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人性化护理(精选9篇)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1
美国护理理论家Josephine Paterson和Loretta Zderad于1971年提出的人性化护理理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为基础的[1]。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 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的关怀和尊重, 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 是病人健康所需[2]。目前, 人性化护理模式已被广泛引入国内临床护理实践中[3,4]。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 是医院的前沿阵地、窗口单位, 其工作质量, 服务态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转归, 也体现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同时急诊科也是医疗纠纷的多发地带。近年来, 我院急诊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质量为本, 服务为先”的服务理念, 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优化服务流程, 倡导感动服务, 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从而减少了纠纷发生, 提高了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1.1 转变护理观念
护士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 是人类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如何对待病人, 融洽护患关系, 缩小护患之间距离, 做到“亲切、亲近、方便、放心”, 使人性化护理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护士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为主题进行讨论, 让护士认识到病人需要什么, 我能为病人做什么, 护士不再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 护士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 是多方面工作关系的协调者, 是病人的代言人, 是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转变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 从而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5]。
1.2 急救中注重人文关怀
由于急危重病人往往多系统损害, 病情重, 且大多突然发生, 许多病人无心理准备, 心理打击较大, 这种心理创伤往往比肉体病痛伤害更大, 持续更久。因此, 要求急救医疗人员不仅要以救人为首要目标, 还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工作中做到热情地接待病人, 细心地问清病情, 精心地做好各种护理, 耐心地讲解治疗护理目的, 主动地帮助病人做各种检查, 尽最大努力让病人满意, 使病人感受到来医院如同在家一样, 护士就是自己的亲人。
1.3 优化和规范就诊流程
做好热情周到的导医服务, 使病人可以最快地选择就诊医生, 理顺急诊病人的就医程序, 缩短急诊就医的时间, 提供快捷方便的交费方式, 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1.4 加强护患沟通, 提高服务艺术
急诊科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病人和家属, 护士应根据其不同心理活动, 采用恰当准确的服务用语。用语要清晰、温和, 措辞要准确达意, 语调要适中, 交代护理问题要简洁、通俗、易懂, 把与病人的沟通贯穿于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这样既不影响护士的工作, 又能体现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1.5 理顺就诊环节
急诊是一个整体, 护理人员要与医生及其他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取得密切联系。在各种联系之中, 护士发挥着间接或直接的调节作用, 任何局部的不畅通都会影响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行。理顺各个环节, 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是让病人满意、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6]。
1.6 加强急诊理论学习, 规范技术服务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 大量高尖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需要急诊护士不断学习。为了培养专业人才, 拓宽护士的知识面, 应每月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每年选派护士外出进修, 了解急诊发展新动态。为使全体护理人员都合格, 从训练基本功开始, 大力开展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模拟抢救, 培养护士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6]。
1.7 服务设施人性化
为方便病人就医我们设立了导医咨询台、电子屏幕宣传栏、开水供应处, 诊疗室用屏风挡等措施, 既方便了病人又维护了病人的权利, 满足了病人的需求, 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5]。
2 人性化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意义
2.1 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所谓护患关系, 就是医院护理过程中护士和病人, 护士和病人家属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系和情感关系。护患关系是否融洽, 对治疗护理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 其特点是病人多、随机性大、病种多、应急性强, 病人病情变化快、危重而紧急。急诊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 敏捷的应变能力, 还要有全科护理的新理念去热心为病人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服务, 在感情上视病人如亲人, 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帮病人之所需, 给病人安慰和亲切的感觉, 减轻病人的痛苦, 促进病人的康复。
2.2 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 其核心是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 通过护患沟通, 有助于护士全面了解病人的发病情况, 掌握病情的发展动态以及病人实时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人了解治疗用的仪器设备, 采取的治疗方案, 从而消除对检查、治疗的恐惧感, 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治疗, 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 能促进护患的相互尊重、了解和信任, 从而有助于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3 小结
急诊科是救治生命的前沿阵地, 接待的病人具有时间短、病情急、进展快等特点。要求急诊护士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精湛的操作技能和敏捷的应变能力。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病人的护理已不单是依靠高超的专业技能, 应该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等综合因素的护理, 倡导人文关怀、开展人性化服务, 使急诊科护士逐步形成全科护理的新理念[7]。通过人性化服务, 加强了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理解,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王斌全, 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 2008, 21 (3C) :93-94.
[2]郑云娣, 王菊吾, 陆彩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1 (3C) :824-825.
[3]谢玉娟, 何红.人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11B) :2974-2975.
[4]曹启莲, 刘英, 闫正芬.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1C) :256-257.
[5]李鸣明, 苏承丽.急诊科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保健杂志, 2005, 13 (24) :114.
[6]唐秀芹.人性化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2) :2377-2378.
[7]周宏钦.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学杂志, 2007, 29 (5) :170-171.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2
【关键词】护理程序;急诊科;护理工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19-01
急诊科作为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突发性强,风险高,纠纷多,所以迫切需要一支精练能干的护理队伍才能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必须正确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的特点,不断强化急诊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急诊服务质量,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护理程序就是一种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适应责任制的全新整体护理方法,本文就从护理程序的特点以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1)概念: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它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是通过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他们都能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过程,护理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极大的满足了病人的需要。
(2)特点:综合性:从总体上讲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这一顺序进行。并且需要不断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并随时修改护理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循环反复地进行;决策性:护理人员需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识别病人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程序的执行是需要护士、其他医务工作者、病人及病人家属共同参与的;普遍适用性:医院、社区及家庭等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都可利用护理程序。
二、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1)护理评估,即:收集资料: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是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护理对象的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病人进行随时评估,以便及时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评估的准确与否也直接影响到护理诊断的确定、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影响护理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估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的。
(2)护理诊断:指护士询问、察看,检诊病人后,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的了解,判断出需要采用哪种护理手段解决的核心问题,据此做出的结论。
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定义:对诊断名称的一种明确的表达以此与其它诊断作鉴别;该诊断的有关因素即各种可引起问题或影响问题发展的直接、主要的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诊断的依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方面的表现等4方面组成。护理诊断分成两种类型:现有症状的诊断、潜在症状的诊断
(3)护理计划:计划是对病人进行护理活动的指南,是针对护理诊断找出一些措施来预防、减轻或解决有关问题。针对护理诊断找出一些措施来预防、减轻或解决有关问题,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病人得到适合于他个人的护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医护人员的交流,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实施计划实施是为达到护理目标而将计划中各项措施付诸行动,以解决护理问题,记录护理活动的结果及病人反应,通过跟班调查、分项检查、院内抽查等方法,由院、科、病房三级人员具体操作。护理部每两周召开全院护士长工作会议,护士长汇报这两周措施落实的情况,护理部根据抽查及汇报的情况,布置计划和措施。不但要及时解决现存的问题,还要把收集到好的做法及先进经验介绍和推广到全院,共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评价评价是通过对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护理工作满意度等项的质量评价,完成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原先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工作进展情况重新评估,根据护理部的计划和重点做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使护理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在质量促进中发挥护理程序的效应,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三、结束语
急救护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使用护理程序可以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的规范和系统,让程序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强化安全措施,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每一个病人都有病可去,有病可治,真正满足每一個病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芝;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2]邓君,胡环秀,黄漫;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06期
[3]李玉凤;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程序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4]杜静;陈锐;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中的运用[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3
1 急诊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1 工作环境方面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的最前沿, 是医院面对社会的窗口, 人员流量大且频繁, 工作环境嘈杂, 常有酗酒、斗殴、吸毒、自杀等情绪失控的就诊的患者, 急诊护士常遭到患者和家属的辱骂和威胁甚至殴打, 急诊科遇重大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抢救多。
1.2 患者方面
急诊科每天接诊内、外、妇、儿等多科患者, 病种多, 病情复杂, 随机性强, 流动性大, 须抢救患者何时来, 来多少, 病情如何, 护士常无法知晓。中午和夜班时间是发生差错高危时段[2], 也是急诊患者就诊高峰期, 患者常来势凶猛, 生理紊乱严重, 病情变化迅速, 患者和家属因发病突然, 无思想准备, 都会有急躁、焦虑心理, 遇突发车祸, 意外伤害时, 常无家属陪伴, 患者更加紧张恐惧。
1.3 护士方面
急诊科护士长时间处于工作应激状态中, 职业倦怠现象多发, 致使服务态度差, 且沟通意识水平较低, 常忽视患者及家属的感受[3]。护士自身素质差异, 年轻护士工作热情高, 临床经验缺乏, 法律意识不强, 特别遇到医生刚躺下休息, 再次叫醒, 担心医生不高兴, 甚至发火, 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处理患者。
1.4 护理技术水平方面
由于急诊专业的迅速发展, 使护理工作需要不断适应变化, 护理模式和观念转变, 新知识, 新技术, 新业务的不断发展, 许多新的抢救设备和仪器也越来越多, 各种各样的急诊患者病情也越来越复杂, 使护士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其工作不断变化的需要。
1.5 护患关系方面
急诊科护患关系的特点是护士与患者, 家属之间关系建立时间短, 就诊具有先轻后重、先急后缓的特殊性, 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对此特点的了解, 在应激情况下对护士要求过高, 导致护士的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承认和理解, 从而护患之间产生矛盾也较多, 由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护理人员因缺乏有效沟通而产生的护患冲突屡见不鲜[3]。
2 风险控制方法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现行工作程序
编写规范适宜的护理工作流程, 将急诊科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 所有工作内容细化到每个班次, 不留工作死角, 制定工作流程, 每季度认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 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 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全面检查。
2.2 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实行弹性排班
根据急诊患者特点, 设立急诊护理二线值班制度, 为保证急救护理质量和提高救治能力, 设立后备应急人员, 派双线医护司机, 救护车辆接诊, 24h随时待命, 稳固了急诊急救绿色通道,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减少。实行高、低年资护士弹性组合排班, 减轻低年资护士对抢救、疑难技术的心理压力, 达到护士业务水平互补互助作用。
2.3 加强护患沟通
急诊科护士应首先加强语言修养, 给患者家属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与和谐的交流气氛, 语言态度要体现平等原则,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设身处地为患者和家属着想, 用积极性语言激发患者治疗信心,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注意非语言沟通技巧, 如一副友善的表情, 一丝亲切的微笑, 一个敏捷的动作, 也能给患者带了带来温暖, 唤起患者对护士的尊敬、依赖之情。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4], 在实施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如 (洗胃、呼吸机的使用、导尿) 及热水袋的使用时, 应尽可能向患者及家属告知, 取得理解和配合, 减少纠纷。
2.4 完善业务能力
医院护理部根据不同的情况, 定期或不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人文素质培训、行为规范和礼仪培训、整体护理理论培训、急诊护理理论和操作培训、加强新知识和新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考、函大和参加各种学习班, 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急救过程中及时完整记录, 急救时间、患者生命体征, 保留详细记录资料, 是减少纠纷的证据保障。加强对年轻护士的经验培养, 把急诊科当作培养护理新生力量的中心。科室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安全知识提问, 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 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隐患。
3 人性化管理
3.1 培养护士人性化护理理念
提高全科护士的认识, 追求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 组织全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 掌握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懂得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不仅要把患者看着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 还要为患者提供情感服务, 抢救操作前应通过沟通获得患者身心反应的信息, 操作过程中仔细认真严谨, 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化关怀。
3.2 营造人性化环境
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为顾客创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为员工提供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根据急诊特点, 将划价、收费、取药一体化, 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专门为交通事故开辟了绿色通道, 危重病患者实行了先抢救后挂号收费, 将各项收费标准和药品名称公示在大厅显眼处, 使患者明白交费用途。利用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 制作醒目清楚的路标和指示牌, 使患者对环境一目了然。
3.3 采用人性化言行
首先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护理模式框架, 修定急诊科文明规范用语, 根据患者的服饰、年龄、文化背景、就诊原因和当时患者明显的状态, 说好第一句话[5]主动介绍自己, 采用合适的称呼, 语气上可以严肃, 语句上却要有人情味, 使患者感到生命有了依托。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如交谈时轻握患者的手, 疼痛时给予适当的抚触, 给予患者信心, 抢救过程中注意说话的声调、内容、态度。护士温和的语言, 诚恳的态度, 耐心的讲解可以巧妙地化解冲突, 赢得患者的信任。
3.4 护理管理细节人性化
护士是具有多种需要复杂的“社会人”, 有调查结果显示:94.5%的护士渴望得到人性化关爱, 希望严格护理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6]。急诊护士长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者就是服务者的思想, 动员科室全体人员主动参与管理, 人人都有责任感并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努力提高护士的政治和物质待遇, 将急诊科列为一线重点科室, 改善物质待遇, 多关心中、青年护士家庭情况, 身体状况, 引导年轻护士以诚相待, 和睦相处, 让每个护士在工作中都有归属感, 满足护士求知欲望。定期召开座谈会, 让大家畅所欲言, 说说心理话, 解除心理压力。经常组织文艺活动, 丰富护士的文化生活, 为护士提供展示个人的才华空间, 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小结
急诊科的工作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质量, 医务人员技术及科学管理水平, 是衡量医院质量水平的窗口, 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 作为护理管理者, 不仅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还要为护士提供人性化管理。在倡导人性化护理的今天, 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合格的专业水平、丰富的护理经验, 还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高度的责任心, 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 是急危重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治的主要场所, 也是影响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环节。本文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 包括工作环境、患者因素、护士因素、护患关系及护理技术水平方面, 并提出了可行的防范措施, 包括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患沟通、提高专业业务能力等。认为通过人性化管理, 有效降低了急诊科护理的风险因素, 减少了护患纠纷, 密切了护患关系, 满足了患者个性化需求, 提升了急诊科工作质量, 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急诊科,风险控制,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吕冬梅, 陈京立, 刘雪松.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2) :64.
[2]王国权, 范静.护理风险的分类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2) :56.
[3]刘宇, 张静平, 叶曼.达标理论在急诊科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0) :70.
[4]向岚.推行护理风险管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5) :406.
[5]张亚卓, 韩悦容.护患双向沟通式急诊分诊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9) :75-76.
急诊科护理工作体会(二) 篇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18-02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现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如下:
1预检分诊及处理
1.1预检护士对到达急诊科的病人要热情接待,将病人快速急诊就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置就位。如由救护车等运输工具送来的急诊病人应主动到急诊科门口接应,并与护送人员一起将病人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
1.2对来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的收集资料,同时按轻、重、缓、急或A、B、C、D来安排就诊顺序,时间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遇有大批抢救病人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及院领导,以便及时组织抢救。
1.3一般病人于专科急诊就诊处理,视病情分别将病人住入专科病房、急诊观察室或带药离院。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在医生未到的情况下,护士应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争取抢救时间。如: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除颤等,以及紧急给药,如镇静解痉、降血压、降颅压药等。对疑患传染病病人应将其隔离,确诊后转入相应病区或转传染病院进一步处理,同时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与消毒隔离工作。对成批伤员就诊时,护士分工合作,尽快使病人得到分流处理。 危重病人经抢救脱险,病情相对稳定后,要及时护送到病房继续救治,途中做好病情观察并作好交接班工作。
2院前急救
2.1出诊及时 接到“120”调度电话,通知相关人员3分钟内立即出诊。出诊护士进行电话联系询问病情及医学指导。
2.2 规范处置病人 到达现场后首先确认病人人数,迅速、准确评估病人病情,协助医生处理病情,同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2.3规范转运 转运时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体位的安置,做到安全有效、迅速的将病人送回医院,同时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1医德高尚 一切从病人出发,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视病人如亲人,解除病人痛苦,尽量满足病人要求。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3.2 业务娴熟 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多专科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熟悉抢救药品的应用,掌握抢救仪器及监护仪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在急救中能及时、准确、迅速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3 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和善可敬的表情举止,能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增强安全感。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挫折,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护士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护士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增强调节控制能力,遇到急诊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严禁因自己的情感变化而影响抢救效果。
3.4团队精神 能与科室人员及医院有关部门团结协助。抢救工作是个合作过程,只有通过群体合作,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4急救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4.1 急诊科仪器按照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妥善使用的原则,一般由一位护士负责管理,按不同仪器管理要求进行每日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的清点及检查仪器的运转情况,使之保持在随时备用状态。
4.2 操作前先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操作中严格执行各项仪器规程。操作后要切断仪器电源,擦拭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消毒后及时安装,以备急用。
4.3急救仪器要定期检修,尤其是贵重、精密仪器,要及时调整不常使用或需要更新换代的设备,以使所有仪器发挥最大的使用效能。
4.4各类急救仪器定位放置。保养要做到五防,即防潮、防震、防热、防尘、防腐蚀,定期上油,如有腐蚀性溶液粘附在仪器上应立即擦拭干净。
5 针对急诊病人就医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1 恐惧感 由于急危重症,如呼吸困难、疼痛、高热等,造成病人躯体上的难受不适,加上周围急诊病人的痛苦表现,就促使、加重了病人的恐惧感。分诊护士应将来院的急诊病人快速、准确地分诊、分流,使他们尽快就诊。暂时不能满足病人即可就医的需要时,应耐心解释以取得理解,避免病人与家属出现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反应,造成不良后果。
5.2 优先感 许多急诊病人及家属往往认为自己的疾病最重,要优先处理,对护士安排就诊顺序不满,甚至发怒。急诊护士应尽量安排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相对集中进行,避免医疗救治时间的延搁,处理问题要沉着而果断,技术操作要准确而熟练,从而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5.3陌生感 急诊病人及家属到急诊室,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加上环境嘈杂,要与不熟悉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使病人及家属产生紧张心理,对疾病不利。急诊护士应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诊科的设施与布局、病人就诊特点、有关治疗和作息的安排以及医院的相关规定,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恐惧感,自觉遵守医院规定和配合诊疗。
5.4 无助感 由于疾病复杂,反复多科的会诊、多项多次的检查等,使病人及家属较长时间得不到医疗结果的信息,会使他们产生焦虑和无助。急诊护士应对家属提供适当的心理安慰,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及时对病人给予关心与支持。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让家属陪伴病人,消除其孤独感和无助感,使病人心理得到支持与稳定。同时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耐心倾听家属的述说,对其疑问及时予以解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6总结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3年3~9月收治的64例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龄19~74岁, 平均年龄 (46.5±10.4) 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32例) 与观察组 (3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针对患者个人病症给予对症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主要是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 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结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个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临床行为表现等内容,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评估。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通过加强疾病与治疗的宣教, 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另外, 在护理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疑虑, 应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当患者情绪不佳时应给予安抚, 尽可能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
1.2.2 在细节之处体现人性化
急诊科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 入院后需立即接受手术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更换衣物、清洁伤口时, 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 避免使患者感到尴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医护人员应尽量确保动作轻柔缓慢,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用药或护理前, 医护人员均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用药或护理的目的与注意事项。用药后或执行护理工作时,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样, 一旦患者出现不适感或不良反应, 则应停止操作, 并向主治医生进行反馈。
1.2.3 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消除焦虑心理。在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人生活习惯与喜好, 适当调整病房格局。医护人员应着装整洁, 具有亲和力, 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病区内应粘贴“禁止喧哗”、“小心地滑”的指示牌, 以确保患者能够正常休息。医护人员应每日定时打扫病房, 控制病房温、湿度, 定时开窗通风透气。针对危重患者, 医护人员还应加强晨间、晚间的巡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 总分在0~100分之间, 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 , 总分在25~125分之间, 得分越高, 代表患者不确定感越明显[3]。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 80~100分为很满意, 60~80分为满意, 低于60分为不满意[4]。满意度=很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分对比
护理结束后, 相较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分数明显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0%和96.9%,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小结
在本组研究中, 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焦虑自评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明显更低 (P<0.0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0%和96.9%,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提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有利于解除急诊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该结论与王丽等[5]报道内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 具备于急诊科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摘要: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64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焦虑自评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明显更低 (P<0.0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0%和96.9%,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有利于改善急诊患者身心状态,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平.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3 (5) :729-730.
[2]方美英.谈人性化护理在高校医院的开展.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9) :1580.
[3]娄丽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0, 15 (9) :96-97.
[4]高红梅, 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现代医生, 2010, 26 (11) :63, 92.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3—6月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共60名, 按照自愿的原则, 我们选取其中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实习生均为女性, 年龄18~20岁, 平均年龄19.3岁, 所有护生均经过了2年半的护理基础课程学习。在入科实习前对她们已掌握的急诊科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测验结果平均分为 (64.4±12.6) 分。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人, 使两组护生在年龄、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水平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共10名护士承担本次带教任务, 每个护士带教5个护生, 带教护士也分成对应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资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的护生入科实习前均进行急诊科综合能力考核, 实习期满后再次进行考核。两组护生均按照传统的跟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 再予以人性化模式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
1.2.1了解实习护生的实习愿望、价值观, 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带教护士了解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实习愿望、对急诊科的认识、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针对每个护生制订带教学习计划, 在保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可以和护生探讨、交流带教的方式方法、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及教学目标, 梳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护生全面了解急诊科实习的内容,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方式, 让护生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2]。
1.2.2带教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带教计划过程中, 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要善于发掘护生的优点, 并注意时时表扬护生、鼓励护生和充分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肯定护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其存在的缺点及错误, 应以平和、真诚的态度予以批评指正。时时注意尊重、信任护生, 在实习过程中, 放手让护生从简单、细小的方面入手, 逐渐加大实习难度, 并在带教过程中保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法。使护生获得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激励护生的学习热情[3]。
1.3 考核成绩标准
按照我院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标准, 对实习生入科实习前及实习期满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动手操作两部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综合成绩考核结果
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
分
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实习期满较入科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均有明显提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调查
将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2。
%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及带教护士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和带教护士, P均<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人的自然属性中, 有3个层面的属性:首先从生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其次, 从心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最后, 从心灵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有一定的人生目标而不致虚度一生。这些自然属性使得人在和谐、被尊重和被重视的环境中, 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和积极良好的心态, 可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4]。
急诊科护理工作所接触的病人大多是病情危急的重症病人, 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工作环境压力大和责任重大的特点, 要在这种环境中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 不管是对于带教老师, 还是对于实习护生来说, 都要经受较大的考验[5]。
本组研究中, 我们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 在充分尊重护生的基础上, 根据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的愿望、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订适合每个护生的带教计划[6,7], 使每个护生有被尊重、重视的感觉, 满足了护生的个人要求, 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热情[8]。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 对护生既严格要求, 又对其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信任, 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工作热情[9]。同时, 护生的心理、生理和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被满足后, 对带教老师更加信任和尊敬[10]。双方的这种良性互动, 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使学和教的效果更佳。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护生、带教老师双方的满意度均具有明显优势, 护生的总体能力也较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徐海红, 王永平.实行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3) :5481-5482.
[2]胡英莉.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与方法[J].现代护理, 2005, ll (14) :1160.
[3]李冰, 朱江, 王洪.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语言沟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4]王慧玲, 董孟林.人性化带教的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7, 16 (11) :1104-1105.
[5]邓仁丽, 王世平, 朱丹.影响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沟通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70.
[6]邱贤云, 俞继芳, 杨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 :86-87.
[7]张士娟.临床带教中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 :259-260.
[8]林爱吟, 吴丹燕, 郑少燕.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8) :1392.
[9]王桂蓉.护理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19) :3073-3074.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的资料首先选取该院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共6 410例, 从中选取4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其中男性患者共280例, 女性患者共216例, 患者的年龄从0.5~79岁之间, 平均的年龄为56.4岁;并选取同时期的530例的患者分成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 其中男性患者共248例, 女性患者共282例, 患者年龄从1~82岁之间, 平均的年龄为55.9岁。该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以及病种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1.2.1 对急诊时护理的培训
首先, 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积极树立人性护理的理念, 并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服务技巧和必要性, 努力做到保护微笑、勤做事、言语轻柔等, 要高度强化对急诊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的技能[2]。这样不仅能够准确的列出患者的就诊顺序, 而且能够处理紧急治疗的护理, 在短时间内运用人性化的护理, 能够处理好患者以及其家属之间和谐的护患关系。
1.2.2 提供优良的护理环境
要保持急诊的大厅干净、宽敞和明亮, 并在角落摆放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 并设一面墙挂上从事的医护人员照片, 标明姓名和职业格言以及预防的常识, 多摆放候诊椅以方便就诊的人群;另一方面在急诊台里多干净的担架车和轮椅以防备用。急诊大厅不仅在整体上给人干净舒适, 而且还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与恐惧感[3]。最后要求病区的环境也要整洁, 不能有异味和杂物, 病房的布局要合理, 光线充足, 输液大厅要提供舒适的座椅和报纸、电视等健康的宣传资料, 来方便患者和家属在等待时阅读。将抢救室或者注射室以及病床进行适当的遮挡, 特别是在不影响治疗或者护理的前提下, 应多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 允许患者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 尽量维护并尊重患者的隐私[4]。
1.2.3 注重人性化沟通
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和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 了解其心理以及身体状况, 多取得患者的支持的支持与理解, 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语气要温和、轻柔和适中, 使患者听后有亲切感, 信赖感;当遇到某些患者误解的时候, 必须面带着微笑去倾听, 平心静气地做好解释工作, 先安抚患者的不满情绪, 然后耐心的给患者作出合理的解释, 争取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从而满足患者的一切需要, 坚决不用拒绝语, 多提倡用文明语言, 耐心的去表达自身的意见取得患者的理解。
1.2.4 推行人性化服务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 且流动性很大, 护理时可以将不同功能的科室制作成流程图, 方便患者参考, 以避免走错路而耽误就诊时间。对于争诊的抢救通道, 应当设置醒目的标志, 要确保畅通无阻[5]。对重症的患者要陪同检查各项指标, 如果要住院并送到住院的科室。要求护理人员在着装上统一整齐, 端庄大方, 用微笑的服务和礼貌待人的职业形象对患者进行护理, 让患者感受到如宾至归的尊重。另外在急诊室接触的人数和病症的随机性很大, 要面对不同的患者, 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病症, 所以要求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面对, 并且根据就诊患者的实际情况, 多去提供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在平时工作中多开展健康讲座和座谈会, 进一步去完善护理的工作。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的资料均采用SASS19.0的统计学软件来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χ2来进行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全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其中主要包含有护士急诊的服务态度、及时性以及急诊的环境、还有对日常工作意见等,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并统计, 在遇见意识不是很清、肢体不方便以及儿童的患者时, 是由陪同的家属来填写。得出结果为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达到74.2%, 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达到98.3%以上,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07, P<0.05) 。见表1。
3 讨论
通常上讲, 人性化护理的基础本质要“以病人为中心”为理念,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模式, 着重培养医护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拿出真心支关爱患者的主导思想, 要多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等, 做到不论男女与老少、富有与贫穷, 要以人性化为理念, 平等对待为宗旨, 努力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6]。在护患关系上要做到多沟通、多交流, 细致无微的观察患者的病症状况, 耐心并认真的去倾听患者诉说, 充分的去掌握患者的病情程度, 让患者深受感到新形势下的护理文化。
该项研究表明, 在进行有效的人性化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 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 (77.1%) , 临床上通过在急诊科室对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后, 能够取得患者的高度评价。人性化护理不仅激发了护士们对专业知识面的拓广, 而且要求护理人员在沟通的技巧方面、心理学方面以及法律等相关知识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探讨, 努力去熟悉各类专业技术的操作, 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 把人性化服务真正贯彻到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自从该院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以来, 不仅在治疗与护理上获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效减少了护患之间的各种纠纷, 从而进一步的增强医院各科室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翠英, 赵玉芹, 李荣华.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9) :318.
[2]田王英, 聂爱萍.浅谈人性化服务在护理上作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0) :3136.
[3]王成芳, 董会芹, 李青, 等.急诊科的临床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17 (1) :182.
[4]倪俊霞, 汪学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困[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 :94-95.
[5]萧佩仪, 张桂芬, 何艳梅, 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现代医院, 2012, 20 (2) :229.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8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包括抢救、预检、清创、诊疗、门急诊注射等各诊室, 平均每天接诊124例急诊病人, 2008年接诊急诊病人约45 000例, 抢救危重病人约1 200例。
2 急诊科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急诊纠纷发生率高, 安全系数低
急诊病人不仅病情重, 病人及家属无心理准备并迫切想得到救治的心理, 导致他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 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如抢救一个危重病人时怠慢了其他急诊病人而造成纠纷;突发外伤及疾病造成的危重病人虽尽力抢救而死亡, 由于家属无法接受突发的冷酷现实, 拒绝撤离抢救而引发纠纷;医护人员整日工作处于紧张、忙碌状态, 当病人或家属有疑问不能得到及时满意的答复时, 他们认为医护人员麻木、冷漠而引发纠纷, 纠纷常造成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2.2 职业风险高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最前线, 护理人员常在病人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病人的处置和抢救, 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护士很容易被利器所伤, 血液、呕吐物也常溅到脸上、身上。因而急诊护士易被病人血液污染而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另外结核、麻疹等传染病人在确诊前大多在急诊科就诊, 加上急诊科流动人员多、病种多, 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难以控制, 这些因素对护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3 职业压力感增加
目前急诊科护士缺编,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劳动强度较高, 导致工作紧张, 护士身心疲劳更是不言而喻, 而且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高要求, 使护士产生精神紧张情绪, 害怕差错事故发生。
2.4 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护士长期面对危重病人、意外伤害以及死亡, 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增加了急诊工作的风险和紧张感。急诊护士长期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以及频繁夜班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增加、角色紊乱、生物钟紊乱等。有研究报道,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态不佳检出率最高[2]。
3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3.1 人性化关爱
日常工作中, 护士长应多与护士交流, 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 使护士心情舒畅。经常倾听其宣泄, 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 从而有利于激励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 尽可能使护士班内全身心投入, 班外完全放松, 以恢复体力、精力。排班时尽量满足护士合理要求, 休假尽量安排在夜班后, 使他们身心疲劳得以恢复。进行弹性排班, 关心中年护士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 切实帮助解决每一个实际困难, 使她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引导青年护士以诚相待、和睦相处, 努力创造条件, 充分满足护士的求知欲望。尽可能减少非护理工作, 减轻护士负担。教会护士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疏导不良情绪, 以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医护关系, 使其相互尊重、相互协作,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2 避免护理纠纷
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 追求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 而是在严格管理下的人性化, 不能丢弃管理原则。对新进科护士的传、帮、带, 采取以老带新、新老护士结对子等形式, 同时, 利用护理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沟通的技巧, 合理安排班次, 对双休日及晚间病人增多这种情况, 安排老护士带班, 增加工作力度, 把隐患降低至零。
3.3 提供安全的环境
加强急诊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 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做好防护工作, 戴橡胶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等。应用安全型留置针, 避免针刺伤。我院急诊大厅和抢救室装有监控录像, 两名保安进行24 h值班, 管理者创造了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以更好地保证护士的健康安全。
3.4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护士长是护士的楷模, 其言行对护士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护士长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即是服务者的思想, 努力当好护士姐妹们的公仆, 为护士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搭建资源平台。时刻关心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职称、加薪、福利待遇, 解除其后顾之忧, 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在工作中多用情、少用权;多表扬、少指责。放大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让护士之间相互学习, 重视人的心理需求, 启发工作创新思路, 尊重每个人的想法, 使其发挥最大潜力。
3.5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护士长应了解每个护士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 了解每个护士的心理特征, 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继而做到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充分调动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 使他们感到自身才能得到发挥, 同时也体会到做管理工作的辛苦, 从而更好地配合护士长的工作。让全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 人人都有责任感, 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全员素质提高的同时, 科室护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3.6 强调团队精神, 增加团队凝聚力
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 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 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 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 鼓励护士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团结协作, 对工作中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护士及时予以表扬, 并树为榜样。节假日进行聚餐, 这样使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 增加彼此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 提高团队精神, 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4 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
通过对急诊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护理技术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期, 全体护理人员主动加班, 毫无怨言。2006年—2008年急诊科护理人员先后被评为市十佳护士1人, 苏州市十佳护士1人, 十佳职工3人。2007年科室获得奉献奖。2008年又被评为文明示范岗。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后, 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防范纠纷意识增强, 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缺陷有效降低。2008年急诊护理实现零差错、零投诉, 急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5 小结
护理管理者应时刻去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护理人员, 挖掘他们的潜能, 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工作价值的认同性, 从而有力地促进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打造出一支生机勃勃的护理团队[3,4,5]。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急诊,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秋屏, 丁泽林.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1) :41-42.
[2]寿宇雁.实施人性化管理减少急诊护士流失[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 :50-53.
[3]唐安顺, 王爱莲.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06 (6) :106.
[4]谭彩姬, 陈丽红, 赖素芳.基层医院手术室人性化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护理研究, 2009, 23 (2C) :545-546.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8例, 女32例;年龄14~72 (46.2±0.9) 岁。观察组患者中男64例, 女36例, 年龄16~70 (44.9±1.2) 岁。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制, 观察其临床表现, 给予其对症处理。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1) 心理护理。一般急诊科室患者其病较急, 患者情绪通常比较紧张, 且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 首先需做好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其与疾病相关的内容与知识, 列举治疗成功案例, 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基本情况, 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进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 强化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迅速掌握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 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 在与患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安抚其情绪, 调节交流的语气与态度, 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 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3) 提高对患者的个性化服务。一般急诊科室患者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 疾病情况通常比较严重。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需强化对患者的个性化服务, 掌握每位患者的疾病指征, 给予其对症护理, 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在进入急诊科室病房时, 需要轻柔敲门, 礼貌问询, 待患者许可后进入, 对出现身体不适的患者需及时了解具体情况, 并据其病情进展情况, 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用药, 促使患者在尽早时间内恢复。 (4) 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 定期做好消毒处理, 每日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1.3 评价指标
对纳入研究的每位急诊患者发放自制护理问卷调查表格, 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共计4个项目, 每个项目评分在0~10分之间, 得分越高, 表示满意度与信赖程度越高;同时选择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对患者心理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得分越高, 表示恢复程度越佳, 共计4个项目, 每个项目评分在0~10分之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 对比进行t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选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治疗护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12.147,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 焦虑、抑郁、烦躁状态缓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对比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理念主要强调以患者作为护理的根本, 重视对就医环境的处理, 关注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举措[5], 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满意度, 进而提高整个医院内部的护理质量。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主要从其心理状态出发, 尽最大可能满足其心理诉求, 缓解其心理方面的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 为其住院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6]。
急诊科室是医院内部风险最高、重要程度比较高的科室,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急诊患者的有效护理均为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课题[7]。它是整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反馈。由于急诊科室患者有其特殊性特征[8], 因此, 在开展人性化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展开针对性护理, 严格护理全面的急诊护理观念, 强化对患者的精神支持, 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其紧张的治疗期, 并促使其康复。此外, 人性化护理服务还要求整个医院内部严格落实护理责任制度, 确保能够为所有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 迎合患者的身心护理要求[9], 包括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等, 内容涵盖了对患者的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手术护理、晨间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相较传统常规护理而言, 人性化护理方案强调护理细节, 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 严密观察其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 并给予其精神方面的扶持与鼓励。
在本组研究中, 选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评分亦同样高于对照组患者, 进一步证实, 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 能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进而优化整个医院内部的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冬影.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5 (32) :150-151.
[2]高飞.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 (16) :68.
[3]卢爱萍, 班志勇.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7) :249-250.
[4]李金慧.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0) :93.
[5]王小盼.人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4 (1) :25.
[6]王丙红, 于艳杰, 张艳红.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4 (7) :1871.
[7]谭秋红.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 :218-219.
[8]张凤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2 (4) :614-615.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推荐阅读:
急诊科护理10-24
急诊科护理教学08-17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及急诊科护士角色探讨05-18
急诊科护理纠纷分析09-04
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09-08
急诊科护理学习计划09-25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08-02
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10-18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12-06
急诊科护理品管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