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2024-09-19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共13篇)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1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雅斯贝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希特勒专政晚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德国大学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本书是作者对大学理念的一些思考的结果。本书的主旨是: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一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为了阐述这一理念,作者首先考察了大学精神所安身立命的人类精神生活。然后作者分析了大学的目标和必备条件:大学的任务、功能、制度和学科分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人的因素和国家社会条件等。

书里的主要内容:在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发展知识主要的地方,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机体了。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何谓反思?知识是否是一种或一型?大学又是否只是求真,而与美、善无涉?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前任副校长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这本收录了金先生关于“大学之理念”的凝想与感悟的文集,讨论了大学的理念、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等相关问题,视野之广阔、见解之独到,给井底之蛙的我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仅摘一些哲理警言留作回忆。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

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大学生对他不再、也不应提供保姆式的照顾,她应该也必然会自我寻求生命之意义和人生之目标。在最后意义上说,人之成长(包括自我形象与自我认同之形成)是要靠他自己的。

人是不能永远没有孤独时刻的,人需要孤独以创造思想,以体认人生,但人之为人,人之成长需要靠头脑与,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

惟能见乎大,立乎大,然后喜爱能有狂有狷,才能有格调,也才不会沉耽于追逐短暂与细微的事物。

“我确信在教育中,你排除了专精,则摧毁了生命”——怀海德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洛尔士以为今日之“知识人”应该有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综合。融汇而一以贯之”,并能够从人文精神出发,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从科学与技术角度判断,哪些是“可以做的”。

大学的世界精神的孕育与发挥,诚有多途,惟学人之相互访问,则不知为中古大学之传统,亦为极有意义与价值者。

温士顿·丘吉尔在1929年对布雷士多大学的学生说:“教育最重要的事是对知识的渴欲。教育非始于大学,也当然不应该终于大学”

我个人相信,在求学时期的大学生,应尽量积蓄自己的知识,尽量充实自己的智慧。关心与认识社会以及对现实之不合理者提出看法与批判,是应该而自然的,但这不必过早地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走出实验室、直接参与、无限承担。

掩卷长思,对于大学的本质,对于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许应该又另外一番规划。应该转变态度了。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2

有感之一, 出手不凡。

海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不平静的, 经常给人以惊涛骇浪、白浪滔天、汹涌澎湃之感。所以, 一般写海、画海、拍摄海的作品以表现大海动荡之美居多。然而, 肖吉地先生却将那司空见惯的动荡之海转换成并不多见的静谧之海。呈献给世人的不是海具象的躁动形态, 而是抽象的神韵。艺术是简约的、典型的、发人深省的, 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从物象到物像, 如果没有升华就不能产生审美价值。“画不写万物之貌, 乃传万物之神, 若以形为贵, 则名山大川, 真本具在, 何劳图焉。”肖吉地先生悟到了这个艺术创造的真谛, 并在摄影技术上和时间上都下了功夫, 他坚持数月每天起早贪黑, 抢在弱光条件下实现以慢门速度拍摄海景, 从而取得柔美的雾化影像。披着星斗, 冒着严寒, 踩着湿滑, 创作过程十分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成功了, 终于将海的汹涌与强劲转换为静谧与柔美。《海》的全部作品都凸显了点、线、面的构成美感, 黑、灰、白的影调魅力, 简、单、素的高雅风格, 这组作品更助他一举荣获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实属出手不凡。

有感之二, 大师风范。

为《海》作序的陈长芬先生是中国著名摄影大师, 他在摄影界的成就有目共睹, 自不必多说, 当我阅读了他为《海》撰写的序言《海问》之后, 敬佩之情更是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篇小序虽然言辞不多, 但是从字里行间已经看到了陈老的文学功底、艺术修养、哲学思想, 甚至是对音乐的了解都非同小可。他的序言不仅诠释了《海》的艺术魅力, 还作为点睛之笔, 为《海》增加了审美和收藏价值。

有感之三, 设计雅致。

翻过扉页, 一幅动感十足的跨页灰白图案映入眼帘, 令我为之一振。当目光聚焦到右下角时, 纯白色“肖吉地摄影”的黑体字样伴着纯黑色的英文字母浮出水面, 大于该字十余倍的“海”字, 在同类色的浪花图案中若隐若现。全集所有正文均为不同色度的灰色, 只有陈长芬先生做序的签名和肖吉地先生修跋的落款用了些许纯黑, 可谓惜墨如金。设计者通篇运用极色与消色来装饰黑白艺术摄影作品, 可谓相得益彰, 更见作品集格调高雅。

读《春之怀古》有感 篇3

——题记

读完《春之怀古》,我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气息。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对美丽自然的关爱、赞美,以及对现代文明侵略、践踏自然的痛苦和谴责。

自然界的春是那么风姿绰约,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不管是冰消雪融,流泉淙淙,雷响雨落,还是桃花烂漫,柳絮飞扬,百鸟欢唱……在一个痴爱钟情大自然、热情讴歌自然之美的女作家心目中,都是极有灵性、有情趣,引人遐思,悦人耳目心神的享受。春天的音容笑貌,深深烙印在她心灵的诗笺上,以至于她执拗地坚信“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她怀着对自然的那一片深情厚爱,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自然之美,讴歌着自然之美。

然而,现代文明那强悍的手脚无情地伸向了大自然的美丽,践踏着大自然的魅力。烟囱林立,环境恶化,如诗如画的春天消逝了,那一份动人的美正离我们远去。作者为此黯然伤神,满怀惆怅。她不肯相信无情的现实,坚信春天还在,要“穿过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去走访久违的春天。那是一种执着的追寻,更是一种委婉的谴责,深切的怀念。

张晓风散文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她那脱俗鲜活的诗性文学观。她曾说过:“我是非常喜欢用一点新鲜的写作手法作为文字修辞的办法,刺激一般人的想象力。”她的语言精美雅致,韵味十足。《春之怀古》化用古文句式,笔下色彩鲜明,充满动感,如诗如画。可谓刚健中不失柔美,豪气中风韵犹存。

四季的轮回中我们将春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无数的生命在春天里苏醒。从古至今,有多少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春天值得我们去回忆,去想象呢?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4

岭院

很多的时候,成就源于一个转折点。对于北大来说,蔡元培先生就是它百年来的那个转折点。

如今的北大,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高的学府,在亚洲,甚至全世界,北大也有着极高的声誉。可曾经,北大是一所饱受教育界诟病的学校,被视为烫手的山芋。虽然它是中国第一所大学、洋务运动唯一留下的成果。但里面的学生、老师,多是权贵,学生带着听差上课,老师多是官员兼任,品评老师以官阶为标准,封建气息、官僚气息充斥着校园。学生读书以做官、致富为目的,毫无学术气息。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北大,蔡元培先生毅然接手。他在北大的几年里,也是北大走向辉煌的转折点。

就任的第五天,蔡元培先生就精准地针对当时北大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友。第一点,他告诫学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法不应是为了做官,进入商科也不该以致富为目的。第二点,他要求学生在做人上不赌博、不喝酒、不纳妾,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儒家文化,但无论接受什么文化,砥砺德行、做人为善是根本标准。第三点,蔡元培唯才是用,裁掉一批无能的老师之后,提拔陈独秀、胡适等年轻教师,虽然这些教师没有官阶,但为师就应该得到尊重。同学之间也应该人人平等,相互交流。

他还提出自己要做到两点,一是精简讲义,这是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购置书籍,方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国家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兴盛。高校若是能有良好的教学宗旨、优良的学风,往往能带动整个社会营造人心向学的风气。因此,优秀的教育家是伟大的。对于蔡元培先生,英国哲学家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大学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分,而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郑勇在《追忆蔡元培》中说:“在蔡元培之前之后,北大校长走马灯式地轮转了多少才士俊杰,但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仍然是蔡元培,只有蔡元培。”在蔡元培的北大里,汇集着多少大师,走出了多少才俊,其中不少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看这篇演说稿,已经是2014年,距离这篇演说的发表已经97年了。时间匆匆,97年,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走完的光阴。而蔡元培的思想超越了时间,一年一年,如今,还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更让人惊讶的是,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三点,以及最后他在北大的做的两点改进,在今天,仍是中国大学所要做的。

我曾混迹于985贴吧,中大在985吧里被称为“蟹大”、“广横走”,典故就是中大在广州就业好。类似的,评价起北京的高校,讨论的都不是学术水平,而是就业水平。就业数据,是如今每个考生大学报考时必看的参考标准。大学与职业学校有何区别?当今中国,接连出现的专业性“大学”:理工、财经、外语……而如今清华 都 被 戏称为高级技工学校,难怪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有那样一问: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一个个“职业培训学院”顶着“大学”的帽子加工着国家最优秀的一批人,岂不悲哀?有点类似蔡元培先生,前任中大校长许宁生先生提出“人心向学”。正如1917年蔡元培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问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古人比来气,我们读书的目的太过市侩,没有士大夫那种胸怀天下的气概。许宁生校长的“人心向学”四字,寄托了他对中大学子端正读书目的的期望。读书,应心无旁骛,为了学习而学习,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学习、做学术是出于热爱,而非谋利的手段。

砥砺德行,做人是做学问的基础。当今国家提出“精神文化建设”和“德才兼备”教育。大学培养的是将来社会上的精英,大学生走上社会可能会成为那个领域的领导者。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的制定者,良好的决策动机是必须的。

尊师在如今基本上是做到了,除了文化大革命时,尊师重道,一直都是为大多数人认同的。然而尊敬朋友,不得不让我感慨蔡元培先生高屋建瓴的智慧。在大学里,大家都是同辈人,貌似人人都是平等的。可是我们知道,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金钱、家庭背景无一不在无声中将学校的同龄人划分了等级。蔡元培先生说,要与朋友友好相处。身为一个校长,心思细腻地考虑到同学与同学的日常相处。若是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就不会有黄洋的事件了。另一方面,同学之间的友善,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而学生走上社会,与人相处更是不可避免,蔡元培先生在文中说了自己的例子:“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最后他问道:“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

对于读书,蔡元培先生也非常有远见地提出学生要自主学习。为此,他添置新书,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如今的教育,也极其重视自主学习。人不可能一辈子留在学校靠老师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型社会里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超越老师,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因为斤斤计较的都是琐琐碎碎的个人得失,没有时间、精力沉下心来做研究,没有站在国家、社会、人类上来考虑问题的情怀。可惜的是,人都是现实的,“仓廪足”才能“知礼节”,愿意饿着肚子搞学术的终归是少数人。所以,不改变社会的导向,空谈“人心向学”始终难以奏效。对于潜心学问的人,社会因给予更多鼓励,国家因给予更多支持。让人“敢”做学问,“敢”放下就业这重忧虑。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1 篇5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对艺术教育和美育有了更深地认识。

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美育的概念,虽然可以找到不少关于美育的言论和故事,但从总体上说,美育是被包容在德育之中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王国维先生关于美育的学理研究,有蔡元培先生石破天惊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但是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美育始终是德育的跟班,“寓教于乐”才是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

在相当多人的观念中,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一提到美育,很多人想到的只是美术课、音乐课,把美育窄化为美术、音乐教育。接着,又把美术、音乐教育变成了乐谱的记忆课和横平竖直的训练课,美育进一步被降格为工艺训练。

美育不是德育,美育也不等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美育并不以培养艺术家为主要目的,如同体育不以培养国家级运动员为主要宗旨一样。从美育的角度看,文学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注重的都不是掌握其技术的精湛程度,而是在于通过它们,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总之,在于孕育一种美的精神。只要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培育,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艺术的交往,都是审美的对象,都是美育的素材。

先说感受。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是这样开头的:“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大概可以说是败笔——重复、啰唆,但从美学的角度看,它非常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童年的独特感受:一种孤独、寂寞但又不肯放弃希望的感受。如果把这句话写成“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枣树”,那就只有景而没有感受,就索然无味了。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不美,自然是因人而美,是因人的感受而美;而对人来说,面对自然可能无动于衷,而“感受自然”才有美。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有无数精妙绝伦的散文,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绘画,都是描写自然的,但这些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在描写自己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是面对霜后红叶的景色,有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兴高采烈,也有《西厢记》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伤愁苦;相同的感受也完全可以借助不同的自然对象表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名句。这里李白的人、月、影“三人”与鲁迅的“两棵枣树”完全是异曲同工之妙,完全不相干的景致却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不进入审美的境界,便无法获得如此深刻的感受,更不可能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美育的基础。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6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艾艳利

一开始听到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我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我迫不及待的研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刻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拼搏、自强、坚忍、永不言败、百折不挠,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我们学生缺乏的。“三点一线”的生活不仅禁锢了他们活动的范围,而且僵化了他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体育带来的巨大精神财富。体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教会学生遵守规则与合作,培养学生坦然面对成败的良好心理„„这些优秀的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今后我一定要及时改变自己往昔对体育的片面理解,帮助我们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尽情展现特长与个性,从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有感于朱永新教授对体育的理解,特引用他的原话:

“体育是力量的角逐,两军对垒,谁能逐鹿问鼎,让人惊心动魄。体育是智慧的较量,排兵布阵,谁有锦囊妙计,使人捉摸不定。体育是美丽的展示,刚柔兼具,谁更技高一筹,令人赏心悦目。” 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 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作战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7

首先,对于上市分红之形式及其规模,证监会本无明确规定,只是以现金分红以及相应的净利润比例为条件设置了企业再融资瓶颈。这一针对特定行为的强制性规定被谢先生泛化了。其次,就企业分红的价值创造功效而言,举债分红会带来企业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上升。再者,无视剩余控制权存在事实,单纯以剩余索取权限制企业现金用途。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厘定庞氏分红概念,以及相关自由现金及其流动本质,深刻剖析谢老先生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庞氏骗局、庞氏融资及庞氏分红

(一)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指用后继“投资者”的钱,支付以前“投资者”收益的行为。近年来,庞氏骗局在西方和我国均有发生。如: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曝光了美国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高达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2013年,上海最大保险代理机构——泛鑫保险公司的美女高管陈怡携五亿营业款潜逃加拿大,制造了保险业史上首单“庞氏骗局”。

(二)庞氏融资

庞氏融资是指当债务人的现金流无法满足还本付息的要求时,债务人只能靠出售资产或者再借新钱来履行支付承诺。

(三)庞氏分红

庞氏分红是指企业在有盈利但无现金的情况下,通过举债的方式向投资者支付普通股股利。庞氏分红与庞氏融资相比,其构成要素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为:

1. 融资主体性质不同。

庞氏融资主体一般为金融企业,尤其是专事资金借贷业务的银行类机构;而庞氏分红的融资主体大多为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服务的制造企业,或其他服务机构。

2. 融资目的不同。

庞氏融资的目的,就通俗意义上说,或可类比民间俗称之“借新债还旧债”,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通过举新债支付经营成本。换言之,其融资行为本身就属于营业活动,目的在于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而庞氏分红的目的则在于履行企业投资者责任,用举新债之现金流支付普通股股利。换言之,其融资行为属于投资活动,目的在于树立企业形象,维护良好的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二、庞氏分红的理论辨析

(一)财务管理目标/经营目标之辨——从属说/主体说

当代财务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往往容易与企业短期的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相冲突,尤其体现在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水平上。就企业经营而言,商业信用一向被认为是企业间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是企业开拓产品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商业信用当然是越多越好。然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不仅需要考虑商业信用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还要考虑客户违约造成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商业信用当然是越少越好。所以,公认的标准是,当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时,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自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东风汽车设立单独的财务公司以来,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取得了长足了发展,2004年9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作为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目标是通过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此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不再屈从于经营目标了。

(二)派发现金股利企业经营利多/利空之辨——代理成本说

Bhattacharya(1979)、John和William(1985),以及Miller和Rock(1985)等学者先后放松了MM理论中的信息对称假设,建立了股利支付信号(不对称信息)模型。该理论认为管理当局与公司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当局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幕信息的常见信号无非三种:一是融资公告;二是利润公告;三是股利公告。投资收益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利润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导致融资公告和利润公告的资本市场利多效应并不明显。所以股利公告,尤其是现金股利公告是一种相当好的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美好前景,以及相应盈利能力的利好信息传递模式,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此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于企业内部投资者与经营者,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迈克尔·詹森和麦克林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于1976年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指委托代理关系中因信息不对称而所产生的损失,以及为了降低该损失所发生的成本。代理成本主要包括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两大类。另外还包括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经理人与债权人之间订立、管理和实施各种合同的费用。对企业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是股东、管理层,以及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现金股利的支付能有效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特别是大额现金股利的派发,一方面减少了管理层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留存收益转化为内部资本积累的可能性相应缩小,为了满足新投资的资金需求,管理层只有寻求外部的负债或权益融资,这意味着管理层将不得不面临来自资本市场,以及新资本提供者的监督与检查。因此,现金股利政策也是一种间接的经理人约束机制,从而有利于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增加权益资本收益。

(三)现时消费/未来发展之辨——价值创造说

股利分配在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股利分配是对上市公司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的结果。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不仅反映了公司内部融资的程度,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结构和融资活动,关系着公司的未来,而且反映了公司对股东投资的直接回报,影响着股东的投资热情和投资态度。

股利是上市公司分配给投资者的一部分企业利润,尤其是现金股利的支付意味着企业实际上的现金流出,因此,股利绝对水平的决定不仅受到企业留存收益规模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将受到企业内部积累要求的限制。从正常的商业经营角度看,公司留存一定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及降低未来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必要,更是必须。但是,现金股利的支出,不仅使企业资产流动性降低,更直接带来了内源融资——留存收益的减少。尤其当企业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若采用权益融资方式再融资,不仅融资费用和资金成本可观,更可能稀释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利。若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抛开企业遭遇的融资难现实不说,其资金成本亦不容小觑。不切实际的高分红低积累固然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但是片面的低分红高积累亦未必万全之策。企业利润的派现和积累,对投资者来说本质上属于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关系问题。若企业打着未来发展的旗号,与投资者争利,对企业经营有害无益。主要表现为:

首先,股利分配机制是公司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公司、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等有关各方面的利益能否得到周全的保护,关系到公司的发展能否具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其次,派发现金股利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市场价值。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企业以企业价值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企业价值最终是由投资者给出市场评价。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规范的对投资者的保护行为,正反映企业对市场价值最大化原则的遵循和践行。上市公司定期对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重视投资者回报,将有利于投资者发现企业价值,从而提升公司美誉、信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持续而稳定的分红派现有利于通过鼓励长线投资,抑制投机,培养价值投资者。

总之,在股利分配决策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向投资者分红应以不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为限;企业内部积累亦以不损害投资者正当权益,打击投资信心,贬损企业价值为限。

(四)责任/能力之辨——协同说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了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资产受益的权利;第177条规定了股东对公司利润有按比例分配的权利。此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一向十分重视。2001年3月发布施行《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号),强调上市公司要重视对股东的回报,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如其最近三年未有分红派息,且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出合理解释的,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对此重点关注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2004年要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公开发行股票。2006年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证监会令第57号),把提高现金分红比例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前提,规定再融资公司“3年内累计送配比例不得低于20%”。2008年更是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0%。2008年8月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如上市公司能够而未进行分红的,则要求公司披露未分红的具体原因,并说明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使用用途。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法》只规定了投资者的权利,但未相应明确企业的分红责任。政府监督部门对于本属企业治理内部事项的分红派现,除了规劝、引导,为其分红派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并未真正建立强有力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即便在这些有限的融资约束条件下,谢老先生甚至以“能力不足”来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辩护的话,不仅混淆视听,更令学界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心寒。“能力不足”足以推诿责任么?

众所周知,谁出资谁受益是基本的法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是资本市场投资的基本原则。必要的资本是企业设立和经营的前提条件,在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资本就握在千千万万个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目的在于集中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企业经营,从而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由于上市公司是投资者共同投资,其所得收益理应由全体投资者共同分享。对于分配收益的比例和方法的确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均不得以其所处的某种优势地位在收益分配中享有较他人更多的权利。

此外,企业的责任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责任,就会以客户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和良好形象;有了责任,就会诚实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有效,保证资产安全;有了责任,就会客观、公正、科学地设计股利分配制度,维护投资者权益。向普通股分红派现,何愁不能?

(五)能力之整体观/孤立观之辨——现金流量表作用说

众所周知,有利润不等于有现金。因此财政部2006年修订的新会计准则,以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第1号)都对企业提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做附注披露的要求。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能够说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分为三大部分,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主表相关的现金流动情况,一般的评价标准是报表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现金净流量均为正。但是,当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开展大规模对外投资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为负。当企业进入偿债高峰期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也可以为负。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则说明企业有可能陷入收不抵支的状况。对于现金流量表主表的评价,必须具备整体观,绝不能一叶障目。只要企业当期现金净流量大于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为零,且资金流动正常,就完全具备现金分红的能力。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与企业股利分配关系更密切的,应该是现金流量表附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表附表也分为三大部分,即非付现费用、非经营净收益和营运资本的变化。相关的关系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非付现费用一非经营净收益一营运资本增加,由于计算净利润时扣除了非付现费用,但是非付现费用不会引起现金流出,所以,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非付现费用;油于调整的目标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掉非经营净收益;由于营运资本增加会引起现金流出,但是并没有反映在净利润的计算过程中,所以,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掉营运资本增加。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不能认为企业股利分配的基础应该是已经实现货币形态的净利润。考虑到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的并存性和空间上的继起性。只要企业整体资金循环流转自如,就不能因为某一时点的暂时的现金不足得出能力不足之结论。

(六)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之辨——现金自由性说

剩余索取权是财产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一般而言,索取权是基于所有权的对资本剩余的索取。简单地说,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剩余指的是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剩余指的是企业实际拥有的可用于清偿各类权力的财产。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债权人要求的债务利息并不属于剩余之列,而是表现为对收入的扣除项。然而,在企业破产清算之时,债权连同本息均拥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并且优先于股权。

应该明确的是,绝不能假借剩余索取权而否定现金流动性。决定现金流动性的根本在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在契约中事前不能明确规定的那部分索取收益的权力。在法律关系上,仅属于“应该”范畴。至于投资者能否实现其剩余索取权,则完全取决于剩余的控制权状态。剩余控制权是指在契约中事前不能明确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的权力,是决定企业资源在契约所限定的具体用途之外如何使用的权力,一般集中在重要的决策者和能被重要决策者接受的外部人手中。具体而言,剩余控制权就是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如占有、使用、支配、处置等权利。诞生于十七世纪初的契约理论认为,剩余控制权主要是由不完全契约带来的。在完全契约条件下,所有的权利都可以通过契约规定,企业经营者不存在契约控制权。由于企业的经营及其绩效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虽然我国证监会三令五申,要求企业在上市之初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章程中明确股利政策,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剩余控制权的存在,导致对契约的践行亦不理想。因此,必须明确两个大问题,即:1.剩余索取权并不单独针对特定现金,而只是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净利润的合理分配要求权;2.没有现金不等同于没有净利润,更不能借口现金不足而否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净利润的索取权。

在此,必须明确的是,现金作为一般等价物,所有权属性只说明其归属。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无论其原始产权归属如何,资金一旦进入企业,虽然企业须根据融资方式及其资金权属明确企业与资金所有人的责、权、利关系。但是在资金使用时,资金纯粹履行其原始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资金的使用,包括方向、用途,以及规模,则完全听命于企业实际控制人。所谓自由现金,正是指企业经营者不受任何个人、部门,或法律、契约条款制约,可以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

三、结论

本文从庞氏分红定义渊源出发,在对庞氏融资与庞氏分红进行本质区别基础上,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产业资本循环理论、契约理论,以及现金流量表评价及其用途角度对庞氏分红概念的出发点、落脚点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透析发现:派发现金股利虽然会带来企业货币资金和留存收益的直接减少,但是,作为受资企业基于盈利的派发现金股利是必须正视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任何打着谋求企业未来发展旗号要求的投资者牺牲,或是借口流动资金不足来推诿企业责任,都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倘若任由这种危言耸听大行其道,将直接危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然,现金股利政策作为一种投资者分配制度,要既能维护市场公平,保证投资者权益。又能向资本市场传递足够的利好信号,提高企业价值。其功能的真正实现需要以会计信息尤其是利润信息的真实性作为前提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听任上市公司找各种藉口有利润却少分红、不分红,小则损害投资者正当权益,打击其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积极性,大则导致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流于一纸空文。在此基础上,若监管部门再放开再融资闸门,只能催生中国特色的庞氏骗局新版本,并进而直接导致资本市场崩溃。

读《荒野之王》有感 篇8

自从阅读了《艰难的归程》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领略一下它的“兄弟”——《荒野之王》。现在我已细细品读了一番,才得知《荒野之王》比它的“哥哥”更加英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被人搭救的小隼雕——金爪儿,由于“监护人” 严守不溺爱、不干预的原则,它健康地成长着。然而,就在回归大自然的前夕,尚未“成年”的它被偷猎者诱捕,辗转卖到大西北······为了驯服它,偷猎走私者动用了包括兴奋剂、毒品在内的种种手段,使之变成凶残的“杀手”、偷猎的“帮凶”。它在那儿结识了雌雕银脖,并与之结成“生死之交”。获救后,双雕同时被放归保护区,扭曲的天性渐渐复苏。有一次金爪儿误食了偷猎者遗下的“激素”,在毒瘾发作的疯狂中杀死了豹崽,与另一位丛林王者结下了“仇怨”······金爪儿豁达大度,屡次放过前来寻仇的老豹。受到刺激的老豹却认定,只有杀了它,才能争取后代的生存权。老豹舍身为“陷阱”,欲与金爪儿同归于尽。千钧一发之际,金爪儿机警脱身,并承担起抚育小豹职责的故事。

读弟子规有感之 篇9

如果不是因为学校倡导我们学习《弟子规》,我就没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更加学习不到弟子规的文化内涵,和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惭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百事孝为先”,今天我学习的就是关于孝的故事,《我不敢再恨父母了》,这则视频就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而独自生活,没有了父爱和母爱滋养让她的心灵扭曲,从而转化成对父母的恨,一直到她成年都没原谅她的父母,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她才理解父母不是不爱她,相反自己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啊!!父母为了自己生活更好每天在外奔波劳累,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啊,她恍然醒悟,赶紧找到自己的父母,向他们道歉,好好孝敬他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幸好还来的及孝敬她的父母,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到那时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啊!!

看了《弟子规》,作为初为新时代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10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意思是说: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 不可以刻意而为, 也不可以用强力来掌握。如果刻意而为, 就要搞槽;如果用强力来掌握, 就会失去。因此圣人自然无为, 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 所以不会失去。

一件精美的玉器, 让你拿在手里把玩, 在欣赏精美的同时, 又时时担心跌落在地化为齑粉。怎样才能不跌落?那就是:不要拿在手里不放。“无执, 故无失”。

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或教师, 不可过分地抓在手里, 事无巨细, 关心过度, 以至成病态, 被称之为“妈癌”之类, 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师长放胆、放手。

无执则无念。财富、权位、功名, 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灵, 心便生执, 你的人生之路便不堪重负, 永不得解脱。《红楼梦》中妙玉最喜欢的两句诗是:“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之地》, 原句为:纵有千年铁门限, 终须一个土馒头。) 不管你的家族是多么富有, 任何人的归宿不过是一座坟罢了。

有个佛谒说道:“由爱故生忧, 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因为有了爱, 所以有了牵挂, 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 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当然, 这里的爱, 我们可以理解成过分的不理性的爱。《三国演义》中, 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所以嫉恶如仇, 人生洒脱。而林冲的初衷则是体制内的封妻荫子, 从隐忍到隐忍, “有所执”, 高俅也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对林冲一再加害, 直到逼上梁山。

教育孩子, 放一把如何?捧在手里怕吓着, 含在嘴里怕化了。紧紧“抓”在手里, 却往往更抓不住孩子的心, 他更会离经叛道, 充满叛逆。这正如把一把沙子紧紧地抓在手里, 却发现透过指缝流失了。而适当的把手放宽松, 却发现沙子流失得慢了。把沙子轻轻从你的手里放在沙盘里, 不再紧握, 却发现沙子不再流失。

现在有两个词:圈养、放养。如同放羊, 把孩子紧紧抓在手里, 就是圈养;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让雄鹰在蓝天飞翔, 让马儿在草原驰骋, 就是放养。两者的结局, 大家不言自明。

顾城有首诗, 写道:

当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

我就失去了诗。

当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

我就失去了自己。

在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

一切如期而来。

不能过分地去强求, 强行去做, 那就如强扭的瓜不甜。要随缘, 要学会放手。勉强做一件事情结果可能是失败, 紧抓着不放最终难免会失去。

马克思主义落地, 井冈圣火才得以燃烧。学院派们、苏联来的李德们紧紧抱着“阵地战”和“城市包围农村”的教条, 惨败到惨败;而毛泽东则是用活的人, 不执, 则活。

吴越之战后, 文种抱着富贵, 而身首异处。范蠡及时丢掉爵位, 而与西施潇洒泛舟五湖。这就是放开的胜利。

在《道德经》里, 老子多处谈到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 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 因应物性,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理想的教育者也应该一样, 顺任自然, 不强制, 不苛求, 因势利导, 遵循教育客观规律。

“执者失之”, 要做好一件事, 就不要紧紧抓住不放。基于这一点, 要办好教育, 就要放胆、放手。这就需要两个“自由”:给孩子自由空间, 给教师自由空间。

第一, 给孩子自由空间

生命诚可贵, 自由价更高。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 没有师长的呵责, 没有他人的干扰, 可以舒展自己的身心, 可以放飞自己的想象, 营造自己的天地, 找寻属于孩子的世界。

自由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忙碌让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给孩子自由空间, 可以让孩子早自立。让孩子有更多接触外界的空间, 孩子就会明白大自然有多美丽, 明白人世间有多美好。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应该如何为人处世, 有了问题该怎样寻求解决, 当孩子自行把问题一个个解决, 孩子就真正长大了。给孩子自由空间, 首先锻炼的正是孩子的自理能力。人生的道路很长, 父母和教师不可能陪伴终生, 早给孩子自由空间, 早让孩子雏鹰出谷, 自由飞翔。

给孩子自由空间, 实际上也是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现在的孩子“被动”的东西太多:在学校听老师的, 回到家里听家长的。听课、自习、作业、兴趣班, 忙得团团转, 没有时间去读书, 更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 这点是可怕的。如此被动的人生, 有何幸福感而言?没有自己的思考, 有何创造力可言?“带着问号进学校, 带着句号出学校”怪现象的重要原因, 就是孩子在忙碌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给孩子空间, 更是交给了孩子培养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时间。现在教育上的“强迫性”手段还太明显, 孩子的压力还是太大, 孩子在被动中学习着知识, 时间被大量的课业所占据, 根本没有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物, 不能充分地解放自己, 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

给孩子空间, 才可以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学生忙于学习, 没有时间质疑。再说, 现在的教材例如语文教材都是名人名篇, 都是经典, 孩子们本来就是匍匐其下, 心怀恭敬, 不敢逾越, 不敢质疑。再加上没有空间, 只能学会了盲从, 造成了孩子可贵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缺失。

第二, 给教师自由空间

教师是一个既繁忙又很琐碎的职务, 缺少的恰恰是自由的空间, 缺少的恰恰是重要的思索时间。

自由空间是教师的智慧之源、创造之源。当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时, 人的思想就会十分活跃, 创造性会被不断激活, 而程式化与教条主义, 却会压抑教师的创造性, 造成心理上的逆反。

学校工作很忙, 但无论怎样忙, 都不能挤掉教师思考的时间。不激励教师思考, 教学改革就是空谈。实际上, 一堂好课往往来源于一个灵感, 而灵感往往爆发于身心自由舒展下思考中的一瞬。

对学校领导者来说, 对学校的规则做到“严格执法”的同时, 更需要“热情服务”。 设法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努力克服教育上的条条框框, 自觉抵制教育上的形式主义。严苛而过密的各种制度可以管住教师的人, 却管不住教师的心。高明的学校领导一定会给教师自由的空间, 不是压抑, 而是放飞, 不是禁锢, 而是唤起。千万别忘了, 教师是活生生的能动的人, 要通过自由的空间, 激发教师开动机器, 放下包袱, 激发热情, 调动活力,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读《人生之道》有感 篇11

这个寒假陪孩子去新华书店买书,孩子推荐给我一本书,《人生之道》之启迪智慧篇,她说“这本书可以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又能为你教育学生提供一些方法。” 我的孩子也是中学生,她推荐的书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本书汇集国内最优秀的励志作者倾情打造,该书收集了一百多篇充满哲理和智慧的小文章,读了之后发人深思,读了之后收益匪浅。

《别让爱心成为败笔》这篇文章对我很有感触,布鲁斯南是爱尔兰一位著名的富商,多年来他一直为他的原籍爱沙尼亚北部的索托曼人捐款。为使故乡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拥有亿万资产的布鲁斯南每年都会拿出一大笔钱给家乡,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令布鲁斯南郁闷的是,十年了索托曼人依旧贫穷。一天,布鲁斯南在海边散心。他走在海滩上,一不小心踩进了一个水洼里,随着溅起的水花,一群小海蟹纷纷窜出来。他问一旁陪同的导游:“这里的海蟹怎么这么小?”导游告诉他:“这种蟹叫寄居蟹,它们寄居在岸边的浅水里,大海每次涨潮都会带给它们一点食物,于是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就会赖着不回大海。由于浅水里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很难长大。但是一到枯水期,它们得不到食物,就会拼命爬回大海,最终也能长成一只大海蟹。”听完导游的介绍,布鲁斯南陷入了沉思,联想到自己多年来一直资助的家乡人,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爱心竟成了家乡人走向富裕的绊脚石,他决定不再给索托曼人捐献一分钱。五年后,索托曼人果然富裕起来,他们种植的山果被运到爱沙尼亚全国各地,成了著名的“水果之乡”。十多年后,布鲁斯南应邀回到故乡参观,当酋长问他当初为什么突然中断对故乡的捐助时,布鲁斯南语重心长地说:“因为我不想我的亲人变成‘寄居蟹’。”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篇12

是啊,本该平静安宁的校园,何以恶性事件多点开花、野蛮生长?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恶毒”?……这正在生长的恶,它可能源自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可能源自泛滥成灾的暴力影视剧,还可能源自一本网络玄幻小说———当然,同样可能源自教师自身一些不理性的言行等等。

学生伤害教师的事件很多,这是事实;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不少,这也是事实!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一名幼儿老师,用电熨斗惩罚上课讲话的学生,先后有7名幼儿脸部被熨斗烫伤;河北大学工商学院院聘教师袁立鹤骗奸女学生,致学生自残;济阳县垛石镇中心小学码头校区一名10岁女生,遭40岁老师性侵;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湖南攸县农村小学男教师邓某涉嫌猥亵班内多名女童……至于情节较轻微的一些伤害事故更屡见不鲜。这些事情引发了广大民众(包括学生)的不满,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和教师行业的形象。

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还是孩子,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会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往往忽略了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坚守的道德底线。

什么是教师的道德底线?在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以功名富贵为一元评价标准的社会氛围中,作为一个教师最低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老师必须履行教师职责,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底线。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换句话说,教师凭良心把应该做的事做到位、做好,这就是教师的道德底线。而不是凭教师个人的想法,本该在课堂上讲清楚的知识不讲,在有偿补课时讲;本该是教师应教会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教会,反而指着家长的鼻子道:你这孩子是怎么教的?本该做好学校安排的一些事,却反问:有什么好处……

我觉得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是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事,是自觉的不需要别人强迫的,就像做人有底线一样。

可能有的教师会说,做人是做人,教育归教育,不能同日而语。其实,做好人何尝不是育好人的一个前提!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肯定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佛祖本想普度众生,但事实上也不是人人都能够被普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守住师德的底线,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不突破底线,不超过红线,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或儿女来教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坚信我们教师改变了,学生也会因耳濡目染而有所改变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我们广大教职工队伍的共同努力,现实之中令人担忧的这种局面一定会逐步扭转的。

读《智慧之花》有感 篇13

有的人遇到危机,手心出汗,全身哆嗦,头脑短路;有的人从容镇定,用心思考,机智解决。我非常欣赏玛丽亚面对危险时的应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静下心来,用智慧去思考,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关系到了我们自身的安危。平时,老师和家长们都谆谆教导,要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自我保护。学校还定期组织安全防火防灾模拟演习,我们还曾经到青少年安全保护基地进行过专门的训练。警钟常鸣,这些教育让我从小就有了安全意识。

有一天,妈妈下楼,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我走到大门前,从门镜向外看,是一位送快递的陌生男子。我暗想,家里没有大人,我可不能轻易地开门。我灵机一动,装作喊爸爸:“爸爸,有人来送快递!”然后,隔了两秒,我又对着大门喊道:“我爸说让把快递先放到地上!”那个陌生的男子犹豫了一下,就把一个纸盒放在了门口,走了。

妈妈回来后,我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妈妈马上表扬我处理得当,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时,就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学会自我保护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下一篇:2020天猫双十一活动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