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答案

2024-12-26

食品安全答案(精选6篇)

食品安全答案 篇1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食品安全导论》试题(A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保质期

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2.食源性疾病

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或者 食源性疾病是指感染性和有毒性物质伴随食物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3.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4.绿色食品

是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5.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A

2、B

3、C

4、D

5、B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

2、微生物因素

3、罐头

4、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5、农田、餐桌

四、判断对错(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谷物及其制品因贮藏或食用方法不当容易引起黄曲霉毒素污染,那么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原因及其脱毒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黄曲霉菌是空气和土壤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微生物,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食品原料和制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黄曲霉菌在有氧、温度(30~33℃)和湿润(89%~90%)的条件下容易生长,从而造成贮存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麦、棉籽和大豆等多种谷物的污染变质。一般而言,如果食物和食物原料的贮存条件足够潮湿,允许黄曲霉生长但又并不足以潮湿到使其他生物生长时,都有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2分)

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3分,至少回答其中的3种方法)

(1)挑除毒粒。将发霉、变质、损伤及虫蛀的花生、玉米粒去除,可使含毒量大大降低。

(2)加水搓洗。淘米时反复搓洗4~6次,随水倾去悬浮物,去毒率可达50%~88%。(3)加碱、高压去毒。碱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的结构被破坏并溶解于水。反复水洗或加高压,去毒率可达85.7%。

(4)干热处理时黄曲霉毒素非常稳定,但普通烘烤半小时后,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也可减少80%。一般而言,湿热处理比干热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5)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也有部分应用,但这种方法非常昂贵和耗时。毒素不能完全清除,同时也使食物中的营养素损失了。

(6)许多化学品如过氧化氢、臭氧和氯气曾被用于降解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这些物质容易同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反应。但同时也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反应。较为有效的化学去毒方法是使用氨水,可用于玉米和粗棉籽的脱毒。

2、绿色食品的标志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其寓意是什么?

答:绿色食品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3分)

象征和谐的生态系统。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踞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2分)

3、作为有机食品,必须同时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又称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分)

(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1分)

(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记录;(1分)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查。(1分)

六、案例分析题(共15分)1、1999年7月11日,某村村民何某因家中建新房邀请28名村民到家中进餐,主食为烧饼,副食为马铃薯烧肉和炒豆芽等。餐后半小时,其中26名进餐者相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调查,本次烧肉所用马铃薯为何家自种,装在编织塑料袋内,存放在东面厨房里,西晒太阳,常温保存,马铃薯表面凹凸不平,发芽和表明发绿的约占35%。烹调前只用清水洗刷表面泥土,马铃薯芽、芽眼、芽眼周围和发绿的表皮均未除去,加工过程也未加入食醋。请分析判断这一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该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救治措施有哪些?(7分)

答:这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是因为马铃薯的贮藏方法不当,引起马铃薯发芽或表皮发绿,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龙葵碱。马铃薯中的龙葵碱又被称为龙葵素或茄碱,主要集中在其芽眼、表皮和绿色部分,其中芽眼部位的龙葵碱数量约占生物碱糖苷总量的40%。发芽、表皮变青和光照均可大大提高马铃薯中的龙葵碱糖苷含量,可增加数十倍之多,食用后可导致食物中毒。(3分)

预防及救治措施有:(4分)

(1)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止马铃薯发芽。(2)发芽较多或皮肉变黑绿色的马铃薯应禁止食用;

(3)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min~60min,烹调时加少许醋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4)若一旦发生发芽马铃薯中毒,立即用4%鞣酸或浓茶水洗胃,也可导泻,并对症治疗。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病人后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鞣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中毒食品。对重症病人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2、1994年1月13日,某幼儿园早班炊事员为幼儿送来了刚煮好的豆浆,有116名幼儿先后饮用了100~200ml豆浆,5~10min后,24名幼儿先后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畏寒等症状。中毒发生后1h内卫生防疫人员赶到现场,采集剩余豆浆300ml,检查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正常,可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根据炊事员自述当日所供豆浆未煮沸,仅煮至85℃左右。请你分析判断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8分)

答:这起豆浆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豆浆的煮制温度控制不当,没有破坏大豆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类物质外源凝集素和消化酶抑制剂而引起的。(2分)

外源凝集素具有凝聚和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儿童对大豆血球凝集素较敏感,中毒的潜伏期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大豆中的消化酶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可造成消化道对营养成分吸收能力的下降,从而造成食用者营养素缺乏和生长迟缓,并引起食物中毒。(2分)

预防措施:(4分)

(1)外源凝集素比较耐热,80℃数小时不能使之失活,但100℃温度下1h可破坏其活性。一般在大豆食品生产中的加热处理方法即可消除。所以,豆类食用前一定彻底加热,豆浆应煮沸后继续加热数分钟才可食用,避免“假沸”现象。

(2)蛋白酶抑制剂对热稳定性较高。在80℃加热温度下仍残存80%以上的活性,采用100℃处理20min或120℃处理3min的方法,可使蛋白酶抑制剂丧失90%的活性。此热处理失活条件,在大豆食品加工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故食物中大豆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应通过加工工序降低。

七、论述题(共25分)

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也将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那么你认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5分)

答: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8分)(1)食品自身的食品特性(5分)

食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营养组成,容易受到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的污染而引起危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① 生物性危害。食品在给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容易给微生物提供营养,所以食品从原料到加工、贮藏、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收到微生物的污染。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可引起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腐败微生物污染可使食品失去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严重者可导致食物中毒。

② 化学性危害。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都不可避免的会收到化学因素的污染而造成危害。如: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养殖开始,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等因素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并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而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还要用到一些食品添加剂,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③ 物理性危害。食品的原料如果受到环境污染如辐射、辐照等,可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和安全隐患。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加工环境、设备和人员的污染,如毛发、铁屑、玻璃屑、塑料等。通过食品进入人体,造成安全危害。(2)食品的商品特性(3分)

食品既是食品,又是商品。食品作为商品,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生产厂家会追求一定的利益和利润,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就出现了各种违规和违法等事件。如超标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参杂使假,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这种现象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多发生在一些小的或不合格的食品加工场所或一些黑心的加工窝点,给食品安全的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有:(7分)

(1)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安全隐患源的分析和控制(2分)

控制环境污染,农药、兽药残留,根据国标规定合理食用食品添加剂等。(2)加强宣传和教育,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工作(1分)(3)制定标准,并与国际接轨(1分)

(4)研发新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1分)

(5)一个好的、合格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应该以预防为主。(1分)

(6)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1分)

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0分)

答:

(1)概念不同(2分)

有机食品是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分A级和AA级。

无公害食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2)对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2分)

三类安全食品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空气和农田灌溉水中检测的项目及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不同,其中有机食品对产地环境要求最为严格,其次是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要求原料产地至少3年未使用过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物质,而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对农用化学物质使用年限未做规定。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也允许使用化学肥料。而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3)标准不同(2分)

有机食品:不同国家,不同认证机构,标准也不同。在我国,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A级和AA级。A级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国家有机食品的标准,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4)标志不同(1分)

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绿色食品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无公害食品标志在我国由于认证机构不同而不同,其中湖北绿色食品管理安全办公室拥有的无公害食品标志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5)级别不同(1分)

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无公害食品不分级。(6)认证机构不同(2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是唯一的,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该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审批。

无公害食品,只有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志商标或颁布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食品安全导论》试题(B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保存期

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食用。

2、安全食品

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

3、有机食品

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有机食品也叫做生态或生物食品。)

4、AA级绿色食品

AA级绿色食品是高级绿色食品,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原料是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而生产的农产品,生产中以及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5、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二次代谢产物

2、外源凝集素(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消化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3、转基因微生物源食品、转基因植物源食品、转基因动物源食品

4、上限和下限

5、太阳、叶片、蓓蕾

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1)微生物因素:如致病菌、致腐菌污染食品可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

(2)食品自身的理化特性:如营养组成、基质条件(pH、Aw)等。如果食品的营养组成越丰富,则食品越容易腐败变质。食品自身的pH越低,Aw值越小,则食品越容易保藏,不容易腐败变质。

(3)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氧气等。如果食品加工、贮藏、销售的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温度越高,湿度越高,都会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

2、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绿色食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产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均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参照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的,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产品的外包装除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外,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3、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几方面?

答: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基因本身或所表达的蛋白质有毒害作用;(2)引入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会致过敏;

(3)引入基因可能以人们目前还不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4)引入基因通过人体将抗药性基因转移给致病微生物;(5)摄入转基因的微生物可能导致人体内微生物体系的失衡;(6)引入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对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威胁等。

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1、1994年1月13日,某幼儿园早班炊事员为幼儿送来了刚煮好的豆浆,有116名幼儿先后饮用了100~200ml豆浆,5~10min后,24名幼儿先后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畏寒等症状。中毒发生后1h内卫生防疫人员赶到现场,采集剩余豆浆300ml,检查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正常,可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根据炊事员自述当日所供豆浆未煮沸,仅煮至85℃左右。请你分析判断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哪些?(8分)

答:这起豆浆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豆浆的煮制温度控制不当,没有破坏大豆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类物质外源凝集素和消化酶抑制剂而引起的。(2分)

外源凝集素具有凝聚和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儿童对大豆血球凝集素较敏感,中毒的潜伏期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大豆中的消化酶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可造成消化道对营养成分吸收能力的下降,从而造成食用者营养素缺乏和生长迟缓,并引起食物中毒。(2分)

预防措施:(4分)

(1)外源凝集素比较耐热,80℃数小时不能使之失活,但100℃温度下1h可破坏其活性。一般在大豆食品生产中的加热处理方法即可消除。所以,豆类食用前一定彻底加热,豆浆应煮沸后继续加热数分钟才可食用,避免“假沸”现象。

(2)蛋白酶抑制剂对热稳定性较高。在80℃加热温度下仍残存80%以上的活性,采用100℃处理20min或120℃处理3min的方法,可使蛋白酶抑制剂丧失90%的活性。此热处理失活条件,在大豆食品加工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故食物中大豆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应通过加工工序降低。2、2000年日本雪印牛奶因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上万名消费者食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反应,该事件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请你分析日本血印牛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预防该事件发生的措施有哪些?(7)

答:这起因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对原料乳、加工环境或人员卫生控制不当,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而造成的。(2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非常广泛,在空气、土壤、水中、粪便、污水及食物中都可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是引起创伤化脓和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而引起食用者发生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很多,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和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乳冷冻食品,有时为淀粉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非常耐热,煮沸1~1.5h仍保持其毒力,也不受胰蛋白酶影响。一般的食用方法不能将其完全破坏,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2分)

预防措施:(3分)

(1)从事畜禽宰割以及厨房加工分切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避免伤口感染。(2)餐饮从业人员也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卫生,凡患有化脓性疾病及上呼吸道炎症者,应禁止其从事直接食品加工和供应工作。

(3)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冰箱内存放的食品要及时食用。

六、论述题(共25分)

1、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自古以来就有还是近几年才发生的?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请论述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5分)

答: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饮食经验,知道有些食品具有天然毒素,不可食用,这可看作是食品安全的雏形。但是,食品的数量的供应与食品安全的需求成正相关,当食品数量供应不足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相对较弱,所谓“饥不择食”就是这个道理。当食品数量的供应充足时,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还要求吃得好,要求营养和安全。所以,食品安全的需求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而提高的,所以,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5分)

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食品自身的食品特性(6分)

食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营养组成,容易受到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的污染而引起危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① 生物性危害。食品在给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容易给微生物提供营养,所以食品从原料到加工、贮藏、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收到微生物的污染。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可引起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腐败微生物污染可使食品失去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严重者可导致食物中毒。

② 化学性危害。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都不可避免的会收到化学因素的污染而造成危害。如: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养殖开始,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等因素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并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而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还要用到一些食品添加剂,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③ 物理性危害。食品的原料如果受到环境污染如辐射、辐照等,可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和安全隐患。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加工环境、设备和人员的污染,如毛发、铁屑、玻璃屑、塑料等。通过食品进入人体,造成安全危害。(2)食品的商品特性(4分)

食品既是食品,又是商品。食品作为商品,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生产厂家会追求一定的利益和利润,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就出现了各种违规和违法等事件。如超标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参杂使假,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这种现象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多发生在一些小的或不合格的食品加工场所或一些黑心的加工窝点,给食品安全的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0分)(1)概念不同(2分)

有机食品是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分A级和AA级。

无公害食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2)对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2分)

三类安全食品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空气和农田灌溉水中检测的项目及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不同,其中有机食品对产地环境要求最为严格,其次是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要求原料产地至少3年未使用过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物质,而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对农用化学物质使用年限未做规定。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也允许使用化学肥料。而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3)标准不同(2分)

有机食品:不同国家,不同认证机构,标准也不同。在我国,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A级和AA级。A级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国家有机食品的标准,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4)标志不同(1分)

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绿色食品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无公害食品标志在我国由于认证机构不同而不同,其中湖北绿色食品管理安全办公室拥有的无公害食品标志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5)级别不同(1分)

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无公害食品不分级。(6)认证机构不同(2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是唯一的,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该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审批。

无公害食品,只有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志商标或颁布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食品安全答案 篇2

一、单选题

01.D 02.B 03.C 04.B 05.C

06.A 07.A 08.C 0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C

16.D 17.D 18.C 19.C 20.A

21.B 22.D 23.A 24.A 25.B

26.C 27.A 28.D 29.D 30.C

31.B 32.C 33.B 34.D 35.B

二、多选题

36.ABD 37.ABCD 38.BC

39.ABCD 40.ACD

三、判断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题目解析

以下题目在“201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有奖知识竞赛”活动试题中错误率较高,特对题目进行详细解析。

3.下列有关野生蘑菇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

A.吃野生蘑菇的时候最好和大蒜同煮,可以去毒。

B.只要充分掌握识别毒蘑菇的技巧就不会中毒。

C.野生蘑菇无法从外观、气味等方面辨别是否有毒。

D.野生蘑菇中毒也没事,多休息就好了。

解析:通过外观、气味等无法辨别毒蘑菇,因此,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毒蘑菇的毒素并不能通过烹调去除,如果吃了蘑菇身体有不适感,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由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下列哪种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尤为突出?( )

A.细菌性污染

B.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C.食源性化学性中毒

D.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

解析: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由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包括化学性污染、微生物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其中微生物(细菌性)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尤为突出。中国2012年上半年的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平均每年有

2亿多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平均6.5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由此可见,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8.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冷鲜鸡在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应全程将其放置在0℃~4℃温度范围内,冷鲜鸡的保质期限不得超过几天? ( )

A. 3天

B. 7天

C. 6天

D. 8天

解析:上海市地方标准《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冷鲜鸡最长保质期不超过6天。

9.织纹螺因含有( )易导致食物中毒,原卫生部2012年便发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A.砷

B.汞

C.河豚毒素

D.贝类毒素

解析: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织纹螺易导致食物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13. 下列4种合格的食用植物油中,相对最不适合作为较长时间高温煎炸烹调用油的是?( )

A.花生油

B.棉籽油

C.葵花籽油

D.棕榈油

解析:一般情况下,葵花籽油是这四种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度最高的一种油脂,油脂不饱和度越高,在长时间的高温煎炸过程中就越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而言产生更多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氧化劣变的速度相对来讲也越快。

Food and Life 2015-04

25 食品与生活 2015-04

24. 根据加工工艺,市面上销售的食用油主要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应用化学萃取的原理,用有机溶剂与油料接触萃取出食用油

B.压榨油是用物理压榨法分离的食用油,比浸出油安全

C.压榨油是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生产的油脂是合格的油脂产品

D.以上都正确

解析:“压榨油”是用物理压榨法,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生产的油脂只是“毛油”,还需经过各种后序加工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才是合格的油脂产品。

30. 进入市场销售的猪肉必须具备哪些文件?( )

A.县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B.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C.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

D.以上都需要

解析:《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依法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并附有检疫证明。

32. 关于巴氏杀菌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购买时不仅要看生产日期,还应看是否放置在冷藏环境

B.购买回家后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

C.在保质期内可以放心饮用

D.饮用前温热即可,不必完全烧开

解析:巴氏杀菌乳虽已经过杀菌处理,可以直接食用,但若不及时冷藏储存,极易变质,因此买回家后需及时放入冰箱。加热牛奶的温度应控制在40℃~50℃为宜,不能长时间加热、煮沸。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长时间高温下,会结胶变性,其生理活性和被人体吸收的效率都大大降低,影响乳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即使在保质期内的巴氏杀菌乳,如果储存不当,还是会腐败变质,消费者发现保质期内的牛奶出现颜色异常、结块、有异味、分层等现象时都不宜再饮用。

35. 关于食品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安全必须零风险

B.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不一定是不安全食品

C.纯天然食品一定安全

D.吃了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就会得癌症

解析:食品安全不可能达到零风险、100%安全;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食品;纯天然的食品无法知晓食品的生长环境是否有污染等因素,因此纯天然的食品不一定安全。无论是何种致癌物质,只有达到一定的量之后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偶尔吃到少量致癌物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40.购买食品 时,发现以下哪种情形的不要购买?( )

A.超过保质期

B.未标明烹调方法的食品

C.胖听的罐头食品

D.包装破损的食品

解析:包装破损的食品容易受到污染,不宜购买。罐头食品因腐败变质后才会出现胖听现象,因此不宜购买。《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推荐标示的内容为:根据产品需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食用方法、烹调方法、复水再制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因此,未标明烹调方法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可以购买。

44.新鲜黄花菜中含有龙葵毒素,能引起人呕吐、腹痛、血尿等中毒症状。( )

A.对

B.错

食品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篇3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与食品有关的下列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A、领域内;B、范围内;C、境内;D、行政区内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共有()条。

A、10章101条;B、10章106条;C、10章103条;D、10章104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负责()。

A、食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B、餐饮消费环节监督管理;C、食品流通环节监督管理;D、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4、()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食品安全委员会;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由()统一公布。

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6、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A、进行行政处罚;B、责令限期整改;C、增加监督检查频次;D、吊销许可资格

7、()有权利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B、食品生产经营者;C、消费者;D、质量认证机构

8、()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食品安全调研报告;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C、食品安全法律法规;D、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9、食品安全标准是()执行的标准。

A、鼓励;B、引导;C、强制;D、支持

10、质监部门是以()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承担着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管理、食品和特种设备监管等工作职能。

A、技术检测;B、向公众公布;C、信息网络;D、行政监管

1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实施免检。

A、可以;B、不可以;C、只有免检食品可以;D、特殊情况下可以

12、食品检验实行()负责制。

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1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必须健康检查一次。

A、半年;B、一年;C、两年;D、四年

1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

A、行政责任;B、社会责任;C、民事责任;D、赔偿责任

1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

A、先承担行政法律责任;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C、先缴纳罚款、罚金;D、先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16、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最高可处违法货值金额()倍罚款。

A、3;B、5;C、6;D、10

17、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A.矿泉水标准要求;B.纯净水标准要求;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D.蒸馏水标准要求

18、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A.可继续销售;B.可降价销售;C.不能销售;D.可作处理食品销售

19、下列有利于防止病菌污染食品的途径是:()。

A.食品加工人员不良的卫生习惯;B.生熟案板分开;C.食品加工人员携带病菌;D.食品容器、用具污染了病菌

20、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要求下列哪种物品使用前必须消毒()。

A.餐具;B.饮具;C.熟食品容器;D.以上都是

21、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

A.对婴幼儿无害;B.对成人无害;C.对人体安全、无害;D.对环境无害

2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得使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A.过期、变质、污秽不洁;B.陈化、回收;C.非食用;D.上述全部

23、国家建立(),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B.食品安全监督制度;C.食品安全抽检制度;D.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24、下列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是()。

A纯牛奶;B.酱油;C.奶油;D.火腿

25、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面哪种标识()。

A.英文B.中文C.拼音标识D.其他标识

2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允许未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的,处()。

A.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B.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C.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D.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7、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罚款。

A、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C、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D、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28、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应依照()的规定给予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9、预防缺碘,最安全、有效、省钱的方法是()。

A、蔬菜、水果;B、吃碘盐;C、吃海产品;D、不知道

3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6月1日;C、2009年7月1日;D、2009年10月1日

31、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32、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33、()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A、卫生部 B、质检总局 C、国务院

二、填充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本法自2009年 月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 和。

3、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4、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 倍的赔偿金。

5、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中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将处以 元以上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

7、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 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三、判断题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只要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无需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贴标签。()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所规定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参考答案】:

一、选择

31、C

32、A

33、C

二、填空 1、6 1

2、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 3、2 2 4、2000 20000 5、5 10

6、健康检查 健康证明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试卷B

一、填空 1、6 1

2、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 3、2 2 4、10 5、2000 20000

6、免检 7、5 10

二、选择

1、C

2、A

3、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食品安全法试题答案 篇4

(三)姓名:

分数: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2.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A.二

B.三

C.四

D.五

3.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4.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A.可以

B.不可以

5.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A.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B.成分或者配料表 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D.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 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实施免检。A.可以 B。不可以 C。有权

7.食品检验由食品()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A.行政机构

B。监督机构

C。政府机构

D。检验机构

8.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9.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 B。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 C。渗出性皮肤病

10.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物品一同运输;

A.安全

B。有毒

C。无害

D。有害

四.判断题:1分×10题

1.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2.食品检验实行食品监督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3.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记录保存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5.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6.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7.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8.食品生产者可以适当采购或者使用接近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

9.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10.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五、问答题:8分×5题

1.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哪些食品安全标准及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2.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3.食品检验人的工作职责?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4.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哪些?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5.食品生产者采购相关产品时的注意事项?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食品安全答案 篇5

A、降级处分 B、撤职处分C、刑事处罚 D、开除处分

2、下列(ACD)行为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

A、食品生产 B、初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套 C、食品流通 D、餐饮服务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有(ABCD)。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标准制定C、食品安全信息公布D、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是(ABCD)。

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 B、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C、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D、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5、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BC)

A、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B、立即停止生产

C、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D、不用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6、食品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ACD)等部门共同公布。

A、认证认可监督管理B、工商行政管理C、卫生行政D、农业行政

7、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BC)。

A、出口国标识B、中文标签C、中文说明书D、英文说明

8、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ABD),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A、隐瞒 B、谎报 C、向媒体报道 D、缓报

9、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ABC)。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ABCD)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A、生产过程安全管理B、贮存管理C、设备管理D、不合格产品管理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篇2

1、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要求下列哪种物品使用前必须消毒(ABC)。

A、餐具 B、饮具C、熟食品容器 D、水果

2、食品生产者采购下列哪些(ABC)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A、食品原料 B、食品添加剂C、食品相关产品D、所有产品

3、食品生产企业的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ABCD).A、名称 B、规格 C、数量D、进货日期

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ABC)。

A、准确 B、及时 C、客观 D、全面

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哪些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ABCD)。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C、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D、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6、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有(ABCD)。

A、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B、封存、检验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C、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D、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7、监管部门接到公民对食品安全咨询、投诉、举报,应当作出以下处理:(ABD)。

A、属于部门职责,应当受理,调查核实情况B、将处理结果答复C、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不予处理D、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8、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定职责包括(ABCD)。

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C、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D、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9、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ABCD)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A、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B、食品卫生标准C、食品质量标准 D、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10、以下(ABCD)部门不得以广告或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A、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B、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C、食品行业协会D、消费者协会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篇3

1、有下列情形之一,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停产,直至吊销许可证(ABC)。

A、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B、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备案C、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D、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ABC)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 B、化学性C、物理性 D、辐射性

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AB)。

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 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时应遵守(ABCD)个人卫生要求。

A、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B、有腹泻、化脓性性皮肤病不得上岗

C、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不得上岗D、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ABD)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法律B、法规C、产品订单和合同要求D、食品安全标准

6、下列哪些食品是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ABD)

A、未经检疫的肉类B、腐败变质食品 C、未经冷藏的食品D、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对(BC)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A、主要领导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其他直接责任人员D、班子成员

8、食品安全事故,指(ABC)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C、食品污染D、食品微量元素

9、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做到(ABD)。

A、取得相应资质许可B、建立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C、对监管部门食品抽检要付相应检验费D、接受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10、凡患有(AB)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A、痢疾、伤寒 B、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C、乙型病毒性肝炎 D、高血压、糖尿病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3篇】相关文章:

1.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试题

2.食品安全法知识培训考试题

3.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4.食品安全法与实施条例培训试题

5.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6.食品安全培训心得

7.食品安全培训会简报

中国孩子的答案 篇6

一次在社会学习(social studies)课上,涉及到有关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时,老师讲到:“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同工同酬,比如开拖拉机的司机和医生,拿的是一样的收入。”小宇一听老师这样来解释社会主义,非常不高兴。她想回驳老师,可是又想:老师这个课程已经教授多年,内容没有更新,也许她根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呢。可是,平日里练就的敢想敢说的习惯,使小宇不吐不行。再说,即使说错了,老师会拿小宇怎样呢?

“老师,我有异议。”老师吃惊地望着这位好学生:“我每年都回中国玩,您刚才所说的情形根本不属实。今天的中国……”气也来不及喘,小宇一连串说了好几个例子。她坐下时,全班同学的视线从小宇身上移向老师。老师只是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又继续了她的课堂内容。下课时,一位同学大声追问着老师一个课上未回答的题目,老师突然看了小宇一眼,认真地说:“刚才小宇说的故事,我还不知道,这说明我的回答也不一定都会正确,让我回去再查阅一下资料,下堂课给你们一个最新的解释。”直到这时,小宇才感到,尽管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对自己直接表扬,至少老师没有反感自己的做法。

上一篇:银行老员工辞职报告下一篇:感人的真实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