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2024-09-27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精选8篇)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篇1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关于更新改造措施与基本建设划分的暂行规定》(计资〔1983〕869号),基本建设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资金、自筹资金、国内外基建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平地起家的新建项目;

第二,为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效益)而增建分厂、主要生产车间、矿井、铁路干支线(包括复线)、码头泊位等改扩建项目;第三,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全厂性迁建的项目;

第四,遭受各种灾害,毁坏严重,需要重建整个企、事业的恢复性项目;

第五,行政、企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职工宿舍等项目。

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包括2亿元),或产权隶属关系为省属,或省参股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一律报省或由省审核后转报国家审批;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下、产权隶属关系为地市县属的基本建设项目,凡建设资金及其它建设、生产条件不能自求平衡的,均需报省或转报国家审批(省里已明确下放审批权限的除外)。需要国家和省审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经过五道审批手续,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招标方案)、初步设计、投资计划和开工报告,这五道手续均需要报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或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核后转报国家计委审批。房屋建筑项目和一些小型的农业项目(不含水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审批手续可适当简化,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道审批手续可合并为一道手续;此外,列入省重点、大中型项目中长期规划或前期工作计划、需要报省审批的基建项目可免予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简化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的通知》(计资〔1984〕1684号),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规定的深度做到一定的准确性,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不得大于10%,否则需对项目重新进行决策。

(一)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等要求,对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议书。

1、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还要说明国内外技术差距和概况以及进口的理由。(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拟在城市规划区建设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还要说明城市规划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初步审核意见。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利用外资项目要说明利用外资的可能性,以及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测算。

(5)项目的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2、报批项目建议书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文件。

请示文件必须对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总体布置方案、总投资及建设资金来源等作出简要的说明。

省属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市计委联合上报项目建议书;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报送项目建议书,省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

(2)项目建议书文本,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可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文件中论述,不需编报项目建议书。

(3)拟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选址意见书。

(4)工业项目必须附内联或外商投资意向书或协议书、环保部门初步意见和土地部门用地预审意见。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部门、地区或企业负责组织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和外部协作条件上是否合理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认为项目可行后,推荐最佳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

1、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1)总论

A、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B、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A、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B、国内、省内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估计。

C、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

产品需要外销的,要进行国外需求情况的预测和进入国际市场前景的分析。D、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扩建、改建项目要说明对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

A、经过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

B、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C、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

A、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

B、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C、厂址比较与选择意见。

(5)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成套设备进口项目要有维修材料、辅料及配件供应的安排。引进技术、设备的,要说明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对有关部门协作配套件供应的要求。

(6)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总体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

(7)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护。劳动安全、卫生防疫、消防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A、主体工程和辅助配套工程所需的投资(利用外资项目或引进技术项目则包括用汇额度)。

B、生产流动资金的估算。

C、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国内外贷款(含经济性投资和企业债券)的偿还方式。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12)除公益性和外商投资项目外,其它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资本金筹措情况作出详细说明,包括出资方、出资方式、资本金来源及数额、资本金认缴进度等有关内容。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要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不仅计算项目本身的微观财务效益,而且要衡量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和分析对社会的影响。计算经济效益需根据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其中对投资回收期必须计算。进行经济效果分析的技术经济参数,由各主管部门和地区根据部门、地区的特点,自行拟定报计划部门备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规定的深度做到一定的准确性,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不得大于10%。初步设计总概算与可研报告批复投资估算出入大于10%以上的,项目必须重新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满足大型专用设备预订货的要求。

2、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文件。

请示文件必须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作简要的阐述,其中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总体布置方案的倾向性意见、项目定址方案、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总投资估算及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项目业主或法人组建方案。

省属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文件;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市计委联合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上报可行性报告,省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2)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3)大中型项目应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4)省级土地主管部门、环境主管部门、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护、资源、劳动安全、卫生防疫、消防等部门的评价意见文件。

(5)有权单位出具的比较明确的资金承诺证明,银行贷款必须附有权银行出具的贷款意向证明文件。

(6)工程招标方案。包括招投标方式(自行招投标或委托招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范围、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相应资金和资金来源已落实文件)。如属自行招标,还需附按《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5号令)的有关规定提供有关材料。

(7)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工业项目必须附内联或合资双方签订的合同、章程。(9)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必须附成果鉴定证书。

(三)初步设计的审批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做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在必要而准确的设计基础资料上,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和投资控制数内,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对设计对象作出的基本技术规定,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它应能满足项目投资控制、招投标、材料设备定货、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等要求。

1、初步设计内容

各类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不尽相同,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设计依据和设计的指导思想;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用量及来源;

(3)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和配置;

(4)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辅助设施和生活区的建设;(5)占地面积和土地使用情况;(6)总体运输;

(7)外部协作配合条件;

(8)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抗震措施;

(9)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0)总概算。

承担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必须与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相一致。按现行规定,工程设计单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级,各行业对本行业设计单位的分级标准和允许承担的设计任务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低等级的设计单位不得越级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每项设计均要作方案比较,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必须有充分的基础资料,基础资料要准确;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和技术条件要正确可靠;设计所采用的设备、材料和所要求的施工条件要切合实际;设计文件的深度要符合建设和生产的要求。

初步设计由发展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审批。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全厂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结构、总概算等不得随意修改、变更。

2、报批初步设计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要求审批初步设计请示文件;

(2)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提供的勘察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3)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4)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四)投资计划安排

项目初步设计或扩初经批准后,可根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上报申请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申请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必备文件:

1、设区市计委或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文件。省属项目和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申请计划文件;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上报申请计划文件。其中省直行政机关购、建房项目必须附有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具的审查意见文件。

2、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许可证文件及红线图。

3、市县政府或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自筹资金计划安排建议。

4、有权承贷银行出具的贷款资金配置证明文件。

5、有权机关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它批复文件复印件。

(五)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

1、审批范围

需省审批开工的项目为:由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立项的省属和地市属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

2、所需材料(附件)

(1)市计委或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2)项目法人设立的批复文件(即工商营业执照或各级政府批准文件)

(3)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批准文件(复印件);(4)项目资本金落实文件及投资用款计划(复印件);(5)规划部门“一书两证”(复印件);

(6)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及能满足连续施工三个月以上施工图;(7)施工招投标合同(复印件);

(8)项目征地、拆迁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即供电、供水、运输、通讯和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项目建设需要的主要设备已订货,并已准备好连续施工三个月的材料用量;

(9)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已通过招标选定。

3、项目审批程序

(1)项目单位按开工要求准备好有关材料,按项目隶属关系向所在设区市计委或省直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开工报告;

(2)所在设区市计委或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将开工报告转报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篇2

一、审计准备阶段

第一, 参与前期论证。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审计机关应当主动出击, 前移审计关口, 在项目立项论证阶段就参与其中, 以明确项目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等, 收集相关资料, 便于在项目建设期间开展跟踪审计时更加有针对性。在有关主管部门下达年度或中长期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后, 各单位进行初步论证、编制项目建议书时, 审计机关就要主动参与, 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 成立审计小组。审计项目确定以后, 审计机关要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审计内容的要求落实审计人员, 成立审计小组, 确定组长, 并进行合理分工。审计组长应当是资历较深、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且多次参与过大型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审计机关负责人;审计组成员应当从本级或下级审计机关以及其他业务部门抽调骨干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 审计部门还可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审计组。

第三, 制定审计方案。跟踪审计是一项贯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 内容复杂多样, 要求各不相同,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在正式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 明确各项审计任务的重点和程序, 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审计实施阶段

第一, 进驻被审计单位。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通知书规定的时间进驻建设单位, 一般应召开由建设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的进点会, 首先由建设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明项目建设的相关情况;其次由审计组长说明审计的目的, 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最后审计组长要回答被审计单位提出的问题, 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在听取建设单位汇报的基础上, 审计组要索取有关的资料, 开展实地调查, 为审计工作的开展作充分的准备。

第二, 分阶段实施审计, 收集证据资料。在简单了解情况后, 审计组应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开始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了解开工前准备的进展情况;参与工程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和招投标过程;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 发表审计组看法和建议;监督工程物资设备的采购过程, 审查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和管理;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 掌握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 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变更工程以及工程签证进行审查, 掌握相关的证据;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程量进行审查核实, 并签署审计意见, 监督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对建设资金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 适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在跟踪审计模式下, 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 即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 (定期或不定期) 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计终结阶段

第一, 出具总体审计报告。在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后, 即可提出最终的审计报告。内容包括:审计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审计的主要内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后续处理建议, 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 并指出各个阶段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建议等。

第二, 归集相关资料。审计工作结束后, 审计机关应当整理相关资料, 建立审计档案。审计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前期参与项目论证的相关记录资料、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期中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书、审计决定、分期报告、总体审计报告以及有关证据资料等。此外, 审计机关还应适时对前期审计工作进行总结, 交流审计工作经验、指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跟踪审计方式方法提出具体措施, 形成研讨材料, 供其他审计人员学习参考。

第三, 开展后续审计。审计报告下达一段时间后, 为了考察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 以及决定和建议本身是否正确、是否合理, 审计机关还应适时进行审计回访, 对前期审计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审计人员可以采用突击检查、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回访方式获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建议的采纳、执行情况, 同时听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建议执行中出现问题的汇报, 及时对不合理的审计决定予以更改或撤销。

四、项目后评价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篇3

[关键词] 程序正义;侦讯程序;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 D9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64-1

一、程序正义之内涵

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程序正义都是法学理论中经久不衰的话题。程序正义的起源可追溯于英国学者边沁对“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界分,在其理论架构中,程序法具有从属性特征,对实体法目标的实现有着工具性的价值,但同时他提出程序法有其独立的功能。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律程序本身的正当性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到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无论立法者如何设计刑诉程序,对“有罪必罚,无罪开释”的公正结果都将是不可企及的空想。日本学者谷口安平曾鲜明地指出,“民众对裁判结果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公众的参与程度,这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便当事人为“被动”,这种视野观照下的程序正义都将为公众所接受。

程序正义理念之流变必然导致观点的分歧,因此而引致两个阵营的分化,一方为程序工具主义,另一方为程序本位主义,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法经济学者认为,法律程序的价值评价应借助“其外”的建构价值,如法律实施过程中经济损害成本的考量,这样的程序依附性观点的形成不利于程序正义独立价值的架构。与此同时,以萨默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程序价值理论”,他们皆认为,法律程序存在的价值是与独立于裁判结果的某些人权追求紧密相关,如公平、正义、人格尊严等,这些价值的实现将保障形成正确的结果,但程序的正当性却不因结果的正确而被证明。尽管双方在法律程序的独立性存在分歧,但程序的公开性、参与性、中立性、及时性、参与性等价值是为大家所认可的标准。

二、程序正义理念对侦讯程序的基本要求

(一)公权力的限制,个人权利的保障

西方将程序正义更多地理解为公权力的限制、被追诉人权利的保障。而在我国,程序正义更多地是和步骤、程序紧密相连,实际上是助长了公权力的力量,而背离了程序正义的本源意义。程序正义的诉求应在公权力之限制,被追诉人权利之追求,司法实务中,侦查活动进程中,案件事实并未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也未完全控制,强烈的“犯罪追诉”理念指导下的侦查机关开始显露出行政机关权力与资源垄断中的优势,这让被追诉者对此防御不够。同时,检察机关亦是承担司法审查与犯罪追诉双重责任,这与“控诉和裁判职能相分离”的基本原则相悖,侦查权的滥用已成沉疴。因此,应打破侦查机关与被追诉者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限制侦查权,保护受讯问人的基本权利。

(二)程序正当性的要求

程序正当性具有自身的基本要求,即具体、易接受并具可操作性。刑事诉讼程序中,实体公正更加关注社会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而程序公正着眼于个人利益上升为权利的通路。程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其评价标准自然在于社会效果,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社会对法律的评价,本身“正义”这一社会学范畴与生俱来便有“社会价值观”的属性。

英美法系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成为了每个公民正常生存、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不得被随意剥夺;大陆法系中,也确定了被追诉人缄默权的严密告知义务,同时确定未予以告知下所得的口供将不被作为证据所采纳。

中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及其若干司法解释、规定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的随意使用,这将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裁判结果的接受程度。尽管“米兰达规则”或许无法得到实现,但讯问前的“履行告知义务,否则为非法取证”、“非常取证被排除”的规则应当为我们所借镜。侦查机关侦查破案能力与执法办法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侦查讯问程序实现的前提。执法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公安队伍执法水平提升、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等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影响刑事诉讼法的切实落实。

(三)程序规则的遵守与实现

程序规则得以遵守的初衷是求得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公民自由的保障。刑事案件一旦立案,犯罪嫌疑人就成为侦查人员讯问随意性的牺牲品,有罪推定的理念将表现出来,刑讯逼供现象出现无可避免。只有侦查讯问人员树立程序规则意识,履行法定义务,程序正义才有机会实现。具体的办案规定更应得到落实与贯彻。讯问前的告知义务履行必不可少,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将会获得的辩护权、申请回避等权利的告知必须落实,否则获得的讯问笔录将无效,侦查人员也应被采取相应的行政制裁。

当然,法律规则本身具有局限性与滞后性的特征,但可肯定的是,符合程序正义理念的法律规则应得到遵守与实现。侦讯领域中的程序正义仰赖于侦查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无罪推定、人权保障观念的确立,这些都将更加有利于法律规则得到遵守和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9,(6).

[2]伍光红.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及其控制——以结构主义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6,(4).

[3]赵旭东.程序正义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法律科学,2003,(6).

[4]张燕燕.论刑事侦查告知程序——“米兰达规则”功能再认识[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简介 篇4

一、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概况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这个先后次序是国内外项目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建设工作所固有的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所以,不管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企业投资项目,不管是国内的项目还是国外的项目,他们都在推行或者是自觉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我国在1951年3月由中财委颁布了《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进行。此后,随着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项目建设程序管理制度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到目前,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的管理制度:

一是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单位需要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开展勘察设计和施工前期准备等工作。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其中:对政府投资项目,主要进行项目立项审查批复、可研审查批复、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批复、项目选址及规划许可、项目用地预审及批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批复等;对企业投资项目,主要进行项目核准(或备案)审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审查、项目选址及规划许可、项目用地预审及批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施工许可或者开工报告批复等。

二是项目建设实施阶段。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前期审核批复内容及要求,依法组织项目建设实施,并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加强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监管,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

三是项目竣工投产阶段。项目单位依法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加强项目运营管理。政府主管部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分类管理

按照现行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规定,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一类是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两类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基本一致,但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有所区别。所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分清项目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

属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包括:1.各级政府使用政府性资金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的项目;2.各级政府使用政府性资金对项目进行投资补助或贴息的项目,并且补助或贴息资金占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项目。

除去政府投资的项目就是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也可申请政府性资金,只不过政府性资金安排方式必须是投资补助或贴息,并且资金额度不在政府投资项目规定范围之内。

三、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一)关于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1.项目立项批复: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并附相关文件资料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立项批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权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做出立项批复。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项目审批部门可以简化项目立项批复程序,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合并审批。

2.项目可研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委托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相关文件资料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可研批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权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做出可研批复。经批准的可研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3.项目初设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项目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并附相关文件资料向各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初设批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权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做出初设批复。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初设审查包括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初步设计审查中的重点就是负责项目概算审查。同时,按照国家《政府投资条例》(征求意见稿),概算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的估算总投资百分之十的,或者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按规定报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批准。

4.项目选址与规划许可手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5.6)等规定,由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5.项目用地批准手续: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项目用地预审手续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同时,建设项目还应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书(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有权机关批准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6.项目环评批复手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川府函【2007】259号)等规定,由各级环保部门受理。

7.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手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川发改【2007】56号)、《四川省基本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意见》(川发改【2007】749号)规定,由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受理。

8.项目施工许可手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四川省建筑管理条例》规定,由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受理。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图

政府投资项目在履行上述基本建设程序时,项目单位应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论证情况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项目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最后向建设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二)关于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管理规定

为加强项目建设实施管理,我国在投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其中:

1.项目法人责任制: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筹资、建设、经营、偿债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由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数都不是经营性项目,特别是社会事业项目,所以多数项目并不需要新组建项目法人,通常都由项目建设单位履行项目法人的相关职责。

2.招标投标制:主要是指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公布的条件,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以招标投标方式确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提供材料、设备的厂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条例》、《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等规定,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向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招投标事项核准申请,按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要求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或委托代理机构组织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其中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有: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上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等服务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5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项目比选的有: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同时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上(含,下同)的;勘察、设计等服务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

3.工程监理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企业实施管理,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

4.合同管理制: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合同。进行合同管理就是指建设单位应与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签订合同,通过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四制”管理主要体现在建设实施阶段,但“四制”管理的落实必须从项目前期工作就着手开展。比如项目法人组建、招投标核准、监理合同签订等工作都需要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完成。

(三)关于项目竣工投产阶段的管理规定

1.工程竣工验收:按照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项目竣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进行,同时应将上述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及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以及规划、环保、消防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证明文件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2.项目后评价管理:为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国家积极推行项目后评价制度。各级发展和改革部门可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部分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或运营一定时间后,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与项目建成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需要,也可以针对项目建设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评价。

四、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关于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1.项目核准: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备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并附相关文件资料向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核准申请。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权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做出项目核准批复。

2.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如果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需要申请政府性资金补助或贴息,那么项目单位应向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包括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申请资金的主要原因、有关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等内容。为简化资金申报程序,如果项目核准部门和政府性资金安排部门为同一个部门,那么项目单位在申请项目核准时,可一并提出项目资金申请。

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也需要履行项目选址与规划许可手续、项目用地批准手续、项目环评批复手续、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手续、项目施工许可手续等,相关要求与政府投资项目一致。

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图

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在履行上述基本建设程序时,项目单位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项目单位向发展改革等项目核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项目单位依据项目核准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最后向建设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投产阶段的管理规定也与政府投资项目基本一致。

基本建设程序 篇5

基本建设程序

一、概述 (一) 基本建设程序简述 1. 基本概念 以生产性项目为例,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的法则。是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建设程序不可违反,必须共同遵守,这是因为它科学地总结了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建设工作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2. 基本特点 建设程序是由基本建设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建设周期很长,物质消耗很大。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短则二、三年,长则十年,建设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建成投产之前只投入不产出,这就要在投资建设之前,必须充分进行建设前期工作,经过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搞好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之后,再慎重决策。 (2) 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一建设进度,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做到综合平衡。 (3)建设地点是固定的,不可能移动的。因此,建设之前必须把基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社会条件等搞清楚。并需要选择几个方案进行论证和比较。 (4)建设过程不能间断,要有连续性。由于建筑项目一般都比较复杂,涉及到土建、工艺、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运输等等。要求整个建设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循序前进。有条不紊,否则就会打乱仗,造成浪费。 (5)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即使是相同规模的同类项目,由于地区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 3. 主要内容 (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2)在勘察、试验、调查研究及详细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文件; (4)根据项目的咨询评估情况,对建设项目进行决策; (5)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组织施工,并根据工程进度,做好生产准备;(7) 项目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建完,经投料试车验收合格后,正式投产,交付使用。 4. 基本步骤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3)设计文件阶段; (4)建设准备阶段; (5)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 (二)项目建议书 1. 场地概述 (1) 说明场地所在的市、县、乡名称,描述周围环境,与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相互关系。 (2)概述场地地形起伏、丘、川、塘等状况(如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大树、文物古迹等)、拆除、搬迁和保留情况。 (4)与总平面有关的因素如地震、湿陷性黄土、地裂缝、岩溶、滑坡及其他地质灾害,植被覆盖、汇水面积、小气候影响、洪水位等的择要概述。 (5)若工程位于城市近郊时,应叙述耕地情况及农田改造措施。 2. 环境保护 (1)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2) 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3)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4)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项目建议书编制 (1) 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 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篇6

一、初步设计审查

凡经规划方案审查批准后的项目,应办理初步设计的专业审查,按以下程序办理:

建设单位把初步设计资料分送消防、环保、卫生防疫、劳动安全、供水、供电、供汽、市政、人防等专业管理部门审查,由建设单位把各专业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汇总后报规划建设局。

二、建筑报建` 凡属建筑物、构筑物新建、扩建、改建、维修装修的,均应办理报建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报建单位填写《报建表》并加盖公章。

(二)报建单位提供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并盖齐专用章。

(三)报建单位按照《建筑报建报送资料一览表》要求报送资料及图纸。

三、市政、管线报建

凡属市政道路、项目室外道路、桥涵、渠箱、管线新建、扩建、改建、续建的,均应办理报建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报建单位填写《报建表》并加盖公章。

(二)提供以下资料:

1、报建图纸一式二份,图纸须盖有设计单位的出图专用章、报建特许人章。

2、属管委会投资的项目需立项批文。

3、规划设计要点。

4、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批义。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涉及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证明资料。

四、临建报建

凡属临时建筑的建设,均应办理报建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填《报建表》并加盖公章。

(二)提交报建图一式二份(含总平面、立面、剖面)。

(三)提交关于使用期限的说明。

(四)提交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五)提交消防批文。

五、建设项目监理单位审批

凡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进行项目工程监理前,须办理报批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填报《基建工程监理单位资格审查表》。

(二)提供项目监理合同(或委托书)。

(三)区外监埋单位应提供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证书(复印件)。

六、申办招标(包括议标)

凡建设单位对属招标发包范围的工程进行招标的,应按规定办理招标申请,经批准,方可进了了相关的招标工作。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填写《建筑安装工程招标申请书》。

(二)提供招标说明书及工作计划。

(三)提供各投标单位的建筑业企业资历证书,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承包许可证、开发区注册登记证、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证书。

七、中标单位审批

凡按规定完成开标会议后,建设单位应上报中标单位,经审批后,确定中标单位。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上报评标过程及走标结果的书面报告。

(二)填报《基建工程中标通知书》。

(三)缴交劳保金(由建设方交)。

(四)缴纳招标管理费。

八、免招标申请

凡建设单位对属招标发包范围内的工程提出免招标的,应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发包。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告,填报《建设工程免招投标申请表》。

(二)拟委托施工单位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许可证、开发区注册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证明书、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证书。

九、施工任务书审批

凡属招标发包范围外,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施工单位的,或经批准免招标的工程,应办理施工任务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提出委托施工任务的报告。

(二)填报《基建工程施工任务审批表》。

(三)缴交劳保全。

十、分包申请

如一个项目工程由一个总包单位承包的,而该总包单位对项目中个别的特殊工种和专业,不具备资质条件而确需分包的工程,应办理有关分包手续。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总包单位提交确需分包工程的申请报告,填报《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审批表》。

(二)分包施工单位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许可证,开发区注册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证明书、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证书。

十一、办理施工许可证

凡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开工前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按以F程序办理:

(一)凭中标通知书或施工任务书和缴纳劳保金凭证,到规划局领取并填写《基建工程项目施工报建表》。

(二)到相关部门办妥质监登记、合同鉴证、开户银行盖章、监理单位盖章〔无监理单位的此项免)。

十二、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后,按以下程序办理竣工验收:

(一)建设单位填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审批表》。

(二)工程竣工档案资料送质监站及规划局档案室审查。

(三)建设单位邀请规划建设局、质监站、消防、环保、卫生防疫、劳动安全、供水、供电、供汽、市政、人防等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参加召开验收会议。

十三、申请提前打桩试行规定

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批通过,如项目有特殊进度要求,业主可在建筑报建同时,申请提前打桩。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填报《提前打桩申请报告》。

(二)提交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及审批意见。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篇7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 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 在文本中以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 是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注”是指通过圈点勾画来标明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批”是对有感悟处进行评点, 写下自己的主观感受。“批注”的过程, 是一个潜心涵泳文字的过程。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圈点批注, 自学字词, 潜心默读涵泳, 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 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 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 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 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教学的核心, 追求“教是为了不教”, 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1.涵泳。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十分提倡涵泳的阅读方式, 他说“学者读书, 须要敛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泳, 切己省察”, 把“涵泳”作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课标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这也与传统的涵泳体悟之法一脉相承。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要彻底杜绝那种无暇顾及文本、讲解不休、议论不停的现象, 在正式教学之前, 让学生沉浸到语言文字之中, 充分自读自悟。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每个年段、每篇课文都规定了明确的阅读任务, 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初读时自学生字词, 了解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把阅读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细节中, 在字词句段篇、标点插图之处去体验、感受;交流时指导精读, 进而深入探究文本, 透彻把握文本的内容和表达, 在交流中不断丰富阅读体验。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涵泳。

2.练习。重视实践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一。从《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 到朱熹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到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等等, 都传递着“多读多写”这一重在练习的朴实的语文学习规律。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把每一篇课文都当作实践的机会, 并加以适当拓展, 融入听、说、读、写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使学生在一次次历练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操作程序

有了理念的支撑, 我们通过反复实践检验, 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年段特征、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目标清晰、操作性强的操作程序。

(一) 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 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 进行圈点勾画。

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 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 能够围绕重点、难点, 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二) 年段要求。

从一年级开始, 就逐步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 逐渐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一年级下学期, 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做简单的符号批注, 使学生能够在自读中画出有所感悟的词句。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 学习用比较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年级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 开始学习做简单的文字批注, 即在有所感处简单写一两个词语或短句, 在交流时说具体说完整。

三至六年级以文字批注为主, 逐步由内容理解到表达方法, 进行理解、质疑、批判和赏析。

(三) 基本操作程序。

为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 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 让学生最终掌握自能读书的基本方法, 确定如下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师生均能做到目标清晰。在备课上,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细化目标, 并保证落实。

第一步:自读自悟, 做好批注。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 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 明确读书任务, 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 学有所获。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 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 互相帮助, 把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3.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 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 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 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间或小组内互批, 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通过查工具书解决。

4.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 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 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 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 加深学生的记忆, 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上环节具体包括巩固拼音、查字典、对比分析生字词等。这些在以往教学中轻描淡写的环节现在已成为各个年段教师备课时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梳理出生字、多音字、四字词语, 并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方言来确定难读、难记、难写的字, 思考并选择读、记、写的重点与方法。同时, 课课如此整理, 便于学生进行单元复习。这也是“课文不读流利不进行阅读教学”的保证。

5.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默读思考, 与文本进行对话, 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做好批注。对批什么、如何批、批得怎样, 教师在这些细节处都给予示范指导。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 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 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 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 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练, 又完整通顺, 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 一目了然, 文中自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 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 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互评。

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 并请他们介绍自己在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

以上重在让学生潜心读书, 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 能够自学生字词, 初步感知课文, 以感性的方式写下关于内容、表达等方面的批注, 并能通过互相评价, 来落实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的要求, 互相学习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与经验。自读课文的步骤与方法需要指导学生在长期实践中掌握。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与学生将以上环节进行归纳整理, 以易于理解、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 让学生抄写于课本, 对照操作。如“四步读书法”:标出段落轻声读, 圈画生词反复读, 穿靴戴帽互相读, 批注感悟默默读。

第二步:交流批注, 点拨深化。

1.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加强主导, 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 促进有感情朗读,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 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 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 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 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 没有时间进行有感情朗读, 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四是避免批注交流形成定式, 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 除进行阅读教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 并进行推广运用。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体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批注, 也能使学生采用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批注。我们经过实验后, 高段学生大致掌握了这几种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难以理解以及自己不认同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 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 依照作者的写法, 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 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第三步:二次批注, 积累运用。

1.二次批注, 回归整体, 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自读自悟时相比, 有了质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全文的内容和情感作出批注 (与随文练笔相结合) , 或就本文重点句段要求学生重写批注。低年级一般设计为随堂练说。

2.进行读写积累。要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 如进行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语言积累, 写读书笔记、随文练笔等的读写结合。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拓展运用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一是可在略读课文中加大放手的力度, 通过学生的批注和交流来完成阅读任务。二是可拓展到课外阅读, 将批注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 使学生学会读书, 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阅读阶段。三是可与习作教学的互批互改相结合, 教会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注同学的习作, 以修改补充的方式帮助同学。

这样, 我们的语文课程就构成一个完美的“向心”图形 (如下图) , 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提高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谈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篇8

【关键词】 会计分析目的方法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析的具体步骤和程序,是由分析人员根据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和特定分析对象而具体设计的。通常,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或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分析目的

会计分析通常会借助于会计报表来进行,其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不同的目的。例如,企业短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于作短期投资决策;企业长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则着重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为长期行为提供决策依据;股东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获悉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利能力、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股票价值的高低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检讨其得失,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注册会计师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以独立超然的地位,采用合理的方法与程序,明确指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某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税务机关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査核纳税义务人是否如实申报有关税收等。

正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关心公司财务状况时是有所侧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是什么,信息使用者希望获取的是些什么样的信息,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然后才能决定是进行全面的会计分析,还是进行某一专题的会计分析等。确定了分析的目的和所采取的形式之后,才能详细制定分析计划,包括分析目的、分析要求、组织分工、进度安排、资料依据以及确定分析评价的标准等。

2. 搜集分析资料

企业会计分析所需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财务会计报告等内部核算资料。企业在会计期间编制的、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附注等。内部会计核算资料还包括各项计划、预算、定额资料,日常收集积累的历史资料,以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各种足以说明情况和原因的第一手资料。

2.2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注册会计师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采用必要的查账验证程序,对企业会计报表予以验证后,应提出査账验证报告,对验证后的会计报表表示意见。会计报表分析者、银行、其他贷款机构及投资人等,对于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查账验证报告一般是比较信任的。因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查账验证报告中表示,对验证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理必须发表审计意见。

2.3企业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该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根据的各项会计原理、原则与方法,以及对这些原理、原则与方法的特殊应用。

2.4其他途径取得的有关资料。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进行会计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但为了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搜集其他资料,如市场前景、产销情况、员工构成、技术开发,以及预测、计划、定额和标准等资料。有些资料可以来源于专业性机构,如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行业性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有关企业预算、计划、总结、规划的材料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当年度生产经营与未来展望的评价等,均可作为会计分析的必要补充资料。

2.5调査核实所获得的资料。有些原始资料是粗糙的、零碎的、表象的、感性的,甚至是有错的,所以需要经过核实,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任何分析方法都只能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指明方向,而不能代替调查研究。要确定影响财务活动及其财务成果优劣高低的具体原因,并据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来改进工作,必须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数量分析所得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

3. 选择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服从于分析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往往需要用到回归分析法;对流动性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比率分析法;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因素分析法等。

会计分析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运用时应当注意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对收入增长额、增长率分析可运用对比分析法,收人增长速度分析可运用趋势分析法,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人的比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账龄及其比重分析可运用结构分析法,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可运用比率分析法,收人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可运用平衡分析法等等。

4. 进行分析计算

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采用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指标计算,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指标,层层分解和辨析。比如,在进行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时,要找出指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在进行未来趋势预测时,就要在指标计算的基础上,剔除其中隐含的非正常因素,从而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

5. 撰写分析报告

会计分析报告是会计分析工作的总结,也是会计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会计分析对象、分析目的、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及提出的改进建议以书面形式表示出来。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利用会计分析报告接受信息,例如上市公司每隔半年要在报纸上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会计分析报告首先要求数据确凿。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必须经过专业性中介机构审查验证,出具书面意见,保证其审查验证文件的内容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的全体发起人或者董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其次观点鲜明。是就是,非就非,避免模棱两可的结论。再者要求语言朴素。应当尽可能让缺乏专业知识的使用者读懂专业性很强的分析报告,这是分析者应当努力做到的事。为此,分析报告应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用简洁的数据说明问题,作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分析报告具有可读性,只有这样,分析的观点与结论才能对决策更有用。

在会计分析报告中,还应当对分析时期、分析过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依据作出交代,对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作出概括,同时还应当对分析资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作出说明,如有必要,还可以提示分析报告内含的风险。当然,对于不同利益关系人、不同的分析目的、不同的数据范围,会计分析的内容可以有所区别,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并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序,也不存在惟一的通用分析标准或模式,有些分析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上一篇:步步惊心配乐下一篇:2024年三下乡主题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