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2024-07-22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通用10篇)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1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h对外开放,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是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及时诊治、处置的场所,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的场所。急诊科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与患者接触的每一过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对急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1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1.1 院前急救疏忽大意:①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出诊不及时;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居住地址,导致抢救物品准备不齐,救护车空跑;或由于医护人员时间观念不强,未及时赶到医院出诊,延误抢救时机。②到达现场后护理体检不认真,造成对病情评估不准确;③在院外急救,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用药后未将空安瓶保留,随意丢弃;④途中转运交待不详,未签定转运同意书,未向患者或家属交待途中出现的危险,如窒息、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及时观察抢救措施进展情况及患者病情变化,以致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导管扭曲、脱落,甚至有的病人呼吸心跳何时停止均不知道,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1]。

1.2 院内疏忽大意:患者在急诊科就医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给患者带来伤害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如:①不执行查对制度:给患者打错针、加错液;②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时不戴口罩,不按时给昏迷患者翻身造成皮肤压疮;③护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④值班人员擅自离岗,造成急救电话不能及时接听、急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死亡。⑤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病情询问不仔细,造成分诊不准确等。

1.3 设备设施因素:急诊科设施设备的配备标志着医院救治水平的高低,但设施设备老化、使用不当、故障,护士单纯依赖医疗仪器,尤其在转运病人途中,仪器显示结果误导工作人员,给正确评估病情带来隐患。

1.4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新仪器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相应增高,如不能及时地根据技术进步与专业发展的情况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会给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2],护理技术能力低,服务态度差一些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危重患者的预判能力差,使用抢救仪器生疏。而且有一些护士长期在临床工作,在抢救患者时言行太随意。同时缺乏耐心,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答简单、生硬,或者主观地使用“没事”“、挺好的”等

语句敷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迫切需要治疗的心态有差距,很容易产生反感而

导致护理工作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5 法律因素: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既严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又使医患双方的权益两败俱伤。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用法律来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而一些急诊护理人员大多是考虑如何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而且急诊抢救时口头医嘱、电话医嘱多,往往忽视相关的临床护理记录,如记录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相符,遗漏相关记录,仅凭印象回忆补记,缺少核对等。急诊科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诊治和护理的场所,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1.6 管理因素:急诊科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最大的威胁。2 防范措施

2.1 增强院前出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技术水平,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

2.2 认真接听呼救电话,接到呼救电话后,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街道、门牌号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或建筑物,弄清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物资。

2.3 保持通讯畅通,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院取得联系。

2.4 认真学习医院管理的各项标准,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指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进行正常护理工作的保证。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的重要因素。加强三基、三严培训,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是慎重的工作,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尤其在院外急救用药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的用药原则,即:听清、问清、看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核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用过的空安瓶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3]。

2.5 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定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及保养使用档案,每天专人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并检查其性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后及时清洁处理、消毒放回原处,保证使用安全及时。

2.6 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

2.7 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懂得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己。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明确了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急诊护理文件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存档。因院前急救具有较高风险性,护士只有懂得法律,在工作中才能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的发生。2.8 规范管理体系

2.8.1 积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核心制度:每一项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新护理用具在临床使用前,均应制订护理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急诊科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护理工作安全的落实。

2.8.2 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建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为主体、全体护士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落实各级检查,是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贯彻的关键所在。①护理部质控人员每月不定期随机抽查急诊科护理安全落实情况。②科护士长每周二下午到急诊科检查护理安全,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③科室护士长每天进行护理安全检查,并对在班护士的安全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在科内讨论讲评,同时提出整改措施。各级检查者及时将工作中查出的安全隐患逐级上报,完善防范措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层层把关,每个环节不疏漏,从组织形式上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高效地运行。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2

1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

1.1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

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居住地点、联系电话,导致出诊人员到达不及时,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2 出诊不及时

个别人员时间观念较淡漠,急救意识较差,出诊较慢或司机、担架员配合不密切导致出诊时间延长,延误抢救时机,导致医疗纠纷。

1.3 人员因素

(1)院前急救医师未进行详细体格检查或未详细询问病史,漏诊、误诊导致医疗纠纷产生。(2)急诊护士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缺乏预见性思维,在抢救时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意,导致纠纷发生[3]。

1.4 院前急救物质准备不充分

护士责任心差,交接班不仔细,急救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再次出诊时急救物质缺乏,延误抢救时机而引发医疗纠纷。

1.5 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充分注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在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为了挽救患者,容易忽略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或忘记告诉患者及家属,以致意外发生[4]。危重患者搬动前未告知家属患者病情、搬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搬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搬动、转运患者病情突变时,家属难以接受而发生医疗纠纷。

1.6 转运途中观察患者病情不仔细

转运突中未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致患者液体外渗、病情变化或呼吸心跳骤停时未能及时发现,引发医疗纠纷。

1.7 出诊记录不及时、完善

出诊记录是医护人员从接诊到护送患者入院全过程,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及医护人员及时处理的客观记录,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较差、工作疏忽未能及时书写,当患者对院前急救提出质疑或工伤鉴定需要时,院方无法提供相关资料,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

2 院内急诊急救护理风险

2.1 服务意识差

年轻护士在接诊患者时言语生硬,服务不到位,解释不耐心,未仔细询问患者病情,未做必要的体格检查,以致分诊错误,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态度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2.2 未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安全护理的法宝。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药名、剂量、患者查对失误,导致给药错误,引发医疗纠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抢救药品、物品不足,仪器设备损坏未及时发现,不能满足抢救患者所需,导致医疗纠纷产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放手又放眼,护生违反操作规程,给药错误,导致医疗纠纷产生。

2.3 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

不主动巡视病房或巡视病房不仔细,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渗漏,极易引起纠纷。

2.4 技术不精湛,基本技能及急救技能差

护士基本功差,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导致患者不满。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不能一次性成功穿刺,延误患者抢救,导致医疗纠纷。

2.5 护患沟通缺乏

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缺乏沟通,只注重操作,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说话语气重、语调高,未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易引发不满和投诉[5]。急诊患者入院急,急诊科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间短,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未充分重视护患沟通,且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工作制度和程序不了解,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从而引发医疗纠纷。有研究[6]显示,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发生的。

2.6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是一份完整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举证的重要资料,应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记录,不涂改,医护记录一致。否则,将对医院的举证倒置不利。

2.7 医院感染

急诊科处于医疗工作的前沿,经常近距离接触各种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常因紧急抢救,来不及询问病史,徒手进行操作,极易发生感染。医院锐器伤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职业感染概率。

2.8 患者期望值过高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因缺乏相应医疗常识,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低估自身疾病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对疾病预后期望值高,在护理工作中一旦认为损害了自身利益就会产生过激行为[7],产生医疗纠纷。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医院定期聘请律师讲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典型医疗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规范护理人员从业行为。科室组织学习《护士条例》,让护士知晓自身及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及患者合法的权利,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

3.2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做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急诊护理质量。(2)规范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我科重视急救药品、物品的齐全与保质,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使用。建立完善的急救物质(急救车辆、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做到使用后及时补充,每班交接清楚,每周定专人(质控成员)检查一次,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质控组每月全面质量检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无过期,仪器设备完好率100%,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急诊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3.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积极选派护士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掌握急救新技能,了解急诊护理新理念,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2)科室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定期培训、考核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等基本理论、操作,强化护士基本功,提高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我科通过每月组织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学习、鼓励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3)加强急救技能培训。根据科室护士急救技能及仪器设备掌握情况,制定分层次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常见急救技能,如心肺脑复苏、电动洗胃、吸痰、电击除颤、呼吸机的应用等考核,达到人人熟练使用仪器设备,急救技能人人掌握的目的,保证各项急救工作及时、准确进行。(4)医院及科室组织大型车祸、传染病及急危重症患者应急演练,让急诊护士熟悉抢救流程,规范操作规程,提高急诊护士应变力和应对风险能力。(5)科室组织急诊护士礼仪培训及医患沟通培训,提高护士沟通技巧,改善护患关系。(6)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科室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努力争创优质护理服务明星,医院及科室设立优质护理服务激励机制,对服务明星实行奖励,并在光荣榜里公示,大大提高了护士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让护士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7)规范急诊护理文书书写与管理。科室反复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规范使用医学术语,要求记录及时、准确、客观、真实,不能涂改,病情危重者,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病危通知书。抢救病例应于6 h内完成。所有病例资料妥善保存。

3.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

(1)人力资源充足。急诊科护士配备充足,排班新老搭配,实行弹性排班。能力强者值二线班,指导、解决下级护士完成疑难护理问题。排有备班,保证季节性患者突然增多和完成各种社会保障任务所需。急诊护士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所有护士24 h通讯通畅,以备大型车祸、群体食物中毒所需。(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保障危急重症患者优先检查、入院,通畅绿色通道。要求院前急救患者、危重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同时携带必备抢救用物,确保患者检查及护送入院途中安全。建立危重患者交接单,危重患者与相关科室交接清楚,记录完善。为确保危重患者交接单真实、可靠,危重患者交接单采取复式,急诊科和对接科室各保留一份,交接内容不能涂改。交接班做到“三清”:书面写清、口头交清、床旁看清,保证患者安全。(3)严格执行临床带教制度,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保证护理安全。严格带教老师准入制度,挑选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的护士参与带教,每季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一次,强调带教制度,并对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习满意度,保证教学工作和护理工作安全。(4)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不处罚制度,及时掌握工作中护理风险,针对苗头,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分析、总结,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危重患者搬动、转运前,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病情、搬动转运的必要性,并签字,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院内急诊抢救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抢救情况,及时做好家属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疏导家属紧张急躁情绪,保持良好护患关系。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急诊工作中需要面对很多危险因素,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我们应加强对急诊科的职业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将急诊科的职业风险损伤降低到最低,从而保障急诊科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旭峰.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6(27):66.

[2]张智英,张宝珠.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防范[J].当代护士,2013(3):21.

[3]汪学付.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现状与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46.

[4]李兰.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8(27):66.

[5]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59.

[6]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急诊科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1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法律意识及维权观念也越来越强,对医疗需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护理行为作为一项复杂、高风险的行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现针对我院急诊科潜在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急诊科潜在护理安全隐患

1. 1 沟通不良,责任心不强

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患者及家属都很焦急,个别护士工作繁忙解释不够清楚,没让患者家属完全明白,语言、表情冷淡、语调过重,易引起病人不悦而引发纠纷;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如未按规定调节输液速度、消毒不规范。交接班不认真,药品、物品交接不仔细、未认真检查致准备不充分,抢救药品用后不能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使用后未及时消毒、维护,以及器械性能差等延误抢救时机。如:接班时不检查吸痰器急用时发现有故障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1.2医嘱与护理记录有关安全隐患

在对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都是执行口头医嘱,由于是急救,所以护士往往急于参与抢救,对医生下达的医嘱立即执行,对药物、剂量等要做到100%的准确,护理记录也都是在抢救后6h内补充完整,病情急,抢救急,这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准确的记录整个抢救过程,还要对抢救用药,用药时间和剂量等详细、准确记录几点几分做了什么,因在记录上未统一钟表,记录出现时间不一致,或根本就没作记录,估计时间出现错误致医生的记录时间和护士的记录时间不一致,记录后未检查,出现笔误未及时改正,低年资护士缺乏经验病情描述不准确,记录缺乏逻辑性、顺序巅倒、用词不当等,病人复印病历后发现时,巳无法挽回。给法律纠纷带来证据。

1.3护士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观念的加强,患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自身病情、检查、治疗、收费等过程都要求有知情权和同意权。尤其是一些涉及起诉的案例,涉及举证和自我保护,而急诊抢救时往往口头医嘱,重执行,忽视临床护理记录的准确性。致使记录缺失、少记、漏记或与医疗记录不一致等,导致一些法律的纠纷。而在现实中,低年资护士面对护理纠纷时往往束手无策,面对查案人员的提问不知道怎么说,往往会因此造成更坏的后果,有时也会缺乏证据意识,不知道什么是证据;该封存哪些资料,怎样封存;怎么保管和啟封,以致许多该胜诉的案件,由于无有力证据而败诉。

1.4急救技术不熟练、缺乏专业经验

有些急诊科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理解治疗方案及护理目的以致执行医嘱错误;对患者病情演变观察不到位,导致患者病情演变未能及时报告医生,进而引起患者未得到相应的处理,致使病情加重。如:病人在输液时出现全身发痒、头晕、恶心等护士未及时通知医生,而嘱其没关系继续观察,继而病人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时才通知医生,导致家属不满引发纠纷。抢救技术不熟练,不能熟练使用抢救器械,缺乏专业经验,都会导致患者得不到准确、及时的救治。我科曾有一例酒精中毒昏迷伴胃出血的患者,由于当班医生经验浅下医嘱洗胃,当班护士是一位高年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建议请求会诊,会诊后意见:保肝、利尿、加速代谢,暂不洗胃,因为洗胃会加重胃出血。病情突变,医生不在场,护士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引起不满,造成潜在的护理纠纷隐患。

2、防范对策

针对我院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

2.1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护患沟通顺畅能够有效地避免护患纠纷,应高度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情绪往往紧张,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与患者沟通,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既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又可以让患者对医院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处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镇定,有条不紊地对患者进行救助,赢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当耐心地回答。及时地对患者宣讲疾病护理知识,提高护理的依从性。对患者讲述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地沟通,防止事故发生时患者及家属情绪激动。

2.2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所有急救护理记录都应及时、准确地完成,未及时记录的,应在急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尤其是执行口头医嘱后需补开医嘱,记录要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完整,不得涂改,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严格落实知情同意制度,签字为据。如是患者拒绝检查、治疗和住院,一定要说明原因并签字,妥善保存好记录以备查。各环节紧密衔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协调地做好护理工作注重细节、完善科学的工作流程既方便护理人员,又可减少工作漏洞。院前:接到120的呼救,问清楚出诊的地点、患者的基本情况、简单的就地抢救情况等;通知相关人员、抢救器械、物品、救护车等准备出诊。院内:医院要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生还率,如抢救室内悬挂示意抢救程序的图标,物品安排、布局合理;接诊人员按疾病种类准备就绪,各种器械、药品、物品准备齐全并完好;护理人员要眼快、手快、给药快,提前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医护人员对病情准确判断、及时救治、操作符合规范要求、医护之间配合协调,对医生下达的医嘱,随时两人复诉,保留安瓿。积极寻找出科室存在的护理风险。

2.3作为急救护士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急救技能,在抢救的各个环节上能够从容应对,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护士还要经常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防范及对策》,并将风险预防贯穿到护理工作中,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注意增加其应急能力。对易出现护患纠纷的事件进行总结,在工作中提前预防,如保护好医疗事故物证等。护士长和质控小组成员要经常对科室存在的潜在问题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讨论,加强安全教育并提出防范措施,加强管理,与绩效挂钩,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2.4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提高素质以护理“三基”训练为基础,专科护理为主要内容,各项急救护理与监护技术为主要技能培训,夯实急诊护理人员的急诊基础知识、理论、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结论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4

党的十七大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当前,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是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办法。本文将结合电力行业实际,就“廉政风险”的潜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浅析。

一、“廉政风险”的潜在隐患

纪检监察工作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构建起防范廉政风险的“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之中,“事前预防”是最重要的,通过从源头上设防,把腐败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违法犯罪有时只是一念之差,如果能够提前发现隐患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将关口前移,及时化解风险,就能够制止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所以“事前预防”重在发现隐患。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廉政风险”的潜在隐患。

(一)工程建设方面

第一、电力工程中的赔偿费用涉及面宽广,无法对施工单位的赔偿情况进行严密的核实和查对,工程中施工单位有可能虚增赔偿费套取工程款。

第二、目前由于电力建设任务繁重,正规的电力建设施工单位普遍忙于大、中型项目建设,对于小型项目大多存在借用资质现象,这类施工队伍以低报价中标后,为达到追求利润的目的,有可能对工程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技经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进行拉拢腐蚀,以达到套取虚假设计变更、虚增工程量等,从而在结算时调高工程费。

(二)物资管理方面

第一、在物资招标及询价采购过程中,对技术标书的会签审查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只履行签字手续,未履行会审职责,造成评标过程中才发现技术条件有误或者带有倾向性,影响了招标工作的严肃性。对评标专家的考核力度不大,使个别评标专家的评审意见明显带有个人倾向,随意动用否决条件,影响了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

第二、在废旧物资的回收上,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农网改造的废旧物资,确实由于原有的资产归属问题,回收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属于国有资产部分,应严格区分,必须想尽办法全部回收,否则就会造成国有资产被变卖或流失。

(三)营销管理方面

第一、趸售综合电价测算中,不按各类实际电量比例,降低综合电价,损害企业利益。

第二、业扩报装或用电监察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用户内外勾结,擅自改变电价性质,损害企业利益。

第三、某些农电工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有可能出现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的情况,如:采取有表不抄或少抄,在实际电量与抄表电量严重不符后,以表计出现问题为由,更换表计。

(四)职低权实人员方面

第一、重点岗位人员存在的风险。目前,违法违纪案件比较集中地发生在涉及财务、营销、物资供应、人资、经营等岗位的一般人员上面,暴露出在重点岗位人员监管方面存在隐患。应扩大监管范围,不能放松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和监管力度。

第二、农电人员存在的风险。目前,电力系统的大部分信访,均涉及到供电所的工程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违纪违规及廉洁自律、劳动纪律等方面,暴露出供电所管理存在的廉政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和监督的力度。

二、“廉政风险”的防范措施

存在廉政风险,并不代表已经发生了腐败问题,但是有廉政风险而不去积极预防和化解,那么腐败问题肯定是迟早要发生的。对廉政风险进行防范,是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更是有效监控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清楚了隐患,找准了风险点,那么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将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并进行化解,达到监督关口前移,主动预防,超前防范的目的。针对廉政风险的防范措施,从电力行业的自身实际出发,具体应做好“五个加强”。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

以党员干部为重点,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新近颁发的反腐倡廉四个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

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采取邀请检察官到电业局给干部职工讲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的宣传挂图、购买廉政类的书籍、DVD等进行分发、组织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及其家属参观监狱,听取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接受警示教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片、学习电力行业违法犯罪案件教育手册、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廉政手机报》、制作《廉政专栏》展板在大厅展示等方法,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二)加强监督管理

第一、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以及违反“四不准”规定打麻将,参与赌博行为。

第二、抓好效能监察管理。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中发现及职工群众反映、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强化财经纪律监督,对贯彻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要加大检查力度和审计力度,对电费回收、工程款使用、个人借公款等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

第三、加强物资管理。一是要加大废旧物资的管理力度。生技部门要加大对废旧物资的考核力度,将废旧物资的实际回收率纳入基层单位绩效指标和工程结算完成指标,从源头上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在招评标工作中,采用技术招标文件会审制度,由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设计部门、生技部门、项目施工单位等对技术招标文件进行交底会审,而不是简单的会签,确保技术要求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评标专家的评标业务素质及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评标专家考核制度。

(三)加强重点岗位交流

制定重点关键岗位监督管理办法,规范重点关键岗位、职低权实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轮岗交流,对确实不能交流的,必须强化权力约束和过程监督,比如针对抄表工,要采取定期调整抄表区域,来限制其因长时间与固定客户接触,发生与客户勾结窃电的行为。

(四)加强民主管理

对干部任免、机构改革、工程和物资采购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等涉及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决策、阳光办事。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员工和职代会意见。如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会议决定、任前公示等程序,让员工能广泛参与。对于职工群众关心的,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一定要及时公开。

(五)加强违规违纪查处力度

对违规违纪的行为必须做到不枉不纵,一旦发生党风廉政问题,要严厉查处,以儆效尤,使那些有违法违纪想法的人望而却步。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5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对于产科病房方面相关的护理人员、孕产妇情况和家属等一系列相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展开系统性的分析和统计,并有效的根据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整治方案与对策。结果: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有效地提出更有针对性而又具备规范性的措施,能够使得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和最大程度的改善,也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提升。结论:更有针对性的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隐患展开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有效的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护理差错,能够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推进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828.2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43-01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孕妇的妊娠和生产过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也涉及到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其中,在产科病房中,所涉及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也普遍存在,其因素十分复杂。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本次研究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现在把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并切实有效的根据风险防范前后的时间顺序,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和分析。其中,对照组有20例患者,他们是在风险防范措施之前,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3-41岁,她们的平均年龄是(310±15)岁,其中有15例产妇是初产妇,有5例产妇是经产妇。观察组患者中有30例产妇,他们是在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之后的,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4-37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01±22)岁,其中有21例产妇是初产妇,有9例产妇是经产妇。两组产妇的一般性资料,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12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21产妇及其家属通常情况下,在妇产科中产妇是初产妇的占大多数,这样的话,产妇一方面在分娩、哺乳以及育儿知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都比较匮乏,不具备相应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不当的行为,这样对于自身和新生儿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伤害。另外一方面,产妇在分娩之前和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会让产妇的激素分泌水平十分紊乱,神经系统也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功能不佳,如果对这样的症状重视程度不足,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产妇在分娩前后身体变化情况特别快,如果产妇的家属对于医生的嘱咐不能严格遵守,擅自离院,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122相关的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前后的整个环节中,护理人员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工作承担人员,护理人员自身所呈现出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产妇在临床护理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新生儿的接生和护理的相关环节,要切实有效的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准则,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医院感染的问题。如果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对于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注意到新生儿和产妇的异常情况,这样就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产妇和婴儿不能得到根本上的妥善处理和根本治疗,这对他们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并且是不可逆的。

12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产科的安全性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例如,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助产士的接产手法,以及产妇生产之后,对于新生儿的处理,包括对婴儿的脐带处理,沐浴和穿衣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操作,如果有一丁点的漏洞,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使产妇与新生儿出现比较严重的产伤。护理人员对于产程图、产程观察表、分娩记录单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如果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握,并熟练的精准记录,产妇和婴儿都会面临十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促使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和僵化。

13防范措施

131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增强法律意识要有针对性的号召和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集中学习相应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准则,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各类文书和表格的记录,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的隐患和风险,确保从根本上提升法律意识,维护双方共同的切身利益。

132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最大程度上提供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切实有效的保证交流能更加?e极有效,有针对性的向产妇和家属宣传相应的分娩和哺乳知识,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并构建起更加和谐稳定且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

133积极优化服务理念,最大程度上提升业务水准要树立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保证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并富有爱心,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流程,认真履职,并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有疑难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向前辈人员请教。相关的科室要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培训和学习锻炼的机会,在最大程度上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自学,或者进一步进行继续教育,促使整个科室的业务水平都能够得到本质的提升。

2结果

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有效地提出更有针对性而又具备规范性的措施,能够使得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和最大程度的改善,也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提升。

3讨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了切实有效的提升,孕产妇对于产科护理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科病房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风险因素也日益注重,对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加强相关的防范措施,这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很多人对于产妇的妊娠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重视程度不够,而如果一旦出现相应的危险情况,产妇和家属都不能够从根本上用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务要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加强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的分析,并注重防范措施的得当性和可操作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更有针对性的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隐患展开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有效的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护理差错,能够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推进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宦小玲.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6,14(30):292-293

[2]魏晓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6,7(36):266-267

校园安全隐患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6

一、校园中常见的安全事故

1、学生在课间时间到操场自由活动,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使用石子、树枝、玩具、小刀等器械造成伤害。

2、体育活动事故。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涣散,体育器械使用不当而造成伤害。

3、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因为学生之间有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朋友引诱;少数教师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群殴,学生自身心理疾病伤人或自伤。

4、学校设施造成事故。学校有楼道、门口黑暗和狭窄等不安全因素,学生放学和下课时由于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发生碰撞事故;校园窗户有未拆除的坏玻璃,造成划伤事故;教学器械设备配备不达标、课桌椅不达标、黑板不达标、不合乎标准的照明与采光,还有由于文具与教材印刷装订粗劣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6、劳动或实践事故。在劳动或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如:在除草、擦玻璃或做实验时发生事故。

7、消防事故。学校的疏散通道不畅通。许多学校为防盗,把一楼甚至到顶层的窗户全部用铁栏杆封死,还有的学校在每层中安装上铁栅栏,只留一个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学生们无法逃身自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同时,建筑物内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不少因检修、保养不及时,而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再有学校对学生的消防知识宣传仅仅停留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并存在宣传不规范、不科学、不具体等因素,追求表面文章,缺乏行动落实,没有真正的把消防安全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8、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学校食堂或饮用水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未经检验合格擅自使用,造成师生中毒、拉肚。

9、交通事故。上学路途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加上复杂的社会治安等因素,孩子或早或晚或单身一人在路途中就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各种报道显示的有学生死伤的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交通状况对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伤害隐患,如公共交通能否到达、道路是否畅通、校门前是否设交通缓冲地带、道路设计是否有人行道、校门前车辆管理是否得力等,都不仅可能对孩子权利有所侵犯,同时也构成了隐性伤害,使不少孩子为此而焦虑不安;还有学校交通安全意识差,对学生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造成不安全隐患。

二、措施

(一)明确责任

(二)加强检查,消除隐患

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如电路、门窗、消火栓等),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浅谈潜在的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 篇7

1 引发护患矛盾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解释不到位, 服务态度生硬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 患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护患之间, 或与患者家属交流中, 护士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不宜过多采用专业术语, 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错误。如果使用说教式的语言主观判断, 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过早地做出结论, 尤其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 沟通信息量大, 速度快, 急于求成, 对患者的情况不清楚, 给予不适当的态度, 甚至言行不一, 谈话中改变话题, 阻断患者表达情感和信息, 这些都会使患者感到孤立无援, 形成心理障碍, 由此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1.2 专业知识不扎实, 技术操作不熟练

部分护士理论知识欠缺, 对患者的疾病发展规律不熟悉, 不注重学习及业务技能的培训, 对各种抢救技能不熟练, 延误患者治疗, 还表现为静脉输液、导尿、下胃管等操作不能一次成功, 给患者增加痛苦, 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 从而引发护患矛盾及纠纷。

1.3 语言使用不当

护士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护士的工作是协助诊断, 完成专业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做好健康宣教, 预防并发症。因此, 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 以利于准确收集资料, 确立相应的护理计划。有时护士无意的一句话会惹来麻烦。如, 临床上遇到一些小手术, 护士在宣教时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小手术, 我们经常做, 你别担心, 绝对没问题。”护士的出发点是好的, 目的是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可一旦发生意外, 患者或家属可能会因为这一句话而投诉引起纠纷,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4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按卫生部要求护士与床位比是1∶0.4, 对一级护理的患者要求15~30 min巡视病房一次。目前所调查的医院均未达到[1]。特别是中班和大、小夜班, 大多数医院都是一个人, 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如果在遇到有危重患者抢救, 更兼顾不了其他患者的护理, 正是由于护士缺编, 工作量大, 与患者交流沟通少, 忽视患者的权利, 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进而引发纠纷。1.5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中忽视法律教育, 导致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不会用“法”的尺度衡量。工作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影响患者健康问题, 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2]。致使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过分自信和疏忽大意, 常因侵犯患者权益, 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纠纷。

2 防范措施及对策

2.1 更新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走出纠纷困惑的第一步。护士要树立“以人为本, 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营造人性化服务范围, 注重服务意识的提高,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用情感的力量感染患者, 减少护患纠纷。

2.2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工作责任心是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关键[3]。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工作量大, 且繁杂琐碎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 确保每项护理操作的准确性, 所以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观察疾病要细心, 对待患者要耐心, 并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提高技术水平。责任护士对危重及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与患者交流时, 多讲一些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患者有问必答, 做治疗时应得心应手, 平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以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

2.3 讲究语言艺术, 改善护患关系

在与患者交流时, 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态度, 避免恶性刺激, 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 提高自身修养。护患交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语言形式交流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 即面部表情, 身体姿势, 眼神与手势, 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4]。

2.4 加强人员配置

严格按卫生部要求配置人员, 实行弹性排班, 有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预案, 确保护理人员到位, 在现有护理人员情况下, 要预测哪个班次人员不足, 根据患者需要, 可采取每日两班或者三班制, 同样可采取周班制, 保证听班制。2.5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保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减少护理纠纷方面显得愈加重要[5], 在实际工作中熟知与法律相关的潜在性问题, 做到解释病情要科学, 签字手续要完整, 执行制度要严格, 说话、办事要谨慎, 遇到问题要冷静。要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即使发生纠纷, 处理也要从容不迫, 有理有节[6]。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 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疗时常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在人们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的今天, 护理人员应在许多环节上不断调整, 补充和完善,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服务[7]。护患纠纷的防范需要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需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 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 需要护理管理者的严格监督和检查, 还需要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这个主题, 只有这样, 护理工作才能减少和杜绝纠纷的发生, 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许苹, 谭晓洁。护理人力资源培植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 2001, 20 (7) :55-56。

[2]陈秀芹。无过性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 :86。

[3]李忠英, 李文。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医学卫生, 2006, 22 (9) :1355-1356。

[4]郑艳, 张薇。护患沟通对护理纠纷的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2) :382-383。

[5]邵越英, 郭鸣, 任志英。李淑迦“护理与法”课程内容设置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0) :919-920。

[6]朱雨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0) :2019-2020。

手术室护理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36-02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抢救的特殊场所。工作任务重,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工作时间长,所担的风险大。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医疗护理行业风险系数越来越高。在风险系数日益增高和医疗护理纠纷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加强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室护士是手术重要组成部分,在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

1.1 管理风险

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增加了人员流动性。如护士年轻化、经验不足、设施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规章执行没有落实、责任不清、分工不协调、工作强度大、培训制度落实不足、物品设备管理不当、手术室消毒灭菌用品存在漏洞、标本管理不善等。

1.2 技术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外科手术的专业化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疗法不断创新,新术式得到广泛开展,有大量高科技仪器应用到外科手术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技术水平低,器械设备不熟练,对护理问题的认识不够,以及业务不熟悉,和手术医生配合不够好,应变能力差等,都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增加。

1.3 人员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健康意识的提高,就诊人员增多,工作量加大,造成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导致工作超负荷,精神紧张,服务态度差,另外,一些刚入院的新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作风不严谨,操作规程不认真,常在手术室互相说笑、嘻哈、打闹或谈论与手术无关话题,无形之中增加风险。

1.4 沟通方面

因工作超负荷,护理工作量大,和患者接触时间短,缺乏沟通,甚至有些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非常不好,回答问题刻板,生硬,冷漠,从而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阴影。

1.5 护理记录方面

手术室中,患者情况变化不定,抢救时经常执行口头遗嘱,而抢救结束后未能及时补充,造成护理记录有一定程度的不真实性。另外,护理记录单上字迹不清,有涂改现象,而且与交班报告记录不一致,自相矛盾,代笔签字,导致责任不清,影响其真实性[1]。

1.6 用药方面

药物更新快,通用名错综复杂,药品存放不规范,用药记录不完整,用药风险意识不足,造成用药风险增加[2]。

2 防范措施

2.1 重视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要合理布局,区域分清[3],定期进行消毒,并作空气细菌培养,设施要齐全,对于特殊的手术,术前一定要核对器械和设备是否完好,严格控制手术室人数,遵守无菌原则。

2.2 制定健全的手术室规章制度

手术室专业性强,护理人员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定,并规范相应的操作,要做好“三查七对”,医嘱要确认无误后才可执行,手术前和术后要进行手术物品清点,术中标本要做好标记,仪器要建立档案,使用登记本。

2.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手术室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注意休息,保证充沛的精力。作风要良好,学会关心和体贴患者。

2.4 加强法律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病历的书写要规范,手术室护理记录也要根据法律规定来书写,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护理纠纷发生。

2.5 加强护患沟通

术前要和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和患者沟通,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爱护关心患者,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患者存在对手术的心理恐惧,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联系,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配合手术治疗。

2.6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

手术室护士长应该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多关心护士日常生活,既要满足工作需要,又要让护士得到休息,这样才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

2.7 加强手术室护理专业课程学习

护理人员要学习手术室相关专业理论,护理管理以及消毒灭菌技术,还有手术室专科知识与技能[4]。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新购置的设备和仪器,要做到得心应手,灵活应对。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

2.8 手术室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手术室要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控制手术室的人数,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无菌手术和感染手术要分开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手术用品要严格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2.9 严格进行清点制度,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

术前要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的数目,术中增加器械或者敷料,都应该清楚记录在手术记录单上。对于轴节器械,要注意使用是否良好,关闭体腔前要再次清点所有物品,并做好记录。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高危科室,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甚至抢救的重要场所,有着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这也导致了手术室任务繁重、节奏快、病情变化快。随着新技术、新术式的开展,护理风险也不断增加,只有合理分析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阎艳丽,张爱红,张敏.手术护理记录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5):619-620.

[2] 王琼.手术室护士用药风险管理的探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67-68.

[3] 包红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68-1769.

[4] 穆燕,宋瑰琦,秦玉霞.安徽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理论课程设置的构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6-897.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9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 操作系统 计算机病毒 黑客攻击 防范措施

【论文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隐患,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从计算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就成了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的防范措施涉及管理、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从计算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安全的有效防范措施,让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关于计算机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一般是指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和措施,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不遭到更改、泄露和破坏,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让网络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来内网、外网和网络管理等方面。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最为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病毒,其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如:网络蠕虫、木马、震网、火焰等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性更强,清除难度更大,是用户面临最头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之一。

2.IP地址被盗用

在局域网中经常会发生盗用IP地址的现象,这时用户计算机上会出现IP地址被占用的提示对话框,导致用户不能正常使用网络。被盗用的IP地址权限一般都很高,盗用者常会通过网络以隐藏的身份对用户进行骚扰和破坏,给用户造成较大损失,严重侵害了使用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导致网络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3.网络黑客攻击

网络黑客是指攻击者通过Internet网络对用户网络进行非法访问、破坏和攻击,其危害性由黑客的动机决定,有些黑客出于好奇只是窥探用户的秘密或隐私,不破坏计算机系统,危害不是很大。有些黑客因为愤怒、报复、抗议,非法侵入用于纂改用户目标网页和内容,想法设法羞辱和攻击用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迫使网络瘫痪。有些黑客主要从事恶意攻击和破坏,入侵毁坏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数据被纂改、毁坏、删除。如窃取国防、军事、政治等机密,损害集体和个人利益,危及国家安全;非法盗用账号提取他人银行存款,或进行网络勒索和诈骗。由此可见,黑客入侵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和破坏后果是不堪设想。

4.垃圾邮件泛滥破坏网络环境

垃圾邮件一般是指未经过用户许可强行发送到用户邮箱中的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的泛滥已经使Internet网络不堪重负。在网络中大量垃圾邮件的传播,侵犯了收件人隐私权和个人信箱的空间,占用了网络带宽,造成服务器拥塞,严重影响网络中信息的传输能力,降低了

网络的运行效率。

5.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不到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管理密码和权限混乱等,导致网络安全机制缺乏,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使计算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这都会为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犯罪提供破坏活动的平台,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1.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计算病毒可以说无孔不入,首先应采用预防计算机病毒为主,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配置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计算机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常见的杀毒软件有:360安全卫士,卡巴斯基,瑞星杀毒、KV3000,NOD32,金山毒霸等。

2.防黑客技术

随着黑客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案例越来越多,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因此定期修改用户账户和密码,结合权限管理,或采用智能卡、智能密码钥匙、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技术等,能有效避免黑客的攻击。另外预防黑客最直接的办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隔离和限制访问等方法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如360安全卫士、瑞星防火墙软件,超级巡警等,防火墙能有效监控内网和外网进、出两方通信数据的访问,抵御外部网络黑客入侵,放黑客中后门。

3.杜绝垃圾邮件

垃圾邮件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又一个公害。为了防止垃圾邮件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邮件地址,避免在网上随意登记和使用邮件地址,预防垃圾邮件骚扰。其次使用Outlook Express和Faxmail中的邮件管理功能,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设置,将垃圾文件拒之门外。目前许多邮箱都具有自动回复功能,使用不当垃圾文件就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劝告用户谨慎使用邮箱的自动回复功能。另外对邮箱中的不明或可疑邮件最好不要打开,更不能回复,这样也能有效避免垃圾文件的骚扰和破坏。

4.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网络系统的安全标准,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重要数据随时备份和加密,严禁重要数据泄露,定期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用户健康上网意识,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个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为此人们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维护,不断学习、积累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防止未经授权用户的访问和破坏,避免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受黑客侵害,经常查杀病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使计算机网络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急诊科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 篇10

1.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低:

急诊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岗位,就诊病人多,病种复杂,病情重且发展迅速,要求护士能快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低年资护士是急诊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由于临床经验欠缺、心理素质较差等因素,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而急诊科又是开放式服务,一旦病人有什么不好情况,家属立刻把愤怒情绪发向医务人员,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对策: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学习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抢救方法,让低年资护士有章可循,规范护理操作,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及急救技术。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定期考试。2.护患沟通不到位:

由于患者和家属的文化背景及受教育情况不一,各自对医疗的期望值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所以急诊护士缺乏较好的应变能力,对家属或病人反应的信息不予重视,语言用词不恰当,沟通不统一,安排不到位等都容易激化矛盾。与临床科室之间协调不彻底,病人被“踢皮球”等,引起纠纷。

对策:尊重、关怀、温暖,爱护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在护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外文化背景及对疾病认知的差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如使用对方可以听懂的方言,在执行各种操作前提前告知患者或家属,取得同意和配合。告诉患者治疗的目的,减少矛盾发生。同时,工作中严格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加强与医生、工勤人员、挂号、药房、收费机其他临床科室的沟通协调,保障急诊绿色通道通畅。

3.救仪器设备老化或不完善,药品未及时补齐 :

药品失效、未能及时补齐,摆放凌乱,抢救仪器设备配备不足或未配备、老化及保养不妥,或者使用后未及时归位以及未及时充电,在关键时刻无法正常运行,故障等导致延误抢救时机,酿成医疗纠纷。

对策:保障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班班查对点清,各班下班前补齐,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修或寻找代替。保障急救物品药品在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急诊人力资源不足:

急诊人流不确定,随机性较大,病人相对集中的时候工作量大,观察病情及沟通欠缺,不能及时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容易引起纠纷。

对策:增加高危时段的护理人力,特别是小夜及大夜(6Pm-12MN),设立二线班(备班),遇到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或其他特殊情况时,通知总值班或者夜班护士长,统一调配全员护理人力,避免因人力缺乏引起纠纷。5.法律意识淡薄:

急诊医护人员都未接受过较为完善的法律学习,对于急诊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病情描述不确切,医学术语不恰当,反映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效果观察记录部及时等,容易引起纠纷。

对策: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德医风建设》等相关文件及法律,增加护理文书相关知识培训。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急病人所急,一切多为患者着想,了解科室工作制度及各岗位职责。6.护士责任心低

护士责任心低,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错液体、用错药或未询问过敏史等,易引起纠纷。

对策:加强责任心教育,各班明确职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上一篇:景象作文400字下一篇:联合利华竞争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