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2024-12-06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共12篇)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1

药剂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机制

一、协调机构组成及分工

成立临床药学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负责。

组长(药剂科分管院长):负责临床药学工作总体安排与协调。

组员1(医务科科长):负责确定需要临床药师参加进行药物治疗讨论的病种,且在讨论这些病种时通知临床药师参加;负责临床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与协调。

组员2(药剂科主任):负责临床药学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临床药师工作的考核管理、工作量评估等。

组员3(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病区与临床药学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

二、协调机构工作方式

1、纵向协调

举行协调工作会议,对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领导小组负责对临床药学工作监督、指导、调度及协调,对具体工作的规划和安排,对当前的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监督、总结和协调,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安排,不断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2、横向协调

各部门之间存在有需要商量解决的问题,可通过部门自我协调、部门之间

相互协调达成共识进行密切配合,从而解决问题。

3、问题处理流程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2

1 听, 观察与判断

一个合格的护士一定要学会倾听, 并能从患者的言行和表情中得到第一手材料,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应该懂得患者诉说病情的本身就是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的过程。听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倾听时一定要全身贯注, 集中精力, 力求听谈话内容的实质, 而不只是表面意思。在听的过程中一般不急于插话, 尤其是听到批评或不同意见时, 不要激动, 不要急于发言, 耐心听完患者的全部话语;须插话时, 应适时简明扼要, 切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思路, 影响患者的情绪。当患者表达能力差时, 不要急躁, 积极引导对方把思想表达出来, 然后把听到的观察到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经过分析思考, 判断出患者的需求。同时在实际的交流沟通中评估自已的判断, 以做出必要的调整。

2 态度, 语气及方式

护士与患者的日常交流中, 应用积极友善的态度去理解患者, 把热情和爱心融化到言语之中, 把患者当作朋友。说话时要语气温和、诚恳, 声音不要过高, 速度不能过快, 要根据不同性格, 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的疾病类型, 不同心理特点及其他情况,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对待一名内向的患者应给予亲切的鼓励性的语言和温和的语气促使他产生沟通欲望;而对于一个文化程度较高, 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患者, 因经常阅读有关书籍, 对所用药物比较了解, 但对医学术语不了解, 护士应准确回答其问题;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针对他们对疾病缺乏了解, 不知如何保健等心理, 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耐心讲解他们所能接受的医学知识, 回答其问题;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 要耐心开导和鼓励, 坦诚相待, 使患者心中踏实, 敢于面对现实,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沟通内容

3.1 自我介绍

当护士第一次接触患者时, 都应该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和一个合适的称谓。但并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能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 恰如其分的称谓和自我介绍会很快缩短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2 病区环境介绍

对于一个新入院的患者, 接诊护士都应该向患者介绍病区的情况, 如病区设施的位置, 日常的工作程序, 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友及住院须知等, 这样会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情况, 消除其顾虑和陌生感, 从而积极配合, 安心治疗。

3.3 提供诊疗信息

知情权是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应有的权力, 也是患者适应新环境, 调整自己行为方式的要求。为了使患者真正享有知情选择权, 并充分使用这一权利,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情况, 便于其自主选择, 配合治疗。与患者谈话要有目的性, 可通过谈话了解患者的需求,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感反应。有时患者会提出他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如医院的环境及规章制度, 关于疾病的诊断及诊疗的进展情况, 辅助检查的内容、方法、目的及有无痛苦等内容。医务人员的回答应该恰如其分, 合乎逻辑。 (1) 要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 使患者听清听懂。 (2) 当护士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清楚明白的解释时, 要提示患者向主管医师咨询。

3.4 消除顾虑

尤其是重症患者或住院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往往担心自身病情, 这时候可讲一些和其一样病种治愈出院的病例使其消除顾虑, 心情愉快, 可使其抗病能力增强,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 沟通技巧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 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护士一定要认识语言的重要性, 对患者的态度要诚恳, 语言要明确温和, 语句要清晰, 解释恰如其分, 合乎逻辑。

4.1 改变话题要适时

在与患者交谈中, 常由于忙于工作而直接打断患者的提问, 从而扰乱了患者的心理活动。如果确有必要改变话题, 护士应当加以启发和引导, 让患者自觉把话题转到需要的内容上, 如果处理不好, 患者会感觉护士不愿意倾听诉说, 妨碍了护患关系的深入。

4.2 恰如其分地运用医学知识

沟通效果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护士。护士理论知识必须扎实, 技术必须过硬, 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 尊重患者的权利, 维护患者的权益, 满足患者的正当要求, 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 使之安心养病, 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假如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 不能恰当地运用医学知识甚至不懂装懂或想当然地解释问题, 可能引起患者的反感。

4.3 善于引导患者谈话

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否有同情心, 是患者是否愿意和护理人员谈话的关键。如果患者感觉到护士没有同情心, 就不会主动与护士交谈, 就失去了进行护理的基础资料。护士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 才可能引导患者说真话, 这也是医护人员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依据。

4.4 必要时可运用模糊表达[1]

所谓模糊表达, 并不是指说话含混其词, 表达模糊不清, 而是医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 在符合特定要求的前提下, 主动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一定的场合, 因表达策略或现场语境的不同, 需要运用宽泛含蓄的语言表情达意, 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保持言语沟通的有利性。

5 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不要轻易判断、匆忙下结论、随意批评对方。 (2) 一次沟通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中止。 (3) 与患者谈话时, 选择使对方感觉舒服的合适位置。 (4) 谈话的方式上注意要让患者说出个人感受, 避免诱导患者[1]。

多用“开放式”, 少用“封闭式”。封闭式谈话常以是或不是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 在临床运用中, 不要问有或无的某症状, 使患者只能局限回答“有”或“没有”;而要使用开放式谈话, 应该问你哪里不舒服?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可以引导患者不受过多约束地说出问题的症结, 使交谈得以持续下去, 这样护士就能较详细了解患者真实的病情现状。

与患者谈话还要注意把握度, 不要应用不恰当的保证, 肯定或否定的话语, 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至少不能偏题太远, 否则不但起不到安抚作用, 反而会使患者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总之, 良好的沟通既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同时更是一门艺术, 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很广, 如何运用好这一技巧是我们护理人员应倍加关注的问题, 也是我们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其中怎样运用沟通技巧增强沟通效果是关键, 护理人员应努力通过有效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从而更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 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 篇3

(招远市人民医院,山东,招远,265400)

【关键词】护士;患者;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44-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确立,心理护理在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离不开沟通二字。护士不能通过沟通的手段使护患关系达到协调一致,心理相容的境界,心理护理就无从说起。其实,护患关系融洽与否,除了护士的心理品质因素之外,还有与病人语言、情感沟通的技巧问题。因此,值得我们在实践不断学习和探讨。

1抓住机会,主动接近病人

在病人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护士与之接触的机会最多,从入院接待,到开展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平时巡视病人,了解病情,及致办理出院,都给我们提供了与病人沟通的机会。比如,对新入院病人,护士面带微笑,主动上前迎接。安排床位后用友好的态度介绍病室的环境、设施,将要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并将自己的姓名、职责向病人作简单介绍,说:“你在这儿有什么事,请找我,不必客气。”就象先给病人吃一粒“定心丸”,减轻了陌生孤独甚至恐惧的感觉,产生被人重视、有人负责的踏实感、安全感。即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个护士,并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

2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思想顾虑

护士在向病人了解病情时,除认真倾听,还应适时对病情的好转作出肯定,对一时不能缓解或新出现的症状体征作出比较通俗恰当的解释。例如一位阑尾切除术后的病人,第二天晚上病人自觉发烧,伤口仍有些疼,并告诉值班护士。这位护士知道体温只有37.8℃,不准备给予特殊处理。假如,她这样回答:“是么,我知道了。”便没有下文,也没有做任何处理就走了。这就极易让病人误解护士其实不懂处理。或者根本不关心他。但这位护士没有这样做。她听罢病人的话关切地问:“是吗?让我看看。”用手摸摸病人额部,又拿来体温计再测一次,证实只是低热后告诉病人:“手术后轻微发烧是身体组织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二、三天后可恢复正常。你别担心,回头我再来看你。”于是病人的思想顾虑消除了,伤口也不那么疼,很快入睡。

3多做实事,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护士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病人的影响极大。有时仅有口头上的解释是不够的,还需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设法满足病人要求,例如一位老年患者对护士说要拿多一个枕头。护士随即回答:“一张床配一个枕头,现在病人多,没有枕头了。”病人听后没吱声。不久这位护士来给这位病人做治疗时发现病人的枕头垫得高高的,细看才知道枕头底下垫了好些衣服及一本厚厚的书。见这位护士准备为自己打针,脸上似有不快之色,将手臂伸出时也显得免强。恰好静脉穿刺未能一针成功,病人的“火气”也上来了;“没学会打针,还做什么护士!”并拒绝第二次穿刺。这是解释工作没做好,没有设法满足病人要求使之心存介意,加上技术上的失误,引起矛盾冲突。

4 与病人的接触交流,应保持适度

护士与病人的谈话,没有目标、泛泛而淡是不可取的。它既影响病人的休息,又浪费了工作的宝贵时间,对异性患者的交往不可过于随便,否则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误解为无聊或轻浮。对病人应一视同仁,无高低贵贱之分。对失语或病情危重不能说话的病人,护士有责任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安慰,他们也需要沟通。可让病人用手指点具体不舒服部位或相关物;也可由护士提问,让病人点头示意;病情允许时还可通过写字、画图来表达。帮助和鼓励病人表达其感受和要求,然后告诉他你已明白他的意思,将如何尽力帮助他,使病人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克服障碍,顺利度过难度。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4

成雪丹徐菊玲

【关键词】护患沟通护理实习生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运用语言或肢体语言,即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过程。沟通对每位护士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树立“全方位服务患者 ,全过程方便患者”的服务观念 ,以更好地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 ,充分体现“患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患者满意的”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念。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日益尖锐。而护理实习生刚踏入社会,与患者的沟通欠缺和交流的技巧不足,往往就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与患者发生争执而导致一系列的护患医疗纠纷,所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增强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必要的途径来缓解护患冲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1 引起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

1.1 技术因素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其的印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水平、专业的操作以及操作过程中良好沟通会降低患者的不满。护理实习生刚刚进入临床,能力及经验有限,往往会出现小差错,比如进针需要两三次,操作时忘了无菌的原则,操作中也没能做到及时与患者沟通。从而产生对护理实习生的不信任,引起一系列的医疗纠纷或事故。

1.2非技术因素

1.2.1护理实习生的语言修养

语言交流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活动[1]。护理实习生接触患者的时间比较少,在语言方面的运用不得体。例如:不能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当患者与护理实习生讲话时,护理实习生不能正视对方,只会在一旁点头或根本就不理睬患者;或是患者说话时,中途打断;语气比较冷淡或不厌烦,都会给患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可能会成为护患纠纷隔阂和矛盾的导火线。

1.2.2护理实习生的个人素质

护理实习生的个人素质在护患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实习生除了要注意自己的穿着仪表外,护理实习生还必须时时明确自己在医院扮演的角色。当代的护理实习生大多缺乏对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以个人为中心,无法理解患者切身痛苦,常常与患者争执,存在“生、冷、硬、推、顶”等现象;在与患者沟通时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操作简单应付,忽视患者的心里需求和内心感受,缺乏必要的责任制度和应有的医德用语[2]。

1.2.3患者态度

大部分的患者都认为病人花钱到医院看病完全是来取得医疗服务的,而医院却给其额外附加了角色,使病人成了临床教学中的“标本”和“教具”,身处疾患而情绪不佳的病人自然不乐意,医院教学是本职,但病人不该为此作出“牺牲”。尤其是观摩实习中,众多的实习生都要走上前去在病人身上进行熟悉性的临床操作,这既浪费了病人的时间也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反感,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医方的尊重,也与医院治病救人的宗旨相悖,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3]。护理实习生不能接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往往会感到胆怯,以至于在操作和沟通中缺乏应有的态度。对策

2.1技术方面

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持沟通效果的纽带 ,娴熟的技能是取得病人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做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应注重自身的技术培养 ,不断结合课本从临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理论联系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快速适应临床角色。护理实习生应积极参与临床教学的护理查房、小讲课,多随带教老师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操作。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上不同意见的讨论应回避患方,避免引起误解而产生不良影响。在操作步骤前、中、后均设置护患对话、人性照护内容并予以细化:操作前给予患者温馨问候,如“您好”、“早上好”、“您今天真精神”、“您今天真漂亮”等,新患者进行恰当的自我介绍,称呼要有礼貌,“请”字当头,“谢谢”结尾。然后简单介绍病情与治疗、操作目的、操作用物、操作过程与操作用物对患者可能带来的不适与减轻方法。最后征求患者是否同意,征得同意后请患者配合并询问有无其他要求或需要,满足其合理需求,不能满足的需求也要进行解释,尽量使患者满意,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为顺利完成操作打下基础[4]。当然在语言的应用不能说明沟通的成功,还要加上精湛的技术,每个护理操作的顺利流畅的完成,不仅会给病人带来更小的痛苦,还会让患者对你表示满意和信任。

2.2非技术方面

2.2.1护理实习生的语言修养的培养

护士应运用良好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以解决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护理过程中,应学会应用礼貌用语、微笑服务,对患者的称谓,语言措词要得体。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并且要用热情诚恳的语言,鼓励患者充分参与自己的康复及护理活动,用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1]。讲究礼貌、文明用语是同病人交谈时最重要的“艺术”,还要注意态度热情、举止文雅、语气和蔼、亲切等[5]。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对待患者的要求,护理实习生天真可爱的模样加上温和关心的语言艺术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一种良药.因此,护理实习生要学会与病人沟通,运用正确的语言艺术才能融洽护患关系;为显示护士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在护理服务中要做到“七声”:患者出道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歉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时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这些文明礼貌语言加上温馨的语言,患者听后会感觉亲切自然,心情愉快,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

2.2.2护理实习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

对护理实习生而言,学习护理知识和培养技能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懂得理解和宽容,珍惜自己职业的责任和荣誉。由于护理岗位是服务于人的,不仅要关注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结构上的变化,还要关注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因此更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作为这一职业的依托和支撑,促使护理实习生建立起对弱者的同情心、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对一切生命和健康负责、诚实守信的意识是职业岗位对护理学教育的客观要求,它直接影响着护理实习生道德感、责

[3 ] 任感的形成,影响其到达岗位后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

护理实习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以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时刻为病人着想,确立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志向。

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建立护理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护理工作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发展及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

【参考文献】

[1]周艳馨.加强语言修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J].黑龙江医学,2008,7:32

[2]王海军,王豹,王炜.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14): 2209-2210.[3]杨朝晔,秦红兵.基础医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探讨[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110-111.[4]苏淑贤,赵凤娟.在基础护理操作中培养护理实习生的沟通能力[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6(15):22

[5]康克娟,乔丽华.谈护患沟通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26

作者介绍:

成雪丹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沟通 篇5

1 一般资料

2006年1~7月, 笔者对105例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观察, 男性70例, 女性35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95例, 其中, 60~70岁45例, 71~80岁50例;高血压病10例, 男8例, 女2例, 60~70岁7例, 71~80岁3例。

2 结果

经过细心护理, 全部患者心理状态良好。

3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由于生理功能衰退, 人体内各器官及组织细胞的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 常出现精力不足、反应迟钝、视力和听觉减退、记忆力减退等, 容易诱发情绪波动和性格改变, 继而发生行为方式的改变。

4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4.1 失落心理

离退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不少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 无事可做, 虽然全社会都关心老年人和老年工作, 但部分老年人总感觉有种“隔墙戏两样天地”的失落感。

4.2 孤独心理

离退休后, 社交圈缩小, 门庭冷落, 感到人际关系暗淡, 逐渐封闭自己, 消极地生活, 加之与子女分开居住, 子女由于工作忙, 探望机会少, 孤独感就更为明显。

4.3 尊敬的需要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可能会情绪低落, 但也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曾经为社会做过贡献, 借以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安慰的心理, 他们自尊心强, 要求受到尊敬和重视, 如得不到尊重, 就会产生悲观心理, 甚至不愿出门, 久之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 为疾病埋下祸根。

4.4 多疑、恐老病、惧死心理

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 尤其是心、脑、肺、肾脏等器官, 往往会因为一种疾病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的连锁反应, 并且常为几种疾病同时发病, 如有亲朋好友邻里中的某位老人一旦去世, 即形成一种负性心理, 生病住院更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 常表现为无病也疑, 有病更疑, 对疾病诊断、治疗、发展和转归的疑虑, 总要反复询问, 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 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 无药可救, 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 有的情感变得幼稚, 甚至和小孩一样, 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 为某处照顾不周而生气。

5 护理对策

5.1 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首次接触某一事物而获得的感知认识, 也叫第一印象。良好的首因效应可以使患者产生信赖心理和安全意识。因此, 我们要热情接待老年患者, 详细介绍科室的一般情况及负责医生和护士, 耐心细致地做好接诊工作。

5.2 创造良好的环境

病室内环境要安静, 舒适, 保证老年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经常开窗通风, 保证病室空气清新, 使患者有住院如家的良好感觉, 静养调治,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5.3 尊重人格

护士应尊重老年患者, 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波动, 如果言行不当, 势必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 护士的言行举止都应慎重, 对患者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对患者讲的事情要耐心倾听, 要反映出护士对老年患者的一片诚心, 并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提出的正常心理需求, 这对稳定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5.4 加强基础护理, 解决患者需要

自患者入院起, 责任护士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协助患者洗漱、大小便及生活需要, 尤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患者滑倒、坠床及意外发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要定时翻身, 动作要轻柔, 同时给予局部按摩, 并要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皮肤清洁, 防止压疮的发生, 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的饮食和起居。

5.5 护患沟通使用规范语言是基础

语言的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包括:简洁的语言、清晰的语言、恰当和适时的语言、有针对性的语言、可信的语言等。老年患者由于工作、社会活动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 易产生孤独感、无用感及被遗弃感等不良情绪。因此, 在护理治疗中常与老年患者交谈, 特别是对于听觉能力下降的患者, 说话声音略放大, 但态度和蔼, 语调要平和, 语速要慢, 表情要亲切, 语言简单通俗, 必要时多重复几遍, 使老年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不孤独、被人理解, 容易接受建议, 同时也能达到消除老年患者的猜疑和不信任感, 使沟通顺利进行, 有助于患者在困境中进行自我调节, 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例如一位心脏病的女患者, 入院前由于与家人生气病情加重, 并自我感觉不能治好, 治疗及护理不配合, 经常发脾气, 胡思乱想, 这时, 护士应耐心细微地针对病情进行心理护理, 多关心、体贴患者, 以聊家常的方式经常询问患者哪里不舒服, 有什么想法, 需要帮她做什么, 使患者感到亲切, 并把护士当朋友, 同时采用疏泄的心理护理方法, 让患者把心理压抑的痛苦、感受、苦闷和不幸遭遇倾吐出来后, 配合药物治疗, 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病情趋于稳定, 渐渐恢复正常。

5.6 了解患者的心理, 做知心人

护士应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患者的个性、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与所在单位的关系及家庭关系等, 都可引起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 因此, 只有成为患者的知心朋友, 患者才能对你倾吐真情, 以减轻心理压力, 一旦了解情况, 应立即给予精神上的帮助。

5.7 做好健康教育

老年人的记忆力差, 听力下降, 反应迟钝, 知识水平有差异,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健康宣传, 对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饮食有节, 做到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高热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 关心患者身心状态,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5.8 体育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为使病情尽快恢复, 应鼓励、指导和帮助其进行适当的锻炼活动。

5.9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 对住院患者来说, 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 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以及朋友、同事等其他社会支持的作用, 鼓励家属、亲朋好友经常探视, 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照顾。

6 结论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健康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 二者相辅相成。护理中发现, 老年患者的疾病与其精神情绪及心理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负性心理可诱发疾病, 延缓疾病的治疗, 导致疾病的复发。躯体有病可导致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可诱发或加重躯体疾病。因此, 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治疗措施, 使老年人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提高生存质量, 对于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有技巧的接触, 并及时交流信息, 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使老年患者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总结对10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 了解不同阶层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经过细心护理, 全部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老年患者的疾病与其精神情绪及心理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负性心理可诱发疾病, 延缓疾病的治疗, 并导致疾病的复发。躯体有病可导致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可诱发或加重躯体疾病。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沟通

参考文献

[1]林菊英, 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3]施永兴.老年护理实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

浅谈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篇6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语言沟通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76-01

一、引言

当前,医患矛盾突出,护患关系也颇为紧张,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式功能护理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帮助患者依靠自身的、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在整体上恢复到最佳健康水平。其中,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对于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提升护理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患沟通的概念

何谓沟通,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反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互相了解,感情通畅,思想一致。而护患沟通就是指护士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感情交流,所交流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护理以及与患者的康复相关的一切信息。

三、护患沟通的必要性

据资料统计: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显得紧迫而重要。

四、护患沟通的作用与意义

(一)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护患之间的亲密程度

患者在患病期间一般都较脆弱,尤其是病情严重或久病不愈的患者,对周围的人和事往往会变得很敏感。护理人员热情的态度,友好、信任的表情,诚恳和关怀的语言,可以帮助患者缩短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温暖,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亲和力。

(二)护患沟通有利于护患间的相互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沟通缺陷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态度冷淡或交流方法不恰当,易损伤患者的自尊心,引起患者的误解和不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在与家属的交谈中,很多护理资料要通过家属直接提供,患者的治疗能否顺利进行并获得康复与家属有直接的关系,而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不当甚至产生误会,就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三)护患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搜集患者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医疗服务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能够大概了解患者以往的健康状况、病因和病程,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反应,了解患者的舒适度及心理动态;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教育背景等,有利于护理人员正确地收集护理信息,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提供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五、护患沟通的技巧

(一)、语言沟通技巧

1、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称呼语是护患沟通的起点。称呼得体,会给病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护士称呼病人的原则是:

①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②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

③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

④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如"您夫人"、"您母亲",以示尊重。

2、巧避讳语

对不便直说的话题或内容用委婉方式表达,如耳聋或腿跛,可代之以"重听","腿脚不方便";患者死亡,用病故、逝世、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3、善用职业性口语

职业性口语包括:

①礼貌性语言。在护患沟通中要时时处处注意尊重病人的人格,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回答病人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切、热诚、有礼,避免冷漠粗俗。

②保护性语言。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对不良预后不直接向病人透露,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

③治疗性语言。如用开导性语言解除病人的顾虑;某些诊断、检查的异常结果,以及对不治之癥者的治疗,均应用保护性语言。

4、注意口语的科学性通俗化

科学性表现在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地与病人交谈。同时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要通俗易懂。

(二)、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性沟通是伴随着沟通的一些非语性行为,它能影响沟通的效果。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身体姿势、声音(音色、音调、音量)等。

1、手 势

以手势配合口语,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如病人高热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前额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当患者在病室大声喧哗时,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以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

2、面部表情

据研究发现,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护士常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对病人极富有感染力。护理人员还要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当病人向你诉说时,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3、体态

工作中体态、位置是否恰当,反映护士的职业修养和护理效应。如当病人痛苦呻吟时,护士主动靠近病人站立,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会给病人以体恤、宽慰的感受。

4、声音

患者在患病期间,心里和精神不免会受到病情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充分的理解他们,声音要尽量的温柔,语速平缓、语调亲切。

六、结语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护士和病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和病人为了治疗或缓解病人的疾病、促进康复而建立的一种必需的联系。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进行正常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能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

参考文献:

[1]邹艳辉.护患沟通技巧现况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776- 777.

[2]高强.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J].中国卫 生,2004,(2):4.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7

工休座谈会

为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我院群众就医满意度,11月3日,我院领导带领职能科室负责人分别来到临床一线科室召开工休座谈会,与广大患者或家属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篇8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药品和药学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药品采供、药品调剂、药品存储等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及对药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环节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如下:

一、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任务

1.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在院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成立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简称质管小组)。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组组长任质量管理员组员,组长应具有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并熟悉该组工作。

2.质管小组的主要任务

(1)每季度检查、考核全科药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量与安全标准的落实。

(2)每季度检查调剂室和药库毒、麻、精神、贵重等特殊药品管理情况,有无“四无”药品,有无假、劣、过期失效和变质药品。

(3)每季度检查护士工作站药品质量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主要由药房执行,质管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

(4)每月到临床各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5)每季度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

管理进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

(6)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二、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

1.调剂工作:各项工作均符合要求

(1)门诊处方总数复核率100%.(2)门诊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3)住院处方复核率90%,处方双签字率90%。

(4)发药出门差错率<1/10000。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性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6)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厂牌、国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

(7)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8)药品质量严格把关,标签、标识清晰。

2.药库管理指标

(1)主渠道进药,常规药品满足临床需求。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物价政策。

(2)严格执行采购、验收、保管管理制度,无伪劣药品及“四

无”药品。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执行。

(4)库存药品总金额<1.5月药品销售金额。

(5)年报损率<0.25%。

(6)药品供应满足率>96%。

(7)每季盘点帐物相符、自查盘点更正后达100%合格。

(8)药品储存合理,药品完好率100%,中药饮片95%。

(9)月报有效期药品预警。

3.临床药学室

(1)协助处理科务工作并做好记录。

(2)做好科室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数据真实可靠,定期上报及汇总有关报表。

(3)每月按时完成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上报工作,按时完成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医嘱点评工作,按时完成门诊(含专项点评)处方点评工作,按时完成终末病历的医嘱点评工作。

(4)及时完成院内会诊。

(5)做好药品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6)每季度编辑出版药讯。

(7)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每季一小结,每年一总结。

(8)收集药学情报资料,做好新药遴选及信息发布工作。

(9)每日按时完成工作日志。

4.药学工作管理情况考核主要指标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劳动纪律、差错事故登记处理制度、仪器设备和财产管理制度、报损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和医德医风管理有关规定等。重点做好以下各项管理工作:

(1)特殊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管理“五专”(专方、专柜、专人、专册、专帐),精神药品做到“三专”(专人、专柜、专帐);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专人专柜管理。

(2)调剂管理:调剂室布局合理,药品陈列整齐有序,标志醒目,定位存放,定期整理消耗帐物;不使用“四无”药品、假、劣药品和过期失效药品。严格执行处方制度、发药核对制度。

(3)仓库管理:做好药品计划采购和药品在库养护工作,确保库房通风、干燥、避光;有防盗、防鼠、防虫、防火、防潮措施;药品陈列规范化,帐物相符,有冷藏设备,按照药品贮存条件保管药品。药品采购、验收、发放、报损制度健全,单据完整。

(4)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做好有关统计工作。报帐手续完备,原始凭证完整。

三、药学工作质量管理实施办法

1.加强质量管理概念、意识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和形势教育,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是等级医院管理的核心,形成共识,全员参与。

2.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了解质

量管理的实质,熟悉、掌握工作质量管理内涵,使管理工作做到全员参与。使每个员工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到各项工作层层有人负责,处处有人把关。

3.做好事前防范: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把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各种质量方面的问题和差错事故尽可能消灭在发生之前,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做好预警防范。

4.做好事中信息反馈:积极运用信息手段,在事中与相关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使得差错事故及质量事故防范向前平移。

5.抓好事后处理和总结:质管小组定期检查各室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做好记录,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6.质量管理与经济挂钩,按照《药剂科质量考核及奖惩实施办法》落实各项考核指标及奖惩。

药剂科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9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03-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出现种种衰老现象,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趋向衰退:视觉、听觉功能减退;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下降;部分老年人因疾病出现语言、意识障碍。身体的组织器官衰退、疾病、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会给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因此,研究老年人健康问题及如何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本文将浅要分析护理过程中护士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常见护理过程中的沟通障碍

1.1老年人自身因素老年人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往往受到疲劳、疼痛的困扰,如此时与之沟通,患者的注意力根本无法被你吸引,所以这时护士说什么他们都不会有所记忆。另外,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生理缺陷,如耳聋、失明、失语等,出现各种生理缺陷的老年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交际产生恐惧、不愿与人沟通,这就给正常的护患沟通带来了难度。

1.2护士自身因素护士与老年人沟通障碍最常见原因是护士不能正确地实施移情,即不能真正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例如新入院的患者情绪非常焦虑,迫切地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安排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此时护士就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将这些问题适当的介绍清楚。此外,护士自身心理素质及语言组织表达、协调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1.3环境因素不当的时间、地点、场合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在与老年人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查房探视时或噪音打扰时都不适合沟通。另外,有些老年人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当众说出,所以此时要选择安静、没有其他患者或陪患在场的情况下沟通。

2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2.1语言沟通

①针对不同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患者的特点及文化层次,采用相应的语言进行沟通。

②使用礼貌性语言,尊重患者人格。称呼一定要有亲切感,决不能因称呼不当伤及患者的自尊。我们应正确对待老年人一切“权威思想”的表现,语言切忌生硬、急躁。

③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关心患者病痛,不刺激患者的情绪。患者希望收到同情、关怀和体贴,护士使用热情、温暖的语言会使患者感到莫大的慰藉,即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为进一步沟通奠定基础。

④多用解释性语言。尽可能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要因人因病制宜,语言要明确、朴素、精练、通俗易懂。

⑤使用鼓励性语言。特别是对长期卧床、恢复过程缓慢、信心不足的老年患者,要多采用恰当的鼓励,语言深沉而富有感情。

2.2行为举止沟通

①与患者沟通时的姿态。患者住院到病房,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应主动扶持患者,并将其安排在清洁、整齐、舒适的房间。这样会给老年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沟通奠定基础。护士进入病房的轻盈步态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谈论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以增加其专注与记忆。倾听是要利用对所传达信息的注意力和开放情绪去感受对方所想要传达的感觉,并配合适宜的沟通环境,如:避免环境中的噪音、强光等其他干扰因素,或转移到利于沟通的场所,如花园或书房。

②朝向与距离。我们与老年患者沟通时必须保持前倾体态,表示在认真听他们的倾诉。而且要面对面、距离适中,这样更体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之情。倾听不仅是听觉传递,更是心理活动的参考,维持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提高听觉功能与开动脑筋。另一方面老年人常以轮椅代步,注意不要俯身或利用轮椅支撑身体来进行沟通,应该适时坐在旁边,并维持双方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③目光接触。这是肢体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目光接触的多少反映听者是否喜欢听,持续的目光接触是强烈的情绪反应征象,说明患者在认真听取。个人面部表情平和,不紧绷或皱眉;说话声音要略低沉平缓且带有欢迎的热情;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有兴趣,但是小心不要让老人有身体领域被侵犯的不适。

2.3非语言沟通

①触摸 “触摸”寓意着医务人员在关爱老人,而“被触摸”则寓意着老年人的存在和老年人是值得被照顾的。最易被接受的部位是手,而握手则是最不受威胁的触摸,其他部位有手臂、上臂与肩膀。头部则是大部分老年人在乎的部位,应该慎重考虑。

②身体语言 每当言语无法清楚表达时,身体语言都能适时有效的辅助表达。与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沟通前,必须先让其知道我们的存在;口头表达时,要面对老人,利于其读唇,并加上缓和、明显的肢体动作来有效的辅助表达。同样的,若老年人无法用口头表达清楚时,可鼓励他们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再给予反馈,以利于双方沟通。

③倾听 有些老年人喜欢一直说话的原因是当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时,他们会感到安全,虽然沟通的另一方会因此无法满足双向有效沟通的需要,但是,护理老年人时的确需要耐心地倾听。

3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

3.1优质的医疗环境可使患者产生并保持良好的愉悦心情,病房及医院的美化应体现温馨,注意走廊及病房的清洁与舒适。

3.2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全体护士的培训,包括文明用语和礼仪服务规范的落实情况。为了加强监督力度,科室制作了护士工作专栏,在专栏中将全科护士的照片悬挂,配备了每个护士对患者的承诺为患者选择护士提供了方便,也给护士起到了自我监督的作用。

3.3建立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日常用品,节假日为患者送上一张写满祝福话语的贺卡,患者生日时为患者送上一张生日贺卡,出院时给患者送上一张写满出院指导的爱心卡,方便患者回家进行自我保健。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10

1 建立护患信任关系

1.1 护患信任的建立是护患沟通的良好开端在护士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聆听,这不仅是简单的不说话,而是通过掌握患者所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交流[1]。但许多护士缺乏对聆听重要性的认识,有时没听清患者的问题就盲目回答,有时面无表情,不集中精力听患者的倾诉,患者因此不信任护士,不愿再深谈。因此护士在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过程中,聆听是非常重要的。

1.2 听是送给精神病患者最好的礼物,聆听对方讲话就是告诉对方尊重他、重视他。如果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就会失去信心,所以聆听可强有力地表明他的重要性。

1.3 护士的高尚品德,丰富知识和高超技术,也有助于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2 讲究语言艺术

2.1 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最大可能地理解患者痛苦的心境。说话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动人,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

2.2精神病患者多数症状均是患者的内心体验,不像躯体疾病可以用体征来衡量,很难引起护士的共鸣。当精神病患者出现自杀行为时,护士总爱问他为什么这样,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缺乏理解是引起交流障碍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症状、特点和有关情况采取适当的语言表达方法,以达到患者需要的目的。

2.3 避免简单、生硬、粗鲁的话语,尽量不使用“你不需要……你不应该……”等话语。交谈中应尽量选择一些以往患者感兴趣,与患者爱好有关的话题或患者目前较为关注的话题,鼓励和引导他们回忆以往愉快的体验,用讨论的方式抒发和激励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验。

3 判断性总结

在沟通过程中,适时对患者进行评论、判断性总结,有利于沟通的进行。但由于精神病患者所谈论的许多问题荒谬异常,护士往往过早评判患者所谈问题的真实性,这样会使患者感到护士并没有理解他,故不再与其交流[2]。因此,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始终记住“假如我是患者”,禁忌弄假成真。

4 注意交流沟通速度

与精神病患者交流与沟通要根据患者反应快慢决定交流的速度。由于精神病患者精神活动异常,说话时经常偏离主题,且语速较慢,许多护士因此缺乏与患者继续交谈的耐心,使交流半途而废[2]。因此,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允许患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保持一种稳定、温和、接受的态度,不应表现出不耐烦、冷漠的表情。

5 重视非语言交流

5.1 表情

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大多数患者表达感受的一种方式,运用面部肌肉表达快乐、恐惧、惊奇、生气、难过、哀伤等感受,“诚于哀而形于外”。如果交流中忽视患者谈话中的这些体语,就不能彻底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从而不能有效地交流。

5.2 眼神

护士应善于“察言观色”捕捉各种护理信息。在患者不想说话时不要强迫患者讲话,有时静静地站在患者身旁几分钟,或用关切、爱护的目光注视着他,也会对患者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这不仅能激励患者继续说下去,而且还能使护士有时间评价患者。

5.3 接触

拍拍肩膀,握握手,能传递关怀、挂念和感情,减少陌生感、恐惧感,增加亲切感。

以上可以看出,只有掌握到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技巧,达到让患者表达需要和想法的目的,并将之运用到护理程序中,才能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丰富护理内涵,使患者得到更为满意的服务。

关键词:语言技巧,护理,精神病患者

参考文献

[1]许冬梅,何风英.护士与精神病人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士进修杂志,1999,14(7):56.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案 篇11

一、名词解释

1、稳态血药浓度

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3、坪幅

4、达坪分数

5、蓄积系数

6、波动度

二、单选题

1、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

2、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D增加给药频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

三、多选题

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累计总是发生的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

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注维持剂量 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2、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是 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 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

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 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 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

3、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 A血药波动程度

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 AUC E给药剂量

四、问答题

1、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2、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中有何意义?

3、什么是达坪分数?静脉注射给药达坪分数与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4、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5、叠加法预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的原理何特点是什么?

6、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7、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哪些?在评价缓控释制剂研究中有何意义?

8、什么是负荷剂量?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求算有何不同?

9、已知氨苄青霉素胶囊剂F为0.5,吸收半衰期为0.25h,消除半衰期为1.2h,V为10L,若每隔6h口服给药500mg,试求多剂量给药从开始给药治疗38h的血药浓度?(Cn=10.269μg/mL)

药剂师与患者沟通 篇12

1 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其原因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但是近些年来, 由于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不健全, 医疗改革尚未成功, 医疗费用日益高涨;法律知识的普及也使患者用法律衡量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再加媒体对医疗队伍中个别医生医德医风的败坏行为进行大肆的炒作和宣传, 往往给予患者以弱者的同情和情感上的偏袒, 把产生医患矛盾全部的责任都推到医生身上, 对医方进行片面的指责, 这种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使医患关系更加恶化。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 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对医生存有怀疑、猜测和抵触的心理, 有时还会认为医生对其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所必需采取的检查和治疗是为了“提成”、拿“回扣”、挣奖金, 拒绝医生的处方和建议, 从而造成疾病诊治的延误。更有甚者,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采用拍摄、录音等方式对医生的语言和诊疗行为进行监控, 以便及时“掌握证据”, 恶化了本已不良的医患关系。另外, 有些患者由于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缺乏对其科学而全面的认识, 也不懂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认为“患者就是上帝”, 认为只要到了医院, 交了钱, 医院就有义务和能力将自己的疾病治好, 甚至认为医生的工作是服侍人的, 可以随便呼来唤去, 一旦医院和医生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和目标时, 医患矛盾就频频浮出水面, 医患关系也变得异常紧张, 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 甚至还发生患者及其家属打砸医院, 恐吓、殴打、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案件[2]。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 由于目前医疗纠纷的大量增加, 使医生意识到其执业的风险是越来越高, 故在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除了在保证实施准确的医疗技术外, 在与患者交往中, 任何言语和医疗行为都必须要谨慎小心, 时时提高警惕, 在这种境况下怎能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呢?于是, 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 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 更不要提有什么大胆的创新意识了。如此发展下去,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变得越来越淡漠, 彼此都缺乏信任与理解, 医院的新技术难易开展, 甚至影响到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 这既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也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2 医学生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临床学习包括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 是医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医学生巩固和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并进行角色转换的重要学习阶段。有学者在对影响医学生角色转换因素的调查中显示, 患者方面的不信任、不配合占第一位[3]。对于进入临床学习的医学生来说, 由于在校期间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 缺乏人文知识的学习, 缺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心理准备和沟通技巧, 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往往自信心不足, 表现出紧张、焦虑、面红耳赤甚至口吃, 造成患者对医学生的能力保持着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有的患者竟说上大医院看病就是来找教授找专家治病的, 而不是来为您们的教学工作作贡献的, 所以, 患者与医学生之间出现对立和抵触的情绪, 患者拒绝让医学生动手进行任何临床操作, 使临床教学工作无法实施。另一方面, 医学生因为刚接触到临床和社会, 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很容易导致医疗矛盾和医疗纠纷的产生, 这将不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维持, 不利于培养医学生对从事医疗工作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更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3 医学生与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医患矛盾也十分突出, 深入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医患之间缺少相互的信任与尊重。医患双方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是需要医生与患者进行良好而且有效的交流沟通, 后者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 一是药物, 二是语言”。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只有在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基础上, 医生才能全面和准确地采集病史, 才能进一步帮助医生对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其次,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诊疗过程中积极配合,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最后,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医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有利于激发医生对医学事业的奉献热情和创新意识。

医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 要想保证临床学习质量, 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赢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要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提高带教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4]。临床带教教师对医学生要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员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 带教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加强业务学习, 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带教责任心, 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规范的操作技能。在整个临床学习过程中, 带教教师对医学生的所有医疗行为均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一切操作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同时, 临床医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及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带教教师应让医学生认识到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复杂社会关系并患有疾病的人;要结合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选取相关医患关系的典型病例与医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让医学生意识到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其次, 尽管目前医患关系具有其复杂性和微妙性, 我们仍然要教育医学生坚持医学服务的宗旨, 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活动中去, 爱岗敬业, 培养医学生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献身于医学事业的热忱和积极心态。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但要求医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应加强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培养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对待患者, 要关注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患者,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第三, 要注重培养医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医患交流沟通的技巧作为临床基本技能之一, 在临床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 在与患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 要注意加强医学生自身的修养。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应衣冠整洁, 举止得体, 在患者面前树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 这是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试想一个形象邋遢的医生怎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呢?在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中, 医学生要学会应用语言艺术, 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经济状况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使用适合于患者的语言, 配以恰当的肢体语言, 言语要礼貌, 通俗易懂, 表达清楚, 态度诚恳, 多进行换位思考, 多了解患者的需求, 以达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效果。同时, 医学生要学会倾听患者的表述, 倾听时要聚精会神, 用心去听, 在整个倾听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表述适当的给予反馈, 严禁随意打断患者的表述或表现出不耐烦, 要向患者传递一种友好、关心和认可的信息, 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与患者真诚的交流沟通, 不但让患者对本身疾病有了更为清楚而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学生的爱心、细心和专心, 从而排除对医学生的偏见与不信任, 全面配合和支持临床教学工作的实施。“医患沟通能力”应是医学生在每科结束临床学习时必须考核的内容之一[5], 除了要对医学生在本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等常规内容进行考试外, 还应对医学生在与患者交往时的仪态仪表、语言技巧、对患者关心体贴程度、检查治疗前解释工作以及患者的信任度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 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 增强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只是注重了专业知识的教育, 而在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方面还很薄弱。所以, 针对目前医患关系的特点,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 教员应对临床实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环节对医学生进行集中培训, 分析和讨论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措施, 并让学生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强化医学生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要让医学生认识到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那就是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 要提高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医学生必须严格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的所有医学行为, 严格按照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 依法行医。

总之, 为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为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综合能力极强的医学人才[6], 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下, 注重培养医学生应在临床实践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如何与患者建立起合作、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必要措施, 也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最为有力的保障。

摘要: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教学医院应通过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医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 培训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 增强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促进医学生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从而提高临床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 培养出新一代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雷娟, 薛声能, 严励, 等.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3) :12-13.

[2]李寿森, 王小万.198起三甲综合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 (5) :1372-1373.

[3]董炳庆, 靳凤琳, 肖爱芹.影响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13-14.

[4]Suzuki Laidlaw T, MacLeod H, Kaufman DM, et al.Implementing acommunication skills programme in medical school:needs assessment andprogramme change[J].Med Educ, 2002, 36:115-124.

[5]Thomas J.B, David A.C, Jayawant N.M.What is the Validity Evidencefor Assessments of Clinical Teaching?[J].J GEN INTERN MED, 2005, 20:1159-1164.

上一篇:军队信息化发展趋势下一篇:公司使命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