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家族文化传统(共7篇)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篇1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潮州历史悠久,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称。一千多年来,潮人家族文化在为潮州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代代相传,承袭至今,影响深远。它哺育了一代代的海内外潮人,铸就了潮人独特的素质,蔚成千千万万个潮人家族、家庭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风气,构建了一个跨地域、跨国界,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和谐潮人社会。笔者认为,潮人家族文化传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读书、明德、知礼。
(一)读书
潮州历来民风淳朴,崇文重教,千家万户均以读书为时尚,蔚成浓烈的读书风气。唐初,陈元光在潮州兴办“松州书院”,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韩愈任潮州刺史之前,潮州已出有进士赵德。韩愈到潮州之后,荐用赵德主管州学,兴办学校,使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繁荣,诗书弦诵之声,响彻南海之滨。到了宋代,潮州郡县长吏高举“韩文公”这面旗帜。更使潮州赢得“海滨邹鲁”、“风物冠南方”的美誉。南宋孝宗皇帝曾问礼部尚书王大宝(宋代岭南唯一榜眼、潮州八贤之一):“潮州之风俗若何?”王大宝答道:“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宋代的潮州只有七万多户人家,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最多一次竟超过l万人,可见潮州儒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相当高。据宋元《三阳志》记载,南宋时潮州有韩山书院和元公书院,修志者为
此不无自豪地说:“潮二书院,他郡所无,文风之盛,亦所不及也。”正因为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因此宋代潮州涌现出172进士,名居全省前列,也就毫不足怪了。
潮州还是我省唯一出有文武状元的地方。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春,林大钦上京赴考,他的《廷策论》洋洋数千言,深受嘉靖皇帝器重,御擢第一。当年,林大钦才满20岁。而清代嘉庆年间的武状元黄仁勇亦是个文武双全的英才。“潮俗,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见《岭南杂事诗钞》)说明潮人富贵思读书,相沿成俗。居住在潮州甲第巷的多为殷实人家,走进小巷,“儒林第”、“大夫第”的门匾鳞次栉比,可见上述记载并非空穴来风。而穷苦人家亦普遍把读书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教子育才当成自己终生的使命。潮州意溪黄氏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黄氏妈早年丧夫,生活穷困,矢志守节,含辛茹苦,育才有方,后代奋发勤读,五代子孙14人皆中秀才,被清廷授予“欧荻延祥”牌匾,与大文豪欧阳修之母“画荻教子”相提并论,其懿德为潮人所传颂。现代汉学大师、国际汉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和商界巨子、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就是出身于潮州的“诗礼传家”的家庭里,自幼受到潮州家族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从韩江之滨走向世界的。
(二)明德
潮人家族历来以“知书达理”为本。自觉践行伦理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讲究诚信,勤俭刻苦,勇于开拓,敬业奉献,是潮人崇尚的家风。
首先,团结互助是潮人家族文化的显著特点。“家和万事兴”、“行爱好伴,住要好邻”,是潮人世代奉行的治家格言。长期以来,潮人有特别浓厚的家乡观念,宗亲感情特别深,家族凝聚力特别强。这种凝聚力,不仅潮人自己深有体会,其他人也可以观察得到。以致世人都说:“潮州人特别团结”。正因为潮人族群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通信息,故能很自然地形成了天然信息库和关系网。这也是潮人经商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崇祀祖先是潮人家族文化的固有传统。潮人崇尚拜祭祖先,岁时节日和祖先忌日都要祭拜,祭拜祖先的本意:一是纪念先人创业之艰辛;二是借助先人以团结族人;三是祈求先人的保佑。而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教育后生者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潮人社会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代代相传,维持家庭融洽、和谐、快乐的氛围,这与崇敬祖先、尊老爱幼有着密切关系。
第三、崇尚诚信是潮人家族文化的道德规范。“老实终久在,积恶无久耐",“天地补忠厚”等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潮人历来重信用、守信誉,坚持做到:以诚动人,以信接人,诚实无欺,遵守诺言。潮人的信用观,就是把“信”作为评价一个人人品高低的标准:守信的人被称为“君子”,不守信的人被称为“小人”。即使是在商场上,往往也靠信誉取胜。绝大部分潮商都恪守这样的信条:“数着短结,人要长交。”(账要经常结,交朋友却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竞争手段不能超越商业信用,生意才能长久。因此,为了守信用,潮人有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确保“诚信”的声名。
(三)知礼
“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潮州人把是否“知礼”看成是人与“畜牲”(动物)的区别之
一、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知礼”是家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潮人文化心态的突出表现。潮人注重人际关系,热诚待人。凡是到过潮州的人,或者接触过潮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潮人特别热情。潮人热爱家乡,重乡亲情谊,但决不盲目排外。恰恰相反,潮人特别好客,因为“在家无人客,出外无厝人”(在家时如果没有客人,当你出门时也必然没有主人接待)。潮人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就是对外来客人特别尊重,热情待客,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尤其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要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如家里来了生客,一定要煮甜面条鸡蛋,以示好意头。故潮州俗语有“典掉破短裤也要把客人接待好。”这种热情待客的习性,可能同潮人外出和从事商业贸易较多有密切关系。由于外出多,到了外面希望受到人家热情的接待:在家对外来客人也就表现出特别的热情真诚。在潮人内部,由于重视宗缘地缘的关系,也特别注重人际关系,每逢岁时节日,游神赛会,家里红白喜事,华侨回国出国,亲友之间祝贺、送礼、宴请之事特别多。从人际关系的层面来讲,加深感情联系,倒也是人生一大乐趣,这正是潮人文化的深层体现。此外,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的是:潮州妇女向以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守节尚贤等特点著称于世,这一群体的存在,对于社会安定、家庭和谐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观地讲,潮人家族文化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本身也
潜藏着缺点,优点与缺点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进一步在发掘传统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共同为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而努力!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篇2
1家族企业的界定
当大家在研究家族企业这一概念时, 大多是将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看做是同一个概念, 文章结合已有的家族企业概念, 认为家族企业是指家庭 (家族) 共同拥有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 并能合法地将其所有权在家庭 (家族) 内部传承的企业组织形态。 而对于家族式管理的界定, 则认为家族治理模式是指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 企业与家族合一, 企业的主要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的一种治理模式。
根据上面的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 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从产权上界定的, 而后者是从经营权上界定的。
2中国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 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家族依赖的生存文化、长幼有序的秩序文化、内亲外疏的人际关系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这样的文化心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必然会影响到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企业生命周期, 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公平地看待。
2.1 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的积极影响
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 家族企业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家族企业对于财产安全的考虑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企业主将家人与亲信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 以使企业得到安全保障, 生存发展基础牢固。其次, 家长制的权威和长幼有序的文化能提高决策速度, 形成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再次, 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族管理, 使企业易于形成强凝聚力, 战胜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最后, 家族企业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彼此熟悉, 相互信任度高, 这有利于协调工作, 贯彻、落实每项决策,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2.2 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的消极影响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地域的不断增加, 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在家族企业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越来越突出, 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 传统的内亲外疏文化, 容易导致任人唯亲,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家族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安全性的考虑, 常常会产生本能的排外心理。这种排外心理, 一是会致使家族自闭于社会管理资源, 人才选择面窄, 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二是容易造成一意孤行, 使决策错误的概率增大;三是使家族以外的成员缺乏凝聚力, 他们感到自己永远是“外人”, 前途渺茫, 难以培植家族以外新的动力主体。其次, 长幼有序的秩序文化会致使企业形成单一的产权结构, 会严重限制家族企业发展再融资的途径, 阻碍企业规模的扩大。最后, 传统“家”文化, 是家族企业内部产生以人情代替制度, 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 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家族成员有时是制度的破坏者, 在“法治”与“人治”、“情治”的博弈中, 往往是后者战胜了前者。
总的来说, 在企业创建的初期, 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弊小于利,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地域的不断增加, 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给家族企业带来的一些弊端会越来越突出。所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族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伦理文化、人际关系文化等都深深影响着家族企业的组织文化, 包括企业的激励文化、领导文化等。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对家族企业发展带来好的影响的部分应发扬光大, 而不好的部分予以剔除, 只有这样家族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以此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首先界定了家族企业这一概念, 说明其与家族式管理的本质区别, 然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家族企业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为家族企业的未来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统文化,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卫平.论企业家与家族企业[J].管理世界, 2004, (7) .
[2]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卢现祥.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成本积累[J].世界经济, 2003, (1) .
[4]晁上.论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递[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5) .
[5]张余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J].江汉论坛, 2003, (3) .
[6]叶国灿.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J].管理世界, 2004, (4) .
[7]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8]田祖海, 毛朝阳.传统文化与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篇3
11月13日,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提出鲜明的观点——“他们不是旁观者”,以此回应2012年1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民营企业仅得15.2分,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报告”认为,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正朝良性方向发展,一部分家族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与自身经营发展联系在一起,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然而,就在“报告”发布第二天,中国社科院再度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3)》显示,民营企业仅得17分,不仅大幅落后于国有企业,而且也被外资企业“反超”,成为三类企业的最后一名,依然没有停留“旁观者”的席位上。
究竟该如何看待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不是记者急于寻找答案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如何看待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的贡献,如何理解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势,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重要作用的实质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
首先需要厘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目前贡献了全国大约60%的GDP,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
“家”之传承——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动力
已经有125年历史的李锦记集团,可谓中国家族企业的常青树。作为第四代传人,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董事长李惠森认为其家族“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企业的心态、心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李锦记创业、发展125年的总结,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是李锦记集团践行社会责任的源泉和动力。“思利及人”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不仅在企业管理、家族传承中可广泛应用,更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起到规范作用。
正因如此,李惠森和他的企业的员工共同努力,从2007年到2013年的6年间,连续发布6份社会责任报告,完成了社会责任认知体系,建立了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发布了社会责任承诺,并将社会责任全面融入与企业运作的过程之中。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有“家文化”在,就有真正的主人翁意识。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对记者说,我们是真正有主人的企业,让家族企业成为百年企业,是让我兴奋而充满激情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优秀家族企业的最大魅力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积淀和传承,这种文化可能没有漂亮的词语,但却融入家族企业之心。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企业家说,在我创业的时候,我的父母嘱咐我,凡事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而良心正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所倡导的道德、透明、公平等等的集合。
“国”之兴旺——家族企业社会责任追求
“家国相依,以国为大”,是许多民营企业家的真实心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是一国兴旺之基。在均瑶集团发展起来之后,开始涉及教育领域,探索开放式素质教育模式,致力于打造“百年名校”。学校拥有优秀的教育质量,但却不是富人子女的“专利”。王均豪说,在教育上的投入没有盈利,我们是在创新公益模式的社会教育。“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
贵州百强集团董事长张之君认为,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效益和利润,还包括企业的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产品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企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张之君说,百强始终把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置于同等的重要位置。
“感恩”,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声音。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社会,感谢支持企业发展的所有人。正是这种感恩之心,让他们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让顾客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把顾客利益、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社会利益都能够做到平衡,共同履行责任创造美好生活。
“天下”兼济——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未来
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2年,来自各类企业的捐赠474.3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捐赠275.06亿元,占企业捐赠的57.98%。而且,自2007年有全国性的捐赠统计以来,民营企业的捐赠数额一直都占据企业捐赠总量的一半以上。
众多家族企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担当着扶危解困、兼济天下之责。汶川大地震之时,均瑶集团旗下吉祥航空携手其他企业和公益组织,第一时间为灾区运送千斤顶、药品、帐篷、食品等急需物资,构筑起空中的救援线。雅安地震之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创新公益模式,公司的“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雅安护理班,为学生们提供全额学杂费、住宿费及生活费,除了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护理班还将开设“思利及人”道德素养和“养生固本,健康人生”健康理念课程,三年课程结束后,雅安护理班的学生们将有望在当地就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地震中受伤的群众进行康复治疗……这样的故事在家族企业中数不胜数。
匹克体育用品公司主席许景南有着一个执著的“天下”梦,就是在与众多强大的国际公司的竞争中“创国际品牌,为中国争光”。许景南深知,创国际品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匹克人的共同努力。“就我个人而言,我宁可死在奔向国际化的路上,也不愿躺在国内市场的功劳簿上晒太阳”。在谈及“匹克和其他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的优势”的问题时,许景南说,匹克的管理体系、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同样视为“匹克人”,“一家人”,就是我们竞争的优势。
家、国、天下,是优秀家族企业的发展写照,也是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诠释。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回避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发展的断档,不仅表现在时间上,更表现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断层上,不少民营企业和“为富不仁”、“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划上了等号。还应该看到,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其社会责任建设之路依然漫长。
修复和发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优势和重点。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篇4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湘西土家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状态。土家族, 自称“毕兹卡”, 也就是本地人的意思。湘西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吉首、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市。以前, 土家族多居住在比较偏僻的乡村山野, 汉族多分布于交通相对便利的河畔和叉口以及城镇市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土家族生产劳动、健身娱乐、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综合反映, 是土家族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的具体表现。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全面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通过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目的是在保护和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发展土家族地区民族旅游产业, 促进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宣传和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长久的、科学的、可持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
(一)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带来的机遇
为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新路子, 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该规划明确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是指导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要文件。武陵山片区不仅旅游资源丰富, 民族文化资源浓厚、自然景观美丽独特, 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而且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非常高, 内外文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武陵山民族地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 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 民俗风情充满浓郁色彩, 民间工艺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逐步实施, 给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土家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推进土家族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等工作带来了的前有未有的新机遇。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及时把握机遇, 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 大力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形成独特的土家族体育旅游产业。加强对土家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推进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传承和弘扬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 湘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带来的机遇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对于宣传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知识、扩大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社会影响、提高民众自觉保护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意识、促进湖南省和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以此为契机和动力, 抓住机遇, 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保护好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要珍惜和保护好不同时代的土家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充分展示神秘湘西独特的土家族文化魅力, 使之成为一道富有魅力的文化景观。二是开发好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致力提升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效应, 大力推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精心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和整合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加速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进程, 着力打造土家族民俗风情游品牌, 以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带动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出台相关开发和保护政策, 加大各项投入。通过更新观念和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把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 湘西旅游业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湘西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优美的人文资源, 淳朴的民俗风情。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领域众、范围广, 其中,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 具有娱乐性、健身性、观赏性、竞技性等特征, 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2]。近年来, 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民俗体育资源旅游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如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古镇——凤凰通过合理开发沱江两边民族特色文化, 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表演, 吸引了许多游客的观赏, 赢得了许多游客的赞赏。像这样的民俗旅游景区还有龙山里耶古镇——秦简之乡;花垣边城茶洞;龙山县捞车河、坡脚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村;永顺王村古镇;老司城——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吉首乾州古城;保靖八部大王庙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因此, 在全面把握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大开发带来机遇的同时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 积极鼓励社会参与的作用, 充分利用湘西州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全面挖掘和整理土家族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加大对土家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加强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并突出社会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业, 打造最强旅游品牌。通过宣传和弘扬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为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经济社会发展, 营造有利于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 湘西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机遇
近些年, 湘西州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很大进步, 建成并开始通车的吉凤、吉茶、吉怀等高速公路, 在建的龙永、张花、永吉、凤大4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速度。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路面面积广阔, 大部分农村乡镇客运站全部建成, G209吉首至凤凰二级公路、G209凤凰绕城公路、G319泸溪白沙至武溪公路、永顺县城至石堤公路、龙山洗洛至里耶公路等11个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由于交通、信息等环境的改善, 为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把握这一良好的机遇, 充分利用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推出多条旅游路线, 大力开发湘西州境内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提高土家族人民社会生产、生活水平, 发展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像区域内众多旅游景点, 如吉茶、吉凤、吉怀3条高速公路把凤凰古城、吉首乾州古城、吉首德夯苗族、花垣边城茶洞、龙山里耶古镇、龙山洗车河生态文化走廊等众多风景怡人的旅游点衔接起来, 利于把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二、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 传承人年事已高并且传承方式落后,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难以为继
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依靠掌握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采用言传身教或口头传授等比较原始古老的传承方式, 即以庆典、祭祀、节日和聚会等集体活动为主要方式, 进行载歌载舞的传统体育表演活动, 才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虽然这种传承活动形式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 具有较强的文化娱乐性和表演性, 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既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承渠道和传承理念, 又没有借助现代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传承和弘扬。加上这些传统文化大多是被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老艺人所掌握, 现在的年轻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大多都不愿意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 民族节日活动举办相应的有所减少, 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 其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传承现象[3]。湘西州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以及州级传承人的年龄都处在60岁及以上年纪, 很多传承人都身缠疾病, 生活不能自理, 无法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唱或展示, 更进一步限制和阻碍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 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下, 湘西州土家族地区依然保持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比较原始的民族习俗, 这些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这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困难以及挑战。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如荡秋千、斗角、高脚马、摔跤、打飞棒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直接来源于土家族人民集体劳动和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土家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也进一步影响到土家族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加上外来文化不断深入到土家族地区, 影响着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盲目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认为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都是些很原始很古老的东西, 没有什么传承和学习的价值, 学了既不能够赚钱, 也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学习。现在天天进入湘西州土家族人民生活中的都是西方文化、竞技体育、流行歌曲、现代舞蹈, 人们渐渐的接受了外来先进的体育文化, 原来自己民族的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逐渐地退出脑海的记忆从而被遗忘或者流逝了。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作为强势文化的强大冲击和影响已经迫使湘西土家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消解, 甚至消亡。
(三) 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破坏严重
虽然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彩多姿, 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 举办各种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与体育活动, 宣传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游资源, 带动了湘西以及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改善了土家族地区人民生活条件, 但是, 在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政府和当地旅游局, 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不注重保护和合理的开发, 肆意的掠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导致了旅游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土家族村落打破比较原始状态, 土家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旅游部门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 不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整合开发, 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整理和挖掘, 不提倡进行改革创新, 没有真正突出传统体育文化特有的健身功能、竞赛表演功能和教育功能,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和保护。
(四) 缺乏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
由于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济水平发展不快, 政府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相当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 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人才缺乏, 难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保护和开发, 从而使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次数非常少。能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场所也比较少, 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场地里, 其活动设施和场地器材也比较陈旧。加之近些年来湘西州过分注重科研的申报工作, 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项目申报工作当中, 而对土家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不注重对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改革, 对掌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给予的生活补助很少, 难以保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时, 政府也不提倡广大学子和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土家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这严重制约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也很难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到现代体育当中来。
三、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 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保护老艺人, 培养传习人
由于土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 他们的传统体育文化只能靠代代相传的民间老艺人通过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 所以掌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直接关系着这种技艺的存亡与延续。因此, 我们既要重视对现有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 又要加强对年轻传习人的选拔和培养,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3]。首先, 政府和社会应当对熟悉和掌握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在生活上与物质上给予一定的保障, 可以采取工资形式和福利的形式给传承人发放津贴, 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一定的基本保障, 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次, 定期举行各种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提倡全民参与, 活动以土家族歌舞、土家族体育运动、民俗节日活动、休闲体育旅游等为主, 如举办土家族山歌比赛、土家族摆手舞大赛、土家族高脚竞速比赛等传统体育活动。最后, 加强宣传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每年都定期安排相关的年轻人才到土家族地区进行学习和教育。加大对土家族地区的人才投入, 在注重保护老艺人的同事也培养的一批新的传承人,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长久的、可持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 与教育相融合, 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
让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 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土家族优秀文化。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强身健体、自娱娱人的功能, 通过与体育课的结合, 可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教育功能。在体育课中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 这不仅能丰富的教育内容, 而且能培养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得到精神愉悦, 促进身心健康。开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对高校的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改变呆板、比较守旧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了, 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增强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意志品质, 有助于实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互结合的教育思想[4]。所以, 我们应该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入学校, 发挥其特有的健身价值和教育功能, 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 与全民健身相结合, 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向生活化发展
全民健身是我国大众体育生活化发展的根本方向, 是改善全民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是实现全民建设计划实施的根本保障, 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国策。只有将保护与开发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当中, 才有可能获得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业余休闲生活内容不断丰富, 人们越来越追求中高质量的生活。健身, 便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土家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强的锻炼功能, 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学, 能够满足广大的群众, 加上其锻炼方式与人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并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带有某种特殊的神秘感, 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的锻炼兴趣。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优势, 把土家族传统体育与全面健身相结合,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因此, 我们要把一些具有健身、竞技、表演和娱乐价值的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武术、毽球、打陀螺、摔跤、竹铃球、荡秋千、蹴鞠、摆手舞等运动通过“去粗取精”的方式使之成为集健身、养生、表演和娱乐为一体的健身活动, 推广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实现“保护”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向生活化方向发展。
(四) 全面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随着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资源, 带动了武陵山地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给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也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第一, 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本民族独具性和其自身的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差异性, 是不可多得的、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第二,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气候等的影响, 易于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第三,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强等功能, 并且简单易行、灵活多变, 适合开展体验式旅游。第四, 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投资少, 见效快,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5]。并且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能够给湘西土家族地区带去诸多经济利益, 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 并有利于保持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所以, 在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发展武陵山区旅游业的进程中,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把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可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双赢”。湘西州应该及时把握这种机遇, 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 打造湘西旅游品牌, 全面发展土家族旅游产业, 实现土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推动湘西乃至整个武陵山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政, 钟海平, 唐君玲.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2) :3-5.
[2]李晓鸣, 喻跃龙.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2, 9 (8) :102-104.
[3]王宪昭, 对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J].文化遗产, 2011, (3) :13-19.
[4]韩英甲, 王焕波.试析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0 (12) :127-128.
土家族传统图案分析与创新 篇5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设计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具有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的东西成为新时代设计的亮点。作为中华文化脉络之一的土家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在过去的悠久历史中,勤劳智慧的土家族人民设计、制作的各种图案精彩纷呈,展现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信仰、民俗。这些图案历经百年,经久不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值得对其进行分析、发掘和创新。
土家族传统图案的分析,从一个故事说起,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土家族姑娘西兰,善织土家锦,她把天上的彩虹云霞,地上的禽兽百花都织进了织锦,听说后山有美丽的百果花“寅时开花卯时谢”,人们很难看到它。为此她常独自一人在百果树下等待百果开花。从此西兰被尊为土家人的“织锦女神”,土家锦又叫“西兰卡普”。西南卡普的传说再现了土家民族的勤劳聪明,展示土家丰富传统图案的冰山一角。
一、民俗信仰与图案设计
在设计的世界里,对人们思想的反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民俗信仰无疑是民间设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较发达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了湘鄂渝黔接壤的广大地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正是土家族人民思想和愿望的反映,成为设计创作的思想和灵感的源泉,以这些宗教信仰观念为题材设计了大量图案。
(一)自然神信仰与图案设计
自然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对于天地山川等自然物的畏惧和无知,因而将其当作具有意义的对象加以崇拜。形成了土家地区较独特的以天公、伯公为代表的天地自然崇拜,土家族的民族舞蹈毛古斯等舞蹈都是原始崇拜中的仪式的反映。这些题材被归纳成图案反映到土家族的织绣品图案等方面。
(二)宗族观念与图案设计
在过去,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等许多反映了土家人的祖宗崇拜,这些内容成为土家织绣图案设计的重要来源。
(三)图腾崇拜与图案设计
在土家族的民族图案中,关于图腾题材的图案是一个亮点。土家族祖先以白虎为图腾,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据说“毕兹”有白虎之意。“卡”为家之意。祭祀祖先巫师带领祭祀跳拜手舞时,用的小旗上均画虎纹。土家族的传统图案中以虎为题材者甚多,时至今日还可看到虎的各种变形图案,其中“台台花”和“实必纹”尤其典型。
二、图案构成分析
(一)抽象化的图形构成
土家族传统图案以抽象图形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土家族人民从生存环境中获取景物形象,将自然形象加以抽象和几何化,在土家族图案设计手法的运用上,主要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交错,连续等构成集合纹样和适合纹样,这种经过缜密几何化设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且适合手工制作。
图案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为适合纹样或带状纹样展开的图案,形成完档丰满的构图,如土家织锦中的“蝴蝶牡丹锦”、“大蛇花锦”。另一类是以棋格状或散点状形成的四方连续图案,如“八勾上家锦”是散点排列的四方连续。前者图案单个纹样复杂,构成气势大。后者单个纹样单纯。图案形象小,连续展开后整体效果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二)强对比的装饰色彩
土家族传统图案在色彩上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以织品图案为代表的土家族传统图案在色彩均有一个共同点,即富丽沉艳,在对比中寻求和谐:这与土家人审美特点有关,具体表现为:
(1)以黑为主,少用白色。土家锦绝不用白作底色,甚至大面积的白色也少有。黑色在织锦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崇尚黑、以黑为美的原因外,还有审美习惯和工艺因素:以黑色作织锦的骨架,织锦色彩就明快清晰,而且黑色经洗,久不褪色,即使其它颜色败了,黑色仍清楚可辨,仍然保持着主要骨架线条。
(2)以黑白统一、分割对比色彩。土家锦用原色和饱和度高的对比色,要协调其对比关系,避免对比色并置后相互干扰,采用黑白二色分割、包围,使之达到统一、调和。
(3)将色彩秩序化的退晕手法使对比色得到和谐。对比色无序排列组合会杂乱无章,若以秩序排列,如明度、冷暖、纯度中某一方面的渐变推移,仍可产生统一、有序的美,这也是民间常用的退晕方法。如“小船花土家锦”底色以深、浅蓝和嫩绿组成明度渐变的色彩,产生秩序的美。黑白衬出中心强烈对比色纹样,虽然均是紫与橘黄、蓝与红的对比,但仍得到了和谐。
(三)图案设计内涵
经典的土家族图案是浓郁的地方文化背景中,经过长年累月积淀传承下来的,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形式、色彩的强烈常常给人以震撼,使人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早期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设计图案较多,逐步变迁到用植物形态为题材来做图案造型设计,这是土家族文化艺术不断取得进步的表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生产劳动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过程和自然崇拜的宗教观。土家族人民设计的图案不仅具有美观的可视性,而且不同的图案还具有不同情感涵义。如借“实必纹”表达对土家人白虎崇拜的追求;“阳雀花纹”表现了土家人对春天的企盼。土家族图案的设计创造,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取向,审美要求和审美能力,使土家族人民的审美物象由一般的自然性升华到艺术的创造性。
(四)经典图案设计分析
阳雀花图案 如(图1)所示。
图案底色嫩绿,盛开的红色花丛中飞翔着彩色阳雀,以直接运用法进行创作的阳雀花选择阳雀鸟纹为基本形,经整理与变化,一正一反的对鸟纹,陪衬花纹采用连续有变化的排列,深蓝底色衬出鸟的淡黄、嫩绿、朱红等色。而以间接运用法创作的坐垫纹样,淡化了阳雀纹,着重突出春天的气息。如构图上大小变化,色彩的明快处理:白底上配嫩绿、土黄、红色、深蓝。其设计既与原始图案相联系,在构成、色彩气氛上作了很大的变化。
三、图案创新
土家族图案资源丰富,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优秀素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审美观不断变化,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人们更向传统风格的图案以新的面孔出现。对土家族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要注重继承土家族传统图案的形式法则和设计手法。在时代社会要求的发展趋势下,有目的地进行创新,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图案造型。下面是我在对土家族设计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传统图案进行创新设计尝试。在对土家族图案设计构思中,吸收我国传统图案的形式,风格,同时也参考借鉴异域文化,找到与现代设计的切合点,从土家族原有的图像中提取花卉和动物原形,创造新图案,并传承土家族传统的文化内涵,形成有鲜活时代感的图案。
(一)蛇纹的创新
如(图2)所示,由于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意思需要用复杂的图形才能达到,所以此设计图简明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运用蛇纹样结合汉字设计出祝福的图案:取蛇纹样一部分作为基本骨架,尊重其基本特征,把汉字“福”字几何化,运用“添加”的方法,将其适合于骨架之中,用图案融合的方式够成新的图案,在保留原图案性格的基础上,准确简明的传达信息,也体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思想。
结束语
以上所谈到的关于土家族图案的文化环境、构成特点以及象征意义等。对其进行了分析,发掘,总结归纳其特点,再进行了图案的创新,对其民族特点进行了选择性保留,同时,运用中国特色的元素加强其民族融合的思想特点。我们中国设计有丰富的素材来源,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现代设计观念,把握新的审美趋向,不断推陈出新,使传统的图案不断得到新的发展,不断展现新的活力。
[1]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潮人家族文化传统 篇6
有朋友到英国游玩,看到像电视剧《唐顿庄园》中那样美丽气派的庄园,在英格兰有很多,往往有几百年的历史。他问了一个问题:中国传统社会那样发达,为什么中国家族留下像样的财产不多呢?
我曾看过苏州的园林,比如拙政园,规模也很大。但是梳理拙政园的历史,你会发现现在的拙政园基本上是1951年重修的。拙政园最初是16世纪初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所建,王死后,他的儿子赌博将园林输给了徐家,拙政园从此开始了流浪,它几次被官方没收侵占,也遭到多次破坏,以至于后来的拙政园与当初的王家,没有任何关系。
传统中国家族似乎并不在意这种宅院的传承,今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各地的“故居”大为增多,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今人重修。很多人对这种人造古迹很不满,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终于开始重视财富的传承了。
中国有漫长的农业社会,这种社会的生产组织,始终是以家庭而不是个人为单位组织的。家庭越大,在竞争中的优势也越多。等到子女们长大,家里积攒的财富往往要进行一次分家。惯例是,女儿由于出嫁没有任何继承权,财产则在儿子们中间进行分配。核心的原则是做到公平,即每个人要分一样多。贾平凹的新小说《极花》写了一个兄弟分家的场景,连买来的媳妇,也被算作了财產。
这种处理财产的原则,很不利于财富的增长。成功的大家庭,总是尽量延缓分家,往往修筑大规模的院落,儿子们在“老爷”的统领下,尽量和谐相处。但是,这一分裂的时刻最终还是会来临,如果“老爷”不能在身前对财产做出合理的分配,在他死后,儿子们往往会为争夺财产争得头破血流。
相比之下,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现代”的国家,有着悠久的财产继承的传统。一个男人的财富,按照法律,三分之一属于他的妻子,剩下的他完全可以自主决定。他可以对几个子女进行平均分配,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他会选择一个最能干的儿子,把家产全部传给他,这样财富就会发扬光大。如果他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他可以立下遗嘱,把财富赠与任何一个他喜欢的人。我们在英国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个主人公,突然接到通知,继承了并不太熟的亲友的财产,一夜暴富,年纪轻轻就拥有了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桶金。
这种方式,如今已经演变为全球公认的继承原则。尽管各国法律有区别,但是核心原则却是一致的: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对自己所挣得的财富,有完整的处理权。
西南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现状探析 篇7
1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
长久以来, 土家族人民一直生活在崇山峻岭、气候潮湿的西南山区。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 土家族人民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在与自然环境的抗争和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 土家族人民不畏困难, 繁衍生息, 发展壮大。土家族文化在历经岁月风霜, 历史沉淀后变得浓郁芬芳、绚丽多姿, 而蕴含其中的土家族传统体育更是光彩照人、多姿多彩。根据不完全统计, 土家族现有各类体育项目140余种, 这些体育项目中有土家族人民所独有的, 如竹铃球、摆手舞等, 也有经过流传在不同民族都得到发展的项目, 如武术、抢花炮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土家族传统体育也在变化发展, 一些体育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处于消失的边缘, 如抱石磨、打罚碑等, 有些项目则得以迅速发展, 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或比赛项目, 如打飞棒、打陀螺、高脚马等。
2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根据这些体育项目的起源、表现形式、作用效果等可将其分为生产生活类、军事竞技类、宗教祭祀类和游戏娱乐类 (见表) 。
2.1 生产生活类
土家族人民所居住的西南山区环境艰苦、气候恶劣。在古代人民生产力水平低, 生产工具原始的条件下, 土家族人民要生存生活, 就必须同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 生产粮食, 捕获猎物。在不断地适应、发展过程中, 一些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和生活中的习惯方式逐渐演变成了体育运动项目, 并留传至今。如打飞棒, 早期是土家族人民为保卫劳动果实不受野兽、鸟类的侵害而发明的一种劳动方式, 发展到今天成为土家族人民的体育娱乐活动;西南山区雨水多, 雨后路烂且滑, 冬天雪厚又冷, 土家族人民出行为避免地滑和湿脚, 做一副竹杈或木杈踩在脚下行走, 久而久之, 这项活动就成为今天的高脚马运动。
2.2 军事竞技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 土家族人民时常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 不屈的土家族人民为抵御剥削, 勇敢地与统治阶级作斗争。从溪峒蛮首领田强父子拒王莽到零阳蛮首向单程抗马元, 再到五代溪州蛮彭世愁与马希范订铜柱之盟, 无不展现出土家族人民的劲勇。为获得反压迫斗争的胜利, 土家族人民积极锻炼, 强身健体, 并创造了一系列的技击方法和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土家族人民安居乐业, 这些技击方法、手段失去了打仗斗争的作用, 经过演变成为土家族人民娱乐身心、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如摔抱腰、抢山头、抛石块等。
2.3 宗教祭祀类
对先人的祭拜和对神的图腾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风俗习惯。祭祀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 对神灵的图腾则是当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对风调雨顺、人畜安康的一种美好渴求。土家族人民也有自己的祭祀方法和图腾对象, 以此来表达对先人和神灵的崇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 土家族人民总是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来供奉祖先。在传统的节日庆典活动中, 如三月三、舍巴节等, 会组织一些活动来增加庆典的气氛, 如玩龙灯、跳彩龙船等。土家族人民图腾白虎, 在对神灵祭祀的时候, 身着奇异的服饰, 通过一些独特的身体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恭敬, 如毛古斯, 八宝铜铃舞。在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土家族人民的这些传统祭祀活动作为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下来, 孕育其中的娱乐活动则成为土家族人民节日庆典或观赏或参与到体育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
2.4 游戏娱乐类
土家族人民勤劳、智慧。在屋前屋后, 田间地头, 常常就地取材, 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 (如木棍、石子等) 进行一些休闲的娱乐活动, 达到愉悦身心, 益智健体的效果。如跳飞机, 土家族小孩用棍子在随处的平地划出一个飞机模样的单元格, 然后用一石块作为打子, 用单脚在单元格中跳跃同时推动打子前进, 通过这样的游戏, 锻炼了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与人协作配合的能力;打三棋是早期土家族人民在劳作休息时, 在田埂上用木棍划出简单的棋谱, 用石子作为棋子, 进行两人对弈的游戏。这些娱乐活动经过土家族人民的代代相传, 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土家族人民男女老幼劳作间歇、茶余饭后益智休闲的体育活动。
3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
3.1 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结合
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土家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产物, 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土家族人民所居住地区大多四面环山、纵横百里、河溪环绕、地势险要。这样的居住环境形成了土家族的传统体育多是与山水相依, 反映了多年来土家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等特点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也积淀在土家族的传统体育运动中。表现在土家族传统体育中为竞争中有礼让, 蛮动而不粗野, 趣味横生而不庸俗。
3.2 健身性与娱乐性相统一
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强身健体, 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大多运动强度适中, 运动方式随意, 运动项目形式多样, 男女老幼皆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运动, 经常从事其中可以达到强身健体、舒筋活络的功效。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凝聚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体育项目中, 既有单人的项目又有多人的集体项目;既有徒手的运动项目又有依靠简单器材完成的运动项目。无论哪种项目, 参与到其中, 都能感受到民族运动的快乐, 体验释放心情的愉悦, 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
3.3 简易性与多样性的体现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就地取材, 田间地头的劳动工具, 屋里屋外的常用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从事体育运动的道具;对场地要求很低, 山坡、溪沟、坪坝、堂屋等都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场所;组织方法灵活, 参与规则简单、明了、易懂。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 已开发确认的项目就有140余种, 而且各种体育运动的特点各不相同:运动难度可高可低, 参与人数有多有少, 运动时间可长可短, 运动器材可有可无,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到不同的运动当中。
4 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议
1.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潮中, 从国家的体育、文化等职能部门到各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由于土家族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湘、鄂、渝、黔四省边区, 因此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显得相对滞后。这就要求行政部门加强重视、统筹协调、加大投入, 与社会团体紧密合作, 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开发、保护, 建立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数据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通过影像、文字等方法对一些面临失传的项目进行保存, 对一些群众基础好, 开展较广泛的项目, 运用网络、电视等平台进行包装宣传, 起到发展推广的作用。
2.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源于实践的理论指导。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亦是如此, 这需要更多的对土家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当中, 不仅要求他们从体育学、民族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范畴进行严谨的理论思考, 而且需要他们深入到土家族人民聚居的山村乡寨, 田间地头, 走进群众当中, 对土家族人民的传统体育进行调查了解, 熟悉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起源等, 通过一系列实践调查来丰富他们对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 完善他们的理论知识, 以便通过升华的理论知识来更好地指导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让一些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 健身价值高, 群众基础好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 走进社区, 丰富校园、社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家族传统体育, 参与到传统体育运动中。同时, 让有条件的当地高校开设土家族传统体育相关课程, 把一些传统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以此来培养发扬土家族传统体育的骨干人才, 让土家族传统体育后继有人。
4.西南山区依山傍水,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加上浓郁的民族人文风情, 使得该地区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土家族传统体育特点鲜明, 加上少数民族的神秘性, 使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因此, 把土家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相结合, 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新增长点, 让游客们欣赏或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当中, 感受土家族人民的热情, 体验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达到宣传推广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目的, 又使得当地的群众获得丰富的经济回报,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进而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5.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偏居一隅、孤芳自赏的体育活动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 土家族传统体育要发展, 首先要保持自己独特风格, 并从项目名称、参与规则、作用效果、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对土家族传统体育进行自我完善。然后要主动与外界交流, 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 与其他民族甚至异国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达到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发展, 丰富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摘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对于丰富民族文化, 增强民族地区人民体质,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对土家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项目的分类、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 从加大政府重视, 加强理论指导, 与校园、社区相结合, 与旅游相结合, 加强与外界交流等方面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土家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2]曾于久, 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3]涂绍生, 等.试论湘鄂渝黔边区土家族民间体育的起源及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5) :4-5.
[4]刘侠.新时期土家族体育文化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