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共7篇)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1
客房服务员的错误案例讲评
教 训 篇
如何超越客人?
案例
某饭店的客房区域,一对香港夫妇从房间出来,边说着话边向电梯厅走去。这是赵先生和他的太太,他们是饭店的长住客人。赵先生是北京一家合资饭店的外方总经理,由于职业的因素,赵先生对饭店的服务、服务员的行为举止等非常在意。同时,正是由于赵先生的特殊身份,服务员在为赵先生服务时也格外在意。
这时,一名客房服务员急匆匆的从客人后面走来,从赵先生夫妇的中间穿过,超越了客人,并且连一点示意也没有。赵先生看着超过自己的客房服务员皱起了眉头,叫住了已经超越到自己前面的服务员,对服务员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不像饭店的服务员。”服务员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马上说:“对不起,赵先生,我有点急事。”赵先生说:“你有急事可以超过我,但你知不知道应该怎么超越?”
在楼层巡视工作的客房主管看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就走了过来,向赵先生道歉说:“对不起,这是我们的错,我们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赵先生诚恳地说:“其实我到没关系,我只是觉得我们做服务的人,应当时时有一种好的精神面貌、礼节礼貌修养和宾客意识,处处体现出严谨和规范。”
评析
饭店的服务人员在行为、举止、仪表、姿态上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如在通道上,服务员应靠右侧行走。遇有客人迎面走来,服务员在与客人相遇时,应当停住脚步,面向客人身体微侧,向客人问好,并伸手示意客人先行。服务员在与客人在同一侧行走时,应先问候客人同时伸手示意客人先行,并说“您先请”,且应与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超越客人。如确因有较急的事要超越客人,应从客人的左侧超越,超越时应向客人说“对不起”,不能从并排行走或说话的客人中间穿越。如果客人是靠左侧行走的,服务员则可以从客人右侧超越,但同样要向客人示意,这些都是服务员应做到的基本要求。
客房主管向客人道歉并承担了责任的做法是正确的,维护了客人的面子和尊严。而员工做的不好,管理者确实有责任。但是仅仅在客人面前承担责任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平时应当对员工加强礼节礼貌方面的教育,而且应当是经常性的。礼节礼貌知识是酒店服务人员的必修课。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日常对工作中的检查。因为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反映着饭店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管理者要能发现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如果问题总是让客人发现、从客人口中说出,就成了饭店管理者的悲哀。
案例中的赵先生作为一家合资饭店的总经理,对于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很在意。赵先生说的话也非常在理,“我只是觉得我们做服务的人,应当时时有一种好的精神面貌,处处体现出严谨和规范”。
要改变和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服务质量,一是要加强培训;二是要加强检查。饭店的各级管理人员是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管理人员要坚持走动管理,深入服务现场从细处抓起,把质量管理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不放过一个细小的问题,防止把问题暴露在宾客面前,努力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到底是谁的错
案例
一天中午,住在2972房间的客人从外面回到饭店,进到客房内,发现客房的卫生还没有打扫。客人有些不满意地找到了9楼的服务员说:“我都出去半天了,怎么还没有给我的房间打扫卫生?”服务员对客人说:“您出去的时候没有将„请即打扫‟的牌子挂在门外。”客人说:“看来倒是我的责任了。那么现在就打扫卫生吧,过一会儿我还要休息。”于是,服务员马上为2972房间打扫卫生。
第二天早晨,客人从房间出去时,把“请即打扫”的牌子挂在了门外的把手上。中午客人回来后,客房卫生仍然没有打扫。这位客人又找到这名服务员说:“昨天中午我回来的时候我的房间还没有清扫,你说是因为我出去的时候没有把„请即打扫‟的牌子挂上,今天我出去时把牌子挂上了,可是我现在回来了,还是没搞卫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名服务员又用其他的理由解释,说什么:一名服务员一天要清扫十几间房,得一间一间的清扫,由于比较忙,没注意到挂了“请即打扫”的牌子……客人问:“你工作忙,跟我有什么关系,挂„请即打扫‟的牌子还有什么意义?”服务员还要向客人解释。客人转身向电梯走去,找到大堂经理投诉。事后,这名服务员受到了客房部的处理。
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服务员之所以遭到客人投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客人前一天找到服务员,问为什么没有搞卫生,服务员的回答就存在问题。服务员应先向客人表示歉意并及时清扫的同时,还应告知客人“明天我们一定尽早给您清扫房间”,并应及时通知领班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跟进落实,避免第二天同样情况再次出现。而不应该说是客人出去时没有把“请即打扫”的牌子挂在门上。如果这样说了,那就表示自己没有责任了,反而倒成了客人的责任。其实客人挂牌与不挂牌,只是清扫的先后与急缓不同。但除确认客人上午出去后,中午不会回房外,服务员是应当在中午前将房间清扫完毕的。
第二
服务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操作。服务员在每天早晨开始工作时,应首先了解住客情况,检查有无挂“请即打扫”牌子的房间,以确定客房的清扫顺序。从第二天的情况看,服务员根本没有按照工作程序操作,只是按房间顺序清扫,自己工作起来方便。另外,跟客人讲自己一天负责清扫多少间房子,要一间一间的清扫,就更是没有道理,那不关客人的事。如果这是理由,不管有什么情况都是按自己的方法一间一间的清扫,那么客人提出的要求和“请即打扫”的牌子以及工作程序就失去作用了。
第三
服务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责任推给客人,客人并不想知道你的原因,他们要的是你的行动和结果。否则客人会因此失去对饭店的信任。如果说服务员第一天不知道,那么,是自己告诉客人挂上牌子,第二天客人挂了牌子而服务员依然不去理睬,说明服务员对客人说的话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客人的要求既没向领班汇报,也没有做记录,服务员是不负责任的。客人的感觉就是在敷衍,是对客人的戏弄。
从表面看,这名服务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存在问题,总是解释、强调自己的理由。其实关键是缺乏宾客意识。服务业是依靠顾客生存的,客人是服务员的衣食父母。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类似的投诉会更多。在客人失去对饭店的信任后,饭店就会失去客人。
案例
707房间住进来一位台湾客人,第二天早晨客人到外面游览。晚上,台湾客人刚回到房间就很着急的出来找到服务员,说他的东西丢了。值班的服务员忙问丢了什么东西,在哪儿丢的。客人说丢了一块石头,早晨出去时放在客房的卫生间,晚上回来时就没有了。服务员听说是一块石头,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对客人说:“您先别着急,负责搞卫生的服务员已经下班了,等明天上班我去了解一下。”客人说:“等明天可不行,这块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客人是一位台湾老兵的儿子,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夕同国民党军队一起到了台湾。在老人心中有一种“死也要死在家里”的愿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老人去世后没能安葬在家乡。因此老人在生前对自己的子女安排,让他们在自己死后的坟上埋上一块故乡的石头,再浇上一桶黄河水。现在住在707房间的这位台湾客人,就是特地回到大陆,在故乡的山坡上取了一块石头、打了一桶黄河水,准备带回台湾,了却老人生前的心愿。
值班的服务员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就向值班经理做了汇报,马上打电话找到白天负责清扫707房间卫生的服务员了解情况。清扫员回忆说:白天清扫卫生的时候,是看到在卫生间的地上放着一块石头,石头上还沾着黄泥,弄得地上都是。当时想:这石头有什么用,脏兮兮的,而且是放在卫生间的垃圾桶旁边,认为是客人不要的。于是就和垃圾一起扔掉了。值班经理决定马上寻找。可是饭店的垃圾是不过夜的,白天倒的垃圾此时已经运到了垃圾场。值班经理带着从家中赶回来的清扫员和其他几名服务员赶到垃圾场,幸好垃圾场还没有进行处理。在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几个人打着手电筒,在脏臭的垃圾堆中寻找……终于找到了。
虽然由于服务员的疏忽给客人带来了麻烦,可是客人对饭店的处理态度和结果还是满意的。台湾客人接过服务员找回的石头,幽默的说:“幸亏你们没有把那桶黄河水倒掉,要不你们还得派人去趟黄河边。”客人说完笑了起来。听了客人的话,服务员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可却不是滋味。
评析
从表面现象看,客房部值班经理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晚上带着员工、打着手电在脏臭的垃圾堆中为客人找东西。但是仔细想想,这不是在为客人服务,而是对服务员工作过失的补救。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服务员在清扫客房卫生时,看到了这块石头,认为石头很脏没用。虽然是放在地上,但当时客人并没有退房,房间里的东西是客人的,服务员根本没有权力扔。而且,东西有用还是没用,不能由服务员来认定。就是“一分不值”,但那是客人的。而且不同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价值是不同的。即使是客人退掉的客房,也不能以服务员的主观认定,那石头是客人扔掉的还是遗忘的。
另外,一般的饭店对于如何判断客人的东西是要还是不要,是有明确规定的:那就是看客人的东西是放在垃圾桶里还是在垃圾桶外。放在垃圾桶里的东西视为客人不要的,而没有放在垃圾桶里,服务员就不能自作主张扔掉。
由此看来,服务员在工作时要严格执行饭店的各项规定;要明确客人与服务员的位置和职能,事事以客人为中心。当客人发现石头不见了,找到值班服务员的时候,服务员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在第一时间内联系上相关人员,不应还没做就推脱,对服务员来讲,客人的事都是大事。服务员是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而不是为客人、为饭店制造麻烦的。也正像客人说的:要是把那桶水也倒掉,就更麻烦了。饭店业有句常说的话:服务无小事。但仔细想想,服务中本没有什么“大事”可言,但每一件“小事”,对于客人和饭店的影响,可能都是巨大的。
案例
有一位先生来找453房间的客人。服务员告诉这位先生说:“453房间的客人出去了,现在不在房间。”来者说:“住在这个房间的人是我的朋友,我是来看他的,能不能帮我把门打开?”因为饭店有这方面的规定:服务人员不得为本房间以外的其他人开门。除非是房间的主人有留言。而且为来人开门时要核对证件、姓名。因为453房间的客人出去时没有留言。所以服务员没有为来访者开门。并且告诉来人:“房间的主人没有留言,很抱歉不能为您开门。”来访者说:“没问题,我们真的是朋友。”服务员耐心的说:“要不您下次先与您的朋友联系好了再来。如果您不着急,也可以到大堂的沙发上休息一会儿,等一等。”来者又说:“我知道您们是为了住店客人的财产安全,这是应该的。可我进房间不是要往外拿东西,我是要往房间里放东西,这也不行吗?要不你们陪我一起把东西放进去。”服务员说:“没有客人的留言,房间门是不能开的。要不这样,您把东西放在我们这里,等到453房间的客人回来后,我为您转交。”来者一听说:“行。”就把东西留下来了。
在来访者走后不久,453房间的客人回来了。服务员主动把来访者留下的东西送到了客人的房间。服务员的话只说了一半,客人就打断了服务员的话说:“谁让你把东西留下的,那个人和我是业务关系,他就是趁我不在房间的时候来的,他是来向我行贿的,知道当面送来我是不会要的。如果我要了他的东西就麻烦了。”服务员一听这话,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客人倒也理解服务员是好意,就对服务员说:“东西还是放在你们那里,他还会来取走的,是我不要,他不会怪你们的。”
服务员心里很别扭: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评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饭店的服务员,要想做好服务工作,使客人满意,仅仅做到主动、热情是不够的。
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服务员凡事要多动脑子想一想。即要学会用脑子服务,学会保护客人、保护自己。
案例中的服务员在房间主人不在的情况下,认真执行规定,没有为来访者开门,做的是对的。因为没有房间主人的留言,服务员是不能为其他人打开房门的。这是为了住店客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客人在饭店租了房,在客人入住期间,就是客人的家,所以为客人看好家是服务员的责任。
服务员在安全制度上坚持了原则。但是服务的热情使其不假思索的把来访者送来的东西留下了。案例中的来访者由于是来行贿的,所以特意趁客人不在房间时送来。服务员本身是想为了使客人满意,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可是却帮了客人的倒忙。服务工作看似简单,可是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要想真正做好服务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服务员遇到上述情况,对于送物者的目的是很难判断,而又不能对来着刨根问底。那么遇到类似情况,服务员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得当呢?
在正常情况下,客房服务员是不能代客转交物品的。当然,当住店客人不在房间时,为客人转交物品又是饭店应有的服务内容之一。对于所转交的物品是否是客人需要的,服务员有时无发判断。饭店通常的做法是由前台做此项工作。前台接待员当面确认所收物品的数量和完好程度,由送物的客人填写《转交物品代办单》,并留下来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而现金、易碎品和贵重物品,以及危险品等是不能代收代转的。这样在将物品转交给住店客人时也可以向客人说得清楚,如客人不要或者是出现其他问题,也能有办法与送物人取得联系。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2
一、错误概念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错误概念的形成受学生、教师、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新刺激、新内容进行新的意义建构, 这是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最重要观点。在这个过程中, 日常概念的干扰、知识的负迁移、心像系统的替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 对学生错误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日常概念的干扰
日常概念 (daily conception) 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形成的概念。它一般在专门的教学之前获得。随着儿童交往、提问的逐渐扩大, 日常概念形成了儿童对于世界的观念建构和再建构。如, 刚出生的儿童会认为所有事物都有生命。随着经验的积累, 这一观念再次建构为:只有移动的物体才有生命。因为汽车是移动的, 所以有生命, 而小草是不动的, 所以没有生命。由于日常概念往往没有触及对事物的本质理解, 因而具有宽泛性、多义性和模糊性等特点, 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往往造成干扰。例如, 学生在学习几何中的“垂直”概念时, 根据日常观察和狭义的理解, 总是认为, 一条直线水平、另一条直线与之相交成90°所形成的图形才叫垂直。又如, 生物课上, 学生往往认为果实都是可以吃的, 鸟类就是会飞的动物等等, 不一而足, 从而导致错误概念的产生。
2.知识的负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情境对另一种学习情境的影响。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迁移。从两种学习情境相互影响的效果方面看, 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互相促进, 形成正迁移;两种学习互相干扰或冲突, 则形成负迁移。知识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内容、过程、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当学生用先前经验和心向去建构内容、环境、条件等已发生变化的新任务时, 就会造成对新任务的干扰, 影响当前任务的学习。如, 两种不同的语言, 在语法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如果根据先前的语法学习经验来建构另一种语言情境中的语法知识, 往往会造成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又如, 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当条件发生变化后, 先前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的习得性知识极易形成学生的某种心理定势, 对当前的认知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导致错误概念的发生。
3.心像系统的替代
1986年, 加拿大心理学家Paivio及其团队提出了人脑认知系统的“双重编码”理论[2]。该理论认为, 言语系统和心像系统, 作为人的大脑认知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 分别对不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等处理。前者主要处理言语类信息, 后者主要处理声音、图像等非言语类信息。两个系统既独立又联系, 既分工又合作。同时运作, 可以降低学习负荷, 增强理解、记忆能力,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左右脑”全脑学习。但是, 这两个系统在执行任务时并不是平均运作。多数情况下, 某个系统比较强大时, 另一个系统就会变得弱小。在早期概念教学中, 这种不均衡被教师放大了。幼儿和小学教师在教授具体事物的概念时, 一般直接用概念例子进行实物直观或模型直观, 启动了儿童的心像系统, 却疏忽了对儿童关于概念本质特征的言语信息输入。比如, 花朵、交通工具, 昆虫等概念。图像等非言语类信息的过多输入使得儿童的心像系统替代了言语系统本应发挥的作用。虽然, 心像系统在理解和记忆概念时, 有其自身的优点, 如丰富性、深刻性、形象性、整体性等, 但是它并不能取代概念定义的明确性、不变性和抽象性。最主要的是, 它缺少概念定义的排他性。当然, 把抽象的定义硬塞给低龄儿童确实不妥, 但教师不可不作为, 可将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抽象语言 (即概念定义) 进行具体、形象地言语转化后, 配合直观教学, 以灵活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对概念定义的不作为, 导致学生仅仅建立了概念的整体心理映像, 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模糊、易变,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为错误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4.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20世纪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Jean Piaget将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3]。这就是著名的Piaget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以及在同一阶段内发展所具有的共性。知识的教学受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无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即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 随意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 而应与之保持同步。如果教学内容与方法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就会形成无效的教学, 学生将得不到发展;超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就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错误理解, 甚至无法理解。例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如果数学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对学生传授方程、函数等形式运算的内容, 将会导致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误解甚至不解。
错误概念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不仅是儿童, 即使是在大学生和成人中也屡见不鲜, 并深藏于人的观念之中。由于错误概念通常能“解释”一些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 符合直观观察, 表现出“合理的”一面, 因此还具有顽固性。原有的错误概念可以引发新的错误概念, 形成知识学习的恶性循环, 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二、概念转化的条件
Posner等人在认知建构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概念转化 (conceptual change) 的条件理论[4]。他们认为, 一个人的原有观念要发生转化, 应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对原有概念的不满, 即它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发生的学习情境, 因而使学习者感到失望。二是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能够理解新概念及其组织方式, 这是学习者建立新的科学概念的前提条件。三是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与个体的其他知识经验、信念等保持一致, 能够实现有效整合, 而不是相互发生冲突。四是新概念的有效性。新概念能够提供对当前学习情境更好的解决方案, 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和潜力。学生认识到新概念优于原有概念, 是实现概念转变的现实动力。
个体的经验背景也是影响概念转化的重要因素。Posner等人称之为“概念生态” (conceptual ecology) [4]。它包含以下几个组成因子:一是认识信念;二是原有概念;三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四是解释知识的方式;五是问题解决策略;六是情绪情感;七是对科学本质的看法。概念生态构成的要素, 例如问题解决的策略、情绪情感等,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也都可能对不同的学习者的概念转化产生影响。1992年, 针对该理论由于未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所引起的质疑, Posner对此理论作了一些修改, 把学习的动机因素也纳入概念生态中, 进一步完善了概念转化的条件理论[5]。
三、促进错误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学生错误概念转化的根本途径。在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知识建构的过程和规律, 尝试“探测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运用科学概念→元认知监控 (反思) ”的五步转化法, 是促使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最终转化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是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 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一切优化的教学都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多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在理解和运用概念时, 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使用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言语直观,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深入观察和实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性概括, 形成感性认识,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性概括, 从而获得正确的概念。
1.探测学生的错误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探测学生的错误概念。这是实现错误概念转化的前提。在揭示新概念之前, 教师应首先尽力去了解学生对当前情境或任务的想法, 采用具有揭示力的探测性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自己的理解, 大胆推测可能的结果。教师先提供一种开放的问题情境, 采用“如果……将会如何”的形式,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由自选代表进行综合后发言,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是实现错误概念转化的重要环节。怎样制造认知冲突呢?较可行的思路是: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或想法, 创设情境使其与科学概念发生强烈冲突,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原有概念与科学概念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让学生产生“震撼”, 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 而不得不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他曾深信不疑的东西, 才有可能发现其原有概念的局限性和错误之处, 才能彻底地抛弃它们。
3.建构科学概念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是最终目的。当认知冲突的情境发生后, 教师应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说明的问题,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造成冲突和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讨论中, 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 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表意见, 自然地进行感性概括。学生通过交流一一呈现对冲突情境的理解, 并去粗取精, 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时, 科学概念的重建就开始了。教师的任务是:其一, 呈现科学概念的定义, 深刻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界定, 是此概念区别于彼概念的标志, 也是解答认知冲突情境的钥匙。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定义的教学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关键环节;其二, 综合呈现与概念本质特征相关的言语信息和图形图像信息, 同时启动学生的“双重编码”系统, 培养学生的全脑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其三, 呈现足够的概念正例和适当的反例, 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精确化。呈现正例, 把符合概念本质特征的对象变化范围尽可能包括进来, 可以防止“概括不足”;然后呈现适当表面相似的概念反例, 可以防止“过度概括”, 把不符合概念本质特征的成员排除出去。前者提供对概念的证明, 后者提供对概念的辨别。二者的综合使用, 则会迅速促使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精确理解;其四, 解释科学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上所述, 新概念要被学生接受是有条件的。教师应该通过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科学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科学概念的运用等方面的具体解释和直观呈 现, 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它的种种“优点”, 从而在心理上真正接纳它, 实现科学概念的重建。
4.运用科学概念
熟练地运用科学概念是检验概念掌握程度的标准, 也是概念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 错误概念的彻底转化和科学概念的真正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必须经过反复地运用和练习才可以实现。在概念的运用阶段, 教师应考虑到概念对象各种可能的变化类型 (变式) , 通过训练学生对概念对象各种变式的理解与运用, 触类旁通, 才能促使学生错误概念的最终转化和科学概念的真正建构。
5.元认知监控 (反思)
元认知, 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 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调控等。元认知对学习状态的改变具有监控、评价、管理等重要功能。在错误概念 转化的学习过程中, 元认知的参与可以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注意力、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使学习过程从死板低效变为富有生机和高效。在学习之后, 通过反思概念转化的过程及评价学习过程的得失, 使概念学习得到升华, 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学习策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Clark, J.M., Paivio, A.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1 (Vol 3) .
[3]皮亚杰, 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Posner G J, Strike K A, Hewson P W, Gertzog W A.A scientific conception: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J].Science Education, 1982 (66) .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3
中国的消费者们突然发现,往日如日方中,无限风光的乐华集团、乐百氏集团、秦池酒厂、沈阳飞龙、济南三株、小鸭电器等一批知名企业一个接一个地从他们的视线里消失。一个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著名企业家们也一个个的巨星陨落,不知所踪。
为什么这些公司会陨落?
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导致失败的原因通常牵涉到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以及所特有的文化,每个公司倒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通过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失败背后的一些规律。而了解这些,无疑对所有企业都大有裨益。
透过这些知名企业的陨落,在检视他们的失误时,尽管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许多诸如盲目多元化、营销渠道决策错误及公司治理结构变革失误等导致失败的问题。但当我们往更深处剖析时,就会清晰地看到导致这些企业昙花一现般快速消失的核心原因,根本就是企业决策者“个人英雄主义+独裁治理”模式的苦果。
譬如小鸭电器。在济南,上了市的小鸭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董事长的任命由济南市国资局这个大股东说了算。结果,自从小鸭上市之后,短短几年换了四任董事长。每一任董事会的构成其实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策略及执行的传递缺乏连贯性。
就像一个病人一次请来几个名医治病,结果医头的医头,治脚的治脚,最后使病人体内药物元素混乱中毒而死。
无独有偶。乐华集团也与小鸭犯着同样的毛病,由于公司决策者对于内部管理偏听偏信,任人唯贤,结果导致公司人事更迭频繁,
区区几年,乐华彩电一共换了五任总经理,平均一年一届,一人一套招术。这直接导致了战略执行的不连续性,各业务面各自为阵,只图中饱私囊而置公司利益于不顾,导致企业大厦顷刻倒塌。
而生产万家乐空调的陈雪峰则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独裁治理”的特征。
在陈雪峰的心中一直隐藏着像张瑞敏、、黄宏生一样,做中国家电业的顶级风云人物的野心,因此他独断专行,不纳谏言,不但在公司战略上以卵击石,以微薄之力进军大家电。
在公司内部治理上,陈雪峰自高自大,以为凭借自己的所谓政治关系可以包打天下,所以根本听不进业内资深员工的忠告,动辄对员工大发脾气。
在公司骨干层的管理上,陈雪峰仅凭自身好恶任意任免高级管理人员,万家乐空调的品牌负责人换了一任又一任,结果都先后离职而去。
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松松垮垮,缺乏足够的企业凝聚力,导致中下层员工缺乏归属感,结果公司上下人心涣散,最终导致公司倒闭自己只身潜逃的下场。
相比之下,旭日集团领导人的错误则显得比较普通,首当其冲的就是“三缘情结”,即血缘、亲缘、友缘。
说到秦池酒,尽管这个品牌作为剖析失败的案例已经被业界批炒得老生常谈了。但许多评论对于秦池之所以失败的焦点,还都集中在“盲目造名”上。
但我们认为这仅仅是表象,而其更深层的原因其实仍在于企业决策者独断专行的个人独裁风格上。
在秦池酒如日中天的那几年,为了造名造势,秦池的老板甚至已经达到了不顾员工死活的地步,他们对员工的归宿、稳定毫不关心,宁愿牺牲员工的利益而拿着大把的钱去争那个充满着血色的“标王”。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4
关键词:C语言程序;编程思维;错误案例教学法
1C语言中错误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1.1C语言程序中的错误分类
在C语言学习编程过程中,一般是三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以及运行错误。
(1)语法错误:没有按照语言的规范进行编程而产生的错误。如缺少标点符号,变量没有申明,变量类型出错,函数名称写错等等,这些语法错误机器一般会给出提示,比如Error和Warning,在运行的时窗口下会显示错误的个数以及出错的原因等信息,很容易被发觉,如果没有修改则会影响整个程序的运行。
(2)逻辑错误:程序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常见错误有复合语言的花括号后加分号,输入输出的数据类型与所用格式说明符不一致等等。而这样的逻辑错运行时候并没有提示,比较难发现,对于初学者而言比较困难,只有在编程中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虑才能避免逻辑错误。
(3)运行错误:在既没有语法编译错误,也无语法逻辑错误的情况下程序运行时发生的错误或者程序会忽然停止运行,比如类型溢出,数字表达式格式有误,除零错误等等。
1.2程序错误解析
(1)为申明变量或使用一些没有赋值的自动变量:C语言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程序语言,必须严格遵守变量必须先申明后使用的原则,但是很多初学者没有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就会忘记,直接使用,这样就会不断有提示变量未定义的错误。
(2)不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在C语言中,大小写字母是不同的字符,比如A和a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3)分号的乱用:由于分号是C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简单语句以分号为结束标志,复合语句是用一对花括号括起来的一组语句,空语句只有一个分号。学生很容易忘记加分号,或者多加分号。
(4)赋值符号当成“=”使用:在很多人的思维里面“=”符号是“等于”的关系,如A=36,就认为是左边的A等于右边的36,实际上是把右边的36赋值给左边的A,如果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前者“等于”的关系,就会明显出现编译的错误。
(5)数据类型定义错误,造成数据的溢出:C语言中的整数数据类型在-32768到32767之间,由于很多时候编写程序都是用的是inta,b,一些初学者都会默认用int来定义所有的变量,忽略了数据类型的范围,一旦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甚至是小数,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在程序的运行并不报错,也比较难发现。综上所述,这些错误很多都是学习程序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而造成,这样的错误防不胜防。只有在错误中学习,不断对错误进行分析,才能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
2基于错误案例培养的C语言程序设计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对错误案例进行搜集和分类
搜集错误案例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教师需要明确C语言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对错误案例的搜集也要有针对性,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需要研读教材,根据教学的对象和教学内容知识点分布,搜集实践教学中记录的错误日志文件,进行错误案例设计,并对错误案例进行评估,记录学生在分析错误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应,从而拟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其次可以让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大约5-6人一组,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可以由组长协助教师和组员对于提交的错误进行分类和整理,甚至可以按章节按知识点进行分类,因为学生编程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重复的错误,如果一一进行上报和记录会非常繁琐,组长只需对错误的类别和错误的频率进行记录,就会很有利的协助教师进行错误案例的设计。最后即学生自己的工作,因为真正需要学习实践的是学生本人,虽然每个组有组长,但是组长同样也是学生,他(她)的工作是既要保证自己的学习,也要汇总其他组员的学习情况,工作比较繁重,所以最好要求每一个学生自己也准备错误日志笔记本,对自己在实践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疑问,错误的原因进行整理和记录,当然如果学生觉得时间有限,也可以用手机进行拍照,如果能通过翻阅图书,搜索网络的方式改正错误更好,实在没有能力改正可以去请教其他组员和教师,这样更能加深对错误的记录,尤其需要关注编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这类问题可能经过多次调试也没有结果,需要加强对待,如果经过大家的帮忙或老师的指导后有了解决方案也需要记录下来,以备下次练习出现相关性问题可以自行解决。
2.2对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上面的途径,教师汇总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案例后,就可以进行典型错误案例设计,可以在课堂正常教学中穿插讲解,比如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错误案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错误案例涉及的知识点,疑问,最终的解决方案等等。比如讲解选择结构的错误案例代码,可以先询问学生这段错误的案例代码主要是什么结构?如果是选择结构,再从头到尾分析代码的步骤,根据所学流程图的知识,让学生根据此段代码画出该程序的简单流程图。再通过对流程图的讲解很自然引出选择结构的语法知识点,并找出该代码真正错误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涉及到选择结构即条件判断的例子。教师还可以根据错误的类型在实践环节中给出相应的错误代码,让学生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避免编程过程中犯同类错误,在更正错误的过程中发现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2.3教学效果及评价
通过在C语言程序课教学中引入错误案例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在实践中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例如,学生在定义数组的时候容易忽视数组的个数,可能会错误地使用下标的数字,只要教师在错误案例中重复申明该类错误,学生才会加深记忆,经过强调学生则会避免此类错误。通过对上课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发现,100%的学生认为采用错误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学习模式比传统教师课堂填鸭式讲授语法知识点的模式更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结论
想要提高C语言的编程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可以从错误案例的搜集与分类开始,再引导学生通过错误案例分析与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理清课程知识体系。错误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程序思维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促进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编程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要留心,更要注意错误经验的积累,所以研究此问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而且对于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理论加强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5
刘启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一篇 现代警察战术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警察战术概述
第二章 警察战术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警察战术情报要素及作战目标
第二篇 树立新观念,避免盲目搏斗战术
第一章 摒弃旧时观念,树立现代警察战术理念
第二章 不必要的肉搏战斗
第三章 盲目肉搏的心理分析
第四章 务必谨慎肉搏战斗
第五章 依法使用武器控制战斗
第六章 “盲目硬拼”释义
第七章 执法战斗是否仅靠勇气
第八章 “盲目硬拼”的心理分析
第三篇 戒除轻敌心态,巧妙利用优势战术
第一章 麻痹轻敌的表现
第二章 麻痹轻敌的心理分析
第三章 最易麻痹轻敌的时机段
第四章 保持高度戒备心的时机段
第五章 “个人之勇”释义
第六章 “个人之勇”的表现
第七章 “个人之勇”的心理分析
第八章 培养遇案即报告的意识及报告后的作为
第九章 谨防增援警力未到之前遭袭击
第十章 避免飞车追逐,巧妙实施拦截战术擒敌
第四篇 以稳求胜,坚持生命为本原则
第一章 不要盲目强攻,择机围困逼降稳于求胜
第二章 对警察“打不还手”现象的评说
第三章 警察被殴打情况分析
第四章 殴打警察现象的反思
第五章 切实维护警察的执法权益
第六章 坚持生命为本,树立人质案新思维定式
第五篇 掌握战斗规律和战术原则及谋略,避免战术错误
第一章 警察执法战斗规律
第二章 警察战术原则
第三章 警察战斗力的含义及原理
第四章 警察战斗力的组织与协调
第五章 警察战术谋略概述
第六章 警察战术谋略与战术对抗形式的特征与关系
第七章 常用警察战术谋略
第六篇 科学警察战术的应用技巧
第一章 警察执法战斗的组织
第二章 警察执法战斗的指挥
第三章 警察执法战斗的实施
第四章 攻缉战斗
第五章 防控战斗
第六章 警察战斗机动
第七章 特殊条件下的警察战术
第七篇 做好现代警察战术保障工作的要点
第一章 战斗保障
第二章 后勤保障
第三章 装备保障
第四章 战斗政治工作
第八篇 现代警察战术训练规范与要点
第一章 警察战术基础动作的意义及运用原则
第二章 单警战术基础动作
第三章 小组战术基础动作
第四章 想定作业的战术训练原则及基本方法
第五章 攻缉型执法战斗想定作业
第六章 防控型执法战斗想定作业
第九篇 现代警察战术失误案例评析
第一章 缉捕类战术失误案例评析
第二章 盘查类战术失误案例评析
第三章 其他类战术失误案例评析
第十篇 警察执法、执勤经验与教训案例评析
第一章 警务指挥与决策
第二章 侦查措施与策略
第三章 科技手段与案侦
第四章 程序公正与执法
第五章 证据收集与运用
第六章 警察战术与处置
第七章 舆论控制与引导
第十一篇 警察刑警执法的教训与反思
1.龙海湾杀人劫车案
2.民警张某被杀案
3.出租车司机被劫案
4.乡村命案
5.彭祥永涉嫌奸杀幼女案
6.曲某涉嫌报复杀人案
7.刘某涉嫌盗窃案
8.潘某涉嫌杀人案
9.A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违法违纪案
10.陈某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11.曹某涉嫌金融诈骗案
12.董某涉嫌合同诈骗案
13.经侦民警王某受贿案
14.任某、刘某涉嫌挪用资金案
15.王某行政诉讼案
16。陈某涉嫌合同诈骗案
17。特大私放罪犯案
18.看守所长李某玩忽职守案
19.戒毒人员胡某家属冲击并控告戒毒所案
20.C县公安局治安拘留所涉嫌非法拘禁张某案
21.在押人员曹某自杀未遂事件
22.在押人员刘某回家探视脱逃案
第十二篇警察安全战术相关法律法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详细介绍了现代警察战术的基础知识、避免盲目搏斗战术的新观念、“戒除轻敌心态”的巧妙利用优势战术,与“以稳求胜”坚持生命为本原则、掌握战斗规律和战术原则及谋略、科学警察战术的应用技巧,以及做好现代警察战术保障工作的要点、现代警察战术训练规范与要点、现代警察战术失误案例评析、警察执法、执勤经验与教训案例评析、警察刑警执法的教训与反思。
本书特点:
知识新颖——本书介绍的警察战术错误避免方法为国际公认的最新、可操作性强,对于
公安执法技术开发和利用也均代表了目前先进水平。
指导性强——针对警察战术、战略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本书就其避免过程中的具体细节、环节,本书都做了细致的介绍,做到回答“怎样做”的问题。
权威编著——本书由长期从事警察战术工作研究及其指导的资深专家、教授结合典型案
例经验与实践成果精心编写。
便捷性——本书作为工具书,体现了内容全面、查阅方便、通俗易懂、容易掌握、知识
新颖与针对性强的特点。
读者对象:
各省市公安厅、局
警察局、检察院
刑警大队
派出所
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刑侦大队刑侦处
派出所交巡警队
各公安局(交)巡警大队
公安机关各处、科、室、中心教导员(指导员)
巡警队、刑警队、交警队、治安队等教导员(指导员)
各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等教导员(指导员)
各地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 篇6
甲乙为兄妹,2008 年时为了改善其父母的居住条件,乙向远在他国的甲提议合力为父母购买一套约90 平方米的住房。由于考虑到乙经济能力有限,双方商定由甲一人出资购买,《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签订及所有权登记皆以甲的名义。甲出具了经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乙代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和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法律行为,并汇购房款40万元予乙。后来,乙以自己的名义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所有权登记至自己的名下。2015年春,甲回国得知其情,在与乙商量无果的情况下,向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诉求确认该房屋权利归甲所有,该法院作出生效的确权判决,支持了甲的诉求。
一、分析
甲凭生效的确权判决向登记机构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在登记类型及是否要履行完(免)税手续的选择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为更正登记并无需办理完(免)税手续;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为转移登记并需办理完(免)税手续。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物权法》第十九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这里的登记簿记载错误应作广义上的理解,即登记簿记载与真实状况不一致。具体有三种错误形式:一是登记机构登记时的笔误而导致的登记错误;二是登记的原因行为失去效力而导致的登记错误;三是登记后新的法律事实出现而导致的登记错误。相对于广义的登记错误,更正登记也应作广义上的理解,其广义的更正登记应包括狭义的更正登记和转移登记。当错误的形式为前述一、二种,更正后的权利归属不变或权利回归原登记的权利人的,称之为狭义的更正登记。当错误的形式为前述第三种,更正后的房屋权利归属原权利人或第三人的,应为广义上的更正登记即转移登记。涉及到是否履行完(免)税手续的广义上更正登记的错误只有前述二、三种情况。
1.原因行为失去效力的登记错误的更正
原因行为失去效力包括原因行为被确认无效、撤销、解除,属狭义上的更正登记。《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由此可见,房屋登记原因行为失去效力的法律后果是,自始无法律约束力,房屋权利返还至原权利人名下。应按《房屋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收取确认原因行为失去效力的法律文书以及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同意更正(实为双方申请登记)的书面材料作更正登记。当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时,原权利人可申请异议登记,后向人民法院提起给付之诉并申请强制执行,凭协助执行通知书,按《办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单方申请“相应登记”中的更正登记。也可在具备无善意取得的条件下,依据《办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撤销或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诉求撤销房屋登记行为,使房屋权利更正登记至原权利人名下。
按税收征管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房屋为征税客体的营业税、契税及其附加税是发生在房屋交易流转环节的税种,不交易流转则不产生以上税种。房屋登记的原因行为失去效力的法律后果是,自始无法律约束力,房屋权利返还原权利人。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则相当于未发生交易流转的法律行为,房屋权利返还原权利人应属“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实现,非交易流转环节,故无需履行营业税、契税及其附加税的完(免)税手续。本案中,生效的法律文书未确认原因行为未失去效力,故不属于无需履行完(免)税手续的情形。
2.原因行为未失去效力的登记错误的更正
该种形式的登记错误即为新的法律事实出现而导致的登记错误。所谓新的法律事实出现就是房屋登记所依据的原因行为未失去效力,房屋登记行为合法,但有新的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结果错误的情况。本案就属于这种情况。生效法律文书未确认乙以自己名义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失去效力,即未确认原因行为失去效力,不产生“自始无效、返还原物”的法律后果,故不适用狭义的更正登记。生效的法律文书只对法律事实进行了认定,采信了委托购房授权委托书及购房款为委托人所付的证据,并依据这一法律事实,作出了确认本案中讼争的实体房屋所有权归甲所有的判决。法律事实出现导致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房屋权利与登记簿记载的房屋权利不一致,应更正,其登记类型应为广义上的更正登记,适用《办法》第八十条的规定,为“相应登记”中的转移登记。在程序上可依《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四条及《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单方申请登记。
由于适用的登记类型为广义上的更正登记,即转移登记,其外部表现为交易流转的特征,依据税收征管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应履行完(免)税手续。
二、评述
为了能把握与本文案例相类似的登记问题的处理方法,应在理论上理解如下两个问题。
1. 要厘清《物权法》中更正登记概念与《办法》中相关更正登记概念的逻辑关系
如图1 所示,《物权法》第十九条使用了更正登记(A)的概念,《办法》第七十四条使用了更正登记(B)的概念,第八十条使用了“相应登记”(C)的概念, 第八十一条使用了撤销登记(D)的概念。厘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准确选择狭义更正登记还是广义更正登记(转移登记)的前提。其以上概念间的关系见欧拉图。具体为:《物权法》第十九条中更正登记(A)的概念,包含《办法》第七十四条中更正登记(B)及第八十条中“相应登记”(C)的概念;《办法》第七十四条中更正登记(B)的概念,包含《办法》第八十一条中“撤销登记”(D)的概念;《办法》第八十条中“相应登记”(C)的概念与《办法》第七十四条中更正登记(B)的概念属交叉关系,与转移登记(E)的概念为包含关系。换句话说,“相应登记”既包含《办法》第七十四条更正登记(狭义)中的部分,又包含转移登记(广义更正登记)。
2. 应分清是否履行完(免)税手续
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就广义上的更正登记有如下表述:“返还房屋”“将房屋所有权更正登记至 ×××名下”“房屋权利归×××所有”等。登记机构对当事人依此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房屋登记时,是否履行完(免)税手续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肯定说,即认为一律履行完(免)税手续。理由是,完(免)税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权,登记机构不可越俎代庖,否则为超越职权行为。第二种是否定说,即认为一律不需履行完(免)税手续。理由是,法定的更正登记是对登记簿登记错误的更正,非交易行为。第三种观点是折衷说,即认为应分清情况区别对待。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
判断是否履行完(免)税手续,应看其物权是否完成了交易流转环节。在广义的更正登记情势下,判断其是否完成了交易流转环节的唯一标准是“房屋登记的原因行为是否失去效力”。失去效力,则持否定说,未失去效力则持肯定说。登记人员在受理涉及广义更正登记法律文书时,既要看裁判结果,又要看裁判文书的理由部分,有的则要看另案的法律文书,以便准确把握原因行为是否失去效力的问题,进而区别对待。不可只看裁判结果而望文生义加以判断。如“原因行为未失去效力”的情势下“返还原物”“将房屋所有权更正登记至 ××× 名下”,与“原因行为失去效力”情势下的“返还原物”“将房屋所有权更正登记至××× 名下”,其内涵不同,属同一语言表示的不同概念,不可混为一谈。持否定说的可能导致收件错误,税收流失,当流失的税收达到渎职罪认定数额时,可能受到刑事处罚。持肯定说的,对于不需要履行完(免)税手续的申请人而言,增加了申请登记的时间成本,且也增加了税收征管机关的行政成本。甚者,会导致税收征管机关和房屋登记机构因理解不同而相互推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案例 篇7
林海生政治处副主任
伴祖国腾飞
——长春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典型案例
一、活动主题及意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市县教育局精神,我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推动学校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热潮。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用革命的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实和武装师生头脑,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迎接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探索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教育艺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活动背景及目标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 1
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活动的目标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前辈,复兴中华民族的思想;学习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我国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及“神七”问天,勇于向科学高峰攀登的精神。使其增强爱国之心、充满报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转化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转化为竭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利益的实际行动。
三、活动设计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主途径”,发挥教材的德育因素,处理好“授知”与“德育”,“晓理”与“导行”的关系。
2、以学习型家庭、农村学习辅导中心、德育基地等为阵地,发挥社会渠道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充分施教区各村“有心者、有力者、有闲者、有求者”的积极作用,加快社会人力资源的整合参与学校教育。利用社会人文资源,开展各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教育活动实践,才能不断深入推进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农村的建设;
3、以“妈祖文化”、“林士章探花文化”为合力,开展创建“文化家园”活动;以“海峡妈祖情结”、“文化古乡乌石行”、“紫薇花开”、“三凤齐鸣”、“主题班会”、“升旗礼”、“义工在行动”、“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为链接,抓好校园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学校多年的文化管理的探索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师生成功与成才的共识。浓厚的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隐型课程的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
5、开展“奥运文化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把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迎奥运的实际行动。
1)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载体,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加强师生公民道德建设,着力克服在卫生、交通、饮食和环保等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
2)开展一次“奥运寄语”活动;继续开展“迎奥运,奔向北京长跑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一项活动,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开展“颂祖国,迎奥运”歌唱比赛,其中国歌和校歌为必唱曲目。
四、活动实施
活动过程中,我们扎实开展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珍爱生命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热爱家乡教育,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不断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和巩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各学科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求班级各科任教师要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模块,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模块,在教学中要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2、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在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时,注重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学校班级工作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使广大同学进一步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与熏陶。激发广大同学的爱党爱国情感,将自己的成长自觉地与祖国利益、爱国主义复兴结合起来。
3、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中,各班级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五、总结与反思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是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学思想政治、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开设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课堂,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广大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做出榜样。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广播影视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教基[1993]17号),并将这些优秀影视片纳入教学、教育计划,扎扎实实做好放映、观看、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六、效果评价
【教条主义错误的案例】推荐阅读:
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07-11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08-19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05-20
一年级爱国主义教育案例06-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1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案例09-15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队会案例09-28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07-09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感受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