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024-10-15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共8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1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初 步 探 索 的 经 验 教 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

1、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2、实行按劳分配。

3、每个人都要全面的自由发展。

4、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5、国家的消亡和社会的自制。

6、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的基础。

斯大林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称“苏联模式”

这个模式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4、承认商品货币的存在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957年2月,毛泽东做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这些思想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没有付出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时间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毛泽东在1956年1月知识分子大会上对进入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区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了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指出:“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消极因素,要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要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不中立的力量可以争取其中立,对于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就确立中国的工业化目标。在经济工作的依靠力量方面,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农业革命……”。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中国建设的重点,要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不能忽略粮食生产,粮食是基本的生产必需品,没有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就不能养活工人,就没有重工业发展。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的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工业必须同时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要适当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要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是真想发展重工业,还是假想,或者是差一点,要真想发展重工业就得多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对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指出:要“既要重工业,也要人民。”发展要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并举。时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建设和内地工业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沿海和内地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地,但为了平衡发展,必须要同时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既不能只发展内地工业,也不能只发展沿海工业,要真想发展内地工业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是真正、十分想要。还是几分想、不是十分想要的问题。要真正、十分想要就要多搞一些经济建设,降低军政费用,这是毛泽东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否则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各个方面要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要既反保守,也要反对冒进,根据实际确定发展速度,这是好的。但在后来毛泽东并不认同反对冒进,这就为大跃进提供了土壤。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氏的合作问题。抗日时期,根据地“三三制”的政治体制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氏团结合作的局面。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党外各民主人氏长期进行合作的方针。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论断。早在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共产党永远与非党人士合作”,“政府的名单中,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是一半一半好,要搞五湖四海。”(《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P14)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的问题,指出苏联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弊端之一是,苏共把其它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存在共产党一党,这样共产党就听不到其它党派的不同意见了。对中国各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他们是反对派,又不是反对派,常常由反对走到不反对。”“党政机构要精简,不是说不要民主党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让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就是为了长期监督共产党,是因为他们都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殊的政党模式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模式,也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创造。

2、人民民主专政。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曾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民主制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专政。列宁认为要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必须吸收全体苏维埃成员和全体贫民参加管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等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详细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人民”的专政,是对敌人的专政。周恩来指出 “人民民主专政应该是: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民主是对人民的民主,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这个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既要有集中也要有民主。

(四)关于科学、教育和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列宁在领导苏俄建设中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并进行了详细论述,重视文化和教育工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等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要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科学文化方面,列宁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要有分析批判地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要学习发展,都要有分析批判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学习。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对于科学、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要与实践相联系。1958年在给陆定一的信中提出要端正方向,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知识分子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服务。

(五)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社会主义的中国与前苏联一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把计划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指出:“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并以在沿海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计划和不进行新工业建设计划的实例说明,指出“这就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经济体制问题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责、权、利的分配问题,并指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它是能否在建设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商品生产方面,毛泽东明确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指出要利用价值法则。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生活资料方面,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要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在有了人民公社后,商品生产与交换更要发展,在要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认为私营经济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允许国营和集体经济之外搞一些私营经济。他在1956年12月7日约见民主人氏黄炎培时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还指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可以增加,政策可以放宽,“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样定息也有出路。”

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经济和其它事业管理体制问题主要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是如何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既要统一也要有特殊。要在统一中央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些地方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在企业自主权方面,毛泽东主张工厂和其它生产单位都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毛泽东提出被他称为“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民主管理思想。两参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

毛泽东把经济管理上升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因此,毛泽东特别重视思想和政治工作在经济中的作用,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认为思想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一放松政治和思想工作,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三、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对于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短时间内由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向领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各个各个方面存在的困难可想而知。对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人们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样如此。因此对于他们在领导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来评价。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2

一、列宁的“计划经济”构想及其实践探索

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描述, 第一次使用“计划经济”的概念来描述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他认为,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生产、消灭货币, 实行计划经济。

实际上, 列宁当时希望在十月革命激起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军事热情的情况下, 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通过用国家法令来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 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 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由国家按严格的集中制管理一切工业生产, 不仅把大工业, 而且把中型企业和部分小企业都收归国有;实行余粮收集制, 要求农民把全部剩余产品上缴给国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和工业品, 实行产品和日用必需品的统一分配制度;取消货币流通而代之以实物交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使劳动军事化等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体现了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可否认, “战时共产主义”的统制经济政策的出台受到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特殊条件的制约, 是形势所迫;尽管列宁对于俄国落后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刻的认识, 也认为俄国在实现社会主义以前还有一个“过渡时期”;但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他必然要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影响, 把过渡时期看作就是要采取措施来消灭市场经济关系。列宁同样也认为只有消灭了商品货币和市场,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因此, 我们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也是对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目标的一次“试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实践基础上的第一次尝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疑是失败的。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结合,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生产力的提高。

二、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

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教条式地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本中寻找现实社会主义的建设方案, 必须依靠千百万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造。一旦认识到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分配个人消费品, 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行不通, 他非常果断地抛弃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旧途径和旧方法, 作出了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 开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复杂问题。

列宁认为, 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 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 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找到各种措施, 使恢复国民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任务同建立工农之间正常的关系结合起来。他强调为了发展农业,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必须改变党的经济政策, 废除余粮收集制, 实行粮食税, 即苏维埃政府以粮食税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得一部分粮食, 剩下的则由农民自己支配, 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 列宁继续在理论上阐述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列宁指出:要恢复国民经济, 应该从农民开始, 立即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列宁主张利用一切办法来发展工农业间的流转, 包括使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办法。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构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路转换并没有使列宁完全抛弃原来的理论思路, 而是新旧观念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突出地表现在列宁不可能把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商品经济原则上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 因而更不可能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因为:

第一,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只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 并不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提出来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工农联盟, 在于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商品生产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去。

第二, 即使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 列宁也没有抛弃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他看来, 经济计划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一种“总布局”、总的战略体系。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列宁一个庞大的战略和策略计划的组成部分, 它是受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规定、指导和调节的, 而不是自发地、无政府状态地运行。

第三, 列宁仍然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市场因素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列宁是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作为资本主义来看待的, 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

尽管列宁最终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思路,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新经济政策对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列宁的探索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货币和市场的观点, 把市场经济关系提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上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靠一般公式、一般的纲领上的原理和一般的共产主义原则, 列宁从计划经济的构想向新经济政策构想的转变生动体现了尊重实践的思想。列宁的探索历程就是抛弃那种脱离俄国实际的空想道路, 走上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现实道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3

关键词: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3-02

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能否取得革命的胜利给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论断,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考察后,原本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但是,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而且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如何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列宁开始了自己的探索。187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即“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1]开始列宁曾经设想尽可能不经过特别破坏的办法逐步地过渡到新的社会经济关系,除了把那些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私人企业,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私人企业,则通过国家的统计和监督的办法,逐步地进行改造,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计划还来不及全面实施,欧洲战场上的炮火尚未停息,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武装干涉。外国的武装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使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极其危急的状态中,在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当前苏维埃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指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问题就是这样摆着。我们正处在战争状态,革命的命运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2]在这种战争局面的影响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形成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按需要硬性规定粮食征收的数字摊派给基层。在贸易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有国营与合作社的分配网点,有计划地组织居民的供应工作,一切工农业产品的采购和分配工作全部交由粮食人民委员会办理,并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的零售贸易实行国有化。在分配方面,全体居民都要参加消费公社,国家凭证给居民分配消费品。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想要得到配给的食品只有完成义务劳动才可以。在工业方面,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最大限度地筹集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性命攸关的粮食,以供军需民用,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工业也不至于完全崩溃,最终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交通运输陷入停顿状态,轻工业品严重不足,许多工厂停工,工人无着落而流向农村,由于物质生活困苦对苏维埃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甚至参加了工厂中自发反苏维埃性质的罢工。国内危机的出现固然同战争有关,但是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也有密切的联系。残酷的现实告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热情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于当时的情况,列宁并没有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而是勇敢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它不可能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3]。

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取消国家作为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食物税,食物税额应低于到目前为止实行余粮收集制征收的税额,完成纳税义务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第二,以市场为取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从最初实施粮食税时承认商品交换,到进一步承认开展自由贸易时必须在工农国家监督调节之下才可以进行。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是祸是福列宁认为应当辩证地看,与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者以及和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就是幸福。因此,列宁针对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生产占优势的局面,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相当长,在这期间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大力发展,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从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三、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获得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和结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第一,对小农经济的全新认识。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小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处理与小农的关系,如何对待小农经济,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基础上的,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建立在排斥和限制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认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本主义,并将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看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后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列宁曾经指出:“农民经济仍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重新复活起来,同共产主义进行着极其残酷的斗争。”[5]为此采用了限制、压制小生产发展的办法,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帮助小农走向公有化,过渡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国家对小生产采取的这种措施,没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列宁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之后,大声呼吁:“让我们来修正我们对农民的政策吧。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4]52必须把小农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大工业的恢复、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农业入手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合作社可以“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去”[6],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合作化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是连接农民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坚持从农民到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出发,不再试图采取排斥、限制甚至消灭小农经济的办法,而是通过支持和适应小农经济,在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从而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面认识。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货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自觉的计划经济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一直是企图尽快创造条件消灭商品货币。列宁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7],“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商品经济。”[8]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阶段,战争环境加速了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过程。当时实行的经济制度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由计划直接支配的产品经济。当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变化时是在内战结束后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以及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所取得的成果的时期,列宁认识到,试图通过禁止和取缔自由贸易的方法在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用商业把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结合起来。因此,已明确得出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的结论,从而实现了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新认识。

第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关系的全新认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此时,列宁对以往一概排斥资本主义的思想,如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采取的限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政策等这些对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进攻资本”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不进行商品生产就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就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从而使他在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争斗一面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两者的统一性的一面上。这使他的思想上、策略上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割裂开来和完全对立的旧观念,提出了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是小生产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中间站”,以及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资本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2、504、570.

[4]列宁选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7.

[5]列宁选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9、270.

[6]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0.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4

下面提几个问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其性质是什么?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简称?怎么理解简称?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是什么?

⑵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又是什么?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额度为5%定息(即年息五厘),7-10年完成。P66

4.我国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5.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来源是什么?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考题3个 P91)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内容提要 P75-85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㈠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提出及其内容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矛盾中通过它们之间又统一又斗争而实现的。

4.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㈡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意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㈢《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㈠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思想的提出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3.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4.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提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似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国家全局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经济方面,实行监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政治方面,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㈠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㈡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提出的依据及内容

1.毛泽东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

3.毛泽东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更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

4.毛泽东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

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意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及意义P82

㈠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9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市场是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力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毛泽东则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7.关于科学和教育。

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高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8.关于知识分子。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9.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

㈡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的意义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内容提要 P8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P85

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P86

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5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不照抄别国的现成经验,而是对中国的国情和阶级状况作出了科学的具体分析,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任何照办照抄别国经验的做法,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6

转载日期:2012-7-17 23:16:00 来源:求是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短短18年间,上海浦东已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立足国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浦东新区由上海市原三区二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组成,面积570平方公里,包括6个功能区域、23个街道、镇,常住人口305万。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先后经历了形态开发(1990—1995年)、功能提升(1996—2005年)、综改推进(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超常规增长。浦东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75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总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77倍。经济总量占上海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07年的近1/4。浦东以上海1/6的人口、1/1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4的GDP和工业总产值、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1/3的外资引进总额,中资银行存贷款总额约占全市的1/3。

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开发开放之初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3.7∶76.2∶20.1调整为0.2∶47.5∶52.3。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投入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新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化面积2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

开发能量得到深层次体现。通过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实现了由工业基地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正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通过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发展,形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浦东的“窗口”、“舞台”角色越来越明显,“示范”、“带动”功能日益增强。

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对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目标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江泽民同志强调:“浦东开发开放是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提出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浦东开发这件大事办好,不断使浦东开发开放工作跃上新高度。”胡锦涛同志要求:“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可以说,“高起点”既是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浦东开发开放确立的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初步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高标准、系统化的规划原则,指导高起点的浦东开发。浦东的城市规划布局,跳出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分区、多心组团”的规划理念,按照功能定位进行城市形态和产业规划。围绕发展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功能,最早规划建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开发区;其后规划建设了浦东国际机场,成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三林地区规划布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场馆,成为浦东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按照这一总体规划,浦东已基本形成了“一轴(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城市发展轴)、三带(沿黄浦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滨江临海发展带)、六区(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三林世博和川沙(机场)六个功能区域)”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围绕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浦东开发开放中集聚世界经济的精华,推行金融贸易先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产业发展方针,精心挑选外资项目,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大企业。浦东引进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中,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5家在浦东投资了404个项目,使浦东越过“三来一补”的初级加工阶段,直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形成要素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浦东开发中坚持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成立了开发公司,政府通过“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方式把土地注入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则利用土地资本筹集资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区的形态和功能建设,由此开创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浦东开发建设的全新模式。率先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了5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成立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国有资产有序流动、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外资和跨国并购进入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浦东开发之前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开发开放以后城市化加快推进、人口大量导入的情况,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动浦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支持浦东社会事业和文化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并轨,推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步行15分钟文化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均每天有社区(小区)广场文化演出,每月有近百场不同层次的群众性文艺展演;大力进行环境治理,绿地总量是开发之初的25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开发之初的45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等称号。

坚持体制创新不停步,初步形成新型管理体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区、新事、新办法,积极鼓励浦东进行体制创新,支持浦东“东事东办”、“特事特办”,为浦东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浦东开发之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浦东进行了体制探索,按照“党政合署、政企分离、强化综合部门、实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设置政府机构,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把传统体制下4—5个部门的职能综合到一个部门,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为部门内部的工作关系,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

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标志,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成功推进开发开放的生动典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我们诸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内政治**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进而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布局,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化为创造性实践,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浦东开发开放,努力做到起点更高、后来居上。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新跨越。

启示之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开发开放的根本指针。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定位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社会和谐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三:共建共享是推进开发开放的动力源泉。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开发开放的成功既得益于广纳贤才、群策群力,让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开发建设,又体现在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建设成果,正是这种共建共享机制,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18年来,浦东共培养、引进各类人才46万多人,年均增长17.7%,形成了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用人机制,营造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选择浦东、选择成功”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浦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07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73元和1224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4.9倍和8.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近1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已成为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7

关键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建议

工程造价管理的根本内容是对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与确定,对建设单位而言,就是指一项目工程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费用。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是要合理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而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如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与居民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电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如何在电网建设中做好造价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做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总结了电网建设中造价管理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教训,并提出造价的几点建议,用以指导电网工程建设。

1 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青赔费、施工占地费超额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最为突出的是青苗赔偿费、施工占用场地费等。在土地征用、拆迁赔偿当中,尽管政府部门出台的青赔标准文件,赔偿单价在实际操作中无法真正落实、执行,常常由此产生的村民阻拦施工、地材强买强卖现象。在工程所在地,部分村民借机漫天要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工程建设中青苗赔偿、施工用地等建场费用逐年急增,大大超过概算批复限额。

1.2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落实不到位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个系统工程,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当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存在着可研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与工程建设阶段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特别是可研阶段,对控制造价更加重要,涉及到工程可不可上的问题,造价控制重要性达到100%,设计阶段是方案与设备的选型阶段,系统和合理性、设备的先进性都影响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就是施工工艺控制的问题了,造价控制比例在10%左右。树立正确的造价控制观念,可研、设计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紧密的联系起来,做到施工结算不超设计预算,设计预算不超概算,电网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1.3 人员素质存在差距

1)部分技经人员对工程实际知之相对较少,不了解施工实际,单纯地从理论制度规定的角度计算、审核费用,不能有效地控制总体工程造价。2)部分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工作认识不足,未认识到前期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设计单位前期阶段投入技经的工作时间不够,设计概算粗糙,不能有效地控制设计预算。3)设计人员存在经济观念不强、设计思想保守,设计与实际、设计与施工脱节,尤其是设计中计列的工程量与实际有较大出入。4)电力系统ERP和基建管控模块的上线,对技经人员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技经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当前繁重的建设任务。

1.4 设计优化不到位

1)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增加,设计工作量大,设计人员连施工图都出不来,没时间对工程进行优化。2)工程管理的不断深化,对设计深度也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及成本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通用造价在设计各个阶段的推广应用,技经人员需要与通用造价不断进行多层次比较分析,重新核实技经专业产值比例已是当务之急,否则将会挫伤技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造价控制中的经验

2.1 推广应用电网建设新技术

1)大容量变压器的应用。通过大容量用变压器,增大导线截面,使用耐热及超耐热导线,可降低单位容量造价。2)采用电网建设新技术,不智能变电站、GIS技术,可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3)采用航测、卫星照片、新的定位系统,优化线路路径,合理选择站址,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和拆迁量。

2.2 积极推行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工作

1)通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及标准化工艺,即“三通一标”的推广实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提高;2)加强基建标准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好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业主项目部成员及参建各方的造价管理行为,造价管理深入到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施工标底、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等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有效实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

2.3 优化招投标程序

公司实施两级招标,对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材料等进行集中规模招标,集约化和规模效益化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工程投资,提高了设备质量。

2.4 加强初步设计评审工作,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严格执行电网公司初步设计评审管理办法,在工程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如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要求设计单位进行灰土桩、强夯、换土地基等多方案比较,严格控制工程量,做到技术方案最优、安全可靠、投资最经济;针对煤矿采空区和林区跨越,不断进行线路路径优化,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尽可能躲避采空区和树林,做到经济与技术的最合理。

3 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快指标、定额的更新速度,及时吸收新技术、新经验,扩大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的覆盖面。2)加大外部协调与沟通,统一赔偿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用好、用足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电网建设的文件政策,千方百计营造和谐建设环境,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克服建设矛盾。3)加强技经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加技经人员编制,加大对技经人员的培训力度,拓宽技经人员的知识面,经常与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做复合型人才,真正做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提高技经人员。4)加强青苗赔偿工程的管理,完善赔偿机制,严格控制赔偿费用。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探索由地方部门承担青苗赔偿工作的可能性。同时,要加强对可研、初设审查,一方面要求设计单位选择路径时尽量避开林区、经济作物及青赔处理困难地区,另一方面,提高设计深度,在初设阶段将费用基本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周珏.论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与控制[J].科技风,2009(5):160.

[2]代华堂.电力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控制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208-209.

[3]谭方.电力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4):111-112.

[4]宋立群.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6):60-6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篇8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但到了50年代末期,我国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这种思想带来的危害吗?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你知道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人是谁吗?他为什么放弃留在外国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毅然回国呢?

你知道什么是“铁人精神”吗?被人民群众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又是谁?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

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就会弄清以上这些问题的。

毛泽东在八大上致开幕词

1958年9月10日的《人民日报》

“大跃进”时,北京居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本来是一条正确的路线,可后来为什么又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呢?

2.小组讨论:分析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的内容、影响,指出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

3.观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片(如《焦裕禄》、《创业》或《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等)。想一想,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模范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是否已经过时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铁人”王进喜是下列哪个领域的劳动模范?

a.石油工业 b.电子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2.下列哪一事件的历史作用与其他项不同?()

a.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资料:】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迫切希望迅速改变中国一清二白的落后面貌。再加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不但没有加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相反却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但是,“大跃进”运动终究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对“大跃进”的三年,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大跃进”运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人民群众的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加以区分,要把“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破坏和“大跃进”期间所取得的一定成绩区分开来。

“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

“卫星田”的稻穗“托住”了小姑娘

全国几千万人齐上阵,大搞炼钢运动

【思维拓展】

1.请采访你的长辈,搜集了解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除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外,还有哪些宣传口号或诗歌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思考一下:这种风气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什么后果?

上一篇:宪法学历年试题解析下一篇:劳资纠纷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