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培养论文终稿

2024-05-22

论人才培养论文终稿(通用8篇)

论人才培养论文终稿 篇1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国际商学院 张梦莎 200806070

第一部分:简述恩格斯在各章中论述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

首先,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的哲学,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命题进行了剖析,得出结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即,肯定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

接着,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一方面,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包括领域的空前广大,以及黑格尔在其中阐发的思想;另一方面,指出了黑尔格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及其所导致的哲学保守性。由此,恩格斯得出了唯心主义不能将辩证法贯彻到底的结论,指出要寻找与辩证法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亦即之后提及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解体后出现的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同时指出他没有战胜黑格尔的哲学,是因为他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在抛弃了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第二章

首先,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派别。

接着,恩格斯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只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却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局限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使“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

最后,恩格斯在施达克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问题上进行了批判,并明确表示,划分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

第三章

首先,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指出其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而根源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一,将客观事物过分神圣化,其所言的“宗教”是抽象的、观念的产物。第二,否认宗教的历史性,颠倒了宗教与历史的关系。

接着,恩格尔列举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并针对其中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第一,其伦理观的基础是抽象人性论,这是其伦理观的根本错误。第二,鼓吹抽象善恶观,未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第三,推崇抽象的爱的道德论,使其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最后,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反对对抽象的人的崇拜,而提出要把现实的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

第四章

首先,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形成了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结合。

接着,恩格斯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方面,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强

调对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考察。另一方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终因,经济基础决定国家与法律,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最后,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伟大意义。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第一章: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首先,恩格斯指出,“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这个命题是由黑格尔的思维方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而黑格尔本人并没有作出这个结论。由此,恩格斯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接着,恩格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阐述了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源是唯心主义思想。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在历史中,再返回到自身。也就是说,他将“绝对观念”视为世界本原。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则证明了这种“绝对观念”的彻底形成。也就是说,“绝对观念”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一个已经达到了的终点,它意味着认识的终结。这显然是一种绝对的教条的哲学,而黑格尔本人却在《逻辑学》中一再强调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由此,恩格斯推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矛盾是恩格斯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为出发点所推出的,即恩格斯以逻辑推理作为实践的手段,推出了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相矛盾的结论。也就是说,黑格尔的理论没有经过自身实践方法的检验,说明了黑格尔哲学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不相适应。

最后,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包含领域的空前广大,高度评价了其辩证法思想,并表示要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唯物主义思想。

2、第二章:恩格斯是如何分析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属于“纯粹的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对此观点表示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其片面性。如费尔巴哈自己所言,“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是,我认为它不是生理学家、狭义的自然科学家如摩莱肖特所认为的而且从他们的观点和专业出发所必然认为的那种东西,即大厦本身。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对此,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在这里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不仅如此,他还把唯物主义同它的一种肤浅的、庸俗化了的形式混为一谈”。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只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却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能够认识处于绝对静止状态下的事物,而不能将其放到历史之中,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只关注到空间的维度,却忽略了时间的跨度。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完整的,与唯心主义的决裂是不彻底的。

接着,恩格斯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阐述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来解释一切现象。造成这种局限性的部分原因是,18世纪的自然科学中只有固体力学,而化学、生物学尚未成熟。

第二,形而上学性。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仅肯定事物的发展,而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这种局限性的存在,一方面缘于当时风行的形而上学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另一方面缘于地质学、胚胎学、植物和动物生理学以及有机化学在当时尚未建立。

第三,唯心史观。即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

缘于对当时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恩格斯在分析论述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时候,特别注意指出了导致局限性存在的客观因素。这种分析是符合实际的,同时,这使得其论证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体现出物质的第一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发展进步的思想。

最后,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说,“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问题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而且认识到了事物在历史中不断前进发展的变化规律。

3、第三章: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恩格斯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的?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人(包括他自己)是抽象的;

第二,“恶”等于绝对的“坏”;

第三,人们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是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又是爱!),这就是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它一切准则都是从中引伸出来的。”即,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准则是“爱”。恩格斯对“爱”的理论的批判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个人而言,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正如恩格斯所言,“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会对己对人都有利。他的这种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费尔巴哈忽视了追求幸福的对象和手段,即物质条件,这是从抽象的人而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第二,对于他人而言,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平等的绝对的权利,是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的。对此,恩格斯通过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例证,阐发了“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的观点,不仅强调了物质的第一性,而且指出了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具体而言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权利在不同阶级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此外,恩格斯还按照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观点,以证券交易所的情景为假设,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残存的唯心主义思想及绝对化的观点使其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论人才培养论文终稿 篇2

关键词: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中西医

2009年国家首次授予30多位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为“国医大师”, 平均年龄85岁, 仅有19位亲临颁奖现场, 其余均因体弱多病而缺席。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 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近年来, 中医人才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正在不断进行中医教育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通过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闪光点”, “投石过河”摸索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发展我国现代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 现分析如下。

1 古代医家的成才之路

1.1 师承教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历数古代著名医家诸如战国名医扁鹊受师于长桑君;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学于公孙光及公乘阳庆等[1]。通过师承授受弟子可潜移默化先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随时记录整理点滴心得体会, 集涓流而成大河,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出现历史上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名医纷涌;重要的是能使名家可传、名方可使、名药可用, 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1.2 世医家传

“医不三世, 不服其药”, 世医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知识经验均有一定的储备。再加“医者生存”大量祖传秘方或传男不传女等, 使集几代医学精华于一身的大家辈出, 但也一定程度限制阻碍传统医学的发展。南朝通释、道、儒教的陶弘景出生于世医之家, 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等均颇有造诣。他别具慧眼, 从人文哲学的高度和自然科学的总体视野来研究思索中医;其撰写的《本草经集注》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本草学。其他代表人物有明代医家薛己、张景岳、李时珍等。

1.3 自学成才

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勤奋努力成为医学大家。一类为“儒医”, 其学识丰富, 颇有文史功底和良好的自身修养, 具备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其中不乏有家人和本人有疾之苦。代表人物北宋丹溪“自幼好学, 日记千言” (徐春甫) , 文章词赋, 一挥即成。因母病有志于从医;后因理学之师疾弃儒业医, 是一位先医后理再医的儒医。丹溪的理学经历, 对其医学思想的形成, 产生深刻影响。代表人物还有晋代皇甫谧、清代吴瑭等。还有出于个人兴趣或是抱着“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的志向, 如唐代孙思邈、明清时期王清任等。

《黄帝内经》道“非其人勿教, 非其真勿授”、“得其人乃传, 非其人勿言。”历代名医慎重择徒, 不仅传授知识, 注重学生智能、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还对其自身素质方面有严格要求。张仲景强调医学“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阳泉曰 “非聪明理达, 不可任也”。“医者,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医乃仁之术也”, 可见合格的医学人才首先要有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 又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大道内化, 大医方能精成。得道不止于知道或闻道;最重要是将道内化其身, 才可在行医与生活处于自然状态。古今名医大家无不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具有较高的声望与知名度。

2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中、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在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目前, 中医大学生从小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其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传统中医相比较, 不仅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差异, 而且也存在着东方与西方类型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以期遵循中医学学科特点, 不断推进高等院校教育结构调整, 完善教育体制。

2.1 师承教育

由政府出面组织“一对一”拜师学艺开始, 产生如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等一系列现代高层次师承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选择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方式, 整理、总结、继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临床诊疗技能, 从而成长为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临床人才[2]。许多中医药院校也改革教学回归传统, 将师承教育纳入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师承 (导师制) 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项目, 即在总结师承教育、老中医工作室、“少年班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基础上, 用师承方式进行中医药传统特色知识与技术的教育, 以积极探索出适用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师承 (导师制)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途径。

2.2 中医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

中医本、专科院校教育是目前我国中医教育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 其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3]。其标准化的培养方案、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的师资力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很好地适应了规模化、规范化培养中医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的中医人才由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易于接受中医基础理论而成长较快,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于中医学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经过5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人才特殊的成才特点决定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不能照搬西医的教育模式。

2.3 中医毕业后教育

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毕业后教育是针对住院医师进行的专业培训。主要临床科室轮转与专科相结合方式对职业道德、临床实践和专业理论进行系统培训, 是以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初级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主治中医师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规范化培训, 一般在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科研和带教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进行[4]。在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中医继续教育

中医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教育的继续和延伸, 对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 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5]。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已初步形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职进修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函授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体系。根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

(1) 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主要指中医学研究生教育, 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是建立在中医学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 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中医专门人才和发展中医学学科的双重任务。它包括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两个阶段。鉴于临床中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和发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经验, 中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和科研训练;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技能为主, 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两者在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上都各有侧重。

(2) 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是建立开放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实现层次多样化、学习对象广泛化, 管理体制向着增强弹性、宽松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以完善中医在职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临床诊疗技能为目的。教育方式多采用进修教育、各类培训班以及学术交流会等。

3 对现代培养中医人才的启示

通过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回顾和现状比较, 结合中医自身的特点, 历览名医大家的成才之路, 虽有不同, 但还是有很多的共性。中医人才的素质水平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 (主要包含家庭、学校教育环境、政府及其他社会因素) 赋予时代特征, 处于动态调整中;而最关键却是个体自身的勤奋努力, 包括较高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临床实践, 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社会适应力等非智力性心理因素, 对素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给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提供许多启示。

3.1 研读经典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是中医学的根, 正是其根正, 赋予中医学两千多年不竭的生命力”[6]。中医经典医著中蕴含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只有反复学习经典医著, 不断感悟、领会, 才能逐渐建立起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树立中医的坚定信念。张仲景在《内经》制方理论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著成被誉之为“方书之祖”、“群方之冠”的《伤寒杂病论》。近代在中医领域有成就的医家无不重视四大经典的学习, 读熟、背熟, 还注重理论研究, 灵活运用。深刻领会和重点掌握相应的经典课程, 乃至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发展创新都将获益。邓铁涛等老一辈中医学家殷切呼唤 “大温课、重读典”, 这是根治中医学术滑坡的一剂良药。同时端正学风, 教学相长, 倡导感悟经典, 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7]。

3.2 早临床、多实践

虽然中医理论抽象和临证灵活, 中医学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经验的获得或理论的升华均建立于临床实践基础之上。临床实践中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不断总结间接和直接经验。学生初步学习基础课程, 尽早进入临床, 并在临床见习、随师临证时增加临床课程。通过广泛接触病人, 加深疾病的认识和对各门课程的渗透理解, 激发其学习热情, 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提高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

3.3 中西医结合 融会新知

中医要发展, 创新是主题。中医学许多理论与观点包含着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内容。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及医学先进技术相结合, 在继承中求创新发展, 敢想前人之未想。西医重基础, 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分期与分型相结合, 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 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 借鉴现代医学各种检验, 从宏观到微观地认识疾病。分清中西医各自的内涵和特点, 正确认识二者理论体系不同, 方法各异。中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西医所不能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努力使中医理念与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医学模式相适应, 这样才能“大有作为”。

3.4治学严谨淡泊名利

严谨治学和正确科学思维是新时期高级中医人才治学做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勤学求训、推陈出新, 即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在具有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基础上, 批判性地吸收, 去伪存真, 综合判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医乃仁之术”是中国的传统医德修养标准, 也是现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医生本着为病人着想的思想,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审证明辨, 掌握要领, 药到病除。大多数名医成名不仅医术好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因此,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以德为先, 树立“一切从病人出发”的观点, 才能提高中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4结语

勿庸置疑, 现代教育为中医人才培养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 大批中医人才充实到中医药事业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弘扬和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 尤其在其发展过程中, 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广大中医工作者应该充分吸收古代医家的思想, 注重自身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客观认识自我, 借助多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条件, 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 为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红蕾.从中医师承教育看教育体制创新的另一种可能[J].理论界, 2010 (9) :169-170.

[2]王国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 :8-10.

[3]苏博, 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42-278.

[4]严世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

[5]方华, 宋咏堂.继续医学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20) :3199-3200.

[6]董正华, 赵天才, 杨轶.强化经典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 :9-11.

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篇3

到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影响,但是我国的工商管理人才目前还缺乏一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等能力。为了增强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工商管理类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1 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现状

第一,对于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面向社会的需求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最终的目的,但是目前的专业课程教材由于内容陈旧而缺乏实际应用性。此外,由于整个教学过分重视理论,从而造成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目前,很多人一提到工商管理人才,就立马将其与企业中地位较高的高级管理人才联系在一起,这种错误的思想限制了实际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三,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具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照本宣科的讲解,最终使得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 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的改革定位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必须对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想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调整专业学科和课程。我国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专业设置调整,在学科内容老化以及专业课程面过窄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转变思想观念、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社会认可度和自身改革方案的创新和实践等作为教学改革的难点,只有统一思想观念、具备物资条件以及适应中国国情和校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独有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完善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育人方式。

3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大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个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这些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历以及意气风发的斗志,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多数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高校应当让这些年轻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来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

第二,因材施教。从古至今,因材施教都应当作为教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但是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年复一年的重复一个教学计划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千篇一律。但是中国高校进入21世纪后进入了教学改革时期,此时期最大的两点就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学分制并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重庆文理学院自从2003年升本后推出学分制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以下三大特色:首先,为了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实施合理的选课制度;其次,对固定学制进行改革,适当的延长或提前学制;最后,实施严格但是又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重修和重考制度。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确保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工商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一定的创业能力,高校应当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相关政策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同时按照地方经济和企业的要求安排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首先,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和创业条件。学校应当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有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创业培训以及创办微型企业的活动来培养他们创业的意识。其次,为学生的特长搭建成功的阶梯。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应当专门指派教师带领、培养有特长的大学生,为其取得成功做好铺垫。此外,对于应用能力突出的大学生,还可以鼓励其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最后,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渠道。如:根据高校一些特殊学生的特点推出主辅修和创意、创业培训制度。主辅修制度为学有余力的在校大学生开辟了一条获取复合型知识的渠道;而创意和创业培训则通过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

第五,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想着找一份安定以及收入可观的工作,很少有自己去创业的愿望。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工商管理的工作教育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第六,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多学知识以及更多的牢固地掌握知识是传统教学的主要观点,但是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相比牢记知识而言,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和学习的方法,因此,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和整理概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管理。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逐渐细化,因此,高校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应当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细化,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设置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

第七,加强实践教学。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如果仅实施课堂教学,就会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第一,通过学校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实习合作。要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要落实实习基地,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多方渠道加强与各个企业的联系,从而增加工商企业管理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为大学生日后毕业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丰富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安排其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来从事工作的方向,还能够让大学生看到日后的就业压力,从而更加努力认真的学习。

第八,加强思想和道德的培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想长期发展下去,一个企业更看重一个人的道德、思想和品质,因此,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培养,对其以后在社会寻求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当代中国,坑蒙拐骗、缺斤短两、掺加造假以及以次充好等道德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为了树立良好的性格以及社会责任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此外,只有拥有健康思想的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样关键。

4 结语

随着企业经营国际化的逐渐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总之,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从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者应当对教学改革做出大胆的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孙忠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4]陈龙.浅析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0(06).

[5]詹子平.论新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6]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述职报告-终稿 篇4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09年是公司成立后开局的重要一年,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积极开拓,按照山西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积极科学化、市场化、民主化的运作,采取了精心革新,细致调整,转机建制等一系列得力的举措,赢得了开门红,迎来了新旧交接平稳过渡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之际,我有幸亲历并承蒙山西公司各位领导的信任,受聘为公司经理,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整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新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1、树立好“角色”意识,当好上级“配角”、演好公司“主角”。作为公司的经理,严格按照山西公司的授权与经营管理范围,带领员工队伍围绕山西公司下达的工作计划指标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规章为支撑,积极谋划公司的营销策略与发展蓝图,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与奖惩机制,并想方设法地开动脑筋,锐意进取,拓展市场,完善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工作,并积极向山西公司报告与负责。

2、加强自身建设,贯彻“以德治企”的人本管理理念。做好人,才能做好做强企业。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一面旗帜,起着领头羊的指引作用。一年来,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严要求自己,坚持以企业“经理人”向顾客负责任的积极态度,矢志不渝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努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用积极、健康、饱满的热情与工作态度来引领班子、带好队伍。对公司一切事务我们坚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平常讲人格,以此树立公平、公正,平等的管理氛围,让一切有用人为公司所用,为公司奋斗。

二、以人为本,身体力行,培育团结、和谐、高素质的工作团队

1、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按照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积极倡导建设学习型单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培训方式,使在岗位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员工愿学、乐学、好学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企业整体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得到全面的快速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坚持“以德为之,以情动之,以行导之”的管理原则,不断提升自身及班子的标竿作用。在企业中,我们积极寻求建立科学的人际工作关系和处事方法,要求管理层在对待员工时,要用“德”立身,用“情”沟通,用“行”示范,让员工们时时处处看得见,摸得着,想得通,从而有效及时 地化解工作出现的矛盾与隔阂,并积极培育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纯洁员工队伍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合力地完成公司的计划与任务

三、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整合企业各项工作,做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1、加速企业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围绕山西公司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改进工作作风,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创新实干、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截止2009年11月30日,运城分公司销量完成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量0万吨的0%,同比提高0%,按进度完成0%;完成销售收入0万元,销售成本0万元,实现毛利0万元;单站日销量0吨,同比增长0%;职工收入较大幅提高,安全生产实现无事故、环保无违规、新闻无危机、资金无违纪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四、坚持党性原则、做到廉洁自律

公生明,廉生威。在思想上,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能够始终不渝的坚持党性原则,与山西公司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做到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组织,在工作中,本着“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勤勉工作,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在生活中以《廉政准则》及党的《两个条例》等文件精神要求自己,身 先力行,率先垂范,围绕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患于未然。一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和我本人未出现任何违纪现象。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经理能和这样的团队共享成果甚感荣幸和自豪。然而,冷静总结自己工作、理性感悟自己的角色,我深知自己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离上级领导的要求与企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帮助加油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差距;表现在对各项重要工作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措施落实到一线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隐患;表现在与加油站一线员工的沟通不够,对员工合理的需求不能及时的引导和解决,对员工出现的思想矛盾不能及时的发掘,对员工中发现的不良风气不能及时的指正,对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上的细节关心的不够,以至于员工对领导、基层对机关还存在怀疑甚至不满的情绪;以上这些工作中的缺点都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突破点。我决心一定做实抓好。

法理论文 王权(终稿) 篇5

----以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为例

王 权 1211240066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日趋突出明显化,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养老的需求,老年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国家与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太小,保障水平与覆盖面偏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缺失及管理效率低下和农村农民自身的认识落后性与思想的传统保守性是致使这个严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①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提出按照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1月发表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中指出,我国已按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搭建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水平②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一、出现的问题

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在贯彻落实建设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按照“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向农民收取社会养老保险金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值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排斥并拒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情况。文化程度不高,参保意识有待增强,大部分农民简单地认为只要拥有土地和家庭,就有了基本生活保障,不需要社会保障,“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绝大多数农民不愿意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养老是国家的事,应该由国家财政统一负责,再就是由于缺少相关部门的合理及时的解释为什么2011年收取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是每人50元人民币,而2012年收取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竟是每人100元人民币,本来收入就很低,基本上没有积蓄,具有强烈小农思想的农民私底下就开始启动自己的“小九九”得出是不是日后每年收取的保险金越来越多,照如此下去岂不是没完没了,因此农民参保时拒绝缴纳保险金。还有一部分农民思想很狭隘,并抱有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真实意义所在,考虑到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是如此的遥远,自己有极大活不到那一天的可能性,所以宁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掉应该 ① 李乐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载《商业研究》,2012年4月,总第420期,第194页

② 严万能:《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曲靖师宗县为例》,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69-02 缴纳保险金的那部分钱来改善生活享受生活也不缴纳保险金。其中不乏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观望心理。

(二)由于政府财政资金的不充裕,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相结合的设想与原则很难被予以贯彻,最终转变成农民自己为自己的养老而提前储蓄而已。负责收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机关单位及其相关行政人员迫于完成对上级部门下达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取指标,在一开始时按照自愿原则向农民进行保险金的收取,之后采取对农民进行比较有耐心的说服和劝导,直到最后不得不直接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法(其中不排除一些非法)向“钉子户”农民强迫收取保险金,如采取对不按期足额缴纳保险金的农民进行拘留或不予办理一切类似为学生助学贷款开具相关证明等手段。总之,基于对参保率的片面追求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由此可想而知,如此极端的做法不仅激化了农民对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厌恶感,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相反可能会致使农民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与抱怨程度进一步升温,就此形成一个既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又不利于农民养老保险的恶性循序。

(三)由于各项制度的不完善与不健全,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根本属性。致使农民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自己的好处与实惠;缺少相关的监督机制,致使在收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过程中的各项行为很难得到很好的监督与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也没有行政法规,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执法监督的力度;缺失涉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立法,实施制度仅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加之政策缺少连贯性,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就带有随意性,致使农民的相关权利很难得不到法律上的维护与保障。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立法、政府强制组织实施,正在实施的《基本方案》规定政府组织、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没有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难以形成制度。

二、对策与意见

鉴于以上出现的现状与问题,笔者总结出一下几点对策和意见:

(一)把大力宣传新农保作为加快其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的保积极性。对广大农民来说,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政府应当作为主要的宣传角色,在养老保险的推进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积极的宣传,耐心地向民进行讲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好处,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并且要大力宣传政府对养老金的让利、让税、补贴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广大农民参保。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宣传,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①

(二)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工作。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和实现,① 段赵清:《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3期,总第149期,第100-102页 需要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有的放矢地对权利享有给予制度性的确认、支持和保护。纵观国外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大都是相关立法先行出台,如日本的农民养老基金法、德国的农民养老保障法,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立法问题,加快立法进程成为推进新农保试点与实施的根本保证。建议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同时,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条例》等与之配套的法规性文件,而且要把农民普惠制养老金制度写进条例中,以法律的强制性保证这项惠农政策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尽快将农村社会化养老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①

(三)完善和加强农村养老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其保值、增值②,同时对农村养老金的来源进行改革,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改革农村养老金的来源,加强政府对农民的自主,以减轻农民的负担。现行的农村养老金主要有农民个人存入款作为个人账户的来源,这种方式突现不出政府、集体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补贴,非但吸引不了农民参保,还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此政府应推行优惠政策,对农村养老金实行让利、让税、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加强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任度。对极其贫困地区,由于农民连自身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政府或社会团体可以举行募捐,将募捐所得部分作为他们的养老基金,以保证其老年生活。

(四)把加强政府新农保服务工作、提高农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加快新农保发展的重要依托。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对政府新农保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高是其对养老保险参与度不足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我国农民对养老保险的信任度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政府必须加强新农保的信息化建设、服务网点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农民的满意度和信任度。③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遵循强制性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性规定,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稳定的财政基础;并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分担比例、运用以及管理也要用法律进行规制;二是对农村社会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④

(五)把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和完善相关制度作为加快新农保发展的重要前提。尽管在实证结果中农民的家庭纯收入对参保意愿是负相关的,但这是由于新农保刚刚开始实施、缴费设计还不完善、保障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造成的。收入较低的农民没有能力支付参保费用;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现有的养老保障水平没有吸引力。因此,只有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只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才能

⑤吸引农民选择更高的参保缴费档次,保证新农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① 许建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载《河北法学》,2012年1月,第30卷第1期,第196-199页

② 许佳佳,刘鑫桥《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载《商业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394期),第23-25页

③ 杨丽,王明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昆明农村的调查与分析》,载《经济问题》,2012年第6期,第25-29页

④ 吴传玉,张朝强,赵有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与问题反思———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调查研究》,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53-54页

大论文(终稿) 篇6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0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建议》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但文件中并未对此提法做出明确的群体界定。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初步研究可以得出对此概念的基本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拥有农业户口的、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务工农民,目前全国大约有1亿人。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步入老年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在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诸多贡献的同时,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减少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及时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总人口约28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92万人。近3年内牡丹江市总人口增长近10万,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7年初,牡丹江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牡丹江市市区人口突破100万的目标。自2007年以来,随着牡丹江市进一步进行市区区划调整和放宽落户政策,牡丹江市市区人口数量仍在不断攀升。据牡丹江市计生委统计,截至2008年底,新市区人口数量(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为84万余人,而2009年年底,新市区人口数量增加到91万余人,到了2010年年底,市区人口数量已增长至92.4万余人。牡丹江市公安部门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情况,截至2007年底,牡丹江市市区户籍人口数量为79万余人,至2010年底,牡丹江市市区户籍人口为88.9万人(含五林镇、磨刀石镇和海南乡)。对此,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牡丹江市市区人口数量的急速攀升,除了受区划政策调整、落户政策放宽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牡丹江市市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牡丹江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大,这是外来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预计,未来几年,牡丹江市市区的人口数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牡丹江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它是一个伴随着各种城市化因素和条件的逐步完善和实现的渐进过程。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一样在城市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具有农民的身份,被称为农民工,但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环境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所以其打工的目的与父辈也完全不同,这具体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城市化诉求,他们渴望自己能成为城市人,享有与城市人同等的居住权、身份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目前,牡丹江市实现城市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还不具备。在城市还处于没有做好接纳的各种准备的阶段,城市却面对有着强烈城市化诉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出现,此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心理预期与城市的接纳程度之间的矛盾就会愈发突出,而由此滋生出的犯罪问题,必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声音,严重影响着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成为目前我国犯罪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进行探索和分析是犯罪学当前探索研究的毋容置疑的任务。

本文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群体界定、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概括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的全貌。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人居住于牡丹江市,曾就读于省警校刑事侦查专业,学习积累了相当的关于犯罪侦查学、公安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毕业后参加公安工作,在一线基层工作多年,对于农民工犯罪状况具有很深的了解,对新一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比较关注,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存在很深的忧虑。因此,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由于其犯罪的普遍特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社会危害性大,本文希望通过立足理论,对牡丹江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理论和实际研究,找出影响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和重新犯罪,减少其社会危害性。

(2)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经济损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事实的存在,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研究,进行犯罪预防,以达到有效维护本地区的经济财产安全的目的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

(3)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开辟途径。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诉求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推进的过程,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就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本文通过研究提出建议,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很重要的意义。

(4)为其它地区研究、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供借鉴。通过对本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原因的研究,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这对其它地区研究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2.2研究意义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和减少农民工犯罪问题,而农民工犯罪率的下降,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城乡的协调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的农民工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 变化趋势也很明显, 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任重道远,但是面对突出的犯罪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却很不完善。在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问题的今天,有必要形成社会各种力量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合力。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可以更好的了解其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以及全面提出解决对策。加深这一研究,是社会和谐和安全的共同要求,它对于创建牡丹江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牡丹江市和其他地区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为研究流动性很强的移民群体的犯罪现象提供了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国外的心理学在19世纪就起源并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20、30年代,传统心理学进入繁荣时期,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法学家的投入有力的推动了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并把研究扩展到研究犯罪预防和对策方面,使得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为研究流动群体、移民群体的犯罪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犯罪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使国外的研究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国外针对移民群体的犯罪现象有较多的研究,这个群体就流动的状态来讲与我国的农民工是相同的,通过对其研究动态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生活状态都不够稳定

生活都处在变化或动荡之中,都没有真正在移入地扎下根来。因为受到排挤、歧视,在就业、安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2)面临如何融入新的社会的问题

由于移入地的环境要好于移出地,因此,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美好的前景,他们都渴望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都希望及早得到新群体的承认,而融入到新的社会中,成为他们的一员,从而彻底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正是因为这种高期待带来的落差,导致了报复、宣泄型犯罪活动的形成。

1.3.2 国内研究动态

鉴于第一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建立在第一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基础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减少犯罪带来的各种危害后果,降低打击犯罪和改造犯罪的成本投入是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根本所在。各国从对犯罪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中提出了对许多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现状研究,内容也相对丰富。

从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总结的众多文献来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方面

虽然国务院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率先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但是并未就其做出群体界定。而社会研究虽早于政府层面进行,但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界定也并未得出统一观点。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群体界定也没有统一观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检测报告,全国农民工数量约为2.3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 1.5亿人,年龄在16岁~25岁的占41.6%,26岁~30 岁的占20%,这部分农民工属于年龄在16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的群体。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称其为“新生代农民工”。国内对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林彭(2008)等人通过抽样调查了上海市年龄在 16~26周岁、来自外省市且户籍在农村的服刑劳教人员,并在其研究中指出这部分服刑人员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罪犯;孙璐(2008)则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岳平(2008)则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指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进入城市以谋求生存发展为目的的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明确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孙笛、杨青玖(2012)在研究中指出,所谓农民工,简单地说就是进城务工的劳动者这是一个身份加职业的称谓,即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或农业户口,职业却是产业工人,工作和常年居住的地方是城市或城镇。

总结可以得出,农民工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农村户口;(2)长期工作在城镇;(3)主要以非农业生产作为谋生手段。只有以上三个条件完全具备,才可以被称为农民工。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分类,总结学者们的研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观点以时间及个人因素为标准,分为旧生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第二种观点将农民工分为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三类。若仅从社会学的角度区分,三类说更为细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但三类说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年龄和外出务工时间上存在差异外,并不存在明显的特征区别。基于此,笔者采取二类说,将农民工群体分为旧生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两大类,相应地在农民工犯罪人之中也就形成了旧生代农民工犯罪人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人。

(2)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征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征在诸多研究中都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林彭等人(2008)、李锡伟(2010)等众多学者都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诸多特征,包括行为、团伙作案、文化程度及年龄、目的性等方面的特征。他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具有文化程度低、年龄主要在25岁以下,通过团伙作案,以图财为主要原因、发泄及报复等为目的,同时伴有暴力倾向及流动性大、随意性高,犯罪多样化等特点。

除此之外,由于地区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正在出现很多新的特征。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具有低龄化的突出趋势、同时性犯罪增多。

陈美珠在《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解析》中提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呈现多样化,表现在出现了扰乱经济秩序、金融秩序等影响更加广泛、危害更加严重的犯罪。

(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方面

李福芹(2010)在研究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有:

(一)社会生存空间缩小。从制度、社会组织或他人处获得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有限,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约束力的缺失。社会联系纽带的松散和破裂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缺失。个体信念的丧失,价值观的扭曲和劳动技能缺乏;

(四)社会生活中预期目标和手段之间的不和谐,即社会期望的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挫折感和压力的增加。

王晓霞(2011)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分为:

(一)社会歧视和贫富悬殊导致其心理失衡;

(二)家庭教育与情感联系缺位;

(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技能缺乏及心理承受能力弱;

(四)由于受教程度低导致的社会保障缺失、维权意识淡薄。

李锡伟(2010)在研究中中将诱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因素归类为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冲突因素、制度和管理因素等几大因素,有效的阐述了其多发的根源所在。

(4)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解决对策方面 甄万和在《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解析》(2011)中在司法角度提出,第一,要采取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法律措施,完善立法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第二,加大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第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第四,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第五,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王志红在《论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2012)中基于犯罪学的视角概括出:1.增大犯罪困难。2.增加犯罪风险。增加犯罪风险目的在于通过采取“技防”的防范措施增大犯罪人被发现、被逮补的几率。3.减少犯罪收益。作为“理性犯罪人”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体在权衡犯罪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他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选择。王小霞在《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及防控对策》一文中指出,(一)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国民待遇平等;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正;

(三)健全法律保障机制,保护合法权益;

(四)拓展沟通渠道,消除城市歧视;

(五)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等系列观点。

1.3.3 研究动态评述(1)理论方面

我国对犯罪心理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是犯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出现则比较晚。我国的犯罪心理学形成和发展于80年代初期,与外国相比起源较晚,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一方面一直坚持以正确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另一方面又坚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发展尤为迅速。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犯罪心理学还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需要认真研究的东西还非常多,理论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为我国的犯罪研究及预防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方面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角度也较广泛全面,已经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但理论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界定仍不是很明确,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影响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情况,因此,及时有效的进行追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目前,学者们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省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及政策也存在不少差异,为了有效预防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不同环境进行研究,找出其共性及个性,结合特殊性进行预防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本文即立足于此,进行研究。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给出建议的基本思路,并安排论文结构。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总体概括牡丹江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现象,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状况、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介绍本文将用到的各种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进行理论分析与介绍,阐述各种犯罪现象在理论上为何种状态,以及如何界定等问题。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导向。

第三章简要介绍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现状、特点。第四章阐述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象出现的根源,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其发生的原因。

第五章是建立在前一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实际情况以及提出的问题,提出针对预防和解决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是整篇论文的结论与展望,即对本文内容的总结和以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的说明。

1.4.2 研究方法

运用经验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及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调查,对牡丹江市外来农民工犯罪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转型、管理机制、农民工的角色转换等几个不同角度对犯罪成因深入剖析。最后相应地提出对策建议,归结到改变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平息文化冲突,调和城乡关系;最终定位在城市政府部门如何务实地制订措施,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上来。如何以人为本,从服务政府的角度出发,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切实解决城市农民工的民生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治安管理问题。

其中将使用到研究方法有: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收入差距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时段农民工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异同找出原因。

(3)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各城区公安局接案与办案统计,对近几年发生的农民工犯罪案件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各种案件性质,作案动机,作案时间,地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4)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按一定规律输入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用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排序,统计问卷中被选中项占同类调查对象人数的百分比,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5)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犯罪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的学理分析,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重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现有农民工犯罪的数量和程度变化趋势的实例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和概括,运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提炼出降低农民工犯罪的几率、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理论基础 2.1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8到25岁、具有农村户口、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工作的外出务工青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现今农民工的主流群体,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农民工,有专家学者把新生代民工的特征归纳为“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2.2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

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和研究犯罪人的行为和心理,从而探索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预防、打击犯罪和改造犯罪服务的一门应用心理学科。它是一门侧重于介绍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不仅对于犯罪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预防和和减少犯罪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犯罪心理的产生、与正常心理的区别及表现特征、影响其形成的因素等都是犯罪心理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犯罪心理的产生

犯罪心理的实质是客观现实的不良因素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犯罪人主观能动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制度也不尽完善,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人们的经济水平、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别,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管理措施还无法跟上,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是诱发犯罪心理的不良因素。犯罪人在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支配下实施犯罪活动,同时又在犯罪活动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消极心理,逐渐形成犯罪人较为明显的、消极的某些心理特征。(2)犯罪心理的主要特征

犯罪心理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包括需要和动机特征、认识特征、情绪情感和意志特征及个性特征四个方面。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犯罪人在需要结构、性质及满足的手段方面存在反社会的特征。其需要结构畸形发展,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状态;其需要满足手段具有违法性。

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具有违法性、复杂性、发展性等特征。犯罪人的认识特征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认识及观点,包括错误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错误的法律意识、反社会的犯罪观等;其认识具有很强的偏激性;认识的能力比较低下。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比较低级;情绪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明显;体验积累了很多的消极情绪。其意志方面的特征表现为:自制力差,经不起犯罪的诱惑;存在很大的盲从性;存在很大的习惯性犯罪心理;意志具有两极性,在实施犯罪时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在悔过自新时则相反。

犯罪人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能力及不良的性格方面。(3)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犯罪心理主要在主体自身的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

主体自身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与性别、遗传与体质以及个人的职业等。它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宏观环境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微观环境指个体生活的具体环境。微观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朋友群体、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情境因素等。微观环境因素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因素。

由于对犯罪心理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因此除了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外,对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学说有所把握对于研究阐释本文的问题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将在行文中对几种代表学说进行简要的介绍。

2.2.1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犯罪心理是后天学习得来的,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及美国的三位学者萨瑟兰、伯吉斯、班杜拉等。

该理论主要经过了塔尔德的模仿规律论——萨瑟兰的“差别接触”论——伯吉斯的不同接触-强化理论等。

塔尔德认为,人们通过自上而下的相互模仿自己亲近和接触的个人的行为来形成犯罪,在此过程中,犯罪的行为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有新的行为方式代替旧的行为方式。

萨瑟兰认为,恶劣的居住环境和个性缺陷不能导致犯罪,犯罪是对犯罪价值观的学习。人们通过对亲近的社会伙伴,接触过多的犯罪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学习而形成犯罪,反之,通过对不利犯罪的行为的学习成为守法者。

伯吉斯则认为,一方面犯罪行为是受别人的影响,另一方面犯罪人的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推动实施犯罪的根源。当犯罪人因某项刺激而发生犯罪行为时,其对两者的反映联想对将来发生法罪的可能性是一种强化,会增加未来发生犯罪的可能性。

班杜拉则认为,攻击行为并非天生,而是后天获得的。环境、个人和行为相互影响,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的过程中,产生的代替性学习造成了人们的行为,犯罪即是如此。

从上述学者的理论无一例外可以看出,犯罪是与人们对其他人的犯罪行为的模仿和学习模切相关的,这种理论对于研究预防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2.2“人格结构”失调理论

该理论依赖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学说,它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支配人们的所有行为。

“本我”是受唯乐原则支配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种本能的冲动,由该冲动支配的行为不受“良心”“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只是盲目追求满足与快乐,是一种潜意识,甚至不为个人所知。“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我”,是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它主要任务是活的生理需求的满足来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调节“本我”的冲动以适应现实需要;管制压抑部位“超我”所容忍的人的本能冲动;调节并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自我在与社会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分化出的执行和监督的部分,是受“道德原则”来支配的,是价值判断、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在人们内心中内化的结果。它监督着“本我”和“自我”。

“人格结构”确实理论认为,这三者相互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人格整体,当三者平衡和谐时,人们的行为表现正常,但当行为人的人格结构失衡,特别是“超我”有缺陷的人,其“本我”的本能冲动不能按照“自我”和“超我”的要求以人们能接受的方式寻求满足时,就容易发生侵犯他人的犯罪行为。

2.2.3遵从“底层文化”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米勒认为,犯罪是个体遵从底层文化,从而对环境做出自然反应的结果。米勒认为,底层文化里存在很多“焦点关心”,例如,麻烦、强硬、聪明、兴奋、命运、自主等,当低阶层的人为了证明或寻求这些“焦点关心”时,就很容易因为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而触犯法律。

这些底层文化本身就含有犯罪的要素,犯罪行为也是底层文化价值观和态度的一种具体体现,并且因为文化的传承性,极有可能一代代延续下去。

从这种理论可以看出,改变底层文化的价值观,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预防犯罪心理形成和减少犯罪行为的有效方式。

2.2.4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经常将未成年人和一部分成年人抽取出来进行专门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在青少年时期,这部分人的身心特征、社会角色、行为表现等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心理、社会角色都处于过渡阶段,行为表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在违法犯罪人员中,这部分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应且必须予以重视。

犯罪心理学所研究的青少年犯罪心理是指从11、12岁到25周岁左右的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和某些严重不良行为的心理活动规律,其中期违法犯罪心理是研究探讨的重点。在牡丹江市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青少年时期,处在犯罪的“危险时期”,这不只是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及心理的特殊性导致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

(一)迅速发展成熟的生理机能和发展相对缓慢的心理之间的矛盾

(二)不断增加的个人需要与实现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三)丰富、强烈的情感与相对薄弱的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不断增强的独立性意向与有限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之间的矛盾

(五)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矛盾 2.2.5共同犯罪心理

共同犯罪与个人犯罪相对应,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同一犯罪的行为。根据组织程度,可以划分为,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和集群犯罪几种,相应的从犯罪心理学角度,也就有有组织犯罪心理、团伙犯罪心里和集群犯罪心理等。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人口增多,在强大的城市社会力量面前,作为少数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单独实施犯罪的困难较大,因而群体犯罪比例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共同犯罪心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有组织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有组织犯罪主要指犯罪集团实施的犯罪行为,其“组织”包括一般性犯罪集团、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组织三种形态。其成员主要受共同的不良需要、亚文化层面上的认同意识的影响在首领人物的带领下实施犯罪行为。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于成员内部对组织的归属心理和“法不责众”的责任扩散心理,以及团体压力和首要分子的权威、内聚力。打击这种犯罪的根本途径是铲除滋生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心理基础。对于一般成员应进行正面教育、政策攻心的方法,尽可能兑现宽大政策,同时消除其侥幸、从重、责任扩散心理;对于骨干分子,要做好长期准备的思想准备,根据其不同性格,利用集团内部矛盾和困惑无助心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对于首要分子必须在掌握确凿证据和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使其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实施合理使用证据证言,充分利用主动地位,使其心理防线崩溃。

(2)团伙犯罪心理 团伙犯罪,是指若干犯罪人为实现具体犯罪目的,临时就和共同实施犯罪的一种犯罪组织形态。它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定形式。团伙组织具有成员纠合性、行为盲目性、侵犯对象多样性、手段野蛮、成员之间以及对外部青少年的腐蚀性等特点。团伙犯罪在犯罪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建立在团伙意识上的很强的凝聚;成员之间感染效应使成员胆大妄为;暗示与模仿心里迅速又发犯罪行为;核心人物的“领头羊”效应;“责任扩散”心理的催化效应。

(3)集群犯罪心理

集群犯罪是人们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知道、无明确目的的、不受正确社会规范约束的,有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她与前两者相比犯罪成员人数更多,但多数成员是无预谋的,往往是由于偶然事件诱发而聚集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情绪性。这种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社会矛盾的集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发泄以及自我表现心理、消极模仿心理等导致的。对于这种犯罪的处理,主要采取发现苗头就进行疏导劝解,对于已成事实的行为要控制住事态的发展,进行分化瓦解,必要时采取强制驱散,同时还要清源疏流,以求平息事件。

2.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的理论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的理论分析是建立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的,结合实际通过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和观点的阐释,可以探讨并得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进行犯罪预防的目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等。

2.3.1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后果解读预防的重要性(1)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由于犯罪涉及的类型较多,犯罪的侵犯领域较广,犯罪的被害对象较杂,其事实犯罪的存在直接和间接地侵害了国家的法益、集体的法益和个人的法益。因此,找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各方面原因,通过对犯罪人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和重新犯罪,对减少犯罪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

(2)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大多表现为财产型的犯罪,与受害方的财产安全密切相关,这种犯罪事实的存在,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犯罪预防的功效则在于减少、遏制和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其结果自然是减少了由于既成的事实犯罪带来的经济损失。

(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阻碍城市化进程。在预防犯罪中,城市通过实施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制度、政策及社会保障措施,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诱发性因素,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诉求逐渐得到满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就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

(4)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阻碍社会和谐。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使农民工犯罪率的下降,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城乡的协调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3.2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诱因分析预防的可能性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社会认识、行为模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多差异,产生了很多矛盾,而这种社会融合困难就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实施犯罪的重要诱因。

(1)与城市生活融合过程中的心理畸变。户籍所引发的农民工身份不被认同、来自外界的歧视和排挤,就业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难以获得成功,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进而引发犯罪。(2)农村文化氛围与城市新文化氛围之间的矛盾冲突。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的一部分人在幼年及少年时期曾经有过“留守儿童”的经历,进入城市后,从小习惯了农村文化氛围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发现自己小时在农村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城市的文化氛围,城乡两种文化在他们身上出现了矛盾和冲突。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面临行为选择时,他们很多人短时间无法适应这种矛盾与冲突,结果就很容易通过实施越轨或者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求或者发泄源自于内心的不满。

(3)人际关系的单一。由于社会融合的困难,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人际关系主要依据地缘关系(同乡关系)建立起来,通过相互交往,尤其是不良接触,习得犯罪的动机、技术甚至包括将犯罪行为合理化的借口。新生代农民工因地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为犯罪团伙的迅速结成、大面积同种类犯罪的实施都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如果群体当中的某些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发家致富”,必然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使得群体当中的其他人也学会越轨和犯罪行为。

(4)社会控制力缺乏。社会控制论认为,社会中存在很多潜在犯罪者,他们没有成为既成的犯罪人,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社会控制力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很多户籍在农村,而户籍对于他们的控制力微不足道。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单

一、主要社会关系都不在身边,所以在选择是否实施犯罪的行为时他们很少去考虑给家人朋友这些社会控制力主体的影响。(5)缺乏社会支持造成社会生存空间缩小。西方犯罪学中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来自于行为人外界的社会支持有多种形式,并会对犯罪产生直接作用。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够预防和减少犯罪,反之,则会使得行为人在面临选择之际,更容易受到不良群体或个人的引诱,去实施越轨或犯罪行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背井离乡,一般都很少与家里联系,家庭的支持微乎其微。在社会融合的视角之下,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合困难,导致来自于政府和民间民间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对这一群体的影响都很小。当面对失败、困难或者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更多地选择错误的自救方式,从而导致犯罪。

从上述诱因分析可以看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预防和减少犯罪,关键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任重道远,但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难题,同时在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上积极采取措施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从而有效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发生的。

2.3.3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的目的

(1)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由于其犯罪的普遍特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社会危害性大,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找出其各方面原因,通过对潜在犯罪人、犯罪行为人、实然犯罪人采取教育、挽救、改造、管理、打击、建设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和重新犯罪,减少犯罪带来的社会危害性。

(2)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经济损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事实的存在,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进行犯罪预防的研究,可以达到有效维护本地区的经济财产安全的目的。

(3)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原因因果关系的联动分析,在预防犯罪中,把多米诺骨牌链条中的一张牌或几张牌抽出的结果,就是城市实施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制度、政策及社会保障措施,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诱发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诉求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推进的过程,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就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

(4)为其它地区研究、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供借鉴。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原因的研究,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这对其它地区研究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第3章 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现状、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黑龙江省法院总共受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1210件,其数量占黑龙江省全年刑事案件的总数的5.1%,涉案人数1734人,占全年刑事案件涉案人数的6.2%。在各个地区城市当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总人数的数量占前四位的城市分别是哈尔滨、鸡西、大庆和牡丹江,在这四个城市所在地的法院中,审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数量分别为850件、608件、401件和331件,此四座城市犯罪数量总和占全省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总量的96.9%。

在过去的2012年,牡丹江市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总共受理犯罪案件942件,其中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数量为331件,占全部犯罪数量的35%。牡丹江市旅游业比较发达,服务类型的行业用工较多。这一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农民工来到此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部分人员在各种不同的因素的诱惑、促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3.1 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体方面特征 1.经济环境

(1)城市中的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普遍很长,导致劳动的付出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与城镇一些单位的在岗职工进行对比,这种窘况会更加明显。

(2)农民工被克扣、拖欠工资的问题依然存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容乐观,并且农民工要是进行维权,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和工作中遭受到了绝对经济挫折与相对经济挫折

重压迫。就绝对经济挫折而言,自2005年以来,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仍然较长,平均收入状况改善幅度不大,长时间的劳动付出换来的仅仅是微薄的收入回报,其完全难以承受城镇中各类高昂的消费,而贫困与越轨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已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问题.总之,经济挫折将有可能诱发农民工的违法行为,严重时将导致犯罪的发生;相比于绝对经济挫折,相对经济挫折对于农民工犯罪发生的作用明显更大。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贫困往往部分地属于一种主观认识,判断贫困与否不能单凭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财产这个标准,或者其他量度财富数量的方法。在一个人看作是贫困的情形,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属于虽不富足但已是令人满足的舒适水平了。因此,如果仅仅在农民工群体内部,这种低收入还可能不会被广泛的认定为贫困。但是,由于农民工毕竟生活在城镇之中,与之接触的不仅有本群体中的成员,还必然有本地的城镇人,在与城镇人群体的比较下,就容易产生相对经济挫折感,从而发生心理失衡。在付出同样长度的劳动时间的情况下,2005年农民工平均每小时收入为3.24元,仅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每小时收入的41.6%。而到了2007年,这种情况未有明显改善,农民工平均每小时收入为4.39元,仅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每小时收入的41.05%。这种状况,将易产生城乡差别到心理仇视到外在侵害到犯罪率高的社会发展轨迹。

2.工作、生活环境

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极为不佳,这表现在农民工的工作行业、对农民工劳动安全防护措施的忽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合同签订率以及农民工的居住状况等方面。

(1)劳动力市场的准入歧视。自2001年以来,我国不少城市陆续制定了对外来人口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办法,为农民进城就业设置了人为的障碍,而城市人口在许多领域继续享有垄断的或优先的就业特权,即职业保留制度,这就难以实现公平竞争。加之体制、文化、技术和产业特性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工往往难以真正稳定地进入城市正规行业,相当多的农民工聚集在城市中非正式产业的亚部门中。

(2)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无保障,农民工成为安全事故、职业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对于农民工而言,由于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等工作,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更显得弥足珍贵。然而,通过对农民工安全防护措施情况的调查可知,对于在一些特殊岗位就业的农民工采取了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的仅为10.93%,有13.86%从事特殊岗位的农民工没有任何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这些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特殊行业尚且如此,在普通行业中安全防护措施的采纳率之低,更是可以想见的了。正因为对农民工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的不到位,生产事故屡屡发生,农民工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接近14万,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农民工。2009年1-4月全国煤矿发生伤亡事故1093起,死亡1589人,死伤的主要是农民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0%以上,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受伤害的90%也是农民工。另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查显示,我国患职业病人数超过50万人,农民工占其中一半以上。

(3)居住环境恶劣,农民工生活遭隔离。2006年,农民工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中的比率仅为29.19%,有20.14%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 7.88%的农民工以工作场所为家,居住在工作地点,有6.45%的农民工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有12.54%没有任何住处,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者回农家居住。由此可见,对于农民工而言,享受到基本的人权保障也是一种奢望。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的29.19%的农民工而言,其居住条件仍然比较恶劣,根据部分城市调查,在制造业和工矿企业中,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居住拥挤不堪,经常是几十人拥挤在同一个棚屋中,卫生安全条件脏乱差,而且,人均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从表面上看,中国城市中没有形成如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城市中为人们诟病的贫民窟,但是,中国城镇中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与贫民窟在实质上并无二致,以至于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发出了没有贫民窟,中国农民工都住哪的质疑之声,农民工在城镇中的生活环境表明了他们在城镇中遭受着隔离。

(4)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极度缺乏,突出体现在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生活存在后顾之忧。农民工成为安全事故与职业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是,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并不完善,这从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上可以略见一斑。农民工参加四大社会保险比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即使就2006年的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也分别仅为26.60%、26.20%、15.30%和32.50%。而且,另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所作的调查显示,有74.81%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许多农民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获得经济赔偿,在生病后无法承担正常的医疗费用。

3.3.农民工被认同度低,在城镇社会中遭受歧视与冷落,被相对隔离,从而缺乏城市归属感。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19%,农民工已占第二产业的57.6%,占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占加工制造业的68.2%,占建筑业的79.8%。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农民工,超过一半的饭店要停业,近七成的工厂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建不起来。农民工在为城市发展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后,竟然完全得不到城市居民的认同,也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认同度,不愿与城市居民过多的交往。据对南昌市897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中约49%的人表示不敢也不愿与城里人交往。进城农民工的一种现实对策与选择就是以原有的人际网络为基础,在城市重建原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构建一种以进城农民工为主要成员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亚文化生态环境。然而,农民工群体的努力并未换来经济上的富裕,取而代之的却是绝对及相对的经济挫折,同时,还倍受城市居民的歧视,最终使得原有的信念丧失殆尽。社会联系的薄弱,加上城市居民平白加诸于身的犯罪人的标签,更是将农民工的心理天平往犯罪的方向倾斜。

总之,农民工群体经济、工作、生活环境等现状,都是一些犯罪的诱发因素。在这些致罪因素的影响下,无论何人在这种环境下,都有被诱发犯罪的较大可能性,而在一般人的生存环境中,是不存在这样程度的致罪因素的同时,在前一部分的概念及范畴的分析中,农民工犯罪的外延已被极大的缩减,对于在城镇中游手好闲、形成了违法甚至犯罪人格的城镇中的农村人口而言,即使是初次犯罪,由于其不属于农民工犯罪,亦无须对其予以司法宽容,因而,对于农民工初犯的司法宽容是无可厚非的。

3.2 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类型特征

本次研究我们详细调查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状况,通过描述性分析,我们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类型的基本特征。在这里主要表现为犯罪类型多样,侵财型犯罪和暴力型犯罪占有较大比例,组织卖淫贩毒等犯罪呈上升的趋势,从犯罪类型看,新生代农民工罪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中,抢劫罪所占的比例较大,为39.1%;其次是盗窃罪(12.9%);故意伤害罪(11.2%);强奸罪(6.6%);贩毒罪(5.8%)和组织卖淫罪(4.3%)。从犯罪趋势看,与200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传统的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中,盗窃罪(23.5%)下降了7.6个百分点,抢劫罪(38%)下降了4.2个百分点,故意伤害罪(10.6%)下降了3.8个百分点,而组织卖淫、贩毒等犯罪行为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组织卖淫罪由2.1%上升为4.3%,贩毒罪由1.5%上升为4.8%。

3.3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观方面特征 3.3.1 犯罪手段特征

农民工犯罪通常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往往表现在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等侵犯财产型犯罪中。例如,牡丹江市流动人口犯罪类型前七名排序为:盗窃24.1%,抢劫20.9%,抢夺18.4%,毒品犯罪6.9%,伤害5.8%,诈骗3.5%,卖淫嫖娼2.2%;而全国流动人口犯罪类型的排序是:盗窃32.3%,抢劫14.5%,卖淫嫖娼8.3%,伤害7.8%,抢夺 5.7%,毒品犯罪 5.3%,诈骗 4.2%。从犯罪的标的来看,案件涉及的数额较少,多以满足自身或家人生活需要为主。2004年 3 月 4日报道:一个湖南籍打工者为了买点东西回去给家人过年,竟为了1000元钱,杀死和他共住一处的两个同乡。《北京晚报》2000 年 1 月 5 日报道:两个曾以捡破烂为业的河北农民,为了弄点钱吃饭,竟在短短的三天里连杀5人,共抢得500元钱。3.3.2 犯罪时间特征

1、犯罪行为发生在第一次进入城市的占很高比例。下面以牡丹江市1996、1999、2002三年的情况为例

2、犯罪时间具有季节性。根据犯罪学的相关理论,侵犯财产罪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一点在农民工犯罪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从图1中可以看到,农民工犯罪在2月和9月进入“低谷”,而在8 月和 12 月为“最高峰”,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和很明确的,即从1月份开始,农民工犯罪呈现下降趋势,2月份左右为春节期间,农民工大量返乡,犯罪现象大为减少,达到全年最低水平。而春节过后的3月份,随着农民工陆续返乡,其犯罪发生遂也增多,一直到7月份,保持较为稳定的犯罪发生率。8月份是农民工返乡忙于“大秋”的前夕;12月份距离春节不远,也是返乡的准备期(春节前期的一段时间,各地司法部门都开展“严打”,这也许部分能解释为什么12月犯罪率较高而1月份解释下滑的原因。);在这两个主要的农民工返乡期,农民工容易产生非法集财的念头,导致这两个时期犯罪率的提高。

3.3.3 犯罪地点特征

犯罪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发生在街道里巷、出租屋、宾馆饭店和网吧,从犯罪地点看,在新生代农民工罪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中,29.6%的发生在街道里巷,18%的发生在出租屋,12%的发生在宾馆饭店。犯罪地点的选择与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性别有关,男性犯罪人的犯罪地点主要是街道、里巷(40.9%)和网吧(13.8%),女性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发生在出租屋(27.8%)和宾馆饭店(20.9%)的比例较大。

3.3.4 犯罪对象特征

从侵害对象看,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犯罪行为所侵害对象中,58.0%的是本地人,23.1%的是外来务工人员。

第4章 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

4.1 农民工自身原因 4.1.1 自身文化水平低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多发与其自身文化水平低有很大的关系。而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由主要是由于其物质生活水平偏低、受教育水平低造成的。

虽然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其在农村务农时的收入,但在城市来说,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属于低收入者,并且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收入均极不稳定,社会保障尤其跟不上,其发展权利难以很好的实现,多方面因素造成其物质生活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接受更高更好的继续教育。除此之外,其实入学率并不能说明新生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由于没有较高的经济条件,其接受的教育质量较低,更甚者存在虚假的教育背景。这使得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水平低及个人素质偏低。

由于长期处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城乡差别明显的状态下,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从农村进入城市,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因为很多因素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往往由于其部分人接受的较高水平的教育以及其接触的城市居民的丰富生活状态,使得他们期望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甚至追求享乐,因此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矛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加深切,他们处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边缘状态,在文化和角色上成为一种“边缘人”,期待融入城市生活却又难以融入,而农村生活又已经理他们很远,他们难以融入两种文化的任一方,这就使他们产生了文化适应问题。这个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尤为突出。

新生代农民工相较其父辈接受过更多的教育,但由于前面提到的经济和机会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仍相去甚远,这造成他们对城里人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但又存在在文化素质低和思维方式难以适应等诸多问题,他们被相当多的城市人视为城市的“另类群体”,这促使或加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孤立感和无助感,其中一部分人就以实施犯罪行为来获取生村发展所需的物质文化资料或者发泄其被排斥在城市社会文化生活之外的严重不满情绪。

因此,自身文化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多发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4.1.2 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诱因。法律规范可以为人们行为的实施提供指导,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和可靠保障,同时也是打击和惩罚不良犯罪分子的强大工具,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法制教育作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指导人们实施正确的行为。法制教育缺失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农村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受农村陈旧观念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得不到合理的、正规的教育,特别在农村落后的教育模式下,其受到的法制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其法律意识尤为淡薄。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在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上就明显达不到标准,在法律方面,更加难以满足其为自身行为提供指导和约束的要求。

另一方面,少数新生代农民不愿付出,厌恶面枯燥乏味、繁重辛苦的农村生活,游手好闲,同时在教育中又接收到了城市生活方面的知识,在进入城市后,受到城市文化氛围的浸染,崇尚高消费,追求个性,但又不想付出劳动,而且由于其法律意识淡薄,当遇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时,其不能用其守法意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且明显存在多次犯罪、屡教不改的现象。

4.1.3 心理失衡的影响

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城乡之间在社会保障、户籍及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之处。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需要与现实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

首先,与前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具有更高的融入意愿,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也更加向往能获得市民身份。但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其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化格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过程异常艰难。其次,农民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加之其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气难以与城市居民达成统一,作为城市中占少数的群体,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公正的对待,其权利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人格容易遭到歧视。再次,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具备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水平要求,就业困难,难以达到其追求的经济水平。

身份上的不被认同、来自外界的歧视和排挤,经济追求的难以实现,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不可能被城市所接纳,产生了严重的孤独感、迷茫感,在城市中严重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对物价上涨的无奈,成为了边缘人群。同时,人格歧视对新生代农民工造成了深刻而长久的心理阴影,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这都导致他们对社会公平产生怀疑,不再相信积极正面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其在歧视阴影下形成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为克服自卑感而采取一些补偿行为,而缺乏法律意识的农民工在寻求补偿时很容易实施极端过度的补偿行为,从而触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尤其是在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明显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却因就业形势严峻以及缺乏学历、技术等就业优势而难以获得成功,必然在内心产生挫折、自卑等不良情绪,诱发心理失衡,引起心理畸变,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4.2 牡丹江社会原因 4.2.1 经济地位低下

(1)从事的职业地位处于低层。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打工的企业,很多都是粗放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企业内部从事着繁重的劳动,但年收入却大多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而且劳动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一些企业主常常以牺牲农民工利益为代价,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利润,缺乏诚信经营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心。这种状况事实上给农民工一种消极刺激,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他们耳濡目染,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逐渐向无视道德、蔑视法律的方向倾斜。

(2)经济生活地位与城市居民反差大。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收入低及其从事的职业不够体面,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低,这与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及职业地位的形成强烈对比。同时,由于他们往往身处城市发展较快的地区,亲眼目睹富人的富有和奢侈,产生了强烈的收入反差和社会不公平感,长期的压抑状态使其极易产生攻击报复心理和敌意。最终在这些消极心理的刺激下,农民工极易以极端的暴力犯罪的方式来寻求平衡。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产生分化,导致社会价值观念分化,引发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进而引发犯罪,这在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中表现很突出。

4.2.2 文化生活的不良影响

(1)原有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新文化氛围之间的文化冲突使新生代农民工不能适应城市新的文化生活。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合的过程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的一部分人在人生早期曾经有过“留守儿童”的经历,即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随家庭中其他亲属在农村长大。当他们成年并来到城市打工以后,发现自己最初在农村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城市的氛围,城乡两种文化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对立和冲突。在面临行为选择之际,一方面,由于他们已经逐渐受到城市中主流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屑一顾甚至表现出某种拒斥;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全盘接受城市中新的文化形式因而对于自己的行为难以抉择。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一时之间无法适应这种对立与冲突,结果之一就是通过实施越轨或者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求或者发泄源自于内心的不满。(2)人际关系的单一,文化生活单调。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所以人际关系主要是在地缘关系(即同乡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使其文化生活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往往进行一些很低级而没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乏味单调,生活缺少热情。在这种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会寻求一些增加生活刺激的行为,而其之间的相互交往,尤其是通过不良接触,更使他们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犯罪的动机、技术手段,甚至找到将犯罪行为合理化的借口,单一的人际关系为他们迅速结成犯罪团伙、大面积实施同种类犯罪行为都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如果人际网络中的某些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刺激效果和示范效应,极可能刺激和促使人际关系网中的其他人也实施越轨和犯罪行为。

(3)文化生活中的信用缺失促使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上升。作为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信任缺失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职,但身份上的错位使没有正式组织的依托来参与社会活动,他们长期游离于正式组织之外,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常常受到侵犯,在缺乏利益表达方式和权益维护渠道的情况下,其往往容易借助一些自发的团体组织,以暴力违法的手段,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权益。

(4)社区文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调查发现,社区的娱乐休闲设施和服务很多都以商业模式运作,社会管理和监督极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娱乐缺乏正确引导,充斥着很多不良信息和服务(如黑网吧、色情宣传视频),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容易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4.2.3 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

权益保护措施的虚置和权益遭受严重侵害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时因为缺乏法律意识,不了解合法有效的维权渠道,进而实施自我救济式犯罪,这是目前导致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实施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尤其是一些个体、民营和外资企业不严格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谋求私利故意克扣、拖欠工资,以各种理由单方面变更或停止执行合同,不积极采取有效的劳动保障措施,有的甚至强制超时、超强度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自由。这些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的频繁发生,经常导致农民工以错误的方式进行自我救济,或为发泄心中的愤恨、报复侵权者而进行犯罪。

(l)发展权被虚置。调查数据表明,相当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犯罪前的发展权被虚置,约有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在犯罪前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读书时间较少,利用网络媒体查阅学习资料的更能性更低。这种发展权的虚置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技能、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法获得提高,致使其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极容易失业,失业后失去经济来源的新生代农民工极易被动的采取违法犯罪行为。

(2)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超过一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在犯罪前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平均每月的休息时间少于4天或者没有休息时间。超时的高强度劳动,不仅损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引发出现心理扭曲。另外,这种高强度劳动所带来的消极的身体和心理影响,也减少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时间,降低了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其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行为上的失范。(3)文化娱乐设施的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在闲暇娱乐方面缺乏有效监督和引导。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的娱乐设施和社区的娱乐休闲设施和服务并不完善,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娱乐休闲的需要,这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娱乐生活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接触到许多不良信息和服务(如黑网吧、色情视频),从而容易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4)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造成的恶性循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期间遭受过不法行为的侵害,其中,包括在外出务工期间被抢劫、诈骗、盗窃、殴打等,当合法权益被侵害时,缺乏法律意识的新生代农民工极易选择“以牙还牙”的方式维权,从而导致犯罪发生。

4.2.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由于制度、观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社会融合的困难又直接或间接地与犯罪现象的出现存在关联。分析犯罪原因是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预防和减少犯罪,唯有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实施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使其被纳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建构之内,才是破解以上难题的有效途径。

社会支持的严重缺乏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生存空间缩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社会因素。西方犯罪学中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来自于行为人外界的社会支持有多种形式,包括实际的和期待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而且社会支持内部也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层次。社会支持会对犯罪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对于承受巨大压力的人们,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舒缓和治疗的功能,能够缓解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预防和减少犯罪,反之,则会使得行为人在面临选择之时,更易受到不良群体或个人的诱导,从而实施越轨或者犯罪行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很早就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因而家庭给予他们的有效支持微乎其微,其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规模不仅小于城市居民,甚至小于普通的农村村民。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式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在城市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力量薄弱,在面对挫折、困难或者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难以克服困难,化解矛盾,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他们遭受的挫折增多,受挫感增强时,他们更多地只能选择自我救济的方式,从而导致犯罪。

目前,我国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位使农民工易于铤而走险。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表现在多方面:立法以及制度的严重缺失;户籍制度不够完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问题亟待解决;失业无法得到保障;社会救济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等等,成为阻碍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与生活的最大障碍。一旦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出现重大问题,面临失业或者严重的疾病,由于没有相应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其生活将陷人窘迫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容易形成反社会心理,促使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4.2.5户籍利益差别引发的制度歧视 与前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具有更高的融入意愿,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也更加向往能获得市民身份。但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其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化格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过程异常艰难,他们即使出生、上学、生活和工作都在城市,但也只是在地域位置上可以称得上是“城里人”,而在户籍上他们仍然不属于城市人,不能享有城市居民的很多权益。身份上的不被认同、来自外界的歧视和排挤,使得他们认为自己不被城市所接纳,成为了在城市生活却与城市格格不入的边缘人群。尤其是在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明显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却因就业形势严峻以及缺乏学历、技术等就业优势而难以获得成功,必然在内心产生挫折、自卑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阴影,诱发心理失衡,引起心理畸变,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就很容易发生行为失范,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第5章 牡丹江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防治对策 5.1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

从宏观层面上看, 要保证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再教育的权利的实现,首先要依靠国家以及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手段措施的贯彻落实。国家要通过提供机会,特别是受教育的机会,来帮助那些明显处于危险或面临社会风险而需要特别照顾和保护的青少年人群,以保障青少年人群的个人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特别要关注法制教育.这不仅可以减少农村青少年辍学务工的数量,使他们在进城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前就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更好更快的适应城市的社会文化生活,融入城市社会,而且能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具有能懂法、守法、爱法、护法,在面临侵权时,能采取法律等合理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已入城二代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同时对其进行职业指导。

对于已经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再对其进行系统的正规教育已经不具有实践性, 因此,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定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同时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以提高其法律素养和职业技能。具体的来说,再教育从其内容来看, 就业再教育可以包含文化、技能、才艺和法律再教育等多个方面;从教育的场所来看, 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社会文体设施,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网吧等, 使之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基地和实现自我增值的服务平台。

从微观层面上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再教育,不仅应是社会公共部门、社会中间组织和各种培训机构、教育机构、职业发展咨询机构的责任, 更是所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据着企业工作人员的大多数,其劳动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社会化和再教育的过程,他们的主要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都是在企业内部及与企业相关的活动中进行的,其思想观念、消费意识、生活习惯,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变化、发展和完成的。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再教育,必须重视企业这个微观部分在整体重的关键作用,号召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承担起自己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社会责任。

5.2 加强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完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依靠政府、媒体、个人等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感染和引导农民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素养。

树立榜样的力量,利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个人,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力量,为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塑造期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精神支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农民工群体里的优秀个人事迹,要做到公平公正的表彰和支持,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其学习榜样的事迹,来带动新生代农民工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减少甚至消除其负面畸形的心理,杜绝其向犯罪心理发展的可能。

5.3 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

要预防和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的文化适应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是很关键的。

(1)建设和谐社区,营造社区文化亲和力。现代城市社区居民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但整个社区却存在很多的差异性和矛盾冲突。当社区的气氛不和谐,社区居民之间存在很多矛盾,而社区又缺乏化解矛盾冲突的合理方式和维持社区和谐的有效措施时,就容易会造成社区亲和力与凝聚力下降,引起人际冲突和犯罪的发生,这会破坏社区的整体利益,阻碍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关心外来流动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人际氛围、建设和谐的社区文化等,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缓和社区原有居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来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与解决“新三农”问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因此,要努力建构农民工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营造关爱农民工生活的和谐气氛,通过关爱和帮助舒解新生代农民工被歧视、被排斥所形成的自卑和报复心理。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原则,努力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努力解决和满足农民工的食物、住所、就业、尊重、安全的需要,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和社区环境,要做到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立场提供公共服务,以人文理念去解决社区的稳定和谐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要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就业的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和投资;二是鼓励各类型企业积极解决好员工的居住问题;三是管理部门要转换思维、转换角色,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角色转变,同时提高社区文化的包容性,构建能够包容外来农民工的社区文化开放体系,要打开全体市民的视野,依靠全体公民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吸纳他们参与社区各种精神文化生活,用包容代替歧视,用公平换取融合,在法律和行政条例之外用温情善待之,培养出有感染力的文化,实现双管齐下,来减少冲突和犯罪。

(3)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拓宽农民工的人际关系,同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渠道,丰富其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好社区及全社会的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和组织,举办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同时,要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创新出更多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文化方式,促进其文化交流与融合,是解决融合难题的重要手段。

5.4 加强农民工管理

加强农民工管理,要依靠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1)宏观上,要发挥中央政府总揽全局的作用。首先,国家应该从宪法和法律层面解决好公平问题, 努力实现法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质上的平等,努力打破农民工市场准入的制度壁垒,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公平和安全保障体系。具体的,为了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有计划分步骤的消除户籍差别,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切实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保障权、健康权、发展权、平等工作权以及自由权等, 从法律和制度上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歧视和排斥的根源。其次,国家还要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加强薄弱环节,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这主要依靠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

(2)微观上,要努力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这主要指企业、各级企事业单位要努力增强服务和管理意识,要有正确的定位,在帮助农民工解决困难,为其提供提供帮助时,要有服务意识。而在其管理和执法过程中要有责任意识,能做到公正执法,不徇私枉法。

5.5 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1)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依靠制度设计来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存在融入困难的问题。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平等权、社会保障权等;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问题,包括获得知识、技能、体能的公平问题等。基于此,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可以制定专属于农民工群体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平等权和自由权,通过法律法规赋予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平等权和社会保障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更适合农民工子女的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的问题。

(2)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发挥其作用,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为保障其全意,具体的,要规范就业市场,加强管理劳动合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式就业, 保障其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加强对加班时间和劳动强度的限制,保证其休息时间,保障其休息、休假的权利;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免费实用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提高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保障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要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以及工伤、失业救济、劳动争议处理等的监督,保障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等;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提倡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减少色情、暴力等不良刺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三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利用农民工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来引导人们对农民工的态度和认识,营造良好而融洽的社会氛围,利用舆论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6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有重点、有试点、有层次、有序合理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以创建出有利于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是非常关键的。

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重要的制度性障碍。为了预防和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可以在农民工犯罪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农民工城市社会生活融入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采取有重点、有试点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时间递进式户籍制度,即“暂住证——常住居民证——户籍居民制度”,以合理的纳税额度、稳定的家庭住址、无犯罪记录等条件,以时间为梯度,制定不同的落户标准,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户籍制度。这样既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还可以减少不良的人口流动。

第6章 结论

目前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了农民工群体的主力。而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由他们所滋生的违法犯罪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对引发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的原因作必要的深层次的心理剖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消减新生代农民工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整个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需要。

新生代农民工将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主力,城市如何接纳他们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该问题处理得好,社会将获得巨大收益,处理不好,其负面问题的后果也很严重。为此, 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必须全方位思考该问题。不妨说,尽一切可能解决该问题存在的多个原因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

本论文运用经验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及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调查,对牡丹江市外来农民工犯罪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转型、管理机制、农民工的角色转换等几个不同角度对犯罪成因深入剖析。经过上述的调查和论证过程中,我们知道,由于农民工的自身原因和牡丹江市的一些社会原因,导致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代农民工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受成长环境局限,与同龄的城市人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大多底气不足,文化知识欠缺,社交礼仪匮乏,甚至连过马路都争先恐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进行适当引导。现实对欲望的无法满足带来了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新生代农民工在对城市、农村双向逃避的同时,也有对城市、农村的双向对抗,如对现实社会的反感、不满及敌对情绪,背离传统道德,代之而起的是欺诈、行骗、及时行乐等极端个人主义等。总的来说,要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其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营造一个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好环境。

论海军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7

1 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

以舰、艇、机为主战平台、导弹和自动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的海军部队, 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跨入了信息化建设时期, 以自动化指挥系统为基础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成为新的建设目标。完成这一建设目标的两个基础一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二是军事人才的信息化。受益于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产业, 武器装备的硬件信息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装备信息化中的软件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这需要装备建设和应用人才共同努力才能突破这一环节。同时, 信息化武器装备必须要由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来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潜力。这就使得人才成为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2 海军高素质人才对信息化知识的基本要求

信息化作战需要具有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海军装备器材科技含量高, 指挥手段自动化程度高, 指挥人员只有熟悉各种信息化装备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才能在组织指挥中科学地分析判断战场情况, 正确运用并充分发挥各种高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作战效能, 能动地筹划和指挥作战, 确保指挥效能。

作战指挥的网络化, 使得指挥人员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武器作战平台, 而是面对己方和敌方的两大信息网络平台。指战员必须具备丰富全面的知识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网络化的作战系统, 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非凡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必须是既懂战术、又懂技术, 既懂指挥、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 海军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为培养出部队急需的信息化军事人才。院校应当将信息化内容融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之中, 加大各学科专业信息化教学比重, 科学构建与部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也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其核心就是要构建起知识、能力、素质高度统一, 指挥、技术、管理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必须从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走向开放的办学模式, 按照院校教育与部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双向驱动原则, 把课堂延伸到部队, 建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科学机制。

3.1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带兵打仗的胜与败, 关系着武器性能发挥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和信息化水平。现代战争和部队信息化建设要求军队院校培养的军事应用型人才不仅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更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带兵能力、指挥作战能力、谋划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必须着眼未来, 着眼“打赢”, 不断深化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教学的创新性

随着武器装备多样化、智能化和战场数字化的发展, 战场范围极大扩展, 使得影响作战活动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大大增多, 这就要求指挥员在具备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重视自己的直觉、灵感和创造力, 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信息, 作出创造性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这种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上的人的决策应变能力, 将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导力量, 人的创新素质将成为战斗力的核心。因此,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必然要求。

3.3 加强与部队联合办学

在部队建立学员实习基地, 建立新装备教学点, 聘请部队同志担任兼职教员。院校通过派教员参加部队重大演习的组织与观摩和到部队代职、共同参与新型武器装备的试验等工作, 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部队作战、训练水平的提高。在院校建立新装备改装训练, 通过早跟踪、早进入、早施训, 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3.4 加强院校与部队科技练兵的合作

院校通过为部队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料、高新技术教材、新的战法训法成果和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加强对部队科技练兵的理论指导, 发挥好引导作用;把现行教学和部队科技练兵训练科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部队培训科技练兵指挥员、教练员和技术骨干;把院校摸索总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部队科技练兵中推广应用, 发挥好示范作用;为部队科技练兵提供人才、信息和技术支持, 促进部队科技练兵的顺利实施, 发挥好保障作用。同时, 部队也要主动为院校提供作战训练的重难点问题;提供装备研制与改造的试验场地与条件;提供最新的战例资料和战场数据。通过科技练兵, 有力地促进院校科技信息教育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摘要: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他们不但要具备高度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养,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院校只有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面向部队的开放性, 才能培养出能创造性地运用信息化作战系统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海军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 徐锋.海军某团按信息化要求培养人才[N].解放军报, 2003.

论体育人才的综合培养 篇8

【关键词】体育人才综合培养体育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中的金牌策略和荣誉至上的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期待。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是单一的体育人才,不能完美的呈现体育精神、体育风采,彰显体育运动的内涵价值。要培养全面的体育人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就需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树立综合人才培养的意识,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让健康和竞技并行,让文化和技能比肩。综合培养的总体思路是整合全社会的体育资源,形成体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体育人才。

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

体育教育从精英教育、竞技体育的理念转变为大众教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中体育从一种竞技人才的培养,转变为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新世纪中,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不断壮大,和经济、政治、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从硬件上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在文化上在理念上向更高层次发展。与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成绩相对应的却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弊端,且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而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理念上体育教育形成了转变,在大方向上要培养多元化的综合人才,在具体的院校中要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二、顺应人才需求,构建培养目标

体育人才的培养要形成良性发展、战略发展的体系,那么首先就要顺应人才需求构建培养目标。高中体育中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结合本学校定位、教学资源情况来让体育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清晰明确,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的相关方案。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那么人才去向是教育的落脚点。体育人才的培养是有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等于培养单一型的专业化的人才,而是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综合素质高的体育人才。确定准确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效开展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具有专业性优势,是否具有社会需要,是否具有地方化特色,成为了地方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为同学们开设第二课堂,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要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身体练习与训练,这是体育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更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实践中第二课堂的开设是教学有效的补充甚至是提升的作用。第二课堂可以是体育兴趣的再次激发,也是课堂教学的再次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更亲切的体会体育精神,更清晰的检验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良好的自主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的训练平台和发展平台,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潜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社交能力,让他们在接触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在参与学校之外的比赛中,不仅能够让他们锻炼体育素质和心态,更能在第二课堂中提升综合能力。对于这类实践性教学与培训,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进行则较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学校的牵头,老师的指导,将让学生们在更大的范围中提升水平和技能。

综上所述,体育人才的综合培养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专业化的发展,更是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发展,所以不仅强调教学的效果,更钻研教学的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探索教育方式才能实现体育人才的综合培养。在国家复兴的今天,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培养紧跟时代节奏,有文化、有理想,有专业特长的综合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而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在教改中真正树立素质发展的意识,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尧丹俐,吕华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广西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高教论坛,2012,(8)

[2]张猛,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173 -174.

[3]罗朝晖.区域性本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10 -112.

[4]孙伟仁,徐珉钰.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的建设研究[J]. 商业经济,2012,(7):104 -106.

上一篇: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致辞下一篇:党课考试参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