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论文(共8篇)
环境行政论文 篇1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三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1999年8月6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主题词:环保 法规 行政处罚 令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实施主体与管辖
第三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立案
第二节 调查取证
第三节 案件审查
第四节 告知和听证
第五节 处理决定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五章 执行
第六章 结案和归档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第七章 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规范环境行政处罚的实施,监督和保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应当给予环境行政处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三条【罚教结合】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引导和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四条【维护合法权益】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应当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守相对人的有关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五条【查处分离】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分离的规定。
第六条【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并综合考虑以下情节:
(一)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及社会影响;
(二)当事人的过错程度;
(三)违法行为的具体方式或者手段;
(四)违法行为危害的具体对象;
(五)当事人是初犯还是再犯;
(六)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
同类违法行为的情节相同或者相似、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相当。
第七条【不予处罚情形】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第八条【回避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回避情形。
符合回避条件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第九条【法条适用规则】当事人的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两个以上环境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条款,应当适用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效力等级相同的,可以适用处罚较重的条款。
第十条【处罚种类】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责令停产整顿;
(四)责令停产、停业、关闭;
(五)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件;
(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七)行政拘留;
(八)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种类。
第十一条【责令改正与连续违法认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及时作出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
责令改正期限届满,当事人未按要求改正,违法行为仍处于继续或者连续状态的,可以认定为新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责令改正形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具体形式有:
(一)责令停止建设;
(二)责令停止试生产;
(三)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四)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
(五)责令重新安装使用;
(六)责令限期拆除;
(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八)责令限期治理;
(九)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其他具体形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行为种类和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定,行政命令不属行政处罚。行政命令不适用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
第十三条【处罚不免除缴纳排污费义务】实施环境行政处罚,不免除当事人依法缴纳排污费的义务。
第二章 实施主体与管辖
第十四条【处罚主体】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环境行政处罚。
经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授权的环境监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实施环境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十五条【委托处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其处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处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受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外部移送】发现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和时限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涉嫌违法依法应当由人民政府实施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业、关闭的案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案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
涉嫌违法依法应当实施行政拘留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涉嫌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
涉嫌犯罪的案件,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第十七条【案件管辖】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
造成跨行政区域污染的行政处罚案件,由污染行为发生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
第十八条【优先管辖】两个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都有管辖权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由最先发现或者最先接到举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
第十九条【管辖争议解决】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应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第二十条【指定管辖】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其管辖的案件重大、疑难或者实施处罚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处罚确有困难或者不能独立行使处罚权的,经通知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当事人,可以对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的案件指定管辖。
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将其管辖的案件交由有管辖权的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内部移送】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理。
受移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立案
第二十二条【立案条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经审查,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
(一)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二)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三)属于本机关管辖;
(四)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三条【撤销立案】对已经立案的案件,根据新情况发现不符合第二十二条立案条件的,应当撤销立案。
第二十四条【紧急案件先行调查取证】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
第二十五条【立案审查后的案件移送】经立案审查,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属于其他有关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其他有关部门。
第二节 调查取证
第二十六条【专人负责调查取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登记立案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
第二十七条【协助调查取证】需要委托其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调查函。
受委托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无法协助的,应当及时将无法协助的情况和原因函告委托机关。
第二十八条【调查取证出示证件】调查取证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中国环境监察证或者其他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九条【调查人员职权】调查人员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有关场所进行检查、勘察、取样、录音、拍照、录像;
(二)询问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要求其说明相关事项和提供有关材料;
(三)查阅、复制生产记录、排污记录和其他有关材料。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的环境监测等技术人员随同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时,有权采取上述措施和进行监测、试验。
第三十条【调查人员责任】调查人员负有下列责任:
(一)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危害后果、违法情节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公正的调查;
(二)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违法手段获取证据;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四)对当事人、证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陈述如实记录。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配合调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应当配合调查、检查或者现场勘验,如实回答询问,不得拒绝、阻碍、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第三十二条【证据类别】环境行政处罚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当事人陈述、监测报告和其他鉴定结论、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等形式。
证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并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现场检查笔录】对有关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可以采取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现场情况。
第三十四条【现场检查取样】需要取样的,应当制作取样记录或者将取样过程记入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可以采取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取样情况。
第三十五条【监测报告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监测的,应当提出明确具体的监测任务,并要求提交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必须载明下列事项:
(一)监测机构的全称;
(二)监测机构的国家计量认证标志(CMA)和监测字号;
(三)监测项目的名称、委托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分析结果等内容;
(四)监测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等人员的签名和监测机构的盖章。
第三十六条【在线监测数据可为证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在线监控或者其他技术监控手段收集违法行为证据。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有效性数据,可以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
第三十七条【现场监测数据可为证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判定污染物排放是否超标的证据。
第三十八条【证据的登记保存】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调查人员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情况紧急的,调查人员可以先采取登记保存措施,再报请机关负责人批准。
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证据,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由当事人和调查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先行登记保存期间,不得损毁、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三十九条【登记保存措施与解除】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采取以下措施:
(一)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
(二)需要鉴定的,送交鉴定;
(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查封、暂扣的,决定查封、暂扣;
(四)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查封、暂扣或者没收的,决定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超过7个工作日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
第四十条【依法实施查封暂扣】实施查封、暂扣等行政强制措施,应当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并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四十一条【查封暂扣实施要求】 查封、暂扣当事人的财物,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由调查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查封、暂扣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严禁动用、调换、损毁或者变卖。
第四十二条【查封暂扣解除】经查明与违法行为无关或者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暂扣措施的,应当解除查封、暂扣措施,将查封、暂扣的财物如数返还当事人,并由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在财物清单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与现场调查取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应当到场。
下列情形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
(一)当事人拒不到场的;
(二)无法找到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的;
(四)暗查或者其他方式调查的;
(五)当事人未到场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条【调查终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结调查:
(一)违法事实清楚、法律手续完备、证据充分的;
(二)违法事实不成立的;
(三)作为当事人的自然人死亡的;
(四)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受其权利义务,又无其他关系人可以追查的;
(五)发现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终结调查的情形。
第四十五条【案件移送审查】终结调查的,案件调查机构应当提出已查明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证据、初步处理意见,按照查处分离的原则送本机关处罚案件审查部门审查。
第三节 案件审查
第四十六条【案件审查的内容】案件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本机关是否有管辖权;
(二)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三)证据是否确凿;
(四)调查取证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五)是否超过行政处罚追诉时效;
(六)适用依据和初步处理意见是否合法、适当。
第四十七条【补充或重新调查取证】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者调查程序违法的,应当退回补充调查取证或者重新调查取证。
第四节 告知和听证
第四十八条【处罚告知和听证】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事实、理由、依据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
在作出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的罚款和没收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四十九条【当事人申辩的处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
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五十条【处罚听证的执行】行政处罚听证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节 处理决定
第五十一条【处罚决定】本机关负责人经过审查,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根据其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移送有权机关处理。
第五十二条【重大案件集体审议】案情复杂或者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当集体审议决定。
集体审议过程应当予以记录。
第五十三条【处罚决定书的制作】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同一当事人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分别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也可以列入同一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五十四条【处罚决定书的内容】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号码、地址等;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依据和理由;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并且加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印章。
第五十五条【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限】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案件办理过程中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
第五十六条【处罚决定的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并根据需要抄送与案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七条【送达方式】送达行政处罚文书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公证送达或者其他方式。
送达行政处罚文书应当使用送达回证并存档。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五十八条【简易程序的适用】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适用本章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五十九条【简易程序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环境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遵守下列简易程序:
(一)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中国环境监察证或者其他行政执法证件;
(二)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依法取证;
(三)向当事人说明违法的事实、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拟给予的行政处罚,告知陈述、申辩权利;
(四)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五)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盖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印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六)告知当事人如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以上过程应当制作笔录。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执行
第六十条【处罚决定的履行】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六十一条【强制执行的适用】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二条【强制执行的期限】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并在下列期限内提起: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且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二)复议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复议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三)第一审行政判决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四)第一审行政裁定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五)第二审行政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80日内。
第六十三条【被处罚企业资产重组后的执行】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受到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等处罚后,发生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资产重组等情形,由承受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作为被执行人。
第六十四条【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缴纳期限届满前,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
批准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制作同意延期(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的最后一期缴纳时间不得晚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最后期限。
第六十五条【没收物品的处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销毁物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环境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处理物品应当制作清单。
第六十六条【罚没款上缴国库】罚没款及没收物品的变价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第六章 结案和归档
第六十七条【结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结案:
(一)行政处罚决定由当事人履行完毕的;
(二)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强制执行完毕的;
(三)不予行政处罚等无须执行的;
(四)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撤销的;
(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可以结案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八条【立卷归档】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一)一案一卷,案卷可以分正卷、副卷;
(二)各类文书齐全,手续完备;
(三)书写文书用签字笔、钢笔或者打印;
(四)案卷装订应当规范有序,符合文档要求。
第六十九条【归档顺序】正卷按下列顺序装订: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送达回证;
(二)立案审批材料;
(三)调查取证及证据材料;
(四)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听证告知书、听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及送达回证;
(五)听证笔录;
(六)财物处理材料;
(七)执行材料;
(八)结案材料;
(九)其他有关材料。
副卷按下列顺序装订:
(一)投诉、申诉、举报等案源材料;
(二)涉及当事人有关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材料;
(三)听证报告;
(四)审查意见;
(五)集体审议记录;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七十条【案卷管理】案卷归档后,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修改、增加、抽取案卷材料。案卷保管及查阅,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一条【案件统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处罚案件统计制度,并按照环境保护部有关环境统计的规定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本行政区的行政处罚情况。
第七章 监督
第七十二条【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机密、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七十三条【监督检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处罚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督办的处罚案件,应当在结案后20日内向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五条【纠正、撤销或变更】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接受当事人的申诉和检举,或者通过备案审查等途径,发现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或者显失公正的,应当督促其纠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经过行政复议,发现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违法或者显失公正的,依法撤销或者变更。
第七十六条【评议和表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案件评查或者其他方式评议行政处罚工作。对在行政处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依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七条【违法所得的认定】当事人违法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当事人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为违法所得。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八条【较大数额罚款的界定】 本办法第四十八条所称“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对公民是指人民币(或者等值物品价值)50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指人民币(或者等值物品价值)50000元以上。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对“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的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九条【期间规定】本办法有关期间的规定,除注明工作日(不包含节假日)外,其他期间按自然日计算。
期间开始之日,不计算在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行政处罚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视为在有效期内。
第八十条【相关法规适用】本办法未作规定的其他事项,适用《行政处罚法》、《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八十一条【核安全处罚适用例外】核安全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按照国家有关核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八十二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1999年8月6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环境行政论文 篇2
关键词:环境行政处罚,缺陷,完善
一、环境行政处罚权的概念
基于“行政处罚权”的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 其下位概念“环境行政处罚权”相应地也存在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环境行政处罚权”, 是指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及法定授权组织对实施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给予制裁的权力。广义的“环境行政处罚权”由环境行政处罚设定权和环境行政处罚实施权两部分构成。
二、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力度不足
近年来制定或修订的环境法律规定了许多威力较大的行政措施或处罚条款, 但遗憾的是环保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也很少使用。如环保部门呼吁多年限期治理决定权实施主体应由政府转变为环保部门, 《水污染防治法》实现了这个转变, 并规定了环保部门在限期治理期间有权对行政相对人采取限产。
(二) 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广度不够
由于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存在一些立法空白, 导致环保部门对某些环境违法行为缺乏环境行政处罚权, 而往往这些处罚权在环境执法中是迫切需要的。如环境法律缺乏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明确界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 还是与一般环境违法行为一样处罚, 只是自由裁量中一个从重处罚的考量情节。这样使一些违法企业的气焰更加嚣张, 肆无忌惮地违法排污。
(三) 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强度不足
目前, 我国环保机关拥有的行政强制措施很少, 行政强制执行权几乎没有。一是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环保部门拥有有限的行政强制手段主要为间接强制, 如行政代履行制度、产品和包装物的强制回收制度以及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等。二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往往难落实。
三、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的完善
(一) 加强环境立法对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的保障
环境立法对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运行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完善环境立法主要体现在加大处罚权的力度、扩展处罚权的广度、增加处罚权的强度和保障处罚权的独立性等方面。第一, 增强环境行政处罚权的独立性。第二, 赋予环保部门区域限批权和行业限批权, 即对超过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或行业, 暂停审批该地区或该行业的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第三, 扩展环境行政处罚权的广度。基于环境执法中发现某些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产生危害, 但因缺乏法律规定, 环保部门只能调查违法行为却不能处罚, 这样将放纵违法行为。
(二) 增强环保部门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自行保障能力
在现阶段, 环境立法、体制、机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 环保部门也不能坐等或者一味抱怨, 而是应当积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来保障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运行, 并且将力度较小的处罚的效果进行放大。第一, 建立与其他政府机构联动的绿色经济政策。好的经济政策, 同时也是好的环境政策。充分运用经济手段, 有助于推进环境执法工作的深度和高度。绿色经济政策是环境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 是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的一种合作机制, 充分尊重经济规律, 通过经济杠杆原理, 增加环境违法成本, 激励环境守法, 改善环境行政处罚权运行的外部环境, 从而放大环境执法效应。第二, 建立环境执法后督察制度。
(三) 健全环境行政处罚权与相关权力的配合与衔接机制
首先, 环境行政处罚权与司法权的配合与衔接。环境行政处罚权与司法权都属于国家权力。司法权中的刑罚权对惩戒严重违法行为更有威慑力, 因此, 环境行政处罚权需要刑罚权强有力的支持做后盾, 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惩治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其次, 与相关行政处罚权的配合与衔接。环境行政处罚往往涉及面比较广, 除环保部门外, 可能涉及其他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 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执法机构与政府其他部门间的执法协作, 创新执法协作与沟通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 提升环境执法监督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论文择取“环境行政处罚权”这一较小的命题, 论述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运行领域, 跨越行政法、环境法等法律部门, 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 理清众多理论、学说、原则、体制、机制、制度等多层面问题, 层层脱离多重利益纠葛, 从“权力”与“权利”相互关系的维度界定了环境行政处罚权的性质和特征, 系统探寻了环境行政处罚权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 全面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学术角度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建议, 进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正当、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监督有效”的环境行政处罚权体系, 力图破解困扰环境行政执法的难题, 进而保障行政相对人正当权利、维护环境公益和推动环境法治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珂.环境法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灿发.环境纠纷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5]王名扬.美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6]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7]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8]关保英.行政处罚法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政策与行政管理行政环境 篇3
——题记
国家政策对于每一个地方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执行的力度不一。创业者需要衡量的是你所中意地方的不同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外贸等政策。
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效率,创业者也应该把行政管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创业考察因素。
案例1:企业离不开政策扶持的大环境
案例说明
温州科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是中国温州第一家留学生企业,公司主要致力于通信网络测试系统的研发和销售。目前,科赛技术已通过“双软认证”,主要产品 “Connsis-DTS xDSL自动测试系统” 已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
案例分析
2001年9月13日,4位年轻创业者在温州向位于开发区内的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介绍他们的“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当天下午,他们就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公司名称预登记手续,成为创业园首家入驻的留学生创业企业。
科赛公司的成长得到了温州市、开发区、创业园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除了给予200平方米的免费创业用房外,创业园孵化器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科赛公司50万元,用于“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的后期研发。
案例启示
政策法规环境,主要是指与创业者创业及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安排,包括对创业者及其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法规制度两个方面。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指激励创业的政策,包括对创业活动和成长企业的规定、就业的规定、环境和安全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税收的规定等。各地政府所支持的行业都会根据地方情况有所侧重,或者会对某些行业实施优惠政策。
政府的支持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水平、税收和租金的水平、创业扶持措施限制大企业的垄断,以及对行业准入、市场准入的管理等。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市政府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十八条”)、《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决定》、《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等。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类优惠政策,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创业事业的发展。
为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对民营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限制:申办私营企业,股东为自然人的,不再要求提交暂住证,申办个体工商户,不再因户籍原因核发临时营业执照,一律核发正式营业执照;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分期缴付;进一步放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名称登记......
案例2:行政管理环境包含着效率与公平
案例说明
天津市普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自1988年成立以来,公司承接了一系列大、中型自动化成套项目的设计、制造、维修、服务工作,已成为自动化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并逐渐在计算机、电子、机械、销售等领域中展露拳脚。
案例分析
张敬民刚开始创业时,公司入孵在天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毕业后在高新区政策区的科研基地购买了几千平方米厂房,开始进入了发展轨道。1998年又在华苑产业区购地建厂,结束了普辰公司四处漂泊的历史,步入了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民营企业的成长比较艰难,受环境左右的因素似乎更大一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天津高新区经过多年艰苦创业所营造出的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政府机构的高效率办事方式,使企业可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业务。张敬民认为创业的外在行政管理环境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廉洁高效,也蕴含着行政管理之下的公平与公正,这些也是必须深入考察分析的环节。
案例启示
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效率,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减轻负担,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益的政策指导。创业者在选择创业的过程中都应把行政管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创业考察因素。
市环境行政复议制度 篇4
1、对缴纳排污费、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责令恢复正常使用或限期重新安装使用、中止或吊销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
2、认为环境保护部门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3、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环境保护部门颁发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登记有关事项,环境保护部门没有依法办理的;
4、对环境保护部门作出的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消的决定不服的;
5、申请环境保护部门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环境保护部门没有依法履行的;
6、认为环境保护部门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7、认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8、认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定不合法,可以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二)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除外。
(三)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四)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五)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六)对决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七)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八)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九)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十)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十一)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环境保护部门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环境行政合同之法律问题 篇5
随之便产生了体现民意、加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环境行政合同。
环境行政合同具有弥补环境行政立法之不足、便于法律法规的灵活执行等功效,所以,其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活动之中,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一、环境行政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首先,缺乏与环境行政合同相关的立法规范。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多为原则性规定,而环境保护具有技术性、长期性、国际性、公益性等特点,所以现阶段所形成的体系过于抽象化,而且在立法技术上也显得不够成熟,容易造成环境执法困难,最终导致法律的形同虚设,达不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此外,已经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提到了环境行政合同,可见环境行政合同在立法上非常欠缺。
其次,与环境行政合同相关的法律规范滞后性、专权性明显。
环境行政论文 篇6
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我们必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不够主动,自觉性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钉子”精神。不善于用“钻”劲和“挤”劲抓紧点滴时间用于学习,使自我素质在学习方面提高不快;不能自觉主动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二是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真正做到“三落实”,往往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碰到材料才找依据、查资料,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广泛性不强。三是重业务、轻学习。由于忙于日常业务工作,片面强调要完成上级交办的多种任务,因而冲淡了学习内容,削减了学习计划,使各项学习规划流于形式。
(二)工作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少,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在一些统计工作方面,往往只是满足于按照完成统计报表,对统计数据缺少深层次的分析,没有能动脑筋分析统计数据中包含的动态信息,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与领导要求有
相当差距,没有能真正发挥统计的预测和参谋功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领导交办的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进一步加强学习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性,要真正把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始终坚持不懈。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仅学理论,同时还要学习现代林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二是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把服务水平做高,把服务质量做优,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一是要树立强烈的进取精神,保持锐气出效能。二是要树立强烈的务实精神,真抓实干出效能。三是要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拓宽思路出效能。四是要增强公仆意识,践行宗旨出效能。
环境行政决策听证问题论析 篇7
听证是一项以英国法的“自然公正原则”和美国法的“正当法律程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我国最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996年) 中对公民所享有的特定事项的听证权利做出规定的。随后, 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将听证制度正式应用于行政决策中, 这是我国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具有里程碑意义。近些年来, 由于举国上下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听证制度已经开始逐渐应用于与环境相关的行政决策中。在搜集并查阅相关的资料的基础上, 笔者将环境行政决策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在做出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公众或公民环境权益的公共决策时, 通过听证会的形式, 听取利害关系人、社会各方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 以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的一种必要的规范性程序。结合上述案例, 本文就环境决策听证的相关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举行环境行政决策听证的法律依据
我国涉及环境决策听证制度的现有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除上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外, 国务院先后以非法源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2004年) 、《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 (2008年) 和《国务院工作规则》 (2013年) , 这些文件中明确规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制度。笔者认为, 这其中自然包括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 涉及公共环境权益的行政决策的听证。
环境行政决策听证的实际案例,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年, 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就居民生活环境问题召开大型环保听证会。听证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西沙屯至六郎庄220千伏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周围的居民、单位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 上海松江区居民要求就国轩高科在松江落户的政策举行听证, 在法理和实践上均是有依据的。
二、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行政决策的制度性规定。但是, 目前在实施影响环境决策的听证制度上,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体现在:
1、听证范围过窄
我国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方针一直是“预防为主”, 在时间维度上, 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主要集中于事前听证, 也就是政策制定之前的听证, 而针对整个决策的其他阶段并未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听证。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十一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共环境权益的规划, 应当在规划草案报审批前, 举行论证会、听证会, 或者采取其他方式, 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在空间维度上, 我国的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只适用于有限的领域, 具体条文予以规定时, 更多的采取的是“列举概括”的方法确定听证范围并且对实施的听证的程序没有具体的规定, 这导致了在具体操作时听证范围非常有限。
2、缺乏相应的替代方案
一项可能影响公众环境权益的行政决策, 它在进行听证之后的结果并不是只有两种:同意或不同意, 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我国目前的情形是:听证是在对一项具体的行政决策进行一个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对于参加环境行政决策的听证人员来说, 听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 而不是彼此之间进行较量与对抗。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我国目前缺少相应的环境行政决策的替代性方案, 因而, 导致参与听证的各方很难在针对具体的环境决策听证的框架下, 寻找彼此的利益结合点, 实现共赢。
3、涉及听证制度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效力位阶偏低
在行政法体系中,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性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效力位阶决定了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实施的权威性, 也决定了在此项权利受到侵害时, 采取救济措施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位阶。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 目前,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主要是通过单行法来规定的, 而且它们的位阶效力偏低。除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性规定外, 其余均为行政法规、规章。这与我国现阶段一直强调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不相符。
4、听证主持人地位不独立
听证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正式听证中, 采取的是一种“准司法”模式, 听证主持人地位的独立性必须予以重点保障。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虽已注意到听证主持人独立性的保障问题,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原则性规定。如在《行政处罚法》中第42条第4款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有权申请回避。”从这一条文中, 可以看出决定听证主持人的人选最终是有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政府信任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的下, 这一规定不仅会影响听证参加人对政策的客观评价, 而且也会影响到公众对听证结果的可接受程度, 更会影响到听证主持人独立性的发挥。
5、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信息公开在环境决策听证中至关重要, 它内含在听证制度的整个过程中。在上述案例中, 居民反映“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事”, 便是信息不对称的具体体现。政府掌握信息的源头, 它与公民之间天然的具有地位上的不平等性, 加之“信息公开的制度安排缺失”, 导致了在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中缺乏双方的对等机制, 使公民享有的纸面上的听证权利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6、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与行政救济制度
目前, 针对环境政策的听证制度主要集中于事前听证, 听证的结果对后续决策制定的效力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合法的决定并不是代表所有人的意愿, 而是所有人讨论的结果”, 从法理和依法行政的角度来说, 环境行政决策的听证的结果应当是被充分尊重的, 而不是流于形式。《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暂行办法》中第三十条规定,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听证笔录, 作出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决定。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在该条中采用了“案卷排他性原则”, 但是我国法律对于影响公众的权益的政策, 举行听证的案卷效力并未规定。与此同时, 目前, 针对环境政策的听证制度主要集中于事前听证, 听证的结果对后续决策的制定的效力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 涉及侵犯公民听证权利的最著名的案例是2001年“乔占祥诉铁道部车票涨价案”, 但是案件最终以“依据《价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主持价格听证会不属于被告的法定职责, 故本诉并不涉及价格听证及其相关问题”, 为由而予以驳回。
三、完善环境行政决策听证的建议
政策在实行之初存在问题不足为怪, 重要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上述我国环境行政决策听证中的问题, 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逐步扩大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适用的范围
决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我国现行的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只集中于事前评估, 并不能对整个决策进项监督, 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时间上, 应将环境行政决策听证扩大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中, 既有助于我国公民主题地位的发挥, 也有益于我国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与此同时, 应当明确采取听证的具体程序, 以期使环境行政决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在空间上, 应将更多事项纳入环境行政决策听证的范围中。在立法技术上, 应坚持听证是基本程序, 不听证是例外情况的规定。同时, 应当明确相关责任问题, 如对行政机关做出了一项在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中被否决的决策, 应当追究相关人员和机关的责任, 这样可以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的出现。
2、建立环境行政决策替代方案制度
“行政决策听证的功能在于为理性论辩提供制度化空间, 以集结民意, 制约行政决策”, 而不是旨在形成听证参加人之间的对抗机制。以“商谈求共识”是在关于环境决策的听证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提出“不”很容易, 难的是提出之后的“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决策做出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行政决策的替代性方案, 并且明确替代方案的指标, 使听证参与人的意愿在替代性方案中有所体现, 以真正的实现“以商谈求共识”。
3、建立健全环境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决策听证制度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偏低和听证制度的实施缺乏操作性, 是影响环境决策听证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目前, 我国关于环境行政决策听证的规定更多的是原则性的, 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但是对于如何征求意见却没有说明。我国的《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 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 但是对于公民的听证权被侵害时的救济方式, 并不明确。在这方面可以参照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 如:在加拿大, 公民对行政决策听证结果不满意, 或被拒绝参加听证, 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起诉的理由, 一是认为程序不公正, 二是认为决策机关没有管辖权。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文中, 也应当明确规定当公民的听证权利被侵害时, 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渠道来救济, 将环境决策听证的权利的救济纳入《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确立的救济制度之中。
4、保证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
保持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是现今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美国, 行政法官主持听证是正式听证的正常情况, 但如果其它法律规定由其它人员主持听证的, 则由其它人员主持。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模仿美国行政法官制度缺乏可行性, 但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关于非营利性环保组织在听证中的作用, 让它们借助于政策的力量在自己致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近些年来,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 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采取行动时以公共利益为首选考量标准的宗旨。在环境行政决策的听证中, 可以由环境保护的NGO中的相关人员经过培训后担任听证主持人, 这有利助于增加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与可信任度。还可考虑由我国各级政府中的法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他们相对于政府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他们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有利于听证在具体实施时更加的顺畅。
5、提高环境决策听证信息透明度
信息是做出判断的基础。在环境决策听证过程中应该提高整个过程的信息透明度。在听证之前, 行政机关应当履行告知和通知的义务。在此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媒体、环境保护组织三者的通力合作来达到将相关信息广而告之的目的。在听证进行阶段, 应该将整个过程对外开放 (除个别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除外) , 允许公民旁听。政府部门应当为听证参加人提供全面、客观的资料, 增进听证参加人对某项具体政策的认知。在听证结束后, 相应的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听证的结果, 便于公众监督。
摘要:环境行政决策听证作为民主决策的一种具体体现, 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如:听证范围过窄、缺乏相应的替代方案、涉及听证制度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效力位阶偏低、听证主持人地位不独立、信息公开程度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环境决策听证制度功能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的建议, 分别为:逐步扩大环境决策听证制度范围、建立相应的环境决策替代方案、完善关于环境决策的听证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保证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提高听证信息透明度。
论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协调 篇8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行政权;公民环境权;协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40-02
一、环境行政权的产生背景
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们提倡经济活动的权利和自由,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繁荣昌盛的最大秘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改造自然,创造了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1]。然“有限政府”、“市场失灵”和“公地悲剧”使得自然环境在人类肆无忌惮地掠夺下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逐步出现并日趋严重。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反思自由资本主义,引入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然而,以“有限政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民众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高度警觉政府的权力扩张。人们的经济权利和自由因独立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的产生及其权力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环境行政管理权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权力,虽然得到“公共财产论”和“市场失灵”等理论的论证,但对权力的限制依旧严格,体现为环境保护领域的“末端控制”,政府无主动干预的权力,只有当环境问题爆发后,才能动用相应权力予以一定的补救。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国家干预主义得以进一步发展,群体环保意识觉醒,呼吁政府更多地干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平衡,政府环境行政权日渐扩张,对于环境问题实施“源头控制”方针。就此形成现代意义的环境行政权。
二、环境行政权的概述
(一)环境行政权的定义
环境行政权是指:环境行政权,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国家环境管理权[2],是指政府的环境管理权力,是政府、环境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从事各种与环境有关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的权力。它是政府及其有权的部门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对从事与环境有关的活动的主体施加影响,使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从而保证公众能够生活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之中。
(二)环境行政存在的问题
1.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紊乱、软弱。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涉及的部门很多,如农田、水利、森林、渔业等,当问题出现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而且由于环境问题的科技联系性,政府往往决策于未知中,决策风险大,往往决策拖延。虽然已经设有独立的环境管理部门,但无独立的职权,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所以“权力小、手段软”。
2.地方保护主义。环境问题具有跨区域性,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往往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把问题推给相邻政府,致使中央相应决策在各区域的执行力度不同。
3.忽视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虽然法律与政府积极鼓励民间力量或非政府组织投入环保事业中,但政府并没有调整相应行政职能,以方便或配合民间力量的介入。
三、公民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的错位
从法理的角度来说,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之间既互相关联,又互为对立。在两者的渊源即谁派生谁的问题上,环境行政权是公民环境权的衍生形态,公民环境权是环境行政权的基础和来源,环境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以实现公民环境权为首要目的。
(一)公民环境权与环境行政的关系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衍生出了公民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为更好地实现公民权利和民主理念,制约和弥补环境行政权的不足之处,各国法制引入并设计了公民环境权。
首先,对公民的环境权主体资格予以确认,促使环境立法与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主化,在环境领域中更好地体现“人民主权”这一概念。从而使公民更加积极地参与立法讨论,并主动质疑或反思行政行为及规章的科学性、有效性。这样做有利于促使立法机关构建谨慎行事,讲求科学的立法精神,也有利于督促和制约行政机关履行职责。
其次,环境权的确立是公民寻求公力救济,避免遭受因环境破坏而产生严重致害的依据,强化了公民对于遭受环境致害时请求司法、行政机关解决的权利的正当性、合法性。进而形成通过群众性监督,督促污染源企业重视环境保护有效渠道。
再次,公民及其组织享有环境权中的管理督促权、求偿权等,使其拓宽了对污染企业环境状况以及有关机关、单位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进行监督的合法手段,使行政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标准落到实处。
(二)公民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的错位
受法律规范不明确、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和权利(力)地位属性悬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民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针对环境问题时往往相互对立,表现为两者之间的错位,即双方的指导功能在实践中彼此发挥,甚至处于相互替代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环境行政权权利化。即环境行政权权力掌有者混淆了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把公共权利私利化,表现为:一是环境行政权的放弃。把环境行政权的权力属性误解为权利,认为其具有可选择性的特征。如对公民发现举报的环境污染状况不进行调查或消极调查,不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有可能或已经造成重大危害的环境污染事故等;二是环境行政机关超越权限侵占公民环境权的权能。按权力法定的原则和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环境行政权行使范围应由法律明确规定,若超出这个范围应视无效或违法,但现实中却不尽然。如当公民因企业的排污行为在人身或财产方面遭受损害时,本可以通过与企业协商解决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达成损害赔偿协议,但环境行政机关往往以节约环境成本或提高办事效率为由直接和企业协商解决而排斥受害人参与。2)公民环境权权力化。权利主体通过利益上的诱惑、拉拢、腐蚀等方式与环境执法人员进行交易,促成环境行政权的寻租行为,从而使公民的环境权权力化,拥有行使部分环境行政权的内容。如环境保护机关在获取不法利益后,允许排污主体对因其排污行为而引起的环境纠纷行使处理权等。
四、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协调
为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化和全球化,实现共同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和破坏的目的,各个国家通过立法配置了环境行政权和公民的环境权,也确立了对公共环境的法律管制模式。要实现上述宗旨,达成二者的有机协同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错位会使环境法律的指令失灵,进而导致环境法目的的落空。我们必须寻找对两者错位予以消解的有效途径,方法如下:
第一,通过立法,实现公民环境权从应然权利向实然权利的转化。通过增加宪法条款,赋予公民的环境权宪法地位,使公民环境权获得根本大法的最大保障。同时要求立法机关根据母法要求在民法和环境法等基本法中完善公民环境权的各种权能。
第二,在法理上明确划分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关系。只有在理论上界定清楚和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大众普遍理解并形成观念和行为,在日常实践中更有效地配置环境权力和权利,避免两者错位,实现环境保护与个人权利的协调发展。
第三,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0条规定,只有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时才可向法院起诉,其诉讼范围过于狭窄,无法有效地保护公民环境权,对环境行政权也无法起到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作用。因此本文建议在法律规范中扩大环境行政诉讼的可诉范围,例如,规定公民在认为环保监管机关未依法履行其职责,或者环保监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程序不当时,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公民环境权。此外,还可设立代表人诉讼制度,即通过部分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保护全体当事人的利益,包括起诉时未能确定的共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这样既可以保护公民环境权不受非法侵犯,又可以促使政府依法行使环境行政权,从而有效地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林娅.环境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
[2]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2.
[3]何英.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分立与协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10).
[4]吕忠梅.环境权力与权利的重构——论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J].法律科学,2000,(5).
[5]朱谦.论环境保护中权力与权利的配置[J].江海学刊,2002,(3).
[6]胡腾.公民环境权之法理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
[7]蔡守秋.环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环境行政论文】推荐阅读:
行政环境09-07
环境行政主体研究09-21
环境行政执法问题09-19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10-08
行政管理职业环境分析06-04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07-12
苏州市环境保护行政复议规则06-21
县行政服务中心关于优化服务环境的汇报材料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