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2024-06-25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共12篇)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篇1

建筑施工的过程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其中不但包括施工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 还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施工技术,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中的单一或者共同作用, 就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出现相应的安全管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 有效的防范和规避安全监理风险。

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对项目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 并且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治的一个过程。其主要流程是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确定, 并且对其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 然后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针对风险的具体特点和大小来进行规划和决策, 在对风险进行排除之后再进行深入的检查, 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帮助建筑企业规避建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一般情况下,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项目的地质和平面布局进行相应的安排;2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 对其中的电气安全、机械伤害和职业健康危害进行相应的控制;3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把握。

2 常见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

根据建筑施工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责任。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兴起,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根据建筑行业的规模和种类, 我国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法律法规出台之后, 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需要承担较大的法律责任, 但与此同时, 我国关于监理安全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来说仍不明确, 在实际的法律执行过程中, 非常容易发生对监理安全责任判定裁量扩大化的问题, 这样就会给监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法律风险。

(2) 工作技能和资源风险。对于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 安全监理是一种比较新兴的岗位, 对于这方面的培训和资源仍旧较少, 专业的安全监理人员也较少, 而且多数监理人员是从其它岗位上转过来的, 其安全管理知识大多不到位。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 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一些细节引起的, 这就需要安全监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监理经验, 同时也需要监理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来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 提醒施工方及时进行整改。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这些安全监理人员并没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并且对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流程也并不熟悉, 很难发挥出安全监理应有的作用;另外, 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起步较早, 但其中安全监理起步较晚, 不仅缺少较为完善的制度, 而且也缺少较为成熟的监理思想和态度。大多数监理单位认为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监理不能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 从而减少对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会严重阻碍安全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 施工单位因素。除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因素之外, 施工单位同样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主体, 如果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中出现一定的问题, 就能够直接对监理工作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 这样的问题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资金问题。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 资金问题永远是监理工作中难以控制的问题, 如果由于资金不到位导致出现相应的安全施工问题, 这样就会使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受到一定的牵连, 并且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2施工队伍整体素质问题。目前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情况, 虽然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会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使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但是这些整改意见会被施工单位置若罔闻, 这样就非常容易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使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承担相应的风险。

(4) 社会风险。社会风险也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之一。目前社会对监理的认识较为偏颇, 认为监理单位应该对工程的全方面进行负责, 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 监理单位需要负全部责任, 但是这种认识较为片面。另外, 有些业主还会对监理工作进行不合理的干预, 导致监理工作没办法正常的进行。业主希望将自己所投入的资金全部用到工程建设当中, 认为监理工作会在其中影响业主的整体收益。因此当安全监理与施工进度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业主就会偏向于工程的施工进度, 从而对安全监理职责的正常行使进行干预。

3 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理保障体系。要想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发挥其本身的效果,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理保障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相关机构和岗位来对安全监理工作中的责任进行明确, 并且成立相关的安全监理风险管理部门和机构。一般情况下, 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需要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明确其中各人员的责任, 并且进行全面监管, 这样才能使安全监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总监理工程师来说, 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负责, 并且根据整个工程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各个监理人员的职责, 从而保证安全监理责任层层落实。

(2) 针对监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目前监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不扎实, 需要监理单位加强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以此来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监理技能, 并且把安全教育常态化, 建立定期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于监理人员缺少监理经验的情况, 需要有一定经验的监理人员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带领, 使这些安全监理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隐患, 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这样可以丰富监理人员的经验, 并使之逐渐成熟。安全监理工作需要站在独立监管的角度上来进行,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按照安全监理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 不能被施工人员和业主进行干预, 同时,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不合理部分, 监理人员应该采用强制手段, 来使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针对施工风险进行防范。安全监理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和建筑单位的实际能力进行了解, 对于自身实力达不到, 并且缺乏相关经验的建设项目,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谨慎考虑;在与建筑单位签订相关合同的时候, 需要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 保证施工单位不影响安全监理人员的 (下转第277页) (上接第214页) 正常工作。安全监理人员需要协助业主来选择适合本工程的具有相应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 需要对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并且对其中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文件进行审查, 并且保证文件中的内容与实际内容保持一致, 具有能较高程度的可操作性。需要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查看, 并且对其中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以此来进行相关的安全事故风险转移, 同时也有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比较重要, 对于安全监理工作来说, 其中也包括来自监理工作本身和施工单位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监理保障体系, 并且进行相关的施工风险控制, 以此来发挥出安全监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永雨.建筑工程安全监理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王岗.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3]范宏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D].天津大学, 2007.

[4]习学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 2016, (6) .

[5]李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化建设, 2016, (1) .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篇2

提要:建筑工程的启动是为了幸福生活,然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并不能让人幸福,它时刻威胁着施工人员和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若稍有处理不当,这更会引起恶劣的社会效应,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这也是公众都期盼的。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运转,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期盼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提高也有目共睹。但是,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安全风险管理问题。

一、什么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耗时长、工作量大、操作性广、生产的单件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免不了存在着一些对施工人员以及其他周围人员有威胁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生产工作,建筑工程要比其他产品生产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到了近代,建设项目由于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本投入、能耗和影响等诸多方面都比以前要大得多,所以这项工程如今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巨大的安全风险的面前,人们又在极力地追求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同时,为了社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极力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不少有关风险管理的专业团队和个人也在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如何产生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牵动着无数施工人员和其他公民的心绪,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是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大问题,决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而应该依据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呢?第一,施工人员能力不能够得到保证。现在的建筑工程一般都是经过多次承包后才开始动工的,为了自己能够在有限合法利益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往往会尽力去压缩建筑工程的成本。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呢?材料方面有据可查,在这方面动手脚风险性太高,最好的当然是找一个无证可查方面下手―――这当然得是工资方面了,因为施工人员也不知道多少才是“应该的”,只要老板不太过分也就没什么说的了。于是不少工程的负责人就招收基本没有什么施工经验的农民工来完成建筑工程。这样下来,问题也就来了―――这些人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什么施工技术,而且还是没有得到培训都开始进入施工现场,不免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识、不注意遵守安全事故规范、不懂得保护自己,这样的结果必然只会是在伤害了自己的同时还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不少的危害。第二,建筑工程作业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安全风险更加防不胜防。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施工的场所大多是在野外,也就说是建筑工程大都需要露天作业,这就注定了建筑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伤害的影响。比如,刚刚粉刷好的外墙如果遇到了大雨就会有很多麻烦,因为刚粉刷的东西还没有凝固,可能在任意时间里掉下来,并对建筑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另外,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大、整体性强的特点,不能够进行分割,这就意味着施工人员在没有完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待在这半成品里工作,其中的风险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建筑施工都是在高空完成的,由于心理等各种因素,在高空作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更大,影响也会更大,比如砖块掉落可能对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第三,各种施工要素之间的配合易出现问题。不管什么团体活动,只有各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有高的效率和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也是一样的,只有将各类施工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建筑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各要素的紧密配合却是很难的,因为它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一个工程完结之后就会立马赶去下一个工地施工,在工作转移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施工器具都得随着工程的转移而转移,这样的话,不只是工具,连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安置的,根本就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长此以往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必然会出现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会成为必然。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不管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还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都必须自觉培养自身职业素质,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首先,在自己做每一件与工程有关的事情前都得先想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以后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性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而及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科学的措施去解决和制止;其次,必须将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人员工作技能的工作落到实处。如何落实?加强内部训练,逐渐解决所有相关人员对规范和标准不了解、不熟悉、不理解的问题;最后,必须经常进行案例分析,从别人或者是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应对当前市场的迅速变化。第二,要以回避的方式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虽说这是比较“保守”的战略,却也是比较彻底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必须主动放弃或者是改变项目的施工方式,不过在确定规避方案的时候,要积极去思考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对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构成危害,只有做到了这方面的思考,我们才能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另外,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去规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这样的话,一旦发生了施工安全风险,大部分的安全责任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自己承担的风险也就会大大降低了。

当然,如果公司自身的技术能力不足、管理经验不够,我们就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把工程包给承包商和分包商,这样既省去了自己的很多麻烦也能够将安全风险转移到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身上,可以规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第三,要不时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会发生的施工风险,并及时制止。有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都还只是个假设,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隐患防备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当安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了,这样必然是会造成巨大损失的。当然,对安全风险评估的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如何去解决事故,更多的应该是在事故尚未发生之前就去发现这一问题的所在,然后采取措施去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把风险降到最低。

具体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或者是企业之间举行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比赛,这样可以在提高安全风险评估能力的同时也让相关人员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还有就是企业间应该适当进行建筑工程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公司间的合作,还可以有效对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扼杀。

主要参考文献:

[1]亨利法约尔(著).迟力耕,张璇(译).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及质量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的控制。以下结合本人的经验谈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1.部门对行业和微观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

严格推行安全生产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依法严把建筑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关。按照《建筑法》规定的精神和有关地方建筑立法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取得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安全生产资格认证,否则视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因此,准入问题实质上就是建筑安全资格问题。建立建筑市场“退出”制度,以符合国家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对建筑施工事故,必须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挣‘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建议或力促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行严格的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相结合盼‘退出”制度,即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而导致事故的施工企业,停止其招投标或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取消工程承包资格的处罚。

2.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施工企业有很多干部献身于安全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近4O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要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效地大幅度减少各类事故,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2.1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宝贵的因素,是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创造经济效益最能动的力量。因此,要把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各级领导同志都要真正认识到,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就是保护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宝贵的生产力,就是保护自己的阶级兄弟,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摆正安全与生产的位置,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2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在实处,就必须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中要有人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要设立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作为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参谋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人各级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

2.3健全法制,加强监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令、规章、制度是根据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客观的科学规律制定的人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要用法规来加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约束不重视安全生产的行为,惩办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危害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失职人员。

2.4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劳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所以,改善劳动条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根本办法。劳动条件的改善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際情况,要同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造规划结合起来,一并考虑,并且对所要采取的劳动保护重要措施还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期收到控制和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良好效果。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3.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3.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3.4质量成本的控制,应着重抓好施工现场的控制

施工现场是施工设备材料,人员的聚集地,也是施工费用发生最集中的地方,要精心调用施工设备,减少施工设备闲置时间。要认真做好施工组织的设计,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减少窝工费用的支出。推行定位管理方法,挂牌施工,减少施工浪费。

3.5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

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宁强.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 篇4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能以最小的成本将项目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对各经济单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同时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 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 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1.1 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CTB6442-1986) 的规定, 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 (统称为物) 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 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 缺乏或有缺陷;

4) 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湿滑等;

5) 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 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操作错误, 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物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 存放不当;

5) 手代替工具操作;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

12)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1.2 事故的间接原因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 劳动组织不合理;

4) 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没有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6)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 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2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 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 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

首先, 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 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 利用专家经验, 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第一步: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 伤害程度可分为1, 2, 3级, 1级为轻微事故 (如所有损失工作日不到3日的事故, 假设为1分) , 2级为严重事故 (如使工人3天或者更长时间不能工作的事故, 假设为2分) , 3级为重大事故 (如死亡和重伤事故, 假设为3分) 。

第二步: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 按发生可能性很大、较大、中等、较小、很小这五个等级, 分别以0.9, 0.7, 0.5, 0.3和0.1打分。

第三步:将每项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与等级值相乘, 求出该项安全风险的得分, 求出所有得分后进行比较, 就可以得出各项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 即可确定哪些是需要更多资源投入的高风险领域, 以方便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 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

在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 工程管理者所要做的是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 选择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将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 增加收益。笔者将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总结为: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3.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的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和损失较严重时, 主动放弃项目或变更项目计划从而消除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产生的条件, 以避免产生风险损失的方法。对潜在损失大, 概率大的灾难性安全风险一般采取回避对策。风险回避可以在某安全风险发生之前, 完全彻底地消除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影响的控制技术, 而其它控制技术只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回避虽然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 彻底消除某些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恐惧心理, 但不可否认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 因为在回避了风险的同时, 也回避了可能的获利机会, 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2 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指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或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风险缓解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缓解的重要途径。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措施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

(1) 工程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 减弱甚至消除安全风险的威胁。例如: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备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棚、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在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等设置围栏、盖板等均是工程法的具体应用。

(2) 程序法要求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工程施工以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 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施工中就是要真正落实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会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特种作业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职工守则和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

(3) 教育法是针对事故的人为风险因素为着眼点实施控制的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 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 因此要减轻安全风险, 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风险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 都要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 未经安全教育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3.2.2 减少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 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 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例如: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对受伤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同时加强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预案, 对员工进行安全事故处置训练, 提高施工单位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对能力, 降低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3.2.3 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承担者以减轻总体安全风险的压力, 达到共同分摊安全风险的目的。例如:企业内部的扩张, 增设实体以分散安全风险或通过企业兼并以加大风险承受的能力;企业通过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职责, 发动企业各下属单位、基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分担安全风险。

3.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转移安全风险仅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移给他方, 其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一般分保险和非保险两种方式。安全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 当所投保的安全风险发生并造成人身伤亡时, 由保险人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1998年3月开始施行的《建筑法》第48条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支付保险费”。这对施工单位而言是强制保险。非保险风险转移方式主要有工程分包和利用合同条件的拟定或变更。例如: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遇到对自身而言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特殊施工 (如水下施工作业) 时, 可将其分包, 将安全风险转移给分包人。

3.4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 又称风险接受, 是一种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安全风险后果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自留是一种财务性技术, 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后备措施, 一般需要准备一笔费用, 作为安全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补偿, 若损失不发生则这笔费用即可节余。其主要用于处置残余风险, 因为当其它的风险应对措施均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 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 这样只能选择风险自留。所以, 风险自留是处理残余安全风险的技术措施, 与其它风险管理技术是一种互补关系。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只要我们根据项目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及时分析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管理, 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 就能减少风险或避免其可能产生的损失, 为项目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摘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成功的风险管理可以防止和减少项目中潜在的影响, 是处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文章阐述了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的风险管理识别方法, 并分析了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安全控制,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彦.浅谈风险管理在施工项目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8, (5) .

[2]王建军, 杜丹丽.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7, (5) .

[3]姚祖军.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 .

建筑工程安全员管理 篇5

误区一:建筑工程安全员不需要掌握多深的专业知识,参加几个安全交底即可。另外,对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按例行公事,罚款50元杀鸡给猴子看,就万事大吉了。

现状: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安全员是半路出家的人居多,有的从施工班组长岗位提拔来的,有的从施工员岗位调整来的,有的从机关管理岗位分流来的,确实是错综复杂、五花八门。

诊断:安全知识包罗万象、面广量大,上述几种半路出家的人一时间很难领会。例如去年浙江大学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脚手架倒塌的伤人事故,就是因荷载过于集中,支撑不够导致的。如果安全管理人员早发现,多支撑几根钢管,禁止盲目堆放,则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况且安全知识还涉及到电、机械设备及建筑施工等多项专业知识,那些半路出家的人一时是很难全盘熟练掌握的。

药方:把在施工一线经过锻炼且有安全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聘为项目安全管理员;要对已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进行逐个筛选,对被留下的再进行安全专业知识培训,重新聘任上岗;要及时对不能胜任的安全员进行岗位调整。

误区二: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认为,安全员岗位相对于其它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岗位简直就是形同虚设,只是摆摆样子罢了。

现状:现在有些施工企业所承接的工程专职安全员很少,施工员兼职安全员的居多。而当前建筑行业已全面起动企业改制工作,机构精简势在必然,设置专职安全员的可能性还会小。

诊断:设置专职安全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根据工程的大小也可作适当的调整,但大型工程一定要设置专职安全员,特大型工程专职安全员的数量必须增加。如果是一个小单体工程,也可安排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的施工员兼任安全员,但确实不能不设置。

药方:大力普及安全知识,切实加强“三级安全教育”,正确使用安全“四件宝”;做好“四口”防护,即楼梯口、电梯井口、通道口、预留洞口防护;坚决执行“四不放过”,即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把好安全生产“七关”,即教育关、措施关、交底关、防护关、文明关、验收关、检查关。

误区三:安全员不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现状:我们在搞施工的过程中与多位安全员合作过,发现在晚间或夜里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值班表上明明排上安全员,但他们基本不跟踪检查作业。有时候

睡觉,有时候上舞厅或电影院,把安全检查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诊断: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安全事故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安全员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药方:在施工现场建立小型的活动俱乐部,但有任务在身的人员特别是安全员在施工期间切忌参加此类活动。安全员必须切实地做到对施工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及时准确地分析,并果断地拿出处理意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误区四:把年老体弱人员安排到安全员岗位。

现状:建筑工程安全员岗位相对说是一个清闲的岗位,在过去好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年老体弱和工伤的人员被安排的岗位,基本上这些人在施工一线看不懂图纸,不会使用仪器,显然是不适应的。

诊断:年老体弱和工伤人员固然需要照顾安置,不过将他们安排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对安全工作显然不够重视,没有摆正安全检查的位置。一是登高检查作业是年老体弱和工伤人员的一大忌讳;二是这类人虽有一点安全施工经验,但并不全面,无法协调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篇6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A循环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820.10亿元,总从业人数达2110.66万,约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数的1/3.与此同时,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它说明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健康条件与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建筑业的整体形象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对高素质人员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是整个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建筑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施工现场,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现状是建筑业乃至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中PDCA循环的方法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以正确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改变企业形象,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3]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也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安全月、安全年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2.1安全决策阶段一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四个方面。

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安全管理的目标一经选定就应成为企业该时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题。

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在进行现状分析时,应从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状况着手,通过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其它企业的同类状况相比较,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确定出企业该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鱼刺图)等工具对前期(一般为上一阶段)曾发生的事故(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预防的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0~1”评分法等工具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依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情况,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2计划实施阶段一实施(Do)

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企业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或个人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该循环包含于企业的总的PDCA循环之中)。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应召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效果检查阶段一检查(Check)

当制订的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的检查评估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检查评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安全计划的實施程度(哪些目标完成了,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原因何在?完成的效果(与企业历史上最好阶段比较,与基期比较,与安全工作目标比较)。使用的图表一般有:排列图、控制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2.4汇总总结阶段一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篇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进步的同时国家意识到了建筑安全的问题, 保证建筑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才最重中之重。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 必须清楚工程中的安全隐患, 并且将其排除, 以保证工人安全。下文正是对施工安全的管理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应措施, 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施工的安全分析

1、高处作业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一年高于一年, 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也就有一定的风险, 增大施工难度, 近年来高处坠物和物体打击等各种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在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选拔, 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空作业技能, 而现在的高空作业人员在这一方面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2、地理条件

地基是个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不断的上升, 地基的负荷增大, 要求的深度也就相应增加, 所以施工大多采用人工成孔桩。施工时, 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影响, 会使得基础周边的土层受到干扰, 使其稳定性招到破坏, 这样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就会诱发坍塌等事故。

3、环境条件

建筑施工一年四季在露天工作, 根据环境的不同会对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冬季天气寒冷, 容易冻伤。夏季也会导致施工人员中暑等现象。环境条件是人类无法左右的因素。

4、机械设备

建筑施工必然会使用机械设备, 现如今机械设备的品种非常多, 根据工程项目的异同, 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会有所不同。正因为其种类太多,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受施工条件和工人专业水平的限制, 致使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机械事故, 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5、成品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成品材料非常多, 有些材料体型庞大笨重, 不同的材料几何尺寸也不尽相同, 存在许多差异, 所以在运输工程中材料的装配, 堆放, 运输都极其困难, 而且容易造成材料的损坏, 稍有不慎, 会出现材料失稳、坠落、翻滚等现象, 造成人员伤亡。

6、人员因素

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作业, 它需要多工种, 多专业共同去完成,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因素以及工作的多样性, 对于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 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身体素质以及现场的安全意识要有一定的考核, 因为施工人员施工时的专业技能熟练程度以及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性。

三、建筑工程施工的防范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工人是工程建设中的主体, 为了保证主体的安全首先要让工人有安全防范意识。为了加强工人对安全的认识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分为好几种, 包括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掌控设备的技术人员;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分别作不同的工作, 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各不相同。施工单位应该针对不同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首先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管理人员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 其本身就应该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 同时他们还要对整个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然后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他们掌控的设备只能通过各种开关按钮来调节, 在掌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集中注意力, 小心谨慎的调控机器, 防止设备对人造成伤害。最后对体力劳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这是最有必要的安全教育, 因为他们的风险是最大的, 上文提到的风险都与他们有关, 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可以大大降低意外的发生。

2、加强施工管理规范以及减少危险源

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是降低危险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建设过程中, 完善管理制度, 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管理检查, 监督工作人员做好防范措施, 带好安全帽和其他防护装备。实行责任分担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各个部门做好分内工作, 相互协调管理。除此之外, 减少危险源也是必要措施。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 尽可能多的减少危险因素。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高难度施工, 不能避免的高难度工作也要全面做好安全工作。对常用设备进行高频率检查,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要防止意外的发生。对临时搭建的简易棚板进行安全检查, 还要对其他危险源检查和处理。

3、控制施工资源管理

对施工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施工资源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第一, 控制施工材料, 对材料的来源、检测以及采购严格控制, 防止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导致施工中意外的发生。第二, 控制施工设备, 前文提到严格管理施工设备同时还要做好维护工作, 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解决, 保证其始终安全有效运行。第三, 控制施工环境, 在施工进行时必须控制天气环境和自然环境。在风雨天气必须停止施工, 风雨天气很容易对工人和机器造成伤害;高温和严寒天气施工也必须停止同时在空气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 也要减少室外作业。对以上施工资源进行管理, 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风险。

4、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建筑工程中风险无处不在, 我们必须做好防范措施, 将一切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中。风险评估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措施。风险评估人员需要有丰富经验, 对安全隐患要有预见性, 必须准确判断风险根源。风险评估需要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 对不确定因素和导致的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其涉及的方面, 并且对其导致的损失计算。除此之外, 还要确定风险量和等级, 对高风险的因素给予高度重视, 并且减少高风险施工作业。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有利于减少工程的损失以及保证人身安全。

5 提高工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岗位所涉及的人员, 上到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下到施工人员, 都要有建筑施工的安全意识, 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有这些意识还不够, 做好防护措施才是关键。首先, 在各个岗位施工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 与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结合起来,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并且提高防护理念。其次, 针对不同施工项目要对安全措施进行改进, 使之与施工现场更加符合。安全措施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既可以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又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在施工中小心谨慎。安全防护措施是每一个施工项目都必须考虑的保护方法, 安全防护措施对保护工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从实际建筑工程中不难发现建筑安全问题的频发性和复杂性, 正是这样的特性使问题解决更加麻烦。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重要问题之一, 怎样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建筑工程负责人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安全问题简要分析, 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给相关单位一些参考, 使施工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0 (26) .

[2]张莉莉.施工企业更要重视安全生产[J].工友.2010 (04) .

[3]李新海.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J].四川建材, 2011, 37 (4) :264-265.

[4]赵洪.浅析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方法[J].中国城市经济.2011 (06) .

[5]都秀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析[J].建筑安全, 2011 (7) :19-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篇8

1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几点安全隐患

1.1 高空作业

现如今高空作业已经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并且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在施工中的难度也相对增加,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难免会长期处于高空作业的状态, 这就难免会出现高空坠落或者与其他物体相互撞击的现象发生。所以, 高空作业人员的在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严重安全隐患。这就要求高空作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也要保证有一定的高空作业能力, 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但从目前看来, 即使安全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能够达到标准的规范要求, 但事故发生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1.2 地理条件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对地基进行施工, 而建筑物的高度越高, 对地基的要求也越高, 因此, 地基的深度逐步增加。施工过程中, 由于地基深度的增加, 周边土层和环境的干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坍塌的事故, 这也是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重要隐患之一, 也是施工单位和施工安全监理部门格外重视的安全问题。

1.3 环境条件

建筑施工是在露天作业, 同时又是不断流动的, 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现场条件的影响, 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导致带来人员中暑等现象。

1.4 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类型的不同, 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品种、型号而不同, 机械设备品种繁多, 而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场地施工条件和专业技术的限制, 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机械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

1.5 成品材料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预制构件、成品、半成品较多, 如:屋架、预制柱、钢筋等这些体型笨重几何尺寸各异的材料在运输、吊装、堆放上都有特殊的困难, 因而控制不好会出现失稳、坠落、翻滚、撞击的危险。

1.6 人员因素

建筑工程是一种多专业、多工种的群体作业,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筑施工固有的风险性和环境的多变性, 对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和现场安全意识有较高的要求, 操作人员对专业施工熟练程度、身体的好坏、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建筑生产的安全性。

2 提高工程中安全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措施

2.1 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

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在安全风险防范中,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 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管理人员也要有明确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 安全性是施工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对安全性的重视, 主要在于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施工的相关负责人能否把施工安全放在工程的首要部分, 如果工程的组织者重视施工安全问题, 那么施工的各项活动也将会围绕施工安全来进行, 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当把施工安全作为考核项目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另外, 施工单位要重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强化对安全责任的追究。我国也有明确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来规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负责人的职责要求, 明确了其责任和义务, 这也就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要重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因此, 一方面要建立好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排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 重视施工中的每个细节, 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排除, 做到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安全操作的规程, 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安全隐患, 从而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2.2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是进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的过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并非显而易见, 也不容易识别, 其往往或隐藏在建筑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 或被种种假象所掩盖。因此, 识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要讲究方法, 尤其要根据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 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均是不确定的。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 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2.3 优化施工技术

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 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 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 辩证统一地进行分析, 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2.4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

2.5 实行工程安全保险措施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高, 危害特别严重的客观情况, 施工企业在做好防范与应急措施的基础上, 还通过保险来分散和转移风险。施工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 通过工程保险来分散安全风险。通过投保, 工程项目可以说增加了一道“防火墙”, 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总之, 由于施工安全管理与防范的综合性较强, 涉及的因素较多, 因此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 不能够因为安全问题出现的少而忽略了对安全管理和防范的重视。同时, 我们更好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建立好安全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的提高安全管理手段和管理办法, 从而使建筑工程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26) .

[2]张莉莉.施工企业更要重视安全生产[J].工友, 2010 (4) .

[3]辛爱兰.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 2008 (3) .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篇9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1 建筑业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1.1.1 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现场, 可以说, 施工项目是事故发生的发源地

因此, 我们必须对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否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是否满足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 从而, 达到改进或更新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

1.1.2 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⑴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人的原因, 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 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 (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 、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⑵物 (设备) 的不安全状态, 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对建筑行业来说, “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 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 造成钢丝绳断裂, 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 造成电线失火等。

⑶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也是片面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 即不安全环境, 如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 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 事故发生率较之杂乱的现场低。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 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 不但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 从而增加事故隐患。当然, 人文环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业从领导到职工, 人人讲安全, 重视安全, 逐渐形成安全氛围, 更深层次地讲, 就是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 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状况肯定良好。

⑷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 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分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由此看来,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 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 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1.2 建筑安全的管理措施

1.2.1 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 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所有新员工或从事新的工作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即公司、项目部、班组的安全教育, 并要定期培训, 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 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1.2.2 加大科技投入, 做好科研合作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 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 淘汰落后工艺, 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 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1.2.3 加强风险评估, 做好重点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 作出评估, 并对每个项目具体化, 做好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2.4 编制安全措施, 执行科学程序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 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遇有特殊作业 (深基坑、起重吊装、模板支撑、人工挖孔桩、临时用电等) 还要编制单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并按程序经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

1.2.5 搞好“五定”, 认真落实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 即定整改责任人, 定整改措施, 定整改完成时间, 定整改完成人, 定整改验收人。

1.3 项目安全管理模式

1.3.1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

⑴注重培育全员安全文化。这种全员安全管理模式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 因此, 其安全文化应该是全员安全文化。形成新的安全文化就是要培育全员安全文化。全员管理不仅包括总承包管理人员、分包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人, 还应包括业主、设计、监理及社会相关方。

作为总承包方, 要积极调动和发挥相关各方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使安全管理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当然, 首先要充分调动本单位全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形成全员安全文化。只有形成全员安全文化, 才能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保障人员安全。全员安全文化是新的项目安全模式的核心。

⑵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四个转变。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安全模式相比, 有四个转变, 分别是:变单纯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岗位安全管理为全员参加的体系安全管理;变单纯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管理与进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变以点为主的间断的、静止的管理为线面结合的、连续的、动态的管理;变并行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安全生产一条线。

⑶全员参与是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下,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岗位安全管理组织, 而是以项目经理为首的, 以专职的岗位安全管理为核心, 以各专业工程师为骨干, 班组长及工人全员参与的, 安全监督管理层和安全管理实施层既独立设置又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体系安全管理, 是将生产与安全的紧密结合的组织, 是对项目安全管理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

1.3.2 安全目标管理模式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 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 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

它是生产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 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 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 逐级向下分解, 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 各方面关系协调、一致, 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 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目标要具体,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 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 伤害严重指标, 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 目标不宜太多, 以免力量过于分散, 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 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 以便考核和衡量。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2.1 以法治人

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以制度管人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设置, 要结合建筑安全的特点, 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小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 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2.3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必须先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为一体, 实行“一条龙”管理, 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 切实解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措施乏力”等问题。

2.4 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为了达到预防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效果, 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⑴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 设置首步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正确引导新门型脚手架按国家建筑安全规范搭设使用;严禁钢管、毛竹混插;淘汰毛竹脚手架。

⑵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 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 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 严惩钢木混支, 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 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

⑶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 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 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潜水泵用电等的安全规范操作。

⑷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产品, 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重视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

⑸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 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间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 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⑹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如塔吊、井架、物科提升机、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水磨机、潜水泵等的安全防护。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

⑺规范井字架的搭设。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 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⑻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 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 重视设备的防护, 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 重视接规定要求资料建档。

⑼设置安全警示装置: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牌等装置, 重视现场防火和施工现场标牌的设置。

⑽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重视文明施工意识宣传, 抓现场场容场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场清、排水系统、封闭治理, 高度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

⑾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统一采购合格防护用品, 妥善保管,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预防事故、减轻伤害程度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⑿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季节性施工造成事故的突发性较强, 应从防护、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5 应急求援

应急求援措施是指事故发生后为抢救遇险施工人员、消除现场危险源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包括现场指挥、组织救援队、配备抢救物资等。这一阶段要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 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危险做详细的分析, 按照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随时做好处理各种事故的准备。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还有利于施工项目减少财物损失, 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初探 篇10

1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源

1.1 自然原因引起的安全风险

地震会造成已建成的和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开裂、损坏、倒塌, 造成脚手架、塔吊等建筑机械和设备的损坏或倒塌, 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地震引起的海啸也会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滑坡、泥石流发生时, 大量土块、泥浆等形成一股洪流, 所到之处, 将建筑物和建筑机械设备等冲垮、冲倒, 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洪水所到之处, 会造成建筑物损坏或倒塌, 造成脚手架、塔吊等建筑机械和设备的损坏或倒塌, 洪水引起的水淹、浸泡还会造成大量建筑物质和设备的损失。

台风、龙卷风会产生对建筑物和建筑机械设备作用非常大的风荷载, 造成建筑物和建筑机械设备的损坏或倒塌, 还会造成物体坠落而引起进一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台风、龙卷风往往伴有大雨, 也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暴风雪、严寒等会造成建筑物的地基冻害, 造成新浇筑的混凝土和新拌砂浆发生冻害, 暴风雪、严寒带来的低温使钢材等变脆, 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往往会引起各种事故发生。

酷热可能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 也会使新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水分迅速蒸发,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进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不够标准要求。

1.2 人为原因引起的安全风险

在决策阶段, 由于选址错误, 选择在地质条件很差的场地上进行建设, 就很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造成建筑物开裂或倒塌等后果;或者为了避免开裂或倒塌等后果, 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地基处理或基础结构处理。

在设计阶段, 如果发生荷载计算错误、结构模型选错等, 造成建筑物结构先天不足, 使得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一遇到其他变化, 就容易发生开裂、倾斜, 甚至倒塌等事故, 或者在建造过程中发生其他破坏。

在施工阶段, 基坑开挖时, 错误的维护方案和施工方法会造成基坑塌方, 或引起周围建筑物的开裂和倾斜;桩基施工时, 错误的施工方法会引起大量挤压, 造成附近地区的管线断裂, 并造成周围建筑物开裂或倾斜;上部结构施工时, 施工管理和操作的错误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事故或钢材焊接的质量事故, 造成结构开裂、倾斜或倒塌;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时, 施工管理和操作的错误会引起各种质量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高空作业时, 安全措施不周或施工人员的疏忽和错误, 会造成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的伤亡事故或造成高空坠物而引起施工人员的伤亡或引起第三者的伤亡。

2建筑安全风险特点

1) 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 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 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 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 降低其发生的频率, 减少损失程度, 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 偶然性和必然性。

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 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 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 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3) 可变性。

可变性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 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 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 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 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architectural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pattern,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 developmental trend

4) 多样性和层次性。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 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3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产生的途径

1) 人的不规范行为。

由于生产指挥不当、操作人员观察不够, 导致机械设备损坏、伤害现场人员;员工误操作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由于施工设计中对安全风险考虑不充分, 可能导致施工中发生事故。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施工离不开具体的设备、工具, 如果这些物质条件处于不良的使用、运行状态, 则有可能导致相应的事故。例如, 运输车辆制动系统失灵而驾驶员未及时发现, 可能导致行驶途中的车辆伤害;脚手架搭设不牢、超载导致倒塌或人员坠落等。

3) 环境的不适应状态。

施工现场条件特别恶劣, 处于隧道、陡坡、潮湿或雷雨多发区, 如无相应的防护措施, 极可能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如果施工区域持续高温、多有毒蚊虫、凶猛动物等, 则易使员工受到袭击或伤害;一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洪水、飓风) 可造成意外事故。

4) 其他方面的不利条件。

由于设计部门的资质不够、施工方案中关于安全风险考虑不充分, 可能导致施工过程发生事故;另外, 各工种交叉作业时安排不当, 可能相互间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生事故。

4安全风险减少措施

1) 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 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 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 辩证统一地进行分析, 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2) 提高可靠性。

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3) 安全监控。

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 控制某些技术参数, 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从而避免事故。

5案例分析

1) 企业背景。

广州某建筑工程公司, 是主要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一家施工企业, 在实际的工作中, 该单位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结合单位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套比较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某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该单位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3) 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图2为该企业采用的一般工程风险管理的流程与风险评价方法。对于企业承建的许多大型或是特大型的工程, 为避免计算量过大, 甚至无法计算, 我们首先对工程进行细分, 然后对其中的分项工程进行风险评价, 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

6安全风险管理前景展望

国外的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很成熟, 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管理经验都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随着建筑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工程竞争, 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风险研究上必然要加大研究力度, 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识别、评价的方法和应对策略等的分析研究, 可以使中国的施工企业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预先制定风险防范计划, 合理控制各种风险源, 从而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国际建设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程杰.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36) :22-24.

[3]周红波, 陆鑫, 王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简介与试点应用[J].建筑经济, 2005 (20) :22-23.

[4]杨建平, 杜端甫, 李鼎.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进展[Z].2002.

[5]祁世芳, 贾月阳.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6) :46-47.

[6]阎春宁.风险管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7]卢在杰, 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低,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

前建筑施工队伍一线操作人员一般来自于农村,这些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着以下特点:教育程度低、专业素质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生活阅历浅、对工地操作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识了解有限,对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技能等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甚少等。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存在上述特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只知道凭自己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甚至会出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野蛮施工、盲目施工,这就可能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当前中小型建筑企业基础薄弱、管理落后的现状普遍存在

虽然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行业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与此相对应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施工能力薄弱的现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他们无力购买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设备,同时也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为保障,最终也就不能有效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与此同时,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大多施工企业还是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一方面没有建立机构到位、岗位齐全、垂直分级的管理系统完整体系,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这就难以有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3、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思想不到位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形式,一方面使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不局限于单位,而是跟着项目流动,哪单位有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就到哪里,致使现场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当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下一个项目寻找时,往往就忽略了当前项目的许多管理细节和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应付心理,致使责任心根本达不到保证工程应有质量的要求。

二,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2、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重复安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基础总体薄弱的现状,而要想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飞速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就必须从根本人手,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鉴于目前施工企业一线操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因数,施工企业就必须也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法制、安全常识、安全操作等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使之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较高的安全操作的防范技能。这既是《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更是做好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尤其在对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资金和时间上投入的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保证一方面切入实际,使每个从业人员都能得到教育,让他们头脑中真正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另一方面使每个从业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安全操作技能;(3)、在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进行定期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快的提高,能够在整个安全生产管理中真正起到教育和监督作用,另外还要杜绝专职安全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挂职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充分认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重要性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消除隐患是根本,加强防范是重点,落实责任是关键。安全生产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保证这一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部位、每个工种、每个操作都达到本质安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对建筑专业来说,只有从主要负责人(包括合作队伍的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實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1)、确保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注册安全科长,工程处配置专业安全员,加强安全督导,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作战能力的骨干队伍,从而能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2)、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要将安全生产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遵照公司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在坚持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合作队伍责任人,要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责任教育;各级管理人员和合作队伍责任人不仅要自己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还必须懂得且主动采用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使广大职工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防范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3)、加强安全检查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实效。安全检查要有针对性,要求实效,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系统的、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建筑专业在落实公司和项目部规定的安全检查内容和频次等要求的基础上,要积极创新安全检查形式和检查的内容,不但要查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还要查各工段、各小区及各合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实行“三定”,即: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4)、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发生各类事故时,要认真组织调查分析,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机制中。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篇12

一、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为了顺应人类快速发展的脚步, 各类大型建筑层出不穷, 在快节奏的建筑行业中, 安全风险也日渐丑态百出。安全风险可以简单的说是在建筑过程中, 因为许多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导致人员的人身受到伤害, 人员伤亡。

(一) 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

建筑工程这个行业, 最大的特点就是施工人员流动量大, 建筑造型复杂多变, 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建筑过程周期较长, 花费时间长, 施工人员在露天高空作业, 危险系数高;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影响大, 对工程后期的修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对整个施工过程影响较大。

(二) 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建筑行业的整体特点, 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完善的防范意识。风险反生的概率是不可预测的, 因此对此次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不可预测的, 不仅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是非常大的威胁。由于人为的失误, 引发的事故, 造成机器的损坏、原材料的破坏、人员的生命受到伤害, 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工程损失。员工人流量大, 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坏处, 减慢了施工的整个进程, 建筑工人对整个环境的熟悉度和对其他工人的工作配合度也会有相应的影响;建筑造型的复杂多变, 对工作要求也会提高, 稍有没有留意的地方, 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对于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来说, 首先应该了解的是, 影响建筑工程引发安全隐患的原因, 只有明确了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一步一步的去解决。

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一) 影响安全因素的直接原因

1. 环境与工程设备不安全原因

由于施工环境差, 场所混乱、交通线路杂乱;工人施工过程中, 安全帽、安全带、手套、有缺乏, 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护、信号等装置有严重缺陷, 机器设备工具有缺陷;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 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装置的失效;物体材料摆放不妥当;进入危险场所没有实施安全措施, 很多场合下必须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没有佩戴防护品;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等;对危险品处理不妥当, 导致安全事故的爆发。

(二) 影响安全因素的间接原因

管理监工人员指导错误, 缺乏安全检查;安全教育落实不准, 缺乏安全操作技术;对事故隐患没有做到根本的消除。

(三) 实例

在201×年, 某工地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 当人们正在工作时时, 忽然从6层楼无栏边的脚手架上掉下一个人, 落在了距脚手架外不足1m的两条10k V架空高压线上, 随着一声惨叫, 紧接着“轰”的一声爆响, 坠落人的身体顿时着起火来, 不一会儿他的身体坠落在脚手架处防护网上, 死者年仅18岁。从事故的原因来看, 是因为施工单位未重视安全。为此, 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时, 必须采取妥善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一) 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 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 而把重点放在经济利益的收入之上, 安全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 出现了安全事故, 施工单位将会的利润将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二) 法律条规的逐步完善

在建筑工程当中, 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 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对我们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建国以来, 我们颁布的法律法规有将近三百条之多, 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都为规范我国建筑市场, 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 监管人员的监督

对于监督管理人员上来说, 国家监督机构并不能全面的监管整个施工过程, 而对于施工企业安全人员来说, 才是能够监管每一个步骤, 每一点不足的地方, 应该加强现场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

四、防治措施

1) 树立安全的防范意识是预防施工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贯彻安全生产, 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防止不安全行为和减少人为失误。针对施工人员流动性强, 普遍素质不高的特点, 贯彻实施建筑基本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技能, 做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安全意识。

2) 政府应该对此予以重视, 实现安全生产,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安全实施, 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及时的修建, 并且加以监督。

3) 对于企业监管人员来说, 应该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责任是企业发展当中各项安全生产的核心, 应该落实到每一位管理者, 保证安全生产, 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五、结语

对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安全风险管理对于现今的建筑行业非常的重要, 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简单的预防措施, 规范建筑工程市场,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企业人员应该把人员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只有保障工程的安全实施, 才能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丁志青.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2]方浩旭.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 2009.

[3]张放, 林巧.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9.

[4]沈爱国.既有建筑运营期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四川建筑, 2008.

上一篇:中央枢纽下一篇:旅游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