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忠诚叫爱岗敬业

2024-05-16

有一种忠诚叫爱岗敬业(共13篇)

有一种忠诚叫爱岗敬业 篇1

有一种责任叫忠诚

引:

科学和谐、厚德思进的主旋律在神宁大地回响,阳光溢彩的初春,闪烁着信念的力量。

侧耳倾听,新年的脚步还未走远,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个亮晶晶的日子。

21世纪过去的十年,是神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时刻,向大家问好,在这一时刻畅想未来,展望事业。神宁的历史在我们手里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凝视神宁财务人岁月长河里壮美的诗行。------您翻开的岂止是美妙的乐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我对自己能工作在神宁集团这样一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里,感到十分荣幸。借此机会,踏着春的脚步,我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更幸福一点、工作更顺利一些、身体更健康一些、心情更愉快一些、挣的MONEY更多一些、男士们更帅一些、女士们更漂亮一些,我的串串祝福将伴随着科学发展、对标一流号角带给您好运。

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一种责任叫忠诚》

提升集团财务管理水平,创建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是我们财务人共同的心愿,响应集团号召,广大财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立足实际,为集团财务管理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创伟大业绩,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身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定工作信念,心中要有用“公正”铸就的、永不倾斜的天平。财务工作是一项公正崇高的事业,为了保持公正的形象,为了坚持公正原则,自己必须平心静气,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廉洁自律,这样才能在经济大潮中耐得住寂寞,不为灯红酒绿所动,不为花花世界所迷,把各种干扰和诱惑挡在心灵之外。必须加强法纪观念。学会内敛,婉拒诱惑,行动上始终远离法纪“高压线”,严格地自我约束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对一切可能影响财务人员形象的交往都要坚决拒绝。

这就是责任,对企业的忠诚。

责任是一种坚守,忠诚是一种信念,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对企业忠诚,才能真诚地对待财务这个神圣的职业,才能勤勉工作,秉公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财务人员,只有勤奋工作、廉洁自律,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光明坦荡。选择了这个崇高的事业,就注定要在一片淡雅的心境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我由此生出了许多的感慨。人的一生是漫长而又短暂的,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实在是太重要了。

财务人就应该全心全意服务,诚心诚意办事。一是求真务实,积极进取。我们需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各方面工作当中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是常怀畏惧之心,保持清正廉洁。财务人员整日与钱,与帐打交道,所以财务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既干事又干净,为民、务实、清廉。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努力做一个领导信任,同事支持、信服,回顾人生问心无愧的人。

三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报送了有关报表,按规定对各项经济制表进行了会计核算,提出了财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过去的一年,神宁财务坚持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设置和考评体系,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适应财务工作的客观需求。随着贸易、金融、投资的发展,随着集团公司科学管理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集团公司管理的中心环节。会计核算和提供财务信息服务成为了财务工作永恒的主题。顺应科学发展的集团专业化财务管理,(加

上2010年实行的性的财务制度等)为企业发展和战略运行起到了支撑和导向作用。

(加点自己单位财务实例)多少艰辛努力稳步发展;多少不懈追求梦想成真。曾经追求,曾经磨难,曾经风雨,换来今日之----辉煌。硕果累累的2010 年,神宁有太多地颂歌唱不完。北部挖潜,南部降耗,大集团大发展,势不可挡,五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大手笔书写大文章,今天的神宁到处是蓬勃的景象,创新的巨变。目睹5000万吨产量、50亿经济效益的不朽神话,感受亿吨大矿的百般变化,-----我的心,就像微笑的花朵,要去装点神宁的新黎明。

当发展成为主流,当企业一声召唤,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神宁财务人----我们来了,凭的是一腔热血,敢叫日月换青天;怀揣着对企业满腔忠诚,手指尖飞舞1、2、3,键盘上敲出百、千、万。

有一种责任叫忠诚,这忠诚,写在我们的心中!盘点2010年,集团经济指标一路飘红,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明天,我们任重道远。胜利是动力,怎没干、怎么往好干,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续完善内部控制,进一步防范风险;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功能,建立一套有利于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的核算体系,为集团领导进行经济指标调控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集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钞票。

今天的我,将用我的激情,我的专注和我的热心与各位

财务同仁共同创造财务工作的新局面,演义我们下一段精彩的人生。让我们像矫健的雄鹰一样去感受蓝天的高远吧,神宁集团的明天定是光明一片。2011年,我们用责任、用行动去诠释财务人对企业忠诚。

有一种忠诚叫爱岗敬业 篇2

人性之美犹如一盏明灯, 照彻了人性的天空;也如一叶碧舟, 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正像飞鸟需要天空, 游鱼需要江河一样, 人性中不能缺少这种美。

在经历过人生的风霜雨雪之后, 我更加感到, 有一种人性之美, 必需涵养和具备。这种美, 就叫克制。

克制是一种意志, 一种历练, 是一种节制的美, 忍耐的美。大凡有所作为, 获取更大成功者, 一定是个有克制之美的人。一个克制力强的人, 也往往是生活的强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们因克制, 而保有和锤炼坚强的意志, 去不断抵御和放弃各种诱人的欲望;因克制, 而能做到处事沉稳, 泰然自若, 刚直不阿, 淡泊名利;也因克制, 而能有效化解意想不到和纷至沓来的纷扰和纠葛、挑战和考验。从而以优雅的姿态趟过岁月之河, 以从容的步履走过人生之路。可以说, 正是克制, 在不断收获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季节。

克制是一种修养, 一种境界, 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人的一生不知要面对多少诋毁、刁难和误解。可以说, 在家庭内部和同事、朋友、邻里之间, 熟识的和陌生的、有意的和无意的纷争, 是连绵不断的。我们“逞一时之气”, 往往不仅不利于矛盾或者冲突的解决, 而且更多的时候造成的是两败俱伤的局面。现在, 夫妻之间因鸡毛蒜皮斗嘴, 而大动干戈直至离婚的比比皆是。因不克制, 带给我们的遗憾和伤害太多太多了。这就需要我们培育克制的品质, 大度的胸怀, 遇有冲突和纠纷时, 不能方寸大乱, 要保持应有的冷静和风范。在非原则问题上, 不斤斤计较, 最好的办法是超然事外、回眸一笑。克制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 而是处事要有一种平和心态。我们不应该拿人家的过错和别有用心, 惩罚自己, 伤害自己。更不应该陷入别人的圈套和口舌的沼泽, 使自己成为骂街的村妇, 斯文扫地。即便需要重拳还击, 也是外怒内平的一种潇洒。

克制是一种智慧, 是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恪守人生原则的自筑防线。明知欲壑难填, 人的欲望不可能全被满足, 何必知其不可而为之。君子应该取财有道, 有道的尽管去拿, 无道的弃之不惜。这个世界, 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 吃了最终也会让你吐出来。恪守不住这条底线, 最终都会饱尝恶果。贪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 结果往往是抱憾终身。要学会克制, 不逾越人生的原则底线, 让克制使你的人生不断地趋于平衡, 让克制使你的人际关系不断地趋于和谐, 让克制使你的人生不断精彩纷呈。

男人因克制会变得更加宽厚而有魅力, 女人因克制会变得更加美丽而吸引人。

有一种品质叫忠诚 篇3

《沪港经济》记者:你怎么理解“忠诚”这两个字呢?

李承志:忠诚是一种责任,任何人做事都必须要有责任感。在企业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两种忠诚的表现,一种是对工作有责任感,想把份内的事做好;一种是对领导忠心,让领导感觉舒服。我觉得在企业的发展中,更需要有责任感的忠诚。

叶钧:所谓忠诚,我觉得是一种理念,是忠心加诚意。忠诚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最重要的是需要你的心。

Linda:我觉得,“忠”是一种尊重,包括对事业、对同事、对员工的尊重;这个“诚”,是一种诚实,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

《沪港经济》记者:你觉得,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的同时,企业家应该做些什么?

李承志:忠诚是双向的,企业家对员工也必须忠诚。在慈铭,老员工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快乐,比如生日或其他重大事情,我们都会为员工庆祝。我们有个做营销的员工,因为忙于工作,把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但我们在他生日的那天,给他送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同事们一起帮他庆生……还有些员工遇到了困难,我们也会给予他们帮助。我们做的这些事,让员工感觉到了企业的温暖,自然就会培养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

叶钧:企业家也需要忠诚于自己的员工,因为老板关注的是企业的发展和方向,真正实施的人是你的员工。有一些企业做不大,虽然他们老板很厉害,可能是什么CFO、COO,可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员工。如果想把企业做大,一定要有可以信任的员工去帮你处理事情。这就需要老板对员工忠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很好的关系。如果你不忠诚于你的员工,你的员工也不会对你有忠诚度,企业就得不到很好发展。

Linda:我觉得需要学习。对于管理,很多企业家只是掌握了一个点,还没有达到一个面,这又怎么能要求员工呢?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每天都在学习,都在反思自己。我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在我的生活圈、工作圈中的很多点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企业家是个杂家而不是专家,各种的信息你都要去获取,报纸、杂志、网络有很多的渠道。

《沪港经济》记者:你怎么看待空降高管对企业的忠诚?

李承志:在我们这个行业,空降兵必须有建立市场、利用资源、医生管理等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空降兵才能协助董事长把企业管理好。无论是对待空降兵还是内部提拔的人员,管理者必须要有胸怀,懂得付出,把握原则,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凝聚力。只有把忠诚和责任感联合起来,企业才能管理好。

叶钧:我觉得空降高官不是不行,但要谨慎地选择,这不仅仅是忠诚度的问题,还有他习不习惯你的企业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通常会自己培养一些人。如果你留意过我们的年报,就会发现,我们集团的CEO在我们集团已经供职十几年了。我们也是希望通过时间来培养忠诚度。

《沪港经济》记者:如何培养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李承志:虽然我们是医疗行业,但我们做的是体检,这是针对健康人的健康管理。所以,在这一行业,我们首先做到的是服务性——采取分区体检,设置男宾区、女宾区和VIP专区,宽敞优雅的环境使人可以彻底忘却来自医院的压抑,真正实现人性化的服务;其次,设备投入到位——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和专业试剂,设备配置基本达到三甲公立医院的水平;第三就是流程设计合理——作为一家以中、高端客户为服务主体的服务型企业,慈铭酒店式的服务质量,即使是在客流高峰时也能保证顾客的超值体验;第四,在医师资源上,由来自全国二、三甲医院中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医护人员为受检者服务,并以中国医师协会作为慈铭医疗资源的坚强后盾。

在这些标准达到后,客户自然会对我们产生好感,第二年就会再次选择我们,这样就建立起了客户对我们的忠诚度。据统计,我们最高能维持70—80%的客户回头率。

叶钧: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选择哪个品牌的产品,最重要的是看质量好不好,紫荆花漆已有28年历史了,我可以大胆地说,紫荆花漆的品质是绝对有保障的。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质量得到了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认可,这么多年在我们很少投放广告的情况下,紫荆花经营得还不错。下一步,我们会加强推广,相信会将紫荆花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Linda:我觉得很简单,就是让客人觉得物有所值。我们是用心去服务我们的客户,为了让员工用心服务,我们只有培训、培训、再培训。

《沪港经济》记者:忠诚不仅体现在事业上,在生活中,也有着对家庭、对朋友的忠诚,对此你能谈谈吗?

李承志:在这些忠诚中,我最看重对工作的忠诚。如果一个人对工作都不忠诚,那对朋友又怎么会忠诚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叶钧:如果让我在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家庭、忠诚于朋友、忠诚于社会中选择,我会首先选择忠诚于家庭,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忠于家庭、事业、朋友、社会的同时,还要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自己的心,要维持自己的原则。

Linda: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来,在婚姻中,不管你爱不爱这个人,你都应该和他白头到老,这就是忠诚。对于这个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如果当你觉得这份感情不是你想要的,你可以把它放弃掉。

《沪港经济》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忠诚现象?

李承志:要做到忠诚,我觉得需要每个人都要各负其责,之所以出现不忠诚的现象。主要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领导下达命令后,下面的执行者由于经验不足,手段、方法也不正确,就会导致一些过激行为,这个时候,领导就不能单纯地下达命令,而是应该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同时,下面的人在执行的时候也要多思考。

叶钧:现在社会上不忠诚的行为很多,我觉得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这个时候会涌现出不同的价值观,这是很自然的。我觉得这也和企业家的背景有关,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他们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做事方式。可能有企业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成功,可是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宁愿相对没有那么成功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人。

有一种品德叫忠诚企业演讲稿 篇4

有一种品德,不论在何时何地,它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

有一种品德,如果你持有它,人格就会得到升华,如果你不慎丢失了它,那么你就可能会变得一钱不值。

有一种品德,它不仅是我们立身的基础,它也是任何一个组织战斗力的保证。

这种品德,她的名字就叫做“忠诚”。

要说年龄,忠诚的年龄应该很大了。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可见自古以来她一直被人们视为美德。但是直到今日她依然年轻,依然被我们的社会所珍视。

要说外表,她没有固定的肤色,她既属于我们的民族,同时也属于全世界。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以我的忠诚而自豪。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民族不看重她,不热爱她。

她不是什么神灵,但谁都不能否认她具有神奇的作用,有了她,爱情能成经典,朋友可成至交,生命纵然消逝,但灵魂可以不朽。

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星空中,流传着多少经典的爱情故事:从唐明皇与杨贵妃,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侯方域与李香君,到董永与七仙女。无论是真人真情,还是神话传说,有哪一段不是以彼此的忠诚为主旋律来谱就的呢?

1962年8月,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而突然消逝,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名字镶嵌进了中华民族的忠魂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楷模。他“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坚”,他的名字叫做“雷锋”。雷锋精神的精髓也就是忠诚。

忠诚可以让平凡变成神圣,可以使生命永远不朽,反之如果背信弃义、心怀鬼胎,则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要背上千古骂名,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我们杭州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跪在栖霞岭下的.西湖边,不知已经跪了多少年,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还将一直跪下去。这个人便是秦桧。

秦桧,原先是宋朝的宰相,后来不幸当了金人的俘虏。再后来呢,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他在金人的利诱威逼下出卖了宋朝、出卖了民族,当了金人的间谍,所以他回到南宋后才会阴谋陷害岳飞。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对于这样一个可耻的变节分子,中华民族的后人所能给予他的只能是唾沫和骂声。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在历史的长廊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忠诚的神圣。现实又是流动的历史。我们务必懂得:站在今日,其实就是站在历史的门前,为此,一定要审慎行事,忠诚于自己所选择的事业。

对于我们来说,忠诚首先意味着与公司同舟共济。如果说企业是一条船,那么我们的双手就是一支浆,只有我们共同伸出双手,让千千万万支浆一起使劲,我们的航船才能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对于我们来说,忠诚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对公司利益的负责。有一本小书,名叫《每人只错一点点》,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巴西远洋公司“环大西洋”号海轮是条性能先进的船,但在一次海难中沉没了,21名船员全部遇难。

当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有人从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记载着21名船员的留言: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每个人都没有很好地负责,最终酿成船毁人亡的悲剧,这就是各位在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啊,这就是忠诚的直接体现。

试想,如果我们的产品配方错了一点点;我们的市场销售输给对手一点点;我们的生产节奏又慢了那么一点点;我们的管理水平又落后人家那么一点点,那么,我们的娃哈哈可能离开关门倒闭也就只差那么一点点啦!

对于我们来说,忠诚,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不要只认为员工的忠诚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实,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受益的并不仅仅是企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员工自己。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有一种忠诚叫爱岗敬业 篇5

其实,“想你”多数时候是“喜欢你”的替代,没有人会时不时想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也没有人会毫不犹豫对你说“我想你”,总是要想好久好久忍不住说出来还怕你的不屑一顾。如果一个人之前总是主动找你让你有点烦,突然间不再烦你,你是不是感到很清静?或者你根本不在乎根本不知道TA好久没有找过你了?可能,TA在很努力地忘记你,却又在痛苦地想你。

有一种喜欢叫想你。

思念,总会有绵绵不尽的话和滚滚不断的泪。当你走进TA的梦里,那一定是TA在深深地思念你,在梦里追寻你的身影。

灯下的伏案书写纸上的字字句句,可能是白发苍苍的祖辈,可能是容颜渐老的父辈,可能是稚气未脱的弟、妹,也可能是深爱着但不在身边的TA。因年龄渐长而愈加频繁想起他,时间久得触摸不到太多记忆。有时会模糊了脑海里的面容,直到透明、消失。我相信有些思念不会因为时间冲淡,反而会更加浓烈。当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记得告诉TA,你爱TA。如果不爱,怎么会思念汹涌而至忍不住想哭呢?

世上最强大的不是苦难,而是爱。有爱的地方,梦想就是天堂。每一份爱都需要心来承受,用心来感受。我爱你,我常常梦到你;我爱你们,我深深的思念。

有一种爱叫思念。

世界上有太多感情被掩藏了,人生中有太多美好被埋没了。如果喜欢,就去追吧,想一个人,那么累。如果爱,就行动吧,别让光阴蹉跎了那颗热情的心。

有一种财富叫 篇6

分享的心态可以使友谊加深,知识增长,技能增加,家庭幸福,爱情升华,事业顺遂,让你既成功又快乐。

想独享财富,意味着失去财富。要慷慨地和他人分享,要给予。分享是一种精神,他会感染人,从而聚集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财富如水,分享是渠,分享才是财富的根本价值。

人生的每一样财富都值得重视,值得你花时间去创造,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钱而忽略其他方面,其实你就是在不断流失财富,你将变成世界上最穷的人。

财富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财富并不完全等于金钱和权力,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金钱是财富,财富不只是金钱。我们应选择财富,珍惜财富,做真正富有的人。

分享是一笔隐形的财富,聪明和技巧都留不住它,只有当你成为一个乐善好施,能冲破自私的桎梏的人时,它才会从四面八方向你聚集。

有时候,在应该与他人分享财产、知识、业绩等东西的时候,如何克服虚假的情感比触动我们的钱包更为困难。而财富是上天的恩赐,给予或收取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把自己的东西主动拿给别人分享,这需要勇气,体现的是仁爱和宽容;而积极地分享别人的思想,则意味着尊重,体现的是民主和合作。

曾经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读大学时,某学生每个星期从家里带六个苹果来,然后六天吃掉。寝室里一共有六个人,他从来就没有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大学毕业以后,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事业机会,可是他的资金却不够,于是他找到了他的五位同学。他的五位同学从学校时就非常看不起他的那一种举动,所以没有人相信他,也没有人借钱给他。

新东方的创办人余敏洪这样说道:其实无论是一个苹果还是六个苹果,都是一个味。而如果他将五个分给另外五个同学,当这五位同学带来了其他的水果时,也一定会分享给他。这样他不仅品尝到了一份苹果的味道,还收获了五份快乐!

任何时代,财富都不是处心积虑,而是分享互助,因为它是心灵的成长,是苦难与欢乐的共享。学会分享可以使我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欣赏他人,欣赏自己。

分享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不愿分享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生活方式之一。

不愿分享,难免对人小气苛刻,周围的好友也会逐渐与之疏远。

不愿分享,就会害怕他人超过自己,总是将自己的经验、成果等藏匿起来,将同事看成冤家,将客户当做赚钱的潜力股,时刻都在为自己打算,这样的人即使能独当一面,也不会得到他人器重的。

不愿分享,也就不能仗义疏财,更不可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遇到危险,唯恐避之不及。

不愿分享,即使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只是昙花一现,终将败北而归。

因为不愿分享,他们的忧是苦,乐亦是苦。

有一种残酷叫创业 篇7

这就是创业,而且这个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创业的残酷性。现实同样残酷,有绝大部分的创业者会失败,甚至失败多次。

也许你也曾失败过,但你静下心来想过你究竟为什么失败吗?

就像故事里说的,看起来多的苹果,觉得自己能抢到的人也更多。这就如同创业中的选项,看似容易赚钱的“好项目”,觉得自己能成功赚钱的人也更多。问题也就出来了,你仔细想想,这种容易赚钱的“好项目”真的那么多吗?从事“好项目”的人多了,它还能算好项目吗?你真的有能力把“好项目”做好吗?

绝大部分创业者都“迷恋”投资小、见效快的“好项目”。希望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于是,搞项目的人也就自然投其所好,打造出大量的所谓的“好项目”吸引你去做。而结果往往却是,搞项目的人赚钱了,你却颗粒无收。

有一种“教”叫“不教” 篇8

有一种讲叫不讲。语文需要老师讲吗?要少讲甚至不讲。即使少讲,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讲学生不会的、在学生思考后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句话可以讲完的坚决不讲两句话。老师不讲让学生讲,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去年接一个班,部分学生上课活跃,积极举手发言,如果上公开课,足以应付,课堂不乏热闹,教学任务不愁完不成,亮点也不担心不亮。这个“好班级”是怎样炼成的?原因之一,老师讲得多、讲得清、讲得透。但为了追求课堂的互动,这种类似于灌输的多讲确实引起了部分学生和老師之间的对话,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听众,甚至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课堂是一列火车,所有人都是乘客,而不是看客。安全的火车,是需要所有的“乘客”一起来努力的。老师讲得多,学生就想得少;老师讲得清,学生就想得浅;老师讲得透,学生就不用想了。

要让学生多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做个忠实的听众。要讲就先要想一想。课上,选择一到两个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开始,思考的结果,或长或短都可以,或对或错不要紧,只要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最珍贵。不久,提出要求,如务必写出多少字。讨论交流时,先请潜力生讲,中等生补充,优秀生发挥。至于老师,主要在边上组织学生讲、对学生的讲稍作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鼓励,是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体验。一个学期试验下来,学生有了思考的习惯、基本养成了课堂上准备讲的习惯,想讲的、会讲的,越来越多。把课堂还给学生,先让学生讲;学生讲课文,才是真的学课文。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讲,你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思想竟是如此丰富、想法竟是那么独特,很多时候,学生比老师讲得好。学生自己能学的、能讲的,何必老师“多讲一举”?

有一种读叫不读。似乎“读”一般来说就是出声地读,似乎语文课上必须“书声琅琅”、必须多读。于是,我们的语文课百变其“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轻声读、自由读、引读、范读……这是误解了“读”。读的被误读,原因之一以为文本皆是范文,值得细读,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可否认,真正的经典值得诵读、值得记忆、值得积累。真正的经典,是经过时间长河冲刷而留下来的闪光的东西。然而,我们的文本相当一部分除了用以“载道”以外,也有文体的作用,如语言的规范。遗憾的是,真正值得每节课都发出“琅琅书声”的文本大约不是很多。

读,除了字词句读正确,还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文本本身具有感情、字里行间涌动着一种韵味,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否则只能无病呻吟、故作感情。不难发现,有的课堂,所谓的读出感情,主要在于技巧的指导,如什么地方读重音、轻声,什么地方停顿得长一点、什么地方一气呵成。殊不知,感情是建立在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的,否则再高明的技巧也永远无法抵达文本心灵的角落。在读正确之后的读,更要考虑到:读,是一种很个人的行为。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读法。由于理解角度的各异、生活经验的差异、感悟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各样变化的读,这种差异也丰富了读,说不定由此产生各种风格的读。读,不能不说是一种个性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尊重读!

读,是一种方式;“不读”,也是一种读。文本之外有浩瀚的文本,经典之外有无数的经典。无须都诵读,无须都“书声琅琅”,更多的无须“读”,就这样手里捧着一本书,静静地聆听——用心谛听。阅读,是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中人物对话,也和自己对话。阅读更是倾听,听哲人的沉思,娓娓道来;听伟人的传奇,感受心灵的震撼;听普通人的呢喃细语,如话家常;听高尚的人的倾诉,如沐春风……听,凝神地听、怦然心动地听、如痴如醉地听……不也是一种读吗?

有一种内容也不需要读。《装满昆虫的布袋》(苏教版5年级上册),法布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昆虫的超乎常人的迷恋,甚至痴迷,常常惹父母的责骂: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里,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要不要指导学生“怒气冲冲地责骂” “厉声地责备”?我和学生讨论:父母责骂的是谁?未来的昆虫学家。你们愿意责骂一个未来的伟人吗?大家摇头。这两段话,我们就不读吧。即便是技巧,我也不想让学生感受一番“责骂”,因为,“责骂”一个孩子终究是不好的。

我们在努力地教会学生“读”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不读”?

有一种问叫不问。如果语文课上没有老师的提问,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可是,老师的问题就是学生心中的疑惑、心中的不解。老师的问题来自哪里?来自教参,来自老师自己的钻研。显然,成人的问题未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有没有学生,标志之一看老师的问题是不是来自学生。我们的课堂问题真多,是问题这只手牵着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课堂的教学程序似乎是这样的:假设几个问题,或者这些问题是教参的意见,或者这些问题来自于考试的经验积累,然后通过种种手段,包括读、讨论甚至写一写,解决这些问题,一堂课,没有问题了,功德圆满,顺利下课。尽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有了新的变化,但“问题”程式屡试不爽、经久不衰,终究走不出“没有问题”的陈年模式。

面对文本,如果没有问题,教学也就多此一举。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在文本面前,学生不可能没有问题。所谓“不问”,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一种是知识性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6年级下册),学生自学后提出如下问题:

山上的沙石为什么是粉红色的?

映山红有多少种颜色?

为什么山上的叫“映山红”,不能叫“杜鹃”呢?

为什么双龙洞的内洞比外洞大?

为什么石钟乳和石笋会颜色各异?

或许,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会注意这些“弱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必须有着丰富的地理、植物等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回答清楚。能不能不佩服,学生是多么好奇、好学,多么想知道“语文”之外的东西啊!如果我们的语文让学生产生地质学、植物学等方面的兴趣,又有何不可、有何不好?无心插柳岂不是也很美?这样的问题,老师一般指点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

同样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问题涉及到了文体、文风和文章本身以外事:

为什么石钟乳和石笋这两样东西,大家都想象成神仙、动物……

为什么作者这么草草结尾?

作者游双龙洞,为什么那两条龙不多写一点呢?

叶圣陶爷爷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那工人为什么还要介绍什么“龙”、“神仙”之类的?

为什么作者把内洞里的“双龙”写得很普通、比较简略?

这篇文章的修辞没什么特别之处,句子也没什么漂亮的“好词好句”,但反而觉得很真实?

本文既无龙头又无凤尾,开头、结尾都很简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学生的这些问题,大多数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经典课堂上,但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地方走得多了,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就知道旅游开发的“奥秘”之一,是喜欢把有的东西人为地想象成某样东西,甚至还编出一个故事来附会,还是叶圣陶实在:“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叶老的文字功力深厚,平淡中满是朴实、醇厚。我们习惯了教给学生多读、多背“美文”,写文章多用“好词好句”,但没想到,叶爷爷的文字没什么“好词好句”,甚至连开头、结尾都不“讲究”。从学生提问来看,显示出了阅读视野的狭窄,什么是好文章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更没有自己的判断;问题的背后,是老师的阅读品位和标准,最重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风向。

nlc202309011357

问题能产生问题。有的问题近于反思和批判,有的问题越来越逼近问题。《师恩难忘》(苏教版5年级上册),作者刘绍棠,原来的题目是《老师领进门》。学生问:《老师领进门》这个题目挺好的,为什么要改写成《师恩难忘》?殊不知,编者有编者的目的。《三打白骨精》(苏教版6年级下册),学生不解地问:孙悟空明知其是妖怪,为什么要打3次才打死她?3,固然是我国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字,但更能看出孙悟空的机智聪明以及沾染到的佛家情怀。季羡林先生的《夾竹桃》(苏教版6年级上册),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写平常普通的夹竹桃,除了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和它的韧性?表面上看,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但我引导学生寻找夹竹桃背后的人:因夹竹桃回忆什么(美好的童年)?赞美夹竹桃的韧性也是在希望那时的人们像夹竹桃一样坚强有韧性。

语文教学,很多时候是不用“精心提问”的,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提出的问题,我都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换一个角度再提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从来不给现成的答案。有的问题难倒我了,需要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对于这类问题,我实话实说:老师也不懂。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直接告诉学生,只是引导大家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能说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只是在适当的地方做些提醒和点拨,而这点拨,主要是思路和视野的提示。因为我始终觉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发现问题,还要自己去解决问题——同伴和老师的提示仅仅属于学习的工具。

有一种写叫不写。这里的“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写作业的“写”,一层是写作文的“写”。为了应试,语文的作业之多、之乱成了学生负担的重灾区。在“多练”的幌子下,学生苦不堪言。作业之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教辅用书的泛滥成灾,语文规律、学生快乐学语文的理想,终于败在了现实的经济利益面前;其次是老师的语文意识不强,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疏于思考语文、思考学生怎样学语文,只知道跟风、从众,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还要说:没办法。也许,对于普通老师来说,跟着走最安全。换来自身安全的代价是丢失真正的语文、丢失童年的语文。

很多老师都知道,语文成绩不是“写”出来的,语文本身是“听、说、读、写”的混合体。但为了追求升学率、迎合各类考核评比,不得不突出“写”,无形中弱化了“听、说、读”,变成了一条腿的语文。十多年前,语文考试中的“阅读”是从来不考课外内容的,现在发展到中年级都要考连老师都读不懂的散文;还是十多年前,学生训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而现在,究竟教什么,老师心里也很糊涂,结果考试的时候更糊涂。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生活是语文,旅游是语文,读书是语文,出门也是语文……语文无处不在,很多语文是不用写下来的。

那么,作文总归是离不开多写了吧?一定的训练是离不了的,但也要学会“不写”。如果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篇数、学生应付字数,那就宁可少写一篇。如果学生没有真情实感,靠编造谎言、无病呻吟完成任务,那就不要写了。

“不写”的时候,学生做些什么呢?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为写作储备。读书,是一种对话,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和书中的人物对话;读书,走进书本,也走出书本。二是行走。到生活中行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用眼睛看、靠耳朵听、用心思考、用手脚触摸和感觉。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都是素材,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是感情——生活中的人事才是最值得写下来的。三是思考。认识他人。好好读懂别人,虽然是不容易的事,而且很可能永远也读不懂,但一定会接近读懂。一个努力读懂别人的人,才可能写下温情的文字。认识自己。虽然,认识自我永远是难事,然而,越是努力认识自己越能接近一个深邃的世界。

即便是写,也无须老师多指导。在习作课上,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自学习作要求,自己弄懂要求写什么、怎么写。接着给学生一个课时左右的时间当堂写作,像考试那样集中注意力、一气呵成。没有草稿,无须誊写。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修改。最后,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围绕三个方面写:为什么写这个题材,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第一个问题相当于“创作谈”,第二个问题是“自我肯定”,第三个问题是“自我反思”,后两个问题都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二天,利用一节课时间点评学生作文。要求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点评到,哪怕是一句话写得好,一个词语用得妙,以鼓励为主的点评,是为了下一次作文的激情做铺垫,让学生喜欢作文,至少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沉重的负担,从而怕写作文。实践证明,这种“不指导”作文,比较受学生欢迎。

写作,更多的是自我心灵的袒露,只有给予自由和安全,才可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写作的“不写”,写的“不指导”,是为了给予学生写作的自由。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教都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那是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本领。语文,尤其如此。因为,语文,是抵达他人的世界、寻找自然的灵性,也是叩问自己的灵魂。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编辑/黄耀强

有一种感动,叫母爱! 篇9

(肖寨门九年一贯制学校毛丽珠)

雅安市芦山县强震以来,我们透过电视走进了灾区,看到了我们政府的以人为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不屈不挠,看到了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灾区民众的顽强精神,还看到了一种叫母爱的伟大情操……

芦山县凤凰村的任云天,仅仅6岁,是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芦山县城救治的第一个伤员,云天的爸爸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妈妈、哥哥和他。地震当天哥哥不在家,他和妈妈正在家里吃早饭,地动山摇了几分钟就把小云天和妈妈所处的房屋震塌了。在那一瞬间,妈妈王加学拼命地把儿子往外推,整个身体护住儿子,瓦砾石块砸中了妈妈,云天得救了,等妈妈被人救出来时,整个右手臂和右腿都断了。

地动山摇的一刹那,芦山县樊敏路的杨玉蓉刚给孙儿穿好衣服。听到房子摇得哗哗响,就一边抱起孙儿往外跑,一边扯起喉咙喊叫全家人赶快逃命。到了楼外,她看见儿媳、女儿都在,唯独没有儿子凌立。儿媳带着哭腔告诉她“凌立还在厕所”。此时,房屋正在垮塌,一些砖头和家具正纷纷落下。杨玉蓉不顾一切地冲回厕所。从一块两米多长的预制板的缝隙中,看到了儿子的身体。“儿子,等着哈,妈妈来

救你了!”杨玉蓉给儿子打气说。此时,凌立正身陷厕所不能动弹。听见外面哗啦啦的声响,哭着求妈妈:“妈妈,还有余震,你不要管我。”儿子的哭求,动摇不了一个母亲救儿子的信念。杨玉蓉不顾正在垮塌的楼房,瘦弱的杨玉蓉不知道从那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竟搬开了那块200多斤重、压在儿子身上的预制板,把儿子救了出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玉蓉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但是没哭。她真不敢相信她能搬动200多斤的预制板,凌立也对母亲爆发出的巨大力量感到惊讶,他说:“只有伟大的母爱才会爆发出如此大的力量。”

地震发生时,芦山县双石镇33岁的产妇朱开慧眼见房顶不断砸下瓦砾、石块,她拉着11岁的儿子躲到床下,一直跪着,身体弓起,将床撑起,最大限度地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当她被送往医院时,剖腹产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妈妈用怀抱护住了孩子。49岁的邹汉君静静地躺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后面的草坪上。她的遗体被挖出来时,邻居们在她怀里看到了她7岁的儿子杨福珍,孩子福珍奇迹般地没受任何伤害。

芦山县双石镇送出一个八岁男孩杨宇杰,他母亲杨双梅已经死了,死的时候还护着儿子,就是由于母亲的保护,儿子才没有被砸到,仅手指受伤而已。

4月20日,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九组,用身体护住儿子的妇女被救出。“母亲蜷曲着身体,用上半身护着一个没有穿裤子的小孩子,一动不动。”当雅安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杨文博和他的战友清理废墟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感动不已。

还有一名两岁的小孩因房屋倒塌被埋在废墟中,地震发生时,妈妈张开臂膀将他揽入怀中,因此,小孩仅受轻伤,正在华西医院急诊科救治。

………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伟大母爱!地震中的母爱尤其令人感动不已: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生命无疑是脆弱的;但在生死绝择的那一刻,母爱又是顽强的。母亲们总是在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毫不犹豫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这种母爱,无与伦比,令世间所有的爱都相形见绌。郑振铎曾经说过:“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米尔也说过:“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印度还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母爱万岁!让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能记住母亲的恩德,好好地孝敬父母吧!

有一种美丽叫分享 篇10

有一颗种子被深埋在心底,因为土壤的覆盖,它并不美丽,但它会生长,最后它真的很美丽„„

只要有朋友的人都知道,朋友是想哭时,给你一个怀抱的人;朋友是郁闷时,可以用来发泄的“工具”;朋友是受伤时,抚平你心灵的人,朋友是开心时,一起逛街的人。

我有朋友,这是我值得庆幸的事,虽然我和她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她追求唯美,爱耍耍小性子,而我则有些随便,有些“男子气概”,没有她那种细腻的性格,但是,我们的友谊却那么坚固,因为在我们的内心已架起一座城堡,而这座城堡只属于我们,里面种着的那颗种子,正成长着。更因为我们都学会了分享,这是我们守护城堡的武器。

不久前,妹妹过十岁生日,我捧着两块精心挑选的蛋糕,一路想象着和她一起吃蛋糕的情景,脚步不住地加快。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不小心,一块蛋糕从手中滑落,向地面进军。我吓了一跳,赶紧保住另一块,可是,这样一来,就不能和她一起吃蛋糕了,我郁闷地走向她家,心里想着:如果是她给我送蛋糕,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她家门口了,我敲了敲门,里面传出她好听的声音:“来了。”她打开门,看到是我便无意地笑了笑,让我走了进去。我从背后拿出蛋糕,说:“今天真的很倒霉,半路掉了一块,不过,你吃吧,家里还有。”她看了看我,好像发现我在说谎,便说:“我吃不下这么多,一起吃吧。”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对方的谎话,只是,都不捅破罢了,因为,这一刻,我们城堡中的种子正快速的生长着,因为此刻的我们正在分享着。

我很清楚地记着,那天,我们上完补习班回来,你说:“自从来到这个班就一直很压抑。”我不知道你压抑什么,我想问你压抑什么,可是,看着你的表情,我就觉得你并不想说,我们就一直这么沉默这,很久很久。我在想:你为什么就不把我当作你发泄的工具,只让我分享和你的快乐,那你的烦恼为什么不给我一些呢?你一直锁着你心里的的那扇门,我要怎样才能打开那扇紧锁的门?城堡里那颗种子暂停了生长,它不再美丽下去。

有一种爱,叫读者 篇11

直到我遇到一个这样的读者。

我曾多次提笔想写写她,终因怯于表达情感而放弃。这一次,我想是时候谈一谈了。

初识,我只是刚刚出第一本书的菜鸟,她在微博上主动与我联系。她说她喜欢我的书,我激动又羞涩地送出了第一本签名书,扉页里有我难看字迹留下的祝福的话。我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称我“作家”——一个带有神圣气韵,更多是一份责任的词。

她得到了签名书,我满足了虚荣心后,我以为这段浅浅的缘分便到此结束。想不到几天后她发出的一条微博给了我莫大的惊喜。那是一张曝光不好,颜色偏暗的照片,我一开始只看清了“大卖”两个字。放大之才懂得了其中的玄机,“大卖”两个字均是由不同字体的无数个我的书名组合而成。她告诉我这是召集全班同学为我写下的祝福。这张照片一直静静地躺在了我存稿子的文件夹里,成了一份我最珍视的礼物。

不仅如此,她还亲笔绘制了我第一本书的四格漫画。简单的黑白线条,画功也远称不上精湛,我却看得心跳加速。我想象着她在灯下铺开白纸,将我的书放在手边,用手中的铅笔一点一点勾勒出书里的人物形象。想象她努力画的样子,让我瞬间感动,几乎热泪盈眶。

作为唯一一个与有我过切实交流的读者,这几年我们靠微博断断续续地保持着联系。我不会告诉她我经历过写作迷茫彷徨的时期,也不会与她分享我精心设计的人物和情节,但是她总会对我说一句话:期待你的新书!

直到最近《一见你就笑》开始连载,她又主动帮我建立后援会,自己举办各种抽奖活动宣传我的新书。《飞·言情》上连载《一见你就笑》的漫画版,她笑称当年帮我画漫画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我的书真的有了漫画版。我开心地笑着附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我从不敢问她是否喜欢我后来写的书,怕她并不满意,只是为了给我信心说一些鼓励我的话。这其实是一种爱,一种忐忑、谨慎、又心怀感激的爱。也许有一天我会去到她的城市,偶然与她擦肩而过,我们并不知道彼此是谁,也不会为谁停留回眸,因为我们是现实中的陌生人。正是因为陌生,她对我的支持与肯定,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也是一种爱,一种散发着独特魅力,专属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爱。

写这篇专栏的当下,她又寄来了一份礼物,里面有带着回忆的、泛黄的漫画手稿,有她写给我的一封亲笔长信,还有她精心挑选的家乡美食。准备礼物前,她特意问我能不能吃咸和辣。多么小心翼翼又透着傻气的问题,有谁不能吃咸和辣呢?原来她对我,和我对她一样,嘴角都噙着几分拘谨又腼腆的笑容。我想,这同样也是一种爱吧。

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篇12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 我没有钱。”“不幸福, 我没亲人。”“不幸福, 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 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冈上, 传来悠扬的歌声, 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 只见他躺在山坡上, 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

“是的, 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 阳光温暖极了, 风儿和煦极了, 我肚子又不饿, 口又不渴, 天是这么蓝, 地是这么阔, 我躺在这里, 除了你们, 没有人来打搅我, 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 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象征, 是一种自我感觉, 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感觉。

同样的道理, 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应该是去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 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这种象征、感觉是什么?不好意思, 我也说不清。但我知道学生幸福的象征, 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他们的脸上, 这需要我们班主任细细去解读。

所以, 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是———学生幸福的象征, 学生幸福的感觉。

那是去年教师节的晚上, 打开电脑, 我看到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

您好, 节日快乐!老师, 我想您———就像一个成年人想念自己幼时最最诚挚的伙伴一样。

老师, 您能明白我对您的眷恋吗?这是怎样的一种眷恋和想念。这种感情连自己也解释不清, 像什么呢?应该像落叶对树木的感情吧!实在是惭愧, 在您面前, 我的言语匮乏得像西北的土地。

老师, 您知道吗?当年, 您的赞美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那束阳光, 您温暖的笑脸照亮了我的一片天空。每当看到您, 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就会在心中缓缓流过。还记得您喜欢说“你真行”“希望你继续努力”, 这些鼓励使我如沐春风, 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您的鼓励是乍暖还寒的一溪清水, 纯洁玉润;是雨后初放的一朵芙蓉, 灵动雅洁;是烟花点燃夜空的美, 是深邃的天空嵌满了星斗的晶莹, 是世界上最祥和的语言……老师, 我感谢您, 感谢您的鼓励与赞美!

老师, 想您的感觉, 就像闻到花香一样。那是一株美丽无华的百合, 在我记忆的深处, 清清爽爽地绽放, 从从容容地飘香, 高贵, 典雅!老师, 您现在好吗?现在的我, 只想用最朴实的语言, 向您表达一种最笨拙的思念, 最诚挚的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您的学生:雷蕾

2012年9月10日

细细品读这封发自肺腑的信, 一遍, 一遍。感动之情无以言表。起身, 踱至窗前, 我似乎又看到了我最得意的弟子———雷蕾那可爱的身影, 又听到了他那瓮声瓮气的“男子汉的声音”, 又想起了我们在一起的难忘的青春岁月……

有一种智慧叫舍得 篇13

—《有一种智慧叫舍得》心得体会 生活服务分公司责任经济师冯晓萍

旅游时来到扎兰屯市。夜晚,悠闲地走在的繁华集市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使各位观光客驻足观看,唯有那书摊,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在书摊前看见这本《有一种智慧叫舍得》。带着“舍得”会是一种智慧的疑问,买下了这本书。书中汇集了很多的经典小故事,阐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天借着公司开展“读一本好书的”的活动,我把《有一种智慧叫舍得》这本书的部分经典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故事一:有个手艺精湛的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走,一再挽留,并问他是否能帮助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的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次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的目瞪口呆,羞愧的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的余生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老木匠用精湛的手艺建了一辈子的房子,可是到最后为自己建了一栋粗制滥造的房子。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工作和

生活是否保留一份精益求精的态度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给与的考验。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生活有个美好的愿望,也都在积极的付诸努力。当困难和阻力动摇我们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目标呢坚持到底呢?能否迎难而上,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都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坚持到底,取得成功!

故事二:雨果不朽的名著《悲惨世界》里,主人公冉〃阿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昏倒在路上,被好心的神父救起,他却在神父睡着的时候,把神父房间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干坏事。不料,在逃跑的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可谓是人赃俱获。当警察让神父辨认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的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器烛台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他说:“过去的就让他过去,重新开始吧!”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了大量对社会有益的的事情。

冉〃阿让真是幸运,因为他,遇到一位品德高尚的神父,神父没有因为他丢死银器而责怪冉〃阿让,而是包容了

他的过错,这份包容改变了他的一生。作为一支队伍的管理者,面对员工曾经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是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来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么选者“带着有色的眼睛”冷眼对待员工曾经和将来的老路;要么选择鼓励和包容,让员工认识曾经的错误,改变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态度。2009年和2010年双化服务队转岗了一大批的同志,很多的同志都是第一次从事服务工作,让他们很难接受,像有些男同志在家每天三顿酒,到岗位上改不了这个习惯,井队和班里反应到队里,我和队干部多次的反复的与井队及班组人员做其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使这名同志从最出的理直气壮到现在意识到自己酒后上岗的错误,保证今后不在酒后上岗。现在他的工作受到班组的认可。

故事三:在南美独立运动期间的一个冬天,某兵营的工地上,一位班长在指挥几个士兵安装一根大梁:“加油,孩子们,大量已经移动了,再使把劲,加油!”一个依照朴素的军官路过这里,见状问班长为何不动手干。“先生,我是班长。”班长骄傲地回答。“噢,您是班长。”军官重复了一遍,最后下马和士兵们一起干了起来。

大梁装好后,军官对班长说:“班长先生,如果您还有什么同样的任务,并且还需要更多的人手,您就尽管吩咐总

司令好了,他会再来帮助您的士兵的。”班长愣住了。原来这位军官就是南美大陆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和统帅西蒙。

西蒙将军的实际行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率先垂范作用。作为一名党员、队伍的管理者,我们应该牢记党员身份,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中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2011年的春天,接到1202钻井队要有一个大型迎检活动,井场的驻井房需要彻底打扫卫生,分公司孙经理和王书记落实下来此项任务,我们组织人员来到井场会战。打扫卫生的水需要从驻地拎到井场,孙经理领着男同志拎水,王书记领一部分人擦驻井房的墙壁,手滑坏了还坚持在干。大家看到分公司领导都在一线工作,受到感动,干的更来劲了,计划干到午后的工作,在十点钟就结束了。

故事四: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中没有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树,而东坡全是雪松。有一对夫妻来到这个山谷,天上下起了大雪,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欣赏山谷美景,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的大来的急。不一会,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随着雪越聚越多,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随着雪的重量向下弯曲,直到雪攒到一定的重量从枝上滑落。雪松依然抖擞精神迎接下一次大学的堆积,这样一曲一折之间大雪没能奈何雪松。可是其他树却没有雪松的这种本领,枝丫被积雪很轻易压断从而导致

数木的死亡。

夫妻二人恍然大悟,理解了一个道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了。

面对外界的压力,雪松用它弹性的枝条,轻轻一抖,就化解了厚重的雪花,再一次精神抖擞地迎接更猛烈的风雪。压力,不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很多始料不及的事情都会迎面而来。很多人都会说,心累比身体劳累更难受。这就是压力!“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饿其体肤”!只有经过压力的锻炼才能茁壮成长。让我们向雪松一样,用坚强的意志,去承受困难和挫折,接受压力的考验!“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上一篇: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吃泡蒜哦下一篇:坊前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