补齐,而是重新核算投入): 1.为处理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2.为处理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善后亊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空间是防止;时间是减少): 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防止措施);5.减少故障和失误(个体防护、技术措施、减少)。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1.隔离;2.设置薄弱环节(安全阀、);3.个体防护;4.避难与救援。

安全预评价:

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进行验收评价,并出具验收评价报吿。

特种设备: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的境外制造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2.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同类首台产品,应当由该产品的国內代理商报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型式试验合格; 3.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性能和能效指标符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

4.附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維修说明、检验证书等中文出厂文件。

特种设备检验到期:提前报备:设备1个月;人员2个月;企业证照3个月前。

特种设备:

1.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天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向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2.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維修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要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亊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4.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安全教育培训:

一、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高危人员48小时、非高危人员32小时。)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再培训16小时、12小时。)

2.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3.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仼职。

二、岗位操作人员(高危72小时、非高危24小时、全员20小时。):

1.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未经安全教育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新入厂(矿)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四新”人员,转岗、离岗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资格。

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 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督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电梯操作工:不是)。“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厂、车间、班组)

1.厂级: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2.车间级: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3.班组级: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安全检查:

1.定期检查;2.经常性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检查;4.专业(项)检查。检查内容:

对于危险性较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強检查。重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易引起工伤、火灾、爆炸的设备、工种、场所及作业人员,职业中毒、职业病尘毒、重要危险点、有害点等。1.非矿山企业: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內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浓度等; 2.矿山企业:

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宿空气和起重设备;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署;矿灯、钢丝绳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塞。

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依靠经验和能力);

2.安全检查表法;3.仪器检查(专项)。检查工作程序: 1.检查工作准备;

2.实施安全检查(听、看、测、问、记)。隐患排查治理:

一般隐患(谁发现、谁整改); 重大隐患(报告主要负责人)。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的目标和仼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间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承包商协议内容:

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总包:承担责仼;分包:连带责仼)

1.承包商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要求提供相关材料,接受安全资质和条件审查; 2.承包商不得擅自将工程(主体工程不得转包)转包、分包、返包;

3.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换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关系 到施工安全质量的特殊工种人员,特殊情况需要换人时须征得发包单位同意,并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理:

1.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2.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网格化管理模式)体制:

综合管理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综合管理与行业监管形成(网格式)监管体系。

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基本原则: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预防为主;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 监察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监察方式:

事前监察管理;

事中监察管理:行为监察、技术监察(三同时); 事后监察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

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煤矿监察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煤矿监察人员职责:

参于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决定采取临时处置处施,或根据具体情况下达停产通知书,责令停止作业,撤出人员,事后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对事关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规定做出行政处罚或提出处罚意见,对有关责仼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煤矿安全监察方式:

日常监察(常规监察);重点监察(偏管理类);专项监察(偏技术类);定期监察(定期组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安全监察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第四章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正式生产运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安全评价程序:

1.危险源辨识;2.风险评价;3.风险控制。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亊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它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2.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祦;监护失误;其他失误;其它行为性风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

一.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1.爆炸品;2.压缩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危险因素分类:

一个打击:(物体打击);四个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伤害);四个煤矿:(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四个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四个常见:(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坍塌);两个不常见:(淹溺、灼烫);一个意外:(中毒和窒息)共20类。

职业健康分类: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10大类。

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如检查表、询问观察、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

安全预评价报告:

1.目的;2.评价依据;3.概况;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的划分;6.安全预评价方法;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安全预评价结论。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1.目的;2.评价依据;3.概况;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划分;6.评价方法的选择;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评价结论。(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不能选同一机构)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与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三类(职业病10大类:132种)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高低主压等,噪声→噪声聋、爆声聋(1.空气动力噪声→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 2.机械性噪声→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

3.电磁噪声→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振动→手臂振动病、电离辐射(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引起肿瘤和至癌、非电离辐射(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2.红外线→白内障;3.紫外线→热辐射;4.激光)等;

2、气体的形态存在;

3、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霉菌、真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作息制度不合理,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长时间单调或不良体位劳动、劳动负荷过重、夜班作业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1.中署;2.减压病→高气压;3.高原病→低气压)、作业场所设计缺陷因素。跟职业有关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病等)。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者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生产性粉尘:

一、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2.金属性粉尘:铁、锡、铝、铅、锰等;3.人工无机性粉尘: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二、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2.动物性粉尘: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3.人工有机性粉尘:机械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三、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尘肺:主要有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

1.自吸性有毒气体;2.刺激性有毒气体。职业危害评价:

1.性质: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2.分类: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每年至少一次。职业病危害控制:

1.技术措施;2.个体防护措施;3.组织管理措施。评价方法:

1.检查表法;2.类比法;3.定量法。评价内容:

1.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

职业危害申报: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申报有关要求:工艺变化、法人变化(15日内申报)。

第六章 应急管理

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预警管理体系要素:

1.外部环境预警系统:由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的预警构成; 2.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由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构成; 3.亊故预警系统:主要仼务是当事故难以控制时,做出警吿和对策建议,因此其业务隶属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4.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技术为-体的智能化系统,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成信息收集、处理、辨识、存储和推断等任务。预警系统:

由预警分析系统(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

指标系统、预测评价系统);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一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二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三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 四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用蓝色表示。

安全警示:红色:静止;黄色:警告;绿色:提示;蓝色:指令遵守。

亊故应急救援: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亊故应急理论:

1.预防(在设计阶段完成);2.准备(跟应急有关);3.响应(紧急处置 和救援工作);4.恢复(最容易发生二次伤害)。

亊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组织机构(1.管理部门;2.功能部门;3.应急指挥;4.救援队伍。);

二、运作机制(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三、法制基础;

四、保障系统(1.信息通讯系统:保证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2.物资装备:保证有足够的资源,保证快速、及时供应到位;3.人力资源: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志愿者和其他人员的培训教育;4.经费财务: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装备、应急资金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条块结合,属地为主;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4.依托现有,资源共享;5.一专多能,平战结合;6.功能实用,技术先进;7.整体设计,分布实施。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一个综合预案(整体预案,总体阐述应急方针、政策、组织机构及职责、总体思路等);多个专项预案(针对特定紧急情况的应急而制定的、对机构、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若干个现场处置方案(在专项预案基础上针对具体场所而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响应的程序: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对警情做岀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级别: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为三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多个部门响的为二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起来处理且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为一级紧急情况。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则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按响应级别确定应急程序,如人员到位、信息联络、调配资源、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若控制不力,则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5.应急结束:由事故总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成立工作组: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 2.资料收集:收集预案所需各种资料;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4.应急能力评估:对应急装备、应急队伍能力进行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于和培训;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7.预案的实施:包括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应急演练和训练等。

应急演练的类型:

一、按组织方式分类:1.桌面演练;2.实战演练。

二、按演练内容分类:1.单项演练;2.综合演练。

三、按演练目的和作用分类:1.检验性演练;2.示范性演练;3.研究性演练。编制计划:

演练目的需求、目标、类型、时间、地点、演练准备实施进程安排、领导小组构成、预算等。演练总结:

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改进计划、落实改进责仼和时限等。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框架核心要素:

一、应急预案概况;

二、亊故预防:1.危险分析;2.资源分析;3.法律法规要求。

三、应急准备程序:1.机构与职责;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质;3.应急人员培训;4.预案演练;5.公共教育;6.互助协议。

四、应急响应:1.预警与通知;2.现场指挥与控制;3.警报系统与紧急通告;4.通讯;5.亊态监测;6.警戒与治安;7.人员疏散与安置;8.医疗与卫生服务;9.公共关系;10.应急人员安全;11.抢险与救援;12.危险物质控制。

五、现场恢复;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一、一般事故: 1.造成1-2人死亡;

2.一次造成1-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较大事故:

1.造成3-9人(含3人)死亡;

2.一次造成10-49人(含1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

三、重大事故:

1.造成10-29人(含10人)死亡;

2.一次造成50-99人(含5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

四、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

2.一次造成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报告内容(火灾、交通7人,其它30天补报):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亊故现场情况;

三、亊故的简要经过;

四、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二、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机械设备;间接原因:管理方面的。);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责任:直接责任→员工;主要责任→主要领导;非责任:自然灾害、技术亊故。)事故报告及调查报告批复: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负责人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每级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一般事故:报至设区的市级;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安监总局、国务院)。

事故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7日内。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亊故调查报吿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

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30日内。事故现场处置:

1.亊故发生后,应全力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亊故蔓延扩大;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的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的标志;

4.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仔细对现场进行标记记录或拍照、录像并保持记录的准确性。事故分析:

一、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二、分析伤害方式(1.受伤部位;2.受伤性质;3.起因物;4.致害物;5.伤害方式;6.不安全状态;7.不安全行为);

三、确定亊故的直接原因;

四、确定亊故的间接原因;

五、确定事故责任者。事故报告:

1.亊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亊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亊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亊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亊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亊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统计资料类型:

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

1.发病(中毒)率:某病发病率(中毒率)=(同期内新发生例数÷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中毒)的平均人口)×100%

2.患病率:某病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口数)×100% 3.病死率:某病病死率=(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内某病患者数)×100% 4.粗死亡率:

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0‰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从业人员数)×10的3次方 千人重伤率=(死亡人数÷从业人员数)×10的3次方

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总工时(250天×8小时×总人数))×10的6次方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的6次方 重大事故率=(重大亊故起数÷事故总起数)×100% 特大事故率=(特大亊故起数÷事故总起数)×100%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式:

一、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善后处理支出、毁坏财产价值;

二、间接经济损失: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

三、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四、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等。调查方法:

1.普查;2.抽样调查;3.典型调查。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整群抽样;4.分层抽样。抽样误差: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篇5

摘要:***隧道是宜万铁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针对该隧道的施工情况总结出关于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加速了工程进度和保证了工程质量,对以后相似隧道的施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隧道;安全设施保障;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1.项目概况

宜万铁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复杂的山区铁路 ,作为8 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的***隧道全长 6 640 m ,是全线的重点工程。隧道出口里程为DK248 +724 ,隧道最大埋深800 m,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据物探资料显示 ,***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 ,隧道正常涌水量 4.565 5 ×10 m / d ,最大涌水量为 17.199 4 ×4 310 m / d ,地下水极为丰富。作为宜万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800米,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节理及岩溶发育,五条暗河贯穿其中,正常涌水量约为每天4.6万方,最大涌水量约为每天17.2万方,施工中易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隧道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有溶槽突水、突泥,岩溶发育等地质灾害。***隧道进口自04年开工至今共安全揭示大小溶腔7座,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数十次,从未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2008年底,***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安全生产1608天。

2.项目技术难点(1)岩溶发育是宜万线施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2004年10月27日,***隧道(进口)横洞施工到HDK0+070处时,揭示出一大型干溶洞,溶洞基本与线路正交,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7.4米,向右3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16米,竖向发育向上26米,向下17.3米。结合设计资料,运用超前地质预报预测手段,继续向前开挖,揭示了与之相连的另一较大溶腔,溶腔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6.4米,向右22.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24米,竖向发育26.3米。溶洞出现后,经四方会商决定,由横洞掌子面向后退155米,在HDK0+235处提前进入正线隧道燕尾段DK242+710处,然后沿Ⅰ线向大里程方向施工。2004年11月25日,Ⅰ线上半断面施工到DK242+803、+865处时,相继安全揭示出溶洞。溶洞向左跨过Ⅱ线与横洞HDK0+070溶洞贯通,向右发育深度不明。沿隧道纵向发育到DK242+880,竖向发育向上21米,向下到隧底。又经四方现场会勘后决定,暂停正洞Ⅰ线隧道施工,改为横洞绕行方案,在绕行过程中分别于RDK0+100、RDK0+061两处,分别遇到与HDK0+070大溶腔连通的与绕行横洞轴线基本正交的小溶洞。回填通过后,于2005年1月12日进入原设计横洞与隧道正线交汇点。随后进行反向开挖,并于2005年2月26日将该溶腔在隧道正线发育范围贯通。目前已完成该溶腔全面地质探查,并在隧底施工桩基托梁跨越该段溶腔。

2007年5月11日,Ⅱ线DK244+903处开挖后,揭示出一填充型溶腔,该溶腔直径约5~7米,向上发育高度不明,洞顶自稳能力差,岩块不时向下坍落。2007年6月30日Ⅰ线开挖至DK244+907处掌子面,在其左侧揭示出一溶腔,突水突泥1000多方,开始突出物为泥沙夹块砾石,石子浑圆度很好,溶腔向上发育不明,该溶腔与洞顶暗河相连通,每遇洞外下大雨时溶腔内涌水量激增,洞顶伴随有自远处传来的轰鸣声,致使施工无法进行。

该溶腔出露后,项目部积极与业主、设计、监理沟通,并会商。会商决定,先用混凝土封堵溶腔,并在溶腔内预埋排水管,后浇筑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护拱,施做超前支护平安度过该溶腔段。

(2)涌水是***隧道的另一地质灾害。2006年3月2日,DK244+240掌子面施做超前钻孔时,多个钻孔出现压力水,钻孔总涌水量800m3/d。经对涌水进行3天观察,水量无变化,水质清,确定为基岩裂隙水。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突水,宜万总指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会商,根据地质预测预报资料,确定了超前帷幕注浆加固方案。通过帷幕注浆,对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封堵裂隙水,安全地渡过了DK244+240~+270段破碎富水地段。2006年10月5日,DK244+558掌子面施工超前钻孔时,钻孔出现涌水,水量234 m3/d。当天下午在进行超前钎探时,钻孔钻到1.3米时,孔内突然出现涌水,喷射距离达到6.5米,水量为1300 m3/d。经总指、设计、监理和我项目部现场会勘,确定先施工止浆墙,然后再进行50米超前钻孔探明施工地质,最后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

3.项目施工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 宜万线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蕴臧丰富,岩溶水平向、垂直向极其发育,埋藏深,施工中既有高地应力造成的岩爆,又有软岩变形的可能,突水突泥频繁,被喻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地质迷宫,全线有八座Ⅰ级风险隧道,***隧道便是其中的一座。项目部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为:

(1)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工序管理,这是我国其他铁路建设中所未有过的。在施工中,采取长距离探测与短距离探测相结合,多种手段并用,互相验证。其手段有五种,一是超前水平钻探测,根据围岩类别不同,每断面布置3孔至6孔不等,二是超前预报系统TSP203的使用,三是掌子面、隧底、和周边地质雷达探测隐伏岩溶,四是红外探水,五是短距离探测,即每茬炮进行了5米长12孔超前炮孔探测。在隧道施工中我们根据上下断面施工各工序的衔接情况,合理安排,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工序管理,及时指导施工。

(2)应急逃生系统的使用,首开中国铁路建设的先河。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和高风险的特点,在开工之初就制定防高风险的应急预案,并按期演练;在隧道内设置了电视监探系统、应急灯、声光报警器、安全逃生爬梯、自动充气救生筏、救生衣;均衡施工,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稳步施工。根据宜【2007】66号及中铁一宜万指【2007】28号《关于在铁路建设项目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通知》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实行责任包保,对项目部安全规章制度、施工记录、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与完善,对应急、防灾报警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交通运输、火工品管理、施工用电、高空作业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根据检查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整改,项目部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由安质部对上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查找分析原因,制定下月安全生产计划,通过本项活动的开展,项目的安全形势稳步推进,保证安全施工。

4.关于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几点具体实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制度措施

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信念,从思想、行动上认真对待,及时适应宜万铁路高标准、高要求、施工难度大的铁路跨越式发展管理模式和新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业主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根据各职能部门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每月召开安委会(安全例会),制定下步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质量隐患。

(二)完善安全质量制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学习

1.结合高风险隧道特点,有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的《安全质量奖惩制度》、《防涌泥突水紧急预案》、《防火防汛应急预案》、《火工品管理办法》、《施工用电管理制度及触电应急预案》《***隧道安全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通过进行现场检查、控制,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参建职工、农民工的安全防护与自救意识,也有效的控制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2.要高度重视职工、农民工的安全知识教育,严格按要求进行现场施工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有安全讲话、班中有安全检查、班后有安全总结。

3.成立以项目经理挂帅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职工大会,对安全质量工作做出针对性部署,对于重点工序,通过现场技术交底会的形式,使职工了解施工工艺流程中的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

1、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和高风险的特点,制定《***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坚持把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为一道必做工序,坚持按要求每100米做一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隧道的初期支护和通风、排水,从而达到确保安全的目的。

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规避施工风险,采用TSP203红外线探测仪、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掌子面超前监控,防患于未然。

3、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浅眼控制爆破、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确保安全,对于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地段,坚持“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反馈、控沉陷”的原则进行工作。

4、配备声光报警、视频监控、应急照明、疏散标志、逃生装备、应急通信,完善逃生通道、应急排水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设置跟班安全员,确保施工一线安全。

5、对关键部位安排专人负责跟班作业监控,对每道工序开工前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每个施工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和防护要领及职业健康。

6、在质量方面强化过程控制,落实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到组织完善,制度健全,运转正常,工作有效,措施得力的质量保障体系。

7、完善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必须做到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交底、讲解,使作业人员明确、清楚的掌握工序工艺,技术规范要求,重点控制部位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了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8、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监督。通过具体的落实,隧道的光面爆破作业上新台阶,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量测、地质预报检测认真规范,试验资料真实可靠,有效的预防质量通病及缺陷的发生。

(四)地上地下管线及建筑物施工防护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区域周围不受到施工影响和损坏,制定相应防护制度: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查阅图纸,对施工区域周围地上、地下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各种管线进行踏勘,明确产权部门,与之联系制定书面防护措施纳入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前技术人员要与安全技术交底相同的方式交底,作业人员在不能确保上述设施安全不得施工。

3、对地下电缆、通信光缆、水管、天然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各种建筑物亚制定防护距离。在防护距离内严禁机械开挖,严禁爆破作业,并有管理人员代班作业。

4、施工前取得以上管线及建筑物产权单位联系方式,以备应急。

5、对地下管线走向不明的征得产权单位派人现场指导设,专人防护以防不测。

(五)采取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为了监督***隧道进口事故隐患工点整治和事故预防工作,加大对隐患排查整改监督力度,预防、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激励大家关心***隧道事故隐患整治,促进对隐患整治促进安全工作,对事故隐患举报人员和被举报人员进行奖惩。

5.结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我国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都有所下降。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

爆破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篇6

爆破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至**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人员安全责任制..................................................1

(一)爆破员安全责任制............................................1(二)安全员安全责任制............................................2(三)保管员安全责任制............................................2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

(一)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3

(二)爆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6

(三)民爆物品购买、运输、装卸管理制度..........................8

三、安全操作规程...................................................10

(一)爆破员安全操作规程.......................................10

(二)安全员安全操作规程.......................................12

(三)保管员安全操作规程.......................................13

(四)民爆物品装卸员安全操作规程...............................14(五)民爆物品运输押运员安全生产职责.............................16(六)民爆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生产职责.........................17(七)民爆物品运输车辆装卸人员安全生产职责.......................18

四、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管理制度.................................19

(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管理制度...........................19

(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例会制度...........................20

(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1

(四)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检查制度...........................22

(五)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保卫制度...........................23

(六)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动火动焊管理制度.......................25

(七)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装卸管理制度...........................26

(八)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管理制度.................................26

(九)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库房管理制度...........................29

(十)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爆炸物品流向管理制度...................31

(十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出入库检查制度.......................32

(十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出入库须知...........................33

(十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交接班制度...........................33

五、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操作规程.................................34

(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储存安全操作规程.......................34

(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保管员安全操作规程.....................35

(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装卸、运输安全操作规程.................36

六、应急处置预案...................................................37

盲炮及其处理应急处置专项预案...................................37

一、人员安全责任制

(一)爆破员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和执行公司的各项指示、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确保爆破安全施工。

2.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和本公司制定的相关制度。

3.安全正确地使用爆破材料和爆破仪表,履行好爆破材料的领取、搬运、使用、退库、记帐等安全管理制度。

4.按照爆破作业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起爆器材的检验、加工和保管,现场装药、充填、联线、起爆等工作。

5.负责爆破后检查工作,发现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及时上报。6.配合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处理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问题。7.参加瞎炮、盲炮及爆破事故分析会。8.负责爆破信号的发出和解除。

9.严格管理好领用到现场的爆破材料,严禁丢失或流失,爆破作业结束后,将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清退回库,并做好当班民用爆炸物品材料消耗记录,并进行签字确认。

10.加强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和提高爆破施工技术,节约材料消耗,有效控制爆破成本,为公司经济指标做贡献。

(二)安全员安全责任制

1.认真贯彻和执行公司的各项指示、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不违章指挥,确保爆破安全施工。

2.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和本公司制定的相关制度。

3.监督爆破员、保管员及其它作业人员按照岗位操作规程作业,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检查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及报告安全隐患。

5.监督爆破员安全正确地使用爆破材料,履行好爆破材料的领取、搬运、使用、退库、记帐等安全管理制度。

6.制止无爆破作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爆破作业。

7.配合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处理盲炮或其他安全隐患问题。8.参加瞎炮、盲炮及爆破事故分析会。

(三)保管员安全责任制

保管员指本公司爆破作业现场临时库或临时存放的保管员。1.严格遵守国家《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本岗位操作细则。不违章作业, 确保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2.认真学习民爆物品仓储技术标准、规范,掌握民爆物品特性、危险有害因素;掌握民爆物品仓储、维护、保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接 2

受相关专业培训,具备任职资格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

3.负责验收、保管、发放和统计民爆物品,并保存好完备的记录。4.严格遵守本公司民爆储存仓库发放制度,对无爆破员安全作业证和领取手续不完备的人员,不得发放民爆物品。

5.在民爆物品发放过程中,必须认真查验收、发货物相关手续、验证经办人身份,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收、发工作;必须在现场清点民爆物品种类、品种、数量、批次并验证包装完好性;收、发工作完毕需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并在有关单据上签字认可。

6.严格按定量管理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堆码、存放民爆物品,堆放应规范、整齐、有序、稳固。

7.按时对库存民爆物品品种、数量进行清点并登记,做到帐物相符,发现变质或过期的民爆物品,立即报告。

8.负责将民爆物品流向信息输入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对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1.安全检查

(1)公司实行公司级、部门级和日常安全检查制度,负责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过程安全控制情况,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公司级安全检查一般每季度开展一次,遇特殊情况应及时

进行检查;部门级安全监督检查一般每月开展一次,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一般每周一次,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3)公司级安全监督检查由公司总经理(或分管副经理)组织,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和专职安全员参加;部门级安全监督检查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日常安全检查由安全员进行。

(4)安全监督检查一般采取访问、阅档、查验记录、现场验证等形式进行,检查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包括组织人、参加人员、检查时间、被检查单位(场所)、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安全隐患等信息。检查过程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需改进的项目,应报告公司总经理决策整改。

(5)安全监督检查内容一般包括: ①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②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储存情况。③安全卫生设施运行技术状况。④安全防范设施运行技术状况。⑤工艺(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情况。

⑥从业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情况及遵守劳动纪律情况。⑦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⑧设备、设施、仪器、应急物资、运输车辆等安全状况。⑨其它事项。

(6)安全监督检查结果应向被检查单位公布,并对检查过程进行讲评。

(7)各单位安全员和公司安质部要进行节前和节后安全检查,4

及时排除隐患,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

(8)夏季“四防”(防高温、防雷电、防讯、防突发灾害)检查,重点防高温检查。

(9)安全自查、自纠。突出“属地管理”原则。各分公司(项目部/工地)将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现场排查两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为自查、自纠范围。

(10)安质部不定时抽查各单位自查、自纠检查记录或安全日志,落实隐患整改情况。

(11)发现重大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同时向所在单位负责人和公司领导汇报。

2.隐患整改

(1)各分公司/项目部是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贯穿到生产活动全过程,建立实时检查、班检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明确排查地点、项目、要求、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档案台账和应急预案。(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并将隐患排查整改的范围和责任逐级落实到岗位、到人头。

(4)查除隐患的要求:

①对查除的事故隐患及问题做到“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三不推”(个人能解决的不推到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部门,部门能解决的不推到公司)。

②每次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的整改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

(二)爆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和公共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1)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爆破器材。(2)进行爆破作业,现场涉爆人员必须各司其职,严格遵守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

(3)爆破施工中必须执行“一炮三检”的制度,即(装药前检查、装药后检查、爆破后检查)。

(4)凡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从事爆破作业。

(5)取得《安全作业证》新的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三个月后,方可独立从事爆破作业。

(6)爆破作业人员严格执行领用清退制度,应当在《民用爆炸物品领用、清退记录》上签字。

(7)在搬运过程中(从现场临时保管处至炮孔)炸药与雷管必须分开搬运,做到轻拿轻放。

(8)采用电力起爆时:

①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电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大于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②电爆网络不应使用祼露导线,不得利用铁轨、钢管、钢丝作爆破线路,爆破网络应与大地绝缘。

③起爆电源功率应能保证全部电雷管准爆,流经每个雷管的电流应满足: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应小于2.5A,直流电不应小于2A。

④雷雨天不应采用电爆网络。

⑤起爆网络的连接,应在工作面全部炮孔装填完毕,无关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之后,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进行。

(9)采用导爆管起爆法时:

①导爆管网络应严格按设计进行连接,导爆管网络中不应有死结,炮孔内不应有接头,孔外相邻传爆雷管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

②用电雷管起爆导爆管网络时,起爆导爆管的雷管与导爆管捆扎端端头的距离应不小于15cm,应有防止雷管聚能穴炸断导爆管和延时雷管的气孔烧坏导爆管的措施(可以用电雷管反向装臵),导爆管应均匀地敷设在雷管周围,并用胶布等捆扎牢固。

③用导爆索起爆导爆管时,应采用垂直连接。

(10)爆破员要按照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

(11)爆破前要对爆区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危及安全环境的不利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12)装炮前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明火及其它不安全因素,装炮时必须佩带安全帽,并应当在安全距离以外设臵警示标志,安排警戒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13)所有爆破器材的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不应穿戴产生静电的衣物。

(14)人工装药应用木质或竹制的炮棍。用装药器装药时,装药器必须符合要求。

(15)起爆网络严格按照设计进行联接。敷设起爆网络应由有经验的爆破员或爆破技术人员实施并实行双人作业。

(16)爆破后,爆破负责人带领爆破员亲自对爆破作业区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发现盲炮及时清理,因特殊情况不能处理的,须在其附近设警戒人员看守,并设明显标志。确认作业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发方可解除警戒,施工人员及机具方可进入现场。

(17)爆破结束后,必须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清退。(18)每次爆破后,现场监管员都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填写爆破记录,要求相关人员签字。

(19)爆破作业现场负责人统一协调指挥、调动有关人员,对违反本制度和公司劳动纪律、不服从管理的人员有权进行提出处罚。

(20)爆破负责人遇到特殊、重大情况时要立即上报,隐瞒不报的,要严肃处理。

(21)爆破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爆破理论知识、相互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三)民爆物品购买、运输、装卸管理制度

1.民用爆炸物品购买

(1)民用爆炸物品的购买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购买民用物品。

(2)购买民用爆炸物品时,应向当地县级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申请表》,持单位卡到公安机关办证窗口开具《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

(3)在购买完成后,自成交之日起(即民用爆炸物品入库)3

日内,应将购买的品种、数量持单位卡向当地县级公安部门备案。

(4)购买民用爆炸物品,应当通过银行帐户进行交易,不得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

(5)严格按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如实将本单位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种、数量、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

2.民用爆炸物品运输

(1)公司申购的民用爆破器材运输,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负责,应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落实各的责任。

(2)爆破器材运达爆破现场后,从现场临时保管处至炮孔的搬运,必须将炸药与雷管分开搬运,做到轻拿轻放。

(3)现场搬运人员严禁随身携带火种,不应穿带有铁钉的工作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3.民用爆炸物品装卸

①爆破器材到达爆破现场后,监管员、押运员、业主三方人员要认真清点并清查装卸现场,验收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字,装卸人员才允许进行装卸。

②装卸人员必须要专人装卸,并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及爆破物品的基础知识。

③爆破作业现场装卸人员装卸、搬运爆破器材均应轻拿轻放,严禁碰、摔、撞,装卸后炸药雷管不能同时摆放。

④装卸作业要在白天完成,现场监管员应在现场监控,严禁无关人员靠近。装卸时必须停车熄火制动,不应在现场添加燃料和维修车辆。

⑤遇到雷雨天气严禁装卸。

⑥装、卸作业完毕,有关作业人员应相互确认危险物品装载状态并办理交接手续。

三、安全操作规程

(一)爆破员安全操作规程

1.选择炮位时,炮眼口应避开正对的电线、路口和构造物。2.制造起爆药包(柱)、应在专设的加工房或爆破现场专用棚内进行。药卷应用和雷管同样直径的竹、木锥子扎一个深为1.5倍雷管长度的小孔,然后放入接好引线雷管,封闭扎口。雷管不得露在药柱的外面。加工的起爆药包(柱),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的需要量。

3.扩药壶时,孔口的碎石、杂物必须清清除干净。装药量应随扩壶次数、扩壶的大小和石质而定,不得盲目加大药量。扩烘时,起爆药柱送下孔底后,不得使用炮棍后在炮眼内捣插,需要多次扩壶时,每次爆破后15min,等孔壁岩石冷却后,方可再次装药扩壶。

4.装炮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装药前应对炮眼进行验收和清理;对刚打成的炮眼应待其冷却后装药,湿炮眼应擦干后才能装药;对于隧道工程,要检查工作面附近的支撑是否牢固,若照明不足,发现流沙、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2)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无关人员必须撤离现场;(3)应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使用金属器皿装药;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注前,可采有铜和木制长杆处理;

(4)装好的爆药包(柱)和硝化甘油类炸药,严禁投掷或冲击;(5)不得采用无填塞爆破(扩壶除外),也不得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①已装药的炮孔必须当班爆破,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的作业量为限。

②爆破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确定的危险区边界应有明显的标志,警戒区四周必须派设警戒人员。

③爆破后,等待时间不少于15min,才准爆破工作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④电力爆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同一爆破网路上必须使用同厂、同型号的电雷管,其电阻值不得超过规定值(应控制在±0.2Ω以内);

2)爆破网路主线应绝缘良好,并设中间开关,与其它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

3)必须严格检查主线、区域线、端线、电源开关和插座等的断通与绝缘情况,在联入网络前各自的两端应短路;

4)爆破网路的联接必须在全部炮装填完毕,无关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进行,联接应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进行,网线的接点应错开10cm,接点必须牢固,绝缘良好;

5)用动力或照明电源起爆时,起爆开关必须放在上锁的专用起爆箱内,起爆开关箱和起爆器的钥匙在整个爆破作业时间里,必须由爆破工作的负责人严加保管,不得交给他人;

6)装好炸药包后,必须撤除工作面的一切电源;雷雨季节应采用非电起爆法。

(二)安全员安全操作规程

1.负责本单位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

2.督促爆破员、保管员、押运员及其他作业人员按照《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3.经常检查本单位民爆物品仓库安全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民爆物品安全使用,搬运制度的实施情况。

4.必须与爆破员一起计算当天现场爆破实际需要民用爆炸物品的数量,领取民用爆炸物品不得超过当班用量,不许虚报领占为已有,更不许与爆破员等人一起合伙私拿私存和倒卖火工产品,剩余部分当天清退并交仓库保管。

5.必须深入爆破现场,对爆破员的炮眼装药、制造药包、现场爆破,处理哑炮、残炮等实行安全监督。

6.爆破前应划定危险区域,组织布臵岗哨加强警戒,并检查清退余药,催促无关人员远离危险区后,发出爆破信号进行爆破。爆破结束后发出解除信号,方准行人进入危险区。

7.爆破时认真记好响炮数,爆破后与爆破员一起检查爆破结果,对哑炮,残药要督促爆破员采取安全方法加以处理,并将残炮、残药造册登记,送还仓库保管。

8.有权制止并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违反爆炸物品管理规定行为的人和事,在异常情况下有权停止或延期爆破。发生爆炸事故,应及时抢救,并要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三)保管员安全操作规程

1.爆破器材保管员必须经公安部门培训合格,并取得“爆破作业人员(保管员)许可证”方能上岗。上岗时必须持有“保管员”证。

2.保管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库房管理中的“十防”,爆破器材入库的“四不入”和“四不发”原则。

3.保管员必须认真做好爆破器材库的日常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即,每天检查库内爆破器材是否帐物相符,爆破器材堆垛是否稳定,摆放是否整齐,产品包装和质量有无损坏、变质和失效现象,检查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库内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常检查记录。室温不超过35°C,相对湿度控制在45%-70%,防止爆破器材变质,及时开门开窗通风,检查安全消防,防静电设施是否齐全完好,保持库房清洁,随时清扫室内外的易燃物品,若发现库房设施和爆破器材被盗,及时上报单位领导及公安机关。

4.保管员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器材的收发规定。

(1)对新购进的爆破器材,应逐个检查包装情况,并按规定做性能检测。

(2)应建立爆破器材收发、领取和清退制度,定期核对帐目,做到帐物相符。

(3)应按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使用。(4)变质和性能不明的爆破器材,不得发放使用。

(5)爆破器材发放应在单独的发放间进行,不应在库房内发放。(6)应经常检测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箱渗

油,冻结和硝酸铵炸药吸湿结块,应及时处理。

(7)爆破员要按要求对爆破器材库进行登记记录,即,进出库爆破器材及登记记录,发放人、领用人要签名,帐物相符,日清月结,库房内应有标识牌,及时记录库房内爆破器材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危险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8)库房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严禁炸药与雷管同库存放,严禁把非爆破器材的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区,严禁在库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在库房内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进入库区必须关闭对讲机、手机。

(9)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库房,外来检查人员来库检查工作,必须进行登记后,才能履行检查工作。

(10)进入库房区不应穿铁钉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炸药和雷管箱。

(11)禁止对无爆破证或用手续不全的人发放爆破器材,禁止发放不同厂和不同型号的爆破器材。

(12)必须按领料单数量如数发放,避免误发,严禁他人代领爆破器材。

(13)搬运、装卸爆破器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或破损。(14)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严格执行岗位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要保存原始帐目。

(15)上班时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严禁酒后上班。

(四)民爆物品装卸员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装卸作业的人员应了解所装卸物品的性能和熟悉安全规

定,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装卸人员应遵守仓库的管理制度,不准穿带有铁钉的或带高跟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行作业。严禁将火种带入装卸作业区。严禁使用明火灯具照明,照明灯应具有防爆性能。严禁老弱病残人员从事装卸作业,从事装卸作业的人员要相对固定,听从管理人员或库管员的指挥。

2.管理人员或库管员应根据装卸物品的种类、数量、装卸场地的条件、气候情况,向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布臵和交待,并对整个装卸过程进行指挥和监督。

3.装卸作业宜在白天进行,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天气条件恶劣时,如遇雷雨、强风、冰雹时应停止作业。

4.人工搬运时一人一次只充许搬运一件,如采用专用手推车转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一次只允许转运五件,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作业时应注意轻取轻放,稳步行走、防止碰撞或掉箱,严禁拖拽、翻滚、抛送、摔放、撞击、敲打、脚踏、坐卧、震动、倒臵包装件,严禁相互在手中直接传递包装件,注意作业过程的防雨、防晒。

5.应在距仓库门不小于2.5m处进行装卸作业,严禁车辆抵近库门装卸货物。仓库装卸平台应有防止车辆碰撞的措施。

6.严禁在同一装卸点装卸相互抵触的爆破器材。互为抵触的爆破器材严禁装入同一车厢内,对于装卸同类爆破器材也应逐车装卸,不得在同一装卸点同时对两车或两车以上进行交叉作业。必须按照 “卸货优先、轻车让重车”的原则安排爆破器材的装卸工作。当装卸点有车辆正在作业时,待装卸的车辆应停放在距装卸点30m外或在防护土堤的保护范围内。

7.如搬运时发现爆破器材的箱体破裂、松开或箱盖脱落不得装 15

运,小心卸下后单独放臵以便及时更换包装,对于由于受压而略有变形的纸箱可考虑在装卸时摆放在箱堆的上部。装卸时如发现产品药剂撒出,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在单位安全员的指导下,将撒药的的箱包移至安全地带,并对撒有药剂的地点进行处理和清扫后,方能恢复作业。

8.装卸作业前应对照出库单,装卸员应核对爆炸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并认真检查货物包装。货物的安全标签、标识、标志等与运单不符或包装破损、包装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货物应拒绝装车。

9.装车时,爆破器材装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的装载量,不得倒臵或侧放包装箱。专用运输车装载爆破器材时,考虑到运输安全,不超载,纸箱的承受强度等方面的因素,箱垛高度不应超过1.5m,最好每垛不超过五箱。载货完毕后使用专用捆绑带和挂钩将箱子固定,关锁好车门。中途部分卸货后,应立即调整包装件的位臵、高度并重新加以固定防止包装件在车箱内的坠落和位移。设有雷管防爆罐(箱)的民爆器材专用运输车,在运载炸药时可以同车装载少量雷管,但装载的雷管必须臵于密闭的防爆罐(箱)内,其装载的量不允许超过车辆技术说明书的规定。严禁为了增加雷管的装载量而自行改装、增加或取消防爆罐(箱)。

10.爆破器材装、卸完成后,库管员应和押运员应共同清点发出或收到货物的数量,按规定履行提货或接货手续。

(五)民爆物品运输押运员安全生产职责

民爆物品运输押运员负责民爆物品运输过程治安保卫工作,是民爆物品运输治安保卫的直接责任者。

1.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掌握民爆物品特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应急救援方法;掌握警卫器械性能和使用方法;按受专业培训,具备任职资格证书。

2.押运全程应携带运输许可证、(交)提货手续和保卫器械及通讯工具,着制式服装,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装、卸民爆物品时,应逐件、逐箱核对种类、品种、数量与相关行政许可证明和提货清单一致后,方与业务方办理交接手续。

4.押运途中注意观察行驶道路情况和货物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正确处理;车辆经人口稠密区、陡坡、急弯前或停车休息时,应检查车辆和货物情况;遇夜间停车休息,应随车值守。

5.押运途中,发生火灾、爆炸、民爆物品被盗、抢事故时,应及时准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现场。

6.执行押运任务,应填写押运值班记录,内容包括:行车情况、货物交接情况和途中异常情况、事故处理情况。完成押运任务后应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交回保卫器械、运输许可证明、提货单据,有关记录存档2年以上备查。

(六)民爆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生产职责

民爆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负责民爆物品运输安全工作,是民爆物品运输安全的直接责任者。

1.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危险物货道路运输法规;熟悉民爆物品特性,危险有害因素和应急救援方法;掌握所驾车辆技术性能;接受专业培训,具备危险货物运输

车辆驾驶资格证书和相应机动车辆驾驶证。

2.执行民爆物品运输任务时,应全程携带机动车行驶证、民爆物品运输证、机动车驾驶证、本人身份证件和车辆使用其他票证。

3.装载民爆物品前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查,在确认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和消防器材完好后,方可进行民爆物品装载运输。

4.民爆物品装载时或中途卸载后重新调整装载状态时,应认真查验民爆物品装载、固定、捆绑、覆盖情况,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驾车行驶。

5.装载民爆物品在运输行驶途中,应全程保持安全车速。6.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途中经停、加油、加水时应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和消防器材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行驶中应远离建筑设施和人口稠密地方,不得在许可以外的地点经停。

7.装载、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燃烧、爆炸以及其他险情,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应急处臵,消除危险。

8.执行民爆物品运输任务,应填写运输记录,内容包括:车辆技术情况和消防器材情况、途中异常情况、交通事故及其他险性处臵情况。完成任务的应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并交回运输记录。

(七)民爆物品运输车辆装卸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掌握所装卸的民用爆炸物品的危险性质和应急措施。

2.严格遵守民用爆炸物品装卸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3.进入装卸作业区不准穿带有铁钉的鞋子、高跟鞋和易产生静电衣服。

4.作业时,不准携带烟火和通讯工具。装卸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5.暴风、雷电恶劣气候,不应进行装卸民用爆炸物品的作业。6.装卸作业的场所严禁明火,装卸电雷管时,现场不应有带电的设备。

7.操作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拖拉、撞击、拋掷、脚踩、翻滚、侧臵和倒臵民用爆炸物品,不得脚踩包装箱或站在包装箱上作业。

8.装卸时发现包装破损、数量不清的,不准发货且及时报告。9.装卸结束后,应将现场打扫干净。

四、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和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和国家相关规定。

2.民用爆破器材的仓库应经有资质的评价机构评估,并经当地公安机关验收合格,同意使用,按照核定许可的储量、种类进行储存。

3.民用爆破器材储存库应设安全保卫组织机构,公司总经理为单位治安防范工作的责任人,库房设臵储存库负责人,并设相应的储存库管理人员和足够的保卫人员,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4.储存库实行24h专人值守,每班值班守护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1人值守报警值班室。值守人员应每小时对库区进行一次巡视,巡视时携带相应的自卫器具,并如实登记形成台账。值守人员履行值班、检查等岗位职责,严格交接班制度。

5.储存库管理人员应了解产品的安全性能,掌握防火、防爆等知识,熟悉储存库的各项安全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6.各类民用爆破器材宜单独品种专库存放,储存库内严禁储存无关物品。

7.入库产品应具有验收合格证,出库后返回产品也应有验收手续方可入库。

8.如实记录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库数量、流向和储量,每天核对民用爆炸物品库存情况,并按规定将上述信息录入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坚持雷管按编号发放,坚持日清月结,认真填写爆炸物品出入库登记簿,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有关部门。

9.库房内严禁烟火,严禁无关人员入内。外来人员进入储存库应经本公司审查批准,在了解储存库有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由储存库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并做好出入库登记。

10.库区要勤打扫、勤检查、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11.储存库治安防范设施应由专业人员或部门定期检测和维护,并准确记录每次的检测维护详情。

(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例会制度

1.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以所有涉爆人员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由公司负责人组织召开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2.安全例会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指

示,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涉爆安全管理工作;

(2)对上月的安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上阶段涉爆安全工作进展情况,针对上月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

(3)针对上次的安全例会上布臵的工作进行检查;

(4)对上阶段发生的有关民爆事故进行分析,根据事故性质及责任轻重,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提出处罚意见,以便吸取教训;

(5)对下月安全活动的工作打算,包括安全学习的内容、安全检查的重点等;

(6)互相交流民爆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提出下一步民爆工作计划。

3.认真做好每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会议记录,要求字迹工整、清晰,内容包括会议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缺席人员姓名及原因。

4.公司负责人、涉爆人员必须参加例会,不得缺席,并记录进行签字。

(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安全教育要求与方法

(1)涉爆人员岗位培训教育:公司爆破作业的爆破员、安全员、押运员和保管员,由治安保卫机构组织,必须参加公安机关专题培训教育,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方可上岗;

(2)公司安全教育重点是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职业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劳动保护、公司生产情况、安全技术、职业危害知识、仓库危险部位、典型涉爆安

全案列、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等。

2.公司建立涉爆人员安全教育档案,用于记录涉爆人员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有效保存期限为二年。

3.公司利用各种宣传,采用多种形式,如:安全活动月、班前会、板报、标语、录像、网络等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

4.涉爆人员必须自觉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遵章守纪,做好本职工作。

(四)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检查制度

1.认真落实《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每月组织一次由公司涉爆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集中检查,查纪律、查隐患、查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及制度执行情况,重点检查人防、技防、犬防、物防、消防、通讯、流向等,发现隐患采取整改措施,落实到人,限期整改。

3.建立登记、整改、检查等各项制度。对查出的隐患,由公司民爆管理部门发指令整改书,整改完毕后由整改单位负责人签意见,并及时返回存档,并做好记录。

4.对储存库配臵的防盗报警设施、消防设施、防雷设施和防静电以及相关设备设施必须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定期维护。

5.涉爆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许可证,涉爆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爆破员证、安全员证、保管员证,做到人证合一,持证

上岗。

6.储存库内民爆器材要严格按照堆放要求进行堆放,做到整齐规范,非涉爆人员严禁进入库区。

7.炸药库保管员必须天天检查,并核对发放记录,做到真实有效,账务相符,并按规定将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库数量、流向和储量,库存情况等信息录入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信息。

8.每天储存库温度和湿度,库房内温度不宜大于35℃,湿度不大于70%。库房保管员、保卫人员必须24小时值班,加强责任心,不得脱岗、离岗。

9.爆破作业必须由考核合格的爆破人员担任,领取民爆器材时要经班组长批准,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剩余的要在当天退回库房,不得私人留存过夜。

10.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私拿、私用、私藏、赠送、转让、转借爆炸物品,严禁用来炸鱼、炸兽等,发生被盗、丢失等情况必须及时报警。

11.储存值班室内要张贴和悬挂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涉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按要求来进行操作。

(五)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保卫制度

1.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保卫的第一责任人;涉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职责、防患于未然。

2.储存库必须做到“四防”,即:人防、物防、技防、犬防。3.储存库实行24h专人值守,每班值班守护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1人值守报警值班室。值守人员应每小时对库区进行一次巡视,巡

视时携带相应的自卫器具,并如实登记形成台账;值守人员履行值班、检查等岗位职责,严格交接班制度。

4.值守人员符合以下要求: a)经公安机关专题培训合格;b)年满18岁,不超过55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c)无刑事犯罪、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强制戒毒记录;d)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能按照预案处臵突发事件,能熟练操作与治安防范及安全保卫有关的装备器材;e)接到报警信号后,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并按规定报警。

5.值守人员每班加强对民爆物品储存库的门窗、通气孔、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器等设施巡查,对库区围墙、排洪沟等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

6.值守人员熟记与公司保卫机构、当地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的通讯联络方法。当发现库外有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机构,当发现重大问题和紧急情况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派出所报告,并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排查一切隐患。

7.公司治安保卫机构对治安防范设施开展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治安隐患,并有检查、整改记录。

8.严格出入库登记手续、查验制度,严格执行购买、运输、储存、领用、发放、清退、看护的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登记完整,有关资料至少保存2年。

9.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库房内;严禁将烟火、移动通讯装臵等带入库区;严禁在库区动火及架设临时电线;确需动火时,需到公司安全部门办理动火许可证,并做好防范措施。

10.夜间严禁产品出入库。

11.对外来检查人员经批准并必须查验其身份无误登记后,方可进入库区。

12.做到安全用电,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

(六)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动火动焊管理制度

1.民爆物品库区内为禁火区,火源必须严格控制。

2.禁火区内严禁抽烟,严禁使用明火、电焊、电炉,严禁携带烟火及其它火种进入库区。

3.库区确需动火、动焊必须将动火现场的易燃物或可燃物质清理干净,准备好灭火器材,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经公司安全部门批准,取得动火证,经安全人员现场确认并由其监护方可动火。

4.动火人员到达动火地点,必须向储存库主任呈验动火证,并验证后方可动火、动焊。

5.经公司安全部门批准的动火证,由动火人员随身携带,不得转让、涂改或转移动火地点。

6.动火人员对没有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的动火,库房值班人员必须阻止其行为。

7.动火工具、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良好。

8.登高三米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设臵工作架,高处动火要采取防止火花飞溅的措施,五级以上大风不准高处动火。

9.动火现场如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停止动火、动焊,采取可靠措施处理。

10.动火完毕应熄灭余火,切断电源,做好清扫工作后方可离开

现场。

(七)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装卸管理制度

1.机动车辆不应直接进入危险建筑物内,宜在距建筑物不小于2.5m处进行装卸作业。

2.当建筑物内有炸药粉尘或易燃易爆溶剂挥发气体时,机动车应在建筑物门前不小于5m处进行装卸;装卸作业,车辆必须熄火、制动。

3.装卸民用爆破物品的高位站台,应设臵防止车辆顶撞站台的缓冲件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4.装卸、搬运均应轻拿轻放,严禁翻滚拖拉,或用橇棍、榔头等铁器敲打部件;装卸作业严禁烟火。

5.装卸作业要服从保管员指挥,按照指定的储存库、数量、品种、生产日期装卸。

6.装运民爆物品时,驾乘人员应对民爆物品的包装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包装要求和破损的,要及时报告;包装箱破损、数量不清不得入库。

7.遇雷雨或暴雨时,禁止装卸民爆物品。8.民爆物品的装卸工作,应在白天进行。

(八)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管理制度

1.民爆物品运输,应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GB26263-2012)、《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和《道

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2.运输道路应坚实牢固、路面平整、边坡稳定,坡度应符合GB50089的规定;应按照国家交通法规设臵必要的交通标志。

3.采用汽车运输危险品时,应使用符合《爆破器材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专用运输车。不应采用三轮汽车和畜力车运输,严禁采用翻斗车和各种挂车运输。运输车应执行下列规定:

(1)运输车辆严禁带故障出车,车辆应按时接受检验,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应行驶;

(2)车厢内应有防止货物移动和撞击的固定装臵;(3)车身外应有符合GB190规定的爆炸品标志;(4)采用厢式专用运输车,要有良好的散热装臵;(5)车厢的黑色金属部分应用导静电胶皮、木板等不易产生静电的非金属材料衬垫(用木箱或纸箱包装者除外);

(6)在民爆物品生产区、总库区运输时,汽车的排气装臵应安装在车身的前下侧,并加装防火罩,车上应配备灭火器材;

(7)车厢内不应有撒漏药剂、酸、碱等残余物质;(8)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车轮应采取防滑安全措施;(9)允许雷管装在保险箱内用普通车辆运输时,保险箱符合GB2702规定。

4.运输民爆物品的机动车在生产区、总库区的行车速度不应超过15Km/h,前后两车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不应超车、追车;在道路不平、视线不好、人员聚集的地方,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5.运输民爆物品的汽车驾驶员除取得公安部门批准的与驾驶车辆相对应的正式驾照外,还应具有5×104 Km和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 27

历,并由企业安全部门考核批准后方可上岗。

6.从事运输、装卸民爆物品的作业人员,对所运的民爆物品应掌握其危险性质及应急措施。进入装卸作业区严禁随身携带火种,不应穿带有铁钉的工作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7.运输民爆物品应配备押运人员。押运员随车携带符合行政许可审批要求的有关证件,应掌握押运产品的数量、质量、规格、批次和装载等情况,了解所载物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和安全防护知识。押运员在接收民爆物品时应与库房管理人员当面点清数量,运至接收地时应与接受人员办理好有关交接手续。

8.从事民爆物品运输的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训练。每年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行一次安全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

9.运输民爆物品的车辆,不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宿舍区、交叉路口或火源附近停车。当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应注意铁路信号和加强观察。遇有火车通过时,车辆应停于停车线以外的地方,无停车线的,应停在距钢轨5m以外,严禁超车抢行。行驶应保持安全车速并按JT618-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

10.各种车辆的装载量不应超过额定负荷。车辆起停时,应避免突然起动和急刹车。驾驶员离车时,应拉紧手闸、切断电路、锁好车门,车辆不应停放在纵坡大于5%的路段。

11.运输民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正确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如遇重大事故及时报警,GPS系统应安全有效、完好。

12.运输民爆物品的车辆出车或收车前应将车厢打扫干净,清出的药粉、药渣应送至指定地点,定期进行销毁。

13.在暴雨和雷电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产品不应出入库。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m以内时,或坡度在6%以上且能见度在10m以内时,应停止行驶。

14.民用爆破器材企业需委托其他单位运输民爆物品时,应审核承运单位是否具备运输危险品的安全条件,并签订运输安全责任合同。

(九)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库房管理制度

1.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应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相关许可证。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应设储存库负责人,并设相应的储存库管理人员和足够的保卫人员。值守人员按公安部门规定配备必要的警用器具,设臵固定岗哨和流动岗;门岗应执行严格的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库检查制度。

3.储存库管理人员应了解产品的安全性能,掌握防火、防爆等知识,熟悉储存库的各项安全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外来人员进入储存库应经本公司审查批准,在了解储存库有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由储存库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并进行登记。

5.入库产品应具有验收合格证。出库后返回产品也应有验收手续方可入库,对验收不合格产品应妥善存放。

6.储存库区内入口处应设防火提示牌。每幢危险性建筑物入口明显位臵应有警示牌,警示标牌应符合WJ9049-2005中7.2.4的规定。

7.各类民用爆炸物品宜单独品种专库存放,储存库内严禁储存无关物品。当受条件限制,需在同一库房内存放两种以上民用爆炸物品时,应按规定执行。各种民用爆炸物品包装应是完整无损的成品方能

同库存放。

8.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废旧民用爆炸物品或未进行相容性试验的新产品应单独存放,严禁和常规产品同库存放。

9.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内产品的堆放应利于行走、搬运方便、通风良好、堆放稳固,并遵守下列规定:

(1)产品应按生产批号成垛堆放,不同规格的民用爆炸物品分垛堆放;

(2)堆垛之间应留有检查、清点民用爆炸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2m,宜在地面画定臵线;

(3)堆各种民用爆炸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在墙面画定高线;

(4)储存库内不应存放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10.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宜根据产品特性做到防潮、防热、防冻、防霉、防洪、防火、防雷、防虫、防盗、防破坏(十防)和库内无尘土、无禁物、无水汽凝结、无漏雨、无渗水、无事故差错、无包装损坏、无锈蚀霉烂、无鼠咬虫蛀、库周围8m无杂草、库区周围15m范围内无针叶树或竹林、水沟无阻塞(十二无)。

11.维修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门窗小修可移至室外指定地点进行,库房大修应将储存库内的产品全部搬出,清扫干净方可进行。

12.入库人员严格在定员标准以内,特殊情况经储存库主任批准后方可入库。

13.产品出入库必须做到手续齐全,准确无误,认真填写记录,30

爆炸物品要按出厂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

14.必须每天核对民用爆炸物品库存情况,坚持日清月结,认真填写爆炸物品出入库登记簿,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并将进出库数量、流向和储量信息录入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

15.坚持每日巡查,发现爆炸物品丢失、被盗,必须立即向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公安机关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保护好现场。

(十)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爆炸物品流向管理制度

1.爆炸物品的入库,必须由安全员、押运员、库房保管员三人现场交接、签名,检查、核对入库数量,做到准确无误方可入库。

2.保管员必须如实记录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库数量、流向和储量,每天核对民用爆炸物品库存情况,并按规定将上述信息录入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

3.爆炸物品的出库,必须由爆破员领取,非涉爆人员一律不准领取爆炸物品;如同时领取雷管和炸药,必须由两人以上放可领取。

4.使用班组要根据当班工作定额提出炸药、雷管需要量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签字后,凭此单据保管员才准发放。

5.爆破员领取雷管时,必须出示爆破员作业证,储存库保管员发放爆炸物品时应登记好数量、规格、条码编号、箱号,领取人签字。

6.领取爆炸物品时雷管要装入防爆式便携箱中,进入现场后炸药和雷管不得随意乱扔乱放。

7.现场每班实际使用量要由批准人负责核实,认真填写爆破作业登记表,对爆炸物品领取情况、爆破作业情况、爆炸物品退库情况要如实登记,确认无误后由批准人、爆破员、保管员、安全员四人签字

认可。

8.爆破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检查、清理现场,剩余的炸药和雷管要在当班使用后立即清退回储存库房;严禁个人私存,退还后保管员必须做好登记工作。

9.保管员必须每天核对民用爆炸物品库存情况,坚持日清月结,认真填写爆炸物品出入库登记簿,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有关部门。

10.加强记录仪器、物品的管理,不得遗失、转借,按规定时间及时到上级公安机关上报记录数据,确保爆破物品的安全使用。

11.严格执行购买、运输、储存、领用、发放、清退、看护的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登记完整,有关资料至少保存2年。

(十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出入库检查制度

1.凡进入库区人员,必须服从库区保管员的监督和检查,严禁非工作、检查人员进入民爆物品存放室,严格执行和遵守相关制度、规定。

2.出入库区人员必须完善签字手续,自觉接受库区保管员对可携藏物品、物体的搜查。

3.库区保管员对爆炸物品的出入库必须在领退数目与实物相符的前提下进行。

4.公司领导及安全部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出入库情况进行检查。

(十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出入库须知

1.库区值守人员必须保持高度安全防范意识,严防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2.因工作需要进入库区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及出示有效证件。3.进入库区人员必须遵守库区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库区管理人员指挥,不得随意走动。爆破员进入库区领取爆破器材时必须出示现场负责人签发的审批手续。

4.进入库区的人员和车辆,严禁将火种、火具、易燃易爆、手机等危险品带入库区,严禁在库区从事对库区构成安全危险的一切活动。

5.发现可疑人员靠近或强行进入库区,应劝阻、劝离,严格监控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

(十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达到,交班人员未完成交接班手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2.严禁各岗位无人值守,做好各种原始记录。3.交班人员应做到“手拉手、面对面、你不来我不走”。4.交接班的内容:

(1)传达领导交代的事项和工作内容;(2)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库区技防、犬防、物防、人防、消防、防雷等情况;(4)库房爆破物品的进出库数量、储量、流向信息;

(5)交接需保管的工具和物品。

5.交接班双方应完成交接内容的签字手续。

五、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操作规程

(一)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1.对新购进的民爆物品,应逐个检查包装情况,并按规定作性能检测;封条不完整应开箱验收,封条完整的抽箱验收,并核对生产时间是否过期、数量、规格、质量是否相符。

2.爆炸物品无押运员,保管员一律不予验收;严格出入库手续,严格按照当地公安机构核定的储量、种类进行储存。

3.进入库区不应带烟火及其他引火物。4.进入库房前,必须释放人体静电。

5.进入库区不应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衣服,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炸药雷管箱。

6.储存库内民用爆炸物品应堆放稳固整齐。

7.储存库内应有标记品种、规格和数量的标识牌。同库储存多品种民用爆炸物品时,不同品种、规格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标志。

8.堆垛之间应留有检查、清点民用爆炸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2m,宜在地面画定臵线。

9.各种民用爆炸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画线定臵限高堆放。

10.储存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小动物进入和采取阳光直射的措施。

11.储存库内不应存放无关的工具和杂物。

12.每天记录库房温度和湿度,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箱渗油、冻结和硝按类炸药吸潮结块,应及时处理。

13.库区昼夜设警卫,加强巡逻,无关人员严禁进人库区。

(二)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保管员安全操作规程

1.熟悉掌握所保管的易爆物品的性质。

2.严格按照爆破物品的有关规定在划定的区域内按品种的要求堆放,库房的最大储存量不得超过核定许可储量。

3.严格按爆破物品的规定进行发放,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建立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4.保持库内清洁,严禁堆放杂物。

5.爆炸物品轻拿轻放,分别发放,特别是雷管要作好防静电保护,要按出厂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

6.爆炸物品的堆放必须划线定臵限高堆放。

7.新入库的爆破材料要逐箱逐件进行检查,按规定做好性能检查、变质和性能不详的爆炸物品不能入库。

8.经常检查库内的通风、防潮、防火、防盗设施。室内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

9.对失效、过期有质量问题的爆炸物品,应另行堆放,做好记录,妥善保管。

10.库房严禁烟火,严禁明火照明,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11.严禁穿钉子鞋和易产生静电服装的人员进入库房和发放间。需进入库房和发放间的人员必须佩戴好防静电装备。

12.严格执行爆破物品管理和消防、防盗安全管理规定。

(三)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装卸、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1.装卸、运输人员必须熟悉民爆物品的性质和安全知识,遵守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严禁拖拉、撞击、抛掷、脚踩、翻滚、侧臵危险品;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同库存放规定,不应超高、超宽、超载。

2.装卸和运输爆炸物品时,严禁携带烟火和发火物品。3.不同性质的爆炸物品,不准同时在同一地点装卸。

4.严禁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运输爆炸物品。

5.装卸人员应严格按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搬运,作业前要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完好,清除运输工具和车辆内的一切杂物。

6.用手推车运输爆炸物品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摩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7.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站在下层箱(袋)上装载另一层,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载时不应超过二层。

8.待运雷管箱未装满雷管时,其空隙部分应用不产生静电的柔软材料塞满,避免在运输时受震动。

9.来源不清和性质不明的民用爆炸物品不应入库或装车;如包装损坏应汇报库房主任,查明原因,包装需更换时,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操作。

10.民用爆炸物品的装卸作业应在白天进行,押运员应在现场监

督并设臵警戒,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靠近,汽车运输车辆离库门不应小于2.5m。

11.遇雷雨、暴风等恶劣天气,禁止进行装卸作业;路面有冰雪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12.装卸作业结束后,作业场所应清理干净,防止遗留民用爆炸物品,并与库管员做好交接。

六、应急处置预案

盲炮及其处理应急处置专项预案

盲炮不仅影响爆破效果,而且造成不安全因素。盲炮一般分为以下3种情况:

拒爆:雷管和炸药没有引爆。

半爆:雷管爆炸,但因起爆能不够,没有引爆炸药。残药:炸药未达到稳定爆轰状态,爆轰不完全,留有残药。1.盲炮的判断

在爆破后,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判断存在盲炮:(1)在爆破地段范围内残留炮孔,地表无松动或应有的抛掷现象;

(2)两药包之间有显著的隔离,土石方崩塌范围较其他地段或原计算有显著差异;

(3)在抛掷爆破中,大部分或局部无抛掷现象。2.盲炮处理的有关规定

在盲炮处理中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以下规定:

(1)处理盲炮前应由爆破工作领导人定出警戒范围,并在该区域边界设臵警戒,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许进入警戒区。

(2)应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盲炮,硐室爆破的盲炮处理应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方案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3)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将盲炮电路短路。

(4)导爆索和导爆管起爆网路发生盲炮时,应首先检查导爆索或导爆管是否破损或断裂,发生有破损或断裂的应修复后重新起爆。

(5)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6)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销毁;在不能确认爆堆无残留的爆破器材之前,应采取预防措施。

(7)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相关记录,说明产生盲炮的原因、处理的方法或结果、预防措施。

3.深孔爆破的盲炮处理

(1)爆破网路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连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连线起爆。

(2)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硝铵类炸药,且孔壁完好时,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之失效,然后做进一步处理。

配电工程安全管理探析 篇7

1.1 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 安全管理是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种配电工程安全事故的产生, 都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的。组织机构的不完善, 安全责任制度的缺失, 临时用电管理的不当, 隐蔽工程及竣工资料的管理不当, 技术管理不规范等, 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公众和政府部门也对此引起了重视, 开展各种活动,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 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

安全管理不到位, 会使工程蒙受重大的损失。轻则造成经济财产的损失, 重则出现人员伤亡的后果。一个个安全事故敲响了警钟, 提高配电工程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社会要想实现和谐的发展, 就必须提高配电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 提高安全操作性。

2 排除配电工程安全隐患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机构的管理

在开工前, 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系统地学习, 将各方面注意事项都做出分析, 使员工都能掌握并自觉进行落实, 做到安全施工。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人, 指定1名项目总指挥, 1名总工程师, 2名安全管理员。成立安全管理机构, 对项目施工中的安全事项进行统一管理, 并设立安装组及土建组, 具体负责现场施工工作。

2.2 加强安全责任的管理

树立安全意识是保证施工安全的第一步。每一个配电工程施工都会有很多的作业人员, 这些人流动性较大, 文化水平也各不相同。如果不很好地掌握安全知识, 不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 就容易导致违章操作的情况发生, 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 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心,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 经常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帮助操作人员对国家的相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方针的理解, 提高认识, 并将行业的标准、规程、规范、规章等熟练掌握, 让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2) 要对配电工程中的相关安全技术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同时, 强化安全管理制度, 保证操作人员具备更多的安全操作技能, 在现场作业时能够避开危险因素, 充分做好相关防护及应急措施。

3) 在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时, 配电操作人员应一同参与, 在分析中加深对事故的认识, 避免相同事件的发生。

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求之一, 就是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配电作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素质, 这是安全生产的保证。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对减少安全事故, 实现文明生产非常有效。

2.3 加强临时用电的管理

造成主线出现跳闸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规范的临时用电, 这一现象在最近几年更加的普遍。由于忽略大量增多的配电工程这一自然因素, 临时用电方面管理的缺乏成为了主要的原因。另外, 因为临时用电, 在安装用电施工时要求较低, 也造成了此类事故的增多。在进行临时用电设计时, 要保证做到规范化。在布线过程中, 对临时用电所提出的要求要严格遵守。同时, 对以下几点也要引起重视:

1) 使用的电缆必须为五芯电缆线。所有的电缆干线都需要埋入地下或是进行高空架设, 绝对不能直接在地面上明设。如果电缆是采取埋入地下的方式进行布线, 那么将电力警示标志设置于适当的位置则是必要的工作, 这样可以避免电缆遭受机械外部破坏和媒介的腐蚀。而设立于高处的电缆则需要使用专用的电杆进行架设, 不能随意架设在脚手架或是树木上。

2) 临时用电的电箱也需要达到“一闸、一机、一箱”的配置要求, 并且还需要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安全要求, 漏电保护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供电企业的安检人员要非常熟悉。同时, 要经常性地进行日常检查, 对于出现的违章、违规用电现象也要及时进行制止。

2.4 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

“隐蔽工程”指的是工程中存在着缺陷, 而且在进行竣工验收时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配电工程中主要在接地装置埋置和地缆沟埋置时易出现隐蔽工程。另外, 电缆桥架的中接头、防护隔离、直埋电缆也存在隐蔽工程。如何保证隐蔽工程的管理, 首先要设计合理, 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好检查工作。特别要重视以下项目的检查:

1) 要保证电缆排管没有孔洞, 没有裂缝, 不存在明显的凹凸, 内部需要光滑、没毛刺。如果用的金属电缆, 需要采用铸铁管或是热镀锌管, 要确保牢固的连接和良好的密封。

2) 弯制后的电缆排管, 不能出现裂缝和明显凹凸, 在进行弯扁时幅度不能超过管子外径的10%。对接管子时, 保持管孔对准, 使接缝严密, 不能渗入泥浆和地下水。

3) 将盖砖铺设在电缆直埋处。一经出现不合格现象应立刻停工整改, 直至符合规定为止。

2.5 加强竣工资料的管理

电缆沟这类的隐蔽工程竣工图、配电设计蓝图、电气设备试验报告、电缆穿管敷设资料等是在配电工程完成后必须具备的资料。一般会有二份, 其中一份由工程项目运行管理部门持有, 另一份是工程项目实施部门持有。这些资料都应分类型存档, 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更应如此。根据实际情况, 向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单线图系统尽快地回馈, 将由于配电工程而造成的网络变化的消息传回。

2.6 加强外包工程的管理

外包工程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其管理力度应有所加强, 以此来提高供电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在管理外包工程时, 首先要对外包单位的施工资质进行审核, 制定责任制明确的承包合同, 以此来对双方进行规范和约束。其次在开始施工前, 对承包该项目的单位责任人, 供电局技术部门要做好安全技术交流, 将注意事项、危险点、施工项目的环境、特点和内容交代清楚, 对文明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明确要求, 双方签字并做好记录。第三, 供电局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 保证外包方能够文明、安全地进行施工。对于出现的不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的现象, 提出整改意见。对出现违章操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并责令其停止工作。

2.7 加强技术规范的管理

对于用电设施的技术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在为客户配电工程进行入网电力设备订货时, 应签订技术协议, 对直接接入电网的供客户使用的受电设备, 要有最低的技术标准, 并以此标准为技术指导。要提高用网客户的工程安全等级, 对技术严格把关, 防止入网运行的客户配电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3 结语

配电工程的安全性是工程顺利完工的保障, 也是施工者人身安全的保障, 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最受关注的是“安全”、“质量”问题, 合理地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 是所有施工工程需要做到的。要做好技术交底, 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及结束后的验收工作也不容忽视。通过对配电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 不断引导建筑施工朝法制化、正规化方向发展, 提高安全质量的监管, 使安全隐患尽量降低。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因城市建设的需求, 高压与低压线路实行了同行架设。多点负荷的接入, 各类线路交叉跨越的布局形态, 使配电电网形成了密集分布的状态。复杂的生产环境造成配电工程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安全配电管理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章就配电工程的安全、临时用电、隐蔽工程、配网外包工程等进行阐述, 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管理提高配电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冯晓明.加强配电工程安全事务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1) .

[2]王建.刍议配电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6) .

[3]陈福来.配电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 2011 (2) .

[4]汪超.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J].中国电业, 2012 (5)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 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 安全隐患 健全与完善 安全意识

一、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介绍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概念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统称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首先,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难度比较大,控制难点与事故引发点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电力工程施工交叉作业比较多,易爆易燃的化工用品比较多,使用大型机械比较多,人员数量比较多,用电比较多以及劳动比较密集造成的。

其次,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专业性比较强,一般可应用于电气安装工程,设备调试工程,水工工程,土建工程以及放紧线工程等。这主要是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复杂的工序造成的。

最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序比较多,建设工期也比较长。这主要是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比较大的投资造成的,这也使得施工过程增加了一分危险。

二、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现在,发生电力工程施工事故已是比较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电力施工与建设等单位在安全管理这方面管理还不到位,各级责任划分的不够明确造成的。归根结底主要是在安全管理这方面,相关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做到在其位谋其职,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将技术措施与各项安全组织措施落实到实处,没有将安全工作规程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的贯彻,没有深入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一味的应付,做样子给上级领导看,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观念,思想浮躁,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一味的追求效益,殊不知只有做好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效益。没有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了解,不能正确的指导安全生产,也不能对一些安全隐患提早进行防范。

三、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应该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等标准,法规和法律,得到《安全生产许可证》,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对各级人员的义务与权力进行保障。施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奖惩分明,违章必究,有章可循。完善和健全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各级安监人员的工作标准与管理标准,以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抓好安全管理的现场和基层工作,层层落实;完善与健全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各级人员增加安全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严格落实各类人员,各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管理,认真处理,追查,分析各起安全事故,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避免形式上的管理,抓好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细化,量化。

此外,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由于人的态度不正确,技术素质差,生理状态不佳,操作技能差,健康状况差,不重视安全等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要对电力工程施工單位各类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对特种作业人员更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营造遵章的氛围,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还要注意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起重工器具和各类安全工器具的保养,维护和检查,定期预防设备的不安全状况。

最后,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做好安全简报,安全监察,安全分析会,安全网例会,安全日活动,安全检查和班前班后会等预防工作;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生产现场,严格查处违章操作,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等不良行为;对事先预想到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和反事故措施;做好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达到预防的目的,防患于未然。还要提前做好安全事故的救援与处理方案,重点监控重点部和重点项目。

参考文献:

[1]严启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08,(4)

[2]陈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建筑安全,2009,(5)

[3]张冬云.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4]符礼明,施春华,陈福江.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J].建筑安全,2009,(11)

[5]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第四册 送电线路工程(2001修订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2

上一篇:交通安全大篷车观后感及个人感想下一篇:鸭子旅游记(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