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

2024-07-19

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反思

《幽默智慧的漫画》一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节课。教学目的是了解漫的特点,并对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进行夸张表现,从而掌握漫画夸张、变形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表情特征,神态特征,培养用线概括表现人物的能力。

这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对漫画有较多的欣赏了。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人物漫画上。人物漫画以它诙谐、幽默和夸张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要想掌握漫画的表现方法,还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学习《幽默智慧的漫画》这节课时,应重点分析肖像漫画,探究肖像人物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

这一节课的设计是采用听歌曲结合图片的方法,导入的方法进入《幽默智慧的漫画》一课,播放一段最近流行的歌曲《小苹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现代苹果手机图片播放在投影上,带来幽默的一刻并进入到这节课的主题,结合漫画的幽默风趣特点,我上课时尽量让自己处于轻松、幽默的教学状态,在学生中保持开朗的形象。我把握本课“诙谐”的要点,以诙谐的图片欣赏,诙谐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的语气与学生沟通,有效激起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精神愉悦的掌握住本课重点难点等不易解决的地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从欣赏阶段开始引导。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学生熟悉的明星漫画,如马云、普京、奥巴马等等,让学生觉得课堂的知识点很接近日常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预先画好了小苹果主唱歌手“筷子兄弟”的肖像漫画,并和学生开玩笑说“这周准备请筷子兄弟组合过来现场演唱”再起引起学生欢笑,但是为了完场我就把筷子兄弟组合的肖像漫画展示给学生看。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归纳漫画的特点环节,除了引用课本中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外,我还找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肖像漫画的人物,如:赵本山、科比、周杰伦等等学生熟悉的肖像人物展示给学生看,并把自己平时的漫画作业用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发展引导学生抓住五官特点进行夸张、变形是本课重点,大部分的环节都围绕此重点展开教学。课件中采用了人像和漫画相对照的方式,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用漫画形式来表现人物,首先需要对人物进行精心地观察,才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突出人物的特征,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在投影上现场画漫画的方式,画七年级(3)班余彦钧同学,并现场解说肖像漫画夸张的地方,方便这一难点的解决,大胆地表现余彦钧漫画出来,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有利于吸引学生关注示范,同时也把漫画创作的步骤过程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跨越了这一难点。同时,当堂示范等环节的设置,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学生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格幽默漫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欣赏漫画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

情感:认识漫画具有特有的讽刺丑恶,弘扬正气的社会功能还具有其独特想,画漫画就应该有独创性在里面,要别出心裁。

能力:初步掌握漫画创作的常用手法。

教学重点

打破学生对漫画创作的神秘感。漫画创作就是通过夸张、对比、误会、比喻等一些常用方法将事情表现出来,或讽刺或幽默,给人们讲述一个道理或带来乐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四格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

(揭题:《四格漫画》)2.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 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 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

“漫画”老师_教学反思 篇3

《“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训练用文字“漫画”老师,属于写人篇。从中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人的方法,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本次的写人训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并且尝试用上漫画夸张的方式将人物表现得真实而有趣。根据学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所选的一位老师的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特点。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尝试运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将人物写得既真实又有趣。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调整,形成了定稿进行录课。本次的习作教学共分为五个大板块: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通过名人漫画的图片配上简短夸张的描写文字,感受漫画人物的表现特点。首先出示一组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正常图片,说说他们最鲜明的特点;接着观察他们的漫画图片,引导学生从鲜明的对比中,发现这些漫画分别夸张了人物的哪部分特征;然后与漫画人物图片相对应的漫画人物夸张简介,感受用文字“漫画”人物语言夸张的特点,导入新课教学。

2.引导回忆,确定写作对象

在众多老师中选择并确定写作对象尤为重要,通过谈话引导学生闭眼回忆,写下三个印象最深的老师,缩小选择范围;然后逐一回忆并比较三位老师的特点,发现特点最突出的一位作为写作对象,并跟同伴简单的介绍老师突出的特点。

3.例文引路,学以致用

首先明确老师突出的特点,根据学生已知经验运用思维导图列出老师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理清写作思路。通过例文的学习明确本课“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和“运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把人物特点表现得真实而有趣”两大习作要素,习得方法并尝试选择思维导图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先用用一句话或词语概括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夸张的语言给老师画一幅“漫画”。

4.习作欣赏,点评激励

通过自读修改、教师评、同桌互评等方式,本着教什么就评什么的原则,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先由教师示范点评(先欣赏再评星),让学生尝试参与点评进行互评,以评⭐的形式进行激励,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从整节课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习作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可以。本节课教学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例文的选用和品读环节的处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为纠结的就是例文的选用,反复修改后仍然感觉到“漫画”夸张语言的运用不够;在学习例文的环节对于例文的品读做得不够扎实,由于例文中语言夸张、幽默的特点不是特别明显,加上设计的问题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读例文时不能很快发现语言的特点。其次处理不好的是评价环节,由于实物展示台出现故障,没能直观地呈现学生作品影响了评价效果,评价方式显得机械和单调,未能很好地起到评价和指导修改的作用。

视频研讨时,组内老师、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就课堂教学提出很多易操作的建议。

1.对“漫画”的认识:漫画家给人物画“漫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方的特点,运用的手法必然是夸张、夸大、突出,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让读者看了就傻笑,觉得有趣,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想表现的人物突出的特点。把漫画迁移到文章上来,那目的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反复描述、大肆渲染,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无指导、无效的小环节要删去,可以整合的要进行整合。

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 篇4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利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日本的动漫人物形象,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瞻瞻底车》、《三毛流浪记》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创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睡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 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教学反思

漫画来源于生活,喜闻乐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欣赏的特点。孩子们喜欢看漫画,尤其是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图片十分感兴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还会开怀大笑。

智慧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6

每个精彩的瞬间都折射出异样的智慧,演绎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

精彩一:课前热身一箭多雕

何老师在上课之初,就让孩子们猜他的名字、猜他的年龄,从一开始的随意猜测到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猜,猜不准怎么办,学生马上想到要调一调,再到最后的验证。正如何老师在课堂中所说“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刚才的对话中形成。”这个数学味道很浓厚的课前热身,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猜测——验证——调整)不光为鸡兔同笼这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又是学生以后做数学研究的一种策略。真可谓 “一箭多雕”!

精彩二:直观语言创设形象情境

面对数学的抽象与理性,直观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力武器。何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本课中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用假设法时,学生思维的“瓶颈”之处就在于当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或兔时腿数的不符该如何解决。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假设法的步骤多而复杂,一部分学生往往在绕来绕去的说理中绕晕了,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只是生搬硬套模式,并不真正理解,以至于在写答案时张冠李戴。而何老师的课中你全然没觉得有什么深奥难懂,何老师没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没用什么实物直观,只用他那相声大师般幽默风趣的直观语言“我一声号令,让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会是什么情况?”学生便趣味盎然的投入到老师创设的形象情境中,再加上何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学生很快明白少的腿数是兔子的前腿,不需要比较鸡比兔少几条腿?(或兔比鸡多几条腿?)学生很容易理解,不会产生思维混乱,问题迎刃而解。令人颇感困惑的难点,就在何老师用幽默直观的语言创设的形象情境中,巧妙化解,让人不得不赞叹何老师高深的教育智慧!

精彩三:引导探究形成策略

教材编排“数学广角”主要是想“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细细品味何老师的课正是紧紧围绕以上目标,让学生自主经历多种解题策略的形成过程。

何老师从列表的枚举法入手,接着利用有趣的抬腿法引入假设法,再到方程法,从思维上层层递进,让每个孩子都经历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枚举、假设、方程,几种方法有条不紊的逐一探究,研究完多种方法之后更是不忘辨析:几种方法有共同点吗?你喜欢哪种方法?如果你忘了假设法、方程怎么办呢?几个问题把解题方法的异同、优劣比较一番,使学生对各种解题策略,清晰明了,认识深刻。

精彩四:构建模型举一反三

问题已解决,策略已形成。然而,何老师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出人意料的提出“有没有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很无聊呀?”其实何老师道出了一部分孩子的心声,他们也会觉得这类题可笑。而何老师的真正目的是引发学生更深次的思考:看似无聊的问题,可为什么中国人在研究,外国人也在研究(日本有龟鹤问题),抗战时期还有鬼子和狗的歌谣呢?比较这些题目结构,相同的结构构建了一个数学的模型,这是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的数学方法。掌握了这一模型的解题方法,便能解决诸如三轮车与自行车、5元与2元、答对得分答错扣分等等这一类问题,不用就题论题题,可一举一反三,这就是模型的威力!何老师在此归纳概括,建立模型,

又见其不同一般的教育智慧,令人折服!

关于智慧的幽默故事 篇7

脑瓜一转,想到了一个来钱的道道:前两天王大伯不是说家里人为买个奥运纪念品,不仅排了大半天队,还花了300多块人民币,这要不是奥运纪念品,也就值几十块。可是现在中国人奥运热情实在是太高了,多贵的价格也买,就是买这份喜庆。阿好赶紧联系货源,进了一批奥运商品,什么纪念版的胸章、钥匙链、玩偶、服装等,在路边摆起了摊位。别说,生意还真好,短短一上午,东西就买了不少。阿好正在美滋滋陶醉时,一抬头来了两个工商局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带走了阿好,没收了全部商品。原来阿好特意进了一批假货,阿好乖乖交了罚款,保证以后改过才走出工商局大门。

一脸踌躇的阿好想:我得想办法弥补损失,做点什么呢?脑瓜一转,又一个来钱道想了出来,现在不是奥运收藏热么?奥运期间,北京各大公交车的车票都是特制的奥运专题票面,很有收藏意义,而且是一本万利的好事。阿好想到这,赶紧给在汽车公司工作的小张打电话。经过几天运作,阿好如愿得到了好几本奥运车票,阿好拿着奥运版车票得意洋洋,就像拿着厚厚一打钞票,心想这回在家喝茶等着升值吧。果然,不出阿好所料,奥运专题车票迅速在全国收藏迷手中升值,一张票面1元的有人出价80甚至过百元,阿好觉得是时候出手了,便兴匆匆的回家取奥运车票。可是回家后怎么找也找不到:奇怪啊,怎么能没了呢,我明明是放好的。

这时,阿好的妈妈回来了:“儿子,在翻什么?屋里弄得乱七八糟的。”

阿好满脸焦急地说:“找前段时间我拿回家的车票。”

“那些废车票啊,又不是钱,我觉得没用,都当垃圾给扔掉了,你也是,要什么不好,收集那些没用的车票。”

阿好一听,身体凉了一大半,看着母亲年迈的身体,怕其更上火,还不好说实情,只好自认倒霉。阿好躺在床上想——到手的好生意就这么飞走了,真是不甘心,还有什么好办法呢?阿好脑袋果然好用,突然想到刚才母亲说的车票又不是钞票的话,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迫不及待的给在银行的铁哥们打电话说要聚一聚,酒过三巡后,这个哥们答应帮忙。没过几天,阿好拿着整整一百张奥运版钞票,然后匆匆的回到家,第一件是就是吸取上次教训,这次主动告诉妈妈说“这回是钱了啊,妈,你可要好好保管,能升值的。”

随后进屋睡觉去了,心想:妈妈那么细心,肯定这次不会出错了。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阿好的母亲很开心的说:“儿子,你放心吧,今天下午张阿姨说银行利息调高了,我把钱全存进了银行,保证不会弄丢的。”

幽默智慧的漫画, 教学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幽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喜欢与有幽默感的朋友相处。

2.形成幽默、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培养幼儿开朗、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准备有关相声小品的音像资料。

【指导要点】

1、分别讲述故事《猪大妈请客》和《小和尚上楼》。

2、提出问题:

猪大妈准备哪些食物招待客人?猪大妈逢人便得意地说什么?为什么客人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塔有多高?最上面一层有什么?小和尚爬到塔顶后为什么惊呆了?

3、讨论:大家听到这两个故事为什么都笑了?它们与我们听过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4、组织幼儿观看相声、小品。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用智慧和幽默解决亲子之间的矛盾 篇9

http://.cn 2009年06月10日 08:39 《让孩子心灵强大》

有一次鲁鲁和他爸发生矛盾,闹僵以后,我两方劝都不起作用。我很生气,两个犟驴,我干脆不管了!

过了一会儿,鲁鲁过来说:“要不,我干脆打一会儿鼓吧!”我心中一阵感动。这孩子,别看他平时憨憨的,怎么想得出这样绝妙的主意!他知道他爸平时最喜欢他练鼓,一看见他打鼓就喜笑颜开。他既希望打破僵局和解,又不愿放下脸面道歉,他那小小的心眼,不知怎么想出了这个主意。

他开始打鼓,练习《 西班牙斗牛士 》。我在厨房伸头看了一下,他爸在书房,虽然没有表态,但身体已经随着鼓声有节奏地晃动,就差哼出声来。我知道,没事了。打了一会儿鼓,鲁鲁问他爸:“我打得怎么样?”他爸说:“去给我倒杯水。”鲁鲁把水端进去,他爸正在网上下棋,让他在一边看,两人开始议论棋局,不一会儿就乐呵呵的了。按照我们家惯常的情况,父子之间还会有关于这件事的对话,但通常会在事态平息之后,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进行。

这事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慨。在我都几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鲁鲁却这样不露声色地处理好了。

前天看了秋水长天的一个帖子,也是和儿子发生矛盾的事,她儿子小宝被她骂了一顿,去上学了,但却在校门口打了个电话给妈妈,说他挨了骂,心情很不爽,已经影响到上学的心情了。两人在电话中交流起来,最后妈妈道了歉,小宝高兴地上学去了。

这两件事的共同点都在于,孩子们不是被动地挨骂,忍着屈辱,在心中痛恨,那样虽然看起来是顺从了,似乎是尊重你,其实他内心里在反抗,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虚假的顺从而已。成人世界里许多变态扭曲,许多丑恶虚假,其实就是这样形成的。

鲁鲁和小宝都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富于智慧和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点是远较我们这一代优秀的。相信今天他们在家所积累的经验,将来同样会用在社会上,我们所期望的和谐社会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也是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学问与智慧 教学反思 篇10

上完《学问与智慧》,我小结如下:

第一,学生接受了议论文学习,起码没那么反感了,从第二遍读书后能提出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他们认真读书了。

第二,学生有了读书须疑的意识,最后有两位同学提出很有研读价值的问题可以证明这一点;

上一篇:珍惜时间的古代名言下一篇:于星空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