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2024-11-08

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共4篇)

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篇1

洛河镇中心小学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您好!近期,您的孩子在校期间每天将免费获得价值3元的营养品,这就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党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状况高度重视和关心,“营养计划”工程:每天给每位学生免费提供价值人民币3.00元的营养品。我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根据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对“营养计划”涉及的每位在校学生每天提供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火腿肠)作为课间营养加餐,当场食用。牛奶和鸡蛋(火腿肠)的供应商是在省市划定的有相应资质和规模的企业名单中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招标确定。

学校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一年在校时间按200天计算,共计600元。不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费用由财政直接划拨,不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学生。

专家提醒:个别学生因体质特殊,饮用牛奶或鸡蛋会有过敏反应。急性的过敏多数与先天体质有关(过敏有直系遗传与隔代遗传),发生时,一般首先会在皮肤上反映出来。最明显的是凹凸不平,红色皮疹,和荨麻疹,有些患者多会出现又吐又泻,腹痛难忍,严重的可能会气喘、头痛、呼吸困难、休克等。另一种情况是出现“乳糖不耐症”,此症状是胀气、腹痛至腹泻、肠胃不适。

如果你的孩子对鸡蛋或牛奶过敏或有“乳糖不耐症”,请在“告家长书”的回执单注明,学校将对你子女的特殊情况另行妥善处理;如无注明,学校将按正常体质学生给予其牛奶和鸡蛋。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体恤民情、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体现,是典型的亲民、爱民、惠民工程。为了把这件好事真正办好,望各位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参与到营养改善计划中来,把党的这一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2012年9月1日

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篇2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义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为我校学生长期食用良好的午餐或课间餐,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概况

我校现有学生144人,教师7人,下辖化岭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1610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644平方米。固定资产89万元

三、建立领导机制

1、为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落实,成立洪冲中心小学营养改善计划领导组:

组 长:陈 杰 副组长:吴信铖

成 员:何振庆、李 勇、李学涛、魏 敏

杜继凤、简祖义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吴信铖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 1 日常工作和监督管理。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相关人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制定洪冲中心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管理制度,具体包括:①领导组制度②财务制度③民主监督制度④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⑤对学生营养教育制度⑥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制度⑦学生健康档案制度⑧食堂分客人员、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四、资金来源

义务教育学生每人每天3元,全年按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处,即每生每年补助600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拨付。

五、供餐模式

我校位于梅山镇城乡结合部,交通比较便利,学生较集中,中餐在校学生不多,经研究采取单位购买供餐服务方式,利用上午课间进行供餐,供餐内容包括牛奶、鸡蛋、水果、面包、豆奶。

六、改善就餐条件,配备服务人员

1、我校无学生食堂,拟于2012年新建学生食堂217平方米。

2、配备服务人员

①采购人员:陈 杰、吴信铖 ②报账人员:李学涛

③发放人员:何振庆、李 勇、李学涛、魏 敏

杜继凤、简祖义、汪光明

七、实施步骤: 1、2011年12月24日-2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方案。2、2011年12月26日—12月29日供应商招投标。3、2011年12月30日—12月31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运行。4、2012年1月1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正式启动。

八、各项落实措施

1、规范管理。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我校要坚持集中采购,与农户签定食品原料供应协议等方式,妥善解决各种问题,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实施,确保各项措施服务到位。

2、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让学生、家长认识参与到营养改善计划之中去,真正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3、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准确、深入宣传这项惠民政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把这项工程变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

4、强化食品安全。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并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校长是安全责任第一人,总务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它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篇3

自查报告

自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按照《红河州教育局关于转发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六个完小,有教职工143人、学生2214人,教学班56个。其中:中心小学1239个学生,小寨小学288个学生,响水河小学195个学生,何家寨小学237个学生,沙坝小学144个学生,新庄小学111个学生。全部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在营养改善计划中,供餐方式有两种,中心小学、小寨小学、响水河小学、何家寨小学、沙坝小学五所完小采用企业供餐方式,新庄小学采用食堂供餐方式。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为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处室主任、完小校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把学

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切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工作,确保按时、按质、足额、准确发放。

(二)、大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

学校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黑板报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和做法。使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三)、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为使学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自2012年2月以来,学校先后制定了《新安所镇中心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学生营养食品检验、发放、留样、储存等相关环节的管理制度及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实行实名制管理,明确管理对象,严格管理,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营养餐的行为和现象,供餐方式及具体供餐人数由校长亲自抓,总务主任具体负责。并及时召开反馈会。

(四)、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安全。

一是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食品材料供应、采购、制作加工、储藏、检验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实现规范操作,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建立食品安全应急

预案。三是严格食品的监督管理:

1、对企业配送提供的食品学校要求供应商必须出具食品的合格检验书,对送到的食品实行现场鉴收,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食品坚决不鉴收并要求企业立即更换,食品实行学生上课期间每天一送,要求配送企业于每天10点前送到学校,各学校组织相关人员把食品发放到学生手中;

2、新庄小学食堂供餐方式为在中餐的时候为学生提供至少一个肉、一个小菜,饭由学生自己购买。食品由学校采购员进行采购,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对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登记,确保采购的食品安全、量足。

3、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对当天提供的食品,学校总务处及时抽取留样食品,做好记录后存放于冰箱中,并按规定保留48小时。四是做好食品的搭配管理工作,对企业配送的食品学校和企业一起商量确定所要配送的食品种类,品种尽量多样,营养尽量均衡,本周内提前公示下一周的食谱,公示的内容包括食品名称、规格、食品的生产商、批次、单价、当天的合计价,实际的结算价格等;对食堂供餐的新庄小学也是提前做好下周的菜谱并向社会、向家长、向学生进行公示。

三、存在的问题:

新安所镇中心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个多月以来,未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但因工作刚刚起步,也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地方,因此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天天都在做的一项工作,教师工作量增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2、食品质量监测方面,验收教师只能从外观上和企业提供的食品检验报告两方面进行监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忧心忡忡。

3、供餐企业受商品出售范围和价格的限制,可以提供给学生的食品相对单一,加之学生口味要求不一,部分学生对食品不喜欢,偶尔有浪费现象发生。

蒙自市新安所镇中心学校

洛河镇中心小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告家长书 篇4

管理制度

一、加强学生实名制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认真建立学生数据信息纸质和电子文档,清点核实好在校学生。

二、加强变动学生管理,做好流动学生的跟踪记录。学生转学、休学必须做好变动学生记录,清点核实好学生在校用餐次数,享受补助情况。

三、加强数据核查。学校定期公示享受免费午餐对象。学校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核查,杜绝班级学生冒领,虚报学生享受免费午餐现象。

四、实行在校学生每学期全面核查一次和抽查一次,抽查面不低于班级数60%。构建校、点、班三级核查网络。校级核查组由后勤主任担任组长,承担核查直接责任,班级核查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承担核查直接责任,教学点核查组由分管教学点校委成员担任组长,承担核查直接责任。

上一篇:应用文写作礼仪文书下一篇:技术笔试的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