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通用8篇)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1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30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5
(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
(六)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七)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八)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危重患者应当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九)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十)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15、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2)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3)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
(4)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6、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2.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
3、主管部门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100%。
4.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5
(1)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4
1.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必备内、外、儿专业;
2.急诊科固定人员≥75%;应具有执业注册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
(查急诊各科排班表,缺一个必备专业,扣2分;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3、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4、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5.查人事科资料和急诊排班,急诊科固定人员<75%,扣1分;发现资格不符医护人员独立从事急诊工作,1人扣1分。
(2)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急诊留观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6
1.制订明确的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和急诊抢救预案,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首诊负责制,急诊科医师根据入院标准决定病人留观或住院,病区应妥善安排,不得推诿;
2.急诊科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专门的出入门,急诊门前车道通畅;(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 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
3.设置急诊收费窗口、诊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治疗室、手术(清创)室,各区域标志醒目;观察床设置不少于核定床位的3%,手术床≥1张;
4.设置急诊药房,提供24小时服务,保证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因患者紧急、特殊需求而急诊药房未备药品,院内应保证1小时内到位,院外应12小时到位,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查);
5.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医技部门为急诊科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并有优先规定,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6.急诊留观病人不得超过72小时;
7.危重病人收住院应有专车、专人护送。(1.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及预案,缺1项扣2分;现场考核5位急诊工作人员对制度与预案的知晓程度,1人不合格扣1分;现场查看绿色通道不畅通,有推诿急诊病人的情况不得分;
2.急诊门前回车道不畅,扣1分;
3.急诊未设置必要的功能区,1项扣1分,各区域标志不醒目,扣1分;观察床设置少于核定床位的3%,扣1分;无手术床,扣1分;
4.急诊药房不能保证满足急诊患者的医疗需求扣1 分;
5.查排班表,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医技部门1个科室不能为急诊科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扣 2 分;
6.查急诊留观病人,超过72小时,1例扣 1 分;
7. 危重病人收住院没有专车、专人护送,发现1例扣1分。
(3)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 1.急诊会诊医师10分钟到位;急诊救护车10分钟出车;
2.危重病人抢救应有主治医师以上指导或主持;
3.抢救成功率≥80%。
1.实地抽查,急会诊医师10分钟内不能到位或资格不符合会诊医师要求,1人扣2分;未按会诊要求携带相应器械,扣1分;救护车出车超过10分钟扣2分;
2.危重抢救无主治医师以上指导或主持,1例扣 1分;
3.抢救成功率<80%,扣1分。
(4)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4 1.观察病历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书写;
2.抢救登记完善,各种抢救措施及时记录;
3.开展质量监控活动,确保医疗安全。
1.查5份观察病历的书写质量,记录不及时,每份扣 1分;记录不规范,每份扣 1分;
2.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不及时、不完善1项扣1分;
3.查急诊质量管理记录,未开展质量监控扣1分、不完善扣1分。
(5)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7 1.急救设备齐全,并处于完好、应急备用状态,应有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洗胃机、吸引器、直接喉镜,本科有或院内能在30分钟内提供B型超声波仪,床边X光机服务;应备有产包、开胸包、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各种穿刺包及引流装置、导尿包、气管插管包、洗胃包等;
2.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操作:心肺复苏(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洗胃、除颤器、呼吸机应用、中心静脉压测定、气管插管等。
1.设备不齐全或处于非完好状态,1件不符合要求,扣2分;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各2人操作各种设备情况,1人不合格,扣2分。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点)
(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2.落实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3.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定急诊科与120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5.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
22、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重点)
1.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2.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
3.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4、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措施。
5、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3、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1.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2.有大规模抢救登记与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
24、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1.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2.有部门间协调机制,并有专人负责。
3.能为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提供指导和各种便民措施。
4.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和处理方案。
5、有对员工进行服务流程培训的相关制度并执行,当服务流程变更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
6、.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包括重要的检查(验)结果等报告的范围。(2.)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3).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4).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并正确执行。(5).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6).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检查(验)科室能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
(7)有危急值报告和接收处置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
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6、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一)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如: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
(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三)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四)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
(六)职能部门要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17、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一)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当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
(二)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当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三)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18、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
19、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一)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与使用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二)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20、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一)评估有跌倒、坠床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的工作流程。
21、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一)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二)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22、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一)有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二)有激励措施,鼓励不良事件呈报。
(三)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
23、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一)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二)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2
1 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大环境影响
近年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已成为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生产性的特殊经营实体, 而部分护士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出现重经济效益, 轻社会效益;重物质利益, 轻理想教育等短期行为。加之护士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尚须完善, 思想教育工作薄弱,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某些人工作热情降低、思想不集中, 敷衍了事, 服务态度生硬[2]。
1.2 劳动强度大
急诊科是医院第一线, 就诊病人大多危重, 而目前公费医疗资金紧缺, 病人是非迫不得已才来就诊, 致使急诊病人多, 病情重, 病种复杂, 抢救量大。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环境中连续工作, 常常超负荷运转, 使护士心身疲惫, 容易产生怨恨烦恼情绪, 形成仅限于完成硬性指标, 出现工作责任心降低, 简化工作程序, 操作不正规等现象。
1.3 业务能力不足
急诊是多专科、多层次、多关系结构, 在这个复杂的统一体中, 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现阶段护士仍以中专学历为主, 知识面窄, 又因多选用身体好, 年青的低资历护士, 经验少, 特别是抢救时缺乏应变能力。
1.4 缺乏社会尊重与理解
急诊科就诊病人病家属心情急, 部分人对护士不理解, 而长年在急诊工作的护士对急症病人又司空见惯, 个别人员工作不紧不慢, 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社会偏见“重医轻护”导致部分护士的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护理质量。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思想素质
职业道德是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核心。护理工作是一个为千百万人幸福所需要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患者服务, 它充分体现着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急诊科应开展爱岗敬业, 优质服务等活动, 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职业及工作中的苦与乐问题, 急诊科要做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利用先进典型事迹和开展奉献活动, 启发护士对职业的兴趣, 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意义及价值, 树立敬业精神, 树立一人辛苦, 换来万家幸福的崇高思想[3]。
2.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业务素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 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为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急诊科和医院都要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护士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 请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在专业技能训练上, 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各种专题讲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及训练内容, 如急诊医学、危重病学、抢救程序、心电图知识等[4]。同时, 科室还开展小讲课, 护理查房, 每人都有任务, 个个做准备, 带着问题找答案, 提高护士学习业务知识的兴趣。对毕业两年以内的护士, 加强抢救技术的培训, 提高她们的抢救技术, 加强她们的抢救意识, 应急能力, 每人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并记录技术档案。急诊科护士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心电图电除颤、呼吸机的使用及洗胃机等八大件的技术操作规程, 训练她们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根据工作表现, 选送进修学习, 尽量让她们多学知识, 确保急诊科护士素质, 保证抢救病人的质量。
2.3 强化管理手段, 实行科学管理
要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必须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保持急诊的高标准、高水平。 (1) 全面质量管理: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现在已发展为全面质量经营。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我国急诊科的必经之路, 将全面提高急诊水平[5]。 (2) 持续质量改进:核心就是以病人满意为最高标准, 凡是不适合急诊的工作程序、方法、步骤都要改, 病人的需求是质量改进的源泉, 一切为了病人满意。质量改进是最有魅力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3) 零缺点的现代质量要求:核心是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 没有失误, 没有对不起, 没有技术、服务、质量差错是难免的宽容自己的语言。急诊科强调质量零缺点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试想, 抢救病人如果不强调零缺点, 允许有失误, 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质量零缺点对病人有好处, 对科室有好处, 对医护人员有好处, 对医院有好处。 (4) 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核心是为了急诊病人高质量, 一切人员都要为抢救病人保障好, 所有人员都是为病人服务的, 除此之外, 还要有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急诊科人员要为抢救病人服务, 全院人员也要为抢救病人服务, 一切为了病人并非一句空话, 这在质量保证措施中体现得最充分。 (5) 全程的病人满意:全程病人指急诊科接到呼叫到病人抢救诊治后离院, 这个过程相当长, 包括院内呼叫反应过程、车辆外出、现场抢救、途中不间断的救治、通讯、联络、院内抢救、手术、监护、会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 要使病人满意并非一件易事, 没有现代全面质量管理观点是不可能的, 这是现代最高的质量要求。
3 效果与体会
2年来, 通过我科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建立专科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细化考核内容, 理顺服务环节, 强调连贯性服务过程, 使急诊科各项指标有了显著的提高, 预检分诊正确率达98%, 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 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 陪送检查率达100%, 服务态度满意率达986%, 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 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 护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变革, 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 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 才能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促进急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324~328.
[2]伍宏英.加强急诊室服务意识与风险管理的思考[J].当代护士, 2007, 23 (1) :36~37.
[3]王菊吾, 严林娟, 钱君, 等.护士对患者实施关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8) :561~563.
[4]马芳, 朱丹.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10) :78~83.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3
急诊病历质量一直是急诊科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为了提高急诊病历质量,2010年2月实施病历质量点评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病历质量从内容的完整性、内涵质量、核心制度执行、“三合理”控制和药占比控制及医疗差错纠纷减少等方面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背景
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这与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关。急诊就诊患者疾病谱广,病史不清,发病急,患者和家属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是急诊过程中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因素。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保证医疗过程中无过错,而提高急诊工作质量的重点又是急诊病历质量[1]。由于急诊流水患者的诊治,医生基本上是“单兵作战”,不象住院部病房有三级检诊把关。诊疗的对与不对别人和自己都无从知晓。有些看似“轻症”的危重患者可能被忽略,有些不合适的处置可能一直被沿用,这是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容易出现的盲区。加之急诊病历不归档保存,病历质量一直很差,“三合理”不合理,医生看病随意性很强,药占比居高不下,是急诊科建设管理中难点[2,3]。因病历不完善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在医疗官司中因病历不完善而败诉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所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在急诊科建设管理中显得非常重要。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方法
2010年2月以来,采取病历质量点评(晒病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点评流程是:每天早晨晨会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收集夜间所有门诊病历包括输液和临时观察抢救病历,交班时由夜班值班医师首先自我点评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点评内容包括病历封面及内容的完整性包括就诊时间(具体到时分)、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体检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以及交接班记录等;然后由其他医生点评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由值班主任或科主任做最终的点评。具体点评方法:①病历点评采用正反思维方法进行:即从现有主诉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能否导致现有诊断,再从现有诊断向前推看此疾病的诊断是否和主诉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相符,如果相符则病史体征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是否需要完善其他检查以进一步充实诊断,如果不相符说明误诊或错诊,需要进行重新考虑其他诊断。②病历点评以病理生理为导向:即患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和体征,现在如何抢救治疗等。③病历点评和“三合理”相结合:点评是否存在不合理检查,治疗是否规范等,给出用药的理由和解释。④病历点评和业务学习相结合:a.以急诊常见的容易导致死亡的疾病重点,点评时结合患者同时学习此类疾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抢救措施以及如何沟通;b.把一些诊断不明的疑难或危重病例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c.对于一些专科性比较强的病例结合新的诊疗指南进行反复学习。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效果
经过1年多的实践,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取得了显著效果:①急诊病历的完整性、内涵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从病历封面到就诊时间、主诉、病史、过敏史、体检等非常完整,病历字迹工整、清晰可辨,涂改规范,病历内容及诊疗方案符合规范,化验单黏贴整齐,会诊及病情沟通记录及时规范。②核心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首诊负责制、抢救制度、會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均能从病历上完整的反映出来[4]。③急诊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水平明显提高。④“三合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急诊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问题在实施病历质量点评后得到了根本有效的解决。⑤药占比明显下降,通过病历质量点评急诊科在提高科室经济效益的同时药占比较之前下降10%。⑥医疗差错投医疗诉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通过病历质量点评,规范了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增强了值班责任心,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了医患沟通,改善了医患关系,从根本上减少了差错发生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出现[5,6]。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体会
医院病历是医院医疗活动的重要原始记录,医院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发展水平和提升疾病诊治质量的核心。通过一年多的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得出了这样体会:病历质量点评,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让医护人员养成了良好的执业习惯和责任心,让医疗核心制度得以有效的落实,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病历内容的完整性和内涵质量得到根本改变,使得“三合理”问题得以解决,药占比明显下降,从根本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避免了医疗纠纷事故的出现。鉴于急诊病历在急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急诊科的管理者还将把急诊病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病历质量点评还将持续进行,点评的内容还将不断深入,始终会持之以恒地把病历质量作为急诊科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全面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促进急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鹊,刘先华,张长春,等.从急诊病历管理入手,提高急诊工作质量[J],临床急诊杂志,2007,5:311-312.
2 梁伟屏,王勇.5106份门急诊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5.
3 范力,唐仕川,李秀池.医院门、急诊病历管理书写规范化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5):107.
4 李玉明,张瑞军,韩晨光,等.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5:24-25.
5 沈平.注重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J].现代医院,2010,4.
6 王尚柏.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之探讨[J].安徽医学,2010,4:306-307.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4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小组由科主任、科护长及科内医护人员组成。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科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审议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方案,督促、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2)质量管理职能:
职责:对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
(3)科室质控小组:由医疗、护理各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量管理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质控小组每月至少开展活动一次,每季总结一次;结合本专业特点、技术水平以及《临床诊疗指南》、单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本专业疾病诊疗、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科室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科内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并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二、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十三个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落实,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完善其他相关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完善各种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实施按上级要求的各专业单病种、临床路径,按照具体规范进行诊疗活动,保证环节质量、终末质量。
3、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根据我科实际,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对全科医疗质量负责,质控小组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将采取每月、每季集中检查、考核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对考核结果进行奖罚(祥见医疗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细则)。
三、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检查全科医疗质量、目标实现情况,随时协调科室各有关部门、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每年2次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发布半年质控工作报告,提出存在问题与持续改进的建议和工作计划;如发现存在共性问题需要尽快解决的,则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制订整改方案,付诸实施。
2、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科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经常做临床指导、督促、检查医疗质量工作管理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做到:
(1)、要求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进行改进运作之后再检查落实整改情况,评价整改效果,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2)、如发现存在有共性意义的问题,则认真进行调研,制订有指导性的管理规定文件下发给科室,要求按规定执行,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的管理。
3、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定期、不定期检查、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难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范病历书写行为。每月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运行病历进行检查,见检查结果认真记录,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及时整改,保证不合格病历不出科;每月质控科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终末病历统一集中检查、评分记录,确保不 合格的病历不上架,并将科室评分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为了加强病历内涵建设,组织开展专题检查,定期开展病案的点评与优秀病案的评比,使病案的内涵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3)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每季由质控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急诊处方进行检查,对急诊处方的规范书写、合理用药等进行点评,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将结果给予公示。
(4)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药物比例,制订全科室用药比例标准,对科室每月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对药品比例超标的科室个人实行扣罚奖金。
(5)贯彻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
4、加强基础质量教育、培训,强化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科室定期、不定期组织全员进行“三基”知识教育,组织学习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实行强化教育。特别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岗前教育,树立良好的法律法规、质量意识。
5、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严格按卫生部推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患者基本医疗费用。
四、评价与反馈
1、效果评价:定期对医疗质量运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基础质量考核结果评价“三基”教育和科室基础专业知识的培训效果;通过环节质量的检查,对各种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的知晓率、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每季度对医疗质量中的指标进行统计,根据完成情况对控制方案、方法、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达到质量的动态控制,持续改进。
2、信息反馈: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科室(部门)及时通报、沟通,帮助其整改。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每季度组织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会议,对全科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进行点评,拿出改进意见,经会议讨论后进行整改,不断完善,提高医疗质量。科室每月完成当月科室医疗技术指标、病历质量、处方合格率等统计工作,及时将具体完成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并上报院领导。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5
科室:
检查者:
检查内容
时间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环境管理
1、各室(抢救室、治疗室、注射室、清创室、输液室、洗胃室、办公室等)室内陈设规范、清洁、整齐、安全、有序
2、走廊无杂物,地面清洁防滑
3、保持急诊“绿色通道”通畅
4、拖把标识明显,分区使用,有消毒措施
人
员
管
理
1、掌握急诊室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掌握岗位职责并切实履行职责
3、信息畅通,人员随时处于紧急接诊状态
4、工作态度认真。保持急诊室安静、无大声喧哗现象,进行护理操作时严禁接打手机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安全措施,确保无差错事故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各项操作规程
7、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能30秒之内找到物品
物
资
管
理
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柜内清洁,标识明显,物品陈设规范,排列有序,定点放置,无潮湿、无过期失效,按效期时间顺序放置使用
2、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外用药、消毒剂等分开放置,标识醒目,无过期变质
3、药品无积压、无过期、无变质、无破损,排列整齐,标签清晰,基数明确,药物有专人负责,有交接记录
4、所有抢救物品和药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量、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完好率100%,标签清楚,标识醒目,无过期无变质,用后及时补充,班班交接,有记录
5、各种急救仪器保持应急状态,确保随时使用,保养、检修、交接、使用有记录
护
理
工
作
质
量
1、评估病情、分诊正确,能够在医生到来之前,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2、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口头医嘱执行前加以复诵,核对无误后执行,准确实施治疗及抢救措施,并及时记录
3、配合抢救及时、准确、灵活,熟练、护理措施有效落实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5、危重、昏迷、烦躁病人有安全措施,卧位舒适,各项处置准确无误,护理措施到位
6、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耐心细致地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并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7、指导病人或家属了解用药、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8、协助联系会诊,安排检查、转科、护送,并做好交接工作,并记录
9、发生护理缺陷及时上报,做好分析、讨论、改进工作
消
毒
隔
离
1、各种无菌包清洁干燥,有明显效期,标识醒目,无过期
2、消毒液浓度配置准确,并定期更换消毒液及消毒容器
3、各种医疗用物用后按规定处置;呼吸机、洗胃机、吸引器等各种设备管道用后处置符合要求
4、紫外线消毒及时登记,时间充足,有记录,灯管保持清洁
5、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集中处理后由专人回收至存放处,登记规范齐全
6、按要求履行职责,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发生利器伤、职业暴露、输血、输液反应等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防护用具齐全,处理措施正确、有效。
监测
按感染管理科要求配合做好各项消毒效果监测。
—
END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6
1.提前5分钟接班,交接病人,做到病人“七知道”。2.做好晨间护理,保证床上无污迹。3.备齐治疗用物。
4.负责门诊输液病人的登记、治疗,做好沟通和健教工作(自我介绍、病情介绍、用药情况、健康指导)。5.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及时续加液体。
6.负责当班的止血带、输液网套、输液卡夹等清洁消毒备用工作,收集输液卡并装订。
7.时刻保持病区干净整洁、病人离床后一律按要求铺成暂空床。8.协助早班进行危重病人的抢救 9.每周一做好工作区内清洁大扫除 10.每周二更换病区小被套 11.每周三更换值班室被套 12.与早班、中班做好交接班。
13.负责换药室物品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4.准备补充换药室用物。
15.协调处理整个急诊病区的突发事件。
16.负责所有费用的收取,妥善处理欠费、漏费等情况,保证每项费用的落实,清理当日费用、装订,救护车费用单列。
白班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标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热情主动、耐心、细心,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3.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操作正确。4.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准确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5.熟悉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做好心理护理。6.各种技术操作正规熟练。
7.制定并落实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8.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熟练配合抢救。9.监护记录及时,各种护理文书符合要求。10.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舒适,卫生良好。11.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清新。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标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过期物品。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准确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熟悉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各种技术操作正规熟练。各种物品定位放置,摆放整齐。交班详细准确。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12.13.14.15.16.17.18.19.早班职责
1.提前5分钟接班,清点物品并记录。
2.同夜班人员进行交接班,包括遗留费用、救护车归位、环境卫生、物品摆放等。3.更换消毒液桶内消毒液。
4.4.热情、主动接待病人,负责各种小治疗。
5.负责“120”电话接听以及救护车调度,严格按要求进行追踪反馈,根据病人情况合理安排,并做好登记。
6.及时补充工作区内各类物品,备齐治疗室所需物品、药品定点放置,与夜班做好交接。
7.做好工作区内清洁,保持工作区域内干净整洁。8.每周一、四负责更换酒精碘伏瓶更换,并记录。9.每周一负责更换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液更换,并记录。10.负责清创、换药、及门诊小手术的配合。
早班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2.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服务态度好。3.早班工作安排合理有序。4.对内对外沟通联系及时有效。5.主动配合会诊检查人员。
6.处理医嘱准确无误,及时通知各班执行。7.派车及时合理。
8.各种检查单、申请单、会诊单及检验标本及时送出。9.有效协助护士长管理。10.管理好探视人员。11.了解患者病情。12.交班详细准确。
13.各种物品定位放置,摆放整齐。14.保持办公室安静整洁。
出诊班职责
1.提前5分钟接班。
2.负责救护车内物品、器械等清点、查对,按数量定点放置,湿化瓶的清洁与更换,无菌物品的消毒,保证其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按要求出车,出诊后承担护士和担架员的工作,协助医生处置病人。
4.负责轻症患者的初步处理后回院,重症患者协助医生现场救护,转运中监护及抢救工作,协同回院后的后续抢救,维护现场抢救秩序。
5.负责所有接诊病人的最后去向。轻症患者的陪检陪送,重症患者抢救完毕护送到相应病区。每次出诊完毕必须及时整理车内装备,及时补充和更换。
6.每次出诊完毕必须及时整理车内装备,及时补充和更换。
出诊班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标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热情主动、耐心、细心,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3.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操作正确。4.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准确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5.熟悉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做好心理护理。6.各种技术操作正规熟练。7.及时有效配合现场急救。8.交接病人详细准确。
9.救护车内物品、药品、仪器摆放整齐,处于备用状态。10.负责洗胃室、抢救室所有急救药品、器械、仪器、物品的清点、检查、补充,并登记。(包括急救柜内所有急救盘内用物的整理、补充,湿化瓶的更换,氧枕备用,急救柜的清洁)。11.湿化瓶的清洁与更换,无菌物品的消毒,保证车内清洁卫生。12.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抢救后的终末处理。
小中班职责
1.提前5分钟接班。
2.协助早班、中班完成所有治疗、护理。3.协助早班、中班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
4.负责“120”电话接听以及救护车调度,严格按要求进行追踪反馈,根据病人情况合理安排,并做好登记。5.协调处理整个急诊病区的突发事件。6.保持工作区域内干净整洁,做好交接班。
中夜班职责
1.提前5分钟接班。
2.负责“120”电话接听以及救护车调度,严格按要求进行追踪反馈,根据病人情况合理安排,并做好登记。3.协调处理整个急诊病区的突发事件。
4.负责处理值班期间门诊病人的登记、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5.保持工作区域、病区干净整洁,与接班人员做好交接班。
小中班、中夜班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标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热情主动、耐心、细心,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3.急救电话接听正确,派车及时合理。4.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操作正确。
5.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治疗、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
6.落实晨晚间护理,并有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7.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完善,标本采集正确。
8.医嘱执行正确,记录及时,各种护理文书符合要求。9.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适当,卫生良好。10.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灯光柔和。
11.麻醉精神药品和贵重药品与账务相符,按规定保管。12.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13.坚守工作岗位,无违规违纪现象。
综合门诊组长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在岗时间段的护理工作。对本组护理质量全面负责,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急诊管理、急诊护理记录全面达标。
2.保持急门诊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对本组的满意率、投诉率负责,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
3.对本组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及在岗时间段的管理次序负责,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井然有序的急诊工作秩序。4.负责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制度、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执行。5.负责本组各种急救药品、耗材的领用管理。6.负责做好科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检查。7.负责本科室的合理排班,及时做好各种登记和统计工作。
8.负责对组内成员每月考勤的量化及考核。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7
1 护士排班的方式
按职称、年资、实际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等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 将急诊科护士分成4个护理小组, 每组5~6名组员, 设1名组长, 组长负责本组在岗时间段内的护理质量。4个护理组的排班方法是:白班 (8AM~6PM) →夜班 (6PM~8AM) →休息→休息, 每4天一个循环, 每组承担当班时间段内的分诊、抢救 (包括院前急救) 、以及输液室、观察室的所有护理工作。正常上班时间的人员调配是由护士长安排, 其余时间由护理组长安排及调配。
2 护理组长的职责
负责本组当班时间段内的人力资源调配及岗位协调工作, 参加并组织、配合各种抢救, 同时对当班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 协助解决疑难问题;监控当班时段内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 尤其是加强中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段的护理工作及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的监控, 处理查询、化解纠纷, 不定时巡查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当遇到护理纠纷时及时主动化解, 做好当班时段内的护理管理工作。
3 护理组长的素质要求
3.1 基本要求
急诊护理组长必须是护理师以上职称, 且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 业务及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沟通、为人正直、作风严谨、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护士、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3.2 业务水平
必须是科室的护理工作骨干, 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护理知识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能够独立处理护患矛盾、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3.3 心理素质
急诊科的工作忙、劳动强度大、节奏快, 护士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如家庭、社会、工作的压力, 因此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护理组长除了要承担护士的责任外, 还要积极配合护士长做好当班时的环节管理工作, 保证护理安全。所以要求护理组长在遇到重大的抢救工作及突发事件时自己不能慌, 要忙而不乱, 镇静从容、有序地指挥协调抢救工作。
4 护理组长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4.1 做好岗位协调及人员调配工作
护理组长根据在班时患者的轻重、多少等合理搭配护士人力。如晚上12点钟后就诊患者减少时, 组长可适当安排部分护士在值班室休息待命, 一旦患者增多或遇到重大抢救时, 做到随叫随到, 解决了夜间人员不足的缺陷, 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及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另外, 护理组长按岗位、能力、新老、强弱搭配等进行人员调配, 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 同时还可使护理技术得到均衡的分配, 使年轻护士的急救专业技术有很大提高, 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2]。
4.2 做好环节管理工作
护理组长承担着中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段管理盲区的护理管理工作, 以确保此时间段内的医疗护理安全, 保证护理质量。有学者认为护理工作得以安全正常进行的非物化保证因素之一是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及其他人员的发现和弥补。实行组长负责制后, 使急诊科24小时都有护理管理者监督、指导。特别是急诊抢救这一环节, 护理组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护理组长除参加并指导复杂的护理技术和危重患者抢救外, 还负责对本组护士的工作安排和调度, 特别是当发生大批伤病员或突发事件时, 组长承担了护士长的部分组织、协调、指挥职能, 合理安排抢救工作, 保证了护理组织管理的严密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使急救工作忙而不乱, 患者都得到快速救治, 真正体现了急诊管理24小时不间断的现代急诊管理模式。
4.3 负责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急诊患者涉及内、外、妇、儿等多学科, 而且多为病情既复杂又凶险的危重患者, 这些患者的特点是入院时间短、病情变化快, 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元化的理论知识, 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急救技术和抢救器材, 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然而, 由于急诊护士普遍年轻化, 年轻护士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处理紧急事件等方面不够成熟。因此, 我们规范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科室除了定期开展系列的抢救应急培训, 如心肺脑复苏术、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配合等培训外, 主要是采取分组学习、培训的方法, 由组长负责对本组人员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 然后再由科室不定时地进行抽考, 要求每位护士都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的配合以及急诊科五机 (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吸痰器) 的使用等急救技术;熟悉常见急诊抢救程序、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原则和程序、院前急救中急救的配合及途中患者病情的观察与处理方法等。通过培训, 使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使年轻护士在遇到疑难杂症和紧急突发事件时, 不会因技术生疏而手忙脚乱。
4.4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组长的经验比较丰富, 而且从事临床第一线工作, 相对于护士长来说, 更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护患之间的矛盾。而急诊科是公认的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 尤其在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因此, 组长在工作中要督促、提醒护士, 特别是年轻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同时, 要及时巡视, 注意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环节如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 预知意外状况, 提前做出相应的处理。当发现护患纠纷时, 要及时处理。必要时, 及时上报护士长讨论解决办法, 有效地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3]。
5 效果
我院急诊科通过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管理模式5年多来, 使急诊科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及充分利用, 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 保障了急诊科各环节、各时间段, 特别是中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段管理盲区的医疗护理安全, 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护理质量, 使护士长的管理更加有力、更加系统和宏观, 使护士长能够从更多的琐碎事物中解脱出来, 进行科室整体、宏观的管理[4]。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2) :191-192.
[2]方芳, 刘慧珠, 郑雅芬.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尝试[J].现代护理, 2003, 9 (2) :141.
[3]杨静, 王丽军, 雷蕾, 等.科室质量控制组长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2 (6) :25-27.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 篇8
[关键词] 急诊科;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8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84-01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是高风险科室之一,病人流动快,病种不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的特点,是集抢救、急救与一般门诊治疗为一体的特殊科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医院安全问题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不容忽视。医疗不良事件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导致医院社会信誉下降,患者群体的安全感丧失。急诊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急诊科护理安全自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急诊科护理安全的管理,防范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才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本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上报的24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2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有:护士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查对制度未执行、护理技术问题。
2.1 护士责任心不强6例 护士不严于职守,低年资护士缺乏责任心,理论基础差,业务水平较低,此类护士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护理操作,她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和第一印象,对病人的病情掌握不够。此外,此类护士还常会出现不按时巡视病房、工作思想不集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差、与同事之间的协作不充分、不了解某些药物的治疗目的和效果等情况,因此易发生低级护理差错。
2.2 缺乏认真执行核心制度的严谨精神5例 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导护理人员工作的准则[1]不认真学习核心制度,不能严格按照护理核心制度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会因工作忙乱、情绪不稳定、在执行中受外界干扰及一些特殊原因而造成查对不认真的情况。如:不能做到三查八对、随意执行口头医嘱、巡视不到位、交接班不彻底、对患者病情未能充分评估等[2]这些都给护理安全留下隐患。
2.3 护理技术问题3例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时限紧迫,需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实施救治目标。由于急诊专业的迅速发展使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地适应变化,护理模式和观念的转变、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使护士感到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其工作不断变化的需要[3],另外急诊科在医院是一个跨各临床专业的科室,一些护士由于未能不断扩充新技术、新知识,难以胜任日益更新的临床护理.而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欠缺,专业技能不高,对危重患者的预判能力差,使用抢救仪器生疏对“五机”的操作不熟练,在抢救患者时会手忙脚乱、达不到争分夺秒、延误了抢救时机,易造成医疗纠纷隐患。
2.4 沟通不到位6例 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据统计,目前医患纠纷中,有80%的医患纠纷与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4]护士往往忙于各种治疗和护理,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不能耐心接待患者;没有认真履行告之义务,各种护理操作前告知不到位,使患者不能充分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不良反应。如在抢救患者时言行太随意,同时缺乏耐心,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答简单、生硬,或者主观地使用“没事”、“挺好的”等语句敷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迫切需要治疗的心态有差距,很容易产生反感而发生护理纠纷。又如门诊心功能不全或肺炎的病人,会嫌液体滴速过慢就擅自调快输液滴数,人为的加重心肺的,负担而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2.5 患者因素3例 急诊医疗场所中车祸、自杀、斗殴、意外死亡事件较多,患者及家属往往情绪激动,难以配合治疗,甚至故意借机谩骂、殴打医护人员;另外有些酗酒患者的无理取闹;极易产生护理纠纷。
2.6 其他因素护理人员编制不足1例 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匮乏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急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遇到群体性紧急抢救时,无法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人员足够充足,这势必影响急救质量和速度。如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医生会同时下达多个口头医嘱,护士的每一项操作都需要一定时间,此时在场的患者家属就会认为护理人员数量不够,从而易产生纠纷。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责任心,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对责任心不强造成差错的护士,给予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追踪监督。学习相关护理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明确了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急诊护理文件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存档[5]
3.2 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掌握沟通技巧,在语言沟通的同时要注意语速、表情、语调、语气等,谈话时言辞要得当。建立护患沟通制度,维护护患双方利益。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学科,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理告知签名制。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处理技巧,使他们明白各项操作、检查等护理工作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让病人明白既然要求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为防病人输液时求快心情,我们采取不是医嘱要求滴快的药液,都用51/2的针头输液,同时加强巡视、加强沟通。有效的防范了安全隐患。
3.3 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是護理工作的指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进行正常护理工作的保证。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的重要因素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6]。
4 小 结
急诊科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医疗纠纷的易发地,通过增强全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落实核心制度,增进护患沟通,加强法律意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急救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6-118.
[2] 陈德芬.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策略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7):91-92.
[3] 吕冬梅,陈京立,刘雪松.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4.
[4] 詹碧华.沟通是架起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58-59.
[5] 缪春勤.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1C):264-265.
【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推荐阅读:
急诊护理质量管理07-13
急诊内镜质量管理07-28
急诊科病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08-12
急诊医疗管理08-01
急诊科教学实践与思考10-13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06-11
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范对策08-27
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08-29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05-20
急诊药品的管理体会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