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案件的警示(通用3篇)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案件的警示 篇1
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内部舞弊案 对我行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警示
一、案情介绍
(一)巨额舞弊案的暴露。2008年1月18日(周五),法国兴业银行(以下简称“法兴银行”)发现了一笔高达300亿欧元的法兰克福DAX股指期货交易,交易对手为德国一家名叫巴德尔的中等规模的期货公司,这笔交易大大突破了交易对手的信用额度,异常的交易引起了法兴银行的关注。当法兴银行高层就此交易问询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时,他声称自己写错了交易对手的名称,并制造了一封电子邮件,以此来证明交易对手是德意志银行——一家规模更大、信用等级更高的德国金融机构。法兴银行对此解释仍持怀疑,当日晚就与德意志银行在纽约的机构联系并确认交易,然而,得到的回复令法兴银行大为震惊:德意志银行否认了该笔交易。
法兴银行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对凯维埃尔操作的全部交易进行核查,至1月20日(周日),法兴银行查明了凯维埃尔伪造的一系列交易,以及这些交易所掩盖的高达500亿欧元的股指期货风险敞口,至此,凯维埃尔长达三年的舞弊操作终于浮出水面。法兴银行为保持市场诚信并对集团股东利益负责,决定在可行情况下尽快将所有风险头寸平仓,并向公众披露事情始末及损益。
1月21日(周一)欧洲股市暴跌6%,次日美联储紧急降息,法兴银行在市场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平仓,至23日(周三)所有违规持仓全部平盘。由于头寸规模巨大,市场环境不利,此次交易带来的最终损失高达49亿欧元(约合71.4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损失金额最高的内部 舞弊案。凯维埃尔“单枪匹马”造成49亿欧元损失,其“战绩”足以让1995年以14亿美元亏损拖跨英国巴林银行的交易员——尼克•里森相形见拙,立即引发全球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质疑。
(二)舞弊案发端和发展过程。据凯维埃尔交代,他早在其成为交易员的2005年6月就开始了第一次违规交易,在一家德国保险公司—安联保险上建立空头头寸,赌该公司股价下跌,很奏巧,不久后伦敦地铁发生恐怖爆炸,安联保险公司股价果然大跌,他像中了头彩一样,初次违规交易便一下盈利50万欧元。凯维埃尔既自豪又震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继续进行这种没有风险对冲、也未经授权的交易。
2007年,凯维埃尔将违规交易运用到股指期货上,赌股市会下跌,大量做空欧元股指,他都赌嬴了!至2007年末,他的帐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同年法兴银行的总盈利也不过是55亿欧元。凯维埃尔不知道该怎么报告这么大一笔盈利,也担心暴露自己所进行的巨额投机性交易,他向集团仅报告了5千5百万欧元的盈利。于是,他从2008年1月初就开始买涨,以平抑自己先前的帐面盈利,并掩盖自己的越权痕迹,相继在欧洲三个股指期货上私自建立了500亿欧元的多头头寸,同时伪造了反向对冲交易来掩盖巨额风险敞口,然而,欧洲股市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间变成了巨大损失。
(三)涉案交易员背景及舞弊动机。热罗姆•凯维埃尔,31岁,1977年11月出生于法国西部布雷顿半岛一个普通人家,1997年毕业于法国南特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在法国里昂第二大学获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硕士学位。据其老师称,凯维埃尔虽然毕业于法国二流商学院,却是一名极为优秀的学生,也是一位“电脑天才”。2001年夏天加入法国兴业银行,最 初五年在中台管理部门工作,由于他勤奋好学,电脑基础扎实,很快就对中后台管理极为熟悉,该行有意培养他为欺诈案稽查人员,更加促使他对风险管控流程和系统有深入认识,也为他后来作案提供了方便。2005年走上前台成为梦寐以求的交易员,主要从事欧洲股指期货的套利交易。在同事们的记忆里,他工作认真、思维敏捷、处事低调,“过去从未出现过问题”,但在精英荟萃的法兴银行,凯维埃尔并不受到重视,是一名资历很浅、年薪仅10万欧元的初级交易员,因此,他强烈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并获取上司的认可,成为一位明星交易员。
(四)此案对法兴银行造成的影响。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总部设在巴黎,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等三大证券市场挂牌,按市值衡量,是法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被视作稳健和谨慎的银行典范。2007年该行被《银行家》杂志评为“资本衍生品年度管理机构”,被《风险》(RISK)杂志评为“2007年度最佳风险管理奖”。
此案使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法兴银行蒙受了巨额财务损失,严重损害了市场对法兴银行的信心及声誉,致使其股价大幅下滑,法兴银行面临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收购的困境。
二、原因分析
许多金融专家认为,一个人应不会引发这么大的银行丑闻,这跟整个银行的管理松散有关,此案暴露出法兴银行内控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据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以及对此案的理解,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对交易真实性的控制不严,给伪造交易留下空间 此案中,凯维埃尔正是利用了法兴银行对某些交易不进行及时确认的漏洞,来进行舞弊操作。此外,他通过伪造电子邮件的方法来掩饰虚假交易,使其长期没有被发现。从中可以看出,法兴银行对交易真实性的控制不够严密,在交易确认的时限和方式上存在漏洞。
(二)对套利交易的风险管控技术存在漏洞,导致被伪造的对冲交易所蒙蔽
凯维埃尔一手真实,一手虚拟,做了一个表面上是套利交易,实质上是单边投机性交易,且交易金额高达500亿欧元。这些伪造的操作数据,都记录在法国兴业银行集团的系统中,但是并没有任何相应的实质交易存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这显然是风险控制的漏洞,因为风险控制人员仅仅看了净头寸,而没有分别看两个方向的交易规模,所以会被其制造的假象蒙蔽”。
(三)没有严格跟踪、监控被删除的交易,给本案留下了制度漏洞
法兴银行承认,风险经理曾数次注意到凯维埃尔的异常操作,但每次凯维埃尔都声称是交易中常见的一个“失误”,并随时删除了这笔交易,但实际上,他是以另一笔交易替代了那笔被删除的交易。
(四)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存在漏洞。
法兴银行承认没有定期更换电子信息系统的密码,而定期更换密码的制度是业界在系统控制方面通行的标准做法。此外,对凯维埃尔盗用了操作人员管理的IT系统权限一事,国际金融界人士普遍评论这是“此案暴露的最致命的一个安全问题”,分析人士称“他有了IT系统密码就能干很多事情,不仅是取消交易,还可以进入其他交易员的系统,把超过自己额度的部分在其他交易员的帐户上下单”。
(五)缺乏强制休假和交易员互查制度,使其长期处于失控状态 2007年全年,凯维埃尔只休假四天,在视休假为“基本人权”的法国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事后可以看出,他不休假的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其他交易员接手其所进行的交易,也不让别人发现他的违规。
(六)对异常盈利缺乏有效监控,对异常盈利的默许和容忍鼓励了越权行为
据凯维埃尔所供,他曾在2007年11月的一天就获得60万欧元的收益,并拒绝向主管说明原因,由于交易结果是积极的,其主管没有深究。银行对异常盈利表现的容忍态度,使得凯维埃尔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得到上司的默许的。甚至凯维埃尔声称,他不相信上级主管没有意识到他的交易异常,因为正常交易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利润。
(七)对交易结果缺乏有效监控,致使交易员可以隐匿巨额盈利 2007年,凯维埃尔赌市场会下跌,因此大量做空,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交易结果是账面盈利达14亿欧元,盈利规模巨大,科维尔担心暴露他的巨额违规头寸,仅向集团报告了5千5百万欧元的盈利,法兴银行正是由于对交易员的交易结果和异常盈利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凯维埃尔的真实盈利情况。
(八)法兴银行的企业文化刺激了交易员的投机行为,削弱了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据朋友介绍,过去一年凯维埃尔父亲去世,妻子与其分手,人们联想:家庭悲剧可能是他犯下大错的原因之一。不过,凯维埃尔向检察官声称,自己从事巨额股指期货交易的动机只是为了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明星交易员,并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据称,凯维埃尔确实未从违 规交易中谋取私利,“出人头地、获得承认”这恐怕是凯维埃尔最强烈的渴望。
三、对我行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警示
法兴银行舞弊案虽然不至于在我行发生,但此案发生发展过程所暴露的漏洞,再次敲响了我行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警钟,并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一)慎重对待前中后台岗位之间的人员流动
凯维埃尔的违规交易能累积至如此惊人的规模,重要原因其一是他曾经在中后台工作过5年,熟知后台结算及中台风险控制的细节;其二是他一度担当过期货交易系统的编制和维护工作,熟悉中后台电脑系统,使得他懂得如何刻意选择那些无保证金补充警示的产品,以使风险经理难以发现交易的异常情况;其三是他从操作部门盗用了IT密码,通过把其虚假交易行为及时删除、伪造文件证明、虚构仓位等手段,成功地避开了中后台部门的日常监控。
法兴银行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为了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除了设立更加严格的防火墙区隔前中后台之外,各行在岗位轮换时还应慎重对待前中后台岗位之间的人员流动,如授信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和信贷稽核人员调换到信贷业务岗位、网银管理岗位人员调换到柜台结算岗位、各类系统管理人员调换到相应的前台岗位等等。即使无法避免,也应尽可能采取特别审查或有效监控的措施。
(二)加强对清算、风险管理系统以及交易密码的管理。
凯维埃尔能够躲过监控,盗用多个系统密码,篡改数据,一方面证明 他确实是个电脑高手,另一方面表明法兴银行的系统管理存在技术漏洞且未及时补救,未不定期更改系统密码,未对每个户名及密码的使用进行定期监控。因此,各行一方面要加强对系统的管理,堵塞技术漏洞;另一方面要加强密码管理,防范泄密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制约。
(三)重视日常监控或风险管理中发现的蛛丝马迹
从实务上讲,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以用先进的方法进行量化和评估,但操作风险却很难用量化的方法去估测和监管。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密切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包括经常对冲账务、凭证不齐、附件缺失以及员工生活突然变得比较奢华等等。就法兴银行舞弊案而言,虽然凯维埃尔刻意规避内部监控,但风险控制部门并不是从未发现过异常之处。如会计、风险等部门在凯维埃尔好几次超过风险额度时,就曾经发出过警报,但可惜的是,在凯维埃尔制造虚拟的对冲交易之后,他们并没有深究或展开内部稽查。
因此,各行要重视日常监控或风险管理中发现的蛛丝马迹,加强对对冲账务、凭证不齐、附件缺失、合同遗失等方面的稽查力度,避免表面上的“小事”演变成重大责任事故或经济案件。
(四)对下属机构或人员的巨额盈利及优异业绩应保持足够警觉 2007年,凯维埃尔大笔做空欧洲股指期货,年底他的帐面盈利达到了14亿欧元。外界质疑,不能排除法兴银行内部有人乐观其成或者在巨额盈利面前丧失警觉的可能性。正是由于丧失了这种应有的警觉性,最终导致仅仅相隔十余个工作日的2008年初到1月18日,由于凯维埃尔的豪赌及赌错边而诱发了法兴银行的巨额亏损。
因此,各行在注重业绩和盈利的同时,要关注过程的合规合法,特别 是在取得巨额盈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理智和足够的警觉。
(五)认真落实重要岗位人员的强制休假制度
强制休假既可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发现和暴露某些隐性的、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所以,各行均应制订重要岗位人员强制休假计划,认真落实有关强制休假制度。特别是资金交易员、理财经理、联行清算人员、金库管理人员等。同时,对代岗代职人员要有明确的检查和监督要求,提交相关代岗代职情况报告。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法兴银行舞弊案中,凯维埃尔违规越权交易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上司的重视和认可,所以,各行领导应努力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合理、能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使有能力者通过正常途径得到重用或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富有凝聚力的企业合规文化,有效减少因人员因素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七)强化对高风险业务和环节的检查与监控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励,银行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涌现,而当前金融犯罪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隐蔽化,因此,各行要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内部控制,切实加强对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的检查,保持足够的覆盖面,并不断提高检查质量,避免检查的“表面化、形式化”,认真做到监控到位,对监控不力的,应严格问责。
省行法律合规部
二00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案件的警示 篇2
2009年5月份, 万事利家具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在进行公司日常检查中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公司的废木屑销售, 每天都是500袋, 4000元。审计人员在门卫室发现, 公司每天的物资出门联, 显示的都是500袋的数量。但是, 运货出去的车辆, 车辆吨位大小也不一样, 装载的高低也不相同。500袋好像不太准确, 带着疑问, 审计部对公司物料控制部的废旧物资的回收、销售、收款等情况进行了重点审计暗访。查出异常情况的背后是一起舞弊案件。
经暗访, 发现管物资的、装卸队、废旧回收公司三方为了回收公司的利益, 每次都是报的少, 装的多。经过取证, 每次装货载800袋左右, 实际只上报500袋, 每天每车流失2400元。而且, 其三方以“躲避高速公路检查”为由, 每次出厂都在晚上10点以后, 厂子无人的时候。初步测算, 一年公司此项损失在80多万。其舞弊的手法如下:
第一, 回收公司每次来装货时, 基本选择在下午快下班时。以时间比较急, 财务快下班为由, 先让厂方物资科长开出“500袋, 4000元的”的收据。物资科长将4000元与收据同时交到财务后, 财务再换出门条, 并盖“物资放行章”。
第二, 装卸队带着出门条, 开始在废旧物资堆放处, 装废木屑。因为已经下班, 无人去查看, 所以, 每次都装的很多, 因为装卸队是计件工资, 装一袋收1块钱, 所以装的越多, 他们的工资越高, 有积极性。一直装到晚上9点-10点多。再凭出门条, 出厂。这个时候, 因为是晚上, 光线也不好, 门卫看到有“盖章”的出门联, 即便怀疑, 也只好放行。
由于管理物资的是公司股东的亲戚, 所以这几年也没人敢怀疑。审计部介入以后,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一直没有声张, 现场暗访了5次, 并用摄像机将现场装卸的情况暗地录像。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以后, 在一次物资出门时, 在门卫室集中了公司几个主要部门, 并要求保安配合, 直接在出门口截住, 并现场复核, 在证据面前, 物资回收公司的老板、以及装卸队人员都承认了错误, 并现场开出罚单, 根据先前的合同, 对其预交的保证经进行了扣回。对方也只好签字确认。
二、此事件暴露出内部控制的缺陷
经审计调查, 物资科废旧物资的回收、分类、登记、过磅、合同、出售、收款、门卫检查等业务流程环节均出现了失控或有章不循的情况:
(一) 违反职务分离原则授予或办理业务
按照职务分离原则, 某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职务, 应与执行该业务的职务分离, 但在废旧物资出售业务处理中, 出现了批准人 (物资科长) 亲自与客户处理交款等业务。又如物资计量应有现场过磅员专司其职, 但都由物资科长直接认可对方上报的数据。
(二) 不遵守业务流程控制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业务流程环节。废旧物资销售业务的环节包括:业务批准-物资过磅-填单 (包括磅码单和结算单) -交款-办出门单-门卫验单放行 (包括复验或抽检) 。但是案件中废旧物资销售却违反了业务流程, 物资科长基本上不去现场复核, 因为几年下来, 与回收公司很熟悉, 被对方收买。可以直接在办公室开出500袋的单子, 然后收工回家。
(三) 不遵守业务单据控制管理原则
一是《磅码单》和《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由其一人管理;二是《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没有编号, 无法知道使用了多少, 什么时间使用, 谁领用的。由于单据管理不当, 审计无法核对销售业务的真实情况。
(四) 废旧物资业务管理混乱
废旧物资的回收、登记、过磅、销售, 没有做到点点相连, 环环扣紧, 有的无记录, 无单据, 没有形成连续性、完整性、有效性。回收和出售的数字统计与实际出入较大。由于物资处废旧物资销售业务记录不完整, 财务数据与物资处废旧物资销售业务记录无法核对, 物资处的废旧物资回收记录, 与各生产单位也无法核对, 因为各生产单位没有记录。
(五) 规章制度没有起到作用
公司专门制定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同时涉及的相关制度还有《出入生产区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办法》等, 但在这起舞弊案件中, 相应的制度没有起到作用。这么长时间, 从过磅、填单、合同、收款、门卫检查等要经过多个业务环节和多个部门, 但这些违规的物资却都能顺利出门。
三、由舞弊案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 集体舞弊很容易被发现吗?对于舞弊行为, 在理论界有这样的观点很流行:在舞弊审计中,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合谋舞弊行为难度要高于一个人的个体舞弊行为, 容易因信息源的扩大而暴露, 因此, 集体舞弊很容易被发现。此观点的前半部分应该没有异议, 即集体舞弊行为的难度高于个体的舞弊行为, 但因此说集体合谋舞弊行为参加的人数多就容易发现, 则值得讨论。在此案例中, 主要起因是物资科科长的一个错误决定, 参与的另外部门没有按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予以抵制, 同时由于舞弊者在装卸等重要部门、岗位给予好处, 致使舞弊行为畅通无阻。如果不是审计部在日常检查时发现疑点, 则短时间内难以发现。损失将继续扩大。而集体合谋舞弊行为难以发现的案例则很多。如上市公司银广厦、东方电子、东方锅炉等, 这些管理舞弊案例, 涉案金额大、作案时间跨度长、参与的都是高层管理人员, 且手段高深。如银广厦, 为了使造假的财务报表能够互相吻合, 通过倒推的方法, 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 并依据这些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结果, 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 以及每个月、每季的财务数据。由于是集体合谋, 加之在整个业务循环流程上弄虚作假, 所提供的整套信息全是虚假的。上述公司舞弊案的暴露, 均不是审计人员发现的。应该说查找舞弊, 特别是集体舞弊行为, 还是审计界的难题。
第二, 每个舞弊者的舞弊行为都有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吗?应该说都有。舞弊的三角理论认为舞弊产生三个因素是:动机、机会和忠诚 (借口) , 当三个因素可能性都增加时, 舞弊的发生将确信无疑。此起案件的当事人物资科长解释他这样做的原因, 因为时间长了, 和对方已经很熟悉了。七年多合作下来, 所以就放心了;在机会方面他正好管理物资, 有条件;忠诚 (借口) 方面, 之所以心安理得, 他认为, 卖的东西大都是边角料等废旧物资, 不值钱, 而且很脏, 自己也不愿意认真管, 能卖点钱就已经很好了。每起舞弊行为面前, 舞弊者都采取自欺欺人的说法, 使自身行为合理化。
第三, 业务管理存在一些缺陷不要紧吗?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存在“蚁穴”, 不及时修补完善, 很容易酿成大错。此起舞弊案件, 手段并不高明, 其之所以得逞, 一个重要原因是票据管理有漏洞。作为销售业务结算用的《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等重要单据, 竟然没有编号、领用也没有专人管理, 完全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凭证和记录预先编号保持记录的链条性、完整性原则。管理制度有瑕疵, 违规虽然不一定每一次都造成损失, 但制度上的“空档”, 很容易被心存私念的人利用, 如果让其钻空子得逞一次, 则一发不可收拾, 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第四, 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就能抑制舞弊的发生吗?不一定。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的, 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但是有了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严格遵守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 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 则形同虚设。此起舞弊案件, 废旧物资业务处理涉及的回收、分类、登记、过磅、合同、出售、收款、门卫检查等流程环节均出现了失控。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控, 不是没有规章制度, 而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第五, 是“制度比人重要”还是“人比制度重要”?在内部控制方面, 对人的要求, 只注重业务素质, 不注重道德素养行不行?这是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个企业缺乏制度约束, 把企业的各种潜在风险的控制完全寄托于人的道德品质, 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制度再完善, 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 早晚是要出问题的。此起案件, 在一个制度较为完善的大型跨国企业里, 正是由于物资科长是老板的亲戚, 所以别人一般也不怀疑。人的道德即忠诚出现了问题,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防火墙”被内部人员合谋推倒了。我们目睹了太多这样的案例, 典型的如巴林银行事件, 仅仅一名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出现了问题并违规操作, 就断送了一个历史悠久、信誉卓著的企业。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如果规范管理、违章必究、控制到位, 舞弊案件是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的, 可惜的是有些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总是等到舞弊案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后才寻找补救措施。
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 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组织控制。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 以实现职权分离, 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中国时代出版社, 2002.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案件的警示 篇3
心 得 体 会
6月8日上午,通过参加”运城市银行业案件防控警示教育大会”,认真听取省银监局局长邓智毅、运城市副市长张建喜、运城市银监分局局长卢文礼、运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郭瑞瑄、曲沃监狱监狱长王瑞平关于案件防控的重要讲话,深刻反思两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提高了我“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增强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感,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公仆意识,正确对待权利
通过参加这个大会,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反腐倡廉、案件防控工作,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很有可能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联系到自身,我作为县信用联社主任,明确了权力意味着责任,一切工作要对人民负责;权力意味着服务,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权力意味着奉献,把自已争献给信合事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两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利用自已的职务之便,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无视群众利益,挪用公款,侵吞公共财产,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还使集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通过这个警示教育大会,通过两个反面典型教材,使我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使我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的启示和警醒,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时刻提醒自已,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精心培养教育,对得起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信任。
二、建立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监督
个人权力不受约束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应该看到,当前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干部缺乏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因此,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强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方面从组织制度上、从监督机制上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如开展企务公开制度、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使领导干部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铲除腐败的根源和土壤,使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模范执行党的纪律和各顶规章制度,表里如一,做好表率。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凌架于党纪国法之上,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顶风犯罪,就必然走到向邪路,成为人民的罪人,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三、加强思想改造,灌注牢固防线 无论是谁,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不注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私欲膨胀,都有犯罪的可能。在新的历吏条件下,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代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观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经得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执政的考验。要经常敲响警钟,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提高思想觉悟,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特别是积极参加党风党纪教育,以反面典型为镜子,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是否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多些反省自己,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
四、坚持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整个社会大气候有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一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的自由主义现象,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积极开展与腐败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