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势

2024-05-13

资源优势(共8篇)

资源优势 篇1

县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东邻独山县,南与广西南丹县毗邻,西与惠水县、罗甸县相连,北与贵定县、都匀市接壤。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首府都匀66公里,距独山36公里,距罗甸122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35公里。xx是一个欠开发的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大量的资源受历史、交通等的限制,没能得到及时开发。随着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步伐,我县近年来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限制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断改善,特别是即将开工建设的“两高”公路和xx至独山高速公路的建设,xx与贵阳、都匀、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的连接更加通畅快捷,xx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成为开发条件较好的经济区域。

一、xx现有资源优势

xx资源丰富,主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主的旅游资源等,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各类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部分资源甚至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没能较好的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气候资源。xx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312天,年平均降雨量1259毫米。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缔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423.7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4.21亩。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有可利用的土地253.35万亩,占总面积的59.8%。其中林地面积近70万亩,可开发荒山荒坡近100万亩,有效耕地面积55万亩。

(三)水能资源。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境内有平舟河、槽渡河、霸王河及其支流共32条,河道总长466.3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7公里。根据预测,水能可开发利用36万千瓦。县境内有地下河27条,主干流程共220.9公里。

(四)生物矿产。县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中有大鲵(娃娃鱼)等几十种珍稀动物和天麻等200多种珍贵的野生中药材。xx地下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已查明的有煤、大理石、硅石、电石灰石、花石、紫砂陶土、高岭土等,贮量都不太大。其中花石原料储量约217万立方米,其石质细腻、天然图案千奇百怪,制成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五)旅游资源。xx县风景区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也是近年来xx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国际大射电天文观测景观、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含掌布河峡谷风景区、龙塘风景区、平舟河景区、甲茶风景区、甲青峡谷等)、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等。开发价值极高的自然人文景点,总体上分为5个景区,共13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六)交通发展。xx处于贵州南缘中部,紧临“两广”,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州府都匀66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墨冲匝道口35公里,距罗甸红水河航运码头122公里。“两高”建设给xx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机遇,xx与厦蓉高速、贵新高速、贵百高速等快速干道的直接连接正在变成现实,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外交通大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xx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xx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处于黔南州“贵广快速通道”经济带次级产业发展轴的重要位置上,是以都匀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圈的核心区域,都匀、独山进入罗甸红水河码头航运的必经之地,也是近距离承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辐射及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七)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xx县围绕全州经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圈,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工业聚集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总体上看,土地、水能、旅游、交通、电力等资源条件,能满足xx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要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为xx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用。

二、资源转换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虽然我县现有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都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将xx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1.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xx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市场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推进,为xx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2.黔南州建设“贵广快速通道”经济带和构建“南北两个经济圈”、建设四条经济带战略,为xx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契机。

3.黔南州“两场、三港、四高”对外立体交通格局的逐步形成,xx与“南下快速通道”的横向连接正在变成现实,这为xx发展配置资源、聚集要素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两高”的建设,为xx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4.xx周边地区工业化呈加快发展态势,为xx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近年来,周边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逐渐加快,产业聚集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及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现代管理经验,这为xx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5.旅游资源的唯一性,为xx提升旅游品味、做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6.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的大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7.劳务输出培养造就了一批建设xx的后备大军,为xx充分借鉴外界先进经验、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自我提供了基本保证。

8.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为xx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二)不利条件

1.交通条件不够理想。从xx现有的交通条件来看,道路等级低,路况较差,便捷通畅的交通枢纽在短时期内还没有形成。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短期内硬环境方面很难有大的突破,会对xx的开发建设在进行资源整合、要素重组、产业转移衔接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

2.xx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处于生态环境重要区域,缺乏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将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和约束。

3.xx县经济发展总体还比较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城市化水平更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建设经济将存在投资不足等困难。

4.基础设施比较薄弱。xx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缓慢。

5.现行的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xx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审批、征用等方面也会带来不小的难度。

6.xx在产业发展上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要素集聚方面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等。

三、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

加快推进xx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加强政府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合理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双赢”的工作思路,走“提高、创新、整合、率先、带动”的发展路子。

(一)切实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要把规划作为推进xx经济开发建设的龙头,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好总体规划、分区发展规划、建设性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特别是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规划,旅游规划,城镇规划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规划,用科学规划指导全县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二是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重点是搞好xx发展规划与周边县市各项规划、以及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发挥规划在协调各种资源和关系的作用,为xx开发建设打开局面。三是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发挥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工作目标和项目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府资源整合,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挥规划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重点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xx的开发建设。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按照规划实施的要求,以监督执法部门为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土地转让、失地农民利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监督,为规划实施提供监督保障。五是建立规划实施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xx建设中的作用,聘请相关专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为xx规划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

(二)深化改革,加大招商力度,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试先行,不断增强xx发展的内在动力,搞好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市场对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改变完全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并具体承担建设及管理的开发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由企业负责投资农产品、旅游景区景点等的开发,特别是具有独特性和可开发性的农品和旅游景点及旅游产品,提高农产品、旅游景点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通过“以商引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进招商引资手段,改变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主要靠发挥综合优势转变;采取走出去开展推介活动,加强与省州各厅局、企业及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联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建立xx招商引资网站,加强招商项目库和招商对象资料库建设,为投资创业者和招商引资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努力实现招商工作网络化和信息化。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全面实现由单个项目招商向规划招商、集群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引进项目综合评价制度,建立以引资实际到位和投入产出效益为重点的考核机制,提高县项目的规模、质量与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建立xx“一站式服务”机构,实行“权责统一”、“限时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健全信访、仲裁、行政复议机制,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经费,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建立从地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对xx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有贡献的人员,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三)积极构建人才技术支撑平台

建立与完善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积极吸纳各类科技人才,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多民族聚居的xx尤是如此。随着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科技的竞争。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县域经济要大有作为,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培养和引进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一是要千方百计地保证教育投入;二是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四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同时,要用好县域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五是要建立知识资本机制,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加快xx的开发建设,投资是关键。对此,要切实抓好政府引导资金的先期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州的城市建设重点开发项目落户于xx,促进xx的城市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将国家及省的有关专项资金和项目适当向“xx”重点项目倾斜。多种形式吸收境内外客商到xx直接投资,参与xx建设。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参股、控股、独资、收购、出租、转让等方式,参与xx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xx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通过融资开发,加快xx开发建设进度。要加强同银行部门的合作,制定xx信贷服务方案和服务的目标,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银企合作,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加强xx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成立xx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着重帮助xx内有效益、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xx的开发建设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外国资本、国家资本、社会资本、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资金来源广泛、投融资方式多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开放型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五)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强化政府间的合作,建立xx与周边县市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在黔南州政府的统领下,制定协作相关政策和中长期跨县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合作协调政策的实施;协调解决涉及省、州、县相关部门的有关问题,调解矛盾,增强互信,促进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建立xx联动机制,协调好xx与贵阳城市经济圈特别是与周边区、县的产业发展关系,引导临近区、市、县积极参与xx的开发建设,允许区、市、县按照xx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加盟招商引资,对引进的企业实行产值、税收分成等政策,避免在招商引资项目中的恶性竞争,避免项目建设中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浪费,损坏区间整体形象。

加强与贵阳、都匀以及沿海发达经济区的广泛联系与协作,加快与贵阳城市经济圈以及泛珠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对接,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与xx的广泛联系,建立沟通机制,要通过资金、市场、技术、管理、研发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协作,积极吸引发达地区的大公司、大企业到xx发展,并充分发挥“两高”“一空”的交通优势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机制作用,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着力培育种草养羊、家畜家禽养殖和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企业)向xx的转移,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xx产业发展。

(六)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

xx目前还处在待开发阶段,在前期规划研究、规划编制、到具体实施的一些工作环节,仍然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对此,要积极争取省州扶持政策,对xx在产业政策、土地利用、金融信贷、项目资金投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才能实现xx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产业开发用地实行租赁制,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土地经营权人股的办法,提高土地利用调控机制;对项目实施中涉及土地的间题,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资金落实,具备开工条件的工程项目,优先解决用地指标。对进入xx的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征地成本价计算;投资强度大,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或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进入xx,土地价格可给予优惠;对生产性企业,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年租制有偿使用的方式,一次核定、分期付款;进入xx的非生产性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市场价格实行公开出让,公益性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征地成本价出让,其收益用于xx基础设施建设;对引进国家和省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原则可上无偿提供土地。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对进入xx投资开发的企业和项目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融资、筹资,支持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发行企业债券;对县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性企业和项目,要参照我省相关政策,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同的政策待遇;

在公用产品价格政策万面,工业企业用电价格应尽量按照不高于本地区同行业价格执行;工业企业用水价格可按不高于本地区水价执行,用水大户水价应从优。进入xx的企业和项目,在办理建设手续时,建设行政规费为零,中介机构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的30%收取;电力、供水、有线电视等经营性单位收费,免收入户费,涉及材料费、安装费应按成本计价收费;除办理国土证、房产证、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收取工本费外,其余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办证工本费应一律免收。

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凡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xx投资兴办企业,享受国家和省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民族自治地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总之,要推动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用足用活xx的资源,才能实现xx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资源优势 篇2

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向来为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所重视, 中东地区长期陷入乱局就是由于各方争夺石油资源造成的恶果。在商战中谁拥有资源, 谁就握有主动权。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中方在“长协矿”的谈判中仍然难以占据上风, 中铝在收购力拓核心资产的过程中最终甘拜下风, 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资源的控制权。

也许有人会说, 在力拓单方毁约后其股价从最高时的77澳元/股跌至52澳元/股, 跌幅达32%, 股东“用脚投票”说明他们并不看好力拓的单方毁约行为。但是, 如果站在力拓集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它显然宁愿承受短期内股价暴跌的痛苦, 也不愿看到其核心矿产资源易手。

尽管后来又传出中铝洽购FMG (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 的消息, 但这更像是中铝与力拓博弈的“棋外招”, 最终并没有改变双方“棋局”的走向, 实际上这是中铝在注资计划被否决后的无奈选择。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篇3

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条例,督导工作主要是“督政”“督学”。按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县(市、区)级教育督导主要任务是“督学”,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西陵区根据县域教育发展与督导工作实际,搭建教育督导三大平台。一是区教育督导室工作平台。区教育督导室统一管理全区所有专、兼职督学,制订内部管理规范,预算专项督导经费,定期组织督学集中学习、交流。二是督学责任区工作平台。全区所有督学一律分配到责任区,制定了责任区巡查制度、报告制度、通报制度、奖惩机制等工作制度,对督学的工作时间、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对责任区所属学校的督导提出明确要求,责任到校,一督到底。三是重大课题研究平台,实行督学认领重点研究课题制度,牵头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开展教育改革和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指导,如“西陵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改革”“课程设计与执行”等课题研究。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决定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时,将督学作为专家团队的重要成员,认真听取并采纳督学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提高素质,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提高督学素质是落实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保障,是督导工作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教育督导工作水平和地位的核心。西陵区完善了督学聘任、管理、培训制度,努力促进督学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不断提高督导队伍专业化水平,维护了督学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结合督学人员的具体实际,西陵区引导督学重新规划工作人生,在全面把握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专长,激活督学内在的学习欲望,选择在教育的某一方面突破,真正成为教育某一方面的专家,变“全才”为“专才”,让督学进入工作“第二春”。组织督导人员走进大学、研究机构,寻求专家面对面指导。同时,加大选派督学外出学习培训力度,安排督学参加全国各地重要的学术会议。

不断创新,让基层教育督导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西陵区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把握新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使教育督导从“上传下达,唯上随上”“泛泛督导”的局面中走出来,既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各项督导任务,又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最大限度地让督学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意义和乐趣,对区域基础教育的监督和指导实现全覆盖。

西陵区充分利用督学的人才优势,对教育改革和发展重大项目进行可行性调研,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区域内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实践和新经验,为实施高水平教育保驾护航。如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西陵区教育督导室自始至终领导这一课题的研究,指导辖区内学校文化建设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鼓励督学坚持做好认准了的事情。教育是坚守的事业,教育督导要做坚守的楷模。西陵区教育督导室牵头“西陵网校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实施的时间都已超过十年,十年磨一剑,剑剑有亮光。

西陵区本着“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教育督导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方式。为克服督导工作倦怠感,区教育督导室不断变换工作方式,在督导行政工作时突出“督”,督导教学工作时强调“导”,目标考核时突出“评”,专项督导时优先“疏”,随机督导时力求“准”,强调规则秩序的同时追求方式的灵活有效,即便是最为常规的工作,也力求让督学充满激情。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 篇4

2011年,我们实验林场在抓好营林生产中心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做文章,建好公园开辟新经济增长点,抓林下产业带动职工增收致富。为实现林场发展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农林系统,林场的处境相对困难,主要是职工多、底子薄,资源匮乏。仅存的部分资源只够职工吃饭,根本无力再谋发展。实验林场在我市八场一圃中,职工人数最多,历史包袱最重,面临的困难也最大。我场现有在册职工 271 人,离退休职工 70 人,遗属19人,管理人员 30 人,每月仅开工资就要12万多元,加上公园建设、营林生产等,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实验林场一班人选择了保营林生产基础不动摇,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主攻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实现以林带副、以副促林,共同发展,让森林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马树森林公园在1997年就已由省林业厅批准设立为省级森林公园,但由于当时多方面原因,直到2003年才开始建设,而且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几乎全部由林场出资,工程建建停停,始终达不到规模。

从2009年开始,场新任领导班子把公园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在不影响林业生产大局的基础上,一切资金、力量向公园倾斜。并把场部搬到公园,合并办公,由工作能力强的程显军副场长主抓公园建设。选派得力人员配合,争取让公园一年看到新面貌。

建设工程中,我们一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方资金投入;一方面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筹资金,边建设边运营。09年秋,在滑索工程建设中,为节省资金,场班子成员带领管理人员中的年轻同志,在施工要求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能砌砖的砌砖,能抹灰的抹灰,挥汗如雨,埋头苦干一个多月,赶在入冬前完成了滑索的主体工程。为搞好滑索的绿化,大家又在严冬里顶风冒雪,镐刨锹挖,把300余株带着冻坨的松树移栽到滑索下。就这样,我们仅投资10万余元,就建成了四平地区仅此一家的滑索,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去过我们公园的同志可能注意到了,滑索上站城楼上题写着“好汉城”三个字,两层含义:一是引用毛泽东同志“不到长城非好汉”诗意,因为滑索是仿长城样式的;第二就是为了纪念在滑索建设中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林场和公园发展挥洒过辛勤汗水的“好汉”们。

不光自己建,还要自己管。我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积极性、创造性,把每个景点的管理都落实到人,制定责任制,增强责任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等客思想,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让游客在森林公园真正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建设好了,还要让人们知道这里好。对公园的宣传推广,我们也下了很大力气。我市的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各种媒体都出现过森林公园的推介广告。在双辽电视台播放的专题风光片还得到了四平市纪检委姜焕昌书记的好评,推荐到四平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时间,将推介活动从双辽引向了四平。受此启发,2011年夏季,我们组织了一个流动宣传队到四平、公主岭、伊通、梨树等地走了一圈,发传单、搞活动、造声势。因为旅游不能只靠一个地方的游客,要各个地方的游人都来,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提高我们的收入,让更多的人知道森林公园。这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很明显,不久就有公主岭、梨树的游客组团来游玩,正所谓锯响就有

末,也凸显了宣传、推广在当代营销中的重要地位,酒好更得多吆喝!经过全场上下共同努力,2009年从“六一”开业到“十一”闭园,共收入6万余元,2011年又创收9万余元,效益的逐年攀升,也证明了我们建设公园、发展森林旅游这条路是正确的、有前途的。

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要改变固有的靠林吃林的思维方式,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树上,树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有的林地资源正是最大的优势。森林公园依托的是有限的松树林资源,那么占绝大多数的杨树林能做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产业经济,主要是林下种植和养殖。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平衡。最重要的一点,它投资不高,当年见效,节省劳动力,适合在林区农户中普遍推广。

实验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正处在试验阶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我们的做法是——三年迈出三大步:

第一步,抓住重点,搞好试验。2010年,以公园为依托,把跑马场承包给场职工李刚经营。在保证旅游服务的同时让其自行发展养殖业,在原有三匹旅游用马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批马和牛。反正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林地里有的是草,还省得浪费资源。游人来时既能看到牛马成群,又可纵马驰骋,对公园形象也是很好的宣传。最后还要用效益说话,到秋一算账,李刚不仅完成了公园景点的目标责任制,自己的马、牛收入还有一万多,可以说达到了双赢,这个试点基本成功。

第二步,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在李刚养马的带动下,场里又支持几

户职工养野猪、野鸡、大雁。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由场里购进幼雏交由农户饲养,负责指导饲养、防疫,并承诺到秋托底回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今冬共回收大雁200只、野鸡600只、野猪8头,其余农户的小笨鸡、飞龙等400余只,配之以我们注册商标的“一马树”珍禽礼品箱包装,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既带动了职工增收,又在市场上树立了“一马树”的品牌形象。

养殖业的路子趟开了,种植业也不能落后。我们选派技术人员到吉林农大系统学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回来后引种鸡腿菇已取得成功,准备明年扩大规模,吸引更多农户参与。

第三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即培育壮大产业龙头,由农户自己打游击变为“公司+基地+农户”抱团闯市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催生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大户,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为此,我们申报了省林业产业化项目基地。有了项目资金的支持,2012年,我们将扩大珍禽养殖规模,并争取自繁、自育、自养、自销,摆脱进雏、养成、出售、再进雏的被动局面,把各个环节的效益增长点全都攥在自己手里。

发挥资源优势 助力油田创新创效 篇5

——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纪实 油田技能人才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油田生产中许多创新思路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创新成果难以实现孵化和推广。为了给技能人才队伍搭建一个创新、设计、研发、制造和推广的平台,进一步调动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创新的积极性,在与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经管理局批准,2013年5月,依托于胜利职业学院实习工厂成立了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成果孵化基地。

发挥资源优势 搭建创新平台

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成果孵化基地成立的初衷是利用职业学院的人才优势,发挥实习工厂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帮助油田职工将其创新思想转变为服务油田生产的革新成果,付诸于生产应用,变成油田生产的直接生产力,进一步调动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油田创新创效做出贡献。

‚孵化基地的两大资源优势就是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设备设施,这为油田技能人才创新成果孵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实习工厂厂长王兆元说。

有职业学院机械、机电、自动化、钻井、采油、油气储运等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科研工作,还有一批现场经验丰富的技师、高级技师从事一线培训教学,这些是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人才资源。同时,学院实习工厂有大型车间4座,有车、铣、刨、磨、钳等九个工种,有数控机床等各种冷热加工设备80余台套,可以满足创新工具普通和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具备技术创新的硬件资源。学院还有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机械、材料、力学等实验室,具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各种条件。以学院的电气与自动控制工程系为依托,可以对许多项目进行自动化设计改造,以此提高技术成果的自动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在今年油田技能创新成果集成与优化项目交流展示会上,在说到胜利职业学院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时,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洪金评价说:‚要发挥好孵化基地的作用,本次展示会的6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职业学院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工具强度校核、工艺应用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支持,职业学院要发挥好师资力量强的优势,在技术计算、论证、评价等方面为技能人才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孵化创新思路 推动成果转化

近几年,以孵化基地为平台,与油田各单位技能人才创新孵化了10余个和油田生产紧密结合的项目,并积极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如和胜利油田首席大师陈景世、冯新永等共同设计研发的可控型抽油井防喷器、抽油机新型光杆密封装置、测试打捞器等,在油田取得良好应用,获得国家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8月27日,‚游梁式抽油机曲柄平衡调整工具孵化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油田劳资处牵头,职业学院承担孵化任务,以代旭升大师及各采油厂技能大师整合的平衡块调整工具为雏形,由创孵基地具体负责该工具的孵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工具结构,进行相关强度测试计算,优化设计参数,并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进一步减轻工具重量,方便操作,实用美观,真正成为石油工人喜爱的工具。接到任务后,创孵基地成立了项目组,迅速开展工作,认真研究孵化任务,确定改进方案,制定工作计划,项目组先后多次到现场调研,采集应用试验数据,了解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反馈。在掌握实践数据后,又经过方案论证、结构优化、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生产制造、调试装配、完善改进等过程,使得该工具总重量减轻2.3公斤,手柄最小扳转角度由30°减小到24°,同时加长杆与手柄的锁紧改为卡簧锁紧,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齿轮轴扭方处增加锁紧钢球,防止扳手滑脱;手柄加装橡胶手柄套,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先后试制和生产了三批共计25套工具,在孤岛、现河、滨南等10家采油厂进行不同机型各种工况下反复试验,结果显示,该工具通用效果好,可以减少操作人数,调整平衡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一位女同志即可移动平衡块,省时省力,可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同时,该工具代替了传统用撬杠撬动平衡块的操作方式,最大可能降低了高空操作风险,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障,为油田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在现场试验总结会上,各采油厂试验负责人分别总结了试验应用情况,代旭升大师及各采油厂技能大师对该工具给予了客观实际地评价,认为该工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易于操作,快速高效,安全可靠。胜利采油厂首席大师张春来算了一笔账:按照2013年胜采厂抽油机运转数1650台,每年抽油机调节平衡900井次,每口井可以减少停井时间45分钟,每口油井产量平均5吨,每吨原油价格3500元计算,每调节一次抽油机平衡可以减少损失 550元,据此统计全年可减少经济损失约49万余元。据统计全油田各型在用的游梁式抽油机有1万余台,如果该工具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其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根据对现场试验和孵化效果的分析,表明孵化达到预期目的,实现既定目标。经劳资处批准,该工具的使用将作为今年胜利油田2014年第十八届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必考操作项目之一——用新型平衡块移动工具调整曲柄平衡。

本次孵化成果的取得,既是对平衡调整工具的深度优化,实现了创新成果由试验到生产、由技术到应用的过渡,又为生产现场技术革新畅通了渠道,为油田技能人才成果创新提供了新平台、探索了新路子。

服务创新发展 助力保效创效

目前,后续多个孵化项目按期展开,2014年底参与毕新忠大师的‚储油罐一体化液位测量仪‛项目,2015年深度参与孟向明大师的‚电动机皮带轮拔出器‛、冯新永大师的‚机械式抽油机移机装置‛ 和王建军大师的‚钻井泵活塞取装装置‛等项目的孵化创新工作。

据了解,孵化基地是目前中石化范围内首个以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孵化过程,是一个‘创新-优化-提高’的过程。对技能人才来说,就是一个再学习、再培训、再提高的过程。同时,孵化基地立足于服务创新发展,助力油田‘寒冬’期保效创效‛胜利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吉坡介绍说。

孵化项目的完成、推广和应用,把技能人才的发明革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应用于油田生产。创新成果是生产一线职工和技能大师多年生产经验的总结,是油田职工智慧的结晶。有的创新项目可以直接提高原油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项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的项目则可以改善职工工作环境、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隐患等。同时,技能人才的成果创新还具有项目成本低、应用面广、效益显现快的优点。

孵化基地以油田技能人才为服务对象,充分发挥胜利职业学院的人才、技术、设备和资源优势,为他们提供设计研发、加工生产、现场试验、优化提高、推广及培训等方面的一体化服务。

资源优势 篇6

打造白马特色名校

——福安市下白石中心小学争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下白石中心小学本部地处风景秀丽的白马河畔,属海西环三战略前沿,是福安市重要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创办于1944年,原名“黄岐国民中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学校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活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极具亲和力和爱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3人,大专以上学历87人,学历合格率100%;福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7人,具备信息技术初级证书82人,学校建筑面积达到9159㎡,占地面积9140㎡,教学班26个,学生1552人。

近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校园,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现代教育设备大量充实。目前建成使用了多媒体网络办公体系,各功能室齐全,拥有多媒体阶梯电化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综合实践室、科学活动室、音乐、美术、信息室等专用教室。德育展厅、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广播室配备齐全,18个班级配齐了先进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学校基本实现了 “办公自动化、备课网络化、教学多媒体化”的目标。

围绕“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办学目标,我校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研究型教师,形成各项工作创一流、超一流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努力让每个学生成功,教育硕果累累。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宁德市级的“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第三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少先队红旗大队”和福安市授予的“素质教育先进校”、“平安校园”、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单位”等光荣称号。今年,学校又顺利通过了福建省“双高普九”和“宁德市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的验收,申请创建工作受到检查组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白石镇两委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学校致力于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着力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下面就我校创建“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政府重教,大力提升教育事业水平

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福安教育。今年八月,市政府出台了《福安市贯彻福建省和宁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为确保“双高普九”、“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顺利通过验收,今年,我市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300万元,用于配置各校理、化、生实验室及体、图、音器材和教室多媒体等设备;积极改善教师福利,让教师享受同等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对农村特岗教师实行特殊津贴补助,并解决了特岗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聘任难题。切实为教育办实事、为教师办好事。这样,教师队伍稳定了,教师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自然得到大大提升。

二、理念先行,引航省标准化学校创建

理念引领是根本。学校办学首先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来办学。我校始终注重先进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师,并内化为教师生动的教学实践,确立了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成才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把创建标准化学校作为立校之本。

1、坚持学生为本的育人观:遵循“木桶原理”,让每一名学生享受成功。

学校要求教师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和谐发展,把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要求所有教师都有博爱的一种情怀,不分学生成绩的好差、经济条件的优劣,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倾注同样的热情和关爱;要求教师掌握一套因人而异、行之有效的方法,分层要求,因材施教。我校遵循“木桶原理”让每一位学子都能享受成功。

2、坚持团结协作的队伍观:“不求拥有一流的球星,但求拥有一流的球队”。

下白石中心小学有着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无论是年段、年级还是教研组、少先队,都能看到这种团队协作的喜人局面。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形成了“工作苦点甜点不计较、担子重点轻点不计较、待遇高点低点不计较、荣誉多点少点不计较”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新老结对、互学共进”青蓝活动,每周的集体备课,老教师与新教师共同切磋;老教师的每堂课都对新教师开放,新教师的每节新授课,老教师都亲自“把脉”,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坚持追求卓越的创业观:“细节成就大事,把细小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奇迹”。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号召全体教师做任何事情都追求更好、追求最好。这不只是学校领导的意志,也不只是优秀教师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让它真正地、全面地深入到每一个“学人”的心灵深处。

4、坚持讲求科学的发展观:“精神+勤奋+科学=成功” 发展要靠科学,科学就是尊重规律。“能吃苦方能求进步”,但“吃苦”是要讲科学的。我校始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动摇,学生休息时间不挤占,学生文娱和文化生活不打折,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不放松,绝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高质量。

三、硬件升级,努力打造信息化教学

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是衡量其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依据,而完善的设备设施是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我校依据当地实际,谋划“东部一强两大,西部两点辐射”的发展格局。中心校整体规划已经成形,近三年学校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六百万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仅今年一年,中心校就投入建设资金250万元,新建了两栋教学综合楼和教学楼与综合楼的连廊建筑。它们建成投入使用后,拆撤旧办公楼,新建塑胶跑道150米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和中心校、中心园大门。届时错落有致的花园式校园必将成为白马江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学校已建成多媒体网络办公体系,拥有电脑115台。其中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面积84㎡,并设有计算机管控中心;多媒体功能室达到21间(其中一个多功能厅,面积达200多㎡;多媒体室1间,面积达80㎡;音乐室1间,使用面积110㎡,并配备钢琴1部,电钢琴2台及其他乐器;18间班级配齐了先进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其中白板5间,触摸1间,液晶电视1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1间;电子图书阅览室1间,面积160㎡,分师生阅览室,藏书20865册,报刊种类42种,其他类别文献25种,生均17册;美术室、美术教具室、科学仪器、准备室、教学仪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各一间,总面积达到374㎡。各室设施设备齐全,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I(试行)》基本要求。各室财产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使用制度,并抓好落实,设备使用率高。这些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畅通的信息渠道,学校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备课网络化、教学多媒体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三风”,争创高素质教师团队

为人师表更是推动学校长期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老师的人格高尚,才有学生品德的美好;唯有教师的学问广博,才有学生知识的丰厚。

在争创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福安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和强“三风”建设活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两翼,提倡做一专多能,师德高尚的研究型教师,实现师德、师风建设无死角:一是树立正确价值观。要求教师要以教育这一特殊的职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二是树立自律意识。我校建立了教师约束机制,严格师德考核,坚决杜绝教师违纪现象。三是要求德能并重。开展“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营造“以德促能,德能共进”的发展氛围。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在教师考评、课堂教学、科研培训、常规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在教师评价中,坚持一评教师师德;二评教学能力;三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读书心得”、“师德论坛”、“公开课”、“样板课”、“研讨课”、“教学反思”、“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等活动。促进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五、以情育人,稳步推进“五有”新人培育

我校不断探索先进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情感化教育手段和途径,彰显学生个性,展现学生价值。在德育工作中,学校不断加大情感教育力度。强化“两个团队”建设。一是拓展值周生、校园广播站等学生工作团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自我推荐和选拔,开展大队委竞选,组建乐器弹奏、绘画、田径、篮球等学生特长班。通过特色团队的建设,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对学生在上学放学、早自习、课间、两操、仪表着装、文明礼貌等方面开展养成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走进校园,你是学校的主人;走出校园,你是学校的名片”的自信意识和自豪感。开展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教育讲座;依托升旗仪式、团队活动、课间操进行情感教育;在重大节日、活动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师生美化校园”等系列活动;安全日开展“安全伴我行”等,积极营造德育教育氛围,形成多维情感德育教育空间。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求班主任用慈母般的爱心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采取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同伴互助等方式,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交流、研讨教育教学及班级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里都记录下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每一个学生留下一段快乐、美好、多彩、难忘的小学回忆。

六、提升质量,探索教育教学之新思路

秉承“以科研先导、德育为先、课堂为主、育人为本、教学相长、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快乐教学,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我校加强了教师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构建了个人自检、教导处检查的备课流程;形成了有效备课、有效教案、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批改、有效教研的教学流程。制定了互听互评课制度,组织开展了引领课、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同组同课等一系列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涌现出了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出色的业绩的刘爱华、钟纯安、陈凌芳、王加双等30多名教师。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论坛”、“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活动,并通过积累信息资源、学习前沿理论、参与课堂实践等多种方式扩大培训范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教师结对子等形式,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阮帮禄、雷爱萍、郭赛娇、郑赛娇等30多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评价学生,不断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求知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庆六.一展才艺、展特色”、“美术作品展”、“我运动、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运动会”以及白马少年军校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不断完善多元性评价机制。几年来,我校在全市小学毕业统考中都名列榜首,受到上级领导、家长及兄弟学校的认可。

七、规范管理,营造安全和谐型校园

学校制定了《福安市下白石中心小学各项规章制度汇编》,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为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提高管理效能,学校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凝聚力量,管理学校,极大的提高了各项工作效能。为充分动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充分发挥名誉校长、边防所、地方派出所和驻地海军的作用,为学校管理提供支持。在评优晋职、选拔推荐等方面持续推进校务、政务公开,强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通过座谈、家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明确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签订安全责任状,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采取“三联”(与边防所、地方派出所、海军官兵建立执法长效机制)、“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四到位”(教育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

八、依托资源,打造特色亮点校园文化

学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自83年开始与驻地某部海军管理所联合创建远近闻名的海军白马少年军校。共建共育活动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途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海军白马少年军校”至今已成功举办13期。它采用全封闭与半封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办班,学员们吃、住在部队,体验军人严谨的生活作风。开展的活动有部队官兵到校对学生进行队列、军体拳、旗语等军事训练,“一日小海军”活动、听国防讲座、观看录象、参观舰艇活动等,办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近三年来由学校选送的《唐古拉风》、《军魂》、《白马少年军校——少年雄鹰》等军校系列节目参加福安市艺术节汇演,均获得了一等奖。由于共建共育成绩显著,学校多次受省、地、市表彰,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采访报道。学校少先队被授以“全国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为09年下白石镇获得全国双拥模范镇做出积极贡献。本学期第13期白马少年军校开展了为期20天以海军官兵进校为学生的军训和军体拳、旗语教学等一日小海军活动,为明年暑期全封闭军校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一年多来,我校不断加大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力度,把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深知,本次验收检查是促进我校一次工作的全面反思、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是学校办学的又一个新起点。我校坚信,在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和权威评估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最后,谨让我代表下白石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对省评估验收专家组成员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白石中心小学

发挥资源优势做活产业报 篇7

中国的产业报产生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的产业管理模式。那时候, 各产业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 每个主管部门都要办一张报纸, 于是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产业报格局。在1998年开始的机构大改革之前, 所有的产业报都是吃皇粮的, 日子都好过。1998年之后, 产业报经历了由政府机关媒体向产业媒体的嬗变。但即便如此, 总的看来, 大多数产业报还是带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体制色彩, 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不相适应。社会在转型, 产业在转型, 企业在转型, 社会媒体在转型, 产业报也要由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的媒体, 转变为适应新体制发展要求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媒体。

二、产业报的三大局限性

一是时效性局限。首先, 产业报一般出版周期比较长, 目前, 产业报中没有日报, 最多也就是周五报, 有的甚至是周三报、周一报。这样的出版周期要想抢新闻是不可能的。其次是人员限制。产业报人员有限, 其中还包括每天要完成版面制作的编辑和各层次负责人, 真正能到第一线去跑新闻、抓新闻的人恐怕连1/3都不到。再次是发行速度限制。大多数的产业报都是全国发行, 但是却极少有产业报在除北京之外的地区有同步的印刷点。这样, 就算你做的是昨天新闻, 从北京通过邮局递送到各地也变成了前天新闻, 大前天新闻了。

除了这些自身的限制, 还有一些原因也决定了产业报很难在求“新”上有所作为。

例如, 一些敏感的新闻事件, 虽然是业内的重大新闻, 但是即便是产业报的记者捕捉到了, 也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披露。

随着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的发展, 产业报在时效性上的局限越来越突出。

二是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即产业、行业领域的局限性。产业报的受众群绝大多数是本系统、本部门、本行业的员工, 再加上少部分与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对某产业感兴趣的人士, 而不是广义上的社会大众。

三是报道内容的局限性。相对固定的产业、行业, 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 决定了产业报道内容的局限性。

针对这三大局限性, 产业报做过探索, 如, 正面突击, 哪里弱就在哪里加强。时效性差, 就增加记者, 挖第一手资料, 为了加强时效性, 排版印刷安排在后半夜, 力争最新报道。为了突破受众群体限制, 就放大关注点, 报道更多的人和事, 想方设法扩大影响力。在报道内容方面, 产业报走的弯路最多。不少产业报都在办一个副刊, 试图将专业的内容放大, 然后推向市场, 放报摊。可实际的结果是, 针对三方面的努力, 虽然有一点作用, 但效果不大。在抢时效性上, 产业报无法和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抗衡;受众群体没有明显扩大, 钢铁的人还是关心钢铁, 电力的人还是关心电力;现在报摊上基本没有产业报的副刊, 即使有个别的, 严格意义上也不属于产业报了, 已经归都市报类了。

三、扬长避短, 将产业报弱势、局限性打造成优势

产业报的三大局限性, 目前看, 正面强化、弥补很少有成功的, 那么, 该从何处入手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针对时效性差的局限, 加强深度报道, 打造以质量后发制人的优势。

时效性的后发优势是, 一切前面的新闻报道都可以视作为我做铺垫和造势。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 综合性媒体大抢产业领域的新闻。但这些媒体更多的是进行新闻事件的客观性报道, 对某一新闻事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后果进行更深层次的报道的并不很多。这是因为, 一方面这样的报道基本上只有业内的受众才关注, 业外受众的兴趣并不高;另一方面, 综合性媒体进行这样的深度报道有着天然的劣势, 难以做深做透。因此出于传播效率的考虑, 综合媒体一般较少去做这种事倍功半的报道。这就给产业报留出了市场空间。产业报在时效性上抢不过其他媒体, 但是在做深度报道方面, 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编辑记者, 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这些编辑记者在产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 很多人都拥有熟悉、了解本产业发展状况的先天条件, 他们对各类新闻信息对产业的影响比其他社会媒体的从业者更敏感, 对各类信息、各类新闻事件从本产业的角度进行拓展和延伸处理, 找出这类信息与本产业生产、建设和经营的关联点的能力更强。与此同时, 他们拥有社会其他媒体难以建立的人际资源, 与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有较好的联系, 对相关政策的解读、相关新闻事件的观察和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开发和市场分析等, 比业外媒体的从业人员更有优势、更专业化, 完全有能力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纵深开发, 做深做透。

二是针对受众群体的局限性, 明确读者定位, 树立“读者意识”, 打造资源优势。

产业报的读者群相对固定, 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产业报的受众群体受到限制,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 受众的局限性, 恰恰是产业报的资源优势。按照新闻的“贴近性”原理, 产业报的读者群对产业报的忠诚度、信任度一般高于其他媒体的读者。

守着这样“高度忠诚”的读者, 产业报要做的不是抱怨受众的局限性, 而是要明确读者定位, 转变观念, 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抓住这些读者的心。

按照媒体纵向细分读者的原则, 产业报的读者对象可纵向细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本行业各层面管理者、决策者、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其次是从业者和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再次是社会上关注该行业的人士。三个层面的读者需求, 产业报都要兼顾, 尤其不能忽视后两个层面读者的需求。产业报要树立“读者意识”, 满足核心读者的需求。

三是针对内容的局限, 办出特色, 打造话语权的优势。

一个产业中的产业报纸最具有权威, 是这个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打造产业报的话语权, 就必须做好自己的内容。

不可否认, 产业报尤其是一些产业党报具有政治属性, 但也必须同样遵循新闻的一般规律, 突出新闻性。要转变机关作风, 明确报纸自身的定位, 根据各自的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 为本行业读者提供认识复杂行业现象、帮助读者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规律的信息。

产业报的本质特性是专业, 但这不等于新闻报道通篇充斥“专业术语”, 不能“过专、过远、过浮、过平”。在报道产业特色新闻时, 要将专业化用语通俗化, 通过解释、翻译让系统内外的读者看得懂。要注重贴近性, 树立“大众情怀”, 揭示报道的社会意义。从取材到采编, 不仅“向上使劲”, 还要“下沉”满足广大读者的普遍需求。要改变“原文照登”、“同比压缩”的状况, 由资料向新闻转变, 尽快跳出固有的行文模式,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以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资料转化为受众需要的、能接受的、真正的新闻。

结语

当前, 中国产业报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力搏击,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报业整顿力度的加大, 产业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没有一家新闻媒体可以说自己的空间是无限的, 从形式到内容, 从人力到物力, 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相对受限制的空间。认清自己的局限性, 找准定位, 主动创新, 发挥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将弱势打造成优势, 不失为产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报发展任重道远——访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 彭波, 《传媒》, 2011.8[1]《中国产业报发展任重道远——访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 彭波, 《传媒》, 2011.8

[2]《拓展产业报的生存空间》, 吴晔, 《新闻战线》, 2001.1[2]《拓展产业报的生存空间》, 吴晔, 《新闻战线》, 2001.1

[3]《产业报:避“新”之短扬“深”之长》, 张木早, 《中国报业》, 2009.2[3]《产业报:避“新”之短扬“深”之长》, 张木早, 《中国报业》, 2009.2

[4]《陆闻言:实现“新转变”跨越式发展再谱新辉煌》, 中国产业协会网www.acin.org.cn, 2010年7月26日[4]《陆闻言:实现“新转变”跨越式发展再谱新辉煌》, 中国产业协会网www.acin.org.cn, 2010年7月26日

[5]《王海啸: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传媒大有作为》, 中国产业协会网www.acin.org.cn, 2010年10月30日[5]《王海啸: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传媒大有作为》, 中国产业协会网www.acin.org.cn, 2010年10月30日

[6]《中国产业报协会:抓住产业、行业报改革机遇做大事》, 中国记协网, 2010年7月9日[6]《中国产业报协会:抓住产业、行业报改革机遇做大事》, 中国记协网, 2010年7月9日

[7]《深入与贴近:培育产业报的核心竞争力》, 陈培吉, 《实践与思考》, 2011.8[7]《深入与贴近:培育产业报的核心竞争力》, 陈培吉, 《实践与思考》, 2011.8

[8]《产业报创新的路径选择》, 彭玫, 《新闻三味》, 2007.6[8]《产业报创新的路径选择》, 彭玫, 《新闻三味》, 2007.6

资源优势 篇8

1.林地经济发展现状

敦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林地资源极其丰富,现有林地面积88万公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林地经济纳入大农业发展战略,积极宣传,大力推动,使全市林地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全市(不含三大林业局)有人参、西洋参留存面积1800公顷,纯收入1亿元;食用菌4.1亿袋(椴),纯收入4亿元,野生采集纯收入4000万元;林蛙养殖500多户,放养量近3.5亿只,纯收入5000万元;柞蚕1479把,纯收入5000万元;经济动物纯收入1000万元;果树600公顷,纯收入400万元;林下参种植面积4000公顷,其他菌类239.5万袋,桑蚕1l公顷,养蜂1万箱。林地经济纯收入6.54亿元。三大林业局林地经济实现总产值2.49亿元。全市林地经济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9.24%。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林地经济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多年来,根据本地实际,市委、市政府就林地经济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从政策上引导农民跳出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向更广阔的领域谋发展促增收。各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也制定了许多具体措施大力推动,使林业经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林地经济发展种类多、产销两旺。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已形成了食用菌、地产中药材、红松果林、野生采集、沟系养殖等多类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三是广大农民及林业职工发展林地经济劲头十足。在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的感召下,广大农民及林业职工不等、不靠,积极投身林地经济发展,有能力的自己干,能力小的联合搞,部分产业已初具规模。四是产业大户带动作用明显。许多农民都看到了产业大户的可观效益而效仿跟进,推进了林地经济发展。五是合作氛围浓厚。三大林业局在林地经济发展上采取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既照顾本局职工也兼顾周边农民利益,促进了和谐发展。

2.林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未形成营销网络体系 分散经营、各自为战是敦化市林地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没有营销主渠道,导致市场价格不稳定,产业利益受损。如黑木耳产业,年产近两万吨,而全市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黑木耳集散地,每年绝大部分产品被商贩运往黑龙江增值销售。

2.2扶持力度不够 人参产业是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无论从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但在近年来,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主要是参种植地审批太少,没有发展空间),人参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已由原来的2300公顷下降到1800多公顷。

2.3品牌过多,没有自主名优品牌 相当一部分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导致产品经济效益不佳。即使有品牌,也缺少名牌。如食用菌(黑木耳)三大林业局,黄泥河,江源镇等都有品牌,存在品牌多、杂的状况。

2.4相关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全市地产珍贵中药材有许多品种是本市三大制药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如人参、返魂草、贝母、淫羊藿、龙胆草等,用量都很大,但是三大制药企业进货渠道多在域外,很少收购当地产品,降低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2.5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不够 河泥鳅鱼、细鳞鱼、川丁子鱼、板撑子鱼、薇菜、蕨莱、刺五加、穿山龙、猪苓等物种是敦化市的特色动植物品种又是敦化市地产的美味食品。但是近年来,由于保护力度不够,许多人以掠夺的方式进行采捕,致使许多物种数量逐年下降。

2.6缺乏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 敦化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作为大敦化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在敦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据调查,在全市林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缺少与三大林业局之间的深层次沟通,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市场整合、技术的交流、信息的沟通等方面。

3.林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应制定全市林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011年底全市林业改革将全面结束。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林业改革后的有关配套政策,调动广大林农的积极性,推动林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把敦化市林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成林业经济强市,需要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结合全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全市林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对重点产业如人参产业、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产业、林蛙产业、红松果产业等制定出具体发展战略。

3.2发展人参产业,推动医药名城健康发展 人参产业是敦化市优势产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参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当地还具备人参产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给人参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契机。结合敦化市医药名城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参种植地审批指标扩大人参种植面积;二是对疏林地进行截伐改造,栽种人参改变林相,对尚未发包的林地进行发包,积极引导林权人种植林下参;三是推广新技术,实行参地重茬种植和大田種植。

3.3发展红松果林产业,扩大红松果林栽植面积 红松是我国东北特有的树种,红松果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发展红松果林是一次投入百年受益的产业。据调查,全市现有红松林地面积8.08万公顷,可栽红松林地面积为3.7万公顷,按林业局规划每年可栽3700公顷,10年后可全部完成。届时红松林地面积可达11.7万公顷,30年后基本达到盛果期,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912元。为此建议市政府大力发展红松果林产业,并给予苗木补贴政策,鼓励林地承包者实行退耕还林地栽红松、次生林地栽红松、荒山荒地栽红松、林冠下栽红松等方法,扩大红松果林面积。

3.4做好养蛙沟系的承包、延包和转包工作,大力发展林蛙产业 林蛙是长白山特有的品种,是集食用、药、补为一体的珍贵蛙种,具有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敦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现有适合养蛙沟系800多条,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蛙条件。因此,建议市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要结合林改政策做好养蛙户延包、转包工作,稳定养蛙产业;二要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搞好林蛙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推动产业大发展;三要发挥协会作用,提高养殖技术。建议全市各养蛙集中区乡镇都要建立协会组织,有计划地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聘请专家、教授做技术顾问,以提高全市的养蛙技术水平;四要对养蛙户做好登记工作,并有计划地审批一定数量的孵化池和越冬池,以满足养蛙产业的发展需要。

3.5利用采伐剩余物发展食用菌产业 几年来,食用菌产业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到4.1亿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据调查,全市每年木材采伐剩余物有15万吨左右,除绝大部分供木材深加工企业外还有近3万吨剩余物没有得到利用。而食用菌产业每年还有近5千万袋的发展空间。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对尚未得到利用的采伐剩余物对外进行承包加工出售,使剩余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解决敦化市食用菌产业因原材料短缺而价格上涨过快的突出问题。

3.6搞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针对敦化市部分稀有物种遭到毁灭性破坏的事实,建议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对敦化市特有的珍稀物种如薇菜、刺嫩芽、刺五加、淫羊藿、五味子、山葡萄、冷水鱼等物种加大保护力度,打击以灭绝方式进行采捕的行为。切实保护好敦化市的稀有物种。

3.7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 森林旅游是敦化市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敦林、黄林在发展林地经济的同时,在森林旅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敦林和平林场的松花江源头漂流项目、黄林的老白山森林游项目已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的许多游客。敦林计划在保忠桥林场附近建设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村、石门子林场的观千年红豆杉(2000多年)等森林旅游项目,特色鲜明,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建议市政府把敦林、黄林的旅游项目纳入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之中,在资金、项目、人才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强做大旅游产业。

上一篇:微型课学习日志下一篇:当领导就这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