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共8篇)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篇1
我给总理献一策 浅谈未来十年国内房价趋势
? 关键字: 摘要
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应清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住房责任,令各群体对如何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有稳定的预期,此时房价水平将由市场决定
现象:近年房价上涨较快
房价水平的高低是相对城镇居民收入而言的,由于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04年以来各年(除2008年外)房价的上涨均超过除高收入群体以外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多数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持续下降。我们以中位数收入和中位数房价计量的全国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由2003年的120持续下降为2009年的83。
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5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保障性住房工地时强调 “三个坚定不移”,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使他们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
“新国八条”出台将近百日,多数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疯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限购令等非市场手段的严格执行,因此也压抑了大量需求。之所以采取如此严厉的手段,是希望在用行政手段迅速稳住市场的同时,相关的制度改革能及时跟上,如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改革财税体制等,从而在根本上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五一”期间,北京新开期房项目成交均价由24945元/平方米下调至22512元/平方米,下降10%,终于实现“稳中有降”。与此同时,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3日发布数据也称,上海、天津、深圳4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均没有超过1%,实现了“稳定”。(《21世纪经济报道》5月4日)
而调控之中房价到底降了多少?
“擦边球”策略导致房价在抛弃民生、拥抱GDP的道路上飞速狂奔。据报道,由于房价的高涨,四环至五环之间165万元/套的住房在北京基本上已经找不到。而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刚刚发布的3月份“百城价格指数”,百城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依旧保持上涨,涨幅为0.59%。而全国十大城市中,除上海之外,同比涨幅均超过10%。房价越调越高,叫民生情何以堪?
【CRIC读报】
1、社科院:中国年内房价或将下行;
2、上市房企存货近万亿 退房率高涨或迫新盘集中上市 ;
3、沪渝房产税征收额不足百万 3个月税款不及1套房;
4、房地产信托一季度吸金700亿 ;
5、调控一年房价仍高 37%平均毛利被指偏高 ;
6、重庆政府部门开 假房产证明致两百人被骗上亿元。
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
一、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最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房价上涨是客观规律。但是,近年我国房价出现过快上涨,除房改形成的高住房自有化率间接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外,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
(1)土地供应端的绝对垄断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体制性原因。在土地财政巨额“快钱”的吸引下,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唯一供给方的地方政府普遍采取“饥渴型供地”,加剧房价上涨预期,呈现地价房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房改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只能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住房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供不应求形势下,房价水平只能由高收入者来决定,不断加剧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了房价水平。
(2)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超常上涨。住房作为一种实物资产,受货币政策环境影响显著。2005年以来持续的流动性过剩、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快速增发的货币量,不断推高通胀预期,也带动了大量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投资性购房。
二、土地制度。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导致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更是少之又少,换句话说,就是供 给严重不足,源头缺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坚守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又不能释放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还要满足高速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的需要,这个矛盾有多大,可想而知。据统计,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84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0.4%,而农村宅基地面积约为16.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75%,房地产用地仅占全国建设用地的4.5%,可见城乡土地量级差别之大和商品房土地供应的稀缺。一言以蔽之:人多地少。
三、持续上涨的房价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性推动,由于行政管制、区域垄断与缺乏创新,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由于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及金融支持不足,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发育缓慢,低端产业间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由于缺乏高端产业的拉动,缺乏创新产业的吸引,大量的投资通过各种渠道持续涌入房地产行业,寻求避险和盈利,拉动了地价房价的上涨。一言以蔽之:钱多业少。
四、来自需求方面的原因,是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首先来看自住方面的需求。中国目前城市化率约为46%,正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经商人口、务工人口、农村家庭人口、毕业学生向城市加速集中导致的人口红利,以及由于中国特有的人口结构(因计划生育政策)在现阶段以家庭为单位的加速裂变,都导致了首次住房需求、更新型(或称“改善型”)住房需求加速释放,都导致了对城市住宅持续的巨大需求。很多进城人口原有农村户籍及宅基地依然保留,一方面巨量供给资源不能释放,另一方面需求在不断增加(弹性),不断恶化了中国房地产的供需矛盾,像城市近郊大量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是这一矛盾的市场化反应。
还有其他种种原因都促使房价不停地上涨 未来我国房价趋势:
学者们对未来房价的走势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未来房价有上升趋势,其认为:
影响房价走势的长期因素是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结构。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住房需求旺盛,住房建设增长较快,房价呈现持续上涨,且上涨速度较快。在经济水平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时期,住房改善性需求旺盛,住房建设增长较快,房价通常持续上涨。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未来10年,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则逐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受人口结构的影响,住房需求并存养老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总体看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我们认为,未来10年,只要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或过度从紧的调控政策,房价总体将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房价的调控目标应是保持房价的上涨与物价上涨和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避免房价短期上涨过快,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房价必降:
尽管出现了行政手段限制高价房预售许可证等系列“削峰填谷”的做法。毫无疑问,此做法当属异常,然为何没有出现“稳中有升”,或者“暴涨”呢?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大都知道暴涨的时代行将结束;因为逐 利的经济本能使然;因为一些开发商已经难以继续“硬扛”下去了;因为某些利益集团目前还有“对抗”民众和国家的“实力”;因为各种力量的“博弈”往往如此;因为开发商等既得等利益者深知“中国房价下降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的”;因为“回光返照”系自然规律。房价下降的首要因素是:中国亿万民众日益醒悟,即其消费理念、住房需求心理和购买行为日趋理性。其次一个因素是,在“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的新政指引下,某些地方政府日益意识到“政治安全”问题,开始转变行政理念,且在尽可能地“弱化”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和迷恋性。尽管就目前而言,还不是十分明显,然这种“弱化”是大势所趋,是谁也无法逆转的。
再者,房价降低是价值规律使然。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中国房价多年来基本朝着同一个方向,一路攀升到“高高在上”之位。如今已经让中国亿万普通民众难以承受,且中国政府等有关方面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出台各种旨在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即房价围绕价值朝另外一个方向波动——降价的因子已经形成。
换言之,房价降低是价值规律使然。即温家宝总理所言“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是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且正在逐步于全中国范围内变成现实。同时,“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转变为“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得楼市调控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希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能认真领会总理讲话精神,丢掉幻想,降房价吧。还有学者持观望态度,其认为:
土地财政等结构性的根源,本轮房地产价格急速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货币的超发引起的流动性泛滥,这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一揽子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后遗症。近期来势汹涌的通货膨胀,说到底也是它造成的,楼市不过是走在前面了一步而已。
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的拐点来临,一定是与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有直接的关系,国家针对楼市的直接调控政策,只能起到辅助和催化作用。这就是市场规律。我给总理献一策:
一、制定科学有效的住房政策体系是应对高房价的有效途径
通胀背景下,针对房价较快上涨和房屋成交量大幅攀升等问题,政府及时出台短期政策抑制过热是正确的选择,但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最终要建立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上。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表面上看是高房价问题,实际上是结构问题,科学有效的住房政策体系可以保证每个居民都有公平获得住房的机会,是应对高房价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个有效的住宅供应体系应该包括市场内各种档次的住宅供应、准市场供应(有各种购房帮助的住宅供应)和市场外供应(廉租住房),使得不同收入群体都能找到有效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途径。在清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住房责任之后,各群体对如何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均有稳定的预期,房价水平将由市场决定,并伴随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征。此时 7 的房价调控主要是防止过度投机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
未来较长时期,我国仍然处于住房需求旺盛阶段,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应该是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包括新建住房、二手住房和租赁住房,因此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的手段包括:可以制定住房发展规划用以指导住房建设,通过降低房屋租赁市场税费、调整房地产交易税收制度,从而促进二手住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等等。
二、关注民生,浅化政绩
楼市调控的关键点是保民生,价格调控也是如此。但不少地方政府不是考虑如何执行中央政策,调控房价为民众谋利,而是变相消解调控力度,明里暗里搞“对策”。在通胀压力加大、生活成本猛增的状况下,离政绩越来越近的房价,离民生却渐行渐远。所以控制房价上涨首先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态度。房价调控效果,民众完全可以从实际感受来得到验证,而不必听取官方的澎湃宣言。“看疗效不看广告”才是地方政府应该秉持的调控理念。地方政府必须借调整期的机会苦练内力,探索出一条真正遵循市场内在规律的道路来,还中国楼市以科学的理性。
三、要根据中国的国情(一定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
熟悉和了解房地产业的各个环节,抓住实质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在宏观调控的政策中再配合一些技巧性的措施,不论什么问题总是有解决办法的。政府的职责是规范商品房市场,而不是限制商品房市场,是制定对仼何人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用行政手段限制商品房市场经济的行为,如果过多的用行政手段干预商品房市场经济,很有可能就造成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四、与人均收入、物价、医疗、就业、学习等指标与公众福利相协调
在房价变动的同时,改善公共福利,使之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不要将两者脱离。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李俊 丢掉幻想 降房价吧罗竖一:中国房价下降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的 来源:新华网 作者:罗竖一
刘琳:关于房价问题的若干看法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篇2
1 中毒性疾病
二噁英中毒会使蛋鸡停止产蛋、掉毛、烦躁、不安。一些治疗性药物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有引起羽毛脱落的可能性。
2 外寄生虫
鸡虱和螨是笼养蛋鸡在秋冬季常出现的外寄生虫疾病。鸡受到虱体严重侵袭而发生奇痒和不安, 患鸡因啄痒而啄断自体羽毛或啄伤皮肉, 同时羽毛脱落以致产蛋量下降。鸡膝蜡病虫体沿羽轴穿入皮肤, 致局部皮肤发炎、潮红、发痒, 羽毛变脆, 脱落, 由于寄生部位奇痒, 鸡常啄咬患部羽毛, 严重时, 羽毛几乎全部脱光, 故称为“脱毛病”, 一般常见于背、臀、腹及翅等皮肤。
3 啄羽癖
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脱落的羽毛, 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 发展为啄肉癖, 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
4 营养吸收障碍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篇3
1.学生兴趣不浓:真正的书法兴趣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实践,并对书法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后,才会逐渐产生。书法学习最初往往要从最简单的基本笔画开始临习,这样的临习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学生们往往提起笔,写几遍横就开始厌烦了,甚至有的孩子就开始乱写了。
2.积习难改:有很多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执笔姿势、认真程度等方面都无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写字的特性,并且还有些学生未受到规范的写字教育,正处于不良的写字习惯中。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旦不良的习惯形成,就很难改正。
3.不够认真,缺乏恒心:学书法如同学做人,要求诚恳、严谨、认真,对任何一个细小的笔画或动作,都要认真处理。然而,有些学生练习时喜欢讲话,精神不集中,姿势不规范,有些人不愿意吃苦下功夫,随意临写,甚至有些学生连字帖都没拿出来就乱图乱画了。这样的学习效果当然不好。
4.缺乏观察 :小学生在临习过程中常临写前不读帖,临写时不认真看贴,有的看一笔写一笔,写得生硬,有的甚至纯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什么字,至于笔画、结构如何,他都视而不见。这种学习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丧失对书法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一、基于学生在学习书法时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下策略
1.激发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书法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是学生学好书法的前提。
(1)课堂激趣,在书法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书法发展史、书法的动态及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2)环境熏陶,在书法教学环境中布置复印放大的所学碑帖,创设浓厚书法古典氛围。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或练习展示出来,增添学生的自信与自豪感。(3)融洽关系,与学生交朋友,不居高临下,共同进步。(4)举办展览, 给学生布置诸如临摹展、创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览,并给学书成绩优秀者及时的表扬。(5)组织活动,组织学生经常参赛,因为赛前学生的训练兴趣特别浓厚。
2.培养自学能力: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学习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习书法更是如此,所以,在书法教学中不应该求快、多,而要力争少而精。只有让学生养成每天临帖的习惯,持之以恒地学习,日后才能学有所成。同时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摆脱急功近利的心理。因为这些不良习惯都是学生习书过程中的拦路虎。
3.培养审美能力:书法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形式的变化中。书法无论在点画上,还是结构上,章法上都是变化着的。如果失去了变化,千篇一律,就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美感。
4.重视读帖:教师必须明确要求学生在动笔临习之前,一定要先对所临的字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忆后再临写,写完后将自己所写的字与碑帖中的范字进行细致的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再临第二遍改正。读帖应从以下几点出发:(1)找出帖中字的主要共同特点;(2)观察并说出字形结构的主要规律;(3)找出帖中字的相同笔画之区别所在;(4)对每一笔画的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做仔细观察;(5)对笔画的行笔快慢进行分析概括等。通过这样的读帖,有利于学生养成由整体到局部、由轮廓到细节、由现象到本质的全面有序观察习惯。
5.重视笔法:用笔是书法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学生在学书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环。赵孟頫曾云:“结构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变。”用笔重要性可窥一斑。用笔即各种笔画的书写要领,要充分给学生讲透讲细,细到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动作,如何停顿,用力如何变化,如何注意快慢,笔锋如何使转,学生只有将这些充分掌握,才能领会笔法精神,写出形神兼备的笔画。
6.讲练结合:书法教学,应坚持讲练结合的原则,讲和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讲不练那只是纸上谈兵,因为书法训练是一门技能训练,一些问题只有在学生实际书写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同样,只练不讲也不行,因为学生临习时并不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而是盲目的、随意的临习,这样不会很快掌握其技法,反而走弯路。因此,本人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应讲练兼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学用结合。正确处理学和用的关系也是书法教学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如果学而不用或不会用,就不能促进学习效果。通过运用可以使学生了解临习的不足和问题,促使学生临帖时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但一些学生练字时写的是一个样,而在实际写作业时又是一个样,学用没有统一,这样一来,练字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字的面貌,学的也不会扎实。在教学中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学用结合,学一个会一个,才能逐渐改变原来的书写坏习惯,才能使学生的整体书法水平有所提高。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篇4
——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关系
摘要: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从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含义入手来阐明了两者的联系。并从民生问题中的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医疗保障制度问题具体阐明和表述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 民生问题 关系 最有效措施
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从广义上来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来自共产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告诉了我们这个事实。
尽管在世界各国的政策文献和有关论著中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说法不尽相同,并且各国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认识来描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但就其所包含的主要共同点而言,对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做出如下表述: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它涵盖三层含义: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要;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显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即对处于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民生问题,具体的来说分为三个层次。即化解生存危机为目的的社会救助、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险、以及生活更加美好为目的的社会福利。
以就业问题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和谐之基,促进就业和实现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各国政府必须特别关注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给总量不减,岗位缺口较大;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消化,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新的就业矛盾逐步凸显,高校毕业生和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以及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要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发展经济、改善结构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解决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将城镇失业率和平均失业周期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平等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
以收入分配问题而言,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在0.4%,但是现在已经突破这个警戒线了,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而劳动分配在居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就更低。城乡之间,不同所有者之间,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在工资和劳动收入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8年5—9月在全国的抽样调查显示,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排在第三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政府公共财产承担兜底的功能,实现国民财富在各类不同群体以及代级之间的转移,从而缩小初次分配的收入差距。我国当前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之间、国有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我国当前正处于各种利益矛盾多发的时期,收入差距过大,造成一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从而引发心理失衡,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是医疗保险的主要目的,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对保障公民基本医疗、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全民享有医疗保险探索经验。但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和医疗费用高、药品居高不下。并且农民在报销的时候遇到了还能多麻烦,而且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困扰着大家,让人们大病医不起,小病不敢医。对此,我国政府还需继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造福百姓。
此外,关于民生的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房价物价问题等还需要我们社会去关注和解决。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政府与百姓的最本质的关系,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任务非常繁重。如果在民生问题上处理不当,任何政府都有可能丧失合法性,政府要站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来设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最坚强的堡垒和后盾,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政府要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解决民生问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2007/11/09安世银《从战略高度看待保障和改善民生》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刘铁明 《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关系》
毛概论文提纲 篇5
以桂林市七星区的建设为例
一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①充分运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立足中国现实,不断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① 健全完善制度政策体系
② 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
③ 完善严密基金管理监督体系
④ 全面构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和宣传
三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桂林市七星区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更深入了解和谐社会保障体系对人民基本生活的影响。 ① 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③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指导
思想
④ 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
毛概论文 篇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联系方式: ××× 指导教师: ××× 日 期: 2014 年 12 月 16 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A方案
一、选题要求(参考选题):
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2、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的探索始末
4、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5、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6、改革开放与我家乡的变化
7、试析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8、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9、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吗?——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认识
10、关于科学发展观方面(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等)
11、关于改革开放方面(全面改革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安全)
12、经济发展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途径等,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意义、促进自主创新的途径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13、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与途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的途径)
14、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途径等)
15、和谐社会方面(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等)
16、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思考
1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18、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台湾局势与祖国完全统一之分析)
19、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面(国家利益原则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中美关系与利益分析)
20、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
2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请据此提出解决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新思路和切合实际的设想。
22、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考
二、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一)有一定研究价值,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二)课程论文使用统一的封皮、封底(电子版打包),A4纸双面打印装订。
(三)字体与字号: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参考文献用五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
(四)论文内容组成:论文标题(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1、标题:简短、新颖,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不超过20字为宜;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摘要应客观地反应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一般不超过200字;
3、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4、参考文献: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观点,要注明参考文献,可采用尾注和脚注两种方式。
(五)内容参照选题,须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紧密关联。
(六)禁绝从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剪裁拼凑成文,一经发现以不合格处理
(七)上交方式和时间:
1、以班为单位,学委统一收齐上交任课老师,包括纸质稿和电子文档;
2、上交截止日期:本学期第十七、十八周(具体时间由任课老师视情况而定),逾期未交者不予受理。
命题老师: 教研室主任: 教学部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中国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策略几个方面展开认识和思考。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现实状况;目标;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出现并不断丰富内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忽视工农城乡关系,将会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和所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一样,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现今我国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来自非农产业,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必须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势在必行。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不能保证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重视和保护,不能让他们参与整个现代化进程,共享到社会建设的成果,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发展是不全面的,畸形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农村地区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伟人邓小平曾经说过,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而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在为数不多的城市发展起来后舍弃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违背。所以我们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民阶层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文明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解放初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学习苏联的做法,农业生产走集体化道路。这种“新农村”模式由于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和农业生产发展规律,结果事与愿违,反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推行包产到户,实现耕者有其田,实行承包经营,分散劳动,自主发展。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符合广大农民意愿,使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况。但是由于制约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未消除,使“三农”的困境严重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1]
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到今天,党和国务院不断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农村建设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一定发展,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田补助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刺激农民的劳动生产致富积极性,三下乡等活动更是带动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素质发展,引领农村走向科学。
而在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时,我们不能绝不能沾沾自喜,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发展还存在很多激烈而深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农村在经济、政治、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的建设是 [1]陈武元.新农村有三个不同内涵.[EB/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xinnongcun/20110323/3734521.shtml.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总的来看,农村土地空心化和人口过疏化现象不断加剧,耕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空心化是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人口大规模外流而产生的农村聚 落“外扩内空”现象。[2]农村土地空心化太过严重,导致经济建设过程中耕地资源严重浪费,农村基础设施和住房区改动成本和压力加大,或许还将引发公共安全、疾病传播等社会问题。
其次是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决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引导。农村组织建设存在诸多问题:①农村组织内部存在定位不明确,职能划分不清等问题,各类组织之间功能交叉、地域重叠、类型繁杂,造成农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②农村组织的权力范围受到严重制约,许多民间组织受制于农村的行政边界,无法有效组织大规模生产、建立大型农产品流通贸易市场;③农村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情况不容乐观。[3]加上长期管理体制的弊端使农民游离于农村发展建设之外,无法参与决策,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性不强,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农民没有成为这场建设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
然后在法治和文化教育发展方面,农村还未从封建愚昧中完全走出来,陈旧而腐朽的思想将阻碍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频繁发生的农村虐童,抢劫报复等事件暴露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重大缺失,一大批留守儿童和老人置身在一个危险的处境中。对于社会文化主义建设,我们要深省的是,如果广大农民阶层的思想道德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加上某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紧张,矛盾激烈而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伤害他们触犯道德和法律界限,我们的文化建设谈什么进步呢?当农村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水平,我们的上层建筑必定要达到高水平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策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概括起来是20个字。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这些概括性的词语包含的未来建设目标是涵盖各个方面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关键目标:
一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2]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1193-1202.[3]朱国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江海学刊, 2005(6): 81-86.繁荣农村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最关键目标。只有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生活宽裕,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宽裕、安居乐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千方百计地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确保农民生活逐步富裕,让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既要挖掘农业、农村内部潜力,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寻找出路;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吹糠见米”显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4]
三是素质提高,乡风文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创建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生态改善,村容整洁。生态改善、村容整洁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人居社区环境和乡村生态环境,进而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福利。
五是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制度建设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到位的综合体现。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5]
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任重而道远,所以各方必须坚定方向并长期为之而努力。新农村建设首先应立足长远和当前现实,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根据长远的科学计划分阶段逐步推进,最终实现总体目标。要针对实际抓重点,面对各种问题的出现,最直接影响最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首要解决,要让农民们切实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激发进一步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持续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主体是农民, 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无论什么建设内容, 都要充分 [4]陈冉,朱喜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36-6937.[5]曾玉林.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J].云梦学刊,2008,03:77-80.听取农民的意见, 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办事, 发动广大群众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6]在广大农民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后,政府及社会各界要及时为农村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高效可行的实践途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相信当新农村建设真正变成一项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良性发展的群众活动时,我们的农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又是一番美好的新天地,同时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断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6]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4-9.学生姓名 ×××
报告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中国经济法外部性问题概论 篇7
一、中国经济法的特征与经济法的外部性
通过对经济法特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有利于我们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深刻把握经济法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 经济法具有经济性。
因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发生在直接的物质再生产领域, 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性。这种经济性的重要表现, “是经济法往往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 “经济法对经济生活准则的表述”, 通常是“由立法机关和其他有权机关直接将经济制度、经济技术性规范通过为法,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如在经济制度方面, 国家通过制定颁布《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规定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 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 确定各自的财政支出范围, 同时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预算收入。该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必然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的发展规划与经济运行, 对中央和各地方而言, 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额外收益和成本, 从而在中央和各地方,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此外, 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层面, 各种具体税种的实施条例、外商投资领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关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等;以及, 在维护公平竞争和经济有序流转方面,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规范土地使用与流转的法律法规等, 都会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各行业和产业之间, 以及在各行业和产业内部, 产生相应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亦即外部性, 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发展。
第二, 经济法具有政策性。
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 其要义就在于“对万变之经济生活及时应对, 以求兴利弊害, 促使经济尽速平稳发展, 并提高国家及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 ”因此, “经济的法律调整往往以政策先行, 并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 ”而由于政策本身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经济体制也非一成不变, 经济法受其影响, 时常处于变动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但是, 由于政策本身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影响往往比较直接, 相应的政策性效应也会更加快速的在经济活动中突显, 尤其是由于政策本身往往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鲜明, 其制定与实施都会对特定的群体、阶层、行业等等, 产生较为明显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亦即外部性, 从而改变这些群体、阶层、行业等相互之间及其内部原有的 (经济) 利益格局, 并对它们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也因此, 被赋予了法的效力的这些政策, 亦即经济法规范, 就不可避免的具有更加明显———因为具有了法的特殊强制性效力———的外部性特征。例如在金融法领域, 随着去年以来, 针对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房价普遍上涨、CPI不断升高等现象的国家经济过热问题, 央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 力求通过货币政策来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为不断升温的中国经济降温, 并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在此过程中, 这些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等, 首先是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颁布实施的, 因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暂时性”政策,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是, 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的实施, 已经或者正在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和产业, 如养殖业、生活消费品生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城市居民、消费者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或者是正的效应或者是负的效应, 必将会影响到当前与未来不同群体的经济行为和选择, 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后, 经济法具有行政主导性。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从事经济活动, 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 调整的是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 从而与政府的管理和参与有着密切关系。”经济法上的国家干预, 源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和市场的缺陷紧密相关。就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而言, 政府干预也不过是市场的一种替代, 换句话说, 在某些情况下, 国家干预比市场本身更有效率。而这种“更有效率”意味着, 国家的行政干预对相关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快速和深远。然而, 无论是适度的干预还是过度的干预, 政府干预、参与经济活动总会给不同的市场主体、行业和产业以及其他特定的群体、阶层, 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额外影响, 亦即会产生外部性。而对这种外部性的不同安排, 就会相应的影响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事实上, 经济法作用的发挥, 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通过对这种就不同主体而言各不相同的外部效应的分担与配置而得以实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价格法》, 该法授权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在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 或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 可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制、提高、调整等干预措施。价格法的这些规定, 对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 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价格异常的情况下, 该法的实施能够给不同的利益群体施加不同的影响, 为不同利益群体的经济行为选择增添不同的额外成本或收益。这种或正或负的额外性利益变动, 必然会对相关群体产生规制性作用, 从而最终起到维护经济秩序, 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总之, 经济法由于其有效调整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具有鲜明的经济性、政策性和行政主导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整、管理和规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特征也从一个角度全面反映了经济法的形貌和运行机理。深入的分析这些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的关系, 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事实上, 也正是由于经济法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背后所蕴涵的利益分化与整合、利益格局的调整, 会给相应的利益主体带来这样那样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从而造就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存在。
二、中国经济法的本位与经济法的外部性
所谓法的本位, 就是指“法律运作所围绕的主体和中心。具体而言:第一, 法的本位是法的立法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第二, 法的本位是法律的实施、运作所依据的基本尺度和价值取向;第三, 法的本位是相应法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尺度。从其核心内容来看, 所谓法的本位, 是指法所维护、保障的利益取向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经济法学界, 认为中国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已经成为学者的一种基本共识。而经济法之所以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 根本上是由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存在使命所决定的。一方面, 就现代经济法的起源来看, 最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 其基本内容是反私人垄断, 解决因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私人利益保护绝对的传统私法观念的一种纠正;另一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就是为了弥补理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漠视与损害, 亦即最大限度的减少个体经济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所造成的负外部效应。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篇8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5-02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1]李晓娣.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刘芭.多媒体与外国文学双语教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3).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推荐阅读:
毛概论文210-01
“毛概论”课程分数分配09-15
毛概论文(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08-22
毛概论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08-30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09-06
西方文论06-29
古代文论10-10
古代文论教学06-19
考研文论范文07-24
浅析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毛概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