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2024-07-29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通用11篇)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篇1

酒店管理与旅游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东莞及周边发展需求,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能熟练地运用导游讲解技巧、酒店服务管理知识从事与旅游、酒店相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

2、能借助外语工具书,查阅资料,与人沟通,顺利进行工作。

3、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的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导游服务、旅行社管理、酒店各部门服务、酒店管理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具有熟练地运用服务知识进行特殊情况处理的能力。

6、具备旅行社业务处理、酒店管理、分析与决策的能力。

7、具有自谋职业或自主择业、创业,继续学习,逐步开拓创新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往、应届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2、学制3年

四、主要课程

旅游概论、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政策法规、广东导游词、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公共关系、茶艺服务、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

五、专业技能考证

导游证、中级前厅服务证、中级餐饮服务员证、中级客房服务员证、计算机操作员证。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篇2

一、基于旅游文明的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的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旅游文明的必然要求, 与之相对应的还包括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结合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制度规范和管理体制来说, 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的进行规范体制的优化和升级, 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 基于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旅游文明的进一步完善。在建设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 在旅游行业日趋发展的趋势下, 建立与旅游文明相对应的规范制度与管理体制, 有助于更好的带动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 我国的旅游业作为一个积极发展的行业, 在旅游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规范制度和体制完善为我国的整体旅游行业进军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带动了我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 基于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的优化, 更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参与性。在制度和规范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行业为公民参与旅游行业发展, 对于促进旅游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使得公民在体验旅游本身的前提下能够感受到制度和约束, 并得以践行。

第三, 基于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篇章。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积极发展和改革。在旅游文明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旅游规范和制度的完善, 有助于更好的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 带动旅游行业的改革, 促进我国旅游行业走进新篇章。

二、影响旅游文明前提下旅游行业规范制度与管理的原因

从目前来说, 影响旅游文明前提下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有诸多原因, 即包含着主观原因, 也包含客观原因, 这些原因限制了旅游文明前提下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

首先, 从主观角度来说, 旅客本身的思想和行为与文明旅游存在着差异。不同游客的家庭背景不同, 受到教育层次也不同, 对旅游本身的理解也不同, 有些游客会出现口吐脏字, 随地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甚至是对一些旅游景区不加以珍惜, 肆意的乱涂乱画等等, 这些不文明行为都是由于游客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可见, 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旅游行业规范制度与管理的完善。

其次, 从客观角度来看, 由于我国旅游的历史背景不同, 我国的旅游行业相对于传统行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没有形成完善的、合理的规范和制度。客观角度来说的旅游行业本身的禁锢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没有对旅游行业进行很好的规范, 便无从谈及旅游文明及基于旅游文明前提下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了。客观层面的旅游管理和规范的不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三、基于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直以来, 在我国旅游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其制度与规范的制定显得十分困难,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的具体情况, 需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优化。

(一) 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旅游不文明现象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公共卫生方面, 现在大多数的旅游区域都存在着旅客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分场合吸烟、随地乱扔烟头等等不文明的现象,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是旅游行业不文明的直接表现。针对于这一情况而言, 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并针对不同旅游地区的公共卫生环境及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升级, 以旅游区域本身的地理环境和旅游环境为基础, 严格管理和落实, 确保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与管理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坚决杜绝不文明旅游现象的出现。

(二) 完善购物管理体制

旅游消费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但是, 从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情况来说, 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比如说一些旅客不合理消费, 盲目消费, 有些旅游地区的个别商家会有强制消费的现象等等,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文明行业的建立和完善。因此, 针对目前的旅游购物文明体制的建立而言, 要对不合理的讨价还价、盲目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不按规定消费等问题进行强制性的约束, 落实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加大人员的监督, 将管理工作切实的落实到位。

(三) 规划旅游景点体制完善

我国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 在不同的自然景观中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旅游景点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旅游管理模式给予支持和规范。比如在一些人文景观在观赏的时候, 要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过程和建设规模, 而自然景观则要注重自然景观本身的不可重塑性, 再如, 在民族风情浓重的旅游景区, 要建立符合民俗风情要求的制度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旅游景观的特点, 要有针对性的给予完善, 规范游客尊重民俗, 尊重景观本身, 做到文明旅游, 文明出行。

总结

总之, 基于旅游文明的旅游行业规范制定与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化和人文化, 从主观角度和客观角度两方面进行约束和规范, 进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规范,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积极融入现代化的管理元素, 形成现代化的管理规模, 将制度与人文结合起来, 将规范与体制结合起来, 全面的提升管理规模, 促进旅游文明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马红.国内外旅游文明研究进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 .

[2]罗薇, 江宁宁.中国公民境内外旅游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经济, 2014 (10) .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新思路 篇3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师队伍;心理辅导

一、存在的问题:专业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大型高档饭店林立,而这些酒店业缺乏管理型人才及实施型人才(即服务员)。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少,受挫能力差,工作上缺乏毅力,难以使酒店行业的服务素质提高到一流水平,因此造成酒店与学生出现了矛盾,学生择业的心态不容乐观。

二、问题的成因

1.受世俗观念及学生愿望难以实现等环境影响

在人们的意识中,“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活儿,总觉得低人一等,即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低贱的行业。因此,学生也对该专业避而远之,家长也不愿让孩子报考该专业。

2.在校期间的实习中,心理素质差,产生抵触情绪

实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离开父母的襁褓,就生活在校园之中。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经验少,心理上还没有角色转换的意识,在社会上遭受挫折后,还是以一个学生的心态去接受,并仅凭自己道听途说而来的点滴处事经验简单处理问题。学生没有把握好这一点,因此就容易在“待遇不高,还要受气”这一狭隘的思想中钻牛角尖,对酒店产生抵触情绪。

三、外事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和对策

1.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

(1)让学生参与积极发展与改革的决策。如让学生参与专业与课程开发,讨论教学设计,向低年级学生提出学习建议等,激发其学习动机。

(2)职业与社会活动体验,如开展礼貌礼节培训班职业活动模拟、职业实习,其实质是试图通过活动体验来纠正思想认识。

(3)开展“服务技能竞赛”的培训小组。通过熟练的技能训练、扎实的基本功,以一定的理论水平作辅助,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有突出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专业的技能培养指导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也是留住旅游人才的前提条件。

3.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与受挫教育

择业心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立志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毅力、豁达的性格、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各种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多遭遇挫折,加强学生受挫教育。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先进实施型人才必将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培养实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应开拓思路,转变观念,虽任重道远,但前景乐观。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简介 篇4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是我校最早创立的学科系之一,现为中国烹饪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广东省餐饮业的重点培训基地。荣获“全国餐饮教学成果奖”、“广东省餐饮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州市名专业”等光荣称号。自1992年开办至今已有17年历史,培养了近3万名旅游、酒店和餐饮专业技术人员,学员遍及世界各地。

系现有教师近40名,其中研究生、本科学历教师占50%,国家高级考评员占15%,高级技师占40%。现有25个班级,其中高技技工层次开设中西烹饪、旅游、酒店专业,中级技工层次开设中西烹饪专业,职业培训常年在校班级有8个,分别开设中西烹饪、中西面点、港式烧腊、调酒等专业,在校学生共1000余人。

为使学员对社会上最新的餐饮潮流有科学、系统、全面的认识,专业科常年聘请五星级酒店宾馆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到学校讲课。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使学员的学习环境更与现代酒店的环境相一致,学院投资300万元,按照星级宾馆标准设计的全新酒店实操场,它拥有8个烹调实训场和4个大型中西点心实训场地及裱花实训场、食品雕刻实训场、调酒实训场、西餐实训场、烧卤实训场、餐厅实训场各一个,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可同时供400人实习。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荐信 篇5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以平和的心态看这封求职信! 由于时间仓促,准备难免有不足和纰漏之处,请予以谅解! 在外打拼的这些年,我特别想找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其实,只想抱着一种平静而真诚的心情,把这看作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真的,这可能是我人生中又一转折点,至少会是人生中一次不一般的经历。我叫大学生个人简历网,XXXX年毕业于XXX学院,所学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 首先,我想表明一下个人的工作态度,也可能是阅历浅薄吧,一直到现在我都固执地认为:我的工作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汲取知识。当然,钱很重要,不过对我来说,充实而快乐的感觉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三心”,即“细心,耐心,恒心”,“二意”,即“诚意,真意”。 当然,自己也并不具备什么压倒性的.优势,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优势即是劣势。毕业这些时间一直都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康工作,有过一些工作经历,但都只能说刚刚上道而已,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 本人性格谦虚,诚实守信,工作勤奋踏实,积极认真,乐观向上、适应力强、勇于迎接新挑战,具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上大学以来,抱着增强自身素养,培养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 在专业上,认真学习并掌握所学知识,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积极参于本专业的各种活动。在生活上,积极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增长自己的文化素养。在班级里当过班委,也当过志愿者。 几年的大学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事,告诉了我做事要尽心尽力,只有把自己想做的和自己该做的做好就不会留下遗憾。 最后,恭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祝您工作顺利!请予以考虑我这个职场新兵,愿与贵公司携手共筑美好未来! 此致 礼敬!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简历表 篇6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xxx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广东省身材:165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行政/人事类:文员、办公助理 客户服务类 客服专员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均可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2006    广州交易会琶洲会馆     礼仪接待工作

2006    喜阳假日旅游部       实习

2007.1   广之旅旅游部        实习

2007.8-2007.12   金马旅游工作

在校工作经验:

2004-2006   参加学校合唱团,曾获多次团体奖

2004-2006   曾参加学校模特队幕后部

2004-2006   参加学校得礼仪工作

2004-2006   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

曾参加学校的趣味运动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农工商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7-07-01
所学专业一:旅游与酒店管理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4.9-2007.7    广东农工商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   导游证、英语B级、全国高新技术计算机办公软件四级、会计证

获奖情况:

三好学生奖、大学生形象奖、大学生全勤奖、模特队幕后部优秀奖、合唱团全体一等奖、广东大学生合唱团团体奖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性格开朗,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环境适应强;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及INTERNET网络基本操作。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篇7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此外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广义上说, 实践教学就是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 所有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 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学生军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应包括两个方面, 即教师的“教”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 而学生的“学”也能直接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知识, 并且丰富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工作时间与上课时间的冲突

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 酒店人力资源部会按新员工的标准, 保证必须的上班时间, 即使稍有空闲时间也会要求实习生参加该酒店的员工培训和相关的活动, 此外若是高校这边提出要求保证或是流出一些空闲时间完成教学内容, 酒店方往往也是口头和书面都答应得很好, 但是一到酒店的营业高峰期, 人手奇缺时, 就会背弃先前对学校的保证上课时间的承诺, 到最后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2. 教学内容与培训内容的重复

一般高校在酒店实习都会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饭店英语》三门专业课程, 但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的过程中, 酒店也会通过军训, 然后把学生根据情况划分到各个部门, 并且有专门的部门培训, 由此可见高校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与酒店的入职培训有很大部分的重合。

3. 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脱节

在《餐饮管理》的教材中, 提到给客人点菜的步骤时, 一般是先询问客人是否可以点菜, 得到允许后, 再介绍特色菜, 并用笔记下客人点好的菜名, 接着再与客人核对菜名, 最后还要询问客人是否忌口的和特别要求, 没有的话就才最终确定点菜的菜单, 但在酒店实际点菜过程中, 现在很多酒店都不用笔来手写菜名点菜了, 而会通过一个电脑的点菜系统, 通过点或是按到相关的菜肴的编号就会直接生成纸质的菜单了, 由此可见, 随着电脑的便利化和普及应用, 使得现代的酒店行业, 也会更愿意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点菜方式, 这样才更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而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往往是看不到的, 所以说教材的更新程度赶不上酒店实践发展的速度。

4. 教学主体和培训部门的差异

在高校的酒店实践教学中, 教学主体是专业课教师, 他们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对象, 而酒店相关培训人员是把学生当成新进酒店的员工, 因此他们在教育目标上也就有明显区别, 高校教师更加注重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很多酒店也看到了实习员工的暂时性, 因此酒店培训人员会要求按新员工的标准, 服从上级的领导, 完成相应工作, 并能为酒店创造利润, 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5. 成绩考核和实习鉴定的差异

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 一般都开设了相应课程, 那么对这些课程往往是实习结束后, 对学生通过考试的形式, 根据分数来判断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掌握程度, 而实习鉴定, 则是根据这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判断, 如酒店客人对学生的评价, 酒店领班或是部门经理对学生的评价, 所以最后也可能出现考试成绩好的, 但实习鉴定不一定是优秀, 而实习鉴定为优秀的, 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好, 即成绩考核和实习鉴定不一致。

三、完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1.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与酒店达成一致

首先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 要清楚地把实践课程分开, 并可以提前在学校把相关理论课程讲完, 再让学生在酒店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不要让学生一方面又要接受酒店的培训, 另外一方面又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酒店培训部门要与相关专业课老师沟通好, 有哪些内容是作为学生需要区别对待, 有哪些内容是最新的更新知识, 甚至和书上有出入的, 只有先做好了学校和酒店的沟通工作, 才好根据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最后要以合同的形式确保专门留出一些时间, 用于老师与酒店相关负责人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情况, 这样也可以及时处理一些问题。

2. 提高专业教师的自身水平

做为酒店专业的授课教师, 虽然自己在读书期间进行过专业训练, 但服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不能仅仅只是熟悉相关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还要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即多培养一些“双师型”教师, 这样才能紧跟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 若高校本身能够提供更多的进修平台那自然更好, 若高校没有相关机会的话, 那老师也可以参加到酒店的培训中来, 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岂不是一箭双雕, 此外, 对于专业技术一流的老师也要在实践课程中, 更加突出怎样与人打交道, 这些人包括:老员工、直接的领导、客人等等, 使得学生在掌握操作技巧的同时, 懂得如何做人, 要把教学生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

3. 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熟悉的实践教学方法往往局限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讨论教学等等,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建构主义教学法, 把该种教学方法结合酒店实习的特殊环境, 进行展开。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实践, 我们实现了教学场景的转换, 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真实和开放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能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反而更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解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诱发创造的灵感。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工作, 教师加强了对酒店行业的了解, 同时也获得更新的专业知识, 掌握了企业对学生专业领域的最新要求, 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4. 完善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由高校设定的, 包括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技能规范等等, 但是高校把实践教学放在酒店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时, 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员并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目标去实现, 而是会按照酒店对新员工的要求去培养, 因此我们在做酒店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时, 也要有所调整, 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中, 除了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之外, 还要夯实个人的基本素质, 如言行举止, 因为学生在酒店的对客服务中, 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 而是一名实习生, 同时也代表了酒店的形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要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 又可避免重复考核。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 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设定多个层次和目标

5. 实践课程考试应以实习鉴定为准

对于参加完实践课程学习的学生而言, 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 更重要的是享受了专业实习的过程, 同时也了解到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 因此在酒店实习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如何对客服务, 就成为了酒店评价学生的标准, 而且这个评价应该不仅局限在酒店的相关部门负责人, 还要参考客人对实习生的评价, 这样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会得出比较客观的实习鉴定等级, 因此若还有些学校甚至单独进行课程考试, 真是太没有必要, 不能因为要完成课程考试而曲解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摘要:随着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加剧, 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随着与企业的不断合作, 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本文从提高专业教师的自身水平、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以期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 2006 (9) .

[2]程海花.谈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技能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 2008 (6) .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 篇8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

近些年,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但是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相对来说尚是一项薄弱环节。随着全球旅游安全风险的不断增加,旅游安全管理逐渐由传统的被动应对模式转变为主动安全防范和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游客还会旅游安全管理部门,都需要更高质量的旅游安全信息服务,因此,相关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12301服务热线、咨询热线、资讯网站等媒体和旅游服务机构纷纷的向外界提供一些旅游安全信息,比如旅游气象信息、安全风险信息、救援信息以及地质灾害信息等,然而这些旅游安全信息远不能满足游客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强化并巩固旅游安全信息的地位具有非常很重要的意义。

1、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开展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办法,比如有效的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这类平台向外界发布旅游灾害信息、境外旅游安全信息以及旅游气象信息等,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不能使游客的安全信息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对旅游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缺失现象以及管理主体缺位现象都非常的严重,没有形成健全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机制,在对旅游安全信息进行发布和管理时,多头管理的形式给游客带来诸多的不便利,极易出现旅游安全信息不一致或者不协调的现象,比如等级不同的气象部门通常会发布不一致的气象信息;对于同样的旅游安全事故,交通、公安、旅委、地质及防疫等部门对外界发布的信息往往是不协调的。此外,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的旅游法规制度及机制,在对旅游安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组织和发布时就会比较困难,而且缺乏统一的管理主体也使得旅游企业和游客难以获取具有较高权威性的旅游安全信息,给旅游区的安全管理及当地政府的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

1.2安全信息匮乏

旅游安全信息匮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信息质量差、信息数量少、信息综合性低以及信息内容滞后。[1]对于旅游安全信息管理而言,原始旅游安全信息是确保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如果旅游安全原始信息收集的不够真实、及时和全面,那么就无法顺利实施旅游安全信息的管理工作,继而无法有效推进旅游的安全管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连基本的旅游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都没有建立,在分类、标准、工具等方面,旅游安全信息都非常的不规范,这样一来,在上报旅游安全信息时就会缺乏全面性,从而导致一些漏报和瞒报现象的发生,继而使得旅游安全信息的质量、数量、综合性及内容都无法与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需求相匹配。此外,相关部门调查事故的能力也存在严重的欠缺,在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之后,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或者手段来对旅游安全信息进行收集和鉴定,因此,在上报旅游安全信息时,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出现明显的不足,从而缺失了很多具有较高价值的安全数据指标,严重阻碍了旅游安全防范、管理以及保障体系的顺利建设。

1.3分析及利用不充分

针对旅游安全信息自身而言,其提供的数据并不能直接提高旅游安全管理的水平,只有对这些旅游安全信息的數据加以集成、开发、序化和利用,才能确确实实的保证旅游安全信息增效、增值和服务功能的实现。比如,旅游安全风险评估、事故调查、安全成本/效益分析、安全趋势分析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都对安全信息的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仍然缺乏对分析利用旅游安全信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安全信息作为驱动的相关旅游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得到有效的建立。

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安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非常的简单,在安全管理方面,除了满足强制性的需求,对旅游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记录之外,数据库的发布、分析和利用功能根本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实现。[2]而且只在统计层面对旅游不安全事件以及安全事故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没有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信息,缺乏客观科学的处理分析旅游安全信息及相关数据,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服务功能。此外,在对旅游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时,缺乏健全完善的规范和模型,因此,旅游安全信息自身具备的预警功能也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1.4无法实现信息交流及共享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良好交流和信息共享能够有效的预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与旅游业相关联的这些信息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交流和共享机制以及平台,缺乏良好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导致“孤岛信息”现象的存在,对科学合理的利用旅游安全信息以及监控和防范旅游安全事故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遏制了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展。一般来讲,“信息孤岛”的出现存在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法规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有效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在对旅游安全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分析时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第二,旅游安全信息交流及信息共享机制尚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

1.5传播渠道分布散乱

一般来讲,旅游安全信息往往会涉及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甚至有些安全信息还会与国家的安全稳定相关联,因此,对这类数据的数量、类型、质量、时间和发送方式往往会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传播旅游安全信息的各类渠道分布散乱,尚未得到统一的整合,严重影响了旅游安全信息的有效传播。此外,在收集、发布、分类及利用那些分布较为散乱复杂的旅游安全信息时,一方面要通过规范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约束外,另一方面还要提供科学的技术系统即来自于科学技术软件及硬件这两者的支持,就目前来讲,这方面的支持还是远远不足的。

2、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对策

2.1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要基于目前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现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机制。[3]作为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完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的过程中,国家旅游局应该起到很好地牵头带动作用,建立相应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具体落实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责任,确保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建立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产业,往往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针对此问题,国家旅游局应该设置专门用于分析旅游安全信息的中心部门,构建一个综合的安全信息分析系统,从而为集成、开发、序化和利用旅游安全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应该根据旅游安全信息的层次和来源构建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风险检测系统、环境及各部门的安全信息系统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旅游安全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来实现旅游业的安全风险预警以及安全状态的评估,进一步提升分析及利用旅游安全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此外,我国的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还应该与国外相关部门机构之间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换及共享渠道,从而实现旅游安全信息在国际间畅通的交换和共享,为世界上人们的出入境旅游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3建立旅游安全信息交流及共享平台

目前,我国的旅游安全信息在交流及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使这一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主动牵头与政府安全管理部门一起来构建有效的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平臺。首先,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签署关于旅游安全信息共享的保密协议,鼓励并支持旅游安全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安全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各类旅游安全数据及信息的广泛性收集。其次,构建旅游安全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即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收集来的各类安全信息来对旅游业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评估以及风险预警,发现其中系统性的和普遍存在的旅游安全问题,并在各方利益相关者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实时的共享,因为只有实现信息共享,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排除旅游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整合旅游安全信息传播渠道

一般来讲,任何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社会安定产生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旅游安全信息的传播,应该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就需要整合现有的旅游安全信息传播渠道,形成统一稳定的信息传播渠道,将旅游安全信息准确有效的传播出去。具体来讲,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信息平台,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促进旅游安全信息高效性及科学化的管理。

2.5规范化管理旅游安全信息

目前,我国旅游安全信息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机构和部门要规范旅游安全管理中各项环节的工作流程,明确和落实管理工作中具体岗位人员的责任、权利,做到权责分明,保证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高质高量,信息的完整度也才能得到合理的保障,从而满足游客以及其他信息需求者对旅游安全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

3、总结

总而言之,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社会管理水平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提升。而加强旅游安全管理,首先要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有效管理,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解决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保证对外供给的旅游安全信息的高质高量,为旅游业的安全预警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蔡善柱,陆林.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9(01):48-50.

[2]蔡善柱,陆林.黄山市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体系构建、问题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39):121-123.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篇9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旅游经济区域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论文毕业论文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4.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性极强的产业。国内外旅游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就上的快、效益好。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寻找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低门槛进入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当地有文化、有素质、热爱旅游的农民青年充分利用资源,开发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景点,开设农家饭店、农家旅店等,想方设法把每天有成千上万过往家门口的游客留住,拉动消费,促进农民增收。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篇10

专业代码:640151

二、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三、专业性质:非师范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旅游及酒店企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旅游客源开发、组团、旅游接待策划、带团导游、旅游产品营销、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供应部门)、与旅游相关的部门从事服务接待、管理、开发、文秘、公关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五、培养具体要求

1、熟悉旅游学基本理论和旅游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当代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及我省有关旅游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导游服务基本知识;掌握导游专业必备的组团、带团及一般的演艺、摄影等技艺,具有运用旅游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旅游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节的基本知识,能通过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

3、具有从事旅行社营销、接待、协调等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能力;

4、具有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通过酒店经理职业资格考试。

5、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8、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知识。

六、学制:三年

七、学分:131

八、专业层次:专科

九、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专业总学时为2048学时。

(一)必修课:为本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1724学时,占总学时的84%。

1、公共课:(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652学时,占总学时的32%。

包括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等课程。

2、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1072学时,占总学时的52%。

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管理学概论、旅游与酒店会计、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学、公共关系学、旅游资源学等课程、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二)选修课: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324学时,占总学时的16 %。

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礼仪与形体、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中外文化概论、旅游美学、装饰布置艺术、音乐欣赏、旅游信息系统等课程

十、实习实践

军事训练1.5周,社会实践2周;形体训练(含礼仪训练)2周,模拟导游训练2周,旅行社业务实习2周,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2周;毕业实习12周。

1、军训:1.5周2、社会实践:2周3、专业实习实践

形体训练(含礼仪训练)1周,模拟导游训练2周,旅行社业务实习2周,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2周。

4、毕业实习:12周十一、毕业条件

旅游与酒店管理论文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旅游与酒店管理 旅游业

就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还是刚刚起步,有很多企业还是刚刚接触、形成这一新的理念,旅游企业自身的发展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的个体,追逐利润最大化才是其本质,也正是在这一定势思维的影响下,企业人没有发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长远价值、长远意義所在,所以他们不是很愿意这么做,他们更倾向于资金的快速周转,追求暂时的、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文的主旨就在于论述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的发展经营中付诸实践,使生态旅游相关的各利益主体全面参与,共同发展。

一、有力的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就要通过各相关利益者的全面参与,共同发展,使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体现,才能使旅游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那么在旅游产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到底如何协调和分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呢,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怎样的问题有待解决呢,以及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调整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旅游企业参与进来,当然这些企业可以是外来投资者,也可以是当地政府投资经营或者是当地个体户自主经营,还有可能是一种合作经营等等,没有这些企业的参与,旅游行业将会是一潭死水。因此旅游企业首先是利益主体共生系统中的一员。但是旅游经营者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的,利润最大化是其进行经营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进行监督,从而规范整个旅游行业,使之有序地发展。这样既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履行了政府的职能,同时也最大程度保证了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广大群众也应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当中来,这样必然可以为旅游活动增添活力,也使广大群众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和权益。同时,旅游者业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获取某种体验和见闻为目的,需要旅游供应商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产品,当然也包括必备的旅游设施;同时,正是旅游者的消费,使得旅游活动得以开展和维持,使得旅游经营者得以生存和发展。总之,除了旅游企业、政府机构、广大群众和旅游者之外,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共生系统中的成员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媒体等,正是这些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协同发展,使得这个系统持续运转,健康发展。所以,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实现他们的利益。

“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和保护他们的权益,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各个利益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发挥自己作用和功能呢?

二、政府机构应发挥的作用

旅游业是一个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纷繁复杂的一个系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受益群体不是特定的旅游者、居民个人或群体,而是覆盖于与旅游资源有着各种联系的所有个人、群体和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政府机构充分发挥其调控职能,从宏观上引导旅游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1)编制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实施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将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规划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破坏。政府机构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应进行实地调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将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和具体内容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将旅游设施(如酒店、饭店、度假村、铁路、公路等等)的配套开发与保护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当地人民的利益,才能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另外,政府机构还应该严格管理,规范评审制度和程序,监督已经获得通过的规划的切实执行,确保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按照规划实施。

(2)加强立法

在很多旅游业发展比较早,各项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的国家,都已制定了专门的《旅游法》。通过该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格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旅游业竞争的规则的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规范和管理。而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全,各项配套设施还不齐配,虽也制定和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但《旅游法》自2009年启动起草以来,至今仍处于制定当中,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作缺少一个能够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利益的最高准则。在生态旅游方面,国家颁布和实施的相关法律有《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以及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规范,但仍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长期性,生态旅游具有特殊的经济功能,尤其是濒临消失的、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脆弱的生态旅游资源,国家、地方一定要可制定保护措施、保护条例。限制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限制游客数量,拆除违规建筑,违规设施,美化环境,制定废水、废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总之,要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旅游企业应扮演的角色

旅游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怎样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呢?首先,旅游企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饭店,又包括交通运输类企业等等。企业虽然都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以盈利为目的,属于具有经济性质的服务行业,但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更更注重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关注环境问题,保护协调各利益主体的长远利益,因此,必须对游企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1)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

通过向旅游者提供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营造獨特的旅游氛围,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让旅游者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享受自然美景和人类文明的成果。由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生态旅游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特色服务和产品来满足他们。

①生态化的旅游设施

景区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要区别于大众旅游,不再追求现代化、便利性和豪华度,而是依靠绿色技术等手段进行生态化设计和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在工程建设时,应尽量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并且避免建设永久性建筑。不修宽阔的水泥马路、柏油路,而是通过修建生态步道的形式鼓励旅游者徒步游览景区。积极推进景区对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和节能环保设备的使用。在进行建筑物和旅游设施建设时,还要注意与当地文化环境的协调性。

②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不但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还担负着管理、教育游客的引导人职责。因此较高的沟通能力和对于敏感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下游客的管理能力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旅游企业要有意识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2)正确的引导旅游者的行为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应该强调知识性,旅游活动与教育同步,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游客实施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进而转变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帮助绿色健康意识的形成。在旅游景区内,可以利用利用指示牌、门票、导游图、导游册以及设立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设施设备、导览设备宣传绿色环保旅游。旅行社则可在推介其生态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通过线路和产品的合理搭配使旅游者从中受到生态教育和启迪,树立生态意识和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语:

当然了,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他利益主体,包括广大群众、旅游者、广大志愿者、专家、媒体等都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不断保持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即保证生态系统完整、资源和环境容量能够持续供给。(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丽梅.黑龙江省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04).

[2] 甘婷,吴倩.浅谈黑龙江省旅游商品及其开发[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1).

[3] 石凌空.浅论湘西旅游纪念品设计及开发[J].青春岁月, 2011,(14).

[4] 刘朝晖.湖南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拓展[J].艺术教育, 2010,(03).

上一篇:教学大纲环境监测下一篇:美术第二课堂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