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2024-06-21

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通用10篇)

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篇1

让教育充满浪漫的气息

求实南校 初三年级李凤霞

李镇西老师说:“让教育充满情趣与浪漫”;

“一个孩子,一个日子,这就是教育。”

是呀,呵护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日子,孩子和日子,便构成了一个个浪漫的“故事”,汇成了一个班的“青春大片”,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或妙趣横生,或耐人寻味„„主演是孩子,导演便是教师。教育者不能把作业、听课、改错、分数做为生活的全部,更要努力让教育充满浪漫的气息。

(一)相聚情人节

2012年2月14日,是孩子们新年开学报到的日子,也是一个令全世界有情人为之心动的日子。如何将激情和热爱第一时间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我践行了与孩子情人节的约定,用一封情书做为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现摘录如下: 我亲爱的孩子们:

新年好!今天是个多么美好,多么浪漫的日子,我们竟然如此奇妙地再次相聚!欢迎孩子们回家!

一个多月的假期,我对你们竟有自己的情人般的想念和牵挂,无时无处都能感受到你们的气息。春节期间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QQ群中偷偷看看你们聊天的痕迹,家访中你们是我和父母聊得最多的话题。今天我终于又看到了你们的笑容开在阳光里。时间像是催化剂,促使你们在青春的岁月里成长、蜕变、历练,你们越来越懂事,有思想,有个性,有志气,时光带走了你们曾经的天真幼稚的同时,又带给了你们聪明、可爱、干练、睿智。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由不适应到一切游刃有余再到自信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记得刚入校时,我们将求实的一系列要求一股脑的灌输给你们,上课开会要求坐姿端正,下课放学要求统一放凳子,书本文具的摆放要遵守规则,地面桌斗要干净整齐,每天还要喋喋不休的强调着责任区。听课、作业、默写、改错,一样的程序,同样的要求。我和我们的全体科任老师与你们的坏习惯战斗到底,在斗智斗勇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老师们说,我喜欢18班的孩子,懂事、热情、善解人意,到18班上课都能感受到来自全班学生秩序井然,还能给人温暖的亲和力。我说,我喜欢18班,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全部,是你们让我体验着生命的价值,是你们督促着我,改变着我,也成就着我。看到你们有时候调皮浮躁不知学习,我会忍不住,大发脾气,制造一人有病全班吃药的结局,而你们却在谈心本上说:“老师,别生我们的气,我们会长大,您别为我们伤身体。”你们不知道,看到你们懂事炽热的话语,我一次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宽容和心底无私。是你们成就着老师的事业和人生,是你们给老师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听着校长一次次表扬18班,欣赏着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骄人的成绩,我的心里就像抹了蜜,美滋滋的骄傲着自己的骄傲,自豪着你们的自豪。

新学期,让爱温暖每个孩子的心底,让奋斗成为我们学习的主旋律,让我们将一个个美丽的日子经营得像情人节一样浪漫无比。„„

教育就是如此浪漫。也唯有浪漫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教育。

(二)听老师讲她过去的故事

进入青春期,早恋现象是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学校严令禁止的事。身处其中的男女同学尽情感受和沉迷于这种美好而又浪漫,神秘得令人心跳的感觉,还有身边的朋友分享、谈论,开玩笑,搞围绕着两个当事人的恶作剧,更有热心者,传口信,传纸条„„青春懵懂带来的浮躁之风迅速形成,不思进取成了班级的通病。如何解决?处理好了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孩子追求未来的动力,处理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的教育难题或亲子矛盾。于是在一个周四下午最后一节班会课,几支红色的蜡烛给会议室蒙上了浪漫的气息。桌子上两个造型别致的透明玻璃花瓶,捧着两大簇富贵竹,生机盎然,青翠欲滴。围绕着会议桌一周的二十多把椅子一字排开,整洁雅致,桌子上放着一沓照片。我班23个女孩儿围桌而坐,拘谨中带着兴奋。“闺女们,今天给大家请过来,想分享一下做为女孩儿的幸福和甜蜜。”我故弄玄虚。“青春期的女孩儿是最美丽,最迷人的,先让孩子们看看我的青春模样。”我把手中的照片发下去,照片上年轻美丽的女孩儿让孩子们好一场尖叫,同时照片儿上年轻帅气异常养眼的小伙子更让孩子们惊羡不已。一切平静后,我给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青春期,讲述着自己的情感经历,讲述着自己的成就与遗憾,那一刻,会议室里那么安静,粉色的光将我和孩子们带到了那粉色的回忆。我的讲述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然后我告诉孩子:“今天我们之间再不会有秘密。有人喜欢是我们的优秀资本,如何让自己的资本升值?初三坎儿上,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危机?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自己的青春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在她们羞涩的讲述中,变得生动无比。“爱情虽美,但她来得过早时,就会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绊脚石,那么该如何处理?”我的问题刚一抛出去,孩子们就静心思考后,制定了具体措施,如冷冻,让时间去验证;如让自己每天都很忙,无暇顾及等。这个班会结束后,我总觉得我跟孩子们一下没有了距离,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亲切和信任。

教育家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他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和尊重孩子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在热爱孩子的前提下,蹲下身子同孩子说话,才会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因此教育者正确的态度是解决早恋现象的关键。

(三)浪漫满屋

初一暑假,我们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主题为“浪漫满屋”。要求孩子利用假期“今日我当家”之日,除精心为父母准备可口的饭菜美食外,还要亲自动手打扫并装饰屋子,包括客厅,餐厅,自己的和父母的卧室等,所有费用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支取,最好不花钱,又要取得浪漫温馨的效果,并将最能体现家庭浪漫的细节拍成照片或录像,开学后展示评比,也可邀请老师进行家访参观爱居。

整个假期,我不断的被邀请。走进小A家,客厅和爸妈的卧室两束拉花呈十字,正中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个硕大的亮闪闪的彩色花球,华丽而又充满喜气,她说,要让爸爸妈妈重温当年结婚时的感觉。小B家房子不大,却整洁素雅,纤尘不染,显然父母不喜欢过于繁琐的东西。我们的小B独具匠心,一进家门在左手边白色鞋柜的上方,从天花板上垂下一串串紫色透明的、小喇叭花造型的门帘,既巧妙的将客厅餐厅隔断,又是一道美丽的装饰,同时一串串帘子随意晃动,静中有动,格外有艺术的气息。走进父母卧室,床头的结婚照被一圈淡紫色的绢花圈成心形,母亲羞涩的笑显得更为迷人。小C每天老鼠似的往家搬东西,今天几盆吊兰和仙人球,明天又有一缸鱼,经他满头大汗地搬来搬去,房间竟多了不少生机。电视机边上的柜子上,不大的鱼缸里,鱼儿游来游去,格外欢实。

看了孩子们的辛勤劳动,精心布置,我有说不出的感动,都说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差,责任心不强,懒于动手,太过自我。我却说,如果我们肯给孩子机会,给孩子舞台,孩子就会回报我们惊喜。当开学后,孩子们在讲台上一面放着录像和照片,一面介绍着自己的构思和创意时,教室里一阵阵的掌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李镇西老师说:一名理想的教师,就是要对学生施以无私的爱心,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成长,用师爱营造教育的浪漫。

我说:“教育的浪漫需要有浪漫情怀的老师!”

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篇2

一、实施人文管理, 播撒生命温暖

学校实施民主管理, 鼓励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学校重要工作的决策和管理, 突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从2007年开始, 我们尝试改变量化考核这一评价方式, 实行教育教学奖励机制。奖励部分包括:优秀团队奖、优秀年组奖、目标责任奖、教学达标奖、教学成果奖、班主任工作奖、奉献奖、突出贡献奖。其中教学达标奖, 我们又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班级学生构成的人为因素, 制定相关政策, 确保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 学校也对教师的考勤做了相关的规定, 体现人文情怀。比如:家属重病住院或手术, 双方父母来市里看病, 参加孩子家长会, 水暖电临时维修等。针对上述类似情况, 学校一律给假, 不扣绩效工资。学校关心教师子女入学, 家属求医问药的问题。教师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 学校领导会积极解决孩子入学问题。教师或家属生病住院, 学校都会寻求最好的医生为他们会诊, 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学校关注教师身体健康, 并与沈阳军区八一疗养院联系, 每年安排一次教师体检。这些, 都使教师感受到了生命的关怀和温暖。

二、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生命情趣的课外活动

每年, 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外出活动。爬过大红螺山, 考验了教师的体力;登过小河口古长城, 考验了合作意识;天门山漂流, 考验了探险精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走进西柏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 丰富教师的文体生活。新年来临时, 学校为每位教师写贺卡, 点评教师最耀眼的业绩, 祝愿教师未来的发展。同时, 学校也为教师的家属写新年的贺卡, 让每一位家属都能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和荣耀。

三、引领教师成长, 丰富生命内涵

每学期, 我们都会邀请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来我校听所有任课教师的课, 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和指导。每一次来校调研, 教研员都会和教师一起备课, 一起教研, 组织召开主题研讨会, 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给教师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空间。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与教研员的一起研读教材时、与教研员一起备课中、与教研员不断交流里得到提高。正是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会在一次次批判, 一次次否定中历练自己, 锻造自己。

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全校教师都有出市学习、出省学习的机会, 我们把外出学习当成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和奖励。

学校请名家上门指导。我们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来校, 为教师上观摩课。于老师亲自指导全体班主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备课,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我们请田玉博士和李胜利老师单独为我校高效读写把脉, 会诊。田玉博士为我们留下了殷切的期望:“稳基础, 博众长。慎扩张, 不骄狂。”

四、引导教师读书, 提升自身修养

阅读能使人的心安静下来, 使人在这个浮燥的社会中获得一种定力。从2004年开始, 我们开展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人物、读书家庭、读书班级。现在, 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学校给新进教师购买《给新教师的忠告》《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给老教师购买《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生活小百科》《厨房中的小窍门》;给年轻的教师购买教育子女方面的图书。按照奖励的标准, 教师可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

学校致力于通过文化引领、目标导向, 搭建教师长远、扎实的成长阶梯;通过开放办学、海纳百川, 造就教师大气、从容的教育气质;通过课题研究、聚焦课堂, 磨砺教师真实、高效的教学特色;通过校本研修、同伴互助, 培育教师和谐、向上的发展心境。教师体验到发展的成功与乐趣, 享受工作生活的幸福。

五、为孩子创造感受生命、享受童年的精彩舞台

附小的教师都清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沐浴生命的春光, 享受生命的愉悦, 放飞生命的希望, 这就是生命教育的本质追求。

增强德育实效性, 让每一个生命都积极乐观。学校始终关注孩子们生命成长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申报了辽宁省德育《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关注问题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 利用家长会、家教周报、家访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引导, 让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利用节假日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为了让孩子了解家长工作的辛苦, 我们组织孩子们去工厂、社区、乡村, 体验劳动的艰辛。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农村同龄孩子的真实生活, 我们与兴城南大乡中心小学手拉手, 让孩子们吃住在农家, 和农村的小伙伴一起生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们的意志品质, 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走进葫芦岛市素质教育基地, 进行为期三天的训练。每年清明节, 学校都要组织五年级的孩子们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提升综合素质, 让每一段童年都绽放如花。每天早上的英语角活动吸引了喜爱学习英语的孩子们, 外教的参与更让孩子们的口语有了大的进步。每天早自习的10分钟朗读训练, 让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每周二下午7、8节课是全校的读书活动时间。图书馆开放, 图书管理员按照各个班级的读书计划, 分好书, 装好箱, 孩子们在班级按照自己的书目进行阅读。

学校经常组织各种竞赛。朗读比赛、英语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才艺展示大赛、英文歌曲比赛、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一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艺术节, 都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让幼儿数学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篇3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游戏,激“兴”会“趣”

数学教育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才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游戏,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充分感受探索游戏的快乐。如在教“对应”时,我依据幼儿生活经验设计了“小白兔采蘑菇”游戏,编了儿歌让幼儿边唱边做:“小白兔,真快乐,挎起篮子采蘑菇,采到1只转一圈,采到2只跳两下,采到3只笑三笑,哈哈哈!采到4只拍四下(腿),采到5只数一数,1、2、3、4、5,采到6只转回家,咚咚咚,咚咚咚(手做敲门动作)。”游戏中转、跳、笑、拍、敲、数的次数与采的蘑菇一一对应。通过游戏幼儿很快了解到“少了一下就不对应了”。在中班学习“按物体特征分类”时,我设计了“乐乐帽子店”的情境,让幼儿帮助乐乐整理帽子,提出“哪些帽子可以放在一起”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由于帽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许多不同的分法,在轻松的游戏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5的组成”时,我编了一个“小鸟王国”的故事,让幼儿身临其境后,我出示一幅数学故事图,图(1)有5只小鸟,其中有2只在飞,有3只小鸟站在树上;图(2)有4只小鸟的头向右,有1只鸟的头向左;图(3)有3只小鸟是黄色的,有2只小鸟是绿色的,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并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开展生活化的操作游戏,调“兴”养“趣”

皮亚杰曾说:“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应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地动手、动脑,让幼儿主动地获得数学情感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如学习按大小排序时我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房子和小鸟,指导幼儿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房子,然后帮助小鸟按大小不同一一对应地找到家。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幼儿能得出大鸟住大房子、小鸟住小房子的结论,这样对应起来就轻松多了。

在“认识正方体”的活动中,我利用操作材料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游戏:

1.拆一拆:把正方体纸盒拆成一个平面,了解正方体有6个面。

2.折一折:将拆开的盒子还原,初步感知正方体的6个面与正方体的关系。

3.拼一拼:用6个正方形插塑积木拼成一个正方体,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6个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4.堆一堆:用正方体积木堆砌,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间关系。

5.找一找:找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发散幼儿的思维。

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幼儿充分感知了正方体的特征,并初步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

三、迁移生活化的日常游戏,激“兴”会“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以及教育之场所。”日常生活游戏也是幼儿迁移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好途径。因此,我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向幼儿传授数学知识,如在参观“凤鸣塔”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凤鸣塔的造型、结构、布局等,帮助他们积累空间形体概念。在午餐时,引导幼儿发现碗勺一一对应相匹配的关系。在拾落叶活动中,锻炼幼儿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给树叶分类的能力;在打电话的游戏中请幼儿讲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收集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相互交流,理解数的意义;在玩“我当小司机”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公交站牌以及路线的长短等。生活是个大舞台,只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利用,幼儿就可以从中获得数学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享受创造学习的乐趣。

幼儿的生活即游戏,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让幼儿数学教育充满生活气息,幼儿对于数学自会爱学、乐学、趣学,数学能力则会水到渠成快速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示范幼儿园)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篇4

方珍英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生成人生体验和全面发展,以达成课程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我们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标也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生成人生体验和全面发展,以达成课程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我们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这个千姿百态的大熔炉无时无刻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学生生活范围日渐扩展,要想通过每周几堂思想品德课感受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想让我们的教育“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我们就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生命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师生的生活激情和灵性,充满着美丽的情感和追求,充满着科学真理和生命体验。在这个地方,师生共同成长,充分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每一个生命体在教学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建构起知识的大厦,促进每个学生生命健康成长。

一、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 1

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对师生的人生态度都有重大影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灵魂对灵魂的触动。美好的生命应该是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就应该和学生共同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姿态,而是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备课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讲解与设置。在上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体验,留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予以积极的反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找到自我在课堂中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放心地去感悟生活,进而主动践行。

在教师的感召下,学生尊敬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感悟、享受生活。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处处彰显出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这里,有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学生的创意,也有教师乐教而喷发出的教育智慧。

如超级女声风摩全国的时候,很多学生带着周笔畅、李宇春的海报来学校,甚至在我的课堂上看。我发现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他们,我也很佩服超女,也看她们的海选。这样一说,学生马上和我亲近,觉得我们是“同道中人”,当然我并没有就此停止,接着,我和她们一起讨论,超女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么多人喜欢她们?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为她们勇敢、有才华、有坚强的意志,适逢学生面临中考反复的复习,有点不耐烦,我引导学生更要把她们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勇敢面对中考,战胜中考。这以后,学生明显对我“放心”了,更乐意和我共同学好思想品德这门课。

二、挖掘生活教育资源体验美好生活魅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要把生活世界提供

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只要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它是我们带领学生感悟人生、体验生活魅力的五彩桥。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一课,考虑到“领奖台的诱惑”,对于大部分与“领奖台”无缘的学生来说是不实际的,我便把这部分教材内容调换成“取得好成绩的诱惑”和“获得老师表扬的诱惑”,这一调换使教材紧紧地与学生生活贴在一起。

2.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关公平和正义的内容,学生认识模糊,课本中的事例又离学生较远。于是我给学生观看了2007年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介绍;给学生看有关今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上下的举措;再让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经过这样的强烈对比,远比我们单口说相声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也乐意付之行动。我想,还有什么比学生愿意主动践行更令人兴奋呢?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3.开辟本土教材新领域

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深知,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走进他自己的生活中,从自己生活中提炼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感受生活魅力。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我们东莞的本土文化加以壮实教材的内容。我们东莞几乎每一个镇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再让他们把它们带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学活了教材,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生活的品味。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有教材,这些美好的生活教育资源,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

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践行积极生活态度

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的根据地。事实上,人们对任何知识的认识都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又将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思想品德课程有自己突出的思想性,但我们知道学生终究是要走出校门,独立生活的,怎样使学生将我们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努力

践行积极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巧妙的拓展了课程的时空,使教学不仅是一堂课的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逐渐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这就是课堂的延伸,延伸的课堂使课堂不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课堂。但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程不仅要考虑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世界观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

1.实践操作

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知识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学生平时有很多被压抑的自己的想法。我便在班级中组织了辩论赛,结果发现学生知道的远远比我们要丰富,而且运用的论据非常有感召力。我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面对网络。经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后,学生明显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也表示要培养更多的高雅情趣。后来的几次摸底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能理智面对千姿百态的网络。因此,说一说不如动一动,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升生活的品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2.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如学了“三个代表”之后,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具有密切关联的知识,学生知道但印象不一定深刻。应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探究,结果发现学生马上联系到今年中国发生的两次大灾害,1月份的雪灾和5月份的地震灾害,学生感同身受,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对生命的敬畏。

3.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走访调查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高效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师道》

充满青春气息优美散文 篇5

心,是岁月的欢喜,亦是岁月的悲哀。不必回首苍老的岁月,不再叹息逝去的时光,即便凡尘渐行渐远,也还有风烛残年的岁月让笔把它编纂成册。阳光灼热,风雨无情,却仍可以作一首悲壮之曲,让意志在悲壮中穿行,让生命在悲壮中流浪。太阳如常升起,城市如常喧闹,只是人生命运无常。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要想生存就必须相信千万苦难都会过去,要想生存就必须用你不屈的灵魂反抗命运的不公,哪怕撞的头破血流,哪怕陷入四面楚歌。

岁月如花,花开在生命的四季。日子一天天翻过,一天天逝去。没有太多的光阴可以令我们徘徊。在彷徨之际,也不能忘记初心与向往。无论怎样,我的笔也不会停止记录生命的旅程。即使明天没有阳光,也要昂首挺胸,阔步前行,在心里高唱一曲坚强的歌,用自己的一生撰写精彩的篇章,犹如岁月之花在生命中朵朵绽放。生命的意义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用一生去追寻,即使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生命也会因过程而绽放光芒。

时光荏苒,流年匆匆。生命如流水在时光中渐行渐远。既然世事难料,何不在夜静阑珊之时为自己斟一壶酒,赋一首诗,在迷离的月色中浅吟低唱,扯一缕幽凉的风,伴一阵细密的雨,飘洒在生命的旅途,润湿前行的道路。平淡如水的日子被时光冲刷的孑然素白,从容与大度也许才是生命最好的依托。人可以一生清贫,可以衣衫褴褛,但不能没有高贵的心与高尚的情。即使世俗之人并不理解我们的初心,我们也无需惊叹错愕。

生命,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平淡,在年复一年的回望中生香,在坎坷挫折的道路上历练,在百味人世中学会删繁就简,安然生活。若生命是一场旅途,终点便是结局。但这对于已经启程上路的我们来说都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会有怎样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又会有多少意料之外却又似在情理之中的事让我们驻足、停留。其实,最美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芬芳。

穿越世俗繁华的彼岸,寻一个可以搁浅遗憾的沙滩,所有生命的岁月都是时光酿成的一坛酒,只要生命如一曲高歌,昂首挺胸走过,那又何必伤感于秋天的凋落。经历了繁华与寂寞,随遇而安,宁静淡泊,再漫长的路也会走得安定而从容。回眸半世沧桑,生命像一曲清歌,应和着人生的苦乐年华。仰望蓝天,烟云袅袅,远山如黛,如诗如画,浸染了几许深情。、

生命的樱花飞舞,簌簌落下。花开长相似,岁月不再留。繁花似锦,于那年夏天来临之前,绚烂地淘空了所有生命,摄魂夺魄。即使是生命最后一段飞翔,亦能舞得倾国倾城。

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篇6

让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散发出生活气息,这既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特质,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科学教育与生活相容合的切入口在那儿呢?我们的理解是:

(一)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围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

事实的却如此,儿童从诞生之日起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探究。作为一种本能,儿童无须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解释、如何来表达他们的发现等等,尽管这种探究处于一种原始的、较低水平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前儿童经过六年的自发探究,却是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观念都是通过亲身探究、推理而非凭空产生的,所以儿童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关于“热”的课上,一位教师首先向学生询问他们对于“热”的理解。令他吃惊的是,由于学生每次到冷的时候便会被告知穿上毛衣,他们就确信“毛衣本身能够发热”。这一生活经验无疑对即将进行的科学教育是一种阻碍和挑战。教师于是便让学生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毛衣是否能够发热。学生把温度计放进毛衣内测定温度,他们假设毛衣如果会发热的话,温度计的度数便会上升。然而令教师更为惊讶的是:尽管实验标明温度保持不变,学生仍然坚持自己原来的结论。于是教师继续让他们做实验,包括把温度计长时间的放在毛衣内,观察毛衣内的冰块时溶解更慢,直到所有的实验都做完后,学生才开始半信半疑地接受“毛衣不能产生热”的观点。

这一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深刻的。“一旦人们越是阻碍孩子按照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并练习所学到的东西,这个孩子在他的学习环境中就越发显得不健全。他只会陷入一种更深的谜和困惑甚至于恐惧:这个世界为什么和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所以教师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

过自己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核心发现的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的去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学生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但是在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活在不同情景下用不同的理论(有时用书上的知识,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由此可见,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师教学时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师教学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在开发教学资源时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我想,这其实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如实写照。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

同样来看一个案例。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的开始教师出示一个装置(饮料瓶里有个气球瓶口套上气球口),问学生:“大家认为瓶子里的气球吹得大吗?谁能解释为什么吗?”大多数人预测吹不大,少数认为吹得大。学生马上动起手来,有吹气球的、有观察的,吹气球的憋得面红耳赤,大家议论纷纷(瓶内的气球吹不大这个结论大家统一了),但提出的解释却是多种多样:瓶内外压力一样大,所以吹不大;气球小所以吹不大;瓶中有空气压住了,所以吹不大;瓶子小所以吹不大;瓶子有空气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吹不大;瓶中空气占满了,所以吹不大……面对如此丰富的解释,到底哪一种符合事实呢?请他们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挤压瓶身,瓶中的气球被顶出,吹了起来(说明气球并不小);瓶身上钻个孔挤压,感觉到有气体从小孔中排出;瓶子放入水槽,挤压后有气泡冒出来;他们借助水、感觉、体验瓶中确有空气存在,那么如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这时候提问逼近了事实的本质,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认为:如果能想办法证明瓶中空气减少后,气球吹大了,就能说明瓶中的空间,确实是空气占据的。多数同学的方法是:在瓶身上钻个孔

再吹气球,如果气球吹大了说明空气确实占据了空间。还有人用气球套在瓶口外,挤压瓶身,看到瓶子瘪了、气球大了,说明瓶中空间由空气占据。在这节课教学中,我体会研究生活中的科学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科学来得重要。(《小鬼当家》美国1994年出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由于我们对“科学世界”给予了太多的关注,人类真实的“生活世界”反而被异化了、忘却了。我们已经习惯指着挂图、对这模型来讲解,学习习惯了纯理性的接受,纯知识的灌输,造成的后果只能是科学教育的封闭性和不现实性。实际上,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泛的智利背景,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在笔者看来,这里所提及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从最细小的层面上而言,那就是要求教师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寻、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这样,科学教育才能摆脱空洞无力、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

(三)在倡导教育价值取向上,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科学素养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众多科学教育改革报告中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其一再明确科学教育的目的。然而直到今天,对这一词汇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当中,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以及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现实生活世界是儿童获取科学知识、经验、理解与认识的大课堂。那些客观世界的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生活的直接经验及行为交往等,对于科学课的教学及效果都具有根本性意义。校外学习场所、教学活动的举办形式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做到面向生活的关键。例如:我们在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声音传播等问题后,学生对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他们来自制乐器演奏。意在考察他是否明确声音的高低强弱究竟与什么有关?孩子们用纸,弹、抖、揉、吹、拍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摹拟风声基至提出要用纸片和车轮磨擦有用皮筋又制造琴的有的击掌有的吹哨,有用铁片或摹拟雷声的,的有杯子装水敲击的(这就是缶乐)啪……啪……啪啪啪,请学生演出“拟音剧”,一组同学演出其他人闭上眼睛欣赏,认真地去听、去感受,他们听到了春天的雨声、夏天的蛙鸣、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飘雪,这一切都来自对声音的研究。另外在校外学习场所里,学生们可以在事物关系上获得清晰明确的认识、观点、概念及比较的标准,从而避免因割断事物联系而获得错误的理解与概念。还能创造供儿童们发现、探索、与他人接触及共同行动的机会。在校外学习生活中,如教学旅行、探察陆地、参观博物馆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将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强化求知欲望,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了解家乡环境、认识家乡的地位,赢得时间和空间上的家乡归属感。这些教育教学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和校内生活所无法获取的。

面向生活的教学活动要注意考虑儿童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经验,要注意通过相应的能够为儿童带来经验、知识、问题、兴趣与爱好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必须把儿童游戏式的发现和经验积累、专业性的行为和实验放在教学首位。而在小学第二学段,强调现实生活、自然的、科技的、社会的现象及其多种联系与关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则更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指出,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际上已经对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消解作用,具体表现在:①人与自然的的疏离,不仅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更使人疏远大自然;②人与社会的疏离,体现在电子主义所形成的自我封闭等等。可以说,我们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舒适和安逸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的确确也在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泉水,苍翠的森林……这些必须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究气息 篇7

一、营造探究空间

开阔时空, 营造探究氛围, 营造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 师生之间会产生许多互动, 此时, 教师要适时设问答疑,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机会。当学生对问题产生迷惑时, 教师要适时引导, 及时启发, 指出思考的方向;当学生获得成功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 学习两部应用题时, 出示以下题型 (以本班为例) :①本班男生有18人, 女生有20人。如果每人向灾区捐款10元, 共捐款多少元?②本班男生有18人, 女生有20人。如果每人向灾区捐款10元, 男生比女生少捐款多少元?③男生有18人, 女生有。如果每人向灾区捐款10元? (自定条件和问题) 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探究环境, 使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 从中挖掘出可以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 从而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 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望,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产生生活感、亲切感、真实感。例如, 教授“统计的初步知识”时, 我事先把教室走廊设计成一条马路, 进入教室后,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做小小统计员, 另一组学生模仿各种汽车的动作以不规则的次序开过马路。统计员们要进行统计:10分钟内开过马路的各种车辆的辆数。学生此时兴趣高涨, 模仿的同学凭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车辆的认识学起来特别卖力。统计的同学纪录时也觉得非常好玩, 特别的认真。这样轻松愉悦的表演引入情境, 学生学得有味, 学得投入, 同时又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提供探究的条件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主渠道,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针对不同的探究教学内容, 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认识客观世界, 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自主学习, 在愉悦的氛围中感悟新知, 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快乐。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 联系日常生活, 为学生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 可以让教师设疑激趣, 也可以让学生设问答疑, 把问题呈现到师生的面前, 让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独立思考、自主动手、实际操作, 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 开拓学生的思维, 进而明确探究目标, 提升教学效果。

四、搭建探究的平台

(1) 创设情境, 构建研究平台。

问题情境的创设, 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素材,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把现实问题数学化, 以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认识,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数学问题生活化。

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并能激活学生思考与创造的灵感。如教授“小数减法——整数减小数”时, 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超市, 一组学生为售货员, 另一组为顾客, 进行现场模拟交易。事先给顾客“10元”钱, 让他们自行购物。因为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 购物时他们必须进行一番计算, 由于平时接触得比较多, 所以在要求讲解过程时, 都能对答如流。“我拿10元钱买了一本3元2角的本子, 找回6元8角”, “我买了一支笔1元3角5分, 找回8元6角5分”……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这些具体生活经验顺势导入新课, 学生学起来就非常轻松了。

五、培养探究技能

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篇8

所谓英语教学生活化。即是将学生的生活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英语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英语课堂,使英语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英语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这样,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凌,以及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境。因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字母前,笔者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如KFC、VCD、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包装上的英语,如巧克力包装纸上的chocolate,牛奶盒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等等。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身边。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运用者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字字句句带读、跟读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英语、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游戏等,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英语,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例如,在教colour这一课时,课上笔者先让学生唱他们都会唱、爱唱的歌曲《小画家》。唱完后,笔者告诉学生,丁丁现在已不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了。在学生充满疑问和期待的目光中,笔者唱起了自编的歌曲:丁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看看他都画些啥,Red,red,画个red红苹果;Yellow,yellow,画个yellow黄香蕉;Brown,brown,再画brown巧克力;Blue,blue,画片蓝天是blue;White,white,画朵白云是white;Green,green,画片草地是green;Black,black,画块黑板是black。和着熟悉的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笔者唱了起来,学习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地学会了“colour”单词。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A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时,首先把教室布置成开生日派对的现场,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生日派对的氛围中,带上生日皇冠、生日礼物、蛋糕等道具,进行生活化的生日模拟情境表演。通过送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一系列的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如“a birthdayparty”,“Which is florme,this one or thatone?”“Ill put it 0n my desk”“Lets have the cake”等等。这种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3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表演,不仅可以把巩固知识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PEPBook I Unit 5Lets eat PartA Lets talk这一课时时,笔者把教室布置成KFC或MacDonald,准备了cake,hamburger,hot dog,chicken,French hies,bread等食物或模型供学生挑选的同时,渗透有关西餐礼仪方面的文化知识。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当服务员,其他学生当顾客进行角色表演。这样把学生的生活带进课堂,帮助学生去理解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想学好英语的主动心理。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话、电视、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应树立大英语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张“名片”,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爱好等;让学生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或者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编写看图故事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设计策划,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让教育充满智慧和灵性 篇9

做智慧型教师,让自己的教育充满智慧与灵性。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去感动,还应用我们的感动去唤醒学生的感动。因为有了感动,就有了鲜花的绽放;有了绽放,就有了心灵的飞翔;有了飞翔,就有了孩子们的智慧生成。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能引领孩子们乘着理想的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篇10

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育人的艺术,是欣赏美的艺术,是一种爱的艺术。欣赏孩子们的天真顽皮,就会理解他们的活泼好动;欣赏孩子们的纯真无邪,就能感受那份美好纯净的童心;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的独到的“狡辩”,就能发现创新的智慧火花;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就能培养出许多文笔优美的“小作家”。

学会欣赏学生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让我们的教育在欣赏中闪现爱的光华,享受爱的温馨,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个教育的“奇迹”。

一、欣赏真情,获得爱的接纳。

今年的教师节,我满怀惊喜和倍感压力地跨入了新的学校。走进教室,我感受到的不是以往学生们兴奋的期待和热忱的欢迎。带着对原有老师朝夕相处的深情,孩子们充满敌意的眼神,让我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看着原有老师黯然地收拾东西离去的背景,有的孩子眼圈红了,难过得低下了头。从孩子们脸上诧异的表情和略带拒绝看着我的目光中,我读懂了孩子们的恋恋不舍。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原来的学生,特地骑车赶到我家,送上他们精心制作的贺卡,递上他们晚上瞒着家长偷偷写给我的信,流着泪拥抱着我,问我什么时候再回来。看着他们久久不愿离去,并且抢着帮我整理行李,我读懂了孩子们的无限眷恋和不舍。是呀!孩子们的真情和留恋让我也曾悄悄地流下了热泪。人都是重感情的,孩子们的真情让我感动。于是,简单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教师节这天来到了美丽的附小,走进四(7)班教室,和大家成为新朋友。看着同学们因为舍不得周老师而难过的样子,黄老师深受感动。前两天,我们原来班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是哭着和黄老师分别的。(说着,我忍不住眼眶湿润了。)因为我们早已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早已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很多学生都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我。“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相处中,老师的表现能让你们满意,希望我们也能成为好朋友,老师的名字在一首诗中,唐代诗人高适写的《别 董大》,感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去查一查资料,读一读诗,了解一下好吗?”一阵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眼中也多了一些友善和尊敬。晚上,有个孩子在《我们的新老师》习作中写道:不知怎的,我开始有些喜欢新来的黄老师了,希望她能成为我们喜欢的大姐姐,好老师……。”欣赏孩子们的真情流露,也让我收获了爱的惊喜。第二天中午,好多孩子一进教室就送来了自己画的画、写的信,鲜花、贺卡,有一个孩子还满怀歉意地说:“老师,你昨天刚来,我没来得及准备。今天早上,匆匆忙忙,又忘带了。我们送上迟到的礼物,祝你教师节快乐!”在我听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了,因为他们已在最短的时间内友爱地接纳了我这个新老师了。

二、欣赏个性飞扬,放飞爱的希望。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的腾飞让很多家庭富裕而幸福,造就了如今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见多识广,年龄小思维却很开阔,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而又独立的个体,活跃而奔放的个性让他们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班里有个学生叫陈竹,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时常会做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或神情,或突然抢话,冒出一些“另类”的回答,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扰乱课堂秩序。说实话,有时也会让专注于讲课,正感觉精彩时刻的我哭笑不得,大为恼火。但很多次我忍住了,只是温和的一笑,问全班同学:“刚才大家都笑了,他这样做你们喜欢吗?”学生们立即收住笑容,坐直身子,专心听讲!经过数次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思维敏捷,知识面丰富,所以经常脱口而出。他性格活泼,聪明伶俐,大方泼辣,所以课上常故意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表演才能。在别的老师看来,这个有“多动症”、“令人头疼”的学生,其实他身上潜藏着许多可贵的优点和实力,张扬的个性让他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而随意地释放。这是一个调皮而可爱的学生!他身上不缺乏优点,他缺乏的只是欣赏的目光和给他展示才华的舞台。课后,我拉着他的手,像老朋友一样地聊起来:“聪明的你,老师很喜欢!”他高兴地笑了。“但老师对你又爱又急,爱的是你机灵可爱,爱动脑筋,发言踊跃,表演逼真,老师很欣喜你;急的是你总是太外向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嘴和手,老师不太喜欢!”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个真正聪明的好孩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动,自己很会掌握分寸,自己能管好自己,调皮但不捣蛋,严守纪律,又认真学习,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你能做到吗?”他抬起头,认真地看了我一眼,使劲地点点头。“希望你做一个老师欣赏,同学们佩服的出色的陈竹,好吗?”他郑重其事地答应了!“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小小男子汉,加油!”我们轻轻地拉了勾。以后他的表现真的很让人高兴!课上他听得更认真了,坐得更端正了!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他会心地笑了!虽然偶尔他也会“老毛病复发”,但和以前相比,他守纪律多了!在我的新教师亮相课上,他主动举手要求参加表演,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美丽的五彩池”,大方的他拿起小喇叭就喊:“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泰师附小的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九寨沟,现在请你们欣赏的是神奇的五彩池!”引来听课老师一 阵快乐的笑声!他一点也不慌张,指着前面屏幕上的彩图,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一阵热烈的掌声送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多么出色的小导游呀!老师夸奖着,课后同学们都伸出大拇指夸他课上的表现特捧!他看着我,甜甜地笑了!个性飞扬的他为我的亮相课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欣赏让他展示了独有的风采,放飞爱的希望,我们一起进步着!

三、欣赏点滴努力,品味爱的甜蜜。

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快乐地生活,会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的愿望,很多学生总是试图通过某一方面的努力,勤于表现,让老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得到老师的喜爱。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多用欣赏的眼神去留意每个孩子的努力呢?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并不缺少努力,只是缺少欣赏。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一句小小的鼓励,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小小的肯定,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情的握手拥抱,都能传达我们的欣赏与赞扬,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爱的甜蜜,都能产生一个成功推动多个成功的神奇效应,都能让孩子在爱的阳光沐浴中幸福而快乐地生活。

孩子们是一个个充满灵气,可爱的小精灵。我们欣赏他们,尊重他们,而不仅仅是给予一种强制性的灌输,一种机械的压服和命令,而应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期望。让我们的眼中多些欣赏的目光,让我们的教育多些爱的滋润,,让我们的校园因为有爱的温情而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邮箱: hy_0912@126.com

上一篇:一升二暑假思维训练下一篇:杂记:装修完工,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