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2024-10-09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精选12篇)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篇1

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方案介绍

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始建与明代嘉靖年间, 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遗址之一, 也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保护古都风貌, 2001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抢修明城墙, 建设明城墙遗址公园, 彻底整治城墙遗址的周边环境。

明城墙遗址公园在设计上以保护城墙为出发点,展示明城墙的真实面貌为目的,给城墙提供一个最自然的环境。在园路的线形、植物配置等各方面都力求古朴简洁,使环境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古城墙,让古城墙把所经历的沧桑风雨很好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它成为北京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为旅游制造“看点”。同时明城墙边新增加的12万平方米绿地,很大地提高了北京中心地区的生态环境。1.景点规划

全园分为4个景点。在公园南侧西段城墙保护较好,结合现状古树,形成老树明墙景点。古树城墙相互映衬,营造古朴、苍桑的环境氛围。在公园南侧东段,城墙遗址只有0.8~1.6米高。此段建成残垣漫步景点。在东便门角楼区域,形成古楼新韵景点。因东便门角楼保存较好,依托角楼作背景,可以唱戏、听戏也可以溜鸟、晨练,形成体验老北京城墙根文化的休闲区域。遗址公园东段结合二环路景观改造,多种大树, 形成雉堞铺翠景点。2.竖向设计

在公园南侧竖向设计以保护大树少动土方为原则,注重微地形景观设计,使流畅的地形﹑草坡与城墙相互呼应.在城墙北侧地形适当加高多种高大乔木形成观赏城墙的背景林。

3.道路设计

为了突出对城墙景观的保护,公园城墙南侧道路力求简洁;全园由一条2.2米宽的自然曲线形人行步道贯穿东西,结合崇文门东大街人行步道形成循环道路系统。道路线性简单,但是道路的每一转折﹑曲线弧度都结合城墙﹑现状大树进行了认真的视线分析,使游人在路上能有最佳的观赏角度。

4.种植设计

在种植设计上,第一我们要求保留和复壮现状所有大树,只有这些苍劲的树木才能给明城墙增添古朴沧桑的韵味。在新增树木上多选择能很好地烘托明城墙气氛的树木品种。现状树多的位置则结合现状树品种设计。乔木以北京乡土树种国槐为主,点缀银杏、油松。花灌木大量种植花色淡雅的山桃,山杏,海棠;点缀碧桃,紫薇。地被植物上以沙地柏、萱草、马蔺为主。

5.夜景设计

夜景设计原则上将明城墙全部照亮作为夜景景观的主体。在绿色植物掩映下,明城墙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均能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同时选则东便门角楼区,崇文门路口区,以及中段几个景点作为重点段,灯光较亮。其它段灯光稍暗。照明灯具全部以低矮无障碍灯为主。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设计是个艰苦的过程, 除了现状情况复杂,设计要求高之外, 在设计中还常常要努力克制自己创作上的激情, 去为公园添加一些自己的设计元素。作为遗址公园,遗存的城墙是公园的主体。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一个协调工作;协调好公园与城市、城墙与古树的关系。

明城墙遗址公园建成后,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设计视角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篇2

1 项目概况

南京明代外郭,又称外城、外罗城、土城、郭城等,俗称“土城头”,是明代南京四重城垣的最外城垣,约建于洪武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外郭(40km)作为百里风光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秦淮新河(16km)和秦淮河上坊门至河定桥段(4km)一同打造具有城市遗产廊道功能的环城绿带—南京秦淮新河—土城头百里风光带。

百里风光带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都市区结构性绿地之一,也是南京市近年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之一。其中,土城头(即明城墙外郭)沿线控制宽度为两侧平均各100m,结合历史印记,着力在沿线打造18~20个节点,恢复历史遗存,有机衔接两侧文物,周边配建若干人文景点。将秦淮新河和土城头连接起来,建设百里风光带,构建环绕主城的人文绿色长廊和“绿色项链”,有利于进一步保护人文历史印记,提升城市价值,推动城中村改造,从而进一步构建南京城市新格局和新地标,使山水城林、远山近水的城市格局更加显现,使主城和近郊的联系更加紧密畅通。

2 明外郭历史研究

2.1 现存景观遗址资源

作为人文景观遗产,明外郭沿线历史资源丰厚,沿线景观遗产资源包括国宝级的萧宏墓麒麟石刻、初宁陵石刻及明外郭本身,此外还有著名的达摩古洞、燕子矶、头台洞、二台洞、七桥瓮等,共计10余处。除此之外还含六朝时期2处,宋代1处,明代10处,民国时期1处[2]。

与此同时,明外郭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北段背倚幕府山,面朝长江,向城内可远眺紫金山,向城外可遥望栖霞山、青龙山,近则有聚宝山、小白龙山、灵山等;沿线还有丰富的水体资源,十里长沟、运粮河、秦淮河等。

2.2 功能探讨

南京外郭集军事、经济、交通为一体,与城市功能格局关系紧密,是对内城功能分区的延续和扩展。北部从观音门至外金川门一带一直向西延续至长江及栅栏门,北临长江天堑,背倚幕府山等高地,是军事区的扩展;东部一线将钟山等地囊括其中,风景秀美,是宫殿区的延续;东南一隅结合外郭的一段支垣围合山川坛等祭祀区;西南为市区的延伸。

南京外郭的建设包山、聚水、控路。将钟山、聚宝山、幕府山3个制高点包络于城内,汇聚长江、金川河和秦淮水。控制了通往句容、龙潭、栖霞的御路和方山方向的运渎。北向中原,南据溧阳,东控镇江,西扼太平,以据险阻,绝粮道,不战而下,将制高点扩于城中,在军事防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完善了城防体系。

2.3 性质特点

2.3.1 四重城郭

南京外郭的建设完成了明都城南京的四重城垣格局,并使宫城重新居于都城中心地位;周长约60km,将南京的发展用地纳入其中,高瞻远瞩。

2.3.2 跨山越水,因地制宜

南京辖境内,其东北部为山地区、西南为丘陵区、中部为秦淮平原区、西部为沿江冲积区。广布其间的山脉,位于长江以南的大致可以分作两支。其中一大支又分作北、中、南三支:北支在沿长江一线,宝华山、乌龙山、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中支为射乌山、龙王山、灵山、钟山、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鼓楼岗、小苍山、清凉山、冶城山;南支为由汤山向西南,包括银凤山、大连山、东山、雁门山、青龙山、黄龙山、祈泽山、方山。另外一大支起自苏皖两省交界处的衡山,由此往北依次吉山、祖堂山、牛首山、大山、雨花台,入城为凤台山,隔秦淮河与冶城山相望。长江以北地区则分布有老山、顶山、金牛山、灵岩山、芝麻瓴等。

南京外郭总体布局灵活,紧密结合地形,利用山川河湖地势,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北段外金川门至观音山据山带江,合理利用长江天险及丘陵高低形成有力防线;东段姚坊门至沧波门直至南端夹岗门,阻山控野,择钟山东麓蜿蜒而行,控制制高点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片腹地;南段至西段顺应丘陵地势及江河水网,气势非凡。

2.3.3 土筑城墙,砖包城门

南京明外郭起初仅筑“土城”,后以砖甃城门及部分郭垣。《南京建置志》称“明外郭或依山为郭,或于平地堆土筑墙,郭垣顶宽三丈许(达10m左右),并设有过水涵洞。郭门处以砖砌筑。”墙外有城壕[3]。

外郭确切的高度、厚度以及建造用材、技术,历史文献并无明确记载。经实测今外郭部分遗迹顶面宽约16m,余高约3.6m。根据筑城收分规律,推测原外郭高度约10~16m。

现有考古资料表明,外郭为土分层夯筑而成,有夯窝,墙基未挖基槽;一般依高岗而建。南京外郭建造技术特点有待进一步考古证实。

3 明外郭专项规划措施

历史风貌环境中文物本体的保护依然是重点,包括城墙和护城河,以及城门建筑[4]。作为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如何创造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生态价值及休闲游憩功能的景观是南京明外郭沿线地区环城绿带的根本意义所在。

3.1 本体保护

明外郭本体受到严重破坏,状况并不理想。规划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管理,杜绝再破坏[5]。根据外郭本体的具体情况分类,应对保护措施见表1。

由于外郭的宽度不一,现状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现状类型,对路面的保护采取不同的表达:类型一,外郭宽度9m左右,现存较显著高差,外郭路面采用土壤酶加固土路面,基层均有混合、碾压有砂石、水泥等,达到一定程度,表层为加固黄土面层。两侧设植被护坡(见图1A)。类型二:现存外郭位置道路宽度远大于9m,中部约9m建立植被隔离带,两侧做柏油车行路面以满足通行要求(见图1B)。类型三,现存外郭位置无显著特征,已为柏油道路,维持道路现状,两侧完善植被隔离带(见图1C)。

3.2 交通规划

沿明外郭走向现状基本上已经成为城市道路的一部分,部分区段承担城市道路交通疏解功能[6]。随着明外郭自身机动车交通功能的取消,潜在交通需求必须依靠外围道路疏解。在此前提下,需要通过规划平行于外郭走势的道路体系,疏解外郭路面的机动车交通;通过规划调整,较少对外郭的穿插和矛盾。

在调整类型上,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干线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不作调整;对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外郭交叉点的形式进行全面调整与优化,同时保持原线路走向不变;对城市支路系统,禁止穿越明外郭,对穿越线路采取局部取消、调整走向和链接到外郭沿线地区(如休憩公园、活动中心)等策略。

3.3 绿化种植

外郭本体上现存的植物,除稀有物种或具有其它保留价值的树种外,直径大于15cm的树木锯掉树干以上部分保留根系。其他小树种和灌木予以清除。

在明外郭及沿线两侧用地绿化和景观的整体构想阶段,配合历史记载、呼应内外城的绿化特色,提出了春、夏、秋、冬绿化主题及相关绿化意向。在高桥门—仙鹤门段,绿化主题为春,主要营造茂林修竹、桃花争艳的意境,植物配置以垂柳、玉兰、绣线菊、榉树、二月兰、海棠、桃、竹、凤尾竹为主;江东门—高桥门段,绿化主题为夏,生态林地、水乡氛围,植物配置以水杉、枫杨、杜鹃、青冈栎、合欢、含笑、杜鹃、睡莲、菖蒲、芦苇等耐水性植物为主;在仙鹤门—观音门段,以秋为主题,自然式种植枫香、鸡爪槭、红花檵木、金叶女贞、乌桕、银杏等色叶植物,与栖霞山相呼应;在观音门—外金川门段,以冬季植物为主,此处以长江和幕府山为依托,打造惊涛拍岸、苍松翠柏、大江东去之感的湿地浅滩,主要以马尾松、罗汉松、白皮松、湿地松、墨西哥落羽杉等松柏类植物为主。

在种植模式上,综合考虑环城绿带防护林的性质特点,结合分段景观特色,采取不同的种植模式,主要由点(景观节点)、线(线性绿地)、面(生态绿带)组成。沿线采取视线开合、有疏有密的空间节奏,以自然群落种植方式配植乔灌木,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空间。

在植物选择上,保留和利用现状长势良好的乔木,树种选择适当呼应历史上的绿化树种,如垂柳、槐树、银杏、梅花、海棠、樱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体现植物种植地方性的原则和南京当地树种的历史渊源,给明城墙增添古朴沧桑的韵味。同时考虑观赏树种的季相变化,如彩色叶类,色彩丰富。

为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并有效防止根系、根部对城墙墙体的危害以及病虫害对城墙的生物破坏,建议向外移植部分城墙背景树,根据不同树种树冠大小增加与城墙的距离,至少3m。

4 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虽然环城绿带在国内普遍发展时间较长,研究积累仍不够,结合遗产廊道的环城绿带建设更是少之又少。南京明外郭沿线地区外部条件较为复杂,其开发规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结合外郭本体保护,分期实施,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也隐现出一些问题。

4.1 环城绿带内的开发模式与后期维护不足

环城绿带建成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加以养护,同时绿带内居民的生活也需要统筹考虑,因此筹集维护资金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绿带养护不足,一是容易导致局部植被不够完善,二是使景观出现瑕疵失去设计本意。目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后期养护不力在南京环城绿带中已经有所展现,局部区域植物的生长状态没有达到设计预期,甚至有些地段出现树木枯死。优化人工植物群落,构建科学、合理、稳定的植物群落,对环城林带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

4.2 公众对环城绿带建设的理解和参与水平较低

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来自社会的支持不可或缺。但是目前明外郭环城绿带并没有得到南京市民的足够支持[7]。一些具有历史资料记载的遗产点,近在咫尺,却鲜有人知;仍有许多紧贴城墙的违章建筑,危及城墙基础安全,也破坏了城墙历史环境空间;一些挂牌标有保护级别的文保单位周边环境破败不堪,缺乏保护措施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不够。

4.3 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缺乏整合

目前南京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界域、保护管理机构权限范围与开发经营权三者往往不是统一的,这种矛盾导致了对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困难,各类保护措施要求不能全面落实[8,9]。明外郭的“一墙多制”就很典型,管理涉及多个行政区,多头管理导致出现行政上的真空地带,从而无法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南京文化遗产长效、科学管理的根本保证。

这些问题不仅是南京环城绿带建设中独有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国内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城市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环城绿带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努力来完善的一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如何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更好地建设具有遗产廊道功能的环城绿带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4.4 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优化人工植物群落,提升景观和生态功能;通过科普宣传等手段,增加公众参与度,提高公众对环城绿带及其周边景观的保护意识;确定环城绿带的合法行政权,明确其保护管理机构的权利,使其能够进行统一规划和有效合理保护。

摘要:南京明外郭环城绿带是指以城墙为背景,以环城而成的带状绿地为依托,形成的环城公园、护城河、环城路道路绿化为一体的绿色空间。通过对其历史沿革及性质特点的梳理,探讨了对城墙的保护与利用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城绿带中现存的问题,如环城绿带内的开发与后期维护不足,公众对环城绿带建设的理解和参与水平较低,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缺乏整合,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墙,环城绿带,景观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峥.南京明城墙环城绿带的游憩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2]王燕燕,王浩.基于AHP法的南京明城墙廊道遗产资源定量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4):95-100.

[3]余子萍,梁胜男.体验旅游视阈下南京明外郭景观设计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3,29(2):105-107.

[4]陈薇.历史城市保护方法一探:从古代城市地图发见——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为例[J].建筑师,2013(3):76-85.

[5]邹伟.明外郭3城门规划重建[N].南京日报,2010-12-03(3).

[6]陈玥.城市生态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7]陈文杰.关于在老城南历史街区规划建设文化型绿道的设想[J].现代园艺,2014(20):150-152.

[8]王旭东,王鹏飞,杨秋生.国内外环城绿带规划案例比较及其展望[J].规划师,2014,30(12):93-99.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自然教育 篇3

人们痛心之余,开始逐渐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不是宠物,不是可以放进程序就能出来成果的数据。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多年来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李贺谦女士,坐在我面前,很有感慨地说着。

“成长既然是自然过程,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活知识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李女士跟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不久前她问一个成绩位列全校前几名的男孩子,能否指出明城墙遗址公园附近的哪些树是槐树。男孩子说这好办,课上学过。两个人来到古城墙附近,溜达了好长时间,李女士心里还纳闷,这到处都是老槐树啊!就指着前面的一颗问那男孩:你看这是不是?那个男孩围着槐树转了几圈,摸摸树干,望望树冠,犹豫起来,对李女士说:“觉得像,可是跟书上的图片不一样啊。”灌输式的教育就是这样,一旦与书本稍有区别就难以辨认了。

成长的秘诀:寓教于自然

人的知识是从经验中概括出来的,这也是一个自然过程。现在流行的森林幼儿园和自然学校很受家长与孩子们的喜爱,也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它不仅是一个新词汇,还是一个成长教育的新事物。李女士给我泡了一杯苦荞茶,说:“我先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维基百科是网络上最大的公共百科知识网站,它的创办人占美韦尔斯,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它是网上开放的知识平台,词条均由公众自由参与发表和修订,号称网上百科全书。和一般人的认识相反,韦尔斯对网民是充分信任的,他让网民自己参与编撰维基百科词条内容。人们以为这样做,会使网站陷于混乱而停办,事实则相反,韦尔斯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使维基百科陷入混乱,公众反而因为参与而更加珍惜这个充满了平民味道的网站。

于是人们就开始猜测,韦尔斯这样的杰出人物,一定来自某所国际著名大学,然而人们却意外发现他只在母亲和外婆创办的、仅有一间教室的民办小学里读过书,和他同班的孩子只有4个人。这个自家办的学校没有规定什么必修课程,他的妈妈当老师,唯一的教育就是鼓励孩子们阅读有兴趣的图书,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知识,在成长中锻炼生活能力,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他妈妈还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生活,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是这种自然的教育使韦尔斯最终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成功。

明城墙脚下,以自然为师

与以课本为师、以成年人为师不同,自然教育强调的是以自然为师。李女士说:“我们比较熟悉的日本小说《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就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描述的一个自然学校。”

儿童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是通过运用他们多种感官,在自然自由地探索,出错自己修正,再探索,这样循环往复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自然教育以鼓励探索、创造和多样性为主,以此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继而锻炼了孩子们处理事务、待人接物的能力。

李女士讲了这样一个事例:比如疼痛。一般我们都是先教给孩子这个概念,而自然教育就不是这样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到这个满是树木的古城墙附近游玩。有一颗柳树的柳条长得快要垂到了地面上了。一个男孩跑过去,把柳条当秋千,来回荡来荡去。搁平日,大人早就跑过去厉声训斥了,一大堆理由无非是告诉孩子摔下来会很痛。而这个男孩真的从柳条上掉了下来,先跑过去的不是家长,而是旁边的小朋友。小伙伴们七手八脚地帮他掸土的,搀扶他的,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那个男孩也知道了痛是怎么回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真知,同时还感受到了伙伴们关怀的温暖。

“以自然为师”的自然教育理念,在现代都市灌输式教育中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在香港,一群信奉自然教育的年轻教育工作者,14年前成立了自然协会,并通过带着孩子们以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举办了各种教育活动。他们把教室移到了河边、树下,一草一木成了孩子们真正的老师。

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侵占,北京市的自然环境已经比较稀少,而东城区的明城墙遗址却保持着比较好的自然环境与古典氛围。李贺谦女士看好了这里的环境与气氛,通过她的积极倡导,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信号所附近,于去年组织举办了一年的自然学校活动。每到周末,信号所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历史、自然,以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成长。

在这里,老师不会事先给孩子们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尽情提问题。一般情况下,孩子做错事,家长马上就会过去,仅凭着一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们的对错。这样孩子们就是表面服从了,心里依然会有很多疑问。但在这里,就算孩子真的做错了事,甚至孩子们发生争执、打架,老师和家长们也会交给孩子去自行判断,让他们自己想出和解办法。老师只在旁边做些引导工作。

家长们共同在信号所发出这样的声音:“放下脚步,让我们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我们用更温柔的心,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用更多的努力,带领孩子们去认识自己的历史、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心灵回归,自然与古典

周末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在这里创造了《明城墙的秋天》手工创意画。画作完成之后放在信号所前的小广场上展览,不想竟招来了很多行人围观,一些摄影爱好者还把孩子们的作品拍下来。

这幅作品是孩子们用废旧的木板、旧报纸、旧纸盒子和颜料、银杏叶等材料创作完成的。整个画作的结构、布局和规划都由孩子们完成,里面那个富有生机又可以移动的物体是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寄予了孩子和父母对明城墙遗址公园的热爱,孩子们用心完成了这一幅虽然幼稚却充满了希冀的作品。”

李女士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秋日渐渐远了,但灿烂的金秋却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留在了信号所奋发向上的空气里。”

有位孩子的家长说:“我们的童年,因为缺少玩具反而得以在大自然里玩耍;因为没有课业的负担,反而能够在实战中摔打。这些都已经成为今天看不见的力量。”

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信号所的自然学校里。“自然是孩子的必修课,也是成人的必修课。爱自然,投入自己,沉浸自己,聆听自己的心声。躺在大草坪上,聆听风席卷而过,仰望苍穹,数不胜数的星星,偶尔有小虫鸣叫甚至蛰咬我们的身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全方面的感受。当芳草的气息鼓鼓进入我们的胸膛,那份真挚的感动是坐在30平方米教室里的孩子无论如何不能体会的。”

把教育融于自然的方式,人们称之为自然教育。森林幼儿园作为一种自然教学的方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斯堪的那维亚,80年代已成为丹麦早期教育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至90年代中期,丹麦的森林幼儿园模式的思想传入英国,从此,森林幼儿园在英国及欧洲得到迅速发展。

最后,记者通过李女士知道,目前的自然教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法人单位组织的,一种是个人自发的。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自然教育活动就属于“自发组织的。”李女士设想,信号台附近是孩子们一个再好不过的天然学习场所,也许因为她就住在这附近,也许是她和孩子们与这里有缘。

李女士给我写来一段介绍自然教育的文字,“在世界各国,自然教育都是蓬勃兴起的补充式教育。全球开展自然学校教育最好的堪称是北欧的丹麦、芬兰和瑞典等国家,他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较少的人口、宽松的教育环境。孩子们甚至一年到头都在森林里上幼儿园,风雨无阻。芬兰也因此成为全球学力(注意!不是学历)最强的国家。

“2010年年初,日本Whole Earth自然学校创始人广濑敏通先生到北京访问。这位传奇人物在青年时期就从大学里辍学,到柬埔寨开展难民救助工作。1982年他回到日本创办了Whole Earth自然学校,致力于培养热爱冒险的孩子们。日本全国各地共有8个分校,每年有8万人参加该校的自然活动。”

南京明城墙小学优秀作文 篇4

南京明城墙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时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方,我作为东道主,大家介绍介绍南京的风景名胜——明城墙。南京古城墙修筑于明朝,仅内城周长就达33.7公里,比周长仅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古城墙是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时间才建成的。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古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这些数字也显示出了明城墙的宏伟。

南京的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万里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明城墙的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 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明长城遗址 篇5

目录基本介绍遗址介绍建造历史丰镇明长城遗址收缩展开基本介绍

中国自秦、汉、隋、明的历代长城在宁夏皆有遗迹,总长度达到1500多千米。故宁夏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明代称长城为“边城”,在宁夏境内的主要有西长城、 北长城、东长城和固原内边城,长度共约400多千米。其中位于银川市西40余千米的三关口明长城,仍然保存较完整。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原建有关隘。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千米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千米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千米,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遗址介绍

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西起横城以北一公里黄河岸边黄沙嘴,东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过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县盐场堡,全长约400千米,每隔150米一个墩台。长城高三丈,宽两丈,墙顶路面非常宽阔,可供五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军事物资也在顶部运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宁夏巡抚张祯叔、王询先后在墙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一带,壕沟深宽皆两丈,所以长城也被称为“深沟高垒”。像这样的城堡宁夏一共有150个。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辖区内还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长城线路,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烽火台,将边防前线与内地连接起来。红山堡距离水洞沟3千米,占地20余公顷,据史料记载红…堡设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镇守此地,同时与其他兵营互相接应呈长龙之势。长城简介 民族的脊梁在消亡!长城急需保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相关图片

建造历史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人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人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据现存长城实测,外长城分别由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在新平乐村与西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长城约105华里。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由天镇水磨口向西3里进人阳高县十九墩村界,至镇边堡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区境。阳高境内长城计100余里,现存夯土墩台119座。从阳高镇边堡向西约8华里进人大同元墩村界,经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人左云界,这道长城当地人称“二道边”。南北两道长城共210华里。长城由大同砖楼向南进人左云县保安堡地界,至二十边向西北出左云进人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

丰镇明长城遗址

殷墟遗址公园导游词 篇6

大家请跟我来这里,这里是殷商车马坑殿厅。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

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五一畅游三国遗址公园作文 篇7

合肥市乐农小学奥林分校四年级 高天宇

去年五一,

往北见,那里有一座高大的城池,叫“征东门”。我们问爸爸:“这座城池为什么叫‘征东门’呢?”爸爸回答道:“其实这‘征东门’是为了纪念魏国征东将军‘满宠’而修建的。”我恍然大悟,缠着爸爸给我讲征东将军的故事,听完之后,非常佩服神勇的满宠将军,特别想亲自读读《三国演义》,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这次三国之游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而且激发了我对三国历史的兴趣,收获很大,真是让我难忘啊。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导游词 篇8

一、走进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整体外形设计让人震撼

站在24万人的墓碑前,瞬间感到灾难的巨大,生命的无价,多少鲜活的生命被覆盖,多少温馨的家庭被掩埋,献上一束鲜花,告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们永远记得他们。

二、解放军前仆后继,和唐山人民相濡以沫共克灾难

危难时刻送来光明的他们,一辆辆卡车送来了物资,一座座帐篷搭在废墟上,指挥着抢险救灾,一间间简易房冒出了炊烟。唐山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

三、凤凰涅?,重生的唐山焕发新光彩

在博物馆里,一路参观,从残垣断壁,血肉模糊,到人马嘶鸣,尘土飞扬,一路压抑,当寻着光明走来,走到了重建后的新唐山单元,焕发着新的光彩,转型升级,凤凰涅?,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在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旅游、沿海资源等领域飞速发展,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特色美丽城市等等城市荣誉,中国唐山已成为一张美丽名片…。

走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心情既沉重又充满希望,做为新一代青年,做为唐山人,我们有责任,建设好我们的家乡,因为我们经历过磨难,血液得到了淬炼,我们更懂得团结的力量,我们知道迎难而上,擦掉眼泪继续前行就有希望,我们有感恩的心,我们有必胜的抗震精神,所以我们将肩负使命,勇往直前!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小学生日记 篇9

今天一起床,爸爸就叫我和我哥、姑夫一起去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玩。这个计划早在半个月前我爸都已经制定好了。我们刚进去,便看见一些只有盔甲、兵刃雕塑的草地,兵刃插在地上,盔甲用一根铁棍子支撑着插在地上。我们又看到了秦朝时代人们用牛犁地的场景雕塑。

还有一个雕塑群,其中有一个人牵着一只鹿,还有一个人穿着官服,我想,这是什么?一看牌子,上面写着:指鹿为马。我说“这个人一定是赵高喽?”爸爸说:“是的。”原来这就是成语-“指鹿为马”的来历。我们在遗址公园里看见了威武的“秦虎符”雕塑,在秦代是用来调动军队的。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篇10

文/谭云

近来,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防渗工程的事态发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作为一个在海外从事20年水土资源的研究人员,我也不由自主的在思考,圆明园公园湖底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觉得有话要说。我的话希望是对社会负责任的。

通过各种媒体初步了解到众多专家的观点,有赞成目前采用的防渗措施的,也有很多坚决反对的。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水”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灵魂。还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北京严重缺水,圆明园也不例外严重缺水。圆明园公园管理处认为圆明园湖底渗漏严重,所以采用了目前的铺设防渗膜的工程措施。目前的防渗工程,采用防渗膜,膜上再添加0.5到1.5米的覆土,用来栽种水生植物,侧防渗则是用水泥石料完成的。

湖底防渗这个概念本身不应该有错,关键是铺设防渗膜是不是适合圆明园这个遗址公园,采用的防渗措施是不是最佳方案,会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是否和周边环境及园林生态景观协调,是否能永久解决渗漏问题。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实施,铺设防渗膜后,不利影响是显然的,许多专家也都表述过:例如防渗膜在水域环境中的老化碎裂,给湿地土壤带来无法清除的塑料污染。还有专家认为目前的防渗膜埋在湖底的泥土中甚至将危害湿地植物的根系发育,从而使植物生长不良,这对水质净化极其不利。铺设

防渗膜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会受到限制或基本隔绝,防渗膜就阻断了对地下水的补充。将来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的压力将会把膜从土层中推举出来。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隐患当然会引起公众的担心。

当我在媒体中了解到圆明园防渗工程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应该用地球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粘土。经过近期仔细查找专业文献以及和同行们的研究讨论,我的想法得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一些水土界面专家的认同。

我认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不仅需要科学防渗,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与自然和谐!如果我们采用粘性较强的土壤作为防渗材料,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大都可以避免。具体的想法比较简单,根据需要的水分传导度选择适当粘性的土壤,并且根据需要的水分传导度对粘土层进行压实处理,粘土层上再添加1米左右的砂壤性土壤,供水生植物生长。

众所周知粘土的主要特质是:

1、保持水分能力极强

2、既能吸收也可释放水分

3、能吸收和释放养分。北京周边粘性较强的土壤不难找寻。商业用蒙脱土也可以考虑。

我觉得这样的系统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粘土层可以大幅度降低渗漏,而不是完全停止渗漏,能保证适当渗漏率,所以不影响湖水与地下水的双向调节,不使湖水变成死水,实际上渗漏率可以人为制定,需要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将来地下水上升,地下水上升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地下水可以透过粘土层,进入湖泊,这样并没有阻断地下水的供给。这个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永久性的,不会出现防渗膜破裂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

同时粘土对水质净化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粘土可以不断吸附水体中的无机磷化物,从而避免湖泊的富氧化过程,避免有毒性的藻类生长。

这样的系统不违背文物保护原则,不影响历史园林的保护,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恢复,与周围园林景观自然和谐。这样的系统有利于湿地植物根系发育,有利于植物生长。

粘土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造价低,粘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的天然的物质,随处可取!我相信北京附近一定有粘性强的土壤。在国外,市场上应该有商用粘土供应,既我们土木工程专家所熟悉的蒙脱土。

粘土系统还有个优势,粘土可以直接注入,不需要将水体全部放干,挖地三尺,尤其是侧渗很容易用这种方法控制。粘土可以形成纵向的横向的防渗屏障。圆明园湖泊也不过数米深而已,技术上不应该有难度。我在这引用一段文章:“Hydroinsulation Clay Barriers offer a low pressure polymineral clay injection system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in creat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ydraulic barriers at several hundred metres depth on problematic sites”。这句话时说“粘土防渗屏障技术”是指可以将多元素粘土直接注入几百米深的土壤层形成纵向或者横向的有

效防渗漏屏障的技术。

使用粘土防渗,既有科学依据,还有实践证明,可操作性强!造价低!与自然和谐!

渗漏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问题,大到一个湖泊,小到一口水井,都得考虑渗漏问题,我们为什麽不借鉴他人的经验,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呢?国外使用粘土防渗漏很普及,不仅有很多专业书籍介绍此类防渗措施,还有国外专门从事湖泊池塘建设的商业化土木工程公司所推崇的网站,例如:http:///。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目前,粘土系统在防止污染物渗漏方面用的比较多一些,这样的例子很多。

渗漏问题是现代才有的吗?在我们还没有塑料膜之前,我们的前辈是用什么防止渗漏?采用粘土层防渗古人早有用过,在中国农村,尤其是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边远山区农村的水井就是靠粘土层保持水分的。

目前的防渗工程是从工程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缺乏深入科学研究,缺乏数据,缺乏科学依据。在许多国家,一个像这样具有深远影响的工程,需要较多的研究、论证和数据来支持。

从学术角度来讲,湖底渗漏是可以测定的,可以量化的,可以跟踪的。我们在做决策之前,应该了解渗漏速率是多少,相对蒸发蒸腾,有多少是渗漏等等。另外,湖底渗漏是可以模拟的,这样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已经存在,我辅导过的博士就做过水土界面物质交换的研究。只需要根据圆明园公园湖泊的实际几何参数,这个地区的水文参数,就可以模拟渗漏速率。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圆明园湖泊系统,帮助我们制定防渗方案。

在报上看到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据说是北京最大的听证会,有70多人参加,以环保、文物、建筑、规划、水利等方面的专家为主。据说是为了确保各个层面人员的平衡。我不知道有没有水土界面的专家,土壤专家,以及湖泊渗漏监测模拟专家。北京就有很多世界级的此类专家,圆明园附近有着中国著名的农业大学,清华也有许许多多的土木专家,这些著

名的学府几乎都和圆明园接壤。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篇11

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这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当天来自全国各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共同举行高峰论坛,形成了加快全国大遗址保护的“西安共识”。两年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保护大遗址的坚强决心,让我们看到了西安民众为大遗址保护做出的巨大奉献,以及他们对国家遗址公园早日建成的殷切期望。两年来,大明宫遗址上不合理占压遗址的350万平方米建筑全部拆除,大明宫遗址从不断遭到蚕食破坏的状况下得到了永续保护。同时,10万民众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极大地提升了道北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考古遗址保护和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成果,惠及了城市环境建设,惠及了民众现实生活,证明了文化遗产不代表落后,不代表贫穷,不代表脏乱。国家遗址公园能够成为城市最美丽的文化景观,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贡献最大的地方

国家遗址公园是基于国家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它是加强国家遗址保护、深化国家遗址展示的一种重要模式。国家遗址公园不是建在遗址上的主题公园,其展示的是遗址本身及其价值,介绍的是真实的历史,容不得半点涂抹和篡改;国家遗址公园不是建筑师竞技的舞台,这里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遗址。不应让张扬的设计、华丽的材料等妨碍人们对遗址的品读和对历史的思考;国家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园,园内任何建设项目和人类活动都必须谨守不破坏遗址的原则,园内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与遗址的内涵和价值相协调;国家遗址公园不是普通的旅游景点,需要科学评估遗址的游客承载力,合理限定游客数量,绝不可为了追求门票收入而盲目扩大游客数量,以免对遗址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必须以考古研究工作和文化遗存保护为基础,必须统筹考虑遗址考古、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因此,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初步建成和对外开放,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后仍要按照相关规划要求,逐步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为考古工作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考古工作不断丰富国家遗址公园的展示内容,深入挖掘国家遗址公园的内在价值。

我们衷心希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继续秉承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的精神,完善保护管理体制,提升保护管理水平,让大明宫遗址更加拥有尊严,让大明宫遗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大明宫遗址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在广大西安市民的热情支持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明城墙遗址公园感想 篇12

东河乡大庄小学 孙有鹏

2014年5月7日下午2时,根据凉州区教育局安排,我参加了在武威市委党校听举办的“杭州三墩小学校长章献明校长讲座”。历时三个多小时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章校长从什么是校长的专业发展、为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学术管理的意义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与校长们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讲座后,教育局长苏万俊同志又对本次讲座的重要意义、讲座内容的拓展运用做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这次讲座学习,并结合本人实际工作,我最大的体会是: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要关注每个学生成长过程,“校园处处皆课堂”。

一、学校开设哪些课程来培养学生专注力?

从章校长的讲座中,可以知道西湖小学提倡孩子在课间下棋,下棋可以修生养性,发散思维,学会与人交往,这种博弈是一种内在培养,我下课也经常和学生一起玩。还有一些专业的项目:射箭、射击、击剑。这些属于体育类项目但又很专业,小朋友也很喜欢,觉得很帅,拿到枪后自信满满。射箭、射击运动是一种自我教育,这种运动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学生学会战胜自己。练射箭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学会如何静下心,但只要他们一到赛场上或者站在靶前,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十分专注,射箭是一种安全、智慧运动。

二、艺术理念贯彻到办学特色。

章献明校长说,他虽然是一位美术老师,但也没有刻意地把美术教育成为西湖小学学科特色。与数学、语文等学科校长的区别在于:艺术教育首先是学艺术,要读懂艺术,在创作作品、表现作品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理就是通过作品表达主观情感,而且这种情感要有个性地表达出来,不可能大家的情感都一样。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个体,从教育理念来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不可复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要更愿意关注每个学生每天带来新鲜、鲜活的东西。孩子每天都在变化,孩子的变化比成年人的变化要大得多,所以今天的孩子一定不是昨天的孩子。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成长,把“成”和“长”拆开来理解,“长”是一种自然生长,“成”是教育的目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学成,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这个“成”字。

三、老师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工作人员和家长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是有正确的方法。教师在教育方面是十分专业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改变,还要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去应对学生的改变。

比如观察到学生心情不好,教师就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其次,了解学生心情不好的原因,最后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开导学生,指导学生走出悲伤情绪。

四、学校如何引导家长教育孩子?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好还是很重要的,家长应该更关注用怎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成绩好。如果有些学生牺牲所有时间去学习、写作业,他们的成绩势必比其他学习时间花得少的同学好,但是他们牺牲了玩耍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出现厌学情况,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学习成绩是一种数量化的东西,一百个学生中肯定有前几名和后几名,西湖小学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解成功案例,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上一篇:浅谈六年级语文教学下一篇:幽谷清风——读《秦汉简史》有感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