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等腰三角形说课

2024-09-27

浙教版等腰三角形说课(精选6篇)

浙教版等腰三角形说课 篇1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2

等腰三角形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通过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3.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推理说明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字母,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在△ABC中,如果有两边AB=AC,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象?

1.指出△ABC的腰、顶角、底角。

相等的两边AB、AC都叫做腰,另外一边BC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BAC,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ABC,∠ACB叫做底角。

2.实验。

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画出它的顶角平分线AD所在的直线,把纸片对折,如图,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结论。

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3.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AP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E关于AP对称吗?D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A

B

C

D

E

P

本题较难,可先由师生共同分析,(1)将等腰三角形ABC沿顶角平分线折叠时,线段AD与AE能重合吗?为什么?边AB与AC呢?

(2)AD与AE重合,AB与AC重合,说明点D与点E,点B与点C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由此可推出AP与DE,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那么DE与BC呢?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浙教版等腰三角形说课 篇2

浙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内容和选材丰富多彩, 其主要的呈现形式有两种, 即显性的专题呈现形式 (如“阅读材料”、“课题学习”、“探究活动”、“设计题”、“节前语”等) 和隐性的呈现形式 (如练习、习题、例题中蕴涵的背景材料等) .本文将从数学史料的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游戏的设计与参与等五方面对教材编写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一、以数学史料的介绍为基本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是历史发展的文化.数学发展的历史教导我们, 一门数学的发展是汇集不同方面的成果点滴积累而成的, 常常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 才能迈出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几步.一些数学分支并非已锤炼成无缝的天衣, 就是那些已经取得的成就, 也常常只是一个开始, 许多缺陷有待填补, 或者真正重要的扩展还有待创造.[2]因此, 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 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探索精神, 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 都有重要意义.

仔细研读了六册教材之后, 可以说教材中非常重视以数学史料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一方面, 教材中的数学史料知识形式多样, 以“阅读材料”、“课题学习”、“节前语”、“章前语”、“设计题”、“练习题”等多种栏目出现, 着重介绍了我国的数学成就与划时代的数学发展.例如, 在“阅读材料”栏目中安排了中国数学史系列文章:“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九章算术’中的方程”、“杨辉三角和两数和的乘方”、“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一元二次方程的发展小记”等, 详尽介绍了我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中的重大贡献, 还穿插了历史名题:如《九章算术》中“勾股”章第20题, 《海岛算经》中的第一个测量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 “葭生池中”问题等,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 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史料内容较为丰富, 涉及中、法、英、德、荷兰、瑞典、匈牙利、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等11个国家;提及或详尽介绍的中外数学名家和科学家有35位, 其中国外的有27位;提及的数学名著有11本, 其中中国古代算术书有8本, 几乎涵盖了我国在历史上所有的突出成就.教材这样的安排, 既传承了我国丰厚的文化, 也体现了多元数学文化的特色.

我们讲数学史, 要将力量集中在划时代学科的诞生与重要概念的发展上.虽然教材中的数学史知识和课程内容结合比较紧密, 但笔者认为有一些材料的处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

(1) 非欧几何的发现被看做是数学史上的革命, 它的建立是人类理性精神的伟大胜利, 是它把人类从自身的经验和直觉中解放出来, 但我国的中学生却无法从教材中知道任何与非欧几何有关的信息,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行教材的不足之处.

(2) 缺乏一些重大结论的发现过程.譬如在阅读笛卡尔的故事时, 学生可能会对笛卡尔是在什么样的情景和前提下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更感兴趣.[3]

(3) 对于一些重要数学概念的发展交代得比较少.例如有关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内容,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史题材, 但教材没有涉及;又例如可以考虑增加“用字母表示数”的历程介绍.

(4) 史料中古代的数学成就介绍占据绝对优势, 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近代、现代数学成果的展示, 如数学家李善兰的事迹介绍可与函数的概念发展相结合;数学家吴文俊的“吴氏方法”, 运用该方法, 实现了欧氏几何定理的机械化;等等.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思想, 一种理念, 它不仅仅反映在内容的转变上, 数学的“问题”、“语言”、“方法”等都是体现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数学文化的渗透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4].比如, 可以在教材页面的空白处插入一些数学家对数学的感受和认识, 让学生从数学大师那洋溢着对数学充满挚爱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言语中感受数学的美.

二、以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主要途径来体现数学文化

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等许多学科有关, 是学习这些学科的重要基础, 同时可以从这些学科的问题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 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 也可以从它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这就势必要求初中数学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教材中设置的内容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方面面, 极好地体现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价值.但亦有编排不合理或与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的现象.例如:

(1) 材料内容与本学科学习或本单元学习联系不够紧密.比如“阅读材料”中的“王冠疑案与浮力定律” (七下) 更适宜作为科学学科的补充材料, 建议更换为与分式性质及运算相关的内容, 如“糖水的浓度问题”等;又如“课题学习”中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重心” (八下) 虽然与本章的学习内容“四边形”有关联, 但是在材料中着重介绍的概念“重心”, 建议放入科学学习的范畴更妥当.

(2) 有的材料显得牵强或重复.比如七上第50页作业题4要求计算“射击枪靶1环的面积与10环面积的倍数关系”, 题目表述除冗长之外, 又缺乏实际意义, 建议删改;又如九上的二次函数学习材料中, 提及了乒乓球、篮球、足球、铅球等多种球类的各种运动形态, 显得累赘, 建议减少或更换.

(3) 建议增加数学与文学结合的内容.教材中仅仅出现了两个民间故事, 来说明反证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数学与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 现代科学六大部门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数学科学, 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 人体科学) 应当和文学艺术六大部门 (小说杂文, 诗词歌赋, 建筑园林, 书画造型, 音乐, 综合) 紧密携手, 才能有大的发展.文学与数学的同一性来源于人类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同一性.张奠宙教授曾在2007年接受《数学天地》记者采访时提出:“数学文化往往狭义地理解为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和数学事件.其实应当结合课程内容展开.以文学为例, 对称和对联, 就有共同之处.‘清风’对‘明月’, 上联变下联, 正如对称图形, 变过去相互重合一样, 都是变换后的不变性质.徐利治先生把‘孤帆远影碧空尽’当作‘极限’的意境.陈子昂诗‘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人类的文化是相通的.”诚然, 数学与文学的联系可以体现在诗歌的意境、数字入诗、数字入联、回文数与回文诗、倍数与古诗歌、矩阵与律诗平仄规律等, 数学在文学中的应用有利用“数理语言学”的“语言统计法”来考证世界名著作者等.这些都可作为材料选择的内容.

(4) 还可增加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爱因斯坦曾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 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自古以来, 音乐和数学就有关联.可在教材中介绍中国古代的“三分损益法”和“十二平均律”, 这些都是采用数学运算研究乐律的方法, 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毕氏琴弦律等知识.[5]

三、以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为主要方向弘扬数学文化

数学和人类文明的联系与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数学除了在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化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外, 与生物学、体育运动, 甚至与经济学、语言学、史学等也都有密切的联系和应用, 而且数学与哲学、文学、建筑、音乐等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学生的活动空间比第一、二学段有了较大的扩展,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宽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 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 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要求初中数学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6]

六册教材编排了数学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从形式之多 (章前语、节前语、例题、练习、作业题、课题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 、选材之广 (仅九年级书中就涉及了生活中的中心投影、设计三角形绿地上最大圆亭修建的方案、判断货船是否进入暗礁区、衣物配套的概率、测树高的方案设计与比较、公路隧道的设计等实际问题) 、题量之大 (据统计, 各个年级涉及应用的题目分别有129题、32题、98题) 、联系之密 (涉及金融、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 无不体现出数学学习的价值, 反映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但在编排上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瑕疵, 需要改进.

(1) 有的节前语低效或无效.教材的节前语以简单、新颖、图文并茂、设问的形式, 安排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绝大多数都能起到一个新内容学习之初的质疑、引导、激趣的作用, 但也有不够如意的地方.比如七上第112页的节前语和节前图是关于釜山亚运会会徽的介绍, 与所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 以此引出引例中的求亚运会金牌数, 更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 不如直接切题更合适.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章节也有出现, 建议教材的节前语编排在注重生活实际、表现形式丰富的同时, 更注意与本节学习内容的联系, 要能在节前语中体现数学学科本质, 体现数学文化特有的含义.

(2) 有的习题背景素材重复出现.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习题中, 许多素材被反复利用, 比如:在九下的第二章《简单事件的概率》中, 涉及转盘游戏的题目有10处, 可以考虑删减题量, 更换背景.

(3) 有的素材背景过难或与学生生活经验脱离.比如九上第85页《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2) 》中的例4, 以“引滦工程”为背景要求学生计算水的流速, 而学生对流速、流量、水管截面面积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 计算公式成为学生应用知识的障碍, 使内容偏离学习重点.处理好应用与所学的关系, 是这部分素材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

(4) 每节教材设置题目、问题偏多, 不利于开展独立探究活动, 影响数学学习的理性精神、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有力工具来发展数学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材中以“课题学习”、“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两款常用软件“几何画板”与“Exel”的使用方法.教材中还详细介绍了计算器的诸多用法.

教材所安排的学习材料和内容, 紧密联系着本章节要解决的问题, 以实用为宗旨, 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建议增加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数学发展史上的突出作用, 如对欧式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对数学猜想的验证、对π的计算验证等,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是数学文化发展的有力工具和重要载体.

五、通过数学游戏的设计和参与来品味数学文化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为少年儿童题词, 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但现实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来自于兴趣, 而是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没有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数学.而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 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 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 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 是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数学的良好载体.[7]笔者将教材中的游戏素材作了整理, 在此因篇幅关系, 仅以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说明.

这里列出的游戏是广义上的, 包括了一些富有挑战性、趣味性、操作性的数学设计和数学实验, 这些素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味数学文化提供了一定的载体, 也给教师在教学时提供了创新的参考.游戏的题材比较丰富, 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活动加以充分利用, 也可以根据这些题材或教材上的其他素材创新游戏, 以探究为主线,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有意义、有数学味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3.

[2]穆国杰.数学的历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3.

[3]廖运章, 吴振英.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J].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2) :180-184.

[4]曾峥.略谈数学的人文价值[J].数学通报, 2002 (2) :12-14.

[5]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2.

感念“浙教版”,践行“语之用” 篇3

通过对这两套教材进行比较,笔者发现, “人教版”教材更加凸显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浙教版”教材则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定位于工具性,教材的基本目标更强调练好语文基本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语文知识细致密集、语文能力序列鲜明、语文练习充分全面”是“浙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笔者期望通过这两个版本的比较,能让我们明异同,在继承中求创新。

一、字词教学——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司马光砸缸》在两个版本的第二册教材中均被编入,文章内容相同,编写意图却在课后习题设计中有所体现,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课文的教学重点。那么“人教版”教材和“浙教版”教材在习题中分别是如何设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的呢?笔者列出了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进行比较。

朗读课文。

“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是: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而“浙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特点可以概括为:简洁明快、层次分明。“浙教版”教材的组织特点反映出编写教材的主导思想是“训练”。简洁明快有利于分项训练,层次分明有利于训练的循序渐进。这一组织特点使教材更具有刚性,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很高。对于教和学来说,其有利之处是教材的使用不易变形,编写意图能得到很好的执行。但问题是,教材使用比较机械,不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开展。

在生字教学上,“浙教版”教材可谓是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将“笔画—偏旁—笔顺—结构”的教学落到实处。如第一册第10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生字教学,课文仅要求学生学习“一、五”两个字,在学字的同时,非常明确地要求学生认识“横、竖、横折”三个笔画,并在课后有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笔画。每一课的生字教学,都提出相应的笔画和偏旁的学习,并经常在单元练习中有此类练习不断进行巩固。第一学期一共学习26个常用汉字笔画和37个常用偏旁,在课本最后以表格形式呈现,使得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在扎实进行生字教学的同时,对于词句教学,“浙教版”教材的设计编排也是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在一、二年级的课本中,基本上每一课都会有组词、造句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从仿照说到独立写,由扶到放,从而使学生在一年级基本上能够说一句正确的完整句,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二、单元导读——明晰重点、练习配合

从三年级开始,两个版本教材的课文都出现了“单元导读”板块。“单元导读”是学生开始学习本单元的“扶手”,好的导读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选取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导读内容进行了比较。

人教版浙教版

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已经学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现在,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部首查字一般分4步:…… 请你用上面讲的方法查课文中的生字,了解它们的读音和意思,预习课文。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教材侧重在人文性主题上,而“浙教版”教材则把重点落在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上。以浙教版这一单元为例,《纸的故事》等三篇课文的课后第二题练习都是要求学生指出带点字的部首,在单元练习中,更是以表格形式,让学生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凸显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习得语文。这样的“导读”,才是真正学习需要的“导读”。

三、习作教学——系统有序、范文指引

习作教学的有序性,是“浙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始年段,作为两个版本的教材,又是如何安排习作教学的呢?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体现了兴趣为先、训练精要的教学思想。具体体现在:一是简化头绪,拓展了教材的内涵,为学生习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二是加强整合,使语文成为语言与思想的整体、学习与生活的整体。“浙教版”教材则是列出了由浅入深的学习序列,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放心。比如在学习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时,这一单元是这样安排的: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学习,对于“方位顺序”的写法,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虽然可能没有华丽辞藻来修饰自己的作文,但起码做到习作“有序”的第一步。

在习作教学中,“浙教版”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用性强,编排了与学生生活相衔接的应用文写作,比如借条、收条、寻物启事、留言条、通知等,这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铺垫了“语用”之路。

总体上来看,“浙教版”教材是一套科学化的、理性化的语文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一套人文化的、感性化的教材。回顾“浙教版”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应该存在于教师心中的那杆“语用”之秤,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层层铺垫,激学生所趣,教学生所需,扬学生所长。据悉,小学语文教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改版,语文界的各路专家精英将根据这十几年语文教学上的得失点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新教材的编写既能秉承传统教材的优点,同时也能汲取“人教版”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并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

浙教版等腰三角形说课 篇4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用两边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全等

1.掌握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方法。

2.理解线段的中垂线概念,掌握线段的中垂线性质。

3.会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线段的中垂线性质,解决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的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条件.线段的中垂线性质的应用.教室的钢窗,开窗时,随着∠ABC的大小改变,开窗的大小也随之改变。由于∠ABC的大小在改变,问:△ABC的的形状能固定吗?

1.画三角形

让我们动手做一做: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ABC,使AB=4Cm,BC=6Cm,∠ABC=60⁰。要求学生把图画在透明纸上。

2.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在巡视中,有五分之四以上学生画好后,要求学生将你画好的三角

形和其它同学画的三角形,重叠上去,它们能互相重合吗?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再由全等形的概念知:得到书本P.23的结论。

例1:例题讲解,P.23例3

分析:

在△AOB和△COD中:

已有哪些已知条件?OA=OC,OB=OD。根据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还需要什么条件?

∠AOB=∠COD或AB=DC,选哪一个好?∠AOB=∠COD。

而AB=DC,在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的条件,AB=DC吗?不可能。

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学生填写()的理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1.我们已学习了

三角形全等的两个判定方法:SSS、SAS。

2.线段的中垂线

概念及性

质。

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5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眼和视觉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 机械运动

第3节 力的存在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摩擦力的利和弊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 走向成熟

第4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5节 植物一生

第6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第2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实验与制作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实 验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章 运动和力

制 作 制作水火箭

实 验 测量平均速度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 验 嫁接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实 验 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

《你真棒》浙教版品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⒈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能真诚地为别人感到高兴。2.通过辨析,学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给予正确的评论,明辨是非对错。3.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赞美,并主动向别人学习。教学重点:

让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教学难点:

提高发现他人身上优点和长处的能力,真诚地赞美别人,在体验赞美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课堂——

师:同学们,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高兴和快乐呢?(生答取得好成绩,受到表...扬等。).师:是啊,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美时,心里就会美美的,很高兴、很快乐。你最喜欢听别人怎么赞美你?(生答略。)

师:赞美别人,会让人感到快乐,得到赞美,自己会更快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你、我、他,共同来传递这份快乐。

(板书课题:你真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生齐读)

活动一:夸夸自己,我很棒

1、师:同学们读得真(整齐/响亮),老师想邀请大家来玩个小游戏,愿意吗? 好,这个游戏与你的学号有关,老师把代表你们学号的数字,都输入了电脑。请看温馨提示——(出示)

(1)你的学号就代表着你。师:(点击)(试叫两个)

(2)点击按钮,停在哪个数字上,请该学号的同学迅速起立,说说自己的优点

这样,你就能成为今天的“闪亮之星”!

2、游戏开始。

(指名4、5人

教师适时夸奖——

你真棒;你真„„;你是个„„的人;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教师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优点,我们要学会喜欢自己,经常对自己说(出示)——“我真棒,我是快乐小天使!”(师引生接)

活动

二、夸夸同学,他(她)真棒

同学们,陈老师了解到我们二()班是个优秀的班级,每位同学都有优点和长处,你们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将班级点缀得十分耀眼,现在让我们开始“发现之旅”——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站——“神秘小明星”。(课件出示游戏名称)

1.大家看,这里有几颗星星,星星后面藏着不同的要求。我们将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一会儿手中的花传到谁那里,请你替大家选一颗星。我们按照星星后面的 要求去做,就可以找到班中的神秘小明星了。

(击鼓传花,乐声停止,拿到花的同学选一颗星,老师点击—— 星放大呈现出——“请找到五名爱运动的同学”)

(1)学生开始在教室里巡视,请一位学生点出爱运动同学的名字。师:老师问问你,你为什么说这些同学爱运动呢? 学生:**同学跑得特别快,还拿过奖牌。**同学„„

师: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通过他的观察,为我们找到了五名喜欢运动的神秘小明星。谁来夸夸这五位小明星,也来夸夸这位能干的同学?

谁再来夸夸?你还可以怎么夸呢?(请你走过去跟***同学握个手吧——)同学们,除了体育好,班里同学还有其他许多特长?(板贴:特长)

(生:***是小歌唱家、***是小书法家、小画家、小舞蹈家、小作家„„)师小结:原来,我们二()班的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特长,你们也是神秘小明星,真了不起哪!

(2)让我们继续游戏,选出下面一颗星(第二颗星,第三颗星,第四颗星)请你找出“五名值日工作负责的同学”(生点出)(1)师:请问,你平时是怎么做值日的?(学生说)

这样认真负责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夸他?还有谁来夸夸?(请你走过去,与他拥抱一下,并送上你的赞美)

(3)除了做值日,做其他事很认真负责的同学有吗?(生例举)

师小结:看,我们班有值日负责的同学,也有做其他事认真的同学,他们都很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板贴:为人做事)

4.鼓声响起,继续游戏,(音乐开始)

请你找出班中“五名文明礼貌的同学” 师:请你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让你用上动作,你又会怎样夸他?(竖大拇指)

(板贴:文明礼貌)

让我们掌声响起,一起夸夸这些文明礼貌的孩子——“嗨,嗨,你们真棒”!

5.鼓声继续——

请找出班上“学习进步的同学”„„

(1)师:在学习方面,他哪些地方进步了?(生说理由)

这样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你可以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声:“GOOD”。)(2)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你的心情怎样?

让我们一起对所有学习进步的同学说声“你们真棒”!

(板贴:学习态度)

同学们,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从许多方面发现班中同学的优点,发现、赞美别人的优点,我们的生活将变得美好和谐。

刚才我们从特长、为人做事、学习态度等方面夸奖了班中一些同学,其实夸奖小伙伴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可以从学习方面如:发言积极、听讲专心、做题正确,作业整洁,检查细心,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也可以从品德方面:如文明礼貌,善良大方、懂事谦让,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做事坚持不懈„„;还可以从其他特长如:写字、绘画、唱歌、跳舞、弹奏、朗诵等多角度来夸夸我们的同学——

师:现在让我们将进入“发现之旅”第二站—— “闪亮冲击波”(依次进入字体)我们继续击鼓传花,不过游戏内容发生了小小的变化,一会儿花传到谁那里,就请这位同学站到台上来,其他同学一起来说他的优点和长处,真诚地夸奖他,让我们的夸奖使他闪闪发光,好吗? 【板书:优点长处】

1.开始击乐,乐声停止,星星落到一名同学手中。(全班同学高兴得笑了。)师:祝贺你,你真幸运。请你站到前面来。

(该生走到前面。)师:谁来说说他的优点或长处? 学生A:他的优点是(),()特别好。师:你发现他(),这是他的特长。

老师想采访这位同学,为什么你***特别好呢?

生:我每天都练习(),不怕苦、不怕累,时间长了,自然()。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想怎么夸夸他? 学生A:我想说:***„„,你真棒。

师:真好,你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棒、有着()特长的同学。谢谢你!

谁发现了他身上的其他优点? 学生B:他的优点是,地扫得特别好,经常把我们的教室扫得很干净。

师:你发现了他会劳动,而且爱我们的班集体,经常为我们的班集体做好事,是吗?

那么,你想怎么夸夸他? ——请你微笑着夸奖他

学生B:**,你(),你真棒。

师:哪些同学也曾看到过他为我们班级清扫教室?(学生举手)好,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好吗?

师:听到同学们都夸奖你,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高兴。

师:看出来了,你笑得那么开心。你们的夸奖让他感受了大家对他的欣赏,现在他已在我们班里闪闪发光。让我们用掌声欢送他回座位。

2.让我们继续游戏——

(乐声停止,花落到其它同学手中)

师:请站到前面来。在他身上你发现了哪些不同的优点或长处?(引导从不同角度)

学生A:他的优点是学习成绩好,做作业细心认真。

师:你发现他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优秀。那么你想怎样夸夸他?

(引导)请你走到这位同学身旁,拍拍他的肩膀夸夸他!学生A:我想说:„„你真棒。

师:你的赞美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很棒、()的同学。

谁还想说说他身上的其他优点? 学生B:他的优点是喜欢帮助别人。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生讲述理由)

师:原来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同学,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那么,你想怎么夸夸他?(引导)你可以走过去跟他握个手,送上你的赞美吧!

学生B:走到这位同学面前,握手称赞:“**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师:谁还想夸夸这位同学的优点?(生)

师:听到大家都在夸你,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很开心,„„

师:同学们,你们的夸奖让***同学都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他也是我们班中一颗闪亮的星星。让我们也把掌声送给他。

同学们,你们的观察发现,让身边的同学闪闪发光,你们真棒!【板书:观察发现】

过渡:赞美别人,不仅是对别人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它能帮助别人做得更好,还能让自己得到快乐,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身边,有些同学的优点并不明显,我们该怎么去发现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段。

活动三:情境辨析——明辨是非,给予正确评论

(1)(播放视频)在跑步比赛时,一个小朋友跑得很快,冲过了终点,边上的同学欢呼雀跃。(录像定格)

师:当你看到这幅情景时,你会对取得胜利的同学说什么?(2-3生回答)

那个同学心里会怎么样呢?(很高兴、快乐、满足„„)

(2)让我们继续看录像。(点击继续播放“赛场内外”的录像)在跑步比赛中,另一位小朋友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跑在了最后。(录像定格)

师:请想象这时候边上的同学会说什么呢?(预设:生1:他怎么跑得这么慢„„

生2:他虽然跑得很慢,但他„„)

(3)在赛场外,的确有个小朋友在说:“他跑在最后,真慢!”(继续播放录像)

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4)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这一幕,你会怎么说?

(5)教师小结:这个小朋友跑得确实不快,可他已经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与比赛了,而且坚持跑完了全程,落后了也不放弃。他同样很棒!如果我们能对他喊一声“加油”,给他一些鼓励,他会觉得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心头暖洋洋的。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出示回音壁:用赞赏的眼光看别人,别人会更美。)

4.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班中,有些同学暂时落后,有些同学优点不明显,他们还没有成为闪亮的星星,那今天,就让我们擦亮眼睛一起来寻找他们的优点吧!

师:老师请****同学上台来,大家一起来找找他身上的优点,想想他哪些地方做得比以前好了,进步了?一起来夸夸他——

生1:学习态度比以前认真了。

师:你想怎样夸夸他? 生2:乐于助人。

师:你又会怎样夸他? 生3:热爱劳动„„

师:你选择用什么方式夸他?

师:***同学,听了同学们对你的鼓励与赞美,你此时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我会继续加油,不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你瞧,大家的细心寻找,让我们看到***同学身上的不少优点,他在不断努力中进步,我们由衷地为他高兴,就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同学们,的确,有时一句赞美的话或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给别人带去前进的动力,愉悦彼此的心灵。赞美别人,需要我们细心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欣赏它,尊重它,鼓励它,最后真实真诚地表达出来。(板书:真实、真诚)

活动四:学榜样、送赞美

1、同学们,在我们的学校生活和学习中,最熟悉的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你看——

“同桌的你,有你做我同桌真好。”(出示)

师: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会想:是呀,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身影,课间你借我橡皮,我借你铅笔,我为你的回答而喝彩,你为我的进步而高兴。今天,就让我们借此机会来夸夸你的同桌,说说他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进步了值得你赞美!

2、请大家先仔细想想,然后在赞美卡中填上你同桌的名字,写上你赞美他的话语,最后在这张卡的右下方签上你的名字。(播放音乐)

“***,我要夸奖你,因为(),你真棒(你是我学习的棒样)。”

3、交流赞美卡,师:现在老师请几组同桌来交流,让我们一同分享——

请这一组同学起立,请你先读读你写的赞美卡吧!

听了,你同桌写的赞美卡,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他说什么? 你也来读读—— 听了他写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你们两个都发现了对方身上的优点,都是细心的孩子,真不错,请你们互换卡片,友好地握个手吧,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吧!(掌声响起来„„)

师:老师再请一组同学(内容大致同上)

瞧,这两个孩子说得多好啊,你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们也很棒,请互换卡片,并来个热情拥抱吧——(师鼓掌,带动生为他们鼓掌„„)

现在请在座的同学也夸夸你的同桌,然后互换手中的卡片——

别忘了夸奖时可用上各种方式,如满面笑容地奖他一个大拇指、与对方握握手、拍拍对方肩膀或来个拥抱,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棒”、“GOOD”,“继续加油”„„好,开始吧!(生互换卡片,互相赞美/鼓励)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同学们,赞美,是一支歌,是一首诗,是一种进步的动力。现在,陈老师想送给小朋友一句话:(出示)多发现、多赞美同学的优点吧!(相机板书。)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夸奖了班中好多同学的优点,我觉得这都是同学们的火眼金睛在平时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结果,在这里,老师想对你们说一声:你们真棒!

愿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能时时刻刻用自己的小眼睛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夸夸他,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愉快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中!

(机动: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和老师合作融洽,相处得也十分愉快,老师这有个“小星星信箱”要送给大家。从今天开始,请同学们把每天发现的同学的优点写好投进去,然后定期在班上展示,共同来感受同学的点滴进步,分享彼此的感动与喜悦。好吗?

上一篇:最美的梧桐叶作文900字下一篇:大学英语四级模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