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诗意(共7篇)
丹青绘诗意 篇1
“丹青绘诗意”
——马坊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诗配画”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学校定于4月开展诗配画活动。
二、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4年4月
四、配画内容
一年级古诗:《春晓》《咏鹅》《画》《梅花》《悯农》
二年级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草》《望庐山瀑布》《小池》《元日》
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咏柳》《 江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 四、五、六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清平乐村居》《牧童》
注:各年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挑选喜欢的古诗进行配画。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
各年级选择好适合配画的古诗内容进行训练。
2、全体学生创作阶段
语文老师及班主任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六、内容要求
1、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大队部提供的古诗或是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配画。
2、绘画作品要紧扣诗文主题,应做到主题鲜明,构思生动,能够用画笔表达诗文意景。
3、纸张:在统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
4、每班级并选送 2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5、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创作,不得抄袭。
七、活动表彰
奖项设置:本次活动分学段评选出优秀作品。
马坊小学教研室 2014、4、17
丹青绘诗意 篇2
扎根鄂西, 热血浇灌绘画奇葩
辛克靖先生, 1934年7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幼年丧父, 在时任小学教师的母亲的抚养下, 艰辛长大成人。1952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 并于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春, 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毅然放弃大城市工作, 奔赴老少边穷的湖北恩施地区支援山区文化建设, 这一去就在那儿待了27年。
当年进山是多么不易, 由长江乘船入瞿塘峡, 至巴东上岸改乘汽车, 爬盘山公路, 过野山关, 走链子崖到恩施, 顺则一星期, 不顺则须十天半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 辛克靖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奔波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然而, 画家眼里的贫瘠之地却有另外一番景色:巴蛮故地, 武陵山区, 云深水美, 民风淳朴, 美不胜收。壮美的山水和土家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激发了画家骨子里的热血, 他一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热心地组织业余兴趣小组, 进行美术辅导和普及推广工作, 培养众多土家苗族儿女走上艺术之路;一边忙着搜集人物造型, 积累素材, 酝酿创作。当时处于火热年代的中国农村, 改天换地创造新生活的口号响彻山谷, 建设的热潮遍地开花。移山开路, 引水改田, 万象兴荣。辛克靖先生被劳动人民的热情所感染, 激情勃发间创作了《万丈天涧送飞泉》, 一画惊人。只见画面上高山壁立, 云海茫茫, 渡槽飞架, 开闸放水, 清泉汩汩灌溉粮田。红旗招展, 锣鼓喧天, 男女老少, 一片欢腾。形神兼具, 趣味盎然, 既有中国画写意的韵致, 又有传统年画红火、吉利的艺术特征, 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各方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这幅作品后来出版发行百万余张, 并被选为湖北省推荐送北京参加建国10周年全国美展六件参展作品之一, 后还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 影响深远, 成为辛克靖先生的代表之作。
少年得志, 才情喷涌。在他的动员下, 刚大学毕业的未婚妻李静淑随他同往恩施。婚后夫妻俩怀揣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热忱与憧憬, 决心在鄂西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光阴荏苒, 他们从青年一路风雨同舟走来, 将人生中最美好的27年时光奉献给了鄂西山区文化建设。他们对闪烁着民族智慧之光的吊脚楼、土司寨、西兰卡普、图腾神仪、巫傩俚俗、街桥建筑、丧葬墓碑、木雕石刻等美术遗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800里清江两岸、崇山峻岭、土家苗寨等, 处处留有他们的足迹, 充满险阻却风景奇秀的武陵大山贮存了这对伉俪的热情和汗水, 二人最终合力出版的《中国古建筑装饰图典》见证了这段近乎传奇的爱情。
在锦绣鄂西辛勤创作的二十多年里, 辛克靖先生创作出了《万山红遍》、《工改图》、《女炮手》、《我要当红军》、《清江壮歌》、《凌波踏浪送栋梁》等大量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作品, 而《革命家史代代传》、《人民公社万年春》、《喜看河水上高山》、《西兰卡普绽新花》、《艳丽多彩》等时代色彩浓厚的画作更是成为当时流行的年画而被广为流传。在创作风格上, 他充分吸取民间老艺人的技艺, 恪守笔墨服从于造型的原则, 将西画素描、写实造型同我国传统笔墨写意相结合, 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民族深情。1980年至1984年间, 他进行了大量的山水画写生, 创作出《神农架下》、《武陵奇峰》等优秀山水画作。在宣纸和笔墨的深情拥吻间, 跃然眼前的是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黄山之奇绝、峨眉之秀丽、青城之幽深、神农架之巍峨、长江之浩淼、香格里拉之神秘……辛克靖先生的山水作品并不是对真山真水的写实, 而重在把握山水的空灵, 将山水之美与心灵之悟相契合, 借景抒情, 以情赋景。他笔下的山水, 造型准确, 意境恢宏, 笔墨多变, 气韵悠长, 它们摄取了山川之精魂, 展示出华夏民族雄山秀水之万千气象, 彰显了辛克靖先生对自然美理解的深度与对笔墨把握的高度。
回归华中, 编结建筑山水纽带
在一般人看来, 山水国画与民族建筑, 是两个迥乎不同的领域, 但辛老早年流连徜徉的土家族是一个具有建筑创造性的民族, 且鄂西山水灵奇, 如拿来作为土家建筑的背景, 可相得益彰。而辛老在鄂西期间四处采风, 对少数民族的建筑了然于心, 并坚持走一路画一路, 积累多多。综合考量这些因素, 并结合自己作为教师的本职, 辛老终于找到了加盟城市建设大学教育的准确坐标。1985年, 辛老被调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 任教, 成为国内城市建设学院第一个风景园林系初创时期的拓荒人, 并在国內高校风景园林专业首开《中国画》课程。
辛老明白, 建筑是一个崭新领域, 与美术相通之处虽多, 但毕竟隔行如隔山。他如蒙童进学开始起步, 花大量的时间攻读建筑史及相关著作, 全方位展开民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携同夫人连续四年寻访建筑名胜。齐鲁的曲阜、吴越的太湖、中原的嵩山、巴蜀的都江堰、西南的丽江……他沉醉于江山美景里留连忘返, 开始执著地探索将山水国画创作与建筑园林艺术有机融合。工夫不负苦心人, 建筑与绘画的珠联璧合, 使辛老的作品卓然自成一家, 也为其开启了艺术人生的第二春。
辛老的建筑山水国画, 既有泼墨, 又有工笔;既有写实, 又有写意。他以对社会、对自然以及对生命和艺术强烈的爱, 来再现和歌颂这块土地独具魅力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他的建筑山水国画作清新雅正, 色泽谐和。与行云流水的文人水墨大不同, 他长于使用山水画的以大观小之法, 但不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 他不被客观景物束缚, 用心中的美感去加工、调整局部的自然美, 使之同自然谐调、统一。看似平淡的山水构思和描摹, 他却能删繁就简, 安排得体, 统一而不单调, 丰实而不拥满, 概括而不细碎。他利用传统山水斜俯透视的原理, 使建筑显层次、见疏密、有错落、现韵致。
记录这些原始意味浓厚的山地少数民族建筑让他感慨万千, 他认为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山地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智慧, 总能与当地环境达成平衡。纵观辛老的创作, 我们不难发现, 在当下诸多以形式创新为宗旨的中国画领域里, 作品的外在形式从未成为他关注的焦点, 画面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才是他真正追求的目标。怀着对土家山民的赤诚情怀, 怀着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耿耿执著信念, 辛老在坚持抓取自然山水特征的同时营造人文环境的审美空间, 创造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现代建筑山水国画。在他的笔下, 侗家的月色是那样朦胧而深情;莽莽丝路古道穿过岁月的巨大时空显得神秘而苍茫;群山环抱之中, 多民族丰富的建筑文化融会出斑斓与多姿。
在建筑山水国画的构图上, 辛老巧妙地将自然的神韵充盈于建筑的各个角落, 使之融汇和谐。我们从《彝寨秋日》、《敦煌莫高窟》、《客家土楼》等作品中即可看出, 画家非孤立地描绘建筑, 恰是以美的建筑去映照美的自然, 使静静云山、泛泛水波、郁郁烟树、弯弯石径等美妙的自然环境成了建筑的陪衬, 诗意浓浓, 犹如锦上添花。如此表现无不赋予了自然以人文精神。有别于前人的山水画, 他的画作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他的一些表现历史文物的画作中, 像《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奇葩的客家土楼》、《曲阜孔庙》、《高峡出平湖》等, 从不同角度, 选取了最美构图, 创造出苍润之气韵, 使建筑与自然颇有形式与精神合二为一的意味, 此为画家思想境界和时代精神使然。在人生中的最后十多年里, 辛老以其古稀之龄, 继续跋涉于神州大地, 极力扣住城乡建设和社会现实中的关键性场景, 不断描绘创作, 把建筑、村寨、城镇、工程建设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将中国特色的山水国画与民族建筑融为一体, 形成规模宏大、系列的建筑山水国画新画风。
辛老在探索山水国画与民族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就, 他的多篇论文在建筑类核心期刊上发表, 《奇葩的客家土楼》、《三峡人家》这两件作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美术金奖”, 《风格独特的土家族建筑艺术》曾获湖北省建筑文化论坛一等奖。他还相继出版了《民族建筑线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两部著作, 前者被行家称为“弥补了我国民居研究的空白”, 后者为被誉为“中华建筑文化的一个基因图谱”。除此之外, 他还出版了综合作品——《辛克靖山水画作品选》、《辛克靖画集》等, 并担任了五卷本大型巨著《中国民族建筑》、《湖北建筑集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编委。
树立风范, 彰显作画育人情怀
辛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画家, 更是一位甘当园丁、德高望重的老师。他24岁风华正茂时, 即投身于山区文化建设, 后又在不同的岗位上, 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坎坷曲折, 无怨无艾。他不仅为恩施地区土家苗族儿女培养出很多艺术人才, 后来还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 为国家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等专业培养了不少园林与规划方面的栋梁之才。
他的学生, 现任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二所所长、高级规划师陈思宁与珠海市住建局高新区规划分局局长李清夫妇在感怀老师时提到, “善画者善园, 善园者善画”, 辛克靖老师不仅是他们国画的启蒙老师, 更是园林设计的启蒙老师。他们追忆:“辛老师讲课耐心细致, 他给我们讲构图、笔墨、着色;讲人物、山水、花鸟;讲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 使我们这批入学不久的风景园林系学子得窥国画艺术殿堂的概貌。特别难忘的是, 辛老师针对我们的专业特点, 教我们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要了解国画创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 先储于心, 再形于手, 所以不以‘肖形’为佳, 而以‘通意’为主。”这些深入浅出的理论, 为学生们如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也感叹老师对工作、对艺术的热爱:“有一年冬天听闻他采风归来, 我们特地前去拜访。辛老师兴奋地拿出他几个月来奔走于湘鄂边区写生的手稿, 其中大多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建筑画稿和建筑符号, 他的笑容纯真得像个发现了宝贝的孩子。”就这样, 辛老怀着他对山水国画与民族建筑艺术孩童般纯真的新奇和热爱, 用画笔描绘着他心中的胜景。
辛老的一生, 是执着追求艺术的一生。
他一辈子埋头于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 始终不渝地坚持扎根于生活及民族文化的沃土, 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写生, 专注执着的创作精神令人叹服。1980年5月, 辛老与著名画家秦岭云、张步从巴东泉口沿泉口采药山道上山, 从早上6点出发至晚上9点爬上神龙架1700多公尺的高峰, 在伐木工人简陋的住房内借宿, 对神农架各景点的考察写生进行了半月有余。之后他又不畏辛苦步行至武当山, 历时半月。为了能更好地描绘神农架和武当山, 他先后四次前往这两地写生, 几易画稿, 哪怕是已经发表的画作。在创作《凌波踏浪送栋梁》时, 为了表现清江伐木, 他冒险坐在木筏上闯荡激流。他于1999年所作的《土家古寨——利川鱼木寨》、《山寨迎亲图》是他住在农民家与山民同爬悬崖时, 目睹山寨迎亲而获得的创作灵感。为了了解山寨民乐, 他整晚未睡而录制土家民乐。为了及时转车赶赴利川三元堂收集独具特色的古建筑, 他一整天也顾不上进餐;为了反映我省高山峡谷致富村——保康尧治河村, 他不顾晕车与疲劳, 到达后与村干部一同翻越高山峡谷, 只为目睹峡谷中一栋栋乡村别墅和门前停的小汽车……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因此, 辛老先生之子, 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辛艺峰教授在评价自己父亲的时候, 只用了简单的几个字——挚爱艺术的一生!由此我联想到, 辛老为自己子女起名时都带了一个“艺”字, 从中可窥见他对艺术的迷恋和热爱, 并希望将这种艺术情怀传播、延伸下去。
在潜心创作之时, 辛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也令人钦佩之至。他的学生, 现任杭州园林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及高级景观规划师的高艳女士回忆道:“辛老师勤奋、实在, 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我大三那年的暑假, 辛老师来杭州写生, 他每天早出晚归, 全身心投入到西湖山水之中, 晚上就在我家客厅里搭了张小床。他对生活的要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她还称, 辛老师教他们先做人后做事, 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如今他们班的同学基本上都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让辛老的女婿罗斌教授最为感慨的也是这点, 老先生生活极其简朴。他告诉记者, 老人家生活环境相当简单, 家里的画室是客厅辟出来的, 平时作画时脚踩两只破旧的凳子就上阵了,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也能心无旁骛地在画布前持续挥洒笔墨很久。而且年近八旬的老人去工作室多半都会乘公交车, 旁人根本不会想到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著名的建筑山水画家。而在对待画作时, 他却一点儿也不能凑合。每做一次个展, 他都要反复推敲:展出的作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给观众带来负面的心理因素?
辛老精心筹备、期待了许久的画展——《丹青融情系九州——辛克靖从艺六十周年中国画展》已于2012年7月13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展, 浓縮了辛老一生的百余幅作品在恢宏展厅中展出, 可惜老人家却在画展开展前三周, 手握画笔倒在了已绘制完成的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后一个开发景区巨幅园林山水国画《神农架》前, 其灵魂融进了他所挚爱的这片热土里!辛老是因突发脑溢血而猝然离开人世, 这位勤勤恳恳的艺术家, 直到去世还不忘与世人分享他呕心沥血的艺术成果, 其无私奉献之心令人景仰!
我想, 老先生一定是要拿着画笔到另一个世界写生去了吧, 那里也有秀美的山水、有瑰丽的建筑, 还有他熟悉和热爱的一切美好……
丹青绘巨变 篇3
最近,读到天津政协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说天津600年》大型画集,十分喜悦。首先,这是不同于常见的城市摄影史的崭新创意,而且119幅画作形式之丰富,水平之杰出,难能可贵。在中国出版史上,用绘画表现一个城市的历史,先例甚少,这是因为绘画比摄影费时更多,难度更大。一旦倾心投入,所体现出的美学品格和艺术感染力,是摄影作品远远不能替代的。
天津是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自1404年(明永乐二年)设卫建城以来,至今已有600年,在世纪更替,沧桑巨变的漫长岁月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景观独特的城市格局,蕴籍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契机。
墨彩交融绘丹青 篇4
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更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艺术家们常常会将自己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及面貌融入自己的作品,王晓银先生也不例外。自小就生长在素有“走廊峰腰”“甘凉咽喉”之称的山丹县,作为以游牧为主、与骆驼为伴的裕固族族人的王晓银先生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个有丝绸之路象征符号的骆驼陪伴下成长的。长时间与骆驼接触、与骆驼为伍、以骆驼为友、同骆驼对话,使骆驼那种任重道远、坚韧顽强的形象,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了。这种触动心灵的感悟与体验,是其他骆驼画家难以深刻体会的。
在外求学期间,家乡那英姿飒爽的骆驼形象时常会在他眼前浮现,那悠扬的驼铃声也常常会萦绕在他的耳畔,骆驼自然也就成了他画中的主要元素。在王晓银的众多绘画作品中大都溶入了这个元素,这些看似背景或配角的骆驼却又无一例外成为主题中不可替代的“主角”,因为有了骆驼的存在,才使画有了生机、有了故事,也让作者有了更深一层的精神寄托。在他眼里,骆驼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物,而是他倾露内心情感、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以裕固族为主要创作对象的画家,王晓银先生作品具有浓郁的西部特色,画风朴实奔放,裕固族的纯朴与善良、粗犷与剽悍都能真实细腻地在他的笔墨中得以体现,让人倍感亲切。
王晓银先生深深地明白艺术作品要承载艺术内涵,而艺术内涵的深度是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锤炼的,感受生活发掘新的东西,组织整合消化,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为画好骆驼,王晓银先生不知多少次跑进大漠、戈壁,画了多少速写、写生,临摹了多少名家画作,尝试了多少表现方式,探索了多少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晓银先生深入生活,并不斷地从历代名家墨宝中汲取精华,广汲博纳,又于不同的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外师造化,艺益精进。王晓银先生作品从情感的表达到意境的创造,都显示出他独特的审美视角与艺术匠心,其作品往往能在看似简单绘画语言中呈现出丰富的思想感情与内涵。
浓墨点染、淡墨烘衬与精到的焦墨勾提,使水墨骆驼画面更显生动与厚重;泼、破墨并用、墨与色相互交融、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使彩墨骆驼画肌理分明、质感强烈而又不失灵动。王晓银先生笔下的骆驼,不但表现出了骆驼的那种温顺,而且表现出了骆驼那种任重道远、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精神,给人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在他的画中可以让人领悟到骆驼在戈壁、荒漠中生存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和他对西部传统文化的偏爱、对丝绸古道的情怀。王晓银先生那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骆驼画,笔墨酣畅淋漓,风格大气雄浑,给人以力量和战胜艰险的勇气。
野骆驼已经濒临绝境,逐年在减少,那片生命几乎绝迹的沙漠戈壁之中不能没有骆驼的守护,我们也不能让清脆的驼铃声消失。在此,我真心希望王晓银先生多多挖掘当地的文化风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骆驼画,来唤起人们更多对骆驼生存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
丹青点善意翰墨绘人生 篇5
阳
春四月的一个下午,《世纪人物》杂志社有幸约见了这位著名的慈善艺术大师,初次相见,吴老先生那质朴的言谈,给人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之感。
无论“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是“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是对自然的赞誉,亦是对人生境界的感叹,风竹挺拔、冬梅坚忍,历经风霜后,尝尽苦难后,他的人生愈发醇厚,他的笔下毅然生辉。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这是苍鹰的志趣,亦是人生的追求,鹰击长空,翱翔千里,成就大业后,他的梦想愈发远大,他的善心愈发光彩。
吴东魁,现任吴东魁艺术馆名誉馆长、世界华人书画院院长,华夏画院院长。他在鲁西南的泥土里寻找灵感,他创建了全国第一所私人艺术馆,他力争在有生之年要捐赠100所希望小学……从鲁西南到海内外,吴东魁用不断完善的丹青写意抒发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善意。
情牵故土 梦绕家乡
吴东魁的画作贵在那股夹杂着泥土的、自然的味道,清香沁人,是因了他多年的琢磨与创造,更是因了那绘画的天赋是存于泥土的,是缘于自然的。
吴东魁的家乡在山东菏泽,这里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大概这里的泥土也早已渗入了笔墨的清香,贫困的日子也能画意充盈。
现在的吴东魁早已不用再为笔墨纸砚发愁,但一支彩笔对于幼时的他来说,那就是一种奢望。
他生于鲁西南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带着兄弟姐妹艰难度日。但哪怕再艰难的岁月总需要一些亮丽的点缀,勤劳的母亲给予了他最初的艺术指导。他的母亲喜欢剪窗花、织鲁锦、用绣花针绣龙凤呈祥,将触目所及的美好事物用自己灵巧的手创作出来,记录下来,吴东魁知道,生活时艰,但美却无处不在。观察生活中的美成了幼时吴东魁最享受的时刻。
善于观察的他,用粗糙的树枝、废弃的木炭,在石岩上、墙壁上描绘着世间美好的事物。甚至有一次为了更好的画好燕子,他每天亲自咀食后小心的喂养它。对于他来说,没有笔墨纸砚,作画之处便是天地之间。“水墨写意花鸟,柳暖春回欣赏”,在家乡下过雨的石板上、田间地头里留下了他与麻雀、喜鹊,与马羊玩乐的影子,也留下了幼年那一副副栩栩如生的画作。
“到处皆诗境,随处有物华”,大自然给予了人们太多的想象力,她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她,去描绘她,去与她心意相通。画家抓住了这个机会,吴东魁更利用了这个机会。贫困的生活中唯有自然向他无偿地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慷慨地充当着这个求知幼童的灵魂导师。
如果说母亲美丽的剪纸艺术给了吴东魁最初的艺术指导,那天上的云彩、地上的野花,这些大自然的灵气则朦胧了他绘画的愿望、艺术的追求。触目所及,花鸟鱼虫,吴东魁都把自然的恩赐收入眼帘、记入脑海,用锅底灰兑上水、用树棍在自家土墙上画,信手涂鸦的自我练习最终为他以后的艺术之路铺平了道路。
现在的吴东魁依然会在午夜梦回间回到那个曾经给了自己美好童年的贫穷地方,但没有抱怨与嫌弃,有的只是亲切与眷恋,他把那里的苦难变成了一生的快乐,那里的苦难也因这种快乐有了生活的寄托。经霜历雨,吴东魁从小养成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再也不会为生活低头,哪怕是无钱上学,哪怕是死里逃生,生活的苦难给予他的只能是对生命的理解与珍视。
已50多岁的吴东魁现在回想起童年的苦难,依然还会泪如泉涌,那是在哭诉童年的梦,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不可思议,靠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他能战胜了一切,以后的病魔灾难在他的面前只是一飘而过。
当田间地头的那个绘画儿郎逐渐长大,吴东魁吸收了丰富的大自然的灵气,唯独缺少专业老师的指点。小孩子长大了,树枝的随意涂鸦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戛然而止吗?他要将自己的一生用来经营热爱的绘画事业,他要一生与自然相伴、与美相伴。
天地写意撑开了吴东魁艺术之路的启程航帆,从自然赋予灵气的天赋孩童到享誉海内外的慈善画家,他经历了不同寻常的成长之路。
天高飞鸟 点墨抒怀
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一度是北京城长安街以南的商业核心。从明代就开始形成的花市大街,沿革数百年,曾是条颇具传统特色的街区。随着历史变迁与城市改造,现在这条街热闹依旧,但传统式建筑已经难寻了。也正因为如此,雕梁画栋的吴东魁艺术馆在这里,别有一番韵味。吴东魁艺术馆于2007年底在此落成,雕梁画栋,古香古气,气势雄伟,精雕细琢,吴东魁艺术馆古朴的建筑,漫射着浓郁的中华文化的传统气息,由物及人,这座建筑的主人——“鲁西南画派”创始人吴东魁,同样是位拙守中华文化传统的人。
吴东魁艺术馆是全国第一家私人艺术馆,整体格局突出了中式建筑的特色,气势恢宏,壮丽华贵,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传统中透着现代,现代中揉着古典,彰显着大家风范,内部留白的美术观念突显,字画错落有致地挂于墙上,摆设简朴优美,色彩浓重成熟,而这样的设计与吴东魁的心灵正相得益彰:古朴简约而不失大气。吴东魁的画曾成为拍卖会的最高价……品行净洁的竹子、毅然挺拔的松树,意境深邃的追求,笔锋转圜之间吴东魁已经走上了国画大师之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吴东魁的大师之路并不容易。当他决定上学学习绘画,他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学费的问题。凭着自己的勤工俭学、勤俭持家,从上学到大学毕业,吴东魁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靠着双手、智慧和力量,他艰难地向绘画的道路前进着。上学期间,别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当有人尾随而至,才发现,吴东魁一个人在教室的地面上、黑板上进行着自己孤独的创作。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不画完三瓶水,不去睡觉。
毫无疑问,绘画正在一步步成为吴东魁生活的全部。他可以在菏泽闻名的彩蛋设计与创作领域颇有成就,但为了热爱的艺术,他毅然放弃小康生活,而去追寻自己的绘画之梦。1978年,当吴东魁来到北京时,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脚踏一双旧鞋,身上唯一的财产是几支作画的毛笔,他每天的工作便是去美术馆看画,绘画给以他的精神食粮已然成为生活的最大支点。可以衣不蔽体,可以食不果腹,但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夜以继日的绘画、每时每刻的研究最终成就了他。1985年世界科技博览会特邀展出他的《劲竹图》,受到友人的赞赏。中央电视台先后为他拍摄了专题记录片《天高任鸟飞》、《吴东魁绘画艺术》、《吴东魁笔墨技法》等。山东电视台录制的《吴东魁画展巡礼》被译成六种文字在国内外播放,影响颇深。1990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大厅举办了个人画展。
但正当声名鹊起时,1995年吴东魁遭遇了严重的车祸,而他也成为那次车祸中唯一的幸存者。痛失好友让他悲痛不已,与病魔的抗争也让他痛苦难耐,输血治疗时他又不幸被输入含有肝炎病菌的血液,还好幼时的磨难已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不知是生活开了太大的玩笑,还是必定要经历难以想象的磨难,人生的韵味才会愈加醇厚,病愈后的吴东魁,笔下更充满生机和灵动:竹子虚心劲节、牡丹雍容华贵、梅花傲雪而开、松树毅然挺拔、菊花凌寒芬芳、兰花幽香淡雅……这一切,都传递着吴东魁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而哪怕在病中,他依然思考着艺术创作的新点子。没有什么可以打倒他,他领悟到的只有生活的真谛。
艺术创作本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再一次呈现,从农村走出、经历了种种磨难依然心怀绘画的吴东魁将生活栩栩如生的搬到了自己的画作中。他认为,艺术贵在有个性,有了个性才有生命力。
nlc202309040118
吴东魁的作品充满着鲁西南的画风韵味,代表着鲁西南的刚强不阿,“画如其人”,那也是他历经风霜后坚忍不拔的气节。
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吴东魁喜欢牡丹,也爱画牡丹,他不甘于临摹,而是自己创作出了一套专画牡丹的技法。先画花的内部,再画花的外观,层次分明,花大色艳,媚而不俗,饶有风姿。画竹则是他的另一种享受,他神驰心往于翠竹的虚心竹节。他笔下的竹,苍劲挺拔,云根玉立,不囿于古人,又有别于今人,自成一格,独具风采。他的墨竹,尤其是风中之竹,雄健朴拙,铿锵有力。
名利不争 上善若水
现在的吴东魁精通各种绘画手法,擅长各种生活题材,被誉为“全能”画家。他还被戏称为“艺术界的财神”。一幅《铁血冰心傲骨魂》被人以 68万元收藏;《竿挺叶张齐与天》经过多轮竞拍,以78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拍卖会上当代画家作品中价格最高的一幅;他的倾心力作《紫霞垂落燕高飞》更是以 205万元创下了拍卖价格的新高。吴东魁的个人画展,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展出,其画作也是大受中国传统绘画藏家的追捧。
名声大增,接踵而来的便是荣誉、鲜花和掌声,但从小与自然亲近的吴东魁在这时并没有利令智昏,出身贫苦的他知道,现在依然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历经了人生苦难,他知道这对这些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当自己的人生反转,他知道能够实现梦想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为了这种幸福,也为了悼念自己的幼年困苦,他愿意捐出自己的努力。“丹青写意彩云生,慈怀万里济世穷”,吴东魁立志要在有生之年捐赠100所希望小学。
他跑步、游泳,他要锻炼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斗志,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慈善事业添上艺术的气息,奉献给大自然、奉献给人类,奉献给幼小的心灵,奉献给孩子们。吴东魁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先后在全国捐款2000多万元,捐赠上百幅书画。在全国中西部地区,他还捐献了以吴东魁小学命名的30多所希望小学及配套设施,这离他百所希望小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在2007年,吴东魁荣登 “中国慈善排行榜”,获得了“慈善画家”的殊荣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之一”的称号,“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就像他用眼发现生活之美一样,这次他用手托起了生命的太阳。吴东魁说,慈善活动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艺术也是搭建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家和慈善结合,就是种激情碰撞,是种互相的激发,因此可以用更多的角度来认识慈善和艺术的合作,这也可以创造一些新的中国方式,回馈给社会。比如说艺术可以和自闭症孩子发生关系,艺术可以和生理有先天缺陷的人发生关系,这就是艺术和慈善结合的一种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艺术推广、艺术夏令营各种方式来帮助更多孩子,无论是贫穷的孩子还是富裕的孩子。
除此之外,2006年吴东魁投巨资创建的“吴东魁艺术馆”一直以来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各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被誉为“吴东魁人民艺术馆”。这里不仅收藏了吴东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画佳作,而且已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里还曾迎来驻京的5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外交使节的夫人,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
2010年,由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吴东魁艺术馆、贵州读书援助协会联合设立的吴东魁国际艺术基金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他还希望在有生之年在山东省内建一所艺术类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
在一次去青海捐建希望小学的途中,由于山路陡峭、雨天路滑,吴东魁乘坐的汽车在不时有山石滑落的路上行驶,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夜不能寐。但当他看到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在泥土中为他举着洁白的哈达时,顿时泪流满面,所有的危险和辛苦都值了。
采访手记:采访结束时吴老先生特意为本社题字,“世纪人物”四个大字褶褶生辉,包含了吴老先生对《世纪人物》的厚望。采访间隙,吴老先生总是强调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画家。“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今的他,低头前行,默默恪守并践行着他的人生格言“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独树一职的风格,清新自然的心灵,仿佛昨天他才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带着洞悉世事的淡定,恣意挥洒他向往的人生:存真,有善,有爱。
山水抒意趣 丹青绘人生 篇6
孙丽敏,河北徐水人,1945年10月生于山城重庆。她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年少时受酷爱刺绣的母亲影响,痴迷画画。经常模仿母亲画花卉、刺绣;要不就是照着书本、画片临摹,工作后也不肯放下画笔,久而久之,便奠定了一些绘画基础。她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尤其钟爱水墨丹青”。不过她总嫌自己水平太低,为此专门到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孙丽敏曾供职于高校,但她把绘画看做毕生之好。平日里忙于工作,只能在8小时之余伏案习画,甚至节假日也乐此不疲。退休10多年来,由于她学习刻苦,执着追求,虚心向前辈名家请教,曾先后得到周森林、罗中浩、陈道学、李世维、陈维萧、李长江等老师的悉心指导,还到北京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重庆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因此她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创作视野更加开阔,作品陆续被社会认可,名字逐渐被业界熟知。
画家的山水作品水痕墨迹俊逸轻灵、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山水形貌壮阔朴厚、典雅秀丽、清新自然、疏朗大方,表现了多变的和谐之美和深沉、博大的意境。她善于用水,其作品中无论是点线交错的摹写还是虚实掩映的刻画,墨色间无不舒张淋漓的水气,通透滋润、虚灵如梦,弥漫着一种难得的当代气息。在水与墨的自由挥洒中,画家以扎实的造型功力和新颖的构思技巧,抒发着自己的审美情趣,使传统水墨山水画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达到了浑朴和谐的艺术境界。
孙丽敏的画作,既师法自然和亲身感受,又灵活运用前人技巧并敢于创新。作品中的物象形美多姿、特性鲜明,笔墨老辣、刚柔相济,精妙而又豪放,生动而不狂野。她的画中多以中锋用笔,在线的波折、节奏、韵律的变化中,形成递进式的曲折幽深、由远而近、虚实掩映的山水结构,奠定了作品的基本态势与取向。再以点、线、墨、色进行补充、叠加,充分调动笔、墨、水、色的材质优势,在淋漓氤氲中造就墨气盎然、韵味十足、笔力遒劲的苍茫感和气象美。这些用笔变化,得益于她继承传统和文化上的积淀。
在长期的创作中,孙丽敏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为根基,吸收南派轻灵的水韵墨趣,融会北派劲健有力的风格,渐渐形成了既有浓郁水墨质感、又有灵动有力的线条,清雅秀逸、轻灵润泽的绘画风格。她创作的大幅山水,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借鉴名家山水画的用笔,可以看出,她的山水画以深入刻画的素描式用笔,融入适当的山水皴法与写意技法,其成就直接体现在展现大自然的神奇秀丽的画面中。
孙丽敏的画极富个性,有些“巾帼不让须眉”,可以说在艺术上不衫不履。她的笔下世界是诗情的世界,她擅画山水,无论是巴山、黄山、还是太行山,都在其笔下洋溢着灵性及活力。画家巧妙地运用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绿水的明洁意境,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尤以巴渝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她的人文内涵和巴渝情怀。
从孙丽敏这次展出的多幅作品看,她十分注重文化艺术精神层面的建构与表现。其中《巍巍太行》《巴山情》《高山流水》《巫山红叶》《奇峰竞秀》等作品以其雄浑壮阔的山水状时代之正气、状民族豪迈之气、状环境厚重之气;用明暗冷暖分明的色彩等现代造型方法塑造了叠嶂蜿蜒的大山,使画面更富有凝聚感和崇高感,也更富有创新性和时代性。当绘画可以状情怀、状文化追求,大自然的山水与绘画的山水就有了精神的交融,艺术就有了魂魄,这正是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画家近年来的画除了注重实景的描绘以外,还擅长注入感人的空间意象,将感情自然融化于山水画之中,创造出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特画境。观画家的多幅作品,会发现她有一种大山情结,所表现的绘画主体多是巴渝名山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她对第二故乡的眷念深情。是这些大山赋予了她创作的灵感,使她对大山情有独钟,大山又给这位痴女真情回馈。多少年来,孙丽敏一直把大山作为自己的写生基地,她认为,只要长期坚持写生,不但能增加阅历和修养,解读大自然的博大精神,还会给创作带来新鲜养分。为此,她曾数十次深入大山腹地,撷取大自然精粹,感悟大山精神。
巴渝山水既有南方山水的郁秀之美,又有北方山水的大气雄强,神秘而又雄奇的大山感染了这位朴实率真的画家,她决心以最纯真的语言来表现它们。从此,川渝、云贵、鄂冀……处处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正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历尽风雨的山石,还是舞姿翩跹的云烟;无论是苍郁蓬勃的茂林,还是飞奔跳跃的溪泉;无论是萦回通幽的小径,还是历尽沧桑的民居,都是画家源于生活的灵感。其画面中或苍、或秀的用笔,或浓、或淡的用墨,所表现的物象既是自然山川的气象,又是极富精神内涵的意象,无不意趣浓郁而又苍茫浑厚。所以,孙丽敏的山水画,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来源和质朴的地域文化特点,真正体现了源于自然,再造自然,高于自然的认真的艺术思考与精神追求,而且还潜藏着中国传统的故土之情和对巴渝文化的充分理解,这是她作品的艺术灵魂所在。
孙丽敏虽然现已年逾古稀,但对艺术的热情始终不减,依然如故,每日醉心于水墨丹青,创作占据了她退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让她从人情世故的烦人琐事中解放出来。至今她仍坚持在艺术的追寻中默默旅行,常用相机记录美好的瞬间,再将大自然之美提炼凝固于纸上。这些年来,她的画作多次入选省、市级画展并获奖。如:作品《银厂沟印象》入选全国九省市第五届老年书画展,并被四川省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窗外隔烟树》入选“中国梦—美丽江南”2014年美术展;作品《千年古镇》入选《第五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重庆选送作品展》;《巫山红叶 峡江秋韵》入选2015“巾帼写春秋”重庆市女子书画协会20周年画展;《巴山晨雾》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广书画院收藏。她的山水国画受到业界和公众好评,一些媒体对此作过详细报道。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对黄昏”。老有所好,老有所乐,乐此不疲,其乐无穷,在孙丽敏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如今,成绩斐然的孙丽敏已成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重庆分会理事、重庆市职工书画协会委员、重庆市女子书画协会会员。
虽然孙丽敏所取得的成就渐为世人瞩目,其名亦渐涨,然而艺无止境,对于绘画而言,她仍始终如一地默默行进在国画艺术的探索路上,尽管艰难却矢志不渝,期待她能再创辉煌。
丹青绘武夷 香茶馈宾朋 篇7
我要为武夷茶和传统中国画走向世界而辛勤耕耘”。
“琴棋书画诗酒茶”,自古以来茶就和文人墨客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数千年的武夷文明史里都氤氲着浓浓的茶香。卢仝、苏轼、范仲淹、陆游、袁枚等这些曾结缘武夷的风流才子都曾在幽雅的茶香中留下许多赞美武夷茶的绝美诗篇。美妙绝伦的武夷茶为这些风流才子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今天又有一位从大山里走出的山水画家秉承中国传统文人嗜茶、爱茶的秉性,把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和武夷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武夷文人茶,他就是武夷山青年山水画家、茶人胡必成。
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华东屋脊”黄岗山脚下有一个古朴、宁静,被原始森林和翠绿的茶园包围着的小村落,这就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关坪自然村。胡必成就出生在这个神奇美丽、生机勃发梦幻般的绿色世界里。
必成的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生有八男一女九个孩子,必成是老五,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家里还有祖传下来的茶园,必成的父亲每年都要辛苦地做点茶,卖一些钱补贴家用。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无力继续供他读书,必成只好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做茶,共同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桐木奇山秀水里长大的胡必成,秉承了家乡山水的灵性,不仅茶做得好,还有绘画的天赋。家乡那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清澈碧透的山间小溪,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郁郁葱葱的高山茶园都犹如一幅幅隽永的山水画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中,从童年开始他就喜爱信手涂鸦。辍学后,他一边跟着父亲做茶,一边学画,陶醉在茶香与墨香之中。
说起对画画的痴迷,还有一个小故事,必成说大概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村里从江西请来一批采茶姑娘帮助采茶,有一次他和这些采茶姑娘上山去玩,看到蓝天白云下,姑娘们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新绿的茶芽,鲜艳的野花,映衬着姑娘们的笑脸,宛如一幅恬美的画卷,美轮美奂,就在那一刻,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要当画家的念头,他觉得要把这人世间的美记录下来,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画家,这一画就是四十多年。
在必成十八岁那年,兄弟陆续长大,家里劳力增加,家庭负担也相对减轻,痴迷中国山水画的他,按捺不住自己那颗年轻驿动的心,决定出山拜师学画。他以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打动了一位隐居在乡村的老画家,成了老画家的关门弟子。在名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潜心学习,他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创作水平迅速提高,他的写意山水多次在省、市画展中获奖,个人画展也好评如潮,不仅被推选为武夷山市美协理事,还被福建省美协吸收为会员,成为武夷山画坛的实力派画家。
在大山里随处可见的是满地的根头树脑,如何让这些被人丢弃的废物变成有价值的宝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多才多艺的胡必成经过反复琢磨,用树根制作出了别具一格、具有浓郁武夷特色的根书作品,成为武夷山旅游工艺品中的新宠。随后他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开设了一间独具特色的山艺馆,展示、销售他的中国画和根艺作品。2003年,他在繁华热闹的武夷山度假区租赁了一个店面,把他的山艺馆搬出了大山,在一个新的天地里施展他的才华。
必成的山艺馆与其说是一个艺术品商店,还不如说是一个艺术沙龙,几乎成了当地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这里少有讨价还价的叫卖,多有风流才子们的高谈阔论。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切磋技艺,除了浓浓的墨香,还有让人清新气爽的茶香。必成家祖传秘制的“胡氏正山小种红茶”经过这帮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武夷山红茶界的一朵奇葩,名声大噪,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品尝购买。
“胡氏正山小种红茶”的大受欢迎,让必成看到了一个新的前景和商机,他把兄弟几个的家族茶园汇合在一起,将原来的家庭作坊扩大为现代化的工厂,在祖传秘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加工制作手段,使祖传的“胡氏红茶”在新的时代得以发扬光大。2009年,必成正式登记注册了“武夷山必成茶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正山村”品牌。从此红茶成为山艺馆里的一个主导产品,必成也成了武夷山著名的茶人。
随着生意的做大,必成筹措了300多万资金,在度假区的繁华地段购买了一栋总面积近六百平方米的两层店面,建起了一个武夷山度假区独一无二的集书画、根艺、茶艺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茶馆。为了回馈那片给他创作源泉的山水和手把手教他做茶的父老前辈,他把自己的茶馆命名为“正山村”。
“正山村”一层为茶馆,馆内除摆设精致的仿古货架,展示产品外,还陈设有各种精美的根艺作品,张挂有他自己以及其他名人的字画。茶馆还专门设置了书画台桌,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供艺术家们现场挥毫创作,整个茶馆装饰古朴典雅。二层是展画厅,平时展示他自己的山水画作。市美协有画展活动时,展画厅又作为市美协会员的画展场所。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画家做茶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原则。必成说一泡好茶,除了要有好的制作工艺,关键是要有正宗的原料。“正山村”品牌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受到艺术界名流和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就是因为“正山村”红茶的原料全部采用他们家自有的茶园,这些茶园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周边都是原始森林,空气湿润,茶树终日与野花、森林相伴,与山泉、甘露为伍,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自然天成。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造就出了独一无二的“正山村”牌红茶。国际绿色生态合作组织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授予“正山村”茶园为“国际绿色生态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正山村”系列产品为“国际绿色生态合作组织推荐产品”。
作为文人茶,“正山村”品牌的各种红茶名称与其他品牌的红茶具有显著的不同,每一款茶的名称都充满诗情画意。在必成家茶园里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的红豆杉,每年结出的果实就像那多情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他把在红豆杉树下采摘的两叶一芽做成的红茶命名为相思红。相思红、十六春、留香红、一品红、潭溪红,每一款都那么富有诗意,让人尚未品茶,就已浮想联翩。
随着“正山村”品牌知名度的广泛提高,正山村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知名艺术家前来品茗交流,切磋技艺,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政要名人和茶叶权威人士。崔洛廷教授就专程到正山村,与胡必成共同探讨。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女士也对“正山村”系列产品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俄罗斯和韩国环保主席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参加世界环保组织会议期间,品尝“正山村”红茶后,也成为“正山村”的铁杆茶友。
天道酬勤。必成以其勤奋和智慧,取得了艺商双丰收,成为武夷山有名的茶人中的画家,画家中的茶人。对于这两个身份,必成说他都喜欢。他说:“茶画相通,茶是创作灵感的源泉,置身在山里的茶园中,一边画画,一边品茗,醇厚的茶香会让人畅想惬意,思如泉涌,妙笔生花。思绪的涌动,又会让人不断奋进,激励我去把茶做得更好。”
【丹青绘诗意】推荐阅读:
与时俱进展巾帼风采满腔热情绘艺高丹青10-03
水墨丹青作文08-08
陈丹青关于政府言论06-21
第八课笔墨丹青06-27
第八课笔墨丹青教08-25
高二历史《笔墨丹青》说课稿10-24
扇舞丹青观后感舞蹈07-02
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08-13
【丹青论文团队原创作品】--西方哲学史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