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困生案例

2024-05-20

德困生案例(精选7篇)

德困生案例 篇1

品困生转化案例

我在担任四二班班主任的第一天,当我拿到花名册的时候,教过这年级的老师马上说小丽在你们班,于是便把小丽三年级时让老师头痛事一一说给我听:说她与哪位学生闹过架,说她怎么骂人„„听了老师们的议论,我深深地感觉到小丽是我们班的“烫手山芋”。一进教室,我便看到眼前的小丽果然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站一站晃几晃,身子晃,腿晃,头晃,手臂乱摆,目光是游移不定,最令人恼怒的是他用一脸的不屑面对老师。真恨不得一拳把他打直了,一巴掌把她扇正了。可这不可能,郁闷和烦恼再多也是与事无补,只能耐着性子,想着法儿去寻找去琢磨驯服这匹劣马的方法。我密切关注着小丽的一举一动,发现她有一定的号召力,身后常常有一帮追随者。她心理状态和思想认知上偏离常态,常常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服从老师管教,经常欺负同学和扰乱秩序。令家长恼火,让老师头疼,给学校管理带来阻碍。许多平时表现得比较好的同学,也经常以她为榜样,小丽违纪,如果老师不处理她,他们也跟着学,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就说:小丽就是这样做的!意思很明确,跟小丽学。作为班主任老师,我非常清楚,如果小丽转化不好,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班风,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我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象小丽的“刺头”,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入手,彰显其特长,让他们由“超级刺头”变为“领头羊”。

一、欣然地接纳,与之交朋友。

我假装对她以往的历史,一概不知,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她,把她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经常和她谈心,生活上有困难,我就主动帮助她。记得有一次,她因为要交作业本钱,就说自己不读书了,我问明情况后,是因为她爸爸不给钱,后来,我就帮她垫上了,从而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并且愿意和我谈她家里的事情。后来她遇到烦心事也主动来找我商量解决的办法,我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从而打消了她对老师敌对的心里,并把我当做她的知心好朋友,愿意听取我的意见,并尽量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

二、挖掘和点燃他们身上“闪光点”。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班上的“刺头”,他们也许成绩不引人注意,他们也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老师对他们也是批评得多,表扬他们的少,也许发展不全面,他们的闪光点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久而久之,他们缺乏上进的信心。发现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并用时表扬和多多长称赞他们,认可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多彰显他们的特长;对他们一时性的过错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分笑容和幽默,善于挖掘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多一份真诚,他们也才愿意和老师做朋友,愿意倾听老师的教诲,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学习和进取的信心,成为有用人才。比方说小丽,卫生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打扫卫生也很积极,过年评做选先的时候,我给了她“卫生标兵”的奖状。从来没有得过奖的小丽,高兴极了,这了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每当她做错事的时候,想放弃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就说说她的获得的荣誉,给她信心,她就会很快就会重新鼓足勇气,严格地要求自己。

三、要有信任和耐心

后进生,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波动,他们的行为心理反复、反差较大。我们教育转化他们不能急于求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该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当我们经常强调的事,如纪律或是卫生的某些细节时,他们还是出错时,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打骂教育方式,我们要用语重心长的话语去说服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慢慢觉醒。只要我们导之勤,诲之殷,他们就会亲其师,明其理,信其道。我们不能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的转化工作。这样,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德困生案例 篇2

一、法治与理治

法治优于人治, 科学、民主的班规、班纪对于“德困生”的约束是有效的。班规的制定、贯彻实施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在正确的班级舆论之下, “德困生”的行为自然会有所收敛。我在班规的落实中实行个人量化考核与“班中班”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将“德困生”的行为与班组的利益挂钩, 收效很好。

但班规对“德困生”的约束, 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对于他们身上的毛病一般不能根除, 必须与“理治”相配合。所谓“理治”即是从学生的思想上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使学生自主调控、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理治”的重点应该放在纠正“德困生”扭曲的表现欲上, 纠正他们错误的是非观。

因此“法治”与“理治”应该并重,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二、“敌对”与合作

“德困生”和老师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敌对关系, 原因很简单。老师因为学生扰乱课堂, 迟到早退, 欺侮同学, 打架斗殴, 造谣生事, 顶撞教师, 作弊抄袭等行为而怒不可遏。而学生听烦了老师的劝, 挨够了老师的骂, 受惯了老师的罚, 看够了老师的脸而逆反麻木。在这样的关系中只能是教之无法, 教之无果, 教之无奈。

于是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把关系反转一下, 从“敌对”转向“合作”。这样一来工作便容易展开, 问题便于解决。方法以有两种, 一种是在平等交往中深入“德困生”的内心, 通过活动、交流、关心、帮助等方法以一个朋友的立场处理问题。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师生的相互理解, 老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另一种方法则相对比较简单, 就是人为地树立一个师生“公敌”, 从而师生自然地站在了同一个战线上。这个“公敌”可以是“校规校纪的处分”, 也可是“校领导的通牒”, 但这要取得领导的支持, 以免把戏法变漏, 弄巧成拙。

所以在“德困生”的教育上应该减少敌对, 重视合作。

三、防守与进攻

这指的是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所谓的“防守”是指当学生问题已出, 事件已发, 危害已成, 而我们不得不对去处理。“防守”往往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进攻”则不是坐以待毙, 而是主动地去发现小问题, 防范大问题, 或是控制影响, 消除影响。但要做“进攻”型的班主任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工作应该更勤、更细、更活。在日常的工作中细心地观察学生, 深入地了解学生, 认真调查分析, 及时整治处理。

所以在“德困生”的转换中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四、及时与延缓

在针对“德困生”的问题处理的时效上, 可以当机立断, 也可以延缓滞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 就要看具体情况, 相事而论。

所以对于“德困生”问题的处理可急可缓, 灵活多变, 相机而定。

五、严肃与幽默

“严肃与幽默”指的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老师的形象。一个严肃的老师才能具有威严, 一个幽默的老师才有亲和力。失去了威严将打破师生关系的界线;而失去了亲和力, 老师便高高在上, 师生之间产生不可跨越的鸿沟, 工作无法深入。所以我们应该做即严肃又幽默的老师, 而这个度的把握对于“德困生”的教育来说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严肃与幽默”也指的是针对“德困生”的教育方法, 即可以是板着面孔严肃认真地处理, 也可以是幽默说笑地处理。一般来说原则性的问题是不容迁就, 一定要严肃。但更多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琐事, 我们不妨幽默一把, 调侃一把, 使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就够了。这样反而能突出原则性问题的教育效果, 防止一顿狠批后使学生形成逆反或麻木心理。

所以在“德困生”问题处理上, 应有张有弛, 严肃与幽默并重。

六、激动与冷静

激动与冷静指的是面对“德困生”问题时老师的情感态度。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是不容置疑的, 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 用最为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同时, 学生也比较愿意在和风细雨中把问题解决, 从而心服口服。

所以在面对“德困生”时尽量使自己冷静, 一旦意气冲动, 就会加大矛盾。

七、主动与被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 在大多时候学生是可以明辨是非的。而且当问题发生后, 学生会处于一种追悔莫及的心理。这时老师只要点拨引导学生便可很漂亮地将问题解决, 我称之为主动解决。当然有不乏执迷不悟的学生, 这时老师就要耐心教导, 循循善诱, 帮助其分析问题, 找出缺点和不足, 分清是非、美丑, 我称之为被动解决。

所以, 要使“德困生”面对自身的问题尽量主动解决, 不做硬性的被动强制。

八、表扬与批评

表扬“德困生”的优点可以适当加码, 但不可变形失真, 批评他们的缺点可以适当缩小, 但不可视之不见。也就是说, 要在表扬与批评中, 在督促鼓励的情况下, 使学生基本客观地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另外要注意在表扬后提出缺点促其进步, 在批评后提出优点使其树立信心。

表扬与批评是一门艺术, 对于“德困生”的表扬与批评一定要适当慎重。

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3

小池,男,14岁,原校14中。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母亲在家开一杂货店,兄弟两人,其哥哥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据父母反映该学生从小性格执拗暴躁,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交往时经常恃强凌弱。升入14中后,由于其坏习惯不改,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于是觉得教师有意找茬,同学也瞧不起自己,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人人都讨厌他。七年级开学不久将小池转到我校进行教育转化。

二、成因分析

1.外界因素

学生父亲文化不高,性格急躁,在教育孩子时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从小只要有同学家长或者教师反映学生的错误,家长就采取“狠揍一次”的棍棒教育来试图解决问题。学生母亲性格柔弱,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劝阻教育。久而久之,这样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态度加剧了小池与同学、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让他埋下了“我就是个坏孩子”的心理阴影。

2.自身因素

学生本身性格冲动任性,桀骜不驯,不合群,如同一个刺猬,时刻防备别人伤害他,同时又时刻准备伤害别人。该生心理上自卑又自尊,逆反心理重,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该生还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不仅学习态度差,还经常恶语伤人,班中无人愿意和他交朋友。该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只注意消极的信息,易下武断推论。比如,上课教师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时,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教师说:“老师,你处事不公,其他同学也在捣乱,为什么只批评我?”

三、辅导措施

1.师爱勇于付出

爱是教育转化好学生的前提。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发自教师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教育契机

教师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善于触摸学生的心灵。上学期,他因为偷拿宿舍其他同学的东西被查出后,情绪波动很大想转回原校。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他开始一脸戒备站在我面前。我只是轻轻拍了他的肩,没有严厉的批评。我只是告诉他,这件事情老师会替他保密,叮嘱他如果回去一定要改正错误。这孩子或许从我眼神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在送他上出租车回家时,他低下头,真诚地说了一句:“老师,谢谢您!”虽然学生最终没有回到原校,至今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但我能感觉到学生灰色的心灵天空正在变蓝。

3.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

教师的力量是有限,同学友情感化的力量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有时是胜过教师力量的。其实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过于直接的批评。此时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小池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常鼓励小池多帮助同学,让他把教师发给他的小奖品与同学分享。同时,我有意安排班上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成为好朋友。小池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他参加体育比赛、春游等集体活动,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4.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逆反的心理加重。要求父母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转化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小池的改变非常明显,由刚入校时的学习差、思想差、表现差的人见人怕的“三差学生”到现在能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健康向上。过去他看见教师的抵触表情不见了,现在常找机会主动和老师聊天;原来的陋习也改了许多,与同学交流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蛮横无理,性格也开朗了,身边也有了朋友。

五、转化反思

如果学生人人都是优生,教育还需存在吗?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时,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冷漠为关注。教师要多跟他们沟通,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小池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孩子刚刚到来的时候,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学校和教师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后,他正逐渐被我们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谈成功与否似乎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贫困生家访案例 篇4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象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

我班有个小男孩,矮矮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在一边玩,有时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读了他的作文,我那么强烈的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那么美的世界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尽情的享受,在尽情的玩耍,这个世界是那样宁静,那样空灵,没有喧嚣,没有吵闹。他的作文让我震撼,再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与外界拉大距离,这样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访过程:

进到周兵的家,看到房子外墙上很多水泥都已斑驳脱落,而且长有厚重的苔藓,好像历史很久远的样子。进了屋,里面的状况也不好,除了水泥脱落外,每个屋角都有大块大块的水印,应该是雨天漏水留下的痕迹。一张小床、一组旧衣柜、一张桌子、一台电视,这就是他们所有的家当。小床,他和爷爷就挤在上面,床子旁边是一张桌子,凌乱地放着杂物,只留有一角是给他做功课用的。在与其爷爷的交谈中知道,他的父母在他4岁时就离了婚,平时,他就和爷爷一起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交谈中,他爷爷的眼角一直挂着泪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他将生活得多么幸福快乐,看到别的孩子星期

六、星期天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他总是在爷爷面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的哭。这一切,全是那个爱他,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他,但是又无能为力的爷爷哽咽着告诉我的。作为他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没在平日多关心他?却让如此小的他尝到这个年龄不应该受到的痛苦?

家访感悟:

典型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5

从教7年来,我遇了各式各样的学生,而学困生是让我在教学中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助转化的一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及方法:

一、学困生基本情况

朱某某,男生,15岁。

家庭结构:三口之家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条件较好;

父母学历:中专,高中

父母职业:个体经营

二、朱某某问题行为类别

(1)行为方面:学习成绩不稳定,初二下学期成绩退步得比较厉害。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经常抄袭,经常拖拉作业或不交作业,上课容易和同学悄悄讲话或看课外书或发呆。

(2)学习方面:

学习兴趣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有时不交作业。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持久性;做事懒散,不能坚持,自信心不足。

(3)性格方面:

有时候比较好动,但更多比较内向,有一定的学习思想负担,内心想法比较不切实际。

三、教育的过程

1、帮他建立信心。

朱某某是一个懂道理的学生,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日常行为和学习习惯不能得到明显的进步。有一次交流,我发现他有上进心,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是他内心并不自信。抓住这一点,我让他从尽量少让老师叫到办公室开始。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鼓励,在班上给予表扬。几周后,他的状态有所好转,上课能听点课,除了有时打瞌睡,课堂上再也没有其他违纪现象,能够及时交上作业。这样的状况对他本人来讲已经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2、尊重并维护他的自尊心

在教学实践中,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冷落后进生,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予以肯定,当他真实感到我在真心地尊重他,帮助他时,他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肯定的心理倾向,自觉接受帮助,我从而达到转化目的。

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辅助因素, 学生自尊,自强,自信是他们进步的根本所在。

4、长期与家长及时沟通

在教育朱某某同学的同时,我还常与他的家长联系,向他们建议,希望他们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在我与朱某某父亲谈了关于如何帮助朱某某提高学习的话题以后,他表示愿意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他有空也会来学校问问孩子的情况,并常和我联系。

3、教师协作,同学帮助

为了不断督促朱某某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可定,使他对学习兴趣渐强,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给他安排同桌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帮助其进步,半个学期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由于自己的进步,他的变化很大。

因为“学困生”的行为、情绪、心理调控等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适应不良或障碍,所以他们犯错、发生“事故”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对这类学生,要多给他们自我肯定的“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学困生”的机会几乎很少,管同学、表扬等各种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我就让朱某某同学担任课代表。这任务唤起他责任感,他也很看重这机会,做得也非常认真。

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6

作为他的数学老师,刚接手他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只有十几分。可以说,当时小W已经无法跟上正常课堂数学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对这样的学生放弃,还是带着他一块“走”,放弃他,影响到他的以后的学业,不放弃他,面对他这样的数学基础,我该从哪里着手?开学没多久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件,让我感觉到我不能放弃他。

针对他的现状,我想,一味的批评、责骂肯定解决不了问题,虽然他的数学成绩很差,但看得出来,学习的欲望没有缺失,而我当时所需要做的就是要点燃他的热情,唤起他的自信。

一个农村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03-02

一、案例背景

卓金(化名)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女学生,干净漂亮、聪明伶俐,上课发言积极。笔者是她的英语老师,原本以为这样的学生,学习肯定会没问题。但在第一单元结束时,做课本上比较简单的听力练习时,却发现她咬着笔,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对着题目的选项无从下笔,最后竟然无法完成。这叫笔者大跌眼镜。在向班主任和她妈妈了解过情况后,笔者才知道:原来在其他科目上,她几乎有同样地表现——上课积极,做起题目来却不理想。

二、案例分析

1.卓金实际学习能力并不如表现的那么好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评价学生基本学习能力有六大指标: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卓金上课表现积极,但是无论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上,还是在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上,卓金的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存在或多或少地问题。

进一步观察发现,其实上课的时候卓金很容易走神,一些时候,虽然她眼睛向着老师,但眼神是茫然的。所以说,因为一些原因,她的注意力集中存在问题。在与她的妈妈和其他老师交流以及询问过她本人后,可以确定,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不是因为情绪波动等因素,而可能是能力缺陷的原因。

2.卓金强烈成就动机更多源于家庭

卓金发言积极、爱表现自己,呈现出强烈的成就动机。笔者的小学英语课的发言基本上是跟读和朗读,卓金的发言表现还不错,可见她的模仿能力是不错的;但在语文、数学学科上,卓金的发言质量并不高,不具有思维的深度。

经过了解,笔者认为,卓金的成就动机可能不是源于个人,而是源于家庭压力。卓金爷爷是个普通农民,但通过努力,使卓金三个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辈都走出农门、拥有一份正式工作;和她的父辈接触,也可以发现都是社会活动能力很强的人;三个家庭中,卓金家相对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一点在她妈妈那里得到了验证——她妈妈不止一次和笔者说:“我的脾气很不好、很急……”虽然她妈妈不愿意透露更多的情况,但可以推测,她妈妈受到的压力,已经不知不觉传递到卓金身上。

3.卓金强烈成就动机和实际学习能力反差原因分析

首先,生理因素。当今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不但伙伴少了,而且多数家长视为掌上明珠,过分保护,儿童缺乏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来训练感觉统合,较易出现感觉统合方面的障碍。

其次,电视和电脑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伴随着电视和电脑长大的,据香港学者莫泰基在《电视对青少年学习能力的结构性影响》的研究,电视(电脑)极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学习能力产生结构性的变化,比如削弱语言‘学习能力、精神难以集中、破坏主动学习能力等等。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其他教师的交流结果,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或多或少地存在“精神难以集中”的情况。而卓金的情况相对严重而己。

最后,心理因素。卓金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并不强,上课时却竭力表现,这可能主要和她的家庭环境有关。卓金的大家庭,竞争压力很大,她妈妈的对她的期望很高,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卓金还有一个很聪明很文静的堂姐同班学习。她妈妈曾说:“做作业的时候,我如果不说,她就不敢确定哪一个是正确的答案。”面对超过自身能力的期望,面对霸道的妈妈,无法“光明正大”地反抗,只好潜意识里反抗,使得她在学校独立完成作业(练习)的时候,举棋不定,拖拖拉拉。

三、辅导措施和反思

(一)辅导措施

1.注意力、记忆力感统训练:(1)跳绳:提高协调能力(2)听文记“的”:家长读小短文,让孩子听并说出有几个“的”(听音不记字),提高长时记忆及听觉专注力。

2.转变家长观念:儿童的学习问题,家庭因素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以及脾气性格,都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笔者和卓金的妈妈的沟通后,对她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1)不要对卓金过度要求。只要卓金尽力在做,就已经接近教育的日的了,即使孩子做错了,尽量心平气和地讲,多夸孩子。(2)相信孩子,给孩子选择权。让卓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选择,比如第二天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颜色的鞋子,培养孩子自主决定能力。

(二)反思

一年多过去了,卓金上课认真多了,注意力也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显然她的进步并没有笔者所期望的那么大。对此,笔者以为,孩子身上的问题,大部分是源于家庭的,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家长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庭部分的改造却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难以企及的。拿本案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卓金的问题大部分源于她妈妈,她妈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一度积极转变自己,然而息体来说,她的改变是不大的,这也导致了一年多来,卓金的转变并不是特别大。

上一篇:舞蹈三级教学计划下一篇:西巩中心卫生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