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

2024-09-29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共2篇)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 篇1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一般产量500 kg/667m2以上,适宜在辽宁、河北、山西榆次、甘肃等地种植.

作 者:冯文平张东娟 李小菲 孔祥林 魏亚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辽宁,锦州,121017刊 名:杂粮作物英文刊名:RAIN FED CROPS年,卷(期):29(2)分类号:S514.032关键词:高粱 锦杂105 选育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 篇2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1天, 芽鞘绿色, 幼苗绿色, 成株株高189.6厘米, 穗长30.4厘米, 中紧穗型, 纺锤形状穗, 籽粒橙红色, 褐壳, 单穗粒重85.9克, 千粒重28.9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0.02%、粗淀粉含量74.75%、单宁含量0.15%、赖氨酸含量0.34%。出米率达到82%, 适口性好, 适宜食用和酿造。籽粒整齐, 较抗丝黑穗病, 无叶部病害, 抗蚜虫, 抗倒伏性强。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566.7公斤;在华北、东北试点两年平均亩产580.6公斤, 比对照辽杂11号增产7.7%, 比对照锦杂93增产19.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生产试验, 全国平均亩产595.6公斤;在华北、东北4个试点平均亩产554.2公斤, 比对照辽杂11号增产11.6%, 4个点全部增产, 幅度为6.4%~16.6%。

开发示范:在锦州、阜新、葫芦岛、朝阳、河北秦皇岛等地区进行多点试验示范, 其中在辽宁省凌海市新庄子种植2亩, 平均亩产556公斤, 比当地主栽品种锦杂93、沈杂五平均增产12.9%和16.3%;在河北省青龙县种植5亩, 平均亩产548公斤, 比当地主栽品种锦杂93、沈杂五平均增产13.5%和15.2%;在辽宁省北票市种植10亩, 平均亩产582公斤, 比当地主栽品种锦杂93、沈杂五平均增产14.2%和16.7%。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20日。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6500株左右。为保高产应增施农肥, 每亩施口肥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 拔节期每亩追尿素20~25公斤。制种技术要点, 该品种杂交制种分两期播种, 先播母本和一期父本, 当母本钻锥时播二期父本, 父、母本行比为1∶6;母本每亩种植密度为6500株, 父本种植密度为6500株。

适宜种植区域:根据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及综合表现, 该品种适宜在辽宁、河北、山西榆次、甘肃平凉地区种植。

锦杂103锦州农科院以不育系232EA为母本、恢复系8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高粱新品种。2005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 (国鉴粱2005011) 。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0天, 芽鞘绿色, 成株株高191.5厘米, 穗长28.7厘米, 中紧穗型, 纺锤形穗, 红壳、红粒, 单穗粒重81.5克, 千粒重32.0克。籽粒淀粉含量78.64%、粗蛋白含量9.7 3%、赖氨酸含量0.26%、单宁含量0.06%。籽粒整齐, 千粒重高, 商品性好, 好销售。较抗丝黑穗病, 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接菌种鉴定, 自然发病率为0, 无叶部病害, 较抗蚜虫, 抗倒性强。

产量表现:在锦州产比试验平均亩产517.5公斤, 比对照锦杂93增产11.4%。参加国家高粱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8公斤, 比对照锦杂93增产7.5%。其中, 在辽宁省农科院、河北唐山市农科所等5个点试验平均亩产525.7公斤, 比对照锦杂93增产9.8%;在山西省农科院等5个试验点, 平均亩产486公斤。参加国家高粱生产试验8个点平均亩产517.7公斤。在锦州农科院、河北迁安等4个点试验平均亩产539.4公斤, 比对照锦杂93增产8.4%。

开发示范:在辽宁锦州、阜新、葫芦岛、朝阳, 河北秦皇岛等地区大面积开发示范种植26万亩, 其中辽宁省种植的8万亩平均亩产530公斤, 比当地主栽品种锦杂93、沈杂5号平均增产10.5%和14.6%;秦皇岛地区种植的4万亩平均亩产526公斤, 比当地主栽品种锦杂93、沈杂5号平均增产9.6%和12.4%。综合表现是产量较高, 稳产性好, 抗病抗倒, 品质优, 粒大整齐、商品性好, 适合市场酿造和食用需求。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20日。根据几年试验开发结果, 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6500~7000株。为保高产应增施农肥, 每亩施口肥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 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杂交制种时父本分两期播种, 先播第一期父本, 当父本钻锥时播第二期父本和母本;父、母本行比1∶6;母本每亩种植密度为7000~7500株, 父本密度为7000株。

上一篇:强我中华担在肩励志抒情作文下一篇:机关事业单位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