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结构论文(共12篇)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1
摘要:高校专业结构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牵制。因此,通过对黑龙江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高校必须通过科学论证、优化专业设置、建立动态管理体系等来协调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一、黑龙江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情况
截至2015年,黑龙江省有本科院校36所,独立学9所;本科专业共有252种,专业布点1 150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79个专业,最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17个专业,校均53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10个(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最少的为3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均7.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97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小的为243人(东北农业大学),平均395人。可以说,黑龙江省大学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上升的空间不大,大学的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学院和独立学院扩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黑龙江省理工科院校较多,在11个门类专业布点中工学最多,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这四个门类共907个专业布点,占总数的79%;这四个门类共有专业177个,占专业总数的70%。可以看出门类间的专业布点还是比较均衡的,工学专业独占鳌头,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导学科,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等;排在后三位的是哲学、农学和历史学。从招生情况看,2005—2015年这10年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程度较大的工学、理学在校生人数有下降的势头,特别是理学,比重下降较为明显;与第三产业关联较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在校生人数比重呈现增长的态势。黑龙江省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新兴专业也在不断涌现。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行业的兴起,在社会对传统专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高校为适应这种需求,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如经济学类的金融工程、投资学、风险管理与精算等。各种新兴专业的设置,满足了社会需求,增强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后劲。
二、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在绝对值发展上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结构上来看,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黑龙江省20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 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659.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591.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6 788.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7.2:45.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2%和64.7%。产品倾向于以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二产业在绝对值上发展非常快,但产业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工业一直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三产业呈不断增长趋势,且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不断扩大。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产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一)科学论证,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高校无论在新增还是调整专业时,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协会专家的论证,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高校自身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调整时能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能与学校的规模发展和资源建设相适应、能正确处理好长期和短期、数量与质量、适度与超前的关系,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跟风。
(二)科学预测,避免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性
如何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根据大学生就业率进行预测。这项工作可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基于历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也可由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教育咨询和评估机构进行预测,帮助诊断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之间问题,提出调整专业结构的预测结论。对于就业率连年不达标且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的专业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招生,对于就业率良好专业也需要维护和完善。其次,高校应当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专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最后,高校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面对区域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人才新需求,相关专业要快速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尽快为产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三)结合新形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结构合理、有机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虽然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广,但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文科类、管理类尤其财经类专业开设过多问题。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过多,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工科专业虽多,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具体来看,开设专业过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追求学科齐全或扩大招生,而没有深入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要大力开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特别是要优先考虑与黑龙江省能源、制造、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钢铁产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林纸产业、光伏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减少就业难的专业布点,对于一些绿牌专业和专业布点较少的专业,一些高校可以适当增设。要利用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契机,做强学校的有优势的和有潜力的专业,做强学校的品牌专业。对于黑龙江省还没有的文、理、工等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增设。
(四)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全省高等学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办法,对专业的设置加强宏观管理,对各个高校的各个本科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等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的布点专业外,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鼓励学校按二级类别专业组织招生,设置多个专业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使之与专业招生规模挂钩。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3年就业率及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最终归宿,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事实证明,凡是高校越是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大学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就越高;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除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外,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恰恰是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宋承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分析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袁榴艳,等.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1):41-47.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2
—— 宝泉路桥有限公司人才结构现状及未来人才需求分析
李军
摘要: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最关键因素,抛开人的因素来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盲目的进行重复性劳动缺乏创新意识,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在施工间歇期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建立良好的企业培训制度,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人才现状 人才结构 人才需求
引言: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了人才是发展之源,对国家而言是富民之基、兴国之本,对企业来说是科技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1、企业专业人才结构类型单一,技术型人才年龄偏大
目前单位经营管理人才、专职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缺乏,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今越来越强调细化分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按照以往的“一人多责”进行施工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并不是说降低了对企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而是为了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企业成熟的技术型人员年纪偏大,企业40岁以上年龄的人员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给技能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血液更新
带来隐患,10~20年后将有大批技能人才退休,而后备力量却无法弥补。学历与职业资格结构不合理。低学历、无职业资格的人员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依赖工作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来完成岗位技术性工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的进行重复性劳动缺乏创新意识,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培训制度不完善,员工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制度不够健全,企业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没有相应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只注重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对职工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只使用不培训,又缺乏鼓励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激励机制,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削弱了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职工自身的学习性不高,特别是身在一线的员工,由于长期的户外施工早出晚归,给自我学习的时间保证带来一定影响,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引导,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在施工间歇期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建立良好的企业培训制度,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3、人才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对考证盲目追逐
行业准入制度的实行,导致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加薪升职的“通行证”的作用日益增强。培训、鉴定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推进缓慢,为争取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工作氛围和日益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应加大力度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并重。“学”与“干”并重,引导员走出考证误区,能够主动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学习,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4、对上述企业人才结构存在的不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合理配置企业人才结构
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设,搜集、储存单位各类技术人才的信息资料。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规则,规范企业用人行为、技术人才鼓励行为。逐步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政策,对国家规定须持证上岗的技术职业(工种),切实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劳动组织管理和工资分配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实施不同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模式;加大技师、高级技师考核与评聘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统一考核、企业聘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考评范围,完善高技能人才评审办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开发、引进、使用等方面的规划及其政策措施,调节高技能人才的供求总量平衡;根据企业经济结构调整,通过信息引导,制定倾斜政策等手段,引导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
1、完善制度化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要打破企业内部干部、职工的身份界限,形成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根据高技能人才实际具有的技能水平,安排到合适的管理、技术岗位上,不受其原有身份、资历、学历、年龄的限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
2、建立高技能人才聘用制度。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科学合理地
设置技能岗位,制定技能岗位规范、任职标准和任职期限,以及相应的工资、津贴标准,并通过全面考核,择优聘用上岗,赋予相应的责、权、利,以更好地发挥技能人才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3、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健全技能人才的开发系列,建立和完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个职业资格等级的申报条件、评定标准与程序,促进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改革、完善有关分配、奖励和福利制度,把技能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其技能水平相联系。落实高技能人才有关待遇政策,使受聘在相应技术岗位上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同等收入分配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四)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改善企业人才成长环境
企业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逐步建立起企业、个人共同出资的人才培养多渠道投入机制.按一定比例投入到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上,并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教育和培训的部门,予以企业内部处罚。强化人才培养意识。
5、未来企业人才需求及人才结构发展合理化方向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单位工程施工总里程高速增长,企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对企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幅提高。人才结构调整必然涉及到管理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单位走向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此必然伴随相关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大量缺乏.职工素质偏低、技术工人结构不
合理、高技能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单位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改善人才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专业人才总需求
按我单位经济增长情况预测,如果预计,到2015年我公司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同时考虑到企业高技术人才数量,则可以预测,至2015年我单位专业技术从业人员至少应比2010年增加1/5左右,方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年龄结构的需求
根据我单位现有人才年龄结构综合考虑,我单位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引进大量青年技术人才,以适应单位目前人才结构偏大,避免阻碍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未来几年来单位应有针对性的招收相应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岗位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新生代力量,提高企业人才储备,迎接市场经济情况下的更大挑战和机遇。
(三)人才结构的需求
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对外工程将逐步增多,企业人才结构更应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紧跟市场走向,制定稳定的人才结构框架,合理配置现有人才资源,引进急需人才,对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随之今后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3
关键词 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89-02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为我国钢结构以及建筑幕墙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对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在沈阳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中的工业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等工程项目已经广泛使用钢结构以及幕墙外围护结构。
随着钢结构产业以及幕墙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变化。当前,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视设计培养、轻视施工以及管理工作,重视城市、轻视乡镇的现象,并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都愿意参加研究工作,而很少有学生去参加一线建设。这也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一线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加强高职培训,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在钢结构及幕墙行业的一线岗位上,许多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由相近专业人员操作。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在一线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据辽宁省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在辽宁省钢结构行业和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过程中专业技术型人才缺口高达30%。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从事钢结构以及幕墙施工的工作人员中,有将近一半是由农民工组成的,在具体工作环节中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导致他们很难适应当前建筑钢结构以及幕墙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培养满足建筑钢结构行业、幕墙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解决人才短缺和劳动者素质不高的当务之急。
2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国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工民建专业)主要针对以砖、混凝土和钢筋为主的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针对以钢材(钢板、型钢)或钢材-钢筋混凝土组合材料为主的钢结构建筑。两个专业实际上是在共同的建筑专业基础平台之上,具备建筑专业识图、施工、测量、管理等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两个不同方向发展。
培养目标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城市建设行业生产一线,具有本专业所要求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扎实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基本原理、生产制造、施工、装配、质量检测、预算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钢结构工程及建筑幕墙工程领域需要的一线施工及管理工作的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及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岗位 工作岗位有拆图岗位、车间技术岗位、工艺岗位、现场施工岗位、调度计划岗位、质检岗位、预算岗位、资料岗位、材料岗位等,经过三年左右的职业发展,可以发展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钢结构设计师、详图工程师、车间主管等中高级管理岗位。
3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很多钢结构行业、幕墙行业企业的用人情况是每个人并不是单一地做一项内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配备人员,经常一个几百万的项目可能就放三四名管理人员,分工就不会特别详细,经常是施工技术员兼质量检查员和资料员,或安全员兼档案员等。所以,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有更强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能力。
1)生产设计能力:掌握钢结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基础上,使学生深度了解钢结构施工、设计基本知识,具备钢结构构件设计与计算能力。
2)工艺方案制订能力:掌握建筑钢结构钢材的进场,建筑钢结构施工图识图及制作准备工作,能够进行建筑钢结构放样及零部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制订。
3)加工制造及质量检验能力:掌握建筑钢结构制造工艺与质量检验方法、组装与预拼装方法与工艺、建筑钢结构涂装工艺,具备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制作能力、钢构件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能力、控制钢构件制作过程中安全生产能力。
4)安装施工管理能力:熟练掌握钢柱、钢屋架、钢梁等钢构件的安装过程及其所使用的工艺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编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具备参与钢结构安装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 设计思路
本专业构建了“行业指导、基地共建、虚实互补、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行业指导、基地共建”是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听取行业专家指导意见,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强化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重新组合课程核心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师资培养基地的建设。“虚实互补、就业导向”是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面向岗位设课程,面向就业强技能,以就业为导向,从入学到就业培养学生扎实学习基本知识、提高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学院信息化二期建设成果,利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动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有机对接、充分融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5 结论
设计出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钢结构工程及幕墙工程领域需要的一线施工及管理工作的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及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钢结构行业、幕墙行业的生产设计能力、工艺方案制订能力、加工制造及质量检验、安装施工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育人,突出职场氛围与企业文化。明确专业建设在学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项目的实施,并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建设以及机制体制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开展校企合作等,要保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各个教学项目以及教学环节都有专门的制度作为支撑,这样才能适应钢结构以及幕墙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利耕,鲁明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4,40(6):246-248.
[2]黄享苟,郭自灿,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32):
19-21.
构建“塔式结构”培养教育人才 篇4
一、打造“塔尖”,塑造专家型领军人才
“专家型领军人才”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够策略性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行为充分宣讲,引领并影响教育界同仁的教师。我们从和平区内历经三年的两名工程培养人中,遴选出20 名教育领军人才,构成了区域教育人才队伍“塔式结构”的塔尖。研究中探讨了培养“塔尖”领军人才的三项策略。
1.认清使命,提升能力。
教育领军人才是区域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工作实践中要树立高境界、新理念,能够自觉用高标准定位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我们举办高端讲座,引发教师与专家对话;组织高水准境内外研修,引导他们跳出学校研究教育,提升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集学习、工作、研讨于一体的“和平区教育优秀人才网络平台”,开展网上交流研讨,着重培养领军人才敏锐的洞察力和用教育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发挥“塔尖”作用,带领出优秀教育团队。
2.反思革新,奋发有为。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创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我们倡导先行先试,主动作为。自选导师,满足了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的需求,自觉研究、引领教改,争做教育发展的创造者;自主选择国内教育名家进行“影子培训”,使他们动起来、听进去、看明白,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研、带领团队,努力为和平区教育注入活力,开创新局面。
3.提升品格,立德树人。
教育是需要“以爱育爱”的培养人的事业,应把它作为与生命同在的事业去追求。调研、手拉手互助、公益讲座等活动中,教师主动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形成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教育科学素养的自觉奉献,并能感染和带动身边人的教育领军人才。
二、锻造“塔体”,让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发挥更大效益
名教师不是仅仅靠培养产生的,首先,他们在实践中教书育人,恪尽职守,研究探索,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真情挚爱的教育品格,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在学校、社会享有一定声誉。我们的名师培养工程旨在进一步引导优秀教师在教育科学之路上掌握教育理论,提升学习、研究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具备独立领衔教改、带领团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有以阳光的心态和蓬勃的生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能力。构建强大给力的“塔体”式教师团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角色认同,产生自我效能感。
倡导教师从教育活动的实践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转变为教育生活的同构者,从教授知识与经验的关注者转变为教育价值的思考者。我们鼓励教师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尝试新的教育策略,主动排除各种困难和问题干扰,提高自我效能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
2.课题引领,实现角色的转变。
研究型教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二字,即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表现为能敏感地捕捉到工作中的问题,运用系统研究程序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策略。
我们以“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中的重点科研课题为纽带,通过课题立项、制定研究规划、资金支持等,调动、激发更多的骨干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科研课题指导讲座、研究过程推动会等,指导、支持学校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展开课题研究,并把握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帮助总结、提升,形成卓有成效的、指导性成果,并予以推广,将名师引导到学习、研究、创新的更高平台。
3.制定、创设适于教师参与科研的政策、环境。
为名师提供开展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必要的条件,包括时间保证、信息获取、成果转化等。在教育追求方面,引领名师投入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以此作为增强教学活力的重要源泉;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师生互动,突出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特色。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中,我们追求以浓郁的教育学术氛围,培养研究型教师成长、成熟。
从教师发展规律看,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专业成长的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一次质的飞越,也是当前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
三、铺垫“塔基”,以首席教师为核心,塑造实践型教师群体
伴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新阶段。“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厚实的“塔基”托起教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科首席教师”是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应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风格鲜明、职业道德高尚、工作绩效明显的名师队伍。设立“学科首席教师”,旨在突出教书育人的“源头”,“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席教师要能够带动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我们突出“依托校本、强化参与、整合资源、共同推进、重点培养”的要求,通过“1+6+N”团队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首席教师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领教师团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影响和带动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整个学校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夯实“塔基”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抓首席教师引导作用。
首席教师作为团队的核心,必须具有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带头钻研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好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和“四课”活动,即说课、做课、听课、评课,将教师团队的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团队同思考、同研究、同分享,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2.抓团队成员提升。
广大团队成员在首席教师的引领下,坚持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投入实践探索,提炼升华,形成特色,促进学习型、实践型教师团队的形成,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主动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抓考核评价工作。
以年度“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引入评价竞争机制,实施定期考核。鼓励教师公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组织观摩评比,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促进广大教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和展示等多种途径,造就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视野、具备教育创新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育群体,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向着更加优质、均衡、有特色方向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建立了11 个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吸纳了130 位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人和首席教师参与基地活动,形成了以领军人才为龙头,名校长、名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构成的优秀人才塔式结构。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了和平区教师整体的发展,为和平区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前列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深入实践和研究,拓展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机制,加速人才成长,使我区教育人才队伍水平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断迈进。
专家评介: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了解。其一是区域间的基础教育发展,其二是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发展。就后者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性任务。我们认为,均衡发展仅是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高位、可持续发展则是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那么,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如何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高位、可持续发展呢?李群莉校长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5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教改革--兼论创造性思维的耗散结构模型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通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为依据,揭示了创造性活动的发生机制,建立了创造性思维的耗散结构模型,探讨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及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 者:陈士俊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天津,30007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319(5)分类号:N941.91 G649.21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08-04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创新创业+”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作为核心概念,其宗旨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让高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能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教育观念,持之以恒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融合教学、研究、大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中,从而实现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高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导向。“+”作为模式外延,即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中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外延是无限延展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创新创业+XX专业=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其成效绝不是简单地相加。
二、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人才培育的核心环节,也是观念转化的桥梁。设计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教育过程中最大压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精准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与美国、日本、英国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各要素和结构之间。因此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要素和体系几方面去研究是有必要的,再来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相关问题。国内外许多先进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借助这些理念和经验构建和完善适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
国内外对课程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课程”这一概念较早出现是唐代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和《示子全书·论学》里。过去对“课程”解读仅局限在教学的时间上、教学范围里和工作进程中等元素。国内专家王伟廉[1]的观点“课程是指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整合学科和教学督导、教学活动的一项工程”。还有专家将课程理解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索和研究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实施意义、精神层面、实践经验、多项能力的生成过程等等。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自拉丁语“跑道(Cursumrace course)”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为教育上的专业用语,意指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奥利弗(Albert.Oliver)是系统的研究课程定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分析出“课程”有七种代表性解释。Lewy,A.[2]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Johnson[3]认为课程是“一种提前预习结果的结构化排列组合”,奥利瓦[4] (Peter F.Oliva)认为:“与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和教学研讨等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术语相比,课程确实具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综上所述,“课程”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涵义。一位美国的学者做过一个关于课程的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之多。[5]可见,“课程”概念解释有很多种,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分析,反而凸显课程研究领域的生机。
(二)课程结构、课程体系
“课程”概念众说风云,“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课程体系”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因此认识“课程体系”必须先认识课程结构。国内有很多专家研究它,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课程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顾明远[6]认为,“课程结构”一方面是一个学校将课程各方面的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相关内容配合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我们一般提及的教科书。施良方[7]却认为“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组织和合理配合,也就是说研究课程内部各组成部分如何最佳的融合起来的问题。”廖哲勋[8]指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所有课程组成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有一定规律的组织表现。”杨树勋[9]认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课程全面规划以及总体推进的综合体。”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10中,描写课程结构关系最为准确的词语是“Curriculum Organization”(课程组织)。书中给出的定义意思是:“课程组织是指一个学校将所有教育体系内的各要素的组合,根据需要加以排列组合的一种方式。”张华[11]认为“课程组织是一个学校将特定的专业配置的各种课程组成要素有机地融合成课程结构,以便各种课程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结构系统产生一种合力,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一样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赫冀成等[12]主编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一书,指出“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某个专业所设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它是特指课程结构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融合和分配。广义分类是一个系统,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形成规律的组合成课程内的多个构成要素。
国外与我国所述的“课程体系”相近的单词是“Program”,卢晓东[13]认为: “Program”仅代表一个系列、并形成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相当于一个教学计划也可以看做是课程体系。美国并没有课程体系的说法,它们对相关专业教育是让学生以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教育的组织方式以及隐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现在的课程内涵还是区别较大。尽管国内外的理解有差异,从形式上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14]。因此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都是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文件精神,这些文件中所提到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社团、大赛竞赛、综合社会实践、各类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嵌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都是为教育的本源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讲课程体系理解为既有思想内容,又具形式结构的育人的“文化场域”,而不是一种只有空洞而无内容的外壳。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去使用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为社会服务,它可以交给每一个学生掌握怎样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汲取的不同营养的“菜谱”,通过这些“菜谱“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品尝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以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所需要的文化营养。endprint
(三)“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指导下,将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由其课程观、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创新创业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模式的形式表现。我国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很多处于一种“两张皮”的状态,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家提倡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主旨相背离,将国外创新创业成果的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的实践,归纳和总结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创新精神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够用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前人没有提出的观点的思维能力以及不断实施发明创造、创新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业意识是指学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动机以及浓厚的创业兴趣、远大理想、职业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创业知识是指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都要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能力是指在学校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具备独立工作以及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社会交往的综合能力;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学生在校内外应具有独立、敢为、坚韧、克制、适应、合作、缜密、外向型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质能力。
三、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成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多次调整,多方调研、科学论证,最后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包括八大模块,如图1所示。
(一)人格与应知模块,包括大学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与礼仪、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百科、评奖评优、网络课程学习、图书借阅、学籍管理、专业解读、学分制方案、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宿舍管理。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刚刚进学校的大学生,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变化,要让他们了解新的环境下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安排在开课的第一周全部上完,授课老师有院系部的辅导员、学工、团委、安全部门等讲授。
(二)思想与理想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军事理论、体育与健康五部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三)应用与工具模块,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全部为必修课程
(四)旅游与素质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课程群、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人文艺术课程(限选课)、作品欣赏课程(限选课)、迁移拓展课程(任选课)等
(五)创新与创业模块,包括创新理论与实践、创业基础、创业拓展课程如旅游创造学、创业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创业管理、商务沟通、企业法与知识产权管理、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电子商务前沿、技术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创业设计、企业实习等综合素质课程。
(六)专业通识课模块,包括烹饪原料学、中国烹饪概论、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烹饪工艺学、烹饪英语、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地方风味菜品制作、烹饪化学、快餐经营与管理、食品雕刻、现代厨房生产与管理、餐饮运营实务、菜单与宴席设计、创新菜点的开发与设计、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中式烹饪基础、畜肉菜品工艺、禽蛋菜品工艺、水产菜品工艺等
(八)实践与设计(论文模块),包括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结语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而生的,它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内外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分析,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构架出全新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Lew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1991. Oxford: Pergamon Press. PP. 15.
[3]Johnson,M,Jr. 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 Educational Theory 17, No 2. 1967. pp. 130.
[4]PeterF.Oliva,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Little,Brown&Company (Canada) Limited, 1982, pp. 4.
[5] [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69,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7-98.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73.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0.
[12]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19.
[13]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高等教育论坛,2002, (1).12, 11-18.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1999年开放床位750张,护理从业人员240人;2009年开放床位1200张,护理从业人员401人。
1.2 方法
采用我院1999年护理从业人员指标与2009年护理人员从业指标作数据对比分析,护理从业人员指标包括护理人员的结构、学历构成、职称比例分布。
2 结果
2.1 护士与床位比
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999年医院床位与护士比为1∶0.322009年床位与护士比为1∶0.335,10年来虽然医院业务技术有了大幅的提高,护理从业人员也随之发生了大幅的增长,但护士与床位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仍低于国家规定的1∶0.4标准[1](表1)。
2.2 护士构成比较
2.2.1 人员结构
10年来,护理从业人员最显著的变化为增加了大量的编制外聘用护士,编内护理人员由1999年的21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91.3%降至2009年的212人,占护理人员总数52.9%,而编制外聘用的护理人员由1999年的212人,占护理人员18.7%大幅增至2009年的18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47.1%。编外聘用的护士已成为护理从业人员的结构主体力量,也是10年来增加的主要护理人员(图1)。
2.2.2 职称结构
虽然编内的护士高中级职称比例由1999年的23.8%上升到2009年的44.8%,但因编外聘用的护理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体,故全体护理从业人员的职称结构无明显改善。同时编外聘用护士的职称构成显著偏低(表2)。
2.2.3 学历构成
随着护理专业各类成人学历教育的开始,护士的继续教育进一步得到重视,现护理人员的学历构成较10年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大学本科毕业生从0上升至19.7%,大学专科毕业生从11.3%上升至53.4%,中专学历由82.9%降至26.9%消除了不具备中专学历在护士岗位执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并有护士开始积极参加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攻读(图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国人民物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各医院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机,各地的公立医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伴随着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用人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加大,由于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拨付减少,出于对人力成本控制的需要和编制人数不够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补充,近来来护理从业人员的主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编制外聘用的护理人员队伍大幅增加,湖北的编制外护士所占比例达40.63%[2],安徽省个别医院已达到70%[3]。而我院近3年新进护士113人,离职护士98人,护理人员流动性增强,对护理质量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成为现阶段具体情况下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严格新护士准入制度:随着护理人员流动的增强,严格新护士的准入制度是保证护理人员质量的第一道关口。我院于2001年出台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制定了新入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为护理人员)的管理办法并于2007年作出了相应调整,对新护士的学历要求大学专科以上并取得相应专业的执业资格,进行新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公开选拔符合岗位条件且成绩优异的人员上岗。(2)加强“三基”培训是护理人员培养的基础:“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护理质量评审中的重点,加强对护理人员三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从业人员的水平。定期举行护理理论知识讲座、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每年进行护理理论全员考核和护理技术操作练兵,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连续两成绩排名倒数前5位者进行淘汰,有效地锻炼了护理人员的三基水平。(3)选拔护士送出进修培训:一名护理技术人员的成长,必定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和技术环境,每年选拔护理人才中优秀者送出到上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培训,对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开阔护理人才的视野,引进新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4)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医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护士参加在职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护理学历层次的提高,而是不断加强医学和护理理论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在学习费用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从而从多个方面鼓励护士参加在职学历教育。(5)培养护理科研氛围:现阶段各医院的护理人员都以护理服务为主要工作任务,轻视护理科研,缺乏护理科研项目和人才,要想护理人员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必须重视和加大护理科研力度。可在医院设定一定的护理科研经费,结合医疗新技术和科研项目的开展进行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对发表学术论文者给一定的奖励,并在护理讲座中加入科研论文指导。
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而医学又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只有重视护理人才队伍的梯队培养,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进护理人才的培养,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杜绝医患纠纷,才能保证护理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地保证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通知[S].卫医发[1997]第23号.
[2]柯永红.医院临时聘用护士的使用现状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18~19.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8
(一) 国际经贸学科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间经贸往来日益增多,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此外, 科学技术进步迅速, 尤其是信息和通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对环保意识日益加强, 都促进国际经贸学科更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
1.国际经贸学科研究对象不断拓展
(1) 环境与国际经贸学科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 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使国际经贸理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延伸。
(2) 跨国公司与国际经贸学科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全球化的经营战略, 使其成为主导国际经贸的发展趋势,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向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分工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经贸理论的发展。
(3) 标准化与国际经贸学科
国际贸易标准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并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标准成为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依据。
(4) 电子商务与国际经贸学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得以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 其运用推广将给各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2.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有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利益理论。20世纪以来, 出现按照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学说, 战后比较成本学说动态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 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又涵盖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利用外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生保护贸易政策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和国际贸易“双赢”理论等。
3.国际经贸实务的变革
主要表现在出现了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和新的贸易业务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网络交易或电子交易。此外,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外贸行业内分工趋向细化, 新的业务岗位不断涌现, 如外贸跟单、国际快递、商务文员等。
(二) 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1.传统的国际经贸教材已不能适应国际经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亟须更新教材, 增加新内容、新理论、新实务, 以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业务素质。
2.由于对外贸易行业内分工细化, 岗位专业化程度提高, 需要培养各类外贸专业人才, 高等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方向需要作相应调整,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增加新的课程, 强化重点课程, 弱化次要课程。
3.外经贸企业对外经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外经贸企业急需精通外贸知识与具备外贸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当前, 一般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0%, 而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70%~90%, 有的甚至高达100%。高等院校面临职业院校挑战, 因此, 高等院校加强对国际经贸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
(一) 知识结构
国际经贸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厚的知识基础、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是对高素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而且能将各类知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以创造出新点子、新方法、新思路, 提出新设计、新创意。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包括:1.厚实的基础知识。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应掌握数学、英语、电脑、法律和英语知识技能等;2.精专的专业知识。这个层面的知识是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核心层。专业理论以够用为主, 但要强调少而专, 注重理论为实践服务, 而且要及时更新知识;3.合理的知识结构。由于国际经贸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广, 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为了做好国际经贸工作, 专业人才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如WTO规则、涉外经济法、各国经济贸易法律法规和国际经贸地理等;4.广泛的社会知识。由于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 价值观和审美观也不同, 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生产和出口有特色的产品对开拓国际市场至关重要。对这个层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得越多越好。
(二) 能力结构
1.理论基础扎实
国际经贸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需要具备很好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从而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出准确有效的经济决策。培养学生重视理论学习的习惯, 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针对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这不仅仅是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也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
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国际交往能力, 要求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具备文化习俗、法律观念等相关知识。这方面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同时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积极主动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逐渐培养学生高超的国际交往能力。
3.实际业务能力
从事国际经贸相关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学生需要对整个业务环节十分熟悉, 能够对每一环节的业务进行独立操作。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 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或者去外贸企业实习, 从而熟练掌握实际业务操作流程。
4.综合管理能力
综合管理能力是包括决策、协调、团队合作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的复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 除了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外, 还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的体会和培养。
三、优化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措施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贸易市场纷繁复杂的背景下, 市场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有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 灵活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 只有合理设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提高该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才能满足社会及企业的需要。
(一) 改进课程设置
要从根本上优化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应该从课程的设置入手。改进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并强调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高等院校应构建三个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平台。这三个平台课程要突出厚实基础, 强调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兼容性、交叉性, 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 目的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 培养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宽口径人才。
(二)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高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理论课时所占比例偏大, 而实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偏小, 这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较弱。培养学生能力要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改善提高, 如进行商务谈判模拟、国际经贸的综合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等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 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 虽然目前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的机会有限, 多数外贸企业规模不大, 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 校企建立联合关系难度较大。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 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提供产品市场调研、管理咨询和员工培训等服务, 从而建立起以紧密合作的校企关系为基础的学生实践基地。
(三) 加强国内外交流
高校应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方式, 加强同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国际商务学科之间的交流。当前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外国际商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设置方向;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可聘请有贸易实务经验的企业经理参与教学工作, 同时也提倡从事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外贸业务实习。
参考文献
[1]王钰, 项义军.国际经贸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9) .
[2]胡心宇, 张晓骏.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8) .
[3]叶茂升.我国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后危机时代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3) .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9
在全球范围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 这表明信息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如何培养出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管理和技术一肩挑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目前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发展就业趋势进行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半结构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式。
1 半结构化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1 半结构化模式的含义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原有结构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及实践教学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的特色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实现专业人才半结构化培养主要表现在课程专业设置的半结构化方面。
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统一规范的通识课程教学外, 其余课程的设置需根据各院校自身特点, 以及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不同岗位的需求来进行规范, 同时应不断地进行更新调整。
1.2 半结构化模式的特点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介于非结构化模式和结构化模式之间的一种形式。它结合二者的优点, 有效避免了单一培养模式的不足。结构化培养模式虽然可以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它的特点是客观且有效性高, 但面对信息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 结构化的培养模式已出现诸多问题, 如所有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全一致, 没有任何个性化的特征, 无法适应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而非结构化人才培养只一味强调个性化, 却无法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 所以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又能让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极具特色。
2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半结构化培养模式的现状
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划分为以下3种:①以情报学为学科名称的信息管理专业;②以培养工科生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③以经济文管类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各大高校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均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半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且各自拥有各自的培养方案和目标。
2.1 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现状
所谓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统一规范的通识课程教学外, 其余课程的设置需根据各院校自身特点, 以及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不同岗位的需求来进行规范, 同时要不断进行更新调整。目前, 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已经实现半结构化, 但从主干课程和课程设置比例上来看, 仍保留大部分的结构化效应。下面以武汉不同类型的高校为例。
(1) 以情报学、管理学为支撑的学校A。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1、表2所示。
(2) 以工学为支撑的学校B。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3、表4所示。
(3) 新增设信管专业的民办高校C。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具备现
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为职业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5、表6所示。
(4) 特色突出的专业学校D。
其培养的是医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人才, 主要在医院、医药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疗卫生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从事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管理, 以及从事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开发、设计、评价和管理工作。其课程设置如表7、表8所示。
2.2 课程设置半结构化的不足
通过对上述4种不同类型学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可知, 目前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实现半结构化, 但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必修课设置比例上来看, 仍保留大部分的结构化效应, 其结构化的表现主要反映在:
(1) 专业基础课的必修课设置基本一致, 均包含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专业课的必修课设置也基本一致, 均包含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等信息管理基础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的选修课设置也基本一致, 均包含运筹学、经济学、网站设计、线性代数、管理学、数据结构等课程。而真正实现了半结构化课程设置的部分主要表现在不同学校的专业课选修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整个专业整体课程设置的课程数量统计, 结构化的课程设置与半结构化的课程设置之比为7∶3。按照整体课程设置的组成, 可以大致将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各学校的特色专业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信息学4个部分。偏管理的学校在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管理类的课程, 而工科的学校在特色专业设置上就偏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的课程。这就是我国现有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半结构化的现状。
3 信息管理半结构化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能有效地避免单一培养模式的不足。根据现有信息管理专业的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将现有7∶3的比例调整为5∶5,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同时又让他们具备不同的特色技能。而在课程内容的半结构设置上需打破现有的统一教学内容的模式, 将不同的特色专业知识、前沿的知识大量引入课程教学内容,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想推行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学校需根据实际定位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半结构化培养, 才能培养出适合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每所院系均具备自己的专业特色, 在进行实际定位时必须要根据专业所属院系来进行选择。一方面, 如果开设院系为工科方向, 那么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重点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 所以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仍以计算机课程为核心, 而管理类相关课程则被置于附属地位。另一方面, 如果所开设院系为管理方向, 那么信息管理专业即为文科范围, 所以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以管理类课程为核心, 而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则被置于附属地位。
摘要: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发展就业趋势, 从我国现有的半结构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管理,半结构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毛凤娇.行政决策信息障碍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0.
[2]杜祥培.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
[3]李应建.关于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
[4]杨小燕.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11) .
创业能力结构维度及其培养 篇10
一、创业能力的界定
(一) 创业能力的内涵
普通心理学给能力的定义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看, 能力的本质是心理的作用、机能, 是生命和生命运动的高级形式, 是在主观的精神指引下, 调动个体内在心理资源和相关环境资源, 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时, 能力又表现为某种社会属性, 也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解决各种问题而表现出来的技术、方法、策略、技巧、经验或知识, 并运用这些手段去组织、整合相关的人力、财力、物力、时空、信息等内容, 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能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特征, 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机能。
从创业的角度分析能力的构成与应用, 不仅要从能力的心理机能上进行分析, 还要延伸到其社会本质去分析。创业能力是顺利完成创业活动的具有个体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基本心理特征, 所以说, 创业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能力, 它是围绕创业行为发生并具有一定心理特征的能力的综合系统, 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创立和发展新事业的主体心理条件。在一般情况下, 创业能力既是个体心理能力的外化, 又超越个体心理能力, 是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能, 甚至是整合了环境中的各种有效资源、成为实践活动中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最有效的桥梁、纽带。
(二) 创业能力的特点
创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他人、群体、组织、环境等的相互作用, 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创新性。创业的能力总是离不开创造与创新, 创业能力的基础就是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当创新精神消失时, 创业意义也就基本消失。在创业实践过程中, 每个人的能力结构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观念的转变到思维方式的变化, 再到创业行为的选择, 无不表现出创新的特色。创业能力的创新性体现在创业实践的全过程, 而创业能力的创新性又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二是整合性。从创业能力的结构可以看出, 创业能力是若干种能力的组合, 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 都会影响到整个创业能力的运作和发挥。这些能力在创业之前就可能存在, 不创业而做其他工作也可能需要这些能力。但如果个体进行创业活动, 就必须具备这些能力, 并将它们整合为一个系统的能力结构, 有效发挥作用, 才能更好地完成创业目标。比如, 有研究者认为创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除具有一般能力, 还需要将知觉速度与准确度、数学运用能力、言语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结合在一起, 构成行政能力的整体。即便这样, 仅仅靠行政能力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围绕创业目标将其他能力结合起来。三是实践性。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都是创业的大忌。创业既是知识与技能运用的实践, 也是人生体验的实践。所以, 创业能力绝对不是单纯的某些方面的心理机能, 而是要将个体能力转换为社会活动所需要或者能够适应社会活动的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为创业能力的表现和发挥提供广阔的社会平台, 两者是相伴而生, 紧密相连。
(三) 创业能力的形成
社会上对创业者有一些误解, 认为创业成功源自天生的经营能力和有利的社会关系。不可否认这些在某种环境下对创业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但实际上, 个人的创业能力必须通过积累、发展并形成系统, 最后通过创业过程和创业业绩表现出来, 创业能力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 。【1】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如图所示, 创业能力的形成受到认知心理系统、学习训练系统、环境条件系统和创业实践系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而学习和实践则是创业能力的主要形成途径。学习是社会活动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培养各种社会活动能力, 使我们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心理条件;实践是知识和能力的最终来源, 也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创业者不能天生就具有创业能力的, 而是在创业活动中一边实践, 一边学习相关知识, 才能发展各种形式的能力。学习和实践相互补充,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创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分析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 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以及创业者性格、心理倾向的多重性, 决定了创业能力在结构维度上的多样化, 包括创业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组织领导和经营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构成创业者特有的不可或缺的创业能力。
(一) 创业心理素质
创业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对创业及创业风险的认知态度, 是创业实践活动中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倾向, 包括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 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 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实践表明, 创业心理素质准备越充足, 创业心理动机和动力就越大, 创业能力也就越强。创业心理素质在整个创业能力结构维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上, 创业绝不仅仅是个体的智力行为, 更是一种心理人格行为, 心理人格因素的作用在创业实践中更带有根本性。这是因为, 强烈的创业激情、责任感、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人格品质是个体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的内在动力与保证。
(二)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在创业中围绕创业目标并运用交往技能达到某种目的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一般体现在办事能力和处事风格上, 是适应社会需求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事风格。事实上, 创业过程很难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过程, 必须依靠团队的合作, 依靠他人的支持。创业过程的群体性特征要求创业者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即:善于与人沟通, 乐于与人相处, 喜欢和群体一起生活和工作。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为创业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进团队合作, 为创业成功提供社会环境和文化支持。
(三) 创新冒险能力
所谓创新, 从企业的角度看,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材料和新的组织形式等。实际上, 创业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创新过程, 创业与创新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 创业之路更是创新之路。创新为企业的生生不息提供充足的养分,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 创新是创业者的本质, 需要创业者永不满足于现状, 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企业文化等;需要创业者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有旺盛的求新欲望, 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刻苦的钻研精神等。当然, 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都有风险, 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冒险精神。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坎蒂隆将创业者定义为在寻求机遇的过程中扮演积极承担风险角色的人;20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也认为,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是风险偏好者, 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者, 后者愿意交出自己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权, 但条件是风险偏好者即企业家要保证他们的工资, 于是, 企业就产生了。【2】奈特将创业者视为不确定性的承担者, 在他看来, 生产组织中的创业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得剩余, 而工人通过转嫁风险获得工资。由此看来, 敢冒风险是创业者重要的人格品质。当然这种冒险, 不是去闯“红灯”、闯“禁区”, 更不是去违反国家政策法规, 而是指在不违背法律政策的前提下, 勇于突破常规。
(四) 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人、财、物等众多资源。实践证明, 创业者的资源获取能力在其创业成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仅有资源获取的能力还不够, 还应该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 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是创业能力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创业能力的顺利运作是以整合各种创业知识为前提的, 创业者对创业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创业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行业和创业方式对专业技术要求不同。高素质的创业者首是一个熟悉专业规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行家里手。总的来说, 专业技能是创业能力形成的基础。
(六) 组织领导和经营管理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是从事组织管理和领导活动的基本心理条件, 它是技术能力、决策能力和人事能力等独立的特殊能力的有机结合, 在各项创业能力中居于主导地位。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在创业中对市场和生产活动进行筹划、管理和资源配置等行为能力, 既涉及到资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动, 也涉及到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 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能力, 是创业者必备的重要能力。
三、创业能力的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因此, 政府、社会、学校等应共同努力, 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着力培养和提高创业者和青年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 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创业教育
教育不仅要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者, 更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开拓进取意识的创业者, 为此, 教育要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观念, 树立“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 将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当前, 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期待。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在法国巴黎召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展望与行动》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均明确强调, 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 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005年6月,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意大利召开“培育创业精神:高等教育的作用”专题会议, 探讨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提供创业教育与培训, 培养创业型人才。2006年, 欧盟召开“欧洲创业教育:通过教育和培训培育创业思维”国际研讨会, 强调大学在培养青少年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总之, 培养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大学的共同期待, 现代大学理应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 不仅要成为诞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 更要担负起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使命。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 高等教育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上来;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的总体要求, 加强创业教育, 把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要革新教学组织, 构建跨学科教学组织, 推进跨学科教学, 搭建不同学科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互动平台。【3】当前, 随着知识的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大学分科越来越细, 并越来越呈现出树状化的学科结构, 这种学科结构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不仅导致学术生产力的下降, 也严重影响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培养创业型人才必须革新大学教学组织, 组建跨学科的创业教育中心或跨学科的创业教育项目, 构建网状的、开放式的跨学科教学组织, 吸引不同学科的学生在统一的平台下接受创业教育, 开展创业合作,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此外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还必须注重学生创业心理人格素质的培养, 克服过去把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教育学生开办企业, 只注重创业技能训练和创业知识传授的倾向, 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创业激情、责任感、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与精髓。
(三) 浓厚创业氛围, 营造和谐创业环境
一个创业者创业热情、创业兴趣的激发, 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成功率的高低, 与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密不可分。一个理性的、良好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驱动创业行为, 培养创业能力, 产生创业成功的强烈欲望和原动力。【4】因此,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在全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与帮扶机制, 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 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 树立创业成功典型, 培育良好的创业人文环境, 形成一个崇尚创业、尊重创业者的和谐局面。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广播、校报、橱窗等教育阵地, 广泛宣传创业理念、创业意义、创业知识、创业政策等内容;加强专业、学术社团建设, 推广实施学科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赛事, 以社团文化和赛事文化带动创业文化;营造多学科相互交流、不同学术观点交汇、师生学术平等讨论的自由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冒险、争当领头雁, 形成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四) 重视创业活动,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性是创业能力的最基本特征, 而创业实践活动又是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 一方面,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加强创业协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地、创业园、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器等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 坚持以项目带动, 引导创业者参与具体的创业活动, 亲身体验创业过程, 以提高创业兴趣和创业能力。【5】另一方面, 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的规定, 遵循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场所,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首先, 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 组建大学科技园, 培育创业孵化器, 并使之成为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和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平台与载体。其次, 利用教师和学生的后勤服务为根据地, 让学生在校内进行保护性的创业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创业阻力, 提供相对稳定的创业环境, 使学生的创业实践的成功率提高, 体验创业成功的乐趣。再次, 采用校企联合模式建立校外创业基地, 让学生到全真创业环境中进行市场调查、项目策划、营销、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历练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点子, 邓彦斌.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上海: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4:680-681
[2]易玉梅.创业教育重在创业人格培养[J].湖湘论坛, 2011 (01) :125—128
[3]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z].2012
[4]刘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江苏高教, 2010 (03) :106—108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 篇11
一、摆正教和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归根到底就是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学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生体现出来,淡定生是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过程的积极探索者,是教学效果的具体表现,学习能否主动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为前提,教学中首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其次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再次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单靠学生去自学,那么自学能力也培养不起来。因此,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是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在学习要求、明确目标上,在设计听、说、读、写训练的方式方法上起主导作用,以便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接近的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情感动力。首先教师要从自己做起,下功夫,花力气,精备教材,设计安排好每一堂课。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谐慈祥的目光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学。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倦感,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也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小淡定生好动的特点,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运用主动活泼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施教。在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方法中积极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在一堂课的教学方法中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认真地注意所学的内容,热烈的追求和探索所学的知识,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会摇尾巴的狼》一文中,可以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分别让掌中学生扮演狼和老山羊,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的对话叙述出来,并充分地展开想象,注意各自的语气和表情,学业生一定倍感兴趣。
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问题是由教师提出来还是让学生提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教师设计的各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思想,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比如,在《黄继光》一文中,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学生接触课文后就可能会提出:黄继光一共有几次站起来?他每次站起来的情况怎样?他为什么要用胸膛去堵住敌人的机枪?等问题。只有当淡定生自己发现了问题,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
四、注重课堂讨论
我国旅游人才结构问题探究 篇12
关键词:旅游人才,结构,探究
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 旅游业的动态备受瞩目, 旅游业的强劲势头把旅游人才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 在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大背景之下, 旅游也正大踏步地迈向属于它的巅峰之路。只有把积极加速改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旅游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提上议事日程, 才会实现旅游和教育的双向互动, 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一、旅游教育的中外比较
(一) 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教育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第一所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 开创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先河。截至2004年底, 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313所, 其中高校574所, 中等职业学校739所, 在校生57万人, 其中高校27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30万人;到2007年底, 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770所, 中等院校871所。可以清楚地看到, 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应运而生。
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 旅游专业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最早对旅游进行研究的是地理学家, 然后是经济学家, 而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只是比人类学家早一点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 很多对旅游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并没有太多关注学科的界限。据统计,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多在一级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和工商管理学下设二级学科, 有的隶属于环境与旅游学院, 有的隶属于商学院, 有的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 还有的则隶属于规划学院, 可以说, 旅游本身有着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质, 是多学科的集合体与大杂烩。
国内旅游教育主要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这么几个层级, 研究生阶段的旅游教育于90年起步, 底子更薄些, 以旅游作为强势专业的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学校, 另外广为人知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现已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体学校, 这些学校在专业办学上讲求特色, 大师云集, 底蕴深厚, 独树一帜。
(二) 国外旅游教育的情况
国外的旅游教育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 其教育模式也相对完善, 比较著名的院校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内华达大学、德州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 英国萨里大学等等。它们的教育注重游憩、交通和环境方面, 以实践为导向。旅游职业教育拥有制度和法律的双重保障, 校企结合。另外,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注重回炉式培训。
美国旅游教育与研究是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的, 美国对于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 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 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 来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 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 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是饭店教育, 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注重实践, 为世界饭店业培养了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与其他国家不同, 瑞士的饭店管理教育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 (SHA) 成立于1882年, 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协会始终重视各个层面的培训, 1893年, 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 随后, 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 以及仅使用德语授课的烹饪学校。后来又建立了里诺士和THUN两所饭店学校。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则具有两个特点:第一, 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主要出现在一些技术性职业性的学院里, 到80年代、90年代, 旅游教育广泛出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现在, 在澳大利亚比较有名的、建校比较早的一些大学中, 直到今天, 旅游专业仍被认为是一门缺乏学术性的学科, 旅游教育也往往仅出现在一些非传统的、较晚设立的学校中。第二, 在旅游教育领域, 政府也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1992年, 澳大利亚高校旅游与接待业教育理事会正式成立, 一直得到澳大利亚旅游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局大力支持。另外, 由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澳大利亚旅游常务理事会”每年也至少组织一次“澳大利亚旅游研讨会”。此外, 代表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也广泛参与旅游教育和研究活动。
二、旅游人才结构内涵
(一) 旅游人才的学历结构
我国旅游人才的学历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结构类型, 也就是说, 中低端的事务性操作性旅游从业人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而高端的学术性研究性专业人才则凤毛麟角。主要体现在中职、高职的毕业生在旅游市场上供需两旺甚至达到了供过于求的饱和状态, 相比之下, 接受过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业界人士成为了紧俏的香饽饽, 目前缺口较大。
(二) 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构成是旅游科班学生手中的一把利剑, 知识立意是能力立意的充分条件。就旅游本身来说, 其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中普遍包含这样一些内容:从旅游系统的角度说, 有旅游管理、旅游外语、导游、饭店和会展等大的分支;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说, 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和英语等主干学科。可谓百花齐放, 无处不旅游。
(三) 旅游人才的能力结构
当知识内化成技能的时候, 旅游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才会真正意义上凸显出来。旅游专业人才不仅具备各行业从业人员所共有的基本能力, 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 他们还拥有一些专属的看家本领, 如谈判技能、服务技能、应变技能等等。
(四) 旅游人才的经验结构
经验往往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通常被视为一笔无形资产, 众所周知, 经验可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初出茅庐的旅游“潜力股”投身实践中去, 充分接受社会熔炉的冶炼, 最终转化为“绩优股”;间接经验主要指非亲力亲为, 非身体力行, 通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养料所获得的。旅游业对于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 这无疑需要积累-再积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三、我国旅游人才结构弊端及原因分析
(一) 旅游人才结构弊端
1、知识和能力产生条块分割, 出现失衡现象
作为学校的“产品”, 毕业生们通常“专”而“不通”或“通”而“不专”。细分不明确, 照单全收, 来者不拒, 不利于形成有效专长。另外, 要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能力不足, 要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表现为理论型, 中职和高职教育则表现为实践型。旅游应当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双向互动, 否则无法使得1+1>2, 无形中含金量大打折扣。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全面开花, 既要具备一定的多维知识程度, 又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2、缺乏专家赖以生存的沃土, 人才流动频繁
旅游圈中无论是酒店抑或旅行社, 员工的流动都相当频繁, 不断的跳槽已渐成趋势, 且不说一般职员, 仅科班毕业生的流动比例就高达50%以上。大多数高级人才不倾向于选择相关行业以实现行业内就业, 那么就会发生留不住人才的情况, 而非智能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也都不高。管理人员大多是“本土化”的结果, 经过内部选拔, 起点较低。人才尤其是顶端人才难觅, 必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3、学科体系建设上漏洞较多, 不能整齐划一
旅游专业被当作一个“大杂烩”的拼盘, 盲目的上纲上线, 模仿痕迹较重, 照搬其他学科的形式。学科管理上不够规范, 专业性不强, 软硬件配比不恰当。课程的安排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 其实都在人为地“嫁接”, 指向性不明朗, 特色不显著, 失去了旅游作为一个专门品牌的比较优势和文化实质。
(二) 现象背后的原因
1、追求单一向度, 专业基础薄弱
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的特色建立立足点, 各有侧重。有的学校奉行功利欲念至上的信条, 喜欢打造单一的旅游人才, 贴上相应的标签, 不能兼而有之地照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只是单纯地把方向定在一个点上。职业性院校愿意加强操作类人才的培养, 却并未意识到理论熏陶是一个长线的投资行为, 忽视学生后续力量的迸发;研究性院校更为青睐塑造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人才, 没有考虑毕业生可能面对“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
2、需求无法对接, 理论实践脱节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 这一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正好反映出双方需求点的错位。旅游人才考虑待遇、环境等原因无法适应“高投入、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的旅游行业, 纷纷“弃旅从他”, 跨行业就业, 部分学生通过考研、出国等途径分流了行业内的新锐, 致使人才流失。与之对应的是, 旅游企业抱怨毕业生定力不够。
3、教育资源不足, “双师”严重匮乏
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转型人士, 总体来说, 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全方位的旅游训练, 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学校对旅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不太到位, 这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似乎不肯计入过多的成本。老师也仅仅传授基本理论, 对于操作技能, 服务程序等一系列涉及到一线岗位的内容通常显得手足无措, 势单力薄。没有和谐的教育环境做根本保证, 人才之“才”也是空中楼阁。
四、举措与发展愿景
(一) 解决对策
一方面, 从“三教”着手, 分别以教师、教材和教学为切入点, 做到“保一接二连三”。“保一”在于加大硬件投入, “接二”在于使教育工作者同时拥有教师资格和市场准入资格, “连三”在于将教材、教学和教师统一于旅游专业的成长之中。坚持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原则, 以能力为本位, 在学院派的线性培养模式基础上, 加强人才引进, 扩充来自各旅游机构的兼职教师队伍, 注入新的活力;加强观念建设, 紧密围绕大旅游的六要素开展工作, 避免“旅游不旅”, 积极实现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 凭借“通才+专才”的组合,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比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等, 并建立好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的办学层次应避免因趋同化而产生的教育失灵, 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另一方面, 树立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先导, 具有国际视野, 加强创新。尽量避免课程的交叉重复, 节约好教育资源, 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开放”二字为主线, 实施人才强旅和科技兴旅战略, 广泛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有益成果, 互通有无, 调剂余缺, 实现强强联合, 优化资源配置。针对问题, 对症下药, 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 以外向型为导向, 使课程模块化, 可以把企业中的当下问题作为科研主题, 紧跟时代步伐, 动态地掌握好前沿信息, 加大校企合作, 开创崭新的双赢局面。
(二) 美好图景
旅游革命风暴势头正旺, 旅游人才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作为一个边缘性, 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其教育应当立足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 走多元化的路子, 这无疑就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旅游教育改革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 适应面广而又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应用类高级别旅游专业人才是今后发展的重头戏,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才能实现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 2005 (5) .
[2]、国家旅游局.2005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Z].
[3]、张岩, 顾文静.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5) .
[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5]、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4 (5) .
【人才培养结构论文】推荐阅读:
人才素质结构培养05-20
新型人才培养论文07-29
人才培养质量论文08-22
人才培养成本论文09-13
培养专业人才论文10-13
应用人才型培养论文08-20
高级会计人才培养论文06-07
小语种人才培养论文06-24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07-02
模具人才培养模式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