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2024-09-16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通用8篇)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1

2014年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分析

2014年药剂科成立临床药学室,安排专职的临床药师对医院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现对干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临床药学室,每月对处方进行点评、对病历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点评,对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汇总,点评结果及时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并在药讯上公布点评结果。经过层层干预之后,我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开始减少,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

门诊药局加强对处方的核对;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没有标明皮试结果的,必须要求标示皮试结果。对于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坚决不予以发药,并将处方进行汇总上报医务科。经过整改后,门诊不存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现象,且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5%。

实施病历点评、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联用现象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的用法用量开始合理化。

在2015年,药剂科会继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加大处方审核,以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2015年1月10日 临床药学室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为界, 随机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1 200张, 定为干预前, 2015年1 200张为干预后, 所选处方涵盖我院所有科室。

1.2 分析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等的相关规定, 由经验丰富的药师组成专门工作小组, 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的改善情况。

1.3 干预方法

(1) 提高医师、药师安全意识。为规范医师及药师调剂行为,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 医院应定时举办相关学习活动, 提高安全意识。 (2) 及时进行处方点评。委派经验丰富的药师, 定时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 总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召集门诊医生共同参与研讨, 制定解决方案。对存在异议的处方, 要单独抽出, 并与所开处方医生面对面商讨, 达成共识, 以免问题再次出现。 (3) 设立咨询台。在大厅显著之处设立用药咨询台, 由至少工作3年以上药师负责咨询工作。同时对咨询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可做成知识小册子放于咨询台供患者学习。 (4) 建立监测点。设立专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点, 由专人负责收集不良反应并上报到监测点。监测点的负责人要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促进医护人员落实, 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 减少医疗纠纷。 (5) 药师下临床。药师下临床是临床药学的主要形式, 可加强医师与药师间的联系、沟通。派药师参与临床查房, 建立药历, 同时药师利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优势, 结合患者本身的情况, 参与制定治疗方案, 科学选择药物, 给予合适的剂量,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率比较

干预前不合理用药178张, 占总处方的14.83%, 干预后不合理用药50张, 占总处方的4.17%,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出处比较

干预前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最多, 共152张 (85.39%) , 其次为骨科用药, 共20张 (11.24%) ;干预后仍为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最多, 共41张 (82.00%) , 其次仍为骨科, 共6张 (12.00%) , 干预前后不合理出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情况分布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主要集中表现为剂量、给药 (给药途径、诊断与用药、无指征用药) 、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 等, 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剂量不合理

剂量合理是确保药效的关键, 也是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本文中, 剂量不合理发生率均为20%左右, 笔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未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及病理。研究表明,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生理因素及肝肾功能、胃肠功能等病理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2]。而在临床用药时, 常会出现剂量偏大和偏小的情况。偏大主要表现在骨科预防感染用药方面, 比如骨折的常用药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6g, 预防用药为1次/d, 而有处方出现每日用药达6g, 如此即无法达到疗效, 且会延长患者治疗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 (2) 临床医师未充分掌握药物用法。有部分医师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 因此随意调整剂量。比如牛黄解毒片 (小片) 正常用法为3片/次, 2~3次/d, 而有处方出现3片/次, 3次/d。另有临床报道大剂量服用此药会导致肝脏受损、药疹及过敏休克等砷中毒症状。还有部分医师对复方制剂的组成了解不透彻, 如同一张处方有复方利血平和复方罗布麻片, 而该两药均含有双肼屈嗪和氢氯噻嗪, 两药同用会导致含量超量。

3.2 给药错误

本文中给药错误是主要问题, 干预前后均占50%以上, 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错误和诊断与用药不符。临床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静注、肌注、皮下注射、舌含、滴眼、滴鼻、口腔喷雾、直肠或阴道塞入等。药物的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 随意更改不仅影响药效, 且容易引发不良反应[3]。本文出现的给药途径错误为妇科内服药外用, 如将甲硝唑片塞入阴道外用。殊不知该药不是阴道泡腾片, 此种用药吸收甚少, 疗效甚微。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给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 而实际中常有诊断与用药不符的情况。比如患者诊断为胃炎, 而处方中有喜炎平注射液, 而该药主要是治疗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3.3 联合用药不合理

临床上, 医生为快速有效地治愈疾病, 常常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此种做法虽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对医生及医院的满意度, 但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此情况主要体现在作用过强及疗效减弱两方面, 比如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维C银翘片和感冒通片联用, 前者是强效解热镇痛药, 而维C银翘片含有扑热息痛, 感冒通片含有双氯灭痛, 三药合用作用过强, 退热过快, 容易导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出现虚脱。作用减弱的处方为同时使用多潘立酮片、法莫替丁, 前者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可加快胃肠蠕动, 促进胃排空, 从而缓解腹胀症状, 两者联用会使后者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缩短, 吸收减少, 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所需峰值而使疗效减弱。配伍禁忌表现为青霉素、碳酸氢钠两组合用, 可使青霉素失效。

笔者认为, 药师应发挥处方“鹰眼”作用,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及说明书, 客观、合理点评处方, 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及时上报。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 提高我院处方合格率。虽然此次调查发现通过用药干预我院不合理处方有明显的降低, 但主要的问题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药师应进一步发挥其工作效能及职能, 促使我院门诊用药更科学合理。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我院门诊用药干预前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以2014年为界, 随机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1 200张 (干预前) , 2015年1 200张 (干预后) , 对所选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不合理用药178张 (14.83%) 共203处, 其中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最多, 为152张, 占85.39%, 其次为骨科用药, 共20张, 占11.24%。干预后不合理用药50张 (4.17%) 共54处, 同样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最多, 为41张, 占82.00%, 其次为骨科用药, 共6张, 占12.00%。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不合理出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合理之处主要为剂量、给药、联用、无指征用药、配伍等。结论:对门诊处方用药进行有效的干预, 可提高合理用药力度, 从而使药物资源得以科学应用。

关键词:门诊,不合理用药,干预

参考文献

[1]谢惠明.合理用药〔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

[2]彭鹤.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中南药学, 2012, 10 (9) :713-714.

药学干预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篇3

【关键词】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58-01

临床药学在当前已经是作为一项促进合理用药的政策选择,成为了医疗机构当中药学的工作方向以及发展的重点,本身主要的意义在于药师通过对治疗过程直接参与使临床用药能够变得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快捷,从而全面的提升药物的治疗质量还有医院的服务质量。在这个过程当中,医师在所有的治疗阶段中都有所介入,是其中的主导力量,开写处方是医师的权力,所以医师对于保障合理用药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用。临床药师需要根据当前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用药问题,对医师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宣教培训,w使医师对于合理用药的意识能够有所增强,从而极大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本文对我院临床药师在外科用药当中参与的药学干预措施进行介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今后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的展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2012年1~4月及9~12月我院外科的住院患者用药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医嘱分别进行统计。

1.2 不合理用药医嘱判断依据 药师对于用药医嘱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根据药品的说明书,以及对有关药品合理使用的资料进行参考,再经过本院医生进行综合考虑及核对,对医嘱进行相关的审核。在初步总结出不合理的用药条目之后,与相关的资深医生进行探讨,当医生也认为该医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时,就会被纳入本次研究的统计范畴之内;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参考,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对不合理的医嘱分类,我院对医嘱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药物的用法还有剂量、选药合理程度、是否重复用药、相互作用、抗生素的管理以及配伍禁忌等。

1.3 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 首先对我院2012年1~4月的医嘱进行审核讨论,在整理所有出现有不合理用药的医嘱之后和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并根据医嘱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就医嘱当中发现的问题,对医生进行药学知识方面的讲解和培训。经过了4个月的药学干预之后,对于我院2012年9~12月的医嘱进行审核讨论,对出现的不合理医嘱的例数,还有医生对于药师干预意见的接受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流程主要如下:药师参与交班和查房,借此对医嘱的情况进行了解,检查医嘱当中是否存在问题,进行医嘱的复核,每天下午巡查病区当中出现的医嘱与相关的医生进行交流沟通,将每个月不合理的用药进行总结汇报,药师把医嘱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之后,与医生进行定时的探讨,在探讨之后向医生发布问卷评估,如果医生对授课过程有不清楚或者是不满意的,要再次进行宣教。干预一段时间之后对医嘱进行审核,然后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在每个月初,将上个月汇总出来的不合理用药医嘱条目和进行干预之后并经过修正的条目进行归纳统计。将得到的数据通过Excel录入,对于药师在干预前后,所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例数还有对药师干预的接受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 药师授课前后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对比 对我院的外科抗生素使用在2012年1~4月的医嘱进行审核并对其中出現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汇总;在4个月时间的药学宣教之后,对我院2012年9~12月医嘱进行审核并对其中出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将两者之间的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经过药学干预之后,2012年我院的外科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有显著的下降,2012年1~4月存在的不合理医嘱总共统计有120条,在经过药师干预一段时间之后,2012年9~12月不合理医嘱下降到30条。

2.2 药师授课前后医生对药师用药建议接受率的比较 前后接受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详情见表一。干预后医生对药师建议的接受率相对于干预前,明显提高很多(P<0.05)。证明在宣教之后,医生对于药师的建议都会认真的考虑,面对错误能够及时纠正。

3、讨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合理用药医嘱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宣教之后,我院的医生在药物的用法用量、选药不合理还有抗菌药物的应用上面有了相对明显的进步,而重复用药、配伍禁忌以及相互作用也出现了改进的趋势。

以我院对于男性常见疾病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为例,因为对这一类患者使用抗生素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抗生素来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但是我院的药师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之后认为对于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慎重,因为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发生。在进行干预之前,总共发现有9例使用抗生素,在干预宣教之后出现,我院医生只对1例前列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相关治疗。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都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篇4

对近5 年抗生素处方和医嘱的讲评分析、想得到以下目的:

” 加强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 ” 熟悉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 把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 浅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对策: ” 巩固医生, 药师的基本功:选药与干预 资料来源 ” 门急诊处方: ” 纠纷病例:包括外院 ” 监测医嘱病例: ” 下科讲评的医嘱: ” 官司病例: ” 全国通报的病例: 声明

” 讲评病例对事不对人,也不对科 ” 请不要对号入座 ” 为了学习,共同提高 ” 通过分析,促进用药的合理性 ” 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合理用药基本慨念 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 ” 药物作用的两面性:

” 合理用药的意义: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 合理用药的目的: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和疗效、保证安全用药,减少毒性反应,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安全性:

让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 的治疗效果。

即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应尽可能小。(风险/ 效果)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有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定目的: ” 根除致病源治愈疾病 ” 延缓疾病的进程 ” 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 ” 预防疾病的发生 ” 避免ADR的发生 ”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经济性:

” 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 低(成本/ 效果)” 即为使用等效低价药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适宜性:

” 适宜的用药对象:病生理状况,经济条件

” 适宜的药物:药理药效药动满足治疗需要,合并用药注意相互作用

” 适宜的时间:药动学参数t 1/2 ” 适宜的剂量:个体化给药

” 适宜的给药途径:风险低的、安全性高的 ” 适宜的治疗目标:医患共识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对症,剂量,疗程,相互作用,延误病情,不全愈复发,” ADR,毒性,危及生命等增加费用和疗程

” 医疗纠纷增加: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引起ADR或药源性疾病: ” 因ADR而住院占住院人数的5% ” 住院病人10%~25% 出现ADR ” 10%~20% 住院病人得药源性疾病

” 住院死亡患者中14%死于药源性疾病(美国 27.8%)” 2.4%~2.9%住院患者死于ADR ” 每年因抗生素ADR而死亡的患者有20万以上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 耐药菌株增加:超级细菌,多重耐药细菌 ” 每年死于感染而无药可救者8 万人以上 ” 浪费资源:钱是老百姓的,资源是国家的 ” 第三代头孢霉素一年浪费9 亿多元 ” 抗生素一年浪费约100 亿元 ” 耐药菌向社会传播: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 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抗生素选择不当 ” 不合理配伍 ” 抗生素用量用法不当 ” 溶媒选择不当 ” 接瓶 ” 对策

一、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1、男、14岁、” 诊断:小褪青紫斑块(无骨折等)” R:头孢唑林2g Vd 1/12h 阿米卡星100mg Vd 1/12h 头孢氨苄胶囊0.25g PO 1/8h 年龄 用药指征 小孩禁用 重复用药 分析

” 无开放性伤口,无骨折骨裂 ” 血象正常

” 无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 重服用药: 头孢氨苄与头孢唑林 ” 氨基糖苷类小孩禁用

” 建议:开理疗单冷敷1 天后再热敷 纠纷病例

” 2、女56岁 诊断:胆囊结石 ” R:1、左氧氟沙星0.2g Vd 1/日 ”

2、庆大霉素8 万U Vd 1/日 ”

3、哌拉西林2g Vd 1/日 ”

4、头孢哌酮2g Vd 2/日 ”

5、手术后头孢哌酮2g Vd 2/日 ”

6、头孢哌酮2g Vd 2/日

” 至第14天后改用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头 孢米诺静滴至第30天出院 分析

” 血象正常,无感染或炎症的指征 ” 入院至手术:每天用抗菌素,不重复 ” 剂量,给药次数,疗程不足 ” 低浓度刺激易出现细菌耐药

” 二类手术,抗菌素使用二代即可,且不超3 天 ” 二类手术,抗菌素不必用到出院

”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 ” 胆囊手术头孢哌酮不是首选的 ”

3、男46岁

” 诊断:心肌扩张型心衰,心功能Ⅱ级 ” R:青霉素钠400万U+NS 250ml Vd 1/12h ”(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 使用2~3天后停药 无指征

心衰怕钠:增加血容量和 心脏后负荷 分析

” 血象正常,无感染指征,属预防用药 ” 每日500 毫升NS和钠盐抗菌素摄入,会增 加血容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衰加重,也会引起全身性水肿

” 建议: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 ” 有感染指征选用溶媒不含钠为佳 ” 4、女25~45 岁 诊断:支气管哮喘 ” 自服氨茶碱无效就诊(血象不高)” R:阿莫西林胶囊0.5g 1/8h po ” R:

头孢拉定0.25g 1/6h po ” R:

头孢克肟0.2g 1/12h po ” R:

头孢丙烯0.5g 1/12h po ” R:头孢吡肟2g VD 1/12h 哮喘不是细 菌感染所致 许多病例均 选用抗菌药 物进行抗炎 治疗 分析

” 血象正常, 无咳无痰, 无发热, 只有哮喘 ” 支气管哮喘是非特异性炎症, 不是细菌感染 引起, 抗菌药物无直接作用, ” 若有咳有痰有发热WBC或中性粒细胞升高X 片提示阳性等可考虑加用抗生素

” 建议:无细菌感染的支气管哮喘,不需应 用抗生素。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解痉

” 5、男、女、18~68 岁、诊断:(Ⅰ类手术)腰椎压缩性骨折,左腰软组织损伤

” R:头孢哌酮(头孢米诺,头孢地嗪,头孢曲 松,哌拉西林及含酶抑制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静滴,2/日,2~58天 分析

” 无开放性伤口,无细菌感染或Ⅰ类切口 ”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选择抗菌药物挡次过高 ” 疗程过长

” Ⅰ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只有1~2 天,且用二 代抗菌药物 ” Ⅰ类手术切口预防用药越长感染几率越高 ” 6、男3~5 岁 因发热2 天,皮肤出水痘就 诊

” 诊断:水痘

” R:头孢克洛片0.125g 1/8h po(希刻劳颗粒)是病毒不是细菌 分析

”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是病毒 性疾病,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素对病毒无效 ” 建议:可改用板蓝根颗粒,适当加利巴韦林。

二、抗生素选择不当

” 1、女,15岁,因发热,T38.3 摄氏度,检 查双侧扁桃体炎Ⅱ度肿大,表面可见脓苔。WBC为12*10 9 /L,粒细胞百分比为89% ” R:5%GS 100ml 头孢噻肟钠2g Vd 1/12h 有用药指征,以G+球菌 对G+菌的作用,第三代头孢不如 第二代和青霉素类 分析

” 急性急性扁桃体炎的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 球菌。首选为青霉素,红霉素或头孢唑林。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第三代头孢的疗 效不如第一第二代头孢和青霉素钠。” 建议:不用头孢噻肟钠,” 2、男46岁 因咳嗽咳痰5 天就诊检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 R:NS 100ml 头孢地嗪2g Vd 1/d 左氧氟沙星0.4g Vd 1/d 病原菌未查明 无维持量,T1/26h,1/12h 联合用药指 征不明,抗 菌谱有重叠 抗菌药物应单瓶溶解 使用,不应二种混合 分析

要有明确的联合用药指征:

” 病原菌未查明:包括免疫缺陷的严重感染 ”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 混合感染

” 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 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 长期治疗产生耐药的深部感染:结核等 分析

” 无头孢地秦的维持量: 头孢地秦t 1/2 为6 小时,一天应二次给药。

” 二者抗菌谱相当,故为重复用药

” 二者抗菌素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要单独 溶媒静滴,且相隔4 小时 ” 联合使用三代药的指征不足。” 建议:单用左氧氟沙星,” 3、男59岁 因发热咳嗽2 天就诊 检查:T38 度 胸正位片:右肺中叶实变影。WBC13.2*10 9 /L,粒细胞90% 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 ” R:NS 200ml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 Vd 1/12h 诊断明确 选药不当 分析

”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 首选青霉素,次选头孢唑林和红霉素 ” 第三代头孢疗效不及前者 ” 建议:不宜使用第三代头孢类 ” 4、女29岁 因尿急尿频2 天就诊,未做尿的病原学检查,诊断:急性膀胱炎

” R:罗红霉素胶囊0.15g 2/d PO 诊断依据不足 选药不当 分析

”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70%以上,” 在无药敏试验结果时,应选用对革兰氏阴性 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罗红霉素是抑菌剂,是抗G+菌为主 ” 建议:改用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或复方磺 胺甲恶唑

” 5、王**

女28岁 ” 诊断:肺炎、尿毒症、心衰 ” R:1.头孢噻肟钠舒巴坦2.25g NS 50ml Vd 1/12h 2.胸腺五肽20mg+5%GS50ml Vd 1/ 3.地高辛250ug 1/晚 4.呋塞米20mg 1/8h 5.螺内酯20mg 1/12h 选药不当:对肾脏毒性 对肺炎用药不如二代头 孢和青霉素类 溶媒量不足,滴速要慢 与抗菌 药不能 直接接 瓶,要 隔瓶

剂量偏大:与速尿合 用会提高血浓,要注

日意监测和观察

利尿药会降低抗菌药血浓 分析

” 头孢噻肟对肾的毒性最大, 尿毒症不是首选的 ” 头孢噻肟对肺炎有效, 但尿毒症患者要减量.” 溶媒量不足(心衰足量), 高浓度滴速要慢 ” 第三代头孢抗G + 球菌效果不如二代和青霉素

” 呋塞米增加地高辛的血浓度, 要监测 ” 利尿剂会降低抗菌药物的血浓度 ” 6、女53岁 诊断:乳腺肿瘤 ” R:头孢米诺2g 5%GS 200ml Vd 1/12h 选药不当 分析

” 乳腺手术Ⅰ、Ⅱ类切口,用头孢米诺预防 感染,挡次太高,不符合《指导原则》和 38号文件要求。

7、纠纷案例 术前WBC为7.6*10 9 /L、入院后每天静滴脂肪乳、氨基酸等 ” 1,11:30

左氧氟沙星0.2g Vd ” 2,8 :30

头孢哌酮舒巴坦2g Vd ” 3,8 :30

阿米卡星0.2g Vd ” 4,9 :10

谷氨酸诺氟沙星0.2g Vd ” 5,手术:头孢哌酮舒巴坦2g Vd 2/12h ” 6,9 :1

5头孢哌酮舒巴坦2g Vd 2/12h ” 14,16:30

滴完 出院 滥用抗菌药,违反《规定》 分析

” 术前每天用一种抗菌药物,不符合规定 ” 病人无感染指征,术前半小时使用即可 ” Ⅱ类手术,无需用到出院,2~3天即可 ” 头孢哌酮不是首选药,以肾排为主,” 本例术前术后均用脂肪乳和氨基酸与复合 维生素等也是无指征的 8、纠纷病例

” 韦某 男60岁,肝植后发热、咳黄痰 ” T37.6, ” 血象: 白细胞计数7.1*109/L, 粒细胞:71.7%.淋巴细胞:19% ” 胸透及胸部CT:大叶性肺炎(双肺)长期服免疫抑制剂

G+球菌感染 免疫抑制剂所致 免疫抑制剂引起低下 诊断是明确的 分析

” 白细胞 粒细胞

” 1 ­ 30:7.1*109/L 71.7% ” 2 ­ 03:14.24 81.3 ” 2 ­ 04: 22.62 93.74 ” 2 ­ 07: 22.87 96.0 ” 2.08: 13.47 98.0 ” 2 ­ 10: 10.29 76.3 ” 2 ­ 22: 9.74 75.41 ” 2 ­ 25: 7.65 74.1 ” 1 ­ 30~2­ 04:奥硝唑,氨曲南,恩替卡韦,更昔洛韦,赖氨匹林,” 2 ­ 05~2­ 08:亚胺培南西他丁,更昔洛韦,伏立康唑,替考拉宁,甲强龙

” 2 ­ 09~2­ 24:替考拉宁(2 ­ 17),复方磺 胺甲恶唑片,阿米卡星,” 2 ­ 29:出院 0 7 14 21 28 0 5 10 15 20 25 30 天数 *10^9 WBC 氨曲南 奥硝唑 恩替卡韦 莫西沙星 更昔洛韦 病危 气管切开吸痰 亚胺培南西他丁 替考拉宁 伏立康唑 甲强龙 替考拉宁 复方新诺明 阿米卡星 复方新诺明 阿米卡星 出院 合格医嘱

” 1、胆管取石术:

头孢哌酮钠2 克VD

术前与术中 ” 2、肝血管瘤切除术: 头孢曲松钠2 克VD

术前30分钟 ” 3、兰尾炎切除术: 头孢唑林2 克VD 3/日 庆大霉素16万U VD 2/日 甲硝唑500 毫克VD 1/日 合格医嘱

” 4、股骨闭合性骨折: 头孢唑林2 克VD 2/日2 天 ” 5、大叶性肺炎(黄痰): 头孢地嗪钠2 克VD 3/日12天 左氧氟沙星300 毫克VD 2/日7 天 氟康唑注射液200 毫克VD 1/日(首剂400 毫克)后5 天

三、不合理配伍

” 1、青霉素类十氨基糖苷类: ” 头孢类十氨基糖苷类: ” 头孢类十大环内酯类: ” 氟喹诺酮类十氨基糖苷类: ” 氟喹诺酮类十大环内酯类: 分析

” 杀菌剂与抑菌剂:同时用,一种无效,成 为浪费,反而刺激细菌产生耐药。

” 正常用法:杀菌剂用2 天后再用抑菌剂,且 要相隔1 小时以上可有增效作用。

” 两种抗生素不能混合滴注, 混合后生成新物 质、无疗效或增加毒性.” 2、女、59岁、咳嗽咳痰8 年加重6 天就诊 ” 诊断:慢支急性发作 ” R:NS 250ml 青霉素钠800 万U

皮试后 氯霉素 1g Vd 1/ 日 诊断明确,选青霉素正常 选氯霉素不正确,抑 菌剂对慢支无效,应 与杀菌剂联合。脂溶性药与水溶性不应 在同一瓶种。分析

” 氯霉素为快速抑菌剂,可抑制细菌蛋白质 的合成,是细菌生长受抑制,不利于青霉 素的杀菌作用。联用有拮抗效应。

” 流行性脑脊髓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可联用。” 呼吸道感染不宜联用,可与头孢,氟喹诺 酮类联用。(药敏提示)” 二者不能在同一瓶混合使用

” 3、男、1 岁、因发热咳嗽1 天就诊,既往有 维生素D缺乏性2 个月 ”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 R:NS 50ml 头孢曲松钠0.5g Vd 1/ 日 5%GS 50ml 10%葡萄糖酸钙5ml Vd 1/ 日 选药有效但不如青霉素类 和头孢二代

与葡萄糖酸钙有配伍禁忌 不能直接接瓶,会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

” 临床上成人患者也可见本组处方 ” 头孢曲松与钙剂发生严重ADR,可形成胆 小管结石,可致死

” 若确需联用,也不能直接接瓶,会有白色 沉淀物,应隔瓶45分钟以上。

” 使用头孢曲松期间最好不用钙剂,确需可 口服钙剂。

” 4、男、62岁、因水肿1 个月,发热1 天就诊 ”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支气管炎 ” R:5%GS 100ml 头孢噻肟2g Vd 1/12h 呋塞米40mg 静脉注射1/日 甲硝唑注射液500 mg Vd 1/8h 选药不当,对肾毒性大.甲硝 唑增加头孢噻肟的肾毒性,选 青霉素类和头孢二代为佳 用药指征不明 有养宠物可用 分析

” 头孢噻肟对肾的毒性较大,不是首选 ” 呋塞米可延长头孢噻肟的半衰期25%以上,二者是配伍禁忌的。

” 甲硝唑的用药指征不明:若有养宠物 ” 甲硝唑增加头孢噻肟对肾脏的毒性 ” 建议:用氨苄西林等替换头孢噻肟

” 5、女、52岁、因发热、右上腹痛3 天就诊 ” 诊断:急性胆囊炎 ” R:10% GS 200ml ” 庆大霉素24万U Vd 1/日 ” 5%GS 200ml ” 阿米卡星0.4g Vd 1/日 ” NS 200ml ” 头孢地嗪钠2g Vd 1/12h 庆大与阿米卡星为同一 类,不能合用,增加毒性 不是首选,胆汁 排泄很少, 分析

” 庆大霉素与阿米卡星同属氨基糖苷类,作 用机制及毒副作用相似,反而ADR相加: 耳毒性和肾毒性增强,” 任何二种M ­ 受体阻断剂均不能联合用药 ” 头孢地嗪对急性胆囊炎治疗不是首选药,因65%以上是肾排泄,胆汁排泄很少 ” 头孢地嗪会使白细胞粒细胞减少,防误诊 官司病例

” 6、男、25岁、因发热2 天就诊 ”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 R:5%GNS 500ml 庆大霉素24万U 林可霉素1.8g Vd 1/日 抗菌药要单一瓶使用,二种不能在同一溶媒中 二药均为神经肌肉阻滞剂,不能联合用药 分析

” 静滴5 分钟后病人死亡

” 二种均为M ­ 受体阻断剂,会引起呼吸肌麻 痹和呼吸抑制

” 二者不能合用,更不能合瓶混合使用,只 能单一使用,也不能上下午分别使用。” 二者合用也会引起肾衰竭

” 氨基糖苷类也不能与克林霉素合用,后果 与前者相当。纠纷病例

” 7、女、35岁、发作性喘息就诊 诊断:支气管喘息发作 R:5%GS 200ml 庆大霉素24万U Vd 1/ 日 异丙嗪25mg PO 1/8h 二者有配伍禁忌: 庆大的ADR被异丙嗪掩盖 分析

” 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初期表现:眩晕,恶 心,呕吐。而异丙嗪会缓解上述症状,掩 盖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不易发觉 ” 氨基糖苷类不能与H 1 受体阻断剂合用,均 可能有耳毒性不被发觉

” 二者有配伍禁忌,若病情需要,则选扑尔 敏或特非那定,相互作用的毒性较轻些 ” 8、女、32岁、因发热咽疼2 天就诊 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 R:10%GS 500ml ” 林可霉素1.8g Vd 1/ 日 ” 罗红霉素胶囊0.15g 1/12h PO 二者作用同一部位:细菌核 糖体50S 亚基,影响细胞壁 合成,形成拮抗 二者合用增加伪膜 性肠炎的发生率 神经肌 肉阻滞 剂不能 作为门 诊用药 分析

” 二者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阻碍细 菌的蛋白质合成,联用可有作用部位竞争,相互拮抗,减弱抗菌作用。

” 二者合用会增加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 ” 不能联合用药,只能各自单用

”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均有作用部位竞争,相互拮抗,减弱抗菌作用。

9、女、41岁、肿瘤化疗放疗后、” 诊断:尿路感染

” R:帕珠沙星0.3g 1/日早 静滴 左氧氟沙星 0.4g 1/日中午 静滴 依诺沙星0.2g 1/日下午 静滴(司帕沙星)

加替沙星0.2g 1/日晚 静滴 重复用药,ADR加倍,严重肾毒性反应 分析

” 肿瘤化疗放疗后病人白细胞低下,免疫抵 抗力低,特别化疗药对肾功能有损害的 ” 尿路感染是女同志的常见病,大多数是大 肠埃希菌所致

” 首选药呋喃妥因,次选左氧氟沙星,均可 加维生素B 6,多饮水,睡前服比白天好

” 本处方严重重复用药,造成肾功衰竭 ”

10、抗菌药物的溶媒中不能加第二种药物,更不能加激素,生物制剂,免疫提高剂,也不能直接接瓶,要隔瓶或相隔1~2 小时后 才可使用。

” 抗菌药物不能加或与中成药注射液接瓶。要 隔瓶或冲管

四、抗生素用量用法不当

” 1、男、38岁、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 胃镜:十二指肠溃疡。复诊开方。” R1:克拉霉素片0.25g PO 2/日 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 PO 2/日 R2:阿莫西林胶囊0.5g PO 3/日 胶态果胶铋胶囊0.1g PO 3/日 剂量不足,饭后服药剂量加倍 分析

” 克拉霉素剂量不足,应为0.5g,2/日, 饭后服 ” 阿莫西林胶囊剂量不足, 应为1g,3/日, 饭后 服

” 胶态果胶铋胶囊应为4/日

” 常规治疗HP应为二~ 三联用药, 抗菌药物剂 量不足, 细菌容易耐药.”

2、女、29岁、因发热腰痛、尿频2 天就诊。” 诊疗:急性肾盂肾炎 ” R:NS 100ml ” 头孢曲松钠3g Vd 1/12h ” 加替沙星氯化钠针100ml(0.2g)Vd 1/ 日 选药不当,剂量过大。头孢曲松肾排只占25% 有效,但对肾毒性 大于左克 分析

” 头孢曲松钠剂量过大,应为2g,2/日。且 不是首选,其70%是肝排,肾排只有25% ” 加替沙星首剂量为400mg.维持量为200mg ” 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加替沙星有效,但其对肾毒性大于左克,疗效也不如左克 ” 3、男、58岁、因咳嗽咳痰3 年,加重3 天 ”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 R:罗红霉素胶囊0.15g PO 1/8h 选药不当,首选杀菌剂 维持量应为1/12h 分析

” 急性发作,首选杀菌剂好于抑菌剂(快速)” 本例与杀菌剂联合用药为佳 ” 罗红霉素口服吸收好,排泄慢,t 1/2 为12小时,每日2 次给药即可,3 次给药血浓过高,增 加ADR,若病人长期服ASP,可能出现耳鸣耳 聋等毒性。若有长期服阿托伐他汀钙,可能 会出现中枢神经毒性。

” 4、女、35岁(38 岁)、甲状腺肿物,Ⅰ类切口,均用药7天 ” R1:NS 100ml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 Vd 1/12h ” 左氧氟沙星0.3g Vd 1/12h ” R2: NS 100ml ” 头孢米诺钠2g Vd 1/12h ” 加替沙星氯化钠0.2g Vd 1/日 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档次过 高,联合用药更违反《规定》 预防用药剂量应为 1 克,1/12h 二种抗菌药不应在同一溶媒中, 分析

” 均为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挡次过高.” Ⅰ类切口在38号文件规定:用二代药1~2天 ” 本例用三,四代药,且用7天 ” 联合用药的抗菌谱相当,属重复用药 ” 若为重大手术,可用三代加抗G-或抗厌氧 ” 预防用药:头孢米诺1克即可;左克1/日即可 ” 二种抗菌药不能在同一溶媒中 纠纷病例

” 5、女3.5岁T39 摄氏度 上呼吸道感染,” 胸透紊理增粗,咽喉发红。

” 血象:WBC为10.65*109/L,N 为92%。” R:头孢克肟颗粒50毫克 2/日 小儿感冒冲剂1 包3/日 美林1 瓶 必要时6~8 毫升 3 天后病情加重,昏迷抢救 分析

” 诊断:正确 ” 处方:无过错 ” 用药注意事项:无交待

” 用药剂量和时间:有误而延误病情 ” 用序贯疗法为佳: ” 小儿的依从性决定疗效: 小儿使用抗菌药

” 剂量计算以体重为主:年龄、身高为参考 ” 计算量的上限:如150~200 毫克 ” 首剂量加倍:口服或静滴

” 选药以青霉素类和头孢二代为主:尽量采 用毒性较低的药

” 尽量以完整剂型服用:分散片,颗粒剂注 意药物的溶解

五、溶媒选择不当

” 1、男、21岁、阴囊外伤 ” R :哌拉西林2g ” NS 200ml Vd 1/12h * 10天 青霉素类的溶媒一般为NS, 但哌拉西林和磺苄西林 的溶媒应为5%GS.分析

” 给药第二天病人出现红色斑疹。用赛庚定 对症处理未见好转,第四天会诊,给予仙 特敏,炉甘石洗剂,也未见好转,且进一 步加重:全身布满红斑性皮炎(部分有抓 痒痕迹),增服强的松仍未见效。第7 天药 学会诊,建议:更换溶媒为5%GS,并静推 10%葡萄糖酸钙10ml,1/日,连推二天后 好转。

” 2、哌拉西林/ 舒巴坦5g十NS 200ml Vd 1/12h ” 使用3 天后出现过敏性皮疹

” 本品首选溶媒为5%GS,用NS溶解后须在1 小 时内输入完毕,” 青霉素类用NS作溶媒(除哌拉和磺苄西林用 5%GS),否则会加速青霉素的分解和分子重 排,引起过敏性休克

” 3、肌苷氯化钠十头孢地尼

” 肌苷氯化钠十头孢地嗪(头孢泊肟酯)” 肌苷氯化钠十头孢米诺 ” 肌苷氯化钠十氟罗沙星(左克)

” 以上由于溶媒选择错误,造成抗菌药物分解,均引起严重ADR:剥脱性皮炎,中毒性休克,低血压性休克,精神症状,神经头痛,抽筋,肌纤维溶解,关节疼痛,胸闷心慌心悸等 ” 4、转化糖十头孢地嗪

” 溶解备用2 小时以上,滴注不足5 分钟,出 现过敏性休克

” 溶媒选择错误,头孢地嗪分解的产物引起 的过敏性休克

” 5、10%GS100ml十头孢地嗪2g十RI 4U ” 头孢地嗪的溶媒应为5%GS 或NS,用 10%GS作为溶媒只有在危重需补糖时用 ” 若是糖尿病人,不应用10%GS,若不是糖 尿病人,不应加RI,” 抗菌药物单独使用,不能加第二种药物

六、接瓶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VD接甘露聚糖肽:5 分 钟后呼吸骤停,休克

” 克林霉素磷酸酯VD接清开灵:过敏性休克 甚至死亡

” 头孢孟多酯VD接鹿瓜多肽:25分钟后出现 低血压性休克

” 谷氨酸诺氟沙星VD接丹参川芎嗪:5 分钟 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七、对策

” 医务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个体化给药的 现代医疗思路

” 推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减少药源性疾病 ” 重视药物经济学的开展与推广 ” 加强ADR的监测,保证安全用药 ” 加强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 规范合理用药制度和必要的约束 ” 加强处方(医嘱)的审查力度

”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防范不合理用药中的 作用

” 参与查房, 开方, 监督规范执行, 检查疗效与 ADR,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执行医药分开,药品与利益脱钩 ” 医药代表不准直接进临床科:由药学部(科)统一组织学习,” 必要的奖惩与资格: ” 规范医疗活动的各项操作: ” 开方规范:指南和说明书 ” 操作规范:无菌(换药和输液),检查(效期和裂瓶松口),及时(用前溶解),配伍,滴速,接瓶,” 抗菌药和中草药注射液溶解后不能加其他 药物,且二者不能直接接瓶,要隔瓶静滴 ” 其他:裸药,碰撞,见光,保存 合理用药原则 ” 正确的病人 ” 正确的药品 ” 正确的剂量 ” 正确的给药途径 ” 正确的操作 谢谢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5

摘要:目的 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临床资料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消化内科收治的600例患者的处方,检查处方的不合理性,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90张,其中药理拮抗不合理应用33.3%;药物理化性质不合理应用26.7%;药动学不合理应用22.2%;临床指征不合理17.8%。结论 我院消化内科存在诸多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原因为药理拮抗、药动学不合理、临床指征不合理、药物理化性质不合理等,应加大对药品不合理应用的件管理度,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专业水平。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随着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也越来越多,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多的选择空间,但是药品的成分也相对较复杂,导致在消化内科药物处方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1],为了加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监管,研究分析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现特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现进行报道。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临床资料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消化内科收治的600例患者,其中男性324例,女性276例,患者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56.4±6.3)岁。

1.2方法 将600例患者的临床处方搜集整理,根据《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对所选处方进行综合分析[2-3],通过分析药物适应症、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药物配伍、药物禁忌、用药重复等几个方面,检查处方的不合理性,并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00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处方共90张,不合理用药率为15.0%:其中药理拮抗不合理应用30张,占不合理用药的33.3%;药物理化性质不合理应用24张,占不合理用药26.7%;药动学不合理应用20张,占不合理应用的22.2%;临床指征不合理16张,占不合理用药的17.8%。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可选择的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临床中会导致很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这在消化内科中是普遍存在的,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4]。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多的选择空间,但是药品的成分也相对较复杂,导致在消化内科药物处方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加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监管,研究分析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现特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造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

3.1药理拮抗的不合理应用 在使用奥美拉唑和铋剂联合应用时,铋剂在服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铋盐,在胃黏膜上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护溃疡面和胃粘膜的作用[5]。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在服用后会导致胃内pH值明显升高,对铋盐形成分解和破坏作用,故铋剂和奥美拉唑不能同时服用,如果临床要联合应用应需要分开服用。消化内可常会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诺氟沙星胶囊,双气杆菌具有调节消化道内菌群平衡的作用,还可有效抑制并清除消化道内的致病菌。但是双歧杆菌对诺氟沙星较为敏感,如两种药物同时服用,若氟沙星就会抑制和杀灭双歧杆菌,导致双歧杆菌的活性降低,临床疗效降低。故两种药物如需同时服用应相互间隔至少2 h以上服用。

3.2药物理化性质的不合理应用 碳酸氢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不能同时使用的,阿司匹林为酸性药物,碳酸氢钠为碱性药物,两者同服会降低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也会导致患者尿液发生碱化。喹诺酮类药物和铝碳酸镁片联合使用,会降低胃内酸度,导致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率降低,故两种药物不能同时使用。

3.3药物动力学的不合理应用 蒙脱石散与抗菌药物联用会导致药物动力学应用不合理,蒙脱石散为八面体层状结构,对消化道黏膜气道修复和保护作用,清除消化道中的毒素。其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会降低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由于蒙脱石散对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使抗菌药物无法被消化道吸收,进行杀菌作用,而是随粪便排出未起到治疗效果。蒙脱石散应和其他药物间隔1 h服用。

3.4临床指征应用不合理 消化内科经常应用止血药物,但多数为未到用药指征进行用药。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处方中多会给予维生素K1辅助治疗,维生素K1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物质,临床主要治疗低凝血因子血症,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不对症。临床上还会给予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氨甲苯酸,属于一种抗纤溶药物,主要治疗抗凝血酶等引发的出血,而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凝血酶基本正常,并不需要氨甲苯酸进行治疗。

本次搜集整理的消化内科600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处方共90张,不合理用药率为15.0%;其中药理拮抗不合理应用30张,占不合理用药的33.3%;药物理化性质不合理应用24张,占不合理用药26.7%;药动学不合理应用20张,占不合理应用的22.2%;临床指征不合理16占,占不合理用药的17.8%。说明临床医生还未掌握消化内科用药的相关知识和禁忌,并且与临床药师之间无有效沟通,造成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应加强对临床不和利用要的监管力度,对临床医生进行定期用药培训及新药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综上,我院消化内科存在诸多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原因为药理拮抗、药动学不合理、临床指征不合理、药物理化性质不合理等,应加大对药品不合理应用的件管理度,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篇6

【摘要】目的通过对西药门诊处方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西药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西药门诊开出的处方1500份,对其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所有入选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275份,不合理用药率为18.33%。其中,用药方法不正确有84例,所占比例为30.55%;用药剂量不当有73例,所占比例为26.55%;重复用药有27例,所占比例为9.82%;两药联合使用不当有45例,所占比例为16.36%;选药与病情不符有41例,所占比例为14.91%;其他因素有5例,所占比例为1.82%。结论临床医生应当充分了解所用西药的功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合理安全地使用西药对症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西药;门诊处方;合理性;应对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造福了众多疑难杂症的患者。但具体到临床用药方面,其合理性还不够完善。一部分患者已经具备的良好的治疗条件,却由于门诊处方用药不当而延误病情。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医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对于医院自身的长期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理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现将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开出的西药处方1500份,其中,男性患者842例,女性患者658例;年龄最大为74岁,年龄最小为11岁,平均年龄(51.24±7.45)岁;患呼吸系统疾病有384例,患消化系统疾病351例,患心脑血管疾病283例,患五官科疾病185,患骨科疾病297例。1.2研究方法

依照《中国西药处方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临床用药须知》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本院门诊西药处方的书写格式、用药情况、用药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审核和登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造成门诊西药处方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1-2]

。本问针对门诊西药处方用药合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若得出的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不合理用药处方所占比例

在全部1500份处方中,合理用药处方为1225份,合理用药率为81.67%,不合理用药处方为275份,不合理用药率为18.33%。2.2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

在275例不合理用药处方中,用药方法不正确有例84,所占比例为30.55%;用药剂量不当有73例,所占比例为26.55%;重复用药有27例,所占比例为9.82%;两药联合使用不当有45例,所占比例为16.36%;选药与病情不符有41例,所占比例为14.91%;其他因素有5例,所占比例为1.82%。3.讨论

3.1造成用药不合理的原因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某些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失误,偶尔会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无法保证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十分不利影响。本次研究针对我院门诊的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显示,门诊西药处方出现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生的业务能力较低

部分医生学业不精,自身的技能储备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因而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全盘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盲目地开药方,很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的产生。

(二)医生处方书写比较随意

部分医师对于处方的书写过于的随意,笔迹潦草,并且存在相当多的不规范名称,如自拟的药品简写、拉丁文等。一些药品的名字虽然相近,但是疗效却是差之千里,一旦在书写上出现误差,很有可能导致发生用药安全事故。

(三)新药信息未能及时更新

由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药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但药品在进入医院后,药剂师未能及时将新药的信息反馈给医生,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仍然按照旧式方法进行处理,这就使得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生产厂家的原因

由于药物的生产厂家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程序和剂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部分厂家生产的药物,其单剂量过大,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有些厂家生产的药物单剂量过小,又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

(五)患者本身的因素

由于医生或药剂师对于药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或者是在向患者告知药物用法、用量的时候,表达不清晰,还有患者不遵从医嘱等原因,也会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3.2改进措施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及对导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的原因的分析,为了更好的促进我院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1)医生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向经验老道的前辈虚心请教,多参与实践操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所有量。此外,医院也要经常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请业内德高望重的专业认识对医生进行严格的训练,提升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

(2)医院制度需要对医生处方的书写作进一步规范,要求药物名称必须使用通用名,不可用自拟的简称或商品名。

(3)医生和药剂师在向患者传达药物用法和剂量时,一定要具体地传达到位,宁可多重复多次,也要确保患者能牢牢记住。

(4)当医院库房补充新药后,药剂师要及时向医生反应新药的相关信息,使医生对于药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药剂师在拿到医生在开具处方后,也要进行认真地审核,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告知医生,与医生做交流讨论。同时,医生也不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要积极学习,时刻关注药品新进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药物知识。

(5)针对依从性低的患者,医生和药剂师都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知识宣传,使患者了解到不合理用药对自身产生的危害,劝告只有遵从医嘱,才能进一步促进自身疾病尽快康复

[4-5]。

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入选的所用处方中,合理用药处方为1225份,合理用药率为81.67%,不合理用药处方为275份,不合理用药率为18.33%。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中,具体的不合理情况为:用药方法不正确有84例,所占比例为30.55%;用药剂量不当有73例,所占比例为26.55%;重复用药有27例,所占比例为9.82%;两药联合使用不当有45例,所占比例为16.36%;选药与病情不符有41例,所占比例为14.91%;其他因素有5例,所占比例为1.82%。总而言之,临床医生在开具西药门诊处方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待病人要保持医者仁心的观念,不可掉以轻心,将药物的用法用量详细地告知患者。在书写药方时,采用正确而规范的书写方式,不可太随意,避免处方用药的不合理。同时,还要经常向优秀的前辈和同行学习,扎实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参考文献】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我院经药学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2012年我院未进行药学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对照组。患者中男126例, 女134例;年龄21~76岁, 平均 (59.2±11.7) 岁;住院时间5~24d, 平均12.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以及配伍禁忌合理性。药学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大培训力度, 保障用药质量

对医务人员加强关于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宣传, 将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注射频率、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以及用药合理性研究等注意事项纳入培训[1]。在培训期间还需注重考核制度的规范化, 确保培训理论真正落实到实处, 让医务人员了解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提高医务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正确认识。培训和宣传主要通过科内培训、楼层培训、全员培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合理用药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

1.2.2 注重药品检测, 减少不良反应

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 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医师首先应对患者进行检查, 查看不良反应是否单纯与使用中药注射剂相关, 同时将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记录下来, 以便日后参考。若发现不良反应为单纯用药引起, 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遣相关人员对不良反应展开临床调查。调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唾液检测、排泄物检测等方式进行[2]。在调查过程中还需注重对患者的持续性观察,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 并做好不良反应的详细记录。

1.2.3 完善用药监管, 减少不合理用药

医院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小组, 对临床医师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监督指导。按照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监管。在监管过程中, 临床药师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审查及点评, 及时发现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将点评结果及时向相关个人和科室反馈, 防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再次发生, 在结果反馈下让所有医师切实重视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1.2.4 做好统计工作, 优化药品采购

在临床用药方面, 医院对每个月采购、使用的中药注射类药物进行详细统计分析, 了解每个月药品使用量以及使用分布情况。例如本研究中我院使用的参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丹参川弓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等, 了解这些药物使用例数以及占总例数的比例, 从而知晓不同药物在临床使用上的频率。在这项统计工作下, 一个正常运行的医院或科室每月使用量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若某月药物使用量明显增多, 出现异常用量时, 将进行警告或停药处理。同时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 了解该项用药是否存在过分依赖的不合理之处。并将统计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关科室, 通过警告让其减少用药依赖性, 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展开统计能够帮助医院切实了解用药中的不合理之处, 并通过与相关医师的沟通交流达到用药规范化效果, 从而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化。

1.3 判定标准

对干预效果以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进行区分。显效: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配伍禁忌这些项目上均为合理状态, 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有效:上述项目中存在1~2项不合理, 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无效:不合理项目较多, 患者存在用药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以及配伍禁忌合理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以及配伍禁忌的合理性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经过对中药药材的反复提纯并纯化之后形成的液状注射类药物, 目前通常为乳状液或是溶液。相对于传统中药熬制的汤药而言, 注射类药剂的生物利用度高且使用方便, 同时由于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液中, 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药效发挥速度[3,4]。

药学干预主要是从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用药等方面, 根据药品本身药理、药性展开的使用控制, 目的在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可看出, 药学干预首先需要从思想上纠正医师开具药方的依赖性, 之后通过培训、监督、检测、控制等方式逐渐将用药中的不合理因素消除, 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通过进行药学干预, 有针对性地对医师进行宣教、培训, 加强对用药行为的监管, 进一步增强了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率显著提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药学干预对于保证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我院经药学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2012年我院未进行药学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配伍禁忌合理性和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以及配伍禁忌的合理性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干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药学干预可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 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管理,合理化,药学干预

参考文献

[1] 周爱梅.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药学干预探讨[J].医学信息, 2013, 25 (8) :266.

[2] 肖桂秀.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8) :601-602.

[3] 肖桂秀.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9) :37.

不合理用药干预的分析 篇8

【关键词】行政干预;药师素质;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特别是基层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尤为突出。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受到经销商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合理用药、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合理用药现象急需整治。

我院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级别太高,多选用三代头孢甚至是四代头孢来作为预防性应用;2.预防用药全部在手术后给予;3.用药时间过长,不能做到及时停药,基本在患者出院时方停止使用抗菌药物。4.内科非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非常高,在80%以上,5.不做药敏试验或虽做但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6.不必要的联合用药;7.随意更换抗菌药物;8.β内酰胺类药物一日剂量一次给药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的问题?: 2.不根据中药的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中药注射剂;2.存在重复用药现象;3.超剂量使用(超过说明书用量);4.不根据说明书选择溶媒等。

大量使用辅助治疗药物:我院大量使用的辅助治疗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小牛血提取物注射液等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合理用药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受经济利益驱使、医师药品知识的了解不足、行政干预不力、药师主动性不够是主要原因。当然药师地位得不到认可,临床知识不足也是医院不认可药师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大量学习临床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力争给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广泛、更新的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将直接参与患者的合理用药治疗,改变过去仅仅在药房里调配药物的职业形象。临床药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临床药师的工作也将使患者和医生感受到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提高药学在医院的地位。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加大不合理用药的处罚力度。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严格控制药品使用范围和剂量。

4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預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卫生部相继颁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加强医院药事工作和临床用药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特别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是建国以来医院药学最重要的药事管理文件,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剂科工作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提出了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与定位,明确了医院药学应走向临床,建立临床药师制,面向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在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面发挥药学专业作用。对医院药学的正确发展、药师作用的发挥和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品很有指导作用,受到药学人员的欢迎,也反映出医院药事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建立医师、药师、护师、病人互补的临床用药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和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我们药师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吴方建.合理用药现象与干预 中国药师 2009.3 314-316

上一篇:小学让语言变生动下一篇:虚无的狂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