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诗文有感

2024-10-20

读毛泽东诗文有感(精选10篇)

读毛泽东诗文有感 篇1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提及毛泽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那个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的伟人。可是毛泽东还有另一个同样有着巨大影响的身份——诗人。

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在1928年秋,毛泽东喜闻井冈山以少胜多的胜利消息,不禁作了首《西江月·井冈山》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仅仅十三个字就准确的描绘出我军在井冈山上面临的危险境地,准确的将我军面对危难的从容不迫,和对敌时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出来。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那大气,无惧的领袖气魄。

我读了很多毛泽东的诗词,他的诗词大多是气势蓬勃,英勇豪迈的风格,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与上一首词相比已是时隔八年之久了,这八年里中国和红军发生了很多事情: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征开始,遵义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等。而对于毛泽东来说,这八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期间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领导了很多次大围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该诗就是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上山观察地形后写的。此时的毛泽东望着北国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伟景观,内心激荡,赞叹一句“分外妖娆”已不足表达心中的感叹,又一句“江山如此多娇”才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看着这代表着中国精神的景象,毛泽东不禁想到为这如此多娇的江山折腰的中国的历史人物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虽是中国历史中叱刹风云的英雄人物,但时隔八年的毛泽东此时已尽显领袖风采,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告诉世人“今朝”的风流人物定会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壮美雄浑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感情,豪迈的胸怀表现出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从一位军事家转变为了一位政治家,自然他诗词的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他的诗词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基本主题。

毛泽东是集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文化巨人,各种角色各有自己的特定规定,而又密切相连、不可分离。对于诗人毛泽东来说,战争年代军事家才略触发了他的战斗诗情,和平建设年代政治家的才智则引出了他的一系列诗思。

在国庆一周年的典礼上,毛泽东的诗兴十分高,他邀请柳亚子填词记盛,并说他再和一首。这是毛泽东让人作词,主动要唱和的唯一的一次。于是便有了这篇《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算起,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说到“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其中不乏悲痛与愤恨,但更多的是对帝国主义的一种蔑视。这里毛泽东从五亿人民的视角来看旧社会的**。接着毛泽东的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将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光明写的既形象生动又恢弘大气。有人认为,在描述新旧社会对比的诗词中,以毛泽东这一首为最好。的确如此,此诗从全部中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国家。

读古诗文有感 篇2

在我看来,古代诗词意境深远,至情至性,让我由衷喜爱。

古代的诗词作品言简意赅,用词很讲究,有时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生动形象地把意思表达地淋漓尽致,作者的万千情怀也跃然纸上,很多名句也因此流传千古。

宋祁在木兰花中写道: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将枝头红杏争春和作者在赏春时的喜悦心情表露无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用独和望这两个字就表达了自己离别的愁绪及相思的苦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轻字道出了李白重登仕途的喜悦心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冷落的清秋节里,临别时是如此的伤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的怯字写出了作者回乡时又惊又喜又激动的复杂心情。

在古诗词中,也不乏很多修辞手法,这令作品锦上添花,读起来也是脍炙人口。

一、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就是古人所说的对对子,这种修辞手法沿用至今。古诗词中很多,比如: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无言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对偶的修辞手法最经典的要算绝句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要算这首绝句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拟人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偷和借字用得生动传神,赋予了白海棠灵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的灵性,知时节而来,滋润万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东坡先生看来也是惜花之人,一个睡字以花喻人一语双关,真可谓是情景交融。

三、比喻

潭面无光镜未磨。这里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未磨的镜子。白银盘里一青螺。平静的湖面像银盘,湖中的小岛似青螺。

还有一种倒喻,顾名思义就是倒过来比喻,比如写杨贵妃的衣服像艳丽的云彩,面容像花一样娇媚而作云想衣裳花想容,江流不尽是侬愁。我的愁绪似滔滔不尽的江水。

在古诗词中,很多时候都会在句末押韵,读起来是朗朗上口。像五言七言律诗会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可押也可不押),像王维的相思和鸟鸣涧,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关山月,很多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很多的古诗词是将修辞手法和押韵这些都用上,即便于读记,也能更好地表达感情,实在是经典之作。

古诗词也像现代文学作品一样爱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无论风花雪月,花鸟虫鱼,亭台楼榭,信手拈来,即可入诗入画,遂成佳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暮雨、霜风、残阳、楼台、花、树、江水,一景一物无不表达出柳大词人(柳永)客居异乡的凄凉心情。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黄鹂的一两声鸣叫也能牵动作者的情思。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花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山月、水风、碧云无一不关情。

古诗词很多很有意境,读着读着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伊人独立花下,落英缤纷,一双春燕在细雨中飞翔。晏几道把相思都描绘得如此浪漫,真是佩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佳人梳洗一新在窗前美目流盼,遥望归舟,好一幅唯美的花卷,妙哉。

这些古诗词的名句,令我心驰神往,感性的我思想也常常流连在它们的字里行间,有时觉得自己恍如已穿越时空,和作者一起在这些文字里徜徉,与他们一起欢喜微笑,一起忧伤落泪......一起痛并快乐着。

读毛泽东著作有感 篇3

今重读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万千。

当今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商品社会,曾有一个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叫得少了、叫得不响了。有人更认为搞市场经济,互相竞争,都赚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太大太空,不需要了。更有人提出了“为纳税人服务”、“为人民币服务”。有的领导干部“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风水”,搞封建迷信。这是有背我党宗旨的,是搅浑水的,必须坚决予以批判与纠正。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就是没了正气,干不了正事,就会变成革命事业这个大躯体上的蛀虫、寄生虫。

时代变了,任务变了,工作重点转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没有变,也不应该变,不可能变。“三个互相”(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应该牢记心间,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记在胸中。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服务了也无需回报。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不能以恩人自居。到群众中走一走,看望慰问还没有脱贫的人、是义务,更是责任。至于让别人说一声“谢谢”,就免了吧。本该我们愧疚难当的,怎么还得让人民感谢我们?这就是站在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榜样如星斗天。雷锋、焦裕碌、史来贺、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是实践为人民服务光辉思想的典范。值得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永远学习。

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成了时髦名词,带头致富也是号召,转型期物化一切(主要是手中的权力)也成了一种倾向。但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负有指导与引导人民的重大责任,不能昏了头、转了向。应该为着党的唯一宗旨努力工作,而不能只盯着老婆孩子、三亲六故,围着一己私利打转转。为私欲转来转去、掉进泥坑里的中高级干部也够多的了。不能不让人痛心,更不能不触目惊心、有所醒悟!还是辛辛苦苦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保持本色,才胸怀坦荡,踏踏实实,心安理得。

毛主席还讲要交五湖四海,这是何等宽广无私的胸怀!革命战争年代,敌人的封锁与割据,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国,亦如山头林立。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林立的山头联成一体,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今天,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前无古人的中兴伟业,更需要发扬搞五湖四海的胸怀和气魄,团结更多的人,奔向一个大目标。打小算盘,搞小圈子,靠什么同学会、同乡会,甚至投靠黑社会,肯定是违背党的宗旨、脱离人民的,是非常危险的,当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是外国人,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前,不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就更不能当外人啦,当然更不该有利已之心。毛主席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两个极端”(“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五种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对共产党人的最高要求吧。

前些年,曾被一些人曲解,嘲弄,更有人无端攻击,到处宣扬“人都是自私的”、“人人为自己”、“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诬蔑大公无私是“和尚思想”,鼓吹“大公有私”、“公私兼顾”。等等,等等。剥削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甚嚣尘上,金钱万能、利益驱动形成冲击波,不少人不辨是非真假,以为毛主席说的话太高太空,学不来,做不到。这是非常糊涂的。作为坚持带领人民永远向前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难道不应该树立符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高标准来要求、引导自己的每一个成员吗?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坚定信仰,做独立支持的大树,勇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里的一元化地位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敢于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划清界限,并坚决加以批判抵制;不做“风派”,不当“墙头草”,东倒西歪随风倒。

读毛泽东著作有感

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时期都有一大批共产党员像白求

共产党人应该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恩同志那样毫无利己之心,舍生忘死、勇于牺牲,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高标。他们能做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努力克服私欲,一步步树立无利已之心的胸怀。嘲弄严肃与高尚,比自私,比混,比侃,比痞,比粗俗,比所谓潇洒,附和落后与流俗,甘当尾巴,取法乎下,放任自流,水往低处流,就低不就高,靠什么来凝聚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怎么带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怎么面对建设与改革大业所遇到的障碍?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利益驱动并不万能,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作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了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健康向上的精神,更是万万不行的。这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而对事业、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是可耻的,是没有共产党人的良知的,是必须立即抛弃的。搞所谓远离国情、脱离人民需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怀有利己之心,打个人升迁的小算盘;嫌贫爱富,傍大款大腕,羡慕追逐物质享受,疏远人民,视人民群众为“刁民”,更是少了共产党人的气味。

《愚公移山》的精神主旨有二,一是依靠人民这个上帝,二是要艰苦奋斗。我们现在头上没有三座大山的压迫了。但我们面前仍横卧着大大小小的“拦路虎”,要一个一个打死,才能向前进,向前发展。这仍然一要动员团结依靠亿万人民,二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就是艰苦奋斗。

依靠人民,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中,似乎没有什么人不相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常常脱离人民。因为现在的环境和条件,一些政策和口号,还有所谓政绩,一串串数字,GDP值,把人多看成包袱和负担太容易,牢牢记住人民群众是动力,是主力,是执政基础、依靠对象,就有点难了。共产党永远不能忘了依靠人民。共产党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历史,不能忘了历史,忘了本。为了谁?依靠谁?头脑时时刻刻要清楚。离开了人民的大多数,我们将一事无成。毛主席说,人民是上帝,平常大家又说过,人民是主人,我们的干部是公仆。人民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关系就应该是这样。时时事事要摆正,不要弄颠倒了,搞出一大堆笑话来。

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以毛主席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发扬了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途中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如大寨、大庆、红旗渠,愚公移山精神感天动地、再铸辉煌!这份无比宝贵的精神遗产传到我们手里,不仅不能丢,还要弘扬光大!我们有这个义务与责任,同时这也是我们的光荣。

读毛泽东语录有感 篇4

慢慢地翻阅历史的信笺,认真地领悟着最自强的一句话:“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确,作为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无需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身份足以让你为之奋斗终生。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它有着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放松今日的努力,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努力结合起来,要学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改革开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艰苦奋斗是一辈子的事。在共产党人的词典里,艰苦奋斗不仅是克服困难、改变命运的手段,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它不仅是战胜困难的手段,而且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完善自我必不可少的过程。实际上,艰苦奋斗古人早就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诚然,缺衣少食,求助无门,生存的本能会把任何人都逼上苦熬苦斗之路;而生活富裕了,条件改善了,仍然能自觉地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才更能显示出共产党员不同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毛主席语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编辑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毛泽东主席名言警句选编本。发行量达50亿册,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圣经》)。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对此记忆犹深。

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取代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便大肆鼓吹“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宣扬学习毛泽东著作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推出“要带着问题学习,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学习方法。在林彪的鼓吹和军队带动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主席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毛主席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虽有过之,但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必然性决定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发展过来的,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为此,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领导工农大众推动了旧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回顾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国虽然生产力落后,这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经验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党还是一个新生的幼儿,还很年轻。年轻当然没有经验,年轻当然需要学习。但年轻的党有活力,有创新的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胆识。但在这个探索发展过程中,曲折甚至是挫折是必然的,关键是不是坚持工农大众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关键命题,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我们的共产主义伟大目标才可能实现。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个命题是毛主席早就肯定了的,而且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人类社会只有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社会主义有阶级,当然就有阶级斗争。那么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这是个关键问题,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清醒认识当前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一定是保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问题。实际上,工农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斗争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作为共产党人,面对阶级斗争的新形式,如何正确指导我们的执政理念,如何保持我们党始终代表工人和农民阶级的利益,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表现。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是个重大的危机命题,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不能忘记的警示。实际上,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发展过程中,更应警惕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在当今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刻,关键道路的讨论最终是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死选择。不少思考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思想者对目前中国的现状感到担忧,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目前民间有很多关于新三座大山的说法,如住房、教育、医疗,还有资本、权贵、买办等等,有些是从表现分析工人和农民大众生活的困难,有些是深层次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但反映的是一个问题:谁是这个社会的主人,谁给国家当家作主,法律政策保障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共产党人的深思,我们决不能给资本主义任何复辟的机会。

第四,提高警惕长期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的确是一种过左的行为,但在方向上绝对没有错误。提高警惕长期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这对共产党执政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就象资本逐利一样,它是无孔不入的。当我们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人的时候,我们实际已经遭受侵蚀,这对于我们党来说是致命的大事。“滴水还能穿石”,何况资本以及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思想的侵蚀首先是从享乐开始的。思想变质了,必然反映到行动上,反映到执政理念上,反映到政策决策上。这样执政党的基石——工人和农民大众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最终就是“载舟之水终覆舟“。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有的同志说,总讲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老是“苦”来“苦”去,人的一辈子岂不是白活了吗?他们深不知艰苦奋斗,提倡的是一种革命精神,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并不是反对改善物质生活,不是要人们做“苦行僧”。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在艰苦奋斗过程中就不但不会感到吃亏,感到愁苦,而且能从中体会到享受崇高、享受成功的极大快乐。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就这样说过:“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最令我们警醒的一句话便是“为人民服务!”就如同“艰苦奋斗”是一辈子的事一样,对我们而言,“为人民服务”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想,作为一名80后的女民警,我需要用时间来参透“艰苦奋斗”的道理,用认真来篆刻“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读完《毛泽东语录》,我被毛主席传奇般的人生感慨不已。体会到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站在时代的今天,我们回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

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英雄长已矣!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祖国在我心中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党为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无论军事、科技、政治、体育,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凭借自己的“十年磨剑”,使中国再度跃身体育强国之列。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北京的上空,雄浑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无数的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华夏儿女为之雀跃。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的今天凝聚了党人的无数鲜血,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在建党90周年之际,祝如日中天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读《毛泽东语录》有感

——艰苦奋斗是一辈子的事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4323

学号:15

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篇5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走进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是的毛泽东。对已90后的我们而言,毛泽东是教科书上的人物,是我们祖辈口中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所知道的是来自书上的文字,或是那些朗朗上口的歌唱毛泽东的歌曲。而这部影片介绍了少年时的毛泽东,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说话方式,衣着谈吐是那么的充满本色自然,充满了亲和力。

在影片的开端,祭出一段这样的文字: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毛泽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么而言,他是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人,他带领着中国人民打赢了抗日战争,打赢了人民战争,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来了。那一刻,或许全国人民的心都沸腾了,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国,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重新翻看当时的录影时,我的心也跟着一起沸腾起来了,那是同属于中国人民的一份骄傲,那是华夏子孙血浓于水的共鸣。

对于毛泽东最深刻的印象始于语文课文上的《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个诗人的文学素养,也看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雄心壮志。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他其实跟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在他在与基辛格会面时,看到比基辛格还要高的基辛格夫人感到非常的吃惊,还问了一下基辛格,去一个个子高的女人感觉怎样?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天真的一面。还有毛泽东在乘坐列车时,有时会停下来去参观,以至于常常会有人们去围观,造成堵塞的情况,有鉴于此,工作人员要求毛泽东外出时带上口罩,尽管不愿意,毛泽东还是妥协了。站在今天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萌”啊。

毛泽东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他的淡泊名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参照苏联想要授予毛泽东大元帅的称号,但是毛泽东拒绝了这一称号。在与蒙哥利马会面时,蒙哥利马非常吃惊毛泽东竟然没有军衔,而毛泽东也十分的明确的表明将,帅,军都不要。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毛泽东缔造了人民共和国。

读毛泽东传有感 篇6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毛泽东传》读后

以前的教科书中,经常会学到关于毛泽东这位伟人的历史、生平以及他的品,但都是零散的,没有哪一本是全面的把毛泽东作为线索串成一条主线来展开叙述,有幸我在大二的暑假拜读了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这本书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自1980年出版后,被翻译成至少8国文字,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中国曾畅销120万册。作者根据近年来得到的最新资料,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增订版。相比第一版,新版增加了很多新的材料,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最新编辑和研究的成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据此对书中关于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的叙述进行了大幅修改,全书章节增删篇幅甚至达三分之一以上。新版依然承袭了第一版主要从思想、政治角度记叙毛泽东一生的角度,保持了优美流畅、生动自如的风格,但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为敏锐新颖,更多地关注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和心理分析,对于人物和情景的分析更为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并且据此更为具体地描绘出了他脑海中想象的“毛泽东的真实的整体画像”。另外,书中还有大量精美珍贵的图片,使历史真切可感。

众所周知,要想了解近代中国近代历史的脉络,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主席。读《毛泽东传》,让人不得不钦佩毛主席的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朴实的生活作风,简明厄要的文风,指挥若定的作战风格,充满辩证法的工作思路,处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自傲,没有架子,时时刻刻对革命的各项工作保持清醒的头脑。毫无疑问,毛主席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这些人学习。共和国前进道路中的曲折和倒退,从毛主席的身上和毛主席的文献中往往可以找到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他是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本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

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也许是很久没有看人物传记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但很多的时候,都是看一些报纸杂志。时间,如沙漏流逝,不可追忆。人在空闲时,在闲暇中拾起书本,安静的心竟能读得进这种大部头的书,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我以前也看过很多名人的传记如《李鸿章传》、《曾国藩传》等等,不过看这本《毛泽东传》虽是因为作业,但我以前就很想看一些关于毛泽东的书了,以此重温这段历史、了解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向导,领略伟人之所以成其为伟人的原因,从而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开国主席。这本由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从很客观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奋斗、追求、思索、斗争、挫折、坚持、艰辛、胜利、失败、阴霾和辉煌等等,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17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从建立新中国到大跃进,从庐山会议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一直到逝世。毛泽东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部传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写出了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写出了毛泽东在中国的黄土地上一步一步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写出了毛泽东是怎样思考和处理中国革命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怎样解决一个又一个常人深感棘手的难题,从而引导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没有皱纹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任何一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任何一个真正寻求被压迫民族解放的人,都无法回避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

自从毛泽东以他巨大的身影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时候起,人们便越来越关切地注视着他,渴望了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谁也无法否认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所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拟的。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几乎总能在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的命运困惑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时刻,他如同上帝般的预言准

确而清晰的指示着中国革命的方向,振奋着人民的精神。并以他超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党魂、军魂、民族之魂。如果说“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创下的是华夏一统的千秋伟业;而毛泽东则是让这个自鸦片战争百年来受尽屈辱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了世界的民族之林。他的一生不仅改变了整个中国,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也许并不过分。我看了这部《毛泽东传》以后,不仅能正确认识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最真诚的儿子是如何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不息的,同时,这部《毛泽东传》还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也只能从这位伟人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撷取点滴,以感悟这位伟人的迷人风采。

这本书中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毛泽东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艰辛努力和历史贡献,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历程。同时,也不讳言他的失误,并对当时的国内外历史背景和他作出决策的思考过程、失误原因,作了客观的叙述。它的出版,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决策的过程,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发展和变化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他在建国后期出去了一些错误,使我国停止了发展甚至出现了倒退,但这些是非功过自有我们后人评说。现在我们对毛主席的一生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但他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人格魅力在当时,实实在在的激励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人,他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心中的太阳。

现在,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我们而去,但是如今读着他的传记,也仿佛和他一起再次经历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的一生有很多地方给我们思索的启迪。

毛泽东虽然出生于农民家庭但这样的出身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志向与追求。少年时,父亲本打算送他去一家米店当学徒,以便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走上父亲所安排的生活道路,而是走上了一条寻找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道路。回头看看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志向又如何,我们有几个会把自己的未来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时常会抱怨学习的苦闷那全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的志向,为什么读书?所以现在的年轻一代是需要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的,有了奋斗的目的,当然就有奋斗的斗志。为了不断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毛泽东带头读书、学习。尤其是在重要历史关头亟需总结经验时,他更始强调认真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读书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一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老人家曾说过,他只有在游泳的时候才不思考问题,因为在水中如果一思考,就容易沉于水中或者呛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思考到哪里,是个不停地思索的人。而对水中思索的体会,估计也是吃了很多水的苦头后的经验总结。而所有这一切,也是他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判断的根本,试想,一个整天不思考的人,或者说,不思考正事的人,怎么会对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看法呢?

纵观毛主席对自己一生的工作,认为主要是两点:一是赶走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一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评价毛主席的这两项工作,第一点大家都没有疑义。对第二点,用毛主席临终前的话来说: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其实,如何评价毛主席的关键,正在于评价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一种常见的庸俗的解释就是毛主席是为了党内的权力斗争的需要而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是一种站在资产阶级人生观立场上做的主观主义的解释。它首先认为毛主席的人生价值就是要争取满足个人的权力欲。以此出发,来反对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不对?文化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人民大众掌握民主的武器,以不流血的方式保持人民政权的永不变色。而其矛头指向的是党内的那些意图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这些人虽然在昨天反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并赶跑了他们,但是今天他们可能自己就要把自己变成另一个蒋介石因为他们不能从根本上同自己思想中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而那些以功臣自居的人,被封建主义历史上的论功行赏的观念充斥头脑,不愿意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思想状态,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自觉的走到了革命者的反面。这种影响是如此广泛,以至于毛主席如此威望,都觉得处理起来极为困难。只有消灭了这种以功臣自居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否则,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所消灭的官僚资产阶级,又会卷土重来。毛主席看到了这样的局面,所以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因此,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意图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消灭私有制乃至人民头脑中对私有制的欲望。

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难点在于,私有的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人是以文化大革命为借口,来达到打击异己的个人目的。这样弄来弄去,实在达不到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初目的。私有制心理的一种体现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以功臣自居,而忘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革命胜利的根基是人民在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代价之后换来的,自己不过是参加了这个过程的执行而已,而绝不是自己的功劳。那些革命者,奋不顾身的参加革命,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却有了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冒出来了。因此,这些人就不是革命者了,而是走到了革命者的反面。由此看来,要想保持无产阶级的本色,真是既困难又容易。说困难,是要人跟自己做斗争。说容易,方法实在简单:无非是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少考虑,多考虑集体利益。能够做到这一点并终身实践,始终坚持,实属不易。而这正是毛主席不朽的秘密所在,也正是反动分子想怎么样抹黑也做不到的秘密所在。

毛泽东生长在封建时代,读的是四书五经,也正是这个时代封建王朝就寿终正寝了,新的教育正要开始,在毛泽东的心中走进新型的学校念书的心愿愈来愈强烈。他渴望去更远的天空去飞翔,他渴望冲出古老的山涧,汇入浩荡的长江,奔向海洋,在这强烈的愿望的鞭策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走上一条通往明天的漫漫长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像是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着水。他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明确,那就是救国救民,探索人生的真谛,追求人生的真理。为祖国为民族而奋斗。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终生未能追求到真理,不能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那么他将一事无成。就因为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报复,毛泽东最终带领着中国人民战胜了一切困难,建立了新中国,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每一部传记的结语,都值得自己反复品读。我认为那是作品的精华。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传统意识、大写的自我、人际竞争、健康状况等,都影响着毛泽东的人生,同样也反映于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上。

读毛泽东传有感 篇7

近期,我读了平生第一篇名人的传记。读了后让我的感觉到名人传记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通过了解这些大人物的生平事迹,带给我们许多的鼓舞和启示

《毛泽东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中国政治家领袖的经历过程,作者站在西方人的特有角度对毛泽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毛泽东在书中体现出的是立体丰富深邃的多面,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他的奋斗他的决心,他的点点滴滴,以及日后的纵横捭阖掀起的红色风暴,一切的发展都有根源,一切的根源又是从上一次的发展而来,我们能看到毛泽东的脉络,也能和他靠得更近。通对这本书的深入了解,使我从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三大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学习方面,我们不得自我反省,在如今的新时代我们有着很好的教育环境,能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负责的老师,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好好珍惜并充实利用学习了么?其实并没有。而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小山村里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当时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败落。毛泽东虽然出生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但他从小酷爱读书,整天带着一本《水浒传》。当毛泽东到了11岁的时候,他父亲开始逼着他耕地、抬粪便,可是毛泽东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在干完活之后躲在墙角里继续看书!着鲜明的对比让我真的什么愧疚。正是因为毛泽东的刻苦努力的学习,使他创建了新中国,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得苦难历史…。当时在民间有句话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中国的古语,毛泽东都没有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如果当年老毛同志没有读水浒和三国,那么,他也就不可能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活动中有那么卓越的表现,而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么强大的中国了。后来,毛泽东用自己私下的攒钱离开家到外面闯荡。正是他的独自出外闯荡,让他看到了人们的苦难生活,于是让他起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想法,想拯救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

现在很多人择业都是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赚很多的钱,才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似乎我们已经没有以前毛泽东时代人们的那种纯朴的念头了,少了内心对初衷的执着,我们的理想慢慢的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渐渐沦为“凡人”,假若毛泽东没有了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又怎么会有伟大的壮举,毛泽东的父亲就曾经骂他是“懒而无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农民眼中,田地才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也可以从书中感觉到那时的毛泽东是一个极为叛逆的少年。生长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不爱田地,却对知识那么渴望。少年时代的不断阅读,这对毛泽东的文化知识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并坚持我们的信念,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重重困难,用执着去实现我们最初的梦想。

在做人方面,我感触最省深的就是他的自信。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

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男儿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败,不言放弃。成功时,不要醉倒,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唯有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干大事,揽难事,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里,路就在那里。有了志向,才有做人的本事、气魄和胆略。所以,做人需要问问你的志向在那里,要问问你有没有信心。

在他的一生中,毛泽东始终保持着那份自信,始终坚信中国的革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即使在被逼长征转移的情况下,也没有丧失那份自信,不仅没有被打倒,而且是愈挫愈勇,最终取得了胜利,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使中国人民脱离了苦海,使中国人民抬起了头,挺起了胸。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篇8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七三班李翔

在我心中,毛泽东不但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领袖,更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诗人。

最早接触毛泽东诗词是在小学五年级的书本上,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现在吟起来还是朗朗上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用简短的五十六个字,叙述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这无疑不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毛泽东的诗词大多以豪迈见长,这与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有所不同,苏轼、辛弃疾的诗词虽是豪放但又不免伤感,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豪放,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因笑我,早生华发人如梦,一尊还江月。”“多情”后几句虽表达的.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而毛泽东的诗词确是豪放而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读过他的诗词之后,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似乎爬上了更高的树,看得更远了,这种“安得倚天抽宝剑”的气魄更是无可比拟的。

他的另一首《沁园春?雪》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词的上阙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啊!而下阙的气势更加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写出了新的时代革命英雄们敢于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敢于创作更加伟大的业绩,这是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突出了毛泽东宽阔的胸怀,豪迈的情感,远大的抱负和对人生的自信。

毛泽东,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值得人们万分敬仰,作为一个诗人,更是令人无比怀念。

读少年毛泽东有感 篇9

毛泽东从小就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但是由于家中农活繁重他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但他千方百计抽时间看甚至在给牛喂草的时候都忍不住坐在一边看上几眼……他把一生分为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培根说过:“昨天已成为过去在明天尚未到来之前我们唯一的可能是使自己的今天过得更加充实。”是啊如果在昨天你取得了一点成绩便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或是昨天你办错了事便陷入了忧郁沉闷中;也许你在心中能增添一丝安慰或忏悔但你可知就在这幸福的回忆和忧郁沉闷中今天――这最值得珍惜的时间却悄然溜走了呢?

毛泽东正是由于珍惜“今天”才会在以后的“明天”取得了成就成为了一代伟人。

“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青少年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但有些人却靠幻想度日就在这幻想中把今天的宝贵时间白白流失了。还有的人则事事都等着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啊!

我们不该在昨天中寻觅什么也不应该向明天祈求什么最重要的是怎样对待今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地工作勤奋地学习用来弥补昨天准备明天。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叹息时间之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的河流流速之快令人难以估测。人的生命有限怎样在这有生之年为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呢?这就需要我们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明天成绩的取得在于今天的努力。

读毛泽东同志文章有感 篇10

近期,按照办公室统一要求,先后阅读了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反对主观主义文章。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始终保持着对主观主义危害的清醒认识,对主观主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就如何反对主观主义作了精辟论述,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观主义的表现和危害。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一副对子,指出主观主义者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和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生动地刻画出了主观主义者的形象。主观主义实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只看重理论,轻视实践,把马列主义的个别词句奉为教条、生搬硬套;经验主义只看重经验,轻视理论,把狭隘的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两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都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以既成的、原有的认识为依据,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忽视或者无视现实的种种变化与发展,一成不变地对待事物、认识世界,割裂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使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 1

识和实践相脱节。主观主义的危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对个人来说,主观主义使一个人自以为是,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及时准确的应对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难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对他人来说,主观主义论调混淆视听、误人子弟,用错误的思想去指导别人,只能把人引入歧途;对工作来说,主观主义者担任领导职务,不愿或是不屑分析客观实际,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指导工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必然贻误工作。

主观主义的根源。主观主义产生的根源不尽相同。一类是源于对理论的盲目迷信,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甚至把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以为有了它就能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这类人喜欢照搬经典,觉得既省心又省力,但同时又被经典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喜欢拉大旗作虎皮,靠经典的权威性来吓唬人,却不知道经典的权威性正产生于他们所忽视的实践,经典的作用发挥同样要依靠他们所不屑的实践。一类是源于对自己既有知识和经验的过分自信,骄傲自满,从某个真理出发,从某个成功的经验出发,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求成,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结果掉进了错误的泥坑。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知识是丰富的,经验是成功的,却不知道一切结论只能产生

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没有万事通用的理论和经验,盲目自信难免要在发展变化的实际面前摔个大跟头。还有一类是源于不负责任的态度。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工作是硬着头皮干,贪图安逸、懒于动脑、懒于动手,遇到问题不愿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全靠拍脑子。若是问他,也能说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夸夸其谈一大串,可是你要他详细的说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他就只能说抱歉了。

上一篇:悉尼科技大学排名下一篇: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