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

2024-09-27

市场主体(共12篇)

市场主体 篇1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 “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 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 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 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市场主体、自律主体、行为主体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一、市场主体的合理构建

在市场经济格局中, 大众、企业和政府是参与经济运行的三大经济主体。经济主体行为变迁与宏观经济调控, 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笔者引用余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四点研究结论, 可以旁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经济主体的和谐上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首先, 消费预期稳定,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政府同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各地区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中央和地方增加了“低保”预算支出, 大大减轻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预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

其次, 居民收入水平已接近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门槛”,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带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张。

再次, 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为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 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 在城乡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温饱问题的完全解决和小康建设的推进, 这种发展趋势会日益明显。

上述消费主体研究, 它包含了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在经济运行机制重塑方面, 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原则下, 用市场机制对原有计划机制的主要置换, 真正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地位;二是在经济主体角色转换方面, 国家将由经济活动的运动员转任裁判员, 企业则逐步从政府的附属地位走出来, 成为市场主体。如果说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 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 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话, 那么, 经济行为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就是经济自律。

二、市场主体的自律精神

在市场诸多主体中, 行为主体, 比如“职业管理”, 可以健全企业主体与员工劳动主体的社会职业劳动体系, 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准, 使其自觉形成一个介于政府管制框架和社会监督氛围之间的职业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来自市场的不合理压力。主体自律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个体、员工、产业的合理体系, 而不是简单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上, 在实践中具有职业主体性、行业普适性和现实强制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职业自律主体。在市场主体发育方面,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了, 而是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严重缺失。缺少市场主体的组织性自律, 无行规行矩, 企业难免竞相压价, 无序竞争, 一旦经济出现景气指标, 哪个行业有利可图, 大家蜂拥而上, 地方政府再推波助澜, 难免过热。而缺乏行业自律, 政府面对众多分散的企业进行调控, 按下葫芦浮起瓢, 顾此失彼。

三、行为主体的风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了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型, 市场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并初步实现了国内经济运行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 但是, 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其核心问题就是市场的集聚化与行业的板块化, 在选择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取径都是不同的。

以宁波纺织服装行业再造为例, 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 催生了以雅戈尔、维科、杉杉、罗蒙为龙头的规模扩张模式成为地方产业集聚的市场主体。但是, 随着规模扩张, 产业集聚开始带动地方经济板块形成, 这些龙头企业迅速介入地方板块, 在地方发展的社会资源上占有优先地位, 于是, 企业开始在地方机制下占领各种地方资源。这种占有开始使得企业具有了社会权利的形态, 股份制, 开始成为这种形态的一种机制, 将所有制社会化, 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再造开始启动社会机制, 政府, 已经介入到这种机制中去, 甚至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分配份额。

这种机制创新体现在股份制后的行业化发展机制。负责的企业已经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他们认识到自己从最大的盈利者转为最大的占有者, 那么, 这种占有就使得行业分化与国际接轨, 开发新产品。行业的驱动使得企业冲破资本垄断的私有制,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际上是经济运行的组织化、自治化程度如何提高的问题。从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经验, 以及中国迄今为止的政府与各行业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来看, 行业实施的手段、方式和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同类交易者所在行业的组织程度和结构的变化, 反映了由交易者、行业协会和政府之间作用关系构成的行业治理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经济活动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3~24页

[2]余斌:我国经济结构出现四大变化.决策与信息, 2002年12月

市场主体 篇2

一、报告主体

2016年12月31日前在我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外资企业(含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非法人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均需报送2016报告并公示。

二、报告时间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报送2016报告,逾期报送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

尚未报送2015以及以前报告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先补报未报的年报后,再报送2016报告。

三、报告方法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报告并公示。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上述系统,也可以直接以书面方式报送报告,个体工商户选择以书面方式报送报告的,到其属地工商(市场监管)分局申领表格后提交。

市场主体通过两种方式登录公示系统进行年报,一种为“工商联络员”登录,另一种为电子营业执照登录。采取“工商联络员”登录方式的,自2016年报起,无论以往是否年报过,市场主体均需指定一名负责本单位年报公示工作的“工商联络员”,先在公示系统按照页面提示进行“联络员注册”,注册成功后,凭手机获取的验证码登录公示系统进行年报。该名“工商联络员”再次登录时,无需重复注册,仅需按系统提示输入相关信息,再次获取验证码,凭该验证码登录。

市场主体更换原先注册的“工商联络员”的,必须在登录公示系统之前完成“联络员变更”注册,新任“工商联络员”需取得原“工商联络员”的注册信息,比如原“工商联络员”的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码等,经系统完成准确性和匹配性判断,校验后方能变更。

市场主体亦可采用电子营业执照直接登录,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主体的登记机关申领。

四、报告内容

(一)企业报告内容:参阅《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第九条。

(二)个体工商户报告内容:《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9号)第六条。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公示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70号)第五条。

(四)根据国务院“五证合一”要求,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的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改为企业按规定自行向工商部门报送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从2016年报起,企业年报中增加“参保险种类型、单位参保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本期实际缴费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五项社保事项,以及“主营业务活动、女性从业人员、企业控股情况(分支机构不填报)、分支机构隶属母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分支机构填报)四项统计事项。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中增加与企业相同的五项社保事项和”主营业务收入、女性从业人员、通信地址、从业人员”四项统计事项。补报2015及以前的报告的,不增加社保和统计事项。

市场主体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五、年报咨询电话

市场主体年报过程中,需要咨询的,可以点击公示系统首页下方红色字体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支持联系方式”,按照市场主体的登记机关,拨打相应的咨询电话。比如,公示年报的企业是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营业执照上盖章机关为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即可拨打公示系统提供的该局咨询电话;公示年报的企业是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营业执照上盖章机关为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即可拨打公示系统提供的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咨询电话。

社保事项和统计事项相关咨询,请拨打相应社保局或统计局咨询电话。

六、未履行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

(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报送2016年报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的企业自列入之日起3年内依照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可向作出列入决定的工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满3年未依照规定履行公示义务并申请移出的,由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严重失信违法企业名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二)个体工商户未按规定报送报告的,将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社会公示。

七、企业即时信息公示的要求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信息。

八、年报信息修改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对年报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且对年报信息的修改应当在当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抽查和接受举报的方式对企业年报信息、特别是有多次修改记录的年报信息进行检查。对发现年报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市场主体,将严格依法查处并向社会公示。

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邮政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 篇3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达瓦。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达瓦: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是平稳、快速、健康、有序的。邮政业中快递业务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民营快递业更是呈现了快速增长,有的增速达100%,有的甚至是150%的增速。这不仅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政企分开”的改革有关。最根本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发展,老百姓需要快递服务。

目前邮政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能力和水平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需求大,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环境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

我们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内认识不足。发达国家看得非常清楚。他们寻找各种进入的机会。而我们自己,身在此山中,看不出来,总是犹豫不决。

《瞭望东方周刊》:你指的犹豫是?

达瓦:国务院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还需要加快速度。体制改革方案是一分开(政企分开),两改革。邮政储蓄改革基本到位;主业改革还需要提速。一定要按各自的规律办。普遍业务和竞争业务要分开,不但形式上要分,账目也要分。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经济是主力军,如果他们的体制、机制迅速到位,那它发挥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的希望、老百姓的希望。也是国务院的邮政管理部门所热切希望的。我们推动改革,只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现有的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市场的构成是什么状况?

达瓦:我国邮政市场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产生多元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邮递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快递,快是它的核心价值。消费者买邮递就是买时间。社会经济更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新《邮政法》的实施,对快递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达瓦:《邮政法》的立法宗旨,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发展。邮政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新邮政法实施后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认识我想是暂时的。

目前国内已经有注册登记的2000多家法人企业,分支机构有7000家。邮递产业整个已经是开放的产业,叫邮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瞭望东方周刊》:由于邮政专营范围尚未确定,快递业的格局是否存在着变化?

达瓦:《邮政法》把我们改革的成果和现状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对每一个现有的主体,不但有了法律地位,而且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如果认真研读,会发现《邮政法》就是邮政行业现有格局的客观表述。我们国家的经济蓝图早已被改革开放的设计师画好了,就是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主要作用,民营企业得到应有发展,外资企业占有一席之地。

对邮政专营范围,法律里所表述的,“信件寄递业务”这样的词,是最准确的,没有其他的表述方式。对新《邮政法》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和引用,更全面准确地加深理解。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该如何理解普遍业务和竞争性业务?

达瓦:我们国家用邮递方式提供了实物通信,是一个产业,即邮政业,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个市场,无论是国际、国内,城市、农村,无论是普遍服务还是快递服务,都是邮政市场。

普遍服务中的绝大多数业务都是市场化的业务。对邮政企业来说,只是承担了一个义务,责任重大的国家义务。比如包裹,经过审批,谁都可以做。邮政企业只承担了10公斤以内包裹的义务,对难以送到的包裹,快递企业可以拒收。邮政企业不能说这个话。普遍服务只是邮政企业承担了义务,但是绝大多数业务本身还是市场化的。所以我们一个产业、一个市场用一个《邮政法》来调节。用邮政法调节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快递属于竞争性领域。在《邮政法》中,除信件寄递业务的规定外,我们看不到对它有任何限制性的表述。

我们不能违背规律,也创造不了规律。我们只能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邮政法》实施以后第一位的任务是学习邮政法,全社会统一思想和认识。

《瞭望东方周刊》:专营范围配套等相关规定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

竞争——市场主体的生存状态 篇4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性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市场主体——企业的生存属性。

竞争的条件和手段

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然存在竞争。竞争原动力是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优胜劣汰竞争规律的强制机制。市场中,竞争是各市场主体为生存和发展,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争斗和竞赛,它包括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部门内部和部门间展开的销售竞争,消费者为争取效用最大化展开的购买竞争,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这样,竞争便将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外部压力。竞争分为两种:一是部门内竞争,另一是部门间竞争。部门内竞争表现为各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结果使商品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部门间竞争表现为资本在部门间转移,后果使各部门利润率平均化为社会平均利润率。

有效的市场竞争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

1、从市场结构看,应存在以下条件:(1)市场存在着相当多的买者和卖者;(2)其中任何卖者和买者都没有占有市场上很大份额;(3)任何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都不存在“谋合”行为;(4)新企业能够进入市场。

2、从市场效果看,存在以下条件:(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工艺的市场压力;(2)当生产费用降低时价格可降低;(3)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规模适当的企业中进行;(4)没有长期的设备过剩,即生产能力与实际产量协调;(5)能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

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企业价格竞争——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重要因素,为占有更多市场,各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展开激烈竞争。企业制定价格的主要原则是要保证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同时还要尽可能限制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据这个原则,各企业在市场上会不断地调整商品定价,以使自己产品价格既能被多数消费者接受,又能获得较高利润。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定价行为不尽相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往往注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倾向于制定能获得较高利润的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上,企业往往倾向于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主要采取协助方式制定价格。如搞价格协定、领导价格、默契价格等

企业非价格竞争——主要指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开发行为和销售行为(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竞争。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目的在于扩大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别,降低本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期增加本企业产品销售,形成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的障碍。

企业兼并一一也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兼并的主要目的,一是为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在原有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为通过兼并进入新的产业领域,特别是通过混合兼并,可利用其他产业的被兼并企业与该产业联系,较快进入这一领域。从被兼并企业看,其目的一是为摆脱原有困境,二是获得对方技术而自愿被人兼并。企业通过兼并这种竞争手段,占领更大商品市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竞争的客观性

竞争规律就是各市场主体之间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争斗的必然性,基本特点:(1)普遍性,存在于市场买者之间,卖者之间及买者与卖者之间;存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于不同行业之间。(2)刺激性,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各种利益主体的能动性。竞争的存在,使每个经济行为主体都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双重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行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除了竞争,不存在其他超越各经济主体之外的权威。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市场上,一个商品的价值大小,自身无法衡量,只能通过交换而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中,这种一个商品的价值须依赖另一商品使用价值来表现的矛盾关系,即两种商品的相互比较,

本身就孕育着竞争。货币出现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每一商品购买者都力图用自己有限的货币换取尽可能多的商品,生产者则力图用有限的商品换取尽可能多的货币,市场竞争由此产生。可见,竞争是商品自身矛盾运动的产物。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而提出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内容包括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在市场上,同一种商品究竟按哪个生产者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确定价格?只有当商品生产经营者把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比较时才能确定,这种比较事实上已是竞争。竞争结果是中等生产条件,也就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平均劳动时间,被社会承认为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得到贯彻。

竞争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及其运行规律如同上述两个规律一样,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经济下竞争机制的存在,促进了各类商品相互间的交流和比较,形成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赛态势。那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好、产品质优的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取得胜利;而那些技术陈旧、管理落后、产品质次的企业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竞争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激发各经济行为主体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同时,竞争也迫使企业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倾向,代之以创新精神。因为只有不断创新,使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才能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竞争还会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最优配置——通过市场竞争,可显示出哪些产品社会需要,哪些不需要;哪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哪些管理落后。各市场主体总是选择效益好的领域投入自己的资源,从而可使各种经济资源流入那些社会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并促使那些落后的企业退出市场,实现优胜劣汰。这样,社会有限的资源就可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效益好的生产环节上去,社会总劳动时间就能按社会需要的比例在各部门间分配,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美国每年要诞生100多万个公司,同时又要淘汰几十万个公司,其中,新的小企业两三年之后一般要被淘汰2/3,被淘汰后,其资产马上通过各种方式转向好的企业,社会资源得到重新合理配置。这也是市场机制赋予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

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走向国际化,许多企业为求发展而须把商品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换。而国际市场同样充满竞争,因而国内市场竞争则成为走向国际竞争的跳板。国内市场竞争一方面能促使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和品种增多,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使企业经受竞争的锻炼,增加竞争经验,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创造条件。

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 篇5

近年来,刘桥工商所始终坚持以《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为依据,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以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检查为突破口,抓好日常监管,突出阶段性重点工作的专项整治,不断整合执法资源,建立联动监管机制,采取全程介入、全面跟踪、全方位指导的市场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辖区市场监管工作水平,特别是指导刘桥濉永路证照示范一条街时,真正做到了“有照”、“悬照”、“验照”三个百分之百,集贸市场全面落实市场业主负责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该市场面貌焕然一新,省、市、县工商局多次检查均给予充分认可,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刘桥所,既是一个农村市场所,又是一个城乡结合所,她的一举一动均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为此所里下定决心,下大力度对市场进行了整治,下面我把经验做法归纳如下:

一、切实强化职能使命感,高度负责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一是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阵地意识,以高度的职能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推进监管执法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要按照权责相当,有权必有责,履职须尽责的要求,紧扣事前定责、事中履责、事后问责三个环节,进一步强化责任建设。三是要紧紧围绕职能目标和任务,严格加强目标管理、健全落实责任机制,强化权责匹配,实现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责任的“无缝对接”,保证监管任务分解到岗到人、责任落实到边到底。四是要进一步促进干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和纠正审而不核、巡而不查、处而不力等不规范、不正确的履职行为,确保有法必依、按法办事。

二、切实强化对市场主体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致力推进“监管型工商”建设

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经营活动和市场主体的退出关,实行监管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做

到事先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查处;要依法开展监督检查,从独立部门监管向综合部门联动监管转变,从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向现代化监管方式转变。

1、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工商部门作为市场主体准入的把关者,必须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前臵审批行政许可制度,切实履行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职能。为此,我所在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企业变更登记等业务工作中,对凡涉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行业和领域,要加强登记审查,坚持先证后照,不得随意减少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前臵审批项目。凡规定有前臵审批条件,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许可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杜绝“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对手续不全的,限期办理;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办理的,则不予登记或办理变更,责令其办理注销登记;对限期内仍不办理的,必须坚决予以查处并取缔,杜绝不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进入市场。

2、强化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充分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工作的开展,认真开展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市场主体前臵审批的检查清理,严格规范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市场主体的前臵审批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未办理前臵审批许可或行政许可证件失效的,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册登记。要加强市场巡查,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定期组织执法力量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游戏厅、歌舞厅、网吧以及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经营单位的市场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依法查处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

3、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结合市县局的市场专项整治,把涉及到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经营、食品经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热点行业作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加大巡查和取缔力度。对从事符合领照条件的一般性无照经营,及时发出限期办照通知书,疏导限期领照;对教育不改的以及从事特殊行业的无照经营,依法立案查处,并发出限改通知书,责令当事人停止经营。对需要办理前臵审批手续的难以取缔的无照经营,将名单及时抄报至县局企业股,由政府出面组织质检、药检、安监、公安、文化、环保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共同取缔。

三、切实强化年检验照贴花工作责任,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的监管行为,确保履职尽责,将经济户口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1、进一步严格把好市场主体年检和验照审核关。(1)严格确保年检验照贴花参检率目标的实现。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确保重点行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检率100%。(2)严格审查行政许可。在年检、验照贴花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企业检验办法》和总局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市场主体经营范围涉及前臵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的许可证、批准文件。凡原设立时没有许可证、批准文件的,一律不予通过年检和验照贴花,因种种原因已经通过的,要限期补办相关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凡是许可证、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的,要及时书面通知企业限期办理,并书面抄告相关部门;凡在限期整改时间内不能提交合法、有效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核减经营范围,直至吊销营业执照。(3)严格年检和验照贴花资料的管理。要按照书式年检和网上年检同步进行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将年检数据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将书式年检和验照贴花资料及时、完整地归档。

2、进一步抓好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关。(1)认真弄清辖区内市场主体的真实状态。利用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工作,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的清查,摸清底数,做到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档案数与台帐相符,与系统数据库相符,与统计报表相符。要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在业、注销、吊销、歇业等状态,特别是对重热点行业和名存实亡的“空壳”企业要做到了如指掌,达到“户口清、状态明”的经济户口管理基本要求。(2)认真划分重热点行业。根据经济户口管理要求,组织人员对餐饮、食品、网吧等重点行业进

行一次全覆盖、立体式的检查,不留死角。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错,为实施精确监管提供有力保证。(3)认真履行市场巡查职责。要按照市场巡查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监管类型,对不同的市场主体采用不同的巡查频率。一是新办企业必须在6个月之内进行回访。二是重热点行业市场主体每个季度检查一次。三是一般行业的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一次。四是一般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巡查面每年不得低于20%。五是有举报必查,有交办必查。六是对巡查中发现已经设立的市场主体,要根据其规模、从业人员等主要登记事项的变化,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经营者改变组织形式和登记类型,使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登记类型符合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七是认真做好市场巡查情况记录,并将书式记录如实录入到网格中。

市场主体 篇6

意见稿提出,由发行人与承销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新股发行时机,拟放宽首次发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将核准文件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便于发行人更加灵活地选择发行窗口。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新股发行时间是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现在由发行人与承销机构决定,这将增加新股上市自由度。一方面有利于发行人及承销商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选择有利时机上市,另一方面,对于市场来说也有好处。在股市低迷时,发行人会延后新股发行时间,缓释了对市场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是让市场自主定价,由市场决定新股价格。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新股发行节奏由市场调节是沿袭了前几轮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然而当前新股发行的“伪市场化”应当引起重视,如何通过监管厘清“真正”的市场和“操控”的市场,将新股价格还原为真实需求供给的结果,是此次新股发行改革应当解决的问题。

不过贺强表示,由市场决定价格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实际上,在今年“两会”期间,贺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通过我国股市的金融创新彻底改革股票发行制度的提案》。

从供给侧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篇7

“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不但“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措施会“寿终正寝”,地方政府还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一如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所言,“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推出了各种调控措施,因此我对今年的房地产健康发展充满信心”。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会有一波波的政策引导,支撑其不断发展的势态。预计二季度会有更密集的“去库存”新政渐次出台。同时,类似广东、重庆将去库存年度目标量化到各市县等方式,将被更多省市所效仿。

笔者以为,除了降首付、降契税等房地产利好政策之外,中央政府还会再度调整税收、信贷政策以及房贷利息抵个税等。而地方政府则可能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等方式来刺激购房。此前,山东省已要求各地做好业务衔接和政策储备,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同时,河省、甘肃等省市不但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还鼓励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此外,还有典型如广州“跨区首套”契税优惠政策以及沈阳大中专毕业生“零首付”购房的政策。可以肯定,信贷政策及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短期内市场就会产生积极的表现。其中,一些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及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有望率先成交抬头,如郑州、长沙、福州、杭州、青岛、苏州等城市会量价齐升。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虽有其本身规律,但与经济周期、住房民生、投资风向更是密不可分。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这意味着,在供应端,我国将继续打通存量房与保障房及租赁市场渠道,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完善租赁市场,支持商品房库存向租赁房及公租房供应转化。

新的改革,将给市场注入新活力。未来数年,“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制度改革,合理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购房,落实好首次购房优惠政策”,将是房地产发展的方向。这既是重大政绩,也是政府用货币采购去库存的抓手。一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扩大住房需求,同时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进度,更多采用货币化安置收购存量用房;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三是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

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这是未来大势。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经表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基本特征是总量过剩、区域分化。因此,住房信贷政策调整的基本逻辑和总体基调是“因城施策”。一是盘活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对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进行差别化处理,如近期两次政策调整均将限购城市排除在政策实施范围之外,这些城市目前仍维持较高的最低首付比要求。这是因为,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较快,幅度较大,需通过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改,增加住房供给,采取诸如限购等行政措施以及经济政策等,抑制不合理的投机性需求,限制房价过快上涨。二是允许各地在国家统一住房信贷政策基础上,结合当地房地产形势,对辖内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进行自律调整。三是强调宏观审慎管理,打击各种交易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严格限购审核、扩大市场供应、打击捂盘惜售、规范金融杠杆,等等。

作为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楼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呈现积极的效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楼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今年3 月1 日年内首次全面降准,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宽松利好的房地产调空政策仍是年内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大方向、总基调,尤其是全国“两会”把今年M2预期调高到13%左右,这预示着全年货币政策将持续维持稳健偏松的状态。而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之下,房地产业将再次迎来一个发展的契机。当然,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有着天然的差别——全国去库存,热点城市去杠杆。正如一线城市启动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应急预案,未来这种分化趋势还将持续。从去年以来,这种“有保有压”的基调已成常态。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推进楼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加大中小套型住宅供应量,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拉动经济,实现房地产与经济的双赢。供给侧改革也可以推动房地产回暖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一如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所言,各地发改委要抓紧推动制定化解库存方案,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释放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就化解房地产库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和地方“两会”作出一系列部署,最重要信号就是治标治本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同时发力,在稳定房地产市场过程中,形成长期消费预期。

相比于三四线城市的供大于求,一线城市则属于“僧多粥少”,在新增大量人口的同时,土地供应却在逐年减少,而这也正是北上广上深房价快速上涨的最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上海商品住宅自2006 年以来的10 年时间里,累计批准上市182.8 万套商品住宅,累计销售178.5万套,余量仅4.3 万套,其中还包括别墅和商办类公寓。按照年均销售17.8 万套计算,仅够3个月销售的量。再以北京为例,在今年已经出现的3 宗住宅用地中,楼面价全部超过4 万元,去年北京实际商品房住宅面积土地建筑面积只有300 万平方米,而商品房住宅签约则超过了700万平方米。

市场主体 篇8

一、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分析

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审计服务的供给者、需求者和监管者, 其中审计服务的需求者又可以分为最终需求者和代理需求者两类。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审计服务的需求者和供给者进行分析。

1. 审计服务的需求者。与一般的商品、服务市场不同的是, 审计市场中的需求者包括两类:

(1) 最终需求者。最终需求者是指审计服务的最终使用者, 即真正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判断被审计单位披露的信息的可靠程度的各利益相关者。审计服务是在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 为了满足资源提供者监督经营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的要求而产生的。资源提供者对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经营活动信息的可靠性存在质疑, 从而需要审计服务对此提供合理的保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及人们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会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普遍。从一般意义上说, 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就是资本市场中现实或潜在的资金提供者 (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 。

(2) 代理需求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当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众多、分布较广时, 他们单独提出审计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其根本利益的机构代为提出审计服务需求。以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为例, 由于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众多、构成复杂, 并且分布极为分散, 因此通常由公司股东大会代为提出审计服务需求。为了将前面提到的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与这里的“代言人”区分开来, 笔者将这里的“代言人”称为“审计服务的代理需求者”。

由此看来, 在由审计委托人、审计人、被审计人构成的现实审计关系中, 审计委托人 (即审计服务的购买者) 可能是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 也可能是审计服务的代理需求者。尽管从表面上看两者都存在对审计服务的正当需求, 但是事实上真正有动机和能力购买审计服务、创造审计需求的只是最终需求者, 代理需求者只不过充当了在市场中传递需求的角色。

2. 审计服务的供给者。

审计服务的供给者是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商品、服务的供给者有所不同, 审计服务的供给者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有关监管机构也对其执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取向就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注册会计师既是理性经济人, 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又要承担保护公众利益的责任, 需要接受社会公众的道德评判。因此, 他们总是在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不断寻求平衡。要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要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手段和道德熏陶手段对其加以引导。当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前一种手段形成的激励和约束是基础性的, 后一种手段形成的激励和约束则是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二、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

在审计市场的运行过程中, 除了审计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两类主体参与, 还需要有相关监管部门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干预, 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供给者、需求者和监管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竞争, 构成了多种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的博弈关系。

1. 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和代理需求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前已述及, 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和代理需求者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最终需求者希望代理需求者能够真正代表自己的根本利益, 使自己的真实审计需求不偏不倚、及时地传递到审计市场中。这自然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什么是最终需求者的真实审计需求呢?如前所述, 在现实资本市场中, 审计服务对相关信息可靠性的保障程度越大, 就越有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有其内在必然性, 也就是说, 最终需求者的真实审计需求是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那么, 具体到处于特定制度背景下的我国, 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的真实审计需求是否也是如此呢?这就需要先认清谁是我国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

从总体上看, 我国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是社会公众。认清了这一点,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次发生重大审计失败案件时, 反应最为激烈、最痛心疾首的总是社会公众了。作为资本市场委托代理链条上的终极委托人, 其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需要借助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监督代理人的行为, 这一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并无不同。换言之, 我国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同样希望代理需求者将其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准确地传递到审计市场中。

当然, 代理需求者是否能够和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最终需求者的意愿购买高质量审计服务, 取决于其与最终需求者在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方面是否具有和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利益一致性。在双方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博弈中, 代理需求者的策略选择是购买何种质量水平 (“高”还是“低”) 的审计服务;而最终需求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则将针对代理需求者的策略选择采取行动。从理论上讲, 最终需求者的策略选择是对代理需求者进行何种奖惩, 包括是否继续委托该代理需求者等。但遗憾的是, 最终需求者与代理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作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方, 最终需求者显然处于信息劣势, 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方”, 再加上评价审计质量相当困难, 因此最终需求者想要准确获知代理需求者的策略选择并非易事, 从而其针对代理需求者采取的制衡措施的有效性不强。

由此可见, 能否消除各种干扰审计市场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 使最终需求者对审计服务的真实需求准确传递到市场中, 关键取决于代理需求者能否真正代表最终需求者的根本利益, 而这显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2. 审计服务的代理需求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作为审计服务的现实购买方, 代理需求者从自身利益出发, 有可能忠实地表达最终需求者的真实意愿, 购买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也有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审计服务。审计市场中的监管者虽然不会针对代理需求者的需求倾向和购买特征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但是其会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代理需求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

因此, 在代理需求者与监管者形成的博弈关系中, 代理需求者的可选策略是违规或不违规。针对其不同的策略选择, 监管者则将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行动。

我们可以看出, 能否有效地规范代理需求者的行为, 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代理需求者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这显然与代理需求者的违规风险大小以及违规处罚力度密切相关。

3. 审计服务的代理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在审计服务的代理需求者与供给者形成的博弈关系中, 代理需求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代理需求者的可选策略是购买何种质量水平 (“高”还是“低”) 的审计服务并支付多少审计费用。供给者则将针对代理需求者的策略选择做出“接受”或“拒绝”的行为选择。值得注意的是, 相比之下, 代理需求者的行为特征对供给者的策略选择及其受益情况的影响是主要的, 而供给者的行为特征对代理需求者的策略选择及其受益情况的影响是次要的, 这是由审计市场的需求导向型特征决定的。

不难看出, 鉴于审计服务的现实购买方即代理需求者能制约审计服务供给者的行为, 因此供给者的行为是否遵循审计市场的效率原则,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需求者的需求特征;而供给者对代理需求者的行为不具有约束作用, 因此代理需求者的行为是否遵循审计市场的效率原则不是供给者可以左右的。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对审计服务质量的评价相当困难, 因此审计服务的购买方在评价拟购买审计服务的质量时, 必须借助一些质量指示信号, 如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声誉等。而这些质量指示信号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审计服务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审计服务购买方的购买策略能否顺利实施。这就要求审计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保证审计质量显示机制的有效性。

4. 审计服务的供给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除了受制于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 审计服务供给者的策略选择还要受监管者的监督。监管者虽然不会针对供给者具体提供何种质量水平的审计服务做出强制性规定, 但会通过制定一系列法规制度对其行为做出必要的限制, 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因此, 在供给者与监管者形成的博弈关系中, 供给者的可选策略是违规或不违规, 而监管者则将针对供给者的不同策略选择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由此可见, 能否有效地规范供给者的行为, 使其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不会扰乱市场秩序, 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其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这显然与供给者的违规风险大小和违规处罚力度密切相关。

我们要使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得到应有的重视, 并有效地引导审计服务的供给者最大限度地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以满足资本市场对可靠会计信息的需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优质”会计师事务所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而维护审计市场秩序, 最大限度地促进审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注】本文系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审计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有效性研究” (项目编号:H07ZD0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审计服务的供给者、需求者和监管者。本文对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主体及其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我国审计市场的良性运行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审计市场,博弈关系,供给者,需求者,监管者

参考文献

[1].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房巧玲.需求导向的审计质量及其衡量观.财会月刊 (会计) , 2005;8

我国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法律思考 篇9

一、我国目前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现状

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即市场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 经过登记主管机关核准后, 丧失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 从而退出市场的制度, 包括条件、程序、过程和方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 市场主体退出方式有两种: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即市场主体自己因歇业、解散等原因申请注销, 是市场主体意志的体现。这种方式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是非常明确的, 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去认真执行。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一些市场主体、投资人搞假破产、假清算骗取注销登记。现在市场主体退出的基本特点是“四多四少”, 即强制吊销执照的多, 主动申请注销的少;因企业改制撤并申请注销的多, 因依法宣告破产申请注销的少;国有集体企业提出注销申请的多, 私营企业提出注销申请的少;因未年检吊销执照的多, 因其他违法行为吊销执照的少。被动退出即登记主管机关依法吊销违法市场主体的营业执照, 是一种处罚性质的行政制裁。这种退出方式一般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严重违反登记管理法规。二是市场主体发生了严重违反市场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两种退出方式互为补充, 普遍为世界各国认同和采纳。如果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市场竞争井然有序的话, 市场主体在歇业、破产、解散、依法关闭时申请注销退出市场应该是主要方式, 市场管理者对严重违法的市场主体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应该只是作为市场主体退出的辅助方式。而目前, 少数市场主体认为主动退出一般需要清算、公告债权人、完税、还债、销户等步骤, 手续多、程序繁, 而不去办理注销登记;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市场主体、投资人为了逃避债务、税收, 钻法律空子, 在退出市场时, 不是主动办理注销登记, 而是采取“销声匿迹”的方式坐等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事实上工商部门每年都要通过年检依法吊销一大批“三无”企业、查无下落企业、不参加年检企业, 而真正因为严重违反市场管理法规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却并不多见。吊销营业执照是位于限制人身自由之后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 应成为制裁市场主体制假售假、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严重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如今却成了市场主体退出的主要渠道。这种“本末倒置”的退出市场方式, 从事实上证明当前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不但不能实现国家保护债权人权益和国家税源的立法初衷, 相反却危及交易安全, 而且还严重影响了行政处罚的严肃性。

二、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现象成因的法律分析

市场主体无序退出现象的产生, 有市场环境不够纯净、市场参与者素质高低不一、市场监管乏力等因素的影响, 但究其原因相关法制体系建设的不统一和不完整是最主要的。

1. 市场主体退出的法律规定缺乏系统性、操作性。

一是市场主体法律规定众多、杂乱。有以责任形式为基础的、有以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有以投资人身份为基础的。由于受立法思路不同和历史条件不同的影响, 对市场主体退出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但又不尽相同, 给实践操作中相互之间的把握带来困难。二是破产清算的法律缺乏系统性。虽然目前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规范, 所带来的掌握难、理顺难、理论研究难等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普通执法人员、投资人执行起来很难把握。三是破产清算之外的清算没有明确、完整的法规来调整。

2. 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退出的最终标准不明确。

从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表述中发现, 不同的市场主体其退出标准是不同的, 这就给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增加了困难, 导致各地执行情况是各自为政。静态意义上的退出标志 (吊销或者注销) , 和动态意义上的退出标志 (清算终止) , 何为市场主体的最终退出标志, 或者是互为前置要件模糊不清。从市场主体登记行为的法律定义分析, 其含有确认民事主体资格和经营主体资格双重性的特性来看, 吊销营业执照只能视作为取消了经营主体资格, 而不能视同市场主体的完全退出。

3. 法律法规对无序退出市场主体缺乏严厉的惩戒性规范和有效的防范手段。

不按规定办理注销手续的行政制裁是吊销执照, 这正是部分恶意退出者求之不得的好事。仅有的市场禁入条款, 也只限于部分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法定代表人, 而除此以外的其他企业负责人, 以及投资人却不受该条款约束。再有对不按规定组织清算的也只有禁止性规定, 而无追责性保证条款。加之又没有其他诸如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制约机制作补充, 对市场主体无序退出行为的监管和防范相对处于听之任之状态。

4. 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退出程序的规定不完善。

一方面是根本就没有程序性的相关规定。如个体工商户的收缴营业执照退出程序、非公司企业法人企业的直接注销程序、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清算程序等, 都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另一方面是有的程序性规定也各不相同。如同样是法人类市场主体, 公司注销必须提供清算报告, 而非公司企业法人就较为灵活, 允许用落实清算责任的保证作替代。再者就是有的程序性规定形同虚设。如按规定, 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被吊销执照后, 必须履行清算程序, 并办理注销手续, 但事实上普遍难以落实。

三、完善和规范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思路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应以“宽进严出”为原则, 以进出畅通为目标,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退出的各项制度, 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从法制体系层次和实践操作规程方面加快疏通市场主体的退出关, 提高市场主体的合格率。

1. 明确市场主体退出的标准。

从经济学的角度, 我们认为市场主体退出的标准是出于市场退出成本与收益比较, 出于市场主体经济性亏损的大小, 或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时, 所进行自觉的调整性退出。从法律的角度, 市场主体退出标准为, 必须经过实质意义上的清算程序 (除合并、分立外) 和形式意义上的注销程序, 才能完全退出市场。即实体上市场主体全部财产被依法清算, 并了结一切债权债务, 为市场主体退出的内在标准;在程序上向登记机关完成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 为市场主体退出的最终标志,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 优化和简化注销登记程序, 降低退出成本,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正常途径合法注销。

一是对小规模公司、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的退出, 可以设置简易程序, 提高退出效率。二是对企业分支机构的注销应更加简捷方便, 只要由其上级单位承诺承接债权债务即可办理。三是政府主管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 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3. 明确清算主体的严格责任, 即直接负有清算义务的市场主体设立人、投资人, 在其批准或投资设立的市场主体出现解散事由时, 应履行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的义务。

逾期不清算或不依法清算的, 特别是处分了应清算市场主体的财产, 视为放弃对所设立或投资的市场主体所负有限责任, 而直接享有和承担终止市场主体的债权和债务。因延迟履行清算义务, 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 应对所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对没有造成损失的, 应由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清算, 承担因指定清算所增加的清算费用。如果市场主体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财产下落不明而不能举证的情况下视为处分了市场主体的财产。对于故意逃债和变相逃债的, 应当建立起追究市场主体的严格刑事责任制度。

4. 建立市场主体信用制度。

市场主体 篇10

所谓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 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 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中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我国刑法中没有“商业贿赂罪”这个罪名, 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行为, 刑法规定有“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对于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规定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 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 构成犯罪, 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 监督检查部门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二、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形成原因及危害

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 经营者为获取交易机会、追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收买决策方, 以达到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是由建设领域的特点决定的。

1.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投资量大, 所以商业贿赂的数额较大。

如原南京市雨花台区城镇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利用职务之便, 两年内索取贿赂款人民币324万元、美金2 500元。原南京市规划局河西处处长曹友楠利用职务之便, 三年索贿受贿共291万元。近年来, 南京市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可谓频频发生, 如何治理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成为南京市建设领域要面临的一道难题。

2.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商业贿赂的社会影响大。

一项工程, 从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工程招投标、用工选择、材料设备选用、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 除了主管部门外, 还涉及财政、金融、计划、规划、设计、土地、环保、市容、人防、审计、市政、税务、公安等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部门单位, 甚至连街道也找出种种借口进行干预。可见, 工程建设涉及范围之广。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卡壳”, 工程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 建设单位必须“遇庙要烧香, 见佛要磕头”, “只要关系通, 遇事可变通”。这里的“秘密”就是环环去“攻关”。“攻关”的对象就是环环掌握实权的机关工作人员。正因为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所以一旦出现商业贿赂案件, 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就是非建设领域涉及的建设项目出现了商业贿赂案件, 如高校基建处出了问题 (高校属于教育领域, 而基建处又属于建设领域) , 同样对社会影响很大。

3. 建设领域注重工程质量, 商业贿赂的后果严重。

众所周知, 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 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身之本。建设领域特别注重工程质量, 有一整套工程质量的管理办法, 现场有一支监管队伍, 验收有一套检测标准。但是由于建材采购时, 有的材料采购人员接受了建材供应商的贿赂, 拿了价格回扣, 往往是有些建材物资以次充好, 双方得利, 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甚至成了“豆腐渣工程”, 后果极其严重, 不仅经济损失巨大, 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也很大。

三、建立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

有形建筑市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 它是国务院为了从源头治理腐败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有形建筑市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是深化有形建筑市场改革的具体实践。有形建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适应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是建立建设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要的操作平台和载体, 也是反腐败的重要战场。经过几年的培育, 有形建筑市场对于预防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促进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经过近10年发展的有形建筑市场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落地生根, 如今已枝繁叶茂, 在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形建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内在要求与惩防体系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个健康的市场, 必然是一个“三公”原则充分得到体现的市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不断实现“三公”的过程。从实践上看, 市场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性, 使市场在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通过建立惩防体系来保证“三公”的实现, 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二者的作用机制来看, 如果说市场是从“物”的角度建章立制来实现“三公”的话, 那么惩防体系则是从“人”的角度进行教育、管理来预防腐败。惩防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系统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具有主动性, 这也正是有形建筑市场内在要求所期待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给有形建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广州有形建筑市场为例, 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程交易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例, 2003年全年完成招标交易总额509亿元, 2004年建设工程的交易量已达到632亿元。二是超大项目增多。仅新机场、地铁、大学城这三大项目招标交易金额就达208亿元。特别是围绕举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成为当时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主角。三是招标范围越来越广。已由土建施工, 扩展到各类设备、管线安装, 还有网络、材料以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等, 这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也增大了监控和预防市场腐败的难度。四是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加入WTO后, 建筑市场的门槛不断降低, 地区间建设队伍流动增大, 有形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 使得市场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这四个特点说明, 有形建筑市场发展迅速, 竞争激烈, 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是巨大的。这种压力和风险, 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考验, 也是对市场发展过程中预防机制的考验。这些压力和风险不是有形建筑市场本身能够独立应对的, 必须通过建立对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种腐败因素和大力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制约和预防机制, 通过对市场主体之间、市场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调节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建立惩防体系, 是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为了切实构建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一个系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整体性。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作为一个整体, 应该由四个系统组成, 即一个指挥协调顺畅有力的组织领导系统, 一个防范、约束、惩治、自律机制健全的制度系统, 一个制度规范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运行平台系统, 一个能够对市场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监督系统。

2. 惩防并举原则。

惩治和预防, 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要达成预防的有效性, 不仅依赖于教育、制度、监督的落实, 而且依赖于惩治的严厉。只有严厉的惩治, 才能有震撼力地警示世人, 震慑潜在的违法违规者。要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教育, 使参与市场的主体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完善制度, 使市场运行机制及权力制约机制更加科学;通过强化监督, 使腐败行为得以揭露、曝光,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严厉惩处, 使腐败行为受到打击, 从而实现净化市场的目的。

3. 责任分解原则。

落实一个系统的责任, 没有科学的责任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的建立, 涉及政府管理、市场服务、纪检监察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等多个部门, 涉及方方面面的机制制度建设, 必须通过责任分解的方式, 使责任对象更加明确具体, 使责任更加便于落实。这也是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在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所取得的一条成功经验。

4. 相互制衡原则。

作为一个惩防体系来说, 它在体现一种相互协助以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合力的同时, 也应该体现一种相互制衡关系, 这种制衡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惩防体系围绕市场运行而作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上一个环节的监督和促进, 没有这种监督和促进, 惩防体系就可能出现脱节, 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5. 制度与技术预防结合原则。

制度具有一定的静态特征, 但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腐败行为日趋智能化的情况下, 制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 甚至某些制度呈现出滞后性。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 技术防腐的作用日显重要。工程交易计算机管理和专家计算机自动语音通知等系统的运用都说明, 技术防腐大有作为。只有把制度预防和技术预防紧密结合起来, 使两者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相互补充,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效能。

6. 开放创新原则。

市场主体 篇11

中图分类号:DF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9-0147-02

国家严格限制广播电影电视业市场准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业的经济属性日益凸现,许多广播电视的新景象层出不穷:广播电视购物、媒介购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媒体和娱乐公司共同运作平民选秀节目、网络电视、手机视频等等,使广播电视业的市场主体制度面临新的挑战。而在广播电视市场化进程中,符合广播电视产业当前发展的市场主体制度仍待完善。因此,研究、完善广播电视业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广播电视市场化发展趋势

从行业收入上看,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公布,2007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1383.66亿元,其中广电产业收入1129.41亿元。作为广电产业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收入为600.56亿元。第二大收入来源的有线网络收入为306.71亿元,其中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212.20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8.34亿元。在产业经营方面,广播影视已初步形成了广播产业、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并且广播电影电视产业以内容产业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传输产业、衍生品产业的广播影视产业。经营收入已是广播影视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市场已是广播电视产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广播电视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我国广电业播出机构一直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完全是国有制形式,而广电节目制作经营在逐步向放松管制迈进,逐渐形成了广电集团、民营及合作、合营制作机构3种市场主体形式,对这3种主体形式的一般规制就是现行的公司法律制度,而对他们加以特别规制的就是《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规章。下面我们主要就许可证制度和严格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2.1许可证制度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于批准筹建的电台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规定了许可证制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34号令》规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单位设立的条件以及内容要求。曾在2004年11月29日实施的《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44号令),已于2009年2月广电总局59号令废止。但44号令实施期间,已经有众多外资进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中。从44号令的实施到废止,仍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外资涉足广电业仍坚持严格限制的原则。

2.2严格审查制度

《条例》第四章对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制作商规定,对节目内容规定,尤其新闻真实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显得相当单薄,规制标准也不具体,没有对具体违反规定的内容作出列举,导致在具体审查过程中缺乏执法依据;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所以导致现在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在广播电视领域泛滥,多次严厉打击都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制止。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市场准入制度看,民营广电企业与国有的广电集团都属于广电业市场主体中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广电业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广电集团仍是主要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在法律地位上仍属于较为薄弱的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对我国广电业市场主体的特殊性加以分析,以完善现有的广电业市场主体制度。

3我国广播电视市场主体的特殊性

广电市场主体中只有国有的广电集团不全是经营主体,民营、合营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广电市场主体在经营范围、经营内容等方面限制较多,政治性较强。随着广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传输运营商呈现出高技术性、高投入性、专业性极强的特征。与一般市场主体相比,广电市场主体有以下特殊性:第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广电企业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主,需兼顾政治传播和文化传播功能。这是基于广播电视播出权、所有权国有化而产生的。第二,实质上的不平等性。国有广电企业、民营及合营广电企业在资质认定、业务范围、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法律规制的不平等性。第三,相互间的强关联性。民营及合营广电企业对国有广电资源存在极强的依附关系,国有广电资源是唯一的播出渠道。

4国外广播电视市场主体制度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是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英国是公共广电体制的典型代表。商业广播电视体制以广播电视业的私人占有和商业化经营为基本特征,国家只负责制定规则、发放许可证及业务管理,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国外对于公共与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法律规制主要集中在分别许可或统一许可,分类管理或统一管理上。比如,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统一许可、统一管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采用分别许可、分类管理。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以采用特别许可、分类管理的制度,建立广电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广电业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

5完善我国广播电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5.1 明晰分类管理制度

对于广播电视从业企业的资质也加以分类管理,作公共节目的和作商业节目的资格审查,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等标准应该分别规定,明晰公共与商业,分类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区分节目类别,区分节目层次,区分节目受众群体的范围,换言之就是对经营制作机构分类管理,对节目内容在分类管理后再加以分级管理,建立以国有广电集团为主,民营、合营广电企业为补充的市场主体制度,这一主体制度的建立应体现在广播电视法中。分类管理公共和商业广电市场主体,规定两类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市场经济行为。将公益性广电媒体定位为特许经营,建议引入特许制度,将垄断不合法的行为与专营及特许等合法的行为区分对待。同时,建议对于传输权也应采用特许经营并有期限限制,对于国有广电媒介资源、频道资源,借鉴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

5.2完善许可证制度

我国广播电视准入一直采用先审查后许可制度、行政命令与法律制度交叉管理的方式。这显然已经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法制经济条件下就应以法律制度为标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了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的具体条件,皆属于市场准入的刚性条件。然而满足了上述条件即具备了相关资质,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许可证,因为该规定还要求,“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可见,电台电视台并不是可以任意设立的,具有严格的限制条款。既然是统一许可设立,就应确定刚性条件,不应参杂行政计划的内容。符合许可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如果还符合“规划”,就失去了刚性条件的力度,也削弱了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而对于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的设立应在注册资本、设立人员、资质认定、业务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从根本上改变广播电视业行政命令与法律制度“双轨制”的现状。

5.3完善节目审查制

节目内容审查应加强科学性,应发挥审查把关的有效性,对不同的节目制定相应的节目标准,节目内容审查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公共与商业分类管理的要求设定,也可根据受众节目调查制定每种节目的审核标准,以调查获得的观众、听众的标准要求节目的设置、变更、取消。对频道频率、节目栏目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研究建立退出机制,通过撤销其频道频率许可证或停播其节目、栏目等措施,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公共性质的产品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服务目标,商业性质的产品以满足观众、听众的精神需求为最终服务目标。

市场主体 篇12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加快、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型商事制度的全面实施,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态势明显,新兴业态、新兴产品、新兴服务层出不穷,市场形态多样化、经营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违法行为隐蔽化日益突出,市场监管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加。各地重点产业在数量安全、发展安全与质量安全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市场秩序领域的风险更加多元分散和难以预测。传统监管方式难以为继,市场监管工作必须更加注重通过深化改革和强化法制来推进和展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下,基于大数据的市场监管革新创新势在必行,大数据应用将成为工商部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参与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与有力支撑。

1 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监管的体系框架

为适应当前市场监管新形势、新特点,工商部门需构建基于自身职能的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体系框架。该框架包含监管主体、监管与服务范畴、监管与服务手段、监管与服务体制、大数据监管方式五大部分,如图1 所示。监管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在现有监管体制框架下,充分运用各类监管资源,使用行政与技术等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资格、行为及专业领域和消费维权等进行大数据监管,有效履行工商部门在市场主体监管中综合性、基础性的主体责任,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统一化、主动化、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市场主体监管新格局,着力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合理有效的行政环境。

( 1) 监管与服务主体分为政府监管主体和社会监督主体两大类。市场主体监管是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制定并执行,直接介入、干预市场配置,对市场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的规则和行为。政府具有主体责任,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在政府强力市场监管前提下,发挥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市场主体自我保护监督等作为有益补充作用,工商系统包含国家工商总局各职能部门、地方工商局以及基层工商所。

( 2) 监管与服务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纵向的条线业务层面监管,满足业务层面专项指导要求; 另一个是横向的属地综合监管,满足属地企业全覆盖要求。工商市场主体监管实行分级管理、业务条线监管、基层属地综合监管模式的全系统统一监管。

( 3) 监管与服务范畴涵盖资格监管、行为监管、专业监管、消费维权服务四大部分。其中资格监管包括市场主体资格监管、经营资格在先照后证后条件下的监管、广告许可、商标注册等; 行为监管包括生产行为监管、交易行为监管和垄断竞争行为监管等; 专业监管包括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合同、拍卖、农资等专项监管。

( 4) 监管与服务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司法手段、政策手段、技术手段四种。以行政手段为主,运用好工商独立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指导、行政执法、行政监督检查等行政职权。

( 5) 大数据监管方式包括信用监管、在线监管、协同监管等。

2 运用大数据构建市场主体监管体系的构想

2. 1 建设目标

大数据市场监管其本质是为经济保持活力提供秩序保障。活力和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翼。没有活力,市场经济就失去了生机和魅力; 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所谓“活力”,就是通过改革商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为市场机制让出空间,实现市场准入便利化,投资贸易和服务便利化,激发市场和社会投资潜力,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所谓“秩序”,就是创造宽松平等、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规范化、法治化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让放与管两个轮子同向运转、协同跟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市场监管系统应紧紧围绕“活力与秩序”两大目标,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监管的统一。

2. 2 建设内容

基于“活力与秩序”两大目标,大数据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体系以大数据融合中心为基础,围绕服务市场监管和区域发展两个应用方向,分宏、中、微三个层次,构建“三层两翼”的大数据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应用体系。

以“三层两翼”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应用体系为指导,以大数据融合中心数据资源为基础,建设大数据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平台。平台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决策层、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不同服务对象,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 1) 辅助决策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各类数据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分析研究,提高经济发展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实现区域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主线,围绕经济运行预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区域辐射带动、招商引资、小微企业发展、区域创业分析等构建服务发展应用,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①经济运行监控

及时、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与预测发展趋势是政府决策层开展经济工作的第一要求。经济监控预测模块对经济发展运行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连续性观测、分析、预测,直观展示经济发展的动态,并对其规律性进行揭示,为领导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②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为整体经济中高速增长提供新动力,推动整体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模块的分析内容不仅局限于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关系,还要从高端产业进入和增长情况,产业集聚等方面反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情况。

③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强调把区域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发挥各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在发展中建立起良好的区际经济关系,从而推动经济整体稳定发展。

④资本流动情况

包括外埠投资分析、企业跨区域投资分析、创业投资、企业迁入迁出分析等。

⑤重点专题分析

包括重点企业分析、小微企业分析、区域创业指数分析、企业存活分析、企业年报公示分析等。

( 2) 市场监管支撑平台。主要基于大数据手段,互联网思维,以信用监管为核心,构建全过程、协同式的监管体系。“纵向”构建全过程监管链: 从资格监管、行为监管、专业监管、消费维权四大监管领域建设应用,实现对市场主体从准入、经营到退出的全过程监管覆盖。“横向”构建社会共治的监管维:联合多个监管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横、纵交叉的应用体系建设,形成大数据市场监管应用网。

针对重点高危行业、重点群体等监管重点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主动发现违法违规现象,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建设内容包括市场环境运行监测、消费环境分析、高危行业监测、重点群体监测、企业活跃度监控、企业违规风险监测、年报及公示信息分析等,支撑监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①市场环境运行监控

市场环境风险分析模块通过构建监控预警模型,对整个市场环境的状况进行监测预警,同时具备对重点行业( 领域) 、重点区域的市场环境进行监测预警。

②市场主体活跃度监控

整合各种内外部数据,构建市场主体活跃度监测模型,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商事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市场主体的活跃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为及时掌握市场主体运行状况提供支撑。

③企业违规风险预测及监控

企业违规风险监管主要是利用企业风险评估模型,预判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类型违法违规行为的概率,实现对企业的分级分类,为精准定向检查提供支持。

通过实时监控企业风险评分的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决策者了解企业违规风险的变化。还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发现超出业务规则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醒用户对这些预警信息进行关注。

可通过简单搜索和高级搜索两种方式实现对具体企业风险评分的查询。搜索可按企业名称、注册号进行模糊匹配,高级搜索可以用更多搜索条件快速定位所要查询的企业。

④企业年报及公示信息分析

对企业年报信息及公示信息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变化。

⑤消费维权状况分析

通过对消费者诉求信息与反映消费市场环境指标的总量、变化趋势的关联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费环境的发展特点和不平衡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监测和预警的三大功能。构建消费维权工商指数,主动预测消费市场、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潜在问题及机遇,改善相关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 3) 移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市场主体违法失信数据、投诉举报数据和企业依法依规应公开的数据,提高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为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利益相关主体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创造条件。引导有关方面对违法失信者进行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信用监管格局。

3 运用大数据构建市场主体监管体系的实现路径

基于大数据技术与思维建设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体系要以应用为驱动,建设大数据融合中心和应用支撑平台,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 1 建立以市场主体为主线的大数据融合中心

从监管对象看,市场监管包括主体、客体和自然人监管三方面。客体的监管最终将追溯到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自然人的监管则源自于其关联的主体身份,如企业股东、法定代表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等。三者通过主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因此市场主体服务与监管体系的建设需要整合以市场主体为主线的所有政府部门数据的大数据融合中心。其一是整合工商系统的内部信息,包括注册登记、行政执法案件、消费维权、商标等多方面数据的融合。其二是整合税务、海关、商务、交通、质监、食药、环保、公安、法院和金融监管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掌握的主体数据资料,实现政府层面的数据互联互通。其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加强对外部信息的采集,例如整合物联网信息、网络消费舆情信息等信息,通过规范、融合、关联,把堆积的数据,梳理成企业、人员、商品、行业、区域、族谱等全景信息视图,把静态的数据变成鲜活的动态数据,建成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形成宝贵的数据财富,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社会公众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3. 2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体系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体系,实现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位的服务和监管体系。宏观上利用大数据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和行业市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秩序; 中观上,利用大数据可以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类分级,实现差别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微观上,能够实现监管个体的风险评价,辅助监管人员制定监管策略、确定重点监管对象以及业务预警提示,结合信息公示平台服务社会公众,提升政府的公众影响力。

3. 3 建设一个应用导向的技术支撑平台

以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为依托,以数据管理技术为支撑,构建应用导向的技术支撑平台。建设跨部门、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通道,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监控、预警、分析、挖掘等多种数据应用,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决策者、管理者和市场监管业务人员提供应用支撑。

工商大数据应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新工作、新任务,并无成熟的模式可借鉴。总体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目标明确,以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创新市场监管与服务模式,创建全国领先的示范项目; 二是要研究先行,建立各种标准体系、方法体系、模型体系和应用体系,发现可行的建设路径; 三是应用导向,应用是衡量大数据价值的唯一标准,以应用为导向进行数据融合中心建设和应用开发等各项工作; 四是分步实施,根据应用的优先级分布实施,扩展应用,最终实现全方面的服务支撑。

摘要: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已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对政府治理理念、方式和手段都产生深刻影响,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市场监管领域,需要充分认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深化大数据应用,建立起以大数据支撑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监管

参考文献

[1]严霄凤.大数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4):168-172.

[2]胡雄伟.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综述[J].标准科学,2013(9):29-32.

[3]白军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商市场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4(14):179.

上一篇:化工企业变更管理下一篇:信息及其特征