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池教学五认真标准及评价办法

2024-07-18

麻池教学五认真标准及评价办法(共2篇)

麻池教学五认真标准及评价办法 篇1

麻池中心校教学五认真标准及评价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评价范围

学校在教学岗位的所有教师。

二、评价内容、标准及办法

(一)备课

1、独立备课

评价标准:

教案要有学期计划(或全册教学分析)、课时计划、课程表、单元计划(或单元分析),备课时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原则上,突破重难点并有创新,能够大胆发展自己的特色。

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后有反思,每单元至少精备一节课。语文备课要能突出单元训练点,抓住课文的训练点,本着课内训练、课外拓展的原则,设计训练内容、方法,做到一课一练。

数学备课要突出重、难点的突破教法和学法,并依据知识点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探究方案,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英语教师要突出教法学法设计,关注学生情趣。

音体美和其他综合科目教师备课要突出学生所学知识的规范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40周岁以下教师(或12年教学经历以下教师)写详案,40周岁以上(或12年教学经历以上教师)写简案,在本校在三轮以上教师(或50周岁以上教师)可用红笔在书上标注训重点内容、训练点、切入点、拓展点。语数英学科教师兼任学科可在兼任学科书上批注教学过程,不须另备教案。

检查方式:

由教导处组织听课检查、抽查和整体检查三种方式。

2、集体备课

评价标准:

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体现骨干教师的伟帮带作用。要对整册教材把握准确,能反映新课程理念,符合新课程要求,有课程开发意识,能创造性使用教材。

先由组内教师独立备课、经过集体研讨、形成实施方案、教学实施。在集体备课中积极发言,坦诚自己的见解,考虑全面,有创新。备课组长记录。

评价方式:

教导处组织成员查看备课记录、抽查集体备课过程或组织其它组成员参观教研活动过程并做出评价。

(二)上课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把握阶段性目标;重难点把握准确,突破有效;从学生角度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学策略

教学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训练扎实;教学过程活动化、多样化,忌满堂灌或一问一答式教学,能够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操作、讨论、交流、辩论、体验等;教学评价适时化、准确化、民主化,教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真诚的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进行自我评价及生生互评等形式。

教学效果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扎实;学生的能力有不同层面的提高。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素质

教师课堂语言一律使用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说话注意身份,讲究语言艺术,把握说话分寸;不在课堂上发牢骚、发泄个人怨气,不占用教学时间长时间批评个别学生或个别现象。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学生逐出课堂。

教师上课提前1分钟教室门口,不迟到;下课铃响下课,不拖堂;上课仪容仪态端庄,情绪饱满,讲授语言做到精确、明白、好懂;板书要精心设计、书写规范工整。讲求课堂效率,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时间不接打电话。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按课表上课,没有年级组、教导处允许不能随意调课;如需请假应提前将请假条交到年级组长处;学校公事也应先调课,实在调不开,由年级组、教导处统一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方式:

教导处巡查、开学听推门课,中期听预约课和教学研讨课。

(三)作业

评价标准:

作业布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业量适中。各年级学生每天要有半小时课外阅读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

善于应用我校整改先进经验,将我校特色作业发扬光大。避免机械的作业,鼓励操作、调查等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教师作业批改及时,批改符号规范,批改语应以鼓励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建立学生自信心为原则。

教师批改作业应做好摘记,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详细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提高学生书写质量,按年级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书写工具(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四年级开始使用钢笔、中性笔,五六年级除绘图外一律使用钢笔或中性笔),使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写规范字。

详见麻池中心校作业批改标准

评价方式:

集中查阅、抽查、展示。

(四)辅导

及时对学生自学中或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尽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因材因需辅导,辅导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包括学困生、学优生及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每一位学生),辅导可分为学前辅导、即时辅导和课外辅导。

辅导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长、个性差异和学习中的特点灵活调整。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特长生。

教师有计划的向学生、家长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应以课外阅读交流汇报等形式指导学生、家长的阅读。让阅读成为麻池中心校的习惯。

评价方式:

教导处组织问卷调查、询问学生、查阅资料。

(五)考评

评价标准:

更新观念,准确理解评价的意义,大胆进行学生评价改革,实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语数外学科倡导自行出题,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形成性测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语文要进行口语和阅读单项测试,数学要进行月口算竞赛,外语要进行周单词测试。

其它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评价。评价方式:

集中查阅:记分册、试卷、作业二次批改、查看测试资料等

(六)学习与科研

教师学习:

善于学习,3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年订阅教学杂志一份。学习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每人每月至少一次利用多媒体上一节课。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50岁以上教师听课不少于5节),备课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员听课不少于3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

每星期教育教学随笔至少1篇(可以是教学反思、学习感悟、教学记录等),40周岁以上两周1篇,50岁以上一个月1篇。

青年教师要注重教学基本功练习,特别是写规范字的练习,35岁以下教师,坚持每月一副粉笔字展示。

教科研:

鼓励教师主动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一次专题讲座,每学年一次教学示范课,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教学公开课。

鼓励开展校本课题工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提倡承担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注重反思,创新。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科学规范。主动与课题负责人、课题指导教师沟通联系,争取指导与支持。

麻池教学五认真标准及评价办法 篇2

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 是高校组织的中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创造性地构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是学校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 是教学业绩和教学效率的统一体, 是保证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看。具体细化指标如下:

(1)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及考核

从量的方面来看, 对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培训进修和其他教学工作量, 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备课、上课、答疑、作业批改、监考、出试卷、批改试卷等;实践教学又包括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教学额定基本工作量测算办法和具体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及考核办法。在具体工作量计算办法中, 为保证办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按照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的不同, 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课程难度系数、课堂系数、作业和答疑、自编讲义、出卷与试卷批改等各方面的工作量。

(2) 教学工作质的考核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 建立了由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的分阶段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模型主要由自评、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和跟踪性评估四个阶段构成, 其中过程性评估又包括初评、专项评估和综合性评价三个方面, 终结性评估又分为专家评估报告和质量评估等级两个方面。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效度和信度, 根据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象的不同, 分别设计了教师自评表、学生评价表和专家评价表;同时,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和方法不同, 分别建立了理论课、实验课、外语课和体育课四种不同质量评价表。从质的方面来看, 对课堂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特色教学项目五个方面。

从质的方面来看, 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条件及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特色教学项目六个方面。

二、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

高校人才、资源和设备既服务于教学, 又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两者综合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是科研活动的基础, 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与科研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科研工作成果的多少和质量高低是检验教师科研工作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一个高校整体水平高低的体现。教师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著作、教材、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等。

三、素质能力的绩效考核

教师素质指标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三部分。职业道德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思想水平等指标;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指标;专业技能素质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指标。具体指标内容细化如下:

摘要:本文结合各项指标细化表, 从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以及素质能力的绩效考核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张喜爱.浅谈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办法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学术版) , 2006 (z1) .

[2]、王仁蓉.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量化评估的再思考[J].科技与管理, 2005 (5) .

上一篇:难忘那双黑色的皮鞋散文下一篇:知识管理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