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

2024-10-07

寒地城市(通用10篇)

寒地城市 篇1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有哪些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由于气候寒冷,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有其独特的功能需求,满足市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如活动场地尽量设计在避风向阳的地;公共活动空间应满足季节性特点,使四季都能充满活力的使用;植物配置应以夏季遮阴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首要原则;广场、道路铺装选择防滑抗冻的材料等,景观功能与景观美学充分结合,将是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2 地域特色性原则

由于气候的因素,寒冷城市具有地域性特点,虽然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但是又给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景观资源。一方面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特有的四季分明的景观;一方面注重特有的冰雪景观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特色,同时给寒地景观资源的挖掘和创造提出了新的挑战了,加强季节性再设计,补充冬季景观的不足,增强寒地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寒冷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孕育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是反映景观特色最直接的要素,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设计灵感从传统化到民族化再到国际化,以朴素自然、温馨典雅和功能主义的简洁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形成特有城市景观,

3 增强景观要素细节设计的原则

针对寒地城市的地域性,在景观细节上注入本土的文化元素,点滴的细节设计,恰如其分的表达文化元素,低调而含蓄却能提高文化品位,充分体现地域性的美学品质,形成原创的城市景观,体现鲜明的寒地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寒地城市 篇2

寒地城市因为其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使城市在建筑、供暖以及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上远远高于非寒地城市。而在经济性质的转变中对于低碳城市则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 主要包含提高燃气普及率、低碳能源等提高城市绿化方面的工作, 所以在进行寒地城市低碳建设时, 应从寒地城市自身特点出发, 制定适合的节能减排低碳化策略。

2 寒地城市建设特点分析

2.1 寒地低碳城市概况分析

所谓气候要素, 是特设地点、时间段内的状态及特征参量, 气温低、风沙大、冬季降雪等气候特征属于寒地主要的自然气候。

2.1.1 气温

气温:是一个量词, 作为衡量热状况较为常用的单位, 是对其他地区的热量条件的重要气候要素。寒地冬季普遍长达7-8个月。我国寒地城市基本集中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地区。

2.1.2 降雪。在我国寒冷地区, 冬季气温低, 持续时间长, 降雪会吸收周围环境中大量的热能。因此也是寒地规划中的考量条件。

2.2 寒地城市建筑分析

2.2.1 建筑布局特征

建筑布局特征:朝向选择、楼间距设计、整体布局格式。中国寒地城市依其气候条件具以阳光照射强度为基准, 采取“南北通透”设计理念, 基地通常选择在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上, 以争取尽量多的日照;建设量通常较小, 而待开发的基地面积较大。

2.2.2 整体布局格式。寒地城市的整体布局格式大多采用全封闭式院落空间结构。

2.3 建筑单体

寒地建筑的功能:增加保暖系数、阳光取暖、遮风挡雪, 就外部形式而言, 在形态上更多的表现为抵御自然的不利因素, 普遍具有面南敞开度大、设计增加阳光照射时间;尽量减少自身阴影的遮挡, 墙体呈直角;减少北向窗口设计数量。

2.4 寒地城市的交通特征

交通特征:受寒冷高压气候影响, 人们在冬季会减少出行。由于降雪频繁, 形成冰雪路面, 交通运营能力降低, 造成车辆拥挤堵塞, 交通事故频发, 冬季 (约半年时间) 商业中心吸引力下降。

3 寒地城市低碳化策略

寒地城市, 其建设形式具有其独特的城市特征。如何将寒地城市走向低碳化道路, 要依据其城市的特点, 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理念、城市规划选择、道路交通各方面的综合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建设。

3.1 寒地城市低碳能源技术策略

多数寒地城市的能源结构目前来看比较单一, 由于有供暖需要, 煤炭使用比例高。寒地低碳城市的建设, 首先要从其生活生产的入口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同时建议使用新型能源、清洁能源。

3.1.1 寒地低碳城市太阳能技术策略。

开发适合寒冷气候的室外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电池板自洁技术、并网发电技术、照明灯具与照明系统、高效太阳能电池制备等关键性技术。加强太阳能与寒地建筑一体化, 提高建筑抵抗寒冷气候的能力。

3.1.2 寒地城市地热能技术策略。

地热 (大地热流)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地下深处垂直向上传导通过单位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而获取的热能。既可以直接从地热水中提取热能, 用于建筑的供暖、温室种植等方面。也可以进行地热发电。通过发展地热能与建筑一体化, 逐步改变寒地城市主要依靠煤取暖的能源方式, 提高地热能在建筑供热热能中的比例。

3.2 寒地城市绿化低碳策略

与充满植被、碳汇能力很强的纯自然环境不同, 城市的碳汇能力基本取决于城市的绿化。无论是开阔的城郊绿化区域、城中散布的公园、植物园还是交通绿化, 都是城市碳汇能力的决定因素。

3.2.1 选择适合寒地的绿化植物

寒地绿化植物适合选择不过于高大的乔木树种, 以免遮挡建筑的光线。高度可以控制在15m以内, 树种要耐寒。由于冬季寒风凛冽, 树种要选择抗风种类。

3.2.2 增加屋顶绿化

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是通过对建筑物屋顶的绿化等于是从建筑用地中争取出面积相当的绿化面积, 将大大提高绿化率, 提高城市固碳能力。

3.3 寒地城市交通低碳技术策略

寒地交通存在着一些优势, 如多数寒地城市具备地下人防工程, 为地下交通提供良好基础。多地处地质条件稳定区域, 有利于三维空间交通的构建。但是也存在冬季冰雪路面造成路网通行能力下降。冬季黑暗时间长。风雪天气频繁。冰雪路面, 机动车怠速排放量大。冬季出行舒适度低令许多市民选择使用机动交通工具, 增加交通能源消耗, 道路需要长时间照明的突出问题。

3.3.1 优化寒地城市交通照明

划分道路照明等级。主干道、十字路口、丁字路口、事故多发路段为第一级交通照明区域。使用照明效果明显的路灯。非商业区街道、次干道、居住区道路为第二级交通照明区域。其它交通流量小的道路为第三级交通照明区域。使用太阳能信号灯、太阳能路灯和节能灯, 作为道路信号灯和照明灯。

3.3.2 发展寒地城市“地上、地面、地下”三维交通系统

分离步行、公交出行、私车出行等多种交通方式, 提高交通运力。同时给出行者提供有“气候防护”措施的冬季寒地交通。构筑地下交通系统, 在地下构造人行通道用于连接地铁站、火车站等地。创造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交通环境。

3.4 寒地城市低碳建筑技术策略

3.4.1 寒地城市老旧建筑低碳节能改造。

老旧建筑屋面的渗漏是普遍性的问题, 屋面的隔热、保温必须同防水相结合。采用高强度、低密度高效保温材料代替一般保温材料;同时采用屋顶架空通风构造, 改善顶层房间热环境。窗户是传热和空气渗透的薄弱环节。因此可以在窗框与洞口之间应用玻璃棉等高效保温材料填塞, 做好保温, 尽量取消整体式窗台板, 窗台板单放, 有效减少窗周热桥, 提高保温能力。

3.4.2 寒地城市新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建筑围护结构的密闭性、导热性和保温性直接影响低碳建筑的节能效果。也影响建筑内部空间的舒适性。寒地城市中的多层建筑较适用于采用外墙保温技术。另一方面, 屋顶设计花园为楼层保温的首选。在多层建筑的设计中, 在屋顶设计一个花园, 既美化了楼顶环境, 又可作为缓冲地带, 高温天气可以隔热, 寒冷天气可以保温, 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就适合选用外墙保暖的技术。

4 结论

以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低碳化经济发展也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是一座城市,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人口数量的递增, 也使得城市的生态被日益破坏, 能源日益浪费, 全球的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为此, 城市建设走低碳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寒地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气候低、日照时间短等, 寒地城市的低碳化道路正在研究之中, 其发展策略的重点应侧重于:产业抉择、建筑整体设计布局、能源的有效利用, 及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寒地城市低碳化道路, 任重而道远

摘要:低碳建设作为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点, 其因地制宜性一直在普遍探讨阶段, 笔者对中国寒地低碳化提出了建设性策略。对于寒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自然、建筑、交通等特点加以分析, 查询高碳高能耗在此领域的来由, 相比寒地城市的特征对低碳建设的技术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寒地,低碳,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叶祖达.城市规划:从“碳足迹”开始[J].建设科技, 2009 (4) :15-46.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浅析 篇3

关键词:寒地城市 公共家具

1、寒地城市及城市公共家具的界定

1.1 寒地城市的界定

从地理区位上界定寒带区域,是在全球的范围内北纬66.5度以北的地区和南纬66.5度以南的地区在每年中有极昼极夜的特殊现象出现。这些地区的地表面获得的日照不足,热量极少,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北寒带及南寒带。例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等这些国家都有领土位于北寒带。从整个大的气候条件上界定的话这个概念就比较模糊,例如韩国、日本、东欧及中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受到不同程度的严寒气候的影响。以地理和气候两个因素统计在全球大概有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会受到冬季严寒气候的影响。

1.2 城市公共家具

Public furniture——城市公共家具这个称谓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提出。也是整个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物。那个时代的欧洲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修复,导致了新城区的开发和工业城市的建成。最初的一些城市公共设施只有基础的实用性能,早期城市公共家具例如,路标、广场座椅、广场喷泉、城市雕塑、照明灯、垃圾桶等等。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群的需求。20世纪初的苏联、德国、荷兰等国设计探索和设计试验的最新成果,都给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以发展和完善。所以现代城市中的公共家具也是城市的主要角色,在整个城市中虽体量较小,但功能强大又能在整个公共空间中重复设置。若能较好的设计运用,则可以创造出和谐、整体的现代城市风格。2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现实问题

2.1 寒地城市气候对城市公共家具的影响

寒地城市冬季漫长,气温低,风沙大,并且伴有霜冻。使得在冬季时城市公共家具极易冰冻或损坏。降雪是寒地城市降水的主要形式,道路结冰,霜冻等使得居住人群的出行受阻,对人体伤害的因素大大增加,这些方面都让生活在寒地城市的人们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使得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所以,寒冷地区城市公共家具既要满足人群的现实要求,也要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提供美观实用的城市公共家具。公共家具本身的特点与寒地城市的气候不相符,需要我们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善设计。

2.2 寒地城市对城市公共家具的投资力度不足

我国政府资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政府管理层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现有的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监管体系不到位,城市公共家具的施工和维修等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监管。所以需要从政府管理层面加大对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寒地城市公共家具,完善系统的监管体系。

3、寒地城市公共家具的特征功能

谈到公共家具的特征和功能,我们过去总是简单的划分为实用和装饰两大类。寒地城市家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应该全面的分析寒地城市家具的功能用途。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的寒地公共家具的特征功能:

(1)寒地城市公共家具应该适应于低温环境,具备功能性,向人们提供直接使用的服务。

(2)因寒地城市全年的冬季时间长,并且白昼时间短。城市公共家具应该具有醒目的色彩,醒目的色彩对整个寒地城市起到了衬托和美化的功用。

(3)寒地公共家具应该同时兼具多项功能,例如在公交站牌加设指示路标或路灯等,使其既有自身功能又具备其他功用。

4、适应寒地城市环境,突出寒地城市特色的城市公共家具设计

4.1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中的色彩心理学运用

寒地城市受到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城市的景观植被凋零,色彩环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寒地城市环境的色彩心理需求,长此以往人们会对整个城市环境失去兴趣。因此,设计者应该利色彩心理学的设计手段,给予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中大胆的色彩运用,打破寒地城市的色彩单调。重拾人们对寒地城市的环境兴趣。

4.2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人性化设计运用

寒地城市的公共家具设计应该为当地居住人群考虑,要满足当地居住人群的功能需要。要充分考虑居住人群的类型,如老人、残疾人、中青年人、儿童。针对不同人群对公共家具的需求进行梳理,才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寒地城市公共家具。例如,很多寒地国家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传递的是关于车次等的信息,不同的放置位置造成了不同的人体感受。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讲,在寒冷的冬季人的视线寻求信息时应该有一个最佳的角度。超越了这个尺度,则会造成不舒适、寒冷的感觉。我国很多寒地城市的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设计大多不合理,车次信息位置位于标牌顶端,这样会使对车次不熟悉的乘客,要不断的向上伸头、踮脚去查看信息,会增加寒冷对人体的不舒适感。对比日本的寒地城市的城市公共候车区域车次标牌的位置设计就很人性化。所以,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使“人-公共家具-城市环境”三者关系和谐统一。

4.3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一体化运用

我国的寒地城市家具在设计时应该采取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寒地城市家具与建筑物和景观相协调,把整个设计纳入到一个设计系统中,由一个基本的构件衍生出丰富的扩展系列,在外观上消除了零乱的感觉,也便于生产和管理。这种系统化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在寒地城市家具中运用。

4.4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创新运用

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中,应当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开发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强调节约、可再生、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例如,日本东京商业街的LED混合型路灯。这种新型路灯利用了LED照明技术、太阳能蓄电板、并且植入了避难所导引系统,不但比普通路灯提高了照明度还节能环保,同时能够指引人群疏散到避难所的方向。这也是我国寒地城市公共家具设计创新的发展方向。

5、结论

寒地籽用苏子栽培技术 篇4

寒地籽用苏子栽培技术

苏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粒具有除痰降气、止咳定喘、润心肺、治胸闷等功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还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之一,含油40%以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产品大量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有着潜在的开发价值.现将籽用苏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 者:王爱琴 WANG Ai-qin 作者单位:桦南县桦南镇,黑龙江,桦南,154400刊 名:现代化农业英文刊名:MODERNIZING AGRICULTURE年,卷(期):2009“”(2)分类号:S6关键词:

寒地城市 篇5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研究的背景

1.1.2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1.1.3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概念定义 1.3.2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相关理论

2.1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形成及发展 2.1.1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历史沿革

2.1.2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的形态类型

2.1.3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的发展趋势

2.2理论基础

2.2.1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2.2.2校园规划及校园建筑设计理论

2.3高校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2.3.1地域与自然条件

2.3.2校园的总体规划和格局

2.3.3校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特征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设计原则解析

3.1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的构成要素 3.1.1教学区的建筑布局

3.1.2教学区的景观环境

3.2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寒地特殊的自然条件

3.2.2 学校类型和布局发展

3.2.3 历史因素和文化延伸

3.3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的设计原则

3.3.1适应寒地特殊气候

3.3.2满足学校动态发展

3.3.3融合历史文脉传承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建筑空间设计对策

4.1教学中心区空间界面形象的整体观 4.1.1高效适寒的整体布局 4.1.2合理优化的区域划分 4.1.3分合并重的位置选择

4.2教学中心区空间界面组合的秩序化 4.2.1核心建筑位置的选择 4.2.2连接界面的复合性功能 4.2.3围合界面的多层次整合

4.3教学中心区空间文化的延承与创造

4.3.1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4.3.2地域文化的体现与发扬 4.4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景观环境设计对策

5.1 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宏观环境构架

5.1.1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核心景观

5.1.2结合规划结构完善线性景观

5.1.3协同建筑布局的节点性景观

5.2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中景观环境塑造

5.2.1广场景观环境

5.2.2核心景观环境

5.3寒地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微观环境表达

5.3.1使用便利的道路设计

5.3.2适宜寒地的绿化配置

5.3.3彰显个性的景观雕塑

5.4本章小节

寒地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 篇6

通过水景的不同分类以及水景观的构筑层次理清居住环境水景观的范畴以及研究方法, 并结合现代居住区水景观实例, 归纳出居住环境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及理念, 在水景设计方面采取水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审美层面对居住区水景观设计层层剖析, 从而形成对水景观设计全面详细的研究, 达到对居住环境水景观设计的全面认识。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 寒地城市的水景设计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其中气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性, 更应该结合景观所在的地域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设计。

一、寒地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现状

寒地城市的水景设计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低温、水管理与维护、资金是其中四个主要因素。

首先, 低温将导致冰冻胀破坏。冰冻胀破坏是指当水变为冰后, 其体积将会膨胀, 于是水将会对其载体及所附着之处, 比如池壁及池壁周围材料产生破坏作用。对池壁的压力将其胀坏, 加上池周围材料进水, 水在材料内部冻胀, 使材料破坏。

其次, 水管理也是制约当前寒地水景设计的另一要素。由于居住区内的水体大多为封闭水域, 因此具有易污染、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缺点, 如果对水面管理不好, 很容易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水体变黑变臭, 严重时将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再次, 水景顺利过冬所需要的维护费用相当于其他三个季度总和的40%-50%, 而这部分费用除了开发商自己承担少量以外, 大部分都要分摊到业主的物业费里面。各地在这些方面存在不同的背景, 在应用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但以自然条件而言, 我国北方城市是很不适合大量建设水景的。

此外, 我国寒地大部分城市缺水, 而水景由于蒸发、更换等每年又消耗大量水资源, 浪费了资金, 导致许多水景大部分时期缺水、少水, 甚至无水, 场地中仅剩下僵硬的水池, 因此要同时顾及寒地的现实情况, 避免由于对许多影响因素分析不够, 缺乏对寒地城市用水的深入研究, 水景设计后既浪费资金, 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出现冬季大部分时间内水景关闭, 浪费场地和视觉污染等状况。冬季水景是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有水与没水之间的差别除了景观不同外, 还是维护成本的问题。不可否认, 如果在冬季看到灵动的水景, 那绝对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景观。

二、寒地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手法

对于我国北方城市长春来说, 水具有温热地区所不具有的独特形态, 在冬季受气候的影响体现为固态的冰和雪。寒地城市的水景依据四季不同的形态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特征给寒地城市的景观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效果和独特的心理感受。

1、以静态水景为主的设计形式

代表项目之一长春万科上东区, 小区中间为园区的主要景观带, 结合造型活泼、新颖、别致的公建配以景观设计, 使景观和建筑浑然一体, 形成良好生动的城市街区形象。中心区域的小面积水景观主要以浅水池为主, 面积较小且安装有喷头、通过水下照明布置和池底铺装, 体现了将硬质铺装与软质景观相结合的整体设计理念。除此之外还加以木栈道的形式区分水体与草坪, 无论哪种铺装形式结合景观照明均有上佳的景观效果, 夜晚尤其突出。以长春为代表的北方寒地城市, 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是寒冷季节, 冬天水放干后, 铺上卵石, 结合岸边的主栈道, 别有一番冬天的景致, 避免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代表项目之二长春南郡·水云天, 该居住区水景设计是目前长春市内最大的社区标志性景观广场。整个广场采用坡路式设计,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 穿梭在喷泉水景、特色墙、特色盆景、珍稀树种及名贵花卉围绕而成的空间中, 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加拿大S&D园的此次设计亦为南郡·水云天“量身定制”, 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达到了不仅实用, 更有艺术特质。把北欧式的建筑风格与人工的景观结合, 同时采用了借景的手法, 与近在咫尺的南湖景观相呼应, 达到建筑、景观和自然的一种完美结合。

2、动态水景的设计形式

代表项目之三长春中海水岸馨都, 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以动态水景为主, 同时外露的喷头可用带有寒地特色的造型装饰起来, 以减少喷嘴的外露面积;或采用旱喷泉, 将喷头埋于地下, 结合装饰样式, 定点开放以节约用水。在寒地城市水景的设计中, 瀑布体积宜小, 只作为点缀的小景。比如该居住区中采用防水、防冻材料制作的花箱小瀑布, 不但可以盛水, 而且也可以栽培植物, 同时规模小, 比较适合用于寒冷地区。因此, 我们在此看到了花箱层层叠放, 运用具有相应扬程的潜水泵所创作出的迷人瀑布效果。

3、水要素结合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设计形式

代表项目之四长春怡众名城, 该居住区水景设计区别于其它居住区在于其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 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 还充分考虑了结冰期的枯水景观。当冬天过于寒冷, 居住区将会排空里面的水, 形成“枯山水”。寒地城市的大部分地区既寒冷又干旱, 冬季往往色彩单调, 所有的植物都基本上失去了鲜活的绿色, 因此景观设计在不同季节的视觉效果是一定要考虑周全的。比如冬季的色彩虽然单调, 但石材与其它非植物素材的造型却不会变化。设计时应在总体构思上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考虑, 适当减少利用植物类造景的比例, 代之以在四季不变的山石类造型、枯山水、金属或石材雕塑置景等, 使之在没有自然色彩的冬季也保持着另一番美感。冬季水禁止使用时作为静态雕塑, 其它季节则作为动雕塑。

4、水景的固态形式———冰雪雕塑

代表项目之五长春南湖冰雪游园周边居住区, 南湖公园的冰雪狂欢游园会主要分为冰上游园区和陆地游园区, 总占地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其中, 园区内的展品将以雪雕为主, 冰雕为辅。雪雕作品分为吉祥动物类、童话传说类和民俗宗教类。以水的三态形式固态为主体的冰雕和雪雕可以在冬季引入居住区中, 使之成为冬季水景观的亮点, 不仅可以改善冬季小区整体环境, 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 在公共环境当中才能欣赏到的作品在居住环境中也可以感受到, 使冰雪艺术更广泛的被人们感知和接受。

三、寒地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原则及要求

通过对以上寒地城市的水景设计全面详细的研究, 结合寒地城市水景设计的制约因素, 寒地城市的水景设计应采用以下三点原则。

1、灵活使用

人们对于亲水性的表现以及对水景的参与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在设计时应注意水景运用要符合人对自然的追求, 而设计的可参与性也是使用者的兴趣之一。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1]。所以除了水体本身的特性之外, 还要考虑观赏者的亲水特性。在居住环境的景观中心区可以采取音乐喷泉和水幕激光等, 水幕激光主要是指大型半圆或矩形的喷水幕墙, 结合激光发生器或电影播放器材可在水幕上作激光表演或播放水幕电影, 这种娱乐活动调动了不同年龄的人参与到亲水环境之中。

2、人性化设计

现代居住小区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人性化氛围的塑造, 品质优良的居住环境, 不仅应该具有供人欣赏的优美的形式, 在人性化上也应盖有一定的内涵, 考虑居民的视觉、听觉及心理上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互动。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 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 因此, 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 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2]。比如在寒地城市的水景设计中应缩短人和水体的距离, 在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让人融入水景之中。保证老人和孩子的安全使用和交通的便利, 比如有的水景区, 在未作任何防护设施的人行道边, 突然出现近一米深的垂直水沟, 其设计就很不人性, 人为地设置了陷阱。

3、形式美感与特色

居住环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 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采用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将环境与水体很好的结合, 例如水景的空间形态设计, 运用水体的曲线处理, 围合与收放, 设计尺度与过渡空间等。与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要协调。例如, 一个呆板的大坑与一个胡乱装点的水池都是不美的。避免千篇一律、毫无特点和个性的设计。以“旱园水作”的方法增强景观效果。将自然要素作为一种符号浓缩提取:比如通过采用高高低低的弧形墙象征海浪;通过铺地色彩图案、材料变化暗示水的意念。运用与水有关的小品产生联想, 采用与水有关的小品如井、锚、旱桥、水闸让人一看就联想到水。也可以运用与水有关的形状, 比如取其形, 采用水形、水字或模拟水声。毕竟寒地城市的水资源有限, 各种水景的设计应慎重采用, 我们运用水的意象设计, 引发人们对水的联想, 产生精神意义上的水体设计, 或者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 融水的形、色、声于一体及水、电、气、光于一身, 形成虚幻飘渺的独特的水景艺术形式和新颖的喷泉文化。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水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水体本身的可塑性极强, 如果能结合寒地特色, 可产生丰富多彩的水景形式。好的水景设计可以增加寒地城市景观的生机, 有益于寒地城市人们的身心健康并满足寒地人们的视觉艺术需求。所以如何运用大自然赋予寒地人们的水资源是寒地水景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寒地水稻三超技术原理 篇7

大家知道,不同的品种需要不同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所谓“良种良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方面,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其产量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越是高产栽培,这种差异就越大。也就是说,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亩产500公斤的品种,在三超栽培条件下可以达到 700公斤以上,相差200公斤,这是水稻三超栽培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不同的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稻谷产量因品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正确选用具有目标产量潜力的优质超级稻品种,无疑是水稻三超栽培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品种选用标准:(1)具有目标产量潜力和品质指标;(2)生育期适宜,正常抽穗,安全成熟;(3)抗病抗倒,株型收敛,穗型偏大。(4)选用“双百”种子:即百分之百发芽率、百分之百饱满度,每公顷备用10公斤,比稀植栽培及超稀植栽培节省种子50%~90%.

二、延扩营养时空

2.1 延长营养时间

延长营养时间与扩大空间是寒地水稻增产的根本性技术措施。从水稻直播栽培(5月15日)、育苗插秧(5月4日)、带土移栽(4月26日)到旱育稀植(4月16日)栽培,其每个栽培体系的播种期均提前了10天左右,产量增幅为1000kg/hm2。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超早播(4月1日),比常规稀植栽培播种(4月16日)提早播种及延长营养生长期15天,使产量提高到10000kg/hm2,比稀植栽培的7500kg/hm2提高2500/hm2,提高了33.3%.

2.2 扩大营养空间

2.2.1单(双)粒定位超早、超低量(2400~4000粒/m2,60~100g/m2)

播种,比常规稀植栽培扩大秧田水稻营养空间2.1~4.2倍,为水稻秧苗的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营养空间。

2.2.2宽行单(双)本的行距为37~43cm,穴距为15~20cm,每穴单(双)本的行距比旱育稀植的行距扩大了7~14cm,营养空间扩大了3~5倍,行间相对光强度提高50%,水温、地温增加0.5℃,从而使水稻形成“埂边稻作”效应,促进三性(分蘖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四高(高分蘖率、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千粒重)的建成,进而形成水稻的优势超高产群体。

2.3 释放生产潜力

2.3.1 培育均质多蘖壮秧

释放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就是培育“均质多蘖壮秧”。研究表明,要建成超高产的优势稻作群体,首先是要建成水稻的“均质多蘖壮秧”群体,这是开发与利用水稻第1~4节位分蘖,释放水稻个体增产潜力,以最少的基本苗数建造最大的高光效、超高产稻作群体的重要生态基础。多蘖壮秧与普通秧苗相比其产量及构成因素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多蘖壮秧以较少的基本苗达到了较大的优势超高产群体,说明多蘖壮秧有利于发挥水稻的分蘖特性,较大程度地释放水稻的产量潜力。研究表明,多蘖壮秧有利于充分发挥水稻的分蘖特性即个体生产能力,并有效地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顺利地形成高光效、超高产的优势群体,从而使水稻三超栽培靠分蘖就可以轻松地达到预期的超高产目标。

培育均质多蘖壮秧,要遵循营养时的空原理掌握好一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环节。①建立永久性苗田:本着“育秧先育土,壮秧先壮根” 的原则,选择适宜旱田作固定苗床(没有旱田要要变水田为旱田),常年培肥地力,建立养分充足的永久性育苗田;选用“双百”种子:即百分之百发芽率、百分之百饱满度,每公顷备用10公斤,比稀植栽培及超稀植栽培节省种子50%~90%;③超早超低量播种:通过大棚提早盖布,化床土、增低温、超早播,比旱育稀植提早播种即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10天以上。播量2400~4000粒/m2,按重量25g千粒重是60~100g(1.1~2两);④大钵盘育苗定位播种:选用352孔大钵体盘及定位

播种器(机)进行单(双)粒均等定位点播,克服秧苗生长停滞期,保证秧苗均质多蘖;⑤苗床管理:采用低温、少水、适肥的管理方法。

2.3.2 单(双)本宽行适期移栽

多蘖壮秧单(双)本宽行适期移栽超稀植,置秧苗于宽阔的营养空间及良好的气温条件下,有利于形成“埂边稻作”态势,是释放水稻产量潜力的充分条件。

宽行栽培。测定表明,宽行栽培抽穗后期的行间地面相对光强度增加50%左右,相对湿度降低5%左右,温度增加0.5℃以上。在每平方米穴数相近的36×17cm(11×5寸)扩大行距栽培的产量比30×20cm(9×6寸)窄行栽培的产量高5.8%以上。试验表明,宽行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窄行,扩大行距栽培不仅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行间光强度50%左右,水、地温0.5℃以上),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群体与个体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了边际效应,提高了水稻的吸肥水能力,促进水稻根系发达,增强了植株抗性及光合效率,如同“埂边稻作”效应,促进了水稻的三性(分蘖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四高(高分蘖率、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千粒重)的建成。而且节肥、节水、抗旱、抗倒伏、活杆成熟、丰产。

单本栽培。在株、行距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一穴多苗(即穴内密植),它们必然互相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抑制水稻个体优势的发挥,进而影响群体质量的各项指标。反之,如果一穴单本质秧苗于较广阔的营养环境,则有利于释放水稻的生产潜力。因此,1粒播种、单本插秧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优势,2粒次之,3粒的最差,说明1粒播种插秧能较充分的释放水稻的生产潜力。然而在品种分蘖能力较差、营养生长期较短、生长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播2粒播种双本插秧。盆栽及田间的单本试验表明,在单本盆栽条件下,分蘖率强的品种其分蘖数为70~99个,成穗50~78个;在三超田其分蘖为45~55个,成穗35~45个;分蘖力较差的品种在盆栽条件下其分蘖数为35~45个,成穗30~40个,在三超田其分蘖数25~35个,成穗20~25个,说明单本栽培有利于利用水稻的分蘖特性,释放水稻的产量潜力。

终霜后适期移栽。提倡适期移栽(5月23~30日)是因为如“乔迁之喜”,一方面即能够保证多蘖壮秧所需要的秧龄及秧田时间,另一方面将秧苗置于较充足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缩短水稻返青期和停滞生长期(无效生长期),而有利于发挥水稻的个体生产潜力及形成优势超高产群体。

试验表明,终霜之后插秧质秧苗于较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返青快、分蘖多、产量高。早插秧的水稻因其返青时间较长而束缚水稻的生产潜力。说明在均质多蘖壮秧条件下“早插”不利于高产。

目前的水稻栽培方法实际上是在过分强调品种分蘖力的基础上,实行密播、弱苗、多株、早插栽培,即使是壮秧也不减单位面积穴数和穴内苗数(5~6苗)。置秧苗于不利于生长的低温条件下,使水稻返青期过长;又因施用除草剂使水稻生长再次受到阻碍(蹲苗),缩短有效分蘖期。这种栽培方法千方百计地以肥为本,不断促进水稻 “早生快发”,结果事与愿违,导致氮素过剩,无效分蘖数过多,消耗生长量过大,严重地影响了水稻个体生产力及群体质量的各项指标。

2.3.3 开发低节位优势分蘖

释放水稻的个体生产潜力,实质就是充分利用水稻的分蘖特性,开发第1~4低节位优势分蘖,实现“首蘖成穗”(第1节位1次蘖)。然而,常规栽培争取低节位优势分蘖,只是愿望而已,因为早插的弱苗返青艰难,密植、多肥、群体过大,叶片枯萎,根系受阻,植株细弱,早衰感病易倒等弊端造成了水稻低节位分蘖的退化,从而限制了水稻的低节位优势分蘖,影响了产量潜力的释放。研究表明,“首蘖成穗”的秧苗的健壮程度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协调程度,说明“三超”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的发生和成穗,充分地发挥水稻的分蘖特性和靠蘖穗增产的性能。

三、强化双冠性能

3.1全程深层施肥:研究表明,全程深施肥,即翻前施基肥,追肥深施(将田面晒干有裂纹后灌水施肥,待水自然落干,“裂纹落肥、以水带氮”),使水稻全生育期的施肥均达到深施肥的效果,从而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可改变肥料的吸收利用时期及方向(因为根系也具有趋肥性),使水稻的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养分,促使地上部茎、叶长相发生变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基肥翻前深施。试验表明,通过翻前深施基肥,下层的土壤含氮量1.45mg/kg与的上层土壤含氮量0.74mg/kg和中层的0.84mg/kg差异明显,而上层与中层的土壤含氮量之间差异则不显著,说明,翻前所施基肥较集中地分布于土壤的下层中,达到了预期深层施肥的目的。追肥晒田深施。晒田至有裂纹的稻田,在灌水施追肥后测定下层土壤速效氮含量,其含量159mg/kg明显高于上层的16mg/kg和中层的24mg/kg,说明“裂纹渗漏、以水带氮”的追肥方式,可将所施氮肥更多地迁移到土壤下层,达到追肥深施的效果。用同样的方法追施穗肥亦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全程深施效果。试验结果:全程深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几种不同施肥方法的成熟期肥料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全程深施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60.63%)>全层施(44.78%)>表施(38.28%),说明全程深施肥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产量水平全程深施(11182kg/hm2)>全层施(9269kg/hm2)>表施(8545kg/hm2),说明农艺全程深施肥通过大幅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来增加水稻的單位面积产量。

总之,全程深施肥,不仅意味着施入方式不同,而且还具有变更施肥时期和施肥目标的效应。一方面基肥深施后能够起到“前期氮素减半”的缓效控氮作用,从而防止水稻前期生长过于繁茂,减少消耗生长量;另一方面利用根系的趋肥性,促发水稻直根、强化水稻生长。

3.2浅、湿、干控水灌溉

水田灌溉的目的,在于保证水稻一生中所需的生理用水及左右稻谷产量的生态用水。除此以外的用水为“过分用水”或者叫“障碍性用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稻,水多得稻”,因而总是大水深灌而忽视了断水生态、控制灌溉的作用。这种灌水方法,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背离了“旱长根”的原理,这是个不安全的灌溉方法。浅、湿、干控水灌溉能使根系面积及活力提高28%以上,使水稻养分吸收谐调、抗旱节水,有利于高产。井灌区和堤水灌溉区更应如此,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产量。稻田控水灌溉并非因水资源缺乏而被迫进行。实践表明,不论水资源丰富还是贫乏,为了水稻超高产必须进行控水灌溉,其灌溉量每公顷6720m3即可,比常规灌溉方法节水56.9%.这种控水灌溉方法不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光合能力,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且不影响米质优良。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最佳灌水方式。研究还表明,孕穗期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深水层来满足。

俗话说得好“山多高水多高,根多深水多深”,水稻需水多并不等于灌溉用水多,只要水稻根系发达、自我调节能力强,完全可以采用浅、湿、干周期性的过水灌溉方法,多雨季节索性用雨水灌溉也是可行的。

总之,深施肥和控灌水可增强水稻的双冠(植株冠层、根系冠层)性能,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光合性能和吸肥水能力。其比叶重比一般栽培模式高20%,增加根系面积及提高活力28%,增加维管束20%,尤其是大维管束是一般栽培的1.5倍,更加有利于水稻养分调节与运输,光合产物的低消耗与高积累。

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研究试验 篇8

[关键词]水稻;硼肥;增产;品质

硼肥近几年在水稻上的应用已普遍被认可,硼对作物生理过程有三大作用:一是促进作用,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植物体内含硼量适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机物供应,使作物生长正常,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二是特殊作用,硼对受精过程有特殊作用。它在花粉中的量,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使授粉能顺利进行;作物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表现出“花而不实”的病症。三是调节作用,硼在植物体内能调节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抑制,发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坏死。硼还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和促进作物早熟的作用。

为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提升稻米品质,同时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绿色米都建三江管理局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局开展水稻最佳施肥模式试验,建立水稻植株营养模型,达到水稻产量最佳、品质最佳、营养最佳、病害最轻的把标目的,使肥料的施用更科学,实现水稻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中国绿色米都的科技含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大兴农场科技园区承担微量元素硼的相关研究,故设置本试验研究微量元素硼对寒地水稻的作用效果、养分吸收规律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探索寒地水稻硼肥最佳施肥模式,为建立本地区科学合理的施肥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富利田朋(水溶性硼≥9%),意大利拉塔瑞罗化学股份公司

供试品种:水稻品种为空育131,主茎11片叶,生育日数127d。

2.试验方法

(1)小区试验设计

研究微量元素硼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硼分别设立不同的施用水平,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单排单灌,小区面积30m~(3m×lOre)。试验采用水溶性富利田朋,用量设0、10、20、30g/亩五个水平,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其他肥料处理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试验各处理设计如下:

处理1:不喷施富利田朋,人工清水喷雾,亩喷液量15kg,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

处理2:10g/亩富利田朋,稀释1000倍人工喷雾,亩喷液量15kg,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

处理3:20g/亩富利田朋,稀释1000倍人工喷雾,亩喷液量15kg,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

处理4:30g/亩富利田朋,稀释1000倍人工喷雾,亩喷液量15kg,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两次。

(2)大区示范

大区示范面积15亩以上,示范施肥模式为:

大量元素肥料:

氮肥:纯氮用量7kg/亩,基:蘖:促花:保花肥=4:3:1:2;磷肥:Pz05用量3kg/亩,100%基施;钾肥:K,0用量为4kg/亩,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

中微量元素肥料:

钙肥15kg/亩,镁肥5kg/亩,硫肥3kg/亩,硅肥15kg/亩,锌肥5kg/亩,全部用作基肥;硼肥(富利田朋)20g/亩,拔节期叶面喷施。

其它措施同大田生产。

二、结果与分析

1.主要农事操作和生育进程

2.主要农事

3.秧田管理

秧田管理严格按照《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园区试验棚育苗于4月14日播种,4月22日出苗,出苗整齐。

4.整地

4月20日泡田,4月25日搅浆机搅浆,水耙轮耙平。5月5日整地结束。

5.插秧标准

5月19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为9×3,基本苗数保证130株。标准达到:浅、匀、直、齐、密、满。

6月巴料管理

以葉龄诊断技术为依据,整个生育进程肥料施用情况如下:

施肥比例:氮肥按基:蘖:促花:保花肥为4:3:1: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钾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

肥料品种:尿素(N46%);磷酸二铵(N18%、P,0,46%);60%氯化钾。

施肥时期:基肥在水整地时施用,氮肥用量为投入总量的40%,磷肥全部投入,钾肥投/入50%;蘖肥在水稻插秧后7~15d施用,用量为氮肥总量的30%;促花肥施用在7.5叶期,用量为氮肥总量的10%,钾肥总量的50%;保花肥施用在10.1-10.5叶期,用量为氮肥用量的20%。

7.水层管理

水稻在花达水插秧后及时放水扶苗,水深苗高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水稻早返青;水稻返青后,进行浅水灌溉,保持水层3~5cm,做到以水保温,以水增温,以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水稻分蘖;水稻进行晾田后进入间歇灌溉,灌3~5cm水层后停灌,让其自然渗干,直到无地表水,脚窝尚有浅水时,再灌3~5cm水层,如此反复但减数分裂期不能缺水;水稻进入抽穗期保持水层3~5cm,齐穗后由浅水层转入间歇灌溉;水稻抽穗30d以上,进入腊熟末期再停灌,到黄熟期再排干。

三、不同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比较

水稻积累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叶片等光合器官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抽穗前稻株积累的干物质绝大部分用于构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抽穗后,随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积累,籽粒的60%~80%的重量来自抽穗的光合产物,其余源于抽穗前贮藏在茎秆中的淀粉,稻株积累的干物质绝大部分作为稻谷灌浆物质,形成籽粒产量。不同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动态详见表

试验结果表明表明合理使用硼肥可以提高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从而为水稻增产奠定基础,同时适量的硼肥施用量有利于改善水稻碾米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也有所提高。最佳施肥量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进行探索。

寒地城市 篇9

寒地城市是指冬季漫长, 年平均气温偏低, 地理纬度较高, 气候相对严酷的城市。寒地城市具有气温低、降雪多、日照少、昼短夜长等特点, 且冬季持续时间较长, 季节变化明显[1]。从气候特征来看, 世界寒地城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中北部、瑞士、冰岛、格陵兰、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我国寒地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等地, 以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沈阳等城市最为典型。

2 寒地气候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2.1 不利影响

2.1.1 可达性降低:

冬季天气寒冷, 降雪丰沛, 冰雪路面导致出行困难。除了必要的出行, 人们会尽量减少出行次数, 休闲活动明显减少, 造成冬季很多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使用率降低, 不安全因素增加。

2.1.2 环境品质不高:

漫长的冬季, 寒地城市基本处于环境凋敝期, 路面结冰、土壤冻结状态, 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出吸引力降低, 城市活力下降等特点。

2.1.3 景观效果差:

受气候影响, 寒地城市植物种类不丰富, 尤其冬季植物落叶后, 更显得灰暗、凋敝, 城市景观单调, 效果差, 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亟待提高。

2.2 有利影响

2.2.1 鲜明的城市性格:严酷的气候塑造了寒地城市勇敢、乐观、豪爽、浪漫的城市性格。

2.2.2 独特的公共空间形态:

人们在应对寒冷气候的过程中形成了寒地城市特有的空间语汇, 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与建设方面体现出粗犷、大尺度的形态特点。

2.2.3 丰富的四季活动体验:

冰雪文化、冰雪景观和冰雪活动为寒地城市的冬季生活增加了活力。寒地城市夏季凉爽舒适的气候, 使之成为消暑度假胜地。冬夏截然不同气候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活动体验, 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

3 寒地城市气候适应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3.1 气候防护策略———构建具有御寒能力的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3.1.1 建立封闭式空中步道系统, 强化公共空间的连续性

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受季节影响, 往往出现夏季热闹繁华, 冬季冷淡萧条的现象。如果能通过封闭式空中步道将建筑连接起来[2], 使室内空间得以延续扩展, 将有效地抵御严寒、保证冬季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社会交往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进而提高寒地城市的冬季活力。空中步道应多样化、景观化、透明化, 使之成为寒地城市特别的景观, 满足“人看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和自由的步行路线选择。

美国寒地城市明尼阿波利斯采用玻璃封闭的过街天桥将城市中心地区的主要公共建筑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空中步行生活系统。这不仅有效地实现了人车分离, 而且为漫长严寒的冬季提供了气候防护, 为市民的冬季生活提供了方便, 增添了乐趣。

3.1.2 建立半室内化的公共空间, 强调室内活动与室外自然景观的融合

半室内化的公共空间指上方覆盖玻璃顶或塑料薄膜的商业街和公共活动中心。这种形式可以为寒地城市的人们提供气候防护的同时, 提供一定的景观效果和视觉享受, 使室内活动与室外自然景观充分融合, 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德文花园为寒地城市半室内公共空间的典范。它完全封闭在温暖的室内化空间中, 内部布置丰富的热带植物、景观小品和休息设施, 周围环绕商店、餐馆和写字楼等, 使严寒冬季里的人们在街头行走和购物成为一种享受。

3.1.3 加强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 拓展公共活动范围, 降低能耗

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受冬季气候影响较小,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大大节省寒地城市的冬季能源消耗。同时地下公共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为城市带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加拿大北部城市蒙特利尔冬季高寒漫长, 居民地面出行困难。针对这种气候特点, 蒙特利尔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地下步行系统, 以其庞大的规模, 方便的交通, 综合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

3.2 文化构建策略———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 塑造积极的冬季城市形象

气候是寒地城市最大的制约因素, 反之也是城市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寒地城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开展具有吸引力的冬季节庆活动, 如冰雪节、冬泳大赛、雪上汽车拉力赛等。同时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节庆活动的载体, 吸引市民及游客的参与体验, 塑造积极的冬季城市形象, 促进城市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哈尔滨设立国际冰雪节, 汇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饮食、冰雪运动、冰雪婚礼等, 以太阳岛、松花江、兆麟公园、中央大街等为空间载体, 冰雪节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冬季活动, 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旅游度假, 塑造了鲜明的城市形象。

3.3 心理引导策略———提供充满人性关怀的公共空间, 吸引和鼓励人们使用公共空间

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提供顺应气候特征的人性化公共空间, 对公共活动提供最大的支持。如活动场地尽量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 利用植物或建筑屏蔽寒风以改善局部环境的小气候。在设计语言、材料选择、植物趣味、建筑色彩、照明设计、场地高差处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弱化人们对寒冷气候的畏惧感, 提高寒地居民冬季对于户外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诱导人们接触和交往, 进而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

4 结论

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寒地独特的气候特点, 充分利用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采用顺应气候、因势利导的原则, 通过构建具有御寒能力的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气候防护策略;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 塑造积极的冬季城市形象的文化构建策略;提供充满人性关怀的公共空间, 吸引和鼓励人们对使用公共空间的心理引导策略, 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喝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摘要: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及其气候特征, 总结气候对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提出顺应寒地气候特征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关键词:寒地城市,气候,公共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徐苏宁.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J].时代建筑, 2007 (6) :27.[1]徐苏宁.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J].时代建筑, 2007 (6) :27.

寒地城市 篇10

1 我国老龄化的特征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如法、德、意、英、日、美。他们都相继通过凸显的社会矛盾,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的解决方案。我国不同于其他, 在老龄化问题上不能单纯模仿, 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以找寻最适合自己的构架体系。

我国老龄化有如下特征[1]:

(1) 人口规模大;

(2) 发展迅速, 递增速度惊人;

(3) 地区发展不均;

(4) 城乡倒置现象显著;

从现今的状态来看, 我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高于城市, 但是自2040年之后, 城镇的老龄化速度会远远超过农村。这也是我国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

(5) 女性数量高于男性;

在多出的女性老年人中50%~80%都是80岁以上的生活半自理或者需要照顾的老年人。

(6)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国外的状况是先富后老或者富老同步, 使得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社会基础建设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我国的现状是未富先老, 导致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去切实地解决这一问题。

2 我国老年人生活模式的探讨

“老”——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中不仅是生理上的逐渐衰退, 心理上也是由于生活领域的缩小、社会角色的变化、经济收入的减少等现象, 而变得脆弱, 需要寻求理解与关怀。常言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更多的我认为他们需要的是“老有所为”。

在我国71.08%的老年人生活可以自理, 20.36%的基本自理, 只有8.28%的老年人生活需要别人的辅助。因此在中国更适合推广住宅养老的方式, 一方面降低社会成本, 符合传统养老观念, 同时也激发老年人生活热情, 使其作为社会一员参与到生活中去[2]。解决养老居住空间的问题, 不仅仅是为老人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同时应该维护其自由选择居住方式的权力。

现代城市老年人更加追求时间支配、空间使用上的自由, 更加注重提升老年生活品质。“住”已经不单单是种行为, 而是一个包含满足感的方式。所以我国就提出了一种理想养老居住模式:混合模式下的居家养老+社区照顾, 希望在其中老年人能充分获得心理上对安全、归属、私密、家庭和场所的需求, 同时拥有良好的生理照顾。

3 寒地城市居家养老的现状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地区差异性明显, 各地方发展不均衡。在中部、南部沿海等发展较快的区域, 居家养老或者公寓式养老推广较好, 而西部、东北部因为经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 发展迟缓。尤其在东北部等寒地城市中, 公寓式老年住宅发展基本处于鲜有问津的状态。

3.1 地方发展的限制

但是寒地城市中的老龄化问题却更加突出, 一方面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问题, 有许多退休老职工留在了东北, 但是他们的下一辈却涌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 造成了众多“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的出现。

3.2 气候引起的行为时域性

时域性是指,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气候及季节时辰等条件下老年人活动与时间矢量之间交织和互动的关系。寒地城市老年人行为时域性主要指其活动强度、范围、内容, 随季节变化较大, 自由度、积极性受到限制[3]。

4 寒地城市居家养老住宅设计策略

4.1 规划布局方面

(1) 防风保暖

由于寒地气候的影响, 在冬季盛行风的上风向要有意识的设置防护林或者能够阻挡强风的高大建筑, 以保证住区有良好的风环境。同时可沿城市主导风向, 建设生态廊道, 将周边清新的空气引入城市住区内部, 缓解夏季的热岛效应, 改善空气质量[4]。

建筑形体应尽量围合成封闭紧凑的平面布局, 组合成简洁整体的体量形态, 控制体型系数。此外注重围护结构的高效保温, 提高供暖的效率。

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寒地城市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提供了温度环境的适应过渡区, 另一方面也给空间、视线提供了准备的条件。所以规划中要避免入口朝向冬季主导风向, 并为其设计足够的空间缓冲以供人使用[5]。

(2) 利用日照

对于寒地城市而言日照是十分宝贵的资源, 它不仅作为热量的来源之一, 也是城市居民心理上的慰藉和情绪调节。因此在住区规划设计上要重点考虑主要空间的最佳朝向, 虽然无法保证间间朝阳, 至少做到户户均好。

户外活动场地也应考虑设置在冬季阳光可以辐射到的区域, 缓解局部小气候。

(3) 功能混合

寒地城市冬季气温较低, 人们出行的频率也相应降到最低。因此在规划初期就可考虑集中紧凑的布局形态, 在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降低对交通资源的依赖, 更符合节能的考虑, 也增加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其次多功能地利用土地, 混合居住、办公、餐饮、医疗、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业态, 使得住区内部可以实现自我完善, 老年人在有限的步行距离内就能满足各种生活基本需求。

4.2 住宅套型方面

因为寒地城市从10月到来年4月之间都处在供暖期, 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因此在居家养老住宅方面的考虑就需要更为精细化。

(1) 打破传统廊式布局, 增加剖面变化

在新建老年住宅或老年公寓时可适当考虑改变以往鱼骨式功能布局的形式, 以公共活动室为中心串联其它居住单元, 中间灰空间为交往交流平台, 以满足居家老人对社交的需求。在剖面的设计上, 可以再次利用规划上的混合功能的思想, 将交往、服务功能块置入不同楼层, 把公共活动当作触媒激发老年人邻里之间的互动。

(2) 扩大卧室面积, 适当减小起居室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作息不同于年轻人, 他们全天尤其是冬日的活动大部分会集中在卧室, 所以对于居室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 而起居室面积的不足可以用公共起居室来补充, 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 参与社会交往与活动。

(3) 增加储藏空间的设计, 满足生活习惯

老年人对于有年岁的物件都有种怀旧情节, 因此在老年住宅的设计方面需要提供足够的储藏空间以摆放旧物以及过冬御寒的衣物。其次, 在东北老年人都有腌酸菜等生活习惯, 所以在生活阳台的设计中也要将其纳入到考虑的范畴。

(4) 设置空中花园, 缔造宅园居家养老住宅

“人居自然中”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生活模式。对于寒地城市冬季景观的缺失, 同时老年人又喜欢摆弄花草、种植有机蔬果等原因, 就更体现出这方面的需求。而现今住宅现状更多的是宅园分离, 公共绿地虽大, 但受季节限制只可观赏无法亲近游玩。每家每户缺少绿景花园, 仅为人工而无自然之趣。

因此我认为在寒地居家养老住宅中应重视绿景的补充, 加入空中花园或者设置底层花园, 一方面空中花园可以作为温室、阳光房等被动式太阳能系统, 调节室温增大湿度;另一方面模糊室内外限制, 消除室内闭塞空间的局促感, 拓展生活空间, 引发更多丰富的生活形式,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关系[6]。

(5) 卫浴空间精细化设计, 增加安全度

卫生间淋浴间等功能房因为经常会处于潮湿阴暗的状态, 所以多为老年人发生磕碰事故的多发地。在设计时要充分保障其通畅、便捷、易达、高照度和足够的安全系数。

4.3 户外休闲空间方面

(1) 室外活动场地设置

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应该空间开阔但相对安静, 以弥补老年人听觉下降的不足, 但同时满足“人看人”的心理需求;场地应该尽可能背风向阳, 在西北方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作为遮挡物, 提供较适宜的日照环境和风环境。

(2) 采取适当的气候防护

为了给寒地生活的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 城市及住区内部可以多设置封闭或可开启的步行廊道、廊桥, 创造半室内化空间。同样人行天桥步道及地下人行系统也是在规划中可以借鉴的, 以便增加冬季寒地城市老年人的出行率及安全度。

(3) 户外景观配置要考虑四季性

由于寒地城市气温较低, 不能保证植物的常绿, 因此在室外植物配置上需要考虑营造四季不同的生态景观, 一些枝干有不同颜色的植株可以优先考虑, 如白桦及红瑞木。当然为了不让冬季室外景观显得过于萧索冷清, 建筑颜色的选用也应该以暖色调为主, 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5 竞赛案例分析

5.1 竞赛情况简述

作者以2013年ICCC竞赛为例, 来展示一个寒地城市老年人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本竞赛由ICCC (国际助老社区理事会) 和UN-HABITAT (联合国人居署) 等机构共同赞助。竞赛邀请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学生参与其中, 充分展示他们在设计和创新人类发展模式方面的才能, 以帮助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 参与到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中来。

竞赛的关注点:

是否能为生活在城市、郊区或农村的老年人, 成功创设一个多元的、跨年龄段的社区, 甚至还可囊括信息技术交流于其中?

如何让老年人全面融入并参与到社区生活中?

如何鼓励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人生?

5.2 场地选址

本设计的主题为“躬农于乐——创建人人共享、无缝衔接的慢活人文城”, 场地选择在伊春——东北林都, 天然氧吧。伊春是惟一一个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的中国城市, 但是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连续8年人口负增长, 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样的现状对于建筑师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设计选址为朝阳小区, 作为建国初期第一批楼房, 曾经是高档的住区,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 钱权阶级搬离, 现在只剩下老弱病残和拆迁户。前依北大桥, 背靠小兴安岭, 周边有北山公园、森林公园、阳光浴场和绿岛度假小岛, 在此可见大量居民自行种植的农业景观, 具有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交通条件临近通河路及山河大道, 位于伊春市周末休闲与市区交接的据点位置, 可以作为服务周边都市居民与外来访客的中心点 (图1) 。

5.3 概念引出

(1) “积极老龄化”引导下的社区支持型农业

中国的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国家应对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 而作为曾经社会主力军的老年人希望融入群体社会中, 继续创造有生存意义的事业。本设计就借由这个场地, 探讨一种由住区老人与周边工作的青年人、学习生活的幼儿一同建立于都市中的休闲农业模式 (图2) 。

一方面老有所为, 老年人可以继续维持习惯的生活状态, 同时由于专业设计的介入, 可以提高种植效率、降低身体机能的消耗、消除季节的限制, 同时打造品牌效益, 为低收入的老年人群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 明日农业将成为一种新的都市休闲活动, 同时激发不同的空间环境、地景廊道的组织形式。

(2) “乐活”中的慢活体验网络

乐活, 照顾身心健康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生活形态。本设计试图透过消费、生活方式的选择寻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建立能源、生态、人文的循环体系, 老年社区作为一个激活因子辐射整片区域。同时保留老社区活性的生活剧场、慢行的网络大街, 再现邻里生活的乡野弄巷, 建立以多元文创、生态农业支持的慢活产业, 结合街区文化记事的app虚拟网络, 叠加形成说故事的旧城慢活体验馆。

5.4 寒地城市特殊设计策略

(1) 第二地坪的设计

由于场地与周边道路存在三米多的高差, 因此设计时纳入第二地坪的考虑 (图3) , 将所有一层房屋“地下化”, 原有宅间道路被第二地坪覆盖, 出入活动由室外变成室内, 宅间田地覆盖可开合的玻璃顶, 作为种植区以应对不同的天气。一层原有居住功能也开放为活动中心、餐饮、商业、种植服务等公共功能, 利于冬季老年人的出行及社交互动。居住功能上移至二层以上, 室外活动可在第二地坪上进行, 同时还可以观赏到宅间玻璃大棚中的种植景观。

(2) 阳光房的置入

在提供公共种植区的同时也为每户安排有阳光房或空中花园, 一方面提供冬季优质的景观资源, 另一方面作为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可以调节室温和干湿度, 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 (图4) 。

(3) 步行廊道系统

除了第二地坪在冬季方便老年人出行外, 还另外设置了封闭的步行廊道系统, 它贯穿于整个场区的居住部分和公共种植区, 连接医疗、生活服务等设施 (图5) 。同时还能在冬季行进中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景观视野 (图6) 。

6 结语

老龄化社会已经悄悄到来, 在我国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的指导下, 建筑师必须正确认识老年住宅设计, 在保障其居住安全的前提下, 支持其独立生活, 同时提高老年人与外界联系的能力。不仅不能照搬国外的旧有模式, 还要根据我国自身特点, 对于寒地城市这样更加严峻的气候形势下的居家养老住宅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在营造宜人养老居住环境这一问题上,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钱玉斋, 居家养老模式的城市老年居住方式研究[D], 东南大学, 2008.

[2]周燕珉, “居家养老为主”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10) , P68.

[3]聂庆娟, 寒地城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的研究——以哈尔滨市居住区为分析实例[D],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4]冷红、袁青, 基于“冬季生态”的寒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对策研究[C], 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4.

[5]杨悦、吴健梅, 关于寒地城市公寓式老年住宅的思考[J], 华中建筑, 2011 (8) , P178.

上一篇:留在心底的风景中学作文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策略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