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研讨(共12篇)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1
当下的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格局,美术创作更是各种风格样式层出不穷。但是,目前的中国美术界也存在着价值取向混乱、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思考。
2007年12月21日,美术观察杂志社和四川大学、中国文化报社在成都联合主办了“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苏主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党委书记林红以及中国文化报总编辑卜健分别致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和美术观察杂志社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就“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展开了精彩的的讨论。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价值取向的混乱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何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受殖民文化、后殖民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化的渗透与挤压下,中国当代艺术忽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并表现出明显的对外来强势文化的追风,从而导致主流艺术的淡化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薄。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吕品田指出,出于对“艺术自由”的曲解和滥用,一些走极端的艺术家忽视甚至无视艺术的社会责任和公民的道德操守,把“艺术”作为特立独行、胡作非为的名义,将艺术沦为龌龊的精神垃圾。他指出,热衷琐屑细节的“自然主义”的流行,刻意标新立异、张扬自我的“商标化”和“反技术化”,置产品功能内涵于不顾而只重表面形式的“风格化”设计,以及一种以“多元化”为推崇而实际表现出“去中心”、“去文化”、“去中国”强烈排他性的艺术批评,都是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他还提醒,要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价值导向问题,警惕西方世界通过市场手段扶植并推行体现其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的“特别化”的“中国当代艺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由当代艺术的庸俗化、审美和精神价值追求的沦落状况,分析了当代艺术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丧失的原因,表达了对社会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双重挤压下中国艺术价值取向混乱及其社会责任感缺席的忧虑。他认为,当今艺术的尊严正在被消解,当代艺术虽然打着“大众”的旗号,可是大众并没有掌握话语权。一些“精英艺术家”借用现代传媒手段,以满足大众感官愉悦要求为直接目的,制造了庸俗化的文化商品。当今文艺消费的格局也消解了艺术固有的尊严。
近期,电影《色戒》的公映,在社会上引发了价值取向问题的讨论。中国文化报新闻部主任徐涟由此展开话题。她在发言中强调,艺术的演进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的社会功能的转变,价值取向因而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她认为,尤其在人的欲望压过一切的消费社会时代,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这样一个话题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价值不够。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应该是中国价值而非西方价值;我们现在所言的“国际”并不是真正的国际,而是美国或欧洲。这样一种虚幻的印象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中国经验的漠视,甚至以自己的中国身份为耻。对西方的膜拜表明其中国艺术的价值丢失。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这种价值观不仅与他们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战略的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当下艺术市场的混乱状况有关。这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丧失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所在。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唐允明以画家的身份谈到中国当代油画对中国人自身生活环境和认知习惯的漠视。他指出,中国当代“油画家”纷纷“北上”并“一夜之间转向‘当代’”的现实也让人产生了深切的忧虑。唐允明同时批评了当代中国画模仿追风的恶习和国画创作中严重的保守化、程式化、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及当代国画家学习传统却不得要领而产生的“表现自然但很不自然”的状况,这都与对视知觉规律研究的不足有关。唐允明认为,中国画坛上述的非正常状况,是艺术家回避传统美学内涵、价值体系的结果,也是对生活、自然缺乏热情和真情的结果,更是社会道德责任感丧失的结果。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以“中国当代艺术在功利中沉沦”为题发言,批评了在利益驱动之下中国当代一些艺术家对道义、良知和应有的社会责任的背弃。吴永强批判了泛滥的“政治波普”和“泼皮艺术”,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中国人当下生存经验的表现。但是,当下的实际状况却是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蜕变为一种商品标签和营销手段,成为扰乱大众视线的哗众取宠的符号。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牟利,所谓的“与世界接轨”不过是“和老外的金钱接轨”,而所谓的“纯化语言”的努力也不过成为以西方艺术语言替换中国文化符号的借口。于是,充斥于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心中的不是对当下中国人生存经验的关注,而是成名或暴富的欲望。
《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赵权利、学术推广部主任谷泉一致认为当下艺术市场的崛起使得艺术家、批评家形成对市场的极大热情和依赖性,从而忽略对艺术自身的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不正常的发展历程和混乱的价值体系都表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沉沦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赵权利从中国当代艺术之“当代”性质出发,突出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立场。他认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混乱状况系源于当代中国艺术家、批评家价值取向上的混乱、摇摆不定和信仰的迷失。作为一名艺术市场的观察者,谷泉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上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对经济效益的巨大热情使得中国人忽略了文化建设,以致给西方特别是当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可乘之机。他指出,在艺术市场中最大受益者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中介机构,而是幕后的操盘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势力。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混乱和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源干艺术家缺乏对艺术的诚挚情感,因此,他们既缺乏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入研习,同时又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
对于如何解决价值取向混乱、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专家们各有独到的见解,但也有基本一致的原则和立场,即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对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经验的视觉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源于中国传统但又有别于传统的当代样式;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但又要具有坚定的民族立场。
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艺术创作领域高度“自由”和“多元”的格局,吕品田重申了艺术作为人生关怀之文化调节机制的社会学意义,强调了艺术家对应于艺术自由所应具有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艺术的自由,从来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意义,也承担着高尚的社会责任;艺术家应该以丰富而坚定的知识学养、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创造精神和艺术理想从事艺术创作,以浩然正气和阳刚情志营造中国当代艺术的正大气象。
黄宗贤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有明显的特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它出现了一系列转变,至今呈现出多元结构并存的状况。此间,有些艺术家由批判反思社会现实转向注重自我心灵体验的表达,由注重普遍意义的人性关怀转向个体生存状态的呈现,由崇尚宏大叙事结构转为对瞬间存在状态的关注,由乡土视野转到都市景象,由整体性的写实风貌转向多元的符号铺排。黄宗贤在肯定了上述现象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超越物欲等现实欲望,中国艺术的现代形式不能忽略对传统的继承——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既不同于西方又有别于传统的。
陈醉认为,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艺术家有意识地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优秀传统。他以印度当代艺术的殖民倾向为反例,说明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时,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求当代年轻艺术家学习中国传统,也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他强调,艺术家对待艺术不仅要有一颗真诚、执着的心,而且要具有清醒的头脑——“学艺之道,执迷有悟”。
卜健强调文化艺术的主体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他指出,文化若是丧失了主体性,则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卜健举例说,三星堆文化有其独特性,它与周边文化也有某些相似性,曾有学者试图找到三星堆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必然联系,却以失败告终。这一例子足以说明文化的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卜健认为,即使两种文化有着一些相似特征,它们也未必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卜健反驳了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典范意义”,强调中国人应具备文化主体意识。他还以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外演出时组织华人观众的尴尬处境为例,说明了艺术“民族性”的不可超越性。卜健最后强调,对中国当代艺术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思考。
林木旗帜鲜明地提出当代中国艺术的中国价值问题。他指出,中西文化艺术属于不同的体系,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应该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应立足中国立场,依于中国经验,运用中国人特有的关照和表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折射和中国艺术传统的当代呈现,其社会价值、审美价值都应该是中国的;中国艺术家要积极从西方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中汲取营养但必须坚持中国立场。但他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应该是情感、精神、个性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而机械地强调艺术的社会责任则容易陷入概念化、公式化的误区。
《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李一赋予“民族特色,中国气派”这一老话题以新的内涵。在发言中,他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指出中国对西方学习已经够多了,在向西方学习三十年之后,到了重提和强调民族特色的时候了。李一强调“人品与艺品”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指出当代中国艺术家社会责任感丧失的事实和当代中国艺术家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与道德责任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卢丁从日本上世纪60到9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对美国势力的抵制为例展开话题。他说,日本当代的艺术大师都离不开日本文化传统。而当今中国的境遇同上世纪的日本有相似性。日本的例子对中国当今的艺术家有参考价值。在当今经济、文化都受外来势力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家更应该深入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陈小林以设计师的身份谈到环境艺术对社会和人的价值取向的巨大影响作用,进而谈到作为一位设计师应该秉承的价值取向和应该持有的社会责任感。
宋合意从传媒人的角度谈艺术价值取向的问题,认为艺术的价值取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强调的“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就是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要有所取舍。在对待艺术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上,艺术家和媒体都要明确自己的引导责任。他另外还谈及当今世界的竞争。他指出,当今世界除了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竞争外,文化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若想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则需要媒体和艺术家共同努力。媒体应当积极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推动艺术创作并影响社会。
杨寒梅和程丛林教授则为“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实践性的尝试。在当下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他们的“重温现实主义”课题集中在农民问题上——农民的生存问题、农民与当今社会的关系、农民的话语体系。这两位教师在会议上阐述了该课题的概况。主持人黄宗贤认为,在这个世俗欲望膨胀的时代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勇气的,这体现了艺术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研讨会期间,林木、李一、吕品田、黄宗贤对每位代表的发言都作了精彩而恰当的点评。最后,由李一对此次研讨会作了全面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对学术界和美术界就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2
市委举办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今天就要结束了。两天来,大家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 的重要讲话,联系本地本部门的实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同志们开动脑筋、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希望大家把这次研讨的成果消化好、吸收好、把握好,运用于指导构建“和谐阜阳”的具体实践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内涵,提高认识,自觉承担构建“和谐阜阳”的历史重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央和省委分别就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问题相继举办了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曾庆红、郭金龙等领导同志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把胡锦涛、曾庆红和郭金龙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工作。
1、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较为系统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对执政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社会和谐,经济才能发展,文化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幸福。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党肩负的神圣使命,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历史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部署上来,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尤其是要纳入即将制定的阜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自觉承担起建设“和谐阜阳”的历史重任。
2、全面把握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我国历代仁人志士提出的“小康”、“大同”、“太平”、“仁爱”、“平等”、“和为贵”等美好形态,无不打上了“和谐”社会的烙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极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心情舒畅、生活幸福,切实从多方面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这一要求,一个和谐的**8应该是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应该是蓝天碧水、清新宜人、环境优美的***应该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阜阳;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诚信友爱、和睦相处的***;应该是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既是很长的历史过程,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的实际出发,全面把握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加强调查研究,经常分析社会建设状况,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全面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抓住重点环节,解决主要矛盾,努力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新阜阳。
3、切实克服影响构建“和谐***”的模糊认识。构建“和谐***”,是我们将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阜阳实际紧密结合的具体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正确领会,科学把握,努力克服影响构建“和谐阜阳”的一些模糊认识。一是片面理解,顾此失彼。构建“和谐阜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不能据此片面地理解只要经济上去了,蛋糕做大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更不能一讲到构建和谐社会,就放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抓发展第一要务。实践证明,没有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经济发展最终难以持续,而且社会难以和谐,阜阳的大局也难以稳定。因此,构建“和谐阜阳”务必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坚持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进步也是“和谐”;开拓创新是“和谐”,社会稳定也是“和谐”;改革发展是“和谐”,勤政廉政也是“和谐”。要以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和谐阜阳”的经济基础,以法治建设不断提供“和谐阜阳”的法制保障,以文化建设不断构建“和谐阜阳”的精神支撑,以凝聚人心不断筑牢“和谐阜阳”的群众基础。二是怕出问题,不敢负责。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构建“和谐阜阳”,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不敢改革创新、不思开拓进取、不愿争先进位,更不能凡是文件没有写的、领导没有讲的、需要冒一定风险的,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们说稳定压倒一切,但一切工作特别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决不能被稳定所压倒,决不能因为有风险、可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而不敢创新、阻碍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通过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通过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以公平促平安、促和谐、促稳定;通过正确处理人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构建“和谐阜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但我们决不能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不分主干支流,认为什么工作都一样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什么都做了,结果什么都没做好。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各种矛盾问题较多的阜阳来说,构建“和谐阜阳”,在发展上要有轻重缓急,在时间顺序上要有先有后,切忌将资源平均分配,力量平均使用。当前阜阳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是阜阳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构建“和谐阜阳”,我们应该把发展的旗帜举得更高,把发展的氛围造得更浓,把发展的力量聚得更强,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崛起。四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构建“和谐阜阳”与实现阜阳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决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决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而降低构建“和谐阜阳”的标准。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来落实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任务,紧密联系实际,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坚持不刮风、不攀比、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搞限时限刻的承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工作。构建“和谐阜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任务艰巨,历时长久,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灰气馁。经过近几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阜阳已经走过了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前期,随着今后综合实力的提升,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可以逐步为缩小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提供较为充分的物质保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现阜阳奋力崛起的征途上,逐步构建起全市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阜阳”。
二、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切实打牢构建“和谐阜阳”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阜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阜阳”,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奋力崛起才有可能,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经济支撑。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把经济发展上去,切实增强整体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皖西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城市是区域经济竞争的龙头。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大势和阜阳的发展实际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具有重要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必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着力抢占崛起的制高点。当前阜阳正面临着中央促进中部崛起、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国家加大治淮投入、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对阜阳“多帮少压”等诸多机遇,特别是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在省委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又提出紧紧围绕开发开放长江、淮河两流域做文章,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充分发挥阜阳的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努力实现阜阳城区在全市的率先崛起,进而推动阜阳奋力实现崛起,抢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必须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着力增强阜阳的吸引力。要按照新修编的《阜阳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土地资产,利用好开行贷款,集中物力、财力,在现有城市规模基础上加快阜城向西、向南发展,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膨胀城市人口,到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7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20万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要加快阜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人民西路、清河西路、阜临路、阜王南路、颍州南路等城区主要道路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沟河塘治理、道路绿化等重大项目建设,着手规划阜城水源取水口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按照颍州西湖的总体规划,加快开发建设进度,努力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要围绕建设交通枢纽,加快阜亳、阜六高速的建设速度,今年内要全面开工合淮阜高速公路阜阳段。抓紧做好阜阳编组站、火车客站全面扩建和京港高速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交通优势。同时,要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力度,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脏乱差、违章建筑拆除难、投资环境等热点问题入手,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使阜阳城市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必须加快构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着力增强阜阳的辐射力。要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的布局,尽快建成并培育“十个专业市场”。积极推进阜阳物流中心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加快发展一批遍及全国、辐射周边的商品配送中心;着力构建粮食、棉花、成品油等商品仓储基地,提高商品中转和集散能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使阜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聚集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2、坚持强化二产不动摇,大力推进阜阳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阜阳实现奋力崛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是中心,工业是重点”,任何时候抓工业的决心都不能动摇,抓工业的力量都不能削弱,尤其要把“6611”工程作为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打造工业支柱产业,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要下功夫培育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劳动力、农副产品、煤矿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利用好现有企业基础,积极迎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向发展战略,瞄准东部市场,加大对东部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宽与东部的合作领域,实现资源的精深加工,实现企业的重组改造。重点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煤电煤化工业、机械电子工业、轻纺服装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发展优势产业,重点骨干企业要尽快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产品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下功夫把企业做大。依托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走集团化发展路子,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的合资合作,加快推进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加快改制改造步伐,使优势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向优秀企业家集中,积极培育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在省内外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集团,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要下功夫把园区经济做强。坚持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努力把它们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要科学规划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主动迎接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千方百计引进并培育壮大园区经济。在不断做大园区经济总量的同时,重点引进和发展有聚集效应的大项目、大企业,通过培育发展和企业集聚,努力把我市建成区域性加工制造业中心和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中心。
3、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振阜阳农村经济雄风。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阜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原则,更加积极地做好“三农”工作,把农业生产稳定下来,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才有希望,构建“和谐阜阳”才有可能。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全面免征农业税,对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编制出涉农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精心组织好4月份的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宣传月活动,组织万名以上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十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13”进位工程的实施,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在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把数以百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因此,要把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大力推进“阳光工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打造阜阳劳务的技能和形象品牌;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认真做好劳务输出的有关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探索劳务输出人员既离土又离乡的途径和政策,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进程。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阜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快速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切实控制人口数量。阜阳是人口大市,如果人口出生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加大对环境、资源和就业的压力,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摊薄我市经济增长成果。人口问题对我们阜阳来说,已经成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巩固“五项清理”的成果,抓紧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把人口素质提升上去。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以企业达标排放、沟河塘治理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做到治旧控新、监建并举,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绿地和景观规划,塑造阜阳滨水城市特色。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注重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资。要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做好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工作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对我们阜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既要解决好发展不快、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阜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通过构建“和谐阜阳”,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促进阜阳的加快发展、奋力崛起。
1、要把团结的旗帜举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阜阳。构建“和谐阜阳”,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充分地发动起来,让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更好地发挥出来,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这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保证。
2、要把文明的旋律唱响,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阜阳。文明的形象、诚信的环境、友爱的氛围,是构建“和谐阜阳”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推进阜阳奋力崛起的关键所在。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阜阳的形象,多说有利于阜阳的话,多做有利于阜阳的事。今年把违章建筑拆除难、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作为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既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考虑,也有塑造阜阳崭新形象的考虑。我们既要下大的决心,也要有强力的措施,还要借助媒体力量,营造强大声势,以此正风气、树形象、促和谐。
3、要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阜阳。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题中之义。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基本着眼点。二是要把依法治理作为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环节。三是要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因此,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的三句话要求,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带领全市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奋力崛起而努力工作。
4、要把稳定的工作做实,着力构建安定有序的阜阳。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就谈不上社会和谐。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发一切创新创造的活力,在发展中求稳定,在创造中求和谐的社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一是要着眼于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当地、消化在内部、消化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二是要着眼于构建“平安阜阳”,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要着眼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3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先后致辞。朱晓进指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反思历史、以史为鉴,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和谐发展。通过这次会议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术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我校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研究水准的提升。
著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宪文教授和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分别作主旨演讲。整个学术会议报告会共有6场,大会共提交论文36篇,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学者以“社会群体视角下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为主题,分别探讨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女性、沦陷区难民、大后方知识分子、在华日本专家、沦陷区红十字会、中国战俘劳工等议题,学者们互相讨论、互相启迪,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上,南京师范大学齐春风教授的《战时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影响》、严海建副教授的《战时生活体验与大后方知识人的转变》、吴云峰博士的《革命、权利与习俗:华中根据地妇女的家庭地位考察》、吴媛媛博士的《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及其工作概述》等论文也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闭幕式由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的张连红教授主持。自由发言阶段,与会学者就个人经历、学术心得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张连红教授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抗战史研究已进入到一个多元时代,在学术批评和学术争端不息的推动下,它必将继续迎来研究热潮而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宪文提出,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我们在纪念它的同时还应该思考70年以后走向何方的问题。不管抗战研究面临何种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实证研究和讲求科学这三个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4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大学生,身心素质,促进
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一直不受重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新课改的颁布,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的提升。但是纵观现代的大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守旧以及教学气氛沉闷等现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起兴趣。基于此,高校的教师必须要从教学方式改革入手,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率。快乐体育教学方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构起来的。快乐体育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正向引导,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建构快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建构主义下快乐体育教学的概念分析
1.1 建构主义的概念分析
建构主义也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起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理论。其内涵是指将人视为认识的主体,并将主体置于系统的认识活动中,从而将知识归纳到个人的知识建构体系内[1]。在此基础上德国的哲学家又以严谨的逻辑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将这个活动具体分成两个过程:其一为同化,是指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认识系统都不相同,而且与自然的发展规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自然规律不能直接纳入到个人的认识体系,必须要经过一个同化的过程;其二为顺应,是指个人的知识体系同自然规律体系的时新性。这两种活动过程符合现代教育界的教育理念,所以在现代教育中一直都占据重要的位置。
1.2 快乐体育的概念分析
快乐体育是指传统体育教学改良后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力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带来喜悦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对体育知识学习的深化,能够重新认识体育,重视体育[2]。快乐体育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主要就是针对日本学生对体育的忽视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2 构建快乐主义快乐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快乐体育教学的生理依据
快乐体育提出以后受到在校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它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学会自主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快乐教学内容的提出首先丰富了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手段的更新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其次,大学生在快乐体育的感染下能够不断的获得锻炼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最后,在快乐体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获得愉快的心情,也加强了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目标,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大学生是经常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体育运动进行的不顺畅的话,是会影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学习的状态的。快乐体育的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会激发起大学生的积极性,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对运动后的学习和睡眠质量都有很大的改善。快乐的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保护身体部位不受损坏,避免过强的运动给心脏造成的负担。在快乐教学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最大承受力是60%左右,这种承受力对大学生的锻炼效果最好,不仅可以保护身体器官不受伤害,还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2 快乐体育教学的心理依据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运动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厌烦的情绪,主要是因为运动是比较单调的。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收到了压制,行动就会变得迟缓,这将会影响大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提出快乐体育教学之后,大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运动起来也就更加轻盈,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一些。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通过体育运动找到运动的乐趣,让大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快乐是一种使人愉快的心理体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适当的加进创新的思维。采用积极生动的教学,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3 构建快乐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3.1 新颖的教育思想
快乐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思想。新时期的教育新理念需要号召大学生能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思想是有很多方法的,要用生动的、灵活的思想来进行大学生思维的开发。快乐体育教学完成以后,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终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坚持这项运动。快乐体育教学主要是从学生的情感处罚,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和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的体育教育思维。快乐体育能把运动方式和情感交流作为实现教学目的手段,,让大学生喜欢学习,又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的。所以说快乐的体育运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心愿。
3.2 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快乐体育教学体育课的发展方向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体育的教学不是教师随便的教和学生随便的学,我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把运动的项目和运动技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作用就是让大学生体会到运动之后的身体放松。从运动中提高运动的技巧,明白运动的重要性。快乐教学也是现代体育教学追求的教学目标,所以说快乐的体育教学在未来的教育工作还是非常可能实现的。
3.3 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游戏结合起来,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游戏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而快乐的体育教育则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快乐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的了解教学的目标,了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才能将快乐体育教学持续的发展下去。
3.4 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快乐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例如:在上足球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大学生自己进行练习,这种运动是要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协作能力越强,大学生的成就就越多。进而会慢慢会喜欢上体育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认识到快乐体育运动对自己生活的重要影响,对自己人生的重要作用,增强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
3.5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是指自身的素质教育要跟得上。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以后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快乐的体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运动,使大学生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和运动,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在快乐体育的课堂中获得真正的快乐。通过快乐体育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大学生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缓解师生间的矛盾,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对大学生都是非常有利的。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知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会更加的轻松。
4 建构主义快乐体育教学的原则
建构主义快乐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在教学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4.1 以学生为主体
建构主义理论自身的属性就是要从受教育者自身的认识出发,并通过逐渐的认识和实践来不断的提高其自主学习兴趣,在持续的探索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具体需求来实施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主动的学习和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
4.2 采用情境教学方式
快乐体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方式是由其自身的教学要求所决定的。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力求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而这种互动模式主要的途径就是情境教学方式。体育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促进“同化”过程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使体育知识的“顺应”过程更加轻松[3]。
4.3 协作会话原则
协作会话原则是针对我国当下的教育环境提出的一项原则。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独生子女居多,其在成长中缺乏同龄人的陪伴,一直生活在家长的溺爱下,所以从小就缺乏合作意识,而合作意识的缺失也延伸到了体育教学中。协作会话原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小组间的写作演练以及个体间的交流、研讨来进行会话协作,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进而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5 快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分析
建构主义下快乐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但是快乐体育教学具体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本文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5.1 强化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快乐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重新认识体育课程,重新定位体育课程的位置,明确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由于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有兴趣的去了解体育知识,深化对体育课程的认识[4]。比如,在篮球的教学中,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等基础技能的训练中,传统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和反复练习来完成,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在练习几次后就失去兴趣,即使能够完成以后的练习也是采取敷衍的态度,严重影响教学效率。而快乐体育教学则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比如,小组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在指正他人的错误动作时也能够对自身的技术进行强化,同时还可以在小组间展开竞争,教师通过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动作规范性检验来给出小组的成绩,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这种良性竞争,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会话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少,在为学生做完示范后,教师往往采用放任的态度,任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练习,最后在下课前强调动作的要领或者带领学生再做一次动作练习[5]。而快乐体育中教师需要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并且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所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也能够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帮助学生做出及时的调整,并在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更深入的对知识进行挖掘和创新。同时由于情境创设以及会话协作教学方式和原则的应用,也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互相促进,从而使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实现。
6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素质教学与新课程的双重保障下,近年来其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快乐体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引入到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以及协作会话原则。从而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掌握程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奕.基于建构主义角度下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分析[J].亚太教育,2015,(27):134.
[2]马文卿,阎海量.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青少年快乐体育教育教学法[J].运动,2013,(5):100-101.
[3]梁森.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快乐体育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173-174.
[4]于阿丽.基于建构主义的快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5]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2):44-48.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5
学院专业:物流学院物流工程班级:专题研讨
学号:
指导教师:
1班 1011010031赵凤莲
2011年7月日19
社会安全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胡堪玉
摘要:社会安全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在整个人类的安全问题中,社会的安全才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存在。失去了安全的社会,经济发展将是空话且变得毫无意义。
关键词:近年时事 社会安全 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但是近些年来,许许多多关于社会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并且通过传媒,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我还记得09年在杂志上看到杭州富二代飙车将浙大高材生撞飞,心里不禁为这位很有前途的年轻人感到惋惜;2010年伊始,央视大楼的烧得大家心惊胆寒;3月23日福建南平某小学校门口9名小学生被砍死4人受伤让大家触目惊心;然后呢,杭州修建的地铁到现在为止已三次倒塌,造成多名农民工死亡;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胶州路高层公寓的大火已达到58人遇难70多人受伤56人失踪,这再次让全国人民心碎!太多太多的社会安全新闻出现在媒体上,这不禁让人民反思,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吗,难道和谐社会只是追求经济的增长吗,难道每年GDP保8就能说明人民幸福吗,当我们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难道人民的生活安全就可以忽视吗?
我们感动于中国领导人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的良苦用心,也感动于大难来临时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全国人民的安居乐业,全国人民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所以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建立高效的社会安全体系是当务之急。
和谐社会并不是乌托邦,过高的期望值也许会让我们最终失望,尽管我们离和谐社会还很遥远,但我认为和谐社会只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受。谁都知道,社会不存在绝对的公平,贫富差距将永远存在,私利博弈将永远存在,在这样的社会中,美好的和谐境界只能由每一个人自我感受。即便是大环境已经实现了社会和谐,但并非存在绝对公平的社会环境,我们也只能客观地认为这种和谐社会也只是相对的和谐社会而已,所以,每一个人感受到的社会和谐是不一样的,这就象人们对“幸福”讨论一样,最终只能是各人的感受罢了。然而,安全社会恰恰是惠及每一个人的社会享受,安全社会是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全社会共同享受,而这种享受在今天又恰恰是怨声载道的一种奢望。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在过去的10年里。不注意社会的安全问题,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断地向中东国家发起战争的挑衅。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就是最好的说明,美国试图通过自己本国强硬的军事实力,征服弱小的中东小国进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的种种所为都严重地破坏了本国和受害国的社会安全。利用战争的手段并没有给他们的经济发展增加任何的腾飞。反而是让美国在2008年的次贷问题下走进了经济危机的泥淖。失去了安全的社会,中东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战火的威胁下,他们的土地是富饶的,他们的人们是勤劳的,他们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的古巴比伦璀璨的结晶。但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改变多少,他们的经济也没有因为这些发展了多少。激战双方的国家人民的生活都失去了安全的社会。政府与公民的问题与矛盾都急剧上升到了时代的最高峰。
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是须臾相关的。虽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主张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与美国相比,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远远不是一个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汲取美国的教训。认清社会安全的重要性好好提高我们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力的建设水平。把社会安全问题远远放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努力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而社会安全的营造离不
开高效社会安全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虽然我国的社会安全系已经初步形成,但面对各项突发性公共事件仍暴露出来了诸多缺陷。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各项社会安全制度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总体水平比较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措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救助组织行政色彩较浓,审批程序繁琐;有法不依,遇到问题才亡羊补牢。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社会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当前,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安全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明确主体,政府主导,确保社会安全机制的良好运行。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安全的各项内容;建立快速、有效、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政府主导建立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联动机制。尤其是在遇到重大、突发性灾害或社会事件的时候,应该由最高级有关部门及政府领导牵头,成立调查组,亲自抓、负总责。各级政府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稳妥地做好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要全力帮助在灾害或公共突发事件中受到损失的群众。要在医疗、食宿等方面全力满足受损群众的实际要求,务求使人民群众满意、安心,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需费用又同级财政预拨垫支,中央财政也应予以适当支持。事件责任查明后,再按有关法律法规,由责任人或责任企业赔付。卫生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医院检查力量,加强技术指导,保证诊断检查和理疗救治的需要。
第三,要完善机制,规范运作,确保捐助资金管理使用让群众放心满意。每当发生灾害或公共突发事件,社会各界都会无私奉献。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事关捐助工作的生命力。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出具统一收据,逐笔登记存档。另一方面,注重加强资金监管。各级民政部门设立捐助资金账户,专人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捐助资金的募集和使用,向社会公布,增强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并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以此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第四,要对相关行业展开全面整顿。集体整顿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要通过全面整顿使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杜绝各类收受贿赂、回扣等情况的发生。要彻底查明原因,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负有责任的企业、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严肃追究责任。
第五,在巩固社会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不能只抓社会经济建设而忽略群众安危,不能只顾物质利益而怠慢群众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上,努力使如今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发展。
第六,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大检查力度。卢梭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无法可依,而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由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走形的情况。因此,加强监管、全面落实成为解决热河一个问题的必备措施。
最后,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主动、准确发布相关信息,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并且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密防范扰乱社会秩序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活动。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6
新媒体时代,报纸不再是最快速、最丰富的信息提供者,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是简单的人际沟通,而是通过微博、微信、社区、博客等媒介达到的平台式沟通、分享式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就应该由原来的静态运行转为动态运行,即通过组织活动、制造话题等使自身成为一个新的传播中心,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泛起波澜,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推动社会沟通中需要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方法。
报纸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想、观点的载体。报纸要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不仅是报道传播者,更应该是发现者,是社会活动的新型组织者和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家书”使《新商报》凸显了这样一种特质,彰显了一个媒体的见识和眼光,也体现了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我建议“城市家书”活动继续做下去,成为常态化,使之成为《新商报》的一张深入人心的名片。
夏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专家顾问
“家书”和民意网让城市文化有了归属感
一个为城市建言的活动,最主要的是好形式和好平台,还有政府的支持。大连《新商报》的“城市家书”把这几点都结合起来了,获得了很高的参与度和美誉度,使得大家能够有机会、有平台发表自己对一座城市的看法。
难能可贵的是,《新商报》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民众所发表的意见不见得都是理性和建设性的,《新商报》引导“城市家书”活动向着理性化、建设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其中起到了推动、支持的作用,并积极落实民众所提意见、建议。这两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否则这个活动就不会有如此好的效果。
城市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大连通过“城市家书”组织了很多文化活动,使人们在活动中增强了互动与沟通,并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虽然“城市家书”活动在城市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积极,但一个城市或者社会的健康发展,仅仅依靠媒体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应该在媒体之外,提供更多的民众意见表达渠道。因此,“城市家书”应该有一个长效机制,使这项活动能够长期持续开展下去,除此以外还要考虑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制度建设。
崔保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管理者的勇气是文明的最大推手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四种功能,一是社会监督功能,二是社会协调功能,三是文化传承功能,四是娱乐功能。“城市家书”是用了和风细雨的方式,回归了报纸媒体的社会公器作用。
一座城市的文明在于风气的建设,而城市管理者的勇气是文明的最大推手。“城市家书”是让市民参与市政、参与城市建设,“城市家书”实际上就是把市民意识提高、恢复、建设起来了。另外,政务是需要评议的,改变政府管理,实际上就是把舆论的尺度抬高、放宽一点,让大家可以议论、评论政务,做得好的,大家给予表扬,做得差的,大家提出意见。“城市家书”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而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又让这个活动卓有成效。
姜军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家书”的独一无二在于它的情感路线
据我所知,大连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居民自豪感比较强的城市,而这正是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城市家书”十分恰当地成功运用了这个特点。
首先,“城市家书”搭建起了一个政府和群众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虽然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创举,但是它的独创之处在于投注了情感,走温情路线,这一点是独一无二的。其次,在媒体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方面也很有新意。第三,在搭建互动平台方面借鉴了新媒体的特点,广泛地征集读者的意见,即用户创造内容,将传统媒体的特点扬长避短。
希望这种政府管理创新尝试能够持续下去,进一步推动市委市政府的政务公开和透明,给读者更多的版面、更多的反映渠道,促进市民积极参与。同时,希望能够加强民间智慧的提炼,促进民间组织成长。“城市家书”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座城市有开明开放的管理者,这是民主政治的开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民主也就意味着城市管理者不要承担太多的管理责任,而要让社会更多地进行自我管理,所以我建议“城市家书”应该有意识地往这方面努力。
吴珺 《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
“城市家书”传递昂扬向上的力量
在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往往扮演着主角,而很难看到媒体的身影,大连《新商报》的“城市家书”将媒体与社会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也展现出当今媒体对自身使命的进一步认识。
当社会管理的矛盾出现时,最关键的是如何解决,“城市家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它一方面如同显微镜,注重关注个体民生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另一方面,又如同望远镜,以长远的目光为读者分析问题发展的态势。这两者的相互作用让“城市家书”传递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昂扬力量。
很多媒体在选择报道问题时,往往抱着本末倒置的态度,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爆料或故意炒作某些新闻,这并不是从为市民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这样做只会激化矛盾,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家书”是真正站在了市民阶层的立场,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自然会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政府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刘拥军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
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城市家书”开启公众管理诉求新模式
当今的城市管理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如何做到城市管理者、市民中的精英阶层,以及普通市民都能实现自身诉求的畅通表达和对接,是对现代城市管理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新要求,而“城市家书”活动正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一点。
大连市在“大讨论”背景下开启的“城市家书”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大连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水平的高超,这既表现在他们用心聆听市民的诉求、用行动落实市民的意见,同时也表现在他们有决心将“城市家书”模式整合成系统去完成;另一方面,“城市家书”还体現出大连市民对城市建设的责任心,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
虽然很多城市都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大连的“城市家书”却是最成功的。首先,“城市家书”是写给大连这座城市的,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大连就是家,一下就拉近了城市与市民的距离,调动了大家关心城市的积极性;其次,“城市家书”还是写给大连政府的,这样又在市民与政府间搭建了相互沟通的桥梁,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解决市民诉求找到了更加便利的平台;最后,体现出媒体人在当下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渠道,就是通过“城市家书”连接了各方诉求。总之,虽然“城市家书”从最平常也最朴实的市民来信出发,但却创造了城市管理领域的新高度。
王林 《法制晚报》总编辑
“城市家书”,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城市家书”系列报道一方面体现了指令性报道的创新,另一方面体现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选题切口小,但特别实。这个活动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为读者,没有道理花錢买一份僵硬的报纸,我认为“城市家书”的成功主要在于两方面,首先是能够把政府想要的内容和老百姓想看的内容找到一个契合点,其次是城市管理者的支持和推动,这给所有都市报树立了一个典范。
在“城市家书”活动开展过程中,城市管理者给了媒体很大的空间,这种鼓励对指令性报道的创造性发挥值得其他城市管理者学习和借鉴。今后,可以考虑把“城市家书”活动渗透到每个区县的层面,做得越实对都市报来说越有活力。另外,“城市家书”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品牌,建议导入一些微博互动、微直播等方式,使活动更即时、更有效。
宋建武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媒体新使命:促进社会自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有两大制约因素,一是城市化,二是城市管理机制本身。目前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50%以上,此外,社会人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组织形态可以把所有人都紧密地纳入组织机构中,但现在恰恰是“被组织化”的发展结构,即大多数人要主动找到他是哪个组织的。
在此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更注重社会的自律,主要的创新方向是如何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依靠媒体把社会上的一些组织力量调动出来、聚合起来。同时,也应看到媒体的使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的媒体仅仅是众多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源之一,必须和其他各种信息源争夺社会公众的关注、争夺话语权,媒体的功能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媒体应当不仅作为一个资讯传播的机构,应该经常发起一些话题,成为提供权威观点的平台。
李守常 大连市委督查室主任
市民留言办理回复有望纳入领导考核
我在大连市委督查室工作了十年,《关于“城市家书”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情况的报告》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一份报告,整整70页。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家书”中民众所提意见建议,于2012年2月18日以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城市家书”整改责任分工方案》,同时下发文件,要求对马上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比较复杂,需要一定处理过程的问题,要明确解决的步骤、方法和时间;对目前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要实事求是加以说明。
为了把整改工作做好,大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各个单位落实整改方案的情况进行督查,并且要求各整改单位在3月底以前报告整改情况。4月份,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各个报告逐条进行了核查,又会同宣传部和《新商报》对171个问题的意见建议人进行了查找,我们共联系到77名意见建议人,涉及171个问题当中的96个问题,大家对反馈结果纷纷表示满意。
继“城市家书”活动成功后,市委提出要创建大连民意网,让大连市民随时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大连民意网从2011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至今,共收到市民留言23260条,经过办理回复了22424条,回复率为96%,市民满意度为92.5%,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市民浏览量达到了249.8万人次。
根据“城市家书”的整改和民意网工作体会,我们意识到要不断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工夫,促进百姓意见建议整改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下一步,我们要探索把市民留言办理回复工作纳入考核体系,让百姓意见和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宋金伦 大连市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家书”创造了无形的经济价值
经营群体并不仅仅关注经济条件,而更看重城市主人翁意识,他们希望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来。虽然这是经营群体的普遍希望,但是操作起来难度却很大,而“城市家书”的出现恰恰为经营群体的这一需求提供了可操作性。
去年9月份,“城市家书”活动就曾收到多位民营企业家的来信,他们分别从动漫产业、影视文化行业、废弃物回收等领域注解了大连经济的发展。“城市家书”一方面是市民提意见建议的平台,另一方面创造了无形经济价值。大连很多企业家并不仅仅关心自身企业的经济状况,更关心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如果一座城市能为他们提供所希望的社会氛围,自然就能吸引更多企业家来到这里经营,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正是“家书”创造的无形经济价值的意义所在。
付姗姗 第一封“城市家书”的来信人
有了“城市家书”,生活觉得很踏实
作为一名城市新移民,初来大连遇到困难时自己在家急得团团转,却不知道应该找谁去反映、解决,所以看到“城市家书”的第一时间,我便迫不及待地将心里话敲下了几千字的长信,就这样我的信成为了“城市家书”活动收到的第一封来信。
我想无论问题能不能解决,至少我找到了可以倾诉的渠道,诉求传达出去,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我在信中提及了房价、公积金、交通等许多当下敏感的话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信不但得到了全文刊登,而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具体答复。那段时间,每当遇到困难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新商报》“城市家书”活动写信。
有了这样的表达渠道,生活在大连的我觉得很踏实!
相关链接:中央媒体关注“城市家书”
2148封“城市家书”成干群沟通平台
新华社大连10月25日专电(记者 傅兴宇)在经历了“7·16”等重大环境事件后,大连正努力开掘干群沟通渠道,找准发展方向。
25日出版的大连《新商报》,刊登了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的来信。早上7点多,在大连星海人家小区附近的一个报摊上,几个市民正在阅读这篇不足800字的信件,他们认为唐书记在信中谈到的“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解决百姓实际问题、凝聚未来发展共识”这几句话“讲得非常好”。
记者了解到,这是这家都市报9月7日推出“写给大连的一封信”(又称“城市家书”)这一民意民智征集活动以来收到的第2149封市民来信。
9月8日,大连《新商报》“城市家书”刊登了首封来信:《一个80后的心里话》。老家在黑龙江的大学毕业生付姗姗,对大连房价、住房公积金和公共交通等提出批评和建议,从而为“城市家书”的真情流露定下基调。
“城市家书”像雪片一样飞来,再现了大连人对这座城市的真情和热爱。
继付姗姗之后,9月20日,知名作家、大连人邓刚给“城市家书”写了一封《别让经济大潮“搅浑”了大海》的来信。他在信中直言:“大连人过去引以为自豪的美丽景观:黑石礁、星海公园、老虎滩,石槽、小平岛等海滨,自然风光慢慢被吞噬,海水变质,到了炎热的夏季,有时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异味……所以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我们大连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了。”
唐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连正处在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群众各种诉求交织的时期。市委、市政府为畅通民情民意表达,解决实际问题,于9月初在全市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城市家书”为党委、政府与市民沟通搭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好平台,那里提出的许多批评和建议非常真诚,让领导者倾听到了市民的声音和诉求,对科学发展大有好处。
最早在“城市家书”中批评大连人才问题的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谢景芳等表示,大连城市管理者虚心倾听民情民意的胸怀和善于运用媒体的领导方式,将使大连发展得越来越好。
重视百姓关切 凝聚发展共识
大连“城市家书”彰显城市文化
《人民日报》大连10月29日电(记者 王金海)辽宁省大连市民目前正流行写“城市家书”。2000多封情真意切、饱含真知灼見的“城市家书”,是广大市民参与今年9月初开始的“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为建设文明大连、打造文化大连献计献策的成果。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7
一、两个转变运行的案例
3年前,北京怀柔某小区曾作为试点为小区业主大会颁发了业主大会法人登记证书,形式上实现了业主大会从“社会组织”向“社团法人”的转变, 当时引起了业界轰动。8年前,北京品阁小区业主自管作为无奈的选择,采取工商登记的方式获取了业主大会“企业法人”资格,即全体业主是股东,业委会选为董事会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物业经理人负责制,用“公司化”形式发挥权利功能和行为功能。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完成了社团法人转变的小区, 连正常的年度业主大会例会也很难召开,其社团法人的权利功能、行为功能更无从谈及。
就这两个小区而言,前者是“合法”后者是“偏法”,前者难以生存,后者负压运行。经过多年的跟踪、调研、分析,我们发现两个小区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业主大会的业主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功能的转变。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第八条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业主大会在一般条件下由社会组织转变为社团法人后,就具有了组织体的特性。无论是成员还是法人均是组织的基石,如果基石是松散的,组织及组织体就不可能稳固,如果缺乏业主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想发挥业主大会的作用和启动业主大会的权力功能和行为功能很难如愿。为此,在业主大会从社会组织转变为社团法人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业主的参与自觉性和积极性列入到重点工作中, 从基础抓起,为日后正常发挥业主大会的各项功能奠定基础。
二、业主大会社团法人的能力
业主大会的基础是业主,依法满足业主的共同需求是业主大会的宗旨。当业主大会作为社会组织存在时,按照现行的法规框架要求是“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当业主大会转变为社团法人组织体后,具备了民事主体资格,拥有了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及民事责任能力。尤其在体现法人民事能力方面,可以法人自己的意思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即以法人内部机构产生的团体意思为前提通过法人的机关来实现。需要强调的是,业主大会社团法人民事行为能力核心源自法人自己的意思或团体意思,即为业主共有的意思和业主大会共同决定团体的意思。
由此可见,业主大会取得民事主体资格成为社团法人后,对业主大会的品质要求不仅没变,而且要求更高、更完善。为了充分保障业主大会能够尽量准确表达业主的“团体意思”,特介绍一种业主大会“二、八、三、四”组织设计,供业内参考。
三、业主大会“二、八、三、四”组织设计
1.设计宗旨
针对业主大会客观存在的筹建启动难、参与发动难、共同决议难、决策执行难的四难现象,从组织管理着手,以分层扩面覆盖、信息对等通畅、操作简捷有效为原则,采用组织管理方法,通过方便业主有序参与的组织行为,在自觉、自律、自管、自助的基础上促进和完善业主大会实现群力、群管、 群策、群益。
2.设计原则
首先,“二、八”即参引经济学的“二、八”定律, 按照群体中20%原动力,能对80%起带动和影响作用的一般性规律,用2:8的结构比设计区域功能,责任传递。
其次,“三”即在“二、八”设计的基础上,以分析目标为标志,设计递阶式“三”个功能层,每个功能层又以“二、八”方式设计组织管理的整体模式。
最后,“四”即引入管理学“有效管理幅度”理念,取有效管理幅度的50%功能,即以1:4为范围值 (即1个人能对4个人实施有效管理)在各个层面开展幅射,在动态中实现管理循环。
3.举例说明
假设某小区业主大会共1000户业主,其“二、 八、三、四”组织设计如图1所示。
4.组织运行
“二、八、三、四”组织运行的核心即“组织起来、 落实下去、有序运行、螺旋循环”。
其运行要点即:由上而下组织,由下而上运行, 周而复始,动态循环。
首先,分阶层。按有效管理50% 的幅度能力, 以1:4为标准范围,即每个参与人辐射相对固定4个人为沟通联系对象。落实相互间的电邮、电话、微信, 其中尤以传递层的落实为重点。
其次,按三个阶层组织由下而上沟通业主大会事宜的议题、建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再由上而下将形成的决议分阶层落实,实现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动态运行、螺旋上升的组织运行状态。
最后,由于有相对稳定的1:4幅度关系,可使庞大的工作量在化繁从简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缩量、约时”。2:8比例的辐射配置能为布局扩散的“全面性”提供保证,促进实现业主大会对基础业主权益的透明、知情、自觉参与,使业主真正做到“叫得应、来得了、坐得住、议得起、共决策、同执行”。
四、结束语
随着业主大会由社会组织向社团法人转变,由业主群体转变为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体,在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同时也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作为这个组织体的基础——业主也同样产生了转变,从组织成员转变为组织体的法人,从过去侧重于通过物业管理活动对共有物业的运行、安全服务进行监管,转变为对共有物业保值、增值的资产需求。同时,对履行、返还、 赔偿责任和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财产责任等民事责任,业主也必须承担。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8
黄厚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就是语文”,要求语文课必须体现自身的课程追求。语文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就本课而言,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其目的既不在于得出怎样的科学结论,也不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关心社会的热心人士”,而在于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设计将“空巢老人”现象作为研讨话题, 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课前分组,组织学生对“空巢老人”现象进行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课堂研讨、发表观点;三是活动后的总结、成果展示等。
本节课主要完成第二部分,也就是课堂研讨,学习拟写研讨提纲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能够在研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做社会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聚热点,明问题
(多媒体呈现 “空巢老人 ”的一幅幅孤独 、悲伤的身影)
师:亲爱的同学们,看着这一张张凄凉的面孔,凝望着这一个个孤独的身影,我们总是感慨万千。“空巢老人”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无以言说的痛。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话题进行研讨。
此环节主要明确以下两点:1什么样的人是“空巢老人”?2简单回顾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如社区中有没有“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现状怎样?等等。
二、理思路,拟提纲
1.理清思路 。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课前分组搜集资料的情况:既走进社区,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又走进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那么,围绕“空巢老人”这一话题,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研讨呢?
在学生回答后,明确研讨角度,多媒体展示:聚焦现状———展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探讨原因———分析导致“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社会保障———讨论社会应如何关心“空巢老人”;家人关爱———家庭应怎样关心老人……
2.拟写提纲 。
师:请同学们根据之前搜集的材料,选择一到两个角度,拟写自己的发言提纲。
此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步,学生各自思考,拟写发言提纲;第二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三、争交流,学研讨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已经在组内充分交流了自己的发言提纲,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话题发表观点;学会仔细倾听,把握别人的观点,并就此提出不同的意见。
以下是学生讨论时,可能出现的观点:
1.“空巢老人”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退,睡眠紊乱,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他们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2.家庭关爱上,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要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
3.社会保障上,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的供给力度,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
四、想一想,辩一辩
(投影展示:在调查了解了“空巢老人 ”的情况后,有同学认为中学生与“空巢老人”问题无关,也有同学认为中学生与“空巢老人”问题有关。 正方观点:中学生与“空巢老人”问题有关;反方观点:中学生与“空巢老人”问题无关)
师:看了上面的辩题,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自由选择观点,然后进行辩论。
此环节在操作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二是正反双方围绕辩题展开辩论。
五、听一听,说一说
(多媒体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爷爷、奶奶、外公、 外婆、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六、结课堂,拓思路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了 “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大。我们还可以围绕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呢?
(投影展示:研讨之路,一直在我们脚下……)
(明确 :雾霾天气 、高考方案 、大学生就业 、 酒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反思 】
一、厘清一个观念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语文实践活动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但我们应该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而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改变语文课堂过于封闭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倘若将两者混为一谈,那么,语文实践活动就只剩下了活动而丢掉了语文,就只剩下了热闹而丢掉了本质。因此,语文实践活动应具有语文味、具备语文特质,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这一活动主题,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放眼社会、关注热点、摄取信息、开展讨论,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为凭借,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
本节课中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语文的本质。如研讨时,我要求学生既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学会倾听。发表观点,是“说”的训练;学会倾听,是“听”的训练。“说”是在编拟提纲基础之上的,因此更有条理;“听”贯穿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中,因此更有针对性。而“说”和“听”, 都是语文教学训练中的重点。
二、明确两者关系
语文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是活动中理所当然的主体。活动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每一个活动环节中,如活动主题的提出、活动场所的确定、活动形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等;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切忌将活动变成少数学生的表演。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解惑者,语文实践活动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就会变得无序、无效。
这节语文实践活动课,从主题确定、资料搜集、信息整理到课堂研讨,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就“空巢老人” 问题开展调查、访问、记录、参观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本节课中, 我虽然“退居二线”,但也适时地进行了指导,例如对发言提纲的指导,以及结课时指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等。
三、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语文实践活动既要重视过程,也要重视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强调过程,认为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比获得成果更重要。事实上, 一味地忽视成果也会导致过程的马虎了事,从而引起学习倦怠。本次语文活动中,我就强调对活动成果的展示,比如有关“空巢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关爱‘空巢老人’”的倡议书等。
二是语文实践活动既要重视语文特性,也要重视学科渗透。语文实践活动首先必须姓 “语”,如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等都应向“语文”移动;其次,还要强化与其他学科进行知识融合和渗透。如本次活动就涉及数据统计(数学)、资料搜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跨学科的教学使得语文实践活动更富有魅力。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9
2015年5月4日,第八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文学院新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与北京华文学院主办,商务印书馆、语文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主题是“语言能力与语言政策研究”。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锋,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兼秘书长、语用所原所长陈章太,武汉大学郑远汉教授致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到场祝贺。开幕式之后的主题报告人及其议题分别为:李宇明《语言竞争试论》,戴庆厦《语言使用研究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王旭明《语言文字应用是语言文字生命力之所在》,郭熙《中国语言生活研究十年》。闭幕式前的大会主题报告人及其议题分别为:黄行《国家民族政策与民族语言政策》,苏金智《台湾闽南话使用现状及其相应问题研究》,周庆生《语言保护的理论思考》,赵世举《再论着眼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全面语言素质观》,黄永坚《语言能力有限性与语言政策刚性指导》。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研究员进行了大会总结,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地区的114位学者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语言研究、普通话与方言研究、领域语言研究、语言调查研究、词汇变异研究、语言规划研究、语言政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汉语词汇变异研究、语言能力与综合研究、外语生活与研究以及汉字、拼音与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宣讲了论文,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摘要:<正>2015年5月4日,第八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文学院新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与北京华文学院主办,商务印书馆、语文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主题是“语言能力与语言政策研究”。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锋,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兼秘书长、语用所原所长陈章太,武汉大学郑远汉教授致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10
近日, 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暨就业实习 (实践) 基地签约仪式。
各用人单位、兄弟院校的代表围绕着“新时期、新挑战、新机遇”这一主题, 热烈探讨, 并对该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进行了肯定, 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上, 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代表学校与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管委会、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等八家用人单位签约成为就业实习 (实践) 基地。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11
2011年12月2日,由《WTO经济导刊》、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举办的“责任沟通创造价值——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分别就“社会责任报告最新发展趋势 ”、“社会责任报告创新与管理应用”、“社会责任报告的沟通与传播”、“如何理解和运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具”等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与“金蜜蜂2011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榜”同期发布。来自政府部门的领导、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鄂德峰在开幕式上指出,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迎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纪念日。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新的阶段。在回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历程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受到,这十年,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迅速发展的十年。近年来,商务部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和引导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措施,如将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核查范围,在资源型产品出口配额招标中引入了企业社会责任审查程序,明确规定没有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环保未达标的企业,将被取消投标资格等等。今后,商务部还将进一步支持和引导企业在国内外发展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的研讨 篇12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语言的多样性”。在全球化影响不断扩大的当今, 如何在迅速发展经济、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保护语言文化资源特别是濒危语言和方言, 如何制定适当的语言政策, 是少数民族地区、多语多方言地区共同面临的挑战。青海有着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 在这里召开此次会议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谷晓恒教授主持, 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熊敦邦、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澳门大学语言学会会长程祥徽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上海复旦大学游汝杰教授、宾西法尼亚大学南茜·霍恩贝格 (Nancy Hornberger) 教授、荷兰蒂尔堡大学扬·布鲁马特 (Jan Blommaert) 教授和博士后董洁、青海民族大学贾晞儒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与会学者就语言状况、语言规划与政策、语言选择与认同、语言变异、语言教育、青海民族地区语言问题等专题进行了小组报告和讨论。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理事会, 进行了学会领导的换届选举。郭熙教授任新一届会长, 谷晓恒、苏金智、邵朝阳、周洪波任副会长;增设秘书长机制, 由汪磊任秘书长, 蔡冰、郭骏任副秘书长;新增了4名学会理事。“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的颁奖仪式也在本届会议期间举行。经过初赛和决赛评选, 张伟芳、陈茜获二等奖;董洁、杨启鲁获三等奖。
【社会主义的研讨】推荐阅读:
爱国主义研讨课题总结08-03
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10-26
社会主义中国的变化11-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11-21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感受05-09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08-0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竿08-24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09-25
4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