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共7篇)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1
关于印发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7-08-31 11:34 来源: 山西省政府门户网
晋政发〔2017〕4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修订后的《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12月31日印发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发〔2014〕41号)同时废止。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7年8月23日
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充分释放场地资源,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创业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场主体是指在本省境内依法设立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上述主体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营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住所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市场主体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法律文件送达地和确定司法、行政管辖地的依据;所称经营场所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或备案的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所在地。住所和经营场所可以在同一地址,也可以在不同地址。第四条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申报登记制,申请人提交载明住所(经营场所)信息,以及对房屋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的申报承诺表,即可办理注册登记。法律、法规、规章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住所(经营场所)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由申请人负责。
申请人因提供虚假申请材料或者未履行申报承诺,再次申请登记的,不实行住所申报登记制,应当提交住所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条从事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软件和信息服务、网络技术、文化创意、咨询策划、动漫游戏开发、电子商务、翻译服务、工业设计以及股权投资等无污染、不扰民、无安全隐患的企业,可以依法将住宅作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除提交第四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申请人还应当提交已经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的书面承诺。
不得利用住宅开办和从事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产生恶臭(异味)的服务企业、生产(储存、经营)危险品、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等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业和项目。
第六条允许“一址多照”。同一地址可登记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设立的集中办公区、市场主体孵化器等具备商务秘书服务功能的机构,可以为多个市场主体提供住所。
第七条允许“一照多址”。无需前置审批的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除外),住所和经营场所在同一县(市、区)区域范围内的,可申请在营业执照上加载经营场所地址,免于办理分支机构登记。第八条申请人已取得的法定前置许可证件上载明住所(经营场所)详细地址的,办理工商登记时,可不再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表,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直接予以登记。
营业执照上载明的住所(经营场所)不符合后置审批要求的, 申请人应当变更住所(经营场所)或变更经营范围。第九条下列场所不得作为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一)非法建筑;(二)危险建筑;(三)已纳入政府征收拆迁范围的建筑;(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得用于住所(经营场所)的其他建筑。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立禁设区域。禁设区域清单应当向社会公布,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放宽后,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现登记虚假住所(经营场所)或不符合行业要求的,及时查处。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投诉举报、公示信息抽查或有关部门的书面告知,依法处理市场主体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与实际不符的行为。对提交虚假信息骗取登记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后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向社会公示。对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公安、环保、安全监管等部门依法监督管理;对于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由负责许可审批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具体规定。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2014年12月31日印发的《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晋政发〔2014〕41号)同时废止。
附件: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表及方位示意图.pdf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晋政发〔2014〕4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31日
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充分释放更多的场地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7号),按照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类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登记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住所是指经登记机关登记的市场主体主要办事机构的所在地,其基本功能是公示市场主体的法律文件送达地和确定市场主体的司法及行政管辖地。本办法所称经营场所是指经登记机关登记的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所在地,包括营业场所。
市场主体经登记机关登记的住所只能有一个,经营场所可以有多个。住所和经营场所可以在同一地址,也可以在不同地址。
第四条
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权证明材料实行形式审查。申请人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负责。
住所(经营场所)信息应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公示。
第五条
提交下列合法使用证明之一,即可申请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一)使用自有房产的,提交房产证复印件。
(二)租(借)用他人房产的,提交租赁协议(无偿使用证明)及出租(借)人房产证复印件。(三)不能提交房产证复印件的,可由当地房屋管理部门、当地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各类功能开发区管委会、村(居)委会等组织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作为使用权证明;使用暂未取得房产证的商品房的,可用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复印件作为权属证明。(四)租赁商场、宾馆、酒店、市场等企业法人所属房屋(摊位)的,可按本条第(二)项提交材料,也可只提交租赁协议和出租方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租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属房屋的,可按本条第(二)项提交材料,并经同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审核认定。
(六)租赁军队、武警部队房地产的,按有关规定提交军队、武警部队出具的房地产租赁许可证复印件。
本条规定的复印件应由申请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确认。
第六条
申请人已取得的法定前置许可证件上载明住所(经营场所)详细地址的,登记机关按照相关许可证件记载的住所(经营场所)予以登记,申请人不需要再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第七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另有规定外,同一地址可登记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
住所和经营场所在同一市、县、区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的,可以申请在营业执照上载明多个经营场所地址,免于办理分支机构登记。但增设的经营场所从事法定前置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当办理分支机构登记。
个体工商户只能有一个经营场所。
第八条
申请将住宅登记为企业住所或者经营场所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二)不得违反小区管理规约;(三)不得从事存在安全隐患和消防隐患,产生声光、油烟及其他污染物影响小区生活环境、治安管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四)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第九条
在取得业主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房屋所在单位、小区物业企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后,家庭住宅方可作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
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发生环境污染、噪音、气味、危险、人员流动大等涉及人身憩息、财产安全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监管。
第十条
正在建设的开发区、工业园等园区,市场主体住所具体详细地址不能确定的,市场主体可以先行注册到园区管理机构指定的、便于法律文件送达的地址上。具体地址确定后,市场主体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登记机关根据投诉举报,依法处理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对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发生变更,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并依法给予处罚。
对应当具备特定条件的住所(经营场所),或者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规划、建设、国土、房屋管理、公安、环保、安全监管等部门依法管理;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由负责许可审批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
第十二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具体规定。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2
按照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社团是指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一般将社会团体简称为社团。这一定义既将社团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区别, 强调自愿成立而非强制性;又强调社团与公司的盈利性质不同, 社团是为了实现会员共同意愿而组成的组织, 并不一定追求盈利。社团管理体制是政府对社团加强监督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团在政府严格控制下的有序发展, 从而既发挥社团的积极功能又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 政府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12字方针:“归口登记、双重管理、分级负责”。现行管理模式从社团的成立和日常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对社会组织进行重点管理。
(一) 社团的审查成立
具体到社团的成立,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备案登记制, 另一种是审查登记制。两种登记制度都要求社团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 后者更强调相关政府部门对申请登记的社团进行审查, 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将被允许登记并取得合法活动的资格, 而不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则不能赋予其合法活动的资格。而我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将继续采取审查登记制。
审查登记制度, 即所谓的“归口登记”, 即除法律法规规定免于登记的某些社团类型之外, 1998年以后, 所有社会团体都由民政部门统一登记, 其他部门登记的则不能视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范围内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部门, 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 是相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强调了在社团成立阶段, 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而业务主管单位决定社团是否有资格在民政部统一登记成立。可以看出, 社团成立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意志。
(二) 社团的日常管理
社团日常运行服从于“双重管理”, 即, 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社团进行监督检查, 业务主管单位协助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通过强制性方式要求每个社团必须挂靠到一个行政单位, 这样无疑会使得行政权力渗透到社团组织中, 一方面很可能使社团成为政府的利益附庸与权力傀儡;另一方面过强的依赖性也很可能使得社团无法忠实于自身的宗旨与目标, 难以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 甚至导致我国社会力量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恶化。
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团管理方式则是“分级负责”制度, 是指依社会团体的规模, 全国性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及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 地方性社会团体由地方各级登记机关及相应的业务单位负责管理监督。社团的活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以地域为体现的各级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从而便利和加强了政府对社团乃至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却大大降低了社团的活力和发展壮大、交流合作的可能, 限制了社会力量的联系、发展与壮大。
二、小议现行社团登记管理体制的弊端
出于维稳促发的目的, 政府必然强调其对社团的合理利用、有效监控;而社团为了满足成员需要、实现成员权利, 也必然坚持要求有关社团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以社团健康快速发展为目的, 给予社团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政府与社团二元主体对于社团审查成立与管理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与目的、要求, 因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便会出现意见分歧, 而这势必导致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制定社团审查登记和管理的相关政策,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更好地利用社团、控制社团, 从而助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 突出存在着以下问题, 严重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
一是过于控制社团的数量。政府为了实现和保障对社会力量的有效控制, 一方面, 在有些地方进行“总量控制”, 实行计划指标制, 限定本级社团与下级社团的规模与数量。另一方面, 越是重要领域和全国性质的社团, 越是完全排除竞争而只允许唯一一个社团的合法存在。
无论是对社团的数量控制, 还是对某些全国性社团的排他性保护, 实质上都是人为地制造某一或某些社团在一定领域的垄断。垄断有助于政府实现控制社会力量、保证社会稳定的目的;但行政控制使社团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 空有社团之名而无社会力量之实, 无法发挥调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支持下的社团垄断损害公民结社权、违背市场经济下社团自主发展的原则, 不利于社团在竞争合作中优胜劣汰、壮大进步, 也无法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要。
政府控制社团数量的初衷是监督社会力量、保障社会稳定;但这样的社团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 甚至会加剧民众与政府的矛盾。长此以往则既无法促发, 也不能维稳。
二是双重管理体制“缺位”与“越位”并存。双重管理体制下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互相推诿, 存在“缺位”现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业务主管单位具有5项职责, 登记管理机关具有3项职责, 但实际上业务主管单位偏重申报活动而疏于日常管理与监督, 有的甚至放弃管理。登记管理机关也嫌人手紧经费少而无暇顾及社团的具体活动。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单位互相“踢皮球”, 既不能有效引导约束社团力量, 也不为社团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 无论是登记管理单位还是业务主管单位, 都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社团从其成立宗旨来看, 应该是自愿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但在实际过程中, 政府部门往往按照行政管理方式组织安排社团的各项活动。尽管这种处理方式会使社团在经费与办公场所上带来一些便利, 但政府的“越位”也会使社团失去自主性, 成为业务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 乃至成为政府部门延伸利益的工具。
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说到底是一种“趋利避责”的表现, 如不加以限制, “双重管理”变成“踢皮球”和“抢山头”, 就更加违背政策制定的初衷。
(二) 就社团主体而言
就社团主体而言, 突出存在社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严重这一问题。当前相当数量的社团是政府机关领导授意成立、由机关领导兼任社团主要职务的;即便是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团, 也往往会请党政领导兼任社团会长、理事长等职务, 以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些导致了社团组织结构与行政管理纠缠不清, 社团管理的工作方法有着深入骨髓的行政化烙印。大多数社团的组织模式都没有采用扁平化结构, 而是沿用政府机关的科层制结构, 科层制“分科管理, 分层负责”的特点使社团活力不足而结构僵死, 创造性和实务性被制度化所抹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 社团组织成了行政部门的低劣仿品, 社团不是躬身实干、谋求改变, 而是报告会议、文件讲话, 社团内部组织结构官僚化, 社团工作人员官员化, 社团本应发挥的作用便大大萎缩。
摘要:首先明确当前我国的社团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 从政府和社团的二元主体视角出发, 探讨现行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团,二元主体,弊端
参考文献
[1]范履冰, 刘长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社团管理体制创新[J].学术界, 2007 (5) .
[2]徐家良.中国社团管理:制度安排、职能协调与影响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
[3]朱世海.社团管理体制创新与公法应对[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5)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商事主体住所登记,合理释放各类场地资源,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根据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商事主体住所及经营场所的登记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商事主体,包括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非公司企业经营单位、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分支机构。
商事主体的住所是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商事主体的经营场所是其开展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二章 住所要求
第四条 商事主体在住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市的相关规定,不得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对住所的合法性、安全性负责。
第五条 商事主体住所应经登记机关登记;商事主体变更住所的,应当在迁入新住所之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条 商事主体住所依法应当经规划、建设、国土、房管、公安、消防、环保、文化、卫生、质监、食药监等相关部门许可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的,开展经营活动前应当依法取得有关许可审批。
市人民政府公布经营场所禁设区域目录的,商事主体不得以禁设区域目录所列的场所作为住所。
第七条 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住所使用证明材料、住所信息申报材料实行形式审查,申请人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三章 住所登记 第一节 住所信息申报
第八条 分类试行住所信息申报制度,商事主体申请商事登记注册时,申请人向登记机关申报住所信息作为其住所使用证明,无需提交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村(居)委会证明等住所使用证明材料。
第九条 申报的住所信息应包括:
(一)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地址及邮政编码;
(二)住所的法定使用功能或用途;
(三)住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四)房屋所有权人及使用权取得方式、期限;
(五)其他有关情况说明。
商事主体住所信息申报表范本详见附件1。
第十条商事主体申报住所的地址应当按市、区、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街(路)、门牌、楼层、房号格式申请,做到规范、清晰、准确。无门牌号的,应当对申报住所位置进行详细描述。
第十一条 属于下列情形的商事主体不适用住所信息申报:
(一)从事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电子游艺、旅业、网吧、桑拿按摩、沐足、酒城酒吧、娱乐服务业、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以及列入佛山市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行业;
(二)以法定用途为住宅的城镇居住用房或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以及以军队房产作为住所的。
上述不适用住所信息申报情形实施动态管理,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不适用住所信息申报的商事主体申请商事登记注册时,申请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如下住所使用证明:
(一)使用自有房产的,提交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使用非自有房产的,提交业主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和房屋租赁协议或者无偿使用证明复印件。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明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机构、各类经济功能区管委会、村(居)民委会等部门、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可作为使用证明;
(二)使用宾馆、饭店的,提交房屋租赁协议和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作为使用证明;
(三)使用军队房产的,提交房屋租赁协议和《军队房地产租赁许可证》复印件作为使用证明; 商事主体将其住所对外转租、分租的,须同时提交房屋产权人同意转租、分租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采取住所信息申报的方式办理设立登记的商事主体,申请变更经营范围后,属于不适用住所信息申报的,应当按本节的规定提交住所使用证明。
第二节集群登记
第十四条 经区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认定,并经市商改办备案的产业孵化、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创新、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等产业园(区),其入驻商事主体可实施集群登记。
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公司可作为托管企业,申请取得“集群企业住所托管”经营范围工商登记,根据托管双方签署的住所托管协议,以其住所作为入驻产业园(区)其他商事主体的登记住所,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登记机关在集群登记商事主体住所后加注“(集群登记)”字样,形成商事主体集群登记的工商登记注册模式。
第十五条 从事不涉及经营项目许可审批的入驻商事主体,可申请集群登记,并将托管企业住所作为自己的住所进行登记。集群登记商事主体适用住所信息申报有关规定,除申报住所信息,还需提交托管企业出具的住所托管证明。
第十六条 托管企业为集群登记商事主体提供住所,并代理收发集群登记商事主体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等住所联络活动。政府部门、其他单位或个人通过邮政、快递或者其它方式,按集群登记商事主体的住所地址递送集群登记商事主体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等,自托管企业代理签收之日起,视为已送达集群登记商事主体。托管企业代理签收递送集群登记商事主体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后,应立即通知集群登记商事主体。
第十七条 托管企业变更住所或终止从事托管业务的,应提前30天通知集群登记商事主体,并协助集群登记商事主体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集群登记商事主体住所变更、注销或托管协议到期、解除后,托管企业方可办理变更住所、变更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并向登记机关提交相关情况说明。
集群登记商事主体跟随托管企业变更住所的,应在托管企业办理住所变更登记30天内,办理相应的住所变更登记。
集群登记商事主体与托管企业解除托管关系,应当在解除托管关系之日起30天内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托管企业通过约定的联系方式,超过3个月无法联络集群登记商事主体的,托管企业应在本企业的门户网站公示无法联络的集群登记商事主体名单并及时书面告知登记机关,登记机关可依据相关规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第三节一址多照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同一地址的非住宅用房可以申请登记为两个以上商事主体的住所:
(一)商事主体之间有投资关系,使用同一住所办公;
(二)股权投资企业及对其承担管理责任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申请人申请住所登记时,应对上述情况予以说明。
第十九条 同一门牌号码,但属不同楼层、不同房间的地址,不视为同一地址。申请人在办理申请时应在地址后予以明确标注。
第二十条 实施一址多照的商事主体,适用住所信息申报的,应申报住所信息;不适用住所信息申报的,应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提交住所使用证明。
第二十一条原商事主体已不在其登记住所开展经营活动且未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该地址可由新商事主体登记住所使用。申请人申请住所登记时,应另外提交产权人出具的书面证明。
第四节一照多址
第二十二条 商事主体可以在其住所以外增设经营场所,实施一照多址。增设经营场所应当在该商事主体登记机关登记管辖范围内,并办理登记手续;增设经营场所经营事项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应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第五节住改商
第二十三条 经过规划部门同意,办理建筑物改功手续,与国土部门签订改功手续并缴纳土地租金的法定用途为住宅的城镇居住用房或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可改作经营性用房,作为商事主体的住所进行登记(简称“住改商”)。第二十四条 属于下列情形的商事主体不适用住改商登记:从事生产、加工、制造、维修、旅业、电子游艺、网吧、桑拿按摩、沐足、酒城酒吧、娱乐服务、仓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经营等经营项目的。
上述不适用住改商登记的情形实施动态管理,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第二十五条 将法定用途为住宅的城镇居住用房或农村宅基地上建房屋改作经营性用房的商事主体,除应按本办法第十三条提交住所使用证明外,还应提交住所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已经征求利害关系人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及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证明文件样式及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详见附件2、3。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商事主体住所实行属地管理,各区负责组织实施商事主体住所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区内各部门、各镇(街道)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督察考核。
第二十七条 各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住所管理:
(一)督促镇(街道)建立村居市场监管协管队伍;
(二)商事主体住所监管核查纳入网格化管理;
(三)应用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系统;
(四)应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五)建立清理无证照经营工作机制。第二十八条 各部门应当根据“谁审批、谁监管”以及行业主管原则,加强对商事主体住所的监督管理,并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九条 商事主体违反本办法规定,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外,纳入信用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推进商事主体住所登记工作实施。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4
第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论需求。市场主体是市场环境中的活动者,是市场中的能动因素,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壮大,都离不开市场主体功能的发挥。不能从理论上认识市场主体的核心特征,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以及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市场主体这一工商行政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二,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可以说,离开了市场主体本身,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就难以成立。因此,研究市场主体的概念,考察其发展过程,对市场主体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予以描述,不单是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自身改革问题研究的起点。从多年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也能看到,对市场主体本质及特征的认识程度如何,对市场主体概念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登记注册及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及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传统市场主体认识及分类的弊端市场主体概念的界定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基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研究出发,传统上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界定是狭义的概念。认为市场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及经营等活动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范围上看,包括市场上一切从事经营活动各类市场主体。
传统市场主体的认识局限。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理论认识是不断演进的过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市场概念本身的弱化自然导致了市场主体概念的缺失,微观经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被长期忽视所导致的。从市场主体的范畴来看,因为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经济细胞”被界定为企业,因此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仅有企业的概念,鲜有提及其他经济单位。即使对于企业范畴,也只简单的归类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的业态形式非常单一,企业只是政府作为全民财产所有者的附属物,并非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
传统市场主体分类的弊端。我国企业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划分问题的讨论和演进,是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步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管理需要,产生了不同的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其中对市场主体按照其所有制性质、行业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曾在企业分类中占据较长时间且较为重要的地位。
强调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固然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但在市场主体分类中对所有制概念的强化导致的政策结果是:所有制结构中具有“公”之属性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得到了政策扶持,而“非公”市场主体则在政策中受到排挤。从多年的政策结果分析,那种以突出公有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及其政策构成,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所固有的多层级、不平衡的特点,必定从经济上阻碍多种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由于这种分类本身是带着“有色眼镜”区分对待不同企业和市场主体,这就事实上使得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始就处在不利的地位而导致不公平竞争。可以说,这是市场主体所有制分类根本弊端所在。同时,实践还证明,按所有制性质对不同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的做法影响时间越长,弊端也越突出。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市场主体再认识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这种再认识涉及到一些核心问题,如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职能发挥及作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市场主体本质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市场主体培育及登记过程中的重点;而对现代市场主体分类的明确则使我们未来的制度设计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把握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平等性和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些属性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没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的单位只能是某些组织的附属物,构不成市场主体,更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独立自主地运行,因而就不会具有独立性。而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又相互关联且是正常市场交易的客观要求。可见,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是其平等法律地位的基础,存在依附关系的市场主体间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看,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原因在于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主体、监督市场主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功能,不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运行的特点,不清楚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运行特点反映着市场经济对于主体功能的内在要求,我们就不可能创建尊重和反映这种要求的一系列制度,我们的政策就有可能不利于市场主体在运行中坚持这些属性的要求,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运行效果。
对市场主体本质特征及界定的再认识。对市场主体的再认识离不开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界定和描述。因为这种界定和描述不仅是理论概念上的探讨,更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未来市场主体登记范围、登记对象以及登记标准的把握,因而成为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
目前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及合法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市场主体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民事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问题,不仅对市场主体自身,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活动都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第二,把握市场主体的营利性本质特征。我们坚持营利性是进入市场的市场主体作为经营者的最本质的特征,意味着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获取利润,并将营利性作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若离开了营利性,市场主体也就失去了作为经营者在市场中存在的资格。第三,强调市场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国家认可。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注册和必要的审查,既可以加强国家对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保护市场经济中债权人的权益并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也表明民事主体的资格需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或确认。
探寻现代市场主体分类的一般趋势。在现代市场经济监督管理体系中,按照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形式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是各国共同的趋势,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和一系列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也是突出现代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以企业分类来看,突出法律地位的分类,明确的是企业与投资者的财产关系与责任关系,这有利于保护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投资主体。同时,从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的角度看,这种分类也有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解决不同市场主体的法律资格及责任定位问题,因而符合市场经济和政府监管的一般要求。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5
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到位之后,各地登记机构都或将面临司法诉讼这一考验。当登记错误引发诉讼时,当事人应该以谁为适格被告?这关系到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的问题。作为一家之言,本文从登记行为主体应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可取之处,但并未就登记错误本身进行分析,因此难免有所模糊,值得商榷。
在一次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课题论证会上,有律师坦言,撇开理论不谈,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如果出现登记错误,当事人应当告谁?
问题其实涉及谁登记和谁负责,也就是当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引发诉讼时,谁是适格被告。这一问题,确实需要先讨论清楚。因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是否确认,直接关系到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否顺利地行使诉权并及时有效地获得相关救济,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登记的行为主体,应是政府部门。
中编办《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后,各地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文件也陆续出台。从文件内容来看,均明确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辖区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动产登记是国家专门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将不动产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不动产登记簿应公之于众并可供公众查阅,从而达到申请人公示不动产物权的法律效力,因此不动产登记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有公法性质。现行法律、法规均明确,具体某项不动产的登记,需要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核实后才能作出。因此,不动产登记含有国家行政机关对不动产物权的行政确认成份。国家行政机关是不动产登记的主体,不动产登记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不动产确权的行政行为,国家公权力介入了不动产登记,赋予不动产登记强大的公示效力。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政府组成部门的增减变动,应当遵循必要的报批程序,而非政府部门如事业单位的设立,则是另一程序。《条例》的规定是依精简、效能原则,在不新增设政府部门的前提下,允许各级政府在现有组成部门中确定一个部门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综上,对于“部门”应理解为“政府部门”,而非广义上的政府机构。
从改革的具体情况来看,《条例》规定由作为政府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面承担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职责较为适宜,部门登记符合中央关于不动产登记职能整合的相关要求。由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更加符合权责一致原则的要求,有利于对登记行为形成监督,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从过去房地产统一登记的地方实践来看,重庆市、上海市、深圳市和珠海市等地的登记机构普遍为政府部门。
作为登记主体,应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动产登记作为一种以服务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为,其行使主体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依据《物权法》第21条、《条例》第29条以及2010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等的规定,无论不动产登记机构是隶属于政府,还是属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前提都应是通过法律或者法规授权获得了行政主体地位,使其能独立行使不动产登记职权并独立为登记行为承担责任。
各类不动产登记,除登记簿和权属证明样式、记载内容、登记要素统一外,权证印章还应进行统一。《国土资源部关于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纸质介质的《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应当加盖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不动产登记专用章”。不动产登记机构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统一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部门。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设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不动产登记局(处、科、股),不能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属的事业单位可以经授权办理具体的不动产登记事务,但不能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对外行使行政职能。因此,如果不动产权证书加盖“××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专用章”,在不动产登记行政诉讼案件中,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如果加盖“不动产登记局”公章且该“不动产登记局”为“××国土资源局”内设机构,仍应以“××国土资源局”为被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即被告应当是设立或组建他的政府或行政机关。
并非所有的不动产管理纠纷,都以不动产登记机构为被告。行政诉讼是不动产登记异议的救济途径之一,根据《物权法》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登记机关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当在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见》,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既要有序衔接,同时又要合理分工。如北京市规定,网签、限购、存量房交易平台、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含登记、解除、变更备案)、交易资金监管、商品房现房销售备案、现房网签及注销手续、存量房房源核验、存量房网签及注销手续、房产测绘(含预测和实测)成果审核、预查封及网签数据查询等房屋交易管理工作仍由市住建委负责;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档案查询,不动产查封,因不动产登记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息公开,各类历史遗留及疑难登记问题的处理等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这意味着,今后不动产行政诉讼案件要根据相关机关的职责来确定被告,并不是所有的不动产管理案件都是告国土部门,应注意区别纠纷是否“因不动产登记引起”。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 篇6
船舶碰撞的核心是损害赔偿问题, 因此确定船舶碰撞责任的主体对处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案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海商法》与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以下简称《1910年碰撞公约》) 均将“船舶”作为碰撞责任的主体, 但我国并不存在“对物诉讼”制度, 因此不能直接要求“船舶”承担责任。
为此,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中规定, “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为船舶所有人及经依法登记的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管理人对船舶碰撞有过失的, 与船舶所有人或光船承租人承担连带责任。”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2008年司法解释》) 删除了船舶经营人、管理人, 仅将责任主体限制为船舶所有人和经依法登记的光船承租人。
船舶所有人作为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毫无争议, 但在光船租赁的情形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五章光船租赁登记的规定, 我国实行的是登记对抗主义,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若船舶未经登记, 那么船舶碰撞的责任应由船舶所有人还是光船承租人承担?下文笔者将对将光船承租人作为船舶碰撞主体进行浅析并提出拙见。
二、登记对光船承租人成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影响
在确定船舶碰撞责任主体时, 以替代责任原则和实际管理控制船舶原则为基本遵循, 的确可以在大多船舶碰撞事故中明确责任主体。但如果在光船租赁未经登记的情形下, 光船承租人在经营管理期间发生船舶碰撞事故, 受损方并不知道该船舶已经光租, 只能按照《船舶所有权证书》请求船舶所有人赔偿。换言之, 将光船承租人作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前提必须是光船租赁已经登记。但登记对光船承租人成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是否真的有必要?笔者认为, 答案是否定的。
(一) 基于运力监管而行的光船租赁登记
光船租赁登记的目的主要是国家出于对运力变化的监管, 实现宏观调控。从这个方面而言, 登记与否对确定船舶碰撞责任主体似乎并无太大影响。一些国家, 如韩国, 光船租赁甚至是不需要登记的。由于船舶的数量、种类均有不同, 如果对它们进行强制登记会给登记机关带来无尽的负担, 因此全部登记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些英美法系之下的国家, 不超过15总吨的船舶免于登记, 这就是所谓的“登记豁免”。在没有进行光租登记的情况下, 受损方只能大费周章的寻找船舶所有人进行索赔, 再由船舶所有人向光船承租人进行追偿。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造成索赔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而且受损方很有可能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充分的赔偿。
(二) 以构成侵权责任作为判断责任主体的依据
船舶碰撞实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 因此在确定责任主体时, 应当以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侵权责任要件作为认定标准。光租下, 船舶所有人并不是碰撞责任的当然承担者。船舶所有人将船舶出租给光船承租人, 由光船承租人配备船员并负责船舶的经营管理, 船舶所有人仅负责收取租金。因此由于光船承租人雇佣的船员驾管船过失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 依据替代责任原则, 应当由船员的雇佣者即光船承租人作为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 且光船承租人作为碰撞责任主体并不应当因为光船租赁登记与否而有所改变。
三、不以登记作为认定碰撞责任主体的标准
笔者认为, 对于该问题,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1995年《商船航运法》的规定, “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所有人以外的人都可能作为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 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时, 谁负责船舶的驾驶和管理, 谁就是责任主体, 应当承担由此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在这种规定下, 无论是船舶所有人还是光船承租人, 只要是在碰撞发生时负责驾管船舶的人, 即为船舶碰撞的责任主体, 受损方也无需再考虑光船承租人是否已经登记。该种规定不仅省却了受损方向船舶所有人提起诉讼所花费的时间, 以及船舶所有人向光船承租人追偿的不必要, 提高效率, 同时也为受损方直接向未登记的光船承租人索赔提供了依据。
四、结论
笔者认为, 以登记作为认定光船承租人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不足, 光船租赁登记与否仅决定其在物权效力上是否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而与其是否应当作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无关。
参考文献
[1]刘雪.光船租赁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4.
[2]黄宇, 邓晗.船舶碰撞责任的承担主体——中美海商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商法研究, 2009, 20 (4) :55-61.
[3]刘乔发, 杨钉.船舶碰撞责任的承担主体及归责原则[J].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2 (3) :44-49.
[4]潘燕, 李海跃.未经登记的光船承租人可以成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J].航海, 2011 (5) :18-20.
工商登记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篇7
摘 要:从2013年开始,全国经济陷入低迷发展时期,这届国家领导人,在发展国家经济这块更不容易,为促进国家经济继续稳步向前良好发展运行,尤其是国家总理李克强,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国内视察工作的主要目都是促进经济发展,“三证合一”的政策是废除不必要的国家制度,鼓励大众创业把障碍降到最低限度,降低企业经营中投入的制度成本。同时2014年3月1日 按照国务院部署,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实施,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工商登记制度其他改革也将逐步展开。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当日系统的访问量达18879次。由此企业工商改革正式启动,“三证合一”改革年内实现。所谓“三证合一”是将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证一号”。
关键词:商事登记;信息公开;商事主体;监督体系;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20号文件中要求,由工商总局、中央编办牵头负责,简化手续,缩短时限,鼓励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
一、三证合一的好处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三证合一的好处不只是三个证当一个证用,更是对企业设立登记变更办事流程的简化,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企业经营上,剔除不必要的繁琐审批程序。更有个利好的消息是,目前工商系统正准备研发试行网上办理审批系统,让企业从网上办事窗口提交材料,从企业看到审批结果进行修改或者审批通过后再去审批窗口拿审批好的文件,更是避免了一次次跑审批的麻烦,进一步方便企业工作,目前网上审批企业工商执照年检工作就减去了企业现场审批的舟车劳顿的麻烦,企业执照管理人员只要按要求在网上上报好企业当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运营等情况,工商部门进行网上检查。这样既方便了企业也提高了工商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企业发展
国务院多次强调要简政放权,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外部环境。中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家酝酿已久,国家进行工商登记改革的目的是减少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和分散办公模式,最重要的改革是将以前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还有放宽一系列其他的登记条件,比如:一个地可以登记多家公司;多项工商改革措施、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企业经营和成立新的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利于大众创业,更好的释放市场活力,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控经济。各项利好政策大大降低企业投资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门槛,并减少经营成本,现在想创业的年轻人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应该把握住这次机遇。但是现在的政策更体现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要想企业有未来就必须诚信守法经营。
三、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好处
国家工商登记机关对登记在册的企业信息在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保证企业交易的安全性和提高企业之间交易时效,自从有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我们企业每次和陌生企业签合同协议之前都查询一下对方企业情况,真的遇到过有问题企业,为企业避免了几次损失。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但为为社会公众查询企业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更方便国家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按存续企业的总数进行抽查,有问题企业就会进入异常企业名录,到时就不会有那个企业会愿意与有问题的企业进行签合同及合作项目。这样就是从根本上警示所有企业必须诚信经营,对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家改革的目的是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节市场经济,改变政策经济,以后一个企业想发展好了,以后企业领导者主要把精力放在经营管理和诚信交易。
四、国家重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在岗职工也是面临下岗的危险,国家整体就业态势不是很好,所以国家当前的国情倡导我们由以前就业时代向全民创业的时代转变、中国制造也正向中国创造转变。可能新的下岗潮正要来临,时势造英雄,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这也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原因,李克强总理每次视察工商局、银行都是督促快速改革有利于创业。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创业的好政策,大力扶植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制造和创造业,每次出国访问都是向出访国推销中国产品,目的是让中国工业走出去,走向世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国家登记制度改革简化以后,让创业者可以少一部分精力和创业成本花费在一些不必要制度上,可以释放更多的生产力和精力用在生产经营上,所以说国家国情和国家政策促使中国工商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
五、目前三证合一的进展
目前,“三证合一”成为国家工商部门201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2015年将在“三证统发”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一照三号(即三证合一)”,目前,“三证合一”改革正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受到全国企业普遍欢迎和点赞。截至6月10日,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覆盖率为93.55%,其中26个省(区、市)实施“一照三号”,天津、江苏、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河南、海南、甘肃9个省(市)为全省范围内开展“三证合一”,其他20个省(区、市)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例如:江苏的一个企业以前用20多天办好的三个证书,现在只用三天就拿到载有一个号码的营业执照,集合了以前三证的号码,省去好多的精力物力,可以说三证合力的试点和试行工作,已经证明国家的这项政策是大大有利与民的,百姓利益高于一切。百姓的福祉就是最高的法律。与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相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需求是第一位的。政府机构改革只有融入释放市场活力、挖掘制度创新红利的经济体制改革洪流之中才有社会价值。
2015年6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2015年年底必须确保全国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产业,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分析
根据李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需求、投资、市场规模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进行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则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具体分析如表3.1。
表3.1
影响因素 节能环保 生物 高端设备制造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技术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熟 成长 成长 形成
需求 形成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投资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市场规模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总结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目前以研发创新为主,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政府扶植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范围。(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原则。(3)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政府应制定鼓励优先购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条款,同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依照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原则,积极支持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逐年提高采购量。(4)拓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金融信贷体系。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其他六大产业的金融支持
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六个产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这是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主要有以下金融支持策略:(1)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资金投放。其次,商业银行可针对企业不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再次,商业银行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然后,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完善产业贷款担保机制。最后,加强对产业的信贷风险防范。(2)建立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第二,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第三,创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3)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4)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先核准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再次,建立相关产业源创业板市场。最后,加快发展与产业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5)推进与产业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产业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综上,我国应根据格个产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推荐阅读:
市场主体09-27
强势市场主体06-01
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05-31
登记主体08-26
全面深化改革 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稿)07-08
成都市建设领域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填报相关须知(外地)(B)09-02
X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报告持续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提质增效、强化支撑引领、深化市场推广09-13
教育管理主体07-25
公共管理的主体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