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7-06

三林问题的调查报告(共6篇)

三林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1

湖北一个乡党委书记给朱总理写信提出了: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套用这句话可以概括“三林”:林农更穷,林区更苦,生态更危险。 林农更穷 ,来自资源禀赋不如农区,田少山多,湘南属喀斯特地貌,山上岩石居多,土地贫瘠、产出率低。还来自林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差异,林业的周期长,一棵树长大成林,人的生命就过了 20 来年。过去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在人们说这句话应该改为: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参天大树,确实要上百年。 90 年代初,木材价格每立方米 600-700 元,由于新材料不断地替代,价格降到了 400-500 元。这样,林农当然更穷。 穷带来了愚,林农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江华县贝江乡和新村 900 多人,只有一个高中生。 林区更苦 ,来自于山高坡陡,线长面广,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大,成本高,建设滞后。国家的通乡公路,在农区基本完成,而在林区才刚刚开始。国家的通村公路,林区的村排上队很困难。国家的电网改造工程,大部分林区没有进行,电价高达每度 1.5 元。目前,不通村、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电视的村不少,江华、双牌两县 693 个行政村,有 139 个村不通公路,比例达到 20% ; 141 个村不通电,比例达到 20% 多; 69 个村不通电话,比例达到近10% 。在林区工作的干部,工作更辛苦,生活更清苦。 生态更危险 。林业生产有两个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三林”问题有两种价值取向,国家要求以生态效益为主,前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林业生产要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以生态效益为主上来。生态效益就要求多种树,少砍树。朱总理在位时曾经提出砍伐指标不能增加,必须年年减少。他从不视察木材加工企业,以表示他对保护生态的决心。他公开发表的唯一的诗就是讲生态的,最后两句“ 浩浩汤汤何日现,葱笼不见梦难圆”, 是他对生态效益的深情呼唤 。 但是,地方政府出于税收的需要,林农出于生计的需要,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希望多砍树。最近,亚洲最大的造纸集团 -- 印尼的金光集团,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的支持下,建大型纸浆厂,砍生态林造用材林,受到了民间环保人士的大力反抗,这个反抗得到了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声援,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对木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砍树的冲动十分强劲。照此下去,砍伐量剧增,树一长大就要被砍掉,绿树一成荫就会消失,即使及时种下,长期与人们相伴的都是中幼林。发达地区追求人居环境,不砍树,促使木材加工业向落后地区转移,消耗落后地区的森林资源,使得落后地区的生态优势丧失贻尽。就像今天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样,生态环境也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个教训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因此,研究“三林”的问题,既要研究林区的收入问题,也要研究林业生态效益的问题,这两者既有矛盾,又有联系。要经济收入,就会减少生态效益,这是两者矛盾的一面;不能解决林区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他们就会以砍树为生,这是两者联系的一面。因此,这就要求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解决林区与农区优惠政策不对称的问题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税费的优惠政策。前面已讲了,国家的电网工程、通乡公路工程、通村公路工程,由于林区成本比较大,常常往后靠,有的好政策往后一靠就失去了机会。应该有硬性规定,给林区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 关于税费优惠政策不对称,表现在农区的税费都减了,林区的育林基金却没有取消,仍在收取。每立方米木材收 25% ,全市一年可收 4000 多万。按政策要求,育林基金的 70% 要返回林农,但由于县区财政的原因,这些成了林业部门的运转经费。双牌县育林基金每年可以收到 1400 万元,但返回林业生产的只有 100 多万元。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向林农的收费项目。 2 、调整生产结构 ,发展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品种。目前看来,楠竹是个很好的产品。我到双牌调查了解到,一亩楠竹可得纯收入 1000 元左右,楠竹八年成林,次后年年发笋,年年可成材,年年可砍伐,并且不影响生态。另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也是一条好路子。 3 、林区的资源要与增加林农的收益捆绑开发 。比如,林区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林区的老百姓很难得到开发权,都被那些林区有钱人占据了,他们找到县里的领导就可以把开发的合同签下来,而且一签就是一条流域,这些人目前无力开发,也不许别人开发,林区的老百姓很不服气,这样的纠纷不少。应该考虑林农的利益,对那些小型的电站,林农应该有优先开发权,对那些林农没有实力开发的水电站,要采取土地入股,水资源入股的方式对返利给林农,绝不允许通过损害林农的利益获取高额利润。 4 、严格控制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兴办 。现在冷水滩造纸厂对木材的需求量已经够大了,今后的砍伐量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其他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我们接到了一些群众的联名信,对木材企业砍树造成绿色衰减意见很大,即使砍了再种,绿色也是衰减的。他们强烈要求政府踩刹车。建议:项目的立项部门要踩刹车,银行部门要踩刹车,环保部门要严格评估,所有部门都要严加管理,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5 、积极向国家反映“三林”的问题 ,争取与农区同样的政策。如提高生态林补助标准的问题,现在生态林的补助标准每亩只有四元,要争取达到对农田的补助标准。争取国家出台与取消农业税费后一样的政策,取消育林基金后,国家要安排转移支付。

三林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2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缺陷

数据显示,有13.2%的孩子认为很多时候做得都比别人差或一直做得不好,显示出较明显的自卑倾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依靠和坚强的保护,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39.6%的留守儿童无人辅导其学习,27.6%感觉到孤单,没人聊天。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很好地和父母交流,慢慢地就会影响和其他人的交流,从而形成内向的性格特征。整体来讲,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性格缺陷比较突出,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价值观的偏移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有效引导和融洽的感情交流,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多数父母会选择给予孩子较多物质上的满足,从而使孩子养成一味地追求物质满足的习惯。还有部分父母由于诸多原因,在情感和物质上都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使孩子在情感和物质上都很缺乏,在周围相对比较丰富甚至有些学生故意炫耀物质财富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扭曲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今后的人生发展。

(三)人际交往困难

数据显示,有39.5%的留守儿童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留守儿童的同辈朋友或伙伴过度欠缺,缺乏交往能力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会对今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产生极其不利影响,使其融入社会和团体困难,进一步加深自卑感和孤立感。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困难或障碍会进一步恶化其性格缺陷,不利其身心健康。

(四)情绪情感障碍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8.0%的留守儿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人辅导学习;有55.7%的留守儿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者感到孤独、无助。留守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开始觉醒的阶段,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受到欺负,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可以依靠的氛围,慢慢地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缺少关爱、支持和鼓励,形成不良的情绪情感反应。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

留守儿童中有很多都是父母双方出去打工,孩子大多是由祖辈抚养。留守儿童与祖辈的年龄之间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监护人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孩子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监护人通常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和物质上的满足,忽视孩子心理和精神上感受,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精神需求,从而使留守儿童产生内向的心理。留守儿童因为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加上监管不到位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等不良心理现象。数据反映,父母半年以上回来一次的占54.5%(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分离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也不容易接受本身就十分欠缺的祖辈的教育和引导。

(二)学校教育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实践过于看重对青少年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关注。由于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辅导。外出务工人员多来自于偏僻贫穷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

(三)相关政策不完善

当前,流动人口子女中的进城儿童的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没有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调查发现,有71.5%的孩子希望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城市生活。但各级政府并没有制定出有利于留守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政策,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入学制度、学籍制度、考试制度等,都在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和父母一起生活上存在较大的阻碍。政府为帮助留守儿童而推出了代理家长的举措,但是对代理家长的实施还比较缺乏物质和经济上的支持,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中国特殊的血缘关系的文化背景,有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理解或认可代理家长的做法,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做代理家长。在回答“您是否愿意今后做代理家长?”一问时,只有21.5%的人愿意,而31.1%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27.0%的人不置可否,有20.4%的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对目前代理家长活动开展不好的较直观的反映。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家庭——在活动中努力付出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要更多地调动家庭的积极性,让家庭担负起重要的教育职责。据调查资料显示:有87.4%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在身边关心自己,可见孩子们很期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有孩子的外出务工人员,最好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则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留守的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另一方尽可能也抽出时间和机会与孩子进行亲情和学业的多方位关心,共同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学校——在服务中延伸教育功能;教师——在活动中渗透爱心

据我们和学校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除了在学习上能给孩子们一些帮助,生活上的帮助很少。留守儿童所在的各级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很多留守儿童都非常愿意接受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帮助。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这一类传统约束力正走向衰落,留守儿童的成长面临他律性的失控、失范。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上着力,调查显示,有96.4%的留守儿童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当我们能够调动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信任他们,把他们自己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处理,他们就会发展出一种主体能力,即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三)政府——在改革中完善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中转变职能

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当前,流动人口的子女中的进城儿童的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必须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为留守儿童寻找适合的“代理家长”,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很多家长认为代理家长应具备有文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品质。当地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父母外出打工现象而减少留守儿童。或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能离家更近而增加对孩子关怀,减轻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开设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让留守儿童最好能在父母打工的地方就近入学。成立留守儿童学校或班级,给予他们更多学习、生活上的照顾。建立留守儿童中心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多关注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之间多交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由专门部门管理,有专项资金支持。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更大范围的社会改革政策的配套支持,需要重新检视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入学制度、学籍制度、考试制度等,逐步地、系统地予以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适应进城儿童的需要,适应所有少年儿童的需要,使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四)社会——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希望全民积极参与,多关心、多关注、多支持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显示有74.1%的人支持代理家长的活动,很多代理家长也表示自己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诸如多与孩子沟通、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以及经济帮助等多方面的帮助。作为代理家长,同时希望得到留守儿童家长的理解支持,得到孩子的理解,也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政府和组织在物质和经济上给予支持。

总之,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携手形成爱和教育的合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所有留守儿童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摘要: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及其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重庆市留守儿童主要存在性格缺陷、价值观偏移、人际交往困难、情绪情感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不全面、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应整合家庭、学校、教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

[2]李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5):139.

[3]梁建华.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5):156-157.

[4]周林,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4.

浅析水质测试报告的问题 篇3

1 水质测试

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 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生产用水水质的优劣又影响着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的好坏。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测试的问题, 水质测试的应用不仅仅在生活用水的测试方面, 水质测试的测试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1], 这些水经过测试合格后的使用效果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水质测试的检测内容也非常的广泛, 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余氯、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细菌菌落种类、金属种类与含量等等。不同的指标都有不同的标准范围, 超出指标范围的水就是不合格的水。当然, 在广泛的水质测试范围中, 人们关注的最多的就是生活饮用水的测试, 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 饮用水水质测试标准也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饮用水水质测试的方法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仅各国之间, 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 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2 水质测试报告

水质测试报告是对水质测试结果的一种主要体现形式, 是以报告的形式对水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具体的阐述, 通常要标明地点、时间、测试的方法、测试的项目、以及该项目的数据、并将得出的数据与标准数据相比较得出水质测试最终结果。例如:肉眼可见物, 这是饮用水过滤中第一部就要被除去的杂质, 若是饮用水中含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则该饮用水几乎可以说是严重不合格, 肉眼可见物是一定不可以出现在饮用水中的;色度, 饮用水色度测试的标准是15度, 若色度大于15度则饮用水可被明显分辨出异样, 若是色度大于30度则会让人感到厌恶;浑浊度的测试的标准是饮用水要清澈透明, 若是浑浊度较高则证明该饮用水中含有过量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余氧, 余氯主要是指水经过氯气消毒后残留在水中的氯气, 氯气具有很明显的异味, 若是氯气超标则很容易就可以分辨, 氯气过多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 会导致肺部、气管等器官非常严重的病变;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上述几样测试指标中最容易理解的就应该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了, 细菌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当然水中也有, 但是饮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会导致人们患多种病症, 而且水中的细菌数量也应尽量控制到最少,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每毫升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2]。因为水质测试报告中涉及到的的测试内容过多, 此处就不一一解释了。

3 水质测试报告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渐加剧了, 尤其是水污染。大家都知道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因此, 水质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水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业及农业生产发展中均是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在地球水源中总量为1.37x109, 其中海水约占97.3%, 淡水仅占2.7%。淡水所占比例小, 且大部分分布于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冰盖中,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流、淡水湖和地下水的一部分, 不到总量的1%[3]。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用水量也在日益增长。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导致地表、地下水体的污染, 水质恶化, 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如此在水资源紧缺的环境下, 我们更要珍惜水资源, 同时检测部门做好检测工作, 为民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水检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不可小觑, 这就是它的重要意义。但是如今的水质测试报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阶段, 水质测试报告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测试结果并不够准确、不够全面。即使测试的内容十分的全面, 测试的数据与标准数据经过了严格的对比, 但是如今的水质测试报告仍然是不尽如人意。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其实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在水质测试报告在编写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 或者说是水质测试报告本身的问题, 其实导致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测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以及水质测试标准制定的时候仍有很多不足, 以及各项指标和标准在制定的时候考虑的方面也不是很全面, 导致了最终的测试结果出现多种问题。

4 水质测试报告问题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 水质测试的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的监测站网还比较稀疏, 没能全部覆盖所有的地区。供水企业要按照新国标要求完成106项饮用水检测项目, 但是由于受各种问题的限制并不能完成所有指标的检测。各省市存在检测差异化, 所谓安全水, 标准不一, 有些地方严而有些地方紧。受环境污染影响, 水污染日益加剧, 也给水检测提高了难度。因为污染, 有些地方已经到掘地三尺无水可饮用的地步。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水质测试的相关技术, 提高水质测试的准确率, 并要加强水质测试相关工作的管理工作, 资料的整合、档案的收录、数据检验的准确程度、最终结果的分析方法等工作的进行都需要提高工作积极性, 培养专业意识。并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管理系统, 增加水质的监测点, 一便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 得出更加可靠额结果。

结束语

水质的优良程度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程度, 所以有关于水质的问题马虎不得。通过上文的介绍, 帮助读者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水质测试相关方面的知识, 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水质测试报告。但是通过对目前水质报告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如今的水质测试报告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 通过对导致这些问题的不同原因的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水质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水质测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 导致水质测试报告中的结果并不准确。所以解决水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摘要:水源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饮用、使用的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水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今人们也越来越关心水的质量问题, 这就需要进行专业的水质测试, 最终的测试结果会以水质测试报告的形式体现。但是目前的水质测试报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下文主要分析了如今的水质测试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旨在完善我国水质监管体系, 提高用水的质量。

关键词:水质测试,水质测试报告,水质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64-70.

审计报告的行政诉讼问题探析 篇4

审计报告是审计行政机关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结论性法律文书, 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和全面反映, 是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行政权的具体体现。审计报告的法律属性如何, 如果发生审计报告

◇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应当如何救

济, 本文拟从行政法及行政诉讼的视角进行反思, 供同行思考。

一、审计报告是准行政行为

作为行政行为, 应当同时具备拥有职权、主体、程序、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实质影响等四大要件。按照这些行政行为要素分析, 笔者认为, 审计报告是一个准行政行为。

(一) 从职权要件看, 作出审计报告是行使国家审计权的行为。

审计机关作为宪法和法律授权的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 具有对接受财政性资金的单位进行国家审计的职权。即, 只有审计机关才能开展审计行政行为, 并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对象的财政、财务等情况出具报告、作出评价,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这个权力, 满足行政行为的职权要件。

(二) 从主体上看, 审计机关是依法成立的享有行政管理权

的行政机关, 即它是列入政府编制序列的行政机关, 通俗地讲, 它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审计报告是合法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满足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

(三) 从程序上看, 一个审计报告的出台, 必须经过承办人

起草、部门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审批、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审计委员会讨论通过等法定程序, 满足行政行为的程序要件。

(四) 从内容上看, 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相关情况的客观记载。

比如开展审计的基本经过、被审计单位的基本财务状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并不直接对被审计单位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的影响 (除非审计行政机关另行通过专门的审计行政决定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 但那是另一层面的问题, 不是本文论及的范畴。) 因此, 由于缺乏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造成直接影响这一要件。因此按照行政法理论关于行政行为的通说, 审计报告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而只能认为是准行政行为, 准确地说, 是一个前置性行政行为。

二、审计报告能实质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

虽然, 审计报告本身对行政相对人 (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 一旦审计报告提交到相关领导、有权部门甚至向社会公开, 它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财政性资金的减少。

如果审计报告显示被审计单位存在违法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 主管财政部门就可能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财政政策, 减少对被审计单位的拨款, 以示惩罚。

(二) 职工收入的降低。

如果审计报告显示被审计单位存在明显或变相违法违规发放奖金、福利等情况, 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就可能要求被审计单位规范资金开支、杜绝违法违规奖金、福利等情况, 甚至将已经发放的奖金、福利追回。这必然带来职工收入的减少。

(三) 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

如果审计报告显示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有涉嫌违法违纪的线索。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 审计机关将移送纪检或检察机关进行查处。这必然对相关当事人的消极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致命的。

因此, 审计报告能对被审计单位或相关人员带来的实质影响, 是客观存在的。

三、审计报告的行政诉讼可诉性

传统行政法学观点认为, 准行政行为由于不直接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 不能到法院起诉。笔者认为, 随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理论的不断发展, 这种观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对之进行恰当地修正。

(一) 审计报告属于行政诉讼可诉的范畴。

我们认为, 对“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造成影响”的理解不能太狭隘, 而应作扩大化解释。审计报告虽然不会立即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权利义务造成影响, 但它是权利义务受到影响的前提, 是后续惩戒性行政行为的基础。更何况, 即使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也会由于审计报告的作出, 使得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荣誉权”受到“侵害”。因此, 审计报告应当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 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 不能起诉审计报告内容的全部。

虽然我们认为审计报告应当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但是, 起诉审计报告的行政诉讼行为是应当受到严格限制的。首先, 不能起诉审计报告本身。即对审计报告该不该作出, 应当在什么期限内作出、应当经过什么程序、以什么方式作出等是不能起诉的。理由在于:首先, 审计报告该不该作出、应当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作出等属于审计行政机关本身职权范畴, 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无关, 即它是属于审计管理法律、法规和审计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约束的范畴, 与行政相对人即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权利义务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逻辑关系, 因此, 是不能起诉的。其次, 对审计报告中的“开展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基本情况的正面评价部分”是不能起诉的。理由在于:“开展审计情况”是审计情况的客观记载, 不涉及权利义务问题。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财务等情况的正面评价不会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带来损害, 没有起诉的价值和必要。其次, 行政相对人 (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 可以起诉审计报告中关于“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财务等情况的负面评价”部分。理由在于:审计行政机关作出的这部分内容一旦违法, 将导致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受到伤害。

(三) 起诉限于特定主体。

行政诉讼应当对可以对审计报告提起行政诉讼作出严格限制。这些特定主体包括: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审计报告中涉及到的特定人员。

(四) 应当创新裁判方式。

三林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5

为了进一步了解,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 我们调查小组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就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首先在广州市随机寻找了56名在职农民工进行了采访调查。调研组共发放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调查问卷250份, 回收200份, 回收率80%, 问卷有效率为90%。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 我们还同个别农民工进行深入的交流, 更加具体的了解到, 新农合的实施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真正带来的效益。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及其变化

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显示, 目前农民工学历都不是很高。大部分农民工的学历处于初中水平, 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68%。而且, 其中还有15%的农民工仅具有小学学历或是根本没读过书。剩下有15%的农民工具有高中或中专水平的学历。以及还有2%的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水平的学历, 这部分人虽然与其他人从事相同的工作, 不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力, 而且工资也相对较高。

农民工外出打工一般所在的单位都是些私人企业。在我们的统计数据中显示, 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有81%。有8%的人在国有企业单位务工, 11%的人无固定职业。几乎没有农民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农民工在外工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分散。但是, 在外工作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 22%的人在外工作的时间是2—5年, 29%在外工作的时间达到了5—10年, 而且10年以上的农民工人数占到了总人数26%。而在外工作不到半年的人仅有4%, 在外工作在半年至两年之间的人数有19%。

关于农民工的工资状况:工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农民工较多, 占了总人数的66%, 其中工资在2000~3000范围内的人数占了36%, 工资大于3000的人数有30%。还有20%的工资范围处于1600~2000的水平, 其余14%的人月收入低于1600元。低于800元工资标准的, 几乎没有。

2、农民工的参保状况

为了解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目前多处状况, 我们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整理过后的数据显示, 现今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与率较高, 有87%的人都参加了社会保险, 因此仅有13%的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在参加了社会保险的这部分人当中, 又有差不多91%的人参加目前我国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农民工中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只有4%, 而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占了其中87%。有9%的人参加了其他的医疗保险, 如商业保险之类的。可见, 大部分的农民工对这一制度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都积极的参加了新农合。新农合的参合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这与我们在相关文献中找到的数据基本吻合, 也证明政府对新农合的宣传和实施两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再从参加整个社会保险的情况来看, 医疗保险的参合率仍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覆盖率较高。除此之外, 也有较多的农民工参与了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 分别占了总人数的15%和14%。因为, 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大, 今后的收入无法完全得到保障, 为了给自己今后的生活留有余地, 较多数的农民工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同时, 由于这一群体在外从事有些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 从需求的角度老看, 也有较多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而参加失业保险的比较少, 根据了解, 这部分人, 大多数都没有固定的职业, 一般都是不同时期从事不同的工作, 流动性比较大, 因此极少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几乎没人参加其他的保险。

3、农民工对医疗保障的需求状况

为了针对性的了解农民工群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情况。结果显示, 就农民工这一群体而言, 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对自己比较重要, 而仅有11%的人选择了失业保险和其他。此外, 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是农民工认为最重要的两大保险, 而且两者占比相当, 分别是35%和34%, 一个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筹划, 一个是对今后健康的计划。

单独分析医疗保险这一个问题, 我们发现有61%的人更愿意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原因是, 他们虽然现在在外打工,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老家生活, 再加上外出务工者的年龄一般都低于45岁, 他们对未来的医疗保障的需求会更大, 所以为能够保障今后能够顺利的加入农村医保, 大多数的农民工选择了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除此之外, 较多的人更愿意参加城镇医疗保险, 在这部分人中, 有一些是已经在城市定居, 只是户口仍然是原来户籍地的户口, 再加上城镇医疗保险从报销比例以及定点医院来看, 要优于农村医疗保险, 所以这部分人更愿意参加城镇医疗。结合这两个问题调查出来的数据来看, 农民工群体对于医疗保险的需求仍然是很大的, 而且在大多数人仍然愿意参加农村医疗的情况下, 如何解决农民工异地医疗的问题, 就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分析了。

为了解决如何改善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 做了如下调查: (见表1)

4、医疗缴纳问题

目前, 医疗保险费用的缴纳方式都比较单一, 费用的主要承担者仍然是农民本身。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希望由地方政府负责交费的比例是35%, 用人单位的比例是29%, 中央政府的比例是27%, 个人所占的比例是9%。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 对于这笔医疗费用, 他们更希望由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机关或是组织来承担。针对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 医疗费用的缴纳比例应当按照地方政府, 个人, 用人单位, 中央政府这样的顺序, 按由高到低的比例来支付农民工应当支付的医疗费用。

从医疗费用计算比例看, 41%的农民工认为应当按个人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医疗费用, 24%的人认为应按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目前我国全社会的平均工资大约是4万元, 结合农民工的月收入来看, 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都低于这个水平。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对于其他的职工来说是比较低的, 因此更多的人愿意选择按个人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工资。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 按个人工资的百分比计算, 一是:个人工资的数据难以统计;二是:按这种方式来执行的话, 会增加更多的政府工作。首先, 我们能够非常肯定的是, 按照个人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 对于我国这种工资水平差异比较大的国家来说是比较公平, 但是面对如此大量的人口来说, 这项的可实施性却不敢保证。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 又会太过于笼统。因此, 国家应该采取一种分层计算的方式进行, 将社会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几个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人收取不同的费用。

5、新农合实施的效果

我们对农民工在外生病住院, 以及看病后是怎样报销的情况进行了解。他们未能住院接受治疗的原因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当患重病之后, 没有足够的钱治病因此放弃住院治疗。这样就导致病人, 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可能会对自己今后的身体健康留有后遗症, 造成对身体更大的影响。还有部分人未能住院的原因是无人照顾, 不方便住院治疗。

对于看病之后如何报销的问题, 我们调查结果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很相近。有42%的农民工选择回家乡报销, 因为这是他们参与了新农合之后最直接的报销方式。而又有41%的人选择不报销, 他们认为, 回家报销的手续比较繁琐, 而且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失职的现象, 不给报销, 考虑到回家报销的机会成本较高, 就选择不去报销。我们从数据中还能发现, 选择在工作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的农民工人并不多, 仅有11%的人去报销。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 一般的定点医疗机构里农民工的工作地都比较远, 而且一个城市的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有限分布也相对比较集中, 导致了农民工报销不方便的情况。据我们同一些农民工的深入交流中发现, 许多的农民工对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的, 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地点都不是很清楚。因此, 医保制度在解决农民工异地报销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

6、农民工对新农合相应改善措施的看法

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显示, 61%的人认为医保实现地区之间的转移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24%的人认为这个对自己比较重要。仅有13%的认为这个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其余的人认为这个不重要。同样的, 也有55%的认为实现各种医疗保险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 26%的认为比较重要。因此, 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 解决好医保的衔接问题, 对于农民工这一暂时存于医保边缘的人群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医保病情选择上, 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保大病, 因为他们认为, 平时生的一些小病, 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医治了, 而当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 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只能简单治疗。因此, 他们更偏向于保大病。为了进一步了解到这一点, 当他们在面临医疗费用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时是怎样选择的, 37%的人选择回家继续治疗;25%的人选择借钱治疗, 这样则会造成他们更大的经济负担;有18%的人选择向政府求助, 还有12%的人有其他的打算;而仍然存在8%的人会选择放弃治疗。仅从这个问题来看, 我们可以肯定保大病对于一个农民工家庭来说可能会更重要一些。保大病, 政府予以补贴支持, 减轻许多农民工家庭的经济压力, 让他们拥有一个稳定生活保障。

三、小结

首先, 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合率较高, 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参加了医疗保险。

其次, 多数农民工都认为医疗保障制度对自己很重要。结合养老保险, 一个是对自己今后健康的计划, 一个是对今后生活的筹算, 保证自己今后的稳定的幸福生活。因此, 农民工对医疗保障有较高的需求。

目前, 我国实行的医疗费用的缴纳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从缴费主体来看, 医疗费用的缴纳比例应当按照地方政府, 个人, 用人单位, 中央政府这样的顺序, 按由高到低的比例来支付农民工应当支付的医疗费用。从缴费的标准来看, 国家应该采取一种分层计算的方式进行, 将社会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几个层次, 对属于不同层次的人收取不同的费用。

仅针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来分析, 呈现出特点:参合率高, 而受益率却极低。具体情况是, 虽然大多数农民工参加了新农合, 但是真正从中获益的人却并不多。新农合的实施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来说, 效果并不好。因此, 就急需要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 对目前的新农合制度做出一定的改善。

根据农民工的特点, 目前采取的改进措施应当以保大病为主, 实现地区之间, 各种医疗保险的有效的衔接起来, 在全国实施一套较统一的医疗保障措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摘要:农民工是目前中国特殊的一大弱势群体, 农民工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户籍地与工作地分离, 目前农民工既不能在户籍地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也难以在工作地获得切实的医疗保障。农民工医疗保障被边缘化现状, 使得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的要求尤为迫切。

消防火灾调查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篇6

1 现阶段消防火灾调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消防火灾调查人员的系统性专业知识不足

现阶段, 由于基层消防部队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因此这些人员没有火灾调查工作所需要的系统化以及专业化知识, 同时, 这些人员对火灾调查工作缺乏一定的理论课程学习以及实践经验, 使得火灾调查工作停留在一个较低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 消防队伍中具有资格以及经验的多数是老同志, 这些人员一般不主动接受新知识以及新方法, 且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最后, 因为火灾调查工作不但辛苦, 而且还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所以多数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不高。

1.2 因消防火灾调查工作随意性较大, 使得多种问题出现

通常在火灾调查的过程, 因较多的火灾调查人员没有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规范的进行火灾调查工作从而不能对火灾原因进行准确的认定, 未能执行程序化操作, 未能对检测鉴定以及有效证据进行收集等问题, 使得受火灾原因调查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导致具体工作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1.3 消防火灾损失的统计缺乏准确性

在实际的消防火灾损失统计中通常存在失真现象, 火灾调查人员一般是按照受灾户的损失申报作为统计依据, 因此不能客观的反映损失情况。依据单一是导致消防火灾损失统计缺乏准确性的原因。

1.4 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对火灾调查进行支持

部分消防部队缺乏先进的火灾调查技术装备支持, 从而使得对火灾调查时的效率相对较低。火灾事故的勘验箱未能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消防勘验人员在较多的时候根据个人判断完成相关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故认定的准确性, 更有甚者会妨碍火灾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而造成人民群众财产的损失。所以,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为先进的火灾调查设备和仪器, 且对火灾调查工作需要的技术进行自觉提升, 加强火灾调查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培训, 并达到应用熟练。

2. 提高消防火灾调查工作效率的方法

2.1 增加设备的投入力度

消防部门应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 加大投资力度, 及时对火灾调查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且对相关火灾调查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对此消防部门应和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 政府部门应从各方面进行支持, 从而使火灾调查工作的整体性效率得到提高。

2.2 强化系统的培训学习, 倾向聘用专业人才

为了提高火灾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求消防部门通过定期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通过提高火灾调查人员的政治觉悟的方法来促进火灾队伍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来促进火灾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引进专业人才对火灾调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消防部门应扩大专业人才的引入, 尽量选用正规院校毕业的具有专业水平的火灾调查专业人才。另外, 消防部门还应对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将深入分析能力和敏锐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从而成就一支具有较高火灾调查能力的队伍, 为火灾调查工作的发展创造条件。

2.3 完善监管机制

在消防部门内部制定针对各项工作的考评标准, 全面实行责任制, 需要将所有工作落实到人, 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 同时, 奖励工作积极性较高的相关人员, 从而体现出赏罚分明的工作原则, 以此促进火灾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应对火灾调查工作引起重视

市一级消防部门应将火灾调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开展, 通过提高火灾调查质量, 同时发挥出监督管理作用, 以此达到规范调查的工作目的, 争取建立较为完善且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符合的火灾调查管理制度。现阶段, 为了保证火灾调查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在我国的火灾调查工作中还需要对较多的问题进行改善。作为政府部门应在火灾调查工作中提高投入力度, 以此提升火灾调查质量的提高。

2.5 完善火灾档案管理制度

火灾档案属于火灾事故的原始性资料保留, 而且在火灾原因的认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消防部门首先应制定规范化的火灾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火灾档案的有迹可循, 应对火灾档案的编制增加目录, 有意对消防监督中的部分薄弱环节进行纠正, 从而发挥出火灾档案的强大作用, 以此使得我国的火灾调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2.6 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政府应主动对火灾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全面彰显政府部门的职能, 使得政府部门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更新相关的管理理念, 使得较为完善的火灾管理体系得以构建;此外, 还应该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 让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得到应用, 从而将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 使其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以此有效提高了调查工作的质量水平。

3 结束语

进行分火灾调查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需不断寻找不足以及制约因素, 且提升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此外, 为了提高火灾调查工作的整体性实力, 要求消防部门完善火灾调查工作的各项制度, 如现场勘验、技术鉴定和证据提取等, 继续提升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展现消防部队全心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小宏, 王伟轩.论火灾调查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武警学院学报, 2007, (08) :56-58.

上一篇:应急管理工作介绍下一篇:教育管理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