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2013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

2024-10-27

南理工2013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通用4篇)

南理工2013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 篇1

材料学院:54

材料学20人材料加工工程11人材料工程23人

电光学院:196

光学工程83人光学测试科学及仪器1人物理电子学2人电路与系统3人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2人通信与信息系统46信号与信息处理8人仪器仪表工程1人电子与通信工程29人生物医学工程1人

化工学院:180

分析化学2人有机化学4人物理化学3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人工程力学1人 材料物理与化学2人材料学29人化学工程3人化学工艺2人应用化学62人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10人安全科学与工程5人材料工程30人化学工程11人安全工程11人制药工程2人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40

生物化学:11人环境科学1人环境工程25人生物医学工程2人生物工程1人

机械工程学院:207

工程力学1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5人机械电子工程44人机械设计及理论13人 车辆工程8人工业工程2人精密仪器及机械2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5人微系统与测控技术1人飞行器设计2人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6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人人机与环境工程1人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9人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6人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24人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1人机械工程20人仪器仪表工程3人兵器工程4人航空工程4人车辆工程4人工业工程1人

计算机学院:99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5人计算机系统结构2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人计算机应用技术41人智能计算与系统2人软件工程5人计算机技术25人软件工程6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63

流体力学1人工程力学2人工程热物理4热能工程13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1人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14动力工程10电气工程1兵器工程4

自动化学院137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2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智能电网与控制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0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电气工程19控制工程13交通运输工程3

南理工2013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 篇2

2013年安徽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

理科

本科第一批 490本科第二批 429本科第三批 387高职专科 150

艺术类本科 240艺术类高职专科 105体育类本科 278体育类高职专科 150文科

本科第一批 540本科第二批 498本科第三批 458高职专科 150

艺术类本科 280艺术类高职专科 105体育类本科 323体育类高职专科 150

2012年安徽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

理科

本科一批 544本科二批 478本科三批 431高职(专科)200

艺术类(本科)286艺术类(高职专科)140体育类(本科)334体育类(高职专科)200文科

本科一批 577本科二批 541本科三批 512高职(专科)200艺术类(本科)324艺术类(高职专科)140体育类(本科)378体育类(高职专科)200

2011年安徽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

理科

本科一批 534本科二批 477本科三批 439高职(专科)分数线 200

文科

本科一批 547本科二批 510本科三批 487高职(专科)分数线 200

2010年安徽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

理科

本科一批 562本科二批 507本科三批 477高职专科分数线 260艺术本科分数线 316艺术类本科 182体育类本科 380体育类专科 329文科

本科一批 573本科二批 534本科三批 516高职专科分数线 320艺术本科分数线 334艺术类专科 224体育类本科 400体育类专科 347

2009年安徽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

理科

一本 579二本 520三本 498高职(专科)326

艺术类(本科)312艺术类(高职专科)229体育类(本科)390体育类(高职专科)338文科

太原理工大学各学院各专业简介 篇3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标志着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8人,硕士、博士生导师48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的教师60余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全院在校本科生1790人,硕士研究生487人,博士研究生103人。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艺术设计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即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车辆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还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工程三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具有培养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机械工程学院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和车辆工程三个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山西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太原理工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是太原理工大学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有6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测控、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方向。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方向,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第三学年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和个人志向选择专业方向,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办学项目)

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太原理工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制四年,对达到中英合作办学培养标准的学生,中方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颁发: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该合作项目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工业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要求具有一定水平的绘画基础。

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三大构成、产品装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造型、人机工程、工业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车辆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车辆工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从事各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实验、开发、应用等工作以及能从事车辆管理、经营销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等基础理论以及车辆结构、车辆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其具有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系列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概论、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内燃机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拆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在地方理工科院校材料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学院现设有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冶金工程系、焊接材料研究所、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新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四系、一所、一重点实验室、五中心,共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冶金工程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列入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和材料物理化学与冶金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与特色学科实验室,工程材料制备加工表征基础实验中心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西省钢铁材料及冶金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88%以上,其中博导16名,教授、副教授64人。现有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在校本科生1344人,硕士生290人,博士生60人。

学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材料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97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100多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课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材料成型工艺过程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类型或工程技术与管理类型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广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铸造成型与控制、塑性成型及控制、焊接成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现代机械或材料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本专业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金属液态成型方向、塑性成形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方向。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概论、材料成形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加工工艺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实习、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既是能在研究部门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与新材料研发的科学技术人才,又是能在工业部门从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制定、科技研发、应用研究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检测方法,掌握金属材料制品基本加工工艺与所用设备,了解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具有较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外语水平高、计算机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概论、固体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热处理设备与仪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加工原理、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表面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及材料复合的基本理论;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材料制备的原理及工艺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工艺设计、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研究改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粉体工程学、无机材料科学、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生产机械设备、无机材料工业热工基础及设备、无机材料测试方法、陶瓷材料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冶金工程

培养目标: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氧化物并进行加工应用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冶金工程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冶金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开发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热工仪表与自动化、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金属塑性加工、实验研究方法及工程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毕业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方法,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的能力,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导论、聚合物流变学、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加工助剂、塑料(橡胶)成型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研究方法、聚合物改性、涂料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材料物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结构的测试、分析方法,熟悉材料的成份、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设计、研究、开发与制造、性能测试及相关生产管理工作的材料研究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教学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材料化学

培养目标: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材料制备方法,主要研究材料的化学制备,服役环境下的失效与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相互关系,掌握材料科学与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科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固体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应用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是1918年山西大学西学专斋时开设的电气学门,1931年成立电气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时成立电机工程系,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建院成立机电系。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组建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以电气、能源为主的工科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热能工程系电工基础教学部和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并有动力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并已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还可以授予电气工程领域、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师63人,教辅人员24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3%。学院现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1个,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名,1人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得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各种项目23项,各种横向开发项目18项,年均进账科研经费318万元。近年来,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出版编著(教材)11部,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53篇。先后与山西长治防爆电机厂、中原电器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48人,硕士研究生203人,博士研究生11人,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百余人。雄厚的办学基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必须的实验条件和训练场所,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院设有“电机工程教育奖学金”和“中原电器助困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多年来,学院以直接服务于电力行业、IT行业、电机电器制造工业以及能源工业为宗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首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气传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等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设置了3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气传动及其自动化。前五学期统一进行理论教学,第六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按双向选择进入专业方向的学习。

主要课程: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理论、电机学、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热能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热能工程是能源领域内最具有前景的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热力发电行业和其他热物理的基本理论以及热工过程的基本规律、热力设备、热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本原理、热工测量、热力过程自动控制、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及环境保护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工业锅炉、供热工程、低温制冷、热工测量和自动调节及煤洁净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设两系一中心,即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实验技术中心。现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4个二级学科,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其中电路与系统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及控制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设计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本科生14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19人,其中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17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73人,实验教辅人员29人,教授13人占18%,副教授33人占44%,讲师32人占38%,省级教学名师4人。实验教辅人员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工以上7人占24%。学院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其中“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34项,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教学研究方面仅2010年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仪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人机界面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工厂供电技术、智能仪器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仿真、模糊控制、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专业认识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主要学习和研究线性和非线性、无源和有源、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处理技术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掌握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设备和系统研究、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光纤通信、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相关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课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电子测量仪器及技术、工程光学、检测技术自动化、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能从事电子仪器和电控设备设计、制造以及研究电子测量技术和自动检测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工程光学、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和设计方法,接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电子测量仪器原理、信号检测与估计、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医用电子仪器和非电量检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课程认知实习、计算机上机训练、相关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对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分析,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认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间实行主辅修专业制,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可以申请辅修另一专业,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辅修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实验技术中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98%以上。在校本科生46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2人(含工程硕士)。

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两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校首批品牌专业,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年来本科专业探索和实践国际合作、企业“定制式”两种培养新模式,目前已与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建立了中美双学位(3+1)联合培养学生交流计划,与多家国内著名IT企业建立了合作培养计划。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等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优秀软件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扎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初步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工程、应用软件开发等专业领域技能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科学、工程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计算机相关工程的设计、开发、管理、服务、应用、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方法、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系统、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web系统和技术、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计算机监测与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事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科学、工程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工程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物联网软件研发、物联网工程的应用、管理、研发和系统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技术、物联网导论、计算机数值方法、离散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导论、JAVA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与系统、通信概论、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接口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Web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管理与信息安全、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移动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物联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软件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前身是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实验条件及科研环境,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本科专业源于1958年设立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发展为1994年的“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在 1998年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已有两届近110名软件工程本科生毕业,绝大多数同学找到专业对口和满意的工作,不少同学进入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工作。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实践,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积累了办学经验,完善了培养方案,锻炼了师资队伍,充实了实验环境,设立了实训基地,保证了教学质量。为进一步适应国家实施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把软件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需求,实现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突出工程实践,加强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太原理工大学于2010年成立软件学院,面向山西省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根据IT人才需求的紧缺方向和学院强势领域,开设有软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技术、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充分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的需要。目前,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860名。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与编程、项目规范管理、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可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规范、政策及法规,了解计算机软件研发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专业英语,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软件设计,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自主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自1902年以来,学科和专业沿革与发展,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4人,专职教师77人,其中正副教授39人,讲师25人,助教13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15人。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学学科做为一级学科,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分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学科方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均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均是山西省重点学科。

目前,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共设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地下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建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建筑设计、城市群体空间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与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培养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注册建筑师的专业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系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快速表现、快速设计、水彩渲染、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系列、建筑美术系列、建筑技术与设备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建筑认识实习、素描、色彩写生、古建筑测绘实习、生产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修业年限:五年。●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土木工程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项目勘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测量与实验、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实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是保证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基础,水利事业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培养和造就水利事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学院下设水利水电、农业水利(含水利信息化)、水文水资源三个系,一个水利实验中心,一个工程软件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结构、水文与水资源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二级学科)及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还有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硕士学位的19人。依靠优良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办学底蕴,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三年,学院承担着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60余项,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硕士生和博士生150余人。近几年,本科应届生考研升学率在3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水利水电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开发部门及科研部门,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水工建筑物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电站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农业水利工程(含水利信息化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开发及科研部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及水利信息化领域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建筑结构和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供水工程、灌排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自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供水工程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与电器控制、智能仪器、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文与水资源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水利、交通、市政、建筑、铁路、环保、农业、地震、煤炭、冶金、地质、石油天然气等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开发部门和科研部门,从事水文计算、水文预报与水利调度、水资源的勘测与评价、水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环境的勘测与评价、污染的防护与治理、以及空间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研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勘测设计方法、管理规划方法、质量评价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力学、水文学及水文计算、水文地质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水资源数值模拟技术、水环境质量与影响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水文、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由化学工程系、生物与制药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基础化学部,基础化学和化工基础2个开放实验中心组成。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与精细化工研究所和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很强的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山西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教授40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21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化学化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外培养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基本能力,能在能源、化工、炼油、环保、轻工等领域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科技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受到在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和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新产品研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过程分析与优化、化工计算、化工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化学化工基础实验、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化工技术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学化工、能源、冶金、材料、环保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科技管理等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化学与应用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工制图、现代仪器分析、催化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计算机化学、纳米化学、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化学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生物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可在生物工程领域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管理以及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生物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与设备、基因工程、细胞与组织工程、酶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基础化工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制药工程(化学与生物制药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药物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组织生产医药产品的工作能力,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企业、医药卫生行政管理等企事业行政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医药产品的生产、设计、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以化学、药学、工程学为基础,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和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基础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和技术管理,并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获得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到化工、制药、炼油、轻工、环保、制冷、食品、能源、冶金、机械及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和科研院所工作。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设计、测控技能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化工单元设备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原理、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理论、过程装备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安全技术与工程系、地下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矿物加工工程系、煤矿机电系七个教学系, 洁净煤技术与工程、地质与地球物理、地理空间信息三个研究所,矿业、地学两个实验中心,一个山西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采矿工程(含采矿方向、煤矿电气化方向、煤矿机械化方向)、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勘查技术及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矿物加工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九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安全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教师128人,党政管理人员15人,教学辅助人员19人。有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62余人,有高级工程师(实验师)12人,讲师、工程师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8人、在读博士34人。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岩土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山西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产普查勘探、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70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科生2300余人。

学院以培养管理、技术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拥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0余项。具有矿产资源勘查、矿山设计和技术开发、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矿物加工等综合服务的能力。●采矿工程

1.采矿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设计、采矿技术、矿山安全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煤矿地质学、采掘机械、采矿方法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采矿技术、矿山管理和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地质学、矿山测量学、工程力学、岩体力学、机械学、电工学、矿山供电、采矿学、现代采矿系统工程学、计算机应用、矿山开采设计CAD、矿井通风学、矿山安全学、现代矿山经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2.煤矿机械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煤矿机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矿山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业机械的研究、设计、开发、选型、性能检测、维护运转、局部改装、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力学、采矿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原理、液压传动、矿井提升机械、矿井运输机械、流体机械、采掘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矿山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井机械设计、测试、管理和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煤矿地质学、流体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采矿通论、机械原理、液压传动、测试技术、矿山机械制造工艺学、矿井提升机械、矿井运输机械、流体机械、采掘机械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3.煤矿电气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煤矿电气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矿山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区供电规划、矿山供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采矿学、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煤矿电气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供电规划、煤矿供电系统设计与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实验、采煤学、矿机概论、电机学、拖动与控制、自控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煤矿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矿山信息化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评价、应急救援、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矿山与地下工程的通风与灾害防治技术,矿井通风安全的设计、施工与管理。掌握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技术,消防与防火技术,机械、电气安全技术,工业过程中的风流净化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厂矿企业与地面建筑的通风、净化及灾害防治技术。主要课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矿井通风学、安全系统工程、消防工程学、安全管理学、职业危害与防护、矿井水灾火灾防治技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矿山防尘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评价、安全法规与监察、危化品安全管理与技术、人机工程学、建筑安全学、矿山电气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方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的基本能力,掌握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地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原理、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学、煤田地质学、矿井地质学、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信息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地学基础实习、资源环境调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测绘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利用GPS卫星全球定位技术、航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站仪和计算机等现代观测手段、仪器和技术,从事各种工程的工程测量、控制测量、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变形观测分析与预计,成为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国土资源、交通工程、矿山、教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管理、教学和生产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GPS卫星定位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卫星遥感和数字摄影测量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素养和从事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国土资源、交通工程、矿山等领域的测绘工程的专业技术、技能。

主要课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C程序设计、大地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GPS定位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应用(RS)。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社会实践、数字化测图实习、大地控制测量实习、GPS卫星定位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毕业实习、测量程序设计和计算机上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地理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国土、测绘、房产、土地、电力、公安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摄影测量、遥感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研究,学生应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从事专业研究、管理和教学的素养。

主要课程:测量学、地图学、地理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CAD二次开发方法、地图设计与编绘、GIS设计与实现等。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社会实践、数字测图实习、组件式GIS二次开发、CAD二次开发、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WebGIS实现技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矿物加工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矿物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从事矿物加工、煤焦化气化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矿物加工工程方面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CAD设计、现代矿物加工技术、煤化学、矿物学、煤化工工艺学、过程机械与控制、分离技术、粉体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设计、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工程学、分析测试技术、试验设计与数学模型、生产经营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地下工程、地面建筑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城市地铁、地下商城、地下电站、隧道工程、矿山建设等各种地下工程以及国防工程、地面建筑的设计、科研、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等实践环节,接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地下工程、地面建筑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弹塑性力学、建筑材料、计算机应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爆破工程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特殊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地质与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计算机上机操作训练、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勘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在学习勘查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等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岩土钻掘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资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工艺与设备、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质信息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地学基础实习、资源环境调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是山西省轻纺、服装、美术、设计等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教师1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55人。设有纺织服装、设计艺术、影像艺术、商务四个系,开设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绘画、摄影、动画和电子商务九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设计学”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两个硕士点。学院的“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艺术设计学”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学院主持科研项目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38项。发表期刊论文75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4篇,SCI、EI、CSSCI收录高水平论文8篇。获取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外观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著作56部,编写教材84部。参加艺术展览430次,其中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101幅作品。科技获奖5项。由我院主持的“多壁碳纳米管/PET功能纤维界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以我院为主要单位参与的“抗菌纤维材料功能化过程的界面物理与化学”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我院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历代佛寺建筑与环境艺术研究》,实现了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的突破。

为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学院确立了以艺术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导,艺、工、管并举,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科学目标,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学院。●纺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纺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纺织产品开发与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具有经营管理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品设计学、纺织CAD、企业经营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纺织产品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机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服装色彩、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CAD、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史、美学、服装工效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素描实习、缝纫工艺实习、成衣工艺实习、服装市场调研、创作实践、计算机上机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艺术设计

1.装饰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壁画、装饰雕塑、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创作设计、教学与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装饰艺术史,熟悉本专业的当代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制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装饰设计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论、设计史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浮雕、泥塑、装饰雕塑设计、壁画设计、木雕工艺、金属工艺、陶艺、漆艺、纤维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2.装潢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企业形象整体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具备较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现代平面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并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主要课程:设计史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字体设计、商标标志设计、企业形象(VI)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及插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3.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园林广场规划设计、展示设计、商务环境设施设计、家具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我国关于环境系统工程的政策和法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外人文文化、建筑空间、设施和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科学;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有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设计及实施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设计史论、中外建筑风格史、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建筑制图、专业表现技法、模型设计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商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装修工程预决算、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4.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设计、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服装发展史,对国内外服装设计的系统理论和知识,以及服装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有较清晰的认识;掌握本专业的工艺制作和现代化管理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概论、服装材料学、人体工程学、服装工艺学、服饰图案、服饰色彩、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营销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5.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表演与营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服装发展史,学习国内外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了解基本的服装工艺制作程序,形成一定的现代化管理经营理念。主要掌握服装表演的系统理论知识,具有服装表演、组织策划、编导的能力和服装营销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概论、服饰图案、服饰色彩、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营销学、形体训练、音乐基础、舞蹈基础、服装表演、妆饰与形象设计、服装表演组织策划。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绘画

培养目标:绘画专业设油画、国画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出版、研究单位,从事绘画教学、创作、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了解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寻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油画方向——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透视、人体解剖、素描、色彩、风景写生与创作、人物写生与主题性创作、综合材料研究与创作、具象绘画探索、当代艺术研究。国画方向——中外美术史、中国绘画史、美术概论、中国画论、白描、墨彩构成、花鸟、人物、山水临摹、写生与创作、材料技法研究,书法、篆刻、小品创作、主题性创作。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艺术考察、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摄影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影视、新闻、广告、创意摄影、图片摄影与摄像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影视、新闻、商业广告、宣传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摄影艺术创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学、文学、美学、影视、广告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影摄影、电视拍摄、广告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影摄影、电视摄像、广告摄影和图片摄影创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照明技术、摄影技术与技巧、摄影构图、广告摄影、新闻摄影、非线性编辑、数码影像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写生采风、DV创作、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受到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人物造型设计、短片拍摄、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及相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信息技术、组网建网、网站管理、网上交易与结算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技术、EDI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模拟交易、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具备数字媒体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的设计、开发与制作以及诸如音视频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多媒体设计制作、信息服务、数字媒体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字媒体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艺术设计理念,分析和解决数字媒体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和数字媒体产业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概论、数字色彩、构成与造型、计算机动画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视频及音频技术、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摄影与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与合成、网站规划与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知实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艺术采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策划、创意及沟通表达能力,具有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艺术概论、中外文化史、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学、文化经纪人概论、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项目管理与策划、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调查、认知实习、文化市场调研、创意作品展示、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给排水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学院实验中心;具有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676人,硕士研究生201人,博士研究生3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专业教师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3人,助教1人),专业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8人、硕士学位者25人(在读博士生1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2人。学院实验中心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7人;形成了一支学历高、年龄结构合理的以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国家环保公益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资助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近百余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项目和课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给水排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理论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科学素养和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以及研究开发等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素养。还要接受外语、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了解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土建、环境、水利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本专业的配合协调关系;掌握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以及工程文件和图纸的编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各项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训练,解决本专业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主要课程:必修公共基础课;工程力学、水分析化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城市水工程概论、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质工程学、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城镇防洪、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水处理实验技术、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建筑概论、土建工程基础、建筑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专业拓展课。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工程测量实习、专业课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训练等;城市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给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艺设计、取水工程设计、泵站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多元人才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具备环境工程与给排水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训练,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市政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组织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特殊环境设计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具备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数倍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进行给排水和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和噪声污染控制等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

主要课程:必修基础课以及环境学导论、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化学、输水工程及水泵站、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系统分析与环境规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环境监测教学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实习、固体废气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习、水、大气、固废处理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训练,输水管网工程设计、排水管网及泵站工艺设计、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局部排气及净化设计、给排水处理工艺审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培养目标:设计、研究、营造人类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适宜的生产环境。从事建筑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燃气供应、城市区域锅炉房、制冷机房和集中供热、集中供冷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具备这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能力。

南理工2013各专业实际录取情况 篇4

【南阳理工学院排名】南阳理工学院特色专业-南阳理工学院录取分数

线

创建于1987年的南阳理工学院,现已发展成为:

千亩校园,万名学生的规模,成为豫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理工类本科大学。

学院现有10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土木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商学系、外语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建筑系;4院??软件学院、仲景国医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2部--数理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此外,还拥有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南阳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南阳减污降耗服务中心、中 奎一语言研修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所、雕塑艺术研

究所和高教研究室等多个教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2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5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人员176人。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紧密跟踪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许多人已经在国内同行中崭露头角。

上一篇:艺术学院学生实习手册下一篇:mn申请巴西、智利因私商务签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