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2024-11-23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精选8篇)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1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一、生态策略融合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生成生活需要的人造环境,它既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环境,还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建造本来就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自然资源的攫取、废弃物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建筑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建筑达到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目标;二是研究室内热、湿、声、光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态策略的融入根本上是解决了建筑高耗能和推广新能源应用的两大难题,它不仅能够对结构设计、建筑保温、空间尺寸、通风采光、材料耗能等进行改善,还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变室内采光度、提高空气质量、保证室内恒温,最终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如何把生态环境融入在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们对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吸收先进的生态理念,和建筑结合在一起。生态建筑需要结合建筑和生态的双重理念,在建筑中引入生态策略,并用适当的技术和建造方法将其付诸实践。不仅需要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和手段,还需要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业主、使用者都具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建设大多数用人工自然环境来在现自然生态,比如进行室外自然模拟,大面积绿化、建造水池,或者利用抽象的手法进行模拟给人置身自然的感受,但是这对于生态融入建筑设计中是远远不够的。

二、现代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1、缺乏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对生态建筑认识程度低,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可程度,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非常匮乏。我国近些年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一定的重视和实践,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相差甚远,特别是对于生态意识比较片面。一是,很多建筑中只包含了一方面的生态化因素,比如在建筑规划中加入植物景观等措施,而未能从建筑整体来打造一个生态环境。这种“伪生态”只能是一种口号,而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二是,生态和绿化相混淆,很多建筑师对于生态的理解就是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和绿化程度,这种观念不仅达不到生态建筑的真正效果,反而起到副作用,这种观念造成的后果就是建筑设计华而不实,没有真正与建筑的本质结合起来,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

2、技术匮乏

生态策略中常常使用的方法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相违背,很容易引起建筑结构的不稳定或者形象受损等。所以我国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策略的新工艺、新能源的利用率较低。我国现在建筑施工中很多企业或者工程师不具备生态工程的施工资质,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生态实施化程度低。

3、设计整体性意识匮乏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生态策略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念知识,而与真正的建筑设计隔绝开来,没有将建筑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有效融合,形成整体。而有些建筑设计中运用了生态策略,但是与建筑的结构、空间、功能未能真正结合和融入。从而导致建筑使用功能或者使用时间降低,最终破换建筑的完整性和耐久性。我们的建筑设计人员要对生态策略有着系统的认识,对生态学进行学习和分析,使其更好地融入建筑学中。同时克服现代生态建筑种种弊端,把生态学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三、建筑设计中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

人是建筑建造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第一原则。在追求建筑独特性、空间开阔性、生产高效性的同时不能以降低人的舒适度和健康指标作为代价。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需要打破自然和人的传统关系,建立新型的关系,加强对植物、景观的规划,保证光照和绿荫覆盖面积,调整光照、温度、湿度对人的影响,提高居住舒适度,保证人们的健康。建筑可以作为人与自然的桥梁,通过引进室外自然优质的空气、增加绿植在建筑中出现的频率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居住群体进行区别设计,比如老年人或残疾人居住地设计无障碍通道。而且现代建筑用途和使用群体会经常发生变动,建筑建设的技术也随着这些变动需求有着相应的措施。因为建筑是使用寿命交低,更换频率较高的产品,设计师要在建筑设计当中预留适当的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变化,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

2、生态和谐

建筑设计包括对生态的平衡设计,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建筑物与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甚至建筑对于城市微观环境、热岛效应的作用,避免建筑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保证生态环境正常循环。处理好自然生态和建筑的和谐发展是生态策略的最高原则,设计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小限度改变自然景观,使建筑成为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

我国建筑资源和能源日益减少,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现代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生态方面来说可以做到设计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无污染、无辐射、无浪费等。首先本着就地取材、优化配置、顺应自然的原则使用可持续绿色材料和先进施工工艺,保证建筑资源可以二次利用。同时,可以有目的利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比如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等自然能源来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

4、整体设计

建筑设计要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在整体设计上达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增加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在文化方面,注重地方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在经济方面,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轻建筑建设经济压力。a、利用不同的地理条件建筑因为要和周边的生态系统融合起来,要对施工地理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做出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是生态策略运用的高度,中国最早就有北山面水、坐北朝南的选址理念,在黄土高原上也依山就势建造窑洞,可见建筑与地理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减少施工对地表底层的破坏也是生态建设的表现。b、选择乡土植物乔灌草等景观植物的搭配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在生态植物的选择上面最好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运用乡土植物不仅能够保证景观植物的成活率高、观赏效果强,还能减轻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也能减少引进植物在运输、栽植、养护等方面的费用。在植物景观配置上,要求按照自然生态习性进行模拟布置,创造有利于气候的小环境。

5、健康环保

建筑采光、通风设计是生态建筑的另一个标准,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保证使用者健康的保证因素。

6、利用先进的技术

生态策略的实施需要现代技术进行辅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对于气候条件的分析,绿植的配置,光照、湿度、温度的控制都能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控制。还比如,以绿色植物代替分隔墙体,使空间能够营造出绿色景色也能通过计算机建立三维模型和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四、总结

现代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主流,设计师们如何对生态学的理解和运用是新的挑战模式。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2

1 生态建筑观的应用背景

1.1国内背景

当前我国为了实现城市旧貌换新颜的美好愿望,各个城市的拆建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不生态不环保的现象背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似乎已经使人们忘却了过去一直在推崇的生态环保观念。无法马上制止大规模的拆建活动,但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既然拆建工程无法停步,那么可以趁此替换掉高能耗的建筑世界,追求低能环保的建筑理念。

1.2 国际背景

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在国外早就已经被运用了很长时间了,并且出现了很多非常值得赞赏和借鉴的绿色生态代表性建筑。比如: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苏丹摩天水塔等都充分利用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为建筑行业做出了很好示范,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也要将这样的一种理念运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来,紧跟世界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

1.3 环境恶化下的必然举措

人类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美化着地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地球、给建筑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噪音、粉尘、废弃物等污染已经逐步成为人类的又一大问题。建筑行业为了将污染程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积极转变设计思路,零能源建筑应运而生。零能源建筑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是生态建筑的最佳状态。

2 生态建筑观下建筑设计的要求

2.1 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就是需要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还能确保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而要想实现这一设计目标,需要建筑设计师在开始设计之前就对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确保在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将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实现最大化。

2.2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的引用新技术

将高新技术引用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之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是一切高新技术的引用必须是从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如果盲目的引起高新技术,不仅会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

2.3 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的和谐与统一

之所以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一设计目标,需要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充分地考虑,最终确保所设计出来的建筑具有轻松、和谐的氛围。

3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建筑选址应与环境相协调

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首先需要做好建筑建设的选址工作,做好了这一工作能够确保所建设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加的协调统一,并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如对于建筑的选址,往往还会选择光照充足、自然风足够的地方,这样能确保生态建筑的设计能够对这两种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地应用。因为在对自然光源和自然风进行利用的时候,可以减少居民照明和空调使用的电量,从而就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当地的气候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要进行计算对建筑的分布和布局进行确定,从而才能确保建筑区域的空气流动和光照等得到满足,例如可以设计全开式的客厅、厨房等。

3.2 挖掘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要想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进行减少,人们就不断挖掘新型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等,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应用最为广泛,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和供热,利用风能发电,太阳能降低温度等。此外,新能源的利用既可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紧张情况进行有效缓解,还能减少污染,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促使绿色建筑得到发展。

3.3 凸显节能减排功能

生态建筑必须实现降低能耗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效果,否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实验证明,以生态建筑观设计的建筑,在能耗上会明显低于普通建筑,并且排放更少的垃圾,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

表1生态建筑和普通建筑在耗能和排放上的对比

3.3.1 对建筑隔热保温性能的执行

对于建筑物来说,其外围结构是能耗非常大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那么对建筑外围结构进行有效的节能设计意义重大。而要想实现这一设计目标,需要对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仔细考虑。针对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地方,所选择的隔热保温材料是不相同的。对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地区,所使用到的隔热保温材料的功能就越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外界空气对建筑室内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隔热保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先进,其中复合墙体就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生态技术之一。在使用这种墙体时,建筑师可以将保温材料融人到墙体中,不仅使得建筑墙体具有了更强的承载力,同时还使得了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更加的显著。

3.3.2 对照明系统进行优化控制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的目的,还需要对照明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其中二线控制系统和BAS系统就是两种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的照明系统。二线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照明系统,BAS系统是将照明作为BA设计的一个分支。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优势特征,第一种具有独立运行的特征,能够对场景和亮度进行自由的调节,适用于使用功能比较高的地方。还有一种是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适用于空间比较大的地方。

3.4 合理的运用水资源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且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的少,这就使得了我国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应用意义重大。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可以设置污水的回收系统,将生活中的一些污水得到二次利用,以确保水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其次,可以进行人工湿地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对污水的处理,另一方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结语

目前的建筑行业分析,营造绿绿色生态建筑是人类生存、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零能源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并且这一生态观念也不会单一只停留在建筑设计上面,还会持续扩大它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韩冰.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3,20:36.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生态住宅;运用

1 生态建筑概述

1.1 生态住宅定义

生态住宅即是指生态住宅的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绿化系统以及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都要把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为准则和目标。因此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这一定义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及核心。

1.2 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想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建筑、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说我们要利用自然条件加上认为的手段来创造一个人有利与人们的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来努力实现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生态住宅的设计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综合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能源和物质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低耗、高能、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原则是我们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准则和具体依据。

1.3 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进行阐述。①生态住宅的基础是追求舒适和健康,这也是生态住宅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态住宅最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然后还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就要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例如要有良好的通风设计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及有充足的日照来实现消毒杀菌的目的,从而达到圣体的健康。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则要注意两个性质,意识安全性;二是私密性,在保证家庭日常生活的居住功能的条件下,我们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要求,又要保证鄰里的正常交往。此外健康还有另一层深意,即住宅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所以住宅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是追求高效,即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一理念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所以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2 生态环境设计理论

生态住宅在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技术体系,其中包括,水环境系统、能源系统、光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材系统、以及游憩系统等。那么简单来说建设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①节约土地资源和各种能源,做好废弃物品的回收和处理。。②住宅区物理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规划。③智能化住宅区,住宅区的智能化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的自动化、安全防护自动化、设备控制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做好这三个方面具体实际就等于基本完成了住宅的生态化设计。

3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通风、遮阳、日照与采光

首先对于建筑的通风来说,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是自然通风。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这一手段有效的应用到住宅建筑当中,所以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置等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来有效地解决住宅中通风不顺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其次对于夏日阳光的直射和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用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最初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形成建筑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同时减少阳光的直射、紫外线的辐射和辐射的热量。同时也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经过对建筑群日照、遮阳及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来检验建筑的设计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2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设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很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及水景设置,来获得适宜的室内外环境。但是建设生态住区绝不等于简单的提高住宅区的绿化面积。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水景设施、林地及自然通风等手段结合起来,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重大作用,相反的还会浪费许多资金在草地的浇灌、修剪和管理上面。所以建设生态住区要将多方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程度。

3.3 外围护结构设计与布置

外围护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所以要布置好外围结构同样要考虑许多内外因素。其中当地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能够造成渗透情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外表面的对流系数也相差很大,夜间背景辐射也不尽相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所以外围护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

4 结束语

生态住宅涉及了庞大的技术体系,他不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想象与艺术的加盟更是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在全球生态建筑理论思潮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各专业人士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努力。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理论、科学技术、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成果,综合考虑技术、环境、经济和能源等多方面因素,做到技术达到最前沿,环境污染达到最小化,经济支出达到最底限,能源利用达到最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哲,孟少锋.浅谈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下半月,2013,(8):102~103.

[2]陈萍霞.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52~53.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4

摘要: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在这个充斥着商业氛围的社会,在这个生态遭受着破坏的社会,人们开始追求原生态的美。于是,那原始大自然生态的美丽开始吸引着人们向往美好的自然,并且产生了浓厚的渴望追求的愿望。为了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仿自然生态设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经由设计师们独特的设计思维,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赫然出现在温馨的家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让人们在生活中体会自然的无穷创意。

关键词:仿自然生态;设计;家具造型;独特新颖

随着经济的上涨以及社会的高度发展,各种设计理念都充斥于生活的角角落落中。现如今,人们开始追逐大自然界的最初形态,那种最原始的清新干净开始被用于各种家具造型中。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人们对于现如今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珍惜,以及对美好自然,原始风景的追逐与渴望。

一、仿自然生态设计的独特理念已渗入家具造型的灵感

顺应着人们的需求,家具设计师们已经将仿自然生态设计作为一个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融入在设计灵感中,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1.仿自然生态设计的理念已逐渐成为设计师们独特灵感的来源。现在的人们开始回归最原始的大自然,希望能感受其中自然的味道。于是,便诞生了仿自然生态设计这样一个独特的设计理念。将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与原始的大自然带来的原始气息相结合,这样的设计理念也给现代的家具设计师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这在家具设计领域中,开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潮。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想象更是广阔的。设计们通过对自然生物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现代人们的需求,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将各式各样的仿自然生态设计的家具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不仅仅富有满满的创意特色,更是一种视觉享受。

2.现代的家具造型将仿自然生态设计理念融合演绎得独特而时尚。现在的人们除了对自然生态的追求与渴望之外,当然最渴望的还是将原始自然与舒适的生活美妙的结合起来,更甚的`希望将各种看似并不相关的属性通过设计师巧妙的思维结合起来。事实证明,设计师们在仿自然生态设计中得到的灵感已经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让人们不断叹为惊止的舒适的家具艺术品。例如,将木质的装饰架置于周边,再饰以一束鲜花,就如同沐浴在森林里呼吸自然的清新空气一般舒适;富有自然气息的花鸟图案壁纸;给生活添了不少情趣的动物造型的各种灯饰等等。

二、仿自然生态设计的种类

大自然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动植物,微生物等等的形态结构,功能色彩以及纹理质感都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无限的灵感。

1.仿自然生物形态,纹理以及质感的设计。现代的人们审美的需求逐步增高,在仿自然生态设计中,对于自然生物的外部曲线形态成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许多人们留恋于自然界中的生态流线,那种奇妙的形状,是呼应着人们情感的一种体现,并且来自于自然生物体的纹理与质感的设计更是充斥着自然生命的表现活力,那种生机盎然的积极向上的态度,除了在外在形态上给家具设计增添了不少乐趣外,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更多升华的感悟。例如,将桌角设计成蝴蝶形状的桌子,像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在舞蹈,添了不少情趣在人们的生活中。

2.仿自然生物结构,色彩以及功能的设计。自然生物的结构是大自然经过千年的选择而形成的,这是一种生命适应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自然生物的色彩更是对于自然美感的需求具有很大的意义。纵观历史的各个重大发明可以发现,来自于自然生物功能的设计也是数不胜数,将自然生物的功能融入到家具设计中去,无偿不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点。例如,将墙涂成与自然色相容的类似于绿色这样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愉悦感;一些利用自然生物的结构制成的衣柜,茶几不仅在视觉上是一种跳跃的时尚创意,在实用中也是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

3.仿自然生物理念,给人以启示的设计。对于大自然中的生物,人们是怀有无穷无尽的想象的,不仅仅是诗人从中获得了不少人生的感悟,任何人站在大自然中,呼吸着自然的气息都会对其产生渴望和追求的。这种对大自然的意象是富有感情的,是包含着感悟与爱的,这样深刻的理念与启示,经由设计师们得手,由身边的家具表现在生活中,是具有很大需求性的,一种文化的升华,更是人们对于生活埋藏在心底的渴望。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的今天,仿自然生态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一股潮流了,更是一种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人们对于被破坏的自然生态深深的惋惜,渴望将原始的自然形态体现在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中去,渴望人与自然的彻底和谐能够真正的实现,这种愿望被逐渐搬入家具设计的理念中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崇,大家产生的共鸣使仿自然生态设计成为一种潮流。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心底逐渐发现,将仿自然生态设计运用于家具设计中时,除了满足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和现代追求舒适度的需求之外,这已经为人们衍生出了一种精神与生命力感悟的必要性特质。

参考文献:

[1]李源,低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专访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气候变化和能源组项目主任陈冬梅[J].中外管理,(02).

[2]陈祖建.设计阶段的家具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

[3]戴向东.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谈设计与生活[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2).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5

关键词: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 运用;

近年来, 我国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 然而,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域面积减少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不仅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 而且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探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1]。

1 生态化河道治理基本原则

1.1 河道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将生态化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中, 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为了满足工农业生存的需求, 开始对河道进行不断改造, 水利工程数量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这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寻求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以此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

1.2 河道治理要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原则

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水利工程不仅能够防洪、排涝、发电、航运, 还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缓解国内水资源紧张局面。然而, 要想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仅仅实现以上功能是不够的, 还要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功能、水环境改善功能、景观功能等功能。这就要求河道治理必须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1.3 河道治理要坚持水利服务社会原则

建设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属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因此, 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必须坚持水利服务社会这一原则, 以此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4 河道治理要坚持异质性原则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坚持“异质性”原则主要是为了实现河流形态的改善。科学研究表明, 如果某一环境地区的空间异质性越高, 其生物群落多样性也就越高;如果某一环境地区空间异质性较低, 非生活环境单调,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 这不仅会对生物群落的性质、比例等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人类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河流治理及其连续化, 导致河流功能退化。在这种情况下, 建设生态水利就是为了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不能仅依靠人工种植、引进物种来提高该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尽量实现河流形态异质性的改善应当是河道治理的重点, 只有河流形态的异质性得到改善, 才能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3]。

1.5 河道治理要坚持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6

3.1 生态河道断面规划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河道断面形式的选择应当融入生态化理念, 根据其排洪排涝、灌溉功能和旅游等功能要求, 加强生态河道, 景观河道的建设, 以提高河道空间利用率, 实现河流的生态化建设。为确保河道断面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河道断面规划设计时要考虑河道的过流能力、槽蓄能力以及城市发展需求等。

3.2 恢复河道自然状态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应用, 应将河道浅滩及河道水土多样化生物栖息作为关键内容, 在保证河流正常的通航及防洪能力的前提下, 对河道的自然状态进行恢复。

首先, 需要结合河道实际情况, 应尽量保证河道走向更接近于自然状态, 河岸线路平顺, 宽窄适中, 要避免人为改造不合理线路的出现。其次, 在对河道治理工程进行设计时, 要着重考虑河道与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使河道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 以拓展和稳定自然生态系统。然后, 在进行河道治理时, 要尽可能恢复土质河岸, 在河道沿岸多种植绿色植物, 植被品种尽量选择那些适宜在水边生长, 又对生态系统内其他动植物的影响较小, 以实现陆域生态环境能够与水环境生态系统很好地融合, 保持河道生态环境体系的稳定性。最后, 在修筑河堤及沿岸景观时, 尽可能地选择自然石料, 既可以使景观的自然和谐, 又有助于河道生态系统的自然稳定发展。

3.3 构筑河道生态水网

生态水网的构建需要以河流水系联网为基础, 根据河道不同地区的自身特点对河道进行区域化管理, 达到既能实现各种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又能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水网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 要从整个河道出发, 资源共享, 协调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实现河流流域内生态循环的有序进行。

3.4 建设生态河堤

在对河堤进行设计时, 为满足生态河堤的需求, 可以在河道两侧设置浅滩、实地等, 既给沿岸居民提供了欣赏河道美景的场所, 又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和谐美化河道的整体性。

在河道河堤施工中, 应该合理选择材料, 将周边自然环境作为材料选择标准, 在一些防洪压力较大的区段, 尽量选择混凝土砌筑河堤, 而对一些防洪压力较小的区段, 可以采取自然石料进行河堤修建, 尽可能减少其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助于沿岸生态系统原始面貌的修复, 提升河道与河堤的融合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将生态水利应用到治理河道中, 是一项复杂、系统、可持续、实施性较高的工程, 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所以, 要加强对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视, 在河道的治理中, 要严格遵循生态水利治理河道的原则和理念, 利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 加强对河道的生态建设, 促进河道生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建.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建筑与装饰, (8) .

[2]李霞.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 (14) .

[3]关前芳.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 (24) .

[4]倪宏.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 2018 (9) .

[5]蒋旭.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 2018 (10) .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7

1 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中的错误观念

自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 这也让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观念, 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发展创造的能力, 可以战胜一切。因此使得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一味向自然索取资源, 没有树立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这就导致人们在经济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从而危及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要考虑的就是建筑施工的污染问题, 尽可能的选择节能环保并且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的建筑施工材料, 实现人和自然的良性循环, 其次再对建筑结构的施工功能进行处理, 使其成为一种高效、低排的将这结构, 最后在从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 尽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打扎实的基础。

生态建筑理论不同于传统设计观点, 要求建筑的设计要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 进而考虑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大自然中的可再生资源, 更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更高程度的减少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为人类创造出更为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目前,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经济和大力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 如何将生态建筑理论充分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是解决当今我们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浅析的一些具体应用做法如下。

2.1 建筑设计方案方面

2.1.1 应着重考虑建筑设计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要求建筑师在考虑设计方案时, 表现个性化的同时, 也要考虑把生态建筑理论融入建筑设计之中, 使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协调共处, 使建筑与整个城市、人文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定位与发展规划相一致。同时也要考虑建筑应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 尽可能利用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减少污染, 利用可再生资源。还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要素的协调关系。

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 遵循城市空间格局, 从建筑体量、尺度、外部空间构成、形象风格、外观色彩等方面与自然环境融合, 遵循“宜小不宜大, 宜低不宜高, 宜疏不宜密”的原则, 体现生态建筑特色。

2.1.2 要协调好建筑的美学性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为设计出与众不同、体现建筑的美学价值, 建筑师有时会造成投资大幅度增加或建筑功能的降低, 从而减低建筑本身的价值系数, 经济合理性就要求在工程投资尽可能少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的扩大建筑的使用功能, 提高建筑的价值系数。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果, 过于减少工程投资, 则可能使建筑设计方案丧失很多美学价值, 无法满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2.1.3 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 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应大力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必然的趋势, 建筑设计方案应从设计、建设、使用, 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节约能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利用这一生态化原则。在处理采光、照明、自然通风、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等很多涉及建筑运作过程中能量耗费的问题中, 都要始终坚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

城市风貌将随城市发展与时代前进, 兼收并蓄、历史文脉延续、创新发展, 建筑设计应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设计创作水平。建筑技术和材料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步持续发展。

结合项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更新设计创作理念, 大力推广运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和节能、节地、环保等新技术, 创建当代生态适应型建筑。

2.1.4 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出来的建筑最终就是提供给人们居住的, 所以建筑设计方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将以人为本理念至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力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

2.2 建筑材料方面

在建筑材料方面应更多的采用绿色建材。所谓绿色建材是指无毒的或者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者阻燃的安全性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

2.2.1 木材

木材是当今四大建筑材料 (钢筋、水泥, 塑料、木材) 中唯一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 是一种可永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只要遵循森林资源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方针, 木材的供应就能得到保障。

2.2.2 玻璃材料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 在这一领域出现了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玻璃材料的保温技术就是生态建筑节能的关键, 设计中可将它们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 同时达到生态建筑的保温与和采光的要求, 使设计出的建筑更加舒适, 符合人的需求。

2.2.3 太阳能、风能光电材料

太阳能和风能都是一种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生态环保的可再生资源, 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风能电池发电, 为建筑提供能源, 为人们提供生态环保的可再生的燃料, 既无污染, 又无噪音。因此, 太阳能、风能光电材料是生态化建筑中非常理想的建材。

2.2.4 节能新型材料

我国常见的节能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水泥聚苯板、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是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 是以精选海泡石、硅酸铝纤维为主原料, 附以多种优质轻体无机矿物为填料, 在数种加剂的作用下经细纤化、扩散膨胀、混溶、粘接等多种工艺深度复合而成的灰白色粘稠浆状物。此种材料显著特点为:保温隔热性能好, 施工简便 (直接涂抹) , 解决了板材拼接处罩面层开裂现象。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已被国家列为新型绝热材料及制品的重点发展对象。

结束语

生态建筑观的提出不仅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过, 由于我国国情比较复杂, 生态建筑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因此我们还要在实践过程中, 对其应用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 从而对生态花镜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 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姣, 曹张艳, 范银, 徐浩.绿色农村住宅探讨[J].绿色科技, 2011 (6) .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的运用论文 篇8

设计的第一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却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高科技的现代设计却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缺乏人性化;同时,人类正在为自身的欲望和掠夺行为付出越来越惨重的代价。当生态和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并为越来越多人所认知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为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同时还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协调发展,因而呼吁人们倡导绿色,转向绿色设计。

绿色生态室内设计的概念

绿色意味着生命和生长,它是活力与希望的象征而被人们所向往。“绿色生态设计”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而产生,在近几年逐渐发展成型并为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青睐。绿色生态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理想为指导,它是将绿色设计思想渗透到设计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迁改建等一切活动中,始终将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将设计思维绿色化、正确使用与管理维护以及材料的再利用。绿色生态设计是联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

绿色生态内设计的原则

1.强调整体和谐统一。

绿色生态室内设计,要协调解决室内居住环境与周围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更要解决室内环境与整个生态环境之间的大协调。它涉及多门专业学科,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加强协调配合,运用一切可调配的资源,使工具设备、装饰材料、不同构件之间达到全面协调,实现艺术、材料、技术之间的完美平衡,达到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和谐统一。

2.突出以人为本

人类建造建筑的目的是为自己和他人提供符合需求的工作、生活、起居环境。对于长时间处于其中的人们来说,建筑室内的环境既要满足功能需要,同时也要符合精神需求。而建筑室内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好坏。绿色生态设计不仅要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更应对其中的使用者给予足够关心和重视,设计师需认真研究和仔细分析不同的设计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影响,于万千选项中寻找其中最适合的设计风格,来满足使用者的各方面需求,真正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何谓可持续发展?它是基于动态变化的种发展理念;反映在生态室内设计中,即设计思维的动态化,和设计过程的动态化。它的目的是发展,核心是可持续,这种室内设计的可持续理念不仅可以适应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可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的运用

1.绿色生态空间布局

如何能使死板的空间散发出全新的活力?科学的空间设计布局必不可少。同时,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室内温度、通风条件、光照以及湿度等相关问题更需设计师综合考虑并加以妥善解决。例如,可将南窗户设计成大窗户,与之相反,将北窗户设计成小窗户,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光照,还可以降低热量损失,体现节能环保理念。

2.用生态理念选择材料

环境亲和的装饰材料应该是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少散发有毒有害物质,而非环保型的材料含有些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物质。随着生态设计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青睐使用那些“三无”(无毒、无害、无污染)环保型建筑新材料,尤其是一些天然木材、石材、竹材等更是广受欢迎,这些天然材料能带来自然、简洁、温馨的感觉。

3.倡导材料循环利用

运用绿色生态理念进行室内设计、建造、更新,应注重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和循环使用,对可再生资源也应节约使用,尽量避免材料的浪费。在装修时对于废旧材料再循环利用应成为种环保常识。现代科技研制出吸热玻璃等新材料,可以达到保温和采光双重效果而大大节省能源。同时,可对纸板、木材等一些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进行充分回收和利用。

4.绿色植物在室内的应用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同时具备功能性和欣赏性两种属性,从功能性角度看,它们不仅可以吸收甲醛、苯,还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净化室内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在欣赏性角度看,由于花卉、盆景、树木等都来自于大自然,它们可以为人们带来返璞归真的感受。同时,绿色植物形态各异、色彩自然,更易融入室内空间布局,更能搭配居室装饰、色彩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

5.生态室内设计对光的运用

上一篇:招标代理企业内部管理下一篇:美术课堂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