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共8篇)
“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1
为了抓好我市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专兼职人员业务素质,遵照《四川省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评估标准》,按照达州市档案局的要求,结合我市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局对我市**年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管理
为了进一步抓好我局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我局拟成立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韩奕任组长,由副局长**分管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应加强对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克服财政经费不足的困难,合理安排继续教育经费支出,努力争取财政继续教育专项补贴。领导班子适时召开档案专业继续教育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继续教育工作。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与个人考核、职称评聘挂钩。
建立健全档案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如教师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制度等,使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成效。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证,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素质,加强师资管理。公文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法律知识等六门课都配备我局馆教师,一名教师最多兼任两门课,任课教师的学历均达到大专以上,或者具有中级职称。每位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科学文化和档案业务的学习,并适时参加师资培训,取得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师资登记,登记数量与实际相符合,并上报备案。三、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我局办公用房紧缺,无法配置专门的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场所,办公经费不足,无法购置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教学设备。我们要多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量改善教学条件,教学设备能购置多少就购置多少,教学档案要以每期为单位,整理规范,材料完整,并按规定上报相关材料。四、充实教材,切实实施教学
在备齐必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材管理,充实各门课程的讲义,并配备必要的工具书。按时完成达州市档案局下达的送培人数和自办培训任务。培训工作规范运作,要有通知、课程安排、学员名册、成绩册等,培训内容和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举办六门专业课以外的专题讲座,以丰富受训人员的知识面,培训时间要保证在40学时以上,培训结束应进行考试或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五、认真执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我局(馆)有关人员要全部使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登记手册中所有栏目要填写齐全、准确、真实,内容按时间顺序逐一登记,做到无遗漏、无追记。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档案工作的行管人员要完成规定学时,行管人员作中级职称对待,年底进行检查。自办的各类培训班要对学员实施登记,做到有据可查。“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2
教师继续教育在普遍的关注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实施, 但未取得令教师满意的效果, 致使教师普遍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以逆反的心态去参加继续教育, 效果就更不尽如人意, 形成了恶性循环。关键原因是教师没有切实感受到继续教育的实用价值, 对他们专业成长效果不明显。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缺乏个性, 没有区别对待是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区别对待, 即没有依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计划。此种无差别的继续教育的基本假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之间无鲜明差异。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的许多学者, 如富勒、伯登、卡茨、麦克唐纳、菲斯勒、休伯曼等人, 对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长期系统的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上述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有鲜明差异的。如卡茨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依次是求生期、巩固期、更新期、成熟期, 阶段不同, 特征各异。求生期的特征是:感到原来对教学的设想与实际有差距, 关心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巩固期的特征是:有了处理教学事件的基本知识, 并开始巩固所获得的教学经验和关注个别学生;更新期的特征是:对教师重复、机械的工作感到厌倦, 试图寻找新的方法和技巧;成熟期的特征是:习惯于教师角色, 能较深入地探讨一些教育问题[4]。
既然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特征, 需要不同的帮助, 那么, “个性化”理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 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 明确提出了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个性化”基本原则[5]。如何实现个性化?在此, 必须依次解决三个问题: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结构;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阶段的个性化培训计划。至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结构, 在此, 采纳1984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工作报告》所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结构:副教师—专业教师—终身教师—教师专家[6]。下面分析上述各阶段特点, 并提出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计划。
一、副教师的特点与继续教育计划
(一) 副教师的特点
副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或入职教师, 是刚刚步入教师职业1-2年的青年教师。副教师正处于麦克唐纳的“过渡期”、伯登的“求生期”或休伯曼的“入职期”[7]。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1. 有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强烈的生存危机感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对新环境和角色的不适应, 二是淘汰出局的威胁。虽然他们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也具有了一些教师专业技能、实地经验和心理准备, 但当他们以完全真实的教师身份面对新环境和新角色时, 还是深深地感到准备不足, 深感自己“无能、无助”。同时, 在真正聘任制条件下, 他们往往处于“试用期”, 是比较容易被淘汰的。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尤其是那些“钟情”教职的副教师, 危机感更强, 在极度的焦虑中挣扎。此时, 有的副教师教职动机降到了最低点, 时常想到主动离职。在美国, 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的副教师有时高达三分之一, 任教2年内教师的离职率最高[8]。副教师所面临的巨大的教职挫折, 不仅导致部分教师离职, 而且将严重影响有幸留下来的那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美国国立教育研究所认为:“一个人第一年教学的情况如何, 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 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40年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教师是否继续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9]
2. 面临独特的困难结构
20世纪60-80年代, 西方学者就“副教师常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发现副教师面临的困难结构有独特性。维恩曼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 认为副教师最常遇到的困难集中在24个方面, 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1) 课堂纪律的维持; (2) 学生动机的激发; (3) 个别差异的对待; (4) 学生作业的评价; (5) 与家长关系的处理; (6) 班级活动的组织; (7) 教学材料欠缺; (8) 个别学生的对待; (9) 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而导致过重的教学负担; (10) 与同事关系的处理; (11)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12) 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13) 对学校规则和政策的意识; (14) 学生学习水平的确定; (15) 学科知识的处理; (16) 与行政人员关系的处理; (17) 行政工作负担过重; (18) 学校设备不足; (19) 学习困难学生的应对; (20) 不同文化和贫苦背景学生的应对; (21) 教科书和课程指南的有效利用; (22) 缺少闲暇时间; (23) 缺少指导和支持; (24) 班级规模过大[10]。
(二) 副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1. 美国副教师的入职教育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副教师的任职学校应根据副教师的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 较平稳地渡过生存危机期, 对他们现实和未来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美国学校采取的入职教育计划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计划包括两部分:任职初期的定向活动和任职第一年期间的正式帮助[11]。定向活动安排在新学年开始之前, 目的是让未来的副教师熟悉学校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一学年的正式帮助, 是入职教育计划的核心部分, 它与副教师将要承担的各项工作责任密切相关, 目的是帮助副教师解决可能面临的一系列困难, 同时尽可能避免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具体措施包括:
(1) 优化班级:缩小班级规模, 并调出难对付的学生。
(2) 时间充裕:给副教师留有充裕时间用于自身教学活动或相关活动, 如备课、上课和观摩课, 避免过多其他活动加重其负担。
(3) 委派教师:委派一名专家教师, 与副教师结“对子”, 形成“师徒”关系, 主要负责向副教师提供各种帮助和辅导。副教师跟随专家教师听课、试讲、上课、研讨各种教育教学问题。
(4) 高校帮助:争取附近高校在图书资料、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2.“课堂纪律问题”应成为入职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
副教师最常遇到的24个困难中, “课堂纪律问题”是最突出的困难, 是副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 预防和应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应成为副教师培训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预防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有建立民主性班级制度、采取互动性教学模式、保持课堂的秩序性、培育优良的班级文化等。应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有自我剖析、有效强化、自然后果、信号暗示、有意淡漠、移除物品、离开教室等。
二、专业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 专业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 专业教师指一般教师, 是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的专业阶段处于麦克唐纳的探索期、卡茨的巩固期、休伯曼的稳定期和伯登的调整期。他们有幸渡过了专业危机期, 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 专业动机空前提升;关注焦点由自己转向学生和教学活动;青睐具体的教学技能, 忽视教学理念;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表现出明显的专业自信, 心情愉快。
(二) 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根据专业教师的特点, 继续教育计划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具体教育技能和教育理念, 并以前者为主。首先, 进一步巩固提升和完善已经初步掌握的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 如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技能等。其次, 培训新技能, 例如, 课堂讨论技能的培训等, 此种技能培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 课堂讨论的准备技能, 包括课堂讨论主题的选择, 学生的分组, 指导学生做准备等方面的技能;第二, 课堂讨论的启动技能, 包括告知学生课堂讨论中应做的事情, 解释讨论主题, 激发讨论动机等方面的技能;第三, 课堂讨论的组织调控策略, 包括适时适度地谨慎介入, 防止出现事实性或逻辑性错误, 避免发言离题或重复、语言粗俗、个别学生不发言或发言过多等方面的技能;第四, 课堂讨论的结束技能, 包括归纳已取得的共识, 明确分歧, 指出尚未触及的问题等方面的技能。通过强化技能培训, 促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更加全面和成熟, 为进入下一专业阶段“终身教师”奠定基础。虽然专业教师对教育理念热情不高, 关注度不够, 但也必须加强此方面的培训, 因为教育理念在他们今后专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是他们融入新课改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
三、终身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 终身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 终身教师通常指骨干教师, 他们是教师群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阶段处于麦克唐纳的创新和实验期、卡茨的更新期、伯登的成熟期、休伯曼的实验期。他们是专业教师中的优秀分子, 他们具有全面而成熟的教育教学技能, 是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工巧匠”;不满足习惯化的工作模式, 创新热情极高, 思维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渴望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 期望事业成功;不满足于具体的教育技能, 对普适性的新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终身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1. 支持鼓励他们进行教育实验、改革和创新
终身教师不仅有强烈的实验和改革愿望, 而且专业素养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所以, 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工作, 不仅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而且也使他们得到了创新的锻炼, 各种专业素养更加接近专家教师。开展教育实验, 尤其是开始阶段, 最好与教育科研院所合作, 得到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理念上的指导, 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前瞻性。
2. 加强教育理论培训
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专家教师的关键特征之一, 要使终身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 教育理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 终身教师也渴望理论上的提升。教育理论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脱职学习、在职自学、专家讲座、互动研讨、反思总结等, 不管何种形式, 实效性都是首要的。
3. 锻炼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教师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教师能力是专家教师重要特征之一, 加强终身教师的这些能力培训, 无疑有利于终身教师向专家教师的跨越。所以, 应让终身教师积极参与专家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指导教师活动。
四、专家教师的特点和继续教育计划
(一) 专家教师的特点
在我国, 特级教师无疑是专家教师, 优秀教师也可称为专家教师。专家教师的专业阶段处于卡茨的成熟期、麦克唐纳的专业教学期以及休伯曼的保守和抱怨期。斯滕伯格认为, 专家教师的特征有:将更多的知识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富有洞察力[12]。关于专家教师的特征, 西方学者的共识是:有独立的专业见解和较好的教育理论修养, 能够独立处理新问题;具有高超的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指导新教师的能力和领导教师进修的能力。在美国, 专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指导教师、教育研究以及开发课程与编制教材。他们有时表现出一定的保守和惰性;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 由代沟引发沟通困难。
(二) 专家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
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优势, 特别是指导教师、教育研究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提出挑战性任务, 克服惰性, 与时俱进。通过共同的活动, 协调专家教师与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 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 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到退休还停留在专业教师或终身教师这两个阶段上。但我们仍然要对所有教师进行逐级提升的继续教育。因为, 每个教师专业成长都是不可限量的, 而且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 而不是希图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专家教师。
摘要:在我国, 从政府到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关注在逐步提升,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对不同专业水平教师的培训计划缺乏“个性”。研究表明, 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 具有不同的特点, 需要不同的帮助。因此, 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区别对待, 凸显个性化。
关键词:教师专业阶梯,继续教育,区别对待,个性化
参考文献
[1]郭福昌, 等.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简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3:251-252.
[2]张爱珠.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把手”:政策、法规[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4) .
[3][6][11]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101, 59, 56-57.
[4]Katz, l.Developmental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72, vol.173, no.1, pp.50-54.
[7][8][9][10]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338-345.
[5]劳凯声.教育法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146.
“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 以掌握现状、科学规划为前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教育培训规划是保证档案教育培训工作有目的、有序开展的基础。制定档案教育培训规划,要调研四方面情况:1、档案人员的文化程度、档案专业学历、年龄、专兼职及培训需求情况;2、档案人员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效果;3、国家档案局有关教育培训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国家和地方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了解第一、二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档案教育培训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了解第三、四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档案教育培训规划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原则与国家档案局对档案教育培训的行业要求和国家、地方对教育培训的总体要求保持一致,从而促进档案专业教育培训与国家或地方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了解,天津市、福建省、安徽省、西安市等省市档案局都制定了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规划。北京市档案局准备在对上述四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并参考借鉴其他省市有关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北京市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的中、长期规划。
二、 以联系实际、按需施教为核心
根据档案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档案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及方式是确保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据2007年对北京市档案人员基本情况的统计,目前北京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呈现以下主要特点:1、兼职多。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专兼职档案人员共26042人,其中专职人员仅4030人,占档案人员总数的0.16%;另据北京市某区档案局对区属单位档案人员状况的调查,截至2007年4月,连续从事档案工作不满三年的55人中相对专职的也只有12人。2、文化程度高。截至2007年底,在北京市专职档案人员中,档案局(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达90%以上,高出全国档案局(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约10%;档案室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达88%以上。3、档案专业文化程度低。在4030名专职档案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档案专业文化程度的人员仅为13%。4、中青年人员的比例高。在专职档案人员中,小于35岁的占28.6%;35-50岁的占53.9%,两项合计为82.5%。
针对上述特点,北京市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应实现四个转变:1、教育培训内容应从一般性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分岗位、按专题培训为主。对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要从一本教材教授所有岗位的人员,逐步形成为不同类型和职责岗位的人员,设计不同内容的培训专题;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从一期班针对不同类型和职责单位的人员,逐步形成针对不同岗位面临的更新知识、技能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内容的培训专题。2、教育培训形式应从以讲授式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培训为主。对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要鼓励采取以案例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形式,以便于新上岗人员迅速掌握工作方法、适应工作需要;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的继续教育,要鼓励采取以研讨式、互动式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引导在岗人员勤于思考、改进工作。3、教育培训时间应从以一次性3至5天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多次性按天与按周设课相结合的培训为主。针对档案人员兼职多、专业文化程度低等情况,开办不同时间段的培训班,为档案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参训提供更多的选择。4、教育培训方式应从传统面授课程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网络自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为主。针对档案人员文化程度高、中青年人员多等情况,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等优势,在北京市档案信息网上开辟学习园地,增加可以自学掌握的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和新知识,并能在网上随时解答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新上岗人员,面授教学主要解决实操问题;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面授教学应侧重于对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的研讨、交流。
三、以注重能力、学以致用为目标
档案教育培训应根据不同岗位对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需求,以及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档案人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最想解决的问题,不断完善原有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助于培养档案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与水平的目的。
针对档案人员兼职多、中青年人员多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内容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工作的能力,以便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方式上,应针对新上岗的人员和已在岗工作多年人员的不同需求增加不同专题的网络教学内容,增强档案人员应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档案人员文化程度高,而档案专业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采取案例式教学,增加档案管理的实操课程,以使新上岗的非档案专业毕业的人员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还应注重采取研究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已在岗多年的非档案专业毕业人员分析、研究问题及创新工作的能力。
针对不同岗位对人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应分级分类组织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对于档案部门领导的培训,应重点组织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时事形势以及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以提高档案部门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和科学决策能力;对于档案馆、室业务人员的培训,应针对档案馆与档案室的职能与任务不同,分别组织其进行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护、编研与利用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以提高其精通业务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对于档案局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标准规范的培训,以提高其依法行政、规范指导的能力。
四、以培训与考核、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为保障
档案法律法规明确档案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指导所管范围或所辖区域的“档案宣传与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为了使档案法律法规对有关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规定落到实处,应做好培训与考核、任用的结合或关联工作。
做好培训与考核相结合,要求档案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应严格考核制度,科学、合理地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确保考核成绩能真实地反映档案人员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水平;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做好档案教育培训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档案教育培训组织者培训情况的考核以及对各单位保证档案人员依法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的检查、考核。
做好培训与使用相结合,要求各单位在调配、任用档案人员时应考虑其是否参加过相关岗位档案专业的教育培训及其考核的结果。如调配的档案人员未达到相关岗位的档案教育培训的要求,应在到岗后一年内完成相应内容的培训任务;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在任用考察档案干部时,应将其接受教育培训,其中包括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对档案教育培训组织者和各单位有关教育培训的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单位或部门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将档案人员参加培训与考核情况作为其申报档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作为对个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计划 篇4
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文件精神,实施《温州市“x”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重点围绕教师培训任务完成率、过程管理规范化、提升培训有效性和培训者素质专业化主题,扎实推进全市教师培训工作内涵、特色、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培训指标,力争省对市县教师培训专项考核成绩排名达到杭宁温同一层次;市级培训量达11000人次以上;
2、完成瑞安、乐清、永嘉、苍南四县(市)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的整合工作;
3、完成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培训、考核、比赛的年度任务;
4、培育5个以上在省市有影响力的本土化特色培训项目;
5、洞头分院一期一标段主体工程竣工,完成年度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
6、继续完善雁荡分院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综合效益,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经营目标。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规范教师培训工作的过程监管,有效提升各类培训任务完成率。
1.市县(市、区)及市直学校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总结反思x年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得失。根据省教育厅x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业绩考核数据,针对总培训学时不足,实际参训率不高,部分县(市、区)培训经费未到位和省级指定性培训任务尤其是中职教师培训完成不理想等主要问题,详细分析造成培训项目数据未达标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2.实行具体培训项目任务全程跟进责任制,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培训项目过程监管,加强监管测评工作。
3.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和市局直属学校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加强阶段性督查。
4.加强培训管理平台管理员队伍建设。市、县设立专兼职管理员,进一步明确职责,有效发挥省市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资源共享、数据反馈、质量评价等多种功能。
5.专题研究民办学校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的落实问题。切实加大行政统筹力度,通过校本培训、指定性项目和自主选课等多种形式,完成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任务,不断提高培训实效。
(二)强力推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助力校长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
1.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构建的专题调研。全面摸清底子,明确目标方向,着力突破校长培训中的重点难点。
2.出台有关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校(园)长培训工作。一是配定配优各县市区培训机构的干训专职教师;二是市、县两级培训机构有关校(园)长培训的职责任务划分;三是校(园)长培训的目标任务与层级要求;四是校(园)长培训的品质优化举措,如定期举办“校(园)长办学思想论坛”,开展“走进教育现场”优秀校长问诊学校系列实践培训活动,校(园)长培训特色项目课程的研发等。
3.与省教育厅“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相衔接,拟开设温州市名校长高级研修项目,培养一批具有温州本土特色的以理性实践见长的教育专家型校长。
(三)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发展。
1.以年度培训主题为指南,设计并组织实施好市、县、校三个层级的系列培训项目,努力在深度研读文本、精细研究学生,着力拓展视野等维度细化培训内容,着重探讨教师学科素养培训与校本研修,指定性培训与教师自主选课培训相融合相衔接上下功夫,花力气,求实效。
2.进一步规范全员考核工作,按照“教什么,考什么”,以“研究文本”为主,以“常识底线”为主,坚持过程考核与集中统测相结合,努力使考核更切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切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并着重在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程序办法上更规范更周密,更可操作,积极探索素养考核与职称评审、履职考核的有机结合,充分放大其导向、激励等效应。
3.努力完善市、县(市、区)、学校的教师学科素养比赛活动。坚持“培训什么,考核什么,比赛什么”的原则,重在动员“人人参赛,校校有赛,层层推优,以赛促训”,同时对比赛的形式、地点、时间、设奖等具体事项不断加以改进。
4.加强对县(市、区)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指导督查。把年度各学科市县级现场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延伸到各基层学校,进一步扩大辐射引领范围。
5.举办全市性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系列活动,树立一批典型学校,总结推广特色鲜活经验,把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四)开展特色培训项目和课程研发,切实优化培训质量和品质。
继续围绕“让教师培训可爱起来和专业起来”主题,努力开展有效培训的多种改革实践尝试,通过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效益。
1.进一步强化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改进、规范项目申报评审、实施、评价和经费管理等环节。扩大培训项目负责制试点范围,市级培训项目拟全面推行项目负责制,明确职、权、利,规范过程监管,落实绩效考评,健全项目文档。各县(市、区)培训机构要启动项目负责制试点工作。
2.组织实施全覆盖系列化的“问题——课题——课程——培训”的专项调研活动,建设具有温州本土特色的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市县联动,分学科分批次,切实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发现梳理教师成长的“问题库”;二是按轻重缓急和可行性可能性从“问题库”提炼出今明两年内有望研发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内容;三是选择一部分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的内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开展专项研究实验;四是各学科组织骨干力量重点研发2个以上培训项目或课程。
3.继续面向教师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特色项目、培训经验推优评选活动和教师教育论文评选工作。
4.出台鼓励申报省级培训项目和研发特色课程的有关文件政策,在绩效工资奖励和科研专项经费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五)加大力度实施“上借、下伸、内合、外联”策略,集聚市内外优质教师培训资源。
1.上借:继续扩大国内知名高校的联系面,引进有特色、有实力、有实效的高校培训资源,提升我市教师培训层次,建立具体培训项目与高校一一对接机制。
2.下伸:继续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创建活动,以高中和幼儿园为重点,创建第三批市级基地学校20所。重点加强基地学校培训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市级学科师训员负责指导督查本学科基地学校培训项目的有关制度。
3.内合:加快进度,整合相关县(市、区)的教师培训、教研、
科研等资源,x年要完成乐清、永嘉、苍南、瑞安四个县(市)研训机构的整合,实现全市12个县(市、区)研训合一任务全面完成。在整合运作推进中,重点关注四件事,一是机构的级别要明确,能升格尽量升格;二是编制要充足,人员要优化;三是内设科室要真正体现“研训合一”;四是早调研、早提方案、早启动。
4.外联:(1)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与台湾教育交流合作工作的文件精神,启动两地教师培训交流具体项目,与有丰富培训经验的台湾高校缔结友好联谊关系,尝试开展境外教师培训项目。(2)争取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建立培训合作关系。(3)组织承办“海西20城教师培训联盟”年会。(4)参加全国地市级教师培训联盟组织,共享全国各地教师培训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
(六)立足岗位,引导教师培训者从专职走向专业专家。
1. 分层次分阶段分专题扎实开展第二轮全市教师培训者研修计划。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法规政策学习领会、教师成长规律、教师培训理念与实践创新等方面开展系统多样化的理论研修和跟岗实践及自我反思等研修活动。
2.修订完善市、县两级培训者专业发展评估细则,加强师训员研修学习,经验提炼和专业成果的奖励举措。
3.成立培训者读书俱乐部,开展小型多样的主题研讨活动,办好《温州教师教育》杂志,争取内刊号,提升杂志规格。
4.向省市级媒体重点推介我市优秀培训者的先进典型和特色经验,宣传我市教师教育优秀成果。
5.建立院校领导专题研究培训质量相关制度。院校级班子成员在做好各项行政管理事务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培训质量和加强师训员队伍建设上来,今年先着重做好以下三件事。一要实行推门听培训课制度,每学期不少于10节(不含听中小学教师随堂课);二要坚持每年开设两个以上专题讲座;三要争取申报一个培训项目并组织实施。
6.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各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定期发行内刊,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积极推荐、报送本区域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强化监管,切实提高单位网站质量。
7.开展丰富多样的师训员业余休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
(七)认真研究师训与教研的分工衔接,逐步形成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的工作机制。
1.根据市局的总体要求,开展师训与教研工作衔接合作的专项调研。广泛听取基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意见,听取县市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议,尤其是在各县市区教师培训与教研机构全面整合的情况下,市级培训和教研机构如何顺应这一新体制,切实有效做好具体分工衔接工作,无疑是专项调研的关键所在。
2.在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拟定培训与教研工作衔接合作的实施方案。根据当前我市教师培训实际情况,积极提出培训工作对接教研的具体内容、方法以及运作路径,供教育局决策参考。
3.在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领导下,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开展具体的实施项目。比如,年度重点培训教研内容的整合衔接,常态培训教研的合作与互补,培训教研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等。
(八)继续加强市级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为优质的教师培训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1.全力推进洞头分院建设,年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力争一投标主体竣工、二标投于3月份开标,年内完成教学楼、行政楼建设,计75000m2;深化细化二标段工程设计,完成二标段招投标工作并组织进场施工。
2.继续做好雁荡分院的内部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全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力争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在培训管理和后勤服务以“人文、精细、雅致”为追求,努力打造成为辐射全省的有文化底蕴能修身养性的教师培训讲学休养基地。
3.认真做好入驻教育培训大楼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参与培训大楼内装修相关工作,力求使装修更适合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二是及时谋划新楼的培训设施设备的购置安装;三是修订相关规章制度,为开展新办公楼的有序管理提供依据。
前教育专业实施教学计划 篇5
1.专业标准名称:学前教育
2.专业代码:160100
3.学制:全日制三年制中职
4.所属系部:中专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与现代社会及未来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知识和相关技能、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立足于幼教工作第一线的学前教育师资。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
(一)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遵纪守法。
3.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
(二)能力规格
1.掌握从事幼儿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教育和保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研究的一般知识。
3.掌握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艺术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技巧。
4.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与技能,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5.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本国语言,英语水平达到专业毕业生标准,并具备较好幼儿英语对话交流能力。
6.具备良好的歌唱、即兴伴奏、幼儿舞蹈表演与编排的能力。
7.掌握良好的绘画与手工的能力。
8.具备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与设计的技能。
9.具备良好的幼儿游戏指导与设计的技能。
(三)知识规格
1.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备的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2.掌握幼儿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幼儿教育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3.掌握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艺术知识。
4.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5.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基本常识和相关知识。
(四)公共素质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善于交流和与人协作。
2.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能运用网络搜集、处理各种信息资源。
3.具备较强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完成与专业面向相关的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普通话水平达二级甲等以上,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
4.英语能力达到中职职教育专业国家统一标准。
四、就业面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地、市、州、县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及其学前教育机构,从事学前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毕业规定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且各门功课达到及格以上水平,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实习成绩合格,体检合格,方能毕业。
六、专业课程简介
(一)专业基础课程
1.幼儿卫生学
本课程讲授0--6岁婴幼儿的发育和健康,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外界环境,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体质等问题,让学生掌握0至6岁婴幼儿的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外界因素。
2.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本专业必修的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在认知、情感、意志、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特点。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
3.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本专业必修的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学前教育先进的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以及幼儿园管理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技能能力。
4.幼儿文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激发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领会并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并体验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和鉴赏特点;了解并熟悉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熟悉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重要作家、作品。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学会儿童文学创作、欣赏、批评和阅读指导。
5.乐理
基础乐理在音乐专业各科中居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其它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和自身的音乐素质有重要作用。
(二)专业技能课程
1.钢琴
本课程是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正确方法、概念和基本技能,初步熟悉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并能即兴配弹一般的伴奏,以适应学前音乐教育的需要,以集体授课为主,学生个别回课,辅以适当的讲座。
2.舞蹈
本课程以学习幼儿基本舞蹈训练、幼儿基本舞步和学习优秀幼儿舞蹈作品为主,从模仿优秀幼儿舞蹈作品到练习独立创作过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解决学生的基本体态,培养学生灵活、协调的舞姿、技能,掌握从事幼儿教育所需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美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及创造力,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职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图形表达、教室美化等教学辅助手段,并能在未来的教学中得到运用和发挥。
4.声乐
主要讲授科学的发声方法及如何掌握歌唱呼吸、声区统一、吐字清晰、共鸣腔运用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声乐理论知识,对发声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清醒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演唱、教学等工作服务。
5.视唱练耳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计划 篇6
课堂内容安排:
1、活动训练:
头、上肢、躯干、下肢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并配上轻快活泼的舞蹈动作,中间
可以加入芭蕾手位组合1~8位,练习站、立、重心练习。时间安排:在10分钟。
2、软开度训练
(1)、把上髋关节软开度训练:
A、压腿+滑叉(前、旁)
B、扳腿训练(前、旁)
C、踢腿(前、旁、后)
(2)、肩腰部软开度训练(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时间安排:30分钟
3、身韵的训练:
在不同音乐节奏中,使学生用呼吸带动脊椎学习古典舞中身体的韵律训练(提、沉、冲、靠、含、仰、移)学会身手相随、头眼相跟。松弛、自然、协调的进行舞姿柔美的训练。
时间安排:30分钟
4、舞蹈组合与剧目:
(1)、民族舞的基本律动组合。
“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7
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师专业化要求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要求卓越计划高校要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以实现“卓越工程师”教师专业化发展。
“卓越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工程人才, 这种工程人才应具备科学家的理论素养, 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家的经营头脑。现代社会要求工程师具有综合性素质, 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具备把工程问题置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大系统中考察分析的素养, 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1]这就对“卓越工程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既包括入职前的培养, 也包括入职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讲, “卓越工程师”的教师专业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 知识综合化
当前,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传统产业面临升级, 而且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 交叉学科大量涌现, 这就要求工程教师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 具备科学家的理论素养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和勇气。同时,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也要求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除在本专业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新知识, 包括文、理、经、管、法等, 与工程学科融合, 才能使工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可见, 工程教师的职业特性首先是个多学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要当好教师, 就要先当好学生”,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专业素养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拓展学术视野, 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下, 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也敢于突破、善于超越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知识结构形成最优化的工程设计。这是培养高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先决条件。
(二) 技能工程化
培养“卓越工程师”除了要掌握先进的工程理论知识外, 教师还需精通工程实践, 具备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素质。我们知道, 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集成性和创新性。工程素质是从事工程教育的工科院校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 它是工程意识、工程思想和工程方法的综合体现, 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所以, 教师的工程化实践经历是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中的关键。所以, “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 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 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 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也就是说, 教师的“工程化”过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须要件。
(三) 教育专业化
工程教师作为教师大类中的一员, 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 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和思维逻辑,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卓越工程师”的教师应该向工程教育专业化发展, 树立工程教育研究意识, 提高工程教育研究能力。教师要把工程教育理论的研究看成是自己的“专业知识”, 转变工程教师不做教育方法与理论研究的思维定式, 积极做一名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参与者、主导者, 并积极反思自己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 从中给予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需要的行为逻辑。唯有如此, 我国的“卓越计划”才能在专业化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才能卓有成效, 不然人才培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工程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 视野国际化
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 因为我们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就需要用国际工程人才的通用质量标准进行培养, 并得到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注册体系的确认。这就要求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必须是个国际化人才, 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首先, 教师不仅要掌握一种或几种通用的国际语言, 还要有多年国外研修的工程经验, 熟悉国外工程教育的体系和模式, 并能用熟悉的专业外语进行人才培养;其次, 教师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用国际化评价体系, 设计课程体系和重构教学内容, 能够将国际先进的工程方法、手段和成果用于我们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再次, 教师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能力, 能够参与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合作、组织学生跨国研修等,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我国工程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
当前, 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脱节是全世界的通病, 但在我国这个问题表现的更为严重, 尤其是工程教育的师资, 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缺乏在工程产业界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严重制约着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总的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重课内, 轻课外
理想的工程教育应当是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有机整合, 形成“从课内到课外”高度结合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通过课内外的结合教给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现在的工程教育依然保持着“填鸭”式、“说教”式为主的教育方式, 形成了被动教育的情景。参与工程教育的教师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内知识的传授方面,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认真科研、精心备好讲好每一节课上。很多教师甚至也不会放弃在课堂中把最前沿的工程技术成果告诉学生的机会, 希望能够把每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令人遗憾的是, 教师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自己仅有的那点“专业”范围内, 对跨学科、交叉性知识等综合性解决工程问题的涉猎很不够, 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工程教育仍没有摆脱重课内、轻课外的弊端, 不少院校的工程教育仍把课堂理论教学当作培养人才的头等大事严抓不懈, 却忽略了工程教育应该有的、更重要的课外仿真教学、工程创新思维训练、工程团队配合等教育内容。另外, 也由于这些课外教育内容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工资收入等关系不大, 很多教师既是有开展好课外工程教育的想法, 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 这不能不说是工程教育的遗憾。当然, 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那些以教学为主的综合性本专科院校里。但更令人遗憾的是, 在那些以科研为主的大学里, 工科教师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迎接各种评估等中, 教师们在各种压力之下, 连应该坚守的课堂教学也丢了, 很多教师根本就顾不上学生的课外工程能力训练。殊不知, 没有了“课外”工程教育的拓展, “课内”的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活力, 这样的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落空了。
(二) 重理论, 轻实践
工程是一种过程, 是一种将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集成过程, 它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超越纯粹的科学, 将工匠与学术有效融合,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世界上工程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 非常注重工程教育的实践性, 早已完成了从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行工程教育从学生培养到教师培养, 一直保持着“学问化”的传统, 注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 工程教师的选拔是从“校门”到“校门”, 大多数工科教师没有走出过校门参与工程问题解决, 对发现问题、解决工程问题存在先天性不足, 对工程设计、制度、运行、研究、管理等缺乏敏感性, 对工程实践的要求并不十分了解。因此, 工科教师本身就没有养成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 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 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另一方面, 我国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一般以理论为标准, 主要看发表了多少学术成果, 申请到多少科研项目, 等等。在此指挥棒之下, 不少工科教师就以做理论研究、出理论成果、教理论内容、育理论人才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把工作的兴奋点都集中在工程理论上了, 对工程实践 (包括工程试验) 提不起兴趣, 从而忽视了工程教育固有的“工”姓特点。这样就造就了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因“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不强”而得不到社会认可的现实。在国际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我国排列在最后一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工程教师的实践环节与能力的缺乏, 已经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
(三) 重学历, 轻能力
美国学者霍姆斯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法律的生命一直并非逻辑, 法律的生命一直是经验。”与之相似, 工程教育的生命更是经验, 而不是科学。应该说, 工程师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 在参与工程问题、直接接触工程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工程的那些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这是工程师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外部感知的深化总结。这种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就会成为工程师能力最核心的部分, 这些能力的获得对工程师毕生职业的发展来讲是弥足珍贵的。因此, 德国一般的工科大学都要求工程教师必须在工业企业中有五到十年的经历以获取工程实践能力, 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多地传授工程实践中的具体经验。可见, 在工程教育中, 这些实践能力根本就无法与硕士博士学位等同日而语, 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虽然学历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但近些年来“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风气席卷整个社会, 很多高等院校为满足这种社会风气, 在选拔工程教师的过程中单纯注重学历, 逐年提高工程教师的学历要求, 唯学历选人才。在很多高校干部的思想意识里, 高学历就代表着高能力, 在面对选择一个低学历的优秀工程师和高学历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时, 一般高校都会选择高学历的研究生作为工程教师。在他们看来, 选择低学历者作为工程教师是个很没面子的事情、在高校排行榜里也占不了优势。因此, 大量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补充到了工程教师队伍, 使工程教师变成了清一色的学术性高学历团队。“唯学历主义”不仅偏离了工程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质, 而且与工程师培养存在着先天的矛盾与冲突。我们不能不说这种慕学历虚名而不求能力实效的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是我国工程教育里面最大的败笔。因为学历只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证明, 与能否胜任工程教师完全是两码事。
(四) 重科学, 轻技术
工程教育在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知道“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体系, 两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用冯·卡门的话说, “科学”是探索已有的事物, 是发现问题, 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强调的是一个“深”字;“技术”是创造还没有的事物, 是发明、创造、创新, 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强调的是一个“新”字。可见, 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但是长期以来,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 “科技”是分不开的, 普遍认为, 技术就是科学的应用, 是科学的附属品。只要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就可以轻松地产生技术, 致使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 导致两者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协调。现实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重科学、轻技术趋势, 因而很多院校误把工程教育当成了科学教育, 高等院校对工程学科的管理等也是有“科”而无“技”, 这在工程师资队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里, 教师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 要探索“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最终教师个个都是学术理论专家或是工程学家。而在一些层次比较低的高校, 工程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科学普及, 与技术也没多大关系。另外, 还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队伍建设“去工程化”也非常明显, 最终很多院校的整个工程教师队伍没有一点工程背景, 这不能不说是个世界“奇迹”。来自“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组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超过90%的调查对象认为“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去工程化、弱化工程化是阻碍工程师培养的最大绊脚石。[2]
三、“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一) 回归工程育人理念, 增强工程集成意识
当前,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出现诸多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脱离了工程本身。早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活动, 要求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实际上来。为此, 美国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发布了《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等, 对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自此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要求回归工程教育实践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再加上工程问题本身的日益复杂性,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人士认为, 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一些工程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 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 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3]我国工程教育界也发出了加强工程实践、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吁。但是, 这些年来, 一些院校及教师还存在思想上的认识误区,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我们建议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 在让学生具有实用技能、创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之前, 首先应该让教师具备这些能力, 因为“只有高水平的工程教师, 才有卓越的工程师”。这就要求:首先、要转变工程教师思想观念, 让教师跳出“学科”和“科学”的思维, 用“整合”或“集成”的多员思想, 重建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做到教学目标与过程的集成, 在教学内容上知识与方法的纵向集成以及相关学科的横向集成, 理论与实践的集成, 从而实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其次, 尽可能让教师与学生组成团队参与真实工程问题的处理。工程问题本身的实践性要求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在真实 (包括仿真) 的环境中进行, 这样学生遇到的不仅仅只是工程和技术问题, 还有社会问题等, 学生在这种动态而又复杂的处理中学习, 会得到最为深刻的工程记忆。请注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完成思想的转化, 让学生成为主导者。学生针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判断等, 教师只是个“听从者”和“支持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教师完全可以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后勤人员, “听从”学生的安排。
(二) 深入工程实际训练, 提升工程实践技能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一直缺乏对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在这方面, 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工科专业的教师都必须有注册工程师的资质, 德国也要求工程教师有产业工作的经历和背景。2000年, 以MIT为首的一些世界著名工科大学在Nobel基金会的支持下, 开展CDIO (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 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推广,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工程实践的回归, 要求工程教师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工程师榜样”, 教师应该具有优秀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综合知识背景以及整体性思维方式。
为了改变职业教师大多数从校门到校门, 没有实践经验的问题。2006年9月,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我们认为, 这个制度对于解决我国高校工程教师“工程化”不足的问题同样适用。让工程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 是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 华北电力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教师“工程化”的战略, 提升师资的工程化水平, 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学校从工科教学的工程实践性特质出发, 依托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的优势平台, 与大型电力企业签订《教师企业“工程化实践合作协议》, 建立教师“工程化”培养基地, 实施“工程化”培养。学校派出的教师完全脱产在企业全日制工作, 实践周期为每人6个月。实践基地均提供良好的工程化实践条件, 安排最务实、最实用和最实效的实践工程, 让教师在实践中训练。实践期满后, 由企业组织专家对教师的工程化实践成效做出鉴定, 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依据。教师通过工程实践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和工程经验, 并掌握了工业企业的前沿信息、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等, 同时也了解了工程一线对学科专业的现实需求, 有效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三) 促进工程产学交流, 改善工程师资结构
促进高校和工业企业的工程产学交流是国际公认的完善师资队伍、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许多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与措施, 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的高校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就占到高校工程师资的半壁江山, 工程师资结构多元、丰富。这些兼职教师是企业工程的直接主导者和参与者, 也亲自参与过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重大工程项目。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且一般也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的“工程师榜样”, 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师的责任、能力和素质。
我国在推进产学合作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高校和工业企业的师资交流等有了一定的进展。一些高校开始有意识地着手改善工程教师队伍结构, 部分行业特色性大学的工程专业利用行业和工程优势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到学校来当兼职教师、主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学习等。来自企业界的工程师把各领域的前沿问题、带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研项目带进学校, 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之中,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他们还直接参与专业课程建设, 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等。
实践证明, 工程产学交流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 高校聘请企业工程师的作法给我国工程教育注入了巨大活力, 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交流数量少、频次低、开展的院校有限等, 与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师资交流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 我们建议:第一,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规范工程师资交流行为, 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第二, 高校开列专项经费, 对兼职工程教师等给与一定的工资报酬, 提高兼职工程师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第三, 给兼职工程师配备专门青年学术助手, 让企业工程师与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 实现双向提高、共同进步;第四, 构建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参与专业技术聘任等机制;第五, 强化育人全过程监管, 对企业工程师在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处理。
(四) 完善工程教师评价, 激发工程教育活力
教师是工程教育的组织者, 是影响卓越工程师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从事工程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目前, 由于我国高校评价体系错位, 重科研与理论研究、轻教学与工程实践, 致使工科教师的非工化趋向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剧。我国大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比较重视教师的科研情况而忽视工程实践的现象。如果用现有的“科研成果”等标准来量化教师业绩的话, 难免会挫伤这些教师的积极性, 最终使一些高水平的工程师、教授逐渐淡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视野, 卓越工程师培养终将会受到影响。因此,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 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具体而言, 我们认为还需要注意几点:第一, 高校要合理构建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科技成果奖励体系、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晋升体系等, 使之形成一个以实践化、综合化为核心的工程教师多元评价体系;第二, 改变目前教师任用资格和认定条件偏重学历的现状, 完善以工程能力为主体的教师选拔体制, 形成固定加流动、专职兼职结合、学校与企业交叉的工程化教师队伍;第三, 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要符合国际标准、获得国际认可, 首先就要求工程教师要具备跨国工程交流、多语种授课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要加大工程国际化评价权重, 督促教师学习和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成果, 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第四,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将工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按照合理的比例纳入教师评价当中, 找出教师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注释:
[1]吴志功, 陈溪.美国“2020年的工程师”教育计划特点分析与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Z1) :110.[2]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44
[3]江安凤, 吴锵.回归工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4) :8.
责任编辑:云蒙责任校对:张小萍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27“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师资专业化问题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国家确定的重大改革项目, 对工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知识综合化、技能工程化、教育专业化、视野国际化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 制约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因此, 建设一支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工程化”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这需要我们明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回归工程育人理念, 深入工程实践训练, 促进工程产学交流, 完善工程教师评价。
P35论南科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因素
南科大提出自主招生、去行政化、世界一流等改革与发展目标, 这需要勇气。但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南科大在筹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五个关键要素, 即科学发展趋势、系科创始人、工作条件、简单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学文化。
主题词:南科大;世界一流;系科创始人;制度体系;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2) 05-0035-04
P39高职院校后勤服务数字化建设探析
数字化是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提高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围绕学生住宿、餐饮、消费等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 整合建设队伍和资源;坚持需求导向, 立足解决后勤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坚持集成共享,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坚持校企合作, 提高后勤服务软件的建设和维护水平。同时, 要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平台或者一卡通平台等来实现后勤服务保障软件系统的集成。
关键字:后勤;数字化;集成共享;一卡通
“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
(责任编辑:王祝萍)
【“档案局专业继续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06-10
档案局2011年档案工作计划08-03
档案意识教育07-31
档案局工作计划08-22
本科教育档案建设07-19
教育培训档案06-09
高校档案教育功能06-17
档案教育的延伸06-25
档案学教育09-24
档案高等教育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