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通用14篇)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 篇1
急诊科隐患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士长
吉云萍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最前线的窗口,针对我科实际情况,目前我科存在的隐患有:
一、氧气大开关关闭不及时,导致氧气筒内氧气泄漏,有安全隐患
二、进行护理操作时存在聊天现象,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护理差错
三、病人输液时未及时巡视,存在换液不及时现象,影响病人满意度
四、个别护士仪表不整洁,进行护理操作时有未戴口罩现象,易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五、上班存在脱岗、延误病人治疗现象,易引起护理纠纷 整改计划如下:
一、加强抢救室管理,抢救药品器械定时检查维护
二、定期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抢救技能
三、加强护理人员管理,仪表规范,挂牌上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四、督促护士及时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排除输液故障,与病人有效沟通
五、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杜绝脱岗窜岗现象
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核心制度,特别是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突然停电、停水、着火应急预案等,使护士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沉着应对。
七、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比如天冷保持输液室内温度适宜、做好防跌倒措施等。
八、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病情、主诉,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及时交代使用药物后注意事项,比如使用先锋类药物不宜饮酒等。
九、针对急诊护理的特点重点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术、吸痰、心电监护的连接、心电图的描记、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的配合、呼吸机的观察护理、导尿等。
十、合理排班,弹性排班,技术力量强弱搭配,对重点时间如节假日、中午、夜间值班时间给予重点关注,2012-12-11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护士19 名, 年龄22 岁~ 55 岁;学历:本科1 名;大专10 名, 中专8 名。选取2014 年1 月~12 月收住的4091 例病人, 其中2014 年1 月~2014 年6 月未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前1748 例为实施前组, 2014 年7 月~2014 年12 月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后2343 例为实施后组。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1.2 结果根据护理部每月对我科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考评情况, 实施后组护理质量为99.94 分, 患者满意度为99.23%, 高于实施前组的护理质量 ( 91.02 分) 及患者满意度 ( 90.08%) ;实施后组患者投诉及护理差错仅有1 次, 明显低于实施前组 ( 8 次) 。 结果表明:实施后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2 隐患分析
2.1 病人因素随着社会进步, 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但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 一旦病情发生意外变化, 家属无法理解, 往往迁怒于护理人员, 引发纠纷[1]。
2.2 社会因素医疗费用的增加, 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及对医疗纠纷的片面报导, 致使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产生危机, 故意制造纠纷。
2.3 护士因素
2.3.1 缺乏沟通技巧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 由于护士忙于紧张的日常工作, 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简单应付, 回答问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沟通不良, 由此发生护患纠纷。
2.3.2 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护士不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三查八对不严格, 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防护不周到, 抢救物品准备不充分, 护理记录不及时, 护理行为不规范等引发护理缺陷或纠纷。
2.3.3 业务技术不过硬急诊护士趋于年轻化, 护理技能不熟练, 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 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 常机械执行口头医嘱, 缺乏思考, 对有疑问的医嘱不能及时问清。
2.3.4 转运病人风险认识不充分虽然院内转运时间不长 ( 10~20 min) , 但由于条件限制, 未对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未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易致患者发生轻微甚至严重并发症。
3 应对措施
3.1 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机会,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增强法制意识, 善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及时对本科和其他医院、科室相关安全信息进行共享和讨论, 组织护士对护理纠纷的个案进行分析, 使护士及时了解风险管理的最新动态。 坚决杜绝急诊不急现象, 满足患者要求。
3.2 重视护患沟通, 优化服务重视急诊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教育, 学习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 互相交流经验, 要善于和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患者进行语言情感交流。 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患者及家属感受, 采取耐心负责的态度, 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 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让患者及家属在最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和接受[2], 及时告知所用的治疗费用, 以免引起误会而造成纠纷。 面对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及过激言行要给予谅解, 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并提供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
3.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急救技能选派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承担科内教育任务, 做好年青护士的传、帮、带工作, 结合急诊护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知识学习和护士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并要求过关。 科内每月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 使全科护士熟悉重点疾病抢救程序, 组织模拟抢救配合演练, 掌握各种急救仪器操作方法。 安排入科1~2 年护士到ICU轮转学习, 培养护士具有护理急、危、重患者高效率的工作能力, 以适应急救时快速、高效的需要。
3.4 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3.4.1 发挥三级质控体系作用, 每月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质量并进行评价, 持续改进。
3.4.2 科室制定有效的奖罚条例, 对由于责任心不强而导致工作不到位或引起纠纷者, 要严肃批评教育, 同时按照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方案进行考核。
3.4.3 狠抓易发生差错的高危环节, 抓好关键人物———低年资护士, 应急能力欠缺的护士;抓好关键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抓好关键时段———节假日、双休日、中午班、中夜班、交接班、群体性突发事件等。
3.4.4 护士长跟班了解班次运行是否正常, 护士接诊、 转运流程是否存在不足, 同时检查急救技术操作, 进行指导并及时整改, 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科内学习、讨论, 进行护理流程再造[3]。
3.4.5 加强物品点交, 所有抢救仪器和物品、药品每班清点, 专人负责, 使用后及时补充完善, 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4.6 及时准确记录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所有抢救措施, 包括医嘱的执行情况, 采取的救护措施等, 严禁各种记录的遗漏、涂改现象。
3.5 保障转运安全在接收和转运急、 危、 重患者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 并作出及时、准确、有效、安全的处理。 根据病情指派护士护送患者进行检查和办理住院等。 护送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处理紧急情况, 建立危重患者转运登记本, 以保证患者从进入急诊科到专科均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4 小结
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隐患防范, 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技能培训, 规范护理行为。 控制环节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 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继萍.急诊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 :1287-1287.
[2]朱福君.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大家健康, 2013, 3 (7) :138-139.
急诊科整改措施 篇3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急诊科建设和医疗安全管理,提高重大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我院于近期对急诊科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和应急演练,从检查和演练情况来看,发现的问题如下:
一、急诊科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如个别医生责任心不
强,业务不精;不按病种、不分轻重缓急收治病人等。
二、急诊科建设欠规范:急诊科对急危重患者与一般急危重患者未进行分区就诊,急诊“绿色通道”不完善。
三、急诊科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少数患者未实行首诊负责
制。
四、急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急救设备陈旧,急救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设备保养不到位,对重点病人情况掌握不够。
五、急诊、急救技能不强:急救演练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本急救技能操作、急救设备操作使用不够熟练,对急救流程了解不多。
为此,对急诊科现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重点病种如创伤、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中毒、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加强科间紧密协作,强调对急危重症患者现场急救和途中监护及时、规范,保证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畅通,高效,使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二)、加强业务学习。尤其对新进入急诊急救岗位的医护人员经本院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加强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心电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术等,使全科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强调急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并实行迅速、准确、有效地救治,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对疑难危重病人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做到谁首诊谁负责。遇重大抢救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本科上级医生参与抢救,特殊病人或需多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教科、院行政总值班等上级领导部门,以便更好地组织指挥、协调抢救工作。
(四)、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心。针对自查督查过程中暴露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问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促使其及时改正。
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既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强调规范操作、规范书写各种记录,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认真细致、及时准确地做好各种相关记录,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推迟抢救病人,并实行“先抢救后收费”原则,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加大科室管理力度,规范收治急诊留观病人的管理,严格执行病历、处方书写制度,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治。
医教科
消防隐患整改措施 篇4
2011年12月28日,***分局对我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时,发现本单位财务科、车间和库房、油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财 务 科
1、没有报警设施和监控视频设施
2、没有安装防盗门
3、坚持24小时有专人值班
车间和库房
1、消防器材不全,无消防管理制度
2、消防专用物资库房,没有消防和消防器材
3、公司院内的消防栓损坏,不能正常使用
4、公司没有消防档案,没有义务和消防人员
5、公司没有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
油库
1、油库存在安全隐患,无人看管
2、油库无审批手续,违反了消防条例
3、油库没有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应急预案
4、油库没有出入库登记本
5、油库消防器材不全
针对以上消防安全隐患,我单位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委会研究,经研究决定对以上各个部位消防隐患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整改:
1、消防设施问题,立即着手在各隐患点配齐配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维修消火栓,使其能正常运转。安装防盗门于昨日下午已订购,监控视频和报警系统于10月份已上报据公司,相信尽快回落实的。
2、消防制度问题,今年4月份,在红桥分局、玉华派出所的指导下,为我公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于5月份迅速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各项制度,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和疏散预案,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建立消防档案,大力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
3、消防措施问题,成立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负责人问责制,指定员工轮流上岗,24小时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并及时填写消防安全检查、巡查记录。
4、消防管理问题,由党委研究、各个部门参与,形成领导带队,全员参与的消防人员,分别建立领导层、职工层消防义务队,负责应对日常的消防安全问题。
5、油库安全问题,2003-2004年期间,由于业务的需要车辆较多,加油极其方便,才建的油库。2005年的时候,公司购买了大车,减少了加油次数,主要是彻底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从那时起至今我单位再未使用过油库。
以上是我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我单位将按照存在隐患逐条进行整改,坚决杜绝各类消防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以外,我单位将积极联系消防部门,对单位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自行组织各类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全力提升广大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争通过教育每一个员工,实现整个单位消防安全,不失时机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教育,将消防安全工作当做当前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面营造和谐、安全的消防大环境。
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篇5
针对公司2014年9月27日对办公楼进行的消防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部9月27日晚上,召开了安全隐患整改紧急会议,对提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理分类,并落实到位。现将安全隐患整改报告汇报如下:
1、个别灭火器压力不够。
整改情况:对压力不够的灭火器进行检测并加压。
2、安全出口指示牌应急灯配置不足。
整改情况:已重新采购指示牌和应急灯进行安装完毕。
3、未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整改情况:已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6月我院门急诊需要静脉滴注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发烧58例,输注刺激性药品42例,需要关注静脉滴速85例)和对照组(发烧60例,输注刺激性药品40例,需要关注静脉滴速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制作静脉滴注标记牌的步骤
制作3种颜色的圆形小牌,分别为红、绿、蓝3种颜色,圆牌的材料采用质地较硬的1~10 cm的塑料板,制作完成后,在圆牌上钻一个孔并系上一条10 cm的绳子,用不锈钢夹子夹住输液卡。
1.2.2 静脉滴注标记牌的使用方法
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标记,试验组对患者进行标记牌区分。针对不同的病情,对患者采取不同的用药。在输液前对患者的姓名、年龄进行询问,对比观察和输液卡上的药物名称、姓名、疾病名称是否相符[5]。本研究中发烧患者用红色作为标记,输注刺激性药品(如碳酸氢钠)用绿色作为标记,需要注意滴速的患者(如静脉滴注液体为硝酸甘油、甘露醇,或如肺炎患者等其他需要控制滴速的情况)用蓝色作为标记。巡回护士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再次进行核实,看是否与输液卡保持一致。
1.2.3 护理到位评价标准[6]
按照卫生部的护理要求,静脉滴注后30 min复测体温为发烧患者的护理到位要求;以药品不外渗或渗漏范围<2.5 cm×2.5 cm为输注刺激性药品患者的护理到位要求;以20 min后重新数滴速符合规定为对注意滴速者的护理到位要求。静脉滴注巡回护理人员为同一组护理人员,统一要求其对规定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告诉患者滴速太快的危险,告诉患者用药及其副作用,如有不适,立即告诉护理人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针对发烧患者、静脉滴注刺激性药品和观察滴速的患者得到的护理试验情况进行数据统计。见表l。
3 讨论
静脉滴注标记牌方便护士观察病情,由于医院门急诊静脉滴注室的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多个科室的患者都汇聚到这里,加之护士数量的严重不足,极易造成输液当中的差错事故[7,8]。因此,对输液患者进行不同情况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我院规范管理了静脉滴注的操作步骤,病情不同,患者用药不同,并采用不同的标记进行区别,明显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巡回护士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再次进行核实,看是否与输液卡保持一致[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护士数量明显不足的情
况下,采用静脉滴注标注牌的方法,使患者得到更好地观察,更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静脉滴注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萍,李红艳.警示性静脉滴注吊牌在儿科静脉滴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8):44.
[2]苏娟夏,杨艳.自制标记在ICU中的应用[J].2009,22(12):274.
[3]李秀玲.门诊输液的护理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45-47.
[4]梁建玲,龙莉文.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体会[J].现代医院,2004,(7):73-74.
[5]孙新宇.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04Z):89.
[6]李青,段华汛.标记管理在静脉滴注标记卡制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4(10):73.
[7]赵升阳,李明利,王朵,等.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与杜绝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4(11):46.
[8]吴绪锋,马丽莉.门诊输液室的风险识别及预防[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1152.
[9]周雪芬.运用PDOA循环法提高门诊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1(10):67-68.
云贵煤矿隐患整改措施 篇7
云贵煤矿隐患整改措施
煤矿由于受环境空间的限制,况且长期受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在采掘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指导。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作业。特编制如下整改措施:
一、整改时间
每周的安全动态检查必须持之以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以书面形式下达定时进行整改完成。没有按整改时间要求整改落实到位的要进行处罚。
二、整改方案
对安全检查中提出来的安全隐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根据整改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整改内容
1.各级管理人员或员工必须熟悉矿井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及措施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便于指导和遵章作业。
1.各级管理人员或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
2.矿级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平时入井或地面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提出,督促现场进行整改,不得拖延。
3.上级职能部门在安全检查中下达的指令书,矿方必须组织人员按规定时间逐一进行整改,切实消除隐患。
4.组织全矿人员岗位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正常进行。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老厂镇色绿村云贵煤矿 1
四、整改责任人
对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明确整改责任人。
五、工程质量
各项整改必须按照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执行。
云贵煤矿
学校园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篇8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要求,有效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平安稳定,2011年9月6日我校进行了全校安全大检查,经过检查,完善了学校安全制度,并根据县教育局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一、领导小组及成员
组长由杨奇昌校长担任。教导主任赵慧荣任副组长。组员由各班班主任组成。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安全事故预警监控工作质量,以实现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安全事故,维护学校平安稳定为目标。
三、排查内容及安全隐患
(一)学生行为方面
学生在下课时,有追逐打闹现象。
(二)校园校舍安全方面
1、学校围墙上盖的琉璃瓦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2、学校消防器材缺少。
四、整改措施:
1、健全安全有关制度,规范管理。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和班主任会议,要求学校专管人员和各班主任常抓不懈,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要求班主任加强教育、值周老师在岗制止,以免事故发生。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2、加强消防器材配备,准备马上购买几个灭火器,做到各教学楼、试验室都有。
五、今后的打算和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完成各项治理工作任务。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根据学校实际,全方位地对师生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首先,针对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举行一系列的自我防护安保教育活动。召开不同层次家长会,致家长一封安全教育公开信。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等。其次,积极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
急诊科护理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 篇9
1 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护士长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急诊患者流动性大的特殊性和病情急、病种多的复杂性, 现代急诊护理的管理要求甚高, 急诊科护士长必须具有较强的急诊护理业务能力, 还必须具有现代医院急诊护理管理理念和能力。而当前众多急诊科护士长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管理方法简单, 难以起到领军人的作用[2]。
1.2 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高
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 应急能力差, 技术不过硬, 是当前我国众多医院面临的问题。就以我院为例, 我院急诊室有2个组, 分输液组及抢救组。有护士35名, 其中,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13名, 占37%;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的7名, 占20%;低年资护士比例较大。部分医院低年资护士的比例较高, 影响到医院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导致医院不能对患者做出最及时的诊断和抢救。
1.3 护理被动服务多
急症科护士的被动服务现象严重, 甚至出现了“急症不急”现象[3]。一部分护士因怕引起纠纷, 一味地服从于医疗, 一切遵医嘱办事;另有一部分护士认为做好做坏拿一样的工资, 不必那么积极热情, 对患者缺乏爱心。
1.4 护患沟通不够
许多护士由于在沟通方面缺乏技巧, 与患者交流沟通少, 特别是急诊患者由于发病急, 身心极度痛苦, 希望来院后, 立即得到处理救治[4]。这时, 许多急症护士与护患沟通却言语过激, 导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 影响患者的治疗。
1.5 缺乏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急诊工作突发性、应急性较强, 患者的病情错综复杂, 涉及面广, 特别是夜间的急救任务繁重, 加之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大, 如果缺乏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则会给急诊护理埋下安全隐患。
2 分析与应对措施
2.1 建立护士长竞争上岗制和护士岗位培训制
加强业务管理, 提高急诊护士的技术力量, 提高抢救应变能力, 订立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标准, 并根据标准定期进行各级人员的培训。应该从优秀护士中公开选拔护士长, 即竞争上岗制, 只有竞争才能真正选出高素质的护士长[5]。
2.2提高急诊科护士专业技能
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 (1) 加强急救意识的培养;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需要急症科护士要时刻保持急救意识和警觉性, 善于观察急救环境中的细节情况, 对一些细微的病情变化, 需反应迅速。 (2) 加强急救技能的培养;制定急危重病患者的常规抢救护理流程, 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流程、休克患者抢救流程、高热患者抢救流程, 要求低年资护士人人掌握。每月再组织情景模拟教学, 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共同制订抢救预案, 采取反复训练的方法, 训练、讲解、考核, 加强低年资护士全面掌握急救技能的能力。 (3) 综合素质的培养, 熟练掌握常用急救药物和现代化仪器的使用[6]。
2.3加强护理管理
采用先进管理机制, 更新护士的护理理念, 坚决杜绝“急诊不急”现象, 首先针对当前情况各医院应对急诊全科人员进行医德规范学习。让每一名急诊护士知道面对急危重患者, 应救死扶伤, 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对垂危者哪怕只有1%的存活希望也要全力抢救, 把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业务中去。其次, 护理部在护理队伍中进行分配制度、个人业绩考核制度和晋升制度的改革, 不能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 应该体现“奖勤奖优”、“罚懒罚差”,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工作, 以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改善服务态度。2.4加强护患沟通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特别在急症科, 融洽的护患关系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且平缓患者的情绪。急症护理应掌握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艺术和技巧[7]。首先要理解患者看病的急切心情, 其次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心、认真地讲解, 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过程中, 通过沟通使得患者或家属明白接受治疗护理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从而使护患间相互配合、护理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2.5成立质控小组, 加强安全管理
针对急诊科患者多, 病情复杂等特点, 为了切实提高急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围术期护理
王兰芳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围术期护理对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作用。方法:对44例胆源性胰腺炎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4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42例治愈, 1例死亡, 1例转院。结论:围术期护理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观察, 保证各种治疗的顺利实施, 提高疗效均非常重要。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增加,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 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 症状与体征重, 有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等特点, 一经确诊当以手术治疗为主[1]。我院外科自2002年4月~2008年9月共收治胆源性重症胰腺炎44例, 效果满意, 进行回顾性分析,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4例, 男13例, 女31例;年龄21~75岁, 平均49.6岁。B超检查:胆囊结石者23例, 胆总管结石者11例,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9例, 胆道蛔虫病1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6例, 患者均表现为突发性上腹痛, 伴有频繁呕吐;体检时全腹部膨隆, 压痛, 反跳痛明显, 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
2护理
2.1术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因起病急、病情重, 多有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 特别是经济比较困难的患者, 常担心医疗费用昂贵。护士应大力宣传该病的有关知识, 给予心理安慰, 并用熟练的护理技术获得患者的信赖, 同时让患者清楚各种药物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其容易接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病情观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大量体液丢失在胰床周围、腹腔和胃肠道内, 且频繁呕吐, 禁食和胃肠减压等也导致体液丢失, 因此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
诊护理质量, 确保护理安全, 我科成立了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小组成员由具备一定职称、年资及业务素质的护士组成, 每天进行护理质量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科还实行了“搭配排班法”, 即1名老护士带1名年轻护士, 并安排1名年资高的护士为夜班组长, 全面负责夜间的护理工作和质量监控, 要求严格按管理文件、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督导。
3 结语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 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 国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急诊科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提高抢救技能、应变能力;急诊护理管理者必须根据急诊护理专业特点, 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这样患者才能真正得到最及时、
[文章编号]1673-7210 (2009) 10 (b) -095-02
紊乱[2]。患者入院时多属急性全身反应期, 此时的重点是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 检查患者, 加强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禁食, 胃肠减压。各种综合治疗的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脏器功能, 抢救肝损害必须解除胆道梗阻, 肾损害首先补充血容量,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3], 防治肺水肿、ARDS和急性肾衰等并发症, 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 对观察过程中发现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2术后护理
由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患者病情危重、手术感染、术后引流管道多、护理困难, 因此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2.2.1病情观察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的严密观察是防止术后并发症、成功救治胆源性胰腺炎的重点[4]。笔者主张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专人护理, 观察并详细记录各项变化, 特别注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 防止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等发生。同时注意观察意识、精神的变化, 以便及时发现胰性脑病, 尽早处理。
2.2.2引流管的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病情复杂, 患者卧床时间长, 患者术后留置多根导管, 包括胃管、尿管、空肠造瘘管、T管、中心静脉留置管, 腹腔多根冲洗及负压引流管等, 做好管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应正确连接并妥善固定, 做好标识, 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滑脱, 定期更换引流瓶、袋, 详细记录各管的引流量及性质, 同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引流袋
最有效、最安全的救护。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
[2]车咏梅.急救护理规范化管理培训的探讨[J].上海护理, 2004, 4 (4) :4-54.
[3]康玲.急诊抢救护理质量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5) :71.
[4]张灵敏.激励艺术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9) :159.
[5]张玲, 朱玉兰.浅谈急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J].西南军医, 2009, 11 (2) :377-378.
[6]孙楠, 刘丹.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 :350-351.
校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定稿) 篇10
为切实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保证师生安全万无一失。我校于2013年3月31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全隐患大排查。认真检查校内各部位安全情况。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对学校房屋各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特别是要害部位如教室门窗、办公室门窗、各功能室的消防器材。现将此次进行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排查情况说明:
(1)消防安全条件。对学校的消防器材进行了检查,灭火器都在使用期内;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完好。
(2)接送学生的家长没有擅自进入学校情况,不听从护导教师安排解释,粗暴无礼现象。
(3)学校重要设施、场所的安全状况。检查了学校用电线路,线路规范、完整,个别插座有破损现象;
(4)校园周边治安安全状况,道路交通安全无保障。
(5)校舍安全状况。经过排查,厕所墙体有崩裂现象,窗户铁护栏有脱落,不牢固情况,给我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6)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利用广播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并组织学生进行了紧急疏散与自救逃生演练。
二、加强整改,组织实施。
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上级相关安全教育文件,并吸取各地所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特别是针对学校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学校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紧急演练,对消防器材、疏散标志进行维护,做到预防于未然。
2、及时维修,将隐患减小到最低,对由于施工留下的隐患已经联系施工方,于近日没有学生的时间内抓紧维修,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及家庭的联系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每天对校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将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 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1.1火灾隐患是指潜在的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的不安全因素(祸患),其中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严重政治不良影响的,称为重大火灾隐患。
1.2火灾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生活中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不安全因素。
1.3火灾隐患是指潜伏着随时可能发生火灾或化学爆炸(或爆炸燃烧)的不安全因素,其中能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指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以及严重政治不良影响)的,称为重大火灾隐患。
1.4《防火手册》和《消防管理手册》对火灾隐患的定义是指在工业、交通、农业、商业、科研、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以及其它社会生活中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不安全因素。重大火灾隐患是指这种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很大,其后果又将是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
2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
2.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也有的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2)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3)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4)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的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2.2施工现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谈薄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单位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不应该管,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施工单位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1)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2)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3)施工单位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并且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的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火灾危险的地方,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4)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5)忽视意外火灾。这种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忽视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发生民工私仇、泄愤等放火案件火灾。
3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1消防部门要规范执法、依法监督、严把审批关,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3.2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3.3加强防火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建筑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力度,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企业认真贯彻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做好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做到提前防范、重点监控、及时排除事故隐患。严格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明火作业前清除易燃可燃物,并采取隔离等措施,明火作业完毕后认真清理现场,防止产生暗火。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做好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的安全防护。
3.4开展整治,强化检查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整治,督促施工、监理单位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监理,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加大整治查处力度,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发现重大火灾隐患,立即停工整改,确保消除火灾隐患。
3.5广泛宣传开展现场消防教育培训,并将员工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与灭火技能、逃生、自救、互救训练等实战性训练结合起来,组织实施灭火救援应急演练,不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和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DGJ 32/J73-200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S].2008.
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篇12
1内一科,住院病人相对较多,夜班护士(尤其上夜护士在B区执行医嘱,不易听到呼叫声)从而导致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整改措施;
1、开通B区呼叫器,有利于值班护士监听。
2、加强值班医护人员的协助精神。相互照应。
3、加强值班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加强夜班巡视。
4、增加夜班值班护士,或请示报告。
2,急诊科对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人未进行及时的抢救和诊治,缺乏相关辅助检查,因此导致危重病人失去抢救时机,疑难病人误诊率高,进一步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病员及家属的误解。整改措施;
1、加强病人首诊负责制和急诊科医师职责的学习和落实。
2、加强急诊科医师专业技术人学习,加强责任意识。
3、建立有效的急诊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会诊制度。
4、建立和完善辅助科室的快速检查与急诊报告制度。
5、建立和完善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和预案。
3,危重及疑难病人转院体系不健全,很多病人到成都后上级医院不接收,导致病人及家属不理解,医务人员尴尬。
整改措施;
1、建立有效的信息体系,2根据病情需要及病员要求,先联系,避免盲目先转,再联系。4入院处经常把病人名字、性别、年龄写错。科室又不能修改。
整改措施;1入院处应严格核对病人的相关信息。
2,入院处放置病人基本信息表,让病人或家属自己填写。
5检验科,1出示的检验报告不规范,2开展的检验项目单一,导致临床业务拓展不开。
3检验结果置疑(临床医师、病人、及消费者)
6,护理工作,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年轻化,以老带新不健全,表现为1基本操作差,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2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3液体配制和加液不规范。整改措施;
1、加强三基三严培训,2、强化护理核心制度学习,3、严格执行医嘱,特殊用药和贵重药品,应随配随加,并向病人或家属有所交代。如上下组液体有配伍禁忌或化学反应时,应对前组液体输完后,输液器进行冲洗或更换输液器。
建议;夜班新收病人,如病情需要应做皮试,以保证病人的及时救治,同时又防止抗生素的乱用。
7培训工作,参加人员少,职工积极性不高。
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考核,对代签者重处。
2,培训对象明确,尤其是副高级以下人员有相应的规定(奖惩)并拿入院部年终考核及学分认定。
3对未参加者必须有书面说明,经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认可备案。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措施 篇13
(二)排查治理阶段。各学校要根据冬季季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整改;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列出计划,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较为具体严格的监控措施,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学校自身无法确定的安全隐患,要主动联系有关专业部门进行鉴定。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本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教育局重点做好区直学校的督查工作,切实做到分级管理,责任落实。
(三)督查总结阶段。镇街道各学校要于前将活动总结一式两份分别报送到教育局和教育局安保科,教育局将组织人员进行督查,并将各学校此次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今年“平安和谐校园”创建考核和年终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再整改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设在安保科)。各镇街道教委和各学校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并部署辖区内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时间、步骤、内容、治理标准,落实责任;要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二)落实责任,密切配合。要站在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狠抓落实,不留死角,决不允许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倦情绪。对重大隐患治理实行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一对一”监控,确保及时得到有效治理。若因工作措施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群防群治。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深入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回头看,再整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他们对安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组织他们查找身边的事故隐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登记建档,完善机制。各学校所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及时做好文字、数据、图片等记录和档案工作,建立“安全隐患资料库”,按照隐患的分级分类标准,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的分级监管网络,实行重大安全隐患的分级分层监管。学校一时无法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在积极采取监控措施的同时,及时主动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积极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 篇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249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274例, 女1221例;住院时间最长21d, 最短18h, 平均 (7.2±3.3) d;胎龄<37周者1168例, ≥37周1327例;住院时间≤7d者1029例, >7d者1466例。
1.2 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新生儿科患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发生类型、构成比。
1.3 诊断标准
按照部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1]来诊断。
2 结果
2009年1月以来我科共有109例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发生率为4.4%。其中以院内感染为主88例, 占3.5% (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或脐部感染、口腔感染等) , 其次为呛奶窒息、低血糖等共21例, 占0.8%。其中2009年824例住院患儿中有47例存在安全隐患, 占5.7%;2010年990例住院患儿中有39例存在安全隐患, 占3.9%;2011年1~8月份681例住院患儿中有23例存在安全隐患, 占3.4%。存在安全隐患患儿的比例逐年下降。
存在安全隐患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 皆能及时好转并治愈出院。
3 分析
3.1 新生儿病房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1) 新生儿皮肤薄嫩, 活动时指甲可造成皮肤划伤, 触碰温箱侧壁可引起皮肤擦伤。 (2) 新生儿脐部残端未脱落前, 脐部为一开放性伤口, 尿布摩擦、俯卧位时摩擦, 脐部残端易出血、渗液, 成为感染灶。 (3)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可发生新生儿鹅口疮、腹泻、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皮炎等。 (4)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接触患儿时未严格执行6步洗手法, 洗手时间不充分,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5) 新生儿病室内的空气、各种仪器设备等没有做到严格消毒。 (6)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有创性操作, 以及无菌技术执行不到位, 都成了患儿潜在的安全隐患。 (7) 部分年轻护士对新生儿科的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 比如喂奶方法、患儿的体位管理不正确等, 也会成为安全隐患。
3.2 新生儿安全隐患的护理防范措施
(1) 护理管理中执行PDCA循环, 强化检查环节。每月召开安全隐患分析会, 及时改进, 对潜在隐患进行妥善处理, 保证护理安全。定期检查科室内设施, 重视质量持续改进。 (2) 林金香等认为:强化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切实有效, 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其降低的程度与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密切相关[2]。护理工作要按照标准预防的要求进行, 接触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血液、体液等戴手套, 实施6步洗手时每个步骤至少5次, 时间达15~20s, 总的洗手时间>2min, 做到“每触必洗手”。 (3) 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干燥, 做到定时通风, 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每天湿拖地面3次, 用1∶400的含氟消毒液擦洗床头柜1次, 及时更换床单等, 清洁、干燥的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 (4) 为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性,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要做到:a.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每天进行擦浴, 病情允许后每日沐浴;b.避免使用75%酒精消毒皮肤, 防止皮肤干燥;c.及时修剪患儿指甲, 以防划伤皮肤;d.新生儿皮肤相对较薄, 要尽可能少用胶布, 清除胶布时动作轻柔; (5) 做好关键部位皮肤如关节、颈部、臀部的护理。 (5) 有资料表明:新生儿体质量越低患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体质量<2kg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是体质量≥4kg者的2.1倍[3], 所以要特别重视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 (6) 安排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整理, 做好保养、终末处理工作, 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随时应对患儿可能发生的各种特发状况。胡春梅、钱妍, 俞国琴等[4]认为做好监护设备的管理, 可以为应急抢救赢得时间。 (7) 给予肠内、肠外营养以提供足够热量, 增强患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使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降低。 (8) 抗生素的选用上尽量做到使用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抗生素,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患儿抵抗力下降或二重感染。 (9) 定期进行专科技能培训和考核, 提高年轻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 减少由于技术不熟练造成的安全隐患。 (10) 从注重护士的思想政治修养、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双提高、优质服务意识和知识服务意识双增强以及安全意识等方面着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了, 才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5) :314.
[2]林金香, 陈妙霞, 等.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185-187.
[3]杨宏.新生儿医院感染175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3) :309-310.
【急诊科隐患分析与整改措施】推荐阅读:
2016急诊科收费情况自查及整改07-23
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范对策08-27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07-22
急诊科护理纠纷分析09-04
急诊科院感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09-13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05-27
急诊科教学实践与思考10-13
急性结膜炎急诊分析08-19
肿瘤医院急诊处方分析08-08
急救科工作计划与2018年急诊科工作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